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03 18:36: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語言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Fauconnier指出:隱喻是連接語言和概念的一種顯著的、普遍的認知過程,主要依賴喻體和本體這兩個輸入空間的跨域映射。不同的概念能夠被共同激活,在某些條件下,形成了跨域連接,從而帶來新的推理。概念融合可以是約定俗成的,也可以是全新的。
1.隱喻與色彩詞匯語言,尤其是英語中涉及顏色的表達方式五花八門、不勝枚舉,其中不乏含義與顏色本義無關甚至風馬牛不相及的詞匯。Red:如火般熱情奔放,與革命或喜慶密切相關。ared-letterday是“良辰吉日”,因為日歷中圣誕節或是一年中其他紀念日都是用紅色標出的。redcarpet是迎接貴賓所鋪的紅毯,rollouttheredcarpet即“隆重歡迎”。redflag有時指“使人生氣的東西”,于是,wavingaredflag既可以指“揮動紅色的旗子”又可以指“激怒”;seered則意為“勃然大怒”。經濟上入不敷出,漢語稱為“財政赤字”,因賬簿上虧空項目以紅色墨水登記,英語亦是如此,beinthered指“出現赤字(負債)”,be(get)outofthered指“不虧空、贏利”。此外,紅色還有“危險、緊急”之意,redalert表示空虛、暴風雨或臺風的“緊急警報”。Black:與漢語相同,英語中black一詞常與“壞的、邪惡的”相聯系。其中,最廣為人知的非BlackFriday莫屬,類似說法還有學生中頗為流行的BlackMonday“開學第一天”。至于blacklist“黑名單”、blackmarket“黑市”、black-hearted“黑心的”與漢語中的表述有異曲同工之妙。blackandblue是名副其實的“青一塊紫一塊,遍體鱗傷”,而inblackandwhite乃“白紙黑字”。根據記賬時所用墨水顏色不同,beintheblack即便不是“贏利”至少也是“不虧損”,所以,不能將black一概視為“不吉利”的“罪惡之色”。
2.隱喻與動物詞匯狗的眾多愛稱最常見的當屬Fido,其含義為faithful。關于狗,最著名的諺語就是“Loveme,lovemydog”,西方人對狗的寵愛和依賴可見一斑。狗的用途林林總總,gundog“獵狗”、guidedog“導盲犬”、birddog“捕鳥獵犬”、waterdog“善于泅水的狗”、toydog“供小孩玩耍的狗”,此外,還有一些“像狗一樣的人”:topdog“優勝者”、underdog“失敗者”、slydog“陰壞的家伙”、saddog“放蕩的人”、luckydog“幸運兒”、jollydog“快樂的人”、dumbdog“沉默不語的人”、bigdog“大人物”、deaddog“無用的人”。與人一樣,狗亦是一日三餐。adogsbreakfast是“匆忙準備的大雜燴”,匪夷所思的是,adogsdinner卻是形容女性“濃妝艷抹、招搖過市”。縱使西方人愛狗至深,縱使Everydoghasitsday“風水輪流轉”,畢竟還有不幸的狗,生的冷冷清清,toleadadogslife即“過悲慘的生活”,死的凄凄慘慘,todielikeadog即“凄涼地死去”。在有文字記載之前,馬就開始為人類服務,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馬載人運貨功不可沒。19世紀,瓦特發明了蒸汽機,最初名為“ironhorse”,功率稱為horsepower“馬力”。即便如此,馬仍在辛勤勞作,toworklikeahorse“做牛做馬般地干活”。馬沉默不語,卻有著和人近似的個性。馬有脾氣,所以Youcantakeahorsetowaterbutyoucantmakeitdrink.“若非愿意,強迫無濟于事”。馬很聰明,使得horse-trading“馬屁買賣”成為“精明交易”的代名詞。馬還傲慢,toridethehighhorse表示“舉止傲慢”。從17世紀開始,久經沙場的戰馬被稱為warhorse,后來喻指“經驗豐富的戰將”。oldhorse指的是“老兵、老練的政客”,其含義變得可褒可貶。
3.隱喻與感情詞匯愛是什么?它無處不在須臾不離食色男女,無色無味卻又無形無貌。可以被感覺卻不可被觸摸,可以被描述卻不可被描繪,可以被頌揚卻不可被具象。愛與人們相伴一生,縱然感覺相異表達不同。愛情是人,有其自身的個性、情緒、特點。Loveisblind.愛情是盲目的。Loveneverdies.愛會永生。愛是生物,愛需要時間空間信任,也需要陽光水分養料。Loveisavinethatgrowsintoourhearts.愛情是長在我們心中的藤蔓。Loveislikeabutterfly.Itgoeswhereitpleasesanditpleaseswhereitgoes.愛情就像一只蝴蝶,所到之處將歡樂隨身攜帶。Loveisfrailatbirth,butitgrowsstrongerwithageifitisproperlyfed.最初的愛是脆弱的,可如果悉心呵護,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茁壯成長。愛是火,從干柴烈火到灰飛煙滅,從炙熱到冰冷,愛的火焰既能永遠熊熊燃燒,也能電光石火曇花一現。Theold-timefireisgone.愛情之火已經熄滅。Loveisafirewhichburnsunseen.愛情是無形燃燒的火焰。愛是營養品,滋潤心田,永駐青春。Imstarvedforaffection.我渴望愛情。Hethrivesonlove.他因為愛容光煥發。
4.隱喻與時間詞匯在自然科學和哲學領域,時間都是不容忽視的研究對象。作為時間的孿生物,空間與其又是不可分割的,可被視為空間范疇的前提。“空間是圍繞或高于我們的東西,而時間是永恒流淌在我們身邊的東西”[5],對時間的描述,空間隱喻的支撐是不可或缺的。時間是有生命的。Timeisabirdforeveronthewing.時間是一只永遠飛翔的鳥。Timeisagreatjudge.時間是偉大的法官。Timeisaversatileperformer.Itflies,marcheson,healsallwounds,runsoutandwilltell.時間是一個多才多藝的演員。它能翱翔千里,能闊步前進,能治病救人,能隨風消散也能影響深遠。Thestreamoftime,whichiscontinuallywashingthedissolublefabricsofotherpoets,passeswithoutinjurybytheadamantofShakespeare.時光之流不停沖刷著其他詩人那些塑像,但在莎士比亞的巨像面前,卻擦肩而過,毫發不損。時間是冷若冰霜的。Timeisafilethatwearsandmakesnonoise.光陰如銼,細磨無聲。Timeandtidewaitfornoman.歲月不待人。千金易得,歲月難再。Experienceprovesthatmosttimeiswasted,notinhours,butinminutes.實踐證明,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分鐘一分鐘而不是一小時一小時揮霍掉的。Likecoralincectsmultitudinous,theminutesarewhatofourlifeismade.正如無數的珊瑚蟲組成珊瑚,我們的人生是分分秒秒構成的。時間是標尺,長短粗細一目了然;是熔爐,同時煉就鋼鐵和廢渣。Lifeismeasuredbythoughtandaction,notbytime.衡量生命的尺度是思想和行動,而不是時間。Timetriesfriendsasfiretriesgold.時間考驗朋友,烈火考驗黃金。
二、結論
封面頂部居中,小二號行楷,頂行,居中。固定內容為“成都中醫藥大學本科畢業論文”。
(2)論文標題
小一號黑體。文頭居中,按小一號字體上空一行。(如果加論文副標題,則要求:小二號黑體,緊挨正標題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號)
論文標題以下的行距為:固定值,40磅。
(3)作者、學院名稱、專業、年級、指導教師、日期
項目名稱用小三號黑體,后填寫的內容處加下劃線標明,8個漢字的長度,所填寫的內容統一用三號楷體,各占一行,居中對齊。下空兩行。
(4)內容提要及關鍵詞
緊接封面后另起頁,版式和字號按正文要求。其中,“內容提要”和 “:” 黑體,內容用宋體。上空一行,段首空兩格,回行頂格:“關鍵詞”與 “內容提要”間隔兩行,段首空兩格。“關鍵詞”和 “:” 用黑體,內容用宋體。關鍵詞通常不超過七個,詞間空一格。
(5)目錄
另起頁,項目名稱用3號黑體,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內容用小4號仿宋。
(6)正文文字:另起頁。
(7)論文標題:用二號黑體加粗,居中排列,上空一行;下標明年級、專業、作者,作者姓名另起一行,四號楷體,居中排列;下空兩行接正文。正文文字一般用小四號宋體,每段起首空兩格,回行頂格,單倍行距。
(8)正文文中標題
一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一、”與正文字號相同,黑體,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
二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二)”,與正文字體字號相同,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
三級以下標題序號分別為“1.”和(1),與正文字體字號相同。為避免與注釋相互混淆,不可用“①”。可根據標題的長短確定是否獨占行,若獨占行,則末尾不使用標點,否則,標題后必須加句號。每級標題的下一級標題應各自連續編號。
(9)注釋:正文中加注之處右上角加數碼,形式統一為“①”,同時在本頁留出適當行數,用橫線與正文分開,空兩格后定出相應的注號,再寫注文。注號以頁為單位排序,每個注文各占一段,用小5號宋體。引用文章時,注文的順序為:作者、文章標題、刊物名、某年第幾期〈例如 : ①龔祥瑞:《論行政合理性原則》, 載《法學雜志》1987年第1期。);引用著作時,注文的順序為:作者、著作名稱、出版者、某年第幾版、頁數 ( 例如:② [ 英 ] 威廉·韋德著:《行政法》,楚劍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7年版,第5頁。)。
(10)附錄
項目名稱為小四號黑體,在正文后空兩行空兩格排印,內容編排參考“示范文本”。
從形態類型的角度語言可以分為粘著語、屈折語、孤立語和抱合語四種,日語屬于粘著語,漢語屬于孤立語。粘著語(膠著語)的主要特點是依靠助詞或助動詞的粘著(附加)來表示每個詞在句子中的地位和作用。漢語作為孤立語,每個詞都有它獨立的含義,詞在句子中所表達的意思及所起的作用不是靠助詞,而主要是靠位置和詞本身的意思來決定。由于漢語和日語有這樣的不同,因此,對于日語學習者來說助詞、助動詞的用法非常重要。尤其是初學者,常常被一些格助詞的用法搞得暈頭轉向。這主要是因為語言類型的不同導致表達習慣上的不適應。比如,漢語的“登山”,日語卻有「山に登る和「山を登る兩種表達方式,其中,格助詞用「に還是用「を意思是不同的。用「に表示對象,意思是朝著山上或往山上登;用「を則是表示經過路線,意思是順著山路往上登。再比如漢語的“在院子里走”,日語既可以說成「庭で歩く,也可以說成「庭を歩く。用「で是強調活動場所,用「を則是強調經過路線。由此可以知道在日語里格助詞決定詞與詞之間的意義關系,并且決定整個句子的意思。怎樣記才能科學有效呢?死記硬背不符合認識規律。世間萬物都是相互聯系的,語言每個詞條的意思之間也存在著連續性,正因為這種連續性的存在才使得詞匯的意義擴展成為可能,比如像下面的例子。〈具格的〉:1.ハサミで新聞を切る2.片手で網を引っぱる3.クーラーで書斎を冷やす4.雰囲気で観客を圧倒する〈原因格的〉:5.頭痛で學校を休む格助詞「で從表示具體的工具到表示抽象的原因存在擴展關系,這種擴展在3、4體現出了連續性。通過對這種連續、擴展的理解,有利于形成記憶網絡,提高記憶效果。連續、擴展是一種普遍現象,它不僅體現在一個詞的多義性上,還體現在多個詞之間的意義聯系中。比如上面我們講過「で「を都可以用在移動動詞句中,「で表示活動場所,「を表示經過路線。「で和「を之間的連續在于二者都表示動態移動這樣的意義特征。「に和「を在表示移動意義上也是有聯系的,只是二者強調的側面不同,「に強調移動的著點,句子呈靜態特征,「を則凸顯經路,句子呈動態特征。而「に和「で的連續性在于都表示場所。在靜態、動態上二者有區別,「に表示靜態,「で表示動態。所以,「會社に勤めている表示一種狀態性,而「會社で働いている則表示一種動作性。「に和「で在靜態、動態上也是有聯系的。比如「病院に勤めている也可以說成「病院で勤めている,就是說「で也可以表示靜態意義。「に「で「を三者在靜態、動態方面的連續性可以表示如下。靜態動態にでを日語中許多微妙的意思都可以通過格助詞來加以區別。比如「太郎に行かせる和「太郎を行かせる,雖然都用了使役態,由于格助詞的不同,二者是有區別的。前者使役對象用「に來表示,可以理解為對象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即對象「太郎可以去,也可以不去;后者使役對象用「を來表示,可以理解為對對象的一種強迫性,即迫使對象「太郎去。這樣的句子用漢語表達時只能用動詞加以區別。比如前者可以譯為“讓太郎去”,后者可以譯為“打發太郎去”。由此可以看出日語格助詞在句子中的重要作用。表示非意志性主體的行為用「から,如「火が裏口から出た,而表示意志性主體的行為用「を,如「泥棒が裏口を出た。這樣的句子譯成漢語可以譯成“火從后面出來了”“小偷從后面出來了”,就是說漢語中主體的意志性和非意志性沒有加以區別,都可以用“從~出來”表示。如果一定要加以區別,只能用動詞。如“火從后門冒出來了”“小偷從后門溜出來了”。所以,日語的格助詞在區別句子的意義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漢語卻只能靠具體的詞匯來完成這樣的功能,從中也看出了日語粘著語和漢語孤立語語言類型的不同。如果說在語言表達上日語每個詞都要明確它在句子中的地位作用,那么在文化習慣上,日本每個人都要清楚自己在集體中的角色。在公司里更是強調團隊精神(チームワーク),注意整體配合。怎樣才能配合好呢?那就需要每個成員必須明確自己的地位和角色。在生活中日本人也非常注重和周圍的協調,以免發生摩擦。由于這樣的一種文化習俗,使得日本社會秩序井然,人們彼此謙讓,各行其道,各盡其職,社會和諧暢通。反之不利的一面,則使得日本人常常是看人家眼色行事,并且人們缺乏獨自性和創造力。漢語每個字都有獨立的意思,并且在句子中也起相對獨立的作用。在文化習慣上中國人講求獨自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主張,并且樂于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不利的一面就是在團隊中克服個人主義,爭強集體的戰斗力。
二、指示代詞
在日語中,指示代詞也不可小看。無論是日本的日語能力考試還是中國的大學日語考級,它都是不可回避的問題,也無論是在初級階段還是高級階段都要面對的問題。在初級階段有「こ「そ「あ「ど體系,近稱、中稱、遠稱等比較復雜的使用方法。對于中國日語初學者來說也是個較難理解的問題。所謂難就難在缺少對應性和可比性。漢語的指示代詞體系沒有那樣復雜,運用也不那樣廣泛。比如,日語用「こ「そ「あ「ど分別表示近稱、中稱、遠稱,而漢語只有“這”和“那”兩個指示代詞。中日之間的對應關系是:這こ、那そ、あ,就是說漢語中中稱(そ)、遠稱(あ)不加區分,都用“那”表示。這樣,中國人日語學習者就難以區別中稱和遠稱。這種中、近、遠的區別不僅是表示空間距離,還表示說話者相對范圍的界定。這種范圍界定可以用下圖表示。從這種范圍界定我們可以看出日語指示詞的運用也是很注重彼此的相互關系的。在文章中,指示詞的運用更充分體現了日語語言表達的相互關聯性。下面這段文章摘自芥川竜之介的『羅生門。それから、何分かののちである。羅生門の樓の上へ出る、幅の広いはしごの中段に、一人の男が貓のように身を縮めて、息を殺しながら、上の様子をうかがっていた。樓の上から差す火の光がかすかに、その男の右の頬をぬらしている。短いひげの中に、赤く膿を持ったにきびのある頬である。下人は初めからこの上にいる者は死人ばかりだとたかをくくっていた。それがはしごを二、三段上ってみると、上ではだれか火をとぼして、しかもその火をそこここと、動かしているらしい。これはその濁った、黃色い光が隅々にくもの巣をかけた天井裏に、揺れながら映ったので、すぐにそれと知れたのである。この雨の夜に、この羅生門の上で、火をともしているからは、どうせただの者ではない。『羅生門像上面這篇文章一樣,如此頻繁地使用指示代詞對于中國人來說會感到摸不著頭腦,而作者就是通過這些指示代詞把讀者拉到文章中去,使你具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指示代詞在文章中指代的是文章中先后出現的人物或事件,使整個文章前后照應成為一體。指示代詞的廣泛使用也體現了日本語言文化整體性和相對性的特征。另外,對初學者來說疑問代詞作主語用「が而不能用「は也是個難解的問題,比如「どこが食堂ですか不可以說成「*どこは食堂ですか。使用疑問代詞是說話者對未知情況進行提問,這就說明話者和聽者對這一情況不是彼此都知道的共有情報。對日本人來說非共有情報就不能用「は。所以,從這一點上也不難看出日語表達是非常注重彼此關系的。
三、敬語
日本是個金子塔社會,上下關系層次分明。這種社會關系在語言上的反映就是敬語的廣泛使用。敬語分為尊敬語、自謙語、鄭重語三種表達形式。尊敬語主要是表達對話題中出現的人物尊重;自謙語則是表示對話者自身行為的謙讓;鄭重語則是表示對聽話人的禮貌。敬語的使用不僅能體現說話者和聽話者之間的上下尊卑關系,也能反映出說話者、聽話者以及話中人物的親疏遠近關系。對自己的上司說話要用敬語,而和外人說起自己的上司時就不能用敬語,因為上司和說話者同屬于一個圈內的人。由此可見,敬語表達體現了日本的人際關系涇渭分明,上下里外層次清楚。也許正是因為這樣一種語言文化背景,使得日本社會禮貌謙讓,秩序井然。敬語反映了話者、聽者和行為者等的相互關系,所以可以說敬語也是日本語言相對性的一種體現。在漢語里我們一般說“我等你”“你爸爸是老師嗎?”這樣的話,用人稱代詞來區分彼此,這樣顯得很直接,而日語一般說「お待ちします「お父さんは先生ですか,不是用人稱代詞來區分你我,而是用敬語來表達彼此的相對關系。日語的這種相對性在授受表達中體現得更為明顯。比如,漢語說“給你買”,“給我讀”,一定要加上人稱代詞“你”“我”才能表達清楚誰給誰做什么;而日語就可以說「買ってあげる,「読んでくれる,不用人稱代詞,只用「てあげる,「てくれる這種授受補助動詞就可以表達清楚。所以,在日語學習過程中要充分理解日語表達的這種相對性,注意區別漢語的這種直接表達方法,克服母語干擾,以免發生誤用。
四、時態體態
日語可以用助動詞的變化來表示時間。日語的這種形態變化能夠表達比較復雜的意義特征。而漢語沒有形態變化,所以有些日語的表達形式漢語中找不到相應的對應形式,這樣,中國的日語學習者就會感到難以理解。比如,「犬が死んでいる「犬が死んだ這樣的句子,翻譯成中文都是“狗死了”。就是說在這里「ている和「だ在漢語中都用“了”來表示,沒有加以區別。這樣我們的學習者就難以區別二者的不同。實際上日語的「犬が死んでいる表示的是狗死了之后的一種狀態,這種死后的狀態被發話者所看到,是一種場景描寫句。而「犬が死んだ只是一種表示完了的敘述句。再比如「父は死ぬと思う「父は死ぬと思っている,前者「思う的動作主體是說話者,即話者認為自己的父親會死;而后者「思っている的動作主體是父親,即父親認為自己會死。這里助動詞的形態變化又表示了一種主觀性和客觀性的區別。終止形的形式表示一種主觀性,是說話者的一種主觀判斷,所以,「父は死ぬと思う譯成中文是“我認為父親會死”;「ている形式表示一種客觀性,「父は死ぬと思っている表示的是父親認為自己會死這樣一種客觀狀態事實被發話者觀察到,說話者對這一客觀事實進行直接描述。這種主觀性和客觀性不僅在動詞上,在形容詞上也表現的比較明顯。比如,日語可以說「私はうれしい,而不能說「*彼はうれしい,因為「うれしい是一種主觀性表達,只能表示說話者的心情而不能表示別人的心情。但是,如果把它變成過去時態「彼はうれしかった就可以成立。所以說主觀性客觀性與體態時態是相關聯的。就是說基本型表示說話者的主觀語氣,所以「父は死ぬと思う「私はうれしい中的「思う「うれしい對應的是說話者「私,而持續體和過去式可以表示客觀語氣,所以「父は死ぬと思っている「彼はうれしかった中的「思っている「うれしかった對應的是第三者「父「彼。從上面我們可以知道日語通過助詞的形態變化來表達復雜的時間關系以及主觀性客觀性,而漢語缺乏這種形態變化,所以二者之間不成對應,這就使得中國的日語學習者對這些問題難以理解。
五、動補結構
從語言類型上說,漢語屬于「する型語言,日語屬于「なる型語言。「する型語言強調動作者的動作過程,句子往往表示“~干什么”;「なる型語言強調動作的結果,句子往往表示“~怎么樣”。從認知文化的角度講,漢語是以人以及人的動作為中心,表現為一種主觀性;而日語則是以事態以及事態的結果描寫為中心,表現為一種客觀性。漢語和日語這種語言類型及認知文化的不同也表現在結果表達上。比如“那本書,我買了半年才買到”這樣的句子直接譯成日語「*その本は私は半年買ったが、ようやく買った就不成立。中日這種差異性有動詞意義、助動詞等多種原因。但從語言類型及認知文化的角度看,漢語習慣于用“~干什么”這樣的表達,所以“買了半年才買到”就很自然地使用;而日語則不習慣用“~干什么”這種形式表達,所以「*半年買ったが、ようやく買った就很不自然。在這種情況下,日語習慣以「半年かけてようやく手に入れた這種形式表達。「手に入れる表示某物最終弄到手,是個結果性表達。所以,從這個句子中也反映了日語表達注重結果這一習慣特征。再比如,漢語中“我聽懂了、他喝醉了、杯子打碎了、衣服穿破了、眼睛哭腫了”這樣的句子,都習慣于用動詞做謂語成分來表達,而日語如果一定要加上謂語動詞來表達就顯得很不自然。如「*私は聞きわかった、*彼は飲み酔った、*コップは叩き壊れた、*服は著破れた、*目は泣き腫れた這些句子就難以成立,而習慣于用「私はわかった、彼は酔った、コップは壊れた、服は破れた、目は腫れた這種結果狀態的形式來表達。Talmy(2000)指出,漢語屬于〈衛星框架語言〉(satellite-framedlanguage),日語屬于〈動詞框架語言〉(verb-framedlanguage)。漢語的動補結構如此發達也恰好符合〈衛星框架語言〉的特點。日語作為〈動詞框架語言〉,它在語言表達上和漢語有著很大的不同。比如漢語可以說“頭發染紅了”“坑挖深了”“衣服洗干凈了”,完全用動補形式表達,而日語中的對應表達形式是「髪は赤く染まった「穴は深く掘った「服はきれいに洗った,就是說日語中表示結果意義的副詞性成分「赤く「深く「きれいに只能作為動詞的修飾語出現,并且這種修飾語的出現要受到動詞意義的極大限制。比如「きれいに洗った可以說,「*汚く洗った則不可以說。而漢語則不同。漢語既可以說“洗干凈了”,也可以說“洗臟了”。中日這種差異性顯然是由于結構不同所導致的。漢語的結構是動詞在先,補語在后。從象似性(iconicity)角度看,動作完了后引起什么樣的結果都是可能的。所以結果補語的意義就比較自由,不受約束。另外,日語結果性副詞成分因為是限定性成分,它在時態上也從屬于動詞,所以,日語可以說「髪を赤く染めている「穴を深く掘っている「服をきれいに洗っている,即用進行時態也可以。而漢語則不可以說“*正在染紅頭發”“*正在挖深坑”“*正在洗干凈衣服”,因為漢語是動作完了之后才出現結果,動作和結果不具有同時性,所以不能用進行時態。下面的例子也反映了中日〈衛星框架語言〉和〈動詞框架語言〉的區別。a太郎がとても大きな円を書いたので四角が円に入った。(kita1999)b太郎畫了個很大的圓,所以方塊兒進了圓內/所以方塊兒畫進了圓內。日語用一個動詞來表達結果狀態,句子很自然。而漢語如果也用一個動詞“進”來表達這一結果,句子就很不自然。漢語必須用動補形式“畫進”,句子才顯得自然。
六、結語
關鍵詞:差異;策略;歸化;異化;翻譯
一、引言
翻譯不僅是一種跨語言的交際活動,更是一種跨文化的交際活動。語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它們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并且相互制約。語言是文化的產物,無論從語言的符號觀還是社會觀來看,其都帶有明顯的文化特征。語言的文化性集中表現在語言的文化屬性、文化價值和文化功能等方面。作為語言內涵的文化,給予語言的影響是全方面的。集中表現在三個方面。(1)影響并制約語言系統(包括語音、詞匯、語法等);(2)決定語言的指稱內容與形式;(3)作用于人類的語言思維與表達形式。由此可見,作為文化載體的語言只有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義。正如美國翻譯理論家奈達所說:“翻譯是兩種文化之間的交流。對于真正成功的翻譯而言,熟悉兩種文化甚至比掌握兩種語言更重要。因為詞語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義。”(1993:109)文化對語際交流的影響可見一斑。漢英民族在價值觀念、、民情風俗、歷史背景、地理條件、社會制度、生活經驗等方面存在著巨大差異,這種文化上的差異不僅給各自的載體語言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為這兩種語言之間互譯帶來了重重困難。本文擬從漢英語言之間的文化差異著手,企圖以歸化和異化策略來尋求其間的語義文化對等翻譯。
二、漢英文化差異
因為語言基本上是一種文化和社會產品,要理解它就應該從文化和社會的角度去理解。,漢英兩種語言之間的文化差異給其在語義層面上的轉換帶來了巨大的障礙。其差異首先表現為價值觀念的不同。漢文化是一元文化,強調“社團價值論”;英文化是多元文化,崇尚“個人價值至上論”。除了價值觀念差異之外,漢英文化差異還與兩個民族所處的地理環境與社會環境、氣候條件和風俗習慣等息息相關,。
(一)地理環境引起的文化差異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特征常常給該地區的文化打下烙印。中國和英國,因為地理環境的迥異,氣候條件的巨差也就孕育出彼此相對的異域文化。英國是島國,地處西半球,北溫帶,海洋性氣候,其民族創造出的語言就沾上了該地理特征。象我們熟知的習語:spendmoneylikewater;makewater;allatsea等就囊括其中。相反,中華民族祖居亞洲大陸,其文化自然也難免受其影響。上文所說的“揮金如土”就是一例。另外還有“面如土色”、“土眉土眼”、“面朝黃土背朝天”等不勝枚舉。至于氣候不同招致的文化差異的例子也是舉不勝數。單就“東風”“西風”之說來看,兩種文化就大相徑庭。雪萊的“西風頌”(OdetotheWestWind)正是對春的謳歌。CharlesDickens在《大衛科波菲爾》中說“HowmanywinterdayshaveIseenhim,standingblue—nosedinthesnowandeastwind!”這也是一個極好的例證。然而漢語中的“東風”卻戰勝了“西風”,是春風,是溫暖的使者。“西風”是秋風,有蕭瑟秋風之說。馬致遠之詞作“古道、西風、瘦馬”,又同是馬曲的“醉鄉中,東風喚醒梨花夢”也說明這一點。詞曲中的意境也自是讓異域人士費解。
(二)民情風俗造成的差異
漢英民族由習俗引起的文化差異在一些與動物有關的詞匯短語上體現得非常明顯。英國人喜歡馬,養馬、騎馬、賽馬成為其風俗,英國文化就屬于典型的的“馬文化”。所以英語中有關馬的說法及其豐富。諸如:talkhorse(吹牛);getonone’shighhorse(趾高氣揚);horseandhorse(并駕齊驅)等等。然而中國是傳統的農業國,世代的牛耕生活使漢語囤積了大量的“牛文化”。牛是“吃苦耐勞,勤奮踏實”的象征。“俯首甘為孺子牛”就是體現的這種情結。相反在英語中卻用馬來代替。漢語中的“老黃牛”翻譯成英語也就成了“awillinghorse”.不光如此,漢英語言中的一些表示顏色的詞匯也沉淀了不同民情的文化。“紅色”在漢語中含有極強的褒義色彩,“大紅大紫”顯示的是成功和富貴,喜慶和吉祥。與此相反,“red”卻常常讓西方人想起流血、戰爭、恐怖、憤怒和危險,含有較強的貶義。
三、翻譯策略
漢英文化的差異性給兩種語言之間的翻譯帶來了很大困難。但是,這并不是就說明兩種語言之間就不能相互轉化。語言共性論認為:雖然人類的語言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但是由于在生存環境、身體結構、生理需要等方面的共同之處大于不同之處,這就使語言之間的轉換成為可能。Chomsky的普遍語法理論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語言之間轉換的可能性。“如果說每種語言都能表達所指的一切,那么,從原則上說,某種語言所表達的一切都能被譯為另一種語言(蔡毅)。不同語言之間的這種轉換常常借助于翻譯中的異化和歸化策略。(一)異化翻譯策略
異化就是不改變原文的文化、語言、文體等特征傳達原文的內容,要求讀者向作者靠攏,適應原文。它翻譯的前提是,認為語言是有差異的,交際因語言社團之間與語言社團之內的文化差異而復雜化。異化翻譯承認并發展差異,并且在目的語中表現文化差異。異化翻譯追求最大限度的等值。其特點如下:(1)不完全遵循目的語的語言與語篇規范;(2)在適當的時候選擇不通順、艱澀難懂的文體;(3)有意保留源語中的實觀材料或采用目的語中的古詞語;(4)目的是為目的語讀者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閱讀經驗”。異化翻譯有利于讀者了解異域文化;有利于讀者運用智力和想象力去感受衣魚文化的獨特之處;有利于豐富目的語文化和表達方式。但是,異化翻譯也有自己的劣勢,它常常使譯文句式生硬,晦澀難懂,這就給讀者的帶來了閱讀困難。常見的異化翻譯策略有“音譯法”和“直譯法”等。
(二)歸化翻譯策略
歸化翻譯就是遵循目標語文化的當前價值,對原文進行同化翻譯。該翻譯法的最大特點就是采用地道暢通的目的語進行翻譯,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被掩蓋,目的語的主流文化價值觀取代了譯入語的文化價值觀。歸化翻譯有其自身的優越性。對于譯者來說,要全面了解一種異域文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在翻譯過程中因為對本族文化的親切感和認同感,往往會采取歸化的翻譯策略以便使譯文通順。這樣,對于讀者來說,就可以避免文化沖突,在自己的知識文化范圍輕松容易的理解譯文。由此看來,歸化翻譯的通順常常也會換來文化信息的遺失。常見的歸化翻譯策略有“代換法”、“解釋法”和“異譯法”等。
四、異化歸化,各得其所
上面我們已經談到異化和歸化翻譯各有其優缺點。過度的歸化和異化都不可取。那么,在實際的翻譯中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標準呢?關于翻譯的標準,清末的翻譯家嚴復提出了著名的“譯事三難”,即“信、達、雅”。“信”指忠實原文,“達”指語言通順暢達,“雅”指文字古雅。魯迅也說過:“凡是翻譯,必須兼顧兩面,一當然力求其易解,一則保持原作的風姿……”。錢中書提出了更具體的“化境”文學翻譯標準。他說:“文學翻譯的最高標準是“化”。把作品從一國文字轉變成另一國文字,既不能因語文習慣的差異而顯露出生硬牽強的痕跡,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風味,那就算入于“化境”。從這些翻譯名家對翻譯所定的標準可以看出,“忠實”和“通順”是翻譯過程中應該遵循的兩項基本原則,缺一不可。那就是說,既要將原文的信息(包括語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全部傳達,語氣和風格與原文一致,又要使行文流暢自然,易于理解接受。這就要求我們能夠找到異化和歸化翻譯的最佳結合點,讓異化和歸化更得其所。一般說來,從文化的角度來看,文化間的關系分為:文化交織、文化鴻溝、文化沖突三種。不同的文化關系對翻譯的策略的選用有極大的影響。文化交織是指在不同的文化中,存在著一些相似和相同的地方。這樣語言之間的交流因其共同性而不難理解。為了更多的接觸異域文化,異化翻譯方法就顯示出優越性;文化鴻溝是指兩種文化中存在著文化差距。這時我們可以選用歸化翻譯方法,如果選用異化翻譯方法的話,就必須用直譯加注才能做到理解和傳遞信息的兩全其美;文化沖突是指兩種文化對某些物質,事物和現象有完全矛盾的理解。處理這種文化現行,歸化翻譯方法更能大顯神通。
參考文獻:
[1]Nida,Eugene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3:105-115.
關鍵詞:中醫學;西醫學;語言文化差異;中醫英譯
中醫西傳歷經300多年,時至今日,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西方,傳統的中醫學與現代西方醫學共存,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中西醫學都是“研究人體生命過程以及防治疾病的科學體系”。可見,二者至少具有三點共性,即研究對象相同——“人體生命過程”,目標一致——“防治疾病”,且都是“科學體系”中的一員。但是,二者的語言文化差異折射出中醫學文化所具備的人文特征和西醫學文化,尤其是現代西醫學文化,所具備的典型的科學特征。
語言是文化的結果,一個民族所說的語言是這個民族總的文化的反映;但也可以說,語言是文化的一個部分,⋯⋯語言與文化都共同發展了幾千年。
1象形文字、拼音文字與思維模式
中國文字是3000多年以來一直保留著象形書寫法(與拼音書寫法相對)的唯一文字。筆者通過比較、分析《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注:東漢·許慎撰,我國第一部收字齊全、形音義綜合考辨、編排科學而系統的字典]與《黃帝內經》所反映的思維模式、哲學觀念以及人體解剖、疾病和治療知識,得出以下結論:《說文》中蘊涵的中醫學知識與《內經》一脈相承;《說文》所體現的“天一地一人”宇宙思維模式與貫穿《內經》的“天一地一人”生態醫學思維模式同出一轍;作為《內經》理論基礎的“氣、陰陽、五行”學說可通過《說文》追本溯源;《說文》主要通過分析漢字的造字結構、追溯漢字源流及本義,是研讀《內經》以及探索研究中醫學起源的重要書籍。以象形字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中國文字及其所代表的意義具有相當的穩定性和保守性。這對于促進中醫學家的類比思維和形象思維的發展,以及用《內經》奠定的這種思維特點去影響其后的歷代醫家,發揮了無形的巨大作用。從陰陽、五行、精、氣的象形字到《內經》廣泛的取類比象,再到明清醫籍對字的形音義的校勘、考辨,都顯現出中醫學思維之鏈中象形漢字的深遠影響。
英語是拼音文字。英語單詞的“形”與發音直接聯系,對其語義的理解是以聽覺為基礎,從而跳出了以事物具體形象為材料的視覺思維框架,為發展以抽象概念為基礎的邏輯思維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從而形成抽象推測、概念思維和范疇區分以及對這個世界力求得出客觀判斷的傳統。實際上,醫學英語詞匯中所含的純英語詞匯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醫學英語詞匯都是由醫學詞綴通過構詞法拼綴而成的,而醫學詞綴多來自拉丁文和希臘文詞素。由于深刻的結構性差異(包括世界觀、思維模式乃至語言),產生了中西文化之間理解和翻譯的極大困難。從一種文化角度研究另一文化,往往把一套世界觀和思維體系都“走私”進來,而這套世界觀和思維體系能否被對方文化傳統接受、并相互融合呢?以“氣”為例。《說文·氣部》:“氣,云氣也。象形。”“氣”在甲骨文中作“氣”,象空中流動的氣流,蒸發升騰,其象如云,不久消失,又為無形。因此,“氣”是無形的,無處不在的,可聚而有形的(如可凝而成水)。此時的“氣”可英譯為air。隨后,包圍、充斥在人類空間的“氣”,被抽象化為一種哲學意義上具有物質含義的“氣”。春秋戰國時期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就認為“氣”是構成世界的基本物質。醫學家抓住時機,適時地將“氣”引入醫學。這樣,“氣”就成了先秦自然哲學與醫學的中介、橋梁。到了《內經》時代,“氣”不僅是構成世界的基本物質;亦是人體的基本物質,且可化而為血、為精、為津液等,它所主持的人體正常生命功能活動為“神”。《內經》的全部理論與技術,幾乎無一不與“氣”相關,且各種各樣的“氣”名目繁多,有陰氣、陽氣;清氣、濁氣;天氣、地氣;正氣、邪氣;營氣、衛氣;四時之氣、藏府之氣、經脈之氣;等等。此時。“氣”早已不是air,也不是energy或vitalenergy或atmosphere,只能是qi了。現在,對大部分西方人來說,qi已不再陌生。
2中醫學術語、西醫學術語與中醫英譯
現代術語學所觀察到“專業術語的產生大部分是由普通語言衍生而來”的情形,在中、西醫學中都可以清楚地得到證明。熟悉中醫用語的人應該能夠察覺,中醫書籍中的用字大部分是普通語言用字,且比較廣泛地出現在同一成書年代的其他著作中。魏邐杰博士和文樹德教授都主張將中醫學的基本術語分為兩大類:一是代表一般概念的日常用語,如頭、腳、胸、腹、心、肝、血等;一是從日常用語所引申出來的中醫學專有名詞,如竅、穴、衛、邪、命門、三焦、督脈等。由于前一類用語大多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說,大部分文化種群都有這類概念,而且各種群所使用的不同語言也都存在著表達這些概念的詞匯,因此翻譯時,采用譯人語的對應詞應該是最準確的方法;后一類代表中醫專門知識的詞匯則大多源自于隱喻(metaphor)的命名方式,即由普通語言、以類比的方式形成,翻譯時,可以通過字對字直譯的方式加以譯解,也就是將字面上的意思譯出來。如竅譯成orifice,穴譯成point或hole、衛譯成defense、邪譯成evil、命門譯成lifegate、三焦譯成tripleburner、督脈譯成governorvessel。關于西醫學術語,魏邐杰博士將其分為三類:第一類由借用自普通語言的用詞構成,如fever、chill、cough、cold、influenza等;第二類則是由西醫用以描述特定專業概念的詞語組成,如conjunctivitis、anemia、hypertension、arteriosclerosis、hyperchlorhydria等;第三類由醫學來源詞語組成,如enuresis、lochia、pharynx、1arynx、dysphagia等。第一類詞語,盡管通常由醫師使用,但是一般人都能夠明白,而且大部分正常成人都能夠分辨這些名詞所指的情形為何。第二類詞語中雖然有些詞(如anemia、hypertension、conjunctivitis)對一般非專業者可能并不陌生,甚至還被他們所使用,但是非專業者并無法以醫學的準確性診斷出這些病情;這些名詞所反應出的專業知識與一般的認知有很大的距離。第三類詞語則不需要任何專業知識或設備便能加以了解或確定。魏遁杰博士認為,應該絕對避免使用純然“嚴謹專業性的”第二類西醫學名詞術語翻譯中醫學概念,認為這樣“必然會破壞了他(指‘譯者’)意欲傳達的這個知識體系(指‘中醫學’)的完整性”,并相信只有第一類與第三類西醫學名詞術語才能用于翻譯中醫學概念H。筆者頗為贊同。筆者認為,中醫學術語基本上也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由借用自普通語言的詞匯組成,如心、肝、脾、肺、腎、發熱、頭痛、咳嗽、心悸等;第二類由中醫用以描述特定專業概念的詞語組成,如痰飲、懸飲、溢飲、支飲等;第三類由中醫學來源詞語組成,如《說文解字·廣部》中的某些形聲字——疝、疸、癰、瘍、痔等。而當初西醫中譯時所“借用”的中醫學詞匯也是相應的第一類和第三類,也就是說把heart、liver、spleen、lung、kidney和measles、leprosy、malaria、epilepsy分別譯為“心、肝、脾、肺、腎”和“麻疹、麻風、瘧疾、癲癇”是基于全人類對人體和病的共同認識。而同時,我們也應從西醫中譯實踐中吸取教訓:采用第二類中醫學名詞術語翻譯西醫學術語所引起的中西醫學概念混淆不清的狀況不應在中醫英譯中重演。如將typhoid,typhoidfever譯為“傷寒”,typhoid或typhoidfever指的是“infectionoftheintestinecausedbySalmonellatyphiinfoodandwater”,臨床表現為發燒、腹瀉,甚至有血便,是腸的感染性疾病(infectionoftheintestine)。而中醫學中的“傷寒”,廣義指外感熱病的總稱,狹義指外受寒邪,感而即發的病變。
3醫古文、醫學英語與中醫英譯
讓我們先觀察比較一下下面兩段短文:(1)“夫人生于地,懸命于天,天地合氣,命之日人。人能應四時者,天地為之父母”(《素問·寶命全形論》)。(2)“Manismetazoon,triploblastic,chordale,vertebrate,pen—tadactyle,mammalian,eutherian,primate...Theout—linesofeachofhisprincipalsystemoforgansmaybetracedback,likethoseofothermammals,tothefish—es.’’(L.A.B.一orradaile)。
(譯文是:人屬于后生動物,系五趾,三胚層高級動物,屬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靈長目⋯⋯象其他哺乳動物一樣,他的每一個器官系統的輪廓可以追溯到魚類)。以上都是從“發生學(genetics)”角度來界定人生命的起源,若僅從語言學角度考察,第一段四、六字成句,文辭簡練、優美,具有詩一般的韻律,讀起來朗朗上口;而第二段含有大量的專業術語,語句平實、嚴謹,屬于科技英語,談不上文辭、韻律的優美。中醫學的核心知識都來源于古典文獻,即“文言文”。實際上,自《內經》問世以來,中醫語言就基本定格在“文言文”。而“醫古文”是文言文的一種,是文學語體。由于中醫學術語具有高度多義性、同義性和模糊性,醫古文又異常簡練、具有豐富的修辭格,因此極易造成中醫語言語義模糊,并引發學術之爭。因此,中醫學中的“咬文嚼字”現象——校勘、訓詁或注釋中醫古典著作,更是淵遠流長,并延續至今,從而體現出中醫學所具有的人文、社會科學特征。而醫學英語語義明確清晰,所表達的理論具有可證偽性,屬于科技英語,是科學語體。因此,在譯介中醫時,尤其是中醫古典著作時,絕不能像西醫中譯一樣僅注重傳達原文所體現的醫學知識,同時也應對原文所體現的各種人文、社會科學特征給予必要的關注,因為這些特征本身就是中醫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基于上述觀點,筆者認為應堅持嚴謹應用保持中醫概念系統性、完整性和獨立性的名詞術語英譯原則,并在現有的基礎上推出一個體現中醫典籍文化的更完美的翻譯體系,使建立在中醫典籍文化基礎上的中醫學順利、持久地走向世界。
參考文獻
1夏征農.辭海[縮印本(音序)].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2006.
2何裕民.差異·困惑與選擇——中西醫學比較研究.沈陽:沈陽出版社,1990:149,170.
3魏遁杰.中醫西傳與翻譯問題.醫學與哲學2001;22(7):51—54.
4魏遁杰.英漢漢英中醫詞典.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25.
因為語言基本上是一種文化和社會產品,要理解它就應該從文化和社會的角度去理解。,漢英兩種語言之間的文化差異給其在語義層面上的轉換帶來了巨大的障礙。其差異首先表現為價值觀念的不同。漢文化是一元文化,強調“社團價值論”;英文化是多元文化,崇尚“個人價值至上論”。除了價值觀念差異之外,漢英文化差異還與兩個民族所處的地理環境與社會環境、氣候條件和風俗習慣等息息相關,。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特征常常給該地區的文化打下烙印。中國和英國,因為地理環境的迥異,氣候條件的巨差也就孕育出彼此相對的異域文化。英國是島國,地處西半球,北溫帶,海洋性氣候,其民族創造出的語言就沾上了該地理特征。象我們熟知的習語:spend money like water; make water; all at sea等就囊括其中。相反,中華民族祖居亞洲大陸,其文化自然也難免受其影響。上文所說的“揮金如土”就是一例。另外還有“面如土色”、“土眉土眼”、“面朝黃土背朝天”等不勝枚舉。至于氣候不同招致的文化差異的例子也是舉不勝數。單就“東風”“西風”之說來看,兩種文化就大相徑庭。雪萊的“西風頌”(Ode to the West Wind)正是對春的謳歌。Charles Dickens在《大衛科波菲爾》中說 “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 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 這也是一個極好的例證。然而漢語中的“東風”卻戰勝了“西風”,是春風,是溫暖的使者。“西風”是秋風,有蕭瑟秋風之說。馬致遠之詞作“古道、西風、瘦馬”,又同是馬曲的“醉鄉中,東風喚醒梨花夢”也說明這一點。詞曲中的意境也自是讓異域人士費解。
展開閱讀全文
關鍵詞:權力距離 不確定性規避 個人主義-集體主義 男性度-女性度
一、Hofstede的文化心理模式與寫作
荷蘭跨文化合作研究所的霍夫斯特德(Hofstede,1980)做過一項著名的跨文化比較研究,他曾對IBM公司在40個國家、地區中的10余萬雇員,用20種語言進行了一項長達7年的研究,發現這些國家在文化上的差異主要表現為4個方面:即“權力距離”、“不確定性回避”、“個體取向與集體取向”、“男性化與女性化”。這4個方面也就是民族文化差異的4個維度,每一種文化的特點都可以用它在這4個維度上的強弱來表示。
1.“權力距離”(power distance) ,指一種文化對社會地位差別和等級重要性的看重程度。也可視為上級對下級,管理者對被管理者的影響力和控制力的大小。在權力距離大的文化中,整個社會是一個等級較鮮明的組織系統;而權力距離較小的文化則會使人們有較為平等的觀念。
2.“不確定性規避”(uncertainty avoidence),指社會大眾面對不確定性和模糊情境所產生恐懼感的強弱,及是否采取措施消除這種恐懼感。不確定因素規避指數高的文化信賴權威,避免分歧和不確定;而不確定因素規避指數低的文化樂于冒險和接受新奇、陌生的事物。
3.“個人主義-集體主義”(inpidualism-collectivism),指一種文化依賴和忠于個人自我的程度。個人主義傾向的社會,注重自我需要的滿足,追求多樣化的生活和自我價值的實現;而集體主義傾向的社會則重視集體的利益及個人對集體的責任。
4.“男性度-女性度”(masculinity-femininity),指一種文化是看重自信、成就和財富擁有,還是更看重社會支持、生活質量等其他方面。男性度指數高的社會崇尚成就和野心及其他陽剛行為;男性度指數低的文化中,工作和成就則是次要的,提倡的是人與人的相互依賴與和諧相處,同情弱者,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
文化屬于社會結構的概念,是社會形態的組成部分,文化模式就是一個社會中所有文化內容(包括文化特質與文化叢)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結構,因此,文化模式反映的是一個社會的結構、形態、運行等總的社會意識。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必然負載著一個民族的文化心理模式。美國應用語言學家羅伯特.凱普蘭(Robert Kaplan,1966)便發現,語言和寫作是文化現象,每一種語言都有其獨一無二的修辭習慣,篇章的組織方式反映了人的思維模式。他總結了五種文化不同的段落組成類型,其中英語的段落模式與漢語的段落模式便有很大的不同,英語篇章的組織和發展是"直線型"(linear),即直截了當地陳述主題,進行論述;漢語學生典型作文方式呈"螺旋型"(circular/spiral),即不直接切入主題,而是在主題外圍"兜圈子"或"旁敲側擊",最后進入主題。卡普蘭有關思維模式和寫作的研究導致了對比修辭研究的發展。文化和心理模式的研究成為探討第二外語寫作的重要角度。本文便想從霍夫斯特德的四種文化思維模式來透視中國學生英語論文與英語母語論文的差異。
二、中國人的文化心理模式
1.中國文化中較大的權力距離
中國經過長期的封建社會和儒家禮教的熏陶,整個社會都籠罩在“三綱五常”的等級觀念中。上下級甚至父子、兄弟之間都有不同的權力等級。雖然“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等封建觀念已然過時,但“長兄如父、官大一級壓死人、師道尊嚴”這些上下觀念依然深入人心。較大的權力距離使得中國文化中的人們比較尊重上級、長者或已有的權威,習慣順從和接受。與之相比,英語國家封建社會的歷史都較短,文化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古代希臘文明的民主議會制度,說英語人數最多的美國和澳洲又都是年輕的大陸,英語文化的權力距離相對較小,人們崇尚平等,敢于提出自己的觀點。
2.中國文化中較高的不確定性規避指數
不確定性和標新立異往往與社會等級化的程度成反比。在即成的、穩定的社會組織系統中,不確定性自然不受青睞。因此,中國文化的不確定性規避指數也相應較高,人們對尚未被社會輿論或權威確定的事物往往采取規避態度,不太喜歡競爭和沖突,追求有秩序的社會生活,力求將可能發生的不確定性降低到最低限度。另外,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處肥沃之地,以居住地為根,衍出“家本位”,更導致人們對不確定和模糊情境的較強恐懼;而多數英語國家探險和遷移的傳統使得英語文化中的人們較喜歡探索未知的領域,敢于冒險和面對挑戰。
3.中國文化強調集體主義
在英語文化中,個人主義(inpidualism)包含著自我認知、自我實現、自我控制、自我突破等優秀品質(Waterman,1984)。但在中國文化中,個人主義常有自私、不考慮集體利益、特立獨行等負面內涵。中國的文化更重視互相依賴和共享的集體利益。自我的價值實現、成就的追求會受到有意識的壓抑和貶低,以求得同集體中其他成員的和諧。
4.中國文化的女性主義傾向
根據霍夫斯特德的界定,男性主義的文化崇尚成就和野心;而女性主義文化提倡的,人與人的相互依賴、重視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雖然中國有男尊女卑思想,且對物質和金錢非常崇拜,表面上看是一個男性度高的社會;但本質上,對追求成功、重視成就、崇尚力量、速度、高大等男子氣概并不認同。相反,中國的儒家精神倡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道德規范自覺能力,人的價值通過“內省”、“克己”來表現,形成中國人內傾的性格。 林語堂先生在其成名作《中國人》上,把中國人的性格概括為,“老實溫厚,遇事忍耐,消極避世,超脫老滑,和平主義,知足常樂,幽默滑稽,因循守舊。”雖然有些偏頗,但也真實反映了中國文化的女性主義傾向。
從以上四種文化維度的內涵和數據上都可以看出,中國文化與英語文化在價值取向上有很大差異。這些差異不僅體現為跨文化交際中的障礙,對第二外語寫作也會產生一定的負遷移作用。Connor(1997)在《對比修辭——第二語言寫作中的跨文化層面》一書中提到,霍夫斯特德的四種文化維度可以用來進一步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跨文化寫作的差異。 Nelson & Carson(1995)和SU-YUEH WU也都分別對中國和北美學生英文寫作中的各自的“集體主義”或“個人主義”傾向進行過研究。本文想通過將中國學生用英語寫的學術論文與英語母語學者用英語寫的學術論文進行對比,從霍夫斯特德的四個文化維度角度來找尋差異的原因,以改進我國學生的英語論文水平。
轉貼于 三、中國學生的ESL學術論文和英語母語學者學術論文的對比
1.引用時附帶的尊稱
英文母語論文中每逢引用名家或其他作者的原文時,往往只加上“According to(根據xxx的話)”、“As xxx says(如xxx所說)”,或直接在引號后注上所引的出處。英語母語的論文很重視將別人的話加上引號,標明出處。但標明本身即意味著尊重,很少再附加其他的尊稱。但中文的論文在引用名家之言時,僅僅說明出處似乎遠不能表達對作者的尊重,“xx先生”、“xx教授”、“xxx翁”、“著名xxx家”等標簽常常可見。中國學生的英語論文中在引用時也相應地有“the well-known(famous/great/experienced(知名的/著名的/偉大的/資深的))”等恭維性修飾詞,或“其觀點對xx領域做出重要貢獻(奠定了xx的基礎)”等推崇性句子,以表明其所引話語的權威性。這種對權威的恭維明顯是受中文傳統的影響。而這種傳統可能是源于中國較大的權力距離造成的習慣思維。在權力距離大的社會中,直接提到長者的名諱是十分無禮的,甚至有砍頭之罪。這種傳統流傳下來,便造成了習慣性的附加尊稱,在用第二語言寫作時,也難以避免。
2.引用成語或俗語的頻率
這里所說的成語或俗語是指已在語言中固定下來的表達法,這些引用在英語論文中并不得到欣賞,被稱為“cliché”(陳詞濫調),英語的論文中喜歡使用某些自創的隱喻,或靈活使用一些慣用語,卻很少照搬已有的成語或俗語(在統計的5篇文章中,這種“cliché”的數量為零)。而中文論文卻把這些固定成語、諺語或格言看作是全篇必備的“華彩樂章”,一種文采的體現。因此中文中的引用不僅僅包括英語中常用的“觀點回顧”(literature review),更重要的是用名家之言、古詩、古諺使自己的話更有說服力。這種應用成語俗語的習慣也常常被沿用到中國學生的英語寫作中,動輒“as the old saying”(古語云)等。然而,這種引用在英語中卻有“拉大旗,作虎皮”之嫌。對成語、名家的引用也反映了不同文化對權威的態度以及對不確定性的規避程度。中國文化不確定性的規避指數較高,權威之言意味著被社會廣泛認可,因此,引經據典可以盡量避免分歧,減少可能發生的不確定性。相反,英語文化喜歡競爭與沖突,因此,自己的觀點盡量用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避免步人后塵。英語文章不僅不喜歡使用“陳詞濫調”,對自己的觀點還常常從不同角度反證其可能性。而中國學生的論文則追求自圓其說,盡量減少不確定性。
3.結論中第一人稱復數和第一人稱單數的使用頻率
從數據上看,中文的5篇論文與英語的五篇論文使用第一人稱復數(we/us/our)的頻率似乎相當,但實際上,5篇英語文章的結論都在700-1000詞左右,而漢語的結論則都在200-300字左右,中國學生的英語論文的結論也很短,都在200詞左右。在這樣的字詞總數比例下,第一人稱復數在漢語文章中的使用頻率就遠遠高于在英語文章中的使用頻率。英語文章結論中使用較多的是第一人稱單數(first singular pronouns)和個人的觀點(personal anecdotes)。在有的文章中達到12次之多,如
By way of concluding, I would like to make four comments.
I have now stated that…
I have suggested that…
I consider it important to …
I want to make it clear that…
My second/third comment relates to
I have pided…
I have outlined…
I believe that…
My concern here is …
第一人稱單數和個人觀點的使用體現了文章作者對自我的展示和肯定,體現了英語文化中的個人主義傾向和男性主義傾向。他們認為個人的經歷最有說服力,只有自己相信自己,才能說服讀者。而中文論文卻相比之下,對自己的觀點比較謙虛,常常出現“以上各點信手寫來,全是一孔之見,還望行家不吝指正”(李觀儀,2003)等謙辭,以保持學術界的和諧。這種對和諧的追求體現了中國文化的集體主義和女性主義傾向。中國學生的英語論文對自己的觀點評價不夠自信,更多使用的是第一人稱復數,也顯然受此影響。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