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3 19:56: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語文說課稿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chuàng)作。
《獨坐敬亭山》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教材第六冊中的一首古詩,是我國唐代著名的大詩人李白于天寶十二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時所作。詩人被迫離開長安已整整十年,世態(tài)炎涼,長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飽嘗了人間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詩中描繪了鳥盡云去,只有敬亭山與作者相伴的情景,整首詩表現(xiàn)的是作者在政治上遭受打擊后,心情郁悶,到敬亭山尋求慰藉的孤單寂寞的心情。
全詩的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見幾只鳥兒向遠處飛去,直到看不見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飄越遠,四周一片寂靜。我靜靜地凝視著山,覺得山也在看著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總是看不夠。此時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二、說教學目標、重、難點
我根據(jù)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確定認識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為教學目標。朗讀、感悟、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為教學重點,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為教學難點。
三、說教學輔助手段及教學準備
1。可播放畫面,配上古箏音樂,來創(chuàng)設意境。
2。拓展文字資料,介紹詩人的寫作背景,以及李白的其他的詩。
3。學生收集李白的古詩和與課文相關資料。
四、說教法設計、學法指導
自讀自悟法:讓學生自己通過注解來嘗試理解詩句的意思。
熟讀成誦法:讓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感悟語言,培養(yǎng)語感,積累語言。
五、說教學過程
(一)簡介詩人,引出詩題。
1。課件出示詩人李白的畫像,學生根據(jù)收集到的有關李白的資料進行介紹。
2。借機引出寫詩背景——李白在政治上遭受打擊后,心情郁悶,到敬亭山尋求慰藉,于是寫下了這首詩,師板書課題《獨坐敬亭山》,并邊播放動畫邊吟誦此詩,讓學生初步感知古詩的節(jié)奏。
(二)抓住詩題,學習生字亭(ting),了解敬亭山。鼓勵自學,要求讀準字音,著重引導學生交流識字方法:用減一減,換一換等熟字記憶法記住字形。認清字形并在田字格里指導書寫。過渡:你知道敬亭山在什么地方嗎?(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外,因有敬亭而得名。)詩題是什么意思,想想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三)自讀感悟,合作交流。讓學生憑借課文中的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詩句的意思。這樣可以使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1。初讀,掃清障礙。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多讀幾遍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
(2)同桌互讀,糾正字音。聽別人讀,達到對這首古詩有一個初步的感受。
2。再讀,感悟詩的內容。
(1)小組按自學要求合作學習,理解詩意,初步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2)交流匯報:重點讀通詩句,理解詩意(扣重點詞訓練),大致說出詩人看到的景象,整體感知古詩的內容。
(四)細讀品味,體會感情。
1。朗讀一、二行詩句,品味“眾鳥”、“飛盡”、“孤云”、“獨去閑”。想象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的景象,說說詩句的意思,并聯(lián)系作者的遭遇和看到的景象體會作者的心情。(孤獨、寂寞)
2。朗讀后兩行詩句,結合實際品味“相看”、“兩不厭”。(后兩行是說只有敬亭山?jīng)]有嫌棄他,拋棄他,而是和他彼此做伴,彼此相看,卻總覺得看不夠。)領悟作者從敬亭山上尋到一絲絲慰藉的感情,并感悟作者賦予山靈性的表現(xiàn)方法。隨機進行人山對話練習。
課件出示寫話練習:
李白深情地看著敬亭山,輕輕地對他說道:()敬亭山深情地看著李白,輕輕地對他說道:()
(五)誦讀詩句,體會意境。
讓學生根據(jù)理解讀出感受,在配樂朗讀中想象畫面,根據(jù)課件出示的畫面,給畫配詩。播放畫面、背景音樂想象那是怎樣的一番情景。利用畫面和古箏背景創(chuàng)設情景,會把學生帶到當時的情景中去,使學生更好地感受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六)感悟創(chuàng)新,拓展延伸。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對本首詩的學習情況(朗讀、背誦、默寫、畫一畫、演一演、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