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教學科研論文

教學科研論文

時間:2022-04-13 10:35:2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教學科研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教學科研論文

教學科研論文:青年教師教學科研相長實踐

摘要:

高校青年教師的職業發展面臨著教學與科研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主要原因是當前的考核制度和晉升規則偏重于科研成果,由此出現了青年教師在實際工作中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從而影響教學工作效果。本文將PBL模式引入青年教師的職業發展實踐中,將青年教師的崗位需求和個人需要相結合,從分析問題根源著手,從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出發,探索青年教師教研相長的途徑。

關鍵詞:

PBL模式;青年教師;教研相長

美國教授Barrows于1969年首次提出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方法PBL(problem-basedlearning),它強調從具體的問題出發,使學習者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通過合作或自力更生去解決問題,成就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學的能力,并能理解掌握到問題背后隱含的學問和知識。PBL已成為國際上比較流行的一種主動式學習方法。高校青年教師是我國高等教育的接班人和中堅力量,他們在個人成長和職業發展中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最令人困擾的當屬教學與科研的平衡關系問題,多數現有的考核制度和晉升規則更偏重于科研成果,所以合理地將二者結合,以科研能力的培養帶動教學能力的發展,豐富教學內容、更新教學知識,對青年教師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教學與科研結合的必要性

1.有效地提高青年教師對專業課的學習興趣和掌握程度

教師在執教很多門專業課時,迫于當前社會的就業壓力,學生會問到教師該門課對于就業的作用,每當此時,多數教師會講很多親身經歷和就業實例,但學生仍很難獲得同感。因此,我采用PBL模式,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我會以科研項目的形式和社會生產需要的角度來分析,然后組織他們討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會使得大家容易獲得課程的感性理解,更會進一步把握本門課程的精華所在,提高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

2.更好地培養青年教師的創新能力

科研項目所研究的任務一般都具有很強的現實需要,需要開拓思維,創新性地開發新理論、新技術、新工藝。青年教師承擔科研項目,才能真正做到學有所成,學有所用。由于科研項目研究的都是本學科最前沿的問題,許多問題大家聞所未聞,這會激發青年教師挑戰困難的勇氣和創新精神,科研項目可以促進項目組成員間取長補短、及時溝通、友好協作,培養教師團結合作,提高共同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能力。

3.增強青年教師的責任使命感

科研任務本身也具有教學性和教育性,做科研項目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和回報社會的過程,應該成為教學的一部分。青年教師應帶領學生尤其是研究生共同承擔任務,把項目分解成子課題、子項目,然后分配給學生進行學習研究和解決,學生和教師都是團隊成員,所以大家都要盡力完成自己的具體工作,從而增強責任意識,刻苦鉆研,克服困難,完成任務。

二、具體實踐過程和方法

1.在學生畢業設計中實施教學與科研結合

對于學生的畢業設計題目,教師可以根據科研項目的具體工作內容來出題,學生選取畢業設計的題目,對教師而言即是選擇科研項目的具體任務,從專業知識的講解到具體要求的分析和解決,每個環節都會直接影響整體的完成質量。教師必須把握整體,進行有效的具體的指導。學生參加課題研究后應在教師的指導下查找相關文獻,完成“充電”,以盡早進入工作狀態。我采用的做法是關鍵詞法,要求學生根據關鍵詞和定義自行查找和閱讀文獻,以便他們迅速提高相關知識,對問題有清晰的概念理解和明確的解決思路。

2.在考研學生中實施教學與科研結合

當前的考研熱源于社會就業壓力和繼續深造的追求。教學內容和學生考研的研究方向相一致,可以極大程度地調動課堂教學和參與科研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入學面試。

3.在每周例會中促進教學與科研的結合

學生參加教師的科研項目是鍛煉他們各方面能力的一次極好的機會,但是由于習慣了課堂填鴨式教育,許多學生初進實驗室時難免有些不適應,于是,我引進了實驗室周會,堅持每周四晚上進行一次例會,與學生會面,一方面是答疑解惑,另一方面是討論和總結交流。大家在會上對前一階段的學習和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總結,并提出來讓大家討論,他們相互促進,形成了良好科研氛圍。筆者近幾年的實踐表明,周會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總結

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是創造機會使科研經驗轉化為教學能力的途徑,也是提高教學水平、促進科研能力的有效手段,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PBL模式可以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經驗和科研項目的實踐經驗,培養他們挑戰困難的勇氣和創新精神,還可以促進學科建設的發展和進步。所以,青年教師要不斷學習和補充新知識,以提高其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真正實現“教學相長”的目標。

作者:李永亮 單位:長春理工大學光電工程學院

教學科研論文:生物技術制藥實驗教學科研意識探索

摘要: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實驗技能、科研意識與創新能力的最基本的教學形式和最有效的途徑之一,而生物技術制藥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該文根據我校生物技術制藥實驗教學現狀,探索實驗教學內容和模式的改革,旨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滲透科研意識與創新思維的培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科研熱情,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與學生綜合能力。

關鍵詞:科研意識;生物技術制藥;實驗教學

生物制藥產業是當前最活躍、進展最快的產業之一,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被譽為“朝陽產業”。我國已把生物制藥產業列為經濟發展的重點建設行業和高新技術支柱產業[1]。生物技術制藥是現代生物技術與藥學高度交叉、相互滲透的一門綜合性課程,內容涉及到基因工程制藥、發酵工程制藥、細胞工程制藥、抗體制藥、酶工程制藥等,內容多,知識面廣,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2-3]。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文件中提出“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和機制改革,著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高度重視實踐環節,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推進實驗內容和實驗模式改革和創新,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4]。教學與科研是大學的兩個主要職能,科研意識與創新能力是體現教師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標志[5]。實驗教學是培養實驗技能、科研意識與創新能力的最基本的教學形式和最有效的途徑之一[6,7]。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不斷思考和探索如何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和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形成了初步的教學改革思路,在生物技術制藥實驗教學過程中逐步滲透科研意識的培養。

1我校生物技術制藥教學現狀

2006年我校在制藥工程專業中開設了生物技術制藥課程,2014年在新一輪專業培養方案的修訂中,藥學、藥物制劑等相關專業增設了《生物技術制藥》課程。實驗課教學中我們根據現有條件開設了一些基礎性和初級綜合性實驗,如細菌感受態的制備和質粒的轉化、微生物的發酵、蛋白質的分離與純化等。學生初步掌握了現代生物技術制藥的基本知識,為今后從事相關工作奠定了基礎。實驗教學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如每次實驗課安排3~4課時,但很多實驗步驟時間較長,無法短時間內完成,缺乏連貫性;實驗經費與場所有限,以驗證性實驗為主,甚至是演示實驗;再加上有些實驗本身較為抽象,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實驗教學班級較多,實驗教學人員較為緊張。針對這些問題,我們積極探索實驗教學改革,以綜合性、開放性實驗為突破口,整合多方教學資源,逐步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和創新精神。

2優選教學素材與內容,整合多方教學資源

現代生物技術飛速發展,新的理論、技術與方法不斷出現,以至教材的內容往往滯后于學科知識的發展,要使學生接觸到最新的前沿知識,我們只有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把最新的知識引入到實驗教學中。但這些內容的實驗技術條件要求極高,花費極大,根據實際情況我們通過專題講座、結合視頻,在實驗過程中穿插講解,如生物技術與靶向藥物開發、藥物基因組學、基因治療藥物、干細胞與組織工程等專題,激發了學生科研熱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校現有安徽省藥學省級示范實驗實訓中心、安徽省多糖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活性生物大分子研究安徽省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優勢,我們積極與這些平臺有關教師聯系,邀請他們利用這些先進的科研平臺適當開展實驗教學活動,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掌握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等相關技術,提高學生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此外藥學院也積極申報安徽省支持本科高校發展能力提升計劃與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等項目,先后籌措資金約300萬元建設生物制藥實驗室,極大的改善了實驗教學條件,有效解決了實驗場所與教學人員緊張的問題。

3加大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比例

綜合性實驗指實驗內容涉及到本課程或相關課程的綜合知識,涵蓋更多的知識點,往往涉及到多種實驗技術或方法,通過綜合性實驗的學習,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學習能力。設計性實驗一般是提前指定實驗目的要求,由學生自己或小組成員根據現有實驗條件自行設計實驗方案,準備實驗材料,并加以實施,不同學生或小組可以選擇不同的實驗方案,可以有效的鍛煉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8]。近年來,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已經成為現代高等教育實驗教學的主要實驗教學改革方向[9]。在生物技術制藥實驗教學過程中,適當增加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比重,可以增強學生對生物制藥相關技術的認識與理解,鍛煉學生文獻檢索、數據處理、獨立思考與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綜合素質,有利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4改革課堂組織形式

傳統的實驗教學過程中,每次實驗都有規定的學時數,要求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相應的實驗內容,只能把很多實驗步驟進行簡化,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的發揮,難以取得好的學習效果,也不能真正貫徹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10],由于生物技術制藥很多實驗周期較長,很難在短短的幾節課內完成。我們考慮打破傳統的課程設置,改實驗課為實驗日(一般選在周末)或實驗周。教師篩選若干可行的實驗項目供學生選擇,學生自己查閱文獻,設計實驗方案,列出實驗項目所需儀器與材料、具體實驗操作步驟及參考文獻,教師進行適當指導,學生根據自己或小組設計的實驗方案合理安排實驗進度,如果實驗過程中出現意外結果,學生獨立對實驗失敗的原因進行總結分析,并可重新安排設計實驗,鍛煉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促進學生形成嚴謹的科研思維,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科研熱情。在實驗教學中,有些實驗步驟時間較長,教師穿插一些與生活密切聯系、有一定科學意義的問題,與學生互動,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活躍實驗氣氛,促進學生對實驗操作產生興趣,提高實驗教學效果。

5推廣科研興趣小組的學習模式,鼓勵學生參與科研活動

很多生物技術制藥實驗步驟多、周期長,而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增加了實驗本身的難度。我們根據學生自身目標(如考研的學生),選拔部分高年級學生成立科研興趣小組,充分發揮每個人的優勢,進行適當的實驗分工,促進實驗順利完成,同時可以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和教研室的學術活動,同時動員教師指導學生申報國家級、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以及大學生科研項目等各類科研項目,讓學生接觸早期的科研訓練。在教學中我們充分發揮安徽省藥學省級示范實驗實訓中心和安徽省多糖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優勢,在老師的指導下,逐步向學生開放部分實驗室,對學生進行相關實驗技能的考核與訓練。學生在參與科研項目的過程中接受了科學思維的熏陶,提高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培養了學生的科研意識,激發了他們的創新精神。

6完善實驗考核方式

傳統的實驗教學考核往往以實驗報告為依據,教師在實驗后對學生上交的實驗報告進行評閱,這種考核依據方式存在一些局限性,不能就實驗中遇到的問題與學生及時進行交流和反饋,不利于學生對實驗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無法全面并合理的評價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有些學生實驗過程中學習態度非常認真,操作也很嫻熟,積極思考與分析實驗過程中的各種問題,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實驗結果不理想,如果單純根據實驗報告評閱實驗成績,可能會因為成績不理想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我們將實驗教學考核內容分為三個部分:實驗報告部分(約占40%)、實驗技能測試部分(約占30%)和實驗設計部分(約占30%)。實驗報告部分重點考查學生綜合分析相關實驗現象和結果的能力。在平時的實驗操作過程中完成實驗技能的測試,重點考察學生實驗操作是否嫻熟,試劑的配制與儀器的使用是否正確,實驗記錄是否規范。實驗設計一般是教師根據自身研究方向提供若干個的實驗項目供學生選擇,也可是學生自己選定實驗項目,重點考核學生的文獻檢索、實驗方案設計等科研能力。按照這種考核方式。即使有些學生實驗結果并不理想,甚至失敗,我們根據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綜合表現,讓學生依據實驗原理真實客觀的分析實驗失敗的原因,完成實驗報告并進行合理的分析與討論,也能獲得優秀的實驗成績。科學合理的實驗考核方式,可以對學生在實驗課堂中綜合表現進行全面而又客觀的評價,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7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目前我校最新培養方案中藥學、制藥工程、藥物制劑等相關專業都設置了生物技術制藥課程,安排了實驗課時,有助于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加深學生對生物技術藥物相關知識的理解。我們提出的實驗教學內容和模式的改革思路對于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與創新能力有著較好的效果,但也面臨一些挑戰,如實驗場所與教師相對緊張,新的教學模式所需實驗經費更多;很難在所有學生中推廣科研興趣小組;科研意識的滲透培養,與教師的科研水平以及教學的主觀積極性有很大的關系;在實驗考核體系中,相比于單純實驗報告考核,新的考核方式要求教師付出更多的精力;不同學生職業發展規劃不一樣,有些學生對科研有著濃厚的興趣,而有些學生畢業后準備從事其他工作。對此,我們考慮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鼓勵對科研有興趣的、特別是準備考研的學生成立科研興趣小組;下一步我們將選擇卓越藥師實驗班學生作為教學改革試點,加大實驗室開放力度,增加實驗教學經費投入,改善實驗條件;督促教師提高自身科研水平,樂于奉獻,教書育人;教師結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指導學生申報國家級、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以及大學生科研項目等各類科研項目,鼓勵學生撰寫研究論文與前沿綜述。在此過程中,教師自身的科研與教學水平也相應得到了提升,達到了“教學相長”的目的。本科教育是學生形成初步的科研意識的重要階段,在現代高等教育中,如何培養具有一定科研意識、創新型的復合性人才的問題,也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教育部明確提出“科研素質和能力訓練要貫穿在各個教學階段,在基礎教學階段著重培養學生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術”[11]。實驗教學是促使學生實現這種要求的最有效的途徑。我們積極探索生物技術制藥實驗教學內容和模式的改革,在實驗教學中教師向學生滲透科研意識的培養,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促進學生逐步形成嚴謹的科研思維,為培養專業基礎扎實、科研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創新型藥學專業技術人才奠定基礎。

作者:王國棟 秦國正 周玉燕 黃微 唐保露 韓莉 琚勇 單位:皖南醫學院藥學院

教學科研論文:大學生科技創新與專業教學科研相結合

摘要:科技創新活動是提高大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大學生的科研素質,訓練他們動手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此過程中,應注意結合教師的專業教學,結合團隊的科研工作,有效地發揮教師指導作用,發揚團隊合作精神,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勵機制,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質量與成效。

關鍵詞:專業教學;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激勵機制

在與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講話強調:廣大青年一定要堅定理想信念、勇于創新創造。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青年是社會上最富活力、最具創造性的群體,要有敢為人先的銳氣,開拓進取,理應走在創新創造的前列[1]。創新教育是大學生培養的重要內容和目標[2],科技創新活動為大學生提供了參加科研的平臺,讓他們有機會接受科學研究的訓練,通過一系列完整的科研活動,理論聯系實際,促使學生能從不同角度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想方設法解決問題,進而增強大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其創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因此,為了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與效果,必須加強大學生科技創新意識教育力度,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大學生科技創新管理運行機制,提供和落實大學生科技創新保障,制定和健全大學生科技創新客觀評價的激勵制度,構建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長效管理機制[4],對促進創新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結合教師的專業教學,引導切合實際的大學生科研活動

結合教師專業教學的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才有活力[3]。近年來,在申請大學生科技創新課題、設計課題研究內容、選擇和實施可行的研究方案、總結相關研究成果、撰寫及修改論文等一系列科研工作中,逐步引導把學生進入科研殿堂,激發他們的專業學習的主動性,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在野生動物學專業課的教學中,教師結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課題,把野生動物學的基礎教學內容與大學生力所能及的科研工作結合起來,如舉辦創新活動課題申報動員大會,指導學生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確定研究題目和研究方案,編寫和修改申報書,并開始前期準備工作,在獲得創新課題立項后,學生在教師耐心指導下,逐步完成創新課題的各個階段任務。經過師生共同努力,所有課題一一順利結題,并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了科研論文。在此過程中,既能培養了學生對野生動物學的興趣與熱愛,又加深了他們對動物學科學研究嚴謹性的認識,提高了他們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二、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需要教師的及時正確指導

搭建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平臺,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培養科研素質和展示自我的機會,同時把教師教學科研工作與大學生科技創新有機結合起來[4]。指導教師在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中起重要的主導作用,因此科創導師的關鍵性作用不容忽視。從新生入學教育開始,我們就有意識地在專業課教師介紹與自我介紹中,灌輸專業課學科的發展前沿和進展,介紹每位專業課教師的研究領域和專長,并定期舉行學術報告,讓學生對專業課學科的起源和特點、研究背景、科研成果的推廣和應用等有了更為深入的認識和了解。逐漸培養學生的科研興趣及參與科研的積極性。因此,科創工作要求專業教師的積極參與,鼓勵學生提出“另類”觀點,幫助學生把握選題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對擬采用的研究方法進行科學的判別選擇,特別是科創過程中出現的難題和瓶頸給予及時分析引導,維護學生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的積極性,提高科技創新活動的質量。相反,如果僅憑學生的興趣和學識,離開教師的專業指導和跟進,科技創新活動往往局限于低水平重復,甚至無法繼續開展[5]。

三、科技創新活動選題要與專業和指導教師的研究相結合

如何選題是大學生科研創新活動的關鍵一環,選擇既有新意和價值,又符合實際、適宜大學生學習特點的研究路線和方案在后續工作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的學院的具體做法是實行本科生導師制,盡早讓學生參與到指導教師的研究課題工作中。這樣既便于教師的指導,又可增強科創活動的專業性和目的性。如在2013年廣州登革熱滅蚊活動調查中,我們結合教師土壤動物學方面的在研課題,引導學生就滅蚊劑對土壤動物的影響申報了大學生科技創課題。獲批之后,師生共同努力,項目順利結題。有了前期的工作基礎,近兩年,我們完成或正在進行的大學生創新課題有“模擬氮沉降對樹木園土壤動物的影響”,“土壤動物對凋落物分解的野外控制試驗”等兩項省級課題。

四、建立傳幫帶、可持續發展的大學生科研團隊

具有廣泛學生基礎是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生命力所在,盡可能吸引大學生加入到大學生科創活動中來,在科創活動中培養合作意識和精神,也是大學生科創活動的重要目的之一[3]。鼓勵學生跨學科、跨專業組隊參加科創活動,實行組長負責制[6]。歸屬于指導教師的學生,來自高低不同年級,高年級學生無形中發揮傳、幫、帶低年級學生的作用,可持續發展的科研梯隊逐漸形成,這樣,教師培養學生與自己的科研相得益彰,逐步培養了一支穩定的大學生科技活動隊伍,表1為近年參加技創新團隊的情況:

五、強化激勵機制,調動師生科創活動的積極性和潛能

調動廣大師生參與科創活動的積極性和潛能,既是大學生科創活動持久性和連續性的保障,也是國內大部分高校所面臨的共同問題。目前的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尚存在一些問題:1.科創活動的覆蓋面不夠廣,具體參加的大學生人數不多。通過走訪調查結果顯示,盡管不少學生希望能參與科技創新活動,但因缺少適當的引導而讓相當多的學生懷疑自己的能力而舉棋不定,真正有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熱情的學生只占少數。2.學生的創新意識不強,學習活動局限于書本和教師,認為科研是研究生的事,參與積極性不高。3.學生綜合創新能力有待提高。目前參加科創的大學生過度依賴指導教師的研究課題或研究思路,很少獨立思考,達不到科創的真正目的。4.建議高校建立起完善的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立項管理、設備和經費管理、使用制度等,以保障科創活動涉及的實驗設備和經費高效合理使用。5.建議高校進一步加強宣傳指導工作,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擴大大學生科技創新的影響;明確科創活動的激勵制度并落實到位;實行本科生導師制,并完善該制度的監督評價機制和激勵措施等多方式完善和推動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深入發展。

作者:佟富春 曾曙才 單位:華南農業大學林學院

教學科研論文:教學科研基層組織協同創新理論分析

摘要:在現行的教育行政體制下,學術管理與行政管理沖突在各級各類學校均有不同程度反應,通過對教學與科研基層組織的運行方式、存在問題、演變過程的分析,以協同機制為創新基礎,緩解此種矛盾所形成的沖實,通過實踐研究,尋找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和重要路徑,實現對重點專業的建設、技能技術高地的打造等方面的重要支持。

關鍵詞:教學科研;理論分析;實踐方法

在現行的教育行政體制下,學院層面上擁有行政管理和學術管理兩類機構,但在系級別上只有教研室作為最基層的教學管理和執行組織,同時進行行政和學術管理,在管理序列中同時受兩種管理模式的指揮,形成了一對二的局面,造成令出多門、執行力不強,靈活不足、管理成本高、人浮于事、學術民主化和資源占有權力化沖突等問題。加強高校“教學科研”基層組織建設是我院省級重點項目“協同創新機制改革創新與實踐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系基地建設、專業建設、教研教改都有較大的進步,但在發展過程中也還存在高水平學科和高層次人才數量偏少、重點科研創新平臺實力偏弱、重大科研項目承接能力不足等問題。

1研究意義

1.1緊扣政策。1.1.1對高職院校二級學院管理研究實踐,本研究的切入點為:在上層建筑上強化學術權利,弱化行政權利基礎下;以學術委員會作為行政與學術的協同機構,作為汽車的方向總成,將教學與科研作為二級學院管理的兩個主要方向,以“負責人制”為制度體系,協調兩者行駛的軌跡,確保教學、科研雙線(向)并行高速發展。正如粵府辦〔2012〕103號指出“建立健全符合高等學校特點的崗位設置管理制度,推進高等學校人事制度改革,改革高等學校基層學術組織形式及其運行機制。”,這是二級學院管理模式改革的首義。1.1.2對高職院校教研室等基層教學組織創新改革研究與實踐。本研究的切入點為:在下層組織形式上以專業、課程、基地、研究中心作為基層運行的四個車輪,全體教師為發動機,一起作為汽車的動力總成,通過“負責人制”交叉作用四輪驅動,打破教研室管理的桎梏。正如粵教高函〔2014〕8號文特別指出“協同建立能統籌整合和發揮人才、學科和資源優勢的協同創新組織模式”,這是基層管理模式改革的實質。1.2增強創新能力和重大項目科研能力的需要,是“創新強校工程”的重要組成之一。加強高校“教學、科研”基層組織建設是我院“創新強校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我系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和重要路徑,在機械系的振興、重點專業的建設、技能技術高地的打造等戰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3中青年學術骨干和學術團隊培養的需要,是“強師工程”的重要組成之一。以“負責人制”為管理機制和教學組織形式,以課程、基地、專業、研究中心為載體,在我院制定的“創新強校工程”的大框架下,通過“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中青年教師國內外訪學研修計劃”等高層次人才計劃,為我系造就一大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中青年學術骨干和學術團隊,進一步提升師資整體水平。我課題組充分認識到加強我系“強師工程”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以推進高校“創新強校工程”建設為契機,(以“負責人制”為教學團隊建設和基層組織建設的機制基礎(本課題院級立項基礎),以更大的決心推進我系教學改革和教學組織的體制機制創新,促進我系教學質量顯著提升,為我院快速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2研究現狀

2.1行政管理和學術管理組織結構的矛盾性。從高校現有的管理組織架構上看,學術民主化管理和組織行政化管理相結合,這種結構卻往往很易被管理系統上的科層結構、管理行為上的交集結構、管理對象上的輻集結構或多或少的解構,由此形成了管理運行中發生在不同系統之間、不同部門之間、不同層級之間各式各樣的不協調。2.2行政權利和學術權利的對沖性。行政權利不僅對學術研究是一種極大的干擾,而且管理效率也差強人意。大學固有的科層結構,就形成專權專斷的官僚決策,也不利于學術空間的真正建構。而這樣的結果,也并非管理者的初衷本意,而是源于系統或部門利益的糾葛,分力過度膨脹、合力明顯弱化所致。2.3教學科研基層組織對兩種管理的無向性。現行院系教研室三級架構,以教研室作為基層教學組織,進行行政化的科層管理;實行中出現了諸多問題,也與協同創新管理模式有較大偏差,針對這些問題,結合本院特點應用“負責人制”,特進行本研究。2.4學術權利的缺失造成對行政權利對抗無力性。學術權利缺失,科研機制的不完善,經費支持不足,造成針對師資培養的“對外交流、訪問、培訓等”等各類學術活動受制,教師教學和學術能力提高的途徑和空間被壓縮,教學質量提高和協同創新成了無本之木。

3研究效果

3.1效果1:為緩解行政管理和學術管理組織結構的矛盾性學術民主化管理和組織行政化管理相結合,這種結構卻往往很易被管理系統上的科層結構、管理行為上的交集結構、管理對象上的輻集結構或多或少的解構。矛盾性造成的現狀:(1)處于直線式管理系統底端并且專業學科分割而成的教研室,不利于專業的交叉創新,人為阻斷教師的跨教研室的協作融合。(2)按“專業劃分”的教研室組織職能與“全院貫行”的教師分級職責有諸多沖突,造成組織職能與個體行為不能融合統一,管理效率低下。3.2效果2:為解決教學科研基層組織對兩種管理的無向性。在學院層面上擁有行政管理和學術管理兩類機構,但在系級別上只有教研室,同時進行行政和學術管理,在管理序列中同時受兩種管理模式的指揮。無向性造成的現狀:(1)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的二元背離造成的教研室功能定位模糊,教研室責權利界定不清。(2)定位于專業管理的教研室在有行政事務而無行政級別的尷尬處境下,無心也無力進行科學的課程管理,課程教學在很大程度上變為教師的個體行為,相互間協同不足;同時需要依靠課程教學積累教育教學知識和技能的青年教師,很少能獲得針對性的指導和具體的幫助,成長遲滯。3.3效果3:為緩解行政權利和學術權利的對沖性。大學固有的科層結構,就形成專權專斷的官僚決策,也不利于學術空間的真正建構,更需要強化學術權利,弱化行政權利。對沖性造成的現狀:(1)鑒于我院定位、機制體制、師資能力等原因,沒有成體系的建設學術組織;學術權力的缺失,造成了行政權力的一支獨大,行政與學術協同創新、相互融合就更加無從談起。(2)學術權利的缺失,科研機制的不完善,經費支持不足,目前教師從事研究創新工作主要動力來源于職稱晉升。3.4效果4:為緩解協同創新管理模式與現行基層管理模式的不協調性。具體表現在:(1)協同需要是的溝通、交流、交叉、整合,創新需要的是匯集思路,爭論、評論,需要以民主化的管理來實現,而現行的基層管理科層化管理強調的是規范、紀律、執行、各司其職。所以,必需突破現行的基層管理模式,增強學術權利,以學術組織實現協同創新所需要的各類條件。(2)現行的行政管理以工作量,重復性來衡量,進行是可量化的工作。協同創新是開創性、偶發性的、不可重復的,無法具體衡量,只能是以價值對其進行評價。所以,必需有一個衡量的機構或組織,以完成對協同創新的組織實施與評價,而學術組織可以很好的完成這部分任務。(3)通過適當的組織結合,協調教學管理與科研管理,使教學型教師和研究性教師,能相互互補,有機融合。

4實施方法

4.1比較研究法。我國高校現行的行政管理、學術管理所組成基層管理模式的交叉沖突情況異常復雜,通過對兩種基層管理制度體系的比較研究,是對“協同掌舵,雙線并行,四輪驅動”的研究思路的踐行,也是確保頂層設計科學的可行的基礎。4.2模型構造法。本課題創新的從體制機制驅動力產生和傳輸角度出發,按“汽車四輪驅動原理”構造了本課題的定性研究模型草圖。四個驅動輪、各輪間協同工作方式、方向盤指導作用就是本課題的重要研究內容,根據協同的力度、廣度、有效度來設計驅動的原理與類型,并形成所需的制度體系,最后完成模型構造。4.3系統理論法。本課題的研究內容相對層次豐富,系統性較強,因此在現代系統理論的眾多方法中本課題有機的結合了以下幾種:為解決實訓基地資源配置和突破資源瓶頸,采用了“約束理論”;為實現課程、基地、專業、研究中心負責人對知識體系的固化、流通、升華等,采用了“知識管理理論”;為解決行政管理與學術管理的頂層管理融合,研究“協同創新”理論。4.4個案實證與定量研究法。本課題選擇了“研究中心”作為載體行進驅動力研究、選擇“學術管理線”作為載體進行運作方式研究,將兩個研究與實踐的載體作為個案,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開展個案實證研究。在實踐過程中,收集驅動數據,構建數學模型并最終展開精確的定量分析。

5研究過程與受益面

5.1研究過程(表1)。5.2受益面。(1)通過課程驅動、基地驅動,依托專業負責人為方向指導,以技能主線,形成了各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各基礎和中心的運行模式。(2)通過課程負責人制、基地負責人制的實施,經過團隊協同,在內生動力和激勵機制下,初步完成課程群、實訓項目群的構件化開發,內部鏈路化形成。(3)學術委員會功能、各級負責人制規章等機制體制的成效逐漸體現。(4)系級領導班子可以從學術委員會得到更多關于專業、研究中心的發展思路,系內學術氛圍開始濃郁,通過外出、委托、協同、會議等開始各級各類師資培養,學術活動頻繁。(5)在新機制下成立的機電技術服務中心運行情況良好,中心負責人已獲得廣東技術能手稱號。

作者:楊宇 單位: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

教學科研論文:教育教學科研管理機制構建

一、理順管理思路,設立專門機構

教育教學科研工作的管理是學校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院(校)長對教育教學科研工作負總責,并由專門的分管副院長協助院(校)長帶領學校科研管理機構開展日常工作。學校要設立教育教學科研室,專門負責學校教育教學科研管理工作。學校要配強配好科研室的中層干部和相關工作人員隊伍,為教職工積極參與教育教學研究工作創造條件、形成氛圍。學校要成立由院(校)長任組長,由行政領導、專業負責人和教職工代表組成的學校教科研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學校教科研重大項目的選題立項、教職工重要論文和課題等向上級部門推薦送評,以及給予重大成果的特別獎勵等提出評估意見;提出教科研工作績效獎勵方案初案,提交教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根據績效工資等分配政策的調整和教科研獎勵中出現的新情況等,必要時對獎勵方案發起修訂動議。

二、做好五項管理,形成工作機制

1.教科研工作計劃與總結管理

學校教科室根據學校工作相關的規劃、計劃,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和發展目標任務,編制好教科研工作的相應規劃和年度(學期)工作計劃,并對每個工作期內的任務完成情況、形成的主要成果和所發揮的作用等做出總結。具體主要包括學校五年教科研工作規劃、學校教科研年度工作計劃與總結、學校教科研學期工作計劃與總結、學校要求的其他專項總結評估所需要的工作計劃或總結等。

2.教職工校本研修管理

學校定期組織召開教科研專題工作會議,傳達上級有關教育教學科研工作的政策和文件精神,宣傳學校教科研工作的思路、目標和具體任務,引導教職工提高對教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為教職工開展教科研工作提供思路、方法等的支持。如結合課題申報、論文送評等需要,每年組織召開好課題申報培訓會和論文寫作培訓會;根據需要聘請縣(市)級及以上相關教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的專家對立項規劃課題的申報、研究和結題等的進行現場指導。學校每學年組織一次教育教學與管理論文的評比活動,鼓勵廣大教職工撰寫教育教學與服務育人工作相關的論文。對不同年齡、職稱和崗位的教職工提出明確的、有區別的科研工作基本要求和論文、調研報告等撰寫要求,促進教職工開展經驗教訓總結,反思崗位工作。鼓勵深入思考、廣泛調研和科學研究,實現自身更好的專業成長。對校級及以上立項課題的研究過程要建立指導、檢查和評估機制。對立項課題在時間進程安排、研究過程相關工作的開展和課題結題總結等全過程做好登記備案,定期召開好課題研究的匯報與分析會,對研究內容、方法和成果的呈現方式、創新性和可推廣性等方面提出修改意見;為課題組開展研究在時間、器具設施、經費和聘請專家指導等方面提供支持,保證各級立項課題如期高質量地完成研究任務。

3.教科研骨干隊伍管理

充分發揮縣(市)級骨干教師及以上名教師在學校教科研工作中的引領作用,要求在相應任期內至少主持一項校級立項課題或參與一項縣(市)級及以上的立項課題的研究工作;指導培養好1~3名教師;撰寫有實踐指導意義的專業論文(案例)、經驗總結和科研報告,并在公開刊物發表或各級專業會議上交流。協助教務部門做好專業負責人、骨干教師的選拔培養工作。做好校級專業負責人的選拔、任用和培養工作,科學合理地做好骨干教師參加上級各類培養培訓的推薦工作,協助受訓教師完成各項培訓任務。參與做好專業發展規劃的編制、校本課程開發和教育教學改革與培養模式改革的實踐與探索工作,努力造就一批熟悉職業教育改革政策與方向、專業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扎實、能反思善研究的教科研骨干教師隊伍。

4.教科研成果展示與交流管理

充分應用現代移動互聯等技術手段,在學校門戶網站上開設教育教學科研專欄,宣傳教育改革與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的政策制度,推薦專家論著和科研選題方向等,展示教職工對改善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最新思考與實踐,激發研究熱情、提供理論指導、促進思考與實踐。通過建立工作微信群等實現深入、自由的教育教學研究交流,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形成創造性的思考與實踐活動成果。每學年出刊,學校的《教科研課題報告與論文集》,為教職工在認真履行崗位職責過程中形成的學習、思考和實踐的最新成果提供展示、交流與相互學習的機會。

5.教科研成果考核管理

學校每學期未組織統計匯總教職工發表(獲獎)論文、各級立項課題的立項、結題及參與企業技術改造與專利申報等教科研成果。統計匯總采用教職工個人申報、學校相關部門審核確認后存檔(含必要的電子文檔),并及時予以公布和表揚。教職工的教科研工作成果作為評價教職工工作績效的一項重要內容,記入教職工個人成長的檔案,并將此項工作的績效納入教職工年度(學期)工作考核、職務晉升、評先評優等相關管理制度,使科研工作真正發揮其在學校事業發展和教職工專業成長中的引領作用。上述各項內容的管理,需要學校諸如《教育教學科研工作管理辦法》《教育教學科研成果評比與推薦送評辦法》《教職工教育教學科研工作考核與成果獎勵辦法》等一系列的制度來加以規范,實現從認識上引導、方法上指導和成果上獎勵的工作機制,為學校深化改革,提高育人質量和社會服務能力提供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形成新成果。任何一項工作,不僅需要有做好工作的物質條件和人才智力基礎,更需要有一個好的管理機制。管理已經成為經濟領域里取得良好績效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學校的教育教學績效優劣與否也同樣,建立起一套科學、適合校情的教育教學科研管理機制是實現科研工作科學化、現代化的堅實基礎。

作者:曹福祥 單位:浙江省桐鄉技師學院

教學科研論文:醫學高校教學科研現況的策略

本文作者:謝雪姣 卓海燕 單位:湖南中醫藥大學高等教育研究室

19世紀初,德國著名教育家洪堡提出“教學和科研統一的原則”,并由柏林大學第一個把高校教學和科研相結合變為實際行動。經過200多年的發展,洪堡倡導的這一理念已深入人心,并成為現代大學辦學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在高校發展的過程中,尤其是在市場經濟體制環境下,科研已成為衡量一所高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因此,各高校普遍比較重視科研。為了進一步提高各高校教育水平,教育研究就必不可少,作為實踐性、專業性很強的醫學高校也不例外。

1醫學高校進行教育科研的重要意義教育科學研究是指運用科學的理論(哲學、教育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與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學研究程序,通過對教育現象與事實的解釋、預測和控制,探索教育規律的一種認識活動,以揭示教育現象的本質及其客觀規律。醫學高校通過教育科研可以掌握教育規律、自覺地按教育規律辦事,教育科研是醫學高校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行動指南和教育決策科學化的保證。

1.1教育科學研究可以促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醫學高校進行教育科研,主要就是根據醫學教育教學的實際,結合教育發展的相關理論和規律,對實踐教學中貫徹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課程設置、人才培養模式等問題進行探索,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進一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或計劃,從而為教學初步改革嘗試做一些理論準備并提供實踐依據。只有不斷地進行教學改革,逐步提高醫學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才能跟上社會快步發展的需要,使培養的人才更好的為社會服務。

1.2教育科學研究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發展的有效途徑隨著教師教育理論和實踐的發展,教師的專業發展和成長越來越成為衡量教師合格與否及潛能的重要內容。由于醫學教師既要學習醫學專業知識,又要學習教育科學方面的知識,再加上當今世界知識更新速度非常快,個人時間和精力有限,所以需更側重醫學教師獲取、研究、創新知識的專業能力培養。因此,以科研創新為價值取向,鼓勵一線醫學教師從自己的教育實踐出發,以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等為指導,對實際問題進行反復的觀察,審慎的反思,邊實踐,邊研究,以實踐促研究。通過主動參與、研究探索,反過來指導實踐,不僅加強了教師的生機與活力,提高了教師的科研能力,也從教師的專業精神、專業知識、教育教學能力等方面促進了醫學教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

1.3教育科學研究是繁榮教育科學,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科學理論體系的實踐基礎我國的高等教育規模雖已穩居世界前列,但我國整體的高等教育質量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具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如何有效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的質量,是我們必須正視和重視的一大問題。醫學高校通過對醫學教育領域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研究和探索,不僅可以用來指導醫學教育實踐,提高我國醫學教育水平和質量,也可以反映出高校辦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辦學規律等,從而豐富了教育科學的研究內容,為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科學理論體系提供了一定的實踐基礎。

2醫學高校教育科研的現狀及問題縱觀各醫學高校當前開展教育科學研究的現狀,結合實際工作中的經驗,不難發現,當前醫學高校教育科學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對教育科學研究認識不足,重視不夠。醫學教育是一種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專業教育,再加上醫學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復雜性,尤其是學科知識體系的內在嚴謹性,而且教育科研投入大,周期長,見效緩慢。因此,有部分高校領導和教師認為醫學院校的教師只需具有牢固的醫學專業知識、培養的學生會治病即可,而關于教育科學研究是可有可無的。由于未認識到教育科學研究對醫學教育改革和提高醫學教育質量的重要作用,對其認識不足,也就談不上重視,因此教育科研積極性不高,無法走科研興教之路。教育科學研究管理制度不健全。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我國現行醫學高校教育科研還屬于上令下行的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缺乏科學性、合理性。如立項評審和結題驗收無具體的、可操作的標準依據,很多時候就憑領導、專家個人的取向、喜好來決定課題立項及驗收結題;研究過程沒有具體可行的監管辦法,部分教師存在重申報立項,輕實質研究的現象,而教育科研管理部門對其研究過程監管執行力度也不夠,中期檢查流于形式等等。這說明醫學高校教育科研管理制度還很不完善,由于缺乏規范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對教師科研工作的指導、督促不夠,使得教師教育科研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隨意性和盲目性,結果打擊了教師進行教育科研的積極性和熱情,最終影響了整體的教育科研水平。教育科研管理人員素質及科研水平不高。目前,醫學高校教育科研管理人員素質及水平還不高,主要表現為:教育科研管理人員業務不熟練,某些管理人員此前沒有參與課題研究的經歷,部分人員缺乏教育科研的相關理論知識,尤其是缺乏醫學教育科研的知識;教育科研部門專職工作人員少,不能滿足教育科研管理與研究日益增長的需要;未對相關管理人員進行管理制度、知識等方面的培訓等。醫學高校教育科研管理工作人員的素質和水平不高,直接影響了教育科研工作的質量。缺乏配套的政策支持。長期以來,醫學高校的教育科研未受到應有的重視,一直游離于高校科研的邊緣地帶。盡管隨著近年來國家加強對高校教育科研的重視,但在實際中仍然存在很多不成熟的環節。主要表現為:教育科研項目對申請者的資歷有嚴格的限制,很多年青教師、新進教師在申請課題上比較困難,導致教育科研機會不平等;教育科研經費普遍投入不足,使得很多教研項目中途放棄或無法深入開展下去而草草收場等。這些情況不僅打擊了教師進行教育科研的積極性,也嚴重阻礙了醫學高校教育科研事業的發展,削弱了教育科研在醫學高校發展中應有的作用。

3改善醫學高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對策

從以上分析不難看出,改善醫學高校教育科研工作需要從思想觀念、管理制度、人員素質和支持政策四個方面進行。提高思想認識。首先,要在醫學院校管理者和教師中普及教育科學研究的相關知識和方法,使他們認識到:教育科研是對教育實踐的科學研究和開發,是對教育規律的探索和把握,其目的是指導和推動教育實踐,促進學校的教育改革和發展。其次,各教研室要積極鼓勵其成員參與教育科研活動,參加各類教學科研會議并進行學術交流,把教育科學研究參與率作為考核的指標之一,為教師尤其是青年進行教育科學研究提供幫助和指導,使之把所學的的醫學及相關專業知識與教學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因此,只有從上到下認識到教育科研的重要性,統一思想認識,才能提高教師教育科研的參與率,激發他們的研究性思維,培養他們對科研工作的感情,從而達到提高醫學高校教育科研水平和教學水平的目的。完善教育科學研究管理制度。高校教師進行教育科研主要是以課題研究的形式進行的,教育科研管理的目的就是要遵循科研活動規律,通過對眾多變量關系的協調、服務,積極創造一個適合科研發展的環境,使教育科研人員的智慧能在適宜的環境中得到最充分的發揮,從而使教育科研活動得以順利完成。簡單的說,管理的目的是讓教育科研提高效率、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因此,要及完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對課題申報、立項評審、研究過程、結題驗收等各方面的工作嚴格按照科學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來執行,保證教育科研活動的順利進行。提高教育科研管理工作人員的素質和水平,建立專業化的科研管理隊伍。對于管理者而言,良好的工作態度、較強的責任意識、友善的性格與較高的情緒智力都直接影響到工作的各個方面,因此要重視管理人員的個人素質和修養。隨著我國醫學教育的不斷發展,對教研管理人員的業務素養要求也在不斷提升,要求教研管理人員不僅要善于管理,做好服務,還要善于研究、創新和指導教育科研工作,所以,醫學高校的教研管理人員還必須掌握一定的教育科研、醫學、管理學等方面的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水平。為了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學校還必須建立一支專業化的教育科研管理隊伍,使管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建立相關的配套政策,并加大對教育科學研究的投入。要想取得高質量的教育科研成果,開放、自由的科研環境以及一定的激勵措施等配套政策是必不可少的。要鼓勵全體教師和管理人員從事教育教學研究,為他們創造一個相對公平合理的科研氛圍和更多的從事教育科學研究的機會。進一步加大對教育科研經費的投入,為教育科學研究創造一個相對寬松的經費支持環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醫學高校的教育科研水平,進而達到提高醫學高校教學質量和學校的科學管理水平的目的。

教學科研論文:化學教學科研訓練成效

本文作者:申燁華 李劍利 崔斌 楊小峰 趙文立 王堯宇 單位:西北大學 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

創新能力培養是高等教育中素質教育的核心,國家和民族的進步歸根結底依靠創新教育。如何積極實施素質教育、拓展創新能力培養途徑、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是我國高等教育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3-6]。西北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單位,擁有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以下簡稱國家理科基地)以及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以下簡稱國家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教學平臺。近年來,應對教育形勢的新發展,圍繞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全面整合教學與科研的優勢資源,通過完善創新人才培養方案、構建創新能力培養體系、制定科研訓練規章制度、引導開展科學研究訓練等4個方面的工作,全方位建設優質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平臺,促進學院學科發展與人才培養良性互動、教師教學能力與科研水平協調發展、學生基礎知識和科研創新能力共同提高。

1完善創新人才培養方案

新的教育形勢下,人才培養方案除了需要強化“三基”,更要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為了適應新的人才培養目標,學院專業課程設置為學科平臺課程、專業方向課程和專業選修課程3個模塊。學科平臺課程共計10門理論課和8門實驗課,針對化學、應用化學、化學生物學和材料化學4個本科專業開設,是學院所有化學類專業學生的必修課,是本科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也是化學大類培養的關鍵所在。學科方向課每個專業開設4門,學生任選其中3門必修,進行必要的專業培養。選修課程拓展學生的學術視野,并與研究生教育銜接。近幾年,為了進一步密切理論和實踐課程的聯系,加強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在培養方案中強化5個環節的工作。(1)設置學科平臺課程實習環節。為了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實踐創新能力,學院劃撥經費和學時,為學科平臺10門理論課程設置課程實習環節,由課程主持人和主講教師負責,根據課程特點,聯系相關企業或科研院所,帶領學生進行實地考察與參觀。(2)開設2個創新研究實驗。在第三層次實驗中,開設創新研究實驗I(化學生物學實驗)和創新研究實驗II(材料化學實驗),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學科前沿實驗,進行科研全過程的訓練,體現學科優勢對教學工作的促進作用。(3)實行大型儀器自主操作。依托國家示范中心的建設,學院整合全院大型儀器,構建了大型儀器網上預約系統。學生通過上崗培訓,獲得證書,即可自行操作大型儀器。大型儀器可以24h向學生開放,用于學生自主開展創新實驗研究。(4)舉辦學科前沿講座。為了讓學生了解學科動態、激發科研興趣,由學院高級職稱教師和優秀博士生,以及聘請知名專家、學者進行學科前沿講座。要求學生4年至少聽講座20次,上交聽課筆記,計1個學分。(5)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工業實習是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環節,是教育與社會相銜接的一環。但是,近年來,由于企業現代化管理進程加快,自動化程度增加,加之對學生安全的顧慮,企業對本科生工業實習積極性不高。為了確保實習質量,借助學校教務處和國家理科基地平臺,學院建設5個穩定的掛牌實習基地,并與企業共同制定實綱,確保實習質量。

2構建創新能力培養體系

依據我院具體實際,結合本科各專業的特點,適應新形勢的發展,從科研訓練平臺、科研項目平臺、學科競賽平臺、開拓國際化平臺和營造學術氛圍等5個方面構建特色的創新能力培養體系。(1)構建科研訓練平臺。遵循3個基本原則構建科研訓練平臺:一是在資金上集中教學、科研各個渠道的經費,統一規劃,根據學科發展的需求,搭建學科前沿領域的儀器平臺,為學科發展和教師科研能力的提高、本科生學術視野的開拓和科研訓練層次的提升提供基本保障;二是在政策上制定大型儀器網絡化管理制度,學生通過培訓獲得大型儀器操作達標證書后可以使用大型儀器從事科學研究工作;三是在實驗場地上整合教學、科研優質資源,包括國家示范中心、教育部共建重點實驗室、省級重點實驗室、教師研究室等,向本科生科研訓練開放。通過這幾項舉措,保證了學科建設、本科生培養、教師隊伍提升等協調發展。(2)組建科研項目平臺。學生參加的各類科研訓練項目包括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學校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學院創新基金項目和為期一年的畢業論文。整合各類本科生科研訓練項目,由專人負責,統一規劃、協調發展,擴大學生受益面,將整體提高和重點培育相結合。前3類項目要求指導教師必須主持在研項目。(3)建立學科競賽平臺。成立專門培訓組,統一組織、培訓學生參加重要的競賽活動,并通過總結將存在的問題反饋實驗教學課程組。各類活動主要包括國家大學生化學實驗競賽、省級大學生化學實驗競賽和大學生“挑戰杯”大賽。(4)開拓國際化平臺。加強國際交流,通過邀請國外知名大學的教授學者(30人次)舉辦講座、外派交流人員(20余人次)等方法,開拓了教師和學生的學術視野,培養教師和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為國際化人才的培養奠定基礎。(5)營造學術氛圍。為了培養興趣、營造氛圍、發揮示范輻射作用,每年在學校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化工學院、地質系、文博學院、城資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等開設化學課程的院系中,舉辦“化學文化周活動”。活動內容包括:化學理論知識競賽、化學實驗知識競賽、趣味化學知識競賽和優秀論文展示等。另一項活動為學生自行編撰《化學星源》學術刊物。國內知名學者為刊物題寫了賀詞。高鴻院士題寫:格物致知,求實創新,培育化學創新人才———祝賀《化學星源》創刊。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化學分委會主任鄭蘭蓀院士題寫:熱愛化學,獻身科學。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化學分委會原副主任姚天揚教授題寫:追真求實,創新造物———賀西北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化學星源》創刊。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史啟禎教授題寫:精心培育,各方支持,讓《化學星源》成為青年學子的成才之梯。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化學分委會副主任宋毛平教授題寫:做學問,勤學好問,敏于思考渴成才;搞研究,埋頭探究,銳意進取勇創新。國家級教學名師唐宗薰教授題寫:異想天開,大膽突破,嚴謹求是!不唯書,不唯師,要唯真理!

3制定科研訓練規章制度

為了引導師生注重科研訓練項目的學術內涵和項目實施過程中對學生創新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及提高學生參加學術研究的積極性,制定各類規章制度。要求所有項目經過預研、申請、答辯、立項、簽訂任務書(教師和學生)、中期檢查、結題匯報等程序,加強過程管理。要求各類項目結題時至少在學生自辦刊物《化學星源》發表文章,訓練學生整理研究工作、撰寫科研論文的能力。

4引導開展科學研究訓練

通過各種制度引導、鼓勵學生參與科學研究。一方面在保研中設立加分制度和免研直通車制度:在保研成績中設立附加分,承擔與參加科研項目、發表文章等均有加分;學校教務處規定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具有破格保研資格。另一方面制定獎勵制度:發表文章、參加各類項目、獲獎各種成果,均有獎勵。5參與研究的化學創新人才培養成效2006年以來,我院學生獲得國家級和校級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19項和42項資助,同時設立學院創新基金項目120余項,直接受益學生560余人。本科生以第一作者或參與研究的署名作者200余篇,其中SCI論文80余篇。通過這些項目的訓練,我院在大學生化學實驗競賽中,獲國家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5項,獲省級一等獎共15項,并3次獲得優秀組織單位獎;在“挑戰杯”比賽中,獲省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三等獎5項。考研率和就業率明顯提高,學生深造率(讀研或出國深造)40%以上,研究生考取率在95%以上,就業率94%以上。

教學科研論文:生理學教學科研思維的作用

摘要:

加強醫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當前醫學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根據生理學的學科特點,從理論教學、實驗教學、網絡教學、科研小組4個方面提出系統培養醫學本科生科研思維的新思路。

關鍵詞:

生理學;科研思維;創新能力

加強醫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當前醫學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生理學是醫學基礎主干課程,也是一門實驗性科學,每一個經典理論的形成,無不來源于前輩生理學家對生理現象的深入思考,大膽的假設和縝密的驗證,薄薄的一本教材實際上就是千萬生理學家窮其一生所進行的科學實驗結論的濃縮,因此,生理教學與科學研究的緊密結合對于培養高素質創新醫學人才的科研意識、素質、能力十分重要。

1理論課教學中科研思維的滲透

固守理論課堂主陣地,將科學史話巧妙地融入教學之中,使學生了解經典理論形成的來龍去脈。例如,細胞生物電因其微觀性、抽象性一直是教學中的難點,在教學中通過Flash動畫演示霍奇金(A.L.Hodgkin)和赫克斯利(A.F.Huxley)運用電位固定法在槍烏賊巨大軸突進行實驗,記錄到膜電位成梯級波變化的過程,進而引出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的形成機制。再如,講解胃液的主要成分及作用時,提到純胃液pH值在0.9~1.5,大多數學生會認為沒有細菌能在酸性如此強烈的胃液中存活,此時通過澳大利亞科學家Marshall的“以身試菌”的故事,不僅證實了幽門螺桿菌確實存在,而且證明了它就是引發消化性胃潰瘍的罪魁禍首,這讓學生看到真正的科學家在自己的發現與學界主流的觀點相悖時,對真理的堅持和為科學獻身的崇高精神,從而深入地思考如何才能通過有效的科研設計和針對性的實驗,既不傷害自己的身體,又能證明假設的正確性。

2實驗教學中科研思維的培養

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設計性實驗,注意理論、技術與思維的結合。生理實驗課主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而設計性實驗是一種模擬式的科學訓練,學生可以初步掌握較為先進的分子生物學研究方法,進一步了解科技前沿,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1]。學生利用所學知識獨立思考,并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設計方案,通過實驗證明自己的假設,利于學生逐步建立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理念,使實驗教學環節真正成為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重要途徑。在設計性實驗中,學生分工合作、互相幫助,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多討論,及時溝通交流,以提高研究效率,可以充分調動每位成員積極性,有利于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2]。

3網絡教學中科研思維的發散

學生思維活躍、精力充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各種新媒體網絡平臺是他們拓寬知識面最便捷的平臺。教師可以上傳理論教學中涉及的著名科學家的科研軼事或經典實驗操作步驟,提供有效鏈接,設定相關的討論題目,鼓勵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然后約定時間師生互動交流,當然這種互動不僅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還有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從而為學生搭建溝通的橋梁,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同時,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收集和整理科研資料,或通過自媒體上傳自己的實驗視頻,加強新媒體網絡平臺資源的分享和傳遞,參與網絡平臺的維護和更新,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4成立科研小組

鼓勵大學生成立科研小組,配備中青年骨干教師作為指導教師,努力申報科研課題。創造條件使本科生參加科研工作是提高醫學本科教育質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現實選擇和重要途徑。選拔學有余力的優秀本科生成立科研小組,申報課題,直接參與科研實踐,將平日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具體的科研活動當中。大學生的所有科研活動都應該同專業學習緊密聯系在一起,教學科研化和專業性研究是大學生科研工作的原則[3]。生理學作為經典實驗科學,研究的是正常生理活動規律及其機制,只有深入研究正常生理規律,打下堅實基礎,才有可能在日后臨床工作中面對患者發生病理生理學改變時,從容地應用藥理學知識將其糾正或延緩。

5結語

綜上所述,醫學高等教育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要求學生不僅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而且還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旨在以科研實踐活動為平臺,在推進教學改革的同時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4]。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系統工程,生理學作為基礎主干課程,承上啟下,在教學中只有不斷探索,與時俱進,才能逐步提高學生的科研素質,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滿足當前醫藥事業對科研人才的需求。

作者:楊智航 張量 李玉芳 張忠 單位:沈陽醫學院

教學科研論文:院校網絡資料對科研的影響

作者:唐紅艷單位:湖南科技學院

高校自建的網絡資源主要是指高校自主創立、集成的相關網絡信息和網絡資源。高校自建的網絡資源主要有:一是為教學和科研服務方面的網絡資源。湖南科技學院圖書館公共檢索系統、精品課程建設網、校園網FTP資源共享服務、隨書光盤下載、教務管理系統、實驗室管理系統和網上選課等。二是為管理溝通服務方面的網絡資源。湖南科技學院學籍學歷查詢系統、財務查詢系統、校務公開系統、心橋網、西山論壇和校長信箱等。三是為生活服務方面的網絡資源。如后勤服務系統、維修申報系統等。

高校校園網絡資源在教學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校園網絡資源在教學科研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校園網絡資源是教師獲取信息資源、提高教研水平的重要載體

高校教師通過校園網絡資源獲取教學科研所需要的相關資料和數據,采集最新信息,可以豐富和充實課堂教學內容,提高科學研究水平。

2、校園網絡資源是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習能力的重要平臺

高校學生通過校園網絡資源,比如公務員模擬考試系統、四六級模擬考試系統、司法考試模擬系統及圖書館中國知網等獲取相關的網絡資源,為學生的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和自我發展提供服務。

3、校園網絡資源是加強溝通、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高校通過校園的網絡論壇、博客及其它網絡平臺和溝通工具等,能夠發揮一種聯結教師之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的橋梁作用。同時校園網絡也是高校進行管理溝通、開展無紙化辦公的重要工具,各種教學文件、通知、申請等均可通過校園的網絡系統進行傳輸,不僅節約資源,而且還提高了辦事效率。

4、校園網絡資源是加強學生思想教育、培養現代信息素質的重要渠道

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掌握信息資源就掌握了成功的關鍵。現代教育是素質教育,信息素質的培養是現代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網絡資源的使用有利于學生對信息與信息化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對信息的重要性有更加深切的認識。充分地利用網絡優勢,充分使用校園網絡資源,引導學生摒棄大量無用的、有害的信息,獲取健康的、有用的信息,幫助學生培養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目前高校校園網絡資源在運用上存在的問題

1、宣傳不夠,相關培訓和配套工作不到位

目前,有為數不少的人不知道校園網絡資源有那些、不知道如何去下載相關資料或是不會使用。有些學生到大四寫畢業論文的時候才知道如何從校園網上免費下載相關的學術期刊資料,如何從校園網上查詢各類圖書信息,如何將各類資料運用到自己平時的學習和工作中,如何使用上面的科研資源為學習服務。甚至有學生畢業了也不知道如何使用圖書館公共檢索系統。少數老師教學也未能用到目前已有的網絡教學資源,很少吸納和借鑒別人的觀點,將所講的與現實、與大環境結合起來,而僅僅是照本宣科。

2、校園網絡的使用率和使用效率低

近年來,許多高校不斷增加資金投入,相關實驗設備增加,硬件環境得到大大改善,但是反觀在軟件方面卻沒有跟上來,系統維護不足,從而使校園網絡資源利用不夠,計算機淪為普通的文件傳輸和上網聊天工具。《南方日報》曾以頭條新聞報道《莫使校園網成大擺設》,據統計目前投資數百萬建成的校園網,有50%以上的計算機仍處于不完全使用狀態,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

3、高校自身開發創建的網絡資源較少

校園網絡資源中除本校圖書館公共檢索系統檢索到的網絡資源、校園PTP、校園精品課程建設網、各類教學管理系統外,其余通過校園網可觸及到的網絡資源大部分來自于網絡共享,或通過付費購買獲得,學校自己開發的網絡資源相對較少。

4、校園網絡資源存在不豐富,管理不完善

一些高校校園網絡資源比較單一,主要是集中于一些學術期刊等,對于一些外文文獻、古舊圖書涉及相對較少。同時校園網絡資源存在管理不完善問題,很多網站內容空洞,更新速度慢,頁面設置老舊且不合理,使用起來極不方面。而且校園網絡還存在網絡不穩定、速度慢、日常維護跟不上等問題,這些都影響了校園師生對網絡資源的使用。

提升校園網絡資源在教學科研中運用效益的措施

1、加大對校園網絡資源的宣傳和使用力度

高校有關職能部門應加強校園網絡資源宣傳教育,讓全校師生都知曉校園相關網絡資源狀況,知道如何去正確使用校園網絡資源。針對大學生,可以借助高校的學生會、團委、社團等平臺,舉辦相關的講座或者進行一些文字宣傳等,加大宣傳力度。首先讓廣大學生知道有校園網絡資源、校園網絡資源具體有那些,然后讓大家知道應該如何去使用,將那些有用的校園網絡資源用到自己平時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去,利用網絡來加強對相關專業和課程的學習。

2、對教師進行相關培訓,提高學科教師的計算機多媒體網絡技術水平

高校針對教師,可以舉辦諸如多媒體課件制作大賽、網絡技術培訓、計算機應用能力培訓等,讓其對網絡教學資源有一個更為深刻的了解,并能夠更為熟練地將其運用到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去,熟練地從網上獲取相關的信息,更多地使用多媒體資源和各項校園網絡資源為自己的科研和教學服務,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使科研能力更上一層樓。

3、開發建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性的校園網絡資源

首先,可以對自己本校教師的教學科研成果、學生的優秀本科畢業論文、大學生課題、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校園創業計劃大賽獲獎作品的優秀成果等進行電子化,利用校園網絡,實現資源共享。其次,結合本校和本地的特色開發相關網絡資源。湖南科技學院是一所立足永州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可以結合本地特色,如女書文化、舜文化、瑤文化等,多開展對地方文化的研究,將地方文化研究的相關成果電子化,開辟專門的網站,建立校園資源共享平臺,并派專人進行維護和管理。

4、建立開放式的即時交流,實現師生間的良性互動

建立諸如論壇、博客、專業的學科網站等實現教師在課下的和學生的互動。在博客中教師提前告知學生下堂課的講課重點,布置相關作業。學生針對教師的相關問題予以回答。開辟網上論壇,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思想和觀點的平臺,在網上交流分享自己考證、考研、工作、學習方面的心得,探討相關問題,拓展學習空間。利用校園網絡資源讓師生多進行交流和溝通,從而不斷提升自己。

5、建立校園網絡資源使用的長效激勵機制,提高使用效率

高校應建立校園網絡資源使用的激勵機制,鼓勵老師多上網和學生交流,諸如一些博客論壇上學生提出來的問題及時進行回復,給學生答疑。可以將教師的這部分工作適當予以量化,按課時計算給予一定的補助,學校在這一方面還應該給予表現突出的老師適當獎勵。

6、建立校園網絡教學平臺,及時進行網絡資源的整合、優化和升級

高校為大力挖掘利用校園網絡資源,應建立面向教師的網絡備課平臺,實行網上備課;建立學校自己的專門備課網站,實行教師備課的教案共享;建立教師博客等,實現老師和學生的網上互動,從而避免高校教師上完課之后,學生見不到上課教師,教師不容易找到學生的狀況,從而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在國外許多知名大學經常可以看到在陽光下學生坐在草坪上進行網絡學習,國內的許多知名高校也都實現了無線互聯網的免費覆蓋。在我校應首先實現校園無線網覆蓋,其次是爭取無線網的免費,同時對校園所有多媒體教室進行全程聯網,避免只有硬件設備,而無法做到網絡鏈接,實時獲取網絡資源。建立校園網站視頻點播系統,開設校園教師網絡公開課,讓學生在下課后對上課不懂的地方可以通過網上重新聽課獲取答案,而那些因請假等原因沒來上課的同學也有機會重新補課,從而避免上節課的沒聽或沒聽懂,下節更聽不懂,久而久之不想學習的狀況發生。

教學科研論文:精品課程教學科研互動關系

1研究的背景

2003年,教育部啟動了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精品課程建設是教育部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方面,是提高高校教學質量的重大舉措,也是高校課程建設與課程改革的導向,各省市和高校都積極主動建設了各級各類的精品課程,極大推進了課程建設的步伐。但其中的一些精品課程特別是校級的精品課程建設,其質量和建設水平都存在不足。主要表現在:教師對精品課程的教學研究不夠深入,精品課程的形式和內涵缺乏和諧與交融等問題。如何進一步提高精品課程的建設質量和水平,是值得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教學和科研是高等學校的兩大基本職能,但如何處理好兩者的關系卻一直是個難題。從課程建設的角度看,教學與科研應該是一個辯證的統一體,二者是互相依賴,互相促進的,課程教學是科研的基礎,科研有助于課程教學的發展和提升。高校精品課程建設,既屬于教學范疇,也屬于科研范疇,通過對其內容的各方面各層次進行理論和實踐的分析與探索,可以使教學促進科研,科研支撐教學,推進高校精品課程建設。

2精品課程建設中教學與科研的互動分析

課程建設包括教學內容、教材、教學方法、教師隊伍和教學管理等方面的建設。精品課程是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學水平的優秀課程,在精品課程建設中,師資隊伍建設是精品課程建設的根本保證,教學內容建設是精品課程建設的核心,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途徑,教材建設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關鍵環節,突出的課程特色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靈魂。

精品課程建設的主體是教師,因此師資隊伍建設是精品課程建設的根本保證,教師是課程建設中連接教學和科研的紐帶。精品課程對教師隊伍的定位是“一流的教師隊伍”,這個“一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一門精品課程應該首先具有一個一流的課程負責人,能夠通過自身的組織和協調,把科研優勢轉化為教學優勢,能夠注重教學團隊建設,為課程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二是精品課程建設還需要具有一支責任感強、團結協作精神好、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合理的教師團隊,要不斷進行教育教學創新,并取得一定的教研教改成果。

從教學角度分析,教學工作是教師的本職工作,作為教學實踐最重要方面的課程教學是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最佳途徑,也是教師從事科研活動的源泉,從科研的角度來看,教師參與科研可以大力提高自身的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視野變得更加開闊、思維更加靈活,這有助于教師更深刻理解教學內容,提高授課質量。無論是作為個體的教師還是作為團體的課程教學團隊,都必須充分參與課程建設,將課程建設發展與個人的發展相結合,在教學與科研的結合中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

教學內容建設是精品課程建設的核心,“一流的教學內容”要求精品課程的內容體現現代教育理念和時代要求,以知識整合為課程體系建設的核心,重視課程的內涵建設,始終保持課程內容的科學性、先進性和系統性,及時反映和吸收本學科領域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積極整合優秀教學成果和科學研究成果,體現新時期社會、政治、經濟、科技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精品課程的教學內容建設包括教學內容的設計和教學內容的組織安排兩個方面。精品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要充分體現教學與科研的互動。

作為一名教師,需要將所擁有的知識轉化為學生所能掌握的知識,并借以發展學生的智能,這就需要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的靈活和教學手段的先進是精品課程的重要標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深刻改變了教學理念、模式、方法和手段,精品課程建設強調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教學現代化,提高教學效率。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方法與手段的設計中要重視探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教育理念,體現課程內容和學生特點,靈活運用多種恰當的教學方法,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能力發展;恰當而又充分地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協調傳統與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為了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是精品課程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使用的基本原則,如何根據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使得學生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這是值得教師永遠探索和研究的領域。

教材建設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關鍵環節,精品課程建設需要精品教材,精品教材的建設,有賴于教師在不斷的教學工作中積累,更有賴于教師在不斷深入的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中加以創新。精品教材的建設過程,也是教學實踐與教學研究的過程。

突出的課程特色是精品課程的靈魂,是精品課程的生命力之所在。它是在課程建設和改革以及課程教學上的突破,是獨創性的成果,對同類課程建設具有積極引導意義和實際借鑒作用。特色和創新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創新與特色必須貫穿于精品課程建設的全過程,它們在精品課程評審中也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課程特色來源于教師團隊對課程教學理念的精心凝練,來源于對課程教學模式的研究創新,來源于對課程教學手段的深入探索,來源于對教材建設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可以說,沒有研究就沒有創新,就沒有特色。

3構建精品課程建設中教學與科研互動的機制

作為一項課程建設工程,精品課程建設不是單純的課堂教學,而是系統的課程建設,是優質的教學資源,高質量的精品課程必定是教學和科研完美結合的結晶。必須處理好教學和科研的關系,構建教學科研的良性互動機制,在互動中推進和加強精品課程建設。

構建精品課程建設中教學與科研的互動,有賴于理念上的更新。必須樹立教學與科研工作統一于高校的人才培養的理念。高校的人才培養,最終都會落到課程這個基本載體上,如果在課程建設中沒有教學科研結合的學習和實踐環境,培養這樣的人才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必須從人才培養的高度認識課程建設中的教學與科研,以人為本,特別是以學生為本,推進和加強課程建設中教學與科研的互動。

構建精品課程建設中教學與科研的互動,有賴于課程建設主體教師積極性的發揮。必須樹立精品課程教學屬于學術研究范疇理念。現在的高校教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知識的傳授,而是學術水平的反映,必須把教學水平作為學術水平的一部分。承認課程教學的學術性,學校才能真正賦予課程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等同的學術地位,教師才能從內心把課程建設作為學術研究、把課程教學作為學術活動;才能不斷革新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推進教學改革,促進教學與科研在教學中的融合,才能認真總結教學經驗和心得,深入研究相關文獻,把科研成果帶入課堂,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成果,把最新的知識和信息傳遞給學生,豐富教學內涵。

構建精品課程建設中教學與科研互動,還有賴于管理體制的更新。教學科研能否良性互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科研互動的外部保障,學校應該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完善教學科研互動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完善教師評價體制。如將教師在課程教學中的教學科研的互動情況作為教師職稱評定的一個重要條件,逐步建立和完善課程建設中教學科研互動的評估指標體系,尤其是教學中的科研不能只看重檔次和數量、轉載情況等,更應該關注其在教學中的可操作性、是否促進了教學改革,是否提高了教學質量。在各類教師榮譽稱號如青年優秀教師、教學名師等的評選中注重教師在課程建設中是否主動推進了教學與科研互動。在精品課程的年度檢查和評價中增加教學科研互動的指標要素,如課程建設方面的備課情況,網絡資料更新情況、與學生動態交流情況,教學研究情況等。

教學科研論文:試論高校黨風廉政建設與教學科研的結合

一、高校黨風廉政建設與教學科研工作結合的必要性

一般而言,制約教學科研工作的因素分為兩大類,一是人的因素,一是物的因素,物的因素最終是要受人的因素驅使和制約的。由于教學科研工作的主體是人,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如何將直接影響著教學科研工作的質量,而黨風廉政建設的主要任務是對人的教育管理,是通過教育管理人而達到與教學科研工作溝通的。對教學科研工作中人的因素實施作用力的途徑主要有兩大方面:一是行政管理,二是思想教育。實施行政管理的主要部門有辦公室、教務處、科研處,學生處、后勤處、財務處等,實施思想教育的主要部門有紀委、組織部、宣傳部、工會、團委等。可見,紀委開展的黨風廉政建設是通過思想教育的渠道對教學科研工作者實施教育管理的,從而間接地作用和服務教學科研工作。與此同時,由于行政管理部門也離不開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因此,黨風廉政建設還可以通過對行政管理部門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教育管理對教學科研工作產生影響。(一)高校黨風廉政建設能為教學科研工作提供組織保證。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并沒有與教學科研工作發生直接聯系,它要通過一定的中介環節才能對教學科研工作產生作用,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通過抓好教學科研單位的黨組織、黨員領導干部和黨員的工作,從而對教學科研工作實施影響,體現出為教學科研服務,這是主要方面;另一方面,黨風廉政建設還可以通過抓好各行政管理部門干部黨員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再由各行政管理部門以自己特有的行政管理方式作用于教學科研工作。因此,高校黨風廉政建設服務教學科研工作的著力點離不開教學科研單位的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基層黨組織和黨支部以及廣大一線黨員,而這些都是教學科研單位中相當重要的部分,它們分別起著“火車頭”的作用、戰斗堡壘的作用和旗幟的作用。教學科研單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素質高不高,黨總支和黨支部戰斗力強不強,黨員的作風發揮得好不好,都將直接影響到教學科研工作的質量和成果。(二)高校黨風廉政建設能為教學科研工作提供思想保證。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擁有更多的辦學自主權和資源決策權,如在招生錄取、經費分配使用、建設項目安排、物資采購、校辦企業運營等方面可以自主支配,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誘發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少數黨員干部在多元利益面前模糊了廉潔視線違法違紀。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只有不斷筑牢高校的思想政治基礎,才能提升教學科研單位領導干部的廉潔自律素質,為高校教學科研工作優先發展提供主體條件。實踐證明,越是加強教學科研工作,就越要通過黨風廉政建設增強教學科研育人,校風環境育人,管理服務育人,實踐鍛煉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為教學科研工作創造良好的軟環境。因此,高校積極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建設責任制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對黨員的廉潔自律教育提出新要求,努力探索新形勢下激勵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有效途徑,這也從另一側面說明黨風廉政建設與教學科研工作進行有機結合是極其重要的。高校黨風廉政建設所創設的軟環境集中體現為一種尊重人、關心人、滿足人的需要以及調動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使教學科研工作者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工作環境和工作關系。黨風廉政建設的對象是各級黨組織和黨員,他們之間構成了各種各樣的上下級關系、同事關系、同志關系等等。如果黨風廉政建設搞得好,就能有效地推動高校教學科研的自主創新和協同創新潛力,就能形成思想解放、作風民主、團結互助、心情舒暢的教學科研工作局面,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的良好工作氛圍。(三)高校黨風廉政建設能為教學科研工作提供作風保證。近年來,高校違紀違法案件依然時有發生,這種貪腐風氣對以教學科研、教書育人為核心價值的師德師風造成了極其惡劣的負面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黨風廉政建設中還存在著薄弱環節、認識模糊和監督缺位等突出問題。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強調指出:“面向未來,恢復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任務還很重,鞏固黨風廉政建設成效、防止問題反彈的任務還很重,解決黨內作風上深層次問題的任務還很重。”這也充分表明了在高校開展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高校作為教書育人單位,“高校各個層面的校園人廉潔自律,以高尚的品格影響和教育學生,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將起到促進作用。”因此,在高校中營造風清氣正的教書育人風氣至關重要。黨風廉政建設是作風建設的重要抓手,高校作風建設關系到一所學校的總體精神面貌和辦學形象,是其教風、學風、考風、師風、校風等風氣的集中反映,只有持續有效地開展黨風廉政建設才能保障教學科研工作作風向好。

二、高校黨風廉政工作與教學科研工作的具體結合

教學科研工作在高校整體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決定了高校的每一項具體工作都與教學科研工作有著或大或小的關系。對于高校黨風廉政建設來說,它與教學科研工作的相關性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抓好中層領導班子的建設。教學科研單位的中層領導班子,既是學校公權力的執行者,又是教學科研第一線的直接指揮者,擔負著制定本單位的教學科研工作計劃,人才引進和師資隊伍建設,重點課程、重點實驗室、重點科研項目建設,調動教學科研工作者積極性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和采取各種激勵措施鼓勵開展教學科研攻關等重任,因此教學科研單位的中層領導班子的建設搞得好不好,領導干部的素質高不高,執政能力強不強,將直接影響到本單位教學科研工作成效,凡是領導班子不團結搞內耗或者全局觀念淡薄、只顧局部利益與個人利益或者思想不夠解放進取、銳氣不足或者工作不夠主動形不成領導力的,都會程度不同地弱化教學科研工作效果。然而黨風廉政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抓好中層領導班子的建設,“堅持以處級黨員領導干部黨性黨風黨紀教育為重點,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廉潔自律教育和艱苦奮斗教育,大力弘揚黨的優良作風,引導全校黨員領導干部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牢記黨的性質和宗旨,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帶頭遵守中央關于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有關規定,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和黨紀國法防線。”是教學科研單位工作出碩果的關鍵。(二)抓好基層總支和黨支部的建設。黨的十八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基層黨總支和黨支部是教學科研第一線的戰斗堡壘,是黨風廉政建設與教學科研工作的又一結合點。基層黨組織的廉政生態狀況關系到教學科研工作與外界信息、物質的交換效果。一個好的基層黨組織或黨支部,它具有較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能夠把本單位黨內外的群眾團結起來,共同服務教學科研工作。從組織的縱向維度看,它可以整合力量出色地完成上級交給的各項任務;從橫向維度看,它可以與同級組織形成良好的協同合作關系。實際上,教學科研通常表現為這種或者縱向或者橫向維度的信息溝通和交流,協同創新機制構建也是當前高等教育的主要科研導向。然而,這種良好的組織生態平衡系統有賴于黨風廉政生態的建設,如果沒有權力監督機制和利益沖突防范機制等黨風廉政機制建設,就很難形成和諧共生的組織系統。因此,紀檢監察部門通過抓基層黨組織和黨支部的紀律學習教育,民主評議黨員支部,目標管理評估以及書記支委的思想作風建設等方法方式,做到“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目的是使黨支部能夠保持旺盛戰斗力,能夠團結本單位的教職員工在教學科研上做出卓越成績。(三)抓好教學科研第一線黨員教育管理。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的每一個成員以及每一個要求入黨的同志都應該以共產黨員的條件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無私奉獻,這樣才無愧于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教學科研工作領域共產黨員中的先鋒模范作用主要是通過教學科研成績成果體現出來的。在高校,黨風廉政部門一方面要做好教學科研第一線的黨員教育工作,教育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受市場經濟“下海潮”的負面影響,不為西方意識形態演變所誘惑,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安心搞好教學科研工作,并通過他們的模范行動進而影響周圍的非黨員群眾。另一方面要抓好教學科研單位發展黨員工作,尤其要抓好在中青年教師和大學生中發展黨員工作。中青年教師是高校的未來和希望,是教學科研的骨干力量,抓好在他們中間發展黨員工作,有利于他們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才智。大學生是高校的重要組成人員,也是教學的主體力量。由于高校學生絕大部分是共青團員,黨建帶團建的工作機制要求在高校中抓好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以黨員的先進性吸引大學生向黨組織靠攏,從而形成一股積極向上,要求進步的校園文化主旋律,由此促進學校良好學風、教風、校風的形成。

三、高校黨風廉政工作與教學科研工作結合的途徑

高校黨風廉政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在高校教學科研領域,“只有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黨的建設,才能更好經受住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更好戰勝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為此,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克服黨風廉政建設與教學科研工作是互不相干“兩碼事”的錯誤認識,形成黨風廉政建設與教學科研工作有機結合的共識。一方面,從事高校搞黨風廉政工作的同志,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工作職責和工作目的,不能把黨風廉政建設孤立起來,而應從更深層的意義上,即如何使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更好地為教學科研工作服務上考慮問題,從而采取更加積極有效的措施使黨風廉政建設在教學科研工作中找到生長點,真正發揮其應有的功能。有些同志雖然也認識到,既要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又要抓好教學科研工作,但卻認為,抓黨風廉政建設是紀檢監察部門的事,抓教學科研工作是教學科研單位的事,因而在實際工作中出現各唱各的調,井水不犯河水的思想,這在思想認識上就削弱了黨風廉政建設的效果。另一方面,作為教學科研單位和個人,也要清楚地認識到黨風廉政建設本身就屬于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任務,是高校服務社會主義建設,構建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和建設法治中國的重要體現,更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為黨培養更多資政人才的現實需要。其次,我們要克服黨風廉政部門與行政管理部門是互不相干“兩張皮”的錯誤認識,形成兩者目標一致,都是為教學科研服務,只是工作角度不同的共識。有些同志雖然口頭上也說黨風廉政建設重要,但實際上卻認為黨風廉政建設是空頭理論,是形式主義,是可有可無的,而行政管理才是必不可少的;抓黨風廉政工作吃虧,抓行政管理工作吃香,因而出現重行政管理,輕黨風廉政建設的現象,這也是不對的。在實際工作中,如果我們忽視了黨風廉政建設,行政管理工作就會時時碰釘,處處碰壁,也就難以取得應有的工作成效了。黨風廉政建設是保證行政管理職權協調、有序、陽光運行的前提。因此,我們要在高校行政管理過程中強化黨風廉政管理要求,構建起不想腐的思想防范機制、不易腐的組織保障機制、不能腐的制度約束機制和不敢腐的監督懲處機制。只有通過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強化教學科研工作的監督管理功能,才能在教學科研中規范好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的關系,避免行政權力恣意干擾學術,讓高校回歸到教書育人、科學研究、服務社會、引領文化等更為本質的價值取向中去。再次,我們要克服黨群系統中各個工作部門互不相干“一盤沙”的錯誤認識,形成所指向的目標一致,工作的角度一致,都是從黨風廉政建設的角度為教學科研服務,只是各自工作的方式不同的共識。高校黨群工作系統面對著最廣大的師生員工,高校黨風廉政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內含著制度、監督、改革、糾風、懲處等防腐反腐舉措,高校黨組織能否做到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關系到高校能否把豐富的黨風廉政建設資源轉化為高校科學發展資源,能否實現專家治校、依法治校、教授治學和民主管理,能否形成風清氣正的治教、治學、治校、治黨氛圍。在新形勢下,高校黨群工作面臨著新任務、新挑戰,只有認清高校的辦學本質,遵循高校的辦學規律,堅持高校的辦學原則,依照教學科研的工作要求,通過發揮黨風廉政建設的治理功能和條件鏈接功能,把握住黨風廉政生態建設的系統性協調性特點,黨群系統各部門才能在學校黨委的統一領導下,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格局,才能避免高校黨群部門在黨風廉政建設服務教學科研方面單打獨奏唱“獨角戲”的現象。最后,我們要克服黨風廉政建設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互不相干的錯誤認識。廉潔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廉潔教育的成敗,不僅關系到國家是否擁有正確、積極、健康的道德觀念、法制意識和社會責任,更關系著我黨反腐倡廉工作長效機制的鞏固乃至整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因此,在大學生中培育和弘揚廉潔意識,是黨風廉政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高校廉潔教育開展得越系統,進行得越扎實,就越有助于夯實黨風廉政建設的社會基礎。以廉潔教育為內容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教學科研的目標具有一致性,都服從服務于培養全面自由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根本目的。教風、學風、考風、師風、校風是教學科研工作的靈魂,高校所倡導的廉潔文化是促進教風、學風、考風、師風校風健康發展的精神資源,然而,廉潔文化的內在價值正是由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來培育、傳播和發展的,所以,黨風廉政建設、教學科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在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我們應該把廉潔教育融入到教學科研中去,實現課程設置顯性化與隱形化相結合,通過融思想性、趣味性、知識性于一體的課堂教育渠道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載體來促進廉潔教育,正確引領教學科研的輿論導向。另外,我們還要努力營造廉潔自律、崇廉尚廉的校園文化氛圍,使廉潔價值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成為一股為實現“中國夢”的教育正能量。

作者:林海峰 單位:廣東陽江職業技術學院思政部

教學科研論文:初中化學教學科研的發展

隨著中學化學課程改革的推進,“教師即研究者”、“向教育科研要質量”已成為教育界乃至全社會普遍認同的理論和努力追求的目標。因此在化學教學中進行教育科研意義重大,化學教師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論勢在必行。筆者就如何在化學教學中進行教育科研略談拙見,以供參考。

一、化學教育科研的研究過程

化學教育科研是從客觀存在的化學教育事實和現象出發,以推動化學教育教學實際工作的改善和發展為目的的一種科學行動研究活動。研究過程包括選定課題、制定方案、實施方案、分析資料、撰寫論文五個部分。

1.選定課題

課題的選定是整個研究過程的首發環節,它決定研究的價值、意義,影響研究的效果。

選題要注意課題的創新性,可行性,實效性和科學性。選題內容一般來自教師的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主要包括化學課程與教材的研究;化學教學方法與策略的研究;化學學習方法的研究;化學實驗及其教學的研究;化學教學基礎理論的研究;化學教學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化學課外活動的研究;現代化學教學手段的研究等。

2.制定方案

研究方案是研究工作的統籌性規劃,制定研究方案就是提出對研究活動的可操作性計劃。涉及的內容主要包括查閱,了解前人對該課題作過哪些研究,有那些科學理論根據;研究者將在何時、何地、運用何方法進行研究活動。查文獻時最好普查文獻索引或目錄,可查《全國報刊索引》(月刊)哲學版的文化教育類G部分(上海圖書館主辦),或查《中學化學教育》(雙月刊)復印報刊資料(人民大學主辦)等。

3.實施方案

這是研究工作的主體落實階段。研究者采用調查、實驗、觀察或其它各種不同的方法和手段進行研究的實踐活動,從中搜集有關問題和資料。在搜集資料過程中,要不斷記錄研究中需要運用的資料以及自己對具體資料的分析意見和結果;要對資料分類和系統化以便于資料的系統保存和調用;要對資料進行整理,加以核對、考證,淘汰一些不必要和不真實的資料。對一些零亂的數據資料可以進行統計加工,使資料內含的規律能一目了然。

4.分析資料

教學過程和學生學習過程中搜集來的大量資料只是一些具體的研究事實或數據,須經過自己思考和集體討論,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從而發掘有關規律,掌握事物的本質。分析的方法有邏輯分析和統計分析兩種。在具體的研究中往往根據研究的具體內容,以某一分析為主,或者兩種分析方法綜合運用。當分析、綜合、概括出研究結論后,還需要到變化的實踐中加以檢驗。

二、化學教育科研的常用方法

化學教育科研方法是指在化學教學中,為達到研究目的而采用的途徑、手段和工具的總和。常用的方法有文獻法,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四種。在研究中往往采用起主導作用的某一種方法,又配合運用其它方法。

1.文獻法

文獻法是運用文獻史料進行研究的方法。它適用于研究以往的化學教學實踐和教學理論,通過研究歷史資料來認識化學教學的發展規律,吸取歷史上化學教學經驗的精華,總結教訓,探討化學教材、教學和學習理論的原則和規律,以指導當前的化學教學實踐。

文獻法的操作有四個步驟:一是文獻檢索,二是文獻收集,三是文獻鑒別,四是文獻的研究與運用。

在研究過程中應注意:盡可能搜集第一手材料;既要搜集正面材料,又要搜集反面材料;要善于辨證分析史料的價值,選擇能反映本質規律的材料。

2.觀察法

觀察法是在教育教學處于自然狀態下,研究者有目的、有計劃地直接觀察教學、學習和實驗等外部表現,搜集化學教學的感性材料,探求化學教學規律或經驗教訓的一種方法。

觀察的方式有定量觀察和定性觀察兩種。定量觀察常通過填寫觀察量表來進行。設計觀察量表最主要的是根據課題需要確定觀察項目,再將項目分解成可以觀察的目標行為。定性觀察只需盡可能詳細地對觀察對象的表現做原原本本的記錄,不追求量的確定。

觀察的要求是:觀察要有目的、有計劃、有重點;觀察前要閱讀有關的基本理論和經驗總結等文獻資料;觀察者要作實事求是的、全面的、詳細的記錄;觀察后要及時整理觀察資料。

3.實驗法

實驗法是人們根據研究目的,適當控制或模擬客觀現象,排除干擾,突出主要因素,有計劃地逐步變化條件,探討其條件與現象之間因果關系的研究方法。在化學教學研究中,這種方法應用是較多的。

一般有實驗室實驗和現場實驗之分。實驗室實驗較多應用于摸索某些實驗的最優方案或化學反應機理等。現場實驗一般用來檢驗不同教學方法,不同教學手段等。

實驗法的一般步驟是:首先是提出問題、訂立計劃;然后進行實驗,再從理論上加以探討驗證;最后得出結論、撰寫論文。

其基本要求是:實驗必須周密設計,系統進行,精確測量,反復進行;廣泛參考、吸取前人的經驗教訓,不斷學習新理論,采用新方法。

4.調查法

調查法是通過訪問、問卷、座談、測驗等方式,有計劃地收集化學教學工作某一方面的資料,并從大量事實中概括出化學教學的某些規律的方法。它常與實驗法、觀察法配合應用,方法比較簡單易行。可以用它去研究范圍較廣,涉及面較大,時間較長的化學教學現象。

調查的一般步驟為:一確定調查課題,制定調查計劃。二搜集材料,這是調查的關鍵環節。可以綜合運用實地考察、開調查會、問卷或測驗等調查手段。必要時要設計調查表格,問卷過程中設計的調查表,較好的方法是讓學生用“√”或“×”進行選擇。三整理材料,將原始材料的可靠性和統一性進行檢查并進行統計處理。四撰寫調查報告。

在調查過程中要求調查目的明確、選樣方法科學、收集手段多樣、統計方法合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国极品少妇videossexhd| 国产免费观看av大片的网站| 国产98在线 | 日韩| 内射女校花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av在线播放| 乱中年女人伦av一区二区| 88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mv日韩mv国产|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五级黄高潮片90分钟视频| 成人在线免费电影|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 小鲜肉自慰网站| 内射欧美老妇wbb| 国产精品秘入口18禁麻豆免会员|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的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免费aaa片|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免费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 | 真实国产老熟女无套中出|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你懂的在线播放| 国产剧情av麻豆香蕉精品| 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四虎影库久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乱子乱xxxx| 国产 国语对白 露脸| √天堂8资源中文在线| 又粗又黑又大的吊av| 色在线 | 国产| 在线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老汉精品免费av在线播放| 亚洲夜夜性无码| 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十八禁无码免费网站| 美女自卫慰黄网站|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高中女无套中出1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