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會計誠信論文范文

會計誠信論文范文

時間:2022-09-08 11:33:1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會計誠信論文范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會計誠信論文范文

會計誠信論文范文:會計誠信缺失及對策論文

摘要:本文認為必須采取對策加強會計誠信教育,實施誠信工程,提高會計失信成本,完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完善會計監督體系。

關鍵詞:會計誠信缺失治理對策

一、引言

我國是禮儀之邦,人無信不立是個人修養的重要標準。誠信一直都作為一項很重要的社會道德規范來約束著人們的行為,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基石。誠信是誠實、守信的簡稱。誠實,就是要實事求是,不說假話。守信,就是要諾而行之,不失信用。會計誠信就是指會計人員及其相關人員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操守,在會計職業活動中誠實、講信用。中國現代會計先父潘序倫先生說:“立信,乃會計之本,沒有信用,也就沒有會計。”可見誠信是會計工作的生命線。會計行業承載著促進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責任,堅持誠信原則,是會計行業生存發展的需要。誠信落實到會計行業表現為真實、準確記錄經濟活動中的一切往來,不人為的隱瞞、虛構,不隨意改變會計內容、流程而達到個體或私有目的。會計誠信是會計職業道德的精髓,是做好會計工作的根本,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道德基礎。

二、會計誠信缺乏的成因

1、失信成本低。會計人員是會計信息的直接生產者,擔負著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他們極大的影響著會計信息質量。作為企業內部成員,會計人員受聘于所服務的主體,會計人員的行為容易受到企業經營者的影響與控制。由于對會計造假處罰力度輕,造假成功的收益遠大于造假失敗的損失,我國對檢查出來的會計造假往往是重經濟處罰,輕行政法律處罰;重對單位處罰,輕對個人處罰;重內部處理,輕外部處理。對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的處罰力度不大,會計造假的預期收益明顯大于預期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會計不誠信行為。

2、利益驅動。造成會計誠信缺失的直接目的是利益驅動,市場經濟發展的一個基本目標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當非誠信行為的收益超過成本時,非誠信行為就會增加,投資者從中獲取投資收益,管理人員從中獲取薪金,政府從中獲取稅金。由于企業存在著嚴重的“內部人控制”,會計人員作為企業的內部成員,接受企業經營者領導,反映企業經濟活動,其工資、待遇、福利都由企業經營者決定,會計人員受聘于人,受制于人,其行為容易受到企業經營者的影響與控制,會計很難發揮其監督和約束作用。

3、會計監督體系不完善。造成會計誠信缺失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監督。內部監督受“本位”思想的影響,缺乏足夠的獨立性而往往流于形式。當事者(包括企業領導和財會人員)一般不承擔法律責任和經濟責任。外部監督部門和政府管理部門對企業會計監督缺乏相關的制度和制約機制,往往監督不力。財政、審計、稅務等監督部門,在管理上各自為政,且監管標準不統一,職能上交叉,各種監督措施不能有機地結合起來,不能從整體上有效地發揮監督作用。我國現已頒布的稅法、公司法、會計法等法律法規對違法者的懲處力度不足以對其產生震懾。

4、會計人員職業道德修養不高。會計人員的素質,既影響到會計準則和會計核算制度的執行效果,又影響到會計工作質量,是提高會計誠信力的關鍵。目前,有相當一部分會計職業人員缺乏敬業愛崗、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和嚴謹的職業習慣,安于現狀、不思進取、職業道德意識淡薄,有的甚至不熟悉法律法規,不依法辦事,經常在權勢、金錢和人情前打敗仗。在會計事務處理上,無視法紀,不顧國家的會計政策,在私利的驅動下,不顧一切故意偽造、變造、隱匿、損毀會計資料,甚至利用職權之便監守自盜,大肆貪污、挪用公款,由職業道德缺失走上犯罪道路。

三、會計誠信缺失的治理對策

1、提高會計失信成本。加大對會計造假的懲罰力度,提高會計失信成本,使造假者付出的代價遠遠大于其得到的收益,以此消除因利益驅使而造假的可能。對于造假的會計不單要進行行政處罰,而且要給予經濟懲罰,且懲罰的數目要遠遠超過他造假的所得;對于唆使會計人員做假賬的經營者同樣要進行處罰,嚴重者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要盡快建立完善的民事賠償制度,從根本上遏制會計造假屢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勢頭,把一些違紀、違法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2、加強誠信教育,實施誠信工程。實施誠信工程,提高誠信意識,強化誠信教育,培育良好的會計誠信環境,創造誠信的氛圍和價值觀,保障會計市場的穩定發展。盡快制定會計行業的誠信建設綱要和實施細則,明確會計的誠信執業承諾及誠信執業的自律公約,為會計的誠信建設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會計人員是會計信息的直接制造者,是會計秩序和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維護者,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和業務素質直接影響到會計信息質量。誠信不僅僅是道德要求,而且是市場經濟下的基本游戲規則,是會計信息真實、可靠的保證。會計人員應當以“不做假賬”為道德準繩,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使全社會的人們都認識到誠信的重要性,形成誠信者受尊重、不誠信者遭鄙視的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加強全社會的誠信教育,培養全社會的誠信意識,凈化社會環境,使造假行為沒有生存的土壤。

3、建立健全會計監督體系。健全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的關鍵是貫徹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的原則,參與經濟業務事項的所有過程的工作人員要相互分離、相互制約,重要經濟事項的決策和執行要建立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工作程序。強化內部審計監督,建立相對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明確對會計資料定期進行內部審計的程序,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及時防止經營決策失誤和經濟舞弊,通過建立完整的內部監督機制和內部控制制度,形成一系列內部控制的方法和措施,使內部監督制度真正落到實處。充分發揮外部監督作用,企業外部會計監管部門也應加強對會計人員的監督和管理,大力發展會計(審計)師事務所,加強對企業會計報表的檢查與評估,并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督促企業加強財務監督,保證提供真實、準確的會計信息。我國財政、審計、稅務、銀行等部門應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料實施會計監督檢查,發揮會計監督機制的威懾力,遏制會計信息失真,整頓會計秩序,凈化會計環境。

4、規范會計職業道德,提高從業素質。注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完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加強會計誠信教育,提高會計人員素質。提高會計人員素質是保證會計誠信力的關鍵,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素質的重要體現,會計人員的道德修養主要依靠自我教育,會計人員要提高思想覺悟,視國家利益高于一切,一絲不茍地按會計法律法規辦事,忠實地履行崗位職責。會計人員還要加強業務技能訓練,提高執業能力,恪守客觀、公正的原則。

綜上所述,會計信息的服務范圍越來越廣,會計信用危機的后果也越來越嚴重,市場經濟需要會計誠信。必須加強會計誠信教育,實施誠信工程,提高會計失信成本,完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完善會計內部監督機制。以此保護正當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規范會計行為,維護會計工作秩序,促進經濟健康穩定地發展。

會計誠信論文范文:會計誠信與會計法論文

會計誠信作為一種行為準則,它受到多項因素的影響,而完善會計立法是最重要的。所以,明確會計法的立法思路,將會計誠信明確寫入《會計法》,這不但能將會計誠信提升到法律的高度來認識,而且極大地提升了其權威性。

會計誠信是企業法人、會計師事務所、中介機構、證券分析師和會計人員等的行為準則之一,如同社會個人的道德規范,它的作用不但是提供真實的會計信息,更在于向社會傳遞企業的信用和聲譽。因此如何建立會計誠信機制,如何從立法角度有效抑制虛假會計信息,弘揚會計誠信,需要我們有正確的認識。

《會計法》的立法思路

首先,在《會計法》修訂中應明確以程序法為導向的立法思路。因為從法律制度的整體來看,會計作為社會經濟活動綜合反映的信息系統,《會計法》作為會計工作的根本法,會計法規必然包含經濟、行政、民商和刑事等多方面的內容,試圖將其簡單地歸屬于某一特定屬性的法種范疇是不可能的。從程序為導向的立法思路來看,《會計法》不但要規范會計的總體概念和基本程序,而且還必須要起到規范其他會計立法的作用,也就是《會計法》應該成為其他會計立法的“立法法”。

其次,對于程序立法的有關規定必須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因為從《會計法》本身來看除了具有程序性特點外還必須具有針對性,即除了應關注和有效協調相關法律外,如審計法、公司法、稅法和證券法等,還應更多地集中概括專門的會計法律規范,并保證其具有可操作性和實施的有效性,如會計核算、控制、披露和處理等會計特有的法律規范,對于類似會計工作的行政、社會監督,會計內控制度和違法檢舉等,都應作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明文規定,真正使《會計法》成為會計工作最集中和最具有權威性的根本法。

增加會計誠信的條款

會計誠信問題目前已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因此,在《會計法》修訂時應當將其作為會計工作規范和會計核算及會計信息披露等最基本的準則。將會計誠信直接寫入《會計法》,這并不是一種簡單的形式上的改變,而是體現了整個社會的一種基本意愿和期望,表現出法律的權威性,也表示出政府、法律制定和執行機構及社會大眾對杜絕會計造假的堅定決心。

其實,無論現行的《會計法》還是會計制度,都明確規定:會計核算必須提供真實、合法、準確和完整的會計信息,會計準則也將客觀性原則作為會計原則之首。但由于其都沒有明確和直接地提出“會計誠信”的概念,所以大部分人都將這些規定作為一種技術標準,而沒有將其與企業和會計人員的職業誠信和道德標準聯系起來,這樣就將一個重大的社會行為規范和信用品德問題,簡化為是一種技術方法的運用問題,這不但對于強化會計誠信機制,甚至對提升我們全社會的誠信水準都是十分不利的。

要特別注意的是,會計誠信并非只是針對會計人員而言,在《會計法》中應明確指明,會計誠信涉及所有與會計信息相關的人員,除了一般會計人員、財務經理、總會計師外,公司的高管層領導、注冊會計師、社會中介機構、機構投資者、證券分析師、政府行政領導和國家監管部門等等,都會涉及會計誠信問題,不能讓公司高管層、行政領導和監管部門等認為會計誠信只是會計人員的事,而與他們無關。通過《會計法》會計誠信責任的明確,不但要建立一種全社會遵循誠信的風尚,更應明確無論是誰,違反了會計誠信就要受到法律的懲戒,包括民事賠償和刑事責任。

明確相應的民事和刑事責任

將會計誠信寫入《會計法》可能只是我們前進旅途中重要的一步,關鍵是如何來對違反會計誠信行為明確其相應的民事和刑事責任。任何違背會計誠信的行為,最終都是企圖獲得非法的利益,如果《會計法》不能明確相應的法律責任,或雖有籠統的責任,但不具備可操作性和有效性,那么就會大大降低會計造假者的風險和成本,造假之人也就源源不斷地涌現。

我們都深知,市場環境下作為經濟人的行為道德是不可能完全靠人格來擔保的,要靠法律和制度來保障。強化會計立法的權威性和懲戒性,將對提高會計誠信產生強大的法律威懾力,這無疑會使那些懷著僥幸心理的會計造假者知難而退,不敢以身試法。其實我國在這方面也有有益的探索,如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就在2002年底頒布了《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辦法》的法案,明確規定:對于違背會計誠信,強迫或具體實施會計造假者,如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將處以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罰款,行政領導將給予降級、撤職和開除的行政處分,而情節嚴重的造假會計人員,將被永久性取消會計從業的資格等。所有這些都使我們欣喜地看到,我國會計的立法正在不斷完善,會計誠信之風正在逐步形成,而《會計法》的修訂必然成為強化會計誠信和提升社會對會計職業界信心的有力手段。

會計誠信論文范文:會計誠信分析的新框架論文

當前,誠信危機已成為世界性嚴重的社會問題。特別是國內外資本市場近年來會計丑聞迭起,諸如美國繼安然事件后,位居美國長途電話市場第二的世界通信公司爆出38億美元的財務欺詐案,緊接著著名的施樂公司的財務虛報案,等等;而我國從活力28到三九醫藥,從黎明服裝到麥科特,從湖北立華到中天勤,從華倫到華鵬,一份份上市公司假賬的曝光,凸顯了上市公司會計誠信問題的嚴重性。同樣,近年來財政部在抽查國有企業會計報表和進行會計信息質量檢查中,以及國家審計署對一些具有上市公司年度會計報表審計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的審計業務質量檢查中,都發現存在嚴重的會計信息虛假問題。建立全社會的誠信體系,包括會計領域的誠信建設,已成為政府、企業界與學術界共同關注的課題。2001年,朱镕基同志在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向全國會計人員發出了“誠信為本、操守為重、遵循準則、不做假賬”的指示。為此,財政部已積極開展誠信教育,并將其作為會計管理的重要目標;證監會也正著手建立健全相關市場主體的誠信問責機制,并將加強證券市場誠信建設、強化市場參與主體的誠信責任作為公司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會計學術界對會計誠信問題也展開了熱烈討論,國家會計學院還專門成立了《會計誠信教育》課題組對會計誠信進行理論研究。本文試從法學視角提供一個分析會計誠信的新框架。

一、誠信的法學分析

1.誠信原則的法律涵義。

誠實信用原則是我國民法的一項基本原則。我國《民法通則》第4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法學上的誠實信用原則是指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必須意圖誠實、善意、行使權利不侵害他人與社會的利益,履行義務信守承諾和法律規定,最終達到所有獲取民事利益的活動,不僅應使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得到平衡,而且也必須使當事人與社會之間的利益得到平衡的基本原則。其內容具體體現為:(1)任何當事人要對他人和廣大消費者誠實不欺、恪守諾言、講究信用;(2)當事人應依善意的方式行使權利,在獲得利益的同時應充分尊重他人的利益和社會利益,不得濫用權利,加害于他人。按照這項原則的要求,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建立民事法律關系時,必須將有關的事項和真實情況如實告知對方,禁止隱瞞或欺騙對方當事人;建立民事法律關系后,雙方當事人應當恪守信用,認真履行各自的民事義務;發生損害時雙方當事人都應當及時采取補救措施,避免或減少給對方造成的損失。

誠信原則的目的是立法者實現民事主體雙方的利益平衡以及當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平衡的要求,以保持社會穩定與和諧地發展。三方利益平衡是這一原則實現的結果,當事人以誠實、善意的態度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法官根據公平正義進行創造性的司法活動,是達到這一結果的手段。

誠信原則涉及兩個利益關系: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和當事人與社會間的利益關系。誠信原則的宗旨在于實現這兩個利益關系的平衡。在當事人的利益關系中,誠信原則要求尊重他人利益,以對待自己事務的注意對待他人事務,保證法律關系的當事人都能得到自己應得的利益,不得損人利己。當發生特殊情況使當事人間的利益關系失去平衡時,應進行調整,使利益平衡得以恢復,由此維持一定的社會經濟秩序。由于誠信原則對民事活動的當事人作出了這樣的要求,它是經濟人假說的一個例外,具有道德性和宗教性。在當事人與社會的利益關系中,誠信原則要求當事人不得以自己的民事活動損害第三人和社會的利益,必須在權利的法律范圍內以符合其社會經濟目的的方式行使自己的權利。

自《民法通則》確立誠信原則以來,我國法學界就如何理解誠信原則形成了“語義說”和“一般條款說”兩種觀點。“語義說”認為:誠信原則是對民事活動的參加者不進行任何欺詐、恪守信用的要求。“一般條款說”認為:誠信原則的不確定性不僅在外延方面,而且更重要的是其內涵具有不確定性。對誠信原則的研究,唯有深入到其產生、變化的經濟、政治、意識形態條件中去,才能達到深刻。誠信原則作為大陸法系中獨特的一條法律機制,在大陸法系的范圍內具有普遍性。

誠信原則既是市場活動中的重要道德規范,也是道德規范在法律上的表現。法律吸收道德觀念,始于羅馬法。古羅馬的立法者在簡單商品經濟得到充分發展的背景下,日漸察覺到無論法律條款和合同條款如何嚴密,如果當事人心存惡意,總有規避之法。于是在羅馬法中規定了所謂的誠信合同,確認了一般惡意抗辯權。這一規定對后世各國民法產生了深遠影響。《法國民法典》第1134條規定:“契約應以善意履行之。”從而在合同關系中確立了誠實信用原則。《德國民法典》第242條規定:“債務人須依誠實與信用,并照顧交易習慣履行其給付。”從而將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范圍擴大到債法領域。《瑞士民法典》第2條規定:“無論何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均應依誠實信用為之。”一舉將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范圍擴張及于整個民法領域。上述我國《民法通則》第4條規定的誠信原則,在我國的適用范圍包括整個民法領域。我國民法確認這一屬于社會道德的原則,從而使其成為人人必須遵守的法律原則,這對于維護社會公德和公共利益是十分必要的。

2.誠信原則的作用。

誠信原則在兩個方面發揮著作用。首先,它是對當事人進行民事活動時必須具備誠實、善意的內心狀態的要求,對當事人進行民事活動起著指導作用;其次,誠信原則是對法官衡平權的授予。“誠實信用”這樣的詞語從規范意義上看極為模糊,在法律上沒有確定的內涵和外延,其適用范圍幾乎沒有限制。這種“模糊規定”或不確定規定導源于這樣的事實:立法機關考慮到法律不能包容諸多難以預料的情況,不得不把補充和發展法律的部分權力授予司法者,以“模糊規定”或不確定規定的方式把相當大的衡平權交給了法官。因此,誠信原則意味著承認司法活動的創造性與能動性。

由于誠信原則具有如此重要、廣泛和綜合的功能,它被稱為“帝王條款”。盡管如此,誠信原則的適用應受到嚴格的限制,不能動輒越過具體的民法規定直接適用該原則,否則會造成民法規定的軟化和向一般條款的逃避。只有在具體的民法規定不敷使用時,才可適用誠信原則。因此,我們在承認誠信原則是帝王條款的同時,不妨也把它稱為后備條款。

二、會計誠信的法律分析

從法學的角度看,誠信是民法的一項基本法律原則,可適用于整個民法領域。就會計而言,它是企業的一種商事行為,而我國未制定單獨的商法典,可認為我國是民、商法合一的國家,因此,會計人員在執業過程中應遵守民法有關誠信原則的規定。虛假財務報告一般均涉及到違背誠信原則,但在司法實踐中應注意防止濫用誠信原則。如果某一會計行為有具體的法律條款進行規范的話,則應適用該具體法律條款,而不能繞過該具體條款而直接適用誠信原則。只有在具體的民法規定不敷使用時,才可適用誠信原則。例如,對于上市公司出具虛假財務報告問題,我國《會計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規均有相應的明文規定,因此,雖然上市公司的虛假報告行為與會計誠信的喪失有關,但因為有具體的法律條文對其進行了規范,故不能直接適用誠信原則,而應適用相應的具體法律條文。這就意味著虛假財務報告的受害者不能籠統地以企業會計未遵守誠信原則為由進行抗辯。也就是說,虛假財務報告雖然違背了誠信原則,但在一般情況下,并不能以誠信原則來追究虛假財務報告的編制者的法律責任。不過,刑事與行政法律雖然未將誠信視為基本原則,卻并不表明違背誠信將不承擔法律責任。譬如,我國刑法對虛假財務報告規定了相應的刑事責任,如刑法第161條規定:“公司向股東和社會公眾提供虛假的或者隱瞞重要事實的財務會計報告,嚴重損害股東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在美國,由于近來大公司一系列會計丑聞所造成的巨大負面影響,為恢復社會公眾對資本市場的信心,美國總統在2002年7月30日簽署了國會以壓倒多數通過的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Act,簡稱“SOX法案”即公司改革法案),并稱該法案是“羅斯福時代以來,有關美國商業實踐的影響最為深遠的改革”。公司改革法案對會計業的管理模式進行了重大調整,要求公司CEO/CFO(首席執行官/首席財務官)為公司財務報告的真實性承擔美國法律規定的刑事責任,嚴格對審計公司和公司審計委員會的規定和監督,禁止向公司內部人士貸款,以及要求更及時地公布財務信息。法案中最引人注目的、也是最具實質性影響的,莫過于要求CEO/CFO個人對公司財務報告承擔責任的新規定,即對公司定期報告(年報和季報)進行個人書面認證。書面認證包含以下法定內容:(1)本人審查了報告。據本人所知(basedontheknowledge),報告不存在有關重要事實的虛假陳述、遺漏或者誤導,符合證券交易法13(a)和15(d)節的要求。(2)在關于公司財務狀況和營運效果的所有重要方面,報告所含財務陳述和信息均為公允表述。在內部控制方面,本人已經向公司外部審計和審計委員會披露了內部控制系統設計和運作的一切重大缺陷、弱勢,披露了以往發生的、牽涉公司要員的欺詐行為。(3)本人負責建立和運作公司內部控制系統,在報告提交之前的90天內評估了內部控制系統的有效性,確信該系統能夠有效提供重要信息。若內部控制系統發生重大變化,CEO/CFO須聲明:哪些因素導致內部控制系統的重大變化,是否已經采取措施糾正內部控制系統的缺陷。如CEO/CFO知道(knowing)定期報告不合證券交易法13(a)和15(d)節要求,可并處不超過100萬美元的罰款和不超過10年的監禁;如果CEO/CFO蓄意故犯(willfully),可并處不超過500萬美元的罰款和不超過20年的監禁。該規定大大加強了對上市公司欺詐的刑事懲罰的力度,這將對美國上市公司高層管理者起到很強的約束作用。

三、從法律角度看會計誠信與會計改革的關系

會計改革的內容十分豐富和廣泛,大到會計的指導思想、會計模式,還具體到會計的程序、確認、計量、記錄、報告等方面。無論是哪一個方面的會計改革均應包括會計誠信的內容,而這方面過去卻較受忽視。中美兩國都出現了會計誠信問題,但兩者背后隱含的東西卻并不一樣。美國信用問題的出現和解決比中國容易得多。因為美國有社會誠信基礎。誠信的最底層是對股東利益的尊重;在尊重觀念之上,有一個法律體系,能夠保護股東尤其是小股東的利益;法律體系之上,是監管體系,時刻監督市場上企業的日常操作,一旦發現違法就及時處理;再上面,才是公司的誠信。所以在美國,誠信不是空中樓閣,它有一系列社會、法律、文化誠信基礎,就像金字塔一層層搭建起來。但我國建立誠信比較困難。我們沒有誠信觀念基礎,同時法律體系、監管體系也都不完善。市場經濟中的誠信問題,其實最終還是法制問題,用法制增加違背誠信行為的成本。

在我國,從法律角度增強會計誠信,一方面應嚴格地執行法律法規,對違法者進行嚴厲懲處,并對法律法規的不足之處加以完善。由于中國歷史上社會運行的基本狀態未曾出現和存在過“法治”,而一直是“人治”,其垢病表現為權大于法,由此衍生出不計其數的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等現象。因此,從法律角度增強會計誠信,必須要求會計人員遵守各種會計制度、規則等,并對違法者嚴懲不怠。對違法者疏于懲罰,實際上是對善良的守法者的傷害,是對正義的踐踏。針對中國保險業的誠信危機,全球最具權威的人壽保險業協會——國際人壽保險百萬圓桌會(MillionDollarRoundTable,簡稱MDRT)主席馬文。費爾曼特意到了中國一趟,他介紹美國等保險業發達國家不僅向壽險人提出了高標準的道德規范,還建立了完備的監管機制;壽險人一旦被證明犯有欺詐客戶的行為,非但從業執照不保,相關的法律制裁也將接踵而至。在我國現行對會計信息披露的法律責任體系中,以行政責任為主,輔之以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其中關于民事責任的規定最為薄弱,即重在懲罰,而非對投資者的賠償;在對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件的查處實踐中,也主要以行政處罰為主,所謂處罰力度的加大,也只是體現在追究主要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上。在財產責任方面,處罰后果往往只是表現為對當事人的違法所得全部由國家罰沒,而沒有對投資者的民事賠償。因此,在立法技術上,我國迫切需要加強對會計信息披露的民事責任方面的研究。

另一方面,應注意僅有強硬的法律制裁是不夠的,法律制裁還應與道德教育等相結合使用。正如秘魯學者赫爾南多。德。索拉所說:“當大多數人遵守法律時,政府就能有效地執行法律,并且相對成本低廉地打擊少數破壞法律者;但是,當破壞法律的現象大規模出現時,沒有哪個政府當局強大到能夠控制住每一個人。在這種情況下,法律的執行越來越沒有效力,作為個體的人就有動力去追尋他自己的利益,而根本不會理睬什么書面的限制。”而商業律師讓。米歇爾。達魯能亦強調指出:“有了進行調節的法律條款還不夠,還要能夠執行這些條款。而這正是危機的根源所在,權勢集團并不想約束自己的行為。”法國金融分析家協會主席貝爾納。庫佩進一步指出:“我不認為加強政府調節措施就能奇跡般地解決問題。道德規范首先是一種神經狀態。”當然,應注意的是,嚴厲懲罰并非指懲罰越嚴厲越好。懲罰越嚴厲,并不意味著人們就越誠實信用。在一個不確定的世界里,合約得不到履行,可能是由于當事人的行為所致,也可能源于不可抗拒的、不受當事人控制的外部因素。如果受害人不能在二者之間作出甄別,過于嚴厲的懲罰不僅無助于誠信的建立,而且可能有害于誠信的建立。

根據上述分析,可以預見,在會計規范中將來應增加會計誠信方面的有關內容,而在會計改革中亦將相應地增加會計誠信的有關內容。

會計誠信論文范文:會計誠信內部人控制論文

目前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的情況下,市場經濟健康運行需要會計誠信,會計誠信的前提要控制“內部人控制”即要進行必要的公司治理。三者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

會計信息是在一定的準則下,真實、公允地反映一個公司經營成果的資料。它為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必要的真實的參考數據,是為投資人提供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目前在我國市場經濟有待進一步完善的前提下,會計信息作為一種通用商業語言,其誠信程度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市場經濟制度。

影響會計信息誠信度高低的主要原因:

一、信息的不對稱是會計信息制造者提供虛假信息的前提

一般來講會計信息的制造者都直接參和公司的運作管理,控制著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擁有企業內部的各種信息。而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投資人)由于多數不能參和企業的生產經營,只能靠會計信息制造者提供的信息來了解企業經營狀況。這就造成了會計信息的制造者和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會計信息的制造者可依主觀意愿向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提供虛假的會計信息。

二、利益驅動的低成本使會計誠信受到嚴厲的挑戰

目前,我國對會計造假往往是“重經濟處罰、輕行政法律處罰;重對單位處罰、輕對個人處罰;重內部處理、輕外部公開處理”,從而削弱了法律效力。由于經濟處罰必須由股東權益來支付,也就是由投資者為公司的造假“埋單”,很少追究單位負責人及會計人員的個人責任。對造假者來說懲處的不到位即造假成本的低廉,為了達到某些目的不惜犧牲股東利益,沖破道德底線進行造假。

三、公司制度缺陷是我國會計誠信度低的根本原因

主要原因有:1、企業改制的不徹底。目前的國有股仍占絕對控股地位,“一股獨大”現象嚴重。零星“散戶”不可能在真正意義上對大股東形成約束。2、董事會、監事會存在缺陷。表現為缺乏必要的機制來約束全體董事嚴格遵守義務,以維護股東的利益。過分突出董事長的地位和功能,削弱董事會的集體權利等。

當前我國會計誠信程度低歸根結底是由于“內部人控制”造成的。不管是會計信息的不對稱,還是利益驅動的低成本,亦或是公司制度缺陷的根源均在“內部人控制”。所謂“內部人控制”是指現代企業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控制權)相分離的前提下形成的,由于所有者和經營者利益的不一致,由此導致了經營者控制公司,即“內部人控制”的現象。籌資權、投資權、人事權等都把握在公司的經營者手中即內部人手中,股東很難對其行為進行有效的監督。股東利益和經營者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沖突如:經營者的短期行為、過度投資、過分的在職消費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損害了股東的長遠利益,提高了成本。而權利的過分集中又使得“內部人”控制著會計信息的誠信程度,在經營者利益的驅動下勢必會制造出誠信程度低的會計信息。

由于“內部人控制”現象的存在,公司治理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公司治理的基本目標是保證公司的運行以股東的長期利益為歸依,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實現股東的價值和股東財富的最大化,提高單個公司和整個經濟的運作質量以及競爭力。公司治理也是確保會計信息質量的內部制度布置。在切實建立政企分開、產權明晰、責權明確、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的前提下,要加強股東等財務信息需求者參和監控的動機和能力。要健全董事會、建立審計委員會,建立股東對經營管理者的強力約束;完善業績評價機制;改變激勵辦法,防止經營者的短期行為;加強股權間的相互制約,解決“一股獨大”的新問題;建立健全獨立董事制度,切實維護中小股東的利益;完善公司內部會計控制體系,規范公司財務行為。通過公司治理,不僅能解決“內部人控制”新問題,更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會計信息的誠信程度。我國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呼喚誠信會計。

會計誠信論文范文:會計誠信問題研究論文

摘要:會計工作涉及社會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經濟越發展,會計工作越重要。然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的今天,“會計信用短缺”則成了我國經濟生活中的一個突出問題。“隨著所有制結構的變化和投資主體的多元化、籌資活動的多樣化,會計信息越來越為社會各界所關注,尤其是投資人眾多的上市公司,其會計信息更是各利益主體了解企業的主要途徑。因此,會計信息是否真實完整,直接影響投資人、債權人等會計信息使用者決策的正確性。而現在會計誠信缺失特別嚴重。造成會計誠信缺失的原因,主要包括現實利益的驅使、法制觀念淡薄,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監督約束機制的不健全等。當前,我們應該從完善會計自身道德法制觀念與文化修養,完善法律法規強化監督職能、建立健全嚴格的懲罰機制、完善會計基礎工作和建立有效的內控制度等方面采取措施,治理會計誠信缺失現象。

關鍵詞:會計信息,誠信,

引言:會計誠信缺失已成為一個國際性難題,本文從現實出發,提出會計誠信中出現的問題,再而做出簡單的描述,分析此原因,危害和一些防范,做出以下理論性的闡述,提出例子,最后得出結論。

1.會計誠信的含義:

會計誠信的含義究竟是指什么?從字面意義理解,“誠信”就是誠實守信。而聯系到會計所提供的信息,誠信則是指會計信息必須客觀公正、如實表達。從社會倫理的角度上說,誠信其實是一種誠實正直的品德和持續穩定的承諾關系,因此會計誠信就是會計對社會所做出的基本承諾,是對會計信息的客觀公正、不偏不倚、如實表達,且必須經得起復核和驗證,能讓廣大人們信任的一種誠信。另外會計信息之所以為社會各界廣泛重視和運用,完全是由于社會各界對會計誠信予以充分的信任和肯定。正因為如此,無論外部的信用環境多么惡劣,會計也沒有理由拋棄誠信,而會計一旦失去了誠信,必將導致嚴重的社會后果;是會計失信于社會。當人們已不再相信會計時,也就是會計信息已不被信息使用者所接受時,會計之消亡也就為時不遠了。

2.誠信與管制——會計信息失真的兩道防線:

會計信息作為重要的社會資源和“商業語言”,在社會經濟生活中越來越發揮出重要作用而會計行業作為市場經濟活動中的一項重要職業,又是會計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其服務質量如何,直接影響著經營者、投資人和社會公眾的利益,進而影響整個社會經濟秩序。然而,在我國會計實踐過程中,由于監督機制不健全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平參差不齊等原因,使得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問題越來越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會計誠信和管制是制止會計信息失真的兩道重要防線。

3.會計誠信缺失的原因:

(1)自我利益驅動是會計信息失真的最根本的原因。任何缺失的會計信息背后必然涉及到某些利益,或地方政府的利益、或單位小集團的利益、或個人的私利。個人對于權利和金錢的追求總之都源于對自身安全的追求。當會計信息成為人們追求權利和金錢的障礙時,人為使會計信息失真也就不難理解了。“官出數字,數字出官”、偷稅漏稅也就很正常了。正是由于人的素質以及個體對自身利益的追求使會計信息失真成為必然。

(2)法制觀念淡薄,有法不依,執法不嚴是導致會計誠信缺失的根本原因。我國為了規范會計行為,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頒布了新《會計法》,并明確規定企業及其從業人員違反《會計法》應負的法律責任,但內容不夠全面,法律責任主體模糊,對一些會計違法行為以罰為主,往往導致由單位支付一筆罰金,相關人員沒有受到法律制裁。另一方面由于執法不嚴,使造假者所承擔的違法成本(損失)相對于其從中獲得的利益來說較低,客觀上縱容了他們冒險造假的行為,從而導致會計信息誠信缺失現象日趨嚴重。

(3)企業外部監督機制與內部監督機制不健全,是會計誠信缺失的重要原因。企業外部對企業會計信息監督包括政府審計和社會中介機構審計。政府審計指財政、審計、稅務、工商、海關、物價等政府職能部門的審計檢查,這些部門一般是就某一方面進行專項檢查,各部門之間監督標準不統一,管理上各自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無法從整體上有效地發揮監督作用。社會中介機構審計主要指會計師事務所或審計師事務所的審計。有的中介機構受聘于被審計單位,迫于同行之間的競爭,為了同被審計單位搞好關系,建立長期的業務關系,他們有時在權衡得失后做出虛假審計報告;還有的行業協會對審計中介機構的約束管理軟弱無力,時常出現審計中介機構與被審計單位聯手欺騙公眾的現象。

在企業內部內部會計人員都是由企業管理層直接聘任,他們的工資報酬甚至能否繼續聘用都由企業管理層直接決定,這就意味著企業的會計工作在某種意義上是為企業管理層服務并隨著企業管理層的意志而改變。會計人員所應有的監督權被弱化,從而使會計信息不能真正反映企業的實際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

4.會計誠信缺失的危害

(1).破壞投資市場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改變了過去那種單一的由財政撥款的做法,而且投資主體逐漸趨向多元化。作為企業,越來越依靠從投資市場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在投資市場上,投資者進行決策的依據就是企業所提供的反映其財務狀況和經營績效的會計資料。因此,會計資料的真實與否就關系到廣大投資者的切身利益,也關系到是否能實現利用市場完成社會經濟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有序流動。

(2)助長腐敗之風,影響國家的政治安定

會計誠信缺失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問題,它也涉及到法律與道德上的問題,會計誠信缺失從一定得層面上阻礙了法律的實施,還有道德的上的教育也受到一定的影響。許多企業通過做假帳,將一些不合法規的支出合法合規,甚至到了個人吃喝、請客送禮的費用全報銷,助長了社會上的腐敗之風。還有其他一些犯法份子也紛紛出動,從而形成已一個難以收拾的場面。

(3),破壞市場的正常運作

由于會計問題關系到的曾面非常廣,一旦會計出了問題,我們的工作就不得不停下來,還引起一些企業的驚慌,從而阻礙著經濟的發展。

5.會計誠信缺失的防范與改善

(1).制定合理的業績考核指標,提高會計的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對會計進行業績評價時,要更多的關注企業的長遠利益,不要只注重一時的結果,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規范的企業業績評價指標。同時增強企業領導人的法制觀念,提高他們的政治思想素質,也要增強會計人員對國家和人民負責的社會責任感,提醒他們要牢記自己的使命。更多的是我們要加強法律的宣傳,在企業內部形成效應。

(2).加強教育

會計誠信建設的強末之舉是加強會計誠信教育。當前會計誠信教育無論是教育內容、教育對象,還是教育方式和方法,都存在著較大的缺陷。在教育內容方面,本應包括會計法制教育、會計專業知識教育、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等多個方面,但現有的教育較多的是會計專業知識經常性教育,會計法制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相對較少,且大多屬于應急性教育而非經常性教育,各種考試、考證也主要考會計專業知識,較少考會計法律與職業道德。在教育對象方面,現有的教育對象主要是企業單位內一線的會計人員,而從產生會計失信問題的原因分析,接受教育的主體還應當包括企業經營層、董事會、監事會成員及有關的政府部門領導與工作人員。

(3)加強法律管理和監督機制

重塑會計誠信,要加強法制和監管力度,做到標本兼治。從我國的法律看來,對于誠信方面做得還不夠嚴密,應該加強造假的執法力度,使造假成本遠遠大于造假收益,力除造假之風,使其望而怯步。另外會計誠信缺失問題有時出現于監督不夠嚴密,不管是法律上還是道德上,我們都好像少了監督,我們應該從企業外部監督機制與內部監督機制入手,更為注重企業的內部監督,增強企業管理層的認識。再此,我們可以發散廣大的工作人員監督,取消只有監督部門才能監督任務的念頭。還有設立一些措施為那些監督員獎勵,加強他們的工作責任感。

由于會計涉及的領域很廣,加上近幾年會計失真特別嚴重。不論是企業還是政府都要視為重要的問題。并且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會計誠信缺失受害最大的是整個社會成員,所以作為社會的一員也不能等閑視之。

下面我們看一下的案例

1.曉東電子公司會計趙麗因工作努力,鉆研業務,積極提出合理化建議,多次被公司評為先進會計工作者。

趙麗的丈夫在一家私有電子企業任總經理,在其丈夫的多次請求下,趙麗將在工作中接觸到的公司新產品研發計劃及相關會計資料復印件提供給其丈夫,給公司帶來一定的損失。公司認為趙麗不宜繼續擔任會計工作。

2.還有藍田案例:。2001年10月26日,劉姝威在《金融內參》上發表文章《應立即停止對藍田股份發放貸款》,對藍田造假行為進行了揭露。她在對藍田的資產結構、現金流情況和償債能力做了詳盡分析后,得出的結論是藍田業績有驚人的虛假成分,公司已經無力歸還20億元貸款。問題包括:(1)藍田已無力還債。2000年藍田的流動比率是0.77,這說明短期可轉換成現金的流動資產,不足以償還到期流動負債;速動比率是0.35,這說明扣除存貨后,流動資產只能償還35%的到期流動負債;凈營運資金-1.3億元,這說明藍田將不能按時償還1.3億元的到期流動負債;(2)12.7億元農副水產品收入有造假嫌疑;(3)藍田的資產結構是虛假的。2000年藍田股份的流動資產占資產百分比約是同業平均值的1/3;而存貨占流動資產百分比約高于同業平均值3倍;固定資產占資產百分比高于同業平均值1倍多;在產品占存貨百分比高于同業平均值1倍;在產品絕對值高于同業平均值3倍;存貨占流動資產百分比高于同業平均值1倍。而截止到2002年8月,向藍田提供貸款的銀行包括工、農、中、建、民生、交通、中信、浦發等中國各大專業銀行,貸款總規模達30多億元人民幣。據統計,藍田僅在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貸款就高達約23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工商銀行10億元人民幣以上,中國農業銀行9億多元人民幣。藍田存在造假嫌疑的消息一經公開,便引起了軒然大波,各個專業銀行紛紛停止了對其貸款支持,藍田由此深陷泥潭。

3.浙江JY集團有限公司(下稱JY集團)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擁有相當知名度和規模的民營企業,主要從事食品飲料制造、加工和銷售。JY集團1999年度會計報表由JY集團本部及杭州SL食品工貿公司(下稱JY杭州)、浙江桐廬JY皇家實業公司(下稱JY桐廬)、浙江JY集團嘉興保健飲料廠(下稱JY嘉興)、浙江JY集團涪陵有限責任公司(下稱JY涪陵)五家具有法人資格、實行獨立核算的企業報表匯編而成。1999年合并會計報表反映,該集團年末資產總計45,382萬元、負債總計27,296萬元、所有者權益18,086萬元、利潤總額217萬元。當年會計報表未經社會中介機構審計。

2000年7月,財政部門派出檢查組,對JY集團及其下屬四個子公司1999年會計信息質量進行了檢查。檢查發現,JY集團財務管理混亂、會計核算不規范、基礎工作薄弱、會計信息嚴重失真。經檢查后調整會計報表,該集團實際資產為20,098萬元、負債為15,667萬元、所有者權益為4,431萬元、利潤總額為3,271萬元。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分別虛增了126%、74%、308%,利潤虛增達3,488萬元。

對例子分析:

通過上述資料可以看出一些民營業主受到個人意志的限制和利益驅動,民營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混亂、基礎工作薄弱、會計信息嚴重失真和誠信缺失現象在當前還普遍存在。因此,民營企業必須不斷加強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建立起一套完整、科學的會計核算體系,作為企業科學管理、良好運行的基礎,以促進民營企業快速、健康發展。

結語:會計誠信缺失是一個關系到經濟,文化,政治三大領域的問題,是一個國際性、歷史性的問題,一直是世界會計學界研究的重點課題,也一直是世界各國政府著力解決的重大問題。然而時至今日,各種各樣的會計信息失真事件仍然困擾著世界各國,已成為全世界共同關注的焦點。我們要從根本上改善我們存在的問題,做到:1加強社會教育機制,提高全社會道德水平2.建立健全社會信用制度和機制3.加強法制和行政監管,4發揮法律和行政力量。提高會計從業人員業務素質誠信是企業取勝的法寶縱觀中外的成功企業,都把誠信作為企業共同追求和必備的品質之一,無一不是以誠信為本而發展壯大的。如香港巨富李嘉誠,幾十年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公司的品牌漸漸深入人心,公司的形象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公司經營不斷拓展壯大,贏得了消費者,贏得了市場,在全國都產生巨大影響。他取得今日的發展,其核心思想就是“誠信”二字。緊緊抓住了“誠信”,把誠信作為企業的一種資源,一種思想,一種經營理念,一種管理方式,成為企業經濟發展的無形推動力。可以說他的成功來自誠信。誠信就是“法寶”,誠信就是競爭力。GE、海爾之所以能夠有著如此強勁的競爭力,也都與其良好的誠信是分不開的。相反,一些企業,通過以破壞市場秩序為策略,亂中取勝。其所獲得的超額利潤其實是以傷害大多數人的利益為前提的。騙人一時卻不能騙人一世,當人們逐漸清醒之后,這樣的企業也必然開始走下坡,最終走向滅亡了。誠信能否被社會廣泛接受,關鍵是它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否符合時代的特點和要求。市場經濟需要會計誠信,所以對未來我們應持樂觀態度。自上個世紀以來,潘序倫先生就在中國會計界最早倡導了誠信理念。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處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當必有誠"的誠信精神,已深深植根于會計執業界人士的心中,成為忠誠敬業的座右銘。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這一思想將會進一步發揚光大。

會計誠信論文范文:會計誠信缺失原因分析論文

摘要:本文就近幾年經常談及的企業會計誠信危機問題,從經濟利益、社會道德、產權關系與契約關系等六個方面分析了會計誠信缺失的共性原因,并就其存在的根源提出了合理解決我國會計誠信缺失問題的一些主要對策。

近幾年。會計誠信缺失問題屢有發生。引起了全世界會計學界及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紛紛著書立說。各抒己見。本文也想就這一問題發表拙見。懇望批評指正。

一、會計誠信遇到了國際性的挑戰

所謂的會計誠信實際上就是會計對其反映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及客觀性向會計信息使用者和整個社會所提出的一個基本承諾。

會計誠信是會計的立身之本。千百年來,正是由于會計真實性的存在。才使會計得以存在和發展。

但是,會計誠信缺失問題也越來越困擾著世界各國。

在我國,會計誠信缺失大有愈演愈烈之勢。且不說鄭百文、銀廣夏等會計造假的典型案例轟動全國。就是財會和審計的檢查結果也令人吃驚:1999年底。財政部抽查了100家國有企業的會計報表,發現有81家虛列資產37.61億元,89家虛列利潤27.47億元。2000年抽查了159家企業,發現。資產不實的有147家,虛增資產180.48億元,虛減資產24.75億元:利潤不實的有157戶,虛增利潤14.72億元。虛減利潤19.43億元。2001年,國家抽查了32家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報告,有14家審計報告嚴重失實。有人估計,在我國企業會計年報中,不實報告可能達到60%左右。由此可見。會計誠信遇到了極大地挑戰。

在國外,會計誠信也遇到了強勁的挑戰。一段時間以來,美國的安然、世界通信、施樂和法國的威旺迪等國際大公司相繼曝出假賬的丑聞,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軒然大波,安然公司會計信息失真和安達信會計公司執業質量的低下。令世界對一向以世界經濟領頭羊和國際會計楷模自居的美國的會計信息質量有了重新認識。

更為嚴重的是,安然、世界通信等公司的假賬丑聞并不是個別現象。有調查表明,多達三分之一的美國上市企業有捏造盈利報告的嫌疑。可見,會計誠信缺失問題不是一個國家的問題。而是世界性的問題。

二、會計誠信缺失的共性原因分析

(一)利益驅動是會計誠信缺失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

中國的鄭百文、銀廣夏事件也罷,美國的安然事件也罷。他們之所以發生。并不是有些人所說的是制度上的原因。而是經濟利益上的原因。美國和中國的社會經濟制度不同。按理不應出現類似問題。但為什么會出現呢?答案只有一個。不是特性原因在起作用,而是共性原因在起作用。人類行為的共性原因很多,但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卻是利益原因。縱觀人類社會和世界經濟發展史。不難看出。人類社會發展的每一步無不與利益有關。各種社會制度的更替只所以能夠發生。也是各種利益驅動的結果。導致會計誠信缺失的首要原因是利益驅動。可以試想。如果不能獲得一定的經濟利益或其他利益。還有誰愿意冒身敗名裂之風險去干這種違法并遭人抨擊的事呢?美國安然公司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做假賬,就是這些假賬能夠給他們帶來莫大的經濟利益,我國鄭百文、銀廣夏等會計造假的典型案例之所以能夠發生,也同樣是經濟利益在驅動。因此。會計誠信缺失最共同和最基本的原因是利益驅動的結果。

(二)產權關系的存在和契約關系的發展是會計誠信缺失的“催化劑”

隨著公司制的不斷發展,所有者和經營者的分離已成為世界企業制度的發展方向,這種制度一方面將優秀的經營人才推上了企業高級經營管理崗位。另一方面又使經營者為了顯示自己的經營才能和業績。獲取股東或董事長的信任,鞏固已得的地位,在企業實際經營狀況不太理想的情況下,有些經營者利用經營者與所有者關系的分離,避開股東,通過制造虛假會計信息來謀取股東的信任。以便繼續延長其經營者的任期,許多股份制公司會計誠信的缺失無不與此有緊密的關系。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

越是到了現代社會,契約就更成為各種社會關系的一種本質要求,契約關系幾乎存在于社會經濟的各個角落,而在契約關系中。委托方往往遠離企業或根本找不到真正的代表。使委托方對受托方的監督有所弱化,會計誠信就失去了直接的動力和壓力。會計造假行為就會出

現并愈演愈烈。由于委托方監督缺位已成為當今世界一種比較普遍的現實。故會計誠信的缺失就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所有者與經營者關系分離的存在和契約關系的發展是會計誠信缺失的“催化劑”。

(三)物質生活的豐富化和人們對物質生活質量要求的高度化是誘發會計誠信走向缺失的社會原因

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隨之不斷提高。豐富多彩的高質量物質生活對相當多的人是有很大吸引力的,而高質量的生活的需求需要以一定的經濟基礎做后盾。為了追求這種生活。一些人甘愿冒一定的風險去踐踏會計誠信。美國等發達國家之所以屢屢出現虛假會計信息恐怕無不與此有著緊密關系。

(四)倫理道德的頹廢是會計誠信缺失的道德原因

從會計誠信與社會倫理道德的關系來看,會計誠信似乎與社會倫理道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會計誠信產生于社會倫理道德形成之后。并隨其進步而發展。雖然我國和西方國家都有其較完整的倫理道德體系,并曾在一定時期內對人們的行為有較強的約束力。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社會倫理道德(包括西方倫理道德)均經受著劇烈的沖擊,原因在于現代人受到各種利益特別是經濟利益的誘惑和驅使逐漸使傳統的倫理道德失去其社會作用,出現了倫理道德頹廢現象。因而使會計誠信失去了其得以存在的道德根基。

(五)會計手段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是會計誠信走向缺失的技術原因

伴隨著科學的發展,不斷有新的技術和方法融入到會計領域。在使得會計工作更加有效開展的同時,也使得會計的舞弊行為更加隱蔽難以覺察。不論美國安然事件還是我國的銀廣廈事件均違背會計誠信原則,涉嫌在財務報表上大做文章,隱瞞公司的真實財務狀況,利用錯綜復雜的關聯交易虛構利潤。特別是安然公司利用一套復雜的財務系統和財務規則的漏洞以隱藏公司債務。并與其合伙企業相互勾結,通過降低其財務中的負債額,夸大公司業績、虛報利潤等手段欺騙廣大投資者。以至于連華爾街的專家和以嚴管著稱的美國證監會也幾無覺察。

會計誠信論文范文:會計行業誠信分析論文

摘要從會計誠信含義入手,分析了會計不誠信的危害,以及會計不誠信的成因,旨在尋求治理會計不誠信的措施與方法,以重建會計行業誠信。

關鍵詞會計誠信危害成因治理

誠信是當前熱門話題之一,是市場經濟的基礎,是行業發展的源泉。《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明確將誠信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充分說明了誠信的重要性。會計業誠信也被社會廣泛關注,在市場日趨激烈的今天,如何重建會計行業的誠信是我們所面臨的緊迫問題。

1會計誠信含義

誠信是指誠實、守信。誠實就是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不搞虛假;守信就是講信用,不失信,信譽至上,“言必信,行必果”。會計誠信是什么呢?朱镕基在給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題詞時寫下“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原則,不做假帳”這十六個字,對此作了最好的詮釋,即根據原始憑據按會計準則、原則記帳,編制會計報表及審計等。

2會計不誠信的危害

2.1危害市場經濟秩序

市場經濟是一種信用經濟,信用是一切經濟活動的基礎原則,沒有了信用,市場經濟就無法維系。如果市場經濟主體采取不誠信的手段,大量的會計資料不真實,不僅直接影響國家稅收,而且造成各項經濟指標失真,最終導致國家經濟政策與實際的偏離,影響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對宏觀經濟的有效控制,從而危害市場經濟秩序,產生嚴重的不公平競爭,損害國家及社會公眾利益,加劇信用危急。

2.2危害會計資料使用者

會計資料的質量,不單純是單位的內部事務,也影響到會計資料使用者及時知悉、充分了解、有效利用會計資料的合法權益。對中小投資者而言,他們投資的主要依據是經審計后公布的會計報表,而會計報表的失真,將直接導致投資者利益得不到保障,從而失去他們對會計報表的可信度。

2.3危害會計工作者自身

會計人員不誠信,輕者違背職業道德,不得再從事會計工作,重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銀廣廈通過偽造金融票據等手段,虛構主管業務收入和巨額利潤,尤其出具嚴重失實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的深圳中天勤會計師事務所東窗事發,其執業資格及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許可證被吊銷,簽字的兩名注冊會計師被依法嚴懲。為安然公司掩蓋造假事實的安達信會計事務所已被禁止向上市公司提供審計服務,并被美國各洲吊銷了營業執照。再就是有的會計人員違反國家的有關規定,虛開增值稅發票,嚴重損害了國家利益和企業利益,最終也受到了國家法律的嚴辦。

3會計不誠信的成因

3.1市場經濟制度

市場制度的基本原則就是優勝劣汰,最終加劇貧富懸殊。少數人獲得較大利潤而使多數人走入困境。經濟上的弱者,在競爭中處于弱勢,執行對于強者有利的誠信原則,若獲得相同的利益,付出的成本將遠遠大于經濟上的強者付出的成本。他們為了生存或者改善競爭地位而不被淘汰,只有來用不誠信的辦法,才能完成原始積累或擺脫困境。

3.2利益驅駛

市場經濟發展的一個基本目標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一些企業的管理層,在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經營目標下,失去了理性,走上了唯利是圖的道路,就會不擇手段,圖謀攫取不義之財,做假帳、編制假報表、串通作弊、虛報利潤、制作虛幻的高速成長來蒙蔽監管者,欺詐社會,嚴重損害國家和社會公眾的利益。

3.3制度不健全,監督不力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活動主要通過各市場主體之間的相互交易來進行。在當前信息量空前增大、且瞬息萬變的情況下,我國目前市場機制尚未完善,沒有形成一套有效的機制來保證信息的公開、公正和有效傳遞,這就使得市場交易主體及投資者,所了解的信息不夠完整,給不誠信的欺詐提供了可能,使不誠信有了可乘之機。

雖然近年來我國為規范市場運作,陸續出臺或制訂完善了不少法律法規,《會計法》和《禁止證券欺詐行為辦法》等法規和制度的出臺,對遏制會計造假行為,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從執行效果來看,仍存在著不少缺陷和漏洞,缺乏遇見性和超前性,特別突出地體現在對違法者打擊制裁不力,存在著以繳代罰的情況。董事會、監事會失職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董事會的職能是選拔和聘用經理人員,監事會職責是監控董事、經理。而實際上不少公司的董事會、監事會忽視了內部建設,其成員多是機關要員,缺乏實際生產經營管理專業知識和經驗,致使監督約束經理人的作用不能正常發揮,這從客觀上為虛假會計信息的出現提供了滋生的溫床。

3.4會計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后續教育跟不上

國家財政部門舉辦的會計專業職稱考試已經持續了多年,考試規模逐年擴大,為會計行業人員的質量提供了基本的保證。但是隨著形勢的發展,新的會計規則不斷推出,如果會計行業管理部門后續教育跟不上,就會使廣大會計人員對新規則的學習了解、掌握和運用不夠,造成會計人員業務知識方面的缺乏,必然導致管理力不從心。在實際操作中,對新會計規則認識不足,理解不透,從而也會產生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

4治理會計不誠信的幾點措施

4.1加大宣傳和教育力度

誠信是全社會的誠信,要使政府官員、上市公司高管人員和財會人員及廣大投資者,都認識到誠信的重要性,自覺接受誠信教育,遵循誠信規則,進一步強化誠信光榮、不誠信可恥的觀念,形成尊重誠信的社會氛圍,才能有效的防范不誠信行為的發生。

4.2健全制度法規和完善監督職能

抓緊對市場規則的完善,健全各頂規章制度,在制度上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要切實認真建立會計從業人員的個人榮譽檔案,對其執業狀況、守法狀況等進行嚴格的登記,守信者受表彰,不守信者受處罰。發揮新聞媒體與社會輿論監督的作用,鼓勵媒介披露不講誠信的人和事,對不守誠信而造成嚴重后果者,不僅要在經濟上追究其責任,還要追究其法律責任。同時還要盡快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包括內部監督制度,董事會制度等,有條件的還要采用會計委派制度,并且認真執行和落實這些制度,進一步加強監督。

4.3建立有效的內控制度,強化會計基礎工作

內部控制制度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制度,也是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的行為和規范,它能有效的起到保護企業資產的安全完整,防止舞弊現象的發生,能更好的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合法和完整。只有建立內部嵇核制度和內部牽制制度,才能形成嚴密的、較為完整的企業內控體系,治理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才能得到較好的解決。嚴格貫徹執行財政部印發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使日常會計處理的每一個環節都盡力達到標準規范的要求,并且認真制定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使之分工明確,才能促進會計行為的規范化,把會計信息質量落到實處。

4.4加大對會計不誠信行為的處罰力度

借鑒外國成熟經驗,結合我國實際情況,修改完善相關法律和規章,加大對造假者的處罰力度,使其造假的預期成本遠遠大于其造假的效益,使造假者無利可圖,并根據《會計法》的規定追究單位負責人的法律責任,切實從根本上防止造假信息行為。

4.5提高會計從業人員業務素質

會計人員是經濟信息的加工者,其素質高低將直接影響到會計信息的質量。要加強學習教育,認真鋪設促使會計人員不斷更新知識、掌握符合經濟發展形勢會計理論的平臺。要進一步加強會計人員的后續教育,采取多種措施,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和工作水平。同時要抓好會計人員隊伍建設,把好入門關,真正把一批具有較高政治素質、工作能力和優秀年輕骨干充實到會計隊伍中來,才能有效抵制會計不誠信行為的發生。

綜上所述,加強會計誠信刻不容緩,我們必須從維護我國經濟建設秩序大局出發,從根本上加強教育和治理,來確保會計行業的真實性和可信性。所以說,重建會計誠信不僅是我們工作中的當務之急,也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

會計誠信論文范文:保險會計誠信缺失管理論文

[摘要]保險業作為經營風險的特殊行業更應注重會計誠信。目前,保險會計誠信缺失已成為保險業所面臨的現實難題。會計誠信缺失并不是一個抽象的道德問題,而有其復雜的原因,比如保險行業信息的預計性、保險會計制度固有的局限性、會計人員職業判斷能力差異、外部監管不力等,其根本原因是公司治理不嚴和“一個法人”的管理體制不到位。為了抑制保險會計誠信缺失,應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和職業判斷力,完善保險會計制度和精算制度,加強外部監管,特別是要健全公司治理結構,完善內部約束機制。

會計誠信是會計與生俱來的品質,在自然經濟條件下,會計誠信是帳房先生對主人應盡的義務;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會計誠信是指會計對社會的一種基本承諾,即客觀、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現實經濟活動反映出來,并忠實地為會計信息者服務。會計誠信是起碼的職業操守和立業之本,是現代信用經濟的核心和基礎。作為保險業,它不同于一般的行業,它經營的是風險,銷售的是對投保人未來可能的損失予以賠償或給付的信用承諾,涉及大多數公眾的利益,具有顯著的公眾性和社會性。從一定意義上講,保險是信用的象征,保險會計作為核算和反映保險經營活動的工具,它所產生的信息必須真實、完整、準確、及時,這不僅關系到投資者、債權人的利益,而且直接關系到廣大投保人的利益,是保險公司的社會責任。因此,會計誠信是保險公司生存與發展的基礎,保險業作為經營風險的特殊行業,更應該注重會計誠信。

一、保險會計誠信缺失的成因剖析

當前,保險會計誠信缺失的主要表現是某些公司不同程度地存在上假保費、做假賠款、手續費支付混亂、費用超支、成本不實、潛虧掛帳、濫用會計估計、關聯方交易調整利潤、信息披露時存在虛假、誤導、掩飾等不良現象。保險會計誠信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1.公司領導法制觀念淡薄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喪失是保險會計誠信缺失的直接原因。新修訂的《會計法》把單位負責人作為會計法律責任的主體,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但會計人員仍未納入法律責任之中,無形之中筑起了會計與單位領導人的統一戰線,容易使其串通作弊。某些公司領導法制觀念淡薄,片面認為只要能做回業務,帳無非是做出來的,對假帳、假報表沒有在思想上引起重視。部分領導為完成任務,要求或暗示會計人員做假帳,甚至把做假帳水平作為衡量會計人員稱職與否的重要標志。有些會計人員缺乏會計人員應具備的最起碼的職業道德,為謀求一定的利益,主動迎合領導作假行為;有的是在單位領導的授意下,受理假憑證,作假帳;還有的處于“道德兩難”,屈從于領導的意愿,被迫違反制度,弄虛作假。

2.保險行業信息的預計性給保險會計誠信缺失提供了空間。與一般企業正好相反,保險行業收取保費在前,成本支出在后,這期間需要專門的方法與大量的職業判斷進行確認和計量,因此,預計性在保險行業利潤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使保險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與別的行業會計相比稍有遜色,特別是長期險業務很多都是期限達10年、20年甚至30年以上的長期性負債,在收入補償與發生成本之間存在較長的時間差,利潤實現有較強的滯后性。原則上,在一份保單終止效力以前,保險公司是無法計算這份保單所帶來的真實利潤,我們只能估計這些保單的未來變化。可見確認保險業務的真實利潤有其固有的困難,必須依賴于估計,會計人員為了滿足管理者、所有者和政府有關部門的要求,必須在財務中報告每一年的利潤,這就需要一個獨特的方法來逐年地確認利潤,那就是通過責任準備金的調整使各會計期間損益得到合理的分配,責任準備金在某種程度上控制著保險行業利潤的實現過程,這也是保險行業的一大特色。因此,保險行業利潤對保險公司來說盡管還是一個會計概念,在利潤表上表現為收入與費用、支出的差額。但是,保險行業利潤同時又是一個精算概念,收入與費用、支出的后面還要扣除責任準備金提轉差,而責任準備金的計量需要運用大量的假設、經驗數據和貼現率,由于估計方法的局限性與保險監管當局謹慎性要求的影響,無論是財產保險還是人壽保險,責任準備金的估計值與實際值常有較大偏差。因此,保險會計中確認利潤時,人為色彩更加濃厚,精算師的客觀獨立性與職業道德倍受考驗,如何保證保險公司精算結果的準確性和損益不受任意操縱,是一個重要課題。

3.保險會計制度本身的不健全給保險會計誠信缺失提供了可襲之擊。2闐1年11月27日,財政部頒布了《金融企業會計制度》,該制度集銀行、證券、保險等會計制度于一體,分別對六個會計要素以及有關金融業務和財務會計報告作出全面系統的規定。新制度的頒布和舊制度相比,更加注重了金融企業的風險問題,謹慎性原則得到了較多的運用。但是,新制度只就保險公司財務會計事項做了原則性規定,財會制度相關內容不全并過于寬泛,沒有體現保險行業的特色。比如新制度出于謹慎的角度考慮,要求計提壞帳準備、貸款損失準備、短期投資跌價準備、長期投資減值準備、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無形資產減值準備、在建工程減值準備、抵債資產減值準備等八項準備,這無疑對擠干資產水分,消化不良資產,提高資產質量有重要意義。但是新制度對各項準備的計提只作了原則上的規定,對于準備的計提與否以及比例的確定都由公司自行根據情況確定,這在客觀上為公司盈余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空間,因為同一經濟事項,會計人員可能有若干種可供選擇的方法,做出不同的估計,必然使會計信息失去真實性。又如,長期以來,權責發生制一直是保險行業通用的會計原則,新制度再次將其作為保險行業公認的會計原則,雖然該原則較好地解決了收入和費用的配比問題,使期間損益得到合理的體現,但它同時也帶來負面影響。因為權責發生制原則涉及了應計、遞延、攤銷和分配等一系列體現人為作用的會計行為,其中包括太多的估計,所以保險行業利潤的確認就不可避免地帶有一定的主觀性。

此外,新制度對于一些重要信息的披露沒有作出規定或規定得不恰當。比如,對分紅保險、投資連結保險、萬能壽險、變額保險等這些保險合同衍生產品如何確認和計量沒有明確規定,這些業務是在表內核算,還是在表外核算,也尚無定論,人力資源等無形資產沒有恰當的合理的會計處理方法,對一些企業社會責任等非經濟信息的披露也沒有明確的要求,這給公司利用表外業務進行會計作弊打開方便之門。

4.會計人員職業判斷能力差異給保險會計誠信缺失提供了推動力。盡管會計人員在會計核算中力求準確性,為公司決策提供有用的信息,但是由于會計人員本身專業知識、經驗的不同,自身素質參差不齊,職業判斷水平存在差異,可能同樣一項會計政策,由于理解的不同而出現完全不同的結果,從而削弱了會計信息的可靠性,比如,新制度要求對貸款損失準備根據貸款質量采取五級分類法,但是由于會計人員對謹慎性原則的理解不同,可能性質相同的一筆貸款,有的將其納入“關注”,有的將其歸人“次級”,使評估結果受主觀因素影響較大,從而削弱了各公司貸款質量的可比性。又如,投資連結產品獨立帳戶的估值方法,該產品既有投資功能又有保險功能,區別于一般保險產品,估值方法也不例外,如按交易日市場價值、基金單位凈值及公允價值等估價方法,在無任何參照的價值下,全靠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對其進行估計,不同的計價方法下獨立資產帳戶價值不同。

5.公司治理不嚴和“一個法人”的管理體制不到位是保險會計誠信缺失的根本原因。保險公司是一系列契約的綜合體,公司上下級之間、公司和投資者、債權人、投保人、中介機構、監管部門等是一種典型的委托關系,維系公司存在的各種契約的訂立、執行與監督在相當程度上依賴會計信息,使會計成了維系各種契約關系的基礎,而委托人和人之間存在著典型的信息不對稱,人擁有私人信息,占有信息優勢地位,它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一切情況,只要存在利益的沖突,人就會利用其信息優勢侵犯委托人的權利,人并不總是為委托人的最大利益行事,這就是所謂的“委托人——人”問題。毋庸諱言,保險公司經理與股東之間的受托責任關系使二者客觀上存在利益不一致的矛盾,保險公司的經理(人)有著不同于股東(委托人)的獨立利益目標。在所有權和與控制權相分離的條件下,經理在獲取公司控制權方面處于有利地位,由于信息的不對稱,這種人和委托人的利益偏離情況會造成經理出現道德不良,故意隱瞞公司的真實情況,提供虛假的信息給投資者,特別是對于在保險市場上占有很大市場份額的國有獨資保險公司,產權過分集中于國家,產權是虛擬的,只有形式上的所有者,而沒有事實上的所有者,這種產權主體的缺位很容易導致“內部人控制”,因為,只有真正的產權所有者才會為公司的會計信息失真付出成本,才有動力去監督公司的會計信息,并愿意為此承擔一定的代價,如果產權歸屬不明確,缺乏根本的利益動力,因而不能形成有效的內部約束機制,從而造成會計信息的扭曲。

從公司內部關系來看,目前保險公司實行的是“一級法人,分級管理,逐級核算”的財務管理體制,即只有總公司才具有法人資格,總公司對省級公司實行授權經營管理,省級對地市級實行轉授權管理,因此,從各級公司之間的關系本質來看也是一種委托關系,它們之間的層層受托責任關系之間也存在利益不一致的問題。由于上級公司對下級公司的考核多以單一的保費為主,并將營業費用與保費收入直接掛鉤,分支公司保費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取自己可支配的費用,分支公司盈利或虧損與經營者沒有直接的責任和利益關系,在這種“費用是我的,虧損是法人的”經營思想指導下,某些公司不考慮公司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不考慮信用效應,不惜以各種方式虛增保費來“掙夠自己的費用”,謀求自己的利益。

6.外部監管不力給保險會計誠信缺失提供了“溫床”。目前,雖然保險公司已建立了統一的垂直領導的保險監督組織體系,但是保險監管部門在進行監管時只注重機構的批設和審核,忽視了對財務經營活動的監督與檢查,監管的重點仍在條款費率審批、手續費標準管理等方面;而對于關系到保險行業穩定的償付能力、資產負債質量等主要方面的監管力度還不夠。另外,保險監管大多尚停留在現場檢查階段,一些高效的監管手段和方法在我國沒能得到切實使用,一些主要的監管指標沒有建立。注冊會計師、審計師被譽為“不吃皇糧的經濟警察”,理應依據法規和職業道德,對被審計單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合法性作出獨立、客觀、公正的判斷。但在注冊會計師、審計師隊伍中少數人見利忘義,與被審計單位“合謀”提供虛假會計信息。

二、保險會計誠信缺失的治理對策

1.培育誠信理念,提高會計人員綜合素質。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包括職業道德和業務水平。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是會計職業道德規范轉化為會計人員內在品質和行為的有效途徑。保險公司應高度重視誠信教育,將誠信文化作為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讓每個成員都形成根深蒂固的意識,真正明白“誠信是立身之本,處世之寶”。保險公司要加強業務培訓,提高會計人員業務素質,增強職業判斷能力。

2.盡快建立保險行業會計準則,完善保險會計制度。保險公司作為一個特殊的行業,需要單獨有一個統一的、科學合理的會計準則。制定保險會計準則是符合保險會計規范的發展趨勢,它不是對保險企業會計制度細枝末節的修改,而是在系統地把握保險會計個性、保險會計規范發展與變革趨勢,以及我國保險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制定出來的。保險行業會計準則應采取雙重規范、雙重報告的模式,具體可分兩個層次:一是建立在一般公認會計原則基礎上的保險行業專屬會計準則;二是建立在監理會計原則基礎上的法定會計準則。

3.完善保險精算技術,提高精算的準確度。我國現代保險開辦歷史短,保險精算人員極為缺乏,加之精算技術要求的復雜性以及實務操作的困難性,目前我國保險責任準備金的計量屬性還有失公允性,比如,我國目前對責任準備金的計算過多地考慮折現率、死亡率和費用率這幾個因素,忽略了投資回報率、退保率等因素。嚴格地講,精算師在計算保險責任準備金時,必須考慮評估中出現的所有因素,應對所有的未來事件進行計量假設,當然,目前,我國現實條件還很難做到這一點,精算技術還有待完善。在現實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可以鼓勵保險公司從國外聘請合格并有獨立執業經驗的精算師,以爭取盡快提高我國的保險精算水平。另外,保險公司還應盡快建立精算責任制度,強化精算師在會計信息系統運行中所擔負的責任。

4.健全公司治理結構,完善內部約束機制。目前國有保險公司正在進行股份制改造,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是保險公司股份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如何健全公司治理結構,建立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等內部有效制衡機制已成為保險界共同關注的問題。首先,必須通過各種途徑進行國有股減持,改變股權結構嚴重失衡的局面。其次,建立和完善獨立董事制度。再次,建立和健全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使管理者的個人利益與公司的利益掛鉤,使股東目標成為管理者目標,消除激勵管理者的利益障礙。此外,改變基層公司現行業績考核辦法和收入分配機制,反對所謂的虛增虛減保費收入的泡沫保費收入和利潤,真正引導基層公司以獲取效益為目的,逐步改變各保險公司以保費論英雄的經營激勵機制和收入分配機制,建立保險公司現代公司管理機制,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真正實現規模向效益的轉變;拓展保險會計利潤觀,使會計利潤不只停留于短期,而且關注長期趨勢,將短期利潤和長期利潤結合起來。最后,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只有機構投資者隊伍壯大起來,股權過分集中和流通股過分分散的現象才能得到緩解。

5.健全外部監督機制,加強對保險公司的監管和審計。保險監管部門應改善財務報告和財務檢查的方法體系,建立監管信息的電子化系統,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實現與國際慣例的接軌,充實監管機構的人才,提高監管人員的素質。另外,應盡快建立科學、準確的道德信用評級制度,將分散的反映保險公司的誠信狀況的資料和數據進行聯網或整合,實現誠信信息的資源共享,使守信者得到保護,失信者得到懲罰;加大處罰力度,對列入“黑名單”的失信者,要配合司法部門進行懲罰,增大失信者的利益成本、道德成本乃至政治成本,使行為主體面對高額的失信成本,唯一理智的選擇只能是誠信。此外,在候選會計、審計事務所時應建立注冊會計師、注冊審計師個人登記制,以使注冊會計師、注冊審計師本人,而非僅僅事務所承擔會計、審計及簽字責任;建立注冊會計師、注冊審計師事務所更換制度和責任人過失、謊報、串通、違法等追究制度,從而真正發揮會計、審計的專業監督作用。

會計誠信論文范文:會計誠信問題研究論文

關鍵詞:會計信息,誠信;

摘要:會計信息是主要用貨幣單位表示的,表明特定主體在一定時點或一定時期內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經濟信息,是管理者、投資人、債權人、社會公眾以及政府管理部門改善經營管理、評價財務狀況、考核經營業績、作出投資決策、防范經營風險、加強宏觀調控的重要依據。隨著所有制結構的變化和投資主體的多元化、籌資活動的多樣化,會計信息越來越為社會各界所關注,尤其是投資人眾多的上市公司,其會計信息更是各利益主體了解企業的主要途徑。因此,會計信息是否真實完整,直接影響投資人、債權人等會計信息使用者決策的正確性。而現在會計失真特別嚴重。造成會計誠信缺失的原因,主要包括現實利益的驅使、監督約束機制的不健全、會計人員對外部壓力的屈從以及會計工作先天的缺陷等。當前,我們應該從完善法律法規強化監督職能、建立健全嚴格的懲罰機制、完善會計基礎工作和建立有效的內控制度等方面采取措施,治理會計誠信缺失現象。

引言:會計誠信缺失已成為一個國際性難題,本文從現實出發,提出會計誠信中出現的問題,再而做出簡單的描述,分析此原因,危害和一些防范,做出以下理論性的闡述,提出例子,最后得出結論。

1.會計誠信的含義:

會計誠信的含義究竟是指什么?從字面意義理解,“誠信”就是誠實守信。而聯系到會計所提供的信息,誠信則是指會計信息必須客觀公正、不偏不倚、如實表達,且必須經得起復核和驗證。從社會倫理的角度上說,誠信其實是一種誠實正直的品德和持續穩定的承諾關系,因此會計誠信就是會計對社會所做出的基本承諾。會計信息之所以為社會各界廣泛重視和運用,完全是由于社會各界對會計誠信予以充分的信任和肯定。正因為如此,無論外部的信用環境多么惡劣,會計也沒有理由拋棄誠信,而會計一旦失去了誠信,必將導致嚴重的社會后果;是會計失信于社會。當人們已不再相信會計時,也就是會計信息已不被信息使用者所接受時,會計之消亡也就為時不遠了。

2.誠信與管制——會計信息失真的兩道防線:

會計信息作為重要的社會資源和“商業語言”,在社會經濟生活中越來越發揮出重要作用而會計行業作為市場經濟活動中的一項重要職業,又是會計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其服務質量如何,直接影響著經營者、投資人和社會公眾的利益,進而影響整個社會經濟秩序。然而,在我國會計實踐過程中,由于監督機制不健全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平參差不齊等原因,使得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問題越來越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會計誠信和管制是制止會計信息失真的兩道重要防線。

3.會計是真的原因:

(1).選擇性會計信息失真,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的驅使。

政治利益的驅使。目前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現代企業制度的不完善,使企業的經營業績成為衡量企業和企業主要負責人“政績”的主要指標,企業負責人為了突顯“政績”,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要求會計人員調整賬目,謊報或虛報利潤,致使會計信息嚴重失真。

經濟利益的驅使。有些企業及其領導人為了達到偷逃國家稅收,或達到融資、籌資等目的,不惜采取轉移或轉入收入與費用,隨意變更會計報表項目,人為調節利潤,致使會計信息失去了其真實性。

(2).舞弊性會計信息失真,會計法規和會計監督機制不完善。

會計法規不完善。雖然,我國已經頒布了《會計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規,但是現實生活中因為會計信息失真而受到法律嚴重制裁的案例很少,許多造假者交了罰款或補交了稅款就可以息事寧人、高枕無憂了,而后還可以重操舊業。殊不知這樣的制裁辦法讓那些想做假帳、欲做假帳的人萌發了僥幸心里,這樣就為會計信息失真埋下了伏筆。會計監督機制不完善。公然違反會計法律、制度,采用欺騙性手段進行會計處理導致的會計信息失真。稅務、工商等社會權威監督部門,由于跨部門、跨領域,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協同機制進行全面監督,使監察工作藕斷絲連。銀行作為企業收入的中轉中心,對企業會計起著監督的作用,而有些銀行為了自身利益,卻成了企業收入的洗錢工具。注冊會計師審計作為民間審計,是由企業來聘任的,也就是自己請人審自己,企業具有決定權,使注冊會計師監督作用大打折扣。

(3).操作性會計信息失真,會計人員和監督人員業務素質不高,缺乏敬業精神。

企業的一些會計人員素質、技能較低,發生操作性、原理性錯誤,從而導致技術性會計信息失真。再者會計人員不具備獨立地位,時時受制于人,無法做到敬業,加之法制觀念淡薄,根本保證不了會計工作質量,還有會計人員由于自身的業務素質所限或工作責任性不強等原因,發生專業判斷失誤或計算操作等錯誤而導致過失性會計信息失真。

4.會計失真的危害

(1).破壞投資市場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改變了過去那種單一的由財政撥款的做法,而且投資主體逐漸趨向多元化。作為企業,越來越依靠從投資市場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在投資市場上,投資者進行決策的依據就是企業所提供的反映其財務狀況和經營績效的會計資料。因此,會計資料的真實與否就關系到廣大投資者的切身利益,也關系到是否能實現利用市場完成社會經濟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有序流動。

(2)助長腐敗之風,影響國家的政治安定

會計失真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問題,它也涉及到法律與道德上的問題,會計失真從一定得層面上阻礙了法律的實施,還有道德的上的教育也受到一定的影響。許多企業通過做假帳,將一些不合法規的支出合法合規,甚至到了個人吃喝、請客送禮的費用全報銷,助長了社會上的腐敗之風。還有其他一些犯法份子也紛紛出動,從而形成已一個難以收拾的場面。

(3),破壞市場的正常運作

由于會計問題關系到的曾面非常廣,一旦會計出了問題,我們的工作就不得不停下來,還引起一些企業的驚慌,從而阻礙著經濟的發展。

5.會計失真的防范與改善

(1).制定合理的業績考核指標,提高企業領導人的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對企業領導進行業績評價時,要更多的關注企業的長遠利益,不要只注重一時的結果,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規范的企業業績評價指標。同時增強企業領導人的法制觀念,提高他們的政治思想素質,也要增強企業領導人對國家和人民負責的社會責任感,提醒他們要牢記自己的使命。更多的是我們要加強法律的宣傳,在企業內部形成效應。

(2).加強教育

會計誠信建設的強末之舉是加強會計誠信教育。當前會計誠信教育無論是教育內容、教育對象,還是教育方式和方法,都存在著較大的缺陷。在教育內容方面,本應包括會計法制教育、會計專業知識教育、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等多個方面,但現有的教育較多的是會計專業知識經常性教育,會計法制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相對較少,且大多屬于應急性教育而非經常性教育,各種考試、考證也主要考會計專業知識,較少考會計法律與職業道德。在教育對象方面,現有的教育對象主要是企業單位內一線的會計人員,而從產生會計失信問題的原因分析,接受教育的主體還應當包括企業經營層、董事會、監事會成員及有關的政府部門領導與工作人員。

(3)加強監督機制

由于會計失真問題有時出現于監督不夠嚴密,不管是法律上還是道德上,我們都好像少了監督,再此,我們可以發散廣大的工作人員監督,取消只有監督部門才能監督任務的念頭。還有設立一些措施為那些監督員獎勵,加強他們的工作責任感。

由于會計涉及的領域很廣,加上近幾年會計失真特別嚴重。不論是企業還是政府都要視為重要的問題。并且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會計失真受害最大的是整個社會成員,所以作為社會的一員也不能等閑視之。

下面我們看一下會計失真的案例

1.美國安然公司為達到虛增利潤,掩蓋負債的目的,下設若干子公司為其承擔負債,從而為總公司的合并會計報表增加利潤。一直給安然公司擔任審計工作的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對安然公司巨額負債不計入會計報表,關聯方交易不充分揭露,巨額盈利及股東權益高估和虛增等涉及會計帳務各方面的問題熟視無睹,而為其出具了不實的審計報告。有資料表明,2000年安達信從安然公司收取了5200萬美元的審計費來粉飾公司的正式財務狀況。

2.還有藍田案例:。2001年10月26日,劉姝威在《金融內參》上發表文章《應立即停止對藍田股份發放貸款》,對藍田造假行為進行了揭露。她在對藍田的資產結構、現金流情況和償債能力做了詳盡分析后,得出的結論是藍田業績有驚人的虛假成分,公司已經無力歸還20億元貸款。問題包括:(1)藍田已無力還債。2000年藍田的流動比率是0.77,這說明短期可轉換成現金的流動資產,不足以償還到期流動負債;速動比率是0.35,這說明扣除存貨后,流動資產只能償還35%的到期流動負債;凈營運資金-1.3億元,這說明藍田將不能按時償還1.3億元的到期流動負債;(2)12.7億元農副水產品收入有造假嫌疑;(3)藍田的資產結構是虛假的。2000年藍田股份的流動資產占資產百分比約是同業平均值的1/3;而存貨占流動資產百分比約高于同業平均值3倍;固定資產占資產百分比高于同業平均值1倍多;在產品占存貨百分比高于同業平均值1倍;在產品絕對值高于同業平均值3倍;存貨占流動資產百分比高于同業平均值1倍。而截止到2002年8月,向藍田提供貸款的銀行包括工、農、中、建、民生、交通、中信、浦發等中國各大專業銀行,貸款總規模達30多億元人民幣。據統計,藍田僅在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貸款就高達約23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工商銀行10億元人民幣以上,中國農業銀行9億多元人民幣。藍田存在造假嫌疑的消息一經公開,便引起了軒然大波,各個專業銀行紛紛停止了對其貸款支持,藍田由此深陷泥潭。

3.浙江JY集團有限公司(下稱JY集團)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擁有相當知名度和規模的民營企業,主要從事食品飲料制造、加工和銷售。JY集團1999年度會計報表由JY集團本部及杭州SL食品工貿公司(下稱JY杭州)、浙江桐廬JY皇家實業公司(下稱JY桐廬)、浙江JY集團嘉興保健飲料廠(下稱JY嘉興)、浙江JY集團涪陵有限責任公司(下稱JY涪陵)五家具有法人資格、實行獨立核算的企業報表匯編而成。1999年合并會計報表反映,該集團年末資產總計45,382萬元、負債總計27,296萬元、所有者權益18,086萬元、利潤總額217萬元。當年會計報表未經社會中介機構審計。

2000年7月,財政部門派出檢查組,對JY集團及其下屬四個子公司1999年會計信息質量進行了檢查。檢查發現,JY集團財務管理混亂、會計核算不規范、基礎工作薄弱、會計信息嚴重失真。經檢查后調整會計報表,該集團實際資產為20,098萬元、負債為15,667萬元、所有者權益為4,431萬元、利潤總額為3,271萬元。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分別虛增了126%、74%、308%,利潤虛增達3,488萬元。

對例子分析:

通過上述資料可以看出一些民營業主受到個人意志的限制和利益驅動,民營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混亂、基礎工作薄弱、會計信息嚴重失真現象在當前還普遍存在。因此,民營企業必須不斷加強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建立起一套完整、科學的會計核算體系,作為企業科學管理、良好運行的基礎,以促進民營企業快速、健康發展。

結語:會計信息失真是一個關系到經濟,文化,政治三大領域的問題,是一個國際性、歷史性的問題,一直是世界會計學界研究的重點課題,也一直是世界各國政府著力解決的重大問題。然而時至今日,各種各樣的會計信息失真事件仍然困擾著世界各國,已成為全世界共同關注的焦點。我們要從根本上改善我們存在的問題,做到:1加強社會教育機制,提高全社會道德水平2.建立健全社會信用制度和機制3.加強法制和行政監管,4發揮法律和行政力量。提高會計從業人員業務素質誠信是企業取勝的法寶縱觀中外的成功企業,都把誠信作為企業共同追求和必備的品質之一,無一不是以誠信為本而發展壯大的。如香港巨富李嘉誠,幾十年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公司的品牌漸漸深入人心,公司的形象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公司經營不斷拓展壯大,贏得了消費者,贏得了市場,在全國都產生巨大影響。他取得今日的發展,其核心思想就是“誠信”二字。緊緊抓住了“誠信”,把誠信作為企業的一種資源,一種思想,一種經營理念,一種管理方式,成為企業經濟發展的無形推動力。可以說他的成功來自誠信。誠信就是“法寶”,誠信就是競爭力。GE、海爾之所以能夠有著如此強勁的競爭力,也都與其良好的誠信是分不開的。相反,一些企業,通過以破壞市場秩序為策略,亂中取勝。其所獲得的超額利潤其實是以傷害大多數人的利益為前提的。騙人一時卻不能騙人一世,當人們逐漸清醒之后,這樣的企業也必然開始走下坡,最終走向滅亡了。誠信能否被社會廣泛接受,關鍵是它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否符合時代的特點和要求。市場經濟需要會計誠信,所以對未來我們應持樂觀態度。自上個世紀以來,潘序倫先生就在中國會計界最早倡導了誠信理念。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處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當必有誠"的誠信精神,已深深植根于會計執業界人士的心中,成為忠誠敬業的座右銘。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這一思想將會進一步發揚光大。

會計誠信論文范文:會計誠信對策研究論文

摘要:會計信息是在一定的準則下,真實、公允地反映一個公司經營成果的資料。會計信息作為一種通用商業語言,其誠信程度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市場經濟制度。誠信既是會計行業生存的重要前提,又是其發展的重要保證。

關鍵詞:實現會計誠信對策

0引言

會計信息是在一定的準則下,真實、公允地反映一個公司經營成果的資料。它為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必要的真實的參考數據,是為投資人提供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目前在我國市場經濟有待進一步完善的前提下,會計信息作為一種通用商業語言,其誠信程度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市場經濟制度。誠信既是會計行業生存的重要前提,又是其發展的重要保證。實現誠信不只是理論問題,更是實踐問題。

1完善公司治理

內部控制制度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制度,也是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基本規范,一套完善規范的內控體系,能有效起到保護企業資產的安全完整,防止、發現、糾正錯誤和舞弊,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合法、完整的作用。沒有健全、完善的內控制度,要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是不可能的。只有建立健全一個包含內部稽核制度、內部牽制制度、內部審計監督制度等為主要內容的嚴密的,較為完整的企業內控系統,建立會計誠信問題才具備了必要的條件。嚴格貫徹執行財政部印發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使日常會計業務處理及會計檔案管理的每一個環節都努力達到標準規范的要求,制定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使之分工科學合理,職責分明。同時應將開展會計業務達標活動經常化制度化,促進會計行為的規范化要求,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將得到有力的保障,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才能落實到實處,會計誠信才能成為有基之石。努力提高會計從業人員業務素質。會計人員是經濟信息的加工者,其素質高低將直接影響到會計信息質量的高低,影響到會計誠信的程度。因此,需要會計人員不斷更新知識,掌握符合經濟發展形勢的會計理論,并結合國家相關會計新準則、新規定的出臺,加強會計人員后續教育力度,促進會計人員業務水平不斷提高。同時應把好會計人員隊伍的入門關,切實提高會計執業準入的門檻,使一批具備較高政治素質、較強業務技能和工作能力的優秀的年輕骨干充實到會計隊伍中來,自覺抵制和監督會計不講誠信行為,保證會計信息質量。

2完善法律制度

應該看到,現實中純粹由于會計人員業務素質原因和道德風險原因導致的會計信息失真并不多見,而更多的是人為的授意主動造假。希望通過加強會計基礎工作,整頓會計工作秩序的辦法就可以達到治理核算不規范、賬外經營等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的目的往往是徒勞的。因此要進一步在立法上完善制度建設,切實加大對會計人員的保護力度,使會計人員能挺直腰干堅決抵制會計不講誠信行為,堅持對做假賬說“不”,從而保持良好的會計職業操守,真正做到以“誠信”為安身立命之本,以“不做假賬”為道德準繩。加強法制是用非市場力量抑制市場制度的弊端。

2.1從有關會計的法制建設來看,目前需要解決懲治造假的“精確制導”問題。所謂會計法治的“精確制導”是指:明確由什么人啟動對會計欺騙的訴訟程序,改變“民不舉、官不糾”的局面,使違法企業浮出水面;明確規定會計真實性的具體法律標準,降低名義上的要求,鎖定少數違法企業和最惡劣的行為;明確區分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瓦解兩者的欺騙聯盟。此外,為了改進會計的法制建設,還需要研究司法會計,提高立法和執法的科學性。

2.2加大對會計不講誠信行為的處罰力度借鑒外國成熟經驗,結合我國實際情況,修改、完善相關法律和規章,加大對造假者的處罰力度,使其造假的預期成本遠遠大于其造假的收益,因對外提供虛假會計信息而給投資者、債權人等廣大會計信息使用者導致決策失誤等造成損失的,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對相關責任人員要處以重罰,情節嚴重的還要追究刑事責任,使造假者無利可圖,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遏制操縱會計信息行為的發生。整治會計行業,規范會計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在對會計人員、有關企業領導及會計主體進行懲處的同時,應進一步加大對審計、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的整治和規范。審計人員對被審單位會計信息進行審計,出具不負責任的審計報告時,應受到嚴厲的懲罰并對會計信息使用者遭受的損失進行賠償。這樣,審計人員進行審計業務時,就會更加謹慎、負責,真正做到對被審計單位會計信息監督、對會計信息所反映的企業財務收支及有關經營管理活動進行再監督。3加強社會監督和政府監管

3.1加強社會監督。加強社會監督與評價機制,發揮社會力量是否遵守了道德標準,要靠社會輿論和公眾的評價,而不僅僅是法院和政府認定。沒有輿論支持的道德標準,只是紙面上的道德標準。目前對于造假賬的輿論譴責已經給企業、會計師和審計師造成一定的壓力,但這種譴責大多是針對整體而非具體企業,多數是學術性、政策性的而非實用性的。我們還缺乏評價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環境、社會力量和動力機制。因此,要在法律上明確,根據公開的財務報表對上市公司所作的分析,屬于言論自由,不構成名譽侵權。應當建立和培植揭露虛假會計信息的市場力量,以改變目前造假力量大于抑制力量的失衡狀態。從有關會計誠信現狀來看,加快建立社會信用監督體系,是我國目前迫切要完成的大事。規模先進的信息數據庫將記錄著大量企業與個人的資金往來與商品交易的種種資料,可以提供客戶查詢,一旦有不良信用的記錄,在工商注冊、銀行貸款、消費貸款、個人信用卡服務以及人才聘用等,將受到制約。相反,為鼓勵獲得守信等級高的企業將可優先發行股票和企業債券,或為其提供高額度的貸款。一些專家還建議,借鑒國外經驗,結合本國現實情況,制訂可實際操作的《信用法》。盡管這需要時間,但是勢在必行。就現階段而言,要很抓行業監管,查處虛假行為,增加失信者的成本。

3.2加強社會教育機制,啟發行為人的良知。誠信在多大范圍和什么程度上為人們所接受,取決于誠信的宣傳和教育。要讓人們認識到,誠信是重要的并且有益的,誠信是必然趨勢,不誠信的人終究要倒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之財,取之有害”。非誠信行為是占小便宜吃大虧,是飲鴆止渴,為眼前利益犧牲長遠利益。會計誠信教育的主要對象,應當是掌握著會計誠信水平支配權的強勢集團,包括企業負責人,能夠控制企業負責人的政府官員以及會計師事務所的合伙人,而不僅僅是一般的會計人員。我們長期以來企圖通過提高會計人員地位和業務水平,來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事實上收效甚微。用提高會計人員的道德水準來減少會計造假,是隔靴搔癢,作用將十分有限。教育要求以事實為基礎。糾正人們的行為將有賴于有效的獎懲措施的建立和實施。即通過獎懲措施的實施使不誠實者付出巨大的成本,誠實者獲得獎勵,從而使得選擇誠信成為一種理性行為。從經濟學角度而言,當理性人衡量了誠信行為帶來的收益——光明的職業前景、融洽的同事關系、良好的社會信譽;與不誠實將付出的成本——晉升無望、時刻面臨失去工作的威脅、受到同事的鄙視和冷淡;那么,理性人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前者。從而,誠信教育將不再是一種單純的說教,它將成為一種自覺的、理性的選擇。

3.3加強政府監管。從有關會計的政府監管來看,需要解決監管的責任問題。政府監管部門的責任就是要解決防止造假,懲處造假,以及嚴格執法問題。企業監管的責任轉移到綜合部門。綜合部門的管理范圍僅只管“滅火”不管“防火”,只有假冒偽劣商品生產出來,已經上市,甚至死了人或媒體已經曝光,或者領導人有了批示,這些部門才開始行動。預防性的監管責任應當歸屬于誰?監管部門不作為應當承擔什么責任?如果不明確,就無法改變當前沒有人承擔責任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應建立一支強有效的監管隊伍,加強對企業不誠信行為的監督管理,促使其進一步規范化、法制化。

會計誠信論文范文:小議會計誠信缺失的反思與應對

摘要:對當前會計誠信缺失、會計信息失真的狀況進行分析,提出治理會計誠信缺失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會計誠信缺失;會計誠信建設;反思

會計誠信的缺失已經成為制約與阻礙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大問題,并引起了社會各界有識之士的普遍關注。眾多專家、學者也發表了許多精辟的見解,筆者在此也想談點看法。

1會計誠信缺失的反思

1.1傳遞錯誤信息,誤導經濟行為

從微觀角度看,會計信息的影響滲透于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包含投資、融資、利益分配的決策、計劃或控制等。例如一項投資決策,要建立在過去經濟業務數據的分析基礎之上,若提供的會計資料是虛假的,以此為依據,做出的決策必然也是不恰當的。在日常經濟生活中,所謂盲目建設,新建項目效益不佳等,與此不無關系。從宏觀角度看,會計信息的失真可能引起錯誤的社會經濟政策出臺,誤導國家和地方財政收支預算編制,使其出現方向性錯誤,給國家和地方造成巨大損失。

1.2 擾亂市場經濟秩序,誘發經濟犯罪

市場經濟是一種信用經濟,信用是一切經濟活動的基本原則,沒有了信用,市場經濟就無法維系。如果大量的會計資料失真,直接影響國家稅收,使各項經濟指標失真,最終導致國家政策與實際的偏離,影響國家的方針政策。影響政府職能的發揮,導致政策失誤,以致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經濟秩序混亂的另一方面是經濟犯罪活動的產生,失真的會計信息是經濟犯罪的護身符和溫床。普遍的會計誠信喪失現象已成為制約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瓶頸”。

1.3 損失多方利益,阻礙了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

會計誠信的缺失,表面上看是以會計信息失真為其表象,其實關系到各方經濟利益的分配,關系到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深受其害的首先是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會計誠信缺失引發的會計信息失真,嚴重扭曲了公司股票的實際價值,使投資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對國家而言,作為最大投資者,損失將更為慘重,其次是經營者本身,再次是會計人員自身。由于會計造假行為,常導致政府發展經濟的決策失誤,阻礙了宏觀經濟決策的實施,干擾了政府對社會經濟的調控。

2加強會計誠信建設的策略

2.1 加快企業改革步伐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產權是信用的基礎,而我國有些企業不講信用的重要原因之一,仍在于企業的產權不明晰,沒有人格化的所有權代表。過去,我國對企業改革的重點是放權讓利,實踐證明,這種方法已不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并沒有觸及傳統體制的根本弊端,在表層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傳統的企業管理體制的框架并未被打破。

只有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使企業真正成為產權清晰、權責分明、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才能使企業自覺遵守經濟規律,提供真實可靠的會計資料。會計誠信建設在明晰產權的基礎上,還需完善公司治理結構,解決“內部人控制”等問題。另外,我國國有企業虛假會計信息的產生與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不規范、經營者行為缺乏約束關系極大。因此,必須盡快建立規范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有效控制和引導經營者的行為。主要措施包括:

一是要加強董事會建設,確立其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核心地位。二是要完善外派監事會制度。使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和財務收支均體現所有者的意志和利益。三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機制,正確引導經營者的行為,使其與所有者的利益趨同。

2.2 轉變政府職能,打造信用政府

一方面,政企不分是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的重要因素,而政府職能的轉變是實現政企分開的根本前提。政府應通過機構改革,徹底擺脫直接管理企業的泥潭,轉變為對價值形態的管理和經營。學會運用各種宏觀經濟杠桿管理經濟,扎扎實實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另一方面,各級政府作為掌握公共權力者,享受和支配著納稅人的錢,實質上和納稅人之間就是一種契約關系,要守契約,講誠信,就要切實為納稅人謀取利益,通過制度建設,規范和保護誠信,嚴厲打擊各類造假等不誠信行為,杜絕“干部出數字、數字出干部”的浮夸風,提高政府信譽度。這樣。誠信建設才有根基,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才能營造全社會的誠信氛圍。

2.3 健全法規制度,完善監督職能

誠信與法制是市場經濟的兩塊基石,要健全市場經濟的各種法規制度,完善其監督職能需要多方面努力。應將會計誠信作為基本概念和要求寫入《會計法》,并以法的形式確定下來,以增強全社會會計誠信的意識和法制觀念。更重要的是還必須明確會計造假應承擔的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使《會計法》成為我國規范會計行為和維護會計誠信的真正大法。加快《企業會計準則》的修改和完善,減少虛假會計信息的施展空間。我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1)進一步完善《企業會計準則》,壓縮財務報告粉飾的空間,可以適當增加財務報表附注,鼓勵企業披露非財務信息,進一步完善并嚴格規范關聯交易的披露,加強對現金流量信息的呈報和審核。(2)加快制訂和出臺新的《企業會計準則》,針對我國特別是上市公司容易出現的問題加以規范。(3)考慮盡可能縮小會計政策的選擇空間。

2.4 建立民事賠償制度,加大處罰力度

借鑒國外成熟經驗,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建立民事賠償制度,加大對造假者的處罰力度,使其造假的預期成本遠遠大于其造假的收益。

2.5 建立會計誠信機制

提高執業人員綜合素質建立會計誠信教育機制,加強對會計人員的誠信教育,強化市場主體和會計人員的會計誠信觀念和信用意識,是會計誠信建設的重要環節。

2.6 建立會計誠信評價機制,完善會計誠信檔案

(1)完善《會計法》等相關的法律、法規,真正做到有法可依。(2)對各種信用檔案進行協調,消除他們在形式上相互獨立、內容交叉等現象,從而減少企業的負擔。(3)設立一套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評價指標體系,增強信用評級的權威性。(4)政府對企業進行評定時,應盡量減少潛在行政風險,真正做到公平、公正。(5)加強配套信息網絡的建設,從而使企業能迅速了解、查詢對方信用狀況。

3結束語

會計誠信建設需要良好社會氛圍的烘托,需要會計主體承擔起社會和經濟責任的共識,需要會計人員以高尚的職業道德支撐,只有共同努力,才能使會計誠信建設有條不紊地進行,重塑會計誠信,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服務。

會計誠信論文范文:本科會計考核評價體系中主客體的誠信倫理研究

摘要:會計教學考核與評價是指以教育為對象,研究教育目標與相應的教育現象之間的關系,并給予定量或定性的價值判斷。這種評價涉及到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關系,評價體系的構成與價值取向等問題涉及到道德觀念,是誠信問題在評價中的體現,將影響教育評價的真實性和可信度。

關鍵詞:教育目標;考核評價;誠信倫理

1建立誠信倫理的考評制度

在高等教育蓬勃發展的今天,大學生的個人素質所代表的已不僅僅是該群體本身,而更多地體現了一個國家的教育水平和國民素質問題。由于學校不是在真空中存在,社會上的一些消極文化以及市場經濟的負面效應會在校園產生折光反映,當今社會拜金主義和利已主義風氣的滋長,不守誠信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一種生存手段。尤其是當采取這種手段居然可以獲取較高評價等級時,就會出現對學生學業成績進行考證和價值判斷造成“失真”的尷尬局面,這是對教育考核評價人員和制度本身的一種嘲諷,這種藐視公德、挑戰道德倫理底線的行為敗壞了學風。

建立誠信倫理的教育考評制度不僅要求考評教育效果,而且還要求對教育行為進行導向。良好的教育考評是教育的第一個環節,最前列的環節,教育考評的功能體現在多個方面:如導向功能、檢查功能、激勵功能、篩選功能、改進功能等。對于職業能力來講更重視導向和激勵功能。由于學生能力目標的寬泛,能力評價的模糊以及操作中的隨意性和形式化,傳統的教育評價日趨虛化。順應專業化發展的要求,規范學生能力評價成為必然趨勢,教育考評就應由傳統的檢測手段轉變為促使教育變革的手段。學校應當按照多元能力理論建立一套統一的、具體的、科學的能力考核標準,以此對每個學生就其專業精神、專業技能、組織管理能力、合作溝通能力等做出綜合評價;二是對學生的能力評價結論做出實質性的、準確的描述,而不是一個抽象的“優、良、中、差”等級。如采用多元能力考評就是使學生對紛繁的職業背景和過程建立起理性思考與價值判斷的愿望與能力,以及終身學習態度與自我反思的精神。幫助學生在能力的培養中通過扮演、體驗、反思等實踐性活動理解崗位工作的豐富內涵及責任,獲得以誠信為本的會計人理念,更新拓展自已的專業結構,促進自主專業成長。

2考評主客體應遵循的原則

2.1 誠信原則誠信,是做人之本,是會計工作的本質要求,也是會計專業學生的必備品格。西方國家十分重視在會計學歷教育中的會計職業道德教育,英國專門頒發了會計道德教育大綱,要求學校必須向學生傳授道德價值觀,把道德教育作為在未來企業之間的竟爭中保持其發展地位的重要措施,明確地把學校教育作為灌輸其價值觀和職業道德的重要場所。美國歐文出版公司出版的《財務會計》(FinancialAccounting,1989年第4版)和《基本會計原理》都把倫理問題擺到非常突出的地位,都在序言中強調指出:倫理是最基本的會計原理。國外最新的研究也表明,會計倫理對經濟及管理的作用勝于會計法律。在當前高層次會計人才供不應求,一般會計人員嚴重飽和,工作難有保障的現狀下,作為培養高級會計人才的重要基地――本科會計教育,應當體現其需求特色。高等會計教學的目標自然應當是:打好扎實的專業基礎,拓寬知識口徑,更為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道德誠信、綜合能力、思考能力、溝通能力、協作能力、創造能力等。就考核評價問題而言,誠信存在的必然性就是師生雙方――也就是主客體的共同需要。用一種制度以外的紐帶,從基礎上,或從更高層次上,作為完善自身的道德追求,防止利益沖突出現矛盾。不僅是這一目的產生的動因,還是這一目的得以實現的重要手段。在會計教學評價中,道德誠信不是消極被動和無所作為的。它有著不可替代,不可抹煞的實踐力量。

2.2 利益原則因為本科會計教學中仍然沒有擺脫過分重視理論知識學習,單純培養認知能力的弊端。在考核中則顯得更為突出,在考評體系中起主導作用的、權重比例大的都是這些可把握的知識性要素。考核內容過于單一,評價方式中缺少對學生的多方人文關懷。注意到了學生分數,卻沒有發現和發展學生的多方面潛能,造成了評價動機與評價效果之間的不一致,進而傷害到學生的利益。如何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超越自我。評價主體必須通情達理,尊重被評價者,設身處地的去理解他的目標、興趣、盡量地向他們展示評價的要求和條件,消除其可能產生的種種對立和顧慮。既要人文關懷,又要具有科學、理性、嚴謹的判斷力。

假如評價人員懷著某種不道德的動機。或者是簡單地屈服于官僚主義的評價要求,甚至是形式主義的評價方式,也都會形成對學生的利益傷害問題。

2.3 公平性原則公正是倫理學的一個重要概念。一項評價必須是無偏向的。就是說,它在方法上對所有的相關者都必須是公平的、不偏不倚的。公平性原則往往體現在公平設計和公平測試。一要設計出自然的教學情境,努力排除可能干擾學生正常情感表現因素,如:教師評價的語言導向,特殊的情境刺激和學生的情緒反常等。二要在評價中堅持證據性原則,要在掌握大量的可考察的行為事實的基礎上,經過認真的分析、比照、進行定性、定量的結論,不能單憑教師的印象,就主觀地、草率地下結論。三要使學生對整個評價體系以及操作產生信任感,理解教師開展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得到某種飛躍和提升,發現學生某些方面的不足,也不會鄙視和嘲諷學生。這樣學生就會在評價中持以端正、嚴肅和積極的心態,而不是簡單地去迎合教師的評價。

會計誠信論文范文:淺析會計誠信存在的普遍問題及解決途徑

摘要:會計誠信是市場經濟的要求。近年來會計誠信問題成了社會熱點,各界議論紛紛,“會計信息失真”、“會計假賬泛濫”、“會計道德失范”等字眼充斥報章雜志,會計誠信問題成了媒體關注的焦點。會計誠信缺失增加了交易成本,加大了企業生存的隱形危機,降低了經濟運行效率。會計誠信問題受到了全社會的關注。于是,社會上的焦點和矛頭紛紛指向了會計,各種指責和罵聲接踵而來,要求加強會計監管和會計誠信建設的呼聲一日高一日。

關鍵詞:會計誠信;喪失;原因;途徑

1會計喪失誠信的原因分析

1.1 會計自身的特點及缺陷是會計失信的條件會計準則、會計制度的漏洞與執行的伸縮性等,為虛假會計信息的產生提供了條件。首先,會計原則為虛假會計信息提供了操作空間。如會計以權責發生制為確認基礎,從而產生了大量的應計、預提和待攤費用,會計信息提供者就可以通過操縱應計項目的確認時間來制造虛假業績(如提前確認收入、推遲確認費用);又如穩健性原則在會計實務中的運用是建立在會計人員職業判斷基礎上的,存在較強的主觀隨意性,會計信息提供者很容易借此高估費用和損失、低估收入和利益來操縱利潤。其次,會計工作內容需要憑會計人員的主觀判斷來進行,這就為會計人員制造虛假會計信息提供了職務上的方便,針對同一經濟事項,會計人員可能有若干種可供選擇的方法,做出“利己”的估計。還有,會計政策為企業提供越來越寬的選擇范圍,會計信息提供者總是在規定的范圍內選擇有利于自身績效或其他目的會計政策。最后,會計人員沒有獨立地位,他們的工作行為都是處在經營者的控制之下,有時作假賬也是無奈。由于經營者的授意、強令和指使而造成的會計造假不在少數,會計人員獨立地位的缺失無疑是導致會計誠信喪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1.2 非誠信行為的收益超過成本是影響會計誠信水平的經濟原因非誠信行為的成本,包括受法律懲罰的成本、受輿論批評的成本和受良心譴責的成本。在市場經濟體制時期,市場發育還不完善,計劃經濟時期調節經濟活動的手段已不再適用,而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調節經濟活動的手段尚未健全,這就給不講誠信的人有空子可鉆。不誠信的利益大于其成本,導致了非誠信行為。具有誠信品質的人,也會做非誠信的事。防止發生欺騙行為的辦法,就是讓欺騙的成本超過欺騙的收益。而我們對于非誠信行為的法律懲罰,總體上力度不夠,《會計法》第45條規定:“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及其他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或者隱匿、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可以處5千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還有不少條文只是羅列“不得”有這樣或那樣行為,卻沒有給出“違反了怎么處理”的后文。這類條文的規定,明示了造假行為預期“成本”的上限,但威懾力不足,使得失信者難以受到應有的懲罰,即使受到懲罰,其所付出的代價遠遠小于其因失信而得到的利益。這種失信的成本和收益的不對稱性就使得失信從可能轉化為現實,也極大地挫傷了誠信者遵循誠信原則的積極性,紛紛追逐仿效,造成會計誠信缺失的惡性循環,導致整個社會陷入信用危機。

2提高會計誠信水平的途徑

誠信不只是理論問題,更是實踐問題;不只是一個行業的問題,也是一項緊密聯系的社會系統工程。

2.1 加強司法和政府監管力度,發揮法律和行政力量①從有關會計的法制建設來看,目前需要解決懲治造假的“精確制導”問題。所謂會計法治的“精確制導”是指:明確由什么人啟動對會計欺騙的訴訟程序,改變“民不舉、官不糾”的局面,使違法企業浮出水面;明確規定會計真實性的具體法律標準,降低名義上的要求,鎖定少數違法企業和最惡劣的行為,解放大多數企業;明確規定企業負責人是會計信息真實性的唯一責任人,把會計人員解脫出來,集中打擊關鍵目標;明確區分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瓦解兩者的欺騙聯盟。②從有關會計的政府監管來看,需要解決監管的責任問題。政府監管部門的責任就是要解決防止造假,懲處造假,以及嚴格執法問題。③從有關會計的制度規范來看,與會計造假有關的問題有兩個,一是頻繁的會計制度改革,破壞了會計數據的連續性,每一次改動必然給企業提供一次洗牌的機會和造假的手段。因此,會計技術規范的出臺要慎重,要有相對的穩定性。

2.2 加強社會監督與評價機制,發揮社會力量是否遵守了道德標準,要靠社會輿論和公眾的評價,而不僅僅是法院和政府認定。沒有輿論支持的道德標準,只是紙面上的道德標準。目前對于造假賬的輿論譴責已經給企業、會計師和審計師造成一定的壓力,但這種譴責大多是針對整體而非具體企業,多數是學術性、政策性的而非實用性的。我們還缺乏評價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環境、社會力量和動力機制。因此,要在法律上明確,根據公開的財務報表對上市公司所作的分析,屬于言論自由,不構成名譽侵權。應當建立和培植揭露虛假會計信息的市場力量,以改變目前造假力量大于抑制力量的失衡狀態。

2.3 加強社會教育機制,啟發行為人的良知會計誠信教育的主要對象,應當是掌握著會計誠信水平支配權的強勢集團,包括企業負責人,能夠控制企業負責人的政府官員以及會計師事務所的合伙人,而不僅僅是一般的會計人員。我們長期以來企圖通過提高會計人員地位和業務水平,來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事實上收效甚微。用提高會計人員的道德水準來減少會計造假,是隔靴搔癢,作用將十分有限。

總之,誠信能否被社會廣泛接受,關鍵是它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否符合時代的特點和要求。市場經濟需要會計誠信,所以對未來我們應持樂觀態度。自上個世紀以來,潘序倫先生就在中國會計界最早倡導了誠信理念。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處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當必有誠”的誠信精神,已深深植根于會計執業界人士的心中,成為忠誠敬業的座右銘。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這一思想將會進一步發揚光大。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国产| 一性一交一口添一摸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日本波多野结衣| 人妻内射.porn| 国产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性受xxxx狂喷水|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四川少妇被弄到高潮| 无码av无码天堂资源网|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 妺妺跟我一起洗澡没忍住| 欧美人妻少妇精品久久黑人| 成年男人裸j照无遮挡无码| 妇女性内射冈站hdwwwooo| 麻豆网站入口|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 蜜桃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第一在线综合网站| 野外做受又硬又粗又大视频√|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动态120秒免费| 四虎成人永久影院| 97人伦影院a级毛片|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 麻豆传煤入口免费进入2023|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亚洲av日韩av天堂影片精品| 在线成人一区二区| 婷婷久久香蕉五月综合加勒比| 熟妇女人妻丰满少妇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 中文字幕无码第1页| 国产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熟妇色xxxx欧美老妇多毛| 久久偷看各类wc女厕嘘嘘偷窃 | 欧美人和黑人牲交网站上线|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一区| 韩国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