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4 17:18:2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保險碩士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由于大部分院校均只給碩士畢業生一次免費的知網機會,而一旦學生無法通過該次知網,將直接面臨取消答辯資格、無法順利從學校畢業的悲慘結局,因而筆者建議碩士畢業生在將畢業論文提交學校機檢之前可以對畢業論文進行提前的知網。碩士畢業論文方法:一般碩士論文采用知網VIP5.1或者tmlc2檢測,研究生專用的知網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5.1(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tmlc2)簡稱知網VIP5.1獨有“學術論文聯合比對庫”,該庫中記錄的是一年前所有使用過知網VIP系統的論文,因為一般研究生采用知網VIP,所以研究生采用知網VIP最準確,也是檢測最全面最保險的知網系統。研究生畢業論文使用知網VIP和高校是一樣!。
如何通過碩士畢業論文,首先在你寫論文之前就提前了解一些關于論文的知識技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才能事半功倍!下面知網小編就這些技巧經驗分享:
第一條:90%以上的高校采用知網進行論文。具體看你學校用哪個系統你就要了解哪個系統。以下我們均以知網為例。第二條:知網規則是連續13字符相似就被系統判定為重復算重復率。可以多斷句或者加字破壞句子的連續相似
第三條:知網雖然檢測范圍有圖書資源,其實就是個擺設而已。知網一般不到書上的,所以可以多看看課本書上的。第四條:對于本科生來說,不要以為本科學長畢業論文在知網數據庫沒有收錄就不會到。學校本科一般采用知網pmlc可以檢測到“大學生論文聯合對比庫”,也就是學長本科論文庫,雖然知網數據庫中沒有,但是一樣記錄在系統里,因此學長本科不能隨便拿來參考和使用。(碩士不本科庫無需擔心)
浙江大學法學專業(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在職研究生
2016年招生簡章
浙江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省部共建的普通高等學校,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的若干所重點大學之一。浙江大學前身求是書院成立于1897年,為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府之一。1952年,在全國高等院校調整時,曾被分為多所單科性學校,部分系科并入兄弟高校。1998年,同根同源的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合并組建新的浙江大學。經過一百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學校已成為一所基礎堅實、實力雄厚,特色鮮明,居于國內一流水平,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研究型、綜合型大學。
為幫助在職人員進一步適應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法治建設需要,幫助學員掌握更加堅實的法學理論基礎,提高運用法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決定在學院本部開設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民商法學、經濟法學、刑法學、國際法學專業研究生課程班。
一、招生對象與條件
參加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在職研究生班學習的在職人員,需符合下列條件與要求:
1.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行端正,身體健康;
2. 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 欲申請碩士學位者需在取得學士學位滿一年后方可報名。
二、報名方式及時間
1. 報名時間:即日起報名,每班人數為60名;
2. 報名地點: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2號樓112室(杭州市之江路51號),郵編:310008;
3. 報名時應當提交下列材料:(1)學歷證書、學士學位證書原件及復印件各1份;(2)1寸免冠照片和2寸免冠照片各2張;(3)報名登記表(需加蓋單位公章)。
4.上課地點:a,、杭州市之江路51號浙江大學之江校區 (杭州班)
b、溫州市浙江工貿學院1號樓(溫州班)
三、錄取事項
1. 錄取審查:由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和浙江大學研究生院共同進行錄取資格審查;
2. 正式錄取及學費收取:凡審查合格者,發入學交費通知。學員依據通知規定,入學前完成交費。
四、學習年限及收費
1. 學習年限兩年。按規定學時面授,充分利用在職人員業余時間;
2. 學費:21000元,資料費1000元。(民商法學方向)
學費:21000元,資料費1000元。(公司與金融法方向)
學費:21000元,資料費1000元。(刑法學方向)
學費:21000元,資料費1000元。(經濟法學方向)
五、主要專業方向及課程
民商法學:法學前沿(含刑事法學)、民法總論、債權法學、商法學(金融法、票據法、公司法、保險法等)、民事訴訟與仲裁法、國際法學、碩士生英語、民商法專題、民事法律與特別法、法律行為專題、刑事法專題、行政法專題、商事案例研習、服務合同專題、侵權案例研習、票據法專題。
公司與金融法:法學前沿、民法總論、債權法學、商法、金融法、票據法、公司法、股權投資法、證券期貨法、保險法、銀行法、碩士生英語、投資基金法、信托法、國際金融法、金融刑法、行政法(金融監管)、房地產法、民事訴訟與仲裁、貨幣金融專題、證券投資專題。
刑法學:法學前沿、碩士生英語、法學方法論、刑法原理、各罪研究、民法總論、國際刑法、證據法學基礎理論、犯罪學專題、刑事訴訟法專題、刑事偵查與司法鑒定專題、行政法專題等。
經濟法學:法學前沿、碩士生英語、法學方法論、經濟法專題、商法專題、行政法專題、民法專題、刑法專題、訴訟法專題、知識產權法研究、金融法研究、國際經濟法、勞動法學、環境法研究、財稅法、企業法等。
六、結業與學位申請
1. 進修學員按專業培養計劃完成課程學習,考核或考試合格,發給浙江大學研究生課程結業證書;
2. 獲得浙江大學研究生課程結業證書,具有學士學位并通過全國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外語統一考試與法學綜合課考試者,通過浙江大學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資格審查,進入碩士論文階段,碩士論文答辯通過,授予浙江大學法學碩士學位。
【聯系電話】 010-51656177 010-51651981
【免費直撥】 4000,716,617
浙江大學法學專業公司與金融法方向(同等學力)
申請碩士學位課程 招生簡章
經濟的全球化,使得金融業在國家經濟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也使公司與金融法成為各國法律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金融業是一個以規則運行為特征的特殊產業。實踐證明,經過高素質法律訓練的人尤其適應該行業的競爭與生存,因此,法律人往往會從事該行業工作,已經具備其他專業知識背景的人員,如實現與法律專業知識的復合,成為復合型高端人才,則優勢凸顯。具備傳統法律知識的人員,對于專業很強的公司與金融法律也有知識轉型、更新和提升的需要。
浙江大學法學院為應對這種社會需求,特開設公司與金融法碩士課程班,綜合浙江大學法學院和國內高校、研究機構及金融管理實務部門的優質資源,為學員提供碩士層面前沿熱點國內外公司與金融法律知識,使學員的公司與金融法理論和實務能力得到跨越式提升。
【課程對象】
公司、證券、銀行、保險、信托、期貨、擔保、貸款公司等相關行業人員;公安、法院、檢察院、律師事務所及仲裁委等公司與金融法律從業者;政府金融辦、人民銀行等“一行三會”監管官員。
專業背景不限,免試入學。
【課程設置】
法理學、法學前沿、碩士生英語、民法總論、物權法學、債權法學、商法、金融法、票據法、公司法、股權投資法、證券期貨法、保險法、銀行法、投資基金法、信托法、國際金融法、金融刑法、行政法(金融監管)、房地產法、民事訴訟與仲裁、貨幣金融專題、證券投資專題。
富有特色的實戰案例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知識與能力并進。
【學習時間】
1年半,雙休日學習。
【證書頒發】
經考核合格后頒發浙江大學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人員課程班結業證書。符合條件,通過考試和碩士論文答辯可獲得浙江大學法學碩士學位。
【課程費用】
學費:21000元。
書本費:1000元。
教學地點:浙江大學之江校區
【聯系電話】 010-51656177 010-51651981
【免費直撥】 4000,716,617
現代保險經紀制度已有百年歷史,保險經紀在保險發達國家是保險營銷的一種重要形式。相比之下,我國的保險經紀業起步較晚,還有很大的阻力和自身的不足。保險經紀業在中國是一個新興產業,也是一個朝陽產業。雖然目前比較弱小,但保險經紀業的發展和壯大是中國保險業與世界接軌的必然趨勢,未來的發展前景廣闊。與西方保險經紀發展歷程相比,我國的保險經紀業極有可能出現跨越式的發展。
【關鍵詞】
保險經紀;發展現狀;制約因素;發展前景
1 國際保險經紀的發展現狀及特點
現代保險經紀制度起源于英國,距今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目前在國際保險市場上,保險經紀己成為一種成熟的保險營銷模式。通過這種制度的安排,投保人能受益于保險經紀人的專業化服務和支持運作系統,保險公司則能通過保險經紀人系統集中資源于產品研發、保險承保和間接的客戶服務上。保險經紀人已成為保險市場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國際保險經紀市場的主要特點有:
(1)歷史悠久。歐美等國家的保險經紀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在長時間的發展和磨練中形成了制度完善、運作規范、競爭有序的成熟保險經紀市場。
(2)業務規模大,市場份額高。在保險發達的國家,保險公司保險收入的絕大部分來源于保險中介,特別是保險經紀人的占比很高。在英國,財產險領域60%以上的市場被保險經紀人控制,尤其是勞合社承保的業務,全部由經紀人承攬;荷蘭保險經紀的市場份額達到60%以上;法國90%以上的工業保險項目是通過保險經紀人實現的。
(3)服務范圍廣,專業性強。國際保險經紀機構不僅從事方案設計、保險詢價、保險安排等一般性的保險經紀服務,而且能夠為客戶提供風險管理咨詢等高附加值的服務。保險經紀機構擁有一批保險和其他行業的專家,根據客戶對風險保障的需求提供專業顧問服務。
(4)市場集中度高。雖然保險經紀機構數量眾多,但在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卻是一些大公司,他們的業務規模大、網絡覆蓋廣,在全球很多地方都設立了分支機構,并擁有全球保險經紀市場的大部分份額。根據Datamonitor資料來源,2009年世界前三大保險經紀公司(Marsh、Aon、Willis)的全球市場份額達到37.6%,市場高度集中。
(5)自律性強。在保險發達的國家,監管部門對保險經紀人的監管比較寬松,行業規范主要以保險經紀機構有效的自我約束和行業自律為主。很多國家都設立了保險經紀人協會等行業自律組織,制定并監督執行行業規范和準則,約束成員的市場行為,維護行業共同利益和市場競爭規則。
2 我國保險經紀的發展現狀及制約因素
2.1 我國保險經紀的發展現狀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我國的保險經紀行業與成立之初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整體實力還不強,主要表現在:
(1)規模小,市場份額低。在我國經濟高速增長及保險行業快速發展的環境下,我國的保險經紀發展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傭金收入持續大幅增長,但與整體保險行業相比,規模仍然很小,市場份額仍然較低。目前保險經紀的市場份額不足3%,即使在保險經紀業務集中的財產險領域,市場份額也只有6%左右。保險經紀行業還沒有發展成為我國保險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影響和作用有限。
(2)經營模式較單一,風險管理等領域少有涉足。歐美等成熟國家的保險經紀,其職能除了提供保險安排和保險索賠等服務外,還為客戶提供事前防災防損建議、風險管理與咨詢、保險精算分析等增值服務,充分體現保險經紀作為風險管理專家的作用。而目前我國的保險經紀提供的服務仍以保險詢價、保險安排、協助理賠為主,風險管理技術力量和經驗不足,風險管理咨詢業務少有涉足,保險經紀的專業性發揮有限。
(3)經營層次低,以股東資源競爭和價格競爭為主。在我國,股東型的保險經紀機構成為保險經紀市場的主導力量,因此保險經紀之間的競爭更多的是比較股東資源的多少和關系網的大小,而公司自身并沒有形成鮮明的經營特色,也缺乏風險管理、專業人才等核心競爭力。此外,競爭的手段也是以降低保險費率和壓縮傭金率為主,保險經紀的專業價值少有體現。
(4)產品創新能力不足。在國際保險市場上,保險經紀機構通常可以參與研發保險產品。而目前我國保險經紀提供給客戶的基本是市場上現有的產品,或者產品組合,或者在原有保單中增加一些必要的附加條款,或刪除一些保障作用小或者沒有實質保障作用的條款,缺乏真正創新性的保險產品和服務,同質化經營較為普遍。
(5)專業人才匱乏。保險經紀行業是一個對綜合素質要求很高的職業,保險經紀人不僅要具備保險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而且還要熟悉法律、金融、財務等方面的知識,特別是作為風險管理專家,需要在某一專業領域,例如航運、電力等有著豐富的經驗。而目前我國保險經紀機構的員工大多來源于保險公司的市場人員,具有風險管理經驗的保險專家屈指可數。保險經紀專業人才的不足在一定程度阻礙了保險經紀自身的功能發揮。
2.2 制約我國保險經紀發展的主要因素
(1)從投保人方面看。目前我國的國民保險意識普遍不高, 對保險需求層次較低,保險經紀人發揮專業價值的空間較小。同時,我國的保險經紀業尚處于起步階段,發展也受到客戶認知的制約。
(2)從保險公司方面看。在保險經紀制度尚未建立的時期,保險公司承攬了銷售、承保、理賠等所有經營環節,形成了“大而全”的經營模式,特別是在“以保費論英雄”的市場環境下,保險公司之間的競爭演化成為以營銷能力為主導的競爭,而弱化了產品設計、服務創新等核心競爭力。在這種背景下,以銷售為主要職能的保險經紀人從一出生便面臨著保險公司的排斥與抵制,原本的合作關系變為直接的競爭關系,保險經紀機構的經營困難不言而喻。
(3)從市場結構及險種結構看,目前我國保險公司數量少且市場高度集中,前三大保險公司壟斷了保險市場的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導致保險經紀人的選擇空間小,而且在與保險公司的談判時處于極其被動的地位。從險種結構看,目前我國的車險占比高達70%以上,形成一險獨大的局面。車險是相對簡單、固定的保險產品,基本上不需要保險經紀人的介入,而保險經紀人可以發揮專業價值的其他領域,如責任險、船舶險、信用險等,目前整體需求不高,規模不大,這也正是我國保險經紀整體市場份額低的主要原因。
(4)從監管方面看。目前我國保險市場的法律法規仍不健全,表現在:一是對保險公司的監管上,監管部門對條款費率等方面限制較多,導致市場上各家保險公司的產品同質化、費率統一化,嚴重限制了保險經紀人進行產品比較及價格談判的空間;二是對保險經紀公司的監管上,法規操作細則仍不完善,政策不配套,如經紀人傭金無明確標準,缺乏保險經紀行業自律組織等。
3 我國保險經紀的發展前景
保險經紀業在中國是一個新興產業,也是一個朝陽產業。雖然目前比較弱小,但保險經紀業的發展和壯大是中國保險業與世界接軌的必然趨勢,未來的發展前景廣闊。
首先,從外部因素來看。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是保險市場未來增長的基礎,保險經紀業作為保險產業鏈的一環,也必然在保險業巨大的增長空間中取得快速發展;國民保險意識的不斷增強及對風險保障需求層次的逐步提高,必然會擴大對保險經紀的需求;保險市場產銷分離、專業化發展的方向,也會帶來保險公司經營理念和方式的轉變,為保險經紀的價值發揮提供空間;法律法規政策的不斷健全和完善,為保險經紀的快速、規范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其次,從保險經紀本身的作用和價值來看。保險經紀人的專業性有利于解決市場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一方面保險經紀人可加強對被保險人利益的保護,另一方面由于保險經紀人對被保險人及其所處行業的風險更為了解,也有利于降低保險公司的承保風險;保險經紀人也有利于降低保險市場的交易成本;有利于促進保險產品和服務的創新;有利于整個保險市場的規范化經營與發展;同時也是迎合中國保險市場盡快與國際接軌的需要。
近兩年,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如鼓勵和支持保險中介集團化發展,加強清理整頓保險中介市場,提高保險中介的準入門檻等,這些政策皆有利于保險經紀業的規模化、專業化和規范化發展。我們認為,與西方保險經紀發展歷程相比,我國保險經紀業極有可能出現跨越式的發展,這個發展速度將會伴隨著我國經濟和整個保險產業的快速發展得到迅猛提升。同時,由于電銷、網銷等新興渠道的競爭使得我國保險經紀業無法達到西方保險經紀業的高峰水平。
【參考文獻】
[1]《保險經紀理論與實務》,唐運祥,2000
[2]《中國保險業:矛盾、挑戰與對策》,孫祁祥,2000
[3]《中國保險中介市場問題研究》,魏華林,保險研究,2002(6)
[4]《論保險經紀市場的發展》,孟龍,保險研究,2000(12)
[5]《保險經紀業發展戰略研究》,李昊軒,碩士論文,2005
[6]《中外保險經紀人制度比較與研究》,朱長虹,碩士論文,2002
一、政策性財政支出項目的特點
(一)政策指向性強。政策性財政支出項目一般都有明確的政策支撐,并且對扶持對象、政策措施、完成目標、實施效果等內容都有相應的規定。
(二)資金量大、覆蓋面廣,效益影響面大。如北京市“商業流通發展資金”項目,涉及全市18個區縣①,包括特色商業街改造、物流配送、連鎖經營、商場節能改造、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等二十幾個領域。
(三)評價層級及涉及主體較多。政策性財政支出項目由財政部門負責資金審批、主管部門負責資金分配和監管、各區縣項目單位進行資金實際執行。按照資金流向,從資金審批部門到項目主管部門,再到實際執行部門,呈現出多層級、多部門、多區縣、多執行單位的特點。
(四)公共屬性顯著,關注程度高。政策性財政支出項目大多屬于民生項目,通常以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為目標,為市場提供公共服務的分配活動或經濟行為,其公共財政特征比消耗性支出更為顯著。而且由于與市民切身利益相關,執行過程中群眾較為關注。
二、政策性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現狀分析
(一)目前開展的績效評價工作程序和方法
北京市目前開展的績效評價工作程序和方法見圖1。
圖1 績效評價工作流程
首先,在確定評價項目后,由考評機構組織被評價單位、中介機構召開項目績效評價培訓會,組建考評工作組,對評價項目進行前期摸底調研等準備工作。隨后,考評工作組入戶收集項目相關資料,并對所收集資料進行整理和復核。與此同時,項目單位成立自評小組開展自評工作,在考評工作組指導下完成自評報告。考評工作組根據所收集的資料,參照“項目指標體系范本”,結合項目特點,增設并細化三級、四級指標,編制適合于項目的評價指標體系。指標體系確定之后,考評工作組編制專家手冊,并針對項目特點遴選管理、財務和業務方面的專家,召開專家預備會對項目資料和指標體系進行討論,針對專家提出的問題進一步補充資料、修訂指標體系。資料補充齊全及指標體系確定后,召開專家考評會對項目進行總體評價。最后,根據專家考評會結果,考評工作組撰寫績效評價報告。
(二)政策性財政支出項目績效評價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和問題
1.政策理解不夠充分,評價重點不夠突出。項目工作組在前期階段缺少對政策深入了解的過程,也缺少專家對專業性的政策進行分析的環節,導致對績效評價的內容和重點把握不準確,影響評價的效果。
2.指標體系的適用性不強,評價內容不夠全面。現有的指標體系[包括業務指標(下設規劃和立項情況、目標完成程度、效益實現情況、組織管理情況4個二級指標)和財務指標(下設預算管理情況、財務(資產)管理狀況、會計信息質量3個二級指標)]無法完全適用于政策性項目,如:規劃立項情況指標,由于政策性財政支出項目本身就是由某一項政策支撐立項的,考評重點不在于其規劃和立項情況。
3.評價分析方法較為單一,績效綜合評價分析難度較大。目前考評工作對于績效評價只局限于反映項目實施結果的圖片、數據等資料的收集,并進行簡單的定性分析。但對于政策性財政支出項目,缺少整體效益實現情況的綜合評價分析,未能充分體現績效評價工作的有效性。另外,由于設立的績效目標合理性依據不足,項目單位在項目完成后對效益總結不夠充分,項目效益涉及面廣,對樣本量的選擇不夠科學合理,對績效綜合評價的標準不明確等因素的影響,難以合理準確地評價分析項目的綜合績效。
三、政策性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方法研究
(一)確定評價重點
1.深入分析政策,確定評價重點。首先確定政策所要達成的宏觀目標,可提前邀請專家指導分析政策的核心內容,依據政策中明確的績效目標確定考評重點,并針對政策宏觀目標和微觀目標確定的產出和效益的考評重點,與被評價項目的主管部門和實際執行部門溝通取得一致意見。
2.結合項目實施內容及具體流程,確定評價重點。向主管部門、執行單位了解項目實施內容和具體流程,從中找出項目流程的關鍵步驟,結合政策確定的完成目標確定考評重點。
3.依據受益群體的具體受益情況,確定考評重點。深入分析政策和了解項目實施內容后,分析項目受益群體的具體受益情況確定考評重點,具體可以分為直接受益情況和間接受益情況兩個方面來評價分析。
(二)指標體系的構建及評價方法研究
1.構建指標體系的關鍵點
(1)建立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分類體系。第一,可以將財政支出項目按照一定標準進行分類,在統一規范的平臺上,充分考慮各類項目的差別性,選擇相應的指標和標準。第二,分別建立以過程為導向、以管理為導向和以結果為導向的指標體系,依照被評價項目特點選取執行過程、組織管理或實施結果一個方面進行重點評價。
(2)依據政策和項目實際情況建立指標體系。根據相關政策內容和項目實際執行程序,制定具體的指標體系,除對項目執行情況、效益實現情況進行考評外,還可以包含對政策適用性和實施完成后的運營管理情況進行考評。
(3)邀請專家參與制定指標體系。邀請相關管理、業務和財務方面的專家討論指標制定,從專業角度制定執行、效益等方面指標,著重討論政策中相關條款對實現預計效益的適用性。
(4)適度設定附加指標。為滿足評價工作的要求,還可以根據具體需要,適度增設附加指標。
(5)設置縱向效益評價指標。設置縱向的評價指標,對主管部門、執行部門(各區縣或各單位)、終端受益者等各環節分別進行績效評價。
2.指標體系構建及評價方法
要結合以上關鍵點,根據實踐發展需求和財政支出功能分類,在滿足實際工作需要的基礎上,劃分層次,建立一套科學合理、層次明晰、實用可行的指標體系。具體的評價指標體系按照可計量性,分為定量和定性指標。體系可以是動態的,可擴充的,具體體現在所選用的指標既可從分類指標和備選指標庫中選取,也可以根據評價對象的特性設置指標,從而保證評價結果的科學性和真實性。
當評價對象確定后,將從指標體系中選取基本指標、分類指標中的一種(根據評價對象的財政支出類別確定)和定性指標,構成評價對象的一套完整指標。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見圖2。
圖2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體系
第一,定性指標。
(1)定性指標的內容
定性指標指無法通過數量計算分析評價內容,而采取對評價對象進行客觀描述和分析來反映評價結果的指標。定性指標是用于評價財政支出項目涉及政治影響、社會穩定、改革與發展、資源配置狀況、服務態度和質量等非定量指標因素,是對定量指標的進一步補充。
(2)定性指標的評價方法
對定性指標的評定,可從結合以下分析方法取得判斷基礎或依據:一是專家經驗判斷法,二是問卷測試法,三是橫向比較法,四是“一票否決”法等。定性指標測定通常是上述四種方法的綜合運用,形成若干個從高到低有檔次的評語。
第二,定量指標。
(1)定量指標的內容
定量指標包括基本指標和分類指標。基本指標包括項目建設評價指標、國家(國際)通行指標、公眾關注指標等被廣泛應用在綜合性績效評價以及公共支出項目績效評價的指標。分類指標是在確定具體評價對象后,通過了解、收集相關資料、信息,結合評價對象不同特點和財政支出類別具體設定目標來設置特定的指標。
(2)基本指標
主要評價財政支出效益的共性方面,它是每個評價對象都必須采用的指標。由資金到位率、資金使用率和支出效果率三項指標構成,其公式如下:
(3)分類指標
分類指標是評價財政支出效益的核心指標。按照財政支出分類,可分為經濟建設、農業、教育、科技、文化體育、衛生、社會保障等。以下僅對政策性財政支出項目涉及較多的幾類進行說明。
1)農業事業類支出指標。包括支持農村建設、支持和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業產業化三類指標,每類指標又分若干子指標。見圖3。
圖3 分類指標一農業事業類
說明:當農業保護水平>0時,說明財政資源向農業傾斜,農業得到了保護;反之表明政府未對農業進行有效保護。
2)教育事業類支出指標。由投入資金分析、財政資金產出效益、財政資金利用效率和發展潛力四類組成,每一類都包括若干指標。涉及的財政支出科目包括教育事業費等。見圖4。
3)社會保障類支出指標。包括國有企業失業職工基本生活保障、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最低生活保障線、財政資金落實情況和社會穩定評估等七類指標。每一類都包括若干指標。涉及的財政支出科目包括社會保障補助支出等。見圖5。
圖4 分類指標一教育事業類
圖5 分類指標——社會保障類
第三,備選指標。
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共同構成財政支出對象的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應是動態的,可擴充的。運用時所選用的指標既可從現有的指標體系中選用,同時也可從備選指標庫中選取,或者根據評價對象的特性設置指標,從而保證評價結果的科學性和真實性。如教育水平指標:包括勞動者人均受教育年限、人均教育經費、科技人員比例等。
(三)評價綜合測算模型與評價結果
對上述指標體系的每個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分別進行賦值,確定各指標的權重后,還要通過綜合測算模型,把多個指標對績效評價系統不同方面的評價值綜合在一起,以得到一個整體性的結果。對綜合評價的計算可采用線性加權求和計算模型來處理。
根據綜合評價總分,按照四級分類進行財政支出績效考評,即可以根據評價結果落入的評價標準區,判斷被評價對象所使用財政資金的優劣情況。
(四)績效評價工作思路的改進
1.建立全過程的績效評價體系
完整的績效評價體系應是包括項目事前評估在內的全過程評價。具體來講,可以在項目申請立項時由財政部門聯合業務主管部門事先設定評價指標,設定分配資金在當年預計實現的效果,并每年對該指標做動態調整,也為事后評價進行分年的效益評價時提供依據。
2.運用層次化、立體化效益分析方法
對于主管部門主要評價項目執行的總體效益,對全市范圍內該領域的影響及其政策宏觀目標的效益實現情況,資金在各執行部門的分配是否符合效益最大化;對于執行部門(各區縣或各單位)主要評價主管部門所分配的資金任務量的局部效益實現情況,資金再分配的效益是否公平合理;對于各終端受益者主要評價資金的實際產生效益情況,如收入增加情況、現狀改善情況等。
3.選用適宜的評價標準
經濟效益指標都可以表示為成本效益的比例,收益、成本的具體內容視不同效益指標而異;社會效益指標的標準往往由于支出項目涉及不同的經濟和社會領域而各不相同,要根據評價的具體目標、組織實施機構、評價對象來確定。
4.加強人才隊伍的培養
專業評價人才隊伍的培養,包括組織評價的工作人員、參與評價的中介機構人員的專業素質,是提高績效評價工作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具體可以通過聘請專家進行相關專業知識的培訓、定期組織研討學習等方式。另外,進一步建立和維護各類型專家人才庫,也是做好績效評價工作的一項長期的基礎工作。
注釋:
①北京市行政區劃從2010年7月起由18區縣合并為16個區縣。
參考文獻:
[1]陳共.財政學(第六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2]哈維·S·羅森,特德·蓋亞.財政學(第八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3].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
[4]徐挺.楊琳.高等教育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的研究[J].寧波: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09.
[5]李四能.葉曉鋼.績效審計實務[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9.
[6]鞠偉.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研究及案例分析[D].天津大學碩士論文,2008.
[7]劉明勛.中國公共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暨南大學碩士論文,2005.
[8]趙曉光.公共支出績效審計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10.
關鍵詞:養老保險;“三支柱”;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840.6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7-0072-03
一、概念的明確
(一)養老保險的界定
在國內很多有關養老保險的研究中,大多數學者們或政策制定者會將養老保險(或養老保險制度)與社會養老保險(或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概念替代使用。如,國內比較流行對養老保險的界定是這樣的,“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推出勞動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確切地說,這應該是對社會養老保險或是基本養老保險的界定。這種概念的替代使用以偏概全,忽視了商業養老保險的存在及其在養老保險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利于養老保險政策的調整與實施。因此,在研究養老保險體系的可持續發展之前,首先應對養老保險進行界定。
養老保險是指老年人因年齡或疾病等原因喪失勞動能力后,通過預先支付的養老保險費而獲得經濟保障的一種保險制度安排。它具有保險經濟活動的特征,遵從保險運行機理,通過精算確定一定的繳費水平和領取的養老金額,是一種互助互濟、風險分攤機制 [1] 。按照性質劃分,養老保險可分為社會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這兩者都可以解決養老問題,只是各自分工和擔任的角色不同。因此,社會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是一國養老保險體系的兩大組成部分,共同發揮養老保險所具有的三大功能――儲蓄、保險和收入再分配。
(二)“三支柱”養老保險體系
“三支柱”養老保險體系是世界銀行1994年在《防止老齡危機:保護老年人即促進經濟增長》 [2] 報告中提出的,集中體現了新古典經濟學派對于養老保險的一些政策主張。第一支柱,即公共養老保險,由政府主導并強制執行,大部分國家采用現收現付的籌資模式,其目標是有限度的緩解老年貧困,提供各種風險保障。第二支柱,即企業補充養老保險計劃,是一種完全積累制的私人管理的養老金計劃,可以是強制執行也可以是自愿實施,養老基金的運營管理市場化,享有稅收優惠。第三支柱,主要是個人儲蓄性養老計劃,一般由商業保險公司辦理,個人自愿投保,政府給予稅收優惠。目前,大多數國家的第三支柱主要是個人在人壽保險公司購買各種商業養老保險計劃。
歸納起來,第一支柱的公共養老保險體現社會公平,第二、第三支柱的商業養老保險體現效率和個人的自我保障責任。這三大支柱有機的將社會公平與效率、政府與市場、社會保障責任和個人保障責任結合起來,共同完成養老保險的三大功能。可以說,針對全球性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公共養老金支付危機,“三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對于解決養老問題是一個較為完整的方案設計。
二、養老保險體系可持續發展含義
(一)可持續發展的含義
1987年,挪威首相布倫特蘭夫人在《我們共同的未來》中從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等方面比較系統地分析和研究了可持續發展問題的各個方面,第一次明確給出了可持續發展的定義,“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威脅的發展”,這個定義得到了國際社會一致的認可。
可持續發展在代際公平和代內公平方面是一個綜合的概念 [3] ,它不僅涉及當代的或一國的人口、經濟、資源、自然環境和社會發展的協調,同時還涉及同后代的或其他國家或地區的人口、經濟、資源、自然環境與社會發展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可持續發展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二是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三是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它以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基礎,以經濟可持續發展為前提,以謀求社會的全面進步為目標,并包括了六項原則:公平性原則、和諧性原則、可持續性原則、需求性原則、高效性原則和創新性原則。
(二)養老保險體系可持續發展的含義
可持續發展涉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生態、經濟、社會這三方面的可持續發展,而養老保險的可持續發展是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尤為重要的一環。要實現養老保險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堅持效率與公平相結合的原則,以可持續性為基本特征,通過制度的不斷創新,在保證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形成促進養老保險體系可持續發展的一套政策、方法和制度,最大程度地滿足每一代人的生存和發展的需求,實現人與人之間的互利共生、協同發展,不僅要保證當代人的福利增加,還要保證不能使后代人的福利減少,實現代內與代際間的和諧與公平。
因此,結合西方經濟學的養老保險理論和可持續發展理論,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一個國家養老保險體系的可持續發展應該滿足以下要求:在盡可能促進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根據本國國情調整養老保險體系三大支柱的各自比例,完善第二、第三支柱的管理方式、投資政策并給予政府支持,使得體系內各支柱的養老基金收支平衡,三大支柱共同實現養老保險所具有的三大功能――儲蓄、保險和收入再分配。
養老保險體系可持續發展的宗旨是:既要解決當前已退休老人的養老問題,又要考慮在職一代人在未來的養老問題,實現公平原則;既要能夠應付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財務危機,又要能夠滿足不同階層不同消費人群多層次的養老需求,實現效率原則。
三、目前中國“三支柱”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
中國在1997年的養老保險改革中提出要建立“三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并在構建“三支柱”體系方面進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但現行體系仍然是以現收現付的基本養老保險為主的單一支柱體系。從國際經驗來看,這種單一的現收現付的養老保險體系只有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才能繼續下去:第一,相對年輕的人口結構;第二,行之有效的稅收體系,第三,養老基金能得到良好的經營和監管。以中國目前的狀況,顯然第二、第三個條件都尚不具備,而第一個條件在日趨嚴重的人口老齡化情況下更是談不上。加之實踐中養老保險體系存在諸多問題,阻礙了整體的可持續發展。
(一)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范圍有限
現行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主要覆蓋城鎮地區的國有部門,覆蓋率較低。雖然非國有部門的就業人數在許多地區占一半以上,但基本養老保險在非國有部門的覆蓋范圍參差不齊,城市中相當數量的人群被該制度所忽略。
現行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參保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制度體系尚不完善,部分城鎮人群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或正在探索之中或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的模式。第二,目前企業的繳費率太高,擴展覆蓋范圍的工作進展艱難,尤其是非國有企業。第三,國有企業的問題也尚未完全解決。因此,有限的覆蓋面限制了勞動力的合理流動,加劇繳費負擔,再加上收支不平衡和繳費率提高的趨勢,很容易形成覆蓋面下降的惡性循環。
(二)個人賬戶“空賬運行”日益嚴重
目前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在轉軌過程個人賬戶“空賬運行”問題日益嚴重,這其中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
第一,客觀原因。首先,人口老齡化的日趨嚴重使得在職職工的贍養率急劇上升,導致當期的養老金支付增加,1992年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贍養率才20%,2009年已經上升為32.7%,這意味著每一個在職職工負擔退休職工的養老負擔加大。其次,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率較高,企業負擔較大,客觀上也刺激了企業拖欠或拒繳保費,導致養老金收入下降。
第二,主觀原因。首先,由于“社會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混賬管理,當統籌基金不足以支付時,難免會向個人賬戶透支,另一方面也使得個人賬戶并未形成實際的基金積累,基金的保值增值目標無法實現,最終又不得不回到現收現付制上來。其次,政府在制度設計之初期望通過提高基本養老保險繳費率來消化這塊轉軌成本,但由于當期轉軌成本巨大,單靠提高企業的繳費率無疑是杯水車薪,從而導致社會統籌賬戶出現赤字并不斷擴大,加之中國社會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混賬管理,難免向個人賬戶進行透支,必然會使得個人賬戶“空賬運行”。
由于這些主客觀因素的存在使得中國目前的轉軌成本日益惡化。據有關部門統計,截至2008年12月底,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空賬”近8 000億元,并將在未來的三十年里以每年凈增1 000億元的速度持續擴大 [4]。
(三)商業養老保險發展滯后
目前,中國第二、第三支柱的商業養老保險也逐步建立起來,但其發展仍然滯后。由于中國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率偏高,不僅給企業增加了經濟負擔、提高了生產成本、降低了競爭力,還擠占了企業參加補充養老保險的繳費能力和空間;繳費率的偏高也意味著個人將對基本養老保險的依賴性過高,從而降低了個人參加商業養老保險的積極性。
據中國保監會統計,2006年中國商業養老保險保費收入為626億元,占GDP比重不足0.5%,人均保費不到50元,而相比之下,發達國家相關費用占GDP的10%以上,人均保費超過5 000美元 [5] 。從國際比較看,中國2007年底人均長期商業壽險保單持有量為0.1件,遠低于發達國家1.5件的平均水平。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原會長王在2008年表示,中國人均商業養老保險保費大約是431元,僅為國際平均水平的1/10,為美國的1/70。從中國整個養老保險體系來看,根據國家規劃,商業養老保險應占到個人養老保險的10%~20%。而在養老保險成熟的國家中三支柱各占總養老金的比例是:基本養老保險約占養老金總數的30%,企業年金占比為30%,而個人儲蓄性養老金計劃,包括保險、基金、股票、銀行儲蓄、債券、房地產等,約占養老金總數的40%。在歐美國家,養老保險占歐美人壽保險收入已達60%以上。
不難看出,中國商業養老保險的作用還遠未充分發揮出來,三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僅僅成為名義上的,作為第一支柱的基本養老保險負擔過重,這種格局嚴重阻礙了養老保險體系的可持續性發展。因此,要使得中國養老保險體系能夠可持續發展,如何推動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以使其發揮在整個養老保險體系中的社會管理和保障職能,并不斷完善“三支柱”體系,是現今最為關鍵的 [6]。
四、中國“三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可持續發展之對策
針對上述中國養老保險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要使得體系能夠可持續發展,其對策主要有以下幾點 [7]:
(一)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以完善“三支柱”養老保險體系
商業養老保險作為“三支柱”的重要構成部分,在建設小康社會、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承擔著重要的責任,可以在不增加政府財政負擔的情況下,借助商業養老保險的社會互助機制,擴大社會養老保險的覆蓋面,促進養老保險體系的可持續發展。因此,要加快發展企業年金和個人商業養老保險,并給予稅收優惠政策的支持。從國際經驗來看,工業化國家企業年金計劃和儲蓄性養老計劃的迅速發展,與這些國家采取和實行程度不同的稅收制度安排政策密切相關。
(二)進一步完善基本養老保險
作為第一支柱的基本養老保險,是整個“三支柱”體系的基礎部分,其目標就是為社會大部分人提供最基本的保障。因此,養老保險體系能夠持續發展,應進一步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具體包括:提高基本養老保險的統籌層次、擴大覆蓋面,明確政府在轉軌成本解決過程中應承擔的主體責任,正確定位政府職責;合理的、多渠道的籌集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同時要逐步穩妥的解決轉軌成本并作實“個人賬戶”;實現“社會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分賬管理,逐步實行個人賬戶市場化運作,將競爭機制引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中,提高個人賬戶基金投資的收益率,確保養老基金的保值增值。
(三)加快資本市場的發展與完善,為養老保險基金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
一國的投資結構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該國資本市場的效率結構,要實現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的健康良性發展并能獲得穩定較好的投資收益率,必須要有一個健全完善的資本市場。但由于中國經濟發展尚處于轉型期,政策法規滯后,與發達國家成熟的資本市場相比,中國市場基礎不堅實、機構不合理,市場機制發育不充分等情況將在較長時期內不同程度的存在,這是導致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收益率過低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實現養老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促進養老保險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建立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發揮證券監管部門的監管作用及改善資本市場的外部環境并進行相應改革,扎實穩妥地發展和完善資本市場。
(四)加強養老保險法律法規體系的建設
有法可依是推進養老保險體系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和根本保證,但中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部綜合性的養老保險法規,養老保險的改革和制度構建主要依靠行政機關的政策文件指導,缺乏法律的權威性、統一性、穩定性和完整性。此外,對于企業年金和個人商業養老保險的重要作用,相關部門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所以在這兩個層次的立法更是少之又少,直接影響了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步伐,進而阻礙了其在養老保險體系中應發揮的積極作用。因此,應加強養老保險法律法規體系的建設,具體包括:通過立法建立并完善“三支柱”養老保險體系、通過立法建立健全養老保險的監管體系以及通過立法建立養老保險基金的安全投資機制。
參考文獻:
[1]王治超.人壽保險、養老保險與資本市場――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碩士論文,2007.
[2]世界銀行.防止老齡危機[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6.
[3]姜學民,周升起,等.均衡與效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鄧英.英國養老保障體制改革及對中國的啟示[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碩士論文,2007.省略.
關鍵詞:建筑安全;保險;博弈論
中圖分類號:F407.9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無論是在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建筑業始終是一個事故發生率比較高的行業之一。據國際勞工組織(ILO)估計,2003年全球的重大職業安全事故總數為35.5萬起,其中建筑業的安全事故約6萬起,占16.9%,也就是說該行業每10分鐘就會發生一起致命事故。此外,在工業化國家,發生在建筑工地上的死亡人數在與工作相關的死亡中占據的比例高達25%~40%,而該行業雇傭的勞動力在全部勞動力中所占比例為6%~10%。在我國各行業安全事故中,工程建設施工安全事故位居第三,緊排在交通和礦山行業之后,是事故多發行業之一。根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局的統計,建筑行業2000年發生事故846起,死亡987人;2001年發生事故1,004起,死亡1,045人;2002年發生事故1,208起,死亡1,297人;2003年發生事故1,278起,死亡1,512人;2004年發生事故1,144起,死亡1,324人;2005年發生事故2,288起,死亡2,607人;2006年發生事故2,224起,死亡2,538人,由此可見,建筑安全形勢不容樂觀。本文從經濟學角度對建筑安全問題進行多方面分析,希望對這個行業的發展有所幫助。
二、建筑安全職業意外傷害保險制度分析
職業意外傷害保險制度是當今世界各國改善建筑業安全狀況的一種最為有效的經濟手段之一,主要有三類:一是采用工傷保險制度,其特點是由政府或社會公共機構在全國、地區或一定行業范圍統一收繳、管理基金,工傷職工待遇既含有短期的醫療,又有長期的生活補助;二是由雇主依法向商業保險公司購買傷害保險,也稱雇主責任制度,其特點是由商業保險公司運作資金,一次支付傷害待遇;三是兩種制度并存。
我國采用的是工傷保險制度與雇主責任制度并存的制度。一方面要推廣福建、大連、佛山等地的經驗,推動工傷社會保險機構主動介入工傷預防工作;另一方面要在安全生產領域引入商業保險,在各類企業特別是小企業積極推行雇主責任制度。同時,還應積極探索意外傷害保險行業自保或企業聯合自保模式,通過工傷保險、建筑意外傷害保險、行業自保或企業聯合自保三種保險模式,促進建筑企業以及建筑業職業安全健康水平的提高。
工傷保險制度對于安全生產的促進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工傷保險直接干預事故預防工作;另一方面是通過工傷保險自身的管理形成對事故預防的間接影響作用。具體表現為:費率機制可以刺激企業改善勞動條件、工傷保險基金可增加工傷事故預防的支出、工傷保險機構可促進對安全生產的監察。
建筑意外傷害保險制度實際上屬于雇主責任制度,它是以被保險人因遭受意外傷害而造成傷殘、死亡、支出醫療費用、暫時喪失勞動能力作為賠付條件的人身保險服務。它可以保護建筑業從業人員合法權益,轉移企業事故的風險,增強企業預防和控制事故的能力,是促進企業安全生產的一種重要手段。
三、建筑安全投入產出理論分析
我國建筑安全投入水平長期偏低,這與思想認識偏差有很大的關系,大家普遍認為安全投入是一種純粹的消費,能省則省。而事實上,從目前的研究和實踐看,安全投入不僅僅是一種消費,更是一種投資,只不過這種投資產生的回報不像常規投資那樣產生現金流收益,而是安全事故造成的企業和社會損失的減少,是社會財富和資源的節省,是對人的生命健康的保護。
根據香港理工大學的研究顯示,在1999~2001年的三年間,香港全社會的安全投入占建筑業總產值的比例分別為0.889%、0.974%、1.041%,總體上呈上升趨勢;與此同時,1999~2001年全香港因建筑安全事故造成的社會損失占建筑業總產值的比重分別為0.799%、0.585%、0.444%,事故損失呈明顯的下降趨勢。研究結果表明,增加安全投入確實能減少安全事故的社會損失,而且還能產生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建筑安全增值函數I(S)是一條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它隨著建筑安全性的增加而不斷增加,當建筑安全性達到100%時,曲線趨于平緩,其最大值取決于技術系統本身的功能。(圖1)
事故損失函數L(S)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它隨著建筑安全性的增加而不斷減少。當系統無任何建筑安全性時,系統的損失為最大值(趨于無窮大),當建筑安全性達到100%時,損失趨于零。損失函數和增值函數曲線在建筑安全性為S0時相交。當建筑安全性小于S0時事故損失大于建筑安全增值產出,當建筑安全性大于S0時建筑安全增值產出大于事故損失,此時系統獲得正的收益,建筑安全性越高,系統的建筑安全效益越好。
無論是本質增益還是拾遺補缺,都表明安全投入可以創造價值,可以用安全功能函數F(S)來表示,即F(S)=I(S)-L(S),如圖2所示。(圖2)
對F(S)進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1)當安全性趨于零時,安全技術系統毫無安全保障,系統不僅毫無利益,還將出現趨于無窮大的損失;(2)當安全性達到S0點,由于正負功能抵消,系統功能為零,因此S0是安全性的基本下線,當S大于S0后,系統出現正功能,并隨S增大,功能增強;(3)當安全性達到某一接近100%的值后,功能增加趨于平緩,并最終限于技術系統本身的功能水平。
由此說明,安全不能改變系統本身創造價值的水平,但可以保障和維護系統創造價值的功能,從而體現安全的價值。
四、博弈論在建筑安全理論方面的分析
博弈論是研究眾多決策主體的行為發生直接相互作用時的決策以及這種決策的均衡問題。減少安全事故,提高建筑安全水平既有經濟效益,又有社會效益,但對于建筑企業來說,卻為什么不愿意投入呢?首先,從宏觀過程上看,建筑安全對生產和經濟發展的作用具有滯后性,即建筑安全活動的效果不是在一開始就能顯現出來,而是貫穿于整個過程,甚至在過程之后相當一段時間才出現。因此,建筑安全措施和對策應先于服務系統功能的出現。其次,從微觀手段上看,建筑安全手段的效果往往是預防型的,而事后搶救型的建筑安全措施有時效性,建筑安全系統相對服務系統,是控制系統。這就出現了矛盾:一方面企業出于眼前及局部利益,不愿意加大安全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出于長遠及全局利益的考慮,又需要企業加大安全投資。如何化解這一矛盾,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政府希望通過制定一些政策來規范企業的行為以避免或減少事故的經濟損失和社會負面影響,而企業則希望國家在基礎設施、安全培訓、科技、信息以及市場培育方面給予更多的支持,在這個競爭中,雙方存在著某些“摩擦”,但在總體上來說,雙方都可以得到好處。市場經濟本身就是一種競爭,要使大家都可以從中受益,重要的是要完善市場經濟的秩序。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政府和企業之間也需要建立一種競爭的制度和秩序,如何建立卻是政府與企業、企業與企業間博弈的結果。
1、政府與企業間的博弈。表1演示的是政府與企業的支付博弈過程。假設Ce為企業遵守建筑安全規章制度所需付出的成本,Re為遵守制度給企業帶來的收益;Cg為政府檢查的成本,Rg為企業遵守規章制度后給政府帶來的收益;F為政府對不遵守建筑安全規章制度企業的罰款額。(表1)
當Re-Ce>0時,企業安全措施能夠獲得收益,此時納什均衡為“采取措施”、“不檢查”,這也是該博弈中最完美的結果,對企業、社會均有利。
當-F
當Re-Ce
2、企業與企業間的博弈。表2演示的是企業與企業之間投資決策的博弈過程。假設市場上僅有兩家競爭建筑企業,兩個建筑企業的雇主和雇員均樂于建立建筑安全的工作環境。兩個建筑企業面臨同樣的兩種選擇:增加安全投入或不增加安全投入。I表示企業在競爭中處于劣勢;D表示企業在競爭中處于優勢;P表示企業競爭形勢不變;A表示企業競爭形勢不變但安全水平增加。(表2)
當企業1采取“增加安全投入”策略時,企業2為了得到競爭優勢,他的最優策略是采取“不增加安全投入”;當企業1采取“不增加安全投入”策略時,企業2為了不使自己陷入競爭劣勢,他的最優策略也是采取“不增加安全投入”。這樣的話,無論企業1采用什么策略,企業2為了自身利益一定會選擇“不增加安全投入”策略。反之,無論企業2采用什么策略,企業1也會為了自身利益而選擇“不增加安全投入”策略。
分析可以看出,在市場競爭的條件下,兩個企業都會選擇“不增加安全投入”策略,顯然這個結果不是最優的,最優的結果應該是兩個企業都選擇“增加安全投入”策略。所以,國家如果想要提高建筑安全生產水平,必須制定強制的安全投入規定,監督企業執行,這樣才能達到目的。
五、結論
建筑安全問題是目前我國經濟運行中面臨的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不僅關系到建筑行業的發展,而且關系到社會的和諧與進步。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勞動者不僅需要有生命的保障,而且對舒適的工作場所和生活環境、職業病的防治等方面提出了需求,這是人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從建筑安全科學和經濟學的角度出發,對與建筑安全相關的保險、投入產出理論和博弈論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并且得出了相應的結論,希望能促進建筑業更健康、更安全、更穩定地發展。
(作者單位:重慶大學建設管理與房地產學院)
主要參考文獻:
[1]羅云.建筑安全經濟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2]龍英,劉長濱.建筑安全的經濟學分析[J].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5.3.
[3]張仕廉,董勇,潘承仕.建筑安全管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4]周世寧,林柏泉,沈斐敏.安全科學與工程導論[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5.
[5]馮斌.建筑工程安全效益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碩士論文,2006.6.
[6]袁海林.建筑安全的管理和控制研究[C].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博士論文,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