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20 02:39: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學前教育信息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引 言
教育信息化是近年來教育領域研究的熱點,人們堅信以計算機、互聯網等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優化學習過程,構建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普及,現代信息技術開始從城市走向農村,從高校延伸到中小學甚至學前教育領域,不少學前教育領域的研究者與實踐者對現代技術在學前教育中的應用抱以較高的期望,然而現代信息技術在學前教育領域中應用理論和實踐研究并沒有像中小學領域、高等教育以及職業教育領域成熟。“學前教育信息化理論與實踐研究始終處于邊緣化,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這種現象的出現除了因為研究主體的研究背景和研究興趣外,一定程度上也是源于學前教育本身的邊緣化。”[1]因為學前教育是各級各類教育中的薄弱環節,長期存在教育資金投入不足、教育資源嚴重匱乏、城鄉發展極不均衡、師資隊伍不健全等問題,甚至一些地方“入園難”的問題都很突出。如果連基本的“入園”都得不到保證,那么所謂的學前教育信息化也就只能被擱淺。
然而,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學者和一線教師對學前教育信息化進行理論與實踐探索。筆者在中國知網(CNKI)中以“學前教育”、“幼兒園”、“幼兒教育”并含“信息化”或“信息技術”等為主題詞進行專業學術檢索,時間限定為2007—2012年①。檢索到相關文獻496條記錄,其中碩士論文42篇,學術期刊439篇,會議論文2篇,報紙類13篇;2007年至2012年間,文獻數量呈上升趨勢,如圖 1所示。
筆者借助陳超美開發的知識可視化分析軟件CitespaceII版本,對496條文獻記錄進行主題詞提取,以期全面、可視化地呈現近年來學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熱點。得到學前教育信息化關鍵詞網絡時區視圖,如圖 2所示。
從圖 2可以看出,2007年學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熱點最為集中和豐富,中心影響度也較大。其中,“多媒體課件”、“現代信息技術”、“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信息素養”、“信息技術手段”、 “多媒體技術”、“教學活動”、“整合”等關鍵詞成為這一年度的研究熱點。2008年至2012年,研究熱點平穩過渡,從過多地關注信息技術逐漸轉移到更加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如“學習興趣”、“教育資源”、“教學情境”、 “信息化”、“學科整合”、“家園共育”、“電子白板”、“交互式”、“網絡平臺”、“信息化建設”等熱點詞的出現全面推動學前教育信息化的建設與發展。
盡管學前教育信息化受到較多的關注與研究,但我們還缺乏對當前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現狀的全面了解,如果不能及時準確地把握學前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狀態及存在的問題,就不能保證學前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全面了解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現狀非常有必要。根據圖 1和圖 2,結合與學前教育信息化相關的496條文獻內容,本文從政策法規、基礎設施建設、資源建設、幼兒園教師信息素養、信息技術應用等五個方面對當前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現狀進行闡述。
二、學前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規與標準制定初現成效
學前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規該標準是國家對合格幼兒園教師專業素質的基本要求,是幼兒園教師開展保教活動的基本規范,標準中要求教師具有一定的現代信息技術知識。幼兒園教師具備信息技術知識對幼兒園的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教學活動開展、家園合作、科研水平起著積極的作用,是信息化時代對幼兒園教師的必然要求。
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指出基礎教育中要培養學生信息化環境下的學習能力。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學習的良好習慣,發展興趣特長,提高學習質量;增強學生在網絡環境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和習慣的養成,必然要求幼兒園處于良好的信息化環境中:擁有適宜的信息化基礎設施、豐富適宜的信息化資源、具備較高信息素養的幼兒園教師等,才有可能實現這些目標。
2012年9月,“全國學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統”開始建設,該系統是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加強學前教育管理,監測國家學前教育重大項目和各地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情況。該系統的開發與運行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成果,也是推進學前教育科學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除了國家政府層面的政策、決策支持外,一些省市地區也早早意識到學前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重要性,開始學前教育信息化實踐,制定相應的規定和標準,以此推動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
2009年,《北京市學前教育信息化行動計劃(2008—2010年)》[3],該行動計劃認為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前教育信息化作為基礎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亟待建設與發展。該行動計劃以提高幼兒園教育質量、提高教師信息化水平與運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育能力、引導家長掌握科學育兒的知識為主要目標。三年內要在北京各區縣建立60個學前教育示范基地,以點帶面,從而促進全市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建立北京地區的高質量、安全、穩定的學前教育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學前教育的資源共享、信息傳遞、網絡交流;普及示范幼兒園及一級一類幼兒園網絡平臺的建設,逐步推動、引導其他級類和性質的幼兒園的網絡平臺建設;提高各級各類幼兒園行政管理工作信息化和管理人員的信息技術水平;
2009年底,浙江省教育廳制定《浙江省幼兒園裝備 規范(試行)》(浙教辦技[2009]173號)。該規范將信息技術裝備配置單獨列為一項,其中計算機教學辦公配置、網絡中心、閉路電視系統屬于選配項,廣播系統、安全監控系統屬于必配項。2011年,江蘇省教育廳印發《江蘇省幼兒園信息技術裝備標準》,對幼兒園信息技術裝備標準的要求有:每個班配備有多媒體系統,每個幼兒園配備網絡辦公區,要建立幼兒園網絡校園,幼兒園廣播系統及幼兒園安全監控系統。
2011年《上海市托幼園所信息化教學環境建設配置要求》(滬教委基[2011]88號)。該要求從園所網絡環境配置、園所基本配置到班級信息設備配置都提出了具體要求:幼兒園除了配備1個多功能活動室,示范園和各區縣信息化實驗園可按需配備電子白板、視頻會議系統;示范園和各區縣信息化實驗園可按需配備多媒體資源室,提供可訪問連接互聯網或區教育網、園所內部資源的電腦,供教師或幼兒、家長訪問相關多媒體資源;建議每園配備一定數量的筆記本電腦,提供給教師用于移動辦公和外出學習培訓使用。
2012年12月,河南省教育廳印發《河南省幼兒園辦園基本標準(試行)》(豫政辦 [2012]169號),標準中將電視機、DVD、錄音設備等現代信息技術產品作為園所的必配設備,而辦公計算機、打印機、數碼相機、攝像機、投影儀、視頻展示臺、廣播系統等較高一級的多媒體設備則根據園所的經濟實力選配。
此外,在天津、遼寧、吉林、四川、重慶等地也相繼了相關的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文件,從幼兒園教育技術裝備到數字化網絡資源建設等方面都提出具體要求。
這些政策、法規及標準的制定推動了學前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并取得初步成效。如北京市學前教育信息化示范基地的建設與評選,積極推動了幼兒園所信息化建設,形成鮮明的信息化建設模式。北京市西城區棉花胡同幼兒園[4]從2006年就開始“信息化建設工程”,逐步建立起一套集管理、科研、教學等于一體的網絡運行模式,以幼兒園信息化管理促進教師發展、保障幼兒園安全、推進家園共育為目標。北京市豐臺區芳莊第二幼兒園[5]在“十一五”期間,形成了計算機信息技術課程框架,建設了信息化管理平臺、信息化資源平臺、信息化溝通平臺。上海市學前教育信息化經過十幾年的建設與發展,從最初單一的信息逐步拓展到涵蓋管理、教學、培訓、支持的綜合服務領域。[6]
盡管近年來國家的政策對學前教育信息化體現出較多的關注,各地也在積極地實踐探索。但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之路才剛剛起步,從當前發展現狀來看,政府應繼續加大對學前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支持,加大對學前教育信息化的扶持力度,為學前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氛圍,各省市地區應根據當地現有的經濟水平適宜地制定學前教育信息化法規、標準。
三、學前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薄弱,區域性差異顯著
經費投入是學前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據有關統計顯示,我國學前教育經費占教育總經費的比例只有1.3%,而國際平均水平為3.8%,由于政府保障水平低,導致學前教育中民辦比例甚高(2010年,中西部地區民辦幼兒園的比例高達80%以上[7]),同時辦園質量參差不齊。[8]我國的學前教育信息化在宏觀上區域發展不平衡,微觀上內部應用不協調,學前教育里的“數字鴻溝”已經成為實現教育公平的嚴重障礙。幼兒園的網站、局域網等設置都要花費大量的資金請企業代設,所以一些經濟實力并不雄厚的民辦幼兒園就脫離了信息技術發展的軌道。[9]當前幼兒園信息化基礎設施已成為推進學前教育信息化進程的瓶頸,我國學前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薄弱,區域性差異顯著。發達地區的幼兒園幾乎可以100%地實現網絡連通,信息化設備不斷升級更新。但對于一般的城市來說,離這樣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而對于農村地區和邊遠山區,這樣的目標遙不可及,因為基本的“入園”問題還未解決。
東部地區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起步較早,經費投入比較充足,發展得比較充分;而中西部地區,由于基本的園所建設及普及問題仍未解決,幼兒園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還未受到重視和有力的支持,但有條件的省市在學前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還是有成效的。大部分地區的幼兒園已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和管理當中,建立多媒體活動室、幼兒班級里也配備了電腦、電子白板、投影儀、DVD等硬件設施。部分發達地區還配置有雙向視頻會議系統、多媒體教學課件平臺,基本實現了“園園通”。
西部地區,以蘭州為例,幼兒園在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還處于較低水平,人們對信息化教學設備理解還比較狹隘。其中幼兒園的配置率達到70%以上的設備有聯網的計算機設備、錄音機、電視機,其中錄音機的配置率達到了92%,而投影儀和幻燈機、數碼攝(照)像機等的配置率則大部分不到50%。有52%的幼兒園配置有多媒體教室,有38%的幼兒園配置有廣播系統,只有24%的少數幼兒園配置了專業計算機教室,而視頻會議室、報告廳等其他信息化教學環境配置寥寥無幾。[10]而中部地區的硬件設施配置也不夠完善:盡管所調查的幼兒園100%的配備有電腦、打印機、掃描儀和數碼攝像機等設備,但是人均占有量卻呈現顯著差異;省示范幼兒園的電腦人均占有量為0.073臺,市示范幼兒園的電腦人均占有量為0.04臺,民辦幼兒園僅為0.02臺。[11]
相對而言,上海地區的學前教育信息化在理論與實踐方面都是走在全國前列的。2003年,上海市99%的幼兒園可以通過撥號或ADSL上網,建成園內局域網的就占61.5%,教師可使用的設備主要是計算機、VCD/DVD和錄像機。2004年,上海市還為幼兒園創建了“園園通”管理應用平臺,截至2011年,“園園通”公辦園覆蓋率達到100%,為全市18個區縣,近千所幼兒園的3萬多名教師、20多萬戶家庭所用。2005年,上海全市幼兒園寬帶安裝率達到73.4%,各幼兒園計算機平均擁有量為13臺。2009年,各區縣園所全面完成信息化設備的升級更新,實現班班有計算機、園園通寬帶,根據區縣、園所實際,添置、構建了雙向視頻會議系統、多媒體教學課件平臺,添置了電子白板、投影儀、數碼相機等大量信息化應用設備。[12]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 020年)》中強調要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辦園體制。面對經費投入的比例與發展學前教育信息化發展所需大量經費的矛盾,我們應積極與社會各界建立合作,讓更多有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的優秀企業共同參與到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中來。
利用社會力量推進和發展我國學前教育信息化的典型代表有IBM公司和安康家園(又名安康“公益”網絡項目)。2001年,IBM公司與我國教育部合作,將“小小探索者”(Kid Smart)項目引入中國,截至2010年,IBM已向中國的學前教育機構捐贈了3400多套總價值6800多萬人民幣的“小小探索者”兒童電腦和配套軟件,在全國范圍內150多個市、縣建立起了600個“小小探索者”兒童電腦中心,直接或間接培訓教師超過1萬名。“小小探索者”項目以捐贈多媒體兒童學習中心及配套的教學軟件為基礎,通過為合作幼兒園組織教師培訓,促進教師進一步探索幼兒教育教學方法和模式的轉變,提高幼兒園教師運用現代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以促進教師們專業化水平的提高。[13]截至2012年11月22日,共有18712所幼兒園、519154位老師加入安康計劃。吉林省學前教育信息化的起點就是安康家園。針對吉林省私立幼兒園多、信息化支撐程度低、建設資金幾乎為零的現狀,安康家園雪中送炭,“借力”推進了學前教育信息化發展。[14]
我們應參照各地區的經濟水平和地域特點,根據幼兒園的不同等級,分類指導、分步實施、分層推進,逐級展開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改善當前學前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薄弱、區域性差異顯著的現狀。比如,在發達地區和城市,在已有的信息化建設基礎上,加快構建信息化學習環境,進一步完善幼兒園所的信息化教學和管理服務功能,探索適宜幼兒園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新模式。在經濟欠發達地區,有條件的城鎮學??梢约哟笃占昂屯茝V互聯網、“園園通”,進一步完善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和培訓。沒有條件的地區,要加大傳統的信息技術設施配置,如錄音機、電視機、攝像機、DVD等。
四、學前教育信息化資源嚴重匱乏,專業化水平低
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是實現信息化的保證和重要支撐,是支持教師進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基礎,資源的數量和質量決定著學前教育信息化的質量。“集成優質教育資源,推進資源共享是學前教育信息化的當務之急。”[15]
目前已有的學前教育信息化資源形式主要包括幼兒教育資源庫(滿足幼兒園教學需要)、專題學習網站、教師博客、各園課件制作素材庫等。學前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主要依靠各地政府的投入和支持,在幼兒園、教師、家長及部分社會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來完成。目前我國絕大部分省市的教育部門都建立了學前教育網站,幼兒園也有自己的獨立網頁、班級博客、家園互動平臺、幼教主題論壇等一系列的網絡資源平臺。如中國學前教育網、上海學前教育網、浙江學前教育網、山東學前教育網、學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網(http://e-predu.com,河南大學學前教育信息化研究所主辦)等網站上的內容更新速度較快,內容豐富。這些網站大都傳遞國內外學前教育的最新信息,倡導學前教育的最新理念,為領導決策和學前教育改革提供信息服務,為全社會的早期教育提供信息服務。
但專門為幼兒提供學習的網絡資源較少,適合幼兒學習和發展的軟件開發技術在國內還很不成熟。在蘭州,幼兒園網站(網頁)普及率為36%,主要用途集中在幼兒園宣傳、教師間分享教學信息、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互動等方面,而為幼兒提供的自主學習資源幾乎為零。[16]上海學前教育網是上海學前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成果之一,是匯集國內外學前教育專業信息的資源庫,更是集聚上海市優秀活動設計、課件、素材等的課程資源庫。上海學前教育網多渠道整合上海市幼兒園課改成果,凝聚各方專家、名師,悉心打造優質的學前教育專業資源,相繼推出幼師、家教、早教頻道,重點建設“課程教材”、“06游戲”、“06醫院”、“06廚房”、“06悅讀”、“家教”、“03寶寶養護”等欄目。通過優化整合、共建共享幼兒園課程資源,有效減輕了教師負擔,提升了幼兒園教學質量。[17]
相比之下,國外的兒童教育及社交網站已經發展的較為成熟,2012年國外評出最受歡迎的15個兒童網站,[18]其中排名第一的Nick網站每月訪客量近500萬人次。國外的兒童網站專業性強,分類明晰。如網站的內容一般包括教育類、娛樂類和成年人類(針對老師和家長),其中教育類網站下又細化為動物、藝術、數學、音樂、科學、太空等七小類。并且這些網站的內容絕大多數以玩為主,是為了讓兒童了解一些他們平時比較少接觸的東西,而不是讓孩子記住什么知識。這些網站也都定位準確,根據網站內容分級,讓相應知識水平的孩子去學習相應的內容。關鍵的一點是國外的兒童教育網站還關注培養兒童的媒介素養,它們會教孩子如何在上網過程中保護自己的隱私,還專門為家長設立了“for Parents”網頁,為家長如何引導孩子正確使用網絡提供建議。這些做法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學前教育信息化資源的匱乏是阻礙幼兒園教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重要因素,即使幼兒園配備良好的現代教育技術裝備,也無法在實際的教學和管理中發揮作用。另外信息化資源的專業化水平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間,現有的資源很難滿足一線教師教學和科研需要。學前教育信息化資源要與當前學前教育的目標、內容與特點保持一致,設計要符合幼兒學習的習慣和心理特點。同時,也需要專門的設計與開發人員參與,將幼兒園一日活動、教學活動、觀摩課等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以圖片、文字、音頻、視頻、動畫等多種形式整合呈現,并按照幼兒在各個年齡段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教學需要,將這些資源轉化為專業的信息化資源,并借助基礎教育信息化網絡平臺或“園園通”進行共享。
五、幼兒園教師的信息素養不高,缺乏有效培訓
現代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教學與管理中的應用是時展的趨勢,必將成為幼兒園教育環境中的重要因素。這對幼兒園教師來說無疑是很大的挑戰。幼兒園教師的信息素養關系到信息技術在 幼兒園教學中應用的效果,關系到信息技術與幼兒園活動課程的整合質量,關系到學前教育信息化的質量。如果幼兒園教師不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和信息技術教學能力,那學前教育信息化將成為空談,信息技術也無法在幼兒園中發揮優勢,培養兒童在信息化環境下自主探索學習的能力也無法實現。而目前我國幼兒園教師信息素養整體水平不高,缺乏培訓機會,國家也沒有制定有關幼兒園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標準。
自2005年教育部頒布《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后,就啟動了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計劃。截至2007年底,完成了1200多名骨干培訓者的國家級培訓,并先后培訓了4萬名?。h)級骨干教師;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也先后啟動了一線教師的培訓工作,已有近40萬名教師參加了培訓。
與中小學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相比,幼兒園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還有很大差距。目前,幼兒園教師對錄音機、電視機、計算機等傳統的現代教育技術設備掌握得較好,而對投影儀、幻燈機、打印機、攝像機等設備的掌握水平較低,絕大部分農村幼兒園教師從未使用過PowerPoint、Excel,多數幼兒園教師對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多媒體素材的處理能力顯得尤為欠缺。[19]
缺少專業的培訓機會是阻礙幼兒園教師信息素養提升的重要因素,且培訓收效甚微。在西部地區(以蘭州為例),只有64%的幼兒園偶爾展開信息化教學培訓,還有9%的幼兒園從未進行過與信息化教學相關的培訓,經常開展這方面培訓的幼兒園還不到總數的1/3。[20]可喜的是在2011年,教育部、財政部啟動幼兒園教師國家級培訓項目,針對中西部地區農村公辦幼兒園(含部門、集體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園長、骨干教師、轉崗教師進行不同形式的集中培訓。其中,在大部分省市的培訓中,都開設了專門的信息技術課程,以培養他們的信息素養,提升現代信息技術使用能力。
我國幼兒園教師的學歷水平普遍偏低,應采取多種形式的培訓來提高教師水平。2010年全國幼兒園教師學歷的統計情況顯示,直轄市及東部地區以上海地區為例,幼兒園教師本科及以上的占到45.95%,大專及以上為93.6%;而中部地區以河南為例,本科及以上比例為0,大專及以上為60.3%,中專39.7%;西部地區以甘肅為例,本科及以上比例為0,大專及以上比例占70.23%,中專比例占29.77%。[21]
因此,對于我國東部發達地區的幼兒園教師來說,對學前教育信息化的認識已經趨于“個性化”,他們對現代信息技術裝備已熟練掌握,能夠根據本園所的特點進行適宜的信息技術應用,那么在培訓中則主要注重理念的學習,如聽專家講座、報告討論等形式。而對于中西部地區的幼兒園教師來說,對信息技術的認識比較“大眾化”,雖然意識到現代信息技術對幼兒園發展的重要性,但對于如何定位和開展學前教育信息化還不十分清晰。那么在培訓中除了學習必要的現代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還應注重理念的學習和滲透。比如以教師主動學習為主導的參與式培訓,這種培訓方式不僅能使教師在很大程度上學會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引導幼兒主動學習,而且能有效促進教師的自我發展和提高。[22]
六、信息技術在學前教育中得到較廣泛應用,但研究水平有待提升
信息技術在幼兒園中的應用不僅提升了幼兒園的科學管理和信息化管理水平,進一步豐富完善家園共育的形式與內容,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優化教學活動過程,為幼兒的學習創造豐富的環境,創設主動學習情景。目前信息技術在我國學前教育領域中的應用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幼兒園的行政管理工作,二是幼兒園教育教學,三是家園共育。
信息技術在我國學前教育教學中得到相當廣泛的應用,不僅將信息技術與語言[23]、健康[24]、社會[25]、科學[26]、藝術[27]等領域的學科教學活動相整合,有的幼兒園還專門為幼兒開設電腦課[28],一時間引起家長和社會的熱議。在2006年,《上海市幼兒園應用信息技術的調查與分析》[29]一文中作者曾提到,面對該如何在幼兒園中應用信息技術這一問題時,多數人首先考慮的是設立專門的電腦教室,并開展計算機教育活動。這反映了當前學前教育中應用信息技術的觀念還未轉變,未將計算機作為學前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助推器”,受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影響嚴重。
雖然信息技術在學前教育教學活動中廣泛應用,但實踐的多,學術研究的少;新聞報道的多,用實驗和數據說話的少。網絡上不乏各地幼兒園教師共享的信息技術應用于幼兒教育教學的主題案例、視頻資料、課題研究等,如北京市豐臺區芳莊第二幼兒園計算機信息技術課題組的《計算機信息技術與幼兒園區域游戲整合的研究報告》[30]、安徽師范大學附屬幼兒園[31]的“現代信息技術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的運用研究”(項目編號:JG05161)、“幼兒信息素養初步形成之研究”(項目編號:4-05-21-085)等。“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也在網上公布研究會“十一五”、“十二五”的立項課題,其中有關信息技術與幼兒園方面的課題有:“信息技術(多媒體)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的運用研究”(政治部幼兒園)、“影響教師運用信息技術融入幼兒園教學的因素研究”(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信息技術促進家園合作和溝通的實證性研究”(廣州);[32]但這些大多是地市、基層幼兒園所或研究機構的實踐心得,缺乏相應的理論支持和研究深度。
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技術裝備處喬玉全處長到會并發表了講話,來自成都、北京、上海、南京、太原、哈爾濱、呼和浩特、沈陽、蘭州、武漢、南昌、廣州、青島、廈門、蘇州、唐山等20多個城市及陜西省、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教育技術裝備部門的領導蒞會,北京十一學校李希貴校長、上海市市西中學林勤副校長等40多名不同城市的知名中學校長參與論壇,來自海峽對岸的臺北市教育局聘任督學韓長澤先生介紹了訊息科技裝備在臺北高中以下學校的配備與運用情況。德州儀器等10家知名教育裝備企業代表也參加了此次盛會,并為大會帶來了前沿技術展示和校園應用案例。
城市教育裝備合作與發展論壇已分別在南京、廣州成功舉辦了兩屆。第三屆城市教育裝備合作與發展論壇的主題是圍繞貫徹教育部《中小學實驗室規程》、研究實驗室內涵發展與提升、研究探索書香校園智能化發展、探討信息技術與實驗教學的整合,努力使教育裝備工作促進教育信息化、均衡化發展。
本次大會在報告質量上嚴格把關,主論壇、信息化建設分論壇以及實驗教學分論壇均呈現出了多份精彩的報告。值得一提的是,在主論壇上喬玉全處長作了題為《新形勢 新機遇 新挑戰―加強和改進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的報告,從總攬全局的高度提出了新時代背景下對于學校教育裝備配置的要求。成都市教育技術裝備管理所張慶所長作了題為《統籌聯動:成都教育裝備現代化的路徑思考》的報告,為大家展示了2015年成都教育在中西部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目標的本位思考,勾勒出成都教育高位、均衡、優質發展要求下裝備工作的輪廓與路線圖。另外,北京十一學校李希貴校長的發言也博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李校長以輕松、幽默的演講風格,為教育裝備工作者解答了學校裝備的焦點與熱點問題。
本屆論壇的2個分論壇也同樣精彩,報告內容豐富多樣,既有來自教育裝備職能部門的管理性方針指導,又有來自學校方面的特色化裝備配置匯報,還有來自企業方面對于教育裝備研發和試用推廣的案例。廣州市教育裝備中心龍樹基主任在實驗教學分論壇上作了題為《試論學前教育裝備工作的建設和發展》的報告。龍主任通過枚舉廣州市的部分特色幼兒園案例為與會嘉賓勾勒出廣州市學前教育在教育裝備方面的發展藍圖。南京市教育裝備與勤工儉學辦公室技術科宋濤科長在信息化建設分論壇上為大家帶來了題為《重視細節規劃 成就技術之美》的報告,以翔實的數據和具體案例圖片闡述了信息化裝備配置在工程施工和后勤應用管理過程中,應重視細節規劃來實現信息化裝備技術之美的觀點。
本次論壇收到論文496篇,經專家委員會評審,陳慶同志的《學前教育機構玩教具裝備的探究》等10篇論文獲優秀論文獎,40篇論文獲鼓勵獎。
1.多學科視野中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透視
2.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知識
3.幼兒園教師的專業能力
4.促進我國城鄉幼兒園教師均衡配置的政策建議
5.聚焦我國民辦幼兒園教師隊伍的發展:問題、影響因素及政策建議
6.幼兒園教師專業理念與師德的定義、內容與生成
7.學前教育的質量與表現性評價——以幼兒園過程性質量評價為例
8.《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專業化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的依據
9.規模與質量:集團化幼兒園發展的現實訴求
10.幼兒教師教學責任的內涵、沖突及其實現——兼論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規避
11.普惠性幼兒園的內涵、衡量標準及其政策建議
12.《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的功能定位——兼談幼兒園教師專業覺醒
13.不同類型幼兒園辦學經費中地方政府分擔比例及投入差異——基于3省25縣的微觀數據
14.幼兒園戶外活動質量與兒童動作發展的關系
15.《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的研制背景、指導思想與基本特點
16.我國幼兒園教師資格制度:問題與對策
17.《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的專業化理論基礎
18.我國幼兒園教育質量的現狀——與1992年幼兒園質量狀況比較
19.開封市幼兒園地表灰塵重金屬積累及健康風險
20.某城市幼兒園地表灰塵重金屬污染及潛在生態風險
21.新形勢下加強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的對策思考
22.幼兒園園長專業標準的構建原則與基本內容
23.《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的基本理念
24.發展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意義、困境與對策
25.幼兒園教師失衡流動的影響因素及其啟示
26.我國農村幼兒園師資隊伍建設經驗及其啟示
27.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應用現狀分析
28.幼兒園教師心理健康變遷的橫斷歷史比較
29.廣東省欠發達地區幼兒園骨干教師職業幸福感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基于社會質量理論的視角
30.幼兒園課程方案內容現狀及分析
31.幼兒園等級評估制度現狀考察與批判——基于教育公平的視角
32.幼兒園音樂集體教學活動質量研究
33.幼兒園區域活動教師指導的有效性研究——以湖南省部分示范性幼兒園為例
34.“人事”:一種非在編幼兒園教師人事管理的新模式
35.幼兒園教師職業壓力問卷編制與現狀分析
36.公立與私立幼兒園教師工作價值觀的比較
37.幼兒園初任教師專業成長的困境與對策
38.幼兒園教師的心理健康:對基于SCL-90量表研究的元分析
39.基于《幼兒園園長專業標準》的園長培訓課程構建
40.農村幼兒園教師職業倦怠表現及其干預策略
41.完善我國非公辦幼兒園教師政策的思考
42.幼兒園親子活動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
43.西部農村公辦小學附屬幼兒園課程實施現狀與變革
44.農村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質量的現狀與對策研究——以湖南省部分幼兒園為例
45.開封市幼兒園土壤重金屬生物活性及潛在生態風險
46.幼兒園教育質量內部監控存在問題、原因及對策
47.當前幼兒園環境創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48.學前教育“保教并重”基本原則的反思與重構
49.幼兒園環境創設的策略
50.不同辦園體制幼兒園班級教育環境質量比較
51.幼兒園課程的適宜性、文化性與生活性
52.河南省不同地區農村幼兒園教育環境質量現狀分析及其改進建議
53.長株潭三市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建議
54.參與式幼兒園空間營造設計框架與實踐——基于兒童權利、能力和發展的視角
55.當前農村幼兒園教師教學行為存在問題分析及其改善策略
56.初任幼兒園教師入職適應狀況及其對職業承諾的影響
57.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的重建
58.幼兒園結構變量與教育環境質量之間的關系研究 ——以山西省幼兒園為例
59.小規模民辦幼兒園的現狀與發展對策
60.中小學和幼兒園教育信息化評價——教育視野與需求導向
61.小學教師轉崗到幼兒園工作的原因、問題與對策
62.國外幼兒園裝備規范的比較研究
63.美國幼兒園教師專業倫理規范的制定及其啟示
64.幼兒園與社區互動行為類型及其推進策略
65.幼兒園開展區域游戲活動的策略
66.制定幼兒園評估標準需要澄清的幾個問題
67.廣州市幼兒園兒童孤獨癥譜系障礙患病率和相關因素
68.我國幼兒園教師地位政策的可行性、執行情況及效用度分析
69.山東省幼兒園體育活動現狀與對策研究
70.工作投入對幼兒園教師工作態度和心理健康的影響
71.中兒園教師數學領域教學知識的比較
72.幼兒園教師的主觀社會地位及其改善
73.不同主體視野中“好幼兒園”標準的比較
74.課程改革: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契機
75.《幼兒園教育環境質量評價量表》的特點、結構和信效度檢驗
76.生態學視域下幼兒園環境創設實踐的解讀
77.當前幼兒園區域活動開展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78.微信公眾平臺在幼兒園管理中的運用與開發
79.困境與出路:民辦幼兒園發展問題探究
80.幼兒園教育質量與生均投入、生均成本的關系研究
81.增強現實技術支持的幼兒教育環境研究——基于武漢市某幼兒園的調查與實驗
82.幼兒園教師專業認同的基本結構與理論模型
83.1996-2013年我國幼兒園學費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84.教師專業化視角下的幼兒園教師教育問題探析
86.普通幼兒園殊教育服務現狀調查與思考
87.揚州市幼兒園空間布局優化探討
88.不同發展階段的幼兒園教師數學學科教學知識的比較研究
89.幼兒園收取“贊助費”現象的原因分析與對策建議
90.對把家長滿意度作為幼兒園教育質量評價最主要依據的質疑
91.幼兒園體育活動開展的研究綜述
92.幼兒園生活事件的教育意義
93.幼兒園家園合作的新方式:母親會所
94.幼兒園課程開發中社區資源的整合
95.農村幼兒園鄉土課程的建設與探索
96.幼兒園課程實施適應取向的內涵、特點及影響因素
97.武漢市幼兒園降塵Pb污染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
98.從不同類型幼兒園經費收支狀況看城市學前教育的發展
薄弱學校改造工程是湖北省恩施州電教裝備工作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繼2011年在恩施市、鶴峰縣兩縣市投入4 400千萬元實施第1期薄弱學校改造工程之后,去年湖北省教育廳又投入6 000萬元,利川、建始、巴東、宣恩、咸豐、來鳳等縣市電教裝備站主動向恩施州教育局請示,恩施州教育局積極向縣市政府匯報,爭取落實配套經費;在恩施州教育局積極督辦的基礎上,恩施州政府將配套經費列入對縣市政府教育年度目標考核內容,恩施州教育局將薄弱學校改造工程納入對縣市教育局年度教育目標考核內容。經過多方爭取,6個項目縣市配套資金1 000萬元全部落實到位,合計投入1.2億元實施第2期薄弱學校改造工程。目前正在6個縣市的98所初中、447所小學、116個教學點、5個特殊學校中推進。據統計,到2012年12月31日,恩施州已建成初中標準化實驗室392個、小學標準化實驗室220個、初中“班班通”2 103個、小學“班班通”3 906個、計算機18 045臺、校園網站122個、互聯網接入點455個、初中圖書室125個、小學圖書室398間。
2 開展各種電教裝備活動 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動手能力
為了管好、用好這些設備。一方面,各校以“班班通”應用為突破口,積極推進教育信息化,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恩施州教育局2012年11月召開教育信息化工作座談會進行了專題研討,并在分管領導帶領下深入學校、走進課堂進行調研,2012年12月14日下發《恩施州教育局關于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通知 》,就恩施州教育信息化工作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工作任務、工作措施、工作要求進行了全面部署。同時,開展各種師生競賽活動,推進薄弱學校改造工程設施設備應用,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動手能力。
2.1 組織師生參與各類實踐活動
組織師生參加“第6屆湖北省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NOC活動)暨第12屆湖北省中小學教師教育軟件大獎賽”活動,共選送學生作品191件,教師作品44件,參加湖北省復賽、決賽。經湖北省專家評審委員會綜合評定,獲湖北省電腦制作作品一等獎7件、二等獎15件、三等獎52件;獲湖北省NOC活動學生作品一等獎8件,二等獎6件,三等獎18件;獲湖北省NOC活動教師項目作品一等獎4件、二等獎15件、三等獎12件。NOC決賽在北京舉行,恩施州巴東縣京信友誼中學學生周軒鋒、凌怡婷代表湖北省赴京參賽,分別獲一、二等獎;輔導教師秦長纓獲得“優秀指導教師”光榮稱號。這是恩施州在此競賽項目全國決賽上首次獲獎。
2.2 組織全州第7屆教育技術理論與實踐征文評選活動
經過學校、縣市評選和推薦,恩施州專家組評審,共評出論文類一等獎96件,二等獎392件,三等獎213件;教學設計類一等獎46件,二等獎123,三等獎60件;教育敘事類一等獎17件,二等獎26,三等獎16件。
將恩施州一、二等獎的作品推薦到湖北省參賽。獲省論文類一等獎122件,二等獎138件,三等獎211件;教學設計類一等獎42件,二等獎54件,三等獎73件;教育敘事類一等獎8件,二等獎10件,三等獎23件;恩施州電教裝備站獲湖北省優秀組織獎,恩施市、建始縣、咸豐縣、利川市電教裝備站獲得團體優勝獎。
恩施州作品被湖北省推送到全國參賽的作品有1件獲得一等獎、4件獲得二等獎、7件獲得三等獎、1件獲得優秀獎。宣恩縣民族實驗小學、建始縣民族實驗小學、鶴峰縣民族實驗小學分別獲得學校組織獎。
2.3 組織恩施州教師參加2012年湖北省教師電教作品大賽
恩施州選送17件作品參賽,其等獎3件,一等獎3件,二等獎5件,三等獎5件。恩施州電教裝備站獲最佳組織獎,來鳳縣電教裝備站獲團體優勝獎。
2.4 組織教師參加第8屆全省優秀自制教具展評活動和湖北省“我讀書·我快樂”讀書征文活動
經過初評共選送144件作品到湖北省參評,其中一等獎7件,二等獎22件,三等獎43件。
3 開展恩施州中考理科實驗操作考試 促進實驗教學工作
2012年,恩施州39 411名初中畢業生參加中考理科實驗操作考試,及格率為89.75 %。2012年3月,恩施州教育局下文進行了安排部署,4月恩施州教育局統一命題、制卷。5月,組織考試,各縣市根據恩施州教育局統一制定的標準在考前對監考教師進行培訓,統一了監考標準和評分尺度,增強了考試的客觀性和公平性。各考點按照中考理科實驗操作考試分組,有序組織學生進入考室、隨機抽題、現場操作、現場評分、當面亮分,整個運行過程嚴謹有序、公正、公平、公開。通過考試,強化了師生重視實驗教學的意識,推動學校教學設備的廣泛使用,改善學校實驗教學工作。
4 加強恩施州縣市教育網絡中心建設 發揮教育政務網站績效作用
恩施州縣市教育網絡中心建設得到了各級教育局的高度重視。2012年12月,恩施州教育局在資金非常緊張的情況下,劃撥40萬元專款,更新了恩施州教育網絡中心部分設備,保障網絡暢通。同時,恩施州教育局還劃撥專項經費改版升級恩施州教育信息網站,提高了網絡的訪問速度和服務功能。2012年,在湖北省教育廳組織的全省教育政務網站績效評估工作中,恩施州教育網絡中心被評為市州級優秀網站,在17個市州級教育局網站中排名第二;巴東、建始、利川、恩施等縣市教育局網站被評為縣(市、區)教育局優秀網站。
目前,從總體情況來看,恩施州電教裝備工作喜憂并存,喜的是硬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但在軟件、管理和應用上,縣與縣、校與校之間差距仍然很大。
5 以實施國家項目為契機 繼續推進學校電教裝備建設標準化
一是繼續實施“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項目”,按照部頒標準完成實驗室、圖書室、計算機室和音體藝美等教學儀器設備實施建設,不斷提升學校電教裝備建設水平。目前,恩施州電教裝備建設工作取得了巨大發展,但還沒有實現電教裝備的均衡發展,在電教裝備標準化進程中還存在著重信息技術裝備,輕傳統、基礎教育技術裝備的思想。教育現代化是多方面的,電教裝備現代化也不僅僅是信息技術現代化,還應包括:實驗室設備設施的現代化、圖書及圖書室設備設施的現代化、課桌椅的標準化、體育設施設備的現代化,等等。各縣市在學校裝備標準化建設中一定要有大裝備的思想。
二是實施“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改善恩施州400多個教學點教育教學條件。幫助教學點開好國家規定課程,提高教育質量,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更好地適應農村邊遠地區適齡兒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需要。
在實施上述兩個國家項目過程中,要加強項目過程指導和督查,及時發現和解決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確保國家項目建設按進度要求有序推進。同時,要規范縣市和學校實施國家項目工程的資料檔案,確保圓滿完成國家項目評估、驗收工作。
6 以完善和落實制度為重點 逐步達到學校電教裝備管理規范化
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成果。湖北省教育廳把2013年定為教育規范管理年,我們一要加強電教裝備工作過程管理,貫徹落實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校電化教育規程》、《中小學實驗室規程》、《中小學圖書館(室)規程》等有關電教裝備法規,進一步完善各級各類電教裝備工作制度,努力規范電教裝備工作行為。設備配得再多、沒有人管理就用不起來或者用不好。因此,各地要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如實驗室臺賬管理、實驗開出計劃、實驗開出記錄、儀器藥品的使用記錄、實驗效果評價表,等等。
二要開展電教裝備工作專項督查和調研,組織全州電教裝備“校校行”活動。通過“校校行”活動,一方面相互借鑒學習,取長補短,另一方面督辦了解學校貫徹落實電教裝備法規情況。
三要加強電教裝備檔案建設,力爭對所有學校的實驗設備和教學工作進行日常監測,完善反映學校電教裝備教學工作過程的檔案資料建設,堅決杜絕為了應付檢查而制造檔案的現象。
四要實事求是做好電教裝備綜合統計工作。中小學教育裝備統計工作雖然只是簡單的統計工作,但它是政府部門和教育部門制定宏觀決策的一個重要依據。從近幾年上報的數據看,有的縣市和學校在報送數據的時候隨意性很大,不能反映真實情況,造成決策偏差。湖北省教育廳為了做好中小學教育裝備統計工作,2012年專門拿出50萬元研發了教育裝備管理系統軟件。各縣市要積極向學校推廣,快速將這套管理軟件使用起來,充分發揮其功能和效益。
7 以持續應用為目的 努力實現學校電教裝備應用常規化
持續應用電教裝備設施設備,用已建好的電教裝備設施設備服務于教學,提高教學水平,培養動手和創新能力是電教裝備的最終目的。這里圍繞“持續應用”筆者強調如下4項工作。
7.1 積極開展實驗教學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
自實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行動計劃”和“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以來,恩施州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裝備躍上了一個新臺階,急需提高這些電教裝備的使用效率。
7.1.1 充分認識實驗教學在推進素質教育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中的作用
實驗教學是整個課程教學內容的組成部分,不開展實驗教學或不開齊實驗課,就是沒有完成國家規定的教學任務。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實驗教學工作,切實把實驗教學作為裝備系統的重要任務來完成,加強領導、檢查、監督,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建立實驗教學的長效考核機制,將實驗教學工作納入到常規教學工作一道進行檢查和評估。
7.1.2 開齊 開足 開好實驗課
各地要做到凡是教材中規定的實驗必須要開,不能缺項。開好就是要按照教學大綱的規定及課時計劃隨堂開,不能搞突擊式開設實驗課。在開設實驗課時,要逐步實現從“講”實驗到“做”實驗的轉變,要逐步實現從部分學生參與到全體學生參與的轉變,真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7.1.3 開展實驗教學研究和評價
只有開展對學生實驗及科學探究能力的教學評價,才能找出問題所在,才能更好地優化實驗教學設計方案,才能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
2013年,要切實做好中考理科實驗操作考試工作,充分發揮中考理科實驗操作考試對學校實驗教學工作的推動作用。中考理科實驗操作考試是電教裝備的一項重要工作,有很強的業務性和政治性,我們要高度重視,切實做好每項工作,注重細節,做到公正、公平、公開,確保師生、家長、學校滿意。
7.2 抓好教育信息化試點工作 推進恩施州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發展不可缺少的支撐和推動力,2013年,完成100所義務教育階段學?!鞍喟嗤ā钡慕ㄔO、管理與應用工作,是恩施州政府10件實事之一,也是抓好教育信息化試點,推進教育信息化的突破口。抓好此項工作,是2013年恩施州電教裝備工作的首要任務。
7.2.1 明確責任 加強領導
恩施州教育信息化推進工作以州教育局局長為組長,恩施州教育局分管領導為副組長,恩施州教育局基礎教育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科、督導辦公室、恩施州電教裝備站、恩施州教科院負責人為成員,設立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恩施州電教裝備站,由恩施州電教裝備站負責人兼任辦公室主任。在恩施州教育信息化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各縣市也要成立相應機構,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努力推進恩施州教育信息化。
7.2.2 統籌部署 分類指導
根據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的不同特點和需求,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扎實推進。以實際需求為導向,立足于為各級各類教育改革與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通過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教育管理和服務等方面的創新性應用,充分發揮教育信息化解決各級各類教育中的實際問題。
7.2.3 試點探索 積累經驗
為了促進教育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2012年恩施州教育局和有關公司合作在恩施州清江外國語學校和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學就“班班通”、“課內網”地應用進行了實驗和探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2013年,此項實驗要在恩施州39所試點學校全面推開。筆者認為,各試點學校目前要做這樣4個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學校信息化基
礎設施建設。整合現有資源,加快終端設施普及,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實現多種方式接入互聯網。二是利用“課內網”加快優質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特別要注重開發網絡學習課程,建立數字圖書館、虛擬實驗室,建立開放靈活的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促進優質教育資源普及共享。創新網絡教學模式,用一根網線將城市試點學校和農村邊遠學校對接,讓農村邊遠學校師生能夠共同享受優質教育資源。三是強化信息技術應用,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水平,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創新學習,增強運用信息技術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四是加快學校管理信息化。
7.2.4 以點帶面 持續應用
各縣市要加強對本縣市試點學校的組織領導、監督檢查,并提供必要支持。在試點過程中,要以“班班通”設備持續應用為突破口,充分發揮“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工程”的應用效益,在抓好試點學校工作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試點學校的帶動作用,及時總結和推廣試點學校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經驗,全面提高所有學校教育信息化的應用水平。
7.3 加強各級教育網站建設 切實開展恩施州中小學校校園網站績效評估工作
今年各級教育網站建設的重點是突出新聞、信息公開、公眾互動、資源共享4大核心功能,各縣市、學校要按照湖北省網站績效評估要求開展工作,做好迎檢準備。
關鍵詞:信息技術;義務教育;優質均衡
中圖分類號:G43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2)05-0023-03
隨著義務教育進入了“后普九”階段,人們對義務教育的要求不斷地提高。“能上學”已不是問題,問題是“上好學”。200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全面教育行動綱領》指出,“如果不能向全民提供保證質量的教育,所謂的全民教育不過是一種‘空洞的勝利’”。為了不使“后普九”階段的義務教育淪為“空洞的勝利”,必須轉向義務教育的質量提升。
置身信息化社會,教育所面臨的環境更加復雜多變。作為信息化社會標志的信息技術,不僅給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同時也為教育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督逃筷P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指出:“要全面推進中小學教育信息化作為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舉措,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進一步推進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不斷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普及水平和應用水平,大力開發和整合優質資源共享,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把優質資源引進課堂教學,有效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
一、優質資源共享:課堂教學的直接推動力
優質教育是時代的訴求,是義務教育普及之后的必然發展目標。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因此,優質教育目標的實現有賴于優質教學的實現。而優質教學的實現必然以優質教育教學資源的可獲得性為前提。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我國教育資源尤其是優質教育資源存在不均衡現象。《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加強優質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建立開放靈活的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促進優質教育資源普及共享。創新網絡教學模式,繼續推進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使農村和邊遠地區師生能夠享受優質教育資源”。
步入信息化時代,資源不再如以往社會那般只能以物化形態出現,大部分資源能夠以信息的形式呈現,而信息通過網絡可以無限制共享。這樣,優質教育資源就可以以信息的形式通過網絡實現共享,解決優質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的狀況。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各種以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為目的的網絡資源平臺,例如國家基礎教育資源網、省級基礎教育資源網、中小學教育聯盟網等。以中小學教育聯盟網為例,“基教聯盟”是“依托‘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CNGI’應用試驗專項:‘基于IPV6的國家基礎教育網格應用示范’課題,以此為基礎,通過網格計算技術,實現對全國各地的優質基礎教育資源的集成和共享”[1]。中小學教育聯盟網上的教育資源由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聯合聯盟中32所全國知名學校共同承建。有意加入“基教聯盟”的學校均可向聯盟提交申請,加盟的學校的教師均可免費使用中小學教育聯盟網上的優質教育資源。到目前為止,中小學教育聯盟已有加盟學校1271所、40383條優質資源和642110位實名用戶。諸如此類的由網絡承載的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打破了原來由于區域地理位置限制所導致的資源瓶頸,讓邊遠地區的教師也能像發達地區的教師一樣獲取優質的教育資源,打破以“教材”為中心的教學的局限性,從各種網絡教育資源中分享優質學校、優秀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結合自身的特點創設自身的優質課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現代遠程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力支撐
教師專業發展是世界教師教育發展的趨勢和潮流,也是我國目前教師教育改革探討的熱點問題之一。在追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過程中,教師專業發展不容忽視。而“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在于教師是否具有持續學習的機會和能力。培訓機會不足與培訓質量不高、社會的增加無形中擠壓了教師的生存空間和專業發展的時間,都成為當前制約教師專業發展的瓶頸”[2]。因此,如何利用教師有限的專業發展時間促進其專業發展成為當代教師教育改革的關鍵所在。隨著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遠程教育在教師培訓中的運用,教師培訓應該走出傳統培訓的固有形式,采取面授加遠程輔助的形式,利用遠程教育平臺推動教師專業發展,以實現教師專業的可持續發展。
現代遠程教育不同于郵件傳輸的函授教育,也不同于以廣播電視、錄音錄像為主的廣播電視教育,它是通過計算機、多媒體與通訊技術相結合的網上遠程教育。遠程教育的最大優勢就是突破了時空限制,能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F代遠程教育更以其傳輸效率高、多媒體性、即時反饋性和信息資源共享等特點優于傳統遠程教育(函授教育和電視教育)。現代遠程教育作為傳統教師專業培訓的有力補充,其主要以教師培訓網站為平臺,由培訓者引領、指導和管理評價。“它不僅提供了各種理論知識、課改動向、豐富的資源,而且規定了通過學習要達到的目標以及要完成的任務和測試”[3]。以“全國教師教育網絡聯盟”(以下簡稱“教師網聯”)為例,“教師網聯”以現代遠程教育為突破口,以高水平大學為核心,區域教師與資源中心為服務支撐,以實現優勢互補,共建共享優質教育資源,覆蓋城鄉的教師教育網絡體系。網站設有“教師培訓”、“教師專業化”、“教研天地”等專欄?!敖處煂I化”包含教師資格認證、信息技能培訓、教育基本原理、素質教育、教育心理、學校德育等服務于教師專業發展的專題?!敖萄刑斓亍眲t提供課改前沿、教學有方、教案精粹、課件制作、教研論文、學科教研、教學研討等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資源。其他有特色服務于教師專業發展的網站還有“中小學教育聯盟網”,中小學教育聯盟網上設有教師空間和在線答疑兩個特色欄目?!敖處熆臻g”有利于來自不同地區和學科領域的教師形成學習共同體,交流和分享教育教學經驗。通過“在線答疑”,一線教師可以向專家請教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專家給予實時或非實時的解答,從而幫助教師發展。
三、E-learning:學生個性化學習的新途徑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實現人的發展,而“作為人的發展,差異與個性是其本質所在”[4]。優質均衡的義務教育需要在這個統一要求之上增加一個新的指標——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課堂教學作為學校教育工作的主陣地,它首先服務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其次才致力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有賴于基于學生自主性的個性化學習。進入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了在課堂教學之外尋求個性化學習的新途徑——E-learning。E-learning主要指基于網絡的學習,它通過網絡技術來設計、執行、選擇、管理、支持和擴展傳統的學習。它“以數字化的互聯網平臺為環境,自主在線學習為特征,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為手段,將學習者、資源開發者和專家組成互聯網社區,通過實時與非實時的交互,在無限的可擴充的功能模塊中,體驗新型的較多的靈活性”[5]。E-leaning的最大特色在于其信息與資源廣泛的來源和共享能力、更多知識獲取的機會、更快地吸收最新的資源、更加量化的質量評價標準。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和學習興趣展開學習,E-leaning通過互聯網將大量的信息和資源以無所不在、無時不有的方式面向學習者,為學習者提供廣泛的選擇空間。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個性化和主體性極大地調動了學習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參與性,使得自主學習成為必然。E-learning上的教學體系的設計和教學內容的組織上,按目標和層次細化,實行任務驅動,使自主化學習真正能夠實施,為個性化學習的效果提供有效保證。同時,建立在網絡基礎上的教學管理系統通過跟蹤學習時間、學習參與方式、學習測試效果等統計,量化學習過程,一方面為學生提供學習策略上的建議,一方面為學習者的自我管理提供參照標準,以改進學習方法,實現個性化學習的目標。
四、虛擬教育社區:教育文化發展的新陣地
文化是教育的土壤,而教育只有根植于文化的土壤之中才能健康發展。教育活動就其實質而言是教育中各主體通過一定的中介而進行的交互活動,而健康的教育文化既是這些交互活動的劑,同時也是這些活動的結果。因此,以優質均衡為目標的義務教育必然要致力于營造健康的教育文化。傳統的教育文化總是囿于特定的時空的文化傳統和教育活動,其發展總呈現明顯的惰性。當今時代瞬息萬變,傳統的教育文化發展模式已經不適合當前的教育的需要,更新教育文化發展模式勢在必行。而隨著信息化網絡的飛速發展,為教育文化發展提供了新的陣地——虛擬教育社區。
虛擬教育社區是由具有教育興趣及需求的人們,利用網絡傳播的特性, 通過網絡互動從而滿足自身需求而構筑的新型的生存與生活空間,參與者著重于相互的交流、溝通與互動,進而產生的相互間的緊密和認同關系。“虛擬空間具有跨地域性(空間的距離不再是阻礙)、去時間性(獲得即時的互動及資訊)、互為主體性(以獨立個體的身分進行溝通,而非傳統媒體社會的單向傳輸性質)等特質”[6]。這些特質使得虛擬教育社區成為多元教育文化的匯集之地,從而具備創生一種新型教育文化的可能。以“1+1教育社區”(網絡社區)為例,該教育社區的成員有大學教授、中小學管理者、一線教師、研究生、大學生、中小學生和學生家長。在虛擬教育社區中,有各種活動模塊,例如“觀點爭鳴”、“教學管理”、“班級管理”、“學科教學”、“家庭教育”和“學前教育”等。在這個教育社區中,不同成員在其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大學教授和研究生是理論指導者,他們擁有深厚的理論基礎,是整個社區的精神引領者,能夠為其他成員在實踐中遇到的困境給予理論上的解釋和說明,并給予切實可行的建議,同時向一線教師了解當下教學實踐;一線教師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提出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同時以博客的形式記錄自己的教學成長經歷;大學生和中小學生主要是學習者,在社區中他們可以了解他們喜歡的教師的最新動態,向教師提出自己的疑問并尋求答案,同時也以博客的形式記錄自己的學習成長過程;家長們則主要與學生學校的管理人員和教師進行互動,了解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并尋求教授和教師的建議和幫助。這樣,一種新型的教育文化,即教育主體之間的相互理解的文化,在無形中建立起來。當這些成員從虛擬教育社區回到現實的教育中,他們就會帶入在虛擬社區中所得的各種觀念和文化,從而促進在實際教育社區中的教育文化的演變和創新。
參考文獻:
[1]國家基礎教育共享共建聯盟簡介, http://www.g12e.org/help/index.shtml.
[2]陳海東.信息技術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內涵、案例與對策[J].中國電化研究,2010(12).
[3]潘玉霞,汪穎,張露丹.發揮網絡遠程教育優勢促進農村教師培訓跨越式發展[J].成人教育,2011(9).
[4]馮建軍.優質均衡: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新目標[J].教育發展研究,2011(6).
【關鍵詞】兒童編程能力;游戲化學習;Scratch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B
【論文編號】1671-7384(2016)11-0036-04
引 言
程序設計教學在兒童邏輯思維的培養、創新實踐能力及解決問題能力提升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基礎教育領域,兒童編程教育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兒童對編程方面的知識了解甚少。游戲是兒童生活學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1]。隨著寓教于樂學習方式的倡導,基于游戲化學習的兒童編程教學模式逐漸進入計算機教育的視野。兒童在游戲的氛圍中進行編程學習,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及認知情況,體現兒童學習的主體性,能激發兒童學習興趣,培養兒童的編程能力和實踐能力,提升兒童的技術素養和工程素養,切實推進STEAM教育。本研究利用Scratch平臺可視化及模塊化的優點,對已經封裝好的程序模塊進行自由的拼接,兒童運用程序設計的思維來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兒童編程能力[2],以實現預期功能。
相關研究
信息與交流技能、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等新的知識和技能逐步深入K12教育體系,重視培養兒童編程能力已成為國內外教育研究的熱點。在國外,美國組織強調要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學習編程;英國為了提升兒童對計算機科學的興趣,提倡兒童從5歲開始學習編程[3];芬蘭啟動新項目為兒童學習計算機編程提供機會等[4]。在中國,為推進STEAM教育和培養兒童編程能力,教育研究者在計算機教育及編程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究,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兒童編程工具的應用層面,而且大多是借助Scratch可視化編程工具開展程序設計教學,以提高兒童學習程序設計的興趣。朱麗彬等將大衛?庫伯的體驗學習圈理論應用于Scratch程序設計教學中,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編程的興趣[5];袁慶從Scratch究竟能夠為學生帶來什么出發,表明Scratch在提升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創新能力、合作能力、編程能力等方面具有巨大促進作用[6];凌秋虹為培養學生用程序設計的思維進行思考,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將 Scratch 作為編程教學平臺引入課堂[2]。通過以上國內外兒童編程研究現狀分析發現,兒童編程能力的培養得到很多國家的重視,國內也展開此方面的研究。
面向兒童編程能力的游戲化學習模式構建
1. 兒童編程能力分析
兒童編程能力,即兒童為實現某種預期的效果而使用程序設計語言編程的能力。為了使計算機能夠理解人的意圖,人類需要將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和手段以計算機能夠理解的形式呈現,使得計算機能夠根據人的思想去工作,以實現某種功能及任務。
美國為應對21世紀的挑戰,提出了“21世紀技能”教育改革的新思想,提議將“21世紀技能”與K12教育體系緊密結合,為基礎教育人才的培養提供新的研究范式。面向21世紀的技能被概括為以下幾種類型:信息與交流技能、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生活與職業技能[7]等。這幾種技能被認為是21世紀教育改革的基礎條件。
結合兒童編程能力的特點和“21世紀技能”,本研究對兒童編程能力的構成要素進行了歸納總結,具體如圖1所示。兒童編程能力主要包括基本能力和高階能力兩個部分。其中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觀察、比較、分析/判斷、加工信息的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合作意識、創造性思維能力等;高階能力主要包括算法編程能力、將程序模塊化能力、將編程問題數學模型化的能力以及調試程序能力。
(1)基本能力
基本能力是指兒童需要具備處理信息的能力,根據問題的需要,觀察信息、比較信息、分析判斷信息、加工信息,其中觀察和比較信息是兒童能夠利用信息的前提;分析信息的能力要求兒童對教師提供的信息進行鑒別、遴選、分析和判斷,自覺抵制和消除垃圾信息的干擾和侵蝕,找出有用信息并加以整理;加工信息是組織信息源傳遞的信息并展示的過程,這是檢驗兒童信息處理能力的最佳體現?;灸芰α硪恢饕芰κ墙鉀Q問題的能力,這項能力是兒童進行學習活動時必備的一項能力,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兒童進行知識建構和智力發展的過程;動手實踐能力倡導兒童積極地動手、動腦,大膽地去思索、探討,兒童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合作意識使兒童優勢互補,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創造性思維能力倡導兒童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上發現新事物、創造新方法、解決新問題,形成一種良好的思維品質。
(2)高階能力
算法編程能力:包括常見算法的掌握和算法改進創新的能力,這是從根本上提高編程水平的有效措施。
將程序模塊化的能力:化繁就簡,化整為零,提高程序的復用率。在設計游戲時應考慮到模塊之間的邏輯關系。
將編程問題數學模型化的能力:要善于理清程序中各數據間的關系,找出相互間的關系,建立數學模型,提升兒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
調試程序的能力:編寫程序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未知的錯誤。在發生錯誤時快速準確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每個兒童在編程活動中應具備的基本技能。
2. 面向兒童編程能力的游戲化學習模型構建
北京大學的尚俊杰副教授認為:“游戲化學習有兩種理解,一種是在玩游戲的過程中達到學習的目的,另一種是將頭腦中的想法設計成游戲,在這個過程中進行學習活動。”[8]游戲中的“學習性因素”,如情境、問題求解、競爭、關卡、挑戰以及玩家與情境間的交互等,對游戲參與者的思維、認知、積極性等方面都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9]。美國新媒體聯盟地平線報告(2016年基教版)把“游戲和游戲化”列為未來一年以內將被廣泛應用的學習技術。簡言之,游戲化學習就是游戲的機制在教育領域的一種實踐形式[10]。
兒童編程能力的培養應該融合在具體的游戲化學習中才能取得成效。編程學習枯燥乏味,兒童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喪失學習的興趣,編程能力的培養也就無從談起。在對兒童學習特點及認知能力深入分析的基礎上,筆者選擇游戲化學習作為支持情景學習的方式。游戲化學習,作為兒童學習的一種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兒童的學習熱情,而且還可以培養其問題解決的能力。在游戲化學習課堂中,不再以教師講授為中心,而是以學習者的自主發現和自我體驗為主。游戲化學習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從玩游戲中學習;另一種是設計游戲,將自己的創意想法轉變成游戲[11]。本研究采用兒童設計游戲的方式來開展游戲化學習,構建了面向兒童編程能力的游戲化學習模型,具體如圖2所示。
面向兒童編程能力的游戲化學習模型中,兒童、教師和工具三者之間相互影響作用。該學習模型是以游戲化編程學習工具的支持為基礎,主要包括學生探究學習、教師輔助指導。
首先,由教師確定學習主題,選擇適合兒童進行游戲化編程的游戲。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習者進行分析,制定學習目標,調動兒童的學習興趣;隨后,教師提出游戲任務并設置相關問題。與此同時,兒童也在不斷地觀察問題,在腦海里形成所要探究問題的雛形,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問題清晰化,并逐漸形成自己的解題思路。
其次,兒童設計游戲過程中,主要包括問題引入、學習探究、游戲編寫、成果展示四個環節。在問題引入環節,兒童主要是對游戲的情景、角色、任務進行構想和設計;在任務及好奇心的驅使下,積極進行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形成解決問題的步驟及方法;在游戲編寫過程中,兒童需要進行游戲設計,制作并進行調試;成果展示環節,根據教師和其他兒童的意見或建議,對自己的成果不斷進行改錯及優化。在設計游戲這一關鍵環節中,教師須在活動中對兒童進行輔助支持。兒童在探究的過程中對某一知識點理解很難時,教師就需要對問題進行適當的調整。此外,在兒童設計游戲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兒童進行學習跟蹤及評價。
最后,兒童針對本次的游戲活動設計進行總結反思。在探究性學習活動中,由于兒童能力的差異,有的兒童可能順利地完成了這個過程,而有的兒童則需要進行反饋修訂、發現問題、積極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教師也要進行總結反思,綜合評價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的表現,進行知識點總結,并積極引導學生尋找創新解決方案。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兒童通過對游戲的分析、設計、實現、優化和分享,螺旋上升循環迭代,加深對編程思維的理解,不斷提高自身的編程能力。
兒童編程學習活動案例
在兒童編程學習工具的選擇上,筆者選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發的Scratch工具來開展編程活動的學習。選此工具是基于兒童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來考慮。由于兒童的邏輯思維能力在不斷地發展中,相對來講并不成熟,那么使用成人化的程序設計語言去編程是有一定難度的,尤其是國內的孩子,更是受到來自英語、數學、自然語言以及邏輯思維等多重因素的限制[12]。Scratch工具巧妙地繞開這些困難,利用Scratch平臺進行可視化交互操作。下面以“吃魚游戲”為情景,基于Scratch進行游戲設計,如表1所示。
結束語
通過對兒童編程能力現狀以及Scratch游戲化編程應用的梳理,筆者認為,游戲化學習對于兒童編程能力的培養具有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通過利用適合兒童編程的工具,結合兒童的認知特點,開展學習活動,能有效培養兒童編程能力。研究表明,兒童編程能力的提高不僅需要教師的引導,更需要兒童在興趣的吸引下,不斷地進行動手實踐??傮w而言,這種學習活動設計能夠將游戲化學習理論運用到課堂中,不僅有助于兒童編程能力的培養,還有助于提升兒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王小英.學前兒童的游戲與學習:內在的連結性[J]. 學前教育研究,2013(7):3-7.
凌秋虹.Scratch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應用與實踐[J]. 中國電化教育,2012(11):113-116+129.
姚鵬閣,顏磊,楊陽,郭光武,郭玉翠. 樹莓派教育應用:兒童編程能力培養的新途徑[J]. 現代教育技術,2015(10):113-118.
陶媛.芬蘭啟動新項目為兒童學習計算機編程提供機會[J]. 世界教育信息,2014(5):77.
朱麗彬,金炳堯. Scratch程序設計課教學實踐研究――基于體驗學習圈的視角[J]. 現代教育技術,2013(7):30-33.
袁慶.將Scratch引入小學信息技術課堂[J]. 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20):85-86.
張義兵.美國的“21世紀技能”內涵解讀――兼析對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啟示[J]. 比較教育研究,2012(5):86-90.
尚俊杰,莊紹勇,李芳樂,李浩文. 游戲化學習行為特征之個案研究及其對教育游戲設計的啟示[J]. 中國電化教育,2008(2):65-71.
陶侃.電腦游戲中“學習性因素”的價值及對網絡教育的啟示[J].電化教育研究,2006(9):44-47.
鮑雪瑩,趙宇翔. 游戲化學習的研究進展及展望[J]. 電化教育研究,2015(8):45-52.
尚俊杰.游戲化是什么?[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8):10-10.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改革與創新,立足實際,在深入了解教學、教師實際的前提下,強化教學過程的精細化管理,追求課堂教學實效和質量,推動教育教學工作科學、和諧、高效發展。
二、工作任務及目標
1. 學前教育。加強對幼兒教育工作的指導和管理,促進幼兒園整體辦園水平不斷提高。
2.義務教育。健全三級課程體系。嚴格按要求開齊、開足課程。實現面向全體學生,全面培養,注重特長,發展個性的目標要求。
3.教師培訓。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配齊配足學科專(兼)職教師,建立健全教師自主研修制度,促進師資均衡分布,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4.常規教學。以課標理念為指導,構建各學科新授課教學模式,加大課堂教學改革的力度,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加強教學常規過程管理。進一步修訂、完善各項常規管理制度;推行教學常規檢查結果公示制度,依據《云龍示范區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辦法)》的精神,制定學校教師教學工作評價方案,多方面、多角度地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促進教學工作常規化、規范化。
5.教研教改。充分發揮聯合教研組的作用,建立聯合教研組工作制度,制定教研組活動計劃,定期開展教學視導活動。強化校本教研管理力度,經常組織開展聽評課、集體備課、反思等活動,通過專業引領,同伴互助,爭取在小專題上出成果,進一步提高教師教研能力。
6.教學裝備。以督查為契機,抓實各校功能室器材的使用。認真抓好中小學實驗操作技能考試(查)。
7.辦學條件。以合格學校創建為契機,改善學校辦學條件,提高學校辦學水平,提升學校辦學品位。
三、主要措施
(一)全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努力促進教育公平。
1、以提高教育質量為根本任務,切實抓好義務教育階段辦學條件合格化建設,加快縮小區域之間的辦學差距。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積極爭取項目資金,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生活條件。進一步提高學校實驗裝備水平和學校圖書、體育器材配備質量,全面提高基礎教育信息化程度。2011年示范區將完成2所小學合格化建設工作。
2、做好控流保學工作,切實做好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和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工作。堅持以流入地政府為主,保障進城務工農民子女享受九年義務教育。建立健全留守兒童檔案,采取家校定期聯系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讓留守兒童倍受關愛,幸福生活,健康成長。建立學?!叭龤垺眱和S班就讀保障體系,不斷提高“三殘”兒童入學率和特殊教育質量。
(二)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著力提升學生素質。
3、堅持德育為首的理念,充分挖掘新課程德育資源,積極推進德育課程和校園文化建設,組織開展感恩教育、禮儀教育等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貫穿到課堂、滲透到學生心中。注重德育實效性研究,推行快樂德育。
4、積極創建各具特色的校園文化。狠抓學校校風、教風和學風建設,切實加強學校制度文化、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行為文化建設,著力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廣泛開展科技、讀書、藝體、社會實踐、研究性學習等內容的課外活動,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彰顯學校辦學特色。定期舉辦中小學讀書節、藝術節、體育節、和科技節等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5.加強對師生的安全教育,積極開展預防溺水教育周、防近教育周、交通安全教育周、預防血吸蟲、艾滋病、等系列教育活動,抓好安全教育演練,提高師生安全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三)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6、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各中小學要認真落實課程標準,按照國家規定的教育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開展教學活動,不得隨意增減課程和課時。切實開展好藝體、信息技術、綜合實踐活動等教育教學工作。因地制宜開發校本課程,形成學校特色。
7、認真做好小學和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各小學和初中都必須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建立學生成長檔案袋。堅持以學年為單位,每學年對學生進行一次綜合素質評價。
(四)堅持以人為本,全面提高隊伍素質。
8.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貫徹落實《教師法》、《義務教育法》、《中小學職業道德規范》,依法執教,規范教師職業道德和教學行為,增強教師職業責任感。
9.加強教師培訓,多種途徑提高教師業務能力和素養。一是聘請專家講學,二是組織區內骨干教師進行經驗介紹,三是幫助教師正確定位,四是加強校本教研,五是定期安排校長論壇、教師論壇活動。
(五)加強教研、儀器裝備工作,更好地服務于教學。
10.教研工作。
認真抓好校本教研活動的指導、督查。重點開展校際間學科教學研討及交流,關注課堂,進行課堂觀察,以聽、評課為切入點,進行提高質量的研討,在學情分析的基礎上,主要探討提高質量的方法和措施。同時配合學校認真做好期中、期末兩次教學質量檢測工作。
強化對中學畢業年級教學的研究和指導。首先是要認真分析2011年中考的情況和本屆初三學生的基本情況,找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其次是對2011年中考的趨勢進行研究并提出備考的指導建議和意見。(1) 小編推薦與 2011年教育局業務部門工作計劃 關聯的文章:
【返回 欄目列表】
11.儀器裝備工作.加強教學儀器設施設備和圖書的安全防范和管理,進一步規范各種教學媒體的使用、保管、維護等規章制度及考評細則。發揮電教、實驗儀器的作用,提高綜合效益。區教育局將對各校的現代教育技術和實驗教學工作進行檢查、評比,對評出的先進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對做得差的學校領導和電教、實驗教師進行通報批評。
(六)堅持依法從嚴治教,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
12、嚴禁義務教育階段舉辦或變相舉辦重點班、快慢班。各小學、初中不得以任何名義分重點班、快慢班。
13、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得利用節假日、雙休日和休息時間組織學生上課和集體補課。統一和規范學年教學時間、周課時數和作息時間。中小學生要保證每天有1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
14、繼續抓好學校常規管理。進一步落實《云龍示范區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辦法》,健全學校常規管理制度,并在制度落實上下功夫。加強教育教學過程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要質量,全面提升學校管理水平。教育局組織督查組,依據《云龍示范區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辦法》對中小學常規管理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督查,并及時將督查結果在全區通報。
15、加強學籍管理。嚴格執行學籍管理制度,按規定要求辦理轉學、休學、留級和復學等手續。嚴禁義務教育階段進行留級或變相留級,因病確需病休的要完善相關材料。
(七)加快發展幼兒教育,全面提高幼教質量。
16、進一步規范幼兒教育。落實幼教“健康第一,保教并重,寓教于樂”要求,加強園際交流,提高學前教育整體水平。進一步規范民辦學校辦學行為,嚴格執行民辦教育審批程序,清理整頓無證辦學民辦教育機構。
四、工作安排:
時間
工作安排
責任者
一月
1.組織期末聯考,做好質量分析。
業務部門
2.完成2011年度教育技術裝備綜合統計工作
業務部門、學校
3.2011年下學期測試質量分析
各校教務處
二月
1.教師寒假讀書活動
各校教務處
2.制定2011年業務部門工作計劃
業務部門
3.制定2011年德育工作方案
業務部門
三月
1.召開教務主任會議
業務部門、教研組
2.開學工作檢查
業務部門
3.做好控流保學工作,整理上報學籍數據
業務部門、學校
4.上交各部門工作計劃、各年級實驗教學計劃、學??傉n表、教師任課情況表、陽光體育活動方案及安排
各中小學校
5.合格學校建設工作指導
業務部門
6.德育主題活動——感恩教育
各中小學校
7.幼兒園工作督查、整頓。
業務部門
8.開展“七彩陽光”體育活動
各中小學校
9.建立qq教研群
教研員、骨干教師
10.啟動課題研究:從農村教師到示范區教師的轉型
教研組
11.學科文化建設活動(一)
各校教務處
12.中語、數、外教學研討
聯合教研組
13.教師讀書心得體會征集評比(一)
教研員
14.教師結對成長活動(一)——簽訂結對協議
教研組
15.中小學畢業班復習研討
各校教務處
16.啟動書香校園建設活動
教研組
17.常規管理工作督查
業務部門
四月
1.校長論壇
業務部門
2.實驗教學工作檢查、評比
業務部門
3.幼兒園園際交流活動
幼兒園
4.科技節活動
業務部門、學校
5.德育課題研究——養成教育研討
教研組
6.小數、中學理、化、生教學研討
教研員
7.課堂觀察(下校聽課)
教研組
8.期中測試工作
各校教務處
9.教師課件制作作品征集評比
教研組
10.邀請專家進行課堂教學引領
業務部門
11.學科文化建設活動(二)
教研組
五月
1. 骨干教師展示課——送教下校活動
教研組、骨干教師
2.組織中考報名工作
各中學
3.中考體育考試
各中學
4.藝術節活動
業務部門、學校
5.學科文化建設活動(三)
教研組
6.小外、中學政、史、地教學研討
教研員
7.優秀課例及反思征集評比
教研組
8.課堂觀察(下校聽課)
教研組
9.書香校園建設督查
教研組
10.教師論壇
教研組
六月
1.中考、小學畢業會考
各校教務處
2.小學、初中肄業班期末檢測
各校教務處
3.藝體學科教學研討
教研組
4.教研特色校展示活動(一)
教研組、承辦學校
5.迎市書香校園工作檢查
教研組、學校
6.邀請專家學者講學
教研組
7.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評選
業務部門
8.“珍惜生命,遠離”教育
各中小學校
七、八月
1.暑假校本培訓
各校教務處
2.教師暑假讀書活動
各校教務處
3.校長論壇、教師論壇
業務部門、教研組
九月
1.調整下學期工作計劃
業務部門、教研組
2.開學工作檢查
業務部門
3.做好控流保學工作,整理上報學籍數據
業務部門
4.“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活動
各中小學校
5.師生普通話大賽——推普周活動
各中小學校
6.組織中小學生《國家體質健康標準》數據測試工作
各中小學校
7.組織教師參加省市教育教學論文評比
各中小學校
8.教師讀書心得體會征集評比(二)
教研組
9.課堂觀察(下校聽課)
教研組
十月
1.中小學生體育運動會
各中小學校
2.中小學教學常規督查
業務部門
3.教師論壇——漫談班主任工作
教研組
4.語文教研活動——三年級作文教學
語文教研員及骨干教師
5.教研特色校展示活動(二)
教研組、承辦學校
6.優秀課件展示活動
教研組
7.書香班級建設工作督查
教研組
8.校長論壇
業務部門
十一月
1.實驗教學工作專項督查
業務部門
2.開展消防安全日教育活動
各中小學校
3.合格學校建設督查
業務部門
4.向日葵計劃、校本課程落實及開發工作經驗交流
教研組
5. 數學教研活動
數學教研員 小編推薦與 2011年教育局業務部門工作計劃 關聯的文章:
【返回 欄目列表】
6.期中測試工作
各校教務處
7.邀請專家學者講學
業務部門
8.抽測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結果
業務部門
十二月
1.年度目標管理考核
教育局
2.各部門上交工作總結
各中小學校
3.教師結對成長活動(二)——成果展示
教研組
4.教研特色校展示活動(二)
教研組
5.英語教研活動
英語教研員
6.優秀教研學校、優秀教研組評比
教研組
7.書香校園活動督查
教研組
8.全年教研工作總結
教研組
二0一一年一月
中小學期末檢測
業務部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