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3 03:40:5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中小學藝術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藝術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途徑,農村中小學是開展美術教育的主陣地。藝術教育是一種實踐性、參與性、感染性很強的教育活動,藝術教育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整個學校藝術教育的發展,但就目前的現狀來看,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仍然是整個學校教育中的薄弱環節,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現狀與對策
我的家鄉在陜西省延安市延長縣,這里地處黃土高原,經濟條件較差,是國定貧困縣。今年暑假,因為抗洪搶險,所以學校都沒有放假,我有機會,深入到學校就我所關心的中小學藝術學科的教育現狀進行了調查。
我先后調查了延長縣小學、延長縣七里村小學、延長縣黑家堡中學等 10所學校,走訪教師86人,走訪家長、學生366人。通過調查我了解到以下信息。
一、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的現狀
1、學校領導普遍認為藝術教育是中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中小學藝術教育仍是整個學校教育最薄弱的環節,確實有待加強。
2、學生絕大多數喜歡藝術學科及其相關活動。有97%的孩子喜歡畫畫、唱歌,并喜歡與此相關的剪紙、捏泥巴、書法等活動,也理所當然地喜歡上了藝術學科。
3、教師觀念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 實施素質教育,要求藝術學科與其他所有學科地位平等。但事實上農村中小學的好多藝術課,被看成是副課,本身排的課時就少,還常常被擠占,用來輔導語文、數學、英語等所謂的主課。
4、藝術專業教師缺乏、專業素質較差。
(1)農村中小學,70%以上的美術教師都是由其他學科的任課教師兼任,這部分師資的素質良莠不齊,還有一部分是快要退休的老教師湊合。
(2)目前,高等師范藝術院校畢業生,約有70%的不愿意到農村及貧困地區工作,另有20%的學生不愿意到中小學去任教,直接影響了這些學校藝術教育人才隊伍壯大的渠道。
5、家長對藝術教育認識不足。 家長們對“孩子升學”方面的功利性要求遠遠高于藝術教育方面的要求,家長們普遍認為,只有學好了語數外等考試科目,才能的好成績,才能進入好學校,將來考上好的學,好找工作,至于美術學科,無關緊要。
二、改變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的對策
1、轉變觀念正確認識藝術教育。
(1)通過家長會向廣大家長宣傳藝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另外,為了讓宣傳更貼近人心,還可以在家長中聘請一部分素質較高的人擔任學校的義務宣傳員,讓他們站在家長的角度,把自己的實際經驗、切身感受向其他的家長“現場說法”。
(2)充分利用社會和家長在藝術方面的教育資源。把身邊默默無聞的民間藝術引入課堂,讓他們參與藝術教育的監督、管理與指導等工作,使他們成為學校藝術教育的中堅力量。
2、營造美術教育的良好環境。
(1)投資到位,保證時間。由于藝術學科的特殊性,要求學校在美術教學方面的投入要有一定程度的傾斜,必須保證教學所用各項設備落實。
(2)學校要積極落實藝術興趣小組,按時開展活動,積極吸引孩子參加,不斷培養孩子的興趣 ,培養他們的專長,成為他們的技能。
(3)對于好的苗子,學校要積極推薦給專業部門,專業學校,專門的活動中心等加大培養力度,多給孩子成才的機會。
3、全面提升美術專業教師的素質。
(1)培養藝術教師的敬業精神。作為一名美術教師,首先要熱愛孩子,熱愛教育事業,對自己所從事的教育工作具有高度的責任意識,把它作為自己畢生的事業追求。
(2)努力提高藝術教師的專業素質。首先是提高自身在藝術方面的專業知識,如:基本功;其次是提高自身在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理論修養,加強教學實踐方面的研究,多掌握一些兒童(少年)在美術學習中的心理和行為特點;再是努力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尤其是審美修養。
(3)學校為藝術教師搭建成長的平臺。 學校要經常了解每位藝術教師的工作狀況、思想動態,盡可能多地為教師創造學習的機會、提高的機會、展示的機會,讓他們在藝術教育過程中實現人生價值,從而真正做到把自己的生命與藝術教育事業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4、加強硬件設施建設。
農村中小學設施普遍簡陋,沒有專門的藝術教室,更談不上藝術器材的配置。教育行政部門應從每年的教育費附加中拔出一定的經費,給農村中小學校逐步建立各種功能室,配置音、美教學器材,讓學校的音、美器材配備上規模、上檔次,以便順利地實施新教材的藝術教育,也可以和城市學校聯系,將其不用的一些器具進行維修使用。
5、加強藝術教學研究。
(1)開展藝術教學研究活動。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戰場,也是提高學生藝術修養的主陣地。學校要定期組織藝術術教師進行集體備課,相互取長補短;組內人員要相互聽課、評課,交流教學心得,撰寫反思筆記;還可請其他學科教師深入美術教學課堂,從不同的角度對藝術教學提出合理化的
建議。
(2)加強課題研究。加強專題研究,可以提高學術水平,提升專任教師和學校形象。
(3)把藝術教學與社會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以前的藝術學科,在課程整體設計上過于強調學科本位,一定程度上脫離了農村學生的生活經驗,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鼓勵教師把美術教學從狹窄的教室轉移到美麗的大自然、豐富的社會生活中,樹立“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的宏大的藝術教學觀,讓學生從身邊、從生活經驗中尋找藝術教學內容,強調藝術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藝術的獨特價值。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作為學校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育已正式列入教育方針,藝術教育作為學校美育的最重要內容和最主要途徑,因此獲得了難得的發展機遇。然而,我國中小學藝術教育的發展雖取得一定的可喜成績,但藝術教育的發展也令人擔憂。
關鍵詞:中小學;藝術教育;發展
隨著我國現代化事業的蓬勃發展,社會的各個方面迸發出巨大的活力。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客觀需求,教育也必須發生深刻的變革。作為學校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育已正式列入教育方針,藝術教育作為學校美育的最重要內容和最主要途徑,因此獲得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正是在這種大時代背景下,中小學藝術教育的發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例如:在中小學中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藝術教育教師;學校開展了一系列有聲有色的課外、校外藝術活動;編寫具有一定質量的、適合地方特色的中小學藝術教材等,中小學藝術教育近年來所取得的成績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今后如何發展,藝術教育的路在哪里?也引起所有藝術教育者的認真思考。
目前,我國中小學藝術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主要表現為這樣幾個方面:首先,對藝術教育的認識不科學、不全面, 常把藝術技能的掌握作為教育的主要重點,忽視審美修養的培養;其次,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對待藝術教育的重視僅僅停留在口頭上,真正投入去做的較少,多為應付上級部門的檢查做表面化的工作。并且中小學里專業的藝術師資較缺乏,部分學校多數存在由略懂唱歌、畫畫的非專業教師來任職藝術課程的教學,這樣必然導致藝術課程教學水平不高,開課沒有質量的保障;再次,在中小學中藝術課程開課率較低,在個別地方的學校中仍然存在為了學校的升學率,藝術課程為數理化等主要升學考試課程讓路的教學情況。在此,作為藝術教育者,我們必須清楚認識:普通中小學的藝術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是提高每一位學生的藝術審美修養的基礎素質教育,而不是針對少數學生,提高他們的藝術技能技巧的職業培訓教育。隨著素質教育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化和素質教育實踐的向前推進,以往許多違背素質教育思想的藝術教育觀念和行為都必須引起我們藝術教育者應該積極思考并更新我們的藝術教育觀念。
1明確藝術教育并非培養藝術尖子而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面向全體學生是普通教育的本質屬性與要求,也是素質教育的本質屬性與要求。普通中小學的藝術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以提高每一位學生的藝術審美修養為主要目的素質教育。目前我國學校教育的主旋律是中小學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作為應試教育“受害者”的藝術教育,理應成為這項“轉軌工程”的排頭兵。然而,被認為最能促進藝術教育工作的一項得力措施――藝術特長生在升學考試中能獲得加分的褒獎,則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應試教育之風,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鼓勵了普通中小學藝術教育面向個別尖子生培養的錯誤做法。藝術教育一旦與升學考試攪在一起,那么,我們交給學生的將極有可能不是藝術本身,而是如何應付藝術考試的方法。我們且不談這樣的藝術教育因此會冷落了多少同樣有權利并渴望享受藝術教育的學生,單看那些“從中受益”的藝術驕子,他們接受的是真正的藝術教育嗎?恐怕他們接受的只不過是一種與藝術教育的理想背道而馳的藝術技能技藝訓的練罷了。死記硬背和機械運用所掌握的枯燥乏味的理性知識和技能技巧,而不是通過賞心悅目的教學過程,來培養出學生對藝術的興趣愛好和提高學生的藝術表現和欣賞水平。因此,對于中小學的藝術教育者必須明確藝術教育的本質,注重全體學生的藝術興趣和審美欣賞能力的培養。
2強調藝術教育的審美功能以此發揮輔德、益智功能
我們今天強調藝術教育的審美功能和作用,是有現實背景和針對性的。長期以來,我們總習慣于從德和智的角度去規范藝術教育目的,去評判藝術教育的成敗,去爭取藝術教育的地位,而忽視了藝術教育最本質、最獨特的審美功能。強調藝術教育的審美功能,并不是否定藝術教育的德、益智功能,恰恰相反,藝術教育的輔德、益智功能的發揮必須是通過審美這一中介環節才能發揮這方面的作用。藝術教育只有使自身真正成為審美教育,并在審美育人功能的前提下,才能夠實現其輔德、益智功能。也就是說,中小學的藝術教育所具有的輔德、益智功能是藝術教育審美功能發揮的必然產物。這些功能的實現方式是隱性的、潛移默化的,而非顯性的、立竿見影的。因此,中小學的藝術教育如果只片面追求德育、智育等方面作用,那么不僅藝術教育的審美育人功能不能實現,而且其他方面所具有的功能也不可能實現。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講,強調藝術教育功能的審美功能,同樣是在強調發揮藝術教育的輔德、益智功能。
3明確藝術教育本質,強調課堂教學的學生的參與性
在中小學的藝術教育中,很多教師往往在不經意中把藝術課上成了缺乏藝術性的純知識傳授的技能訓練課,把學生無形中當成了沒有少年兒童特點的專業藝術院校的學生,使藝術知識技能教學成為藝術教育的重要內容。我們并不是反對向中小學生施行必要的、基本的藝術知識技能教學,但對于中小學藝術教育來說,培養學生的藝術興趣應比學習知識技能更為重要。只有在學生對藝術有了興趣的時候,知識技能的教學才可能獲得好的效果。因此,我們必須把培養學生的藝術興趣作為藝術教學的最主要任務和目標來加以強調,同時兼顧一定藝術知識技能的傳授,才可能真正實現我們中小學藝術教育的價值。
此外,針對藝術的教學特殊性,傳統的“聽講”式知識教學模式,以及專業藝術教育的模仿式技能訓練模式,遠遠不能體現出藝術教育的本色。在今天的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浪潮中,我們提出中小學藝術教育必須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性,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藝術教學就可能是名不副實的。教學中學生的主動參與與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并不是矛盾的,相反,學生主動參與的程度與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的程度是成正比的。只有教師遵循藝術的規律和學生的身心的發展規律進行教育設計,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和主動性,才有可能啟發和誘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藝術教學活動中,真正體驗到藝術教育的魅力,創造出具有個性的藝術作品。
總之,中小學藝術教育是面向全體的藝術教育,提高和完善藝術教育水平是我們每個藝術教育工作者都應該關注的問題。藝術教育有著自身的特殊規律,在中小學教育中應該使其具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我們只有遵循藝術教育所特有的藝術審美規律,確保藝術教育在中小學教育中的獨立地位,才可能真正發揮藝術教育所特有的審美育人功能。
【摘要】當前,許多農村學校至今仍把守著應試教育這根“纏身令”,以提高升學率為唯一追求,并以此衡量學校的教育質量和教師的工作成績。加之農村學生從小就受一種只有考上大學才能脫離農村的“傳統”教育。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統一“思路”。尤其到了中學,只要是高考范圍之外的課程,一律不去“浪費”時間?;谶@一思想,音、美等藝術教育自然成為可有可無的“小三門”,被視為正常教學的附屬品。盡管教育主管部門通過采取種種措施,諸如舉辦中小學文藝匯演、中學生教師藝術展演、中小學書畫展等,藉此推動中小學生藝術教育。但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明顯,大多數農村中小學校臨時抱佛腳,敷衍應付,有的甚至借口不參加。由此造成農村中小學校藝術教育的缺失,使素質教育仍然難以步入正常軌道,無法在農村中小學全面實施。
【關鍵詞】藝術教育;農村中小學;缺失;對策
1藝術教育的目的和意義
藝術教育是培養少年兒童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人所不可缺少的美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一環。他是以藝術為媒介培養人的藝術能力與藝術境界的系統教育活動,素質教育所追求的目標,也是藝術教育追求的終極目標。藝術教育為實現素質教育的總體目標提供了生動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內容,成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種教育形式。藝術教育主要包括美術、音樂、舞蹈、戲劇等學科的教學工作。通過在學校實施藝術教育,可以讓學生的心靈產生長遠的、深刻的和潛移默化的影響,最終使學生的人格趨向完美。著名教育家贊可夫說:“藝術不僅作用于學生情感,而且影響到他的理智?!币虼怂囆g有助于培養人的道德和信念,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健康發展和人格心智的完善。
2造成當前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缺失的原因
2.1認識不夠,藝術教育在農村遭受學校與學生家長忽視。
當前,不少學校尤其是農村中小學校仍然把音樂課、美術課等藝術課看成是可開可不開的“雜課”。即使在課程表上體現了規定的音樂課時量和美術課時量,但在執行中,有的被敷衍了事,成了唱歌課、圖畫課,有的被語、數等主課占用,更有的干脆讓學生自習。安排在課表中的音樂課、美術課形同虛設。自然,農村中小學藝術課的任課教師,也只能是一個“雜課教師”,在課時安排上多于“主課教師”,在工作量卻少于“主課教師”;每年的年終推優工作中,“雜課教師”自然靠邊站。個別學校甚至取消了音樂課、美術課。
而農村學生家長的思想封閉,觀念陳舊,文化素質低,知識面窄。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他們只關心孩子語數等“主課”的學業,認為自己的子女既不是歌唱家的“料”,也不是畫家的“料”。音樂和美術,孩子學與不學,教師教與不教,沒有多大關系,以至輕視甚至阻礙孩子學習音樂和美術。對于學校的一些相關的藝術活動,家長也不支持,有的甚至阻礙。在這雙重因素的直接影響下,使學生無法接受應有的藝術教育。
2.2專業師資嚴重匱乏。
目前,在農村中小學教師中,藝術課教師從正規師范院校畢業,受過藝術專業化、系統化教育和培訓的教師少之又少,大部分農村中小學教師對音樂、美術等藝術專業知識知之甚少。因此,在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師資出現嚴重不足,音樂課美術課完全由語、數等“主課”教師兼教,而且現有的任課教師在教學觀念、教學態度、學識水平、業務能力等方面與藝術教學的實際需要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同時,受到中國多年的應試教育的影響,中小學藝術教育不受重視,藝術課看作“副科”,沒有建立藝術教育的評價、測試體系,以致于教師的教學無壓力,無動力,應付了事。
2.3藝術教學設備短缺。
目前,農村中小學藝術教學設備的配置,雖然在“普九”、“普圖”、“普實”的工作中得到了改善,但有的學校管理不善,使用不當,導致藝術教學設備損毀、流失的現象較為嚴重,不能保證教學的正常開展。有些學校的藝術課因為沒有設備,無從開展。
2.4對藝術教育管理機制不全:當前,農村中小學沒有建立長期有效的藝術教育師資培訓機制,使從事藝術教育的專任課教師成長滯后,崗位勝任率低。雖然上級教育主管部門每年舉辦藝術培訓,但在農村中小學校選派的教師不固定,有的學校由教師自選,有的每年更換一名教師,致使教師藝術培訓成為純粹為教師增加每年必須的集中培訓積分,而流于形式。同時農村中小學校存在藝術教育課的課時量與“主課”課時量不同等現象,藝術教師每上一節課只有0.8課時量,與所謂的“主課”(語文和數學)相比每節課按1.2課時相比相距0.4的課時量。在課時量的計算上忽視藝術教育,無法體現藝術教育的真正價值,同時學校在年終推優工作中理直氣壯地把“雜課”(藝術課)教師拒之門外,嚴重挫傷藝術專業教師的積極性。此外,農村中小學沒有建立健全藝術教育課程的相關科研機制,所以使學校藝術教育的發展十分緩慢。
3應對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缺失應采取的對策
3.1加強藝術專業教師隊伍的選用和師資培訓。學校要重視對藝術教師和特長教師的選用和培訓,采用脫產專職培訓和自學成才、業余進修、集中培訓相結合的方法,加強藝術教育的師資力量。一方面,可以通過嚴格的考試和面試,從中小學中選拔一些思想政治素質好,并具備一定音美知識的年輕教師到師范院校進行專業學習培訓,充實藝術教學力量;另一方面,對邊遠地區、人員較緊張的學校采用假期集中培訓。聘請一些有水平的藝術教育專家授課,使教師們在較短的時間內學到較系統、較實用的專業知識。“藝術不能容忍說教,審美不能依靠灌輸”,只有藝術教師的專業水平提高了,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藝術水平。同時合理配置專業藝術教師上崗,在每次的教師人事錄用中要安排一定數量藝術專業名額,有針對性加強藝術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3.2加強農村中小學校藝術教學硬件建設。器材的配置是開展藝術教育的重要條件之一,也是順利實施藝術教育的物質基礎。在鞏固“普九”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促進學校的硬件建設,利用有限的教育資金,購置各類音樂、美術教學器材,使學校的藝術教育器材配備上規模、上檔次。特別是農村學校,要努力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因地制宜,積極采取兩條腿走路的辦法。通過各種渠道積極籌措資金,購置藝術教育設備;同時盡量依靠自力更生和充分利用本地資源條件,自制部分教學用具和器材。如簡易的畫夾、畫架、畫板等,鼓勵學生自帶或自購一些民間樂器,如二胡、笛子等。另外,應妥善保管各種教學用具和器材,避免損毀和流失。
3.3開齊、開足、開好藝術課。 要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課程標準開齊、開足、開好音樂、美術等藝術課程。不能像以前那樣把藝術類課程當成是可有可無的“雜課”,也不能走走形式每周上一節不專業的“游戲課”,不能只偏重于知識和技能的目標,而應重視學習過程的獲得強調對學習過程的體驗,更注重情感價值觀的培養,因為這些因素都是使學生形成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關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老師“教”和學生“學”應該互動起來?!耙越處煘橹行摹?。“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也應該被“以人為本”、“以人的發展為中心”所代替,因此藝術教育的教學形式應更靈活。要大力加強多媒體電化教學手段在藝術課中的運用,使教學內容更形象、更直觀,如精心繪制板報,設計圖案、書簽,精心制作投影膠片等。要積極開展藝術課教研活動,創設機會,讓學校藝術教師相互交流經驗,取長補短。
3.4要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藝術資源開展藝術教育:當前我國各地農村一直以來都延續著本地方豐富的文化資源,學校教育應該合理利用地方的民間藝術資源,把富有地方特色民間藝術融入到學校教育。有條件的學??梢院侠砥刚埫耖g藝人到學校傳授民間藝術,這讓不僅可以豐富學校藝術教育內容,同時可以讓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得到有效傳承。
綜上所述,盡管當前農村學校的藝術教育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觀,但為了更好的適應教學的改革,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仍需繼續加快農村藝術教育的改革步伐,為農村藝術教育開創一個更好的局面。
[摘 要]全文從編寫以地方藝術為主體的校本教材、開展富有鄉土氣息的課堂教學、創建極具地方特色的課外興趣活動三個方面,論述了中小學藝術教育傳承地方文化藝術的三種途徑。通過這些途徑,不僅能夠有效地將祖祖輩輩創造和流傳下來的優秀地方文化藝術資源傳遞下去,而且能使民族文化精神得到傳承。
[關鍵詞]藝術教育 傳承 地方優秀文化 途徑
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是個由來已久的話題,也是國家常抓不懈的一項工作,2010年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在中小學開展創建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顒拥耐ㄖ分赋觯骸皩⒅腥A優秀傳統藝術教育作為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把中華優秀傳統藝術納入藝術課程課堂教學和課外藝術活動中,努力建設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園文化……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要在教育行政部門指導下,與社區文化建設相結合,開發利用當地社會文化藝術資源,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校本課程和傳統藝術項目”。作為傳承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就是學校藝術教育,中小學藝術教育除了為學生提供審美體驗,陶冶情操,啟迪智慧;開發創造性發展潛能,提升創造力;關注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文化資源,拓展藝術視野,提高整體素質,促進人際交往、情感溝通及和諧社會的構建。還承擔了傳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地方文化藝術既是中華文化的有機構成,又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把它們繼承和延續下去,對于保存優秀民族文化傳統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潮汕文化是以現在的潮州、汕頭、揭陽和汕尾四市為主,由講潮州話的民系所創造的一種屬于漢文化的地域性亞文化。1、以“開放融合。兼取互補、博采眾長、為我所用”為其突出特征。潮汕地區民間藝術源遠流長,如花似錦,馳名中外。其中潮劇、潮州音樂、潮繡、木雕聞名遐邇,潮汕民間的花燈、嵌瓷、香包、泥塑、剪紙、首飾等,都富有地方特色,馳名中處,成為民間不可或缺的裝飾品和時節應用品。汕頭市澄海區有著濃厚的潮汕民間文化藝術氛圍和數量眾多的地方藝術門類。近年來,澄海區中小學在利用潮汕地方藝術資源拓展藝術教育渠道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索。自1999年12月被教育部命名為“全國農村學校藝術教育實驗縣(市)”后,學校藝術教育的發展成績斐然。2、2010年澄海區教育局被教育部命名為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單位,澄海實驗學校和蓮下中心小學2012年被教育部命名為全國特色學校,澄海實驗學校小學2011年被教育部命名為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另有四所學校被廣東省教育廳確定為廣東省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經過多年的探索,澄海區各中小學在如何通過有效途徑傳承地方優秀文化藝術資源方面,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 編寫以地方藝術為主體的校本教材
教材是教學的基礎,是學生知識的主要來源,教材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在中小學藝術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所使用的教材應適合中小學生的年齡和心智狀況,如果在校本教材中融入他們熟悉的地方文化資源無疑能很好地做到這一點。澄海區中小學藝術課校本教材的編寫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
澄海位于廣東省東部潮汕平原的韓江入??冢骷尉杆氖辏?563年)置縣,后幾經易制,2003年成為澄海區,隸汕頭市,現有面積402.5平方公里,人口75萬(2008年)。在澄海民間,保存了大量具有濃厚潮汕文化特色的藝術門類,主要有:潮劇、潮州大鑼鼓、絲弦樂,潮汕童謠、方言歌、版畫,剪紙、紗丁、抽紗、嵌瓷、燈謎、香包藝術等,還有極具澄海地方特色的西門的蜈蚣舞、永新的鰲魚舞、隆都的西頭鵝舞等動物舞蹈。這些地方民俗文化、民俗風情的藝術門類,富有強勁的生命力,為澄海學校藝術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強的后盾。
近年來,澄海中小學通過對潮汕民間藝術的調查、收集、整理和歸類,根據學校自身辦學特色引進了大量民間藝術教育資源,并經過教學實踐形成了眾多的教學案例,成為地方、校本教材建設的雛形。如澄海實驗學校的《少兒潮劇演唱基礎訓練》、《潮劇欣賞基礎》、《潮語語音與合唱訓練》、《潮汕動物舞蹈欣賞及訓練》等音樂課校本教材,《潮汕兒童版畫教程》等美術類校本教材,《硬筆書法》、《書法楷書訓練》等書法藝術校本教材。又如建陽小學,通過對眾多教學案例的整理、提煉,編寫了《藝術教育校本教材資源包》,內容涵蓋《潮汕童謠歌》、《潮汕民俗歌》、《潮汕鑼鼓》、《潮劇行當》,《潮劇欣賞》等。再如華僑小學的《木刻版畫教材》等。
在教學中運地方藝術教材,可使學生對民族民間藝術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了解,把一些有較高藝術性的以民族民間藝術為素材創作的藝術作品和經過改編的民族民間藝術作品介紹給學生,可使學生認識到民族民間藝術是當地文化的組成部分,從而培養學生熱愛民族民間藝術的情感,增強學生維護、發揚光大民族民間藝術的責任心和民族自豪感。這種情感意識會對繼承和發展民族民間藝術有著積極的作用。同時鄉土藝術具有濃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通過學習鄉土藝術教材,可加深學生對家鄉的風土民情,民俗文化的認識和了解,對培養學生熱愛家鄉與熱愛家鄉的教育事業有著特殊的輻射作用。
二、 開展富有鄉土氣息的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教師有計劃地引導學生掌握藝術知識和技能、認識藝術世界的過程。澄海區的藝術教師們會在音樂課堂上有意識地加強介紹潮樂、潮劇、潮曲的特色和技巧,師生有時還會進行即興表演。例如,樹礎小學的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先選擇《天烏烏》、《桃花過渡》這樣一些有吸引力的歌曲、短劇,讓學生欣賞,然后利用《客鳥聲客客》、《新編桃花過渡》等地方音樂素材進行示唱、演奏、表演等形式進行教學。在美術課上,他們會介紹澄海作為“版畫之鄉”的文化歷史,使教學內容具有地方性和實踐性,使課堂教學更為生動。在教學方式上,他們根據教材的基本內容,進行“經典引導”與“鄉土滲透”相結合的方式,走出了一條把現行國家教材與鄉土教材進行高度整合的成功之路:例如,澄海區建陽小學在音樂課教學過程中,進行了現行教材與鄉土教材融合的大膽嘗試,他們以現行教材作為教學的基本線索和主要內容,在此基礎上,師生們把從周邊社區采集來的音樂素材引進課堂,并對曲調節奏、歌詞進行規范,對內容、形式進行修改、整合,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激發了師生的創造力,經過這些年的實踐和探索,他們共整理出校本教材8個資源包;蓮下中心小學的古箏隊在各種比賽中以演奏潮箏曲而大獲成功,這得力于該校音樂教師對古箏的創造性教學,他們既遵循古箏演奏的一般規律,又改進了潮箏演奏技藝,編配新的潮箏曲;實驗學校教師則安排了一定數量和一定課時的潮州音樂教學,課余時間則加強潮樂的集體訓練;萊蕪中學把當地工藝美術引進了美術的課堂教學,如絲網版畫、羊毛編織、民間玩具等地方工藝美術,均受到學生們的歡迎。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至為關鍵,他們的藝術素養直接關系到文化傳承的效果。澄海區現有中小學藝術科教師大多受過系統、規范的高等藝術教育,又主要來自潮汕地區,自幼受潮汕文化熏陶,對利用潮汕文化資源進行藝術教學有著天然的優勢。近些年來,澄海區教育主管部門高度重視中小學藝術教育在傳承地方文化中的作用,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潮州音樂、潮劇、澄海燈謎,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蜈蚣舞等為主要傳承項目,重點突出蜈蚣舞、潮州大鑼鼓、澄海版畫的傳承,為此加強了對中小學藝術科教師的地方藝術知識與技能的培訓,把一批本地民間藝人、藝術家被請進校園,為全區中小學藝術科教師舉辦潮汕地區音樂、曲藝、美術工藝以及其它藝術門類的講座。
學校藝術教育將地方傳統民間藝術引入課堂后將有助于學生具體生動地感受家鄉的政治、文化、經濟、歷史傳統等方面的變遷,增強學生的民族凝聚力。大力推進地方藝術進課堂,營造校本藝術教學的濃厚氣息,在家鄉悠久歷史文化傳統中體驗生活、升華情感,提高其參與社會生活的素質和能力,這才是教育之根本所在。非物質文化的保護越來越受到各級各地政府的重視,讓優秀的地方藝術內容走進課堂確實不失為對民間藝術傳承和保護的一個行之有效的途徑。
三、 創建極具地方特色的課外興趣活動
課外藝術活動是中小學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拓展,適當地開展課外藝術活動,對中小學藝術教育的發展能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澄海素有“海濱鄒魯”之稱,文化昌明,民間藝術活動非常活躍。民間藝人隊伍龐大,業余藝術團體遍布城鄉。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業余劇社(團)最多時全縣達到60多個,大量新舊劇目上演。澄海還享有全國“民族民間藝術(版畫)之鄉”、“民族民間藝術(燈謎)之鄉”的美譽,產生了大批優秀的民間藝術作品。
在澄海這樣一塊具有濃厚地方藝術氛圍的土地上,中小學生開展課外藝術活動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澄海區中小學校組建了大量業余課外興趣小組,每所學校至少有5個以上的興趣組活動,大部分學生能夠得到學習的機會。這些課外藝術活動既符合藝術教育的普遍規律,又帶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十分符合當地農村學校的藝術教學現狀。例如,澄海區教育局自2003年來,堅持每年舉行學生潮劇演唱比賽,參賽選手眾多,為潮劇事業的發展挖掘了一批批新苗;華僑小學課外藝術活動以版畫見長,幾年來先后出版了學生版畫作品集《大師的畫》、《太陽花》,美術作品集《心靈的畫》,五十多件學生作品發表于各級刊物或收集于畫冊;建陽小學經過多年的研究實驗,形成了鮮明的“引進潮汕音樂教育,服務社區文化建設”的辦學特色,潮汕民間藝術在該校開展活躍,從課內到課外,從校內到校外,涌現出一批潮藝愛好者,他們多次參加當地重大節日晚會,為當地的文化生活建設貢獻了力量;澄海實驗小學以“傳承潮汕地區優秀文化藝術”為課題,積極探索自制的具有潮州音樂特色韻味的“豎吹竹笛”進入課堂,將澄海動物舞蹈和潮州鑼鼓引入課堂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該校自編地方舞蹈、自創潮語童聲合唱節目、鼓勵學生創作反映澄海地域特色的美術作品,連續四屆參加國、省、市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取得了兩個全國一等獎,四個省一等獎的佳績;蓮下中心小學將潮汕兒童版畫和書法引入課堂和課外興趣小組,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努力,在全國第四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一舉取得了一個全國一等獎,五個全省一等獎的佳績。
一直以來,許多散落于群眾中的傳統優秀的潮汕民間文化藝術,由于受地方方言的局限,使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了解、興趣越來越少,許多民間優秀藝術都面臨著后繼乏人的危機,更有一些民間音樂己經到了“人走歌息,人去藝絕”的程度。澄海區傳承優秀地方藝術從中小學抓起,筆者認為,此舉善莫大焉,值得提倡。地方藝術是當地文化土壤中的一枝奇葩,優秀藝術的傳承是文化傳承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民族民間藝術是一個民族地域的標志,積極將地方優秀文化藝術引入學校課外興趣活動,是讓地方文化藝術資源得到傳承的最好的方式之一。
澄海區中小學將地方文化藝術資源納入到中小學藝術教育教學中,通過編寫以地方藝術為主體的校本教材、開展富有鄉土氣息的課堂教學、創建極具地方特色的課外興趣活動三個方面,從而使學校傳承地方優秀文化在途徑方面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鏈條。藝術不僅能夠把祖祖輩輩創造和流傳下來的藝術形式保存下來,傳遞下去,而且還培養了學生愛家鄉、愛故土的健康情感,同時引領青少年學生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養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促進青少年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當然,讓更多的青少年了解認識傳統民族民間文化,喜歡,感興趣,才有傳承弘揚的可能。要做好這項工作,需要整個社會共同努力,才可以實現。家庭要發揮引導作用,青少年時期是人的價值觀、世界觀形成時期,家人在與孩子的言談交流過程中,有意識地將優秀傳統文化的知識一點一滴講給孩子聽,教給孩子學,引導青少年認識傳統文化,這對青少年的傳統民族文化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學校應當發揮主渠道、主陣地的作用,諸如聘請民間知名藝人,在課外或課內擔任藝術輔導員,開設民族民俗文化知識講座或課程等,這是地方優秀傳統藝術能走進校園、走進課堂的關鍵。教育、文化等政府相關部門應當發揮職能作用,整合社會資源,建設文化公益設施如博物館、文化館、書畫院、青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等,聯合社區、村居加強傳統民族文化藝術教育基地建設,創造一個展示認識傳統民族文化的良好氛圍,這是地方優秀藝術得以傳承下去的重要保障。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地域文化有它的局限性,地方藝術往往比較質樸,因此,我們應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和人文素養,用一種世界的眼光,既能走進地方藝術的殿堂,又能擺脫它的局限,在一個更高的層面上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藝術資源中的優秀成果更好地為學校藝術教育發展服務。
【摘 要】目前我國的中小學藝術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講,存在著一種“異化特征”。就是說在中小學藝術教育實踐過程中,由于指導思想不明確,主體認識的模糊性等原因,藝術教育往往易于喪失自身的本質特征,既沒有突出藝術的特點,有沒有突出中小學教育的特點,以至于它從實質上講已不能算是名副其實的中小學音樂教育,在此筆者以論述中小學藝術教育“專業化”的異化現象,還原中小學藝術教育的本質功能,從而更加清醒認識中小學藝術教育的根本任務與目的,不斷推動中小學藝術教育的大力發展。
【關鍵詞】美育;藝術教育;專業化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和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美育在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學校教育中日益顯示其重要作用,從而也越來越受到黨中央、國務院及各級黨政領導部門的重視和全社會的關注。進入新世紀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及國家教育部相繼制定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以及《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發展規劃(2001——2010年)》、《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程》等綱領性文件,它們的頒布與實施長期有效地促進了學校藝術教育的發展。藝術教育是美育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學校實施美育的主要形式和有效途徑。同時它更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民基礎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它對于全面提升國民藝術素養具有基礎性作用。加強藝術教育是時代的呼喚,是建設與實現創新性國家的有效途徑,是推動我國精神文明建設與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渠道,黨和國家將此提升到關系增強我國綜合國力和新世紀競爭力的戰略高度是卓識而又遠見的。中小學藝術教育經過多年的發展,在法規建設、行政管理、教學活動、教師隊伍、設備器材、科學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由于我國藝術教育的基礎差,底子薄,學校藝術教育目前還處于相對薄弱的地位,在此發展中有必然的主觀認識不清和客觀條件制約等要素阻礙著當代中小學藝術教育發展的步伐,要盡快改變這個狀況,為適應21世紀人才培養的需求,發現和解決制約中小學藝術教育發展的問題乃推動我國美育事業發展之根本,繁榮藝術教育之核心,但只有在對客體充分認識的基礎才能實踐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所以主體對客體認識偏差予以正確定位乃藝術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和根本前提。
目前我國的中小學藝術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講,存在著一種“異化特征”。就是說在中小學藝術教育實踐過程中,由于指導思想不明確,主體認識的模糊性等原因,藝術教育往往易于喪失自身的本質特征,既沒有突出藝術的特點,有沒有突出中小學教育的特點,以至于它從實質上講已不能算是名副其實的中小學音樂教育,在此筆者以論述中小學藝術教育“專業化”的異化現象,還原中小學藝術教育的本質功能,從而更加清醒認識中小學藝術教育的根本任務與目的,不斷推動中小學藝術教育的蓬勃發展。
為學校全面發展教育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和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和內容,中小學藝術教育應該是一種普通的、普及的基本的藝術素養教育??涩F代中小學藝術教育從總體上來看,脫離了中小學基礎教育的特點,一味模仿專業藝術教育的教學模式,專業化傾向十分嚴重,在筆者走訪的沈陽市幾所重點小學與中學的過程中,這一突出的傾向越加明顯,重點表現在把藝術教育的重點放在藝術知識技能教學上,有的甚至把藝術教學等同于藝術知識技能教學,把對藝術知識技能的掌握當做是中小學藝術教育的主要任務和直接目標,往往使藝術教學過程變成純粹的藝術知識技能傳授和訓練過程,學生缺少參與藝術活動,缺少藝術體驗并獲得審美愉悅的機會。
著名的美國藝術教育家加登納在對中美藝術教育進行比較時指出:“中國藝術教育的重點,偏重技巧訓練,目的是培養個人高水平的藝術表演能力和造型藝術中的審美觀念,技巧訓練被視為是個性和發自性的基礎和起點。而在美國教育中,更強調讓兒童本能地反應,強調兒童有獨特的作品。技巧訓練被認為晚些為好,最好是在兒童愿望更充分地表現自己的概念時自然進行。因此,在美國,技巧訓練實在實現獨創概念以后,而在中國,獨創概念只在培養技巧之后才可能出現。出于這種概念,中國的藝術教育多為嚴格的模仿。另外一位美國音樂家雷默在對中國音樂教育實地3個月的考察后指出”在中小學里,音樂教育遇到一個主要問題是學生對技巧的掌握超過了他們對文化課的學習。中國傳統音樂教學無例外的集中在技巧訓練上,并視方法論為最高準則。學生們的知識結構目標越窄,他們的專長就越受到限制,教學方法也越得不到發展。這就是為什么,從幼兒園到音樂學院,中國的音樂教育幾乎全部靠死記硬背、聯系、模仿、重復一步一步地形成起來?!爸袊⒆雍苌俦憩F出獨立性,他們沒有自立的概念,沒有想到自己要成為一個獨立的人。他們在音樂上的成績是令人鼓舞的,但無疑地,我感到痛心的是他們失去太多,代價太大;他們的興趣受到壓抑,而這本可使他們成為更有趣的人。
筆者在某中學與音樂教師交談時,該音樂老師指出:多少年來,傳統的教育觀念認為音樂是一種技藝課,它是通過教育形式傳播音樂知識、技能技巧的,所以音樂可以只被看做是技能技巧課。音樂教學方法也以‘教音樂’為宗旨,教師的目標往往停留在‘幫助學生順利地學會教材規定的內容’上,教師的注意力必然集中于唱歌、識譜、樂理、欣賞、器樂中技能技巧的傳授和訓練?!彼J為,雖然音樂的藝術是必須掌握一定的知識、技能技巧才能表現的,但關鍵首先要使人有表達音樂的情感和欲望。特別是要讓孩子們愿意學、樂意學、有感才有愛,有感才有智。要不然,再簡單的音樂技能訓練,也只能成為機械的操作,呆板的重復。
中小學藝術教育的專業化傾向大多存在于城市的中小學之間,這也主要表現在教師的功利性上,為了追求某一獎項,凸顯自我的教學成績所采取的教學方式,導致藝術教育被簡單的異化為藝術知識技能課程,,根據藝術教育的目標和社會功能分析,中小學在實踐藝術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將藝術知識技能教學和藝術活動充分相依結合,在藝術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興趣與愛好,在興趣中去完成藝術知識的傳授,而不是單一的言傳身教,藝術知識技能教學與學生興趣二者之間是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的,兩者缺一不可。
以上所述的中小學藝術教育的認識偏差與觀念落差一直是藝術教育研究者老生常談的問題,應該說這些問題的出現,原因是多方面的,這或許與中國沿襲的幾千年的教育體制與藝術教育研究滯后息息相關,而現代藝術教育發展的幾十年里,它不但沒有得到澄清與正確的定位,反而越演越烈,導致中小學藝術教育一直處于被動與發展緩慢的局面,這不得不使藝術教育工作者深思。
【摘要】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的西部農村,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義務教育的普及程度雖有明顯提高,但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仍有不少問題亟待解決。本文針對當前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的現狀及其產生的原因進行了一些分析和探索,提出了一些解決這些問題的思路和辦法。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現狀;對策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黨的教育方針中對各級各類學校培養什么樣的人這一問題的科學回答。德智體教育的重要性已為人們普遍認可,成為學校教育的主體。相比之下,學校藝術教育因其自身特性和社會價值取向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在中小學,尤其是西部農村中小學中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這一現狀嚴重偏離教育方針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后果是顯而易見的。筆者結合長期學校工作實踐,就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的現狀及對策談幾點意見,以期拋磚引玉。共同為基礎教育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做出努力。
概括來講,當前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的現狀如下:
1 應試教育地位穩固,藝術教育持續萎縮
雖然國家大力倡導素質教育,但至今仍然缺乏一種科學的、可行的教育效果評價機制??荚嚾允堑眯膽值脑u價手段,而無論是小學畢業的知識檢測,初中畢業的“三合一”考試,還是高考,音樂、美術都不是考試科目。在擇校熱的今天誰愿意把精力和時間耗費在非考試科目的訓練上,學生不會,家長也不讓。在這一指揮棒的影響下,學校也只能結合實際,把教育的重心放在文化課的教學上。藝術方面有潛能和興趣的學生,就只能參加一些興趣小組活動,替學校應付上級檢查了。由于缺乏系統的、科學規范的專業引領,有藝術潛質的學生看不到自己藝術方面發展的前景,久而久之其藝術潛能也就泯然眾人矣。缺乏藝術教育工作的長效機制,是農村中小學普遍存在的問題。
2 專業藝術教師嚴重匱乏,學校藝術教育舉步維艱
長期以來,專業藝術教師數量嚴重不足,尤其是農村中小學這方面更是一人難求。一個24個教學班的鎮辦初中長期沒有音樂教師,校長多次向主管部門反映未果,學校只能充分挖掘內部潛力,安排部分有個人音樂愛好的教師兼代音樂課,給學生教唱一些歌曲,以便使學校不至于過分沉寂。這種無奈之舉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一些規模較小的學校就更不用說了,因為教師中能唱會教的人也是鳳毛麟角。因此,農村中小學把課表上的音樂、美術課上成自習課就不足為怪了。前些年,分配到農村中小學的藝術類教師基本上都是中等師范學校音樂、美術班畢業的學生。師范停招后基本上截斷了農村中小學藝術教師的來源,至于從藝術類專科以上學校畢業的學生,本來就少,要想分配到農村中小學任教,可能性非常小。
3 藝術教育高投入,農村學生吃不消
雖然國家實行“兩免一補”政策,確保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不因貧困而輟學,但經濟基礎相對薄弱的廣大農村,人們用于子女教育方面的投入仍顯不足。藝術類教育的學習成本較高,一般家庭很難支撐。在物質保障大打折扣的情況下,學生的藝術發展只能在較低層次下徘徊,很難有大的突破。
針對以上問題,就如何加強和改進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工作談幾點意見。首先,廣大教育工作者要牢固樹立全面發展的人才觀,深入推行素質教育。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開創學校工作的新局面。深刻認識藝術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養好,發展好學生的藝術潛能。堅持開展符合學生年齡特點,認知特點的藝術教育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陶冶學生性情,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激發他們熱愛社會主義,熱愛社會主義文化的思想感情。努力探索藝術教育科學評價機制,促使藝術教育健康發展。
其次,改革藝術類學校招生制度,使有藝術素養的學生有繼續深造的機會。從小學開始建立有藝術潛能學生檔案,記錄其專業發展經歷。初中畢業考試前藝術學校進行選拔性考試,畢業文化課考試結束后,在專業合格的情況下優先錄取這一類學生進入高中或專業藝術學校學習。在保證文化課學習質量的同時重點加強對其藝術專業的培養。高中畢業時在文化課成績相同的情況下優先錄取填報藝術類院校志愿的學生進入高一級學校學習,保證對其進行藝術培養的連續性。同時,加大對藝術類學校的資金投放力度,保證其正常教學訓練活動的順利進行。職業中專學校增設藝術類專業,提高師資水平改善辦學條件,最大限度地滿足培養基本藝術人才的需要,為當地教育、文化藝術事業的長足發展培養優秀人才。
最后,教育行政部門要采取得力措施確保農村中小學藝術教師編制到位,人員到位。保證一批優秀的藝術教師下得來,留得住。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師聘任管理辦法,提高教師,尤其是農村中小學教師福利待遇,為教師自身成長和專業發展搭建平臺,吸引更多的優秀師資投身的農村教育這一廣闊天地。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教育,這一民生之本也將在改革的浪潮中回歸本源,完成時代擔負。相信,在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探索和實踐中,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一定會有色彩斑斕的明天。
摘 要:由于我國廣大農村地區之間經濟條件、生活習慣、思維方式等差異性較大,特別是中西部地區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事業尤顯滯后甚至處在可有可無的尷尬境地,面對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的現實,農村孩子的全面素質培養很是令人擔憂。本文將對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的一些問題作簡要的探討,以引起教育工作者和社會各界的 思考。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 藝術教育 思考
目前我國中小學藝術教育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環境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在我國中小學基礎教育中,農村中小學占了相當大的比例,因此,農村中小學的藝術教育是我國素質教育提升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的現狀分析
(一)重視度不足
我國國家教育部明確提出中小學教育應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然而很多農村中小學的地方領導和學校領導并不了解藝術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不了解藝術知識和技能與社會生活、工作的密切關系,不了解隨著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高度綜合化發展的趨勢下,藝術是新世紀我國各行各業的建設者不可缺少的素養。認識不到藝術教育是美育和素質教育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更認識不到藝術教育是對創造性思維和創造力培養最具成效的學科之一,一味的以提高升學率為惟一目標,并以此作為學校和教師唯一的工作成績。雖然國家一再要求加強藝術教育的投入,但很多農村中小學卻將藝術課變成了副課、雜課、調劑課、可有可無課。
(二)師資嚴重缺乏
在我國基礎教育新課改的背景下,城市中小學的藝術教師比例有了較大的發展,但還有相當大部分的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師資是空白的。目前,在新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師師資力量中,仍有一定數量的民辦教師發揮著較大的作用。農村中小學,特別是一些經濟、文化欠發達地區,辦學條件差,教師待遇低,很難吸引專業藝術教師到農村長期任教,這也是導致農村學校藝術師資匱乏的重要原因。一些專業藝術院校的畢業生,由于前期學習藝術的投入比較大,不愿意去偏遠的農村中小學去任教,即使去的藝術專業教師,也不能安心工作,缺乏工作積極性。藝術教師從農村偏遠學校流向鄉鎮中心學校、農村中心學校流向市區學校、初級中學流向高級中學、規模較小高中流向規模大高中、規模較大高中流向省市重點高中的教師流失現象不可避免,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師資也因此缺乏后備之源。
(三)師資的藝術素質不高
素質教育對從事中小學藝術教育的教師來講,要求是提高了,然而目前農村中小學藝術教師的專業素質與教學水平離當前的形勢發展還有相當大的距離,還不能適應農村藝術教育發展的要求。現實情況是大部分農村中小學藝術教師并不是藝術專業的畢業生,而是來源于民辦轉公辦、招工招干和其他學科教師兼職等,他們沒有接受過藝術專業化、系統化的教育和培訓,對音樂、美術等藝術專業知識缺乏系統了解。教學觀念、教學態度、學識水平、業務能力等方面也必然與藝術教學的實際需要都存在較大差距。
二、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的思考
(一)提高認識,政策落實到底
教育部制定的《藝術教育發展規劃》中提到:“針對我國廣大農村中小學藝術教師嚴重匱乏、藝術教育水平相對落后的實際情況,將推廣音樂、美術主輔修教學的成功經驗,進一步探索培養復合型農村中小學藝術教師的新模式、新途徑。資金短缺是制約中小學藝術教育發展的根本問題,嚴重影響了藝術師資的引進。提高教師待遇,提高農村學校藝術教師的工作、生活和學習等各種待遇是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重要舉措。因此,加大資金投入是解決農村藝術教育師資短缺問題的關鍵和內在動因。
(二)加強師資建設
加強音樂教師的師資隊伍建設是提高新農村中小學音樂藝術教育質量的重要問題。首先,有效合理地利用現有師資,要充分發揮現有師資的長處,為這部分師資力量作用的發揮創造良好的環境。同時,面對專業藝術教師不足的情況,學??梢杂脙灪竦拇鲆M專業的藝術教師,也可以加大對兼職教師的專業培訓力度,提高教師的藝術素質。
(三)提升師資素質,創造多元化藝術教育條件
首先,通過加強現有師資的藝術專業培訓力度,提升師資的藝術水平。同時,開發當地的藝術資源,聘請當地民間藝人或有專長的退休職工擔任學校的藝術教師,支援學校藝術教育。也可聘請鄉鎮文化站人員、縣級藝術團體的專業工作者擔任學校的藝術指導。再者,與周邊的高校建立頂崗支教、實習基地等聯系,一方面可提高農村中小學藝術教師的專業水準,還可以接受專業院校藝術畢業生面對面的指導和交流。
總之,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的全面普及、提高與發展,對中國整體藝術素質的提升具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師資建設問題不僅是教育問題,也是社會問題,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我們共同不懈的努力才能完成。
當前的社會狀況整體浮躁,人們的功利性較強,反映到藝術教育上就是急功近利,一部分人片面強調藝術功能,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藝術無用,這兩種意識的碰撞反映了我們這個時代所特有的文化存在狀態。表現在學校藝術教育領域,或是只注重技能的掌握,或是使藝術課成為可有可無的東西。事實上,藝術不僅僅是美的簡單再現,它是一個有情有理,完整的人性學習的一部分。在21世紀激烈的競爭中,在公利與名欲抹殺人的理性與情感,個體的人不斷趨同的時候,提倡藝術教育更具有時代意義。
只有高度重視藝術教育的作用,使其在中小學得到全面普及,在實踐中創新,才能使我們中小學學生的潛能得到開發,個性也得到充分發揮,綜合素質才能全面提升,為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和諧發展,培養完美人格打下堅實基礎。所以說藝術教育在中小學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因此,藝術教育是中小學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小學藝術教育的本質是審美教育。美育又稱審美教育,美感教育,是借助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培養人正確的審美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從而提高綜合素質、促進全面發展的教育。
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家察元培說:“美育者,應用美學理論于教育,以陶養感情為目的者也?!保ā恫淘嗝缹W文選》,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版,第174頁)從這一定意義上來說,美育既是通向人類歷史文化的最大縱深,又關聯著人類社會的未來,它是不同時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進行對話的橋梁。美育的加強與否,也就不僅關系著一個民族的興衰,亦關系著人類社會的生存質量。
1.美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藝術教育的重要內容。國家的教育方針明確指出了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堅持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方向,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美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部分,沒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育可以建構人的健全的審美心理結構,培養人的藝術欣賞和藝術創造能力,它的最終目的是造就完美的個性的人。
我國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質。美育的作用在于傳情,具有以情動人的特點,在“傳情的過程中使欣賞者的品德,情操得以陶冶和凈化”。因此,美育的主要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教會學生唱歌、跳舞、畫畫,更重要的是通過健康高尚的美的內容和生動愉悅的教育形式作用于學生的心靈,生動形象的擴大和加深學生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潛移默化的提高學生的道德水準,陶冶高尚的情操,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所以,作為美育的藝術教育必須體現美育的本質,促進學生個人修養與情操的提高,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質,豐富學生的性情與情趣,最終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沒有藝術教育,美育是空泛的,沒有基礎的;沒有美育,藝術教育是不徹底的,沒有結果的——因為藝術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只是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具體的藝術技能和知識,而是通過藝術教育搭建一座橋梁,使學生從有限的自我通向無限世界,從而完善學生的人格修養、提升學生的人生境界。
藝術教育所承擔的任務就是“知其為美,更要知其所以為美”,通過了解、學習,培養審美情趣,提高藝術品味,并且通過實踐教學培養對美的創造力。
2.回歸美育是中小學藝術教育的根本方向。藝術教育本質上是審美教育,中小學藝術教育是陶冶學生情操、進行美育的重要形式,也是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現實生活中,藝術教育的這些作用已經越來越淡薄,藝術教育本身也越來越被異化為一種另類的教育形式,甚至呈現出“成人化”、“庸俗化”的傾向。在一些家長的眼中,藝術教育也儼然成了培養小明星的捷徑。是藝術本身,還是功利誘惑,令家長們不遺余力地讓本該享受快樂童年的孩子在周末背起小提琴或者畫架去參加學習班?從那些熱衷于拉著自己的兒女參加各類電視表演節目和選秀節目的家長們來看,我們不難得出答案,功利誘惑已經成了讓孩子參加各類藝術學習班風潮的現實動因。重視比賽、考級,忽視對學生藝術素質的培養,是當前學校藝術教育功利化的又一特點。
這種背離育人宗旨的狀況已經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教育部“16號令”指出:“中小學藝術教育活動要以育人為宗旨,堅持先進文化導向,體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園文化特質,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幫助學生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才是中小學藝術教育的根本方向。
我們要充分認識到,中小學藝術教育不是藝術專業教育,也不是培養少數藝術特長學生的教育。中小學藝術教育是一種面對全體學生普遍的、普及的、基本的藝術素養教育,藝術教育的教育目標在于提高中小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素質,它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中小學藝術教育以育人為宗旨,堅持先進文化導向,體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教育特質,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幫助學生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那種成人化、專業化、只注重培養少數特長學生的做法,不是中小學藝術教育的真諦。
摘 要:當代學校藝術教育的理念,在著眼于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同時,需要充分依托地域文化資源,開展民族傳統文化教育,不僅能為學校美術教學、設計教學提供借鑒,為審美教育提供素材,同時在豐富課內外教學,促進學科間的融合,起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美術教育;地域文化;開發與利用
地域文化是一種典型的民族傳統文化,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地域特色。它的產生和發展,不僅見證了各個地域的歷史,而且還直接反映出該地域的民俗內涵和民間審美意識,成為鄉土文化的重要標志。
一、在小學美術教育中運用地域文化資源的價值意義
地域文化是一門研究人類文化空間組合的人文學科,在某種意義上大同于文化地理學。所謂地域文化資源,是指師生和學校所處的某一個具體的行政區域內的自然條件、社會經濟和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反映群眾文化心理并且帶有積極教育意義的系列內容。首先,從歷史學的角度來看,具有民間美術特質的地域美術,作為地域文化的一個重要形式,它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文明結晶,從洪荒時代的石器、陶器,到現代的民間繪畫、民間工藝美術,地域美術的傳承與發展,始終保持著相對的傳承性,它不僅具有群族文化本體根性揭示價值,而且它又再現了各個地域的族群文化的藝術價值。而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地域美術是最具感染力的藝術形式,地域美術體現了人文學科的特征。其次,從應用的角度講,地域美術造型變化萬千,異彩紛呈。它來源于中國農村特定的社會結構和文化結構所形成的集體審美意識,也來源于民間藝術家們的獨特的思維方式和造型意識。通過藝術課堂的引入與應用,不僅有利于引領和強化青年學生的民族意識,同時也可以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而從教育的角度來看,地域美術作為地域文化的重要形式,肩負著美術教育現代化的神圣使命。近年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下,新的科技手段和信息傳播方式,使各種新思想、新思潮、新理念與我國傳統文化觀念發生激烈的碰撞。這種碰撞所引發的負面效應,一方面表現在少年兒童對本民族的傳統文化表現出的冷淡與漠視,另一方面,在當前以倡導多元文化傾向為主流的環境下,少年兒童對以娛樂性、刺激性和商業性為特征的外國大眾文化和流行文化趨之若騖,而對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藝術敬而遠之,甚至于視而不見。這不僅直接導致了我國悠久的文化遺產難以傳承,而且也加劇了小學生對民族和國家感情的衰減。也是在這個意義上,挖掘和剖析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藝術遺存,以中國各地區的地域文化為依托,在小學開展民族傳統文化藝術教育,富有針對性地開展以實踐為主導的美術教育現代化的教學模式,切實將其拓展為可利用的文化教育資源,是當前小學開展民族傳統文化藝術教育的一個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
二、運用地域文化資源的方法與途徑
針對地域文化資源,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各地的文化資源還沒有得到系統地分析、整合、把握與運用。在中小學教學過程中,地域文化資源在發揮其開展民族傳統文化藝術教育中的資源優勢還沒有充分體現出來。
以中原地區的文化資源為例,從我們現行的中國美術教材中很難找到較為全面而系統的材料,如河南地域的豫劇藝術、朱仙鎮的木版年畫、商丘地區虞城縣的“泥人李”、河南民權的畫虎村、河南省虞城縣的木蘭文化等文化資源。這些既有傳統文化資源,又體現了新時代的典型的地域文化,以美術學科為例,這種豐富而悠久的美術資源,在中國美術史上既沒有應有的陳述,也沒有得到應有的有效保護。中國地域美術文化的傳統優勢,還有待進一步深入地分析、探究、梳理與傳承,中國地域美術文化的價值還需努力發揚和彰顯。在當代社會普遍提倡全球化、接軌論的當下,積極探討地域文化資源的價值,探索運用地域文化資源的方法和途徑,對于構建中國族群本土美術核心的價值,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更新教育觀念,積極整合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的最大特點,在于它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在不同的地區體現著不同的風格與特征。以美術學科為例,研究地域美術,需要我們依據地域特色的不同,通過不同的美術中心區的籌建,依托分析、探討、整合、繼承和發揚等必要環節,切實構建中華美術的多地域研究體系。而在中國廣袤的國土上,依靠各地的高校師資力量,整合地域文化資源,建立起各有美術特色的、具有較強地域性、專題性的美術文化中心區,不僅可以引領當地的美術文化建設,還可以積極有效地引領全國美術的良性競爭化發展。而在中小學中,通過體現著地域美術資源的相關課程的開設,將會對中小學開展民族傳統文化藝術教育有著不無裨益的作用。
(二)加大科研力度,積極研究和傳承地域文化
各地相關教育機構,應充分依托當地文化資源,由教育主管部門牽頭,根據地域文化資源情況,組織相關專家、當地師范院校教師,配備相關經費,形成一個集行政領導、財務管理、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能力為一體的科研小組。
以專家團隊為中心的科研團隊,通過具有品牌效應的活動的設計與打造,將相關教師散兵游勇式的研究隊伍有效集結起來,逐步形成一個集探索、研究與最終應用為一體的涵蓋專家隊伍、師范教師和一線教師等不同梯隊層次的科研團隊,切實營造人人重研究、人人重實踐的良好氛圍。
品牌活動的打造,不僅可以加強彼此間的互相交流,建立一種“參與式”和“互動式”的交流機制,而且還可以將相關的研究成果對相關地區的美術專業教師分階段輪訓??蒲袌F隊的學術成果,不能只保持在理論研究的層次上,而應將相關的課題研究真正化為有可操作性的實踐環節上來。這需要以專題的形式,將當地的相關資源加以整合、梳理,并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文字,充分運用本地文化資源,使學術理論充分應用到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去。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報請有關部門,將最新的學術成果以地域文化教材的形式,作為全國統編教材的配套教材進行有益補充。
(三)以分門別類的方式,切實建立地方藝術課程資源數據庫
在以往的日常教學活動中,藝術學科的教師教學活動,大多數依靠教師個人力量來解決教學實踐環節中出現的所有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教育行政部門,在開發課例、編寫鄉土教材的同時,要逐步以圖書、課件和媒體等多種形式,建立地方性藝術課程資源管理數據庫。該數據庫的建立,可以通過網絡公共平臺,通過一定的激勵措施,針對體現著地域文化資源特點的優秀課件或是理論探索文字,將一線教師的個人成果整合在網絡資源管理庫中,使廣大藝術教師之間,利用更大的資源空間,以更加平等、合作的方式從事科學研究與教學工作。而對于各個地域的歷年有關研究課題,需要及時組織相關專家進行梳理、整合與公布,此舉不僅可以促進美術資源共享,拓寬校內外課程資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同時也可以提高地域文化資源的使用率,并有利于可持續開發和利用。
(四)通過文體活動,彰顯地域文化的魅力
《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總體規劃》中藝術教育的指導思想是: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把鄉土美術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結合起來。切實發揮校園文化的熏陶功能,利用閱覽室、宣傳板報,通過學生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切實發揮地域文化資源在小學開展民族傳統文化藝術教育中的價值。充分利用資源,開展以彰顯地域文化資源為主題的活動,如“家鄉美書畫展”、匯演以“家鄉美”為主題的藝術節目等活動形式,將有利于全面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審美情趣,提高他們的審美素質。把藝術課堂移動到大自然中,組織學生到本地風景區文化場所去觀光游覽。在活動中,向學生介紹有詩情畫意的自然風光以及歷代文人墨客寫下的詩篇,引導學生從景色中領略文學描寫之美,感染學生進行創作。
隨著我國基礎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中小學校藝術教育有了較快發展,而藝術教師隊伍嚴重不足是不爭的事實,從我國基礎教育發展的整體水平來看,藝術教育仍然是學校教育中的薄弱環節,而《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藝術教育的意見的通知》指出:中小學校藝術教育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到生動豐富的藝術教育活動之中,通過藝術教育讓學生接受中華民族和世界各民族優秀文化藝術的滋養,培養深厚的民族情感,為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奠定基礎。在中小學大力開展民族傳統文化藝術教育,是新時期藝術學科教育教學的一種革新要求,而對于地域文化的探索與弘揚,在中小學的教學中,也將有助于加強和推進對中國歷史形態地域文化的全面系統研究,有利于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教育模式和藝術課程體系,為審美教育提供素材,豐富課內外教學,促進學科間的融合,并能給我國的藝術教育事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藝術教育作為美育的基本內容和實施方式,也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它對于豐富中小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中小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素質,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知道,現如今,河北省城鄉教育失衡現狀依然嚴重,城鄉藝術教育失衡現狀更是突出。為了更好地平衡發展城鄉藝術教育事業,摸清藝術教育發展現狀,我們不是對發展較慢的農村進行調查,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對發展較好的城市進行調查,以期通過調查發現城市中小學藝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逐步完善城市中小學藝術教育體系,然后對農村的中小學藝術教育起到廣泛的示范和輻射作用。
一、中小學藝術教育概念、含義及本課題指標選擇
(一) 中小學藝術教育概念及含義
中小學藝術教育是通過教師引導中小學生參與音樂、美術、戲劇、舞蹈以及影視、書法、篆刻等藝術形式的心得性學習,促進學生的心智、情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藝術實踐素養、藝術審美能力、藝術生活能力和文化素養的基礎教育。它是培養學生健康豐富的感情世界的最簡捷的途徑,它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同時,促進人的個性化發展和人格的完善。
所謂中小學藝術教育,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學校層面的整體性藝術教育,二是宏觀層面的整體性藝術教育體系。
從學校層面來說,學校藝術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全面育人,推進學校的文化建設,優化育人的文化藝術環境,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藝術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技能技巧性的應用型教育,它是一種追求人與社會、自然和諧發展,弘揚人文精神,使人的生命經藝術的熏陶更加富有生命力的教育。
就國家和區域教育的宏觀層面來說,中小學藝術教育是一個系統的整體,而不僅僅單指學校藝術教育一個方面,而是包括了四個方面的藝術教育:
第一,普通中小學、幼兒園的藝術教育,這是中小學藝術教育的主體。
第二,以培養藝術特長生為目標的藝術特色學校、藝術特色班教育。
第三,社會藝術教育。它是我國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藝術教育的重要補充。
第四,以培養培訓中小學和幼兒園藝術教師為基本任務的高等、中等藝術院校教育,即藝術教師教育。這是藝術教育的源頭。
(二)本課題指標的選擇
本課題重點對第一個方面即學校層面的藝術教育進行研究。主要指標為:課程門類設置、藝術課時數量安排、藝術教學效果、藝術師資的專職化程度、學生對藝術教育認識理解程度等。為了更全面地了解情況,課題也涉及到了中小學生學習藝術技能的渠道選擇問題,這對于宏觀層面的中小學藝術教育研究有著積極地參考意義。
二、調查和數據統計分析方法
本課題以石家莊市、保定市為城市代表,分別隨機抽取高中、初中、小學各5所,每所學校隨機抽取學生10名發放調查問卷,當面答卷,當面收取,由于部分學生不愿意配合答卷,為了保證隨機性和科學性,所以這部分問卷采取了由學生回答問題,調查員代為答題的方式。整個調查共發出問卷300份,收回問卷300份,回收率、有效率均為100%。數據統計分析采用了分類統計、圖表統計、定量分析等方法。
三、城市中小學藝術教育現狀
調查統計數據和整理分析的結果顯示城市中小學的藝術教育現狀如下:
(一)存在的問題
1.藝術課時總數達標率低。2002年7月教育部的《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規定,九年義務教育階段藝術類課程占總課時的9―11%;初中階段藝術類課程開課不低于藝術課程總課時數的20%;普通高中按《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的規定,保證藝術類必修課程的6個學分(相當于108課時)。對照此要求,調查結果除小學階段情況稍好外,初中階段和高中階段都很不理想。兩個城市十所小學中有7所學校的藝術課課時數符合教育部要求,十所初中只有1所基本符合教育部要求,十所高中也只有1所符合教育部要求。符合要求的7所小學藝術課時達到了每周4節,按每學期19周計算,藝術課時總數為912節,占總課時數的百分比達到了13.3%。不符合要求的3所學校的藝術課時為每周2節,藝術課時總數為456節,占總課時數的百分比為6.7%;而十所初中都是只有初一、初二設藝術課程,其中9所學校課時數在152節左右,藝術課僅占總課時數的4.4%,1所學校藝術課時數為304節,占總課時數的8.9%;高中階段的藝術課時總數絕大部分只有76學時,只有1所學校達到了228學時。
階段 學校
類型 兩類學校各占調查學??倲档陌俜直?階段藝術課時總數 階段總課時數 藝術課時數占總課時數的百分比 教育部要求標準
小學
符合要求的學校7 70% 912 6840 13.3% 9%
不符合要求的學校3 30% 456 6840 6.7%
初中 基本符合要求的學校1 10% 304 3420 8.9% 9%
不符合要求的學校9 90% 152 3420 4.4%
高中 符合要求的學校1 10% 228 3420 6.7% 108學時
不符合要求的學校9 90% 76 3420 2.2%
2.藝術課程類型陳舊且偏少。兩個城市的10所小學中有7所小學開設藝術課程為多年來的傳統藝術課程―美術和音樂,另外3所小學開設3門藝術課程,在2門傳統課程基礎上增加了舞蹈或棋類。10所初中則全部為美術、音樂兩門課程。10所高中情況也不樂觀,其中9所開設藝術課程與初中一樣,一所學校有所創新,沒有像絕大多數學校一樣開設傳統藝術課程,而是開設了“播音主持”課,但且不說此課程不能稱為完全意義上的藝術課程(因為研究人員認為此課程的實用意義大于它的藝術熏陶意義),就算作是藝術課程,高中三年只有一門藝術課程,似乎種類上有些太單調了。
3.課外藝術活動偏少。課外藝術活動是藝術課程的實踐和延伸,同時,也是藝術課程課時數量的有益補充。它對于活躍校園氣氛,愉悅學生身心,增強集體凝聚力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從調查結果看,各階段學校的課外藝術活動偏少。10所小學中,只有1所小學的學生認為本校經常搞課外藝術活動,8所小學偶爾搞課外藝術活動,1所小學的學生認為本校從來沒有搞過課外藝術活動。初中階段情況更糟,6所學校偶爾搞課外藝術活動,4所學校學生認為所在學校從來沒有搞過課外藝術活動。我們統計結果之前的預料是:高中階段的情況將比初中還糟,因為各學校忙于強調升學率,更顧不上搞課外藝術活動。但出乎意料的是:高中階段竟有2所學校經常搞課外藝術活動,只有3所學校從來沒搞過,5所偶爾搞。
從整個調查數據看,經常搞課外藝術活動的學校只占總調查數量的10%,顯然,這個數字太少了。
4.學生對于所在學校的藝術課程安排滿意率低。學生滿意率是衡量課程安排科學與否的重要參考條件。調查統計數據顯示:300名被調查對象中對所在學校藝術課程安排不滿意的有179名,滿意的有121名,總滿意率占40.3%,不滿意率占59.7%。但分階段的數據則顯示小學階段滿意率稍高,100名學生中,不滿意的有41名,滿意的有59名,滿意率占到了59%。高中階段,滿意率最低,100名學生中有70名不滿意,滿意率只占30%。結合分階段的藝術總課時數量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課時數量達標率越高學生滿意率越高,反之,課時數量達標率越低學生滿意率越低。為使數據更具說服力,我們對學生不滿意的原因進行了進一步調查。68%的不滿意者認為,課時太少是主要原因,45%的不滿意者認為,課程種類太少導致了自己的不滿意??梢?,有13%的不滿意者認為二者都是自己不滿意的原因。
(二)取得的成績
1.藝術的普及程度和學生對藝術的認可程度較高。在300名被調查者中,表明自己喜歡藝術課的學生有280名,占總數的93.3%,這占了參加調查總人數的絕大多數;認為自己有藝術特長的學生數為152名,占總數的50.7%,這個數字超過了半數,應該說這是個不小的成績。此外,在統計中我們還發現一個規律:按高中、初中、小學這個順序排列,“喜歡藝術課”和“有藝術特長”的學生數都是按順序排列的。這說明,近年來我們的藝術教育是不斷進步的。
2.藝術課時保證情況較好。在30所學校中,“能保證藝術課時,從來不擠占”的有4所學校,占總數的13.3%;“還可以,偶爾擠占”的有24所學校,占總數的80%;“不能保證,經常擠占”的學校只有2所,占總數的6.7%。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各學校在保證藝術課時工作中,已做了大量努力且取得了明顯成效。
3.藝術師資專職化程度較高。在30所學校中,藝術師資構成情況“全部為專職教師”的數量為24所,占總數的80%;“部分為兼職”的數量為5所,占總數的16.7%;“全部為兼職(外聘)”的只有一所,占總量的3.3%。這說明,絕大多數學校重視藝術師資建設,在藝術師資專職化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
4.學生對于中小學校藝術教育作用的認識比較到位。在對于中小學校藝術教育的作用認識方面,300名學生中,有228名學生認為中小學校藝術教育的作用是“提高學生藝術修養,為美育打基礎”,這占總數的76%;選擇“為完成教育管理部門課時課程規定而湊課,沒什么大作用”的有64名,占總數的21.3%;選擇“讓學生學習某種或幾種藝術技能”的只有8人,占總數的2.7%。這表明,大多數學生能夠正確認識藝術教育在中小學校課程教育中所起的作用,這對于中小學藝術教育的定位、發展、改革、創新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三)藝術技能教育方面,社會力量占主導地位
在學習藝術技能的選擇方面,通過調查發現:學生認可的最好方式基本全部為社會方式。其中選擇“上社會藝術培訓班”的人數占總量的66%;選擇“找私人教師”的占30.9%;而選擇“在學校學習”的僅占3.1%。這表明,學生和家長廣泛認可的學習藝術技能的方式是社會方式。因為,學生的認識很大程度上就是家長的認識,這也從側面證明了社會力量已經占據了藝術技能教育的霸主地位。
三、對于中小學藝術教育的建議
(一)正確認識中小學校藝術教育的作用,合理定位學校藝術教育。對于中小學藝術教育的作用,社會上的認識大致分以下幾種:技能論、無用論、熏陶論。從本調查的結果看,學生普遍認可熏陶論,大多數學生對于中小學藝術教育很重視,并沒貶低到“無用”的程度,學生和家長有期盼;不過,沒有那么高的期盼,還沒到奉若“技能”的程度?;诖耍埥逃鞴懿块T、中小學校要因地制宜,正確評價藝術教育的作用,為藝術教育課程合理定位。明確中小學藝術教育要以育人為宗旨,堅持先進的文化導向,把藝術課程教學、校內校外藝術教育活動、學校文化藝術環境建設這三個方面整體規劃,統籌安排,實現學校藝術教育的科學發展。在教育教學領域里,要把學生的藝術素養與全面素質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幫助學生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提升精神品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并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收集藝術教育信息,不斷完善藝術教育體系,使學校藝術教育發揮它應該發揮的作用,不要讓它承載過多的職能,更不要讓它流于形式。
(二)適應社會發展形勢,改革藝術課程,在繼承傳統基礎上拓寬藝術教學門類。社會在發展,生活水平在提高,人們對于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日益強烈,這是不可逆轉的大形勢,在這種形式下,作為肩負“普及文化藝術知識,提高人們藝術欣賞水平”奠基重任的中小學校自然應該首當其沖,走在社會的前列。我們傳統的藝術門類有很多,新興的藝術門類也越來越應接不暇,音樂、美術兩門傳統課程顯然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對于藝術知識的渴求。文化藝術傳統是我們的根基,繼承傳統是我們的責任,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深挖傳統內涵、發揚光大傳統藝術,開拓創新才是發展的不竭動力。所以,我們必須在繼承傳統基礎上拓寬藝術教學門類。但學年總課時有限,如何在有限的課時內合理安排上盡量多的藝術門類和藝術課時,這是個需要學校和教育管理部門深入思考的問題。
(三)增加課時數量,嚴格按照教育部要求安排藝術課時。我們分析統計結果發現:按照教育部要求安排藝術課時的學校,學生對于學校藝術教學現狀的滿意率普遍高于藝術課時量低于教育部要求的學校。教育部的規定是教育專家根據我國的國情在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前提下做出的,應該說,在一定的時期內,具有高度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它對于中小學的藝術教學不但有指導性還有強制性。中小學校應該轉變應試教育的指導思想,切實遵循素質教育的規律,嚴格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設置藝術課程、安排藝術課時量。
(四)改革創新教學方法,增加課外藝術活動數量,增強學生藝術參與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藝術素質。明確了藝術教育在中小學中的定位,我們還應該為藝術教育確立一個合理的目標,這個目標不能遙不可及也不能唾手可得,應該設定在一個努力就能夠著,不努力肯定夠不著的水平上。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達到既定的藝術教育目標,中小學校不能繼續延續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應大膽改革,開拓創新,努力拓寬藝術教育渠道,增加課外藝術活動的種類和數量,用藝術魅力和管理魅力吸引學生的藝術參與度,從而提高學生的藝術素質。我們建議不妨嘗試階段授課、專題授課、以活動帶教學等多種靈活方式。
(五)規范社會藝術教育機構,加大對社會藝術教育的監管力度。通過調查可知,社會力量在藝術技能教育領域已經成為主導力量,我們應該正確認識這個現實,社會藝術教育在中小學藝術教育和專業藝術教育這個夾縫中不但能夠生存,還能發展到如此壯大的程度,這必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應該說,這也是社會發展和進步的表現之一。但是由于這個市場是一個自發的市場,從產生就存在著先天的不足,那就是缺乏一個統一的準入標準、規范標準和檢驗標準。雖然發展壯大,但在一定意義上說,這只能是一種畸形的發展。如果任其畸形發展下去,總有一天,它會沉重地倒下。如今社會上的無照辦學辦班、無序收費、偷稅漏稅、坑騙學生家長等不良現象的日益增多正說明了這一點。所以,有關部門應該切實行動起來,大力規范社會藝術教育機構,加大對社會藝術教育的監管力度,使社會藝術教育真正成為中小學藝術教育和專業藝術教育的有益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