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中學地理學論文

中學地理學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6-24 03:05:4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學地理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學地理學論文

篇(1)

一、2015年度論文轉載概況  

1.欄目設置及論文分布  

2015年《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設置欄目22個,全文轉載地理教育論文共計89篇。轉載論文數量較多的欄目有“教學研究”(14篇)、“教學策略” (8篇)、“學科視點”(7篇)、“教材分析”(7篇)、“教學設計”(6篇)、“學法指導”(6篇)、“備考指導”(4篇)等。可以看出,《中學歷史、 地理教與學》轉載的論文更加關注教師如何教學和學生如何學習。值得關注的是,《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在2015年設置了7個與地理教育相關的專題欄目, 包括“地理實驗教學”“問題教學”“2015年高考試卷評析”“高三復習教學”“教學目標確立”“探究教學”和“學科素養培養”。其中,專為地理學科設置 的欄目只有“地理實驗教學”,其他欄目為歷史和地理兩個學科所共有。這些專題欄目反映了近期地理教育研究的熱點。  

2.源雜志轉載量分析  

2015年《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全文轉載的地理教育論文來源于23種期刊(見表1)。排前三名的是《中學地理教學參考》《地理教學》和《地理教育》,共被轉載論文50篇,占全年論文轉載總數的56.2%。  

 

3.第一作者情況分析  

(1)第一作者所屬單位統計 2015年《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所轉載地理教育論文的第一作者,來自69家單位。其中,東北師范大學的論文轉載量高達8篇,論文涉及地理核心素養、區 域思想、尺度思想、地理空間視角、地理教學邏輯、地理概念體系等主題詞。可見,這些突出學科特色的地理教育研究受到了《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的高度認 可。有3家單位的論文轉載量為3篇,這些單位有華中師范大學、江蘇省灌云高級中學和浙江省春暉中學。還有7家單位論文轉載量為2篇,分別是福建省廈門市第 六中學、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教育發展中心、河北省圍場縣第二中學、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第一初中、江蘇省天一中學、江蘇省揚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人民教育出 版社地理室。從這些單位所屬的系統可看出,普通中學和高等院校的作者所占比例較大,教研機構和出版社的作者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2)第一作者單位所在地區分布 統計第一作者單位所在地區,可以了解地理教育研究力量的空間分布特征。從表2可知,江蘇、北京、吉林、福建、浙江等地區的地理教育研究氛圍較濃、活動較活躍。對照2013年、2014年的相關數據發現,江蘇省一直穩居第一。  

 

二、地理教育研究的熱點回顧  

1.地理課程研究  

2015年是我國基礎教育地理課程改革深入探索的一年。在這一年里,我國高中課程地理標準修訂工作在緊張、有序地推進。地理課程標準修訂中,如何界定和 呈現地理課程性質和地理課程目標,是需要思考的問題。地理課程性質的問題,即地理課程是什么的問題。有學者指出,受地理學性質多樣化的影響,目前我國內地 中學地理課程性質是多元的,尚不存在清晰的統一內涵(林培英,第10期)。文中指出的地理課程性質的現狀和困惑,為我們深入認識地理課程提供了參考。立德 樹人是深化地理課程改革的原點(朱雪梅,第6期)。為了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各學科都在研討“立什么德,樹什么人”“學科核心素養是什么”等問題。有 論者綜合分析地理學的傳統、地理學者提出的幾大問題和地理學的視角等地理學理論與重要教育文件,得出地理核心素養由人地觀念、空間能力、區域分析、過程解 釋、尺度關聯、家國情懷和地理表達等構成(張家輝,第9期)。也有研究者基于地理課程目標的嬗變、國際地理教育發展的趨勢、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及地理學學 科特性的視角,認為地理核心素養包含基于地理空間視角的地圖技能、地理信息技術能力、國際理解、全球意識、人地觀念和可持續發展觀(李家清、常珊珊,第9 期)。由此看來,學界對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構成有著不同的認識,可謂見仁見智。  

2.地理教材研究  

地理教材包括地理教 科書和地理圖冊等,地理教科書是地理教材的主體。地理教材研究涉及地理教材的編制研究、呈現研究和使用研究等類型。人教版義務教育地理教科書編寫時非常關 注探究學習,教科書中的探究性主要體現在體例結構、案例編寫、內容選取等方面(劉健,第1期)。可見,該套教科書在內容的組織和選取方面都注意遵循了“構 建開放的地理課程”的理念。除了教科書內容的組織和選取外,教科書內容的呈現也是值得研究的重要方面。圖像系統作為地理教科書表層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成 為地理教科書呈現研究的熱點。中國地圖出版社李紅梅不僅總結了中圖版義務教育地理教科書中圖像系統的特點,還分析了與該套教科書配套的地理圖冊中圖像系統 的特點(第3期)。此類文章為地理教材的使用提供了有益參考。  

3.地理教學研究  

(1)基于地理學角度的地理教學研究 ①地理教學邏輯研究。地理教學邏輯是地理教學內容和地理教學程序中內隱的規律、規則,包括學科邏輯、教的邏輯和學的邏輯等。有研究者指出,初中地理學科邏 輯有兩個立足點,一是立足地理學科,探討地理知識之間有怎樣的內在關聯;二是立足地理課堂,追問課堂上的地理知識是否存在內在關聯或教學關聯(張彥順,第 8期)。在大氣環流教學時,應參考科學家所采用的“考慮新要素—提出新理論”的“要素增加”邏輯(朱承熙,第5期)。還有研究者非常重視地理教學邏輯中的 學科邏輯,認為地理教師應整體把握高中地理知識的層級結構和邏輯結構(黃靜,第2期)。王紅梅在分析知識的層級關系和內在邏輯關系的基礎上,提出了復習課 的教學策略(第11期)。仲小敏經過對高中地理必修內容探究教學適宜性的調查分析,發現地理知識的內在邏輯特點是制約探究性強弱的根本因素(第9期)。地 理教學邏輯是地理教學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地理教育領域亟待加強地理教學邏輯研究,從而科學地指導地理教學實踐。  

②地理知識教學研究。 地理知識既包括地理名稱、地理分布、地理數據等地理事實知識,也包括地理概念、地理成因等地理理性知識。周慧認為,在地理事實知識學習的設計中,可采用 ATMSTT的教學組件設計法,即辨識目標、編碼圖文、匹配策略、選擇媒體、主題活動和檢測效果(第9期)。蔣亞琴針對學生學習地理概念時存在的前概念干 擾、首因效應、暈輪效應和思維定式等心理障礙,提出了注重體驗、強化對比、系統學習和變式學習等教學策略(第3期)。也有研究者在梳理中學地理概念體系的 基礎上,從“地理學的基本問題”“地理學科本質、思想與方法”“地理概念體系構建”等角度探討了如何進行地理概念教學(王向東、高燕,第9期),關注了 “教哪些地理概念”和“教地理概念的哪些方面”等問題。除了地理概念教學外,還有研究者關注地理成因教學,提出了基于支架理論的地理成因教學的一般模式 (龔琳、趙媛,第6期)。  

③地理能力和地理思想培養研究。閱讀、分析和繪制地圖的能力是一項地理學科的特殊能力。地圖能力的養成途徑包 括熟悉地圖常識、規范讀圖順序、掌握析圖方法、形成地圖意識(丁生軍,第11期)。地理思想包括區域思想、尺度思想、整體性思想等。徐雪和袁孝亭在解讀 “把世界組織為區域”思想內容的基礎上,提出了該思想對地理教學的指向性要求,即引導學生形成“區域思維”方式(第6期)。張家輝梳理了基礎教育階段尺度 思想研究的現狀,分析了研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未來走向(第2期)。耿文強認為,地理高考復習時應強化學生的地理時空尺度觀念,并建立不同尺度之間的關聯 體系(第4期)。這實際上強調了尺度思想中的尺度關聯內容要點。地理空間聯系視角是地理視角之一,有研究者從“準確認識空間特征”“逐層深入的分析空間內 部聯系”“空間聯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三方面探討了地理空間聯系的分析方法(黃妍、袁孝亭,第2期)。  

④區域地理教學研究。有作者探討 了國家地理內容教學目標的設計步驟(何平,第1期)。張彥順認為,“圖解、體驗和建構”是區域地理教學的基本要素,這三個要素都有其相應的教學策略(第5 期)。王邦柱針對高中地理必修3中“區域可持續發展”內容的教學偏差,提出了教學對策(第12期)。  

(2)基于教育學角度的地理教學研 究 隨著地理課程資源的不斷開發,地理教學環境已不僅僅局限于課堂。趙才欣認為,在信息革命、生態文明等外部因素、地理科學發展的內部因素影響下,地理課堂有 必要轉向新型“地理大課堂”(第1期)。在“地理大課堂”中應重視地理實驗教學。有研究者較為系統地梳理了我國地理實驗教學的發展歷程和研究脈絡,并指出 了地理實驗教學研究存在的問題(張海、馬建寧、牛科強,第7期)。也有作者探討了地理實驗類型中地理組合實驗的設計及教學價值。關于地理案例教學,需要選 擇典型的案例,而能充分演繹一般法則的案例則是典型案例的體現。陳慶軍基于一般法則與特殊描述之間的辯證關系,提出了地理案例教學中的案例選編策略(第7 期)。  

4.地理教育測評研究  

地理教育測評包括地理教學評價、地理教育測量等。地理教學評價研究應當突出學科特色和基 于大量證據,朱雪梅所構建的“多元交互式”教學評價體系符合這一研究趨勢。該體系以學生地理素養和地理教學行為為評價標準,以數字化教學觀察平臺和教學觀 察手冊為工具,以多元主體交互共建的全程性學業成績評價和循環跟進式課堂教學評價為路徑(朱雪梅,第3期)。地理課程標準中有大量需要學生表現的任務,對 此,有作者提出了高中地理教學中進行表現性評價的操作方式,即在學科育人價值的統攝下,基于課程標準設計評價目標,基于目標設計表現任務和評分規則(佟 檸,第12期)。關于高考地理試題研究,相煒地理工作室分析了2015年高考地理試題的整體特點、突出亮點及各卷特點(劉振峰等,第10期)。除了著眼總 體的研究外,也有研究者對某一類型的試題進行了專題分析和總結。張文軍分析了近十年高考地理試題中觀點方案類地理綜合題的演變特點及應對策略(第2期)。  

三、地理教育研究的熱點走向  

1.突出學科特色的地理教學研究  

突出學科特色的地理教學研究選題,可圍繞地理素養構成要素、地理內容專題等來確定。[1]地理素養包括地理知識、地理能力、地理方法、地理思想和地理品 質等要素。圍繞地理素養構成要素開展的研究,要求圍繞這些構成要素乃至要素細化后的成分進行選題。例如,尺度思想是地理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界應當重視 地理教育中尺度思想的基本內容及教學價值,以及高中地理教學中滲透尺度思想的策略等研究。圍繞地理內容專題開展的研究,要求圍繞地理要素或地理教學內容中 的某一點進行選題。例如,區域地理教學中核心內容的教學策略、體現學科獨特價值的人文地理教學、體現學科本質的地理學史教學模式等。  

2.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研究  

培養具有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人是中學地理課程目標的核心訴求。[2]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已成為當前地理教育研究的熱點。筆者曾提出,地理核心概念是地理學 科核心素養體系中的基礎部分,如何篩選、確定地理核心概念以及如何發揮地理核心概念的作用,是亟待解決的前沿課題。[3]對于“如何發揮地理核心概念的作 用”,就需要思考如何運用地理核心概念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此外,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研究需要繼續厘清的問題有:初中和高中不同學段地理學科核心素 養的構成有何區別?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育人價值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如何編制基于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教科書?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策 略、方法都有哪些?在培養學生初中和高中兩個學段地理學科核心素養時如何做到銜接?怎樣測評不同學段學生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3.高考地理試題研究  

高考地理試題研究一直得到學界的持續關注。高考地理試題研究既可以偏重理論研究,如開展基于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高考地理試題命制研究、高考地理試題與地理課程標準一致性分析工具的研制等;又可以側重實踐研究,如開展2016年高考地理試題統計分析。  

篇(2)

我國未來的產業優化與升級、農業發展、高技術產業發展、國際貿易、城市化、人口健康、資源綜合利用、社會可持續發展、能源結構優化、環境改善和國家安全等都需要地理科學做出積極貢獻。地理科學專業旨在培養適應國家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具備地理科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掌握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和信息科學與技術等基本理論與技能,了解本學科前沿并受到科學研究的基本訓練,能在有關部門從事教育教學、科學研究、開發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專業人才,或繼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的人才。西華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自1986年創建以來,長期、高度重視人才培養質量與專業內涵建設,已于2000年被評為四川省惟一的地理科學專業省級本科人才培養基地,2008年被評為省級特色專業,2010年被評為國家級特色專業。

一、專業辦學條件

該專業現有專任教師2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4人、高級實驗師1人、講師5人;博士后3人,博士和在讀博士共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2%。專任教師主要來自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和中科院的北京地理所、成都山地所、新疆地理所等,具有良好的人脈資源與學緣結構。專任教師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1人。教授與副教授每年至少為本科生講授一門專業基礎課或主干課。近年來,專任教師先后主持或承擔973計劃、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四川省科技廳、教育廳和國土資源廳以及地方政府委托的科研項目230余項,出版學術專著8部,發表高質量學術論文358篇,科研成果獲省部級獎勵5項,科研考核連續5年獲全校理科第一名。同時,專任教師還主持或承擔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學改革項目9項,教學成果獲省部級獎勵8項。建設有四川省級重點課程1門(人文地理學),省級精品課程4門(環境保護、人文地理學、旅游學、水文學),校級精品課程3門(自然地理學、地球概論、區域分析與規劃),精品課程數量位居全校前列。

該專業課程教學與科學研究所需的圖書資料和儀器設備等較為充足。學校圖書館藏書230余萬冊,有地理類藏書近10萬冊,有中國期刊網、重慶維普、超星數字圖書館以及ebscohost、eco psp、ccc、isi proceeding等多種中外文電子期刊數據庫。學院資料室的面積約200m2,有100余種國內外專業學術期刊和近萬冊藏書,每年新增圖書、雜志1 000余冊。專業實驗室面積約5 400m2,有基礎實驗室28個、開放實驗室23個,儀器設備總價值600余萬元,萬元以上大型儀器28臺;有arcgis、erdas、mapgis、geostar和cass等國內外專業軟件實驗平臺。其中,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室為中央與地方共建基礎實驗室,丘陵地區國土資源統籌利用工程實驗室為四川省教育廳高校重點實驗室,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實驗教學中心為四川省地理科學專業惟一的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該專業的專業實習和教育實習基地不斷完善。1996年,經四川省國土局同意、省教育廳批準,由四川省國土勘測規劃研究院和川東北地區58個市、縣國土資源局聯合成立“四川師范學院國土管理學院董事會”。董事會不僅為專業建設提供資金與智力支持,同時為學生的實習和見習等提供條件,這也是四川省地理科學專業校地合作辦學的成功案例。此外,還有南充市污水處理廠、青居曲流國家地質公園、凌云山國家森林公園和嘉陵江中游階地等近郊實習基地;樂山—峨眉山地區的部門地理野外實習基地,成都—西安—延安地區的區域地理野外實習基地;以南充市5所中學為核心,輻射四川盆地的廣安、綿陽、廣元、巴中、達州、德陽、樂山、眉山、內江、南充、遂寧和雅安等12個地市的70余所中學地理教育實習基地。

二、主要優勢特色

教師教育是師范院校固有的優勢和特色。作為四川省屬重點師范大學,西華師范大學是四川省教育師資培養的重要基地,歷來把師范專業特色建設作為提升辦學實力的根基。地理科學是研究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表層自然、人文各要素相互作用及其時空變化規律的科學,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交叉學科,具有區域性、綜合性、實踐性和應用性等特征。學科特征要求地理科學專業教育必須重視“厚基礎”、“強實踐”。

1.負重自強、鑄魂勵教,矢志不渝為基礎教育服務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地理教師,必須具備厚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扎實的教育教學功底,必須能夠結合實際、靈活自如地將專業知識應用到教學一線。課程與課堂教學是專業知識傳授和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西華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最新的人才培養方案于2008年修訂、實施。為了增強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新方案將各部門自然地理學單獨設課,并開設天文學概論、旅游地理學、文化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災害地理學、數字地球導論、綜合自然地理學、區域經濟學、環境地理學、環境影響評價、水土保持學、土地資源調查、土地利用規劃、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土地法學、房地產估價、可持續發展導論等與中學地理教育和資源、環境與發展問題緊密聯系的選修課程。為了夯實學生的教育教學功底,新方案除開設教育學、心理學、普通話、書法和地理學科教學論外,還增設鄉土地理教學與研究、地理素描與三板藝術、地理活動與地理教學、中學地理微格教學、中學地理新課程改革、地理教學技能訓練等地理教師教育課程,還組織

轉貼于

編寫《地理科學專業學生必讀》供學生查閱拓展閱讀書目、地理學人風采、專業期刊網站、報考研究生及地理教師職業發展等相關信息。

為了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風氣,除了落實新生入學教育、教學督導制、學生信息員制、期中教學檢查和嚴格考試紀律等常規管理外,還組織大一、大二學生固定時間、固定教室上自習。大一學生參加手工繪圖技能比賽,大二學生參加自然地理野外調研報告比賽,大三學生參加課堂教學技能比賽,所有學生選擇性參加數字測圖技能比賽、gis軟件操作與二次開發技能比賽、遙感專題應用技能比賽、城市規劃軟件操作技能比賽、autocad軟件操作技能比賽、土地資源開發利用與設計比賽等,通過各種比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核心競爭力。為了促進學生將專業知識應用到教學一線,除了選派中青年教師到中學掛職鍛煉、評聘基礎教育兼職教師外,還定期邀請基礎教育一線名師如四川省教科所張白峽教研員、南充高中何從春高級教師、南部中學趙海特級教師、德陽二中饒萍教師(第五屆全國優秀中學地理教育工作者)等給學生講授示范課,還定期將學生帶到南充市5所中學去參加教研活動、聽公開課、評閱試卷等,還選派優秀本科生去頂崗實習或參加中學地理教師置換培訓項目等,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真刀真槍地磨煉學生的教育教學能力。

2.校地合作、科研強化,千方百計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地理學人,必須具備豐碩的實踐經驗、敏銳的學術思維和強烈的創新欲望。實驗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拓展知識面、提升綜合素質和激發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也是地理科學專業教育必須高度重視的關鍵環節。西華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已建立起由基礎到綜合、由驗證到設計、由設計到創新,“基礎驗證實驗—綜合設計實驗—創新探究實驗”逐步推進,“實驗—實訓—實習”互為補充,“課內—課外、校內—校外、教學—科研”互相結合,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融為一體、課程教學與科學研究融為一體、專業教育與擇業教育融為一體的新型實驗實踐教學體系(如圖1所示)。必修課非獨立設課實驗實踐均有嚴謹的教學大綱及配套講義,非獨立設課實驗實踐占總學時9.9%;一些技術性或應用性較強的課程,如計算機地圖制圖、測量與地圖學、地理信息系統和遙感等,特別重視綜合性、設計性和探究性實驗,占其實驗實踐學時85.0%;近郊鄉土地理實習、樂山—峨眉山部門地理實習、成都—西安—延安區域地理實習、地理教研論文寫作等,獨立設課實驗實踐占總學時20.3%。

作為地處非中心城市的地方性師范大學,西華師范大學建校65年來歷經兩次分合、七易校名,學校建設發展深受無區位優勢、隊伍不穩和投入有限等問題的困擾與制約,但西華師大人一直秉承團結一致、毫不氣餒、孜孜以求、積極作為的優良傳統。地理科學專業教師承蒙社會厚愛及董事會成員單位支持,已在嘉陵江中游、川東北地區、川中丘陵區、四川盆周山區的土地利用與保護、城市與區域經濟、自然災害與風險管理、數字地貌與環境信息等領域主持或承擔200余項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應用型科研項目。教師以身作則,將專業知識應用到生產實踐,激發學生更加熱愛所學專業。利用教師項目較多優勢,鼓勵學生參與地圖數字化與專題制圖、空間數據庫建設與維護、遙感圖像解譯、地理信息系統開發、區域綜合調查、大比例尺數字化測圖等工作,通過科研工作磨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激活學生的學術思維、點燃學生的創新熱情、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等。學生結合科研工作申請大學生創新科研項目、發表科研論文和撰寫畢業論文等成效顯著,廣泛涉獵土地利用評價、旅游資源開發、地質遺跡保護、生態環境評價、區位優勢分析、教育教學改革等領域。

篇(3)

關鍵詞:地理信息系統;中學地理;輔助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2)30-0154-03

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GIS),是一種采集、存儲、管理、分析、顯示與應用地理信息的計算機系統,是分析和處理海量地理數據的通用技術[1]。

GIS是計算機技術與地理學相結合的產物,是計算機技術在地理學中的應用,它的出現對地理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地理學本身又是一門理論聯系實際的應用科學,在地理教學中重視地理理論教學的同時對地理技能也要有足夠的重視。如果說定性描述是地理學的第一代語言,地圖是地理學的第二代語言的話,無疑GIS就是當之無愧的地理學第三代語言。地圖一直以來都是中學地理課堂的核心,而作為地理學第三代語言——GIS就面臨著如何發揮自己的強大功能更好地服務于輔助中學地理教學的挑戰。GIS與中學教育的結合在我國也不過數十年的歷史,在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也暴露出了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引人思考。

一、GIS輔助中學地理教學的意義

1.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新課標下地理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是使課堂教學效果整體化,其解決途徑就應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地理興趣與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技能入手,盡量使用多種電教媒體輔助教學。基于GIS的快速空間定位搜索和復雜的查詢功能,獨立的地理空間分析能力,強大的圖形創建和可視化表達手段,及通過地理學信息組成的現實空間模型與程序,實現對地理過程動態模擬和空間決策支持等功能,將其與傳統教育方法結合,使抽象的理論知識或地理現象直觀、具體地呈現給學生。達到引發學生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理解力、開發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效果。

2.地理教學本身與現代化技術整合的要求。地理科學具有綜合性、區域性,地理數據具有時空性等特點,隨著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三維技術、虛擬技術、GIS、RS與GIS的進一步結合,GIS輔助地理教學的功能也愈顯強大,將所學的地理知識與高科技很好地結合。反過來,學生在掌握技術的同時也適應了現代信息社會的高速度與高質量,學會了如何獲取最新的信息與資料;教師也加強了地理教學的廣度和深度,提高了教學效率。可見,GIS輔助地理教學不僅拓展了研究者和學習者的視角,為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提供了一種新的嘗試,也對傳統地理教育的目標、教材、教法、學法、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等方面提出了挑戰[2]。

二、GIS輔助地理教學的現狀分析及面臨的問題

1.GIS技術落后。GIS最早出現在20世紀六十年代的加拿大,發展于歐美等發達國家。因此GIS與教育的結合也始于這些歐美發達國家,這些國家的GIS教育體系也相對完善,其專業水平也達到了相當的高度。GIS技術已經在中小學中廣泛應用,并且學生也普遍可以用GIS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我國從20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研究GIS,GIS教育也是近些年才得以重視,中學GIS輔助地理教學的研究更是處于剛剛起步階段,其研究也僅限于技術手段輔助教學的層面,應用的深度、廣度和歐美諸國都不可比擬,普及的道路還很漫長。

2.GIS教學資源建設不達標。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獲得的相關GIS軟件和地理數據資料相當少,沒有專門符合中學師生水平的應用于GIS輔助地理教學的軟件,教師本身的專業知識不足,利用相關地圖數字化又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以至于應用GIS輔助中學地理教學大多數情況下變成了一句空的口號,失去了實際教學的意義。因此,很少有地理教師真正利用GIS進行輔助教學。雖然有一部分學校為了迎合GIS的發展和滿足新課標的要求,也正在探索和嘗試將GIS應用于中學地理教學中,但是不像歐美諸國一樣,已經培養了一批掌握了GIS技術的中學地理教師來駕馭于這門課程。教學設置上也沒有將這門課以必修課的形式呈現,相應的硬件設施還達不到要求。

3.沒形成科學的GIS教學方法和模式體系。GIS技術應用于中學地理教學并不是盲目地對計算機輔助教學的附和。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對地理教學的要求也有了新的提高:掌握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掌握獲得地理知識的能力和方法,即實現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化。而GIS應用于中學地理教學是最優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方案,其改變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學習、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而衡量學校辦學標準的關鍵指標也正是學生發展水平。

三、GIS輔助中學地理教學的幾點思考

1.落實GIS教育的普及。GIS教育的目標則是教會學生在掌握了計算機基礎知識以后,應用GIS專業軟件對地理有關數據進行一系列的操作處理后,形成能夠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有關功能的教育過程[3]。在信息社會中,GIS的地位、作用日漸顯著,面對如此先進的GIS教育形式,率先成功地落實GIS教育的普及化的國家和地區無疑就占得了信息技術發展的某種程度上的先機。鑒于軟、硬件的建設問題確實和教育經費和經濟發展水平,但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大多數中學也都建立了不同層次的微機室,即便數量和質量上不能滿足每一位學生,但只要用心規劃,也能夠合理地利用起來,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讓學生有充分的上機實踐機會,進行基礎層面的GIS實際操作應用。

2.加強GIS教育的資源建設。從我國現在取得的研究成果中不難發現,GIS技術真正用于教育教學的很少,其成果大都用于商業用途,近十年來的有關GIS應用于中學地理教學的論文也寥寥無幾[6]。這就需要給以GIS輔助中學地理教學更多的關注和研究,提高軟、硬件檔次,開發專門的應用于中學地理教育的免費或者價格低廉的軟件和地理數據資料,加大各類高等院校尤其是師范類院校的關于GIS的人才培養和在職老師的培訓工作,提高中學教師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和地理專業技能。在培養和培訓GIS人才的內容中,強化與中學教學的銜接,增加關于GIS的相關課程,編寫和制作一些專門的教材和案例數據。使教師從地理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使教師的教學過程從單純的傳授地理知識變為向學生提供和加工地理知識信息、解決和研究相關地理問題以及教法學法的過程。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教師可以合理的利用一些免費的資源,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做出相應地修改然后加以利用[4]。也建議各級各類中學與當地的開設GIS課程的大專院校做好交流,實現GIS技術與資源的共享。

3.構建科學的GIS教育體系。GIS教育不能從大學階段開始,而GIS技術融入中小學基礎教育還需要社會的關注為其實現提供契機。根據實際教學環境分層次、分地區、分級別的設置基于基礎教育階段的GIS教育,有層次地、逐步地落實進行。把教學分為基本要求教學、拓展性教學、研究性教學等幾個層次或者按照當前課程改革的課程設置結構分為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建立起從中小學到高等教育乃至進入社會的完整的GIS教育系統。GIS輔助中學地理教學則有利于中學生端正學習地理學科的態度,通過接觸現代地理科學的前沿科技動態,與時俱進,學以致用,也為培養高一級的GIS專業人才和地理學科專業人才乃至復合型的通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5]。

四、案例——以《世界的海陸分布》為例

基于GIS輔助中學地理教學的教學過程設計:

通過比較可以得出:GIS輔助中學地理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幫助教師做更多適合教學使用的各類地圖,為地理教師提供更多的選擇,節省了地理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的時間,也使地圖的運用手段更加多樣化,同時簡化了教學過程。在實際操作中,學生不僅獲得了主動學習的機會,而且其地理能力和地理思維方式也得到了開發,適應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習能力和技能也得以養成和提高。

參考文獻:

[1]陳述彭等.地理信息系統導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1.

[2]潘立新,黃成林.3S與中學地理教育探討[J].滁州學院報,2007,(6):116-119.

[3]林國銀.GIS在中學地理地圖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萬方碩博士論文全文數據庫,2005,(28).

[4]段玉山.信息技術輔助地理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8.

篇(4)

[論文摘要]地理科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它不但包括自然科學,而且包括人文科學。特別是當前地理學更趨于深入研究國家建設和解決社會問題,凸顯人文科學重要性。中學地理課中包含有豐富的人文內容,為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的教育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本文在主要在對中學地理教學當中所富含的人文內容進行了充分挖掘,對中學地理教育中如何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方面的滲透培養進行了研究,旨在教學中不但對學生進行科學知識的傳授,更應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與提高。 

 

一、人文精神培養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性 

當前我國正在實施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就是要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中國著名的吳傳鈞院士曾談到:“地理教育是一件頭等大事,它不僅關系到發展地理學的問題,更主要是關系到提高全民族素質的問題”。 中學階段是人生的黃金時期,對人的品格形成十分關鍵,要培養全面的品格就應該從這一時期著手塑造。中學地理教學的內容決定了地理教學跨“自然”和“人文”兩個領域。地理科學是人文精神和科學理性的完美結合,地理教育應該為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作出貢獻。而傳統的地理教僅局限于學科知識的講授和教學目的的實現,這種偏重單純的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卻忽視了學生的自我發展和人文教育的教學模式,顯然不符合知識經濟時代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地理課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培養,把人文精神的培養放到和科學知識的培養同等重要的地位。中學地理課的教學,應有意識、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加強人文精神的教育,把人文精神與地理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加強對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教育.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既符合學生個體發展要求,又能提高全民族素質。 

二、淺析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就是人類的文化精神、人類的文明素養。人文精神是全面發展的人的最根本、最主要的標志。具體來講,人文精神,是指人對自然、人對社會、人對他人、人對自己的基本態度。地理人文精神是指有關“人對自然的基本態度”方面的內容,主要包括全球意識、“尊重自然、人要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識、“人口道德”意識、“資源道德”意識、“環境道德”意識、國家意識、地理美等內容。人對自然的態度,是指人與自然應和諧相處,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人類自身,可持續發展戰略就是由之而來的。人對社會的基本態度,其實質是一種人生觀和價值觀,如何引導人們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社會;人對他人的基本態度,屬于道德觀的范疇,關鍵是正確認識和處理好競爭與合作的關系,競爭是必然的、必要的,但競爭應當是公平基礎上的競爭,而且是競爭的同時更要提倡合作;人對自己的基本態度,核心是正確認識自己和控制自己。 

地理學科本身以其特有的學科體系及緊密結合生活實際的特色,所內涵的人文精神則是不言而喻的,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青年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他們肩負著歷史的重任。而作為一個具有穩定的學習能力并將之內化為自己良好素質的跨世紀的接班人, 進入社會后, 他可能會遺忘曾經學過的地理知識,但是能夠較快、較準確地認識觀察客觀事物, 并對一些棘手的人地關系問題, 會做出恰如其分的處置,這正是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意義所在。 

三、地理課堂是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培養的首要渠道 

地理課教學擁有豐富的人文知識內容,在地理教學中滲入人文精神教育,具有其它學科所沒有的獨特優勢。中學課堂中的地理人文知識主要包括人口、聚落、語言、種族、民族、民俗、宗教、經濟、旅游、人地關系等相關內容。如:自然地理能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懷,讓學生學會欣賞和感受自然之美;人類社會的各類經濟活動和風格各異的民居、民族服裝等人文現象,可引發學生了解人文社會的興趣,提高尊重各民族并與之和諧相處的意識;全球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各要素間的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有助于學生國際意識、國際觀念的培養和確立。因此,在教學的實踐中我們不能忽視人文精神的教育,更不能將人文精神教育從地理教學中分離出去。 

現代教育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的健康、和諧發展。讓學生既掌握現代地理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形成實事求是、追求真理、勇于創造的科學精神,又加強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從人地關系和諧發展的角度培養學生對自然環境的應有尊重和對人類社會的人文關懷,突出思想感情、道德觀念、人格品質的培養,促進學生個性的充分發展,以高尚的倫理觀念、道德情操和人文關懷意識處理人地關系和社會發展。 

總之,人文教育是一個長期持久的過程,必須對學生言傳身教,長期熏陶,滋養心性,提高修養,外化為一種生命的力量和動力。把學生培養成有仁愛之心、善良之心、感恩之心的人,把他們培養成熱愛生命、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積極進取、志存高遠、胸懷天下的人。這也是教育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趙榮.《人文地理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篇(5)

沒有中考束縛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師所關心的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成功,而是學生是否在地理課上學會認識自己的潛力、學會承擔責任和義務、發現地理知識在生活中的奇妙作用。

充滿關心的地理課堂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創造和維系一種充滿信任的師生關系,從自己的角度與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為了完善學生的世界觀,教師需要經常以學生的眼光來看待世界,不否定學生表現出來的任何需要和進步。教師應認真傾聽和理解學生,通過多彩的地理知識、豐富的人格魅力和充滿激情的地理課堂,將學生吸引到地理課程上來,同時,應像家長一樣去關心學生,積極關注他們在課前、課間、課堂內的表現,從積極的角度看待學生的舉動。只有教師的關心融入感情,學生能夠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感受到這些濃濃的關心時,才能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學會關心、熱愛生活,激發對地理學習的濃厚興趣。

二、潛心經營,挖掘素材

1.關心生活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地理知識來源于生活,學習地理知識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更加關注生活、熱愛生活。

現在的學生學習壓力大、心理承受力差,地理課程教學,應在教學中滲透關愛,在傳授地理知識的同時,讓學生發現生活的美好,積極對待人生。例如,汶川、玉樹地震的知識,可傳達中華民族堅韌剛強的意志;西南旱災,可以讓學生明確人地協調的重要性;南方地區的洪澇災害,可以幫助學生辯證看待生活中的問題……當學生們能夠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或是運用地理知識去幫助他人的時候,收獲的就是對地理學科的關注和對生活的熱愛。

2.關心地理

關心地理,就是關心生活。在全球化的今天,信息傳播的手段越來越多,教師應利用生活中的新鮮事,并將它們和地理課堂聯系起來,用于知識的傳遞和重難點的解決。

例如,氣候類型及特點是比較晦澀難懂的知識點。聯系實際生活,可以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

聯系實際:西南地區的旱災。

關心角度:云南水資源豐富,卻出現如此嚴重的旱災。

關心問題:為什么會有如此嚴重的旱災?

關心知識:季風活動的異常。

解決措施:興修水庫,解決水資源時間分布不均的問題。

再如,學生很關注火山地震等知識,合理利用學生的關注,可以強化知識的傳授。

熱點問題:地震頻發,2012的預言。

關心角度:2011年是否地震多發年?

關心知識:它們原來都在地震帶或構造帶上。

自我關注:蘇州的地震預言。

又如,環境保護問題隱藏在地理教材中,關注環境,切實可行。

全球環境問題: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島國的消失)、低碳生活。

中國環境問題:水土流失――地上河(黃河)、洪災(長江);大氣污染;荒漠化。

用好教材、挖掘教材、開發教材,能夠發現培養學生關心能力的地理知識還有很多。教師應盡可能地將地理知識生活化,使學生樂于接受,并通過學習更加關注生活、關注地理。

3.關心他人

這里指的他人,包括自己身邊的人(同學、家長、老師等),也包括遠方的人(地球上的人口、環境、資源,宇宙空間中的生命物質等)。通過地理課堂,教師傳遞給學生的是對他人的關心,對地球的關注,對宇宙的探索。

地理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模式,給了學生更多交流、合作、競爭的機會。在合作小組的學習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完成教師布置的各項學習任務,合作過程中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空前高漲。小組負責人在了解組員特點的前提下,進行合理分工,組員們能夠圍繞合作主題,為了同一個目標共同合作。在合作過程中,學科能力、語言能力、動手能手各不相同的學生都能獲得各自的展示機會。為了高質量地完成合作任務,小組成員之間必須做到互相關心。教師在小組合作的巡視過程中,需要對不善言語、興趣不高的學生予以關注,激發他們某些方面的特殊才能,并提醒小組其他成員關心他們、共同進步。

地理科學知識包羅萬象,紛繁復雜,在傳遞知識的同時,更應培養學生關心、關注他人的能力。例如,人教版地理教材七年級下冊的主要內容是圍繞世界的主要國家和地區展開的,學習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地理知識,更大程度上是為了解生活在這些國家和地區的人們。學習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模式,關注他們大量消耗能源和資源,認識到他們對世界環境造成的傷害(如美國);了解發展中國家存在的發展問題,關心這些國家人民的生活狀態,幫助他們找尋擺脫單一商品經濟導致的經濟發展遲緩的辦法;認識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等環境問題的出現,關心島國人民的生存危機,為全球氣候變化獻計獻策;探索太空,掌握基礎的天文知識,關心各國的宇宙探索進程,為擴展生存空間做好知識儲備……在傳遞地理知識的同時,能激起學生對生活在地球上的其它國家人民、對整個地球環境以及整個宇宙環境的關注。讓這樣一種關心的氛圍彌漫在地理課堂內外,最后收獲的不僅僅是學生的考試分數,更為重要的是關心能力的提高。他們不再是只顧讀書的學生,而是關心他人、關心生活、關心科學的未來接班人。

三、因“才”施教,個性發展

1.深層次探索的學生

有些學生對科學知識充滿了好奇,本身對地理學科就非常著迷,他們在地理課堂上是活躍、激動、充滿成就感的。這樣的學生需要專業知識的支持,以保證他們持續高漲的熱情和對地理知識執著的探索精神,激勵他們往更深的層次探索。教師對這類學生的關心更加容易釋放出來,為他們提供專業的地理學習網站、專業的地理書籍雜志,組織他們參加各級地理知識競賽,輔導他們撰寫一些地理小論文等都是教師力所能及的。

2.視地理為工具的學生

這類學生多數是女生,很守規矩,但是對地理學科的興趣不大。他們會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但是不會提出更多的問題。他們將地理視為某種工具,只是學好課本知識而已,對地理學科的興趣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殆盡。這樣,教師應多組織他們進行合作、交流,使其能力有更多發揮的空間。在合作學習中,擔負起組織、協調的工作;在小組討論中,將小組的結論用流利的語言表達出來;在制作地理小報、撰寫小論文時,獨特設計和精心安排在合作活動中彰顯出來。通過這些活動的歷練,可以使他們學習到對終身發展有用的技能。對于這些學生,教師應該發揮其長處,引導其發現地理學科的興趣所在。

3.地理學習興趣淡薄的學生

篇(6)

【關鍵詞】高中教育;地理學科;歷史地理知識;運用

一、歷史地理學的涵義及其重要地位

1.歷史地理學的涵義

歷史地理學是研究歷史時期的地理環境及其演變規律的一門學科,既具有地理學科的特點,又具有歷史學科的特征,歷史地理學是地理學的一門分支學科。

2.歷史地理學的重要地位

歷史地理學和地理學科一樣,在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綜合能力方面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歷史地理學在很多省份的高考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在高考文科綜合中,歷史地理知識的份量也較大。文科綜合地理試卷中滲透的歷史地理知識主要有:中國季風氣候與歷代水利建設;經濟結構戰略調整;黃河流域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經濟發展;長江流域經濟發展;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維護祖國統一,反對外來勢力侵略等。尤其是氣候與歷史、地理環境與人類文明等內容都是重點考查的歷史地理知識。

例1:當時(北宋)經汴河運往東京的稻米主要產自( )

A.華北平原 B.漢中平原 C、.太湖平原 D.江漢平原

分析:本題的題干是歷史知識而選項是明顯的地理術語,同時題干又強調了“水路”運輸,所以學生既要根據一定的歷史事實(如京杭運河連通淮河與長江、宋代太湖流域的稻米產量最高),又要熟悉地理因素中的河網水系(汴河經運河與淮河、長江聯連,又經運河中的江南河與太湖流域聯通) ,才能正確得出正確選項為 C。

例2:北宋后,黃河多次泛濫,汴河河道淤淺,漸至涸廢。試分析黃河該河段(黃河中游地區)經常泛濫的原因( )。

分析:本題設問在歷史教材中是沒有絲毫講述的,但如用歷史地理知識或方法進行分析,就不難得出正確的結論:黃河流經黃土高原后,挾大量的泥沙,進入中游,由于水勢減緩,泥沙淤積,形成“地上河”;且黃河所經地區,降水集中,多有暴雨,易成泛濫。古今黃河流經地區的地理環境的主體沒有什么大的變化,現代的原因也應是古代的原因,所以這一原因也正是北宋后黃河該河段經常泛濫的原因。

例3:宋代海上(貿易)往來大多是三、四月從日本駛往中國的江浙沿海,五、六月從江浙沿海駛向日本。這樣選擇航行的時間主要是為了( )

A.避開倭寇的活動 B.遵守朝廷有關海禁的規定

C.利用海洋回流 D.利用季風

分析:該題題干是典型的歷史情景,而備選項則是以歷史情景與地理情景相混雜或單一的地理情景方式來迷惑考生,是一種較好的史地綜合題。由于時間季節的變化,區域地理自然現象的特性也隨之而變,人類的社會活動就是根據這些特性的變化,或躲避或利用。因此,宋代海上貿易的往返時間正是利用了區域地理因素中,處于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中的東亞地區,隨季節變化而風向變化的自然規律,以便于以風力作為動力的帆船航行來選擇時間的。故正確答案為D。

分析現有教材,歷史地理知識在中學地理教材中非常欠缺。所以,文科綜合考試地理科的復習,不但要引導考生關注現實的發展,也要從歷史地理知識中吸取營養,從歷史中吸取經驗教訓,為現實發展提供借鑒。不僅在文科綜合中如此,在一些地理單科試題中,也出現了相關的歷史地理知識。因此,無論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是從在高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來看,在中學地理教材中增添相關的歷史地理知識內容都是必須的。

二、在中學地理教學中滲透歷史地理知識

(一)挖掘地理教材中的歷史知識,建立史理知識的有機聯系

1.在學習我國六大古都的地理知識中滲入其悠久的歷史

六大古都至少都已有二千年以上的歷史。北京始于西周薊城、春秋時代即成為燕國的國都,以后成為金、元、明、清各朝代的首都。西安始于西周的鎬京,以后成為秦、漢、隋、唐各朝首都。洛陽始建于西周初期,自東周以來,先后有東漢、曹魏 、西晉、北魏、隋(煬帝)、唐(武后)以及五代的后梁、后唐、后周等九個朝代在這里建都。開封在戰國時代是魏國的國都,以后又成為五代的后梁、后晉、后漢、后周、北宋、金等朝代的首都。南京始于戰國金陵邑 ,以后成為六朝(三國吳、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首都,此外,明朝初年、和中華民國也定都于此。杭州始于秦錢唐縣,到五代成為吳越國的國都,以后又成為南宋的首都。

2.在講解中國地理中滲透歷史地理知識

如講到黃河流域的城市西安時,可介紹西安坐落在號稱“八百里秦川”的關中平原上,平原周圍群山環繞,形勢險要;河水(黃河)的支流渭水(渭河)橫貫關中平原,且流經西安城北,為西安提供了灌溉和舟楫之利,并通過河水、渭水向長安城北運送漕糧。因此西安成為中國歷史上重要的古都之一,現在又成為西北地區經濟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3.在地理教學中增加一些與時俱進的話題

如環境與發展的關系問題,如何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保護人類賴以存在的自然和生態環境。又如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在可持續發展教育方面歷史地理學等人文學科具有獨特的優勢,諸如歷史上黃河的決溢改道、經濟中心的南移、古都名城的興廢等等案例,均可成為揭示人地關系的極好例證,都可成為中學地理教學中進行環保教育的良好素材。

(二)在地理教學中注意運用歷史地圖

歷史教學地圖以簡明的、特定的地圖語言再現歷史,其載負的圖形信息能收到文字表達難以實現的直觀效果,與課本緊密結合,是取得最優教學效果的重要工具之一。歷史地圖的重點不在于表現靜態的地理學信息,而在于表現動態的、發展的歷史學信息。在地理地圖教學中,教師可配合歷史地圖,設計有情有味的讀圖活動,以激發學生的讀圖興趣。如講到我國的行政區劃時,可結合地名的由來講授歷史上我國政區的演變,使學生能理解政區演變與自然環境、政治制度、經濟發展和文化發展密切相關。再如講授鄱陽湖與洞庭湖時,可運用它們的變遷圖,通過湖泊面積的對比使學生了解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從而更好地理解洪澇災害的原因。總之,讓歷史地理地圖走進地理課堂,符合時代的要求及考試方式的改革,不僅可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而且是歷史地理學滲透進中學地理課的有效途徑。

三、史地結合教學對地理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

教師是課堂的設計者和指揮者,是學生智慧的啟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學生心靈的塑造者和培養者。在中學地理教學中滲透歷史地理知識,對地理教師的自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要提高對跨學科教學的認識

歷史學科與地理學科雖分屬社會學科、自然學科,但它們間的聯系十分廣泛。地理學科引導學生認識今天的地理現象,著重探索地理現象的現狀和特點。而今天的地理實際上是過去地理的延續,了解歷史上的地理情況,有助于探究地理現象演變的過程和規律,有助于人類更好地協調與自然的關系。因此,地理教師要盡可能在教學中有效利用歷史地理知識。

2.要努力學習一些交叉學科的知識

由于中學教材中歷史地理學知識還不成體系,文字與地圖尚沒很好的配合,加上相關教師中大多數缺少歷史地理知識的系統學習,在教學中很難做到得心應手。所以要求教師必須勤奮學習,廣泛涉獵,善于積累,努力了解一些基本的歷史地理知識。要在教學實踐中,掌握一些學科交叉的知識,了解其發展趨勢,要從整體上把握地理學科與相關學科間的指示交叉點,并且能夠融會貫通。

3.要處理好教學內容的主次關系

雖然歷史地理知識在地理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教師在補充、充實教學內容時,必須擺正教學內容的主次關系。必須從教學目的出發,緊扣教材,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必須有科學依據,史料真實,觀點正確;地理教師要把握好歷史地理知識滲透的合適時機和恰當的數量,千萬不要喧賓奪主。

4.要進行一些邊緣學科的教學法研究

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學科知識,具有廣闊的文化視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更要搞一些學術研究和教育科學研究,撰寫發表一些教學法研究論文,為成為學者型教師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此,教師要關注國際、國內的時事動態,了解社會熱點問題,以充實教材相關內容,豐富教學;要掌握先進的教育理論和現代化教學手段;要研究文科綜合能力培養的方法,尋求教學的最佳方案,實現知識和能力、方法和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藍勇.中國歷史地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篇(7)

英文名稱:Economic Geography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學會

主辦單位:中國地理學會;湖南省經濟地理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湖南省長沙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0-8462

國內刊號:43-1126/K

郵發代號:42-47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1

期刊收錄: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期刊簡介

《經濟地理》(月刊)創刊于1981年,是由中國地理學會、湖南省經濟地理所聯合主辦的專業學術性刊物。辦刊宗旨:服務于廣大地理科研工作者和高等院校地理教學。重點反映經濟地理學研究的前沿理論、區域經濟開發以及與國民經濟相關的工業、農業、交通、旅游、生態環境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和研究動態。主要欄目:理論探討、區域經濟與產業發展、城市與交通、土地與農業、交通地理、旅游研究、西部大開發、問題討論、新書交流與介紹等。讀者對象:地理工作者、經濟學研究人員、大專院校師生及中學地理教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女人高潮久久久叫人喷水| 欧美三级在线播放|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 丰满少妇呻吟高潮经历| 欧美精品a片久久www慈禧| 国产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亚洲 欧美 另类 在线| 夜夜揉揉日日人人|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 吃奶呻吟打开双腿做受在线视频| 成全电影大全在线播放| 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黑人粗大xxxxbbbb| 狠狠噜狠狠狠狠丁香五月| 台湾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日韩日韩日韩日韩 |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不要vip网站 国产激情艳情在线看视频 | 男女真人后进式猛烈动态图| 午夜性爽视频男人的天堂|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花钱看| 亚洲成在人线av| 婷婷开心色四房播播|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导航|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电影网站| 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观看|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爱| 日韩午夜福利无码专区a| 久久99国产精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性色无码av网站|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春色| 内射中出无码护士在线| 欧美群妇大交群| 久久精品a一国产成人免费网站 | 欧美老妇性bbbbbxxxxx盗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一| 牲欲强的熟妇农村老妇女| 毛片无码国产|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