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8 16:34:1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基礎會計實訓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以桂林航天工業學院為例,目前高職高專會計專業實踐教學課程包括計算技術、點鈔技術、會計書法、基礎會計模擬實訓、財務會計模擬實訓、成本會計模擬實訓、稅收實務模擬實訓、財務管理崗位實訓、會計核算崗位實訓、企業管理模擬實訓、審計實務模擬實訓、ERP實訓、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14門,共計874個課時,在整個必修課1845課時中占47.37%。從這樣的實踐教學安排來看,整個體系“大而全”,貫穿了會計專業的整個教學過程,涵蓋了專業建設的各個方面,體現了對實踐教學的重視。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相對于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要求來說,還缺乏深度,實驗效果不明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1實驗內容相對簡單
我們的會計實驗相對比較簡單,對會計分析、預測、決策等涉及較少,缺乏鍛煉學生運用專業知識創造性地分析復雜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的內容,缺乏深度,無法培養學生在實踐中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學生也只把實踐教學看成是完成一次大作業,感覺在實驗室中進行的教學實踐和在普通教室進行的教學基本沒有區別,學習主動性不強,參與積極性不高。還存在遲到、早退、缺勤、抄襲的現象,尤其是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一般都是由學生自己找實習單位,而學生把實習時間大多花在聯系工作單位、參加面試上,根本無心實習,所要求的實習報告也是想辦法編出來的。而畢業論文也大多是照抄網上的論文,或東拼西湊,這就使得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這兩種重要的實踐課程流于形式。
1.2實踐教學與實際有脫節
現有的實踐教學模式往往被設計成“個人全能項目”,發給學生一套練習題,以及憑證、賬簿,讓學生一個人包攬全部業務,自己操作整個過程,學生自己既是出納、又是會計;既管記賬、又管復核;既是會計員、又是會計主管。這樣一來,學生在實踐教學中對各自崗位的工作流程、任務職能等并不十分清楚,無法形成鮮明的崗位意識。另外,一些在實際工作中發生較多的業務,比如說銀行結算和納稅申報,在實踐教學中往往都是在實訓教材中以文字性材料來說明經濟業務發生的過程、內容和結果,實驗也只是要求學生根據事先填好的結算憑證進行賬務處理和填制某些稅種的納稅申報表,學生根本不知道銀行結算和納稅申報業務的實際發生過程,這使得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不知道怎樣與銀行和稅務部門打交道,缺乏進行銀行結算和稅務處理的能力。
1.3部分教師實踐經驗不足
有些教師自己未從事過實際財務工作,也少有機會到企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崗位進行實踐鍛煉,造成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有時僅按自己的理解或想象來指導實習,造成與會計制度、會計規范或實際會計工作的沖突,從而使實踐教學的質量沒有根本保證。
2構建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
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應該增強實踐,強化應用,體現特色,突出創新,搭建多維度、多層次的實踐教學環節,如下圖所示:
2.1構建實踐教學體系三大平臺
2.1.1實驗教學平臺
實驗地點主要是校內的會計模擬實驗室,包括基礎實驗、專業實驗、創新創業實驗,基礎實驗是學生在學習完會計專業的基礎課程后開設的,包括計算技術、點鈔技術、會計書法、基礎會計模擬實訓、財務會計模擬實訓、成本會計模擬實訓等,一般安排在大一、大二,使學生掌握會計專業的基本業務內容、會計處理和操作過程,培養學生專業基本技能和應用能力;專業及崗位實驗是在學生學習完專業課程后開設的,包括稅收實務模擬實訓、財務管理崗位實訓、會計核算崗位實訓、企業管理模擬實訓、審計實務模擬實訓、ERP實訓等,一般安排在大三,使學生掌握會計專業的系統的、綜合的技能,培養學生專業知識的運用能力和會計職業判斷能力。創新創業實驗,一般是開展創新創業大賽或創建模擬公司,安排在大四上學期,使學生熟悉創業真實過程,培養學生團隊協作意識、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增強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自主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在實驗教學平臺中,在現有的高職高專實驗的基礎上,要注意盡量創造真實的經濟環境,培養學生辦理銀行結算、進行納稅申報的能力,可以考慮將學生分成若干大組,每個大組包括企業小組、銀行小組、稅務小組,每個小組中,“一人一崗,各司其職”,培養學生的崗位意識。不同小組之間有業務往來,不同大組之間也發生業務往來,比如說不同大組的企業之間有采購、銷售等日常業務,同時與其他小組之間還會發生銀行結算和稅務處理業務等。
2.1.2實習教學平臺
大學四年每年安排一次會計實習,第一次是認知實習,讓學生去校外實訓基地參觀、了解,對企事業單位所處的環境和實際工作情況有一個感性認識,一般安排在大一;第二次、第三次是崗位實習,在部分專業課程結束后,到校外實訓基地或其它企事業單位進行實習,熟悉各崗位的職責分工和具體工作內容,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和會計業務處理流程有一個比較完整的理解,大二、大三各安排一次。第四次是畢業實習,安排學生到企事業單位的實際會計工作崗位上去,一般時間安排在大四下學期。要加強實習平臺的建設,首先要有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但長期以來,由于會計工作的特殊性,企事業單位對與高校建立會計實習基地的意愿很淡薄,會計專業的學生實習一直以來就是一個難題。作為高校來說,一方面要與各類企事業單位多多溝通聯系,實行校企共建,互惠互利,實現實踐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另一方面,以投資、擔保、管理、財務咨詢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師事務所等一大批中介機構為突破點,加強會計中介機構實訓基地的建設。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這樣一大批會計中介機構已經開始壯大起來,他們把會計工作當做是一種對外提供的技術服務,不再排斥實習學生的參與,而且在業務旺季對于實習生助理有很大的需求。這樣,學生可以親身參與到各類企事業單位的擔保、咨詢、審計、評估等項目,在實踐中加深對對專業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提高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1.3實踐教學平臺
主要包括社會調查、學年論文、畢業論文等,社會調查一般安排在大三的假期進行,可以針對會計教學或會計改革的熱點問題定出要調查的內容,采取問卷調查、抽樣調查、網上調查和實地調查等多種形式,了解企事業單位生產經營、會計機構設置、會計制度建設等情況,了解會計工作的組織、會計人員素質、會計核算、會計管理等情況,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為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提供寫作素材。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都具有實踐性和理論性的雙重性質,學年論文是學生對一學年所學專業知識在專業實習實踐的基礎上進行的理論總結,一般安排在大三下學期;畢業論文學生對大學四年所學專業知識在各類實習實踐的基礎上進行的理論總結,一般安排在大四下學期。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的寫作,作為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來說,要強調從實踐中選題,在實踐中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對于那些通篇理論論述,缺乏實踐內容支持的論文,可以考慮要求重新選題和定位。
2.2提高教師實踐能力
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到實踐教學的質量,現在的高校教師大多是從學校到學校,沒有在企事業單位工作過,缺乏實際會計工作經驗。學校要積極創造條件,建立與校外實習基地、企事業單位、會計中介機構的聯系和交流機制,鼓勵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定期到這些單位掛職,從事具體的財務工作,積累會計實踐經驗,提高實務處理能力,更好地滿足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需要。也可以多組織會計專業教師到兄弟院校參觀學習,交流教學經驗,多參加教育界和會計職業界組織的學術交流、研討活動,提供相互學習的平臺。建立校外注冊會計師、注冊審計師、注冊資產評估師等財務專家以及經驗豐富的會計從業人員檔案,保持經常性的交流,促進產學研結合,還可以定期將這些專家學者請進校園作相關內容的專題講座,甚至直接授課。同時支持會計專業教師參加職業資格和專業技術資格的考試,并要求取得資格證書,達到會計教育對“雙師”型教師的要求。
2.3建立實訓技能和質量評價體系
完善和規范實踐教學評價,建立實訓質量和技能評價體系。評價體系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對學生專業技術水平和實踐操作能力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另一部分是教師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要制定評價體系的詳細考核指標和考核方式,對學生的考評可以采取閉卷考試、開卷考試、口試、社會調查、社會實踐、手工模擬、上機模擬等多樣化的形式;對教學質量可以建立學校、教務處、系部、學生和校外財務專家五級監控和評價體系,采取學校抽查、系部檢查、教師自評、校外專家評學、學生評價等多種方式,尤其對實驗實習過程進行嚴格監控,分階段進行考核,從而對整個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進行科學的評價。
3結束語
1 獨立學院會計學科實踐教學體系研究的必要性
根據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最新的統計數據,2013年國際貿易、法學、漢語言文學等10個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的畢業生規模最大,其中英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會計學和藝術設計專業的畢業生都超過10萬人。開設這些專業的院校也普遍較多,如610余所高校開設會計學專業,980余所高校開設英語本科專業。.
2013年,該院會計系財務管理專業3個班和會計學專業12個班,畢業生人數為884人;2014年,財務管理專業3個班和會計學專業21個班,畢業生人數為1384人。會計專業畢業生規模增長十分迅速,隨之而來的是就業問題日益突出,學校、學生與社會都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提出難以從人力資源市場招到合適的人才,相關會計崗位招不到人的尷尬十分突出。學生的就業難與企業的招工難,顯示出當前我們的高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過剩與稀缺的悖論。在這樣的現象表面深處,是我國高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市場人才需求上的脫節。由于高校學生就業關系著千家萬戶,如何通過改變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其適應性,以改變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形勢,受到社會方方面面的關注。動手能力不如高職學生,專業分析能力不如研究生,這是人們對高校會計專業人才能力的認識。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與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有所不同,它要求更扎實的會計類基礎理論知識,更豐富的相關的專業知識面,一定的會計職業分析能力。同時,還要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和較強的會計知識的應用能力,以保證其相應本科學士身份。如此一來,在堅持與其它高校專業相同教學的同時,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還要做好特色專業的建設,建立明確的專業實踐教學目標體系,使會計學科專業學生不但能夠得到相應的專業技能應用能力的鍛煉,更可以在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基礎上,提高其職業素質。
2 獨立學院會計學科實踐教學的現有基礎
學院對學生規模和實驗室規模最大的會計系實踐教學建設一直較為重視,使會計學科的實踐教學體系初步成形,并且實踐教學經驗逐步積淀。為加強學生實驗、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的建設,會計學科設置了四位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
通過四位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初步形成以“專業基礎理論教學―手工模擬實踐教學―專業課教學―計算機模擬實踐教學―企業行為模擬實踐教學―實地實習”為主線的實踐教學思路。課程實踐的課程設置包括課程實驗和實驗課程兩大類。課程實驗其中,8門專門實驗實訓課程按課程學期安排和課程前后設置又有著層次性的劃分。
第一,會計手工模擬類實訓,主要開設的課程包括:初級會計學手工實訓、財務會計分崗實訓。第二,會計信息化類課程,主要開設的課程包括:會計信息系統、ERP軟件(財務管理系統)。第三,專業知識提升課程:企業行為模擬―ERP沙盤推演、財務管理實訓、審計實訓、金融會計實驗等各方向專業實踐教學。第四,綜合運用仿真性課程,主要開設課程包括:校內仿真實習。除了在校內實驗室實踐操作之外,學院還同用友軟件、韶關中一、廣東嘉永、中山中信和廣州大創等多家企業以及增城紅日會計師事務所、增城增信會計師事務所等簽訂協議建立合作關系,作為校外實習基地,已簽約的實習基地18家,其中70%在穩定的使用。第五,學生頂崗實習。頂崗實踐崗位原則上與學生已簽訂的就業協議單位一致,學生在企業獨立承擔部分財會業務,增強學生對崗位的適應性。第六,假期專業調查。主要利用寒暑假,針對財會領域中的熱點問題,結合教學內容開展專題調查,院里制定統一的考核表,學生自選企業進行專業調查并撰寫學年論文。第七,撰寫畢業論文(設計)。
3 進一步明確專業定位,突出辦學特色
近兩年,會計學科建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全體師生投入到新一輪的專業改革熱潮中,擬從自身的現有條件和基礎入手,準確定位,突出辦學特色,為會計學科實踐教學體系的進一步優化奠定基礎。
3.1 專業定位
■
3.2 專業特色
突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掌握會計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為基礎,以培養會計核算和分析能力為核心技能,以培養計算機應用能力與稅收籌劃能力為特長技能,以綜合素質養成為輔助,構建以實踐教學為重點,突出崗位技能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
4 會計學科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4.1 實踐教師缺乏,教師本身缺乏科研和實踐能力
目前高校實踐教學中,師資較為缺乏,而師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好壞。受傳統精英教育的影響,經管類實踐教學教師大多來自高校,教師大多缺乏實際經營管理經驗,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教師的講授理論多于實踐教學,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也就可想而知。另外,高校教師只有教師資格證書,獲得職業資格證書的人比例較低,具有熟練操作技能的老師就更少了,所以加強實踐教師師資隊伍建設已經迫在眉睫。
4.2 實踐教學管理職責不明確,實踐教學縮水
學院的實踐教學管理制度還未完善,工作職責不明確。實踐教學涉及教務處、實踐科、二級教學單位、各系部下屬教研室、實驗管理中心、網絡中心等各部門,該院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各部門職責分工不明確,管理工作的隨意性較大,缺少服務意識和質量意識,這種弊端造成了各部門之間的推諉和摩擦。在實踐教學的整個過程中缺少激勵機制和獨立的評價機制,造成實踐教學教師的動力不足,實踐教學縮水。
5 實踐教學體系優化思考
5.1 改進教學方式,優化實踐教學模式
經過不斷改進,在原有實踐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建成“雙軌、多循環,崗位技能遞進式提高”的教學模式。其變化主要有二:第一,由雙循環改為多循環。即在校內實訓平臺,緊緊圍繞會計、財務管理兩條軌道,在基本業務中采用同一課程內部業務的多循環,多門課程之間的連接循環,不同企業不同崗位完成輪換,輪換結束完成特殊業務的循環。每一門課程內部,分為單元模擬、階段模擬和綜合模擬三個階段,采用的方式是習題作業、手工模擬、多媒體模擬、會計軟件模擬等,通過這些方式實現部分業務的多個小循環。通過多門課程的綜合模擬,實現業務的連接大循環。使學生專業動手能力既有普遍的適應性,又有明確的針對性。第二,圍繞專業定位和辦學特色,突出崗位技能遞進式培養。如,校內實驗中心、校外實習基地、社會實踐場所、課堂、競賽、學生社團活動等,在每個實習平臺,采取 多種實踐方式的路線進行,形成“遞進式”鏈條,使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得以穩步、扎實、遞進式提高。
5.2 適當調整實驗課程或課時,完善實踐課程體系
會計實驗課程內容的設計要在確保專業基礎知識、專業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進行設計,使會計實驗教學真正起到會計課堂理論教學的延續、補充和深化的作用。首先應該調整課程中實踐教學課時數或實驗課程。如《會計信息系統》實踐課時數,也由原來的36課時,增加到54課時。《審計實訓》因教學軟件及教學條件原因改為《審計學(下)》等,其次應該在原有多媒體會計模擬、多媒體審計模擬、手工會計模擬、電算化會計模擬等獨立實驗課的基礎上,增開財稅崗位情景實踐、崗位職能綜合實訓等課程,不斷完善實踐課程體系。通過適當調整實驗課程或課時,完善實踐課程體系,形成一個能夠滿足本專業培養目標的獨具特色的教學體系。
5.3 增強實戰能力,創造就業機會
校外實習基地是連接學校和企業之間的橋梁,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解決就業問題的突破口。學校已開始實行“學制3年,第七學期跨專業綜合仿真平臺,第八學期學生自主實習”的培養模式,拓展實踐空間和時間,不斷增加實習基地數量,積極探索與各經濟機構合作辦學新模式。
5.4 完善畢業設計,鼓勵創新創業
為使畢業設計的內容更符合培養方向,體現專業特征,該院對這一環節進行重大改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實施多元化的本科畢業設計考核模式,每個學生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從單一的研究型論文(一般的畢業論文)轉變為二種可選模式,即:研究型論文和應用型論文(畢業實習報告))兩種類別中選擇。二是不斷完善畢業論文的設計環節。針對上述兩種類型的畢業設計形式,重新確定每種類型的論文格式、考核重點及成績評定。對畢業設計的寫作要求更為嚴格和規范,同時形成明確的制度文件。新的改革追求設計性和創新性,提倡學生個性發展,鼓勵創新、創業。
5.5 增加實踐教學投資、改善實踐教學條件
要想培養學生良好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必須具有良好的時間教學條件,這就要求學校要增加實踐教學投入,完善實踐教學設施。在選擇和購買實驗室器材的時候,要考慮專業未來發展的需要,體現出專業發展的前瞻性要求,尤其是要保證計算機器材設施的充足,滿足財會電算化、信息化的要求。其次,要與用人單位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建立校外實習基地,為此學校應該與企業簽訂學生實習協議,采取利益共享+人才培養的模式,利用校外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上崗實習的機會,利用校外實習基地讓學生積累工作經驗。同時,也可以利用校內實習崗位資源,比如說學校內的財務處、審計處等部門,這些都是良好的實習場地,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習機會。
5.6 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實踐能力
財會專業本身就是一種實踐性、社會性比較突出的學科,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直接關系到學生實踐知識的積累,也影響到學生知識的運用。為此,學校必須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建立起高水平的財會教師隊伍,為此要積極引導教師參與實踐教學,增強自己的實踐教學能力。首先,要建設高水平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其次,學校可以外聘一些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財會專家到學校擔任客座教師和教授,還可以與會計事務所等機構進行合作,聘請優秀的注冊會計師、資產評估師等到學校參與教學,提高教師隊伍的實踐教學能力。
5.7 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編制針對性實訓教材
論文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中職會計專業也逐步發展起來。但中職會計的教學也顯現出它的陳舊和不足,畢業生的動手能力和適應能力也較弱。因此論文結合這些特點,提出了會計教學實行分階段與模塊式相結合的構想。
1、中職財會專業教學模式現狀
目前中職學校在財會專業課的教學中,教學理念、內容、方式和途徑都遠不適應社會的要求。
一是教學理念存在偏差,主要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課時比例不合理,時間安排錯位,只強調理論教學而忽視實訓的重要性。
二是教材信息嚴重滯后,教材中不少內容還是傳統的舊知識,遠不能反映經濟的發展。
三是教學方法與方式上重教輕學,教學中教師還是沿襲傳統的單向傳輸式教學方法和單一教學程式,仍以傳統的標準要求和衡量學生。
2、中職財會專業進行教學模式改革的意義
2005年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十一五’期間要重點發展中等職業教育,使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和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同時,重慶作為國家城鄉統籌發展的試驗區,大量的中小企業應運而生,財會技能型人才會出現空前的短缺。在這大好形勢下,中職財會專業類教育,改革創新教學模式,既要培養學生掌握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更要注重培養學生掌握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
3、中職學校財會專業的教學改革
目前中職學校的財會教學模式無法培養出符合用人單位需求的學生,必須正視存在的不足,改進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實施活模塊、多渠道、重技能的教學,培養符合用人單位需求的實用型初級財會人員。
3. 1中職財會專業縱向實行分段式教學
財會專業實踐性很強,教學應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核心,為此把中職財會專業分段教學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基礎理論與分項實訓階段、綜合實訓與考證階段、頂崗實習拓展階段。
第一階段:中職學校的教學計劃一般是安排前兩學期集中學習理論,然后再進行實訓。不過這樣的安排,會造成財會知識的理論學習與實踐技能培訓的間隔期過長,這會帶來兩個問題:一是學生學習理論知識時沒有實踐培訓而使理論顯得過于空泛,二是在后來的實踐實訓中又要重新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復習以前學過的理論,這不但花費了時間和精力,也擠兌了實訓時間。因此,可以考慮在每一單項理論講述完畢后就進行分項實訓。分項實踐教學的內容簡單,容易組織實施,并且可以保證在學生每學習完一個相對獨立的單元之后對會計業務的處理過程進行階段性的實踐操作,這樣一來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的安排就比較緊湊,便于他們接受和掌握會計理論和技能。 轉貼于 第二階段:經過前一階段的學習實訓后,學生只是分項掌握了相關知識和技能,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識架構,因此第二階段就要在原有基礎上進行綜合模擬實訓,也就是以一個模擬工業企業的某一個月份完整的經濟業務資料為會計主體對象,進行全面、系統地綜合模擬實訓。綜合模擬實訓所采用的會計資料是完整的,包括企業的總體概況、產品生產工藝流程、企業財務制度的有關規定和說明、賬戶的期初余額、經濟業務等。經過充分模擬各環節的操作流程,使學生接近相關企業的經濟活動,親身體驗和熟悉會計核算的方法;再在老師的悉心指導與帶領下模擬操作實訓的各個步驟,使學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會計循環的全過程,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知識架構。這個階段之后,學生往往已經具備考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能力,所以老師要給予及時的指導,幫助他們考取會計從業資格為下一階段作好準備。
第三階段:學生可以采取自主聯系和學校推薦的方式進行一年的頂崗實習,這是完成學生由專業技能的墻養到崗位就業的過渡,順利實現學生走向社會轉變的重要途經。因此,我們應充分利用這一年寶貴的實習時間,將實踐教學擴展到頂崗實習的實踐工作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職業核心能力。
3. 2中職財會專業橫向實行模塊式教學
以《基礎會計》學科為例,這門課程是財會專業的基礎人門學科。在講授《基礎會計》課程、設計教學模塊時,要結合中職學生的特點,貫徹“輕”理論、“重”實踐的教學理念,不再以理論教學為核心,而是把模擬演練、實訓等實踐環節作為教學核心,以職業實踐能力為重點來進行教學,這樣能夠加強他們對崗位知識的了解和掌握。
根據上述分析,可以考慮將《基礎會計》課程和《會計模擬實訓》分項實訓整合為一門基礎會計理論與實訓課程并分成五大模塊。
關鍵詞:實踐性教學;課程實訓;綜合實習;實踐性教學考評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0)09-0231-01
會計專業是高等職業教育辦學歷史最為悠久的專業之一,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課程體系,為培養財務工作的中初級專門人才發揮了積極作用。筆者根據高職會計專業的特點,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的改革作了一些探討。
1 實踐性教學改進的幾點思路
1.1 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方法
這里所強調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方法是指以教育思想的轉變和先進科學技術的運用為特征,在強調教學“硬件”現代化的同時,也強調教學主體(教育者)思想現代化。只有將現代化的管理思想和先進科學的教學設備結合起來,才能最大限度在實踐性教學中發揮作用,強調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并不是對傳統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的否定,而是要求做到傳統教學手段和方法與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有機結合。
1.2 貫徹于教學活動的全過程
實踐性教學作為一種基本的教學手段應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包括校內與校外,課堂內與課堂外,日常教學活動與測試檢查等。
1.3 設置階段實訓課程和綜合實訓課程(可在手工實訓室或erp實訓室進行)
階段實訓又稱為課堂實訓,是指在學習某門專業課的過程中穿行的分步實訓或在該課程完成之后進行的專題實訓。綜合實訓課程包括社會實習和綜合模擬實訓。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了解社會,每學年安排一周的社會調查或社會見習,第三學年畢業前安排6-7周社會實習(或企業頂崗實習);綜合模擬實訓主要是指在第三學年第二學期安排的校內手工實訓和會計電算化模擬實訓。
2 建立三段式實踐性教學體系
2.1 一般課堂的實踐性教學
一般課堂的實踐性教學是指學生首次接觸到某技能,教師首次將此技能傳授給學生的過程。本階段的目的是使學生認識和了解技能,應突出技能的指導和模仿訓練。例如,基礎會計的第四章會計憑證、第五章賬簿的教學,一開始就可以技能教學為主線組織教學,讓學生在操作中明確憑證、賬簿等賬表的填制,比純粹傳授式的教學效果要好得多。也可結合幻燈演示、多媒體教學軟件演示、課件演示教學等方式,以幫助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建立感性認識,并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2.2 課程實訓或稱階段實訓
這是建立在第一階段一般課堂實踐性教學基礎之上的技能訓練。課程實訓主要是以模擬實訓為主,不必強調課程的綜合性,可以是專題實訓,也可以是簡單的過程實訓,大部分是階段性的分步實訓。如,基礎會計教學可組織簡單的過程實訓。實訓的經濟業務是最為基本的,涉及的憑證也是最常見的,目的在于突出會計核算從填制原始憑證到編制會計報表的全過程,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并掌握會計工作的基本規范。工業會計和商業會計的課程實訓則不求全過程,而是突出各自的特點,對技能進行專門的具體化訓練,采取分步實訓的方式:工業會計組織貨幣資金、成本核算等分步實訓;商業會計組織批發和零售業務分步實訓;最后畢業實習時,才組織經濟業務全面的、會計核算方法豐富的綜合實訓。
2.3 綜合實訓
包括學年社會調查或見習以及畢業實習,又以畢業實習(或企業頂崗實習)為主。會計專業的畢業實習采取校內模擬實訓和校外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由手工模擬實訓、會計電算化實訓、社會實踐(即企業頂崗實習)、實訓總結四個基本環節組成,它們相互聯系,互為補充,是畢業實習的基本組成部分。還可在此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性地組織就業指導、彌補性訓練、畢業小答辯、專題講座等內容。本階段的模擬實訓應突出其綜合性和崗位流轉性,既要模擬會計核算過程,又要模擬企業的經營運作過程,使學生在仿真的環境中明確經營活動的來龍去脈以及崗位的職責和工作內容。由此,應設置模擬公司,在模擬公司中進行崗位流轉學習。綜合模擬實訓是畢業實習的主要內容,但不能單一化。必須認識到,模擬始終不能代替實際,讓學生走向社會十分必要。
本階段的實踐教學,是以前面兩階段的實踐教學以及理論教學為基礎,又是前兩階段教學的升華,應突出技能的綜合運用,訓練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即將走向工作崗位奠定基礎。
3 豐富實踐性教學內容,編寫系列實訓資料
實踐性教學的系統方案是實踐性教學落實的重要前提,而豐富實踐性教學內容,編寫好系列實訓資料則是實踐性教學的重要質量保證。
對于一般課堂教學的技能教學,主要是使學生認識和了解技能內容,技能教學較分散,難以編寫系統的資料。該階段實踐教學需要的資料依賴于教材和教師的適當補充基本可以解決。課程實訓資料的編寫應突出針對性和互補性。第一,課程實訓相對一般課堂的技能教學,對技能的訓練相對集中,因而就要有針對性地多角度多形式提供訓練資料。第二,各學科之間,特別是會計專業課之間,知識技能聯系緊密,實訓資料也應利用這種關系,互為補充,避免重復訓練,從而節約時間。
綜合模擬實訓資料的編寫應突出系統性和綜合性。系統性是指實習內容應圍繞會計工作的全過程,包括設置帳戶、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編制、登記賬簿、成本核算、對帳結帳、會計報表編制及簡單的財務分析指標計算和分析這一系列工作環節。綜合性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指實習應盡可能地涉及本專業主干課的知識和技能,如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稅收、財務管理、會計電算化等課程內容;另一方面是指綜合財務相關崗位的工作內容,如經理、業務、倉管、出納、會計等,還要突出與銀行、稅務部門的業務往來,便于流轉實訓。為此,我們編寫了基礎會計實訓教材、工業企業會計和商業企業會計綜合模擬實訓教材,會計電算化模擬實訓教材,以供學生實訓。
4 加強實踐性教學的考評,完善評價體系
與一般考試相比,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的內容多,連貫性強,涉及的方法多,數據繁,實踐性教學的考評存在很大困難。因此,運用科學的方式方法考評,是實踐性教學改進的重要一環。
4.1 改革常規卷面考試內容,加大對技能的考試
例如,基礎會計的考試,引入了憑證填制、賬簿登記以及報表編制等操作題,分數占50%以上,且要求嚴格按規范操作。
4.2 探討抽題考核的新辦法
這一考核辦法可用于畢業考試。將會計工作的過程分為若干段,如填制原始憑證為一段,編制記賬憑證又為另一段,以此類推,編制若干段的實操考題,學生隨機抽取到哪一段就實操哪一段的內容,可以節省考評時間。這種考核辦法雖不能考查全部技能,但由于是隨機抽題,學生只有全面掌握了,才能取得好成績。所以,其結果是能夠反映學生的掌握情況的。
4.3 畢業論文成績、平時作業、課堂考勤、實訓成績計入總分
撰寫畢業論文一般包括選題、收集資料、確定研究思路、撰寫論文等過程,實際上是學生對知識獲取、信息選擇的過程,即綜合知識、綜合技能運用和發揮的過程。撰寫畢業論文有利于深化所學知識,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按優、良、合格、不合格打出成績。再結合平時作業成績、課堂紀律考勤成績、實訓資料練習成績,綜合評價學生畢業成績。這樣,實踐性教學的評價不是一錘定音,它的評價綜合化、系統化了。同時也督促指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將來順利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操作技能基礎。
參考文獻
[論文摘要] 會計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會計是操作性、技術性很強的一門學科,而《基礎會計》是會計專業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學好基礎會計是非常重要的,而要學好基礎會計這門課程,理論知識和實訓的學習是并重的。
《基礎會計》是會計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是進一步學習和理解后續各門專業課程的先修課程。由于該門課程涉及的概念多,理論抽象,核算復雜,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困難。而會計學本身是一門操作性、技術性很強的課程,講授起來顯得比較枯燥,如果教師一味的講述理論知識,不輔助一定的實訓或實訓工具,面對一群對會計知識一無所知的學生,要提起他們對該課程的興趣和一定的感觀認識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教師在日常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在注重理論知識的同時注重實訓的重要性。通過實訓增強學生的感官認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基礎會計專業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和過程式知識,分別通過會計理論教育和會計實踐兩條途經獲取。這兩條途徑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一、扎實的理論知識是實訓的基礎
眾所周知,中國教育正朝著把大學教育普及的方向快速發展,就業成了教育中最突出的一個問題。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年代,大學生是不愁工作的,但在教育全面擴招的今天,就業成了國家、企業、家庭中最大的問題。是工作機會減少了嗎,不全是;是我們的用人單位太挑了嗎,也不全是。因此,我們的教育單位“覺醒”過來了,是我們培養的學生不能適應了。所以很多院校都在改革,針對用人單位的普遍意見(學生缺少實踐能力),都在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培養上花了很多的成本。但在改革的過程中,又走入了一個誤區—忽略的理論知識。在近十年的會計教學中,筆者發現,會計實訓是很重要的,但理論知識的學習也是必不可少的。面對初學會計的學生來說,應如何打好他們的基礎呢?筆者認為教師在教授課程中應做到語言風趣,盡可能的列舉生活中的例子幫助學生理解很抽象的概念。比如,在基礎會計教學中,大多學生對于生產成本這個會計科目非常難理解,我舉了一個炒“宮爆雞丁”的例子幫助學生理解,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把“直接材料”的投入、“直接人工”的投入、“其他直接支出”的投入和“制造費用”的分配轉入比喻成 “雞丁”的投入、“花生米”的投入、“油鹽”的投入和“水電煤氣”的分配轉入,增強了學生的感官認識,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實訓和實訓工具是理論知識的保障
注重理論,加強實踐,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是基礎會計教學的根本任務。在基礎會計教學中,每當碰到會計憑證、賬簿、報表等內容時,在課堂上很難下定義和解釋,如果教師只是照本宣科,即使花費了大量精力,其效果仍不理想。如果我們在會計實驗室中進行實物教學,復印一些典型的原始憑證, 購買各種格式的記賬憑證、報表,要求學生完成填寫、鑒別、審核原始憑證,正確填制記賬憑證,自己動手裝訂憑證,編制匯總記賬憑證,登記各種明細賬和總賬,編制會計報表,依次完成整個會計循環。若有條件可領學生到實習企業進行參觀, 在參觀中讓學生多了解一些工廠的生產流程、業務內容; 在實習企業會計工作室, 讓學生多看一些不同類型的原始憑證, 了解從原始憑證到會計報表的整個核算過程和會計工作組織知識。這樣學生所接受的將不再是空洞的理論,而是實戰演習,從初始記賬、算賬、報賬到關鍵的用賬、可以彌補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缺憾,可以為我們培養出理論夠用、技能過硬、素質全面的會計人才。
三、理論知識應和實訓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
會計專業理論與會計實訓的銜接,能突出會計知識的適用性。會計理論來自于會計實踐, 是會計實踐經驗的概括總結, 同時又對會計實踐工作加以指導, 所以教師在對基礎會計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構建出較完整的理論框架, 而且還要樹立起完整的操作理念。因此, 在講授基礎會計課程時都需組織配備相應的會計模擬實訓資料與教材進行銜接, 將一定的課堂教學時間用于指導學生實訓, 將較系統的實訓資料發給學生, 把需解決的問題交給學生, 將實訓作為基礎會計課程教學中一個不可缺少的內容。通過指導學生會計實訓, 把學生的理論思維引到與會計相結合的實際中去, 通過實訓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增強會計知識適用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有過這樣的體會——學生太“懶”了,許是高考壓得他們太久了,一進大學就松懈下來。確實大學學習較之高中要松的多,所以為了能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基礎會計教學應將會計專業理論教學與會計實訓教學有機結合起來,許多理論問題根據實訓需要由學生自主去鉆研解決, 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體會到一種成就感, 以此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而這個能力的培養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完成。教師的講課精力可也放在學生通過鉆研而解決不了或解決不好的問題上來, 便于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發揮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四、基礎會計教學中的誤區與規避
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把握好理論教學與實訓的比例,如果課前沒有充足的準備工作,很容易造成厚此薄彼的現象。特別是實訓,根據學生的配合程度和教師的控制能力,所需時間會不盡相同。因此為了能更好了教學,教師應在課前做好準備工作,做到課前收集資料、課中精煉講解、課后留有內容,讓學生在學到理論知識的同時增加了動手操作的能力。
總之, 對于基礎會計的教學,需要在注重會計理論教學的同時,注重會計實訓, 并且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 這樣才有利于提高基礎會計的教學質量,為學生學好后續課程打好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任兆英:會計理論教學與模擬實訓的銜接問題探析.會計之友,2006,(11)
[2]強錦:關于《會計學基礎》教學的思考.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07,(01)
關鍵詞:會計;實驗室教學;研究;實踐
一、當前高職院校會計實驗室教學的現狀
高職會計專業的教學目標是培養高素質、高層次、應用型會計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會計實踐性教學是為培養“能力強、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等會計人才的一個重要途徑。但是目前多數高職院校的會計實驗室教學還不能適應這一要求,當前會計實驗室實踐教學的一般做法是:在一間機房內,給每臺機器裝上財務軟件,再設計一套實驗流程及實驗數據即可。這種模式一次性投資少、建設難度低、見效快,在全國迅速普及,信息化的初期確實給學生提供了一個進入實際工作的橋梁,但隨著企業信息化進程的加快,企業的財務系統與生產、供應、銷售系統密切聯系,共享信息資源。這一功能單一的模擬實驗室僅從專業的角度出發,立足崗位培訓學生,教學內容狹窄,無法適應企業信息化新的要求。所以說,企業信息化的迅速發展必然要求加速實踐會計實驗室教學模式的重構。
二、實習基地是會計實驗室的升級
實習基地是實踐性教學的載體,是學校的“練兵場”,是學生的“習武地”。所以,實習基地要真正體現專業特色和水平,體現先進性、配套性和實用性,不僅要產生教育效益,而且要產生經濟效益,形成教學、實習、生產、服務一體化。
要充分利用校內現有的實習基地,如語音室、實驗室等給學生實習的空間和舞臺,使其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不斷加強實踐技能的訓練,為走出校園打好基礎。校外實習基地以就近、實際為原則,根據各專業的特點,來開發一批具有實習實踐價值的企業或公司。如商英專業可開發旅游局、旅行社、外資企業、合資企業、翻譯服務公司、進出口公司等為實習基地;服裝專業可開發服裝廠、縫紉部、干洗店等為實習基地;與這些企業,公司建立起合作伙伴關系,簽訂合同,明確職責,履行手續。每年按計劃、按比例進行學生的實習實踐活動。這樣不僅給企業和公司帶來了效益,節約了資金,而且學生得到了鍛煉,吸取了經驗,提高了能力,達到了實踐的目的和效果。
三、構建新型的會計實踐教學體系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
1.應用教學軟件
(1)會計模擬實驗軟件。會計模擬實驗軟件主要有會計核算教學軟件和會計管理教學軟件。會計核算教學軟件是將會計核算方法、會計數據處理過程,用系統軟件編制成專門用于處理會計業務、會計核算的軟件,如用友會計軟件(教學版)。教師利用這些軟件教學,能全面、形象地介紹會計核算的全過程。學生利用這些軟件,可以加強對會計核算程序的理解,還可以進行練習,在計算機環境中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會計管理教學軟件,是將會計管理思想和會計方法,用軟件工具編制成專門用于處理會計預測決策、會計控制分
析、會計考核評價等問題的軟件。
(2)多媒體課件。多媒體課件是利用多媒體課件制作技術,將會計實踐課程教學的重點難點內容制作成集畫面、圖像、文字和聲音等為一體的,具有智能結構、反映教學內容和教學思想的軟件。這是一種通過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演示和解說實務操作過程的實踐性教學形式。它有利于增加實踐教學課堂容量,壓縮實踐教學課堂時間,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大大提高實踐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和可理解性,提高教學效果。
(3)考試與改卷軟件。這是利用計算機系統編寫的能夠完成實踐課程自動抽題、無紙化考試和自動閱
卷的教學輔助軟件。這種軟件一般具有自動生成考試盤、考試試卷、電子考試、自動閱卷、成績查詢和分析等功能。
2.充分利用網絡教學手段
實行現代化教學手段,首先應將會計電算化模擬實驗室建成局域網,實現小范圍內信息共享和傳遞,再將會計電算化模擬實驗室局域網與校園網絡連接,實現全校范圍內信息共享和傳輸。更加重要的是應以會計精品課程建設為契機,建設會計專用教學網站,將會計教學資源放在專用教學網站上,讓學生隨時共享實踐教學大綱、教學課件、電子教案、教師授課錄像、習題集、題庫、實驗指導書、教學案例等教學資源。
3.采用會計案例教學
會計案例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圍繞會計教學案例,綜合運用所學會計專業知識與方法對其進行分析、推理,提出解決方案,并在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進行探討、交流的實踐性教學形式。如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審計學等課程均可采用此種教學形式。案例教學的關鍵在于案例設計,要求案例來自實踐,同時又要經過加工提煉。案例應盡可能多地包含各方面的信息資料,包括直接和間接、確定和不確定的資料,且答案應是多元的。案例教學能改變學生被動、消極地接受知識的狀況,通過讓學生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綜合分析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完善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形式
會計實踐性教學應包括以下八個方面,即演示教學、案例教學、單元練習、模擬實習、校外生產實習、社會調查、項目設計、撰寫論文等。
1.演示教學。這是一種通過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演示和解說實務操作過程的實踐性教學形式。這種方式一般與日常課堂教學活動結合運用,以幫助學生對所學(或即將學習)的知識建立感性認識,并為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這種方式可根據教學需要安排在課堂教學之前、之中或之后。它有利于增加課堂教學容量,壓縮課堂教學時間,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大大提高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和可理解性,提高教學效果。
2.案例教學。這是一種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圍繞某教學案例,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與方法對其進行分析、推理,提出解決方案,并在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進行探討、交流的實踐性教學形式。如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審計學等課程均可采用此種教學形式。案例教學的關鍵在于案例設計,要求案例來自實踐,同時又要經過加工提煉。案例應盡可能多地包含各方面的信息資料,包括直接和間接、確定和不確定的資料,且答案應是多元的。案例教學能改變學生被動、消極地接受知識的狀況,通過讓學生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培養學生
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綜合分析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3.單元練習。這是一種在完成課程某一單元教學內容后所進行的階段性實務訓練的實踐性教學形式。單元練習是為課堂教學內容服務的,在內容設計上應系統地反映本單元的教學內容,使學生能理論聯系實際,完整、系統地掌握本單元的教學內容;練習中既要有確定解的問題,也要考慮能反映復雜多變的現實情況并有多個解的問題,以培養學生充分應用提供的資料全面思考問題、發現問題并提出多元化解決方法的能力;要考慮不局限于某一單元的綜合問題,以培養學生利用本課程已學知識,甚至其他前導課程的知識、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4.校內模擬實習。這是一種在校內實驗室進行的以一個企業一個生產經營周期的基本業務以及前期的有關資料為基礎,通過一整套真實的會計憑證、賬簿、報表,模擬企業財會部門會計實務處理的實踐性教學形式。校內模擬實習的關鍵是實習資料的仿真性和內容的完整性以及對模擬實習的指導和考核。從模擬實習的內容上看,不僅包括會計核算,還應包括財務管理和財務分析;從實習手段上看,既要進行手工模擬實習,又要進行電算化模擬實習,一般先進行手工模擬實習,后舉行電算化模擬實習。校內模擬實習,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根據會計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進行實務操作的適應能力和執業判斷能力。
5.校外生產實習。這是一種直接讓學生到校外實習基地跟班或頂班參加會計實務工作的實踐性教學形式。校外實習一般屬崗前練兵,是教學環節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屬于綜合性實習,其實習內容涉及廣,包括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審計、稅收、金融等諸方
面的業務。除此之外,通過校外實習,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等。校外實習的目的主要是對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鍛煉和培養。
6.社會調查。這是一種利用假期或校外實習機會或特定安排一定時間開展多種形式的專題調查、并撰寫專題報告的實踐性教學形式。社會調查一般由學生獨立完成,調查的內容和形式也可由學生自主選擇,學校和教師主要做好組織、動員和事后的交流、檢查工作。社會調查是學生深入實際了解社會獲取信息的有效途徑,是對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和觀察、分析、表達、交際、合作及解決現實問題能力的培養。
7.項目設計。這是一種讓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親自動手,完成某一實際或模擬系統(項目)設計,并撰寫設計報告的實踐性教學形式。如根據會計原則對某些特殊業務進行確認、計量,并設計會計科目、會計核算程序和方法;根據國家有關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企業管理的需要設計會計制度、財務制度、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對商品化會計軟件進行修改、完善和對某一模塊進行開發等。項目設計可以一人獨立完成,也可以一個項目小組完成;可以在校內完成,也可以與企業聯合完成。老師一般只提出目標和要求,不要有固定的模式和答案。
8.撰寫論文。這是一種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開展學術研究的實踐性教學形式。撰寫論文一般包括選題、收集資料、確定研究思路、撰寫論文等過程,實際上是學生對知識獲取、信息選擇的過程,即綜合知識、綜合技能運用和發揮的過程。撰寫論文有利于深化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撰寫論文包括中期論文撰寫和畢業論文撰寫與答辯。通過畢業論文的答辯,可以鍛煉和考核學生的思維、語言表達能力。
四、我系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的經驗與不足
(一)實驗室及會計實踐專業化問題
我系實訓室種類較多,但是每種只有一間,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同時多個班級開設同一實訓項目,則場地不夠,不能充分滿足教學的需要。同一類實訓師資力量稍嫌不足:表現在會計教師少,教研室里既承擔理論教學,又承擔實踐教學,而且有些老師對實踐教學項目并不熟悉,比如說有些老師精通手工模擬,有些精通軟件操作,如果精通手工的老師排在軟件實訓里教學效果不能達到最佳。所以應配備專門的實踐教學老師,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實踐室的作用。
(二)教師的會計實踐經驗不夠
目前會計實驗指導教師大多是高校畢業生,他們從學校畢業后就直接上講臺,又由于手上的工作比較繁忙,很少有機會同時在企業里從事財務實踐工作,雖然院系會組織定期培訓,但專業知識往往不能及時更新,實踐教學整體水平不高。而實驗指導教師是影響學生會計實踐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直接關系到學生對實踐學習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因此,加強實驗教師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實驗指導教師的專業能力,是各院系在會計實驗室教學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三)實訓教材的適用性問題
實訓教材是體現實踐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知識載體,是組織實踐教學、傳播知識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保證。實驗教材是實踐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教材建設是開展會計實踐教學的基礎。高職高專會計實踐教材的編寫必須體現最新的企業會計制度和會計研究成果,并能將理性認識和感性認識進行有機結合。但是要找到一套適合本院系學生和實驗室條件的實訓教材是比較困難的。
(四)針對以上的幾個問題,我們結合實驗室條件、師資力量及學生素質,探索出一套成之有效的會計實踐教學方法。
1.組織教師走出課堂,參加社會實踐,并切實為之創造條件。不定期地參與事務所的一些審計評估工作,有些個別教師還在其他單位及事務所參與更多的會計、審計工作。他們將已掌握的企業資料,制作成相應的案例,充實教學,使課堂教學形象、生動,貼近實際;同時,教師在參加社會實踐中也得到了鍛煉和提高,使理論教學在見諸實踐的過程中得到了升華,有效地推動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
2.在對學生進行技能訓練的同時,我們還要求老師也盡可能地取得相應的技術等級證書和專業資格證書。現在,我系所有會計教師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會計證、電算會計證、計算機等級證、珠算證、會計師證、注冊會計師證等。通過自己切身的體會,老師們很自然地把取證的職業技術能力的要求與學歷教育的要求融為一體,注入課堂,使理論教學與取證考試相互融通、相互滲透,增強了取證輔導的針對性。教師既是講師、副教授;又是會計師、注冊會計師。他們能講課、能編寫教材、能帶實習、能指導畢業論文、能承擔與教學有關的科研課題;也能動手做傳票、登賬、出報表、并進行財務分析。教師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帶動了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高。
3.自己動手,編寫適合本院系的會計實訓教材。實踐教材原則上應采用高職高專規劃教材,但考慮到本院系的辦學特色,根據高職財會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結合新《會計法》《企業會計制度》和《企業會計準則》,遵循科學性、合理性、實用性、針對性、適時性、有效性原則,編寫融會計基本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為一體的會計理論與實務一體化教程,并配套制作動態實驗教材、電子實驗教材和立體化實驗教材,得到了授課教師和學生的一致認可,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盛錦春等.信息技術與會計教學整合[J].上海.信息技術.2006.
[2]李飛星.會計模擬實驗室建設與會計實驗教學[J].北京.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06.
Abstract: For accounting professional,practice teaching is the necessary step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professional judgments,as well as a necessary means to make the students meet the employment needs of the market,and reach the employing standard of employing units. The concept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skspractice teaching arrangements be reformed in order to build a structured,well-targete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framework and to protect its reasonable implement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actice teaching status of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and builds overall framework of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and explains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essentials of practice teaching taking the case of four basic accounting practices.
關鍵詞: 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整體框架;構建
Key words: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overall framework; build
0引言
2007年教育部、財政部的“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育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大力加強實驗、實踐教學改革[1]。“社會責任”理念也要求教師本著對社會負責的態度,一方面要將一批有創造力的學生培養成研究型人才,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為各行業培養實用型人才。對于會計學專業而言,實踐教學是學生運用知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專業判斷的必要環節;也是培養學生適應就業市場需要,達到用人單位用人標準的必經途徑。
1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分析
1.1 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高校教師多自學校畢業即任教,理論功底扎實,實踐經驗缺失;長期以來,教師普遍重視理論課的備課和教學,對于實踐課,很少有充分認真的備課過程。以致于教師自已對實踐技能掌握不牢,對實踐過程中學生存在的問題不能解釋,更談不上對學生進行啟發式的教學,引導學生如何去進行判斷,尋找正確的答案。
1.2 實踐教學環境制約校內實習缺少對與會計主體外單位的環境模擬;校外實習一是實習基礎難找,二是接納能力有限,三是實習崗位單一[2]。編排合理,內容經典的實踐教材一書難求。諸多不利影響了高校的實踐教學質量。
1.3 實踐教學體系不能滿足培養需要從目前各高校開設的實踐計劃上看,其一,實踐內容大多以在一般工業企業為例,缺少對特定行業(如金融企業)會計實踐。有的高校還取消了會計手工模擬實習,這對會計學專業的學生了解會計信息的輸入和處理、輸出過程極為不利。其二,單課程實驗較多,課程與課程之間缺乏銜接,各自為政,沒有一個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其三,實踐教學體系沒有根據高校的定位進行設計,教學研究型大學體系與研究型大學、高職教育沒有區別。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到,目前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存在諸多不足,原因有主觀的也有客觀的。解決問題要“綱舉目張”,本文就實踐教學中的“綱”――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進行探討,并以四項基本實習為例說明實踐框架的組織實施。
2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整體框架的構建
2.1 實踐教學分類筆者認為,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可分為基礎性實踐和創新性實踐兩類,前者為必修,后者為選修。創新性實踐包括指導學生參加商業計劃大賽,大學生挑戰杯比賽,進行社會調查及指導學生對會計某一專題進行深入研究并撰寫論文等,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基礎性實踐包括單項課程隨堂實驗,單項課程實驗室實驗,綜合實訓,以及畢業實習等環節,這些是每個學生畢業時都需要掌握的基礎。在組織過程中,經過恰當的教學,同樣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提高其職業判斷能力。可這些實踐教學環節并非簡單羅列,各環節之間有著邏輯的先后順序。因此,有必要對各教學環節進行分析,提出一個整體框架。下文主要對此進行探討。
2.2 實踐教學整體框架構建本文結合南華大學會計系實踐課程設置,對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環節進行分析,并整合成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整體框架(見圖1)。
從圖1可以看出,會計實踐教學分為兩類,一類為基礎實踐,一類為創新實踐。
基礎實踐教學中,又分為四個前后緊密聯系的階段。
2.2.1 課程隨堂實驗教學階段。在理論教學完成后安排。教師先把具體的操作方法與技巧介紹給學生,然后指導學生親自動完成。在學生的操作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并結合在實際操作中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和講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2.2 單項課程實習階段。是針對會計學專業主干課程(如基礎會計學,成本會計,財務分析,財務管理等)完成之后,在校內實驗室進行的基礎性實習,運用本門課程的內容進行分析,并寫出實習報告。
2.2.3 綜合實訓階段。這一階段,我們堅持手工模擬實習與會計軟件實習相結合,一方面,是因為對于南華大學這類教學實踐型學生而言,學生畢業后面對的會計工作環境,可能是計算機環境,也有可能是手工環境;另一方面,手工模擬實習能讓學生清晰得看到會計數據的中間處理環節,從而對會計信息的生成有深刻的感性認識。綜合實訓階段,我們還安排了審計實習,審計實習雖然是從形式上看,雖然是審計課程的單項實習,但由于其內容的綜合性,因此安排在綜合實訓階段。
2.2.4 畢業實踐階段。綜合實訓結束后,學生掌握了會計的基本理論與實務,理解了會計處理的標準和操作規范,并形成初步的職業判斷能力。此時,再進入畢業實習中的校外實習基地實踐,就能有的放矢,迅速將所學知識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同時,學生也可以評價實習企業的會計處理,學習與工商稅務部門及與企業其他部門溝通的方式。這一畢業論文是本科學生四年學習的總結與升華,也是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在指導畢業論文時,并不能簡單的視為基礎實踐或創新實踐,指導應因人而異。
3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整體框架的組織實施――以四項基本實習為例
張五常曾指出:“任何學術都是從幾個單元的基礎互輔而成,然后帶動千變萬化的應用。學得越精,所知的就越基本。若忽略了課題之間的連貫性,就不得其門而入。”[3]會計實踐亦是如此,在組織實施別要注意各階段的聯系。
3.1 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整體框架實施要點高校會計學專業每種實踐教學都應包括:實踐教學的目的,實踐項目設計,實踐指導手冊,實踐環境布置及實驗總結與評議等,并通過相應的形式組織實現。會計實踐教學整體框架組織實施的要點在以下幾個方面:
3.1.1 統一的目標體系。實踐教學整體框架的總目標是讓學生運用理論,掌握會計行業操作規范。階段實習有階段目標。隨堂實驗是檢驗學生對理論的初步理解;單項實習讓學生認識會計,財務管理及成本會計操作流程;綜合實訓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系統的解決問題并進行模擬操作;畢業實踐則是將學生與社會聯系起來。
3.1.2 統一的實踐基礎資料。世界是一個整體,世界是普遍聯系的。為了方便教學,會計才會分為基礎會計,成本會計,中級會計,財務管理等課程進行講解。最終,學生要對會計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因此,在實踐教學安排中,相關的實踐基礎資料要統一,并據此編寫各自指導手冊。
3.1.3 統一師資培訓安排。除各課程的隨堂實驗由任課老師負責外,對于參加其他幾個階段實習指導的老師,要進行統一培訓。使指導老師清晰了解每個階段的實習目標,實習內容,實習流程和實習考核方式。
3.2 會計四項基本實習的組織實施下面以南華大學會計系的四項基本實習為例,說明整體框架的組織實施流程。四項基本實習指會計學專業學生的認識實習,會計手工模擬實習,會計電算化實習和審計實習。
3.2.1 會計認識實習在《基礎會計學》課堂教學中,主講教師將賬、證、表掃描,利用多媒體教學向學生展示了會計所用的載體,并在隨堂讓學生做了填制憑證,過賬等實驗,但學生對于會計循環缺乏系統認識。會計認識實習彌補學生認知不足。該實習屬于第二階段――單項實習,時間安排是《基礎會計學》結課后的數周,其目標是加深學生對會計循環的認知。在實習組織中,南華大學會計系組織學生到實驗室查閱以前年度學生手工模擬實習所形成的檔案。閱讀前,指導學生本次實習的重點在于了解會計數據從原始憑證到記賬憑證,再到總賬、明細賬,最后經過分類匯總,形成會計報表上的信息整個流程;引導學生去追蹤具體某些業務的來龍去脈;提示學生注意觀察會計實務中會計信息的載體。
3.2.2 手工模擬實習與會計電算化實習手工模擬實習歷來是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的重點,是學生對所學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等主干課程的綜合運用,以培養學生的職業判斷。該實習中,學生3-4人為一組,分別模擬主管,會計,出納等崗位,實習過程中實行定期輪崗,共同完成一家企業從建賬到編報會計報表手工操作全過程。該項實習教學關鍵在于實習環境的布置。教師負有指導學生,模擬銀行,稅務機關部門等職責。
手工模擬實習結束之后,學生可以根據同一套資料,通過財務軟件來進行處理,從而比較兩種模式下的區別與聯系。湘潭大學實行的“雙重會計實習”[4],北方民族大學實施的“手工+EPR軟件財務會計校內實習”[5]的組織實施正是如此。
3.2.3 審計實習審計實了審計實踐指導書之外,還需要有被審單位的基本資料。審計中的詢問等方法,需得到被審單位的配合。渤海大學李玉珍認為應給學生一套特殊的賬,有意識地設計有代表性的案例,讓學生去審計[6]。但我們從會計師事務所和歷屆畢業生反饋信息來看,事務所一般不會將風險大的項目安排給初入職場的畢業生。審計實習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各種審計程序,并規范地編制審計底稿。因此,在本項實習中,我們安排各小組交叉審計本班同學在前述手工模擬實習中完成的財務檔案,包括各種明細賬、總賬、憑證和報表等,同時,教師模擬銀行,客戶等外部單位,接受函證并回函。學生在審計過程中,對賬簿有疑問的,可立即與被審方聯系。各組執行審計程序,編制審計工作底稿,同時可以互相查證被審小組在手工實習環節是否有錯誤。
這四項實習中,所用基礎資料統一。如06級學生進行手工模擬實習,再經過電算化實習驗證實習結果,該學期審計實習以手工實習結果為基礎進行交叉審計。修改后的手工實習資料又可作為07級學生的會計認識實習資料。組織實施難點在于實習所用教材的選用。教材應以會計事項為單元,從多個維度還原每個會計事項,讓手工會計處理,ERP中的輔助核算及管理所需信息,審計調查等實習能從中調用數據,各取所需。然而,市場目前還沒這樣的教材,為此,南華大學會計系組織自編了一套。
學生在完成實驗室的實習后,進入企業進行校外實踐和畢業論文階段。這部分實踐組織另文規范,在此不再探討。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z].教高(2007)1號.
[2]樊千.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創新探索[J].中國大學教育,2008,(2):81-82.
[3]張五常.讀書的方法[M]. 香港:花千樹出版社,2000,(5).
[4]黃昌勇,陽杰.雙重會計實習模式探索[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6,(4):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