時間:2023-03-28 15:02: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企業戰略管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2001年中國加入WTO,很多企業為響應號召而走出去,但是大多以失敗而告終,為什么海爾能抓住機遇成為全球性的大企業。我認為原因在于海爾順應形勢,在此時期實施了它的國際化化戰略。接下來,我將用企業戰略管理中國際化戰略的相關知識解讀海爾集團的國際化戰略。具體說來,海爾集團起初實施的是公司層國際化戰略中的多國化戰略,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生產基地和工業園,并通過這些單元向所在國市場提品;后來海爾開始實施跨國化戰略,針對本土市場將產品本土化,比如說針對美國市場上留學生等單人居住較多的情況研發小容量冰箱以滿足其需求。下面我們具體看看海爾是如何進入國際市場的。
1.出口:與大多數企業一樣,海爾最初進入國際市場也是通過將產品和服務出口到其他國家。然而不同的是,其他企業出口創匯,而海爾是出口創牌,海爾堅持“先有市場后有工廠”的國際化原則,提出“走出去、走進去、走上去”的發展目標。在1986年青島電冰箱總廠第一次出口產品并達到出口銷售收入300萬美元的業績,此后海爾集團的家電出口額逐年增加。1990年海爾通過了美國UL認證,標志著開始實施國家化戰略;1990年秉持“先難后易”原則的海爾進入了德國市場,出口的產品達到歐洲最高產品質量標準改變了外國人對中國產品質量差的壞印象;1992年,海爾公司開始向印度尼西亞大量出口電冰箱;1993年海爾家電出口到發達國家市場,1995年開始向美國出口產品;此后,海爾冰箱和空調相繼出口到東南亞和非洲地區的一些國家,產品出口品種逐漸增多,出口量也快速增長。
2.戰略聯盟:在海外市場條件發展日益成熟之后,海爾集團從1995年起開始準備實施海外投資,充分利用國際市場上的資源。1996年2月,海爾在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建立了海爾莎保羅有限公司,這是海爾的首次跨國經營,它標志著海爾集團的國際化戰略的實施又跨越了一大步;1997年11月,海爾與南斯拉夫工業聯盟總公司合資在貝爾格萊德建立空調生產廠,以生產變頻系列空調產品為主;1999年9月,海爾與伊朗賽彼得公司聯合成立海爾賽彼得有限公司;2002年1月三洋海爾株式會社成立,海爾與三洋建立新型競合關系,在網絡經濟時代互換市場以創造更大的市場;2002年2月海爾與臺灣最大的家電集團聲寶集團建立競合關系,雙方協商共同利用各自的銷售渠道,互相并銷售對方的產品。此外,雙方還將在家電產品、IT資訊電子產品與通訊產品、電子零件與技術等領域開展優勢互補合作,并結成戰略聯盟,合作開展投資,以實現共贏。
3.收購:2001年6月19日海爾集團并購了意大利邁尼蓋蒂公司的一家冰箱廠,這不僅是海爾的首次并購,也是中國家電企業的首次跨國并購。2007年6月,海爾與日本三洋公司簽署協議,收購三洋在泰國開設的工廠,通過此舉海爾開始大規模進軍東南亞市場。2009年海爾收購新西蘭最大家電制造商裴雪派克20%的股份,成為其最大股東,希望借助斐雪派克高水平的技術研發能力、人力資源以及對本土市場的熟悉度,推動海爾實現更深層次的本土化研發,并在2012年9月將其全資收購。
4.新建全資子公司:隨著產品出口的增加、海外需求的增長和海外業務的發展,海爾確定了三個1/3的國際化戰略目標,即最終實現國內生產、國內銷售占1/3,國內生產、海外銷售占1/3,海外生產、海外銷售占1/3,決定在海外建立自己的產品銷售子公司,實現規模出口。為更好地滿足歐洲消費者的需求,1994年海爾在巴黎設立了海爾貿易公司;1995年7月,海爾在香港成立貿易公司,開始了海爾全球營銷網絡的構建。1997年8月,海爾在馬來西亞成立馬來西亞海爾工業有限公司,以生產海爾洗衣機等綜合性高科技家電產品為主,海爾獲取了馬來西亞家電市場17%的市場份額;1999年2月,海爾在阿聯酋的迪拜成立海爾中東有限公司,進一步擴大了海爾在在伊朗及中東地區的市場份額;1999年4月30日海爾在美國的南卡州建立了生產廠。2001年4月10日海爾在巴基斯坦建立了全球第二個海外工業園,同年在孟加拉投資興建工廠。2001年5月在非洲,成立海爾尼日利亞合資工廠,通過輸入海爾的成套家電生產技術工藝,實現了全系列家電在當地的生產。1997年6月,在菲律賓成立菲律賓海爾LKG電器有限公司。
二、海爾國際化戰略實施的特點
1.靈活進入海外市場一般來說企業進入海外市場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漸進模式即“先易后難”,一種是全球啟動模式即“先難后易”。海爾在國際化市場上注重了這兩種方式的靈活運用。(1)在爭奪國際市場方面海爾運用“先難后易”的模式。海爾出口的目標不是“創匯”,而是“創牌”,比如海爾選擇從打開最難進入的市場——德國著手,進而培育自己的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2)在建海外工廠和選擇產品方面海爾選擇“先易后難”的模式。比如海外投資建廠的區位選擇是從地緣近的、文化習俗差異較小的香港和東南亞地區到地理位置相距較遠的、文化習俗和生活方式差別較大的中東、北美地區。在出口產品的選擇上海爾也是根據具體市場上消費者的需求選擇消費者最容易接受的產品,逐漸輻射到其他產品。比如在歐洲市場最先出口的是空調,在美國市場最先出口的是冰箱,在日本市場最先出口的是洗衣機。
2.海外投資方式多樣化海爾的對外投資方式并不是單一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自身發展戰略的不同以及所在國市場情況不斷地調整。在海外投資的初期,海爾一直以投資建廠的方式進行海外投資;隨著海外投資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經驗的積累,海爾海外投資方式呈現多樣化特點,新建全資公司、跨國并購與建立戰略聯盟相結合靈活運用。
3.靈活組建戰略聯盟海爾在海外投資的過程中,針對不同的戰略目標與不同的國外,企業建立不同的戰略聯盟,進而增強自己的海外競爭力。比如海爾與德國邁茲、荷蘭飛利浦、日本松下分別在多媒體技術、數字化技術、變頻技術等方面建立了技術聯盟關系,增強了海爾在高新技術研發與創新方面的優勢;海爾與日本家電巨頭三洋公司合作,互相利用各自完善的銷售渠道網絡進入對方所在國市場;海爾與NBA結成聯盟,利用NBA在美國的受歡迎度提高自己的品牌知名度,進而促進產品銷售的增長。
4.大力推行本土化戰略海爾在實施國際化戰略、進行跨國經營的過程中注重融合當地的、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等文化傳統,進而使產品能更好地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求。比如不同地區建立的研發中心、銷售公司等,都特別注重雇傭東道國的人,因為他們對本國消費者的需求更了解。
三、海爾國際化戰略面臨的風險
1.政治風險實施國家化戰略面臨著國外政府的不穩定、政治的動蕩以及法律法規帶來的不確定等風險。海爾在東南亞、中東和非洲都興建了許多工廠,這些地區政局的動蕩都給海爾的海外經營帶來很大的風險。此外在國外的發展使海爾喪失了在國內有來自政府的庇護等優勢,相反可能面臨著國外政府的打壓政策等風險。
2.經濟風險企業實施國家化戰略往往也承擔者很大的經濟風險。比如海爾在海外投資建廠使其失去國內廉價勞動力成本的優勢。政治風險的存在也容易加劇經濟風險。一旦投資所在國政治形勢發生變化,將嚴重影響海爾的投資收益。
3.管理問題跨國家、跨地區的海外業務發展使海爾面臨不同國家的文化、法律、制度差異以及人才不足等問題,比如據海爾的一位海外工作人員說在國外通過技術認證需要耗費大量時間人力、物力和財力,尤其是海爾實施國際化戰略堅持的“先難后易”原則更是加劇了技術壁壘等風險。這些問題的存在增在了海爾在實施國際化戰略過程中的管理難度。
4.財務風險實施國際化戰略的海爾在歐洲、拉美、東南亞和非洲的許多地區都建立了獨資子公司或合資公司,不僅這些海外投資需要耗費大量資金,而且這種地區上的分散增加了部門之間的協調成本。
四、建議
1.實施差異化管理不論在海外投資成立的公司、建造的工廠還是收購的企業,海爾都要注重企業文化建設和制度建設的差異性。結合海爾的企業文化和東道國獨特的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等相結合制定獨特的企業文化和制度,充分發揮各個地方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進而使海爾在各個地區的投資都能發揮出最佳的效果。
2.要謹慎選擇海外投資方式2005年在收購美國家電企業美泰克的過程中招致美國第二大家電巨頭惠而浦參與競購,最終以失敗而告終。競購的失敗必定會對海爾企業和品牌形象的塑造有一定影響。除了并購目標選擇有風險外,并購后的整合也是對企業管理能力的一個重大考驗,比如TCL在收購阿爾卡特手機業務過程中由于前期調研和分析不足導致后來連續幾個月的巨額虧損。再加上過多的海外投資會對企業財務造成很大的壓力。所以海爾在實施國際化戰略過程中一定要謹慎選擇海外投資方式、規模等。
企業在發展運行過程中,能否及時順利的實現預定的效益目標與嶄新的財務管理環境下對財務管理的綜合要求有著密切關系。因此,采取戰略性財務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必須要提前考慮的問題。可見,注重企業財務戰略管理的現實價值,也就真正理解了企業發展與財務管理的內在聯系。
(一)重視企業財務戰略性管理是提升財會責任意識的有效途徑
企業的財務管理對于企業發展是一件至關重要的大事。因此,財務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必須要強烈,否則,會貽誤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目標。最終,戰略性財務管理也只是一句空談,毫無實際價值。通過戰略性財務管理,財務工作人員才能強化自身的責任意識,才能在內心真正接受財務管理工作,并通過自身的實際行動為企業發展貢獻力量。可見,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才能被真正調動起來,為戰略性財務管理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二)重視企業財務戰略性管理是提升財務工作質量的強大動力
企業財務工作質量往往與責任意識環環相扣。因此,具備了高度的責任感,企業財務戰略性管理的質量必然會朝向預期的目標正常發展。可見,戰略性管理不僅僅強調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其更為深層的強調財務管理工作的效果和質量。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提升,逐漸會帶動財務工作效率的提升。因此,戰略性管理是提升企業財務工作質量的內在動力。
(三)重視企業財務戰略性管理是夯實運作資金基礎的綠色通道
財務管理是希望企業在資金運作方面實現游刃有余的效果,確保資金運作的規范性、合理性、長遠性。因此,企業發展所必須的大量資金必須通過行之有效的戰略性管理,才能使企業實現真正受益,從而促進企業的順利發展。通過戰略性管理,企業實現真正受益,企業的全體工作人員才能真正實現受益,才能在效益分配上,保障其合理性,以便促進企業實現和諧發展。
(四)重視企業財務戰略性管理是鞏固企業人力資源的堅實基礎
重視企業財務戰略性管理,必然需要培養一批優秀的管理人員,以確保財務管理及企業發展的客觀需求。因此,企業推進戰略性財務管理是企業沉淀人力資源管理的堅實基礎。具備了優質的人力資源,他們的工作積極性才能更加高漲,業務素質才能更加嫻熟。如此,企業的工作效益才能在人力資源的推動下,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工作效益。
二、企業戰略性財務管理存在的難點問題
財務管理的重要性也體現著嶄新財務管理環境下戰略性管理的重要性。然而,現實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影響著財務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必須對這些問題加以全面剖析。
(一)企業領導重視程度不夠,導致財務管理基礎薄弱很多企業的領導認為,企業單位以追求經濟效益為目標,但是追求經濟效益與財務管理沒有過于密切的聯系。因此,財務管理工作實現正常運作就可以,沒有必要將其看得過重。可見,企業領導針對現實中的財務管理,缺乏高度的戰略眼光,致使很多細節問題頻出,嚴重影響企業發展。
(二)人員吸納工作存在瑕疵,戰略性財務管理進程緩慢
目前,很多企業在進行人員招聘時沒有前瞻性,總是囫圇吞棗般地將一些人員吸納到企業中,這些人不是專業知識不專業,就是責任意識較差,不利于企業財務戰略性管理的全面推進。
(三)財務管理制度缺乏科學合理性,實踐操作執行力不強
很多時候,企業領導對財務管理工作的不重視,直接導致他們對有關財務管理的規章制度也不重視。因此,企業財務管理規章制度的構建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沒有體現自身的特色,甚至直接照搬其他企業的制度。如此,這些規章制度不科學不合理,在實踐中執行力不強。
(四)存在虛假財務信息,會計人員職業素質有待提升
企業發展需要客觀真實的財務管理信息,否則財務管理工作必然走向癱瘓。然而,很多企業仍然存在大量的虛假財務信息,財務信息嚴重失事,財務數據必然不準確,影響企業整體管理工作。
三、強化企業戰略性財務管理應當堅持的原則
戰略性財務管理不是一件簡單易行的事情,其仍然受到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因此,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要做足文章,擺脫影響戰略性財務管理的不良因素。當然,在瓦解這些問題之前,還要明確一些原則,并切實推行這些原則,使財務管理水平實現真正的提升。
(一)突出生產特色原則
我國存在著各種類型的企業,并且企業數量龐大。但是,每個企業都有著屬于自身的經營理念和運行特色,這就決定了每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體現出自身的特色。突出發展特色,企業才能在財務管理中更好的推進戰略性管理策略,從而使企業的特色長處充分體現出來,使更多的人實現受益。
(二)融入柔性管理原則
企業財務管理需要一定的規章制度,確保管理的嚴格性。然而,在推行嶄新的戰略性管理時,亦不能過于依賴硬性的規章制度,而是需要和緩的管理途徑實現預期的管理目標。否則,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必然陷入僵局。如此,柔性管理在企業戰略性財務管理過程中具備了運用的舞臺。柔性管理可以彰顯企業的人文管理色彩,使規章制度獲得有益補充。最終,規章制度的管理手段與柔性管理形成互動,為企業在嶄新的財務管理環境下,實現戰略性財務管理的預期效果。
(三)部門相互協作原則
企業若想大力推行戰略性管理,還需要依靠各個部門的通力合作。否則,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必然出現失衡局面,從而有效管理效果。各部門給予策略管理部門應有的支持,財務管理工作才會實現健康發展,并為戰略性管理提供有力的平臺,使各種戰略性管理策略更好地應用于財務管理工作上,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
四、推進企業戰略性財務管理的對策建議
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已經成為困擾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提升的現實枷鎖。必須深刻分析這些問題,堅持一些有效合理的原則,并依靠實際行動來保障企業財務管理效果,大力推進戰略性財務管理進程。
(一)提高企業領導的重視程度,夯實財務管理工作基礎
首先,企業的領導要認清現有社會發展形勢,并結合企業自身發展形勢,來思索財務管理事宜,并將這種重視程度切實提高。如此,企業發展中的財務管理才能具備戰略意識、大局意識才能真正武裝領導頭腦,使他們能夠在現實工作中尋找方向感。最終,財務管理的地位才能提升,基礎工作才能得到合理切實的強化。其次,推進戰略性財務管理進程,還需要企業領導切實提升自己的管理知識水平。如此,企業領導的知識儲備才能滿足企業發展目標,他們的管理能力才能與企業財務工作目標更好地契合。這樣,企業領導的個人管理觀念和管理能力必須借助管理群眾性眼光為前提。管理觀念發生轉變,管理能力也會逐步提升,管理手段也會逐漸實用有效。最后,企業領導要努力將財務管理隊伍打造成知識型隊伍,鼓勵工作人員實現自學,以便通過專業知識來實現財務管理的科學合理化,從而形成高效化管理目標。最終,企業的財務管理才能通過知識型管理團隊來滿足社會發展的各種要求。
(二)理性對待人員招聘工作,為企業吸納優秀人才
首先,企業財務管理事關重大,其管理工作人員的素質不是必然在上崗后加以強化。相反,在源頭工作,即招聘環節就要給予應有的關注。這樣,能夠彰顯企業的理性招聘心理,也能夠使應聘者理性對待企業的招聘工作,進而全面考慮企業的崗位性質、工作職責、發展前景等因素,并做好充分準備,為自己爭取有利機會。其次,在招聘工作完成后,企業的人事管理部門應當及時將招聘結果反饋給企業領導。企業領導也要及時針對新員工進行理性全面的考核與定位,做出準確定位和判斷,使應聘者能夠全面了解企業的一些情況,促使他們能夠以更加從容的心態去工作。
(三)大力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彰顯制度現實執行力
在財務管理制度的構建過程中,要充分結合企業單位的自身基礎、各項管理工作情況、發展目標、未來前景等因素,將財務管理的合理性彰顯出來。如此,財務管理才不會眼高手低,才不至缺乏執行力。當然,企業還要兼顧其他業務的財務管理信息,以便做好對比工作,展示自身經營的特色,給自身發展帶來更多的機會,使企業的各項工作都能夠在財務管理的支撐下實現順利進行。
(四)確保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大力提升會計人員職業操守
財務管理必須具備戰略性,才能真正為企業帶來更好的保障,以確保其他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元素及財務信息必須實現客觀真實的程度。可見,企業領導要著重針對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職業操守做好文章。當然,領導可以針對財務人員強化自身的意識,為財務信息的真實性提供一定的保障。因此,強化財務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還可以有效遏制不應發生的違法違紀犯罪行為,使企業財務管理具備較為規范合理的環境保障。
五、結語
首先,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缺乏對戰略的及時回顧和總結。企業戰略的制定立足于對未來市場的預測,而市場在不斷地變化,即使是細微的偏差也會對企業戰略規劃產生重要影響;其次,企業戰略規劃沒有與部門的行動目標相聯系;還有一點是企業的戰略規劃沒有同企業的預算工作相聯系。
正是基于戰略管理的重要性和在實際操作中的不盡人意,哈佛大學管理學教授RobertS.Kaplan和DavidP.Norton在90年代提出了綜合評估體系(BalancedScorecard)理論。這一以戰略管理為核心的理論目前已在全球成百上千的公司、組織和政府機構得到推廣,并被證明卓有成效。
綜合評估體系以企業的戰略管理為核心,從財務、客戶、內部運作、革新與成長四個戰略層面建立企業戰略管理模型。它將抽象的遠景戰略規劃轉化為具體的可操作指標,有效地將企業/部門的運作、員工激勵機制同企業的戰略意圖掛鉤。
傳統上,我們對企業的評價往往僅側重于財務方面,如銷售收入、毛利、凈利潤等。而綜合評估體系將業績評價范圍拓展到客戶、內部管理和革新與成長的速度等,從而幫助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全面地分析企業營運結果。
當然,戰略規劃的實現最終將體現在利潤的增長上,而企業利潤的增長直接源于銷售的增長和客戶的滿意程度。另一方面,企業硬件上臺階以及員工能力的提高又推動了內部管理的完善,從而能更快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要,導致市場占有率上升,并最終反映到利潤的增長上。
由此可見,綜合評估體系的四個戰略層面是相互影響、互為因果的。在每一戰略層面,相關績效指標(KPIs)實現了對企業戰略的具體化和可操作性。在制定績效指標時必須充分考慮企業內部信息與外部信息的均衡以及企業長遠戰略利益與短期財務利潤的均衡。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企業所制定的績效指標能真實、全面地反映企業營運結果。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企業戰略規劃的有效運作依賴于對戰略規劃的分解和細化。通過一系列量化指標使企業高層管理人員能及時、準確地把握和調整企業的發展方向。管理駕駛艙(ManagementCockpit,MC)就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
管理駕駛艙
現代商業競爭猶如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為了在戰爭中生存和發展,董事、經理及事業部主管們一直在尋求一種更有效的監控和處理所獲信息的方法。面對紛繁的信息,他們必須離開細枝末節而放眼全局。管理駕駛艙實際上就是一個商業信息室和決策管理室,它使管理層能更好地規劃業務活動并贏得競爭。管理駕駛艙由三部分組成:
*墻面顯示系統
*飛行駕駛臺
*獨特的內部設計
1.墻面顯示系統(WallDisplaySystem)
當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步入管理駕駛艙,所有與企業營運績效相關的績效指標(KPIs)都將以圖形方式顯示在四周的墻壁上。管理駕駛艙把各項指標按重要性程度顯示在不同顏色的墻上:
*黑墻顯示主要的成功因素和財務指標;
*紅墻顯示外部市場信息;
*藍墻顯示內部運作和員工的表現;
*白墻顯示戰略項目的狀況。
所有指標在每面墻上被分為6組,每組由6個指標圖構成,因此整個墻面系統可顯示144個指標。
2.飛行駕駛臺(FlightDeck)
如同飛機的駕駛臺,管理駕駛艙的飛行駕駛臺也是企業信息的核心所在。管理駕駛艙通過飛行駕駛臺對公司的業務信息進行收集處理。它由6個PC顯示終端和兩把椅子構成。決策者可通過飛行駕駛臺查詢企業的實時信息,并可進行決策模擬。
3.內部設計(InteriorDesign)
管理駕駛艙是企業的會議室,但它與傳統的會議室不同,它完全按照人體工程學原理進行設計,最大限度地考慮了人在該環境中的信息接收能力。其目標是建立一個能進行有效溝通、提高管理層會議效率的環境。為達到這一目標,關鍵的績效指標(KPIs)以及其他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都以圖表形式顯示。管理駕駛艙使最高決策人員能把注意力集中在關鍵點上。這種像駕駛艙一樣的設備面板和顯示器布局,使高層經理能及時判斷公司的組織結構是否需要改變,同時也能快速了解公司內部結構存在的問題。
管理駕駛艙充分考慮了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和拓展人的智能。例如,考慮到人對圖像信息的最佳接收數量為6幅,因此所有的指標都以6幅為一組呈現在決策者面前。類似的研究成果體現在管理駕駛艙設計的各個方面。
管理駕駛艙是綜合評估體系理論的優秀載體。企業建立管理駕駛艙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按綜合評估體系建立企業戰略管理模型的過程。按照該理論建立的績效指標(KPIs)被以最佳接收方式顯示在管理駕駛艙中,供決策者分析。
信息挖掘
傳統的企業ERP系統及其輔助信息系統往往側重于信息收集的過程自動化和信息的集成與共享,忽視了對信息的有效歸納整理。管理駕駛艙的數據來源可以是企業的ERP系統(如SAP的R/3系統)和企業外部的信息(如競爭對手情況、市場情況、宏觀經濟走勢),這些信息通過接口方式或手工輸入方式聯入管理駕駛艙。
傳統的ERP系統在較大程度地提高員工工作效率的同時,為管理者提供了一大堆未經最終歸納整理的“原料”或“半成品”數據,管理者需要花費巨大的精力對數據進行處理才能得到最終分析結果。而管理駕駛艙根據管理者決策的需要,將信息以其能接收的方式進行歸納整理。例如,決策者發現銷售收入有所下降,他會把問題提交給管理駕駛艙系統,系統可能會根據預先的設置告訴查詢者諸如此類的信息:
*聯系客戶的時間減少了5%;
*銷售員的傭金一直穩定在1%;
*完成一百萬銷售額的周期一直固定在35天;
*除A產品外所有產品的接單率都增長了2%;
*客戶滿意度在B區域有所降低;
建立現代化建筑企業的財務管理體系
1建立企業的權責范圍明確企業法人代表在財務管理上的權責,明確總會計師在財務管理上的權責范圍,明確企業財務部門的權責范圍,明確企業各職能部門的權責范圍,明確企業內部各級單位的權責范圍,明確企業財務人員的權責范圍,建立有條不紊的權責體系,通過建章立制達到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的目的。
2依法建好賬目、管住企業錢財要嚴格按照會計法的規定建立各種賬目,把帳建真建實,做到會掙錢、會理錢、會管錢,建立和完善會計管理機制,做到從管理秩序看財務水平,從所建賬本看管理效果,建好賬目是管住錢財的依據,只有把錢管住了,反映的企業經濟效益才是真實的。
3加強會計監督,全面提升會計人員整體素質要建立好財務隊伍,它是財務管理上水平求突破的組織保證,對財務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要及時進行整頓,作為財務人員不僅要學習貫徹會計法,還要學習國家的各種法律法規,規范財務秩序,加強財務人員的守法觀念。要明確責任、增強財務人員的自律意識,提高遵守財務紀律的覺悟,培養其敬業精神、責任意識、勤勉作風以及對企業的忠誠理念,繼續深化財務管理改革,規范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
4積極盤活企業資產、使企業保持良性循環對建筑施工企業而言工程任務尤如農民的土地一樣重要。目前“墊資施工”和“工程拖欠款回收難”就像兩把插在企業背上的利刃,雖然未深及致命、但也構成嚴重的財務風險,因此,企業要嚴格規范“墊資施工”、下大力氣清收工程拖欠款,對惡意不償還工程款的建設單位要用法律的手段進行解決,從根本上改善企業的財務狀況。
總之,財務管理體現在企業各項工作中,體現在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中,更體現了企業戰略管理的核心,企業的目標規劃、投資決策、資本運營、資金籌集等都與財務管理密不可分,可以說沒有高水平的財務管理企業就會喪失科學性的支撐、就會放大企業的經營風險。
建立現代化建筑企業的成本管理體系
1人工費的控制方法加強勞動工資管理,進一步深化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實行勞動有計劃管理,合理安排勞動,減少窩工浪費。分工種列出定額用工,作為人工費承包依據,全面考察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工程業績。選擇好分包隊伍,對某些專業工程項目可實行分包,承包價應低于企業與業主所承包的這部分工程金額。壓縮非生產人員的比例,減少臨時用工數,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把臨時工作量分流到人工充裕的分部分項工程之中。采用工作量事先確定的方式,以做到在施工的初期就可基本確定人工費用的支出,便于準確地把握人工費用的盈虧情況。
2材料費的控制方法根據定額和施工進度編制材料計劃,并確定好材料的進出場時間,因為如果進場太早,就會早付款給材料商,增加公司貸款利息,還可能增加二次搬運費,有些易受潮的材料更可能堆放太久導致不能使用需重新訂貨、增加成本,若材料進場太晚又會影響工程進度還可能造成誤期罰款或增加趕工費。對采購的材料要認真計量驗收,如遇到材料數量不足、質量差,要及時進行索賠。在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控制用料,實行限額領料制,加強現場管理,做好材料的保管工作,減少保管損耗。并充分利用邊角料,做好包裝品和余料的價值回收工作。加速周轉材料的周轉速度。在項目施工中,周轉材料也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因此,施工企業在施工計劃安排時,應該本著經濟、有效的原則,盡量縮短周轉材料的周期,加速周轉速度,提高周轉次數,從而減少費用開支,節約成本。對于存在分包情況的,項目經理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與分包商確定一個合理的材料損耗率,建筑材料由其包干使用。如果材料節約,則雙方分成;反之則按照超額量從分包款中扣除相關費用。這樣有利于讓每一個分包商或施工人員在材料用量上都與其經濟利益掛鉤,降低整個工程的材料成本。超級秘書網
3機械使用費的控制方法機械費的支出是否合理,其根本在于施工技術方的編排是否科學。在工程開工前期,施工企業就應針對施工方案,從經濟的角度進行分析,做好機械使用的成本預測,并在施工規范準許的范圍內,權衡整體效益,不斷完善和修改方案,最終制定出一個合理的機械使用安排。在施工過程,機械費的降低,應做好以下工作:
①根據工程特點和施工方案,從機械性能、操作運行和合理成本等因素綜合考慮,選擇最適合工程施工的施工機械,做到經濟與實用并存。②本著“利用率高、經濟適用、技術先進”的原則,做好工序、工種機械施工的組織工作,最大限度地發揮機械效能,節約機械費用。③要建立科學合理的內部施工機械設備管理體制,按計劃對企業施工機械設備進行維修改造和保養,保證機械完好,隨時都能保持良好的狀態在施工中正常運轉,提高機械利用率。同時開展對外經營業務。
4其他直接費的控制方法原則上,其他直接費是按以上費用分析轉入的。特別注意的是,現場材料二次搬動費發生的汽車、小拖運費,應按白班計價,經項目經理簽證后,分析記入此項費用。
5間接費用的控制方法項目部管理人員的工資、辦公費記入“間接費用”明細科目。按工程取費標準計取的施工管理費,由企業本部、工區(建筑分公司)、項目部三級按比例分成,上交部分記入“間接費用”;其他在施工中發生的費用歸入有關成本科目。
建立現代化建筑企業的財務和成本管理體系相關文章:
1.建筑工程財務管理論文
2.建筑公司財務管理制度
3.建筑企業財務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