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1-28 10:23: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班主任管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由于班主任工作具有復雜性和艱巨性,所以,班主任工作常常受到難以預料的因素干擾。影響班主任工作的因素很多,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教師自身的基本素質。要想成為一位成功的班主任,就必須先具備良好素質。
職業道德是教師做好本職工作的先決素質,更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先決素質。如果班主任不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不但無法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相反,還會給學生帶來傷害和不良刺激,甚至還會對教師這個職業的聲譽造成不良影響。
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熱愛教育事業,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尊重學生的個性和意見,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還要具備廣博的知識面,良好的人文素養,熟練的基本技能。即:敏銳的觀察能力;多角度的理解能力;較強的自學能力;機智、幽默的交際能力;立體的思維能力.
主動與學生接近和交流,問長問短,用微笑和溫情去感染學生,使學生消除窘迫感和恐懼感,與班主任老師融洽相處。師生相互溝通感情,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尊其師而信其道”,這是班主任工作的目標而又較難如愿以償的。學生可以不聽家長的話,卻很聽老師尤其是班主任的話。由此可見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
1.班主任必須加強道德品質的修養,品格要端正,精神世界要美好
班主任必須做到衣冠整潔,儀態端莊,適合規范。在這一點上,教育界的許多前輩為我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試想,班主任如果穿著怪異,發式奇特或濃妝艷抹,則不僅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會在審美方面給學生帶來不良影響。在與學生交往的過程中,班主任也要做到形象美。第一,一視同仁,不在言語和行為上歧視、刁難和體罰學生;第二,對學生的愛要純潔、坦率,使之有益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第三,要與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實行教育教學民主,不搞包辦代替,不搞家長式教育。
2.班主任要熱愛學生,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熱愛學生是師德的核心。是人民教師的基本品德。教師對學生真誠的愛,是十分重要的教育因素。
⑴班主任對學生的幫助和教育,首先要使學生感受到這是出于對他的愛護和希望。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從內心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忠告和批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⑵班主任對學生的愛應該是公正無私、誠實嚴肅的。不公正的對待學生,教育效果適得其反。
⑶熱愛學生,首先是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即使是批評,也在講究場合和方式。要幫助學生尋找錯誤的原因,幫助學生尋求改正錯誤的措施和方法。給學生以改正錯誤的機會和條件。這樣,學生才能對老師講真話、說實話,把班主任當作知己和朋友。
3.班主任必須加強文化業務修養
班主任要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不但要學習思想政治工作理論,扎實的掌握自己所教學科專業知識,還要具備一定的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和美學等方面。班主任應具備廣博的知識面,這是時展的需要,是培養全面人才的需要,也是因材施教的需要。
4.班主任必須具備一定的組織協調和正確處理師生關系的能力
班主任與本班各學科任課教師協力合作是有成效活動的基本條件之一。同時,完美的去協調各學科任課教師之間的關系,溝通師生之間的感情,為任課教師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不能只顧自己完成任務,不管別人教學工作情況如何。班主任要努力做到:
⑴要主動幫助各學科任課教師全面的了解班級學生的各種情況,這對于他們有效的實施學科教學,提高教學成績不無裨益。
⑵與各學科任課教師不斷溝通,有效的幫助其處理一些棘手的師生之間的矛盾。
⑶注意傾聽學生和各學科任課教師的反映,對此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議和改進措施想辦法消除一些學生與各學科任課教師之間的隔閡。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發揮教師中“優秀分子”的作用.
總之,班主任工作很艱巨也很復雜,班主任教師在教育中首先要制定好班級管理制度,同時要注重道德情感的培養,促進道德信念的形成,尊重學生的人格,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在新課改后,班級教學管理實施策略要隨之轉變,這就要求班主任教師要舍得花時間去全面地觀察學生,花精力深入到學生的生活中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性格、愛好、需求、興趣和家庭狀況等方面的信息,善于研究活生生的學生,不斷促進班級管理方法方式的轉變,提高在新課改后的班級管理能力。有人問:在課新改后怎樣轉變班主任教師以往的班級管理方法呢?我想就是要在班級管理中做到“一廢除”“二允許”“三開放”“四帶進”“五轉變”“六狀態”。
“一廢除”,就是要廢除班級管理中的指責性語言,批評要講究藝術性,實行無劣評價,多注意學生表現出來的閃光點。
“二允許”,就是允許學生自愿選擇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允許學生相互交流、討論、評價、質疑管理方法,并且可以指正管理教師的不足。
“三開放”,開放班級管理的評價空間;開放學生的自我管理的思維空間,實行多維度的多層次的學生評價;開放班級管理的學習空間和感情體驗過程。
“四帶進”,把積極的情感,把尊重和信任,把隨機鼓勵性的賞識,把成功的喜悅和分享帶進班級教學管理工作。
“五轉變”,班級教學管理由重知識的傳授灌輸到同時重視學生的成長發展轉變;重視學習結果到重學習過程和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轉變;由班主任主宰班級管理工作到以班主任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自我學習訓練為主線的轉變;從居高臨下向平等融洽轉變;由“一言堂”的封閉式班級管理向師生互相配合,著重突出學習和體驗感悟的情感開放式班級管理工作轉變。
“六狀態”,就是班主任以學生的學習狀態為參照的對班級管理效果的一種自我衡量。具體操作辦法是以學生的注意狀態、參與狀態、交往狀態、思維狀態、情緒狀態、目標達成狀態,來評價教學管理的效果。
二、對新課改后班主任的教學管理效果評價的思考
在最近幾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本人結合實際,從文化視角嘗試推進班級管理工作,突出了物質、精神和制度三個方面,為班級管理提供了精神支撐。一是造輿論彰顯亮點。抓住班級的特色優勢,是班主任管理的需要,更是樹立班級形象的關鍵點、“牛鼻子”。為了彰顯航空服務專業特色,筆者首先抓住了環境美育,加強了教室環境美化。張貼名人名言、勸學語言,讓墻壁“說話”。設置了入學“心語角”,學生人人一語,每天抬頭看視,讓勵志“招手”,等等。這樣一來,教室環境煥然一新,特色文化氛圍濃厚。二是提精神對準焦點。青年學生成長的階段性特征強,總體上會出現“U”型趨勢,中間的階難度最大,也最重要。對此,筆者結合班級實際,突出“四抓四養成”主題,每個學期選準一個焦點,提煉學生們的精神氣。先后抓思想教育,突出“勵志”主題,促進學生養成刻苦學習、自立自強的行為信念;抓傳統文化教育,突出“篤行”主題,促進學生養成尊敬師長、熱愛公益的行為理念;抓行為規范教育,突出“法治”主題,促進學生養成遵紀守法、誠信文明的行為信念。這樣,始終把個人凝聚在集體中,把對學生的成人與成才教育密切相連,言之有物,施之可行。三是建制度破解難點。班級管理難度大,問題多,這是客觀事實,形成的因素也復雜。但是,管理上出問題,產生機理在于缺乏制度依以貫之的執行。抓班級管理,沒有嚴格的班級紀律,步伐一致就很難。對不愛學習的幾個同學,筆者采取“自醒法”,要求兩周寫一次學習計劃及近期目標,最后把積累的一疊計劃、目標一起反饋給他,讓他們自己體會“長立志”、“立長志”的感受;對于個別上課調皮搗蛋的同學,筆者發揮他們愛動的特點,采取“換位法”,專門讓他們組織適合自己的活動游戲,以他們為主角,讓他們在游戲和活動中帶動全班同學活躍起來,同時通過換位讓他們理解尊重老師尊重人的重要性。
建設班主任文化,有助于提升班主任隊伍建設,有助于提升學生教育的成效。因此,要高度給予重視,更需要系統建設、建好班主任文化,其關鍵,在于使班主任文化建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化于情、固化于制。內化于心,就是要讓先進班主任文化成為領航標。教書育人集中體現了學校各項工作的核心價值觀。班主任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鑄魂育人,要引導班主任自覺增強這種意識,以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作為檢驗工作的唯一標準,在全體班主任中形成統一思想、共同理念和基本規范。堅持不懈地研究和推進班主任文化建設,促使班主任隊伍形成并始終保持職業風范,為推動發展樹立正確的導向。外化于行,就是要讓先進班主任文化成為動力源。文化的創新驅動也源于此。要著眼于把文化活力轉化為動力,探索創造一個寬松的環境,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建立完善的評價和激勵機制,引導向上,公平公正。大力推進學習型班主任建設,提升素質,永不僵化。這些措施的落實,在于具體推動班主任文化建設。班主任文化真正外化于行,集中到一起就是學校形象。當然,也需要樹立文化典型,開展主題文化活動,建立文化禮儀,營造文化氛圍,進一步增強班主任的文化執行自覺性。
融化于情,就是要讓班主任文化成為軟實力。“文化的繁榮發展不能任其自然成長,必須加以引導、加以培育、加以研究。”育人是系統工程,班級管理是系統工程的一部分。抓住班主任這個文化創造、運用和發展的主體,創造條件讓他們敢于創造,長于管理,善于總結,就能使其能夠引領人、鼓舞人。當更多的學校管理者受其影響,掌握和使用這種文化的精髓,其產生的能量就會越大,最終共同造就競爭力。從這個意義上講,先進班主任文化映射的是一個學校的形象、特色和優勢,是軟實力。
班主任在管理和教學實踐當中體現出來的風格,將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作業布置繁多、消極的教學評價等,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大幅度地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如果轉變風格,只給予學生少量但是難度和趣味性相對較高的任務,同時開設積極鼓勵式的評價方式,學生除了能在學習中獲得快樂,還能滿足自我的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生興致,提高主動教學的效果。可以看出,積極的班級管理風格,會對教學環節形成不同的影響,最終作用于學生,繼而影響教學效果。
2如何體現班主任的管理風格
2.1親和的風格
作為一個班主任,應當從情感上給予學生真誠的關注,關心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狀態,積極耐心地了解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與學生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中職院校的學生的主要課程是學習專業技能,他們大多在畢業之后就將走向工作崗位,這對他們在校學習的效率有著很高的要求,無形中增加了他們的學習壓力,因此在學習方面,班主任要幫助學生消除心理壓力。要幫助學生減少心理壓力,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心理壓力是怎樣的,班主任要把握恰當的時機主動找學生談話。有的學生性格比較內向,和班主任談話時由于緊張,不能有效地表述內心的想法,所以班主任也可以利用網絡聊天工具和學生交流。
2.2寬容的風格
2.2.1寬容對待學困生問題中職教育的宗旨是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和輸送有專門型技能的人才,中職生中的學困生是指專業知識和技能學習不到位的學生。從人文關懷的角度來講,中職班主任對待學困生不應放棄對其的培養,而應熱心地關注他們,幫助他們建立起學習的信心。每一個人生來擅長的方面都有所不同,學困生其實并非完全是學習不刻苦的學生,可能是因為天賦和興趣的影響才導致他們的成績和表現不理想。對待學困生,應該積極地去搜尋他們身上的優點和長處,尊重他們的自尊心,對他們的每一次進步及時地進行鼓勵。同時可以聯合家長分析學困生的特點,共同消除他們心理上的障礙,讓他們走出自卑的心理狀態,重新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逐漸建立學習的信心。
2.2.2寬容對待違紀問題在教育的實際工作中,常常會遇到學生違紀的情況,如打架、曠課、遲到等。違紀的學生的心理特點通常表現為自控能力差、集體意識弱、逃避現實、情緒不穩定等,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家庭環境方面,父母及其他家長的教育方式不當,給予孩子的關愛太少,疏于管教,或者隔輩撫養的爺爺奶奶對孩子過于溺愛,都容易出現問題。班主任對于違紀的學生應當客觀地對犯錯的原因進行分析,按要求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處分,并耐心對學生進行說服教育,幫助他們總結犯錯的教訓,讓他們逐步糾正錯誤,而不應過多地指責學生。
2.3精干的風格
班主任精干的風格主要是指:班主任在教育教學方面所擁有的能夠直接提高教育教學效果的風格類型。第一,與家長的積極配合,通過主動與家長進行溝通,實時掌握學生在學校和家庭當中的具體表現,并與家長商議下一步的教學辦法;第二,與學生的配合,班主任隨時注意保護和利用學生興趣,如創設高仿真的教學情境或是利用自身幽默風趣的教學能力,盡可能地吸引學生能力帶領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當中;第三,與班委干部的配合,在選任合格的班委干部之后,將班級管理權限下放給班委,引導學生自我管理,信任班委的同時更多地給予其肯定和支持。
3總結
1.學校對于高中班主任選擇及培養的不嚴謹
在我國,還沒有一套比較嚴謹科學的班主任選人體制,一般就是由比較有經驗的老師和主科老師擔任,還有就是學校用人唯親,甚至有許多班主任都是找關系才擔任的,這對與班集體的教學教育管理也是起著一定的反面影響。其次,現在的好多班主任只考慮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班級的升學情況,這就大大忽略了學生三觀和心理素質的培養,將學生的其他科目的課時霸占來集中補習一科。
2.學生家長與教師之間互相不了解
我國教育之中強調“以人為本”的概念。但是在高中班級中,班主任與學生之間更多的是一種上下級的關系,這就大大違背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而且在老師的授課過程中,只是老師單方面的講述和要求,只是以班主任自己的教學目的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從而忽略了學生的主管思維和發散思維。嚴重抑制了學生的主動能動性。此外,學生的第二課堂是在家庭了,可是在除了在家長會上老師與家長能有簡短的交流之外,在平時都是通過學生在中間傳遞信息,也不利于老師了解學生,家長了解老師,久而久之,雙方的阻礙和矛盾便會萌發,最后影響學生的學習。
3.班主任教師缺少對后進生的關注
以我們學校為例,某班級有60人,其中有15人左右學習成績較差,行為習慣也不是很端正,針對這樣的后進生團隊,此班班主任基本上采取的是無視和忽視的態度,任其自生自滅,只要是不影響整體教學和班級成績即可。現今的高中之中,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這其實對這些高中生是不公平的,這樣的班主任在師德方面的體現也是不足的。
4.教師忽略了班級集體的作用
其實嚴格來說,學生才是班級的主體,但是在我國現階段的高中,由于體制和升學的種種因素,學生往往是屬于被支配的角色,班主任一般將班級的所有規定和流程都安排好,學生只需服從,在管理上,雖然每個班級都有一套完整的班級干部機制,但是學生干部往往只是實施者和班主任口令的傳達者,并不能對班級的整體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班主任教師在管理班級上的完善和創新措施
1.學校要建立一個科學的、民主的、創新的班主任管理體制
首先,學校應該由“人治”變為“法治”,建立一套嚴謹而又嚴格的班主任用人標準,不能隨意的由某人或者某領導一人決定。其次,要實行暫定規定。如果某個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期間出現問題,校方應該及時發現并討論對策,能者上,庸者讓,次者下。最后,班主任之間要建立自我管理制度,定期有負責人帶頭,進行分組總結和討論,互相汲取經驗,互惠互利。
2.高中教師要多和學生的家長溝通和交流
在高中,班主任如果單純的是加強和學生的交流,那是片面的,是無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班主任還應加強和學生家長的交流。現在,好多的家長覺得,自己將學生的后勤管理工作做好就行,認為把教育以及學習的工作交由班主任以及各科任教師負責就可以了,這樣的想法是不正確的的。教師們不但要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家庭環境,還應該向學生家長介紹學校、教師以及班級的教育管理條例,從而取得家長的理解及配合,最后達成共識。在積極的家校交流互動中,能夠有效改正一些家長錯誤的教育思想,有效增強家長自身的教育水平,有利于家長對學生的教育。只有這樣班主任和家長才可以做到真正的透明溝通,對學生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3.高中班主任要重點關注自己班級的后進生團體
作為一名合格的高中班主任,我認為促進后進生的轉化很關鍵。后進生一定有自己的優點,老師應創新的進行賞識教育,盡可能看到后進生身上的潛力,激勵后進生將這些閃光點作為發展的起點,通過努力把優點進一步發揚,這樣就達到促進后進生的積極性。所以我認為,首先,班主任應該對每一位后進生進行一定的關心和愛護,改進后進生目前的學習現狀,而且在日常學習中給予鼓勵及激勵,這就有利于他們樹立自己的信心。其次,老師應多注重他們心理上的健康和培養,讓后進生感受到老師的重視,使他們感受到班級的溫暖和集體的力量。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防止學生有心里上的不平衡。
4.班主任要創造性發揮學生自身的主體作用
班主任教師發發揮班集體的重要力量。班級團體里面的每個同學都對整個班級的建設和班級的水平起關鍵的作用。所以教師既要重視充分發揮班干部的主觀能動性。班主任要結合日常學習、學生品質、能力等方面選擇及培養能夠協助自己管理好班級的助手,這是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關鍵所在,還要強化班級組織的紀律教育。班主任在進行班干部選拔之前,應該強化班級組織的紀律教育,以使學生意識到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讓他們明白個人要服從組織的安排,這有利于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
三、結語
首先讓他們樹立小學生意識,作為一名小學生必須知道小學生活與幼兒園、學前班生活的不同之處。做到按時上課、下課,有病有事要跟老師請假。見到老師主動問好、團結同學、做好自己每天的值日。其次是上課的習慣,聽到鈴聲響了要迅速回座位坐好,上課時要做端正,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言,不能做小動作,不能講話。一年級的孩子自我約束能力很差,很多要求必須落到實處,這樣經過一點一滴的積累,他們才會逐漸養成習慣。再次是下課時的習慣,下課了先去廁所再玩游戲,在做游戲的過程中要注意安全,不能玩危險游戲,更不能打罵同學。最后是學習的習慣,在這里為什么把學習習慣放在最后呢?因為一年級的知識是比較簡單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心智的成熟,有些知識是可以融會貫通的,反而其他行為習慣顯得至關重要。一旦孩子們從思想上和行為上養成良好的習慣后,那么學習也就不再是難事。在學習上嚴格要求孩子們,必須按時完成作業,讓他們認識到:寫作業是“你”份內的事,是“你”應該做的,學習是給自己學的,不是為了任何人。
二、制定合理的班級班規,內容要具體。
比如我制定了:認真做值日,保持教室、衛生區、校園衛生。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等廢棄物;堅持講普通話,說話文明,學會用“對不起”“請”“不好意思”“謝謝”“不客氣”等禮貌用語,不講粗話、臟話;做操或者升國旗排隊時要快、靜、齊;不經別人允許不拿別人東西。內容越具體他們才更明確自己能做和不能做的事。長此以往良好的班風班紀就形成了。不過在執行的過程中一定要“一碗水端平”。
三、與家長保持良好的溝通。
班主任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校訊通、班級QQ群、電話、面談等方式,反饋孩子的在校表現,總之就是要與家長保持聯系,只有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更好的進行學校教育。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孩子在校時間畢竟是少數,大多數時候是在家里的,教師看到的孩子們只是他們在學校的片面表現。另外,父母的教育也時時刻刻影響著孩子。只有班主任與家長保持溝通,架起心靈的橋梁,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性格以及受父母影響的程度,從而使班主任更好地開展各項工作。
四、重視賞識教育。
一年級的孩子自尊心很強,都喜歡被表揚。成人也不希望自己被他人批評,更何況是內心脆弱的孩子們呢?在教學管理中我發現,一年級的孩子們其實是很容易“哄”的。比如上課時,有同學聽課很認真,我就會說“趙子怡,你真是個善于傾聽的孩子”其他孩子就迅速效仿這個孩子,聽得很專注。相反,某同學做小動作,我就會說“李佳琪,你坐的真端正”,其他孩子一聽老師表揚別人了,立馬就坐的比之前端正;某同學字寫的不認真,我就會說“楊宜健,你今天的字寫得真漂亮”,其他孩子聽見后馬上把自己寫得不漂亮的字擦掉后重新寫。由此我便常常利用孩子們喜歡被表揚的心理,真誠的贊美做得好的孩子,不僅肯定了德行優秀的孩子,也促使行為習慣不好的孩子們改掉自己的缺點,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的老師可能會說“只夸獎,不批評可以嗎?”當然不是,適當的批評也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對于屢教不改的孩子,或者是有自負心里的優秀者,在這里只能說賞識教育所占的比例舉足輕重。
五、結語
關鍵詞:班主任;班級心理輔導;社會支持
一、大學班主任成為有效班級心理輔導者的條件
無論是兼職大學班主任還是專職班主任(輔導員),都會面臨角色的沖突。班主任要想成為有效的班級心理輔導者,就要做好由教育者、管理者向心理輔導者角色的轉變,學習與掌握心理輔導的相關知識,特別重要的是要擁有良好的人格特征。
(一)班主任應擁有良好的人格特征
班主任自身的人格有著特殊的力量與教育的作用,影響著學生的人格塑造與心理健康發展。班主任應具有如下人格特征:1.真誠、友善、熱情、豁達、幽默。2.積極的自我意識。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自愛自信;清楚并欣賞自己,肯定自己的價值觀。3.善于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關懷學生、平易近人;愿意做學生的榜樣,發揮示范的作用,嚴于律己。4.具有自我成長的取向,不斷地拓展自己的視野,不斷地更新知識結構,勇于創新。5.具有良好的班級組織與管理能力;遵守職業道德,以學生的利益為重,保守秘密,尊重學生的隱私權。
(二)班主任應做好向心理輔導者角色的轉變
影響心理輔導活動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輔導者的角色問題,輔導教師要符合學生的心理期待。大學班主任多是由專業課老師擔任,有些大學班主任是由專職輔導員來擔任。任課教師與專職輔導員在工作中常常充當權威者與紀律執行的監督者的角色。學生期待的心理輔導者的角色是他們的朋友、顧問,能關心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引導、啟發他們,幫助他們解決適應問題與成長問題。在輔導活動中,班主任常常會遇到紀律執行的監督者、管理者與心理輔導者的角色沖突。班主任在班級輔導中應轉變角色與工作方式,由教育者、管理者的角色轉變為朋友、顧問、指導者、協調者的角色;班主任同時是輔導活動的促進者、示范者,必要時也可以作為班級輔導活動的成員參與活動,與學生平等相處,達到真情流露,心靈交融。班主任在輔導中應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改變以班主任為中心的師生關系,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注重班主任權威因素的傾向,強化教育的平等意識;改變灌輸式教育方式,注重師生互動,注重師生情感因素的輔導方式,努力縮小師生間的心理距離。
(三)班主任應掌握班級心理輔導的知識
大學班級心理輔導,不同于主題班會。班級心理輔導需要以團體心理輔導的理論與技術為基礎。因此,大學班主任應學習班級輔導的相關知識,提升自己的輔導能力與技巧。班主任應掌握如下知識:1.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包括:大學生在情感、愛情、人際關系、個性、升學與就業等方面的心理特點;大學生在不同年級階段遇到的發展問題與適應問題;如何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預防心理問題的產生;對有心理問題學生的初步鑒別。2.班級心理輔導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包括掌握和運用團體動力的基本理論,班級心理輔導活動的設計與實施的基本原理與技術;班級團體成長的過程;大學班級文化對學生心理的影響;關于班級心理輔導主題的知識。3.班級心理輔導中的基本技術。包括:積極傾聽、價值澄清、鼓勵支持、發問、調節示范、自我開放、與學生個別會談的技巧等等。
(四)班主任應掌握關于班級團體的知識
班主任在設計班級輔導活動時,應掌握有關班級團體的知識:1.班級團體發展過程。班主任應知道班級團體正發展到什么階段;目前主要的發展任務是什么;可能遇到的發展問題是什么;自己目前應做什么工作;如何利用班級團體對學生個體產生影響或開展輔導活動等。2.班級團體心理狀態。包括班級成員間的關系、班級團體的社會氣氛、班級團體規范、班級團體凝聚力、班級人際溝通以及如何通過心理輔導活動提高班級團體凝聚力、如何形成班級團體規范、如何形成良好的人際互動等。
班主任應研究這些班級團體因素在學生個人心理健康形成和發展中的作用。班主任不僅應研究如何按照心理健康教育的規律來組織和教育班級團體,而且應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班級團體中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各種因素來實現其教育。
二、大學班主任開展班級心理輔導的措施
(一)調查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班主任應為學生建立心理檔案,收集學生的個案資料。
學生心理檔案的內容大致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基本情況。主要包括:(1)身份資料:姓名、性別、年齡、籍貫、民族等;(2)家庭情況:家庭組織結構、家庭成員及工作性質、家庭成員受教育程度、家庭經濟狀況等;(3)在校情況:包括學習成績、綜合測評成績、獲得獎學金及助學金情況、思想品德、行為習慣、特長、交際水平(含同學關系、宿舍舍友關系、是否有戀愛關系、校外人際關系)、擔任社會工作情況(擔任學生干部職務、參加校內外社團等)、勤工儉學情況;(4)重大社會生活事件:如家庭成員死亡、父母離異、生活條件改變、經濟危機、貧困、考試成績不及格、影響生活的重大挫折、疾病等。
2.學生的個性特征。包括:學生的興趣、性格、氣質特點,什么品質占主導地位,存在哪些個性方面的問題等等。
3.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學生是否有心理健康問題,程度如何;是否接受過心理咨詢;影響學生心理問題的因素。
4.學習心理及職業能力傾向分析。學生的學習動機狀況分析,包括是否對本專業感興趣、未來的專業發展方向、有何感興趣的職業、有無學習計劃、出勤情況。學生的能力、特長、職業傾向,生涯規劃情況、是否準備考研等。
(二)組織朋輩心理輔導
朋輩心理輔導是指由年齡相當者對需要幫助的同輩提供傾訴、支持、安慰或咨詢服務。與班主任相比,朋輩心理輔導具有其特殊的優勢。由于輔導者與被輔導者的年齡相仿、文化背景相同、體驗相似、彼此容易溝通與理解,所以他們之間的自然鴻溝小、防御性低、共同性大、互動性高,彼此容易接納,彼此的說服力與影響力比較強。朋輩之間的相互理解程度高于班主任對學生的理解程度,他們更容易在較短的時間內建立信賴的關系,減少輔導時間與精力的耗損,提高輔導效果。由于班主任同他們在一起生活與學習,所以,輔導可以在自然情景下進行,減輕了被輔導學生的心理壓力。班主任在開展此項工作時應注意選擇具有良好心理素質、樂于助人的學生來做朋輩心理輔導員,并且給予他們輔導知識的幫助與培訓,并定期對他們的工作進行督導。
(三)構建班級社會支持系統
社會支持對個體身心健康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社會支持在平時維持個體良好的情緒體驗和身心狀況,從而有益于身心健康。社會支持包括:1.工具性支持:指提供物質或直接服務以幫助他人解決實際問題。2.情感性支持:包括關心、理解、鼓勵、尊重、溫暖。3.認知性支持:主要指在信息方面提供支持,如提供信息、建議和指導。4.友伴性支持:指通過友伴一起從事休閑或娛樂活動,滿足個體親和需求,轉移個體對壓力事件的注意力,增進健康情感等。
大學生遠離家鄉到外地讀書,他們與社會的聯系主要是與同學、老師及學校內外的社團組織等。許多大學生不重視社會支持的作用,因而也沒有意識到建立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在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不知道積極求助,所以往往束手無策,更有甚者采取出走、自殺等過激行為。現實中我們看到,一些學生遇到經濟緊張、貧困、失戀、求職困難等問題,他們不好意思向同學、老師求助,甚至不好意思向遠在家鄉的父母求助,使自己處于緊張焦慮狀態,產生心理問題。班主任應對學生進行社會支持方面的心理輔導,使學生意識到社會支持的重要性,使他們學會利用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學會以積極的心態求助,并且學會主動尋求物質、信息、情感等社會支持的方法,主動構建自己的社會關系網絡。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構建宿舍、小組、班級、院系、學校社團及校外等社會支持的網絡系統,幫助學生創建良好的交往關系,使學生學會相互幫助與共存的交往方式,并在班級團體的網絡中發展自己的社會性。
(四)積極開展班級團體心理輔導活動
大學班級心理輔導是發展方面的心理輔導。輔導的目標是促進大學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發展。班主任應根據班級學生不同階段的心理發展特點,不同階段的適應問題,班級團體的發展情況等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班級心理輔導活動。對大一的學生主要應進行入學適應輔導、學習方法輔導、生活輔導、生涯規劃輔導;對大二的學生進行人際交往輔導、情緒輔導、愛情與性輔導;對大三的學生主要進行考研與就業輔導、自我意識、完善個性輔導;對大四的學生進行求職輔導、職業適應輔導、耐挫力輔導。各年級輔導內容有所側重,也可以交叉進行,如生涯規劃輔導應貫穿于大學四年期間的整個過程。
班級心理輔導應根據大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豐富、靈活的輔導形式。如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游戲、寫心理作業等。輔導活動可以在室內也可以在室外進行,可以在學校也可以在校外進行,如利用春游、秋游在校園、公園、風景區等地開展輔導活動。活動前班主任應與學生協商,共同制定輔導計劃,特別是活動前應讓每一位學生明確輔導的目標、意義、內容與形式,以增強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班主任應創建平等和諧的班級心理氣氛,促使學生在輔導中主動交流互動,使他們在互動中認識自我,彼此啟發,給予反饋、支持與鼓勵;學習新的行為方式和接受新的觀念,并嘗試改變不良行為,促使學生心理健康、人格完善與發展。班級心理輔導活動也能促使班風積極的改變,班集體的凝聚力增強和學生對班級的滿意度、榮譽感。
參考文獻:
[1]石文山,陳家麟.論班級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