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中學生科技論文

中學生科技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14 15:11:2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學生科技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學生科技論文

篇(1)

科學工作者寫的科學論文,是指作者根據所制定的科研項目和確定的科研課題,通過實驗、觀察等手段,獲得大量的科學數據,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學結論,從而寫出的科研報告。同學們寫的科學小論文,比科學工作者寫的科學論文要短一些、淺一些。

科學小論文實際上是同學們在課內外學科學活動中進行科學觀察、實驗或考察后一種成果的書面總結。它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對某一事物進行細致觀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結論;可以是動手實驗后分析得出的結論;也可以是對某地進行考察后的總結;還可以靠邏輯推理得出結論……

現在我就來說一下我的小論文:

前幾天,叔叔阿姨們就送來了好幾盆花和幾株樹。門口、客廳里、房間里和陽臺上都擺上了盆景。我對爸爸說:“我們家都有成植物園了,擺那么多的植物干嗎?”爸爸笑著說:“植物能制造氣氛,凈化空氣,人和動物誰都離不開它們,離開了它們都有不能生存。”人或動物離開植物后不能生存?為什么人或動物離開植物后不能生存?我將信將疑。決定做幾個小實驗來證明這個問題。

星期天,我從車庫里抓來兩只老鼠。這兩只可憐的小老鼠即將成為我的實驗品。它們不停地掙扎著,圓溜溜的一次性薄膜桌布小眼睛瞪著我。我把第一只小巧玲瓏老鼠放在一個大魚缸里,用把玻璃瓶封得嚴嚴實實的,生怕瓶里的空氣與外界的空氣相通。我仔細地觀察著,只見小老鼠沿缸著壁,繞著缸底快速地向前竄。咦,小老鼠不是活得好好的嗎?難道爸爸說的不是真的?可是,沒過幾分鐘,只見小老鼠繞圈的速度越來越慢,直到停滯不前,奄奄一息的樣子。頓時,我把一次性薄膜桌布輕輕拿開,捉出第一保小老鼠,放進第二只小老鼠,又搬入了四盆枝繁葉茂的植物。然后輕輕蓋上一次性薄膜桌布。我不停地拍打魚缸,只見小老鼠驚慌地亂竄。過了好久也沒要咽氣的樣子。這個實驗證明了植物可以輸送動物所需要的氧氣。

為了進一步證明人類和動物對植物的依賴性。我來到我們家附近一個飼料加工廠。那兒的空氣里到處彌漫著一股噥噥的灰塵味,熏得我直咳嗽。我感到十分難受。然后,我又跑向我們家屋后的一片竹林里,那是一個空氣新鮮的地方,我感覺極為清爽。這個實驗證明植物可以凈化空氣。使人呼吸順暢。

篇(2)

關鍵詞:化學學習動機;動機研究;研究綜述

文章編號:1005–6629(2013)10–0013–04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動機問題歷來是學習心理學研究的核心論題之一,可以說,學習動機作為學生學習行為的基本推動力,最能反映學生學習行為的目的性和能動性。落實到學科上,可以認為化學學習動機是決定化學學習成功與否的首要因素,當然是研究化學學習的重要課題。

隨著學習心理學的發展,學習動機的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然而,學習動機與學生、與時代息息相關,因此研究不會畢其功于一役。尤其是在具體的學科教學中,更有不斷分析、不斷研究的必要。本研究試圖從近十年國內有關化學學習動機的研究文獻出發,分析在化學學習動機方面的研究特征,找出可能存在的問題,以促進關于化學學習動機的研究工作。

1 研究思路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CNKI數據庫中涉及化學學習動機的期刊論文和學位論文為研究對象。筆者以“化學學習動機”為關鍵詞篩選了2003~2012年間的論文,得到73篇相關文章。其中期刊論文有54篇,學位論文有19篇。這些論文的年度分布情況如表1。

2.3.2 化學學習動機狀況及其水平的研究

化學學習動機狀況及其水平的研究全部采用調查研究法。研究者常參考和借鑒前人關于學習動機問題的研究成果,結合我國中學生的心理特點,自編化學學習動機的調查問卷,研究學生的動機狀況及其水平差異。如申寶愛(2004)在借鑒劉克文等學者的問卷基礎上,修改調整問卷并開展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化學學習的主導性動機是認知動機和自我實現動機,且部分動機類型在男女生、重點班與普通班學生之間均存在著顯著差異[3]。趙秀梅(2005)借用多種學習動機理論,自編問卷對高中生化學學習動機、興趣、歸因、毅力與態度等進行調查,得到與申寶愛不一致的結果。一方面高中生學優生與學差生只在淺層次的受迫動機、依附動機等化學學習動機水平上存在顯著差異,但他們在學習化學的興趣上差異顯著[4]。吳江明(2008)則依據奧蘇貝爾的成就動機理論,在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三個主項目中分別設定評價指標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中學生的認知內驅力高于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重點中學學生的認知內驅力顯著高于普通中學,不同年級學生化學學習動機差異極為顯著,男生在部分動機和動機總分上明顯高于女生[5]。

可見,關于化學學習動機狀況的研究受到一定程度關注。研究者往往采用調查法,并運用統計工具進行分析。由于研究依據理論基礎不同,研究結論雖也有相似之處,但也常會出現互相矛盾的情況。

2.3.3 研究影響化學學習動機的因素

研究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因素方法主要也是調查法。顏紅芹(2008)以初三、高中學生為研究對象,發放1383份調查問卷,采用多元回歸分析和路徑分析,表明成敗歸因、自我效能、價值觀等3個因素對化學學習內部動機產生影響;成敗歸因、師生關系2個因素對化學學習外部動機產生影響,并指出上述4個影響因素相互影響[6]。衷明華、嚴贊開、邱曉佳(2012)采取自編問卷,對粵東地區中學生化學學習動機的影響因素展開調查,結果表明:化學學習動機的影響因素強度為:價值觀>成敗歸因>師生關系>自我效能[7],其結論與顏紅芹的研究不一致。還有學者研究實驗對學習化學動機的影響,如石酈、朱汝葵等人(2006)采用ARCS動機策略調查微型實驗對化學學習動機的影響,發現微型實驗能提高學生化學學習動機[8]。

可見,在研究影響化學學習動機因素上研究者同樣主要采用調查法,并進行統計分析。但研究者使用的調查工具不盡一致,不同研究之間常出現互相矛盾或差異性較大的研究結論。

2.3.4 關于激發和培養化學學習動機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

關于激發和培養化學學習動機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大部分研究采用的是經驗法。綜合這些文章的結論,主要有以下5種方法:

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動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是學生能否積極思維的動力,只有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求知欲,才能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而引發求知欲、啟迪思維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成志高(2010)提出創設問題情境要遵循四個原則:①設置的問題小而且具體;②問題新穎,有吸引力;③具有適當的難度;④富有啟發性[9]。

運用化學實驗激發動機。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調查發現,認為化學實驗有趣而喜歡化學的人占大多數。趙禮明(2012)、楊曉珍(2012)等認為應該:①構建實驗教學平臺——以興趣激發動機;②深化實驗教學思維——以情境引領動機;③挖掘實驗素材——以過程強化動機;④變革實驗教學——以變化拓展動機[10];⑤揭示猜想與實驗事實的矛盾——以沖突激發學習動機[11]。

聯系生產和生活實際激發動機。聯系生產和生活實際,能幫助學生認識化學的實用性和重要性。學習內容的實用性是學生學習動機形成的價值要素[12],而要打動學生的心,就要讓學生了解社會實踐中化學知識的重要性。李奎芳(2008)、鐘角金(2011)等認為教師應當注意從學生已有經驗出發介紹現實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如糧食危機、能源短缺、環境污染等,讓學生感到學有所得、學有所用[13~14]。

引導學生積極歸因。教師應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結果, 引導他們進行積極的歸因,避免和消除消極的歸因。如柳彥梅、張存良(2012)指出,幫助學生將成功的原因歸為學生智商高、能力強、學習努力等因素,可使學生擁有自豪感,樹立自信心,提高學習積極性。如將失敗的原因歸為穩定因素(如任務難、能力弱等),則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歸因于不穩定因素(如運氣不好或努力不夠等),則有利于提高學生以后學習的積極性[15]。

及時反饋與適當評價。如于湛慧(2004)提出“在定向環節中使用激勵性評價對學生進行正強化”、“在實施環節中激發學生的成就動機”、“在評價與反饋環節中消除學生習得性無力感,培養適當水平的自我效能感”等具體措施[16]。還有研究者提出教師反饋要及時,鼓勵學生主動反饋,充分利用批語等,更好地發揮成績對學生的反饋效應,提高化學學習動機。

3 結論與反思

綜上所述,化學學習動機一直是化學教學研究者所關注的研究領域,近年來關注度有所增加。尤其在激發化學學習動機的方法方面的研究,為許多研究者,尤其是廣大一線教師所關注,這一方向的論文所占比例最大。調查法和經驗法是兩種主要研究方法,采用何種方法因研究內容的不同而不同。筆者認為,關于化學學習動機的研究雖然取得很多進展,但也存在一些局限和值得注意的問題,需要后續研究進行突破。具體表現為:

首先,研究內容失衡。目前的研究過度集中在化學學習動機的教學方法上,雖然有實踐的需要。但缺乏基礎研究的結果就使研究的結果僅為經驗之談,泛泛而談,揭示規律性不夠,方法上沒有重大突破,結論也缺乏可遷移性。

其次,方法上不夠豐富。動機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個案觀察、問卷、訪談、實驗等。但目前化學學習動機卻以經驗總結為主,至多使用問卷調查方法。問卷法無法深入探究學習者的內心世界,因而結論常流于表面。

第三,問卷設計是否科學,抽樣是否規范,所得數據分析是否合理,對研究結論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都有極其重大影響。由于問卷編制與應用較為隨意,使得研究信度與效度難以保障,在不同情形下常常得出不同結論,缺乏推廣價值。

第四,對干預化學學習動機的因素的深入研究較少。研究化學學習動機,最終是要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況,但這些研究主要停留在經驗層面,在研究中關注教師因素較多,考慮學生主觀因素較少,總體上缺乏更深入、更規范、更系統的研究。

筆者認為,研究化學學習動機對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學術界或是教學第一線都應當對這一領域保持較高的研究興趣。在研究中應克服低水平重復,提倡采用多種研究方法,強調研究方法的科學性,從而提高研究結論的可理解性和可遷移性。

參考文獻:

[1]李慧卿.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培養對中學生化學學習的影響[D].首都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12~13.

[2]彭彩虹.中學生化學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習成績的相關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3]申寶愛.高一學生學習化學動機的調查研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4,(12):47~48.

[4]趙秀梅.高中生化學學習動機培養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5]吳江明.新課程背景下中學生化學學習動機的調查與分析[J].化學教學,2008,(11):24~27.

[6]顏紅芹.中學生化學學習動機現狀和影響因素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7]衷明華,嚴贊開,邱曉佳.粵東地區中學生化學學習動機及影響因素的調查[J].新課程研究,2012,(5):28~29.

[8]石酈、朱汝葵、周虹、吳穎珍.微型實驗對化學學習動機影響的調查與分析[J].化學教育,2006,(6):48~49.

[9]成志高.化學教學中內部學習動機的培養[J].考試(教研版),2010,(8):93.

[10]趙禮明.化學實驗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積極的學習動機[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2,(4):12~14.

[11]楊曉珍.新課標下如何點亮化學課堂的智慧之燈:用課堂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J].科技信息,2012,(32):360~361.

[12]王祖浩.化學教育心理學[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7:236.

[13]李奎芳.化學學習動機的激發與培養[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08,(4):26.

[14]鐘角金.化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J].中學生數理化,2011,(1):4.

篇(3)

關鍵詞 創新人格 學校教育 社會環境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1 實踐活動是農村中學生創新人格培養的源泉

農村的獨特資源,如農田、蔬菜大棚、養殖場、種植園、苗圃等,是真實、生動、蘊藏著巨大創新財富的百科全書;農村中學生獨特的實踐活動,是其創新人格培養的不竭源泉。首先,實踐的需要,給農村中學生提出創新的課題,在回答和解決這些新課題的過程中,創新人格不斷地向前發展。在我國,相當一部分農民還在沿用傳統的辦法種田,對于新型的良種優苗,新的栽培技術,以及農藥化肥的性能,不能及時了解,無法進行農業科技的創新和推廣,隨著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培養農村中學生的創新人格尤其重要。其次,實踐活動為農村中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積累了大量的經驗資源,推動創新。第三,實踐為農村中學生的創新人格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器材和手段,從而提高了創新水平。最偉大的思想也不能取代最簡單的勞動。創新人格離不開親身體驗和主動建構,隨著實踐活動的深入而逐步培養起來。

實踐活動中,不能忽視某些阻礙農村中學生創新人格培養的因素。由于主體的惰性,農村中學生的實踐活動受傳統經驗、習慣勢力的影響較多;由于認知的局限,農村中學生的實踐活動無法得到社會的、家庭的全面配合;由于高考的壓力,農村中學生的實踐常被家長替代甚至剝奪。與成人特別是與發明家、科學家相比,農村中學生的創新仍處于較低水平,自發性、隨意性較強,目的性、針對性較差。

因此,開動腦筋,努力挖掘生活實踐中的多種資源,增強動手能力,推動農村中學生的創新由想法到現實,由自發到自覺,由被動到主動。例如,生活中存在許多尚未喪失功能的物品,僅因為少許故障或款式落伍,肆意棄置,通過對舊物大膽革新,變廢為寶,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任何一個小小的部件都可以成為創意的源泉,任何一個司空見慣的生活用品都有可能被打破循規蹈矩的常規功能,使其舊貌換新顏,生活更環保、低碳、經濟、節約。

2 學校教育是農村中學生創新人格培養的關鍵

中學生創新活動中的發明或專利成果絕大多數都來源于老師的啟發與鼓勵。學校教育在培養農村中學生創新人格中的任務是:保持學生的首創精神和創造力量而不放棄真實生活中的需要;傳遞文化而不用現成的模式去壓抑學生;鼓勵學生發揮特長,而不助長他的個人主義;密切注意每一個學生的獨立性,而不忽視創造也是一種集體活動。因而學校教育在農村中學生創新人格培養中具有特殊的意義,是培養農村中學生創新人格的主陣地。

作為“社會繼承”的手段,學校教育必然存在制約創新人格的培養的可能。傳統教學以傳播知識為主,傳統的學習是維持性學習,教師往往是根據過去的經驗進行教學,重復地把從祖先那里繼承下來的知識再傳給下一代,為了應對考試,不得不把追求考分放在第一位,把培養學生創新人格放在第二位。又由于課時緊張,教師沒有時間來展示自己對問題的思考過程,只能滿堂灌,力求與高考的方向和要求接軌。

因此,學校培養農村中學生創新人格,必須堅持主流教育主導創新文化,建設優秀文化熏陶創新人格,運用現代遠程教育手段,倡導新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把外部的影響內化為學生的創新素養。學校圖書館的科技書籍、實驗室的材料設備、微機房的網絡資源及各類教學設施;此外還有櫥窗、報欄、黑板報、廣播站,為學生提供最便捷的讀書、觀察和探究的機會,開展有利于培養學生興趣、愛好和特長的課程,給農村中學生的創新人格注入生機與活力,為創新人格滋潤提供新鮮而持久的養料。開展“小發明、小創造、小論文、小發現、小制作、小建議、小實驗、小設想、小表演、小改革”等,讓農村中學生發現新事物、提出新辦法、建立新概念、創造新產品等。

3 社會環境是農村中學生創新人格培養的支撐

社會環境,包括社會的生活方式、人際關系、公共場所和社會教育機構的風尚習慣、社會的意識形態等等,對創新人格的培養產生著經常的、廣泛的、復雜的和潛移默化的影響,從事創新活動需要寬松的社會環境。能夠產生新鮮事物的社會,是一個能夠在文化氛圍、價值取向上對與眾不同的東西,對失敗持寬容心態的社會。

創新往往意味著少數,意味著別具一格,創造力高的孩子多數具有“不聽話”的特點。西方人認為:應該允許孩子“不聽話”,因為那里面可能有創造;允許孩子“不聽話”可以保護他們的想象力,激發他們的創造力。我們今天的許多“文明的奇跡”,最初都源自孩子的創造、發現與奇想。如聽診器的發明靈感來自兒童游戲;一次性成像照相機是美國人蘭德的發明,提醒他進行這項研究的是他的小女兒;發明隱形眼鏡的比斯特得益于兒子的惡作劇;等等。

篇(4)

關健詞:教學研究 方向 方法

眾所周知,研究即鉆研探究新的認識和規律的活動。人類實踐活動只有在研究成果的指導下,才能更科學迅速地發展,教學活動也不例外。隨著科技進步,社會發展,中學生已在知識結構和認識能力方面表現出了新特點,同時中學的各科教材不斷改進,內容日益在更新,這就對中學教師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具備深厚扎實的基本知識,而且要有引導學生提高思維、自主創新的能力。為此,教師應潛心鉆研業務,不斷提高素質,用新的理念和方法、教學模式來傳授現代科學知識,一名優秀的中學教師要滿足上述要求,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積極投身教學研究中去,經常自覺地進行教學研究,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研究水平。教學研究主要是教育工作者或教師對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教學方法等的研究過程,它是實踐經驗累積,概括和提煉的過程。這一過程能使教師對教學內涵的認識深化,理論升華,教學實踐水平得到提高。因此中學教師積極投身教學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學教師的教學研究活動要立足教學,服務于教學,推動教學工作更有效地開展。

1.中學教師教學研究的方向

1.1教學內容方面

1.1.1大量收集更新資料,博學勤思,精益求精

有人說,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筆者以為教師不但要有一桶水,而且應有一桶新鮮的水,流動的水。這就要求教師要大量收集與本節或本章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資料,經常更新自己收集和積累的資料,在此基礎上,教師還應認真研讀教學內容,熟悉教學內容,還要經常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了解有關專業方面的一些新動態、新發展,并且教師還要把相關資料與授課內容緊密結合,才能使學生獲得新鮮知識,開闊學生視野,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因此,博學勤思、精益求精是教師成功完成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條件。

1.1.2加強教研組工作,切磋研討,集思廣益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師”,可見眾人智慧之力量。中學教師開展教學研究,教研組工作是集眾人之智慧共同提高的重要手段。教研組可以通過組織上課、聽課、開展教研討論會等形式展開教研活動。教研組經常組織教師去聽一些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的觀摩課,示范課或為探索一種教育理念的試驗課,然后組織大家評論,或對優點肯定推廣,或誠懇地提出改進意見或建議,甚或讓每個人談談自己怎樣去上好這一節課,互相啟迪;教研組還可以對某一節課或某一教育教學問題進行專題討論,讓大家各抒己見,互相爭論辨別,從而達到對某一問題的共識。通過教研組展開的種種教研活動,可以使教師楊長避短,互幫互學,同時有利于活躍教師思維,提高教師教學水平,達到集思廣益之功效。

1.2教學對象方面

教學目標就是讓教學對象(即學生)不斷地掌握新知識并增強其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最終使其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為實現本目標,使教學活動成功有效地開展。中學教師必須對教學對象做比較全面地研究。

1.2.1深入地研究學生的知識結構

知識結構影響著學生的認知取向、認知能力、認知結果。中學教師積極研究并掌握學生的知識結構特點,就能使教學活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采取恰如其分的教學方法,以達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對學生知識結構研究,既要了解一個年級、或一個班級學生知識結構方面的共同特點,還要了解不同班級、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既可以在教學中通過學生的表現狀況來體察,也可通過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來了解,還可通過和其他教師交流看法,來增強對學生知識結構特點的認識。中學生知識結構方面已明顯不同于小學生,其主要特點是需要學習和掌握的課程類型多,學生學習偏向性大,課程內容廣,深度增強等。目前我國中學的課程類型較多,主要有數、理、化、語文、政治、英語、生物、歷史、地理等,而在這些課程中,學生學習的偏向差異很大,有60~70%的學生偏向理科,喜歡學習數、理、化等,而另一部分學生偏向于文科,喜歡語文、政治、歷史、地理等課程,這部分學生大致占20%左右,而只有少部分學生能同時兼顧文理,這一比例特點,明顯表現出了中學生知識結構的偏向性,另外對中學生來說,無論文科還是理科,課程的內容涉及面已經很廣,部分內容相對較深。基于上述特點,中學教師還應在講授好本門課的基礎上多鼓勵學生學好其它課程,盡量引導學生全面發展,同時應使本門課程內容講授有一定深度和新鮮度,使學生在知識結構方面做到博大精深。

1.2.2探究學生的認知能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中學生的認知能力遠遠優于小學生,中學教師應利用業余時間多研讀教育心理學,經常接觸學生,充分了解中學生的認知特點,思維模式,在教學中經常自覺的抓住學生的思維特點,使得教學生動,課堂氣氛活躍,達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增強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認識特征是滿腔熱忱的求知欲。對真理的追求,對缺乏可靠論據理論的懷疑,對未曾想到的現象出現的驚奇,對尚不理解問題的探求,都是具有強烈求知欲的表現。強烈的求知欲是創新的內驅力,一旦有了強烈的求知欲,就可以產生百折不撓的探索精神,而創新性的思維活動正是蘊于這種精神之中的。中學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求知欲需從培養興趣入手。心理學認為,興趣是求知的內在動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方面要廣泛采取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強化興趣刺激,如:辯論激趣、情境激趣、懸念激趣、形象激趣等,增強教育活動本身的吸引力,由此引發和擴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利用觀看影視錄像、參加知識競賽、調查訪問、咨詢解疑等課外學習形式,讓學生自覺地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社會實踐中去,學有所用,用有所獲,不斷增加學生獲取知識的興趣。

1.2.3積極地研究學生的心理狀態

教學中,一名優秀的中學教師能夠經常自覺地體察學生的心理狀態及其變化,充分利用自己的工作經驗和心理學知識,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將教學與學生的心理狀態密切地結合,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應大力提倡中學教師積極地投身于中學生的心理研究中去。在中學生的心理研究中,楊曉波提出中學教師可以從這幾個方面著手[1]:中學生學習心理方面,著重針對中學生學習過程存在的問題,如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缺乏學習動機和興趣,學習方法不得當,缺乏自學能力等提出一些教育措施或教育方案,并在教學過程中予以實施;情緒教育方面,中學生情緒易沖動,波動大,常常出現一些不良情緒,如情緒低沉、壓抑、容易激動等,故中學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認識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學會科學地調控自己的不良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挫折心理方面,中學生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與挫折,經受各種失敗,多數中學生遭遇挫折心理準備不足,承受挫折和困難的能力較差,中學教師應教會學生如何正確看待挫折,了解挫折的心理防衛機制,學會面對挫折,走出心理困境,避免心理危機。通過對中學生的心理狀態的研究,有利于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和學習氛圍,提高教學質量。

1.3.教學方法方面

教學方法是影響教學質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著名哲學家笛卡爾指出:“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一名知識豐富的教師,對于同一批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他的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差異可能非常大。一個良好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氛圍中獲得知識,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而教學方法不良,則會很容易引起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影響教學效果。基于此,中學教師應積極地學習和研究多種教學方法,從中篩選適合于自己教學較優的方法。

目前較新的幾種教學方法和模式主要有[2]:

1.3.1過程啟發式教學法,這種教學法是在傳統的啟發式教學法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新方法,它的實施步驟是:根據學生學習知識、技能所需要的高效思維方法,按思維流程設計相應的啟發式問題,根據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并逐步過渡到讓學生自己向自己提出問題,自我啟發。這一方法的優點上讓學生自己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問題。

1.3.2元認知教學法,所謂元認知就是學生針對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思維過程的認識。進行元認知教學,可從三點著手:1.教給學生元認知的知識。2.積累學生元認知體驗。3.訓練學生的元認知監控能力。這種教學法的優點是學生將由依賴教師的啟發逐漸變為自我啟。

1.3.3研究性學生指導法,這種教學法區別于傳統的“接受性學習”,主要是教學生做研究的具體方法,如何研究,指導學生搞好研究。

1.3.4治學型學習指導法,本方法主要是利用業余時間,指導學生對某一專業方面的知識進行學習,增強學生對某一領域知識的興趣。

那當然各位中學教師,也可采用和探索一些其它的新的教學方法。

在明確了教學研究的方向后,為了保證其嚴肅性和科學性,中學教師的教學研究還應采用一些較科學的方法。

2.中學教師的教學研究方法

2.1認真地設立課題,研究求證

中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教學內容的深入鉆研,對教學對象的充分認識,對教學方法的刻求探索,必然會對其某一方面產生獨到的見解或想法,教學中,他們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將這些見解或想法予以實施,正確的想法或見解將有利于教學,能夠促進教學工作的順利完成,而錯誤的想法或見解一定會對教學產生不良的影響或損失,這就要求中學教師在教學中對其進行細致地研究,具體可通過設立課題的方法來研究求證,課題研究過程一般可以通過調查研究的手段來完成,根據課題研究目標確定調查題目,選定對象展開調查,再認真地對調查結果統計、分析、總結,最后得出可靠的結論。當然還可通過實驗研究的手段進行,這主要是根據課題內容設立實驗條件,創造實驗環境,確定實驗操作過程和步驟,并進行認真地實施完成,得出結論,有時還得對實驗條件和過程進行調節,通過反復實驗,最終得出正確結果。

中學教師的教學研究只有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積極投身于實踐,堅持以實踐作為深化和發展認識的基礎,其教學研究才會沿著科學的方向不斷發展。

2.2撰寫論文,對教學研究成果總結交流

論文是衡量教師業務能力的重要指標,教師把自己長期積累的教學經驗,教學思考或研究成果整理,篩選,提煉,可寫成教學論文。在論文寫作中,中學教師要對平時積累的大量資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處理,而通過這一過程,必然會使中學教師的認識得到深化,理論取得發展,業務水平得到提高。撰寫論文過程也是中學教師對教學研究成果的交流過程,中學教師通過查閱他人論文,可以了解他人的研究結果,并可將其結果用于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同時,中學教師將自己的研究成果以論文的方式展示給其它的教師,供他們學習參考,即可達到相互交流的目的。

中學教師以飽滿的熱情,明確的方向,科學的方法,投身于教學研究中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經常性地參加教學研究活動,是增強教師素質,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增加中學教師教學興趣的重要途徑。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一些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致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更何況二十一世紀以來,“科研興教,科研興校。”的口號已被響亮的提出。愿廣大中學教師緊跟時代步伐,積極投身于教學研究中去,為實現我國教育興國而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楊曉波,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臨滄教育學院學報,2005.14(2)59~61

篇(5)

知識產權已成為一個國家或地區乃至企業參與國際競爭最重要的經濟資源,大力提高知識產權的創造、管理、運用和保護能力已經刻不容緩。

缺乏知識產權保護觀念

在中學,特別是普通高中,每年都會產生大量的學生科技創新成果。這些成果在不同程度流失,導致產權流失現象嚴重,侵犯中學生知識產權的案例時有發生。

知識產權流失已成為中學生科技創新活動面臨的一個棘手問題。是什么造成了現在的這種局面呢?

知識產權意識淡薄。高中學校雖然進行了一些普法宣傳,但涉及《知識產權法》的內容幾乎沒有。調查中我們問學生是否知道什么是“知識產權”時,回答知道的占27.6%,不知道的占68.5%,另有2.3%的學生能簡單表述自己對自主知識產權的理解。

當問及學生“對自己的小發明應采取何種措施”時,有80%的學生選擇參加大賽和評獎,爭取獲保送資格,為學校爭光,有5%的學生選擇看看是否申請專利保護。由此可見,許多中學生缺乏知識產權保護觀念,而在科技創新活動中往往只顧及升學、榮譽,而沒有考慮知識產權。

“重論文、重成果,輕專利、輕知識產權”的狀況普遍存在,申請專利保護的敏感度很低,正是在這種形勢下,許多成果以論文的形式發表,喪失了專利或者專有知識產權的保密性,而得不到法律的保護。

中學生知識產權管理體系不完善。中學生科技創新中的成果管理包括科技成果的評審鑒定、報獎、統計、歸檔等,知識產權管理是由專利、著作權、版權等組成的中學生無形資產的管理。而各學校由于人力、財力等資源的不足,不可能成立專門的管理機構。

中學生知識產權管理關系處理不當。成果完成后,科技創新的管理部門不能嚴格為學生的科技創新成果予以保密,導致科技創新中產生的知識產權流失到校外,無論是著作還是專利很快被傳播到網絡,造成知識產權的嚴重流失。

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渠道不暢。現在,中學生科技創新成果量較大,但被企業購買轉化為生產力的卻很少。原因是,中學生的科技創新成果中,有90%以上不能使企業取得較大的效益,這也是由中學生知識的局限性造成的。

滲透知識產權意識教育

針對當前中學生普遍缺乏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學校在進行法制教育時,要滲入《知識產權法》的教育,主要措施有:

1.立足校園,宣傳《知識產權法》。

各班級召開以“《知識產權法》”為主題的班會,學校的法制宣傳欄開辟《知識產權法》專欄,各班黑板報出《知識產權法》專刊,在校園網上進行《知識產權法》的宣傳,開展全校中學生的《知識產權法》知識競賽活動,并進行總結。

2.以“世界知識產權日”為契機,加大宣傳。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決定從2001年起,每年的4月26日定為“世界知識產權日”。設立世界知識產權日旨在全世界范圍內樹立尊重知識,崇尚科學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營造鼓勵知識創新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環境。

而我國“NOC活動”組委會則組織和策劃了“NOC知識產權宣傳月”活動,并開通了網站。我們以此為契機,向全市中小學生普及知識產權基礎知識,展示知識產權領域動態信息,展示地方產權局開展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的經驗與成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利用市科技節,整合科普與知識產權法的宣傳。

每年的11月份第一個星期天是我市的科技節,很多學生會通過科技節這個平臺展示他們的科技創新作品,這時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知識產權法的宣傳,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知識產權法對學生的影響

有人認為,中學生的職責就是努力學習,考上好大學,《知識產權法》對他們來說沒什么影響。

其實不然,《知識產權法》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重要影響,主要表現在:

1.提高文化素養

首先,知識產權是一種文化,它是國家用法律的形式確認和保障公民在科技、文學、藝術等精神領域所創造的勞動成果,使其具有專有性和排他性的一種手段。

其次,《知識產權法》調整了由知識產權所引起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有利于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

2.調動科技創新的積極性。

之前,廣大中學教師和學生把學生的成績看作是衡量學生能力的唯一尺碼,通過對《知識產權法》的學習和宣傳,使教師和學生認識到,利用《知識產權法》,可以有效地保護自己的產權利益,進而提高學生科技創新的積極性。

3.利于學生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

知識產權法的保護,最終要用法律的手段來進行,《知識產權法》對維護專利擁有人的利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避免了知識產權的流失,為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提供了保障,從而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技術與設計一》的第一章第五節“知識產權”的教學中,我考慮到“知識產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的知識必須要結合我國與世界的實際,只憑教師在課堂上用一般的方法進行教學會顯枯燥乏味。

備課時,筆者結合新課標的基本理念與目標反復考慮決定:將本節課改為辯論賽,題目為“使用盜版軟件的利與弊”,提前兩周公布,要求以各班課代表為核心組成辯論賽組委會,組委會負責制定辯論賽程序以及正反方組員……各班學生用一周時間通過各種方式做調研查資料,了解知識產權等有關知識,并對我國與發達國家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的現狀作對比評價等準備工作。

本次辯論會的辯題是“盜版軟件的利與弊”。

眾所周知,目前我國盜版現象十分猖獗,除了盜版軟件外,還有許許多多侵犯版權的行為,但其本質都是一樣的。因此,我們選了盜版軟件這個話題進行辯論。盜版軟件有弊,其弊在于侵犯了版權所有者的權利,屬于違法犯罪行為,不利于公民的道德法制教育,對市場秩序產生負面影響。

但盜版行為也有它的利之處,盜版的出現,使設計者更注重反盜版的技術開發,使得科技不斷在進步。因此,這個辯題十分有趣。

下面看一段這次辯論精彩的部分。

正方觀點:

①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要大力發展經濟,這是符合我國國情的。而盜版是這一時期的必然產物。

②從價格方面,盜版軟件顯然占優勢,一張正版的價格是盜版的數倍。當你用1000元買一張正版時,我用10塊錢就可以買到一張盜版,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勤儉節約,怎能鋪張浪費呢?而且,這是父母的血汗錢啊!

③盜版更廣泛的傳播知識,提高人的平均素質,加快普及。中國是一個尊重人權的國家,每個人獲得知識的權利是平等的。難道就因為正版的價格太高而拒我們于知識的門外?剝奪我們獲得知識的權利?

反方觀點:

①盜版軟件的出現,嚴重損害了正版商的利益,這種行為無疑是“殺雞取卵”的行為,這樣下去,正版都沒有了,還談何盜版呢?

②盜版軟件的行為是不道德也是不合法的。盜版商侵犯了正版商的知識產權,是違法犯罪行為。盜版也不利于公民的道德教育,特別是兒童,如果他們從小用慣了盜版,長大就不會使用正版,甚至也參與盜版的行為。

③盜版軟件對市場產生負面的影響,使市場動蕩,打擊設計者設計的積極性,使經濟發展不穩定,不健康。

……

辯論會由于時間不夠充足,沒能按計劃進行結尾。但是同學們精心的準備,使得辯論會緊扣主題、有條不紊地進行,顯現出了班級的風格。

顯然,這樣的課堂教學設計極大地調動了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學生能夠廣泛而充分地用各種方式獲取了關于知識產權方面的知識,并針對盜版軟件這一嚴重的社會現象,從各角度各層次進行剖析和判斷。最終達到了提高學生技術理念素養等目標,學習方式多元化的效果得到很好體現。

篇(6)

論文摘要:寫作教學內容是寫作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共同作用的對象,是聯系寫作教學中教與學雙方的中介和紐帶。寫作教學內容從知識到經驗再到活動,逐步擺脫現論對人的異化,走向后現代化。在后現代主義語境下,由于課程的哲學觀、主體觀、知識觀、課程觀都發生了變化。后現代主義寫作教學內容表現為追求知識多元化;重視學生經驗和生活的總和;強調學生在寫作學習活動中的生成與創造等。

后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是20世紀后半葉在西方社會流行的一種哲學、文化思潮。后現代主義教育思想強調多元、崇尚差異、主張開放等,它推崇創造、否定中心和等級,去掉本質和必然。寫作教學內容是寫作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共同作用的對象,是聯系寫作教學中教與學雙方的中介和紐帶。在后現代主義語境下,課程的哲學觀、主體觀、知識觀、課程觀都發生了變化。寫作教學內容從知識到經驗再到活動,逐步擺脫現論對人的異化,走向后現代化。后現代主義寫作教學內容表現為追求知識多元化;依賴于學生經驗和生活的總和;強調學生在寫作學習活動中的生成與創造等幾個方面。

一、后現代主義寫作教學內容追求知識多元化

傳統的知識觀認為,知識是獨立于人類經驗之外,是被賦予的、歸屬性的,因此也是客觀的、普遍的、絕對的和永恒的。而后現代主義在知識觀上,反對現代元敘事,強調知識的個人化、境域化、建構性;在課程觀上,認為課程是提供給學生的現實機遇,是學生的生成與創造過程,強調開放性、多元性、內在性。后現代主義寫作教學內容追求知識的多元化。

首先,是寫作題材知識的多元化。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生活日益變得豐富和多姿多彩。中學生在學校可以感受到不同老師給自己帶來了不同的知識面。在家里可以感受到不同家庭給自己帶來的刺激。在社會,各種報刊雜志各種電影電視以及網絡,完全把中學生卷入一個無所不及的信息圈。中學生已變得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因此,中學生作文題材變得異常豐富。試看以下一些作文題就可略知一二:《網為何物,恐龍飛舞》、《向前看向錢看》、《搞笑課堂One And Two》、《老師們的兵器譜》、《老鼠夫婦西行記》、《一個太空人的遭遇》。成長中的中學生往往對各種事物都充滿著好奇,他們盡可能接觸生活中的各種事物,他們的某些見識甚至超過教師和家長。因此,作文教學中題材多元化成為大勢所趨。

其次,是寫作語言知識多元化。后現代主義力圖對基礎主義的顛覆,對主流話語的顛覆。這一顛覆解放了邊緣的、被壓倒的話語,使“他者”走上了舞臺,后現代主義話語中,德里達主張“撒播”和“延異”,利奧塔高呼“向統一性開戰”。后現代主義主張一切人的聲音。后現代主義對話語霸權的顛覆,形成寫作語言知識的多元化。當前中學生對生活廣泛關注,對知識不斷獲取,加之電影電視的廣泛普及和網絡的普遍運用,社會上產生了許多新語言。中學生迫不急待地應用到作文中來。如“美眉”“菜鳥”、“大蝦”、“灌水”、“頂”、“7456”,等等。這種網絡語言經常性被學生應用到作文中來,雖然遭到老師的批評,但作文中依然屢見不鮮。再加作文中英語語言的夾雜,文言文語言的夾雜,中學生作文語言自然地形成了多元化的局面。

二、后現代主義寫作教學內容重視學生經驗和生活的總和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世界各國、各地區推出的適應新世紀挑戰的課程改革舉措中,呈現出一個共同的趨勢:倡導課程向兒童經驗和生活回歸,追求課程內容的綜合化、生態化。杜威把教育看做經驗的不斷改造,認為經驗是人類存在的基礎,經驗充滿思考,能夠產生智慧。因此,課程的全部內容都包含在學生在校的經驗之中。泰勒認為:“學習是學習者對所處的環境作出的反應而產生的。” “學習經驗”是指學生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因此,學習是學生通過主動行動而發生的,學生的學習取決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師做了什么。泰勒認為,教師需要建構多方面的情境,以便學生能夠通過主動與情境發生交互作用而獲得教師所期望的那類經驗。后現代主義課程認為學生個人的寫作學習經驗是復雜的,不可控制的。

首先,學生的經驗不僅僅是外顯的行動,更多的是內心的體驗;不僅僅是理性化的智力,也是非理性化的情感、意志等因素,具有主動性、多樣化的特征。

其次,經驗產生于生態化的背景,這些生態化的背景,尤其是校外的因素,是很難控制的,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隱蔽課程的影響。因此,經驗的產生實際上處于一種類似“混沌”的狀態,其規律是深層次的、不可預測的。

再次,相對于既定目標而言,經驗可能是負向的,它會抵制目標的貫徹。在后現代社會,社會民主化,開放化,價值觀念多元化,學生作文立意表現得越來越多樣化。如常見的議論文中,學生反其意而行之的大有人在。如“近墨者未必黑”,學生認為自己身正,近墨也沒什么了不起。“弄斧到班門”,學生認為到魯班門前弄大斧,才算真正找到了行家,才可增長自己的見識,砥礪自己的行為,提高自己的修養。學生們在作文中思古抒懷,品評古人,點撥名人。這些都是產生于學生的內心體驗,是深層次的,不可預測的;學生任由自己的思維奔馳在寫作內容的原野上。

三、后現代主義寫作教學內容強調學生在寫作學習活動中的生成與創造

后現代主義課程觀認為,課程內容是由學生在學校所從事的各種學習活動所構成的,學習者通過與活動對象的相互作用實現自身各方面的發展。活動課程內容具有如下特點:強調學習者是課程的主體以及作為主體的能動性;強調以學習者的興趣、需要、能力、經驗為中介實施課程;強調活動的完整性,突出課程的綜合性和整體性,反對過于詳細的分析;強調活動是人的心理發生、發展的基礎,重視學習活動的水平、結構、方式,特別是學習者與課程各因素的關系。

學生在寫作活動中往往容易找到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能夠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和發現寫作相關的知識、感受了生活意義,由此引起他們對生活的反思與體驗,達到寫作經驗的生成。寫作活動是激發學生創造性的最好方式。學生在寫作活動中往往能夠心馳神游,思想自由,獲得寫作的最佳靈感。寫作活動中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師生之間的交流,也往往給學生個體帶來寫作上的啟發,客觀上促使了寫作內容的生成。

總之,后現代主義寫作教學內容強調差異、多元、以及創造性、開放性等,打破了傳統寫作教學中教師絕對權威、學生被動、統一接受、課堂中心、書本中心等現狀,在知識、經驗、活動等方面顯示出了自己的個性。

參考文獻:

[1]張傳燧.中國教學論史綱[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28.

[2]歐用生.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M].臺灣: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1.194.

[3]鐘啟泉,張華.世界課程改革趨勢研究[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86.

[4]勒于樂.現代課程論[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191-192.

篇(7)

關鍵詞: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化學學習 創新能力

一、青少年科技大賽對培養學生化學創新能力的意義

1.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推動學生的創新實踐

青少年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文化知識的不斷充實而不斷地進行增長,隨著對化學知識的不斷掌握和積累,就能夠為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提供更加堅實的基礎和更加廣闊的想象空間,并呈現出主動性和現實性的趨勢,抽象的創造性思維占據著主要的地位,在化學的創新意識上也得到極大地提高,并且能夠積極主動的進行創造性的思考,有一定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的發展主要是在中學時期形成的,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青少年科技大賽的輔導能夠促進學生在化學的創新方面的能力。[1]

2.學生通過比賽增強閱歷,提升創新的實際性

對于一個新的作品的判斷,主要是看其是否具有新穎的創意和良好的實用價值和社會價值,而所謂的社會價值也就是作品所代表的意義和對人們的社會觀起到的積極作用,好的作品的社會價值要與生活息息相關,而化學也是如此,化學是一門貼近生活的學科,中學的學生在進行自主創新時,其想法和創意在大多數情況下是能夠得到肯定的,但是由于生活的閱歷較少,很難具備社會價值和實用價值,而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舉行,不僅僅只是創意的較量,更多的還是讓學生能夠有機會得到鍛煉,通過比賽的過程,能夠學習到一些好的知識,讓作品更加具有實用價值和社會價值。

二、通過輔導學生創新科技大賽培養學生的化學創新能力

1.質疑求異,激發創新思維

科技創新需要學生多多進行思考,多提出一些問題,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拓展學生們的思維,而中學生在學習化學過程,也非常需要學生們多提出疑問,多對化學實驗進行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們的思維不斷得到拓展,進而培養學生們的化學創新能力。另外,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需要學生們對問題進行一步步的推理、分析,直至到問題最終得到解決才算結束,這樣一步步、循序漸進的拓展學生們的思維,培養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從而大大提高學生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些能力又是學生中學化學所必須的能力。例如,在對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進行測定實驗過程中,書本上講的是用玻璃棒來引燃紅磷的,教師可以問學生們有什么疑問嗎?這是讓學生們多多進行思考,充分發揮思維,問學生們:“在空氣中將紅磷點燃放進集氣瓶中的那一瞬間,瓶內的空氣會空氣膨脹,總有一部分空氣會排出,從而引起實驗的誤差,那么該怎樣避免呢?有學生提出用將紅磷用白磷來代替,那么白磷又怎么才能在瓶中燃燒呢?有學生會說可以用放大鏡來進行聚光,從而引燃白磷,那么要是在沒有陽光的情況下怎么辦呢?又有學生會說可以用熱水浴來加熱集氣瓶。所以,中學化學教師可以通過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拓展學生們的創新思維,從而提高學生們的化學創新能力,使學生們對學習化學充滿興趣,提高化學課堂教學質量。 [2]

2.發揮想象,提升創新欲望

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就是鼓勵學生們大膽進行想象,展開自己豐富的想象力,而中學化學學習也需要學生們多去想象,而學生們的想象力是培養學生們化學創新能力的重要前提,良好的想象力能夠幫助學生在解決問題時進行多方面的思考,盡可能地發散自己的思維,通過大膽的想象來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因此,中學化學教師可以通過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來培養學生們的想象力,從而培養學生們的創新能力。比如,教師在講解“中和反應實質”這節內容時,所涉及到的離子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非常抽象,因此,學生們要想學會這節內容,就需要展開豐富的想象力,在自己的腦海里繪制出稀鹽酸和氫氧化鈉在溶液中反應前后的微觀示意圖,從而對中和反應的實質能夠理解的更深。因此,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對培養學生們的想象力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學生們的想象力又是學生們創新能力的重要先導,對培養學生們的化學創新能力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結論

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能夠促進學生在化學創新方面的意識和能力,推動學生進行創新的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創新作品的實用價值和社會價值,教師要在輔導學生的科技創新大賽時,要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充分的調動起學生進行創新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敢于提出質疑的精神,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化學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在线欧美视频| 久久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真实露脸乱子伦|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性荡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 性色av无码不卡中文字幕| 老头天天吃我奶躁我的动图| 秋霞在线观看秋| 国产又黄又大又粗视频| 日本丰满熟妇hd|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人妻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丰满少妇人妻久久久久久| 亚洲熟妇无码av另类vr影视 | 久久久久久久女国产乱让韩| 上司揉捏人妻丰满双乳电影|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亚洲一区| 我的乳在厨房被揉搓| 未满十八18禁止免费无码网站 | 成码无人av片在线电影网站|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有码| 人妻换人妻aa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字幕久久久| 大胆欧美熟妇xx| 欧美孕妇变态孕交粗暴| wwww亚洲熟妇久久久久| 大地资源免费更新在线播放| 国产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 欧美大香线蕉线伊人久久| 日本老熟妇乱|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剧情| 中国少妇内射xxxx狠干|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