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會計學習論文

會計學習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16 15:59: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會計學習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會計學習論文

篇(1)

關鍵詞:培養模式;學術型;實務型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1年12月27日

會計學碩士研究生教育在我國會計高等教育結構中處于較高層次,主要培養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高層次會計專業人才。我國在借鑒西方發達國家會計學碩士研究生教育經驗的基礎上,經過積極探索和改革,會計學碩士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巨大進步,培育了一大批國家急需的會計高級人才。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會計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擴大,培養模式與社會經濟發展需求之間的矛盾逐步顯現。認清培養現狀,創新培養模式,適應發展需求,提升培養質量,成為一個重要而緊迫的課題。

一、我國會計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現狀

在過去的二十余年中,我國會計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為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需求,一直處于探索和改革之中。在學制方面,依據會計學專業特點實行彈性學制,逐漸淘汰單一固定的學制,除此之外,還實行了“直博”和“碩博連讀"等形式;在入學形式方面,自1985年開始實施的同等學力人員申請學位制度,打破了原有單一的研究生招生渠道,使更多的人可以接受會計學高等教育;在培養類型方面,2004年4月30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下發了《關于開展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試點工作的通知》,標志著單一的學術型研究生培養類型被打破。

目前,我國在會計學碩士研究生培養上形成了兩種學位類型:一種是會計學學術性學位,一種是會計學碩士專業學位(MPAcc)。從社會經濟發展對會計學碩士研究生的需求來看,我國對學術型會計學碩士研究生的需求大大下降,而對實務型會計學碩士研究生的需求呈增加趨勢。這主要是由于在研究生教育恢復之初,為了應對期間的高等教育斷層,解決我國會計專業高校師資和科研人員的短缺問題,我國一直把培養學術型會計學碩士研究生作為碩士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標,其中大部分畢業后都進到高校和科研機構。但是,近年來隨著博士研究生的擴招及高校師資隊伍的相對飽和,會計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后從事教學和科研的可能性很小,更多的碩士生走向了會計實務界,從事應用性會計工作。隨著我國加入WTO和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資本市場規模的日益擴大和監管的日趨完善,我國對實務型會計人才的要求大大提高,從而對實務型會計學碩士研究生的需求有所增加。由于培養模式的改進落后于社會經濟的發展需求,導致培養出來的研究生與社會期望有著較大差距。因此,在新形勢下,有必要對我國會計學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模式加以反思和改革,以實現會計學碩士研究生教育的科學發展。

二、學術型會計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構建

(一)培養目標。學術型會計學碩士生的培養目標是通過學習會計學的理論知識、研究方法,培養能夠適應會計學術理論和科學研究的需要,理論基礎扎實,具有從事教學工作和基礎性、理論性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同時擁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科研能力,為博士階段的學習以及將來從事較深層次的理論研究工作奠定基礎。

(二)入學形式。學術型會計學碩士研究生應以連貫培養為主,將碩士生教育作為攻讀博士學位的中間階段。在招生對象方面,要求學生應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和研究能力,生源以本專業或相關專業應屆本科畢業生為主,往屆本科畢業生和社會專業人才為輔;在入學考試方面,以培養學術研究人員、理論研究的創造者為標準,由招生單位自主確定考試形式及分數線;在題型設計方面,重視對基礎理論知識的考查,同時強化對研究方法、推理、歸納等研究能力方面的考查;在選拔錄取方面,主要考核報考學生的在校成績、科研論文、申請論文、工作成果等,并且加大導師的決定權。

(三)培養方式。學術型會計學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方式要為博士階段的學習服務,構建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科研能力為目標的培養體系。

1、課程設置。課程要以公共課為主,不必細分方向,可以在進入博士階段之后再選擇方向、補修相關的方向課程;課程總量上要控制,給學生留出時間來自主學習,發展學生的學術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加強經濟學以及數量分析的教育,以便為將來從事數理分析或理論研究奠定基礎,以適應會計理論研究的需要;課程設置要與科研訓練和學術論文寫作相結合,為博士階段出創新研究成果提供支持。

2、教學方式。實行開放式、互動式教學,教授與學生之間充分溝通,激發學生的研究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采取非全日制學習的形式,讓學生靈活安排自己的學習與生活;教學所用教材最好采用反映理論前沿的系列原版教材,多讓學生參加學術講座和學術會議,掌握會計學理論前沿問題;成立導師組,共同指導學生,導師與學生之間建立融洽的關系,及時指導學生所遇到的科研問題;安排學生在學習的適當階段與博士生共同做課題、搞科研,鍛煉學生的科研能力。

3、培養年限。學術型會計學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年限可適當縮短至兩年,減少論文寫作階段所形成的空閑期,補充到博士培養階段,更多地學習科研理論,提升學習能力和科研能力。

(四)質量評價。對學術型會計學碩士研究生的質量評價,可主要依據是否滿足博士研究生入學資格來進行。考核指標要盡可能覆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各方面,從而反映學生的學術潛質和科研素養;在優化標準化考試形式的同時,盡可能多地采用文獻筆記、讀書報告、課題研究和論文寫作等方式,真實衡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科研能力;嚴把論文寫作質量關,建立機制考核導師對學位論文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監控工作,考查學生的自學能力、理論構思能力、研究組織能力、前沿把握能力、書面表達能力;遵循“寬進嚴出”原則,建立有效的淘汰機制,在進入博士階段學習之前,必須接受嚴格的綜合考試,將那些不具備培養潛力的淘汰出去,確保培養質量。

三、實務型會計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構建

(一)培養目標。實務型會計學碩士生的培養目標是通過學習會計及相關學科的知識、技能,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深厚的業務知識,較強的獨立思考判斷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開拓創新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能夠勝任各類企事業單位、國家機關會計、審計、財務等相關實務工作,滿足會計及相關行業的人才需求。

(二)入學形式。實務型會計學碩士研究生教育應借鑒職業教育模式,做好招生對象、入學考試、題型設計、選拔錄取等工作。在招生對象方面,要求學生應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背景和工作經驗,但考慮到我國實際情況,應屆本科畢業生一定時期內仍是生源的主要構成部分;在入學考試方面,全國不劃定統一的錄取分數線,由招生單位根據實際情況自主確定分數線;在題型設計方面,減少對基礎理論知識的考查,加重對閱讀、邏輯分析、實際操作等個人能力方面的考查;在選拔錄取方面,可成立專門的招生委員會,在考核在職人員的工作經驗、業績,或應屆畢業生的在校成績、科研成果的基礎上,綜合考查學生的溝通能力、決策能力、領導能力等,一旦通過,既準予錄取。

(三)培養方式。實務型會計學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方式要適應新時代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以培養目標為根本,優化培養體系。

1、課程設置。課程設置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突出實用性,設立不同的專業方向,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同需求;加大選修課的數量,為學生提供學習生涯上的自我選擇與就業的自我規劃的選擇機會;注重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結合,增設必要的素質和能力的訓練課程及教學環節,培養學生判斷能力、交流溝通能力、決策能力、領導能力和職業素養;課程設置突出“寬、多、新、實”特征,體現專業特色且兼顧多學科滲透,培養“厚基礎、寬口徑”的復合型應用人才。

2、教學方式。實行開放式,互動式、定向式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課堂討論、案例分析、模擬實習、社會調研等方式,讓學生提前進入工作角色,提高學生專業綜合分析、判斷能力,激發學生的職業潛能;教學時盡量使用規范的系列教材,對于重點課程,最好使用國外先進的原版參考教材,保持與會計專業發展的同步;鼓勵研究生成立學習小組,共同解決學習和實踐中的問題,同時還可以培養團隊精神和溝通、表達能力;安排學生在學習的適當階段到會計師事務所、財務部門等實地實習,鍛煉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

3、培養年限。實務型會計學碩士研究生的生源差異及在崗在職攻讀學位等特點,決定了培養年限不能一刀切,需要采取彈性設置。根據實際情況,以2~5年較為適宜,并適當減少基礎理論知識學習時間,補充到實際工作能力培養階段。

(四)質量評價。對會計學實務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如何進行考核評價,可主要依據社會對高級應用型會計人才的要求來進行,弱化高等學校內部的教學活動在考核體系中的比重。考核指標要盡可能覆蓋反映學生素質、能力的各方面,全面反映學生未來的工作能力;減少甚至取消標準化考試形式,盡可能多地采用案例分析、項目設計、工作實踐等方法來考核解決問題的能力,真實衡量學生的工作能力;可不要求撰寫畢業論文和發表科研論文,以調查報告、案例分析、工作方案等形式考核;逐步構建廣泛而全面的校外評估體系,保障考核體系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建立有效的淘汰和激勵機制,對考核不合格的學生要嚴厲處理,考核優異的學生要大加獎勵,確保培養質量。

主要參考文獻:

[1]曾小青,向玉章.論會計學碩士研究生教學改革[J].高校教育研究,2008.6.

[2]趙玲.會計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08.

[3]李明輝.對新形勢下會計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的思考[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6.4.

篇(2)

論文關鍵詞:本科,會計學,實踐教學

 

一、國外的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

1.美國本科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

美國會計協會和美國政策會計師協會確定了本科會計學專業教育目標的定位,①由美國會計教育改革委員會在1989年第一號《會計教育的目標》中指出會計教育是讓學生準備在將來成為職業會計師,而不是馬上成為職業會計師,就業前的會計教育應該為學生的“終生學習能力”奠定基礎。

美國會計教育委員會把終生學習能力概括為三個要素:技能、知識和職業面向。②第一,技能。終生學習所要求的技能包括溝通技能、智力技能和人際公關技能。溝通技能包括流暢的文筆和口語能力;智力技能包括判斷、分析和解決事務的能力;人際公關技能包括與不同社會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往的能力。第二,知識。知識要求包括一般知識、組織和商務知識和會計知識。一般知識包括對會計職業有影響的經濟、政治、歷史、社會的知識;組織和商務知識包括組織的運作和結構,以及管理學的知識。對于“會計知識”,美國會計教育委員會認為對會計的深入了解是保證學生獲得成功的必備要素,重點放在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上,而不是放在準則的機械記憶上。第三,職業面向。職業面向包括會計職業道德和“正直、客觀、關心公共利益”等價值判斷標準的能力。從美國會計學專業教育目標中可以看出,會計學專業學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

美國本科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的形式比較特別,在美國沒有正規的實習。很多學生都是半工半讀的。但是我們還是能從中總結出其實踐教學一定的特點。其實踐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課程實踐,主要以傳統的以教師授課為主的教學方法逐步被“教師授課為輔,學生參與為主”的教學方法所取代。在這種新的教學方法下,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啟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學生則通過小組協作、案例研究、文章研討等方式畢業論文題目,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課堂教學達到鍛煉能力的目的。第二,實驗操作,例如模擬經理人、模擬會計師。第三,項目研究,探索項目的主要特征是:廣泛并深入地應用團隊計劃和口頭報告來增強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溝通技能;將更多的研究成果用于教學;強調會計學專業教師和實務界人士的合作,將實務經驗和當前最新的發展引入課堂。

2.英國本科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

歐洲作為發展會計職業的起源地,是現代會計理論和實務較為發達的地區。與之相適應,其會計教育也一直以注重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訓而著稱,并將理論研究較好地與實務研究相結合,形成自成特色的會計教育模式。英國各個大學的會計人才培養有不同的模式,其共同特點是對于會計人才培養比較注重學生的能力和素質,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會計學專業課程設置比較科學,與社會需求、學生就業結合非常緊密;二是會計學專業和課程設置緊扣時展的脈搏,主要是根據市場需要和學生就業情況,每學年進行會計學專業課程的總結、修改和替換。

英國大學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種。一是課程實踐。課堂講授一般分專題進行,老師課堂上講解的大約只有課程內容的30%,講解重點主要是專題的框架結構、重點和難點講解各專題的新理論、新觀點,列出本專題需閱讀的參考

文獻標。在英國,這種培養模式主要有兩種形式:第一種形式分為三個階段,學生中學畢業后,先在企業工作實踐一年,接著在學校里學習完二年或三年的課程,然后再到企業工作實踐一年,即所謂的“1+2+1”和“1+3+1”教育計劃;第二種形式是第一、二、四學年在學校學習三年理論,第三學年到企業進行為期一年的實踐,即所謂的“2+1+1”教育計劃。但是不論用哪種方式完成“三明治課程”,學生都需要在最后一年回到學校完成學業。當然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過程中,實地考察也是經常采用的方式。

3.澳大利亞本科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

澳大利亞大學本科會計教育對培養學生在社會政治、經濟環境和組織系統中的職業角色,有非常明確的目標,使學生了解其未來職業生涯中所應承擔的責任與具有的權利。這在澳大利亞各大學的教學宗旨中,都有明確的說明。例如,強調培養學生具有如下的態度,即“渴望不斷地進行知識的發展與創造;愿意開始并參與變革;重視個人生活與職業生活中的事實、正確、誠實與道德的標準;承擔責任、義務并主張權利;欣賞自己及其他的文化與風俗”。并且,強調培養學生以下的能力:“具備繼續學習、增長知識、嚴謹的分析能力和創造力;擁有完整的、廣闊的學科知識;清晰地交流與流暢地寫作;擁有團隊合作的能力;擁有解決問題與做出決策的能力;自信并能夠清楚地陳述自己的意見;邏輯地推論和從觀點中辨別事實。”④澳大利亞大學基于職業資格證書設定人才培養目標,牢固確立了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定位的就業導向,使職業教育的摘要緊密聯系,有利于教育的準確定位和特色塑造。

為了實現會計學專業的教育目的,澳大利亞大學會計學專業教學活動形式有多種形式,本科會計學專業的教學方式以課程學習(Course)為主⑤。其實踐教學形式主要有小組討論與輔導(Tutorial Questions)、計算機實驗室練習(ComputerLaboratory Practice)等形式畢業論文題目,當然,澳大利亞有的大學也可以在學生畢業前的一個學期推薦學生到企業實習,他們的實習會有專門的輔導教師。特別是碩士階段,要經過一段的企業實習,這段時間有專門的輔導老師,然后通過一些課程的考試,就可以獲得CPA(注冊會計師)。 當然澳大利亞的實踐教學模式與美國有相似的地方。澳大利亞本國的許多學生都是PART-TIME的學習者,因此,學校也沒有正規組織學生實習的時間。與碩士階段的教育模式有著比較大的差別。

4.加拿大本科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

加拿大本科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的主要形式有:課程實踐,課程實踐的主要形式是案例分析以及相關開放性作業。例如,為在現實生活中出現的新會計問題建立會計準則等。另外一種實踐教學的形式是實地訓練⑥。學生通過參與一門合作教育課程加強學習的實踐部分。合作課程由加拿大聯邦政府資助,將學生的理論學習與在工商企業和政府部門中的相關業務相結合。會計是合作課程的主要領域,參與合作課程的學生將與外界的管理人員一起工作,目的是在畢業前獲得有價值的工作經驗。在阿爾伯塔注冊會計師學會(AICA)的支持下,實地訓練課程卓有成效,學生能夠獲得職業新手所應具備的工作經驗。

二、國外實踐教學模式對我國的啟示

以上幾個國家的實踐教學模式各具特色,對于我國的本科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從實踐教學的形式看,非常注重課程實踐,而且學生是課程實踐的主體。不管是澳大利亞還是美國,在會計學專業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視課程實踐。在課程實踐中,主要采用了案例分析法、項目研究、模擬實驗以及開放作業等課程實踐方法。事實上,國內大學經常采用這些方法,但是在方法運用過程中,教師是主體。如,在模擬實驗中,教師自己動手做模擬實驗,學生觀摩教師模擬的過程。因此,方法的運用偏離實踐教學的本質。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教學模式。

第二,從實踐教學的計劃安排看,具有多樣性。對我國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有啟發作用的應該是三明治課程(Sandwich Courses)。先在企業工作實踐一年,接著在學校里學習完二年或三年的課程,然后再到企業工作實踐一年,即所謂的“1+2+1”和“1+3+1”教育計劃;第二種形式是第一、二、四學年在學校學習三年理論,第三學年到企業進行為期一年的實踐,即所謂的“2+1+1”教育計劃。在美國等真正實施學分制的國家,很多學生采用半工半讀的形式,其實踐的時間能夠得到保證。對于我國的會計學教育來說,什么時候實踐是需要重新研究的問題。

第三畢業論文題目,從實踐教學的時間來看,較為充裕。在澳大利亞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過程中,其教師授課的時間較少,而是通過作業,項目實踐等實現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提升。在美國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可以通過半工半讀的形式,使學生擁有大量的實踐時間。從英國的三明治課程來看,其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時間則更加充裕,有1-2年的實踐教學的時間。因此,從國外本科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看,其實踐教學時間多,對于學生能力和理論水平提升都有著重要的作用。而我國會計學的學生以講授法為主,以理論教學為主。從國外的實踐教學模式來看,重構課程理論和實踐體系,增加實踐教學的時間。

第四,從實踐基地建設的方式看,基地建設的主體是多樣性的。在國外,建設基地的主體有教師個人、學校、政府。在我國常見的是教師利用個人關系建設的實踐基地和學校建設的基地。加拿大與政府部門合作共建實踐基地的方式是值得借鑒的一種方式。加拿大開設的合作課程,使得學生能夠得到政府的資助參與到企業的工作中

借鑒國外會計人才培養模式有助于我國會計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在借鑒的過程中需要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明確本科會計學的人才培養目標,處理好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關系,落實好實踐教學的內容、形式和實踐基地。只要這樣才能提高會計學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①陳立齊.從死記到探索的美國會計教育.2004年10月24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廈門大學會計發展研究中心與國家重點學科廈門大學會計系聯合主辦的"第四屆會計與財務問題國際研討會―會計教育改革與發展”上的主題報告.

②陳錄.我國本科會計教育.[D]研究東北財經大學,2004,12:8-9.

③英國特色的三明治帶薪實習課程[EB/OL] eduwo.com/hotnews/ukstudy/focus/files/mbNjGY5gJZc=.shtml.

④楊耀宇.我國本科會計教育模式研究[D].湖南大學,2007,10:18.

⑤孫曉玲.澳大利亞大學會計教育及對我國大學會計教學的思考[J].改革與戰略,2004,6:66-70.

⑥Lin,Z.J.andHunter,Al.Accounting educationfor the 21st century:ACanadianexperiment[EB/OL].search epnet.com/2002-08-15.

篇(3)

碩士論文致謝一:

研究生生活轉眼就要接近尾聲了,回首這三年的時光,我不僅學會了很多知識,還成熟了許多。我感謝這三年來老師們對我知識的傳授、同學們對我友愛的表達,我感謝這段時間所有的經歷對我的磨練,使我能自信而堅強地面對以后的工作和生活。

首先,在這里,我必須要感謝我的導師楊俊峰教授,感謝她在學習及生活中給與我的指引與幫助。楊老師學識淵博,在學術上有很大成就,對我的論文要求也很嚴格,從開題、初稿形成到一遍一遍的修改與完善,楊老師都給與了非常認真與細心的指導,我非常敬佩楊老師嚴謹務實的研究精神與誨人不倦的優良美德;在生活學習中難免有困惑的時候,聽楊老師講話真的會有茅塞頓開,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慨,這就是智者向我傳授的人生哲學,值得我細細體會。

其次,我要感謝會計學院的其他導師以及同學們。謝謝老師們不遺余力地給與我知識,以身作則地告誡我人生要奮斗、要努力,我永遠都不會忘記各位老師的良苦用心,不會辜負老師們的諄諄教誨。感謝同學們的真誠付出,使我在學業上更加順利,生活中總能感受到溫暖。特別要謝謝我的室友們,感謝你們的包容和關愛,你們是我一生的財富。

最后,我還要向在百忙之中評閱論文和參加答辯的各位專家、教授致以真誠的謝意!

碩士論文致謝二:

碩士研究生階段的學習生活就要告一段落,而我的校園生活也即將結束。回顧這三年的時光,會發現很多讓我感動的點點滴滴。對我影響最大的就是我敬愛的導師——李桂榮教授。

在生活中,導師是位和藹可親的長輩,關心我的生活,教給我做人的道理;在我的學習上,導師從來都是嚴格要求,讓我在學術上不得有半點馬虎。從日常的學習到論文撰寫,我看到了導師淵博的學識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在論文寫作的每一個環節,導師都嚴格把關,傾注了導師大量心血,這篇論文的順利完成都是導師悉心指導和嚴格要求的結果。

感謝河北經貿大學會計學院的各位導師,對我的論文給予了悉心指導并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感謝我的兩位班主任宋老師和蔡老師在生活和人生道路上對我的幫助。

感謝我的家人,是他們一直鼓勵我、支持我,使我有了不斷克服困難,奮勇前進的動力。

碩士論文致謝三:

細雨綿綿的午后,我坐在安靜的圖書館中,伴隨著鍵盤一聲聲的敲打,兩年的碩士研究生生活也即將畫上圓滿的句號。回首往昔歲月,感慨萬千。此時,我首先想感謝的是我的導師和麗芬老師,可以說,我的論文處處都凝結著和老師的心血和汗水。

從我的論文選題、開題、撰寫、到論文的定稿,這一路走來,每一步都離不開和老師的諄諄教誨和悉心關懷。和老師治學嚴謹、知識淵博、謙虛平和,與她的每一次談話都讓我受益匪淺,在撰寫論文的日子里,每每遇到難題,經過我冥思苦想還是無法解決的,與和老師進行探討,她的幾句話卻能讓我茅塞頓開!在這兩年的時間里,和老師教會我的不僅是做學問的態度,更重要的是為人處事的方式,我將帶著這些在接下來的工作和生活中,繼續努力,不斷錘煉自己、超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同樣地,我也十分感謝會計學院的各位領導和老師們。

從論文開題到最終定稿,學院領導及碩士研究生導師組都給予了我莫大的支持和幫助,在開題答辯和預答辯過程中,楊國莉教授、畢艷杰教授、孫克新教授、劉敬芝教授和郭穎教授,他們對我的論文撰寫框架和寫作思路都給出了十分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關鍵性的啟發,還有我的輔導員宋茹老師和蔡楊老師,他們在我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同樣給了我很大的支持和鼓勵。

另外,感謝我的同窗好友,兩年的時間里,無論是有關學術的正式交流還是生活中的非正式交流,從他們身上我學習到了之前自己所欠缺的東西。此刻,我腦海中浮現的是我們一起上課、一起打球、一起組織比賽的身影。感謝他們的陪伴使我這兩年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最后,我想感謝我的家人,他們不僅為我提供了溫暖的港灣,還為我準備了隨時遠航的帆船。在校兩年里,我倍加珍惜能夠再次重返的機會,勤奮刻苦、努力鉆研,無論是分析問題能力還是解決問題能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同時我的心內又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因為,同齡人大多已經成家立業,在校園的讀書的甚少,而我的家人卻始終支持著我念完碩士的夢想。可以說,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我。在以后的人生歲月里,我將用自己所學,努力工作,為他們提供更加美好的生活,絕不辜負家人對我的殷切期望!

碩士論文致謝四:

時光荏苒,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很快就要結束了,還記得匆匆那年初到河北經貿大學時候的欣喜和激動。在這里的三年,充滿了很多美好的回憶,當然也經歷了很多困難和挫折,現在想想都是必然的過程。三年的時間,聽起來感覺很長,但真正融入這里的學習和生活,又感覺很短暫。在我的畢業論文即將完成之際,我要衷心地感謝很多人。

首先,我要感謝我最敬愛的導師——郭立田老師。在我讀研的三年中,郭老師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平時的生活中都特別照顧我,他學識淵博、治學嚴謹、循循善誘并且很慈愛,給予我很多關懷。我從老師身上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很多都是做人的道理,是令我受用終身的。在我寫作論文的過程中,老師給了我很多悉心的指導,從一開始老師就叫我多關注中國會計學會評選出的優秀論文,這樣我才受到了啟發,確定了論文題目。在之后的論文修改過程中,老師傾注了大量心血,并且每次修改我都會大受裨益,從而擴展思路。老師的諄諄教誨,我都會銘記在心,作為信條來指引我前進的道路。在此向郭老師表達我最真摯的感謝。同時,我還要感謝河北經貿大學會計學院的各位老師,感謝各位老師在我論文撰寫過程中提出的寶貴的意見,感謝楊淑君老師教導我只有努力,才能活得更從容;感謝李桂榮老師在我最需要工作經驗的時候幫我找到了實習機會;感謝王硯書老師使我懂得了原來學習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各位老師都給了我很多幫助,啟發了我對人生的思考,真的萬分感謝。

其次,我也非常感謝我的同學和朋友,是你們陪伴我度過了人生中最磨礪意志同時也是收獲最多的三年,是你們給我平日的生活帶來很多的樂趣,同時也感謝你們讓我收獲到最珍貴的友誼。

篇(4)

會計學作為一門實踐性和專業性很強的專業,其中實踐教學環節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隨著多媒體、網絡技術的發展,會計實踐教學大多已完成了手工系統向計算機系統、單機模擬實驗向網絡模擬實驗的轉變。這一轉變對于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這個轉變過程中,卻滋生出了新的問題,這使得高校迫切需要對會計學教學實踐進行改革。

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本科生教育已從“精英教育”轉變為“大眾教育”,絕大多數本科生畢業后將在各行業的第一線從事實務工作,因此加強本科生的實踐教學顯得尤為重要。教育部2007 年1 號文件強調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并要求增加實踐教學在總學分中的比重。會計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加強會計學專業學生的實踐教學顯得更為必要。為了充分了解用人單位的需求,了解會計實務中所需要的知識,筆者所在的課題組精心設計了調查表,對學校連續三屆畢業生和一屆應屆畢業生做了一項統計調查,這些畢業生有在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三資企業、民營企業以及其他性質單位工作,在不同規模的用人單位中,有近一半的是大中型企業,近40%是小型企業,其他規模單位占10%左右。調查情況總結如下(見表1)。從表1 中可以看出,認為加強會計實踐課程(包括校內外實習)的比重最高。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考慮,對于會計學專業來說,加強實踐教學是非常重要的。

二、會計學專業加強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一)會計信息化對于會計實踐教學改革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會計信息化是將會計信息作為管理信息資源,全面運用計算機、網絡和通信為主的信息技術對其進行獲取、加工、傳輸、存儲、應用等處理,為企業經營管理、控制決策和社會經濟運行、管理提供充足而適時的信息。會計信息化是會計電算化順應時代的發展對傳統會計進行改革的必然結果,是適應信息化社會和管理理論的發展而建立起來的為決策者提供可靠、實用的決策信息并能實時主動地報告財務信息的一個過程。

(二)會計學實踐教學可以縮短學生融入社會的時間 從調查過程中可以看出,對于剛進入社會的會計學專業的學生來說,既需要做一個身份的轉變,同時也需要做一次知識的過渡,而在校期間的實踐教學恰恰就是這個知識過渡一個最好的試驗和演練。近幾年,在人才市場上,大部分用人單位在進行財經專業,特別是會計專業人才選擇時,都要求應聘者必須具備一定的實踐經驗,并持有會計上崗證或其他職業資格證書。所以在高校進行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既符合學生掌握知識的需求,又符合單位用人的需求,可以節約從學校到用人單位即社會的時間。

(三)實踐教學可加強學校與會計實務界的聯系,關系到學校的長遠發展 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如果滿足不了市場的需要,學校就無法生存。隨著改革的深入,外國辦學漸入我國,加上許多民辦學校的設立,教育資源的約束不斷弱化,市場的需求與教育資源配置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學校辦得好壞,是以滿足市場需求的程度及被培養者對社會貢獻的程度為衡量標準的。會計教育培養的目標主要是為實務界輸送合格的會計人才。而實踐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實際操作能力,使其具備獨立從事會計工作,并能勝任其他相近專業工作的能力,使會計學專業辦學更加適應社會需求,從而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也有利于教師科研水平和教學水平相互促進,并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高校必須疏通會計人才供求雙方的聯系渠道,這樣才能使學生學以致用,學校才能得以生存和發展,在確立符合實際的培養目標的前提下,才可以對學生入學條件、師資隊伍、硬件配置、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對現存的會計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以實現會計教學目標,學校才能得到長遠發展。

(四)通過實踐教學改革,能夠正確定位社會培養會計人才的目標 通過實踐教學改革,有利于高校會計學專業教學模式的改革,提高會計人才的培養質量,有利于形成各專業及專業方向相互滲透、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布局;通過實踐教學改革,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使會計人才的供給者――會計教育部門以及高校能夠根據企業會計人才的需求狀況,訂立教育目標,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會計人才,在學校、企業和社會形成一個良好的人才輸入輸出機制,這對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也有著深遠意義。

三、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問題與不足

(一)校內實習缺乏新穎的內容和必要的技術 建立會計實驗室是搞好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途徑和措施,這一點在教育界已達成共識。目前一些高校已經建立了會計實驗室,會計實驗教學的驗證作用、學習作用、研究作用得到了一定發揮。但校內的會計實驗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1)實踐教學的應用層次較低,與社會需求難以接軌。目前許多高校的實踐教學形式還處于校內模擬企業或校外跟崗進行某些會計核算工作這一水平,實踐教學的應用層次基本處于會計工作的最基礎層即會計核算層。會計職業的其他應用領域,如財務管理與分析、審計、投資與決策等還較少涉及。實踐教學內容的涉及面較窄,學生缺乏運用會計基本理論與方法進行不同行業會計實務的適應能力訓練,使得學生走出社會難以很快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

(2)實踐教學的內容簡單陳舊,難以根據社會需求迅速做出相應調整。目前在實踐教學中,無論是課堂作業,或是模擬實都已經設計好了答案,且只有惟一解,脫離復雜萬變的現實情況。而且一般實習環節所用資料也比較陳舊,沒有根據社會需求及時更新,實踐教學缺少能激發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各種方法手段創造性地分析復雜現實問題并分別情況提出不同決策方案的內容。筆者認為,實踐教學是否有利于分析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應是高等會計教育與中等會計教育的主要區別點之一。

(3)實踐教學技術方法落后,無法激起學生學習熱情。目前我國的會計實踐教學基本是手工模擬作業或用會計核算軟件去模擬和操作傳統的手工會計業務,教學情景與實際會計職業環境尚有較大距離。教學內容反映信息化、網絡化和綜合分析的實踐教學內容較少,這樣學生就難以培養出對實踐教學的熱情和積極性。

(4)高校實踐教學培養方案定位不夠準確。各高校在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上,更多的是考慮專業素質的培養,忽視了職業道德、人文素質以及心理素質等綜合素質的培養,以致一些高校的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及其運行出現明顯的缺陷。傳統的會計實踐教學模式側重于基層業務數據的操作,已不能適應新的社會經濟環境對會計職業提出的要求,尤其是不能適應高層次會計人才培養的需要,因此,必須按照新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相應的創新與發展。

(二)校外實習通常流于形式組織學生到校外企業進行實習,或建立一些零星的校外實習基地,是多數高校所采取的一種會計實踐教學方法。但不少高校的會計實習流于形式。其原因是:(1)多數高校缺乏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由于企業的財務信息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因此,企業大多不愿意接收學生在本單位進行會計實習,使得各高校在校外設立實習基地的愿望難以實現。(2)由于很難建立穩定的實習基地,以致校外實習點多面廣,教學管理難度大。臨時找的實習企業,往往工作環境較差,辦公場地、接納實習人數均受限制,這樣,指導教師只好將學生分散到多個企業去實習,給教學管理增加了困難,達不到實習的預期效果。(3)實習時間安排與理論教學脫節。從各校的教學組織來看,校外會計實習主要集中在學生全部專業課學習結束后進行,需要實習的內容較多。由于高校受實習經費的限制,往往安排的實習時間有限,再加上會計理論教學與實習時間上存在差異,使得學生很難及時解決書本上沒有弄懂的問題,以致學生難以及時消化書本所學的知識。

(三)學生對實踐教學認識不到位長期以來重理論、輕實踐的錯誤認識根植于施教者的思想之中,理論教學主宰著教育教學的陣地,實踐教學的空間有限。在被調研走訪的應屆本科畢業生中,有87%的人認為,在校會計專業課學了不少,但如果直接到崗位上從事會計工作,還有相當大的距離。學生對校外會計實習的興趣不大。這是因為指導實習的會計人員存在不愿教授的心理,在帶學生實習時不愿放手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使得學生在實習單位很難接觸到原始憑證等會計資料,只能看不能干,以致學生對校外的會計實習失去興趣,從而失去了培養實際操作能力的鍛煉機會。

(四)高校會計老師缺乏扎實的指導經驗 高校會計學專業教師大部分是理論型的,據不完全統計,在實際會計工作崗位上工作過的教師不到10%,經常到企業參加會計實踐的教師不足20%。近年來,隨著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工作的進一步推進,高校師資隊伍的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有些院校因近幾年突擊進人,使教師出現了年輕化態勢,高學歷、高職稱教師增多,但他們缺少專業實踐和教學實踐經驗;而老教師又忙于評職晉級,教師社會實踐缺少系統的參與和研究。多數會計學專業的實踐指導教師由理論授課教師兼任,教師實踐指導意識不強,缺乏指導經驗的積累。

四、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思路

(一)實踐教學貫穿專業學習的始終,提高學生實踐積極性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實踐教學也不能僅限于畢業實習環節,而應該貫穿于專業主干課程的始終。從時間安排角度來說,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學生每學年都應該去企業實習,實習并不意味著一定參與會計業務處理。在低年級時,學生可通過參觀觀摩或參加生產勞動了解生產流程,可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豐富感性認識;到高年級后,逐漸進入專業實習,這種專業實習既可以在校內實習基地完成,也可以在校外獨立實習。從課程安排角度來說,從“基礎會計”開始到“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等會計專業主干課程,除了課堂教學外,應該安排一定的課時讓學生進入實驗室從事技能訓練,以逐漸增加感性認識和提高動手能力,同時為下一步的理論學習奠定基礎。

(二)加大集中性實踐教學的力度,加強學生對實踐教學的重視 會計學專業是一個實踐操作性非常強的專業,所以除了在教學中不斷貫穿實踐教學環節,還應該適當安排一些集中性的實踐教學環節,鑒于此,我校對于集中性實踐教學進行改革,在內容、時間和學分設置上做了一定的調整。

一是提高集中性實踐環節在整個課程體系中的比重。從表2中可以看出,整個集中性實踐教學環節學分為30分,占整個專業總學分180分的1/6,可見學校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的重視。

二是實踐內容和形式豐富化。首先,實踐教學不僅僅針對于專業實踐能力,對于主要核心課程除了安排課內實踐,還應單獨進行集中性實踐,進行一些專業技能訓練,加強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第二,拓寬專業界限,培養學生對于相關領域知識的拓寬,如組織學生進行企業經營模擬,撰寫企業創業計劃書等。第三,注重學生身體體能、社會交際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培養。具體可參見圖1。

三是時間安排寬裕化。從圖1不難看出,實踐教學分散在整個大學四年期間,從一開始的入學教育,到每學期寒暑假期間的社會實習到最后的畢業生產實習,形成一整條實踐實習的時間鏈,使學生在這條時間鏈上能夠將理論和實際得到最佳的融合。

(三)設置綜合考評指標體系,考核會計實踐教學環節 為了更好地進行會計實踐教學,學校會計學專業有必要設置專門用來考評會計實踐教學的指標體系,并將其與其他會計學專業課程、基礎課程和通修課程等一并納入學生大學四年的成績冊中。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是課內實踐考核。主要是配合各門會計專業課程教學而進行的實務操作考核,可以設計適合于學生實務操作的案例和實踐內容。在考核內容中,加大分析、創造能力方面的內容,并將實踐成績最終計入該專業課程成績,這樣可以加強學生對于課內實踐的重視,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是綜合實訓考核。在相關會計專業課程結束后進行模擬綜合實訓,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分組,要求對整個實訓過程進行監控和考核,提交實訓過程材料,對實訓作業與小結進行評價考核。在這個環節中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具體動手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三是社會實踐和生產實習。利用假期較長的時間,安排學生直接在實習基地或自行聯系實習單位參與企事業單位的會計實務工作,應要求學生結合實習內容撰寫實習日記和實習報告,并接受實習單位簽署實習鑒定。在實習的結束階段,應按計劃收回實踐資料,由實習單位的財務主管和學院老師共同進行考核評價。

四是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在最后一學年,由學生選擇會計專業方向的問題進行研究,結合社會實踐和生產實習,撰寫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由論文指導老師進行選題及專業指導,根據論文的理論水平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評定成績。

五、結語

加強高校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是高校的長期任務,實踐教學體系創新對人才培養意義重大,以能力培養為出發點設置會計學專業實踐課程體系是應該深入思考和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而實踐教學體系的設計、實施與運行是一項既重要又復雜的任務, 是一個需要長期探索的過程,也是一項需要花大氣力做的事業。 因此,應結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建立科學的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加強高校會計學專業實踐性教學體系的研究。

[本文系“財務與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教改研究項目(項目編號:教高函〔2007〕29號)、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改課題“《管理會計》課程實踐教學改革研究和實踐”(N188009051)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徐峰:《對本科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思考》,《金融財經》2009年第4期。

篇(5)

1.缺乏專門的教材

會計學的教材林林總總,既有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也有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等眾多出版社出版的;既有中文教材也有英文原版教材;既有叫會計學、會計學原理、會計學基礎也有叫基礎會計學的。不管是哪個出版社出版的也不管具體的書名,縱觀這些教材很少有專門為非會計專業編寫的,即使近兩年來有個別教材在書名后面用括號或者在內容介紹中說明該教材適用于非會計專業,但從編寫體系、目錄和內容來看與會計專業的會計學教材差異無幾,仍然是圍繞著“會計要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這一會計循環來編寫,沒有突出適用于非會計專業特點的內容。

2.教學內容過于專業

會計學課程由于其專業性強的特點,非會計專業的《會計學》課程的教學是由會計學專業的教師來完成的。在教學過程中,絕大多數教師會按照會計循環安排教學內容,使用會計專業術語講解內容,這些原本很專業和合宜的教學安排對于非會計專業的學生顯得過于專業,有些難以理解,教學效果很不好。雖然也有不少教師意識到非會計專業的教學與本專業有所不同,但往往將這種不同簡單化處理即認為既然是非會計專業學習《會計學》那么就將學習要求降低一些,內容講解的淺一些,作業布置的少一些、簡單一些,這種方式貌似將會計專業與非會計專業做了區分實則不利于學生對會計學知識的掌握。

3.實踐教學效果不明顯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關于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要求教育與經濟、社會相結合。與此相適應,各高校在非會計專業的《會計學》教學改革中開始加強實踐教學。基本的做法是:首先在教學安排上有所變化,在理論課基礎上額外增加4—8個實踐課時或者課時數不變但分為兩部分即理論課時(多)+實踐課時(少)。其次是教師理念的變化,在教學過程中開始注重實踐環節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但從幾年的實踐教學改革實際效果來看與設想的效果存在一定差距,主要原因在于《會計學》的實踐課通常是采用手工或上機模擬完成會計工作,而這種模擬實習是針對會計專業的學生而開發的實踐系統,對于非會計專業學生來說使用模擬實習的方式進行實踐仍然顯得過于專業,影響了實踐效果。

二、非會計專業《會計學》教學提升對策

1.開發適用的教材

總體講,當下我國大學教材有些泛濫,不僅版本多而且越編越厚,但內容往往大同小異甚至出現雷同的現象。教材是一門課程的核心教學材料,教材的內容必須是成熟的,經得起時間和歷史考驗的,而且要有明確的適用對象。非會計專業的《會計學》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學會使用會計信息進行分析決策,既然非會計專業與會計專業不同在教學目標和要求上不同,作為核心教學資料的教材也應該有所不同。市場如果沒有適合的教材,就應該請會計專業方面的權威教師或者組成課題組來進行編寫。在編寫時要樹立“有利于學生學習掌握,有利于學生職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充分考慮非會計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內容重點集中在如何教會學生利用、分析會計信息,改變目前大部分非會計專業學生對現行教材不滿意的現狀。

2.加大教學改革

(1)教學過程改革。非會計專業的學生作為會計信息的使用者為了能更好的使用會計信息,理解會計信息的性質和局限,有關會計概念和方法的知識在教學時必須講解。只是在講解時應圍繞“決策”而非“記錄和核算”的主題,結合經濟生活中熱點事件、重大事件或者貼近生活的例子,采取提問、分組討論等方式,改變過去填鴨式、一言堂的教學模式。(2)考核改革。一般而言,考核方式、考核內容與教學內容息息相關。現階段非會計專業的會計學課程考核基本采取書面試卷的方式,內容中會計核算和記錄所占比重較大,此種考核方式和考核內容與此前的教學方式和內容相適應,教學思想、方式、內容進行改革后考核方式和內容要相應改變。采用試卷方式考核,內容上相應增加應用性問題的比例,以考核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可以采取小論文或者分析報告的方式考核,為了避免學生選題重復和網絡抄襲的問題,教師可以指定論文或報告的選題范圍。

3.激發學生學習能動性

篇(6)

關鍵詞:Seminar教學模式;會計專業的課程教學;Seminar課程

研討課(Seminar)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在西方發達國家大學文科教學中被廣泛采用[1]。它通常是由教授向學生提出問題或鼓勵學生發現問題,然后在其指導下進行研究并最終解決問題的過程,這種教學模式注重在探索和研究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

近些年來,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許多重點高校開始引入Seminar教學模式,并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這些探索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開設新生研討課(Freshmen Seminar),由各學科領域的知名教授主持,借助某一師生共同感興趣的專題,通過教授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以研討的方式邊學習、邊討論;二是一些任課老師也開始結合自己所講授的課程,嘗試采用Seminar教學方法來提高教學效果。以上這些嘗試盡管已經取得了許多成效,但是它們主要是針對本科教學的某一個階段(如大一新生)或某門課程而進行的。事實上,Seminar教學模式中所體現的研究性學習應當貫穿于本科教育的每一個階段并滲透到后續的有關課程中,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一個完整連續的學習訓練過程中養成創新意識和批判性思維的習慣,形成合理的能力結構。因此,本文結合會計專業的課程教學,探討Seminar教學模式在相關課程教學中的引入以及在本科教育的各個階段設置專門的Seminar課程。

一、目前會計專業的課程教學模式的現狀

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框架和活動程序,通常由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操作程序、實現條件以及教學評價等因素構成的穩定的結構。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和發展,我國的會計學教育已經取得了許多的成績,但與社會和時代的要求相比,還存在著諸多明顯的不足,會計專業的教學模式上還存在著許多落后的狀況。主要體現在:“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尚未改變;會計專業的課程教學目標較模糊;教學操作程序固定僵化;會計專業的課程教學內容缺失;會計專業的課程教學評價不合理。

二、會計專業的課程教學中引入Seminar教學模式

Seminar這一形式有明確的教學目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因此成為一個具有規范性、內在規定性的教學范式[2]。除了通識教育層面的課程之外,大多數院校的會計本科專業的課程設置主要包括學科基礎教育層面、專業知識教育層面的課程以及相應的方向模塊課程。在會計專業的課程教學中引入Seminar教學模式,要結合會計專業的課程自身的特點。大部分的會計專業的課程從課程內容上都可以分為適合傳統講授和適合研討兩個部分,在適合進行研討部分的課程內容中引入Seminar教學模式,可以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極大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1.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Seminar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關注學生的需求、能力、興趣和學習風格,強調學生活動的目標、學生的動機取向、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教師的作用只是學習過程中的促進者和推動者[3]。將Seminar教學模式引入到會計專業的課程教學中,會使得學生為完成研究論題而積極主動地搜集大量相關資料,進行大量的閱讀、思考分析問題,并與教師和同學之間進行互動討論,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的能動性被調動起來,形成自主性學習的氛圍。

2.教學目標明確

Seminar的教學目標著重培養學生根據研討課題,如何著手調研、查閱資料、提出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和技術路線。通過研討式的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表達和溝通能力[4]。Seminar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多項能力進行訓練,尤其側重于學術研究能力、探究和批判精神、口頭表達和學術論文寫作等能力和素質培養。這對于會計專業學生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會計學科的綜合性和會計實務的復雜性,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提供大量的參考選題或引導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并著手調研和查閱資料,通過不斷地討論和交流形成自己的觀點,最終以規范的書面寫作的形式有效地傳遞學習成果,這樣能夠極大地拓寬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能力。

3.操作程序規范且靈活

Seminar教學模式具有規范的課堂操作實施過程:(1)確定研討的主題。主題的范圍可以是教師自己的研究領域有關問題,也可以是學生們在學習和實踐中發現的問題,最終主題由學生自己來確定。(2)查閱文獻資料。學生以個體或小組分工的形式,查閱文獻資料或通過實地調研搜集有關資料,然后對搜集的資料進行整理、篩選、分析、形成觀點,為課堂討論和交流做好準備。這一階段可以訓練學生的學術研究能力和團隊合作的精神。考慮到目前會計專業課程普遍大班人多的現象,在實施過程中應該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并且發揮教學助教的作用對學生進行指導。(3)主題報告宣講及課堂討論交流。報告人利用多媒體對該主題的研究背景、方法、內容和結論觀點等進行陳述之后,課程參與者向報告人提問,要求報告人對某些內容進行解釋或表達看法。這一階段可以訓練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口頭表達的能力。(4)修改報告論文。報告人或報告小組根據報告過程中教師、學生等所提出的問題和意見,并按照學術論文寫作規范的要求,將報告論文進行反復修改后最終提交。這一階段可以訓練學生學術論文的寫作能力。

這種教學模式強調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并將課內與課外緊密地結合,促進教學相長,實現教學和研究的融合。會計專業的課程在引入Seminar教學模式時,可以結合會計專業實踐性強的特點,靈活地安排實驗、參觀、調查等教學活動,或者聘請企業財務會計實務工作者進行座談,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不斷地開拓自己的視野,提高自己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教學內容的深化與拓展

Seminar的教學內容雖然以課程內容為基礎,但并不局限于課程內容,是課程內容的深化和拓展。Seminar教學模式實施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問題的選擇是否合理。在許多的會計專業的課程教學內容中,有相當一部分內容適合課堂的傳統講授,這些內容仍然采用傳統的大班授課的方式,能夠起到提高教學效率的作用,這就需要教師具有從本課程中選擇恰當問題的能力。那么什么樣的課程內容適合呢?針對會計專業的課程特點,一般來說比較適合研討的內容涉及會計職業道德和法制教育、會計審計實務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和現象的分析、財務會計審計理論的深入拓展等。比如“中級財務會計學”這門專業主干課程,其課程內容主要包括三部分:財務會計基本理論體系,財務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財務會計報告的調整及其他,這三部分內容在傳統講授的基礎上,均可以根據當前理論研究的熱點或者會計準則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等,設置若干研討的主題,供學生選擇進行研討交流學習。

5.教學評價過程化和多樣化

由于Seminar的引入,使考試方式和分數的評定結構發生分化。Seminar成績一般占本門課程的30~50%,其他考試如筆試占50%左右[5]。Seminar的評價系統是一個過程化、多樣化的綜合評價系統。過程化、多樣化的評價體現注重學業過程評價,根據小組討論、課堂展示、小論文等情況給予學生成績評定。其中評價的主要因素包括對知識與方法的掌握程度、分析與批判性思辨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會計專業的課程中引入Seminar后,該門課程的成績由兩部分組成,一是Seminar教學內容的考核成績,二是傳統講授內容的考試成績。教師可以根據Seminar教學內容所占的比例,來確定其在本門課程成績中所占的比例。每門課程適合采用Seminar教學模式的內容占課程內容的比例不盡相同,但通常至少需要安排兩次以上的課題研討。

三、會計專業不同階段設置專門的Seminar課程

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需要一個持續的過程,隨著專業知識的不斷積累和學習能力的不斷提高,在進入高年級時對研究性學習能力的要求會需要進一步地提升,因此有必要探索會計專業的課程體系中在不同階段設置專門的Seminar課程。哪門課程適合作為專門的Seminar課程開設,應考慮以下條件:一是適應一年級新生的知識背景,以入門級課程為主;二是要以專題為教學內容的主要組織載體,不強調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和系統性[6]。因此,結合目前的會計專業的課程設置,借鑒國外將Seminar課程分為初級、中級、高級的做法,在會計專業本科的不同階段可以設置以下遞進式的Seminar課程。

1.將“會計學科概覽”作為一年級的Seminar課程

“會計學科概覽”是在會計專業一年級開設的一門學科基礎教育層面的課程,與其他課程不同,它不強調知識的全面系統,不需要先修課程的知識,用的是特定學科的方法和材料進行研究,重在引導,激發學生對學科的興趣,從而為學生進行專業選擇做準備。該門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在了解會計的產生和發展的歷史、會計與財務等基本概念與內容、會計職業構成與技能要求的基礎上,掌握會計專業文獻的查閱和使用的方法,通過廣泛的閱讀,善于思考和討論交流,養成研究性學習的習慣,建立起對會計學科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因此,需要改變過去以教師傳統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將它作為一門專門的Seminar課程來實施教學。

2.在二三年級將某些模塊課程設置成Seminar課程

大多數院校的會計本科專業的課程設置除了包括通識教育、學科基礎教育以及專業知識教育三個層面的課程之外,還根據會計人才培養的目標以及畢業生的主要去向(政府財稅部門、審計機關、公司企業、金融機構、會計師事務所等)設置了相應的模塊課程,比如,管理控制模塊、財務管理模塊、非營利組織模塊、金融企業模塊、審計模塊等,這些模塊課程通常都是選修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未來工作的方向,重點選修某一模塊課程。而這些模塊課程中的許多課程和其他教育層面的課程一樣,仍適合采用傳統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但是其中某些以專題教學為特征,不強調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和系統性的課程,如“薪酬制度體系設計”、“公共部門專題研究”、“資本運營實務”等課程,適合采用以Seminar為主的教學模式,作為專門的Seminar課程來開設。另外,在三年級開設的學科基礎教育層面的“財經應用文寫作”課程同樣適合。

3.將“會計專題”作為四年級的Seminar課程

“會計專題”是在四年級開設的一門專業知識教育層面的一門必修課,但是它又與以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

為特征的該層面其他必修課不同,它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會計學科的熱點問題、前沿問題以及會計與審計等方面的政策法規的最新變化等的研討學習,因此,最適合將其作為專門的Seminar課程來組織實施教學。四年級是本科學生的一個關鍵的過渡時期,他們中的一部分人要進入社會從事財務會計審計的實務工作,還有一部分人會進入到研究生學習階段,為了順利地完成這個過渡適應未來的工作和學習,需要在這個階段進一步地提升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的能力。而這門課程中關于會計熱點前沿問題的專題研討學習,對于那些下一步進入研究主導的研究生教育階段的學生來說,能夠為他們進一步的研究學習打下基礎;同樣這門課程中關于對會計審計等方面的政策法規的最新變化的專題研討學習,對于那些很快要從事實際工作的學生們來說,能夠為他們適應工作環境和在工作中發現并解決新問題提供必要的準備。

以上設置為專門的Seminar課程,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很少有統一系統的學科代表性的教材,教師需要根據學科特點理清其重點、線索和方法,在課程一開始時給學生提供一份教學大綱,教學大綱在整個教學工作占有重要作用,其內容包括教師提供給學生本學期需要閱讀的文獻目錄、研究問題和寫作方法指導、可供學生選擇的論文寫作題目和課堂展示的主題、課堂參與討論的內容及完成進度要求等;并在教學大綱中列明論文寫作、課堂展示以及課堂參與討論等各占總成績的比例。教學大綱在實施的過程中,每一環節需要強調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研究為中心,教師只需要在課堂上以較短的時間,講清學科的基本概念、理論、思路和重點,以及給予學生研究方法上的指導。學生在這些Seminar課程中,經歷了選擇課題、研究收集、歸納整理、書寫報告及論文、交流討論等過程,能夠真正領會并體驗到自主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2] [5]馬啟民.“Seminar”教學范式的結構、功能、特征及其對中國大學文科教學的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3(2):20-23.

[3] 唐軼.美國研究型大學新生研討課教學模式研究[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2):44-46.

[4] 李蓓.本科Seminar課程教學的綜合分析[J].教育與現代化,2003(4):35-39.

篇(7)

論文摘要:中英文雙語融合教學,客觀上要求本著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態度,構建漸進的中英文雙語融合教學目標體系,并在其基礎上合理地進行課程設置。只有課程設置合理了,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取得良好的中英文雙語融合教學效果。本文對《基礎會計學》等課程應否進行中英文雙語融合教學進行了詳盡的闡述。

0 引言

為了順利地開展中英文雙語融合教學工作,必須要明確中英文雙語融合教學目標、并結合學科特點科學地進行課程設置,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目標是教學體系建構的出發點,也是課程設置的依據和標準。會計專業中英文雙語融合教學目標的制定,應結合中英文雙語融合教學的定義,反映經濟全球化和教育國際化兩個發展趨勢,培養具有國際社會文化知識、懂外語、熟悉國際會計和商業慣例的高級會計管理人才。通過中英文雙語融合教學提高學生的外語水平,培養他們適應對外交流的能力,直接了解國外先進的會計理論和方法、掌握國際會計實務和慣例。

具體來講,專業課中英文雙語融合教學的目標應該是一個有差別的、層次分明的目標體系,在實踐中要有一定的漸進性。可以分為以下三個層次:第一層次,能大致聽懂雙語專業課程,能用常用英文詞匯和句型進行簡短的課堂發言,能借助字典看懂指定的專業英文教材,能正確使用英文完成作業;第二層次,能基本聽懂專業雙語課程,能用英文闡述自己的觀點,能快速瀏覽教材并按要求查詢重點,能用英語撰寫簡短專題文章;第三層次,能聽懂雙語課程,能用英文流利地表述觀點、進行討論,能熟練查閱國外專業期刊,能用英文撰寫專題報告或論文。

根據上述中英文雙語融合教學目標要求,結合會計學的學科特點及中英文雙語融合教學實踐反饋,筆者對下列會計專業主干課程應否采用中英文雙語融合教學進行探討。

1 《基礎會計學》課程

中英文雙語融合教學的課程在選擇上應先易后難,逐步擴展范圍,按教學目標層次逐步遞進。會計專業基礎課《基礎會計學》是比較適合作為中英文雙語融合教學課程的,其原因主要在于:從內容上看,這門課程比較容易,用英語授課學生容易理解,符合中英文雙語融合教學課程先易后難這一規律。基礎會計學具有較強的通用性,在對這門課進行雙語授課的過程中不需要考慮各國會計準則的差異性,比較容易找到適用的英文原版教材。但由于這是會計學的專業入門課,而學生英語水平相對較差,所以在實施中英文雙語融合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而不要過分在意授課中英語的使用比例,要保證學生基本能掌握所講授的知識,以免學生在一開始就喪失對會計學的學習興趣,這將是得不償失的。中英文雙語融合教學的核心并不是英語,而是專業核心知識。所以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反應及時調整,對于重點、難點部分可以先以中文講授為主,等到學生逐步適應后,再加大英語授課的比重,以保證專業第一、語言第二。

同時,這門雙語課的專業名詞當中中英文出入比較大的,應重點講解,提示學生注意,如我國的“權責發生制”與英文的“accrued basis”字面含義相差甚遠;再如資產負債表(英文為“balance sheet”,其實應翻譯為“余額表”更為科學)等專業名詞,若不進行中英文對照,很可能會在學生以后的專業學習中形成誤解。即通過雙語的學習,學生應同時對中英文的會計專業術語都有很好的理解。

2 《中級財務會計》課程

筆者認為該課程不宜作為中英文雙語融合教學課程,《中級財務會計》是非常實用,也是非常關鍵的一門專業課。它主要對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和報告進行了介紹,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學生能掌握所有基本賬戶的使用方法,對基本會計業務做出正確處理,并能編制出三大會計報表。正是由于這門課的實用性非常強,在具體操作中必然與實務、與一個國家具體的會計規范、相關法規(稅法、經濟法、公司法、證券法等等)緊密相連,即這門課必然會體現出國家特色。所以如果對這門課程采用中英文雙語融合教學不利于學生全面、透徹地了解我國的會計規范和相關法規,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必然會與我國的實際會計工作脫節。

所以,筆者認為這門課必須采用我國的教材,進行中文講授,讓學生清晰地了解我國的會計體系及相關法

規。

3 《高級財務會計》課程

這門課程主要講授在《中級財務會計》中所沒有接觸過或沒有詳細展開的一些業務的處理,如所得稅會計、外幣折算、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前期差錯更正、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等等。由于內容難度較大,所以筆者建議以中文開設。

4 中美會計比較課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日本入室强伦姧bd在线观看|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仑精品| 日韩日韩日韩日韩日韩|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软件| 四虎影视久久久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5发布| 亚洲色欲色欲大片www无码|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hd久久精品 | 欧美男男freegayvideosroom| 免费无毒永久av网站| 伊人一本到本勒蕉在线| 软萌小仙自慰喷白浆|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888奇禾| 美丽的姑娘免费观看在线播放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自拍|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96影院|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豆国产97在线 | 亚洲| 台湾佬娱乐中文22vvvv| 偷看少妇自慰xxxx| 大桥久未无码吹潮在线观看| 18禁裸男晨勃露j毛免费观看| 国产乱人伦app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 小少呦萝粉国产| 色五月丁香五月综合五月|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 香港三级午夜理论三级| 国模欢欢炮交啪啪150|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边打电话| 在线成人精品国产区免费| av无码国产在线看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产无码乱码精品久久鸭| 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