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3 04:14:0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汽車營銷專業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對于汽車營銷專業,教學方法與核心課程直接影響人才塑造與培養。從汽車服務專業的教學目標來看,適合汽車營銷行業和技術服務需求是它的根本要求,所以它要求其必須具有良好的敬業、職業精神,并且具備汽車保險、技術服務、汽車理賠、售后服務、配件銷售等各種基本技能和能力,以良好的職業技能為發展基礎,這樣就能促使學生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轉化。當然,在此過程中,我們也需要注意:由于課程建設很可能和培養目標相反,一旦學生不能較好地掌握專業知識與基礎理論時,就很難在汽車銷售崗位上做到融會貫通,同時也就違背了現代職業培養的根本目標與方向。
二、汽車技術服務和營銷專業的課程開發與實踐
1.教學要求
從核心課程開設情況來看,該專業的核心課程主要包括《汽車銷售》《營銷管理》《汽車售后服務》《汽車構造》《管理溝通》等課程。從教學要求來看,汽車營銷涉及汽車知識的課程主要包含《底盤構造》《發動機構造》以及《汽車機械基礎知識》等。但是該專業和汽車維修專業學生在上述課程教學中都有很大的差距。本文結合汽車構造中的教學內容,對課程改革思路進行了整理。從《汽車構造》來看,該課程被分成底盤篇和發動機篇,從工作過程和技能檢測結果來看,它包含發動機檢測、底盤檢測、設備操作檢測和調整,進一步培養學生在汽車銷售和服務中對于底盤、發動機各種零售器件的故障診斷和分析。
2.教學內容
從汽車營銷學習過程來看,除了要理解專業的汽車知識,還必須掌握需要銷售車型的結構,并且根據銷售車型的參數,對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正確全面的解答。所以它要求掌握的知識全面,可以不深入專業知識,但是必須整合汽車銷售知識,從根本上加深研究和探討。例如,汽車構造主要包括基礎和提高兩個部分,基礎部分也就是基本理論,包括:發動機原理、7大系統、關系以及行駛、傳動、制動、轉向系;在提高部分,主要包括功能認知、發動機構造、底盤結構和功能認知與訓練等內容。
3.教學方式
一、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課程開展現狀
專業課程作為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職業技能教學的主要教學資源,其開設的必要性及科學性直接影響著本專業學生職業技能的掌握程度。綜合目前我國各高職院校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開設的專業課程,現狀如下。
(一)開設的專業課不夠“專”,不能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由于專業培養方案制定者對本專業學生需要掌握的技能不明確,或者只簡單的基于湊夠學分的想法,導致在設置專業課程時出現一些“多余”課程。即學生學習后既不能掌握本專業需要技能,也不能起到專業基礎課的作用。
(二)開設的專業課不夠“細”,不能訓練學生具體職業技能。由于專業培養方案的制定者只明確本專業學生需要掌握技能的大概,具體技能不明確,導致在設置專業課程時出現一些“過大”課程。即學生學習后只能明確大概的技能方向,并不能掌握具體的職業技能,與職業教育的教育初衷不符。
(三)開設的專業課不夠“全”,不能涵蓋主要職業技能。由于專業培養方案的制定者不了解本專業學生需要掌握技能的最新最全動態,導致在設置專業課程時出現課程“不全”現象。即學生在學習本專業設置的全部專業課程之后,掌握的職業技能仍然有缺口和盲點,不能完全勝任崗位需要。
二、高職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課程規劃基于崗位需求的必要性
基于崗位需求的課程規劃方法是一種逆向課程設置方法,即先調查本專業往年畢業生的主要就業方向和就業崗位,然后分析各主要就業崗位的基本職業技能,再根據各職業技能選擇所要開設的課程,使學生在學習過開設的課程后基本掌握就業崗位基本職業技能。高職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課程規劃基于崗位需求的必要性如下。
(一)基于崗位需求規劃專業課程與職業教育的培養理念相一致。職業教育的培養理念為:以工作任務為導向,以工作技能為出發點,培養適應社會工作需要的人才。即掌握工作技能是最根本教學目標。基于崗位需求來規劃專業課程就是按照崗位需要的工作技能來選擇專業課程,讓專業課程為崗位需要的工作技能服務。所以,基于崗位需求規劃專業課程與職業教育的培養理念相一致。
(二)基于崗位需求規劃專業課程與專業課程開展問題現狀相對應。在本文中的第一部分清楚闡述了目前高職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課程開展的典型現狀,三類現狀均直接或間接的與崗位需求的不明確相關。基于崗位需求來規劃專業課程的前提條件就是對本專業最新的崗位需求進行調研,讓專業課程的制定者明確崗位需求。所以,基于崗位需求規劃專業課程與專業課程開展問題現狀相對應。
(三)基于崗位需求規劃專業課程與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培養目標相一致。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培養目標為:培養出面向汽車技術服務企事業單位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即學生在學校通過學習之后是要服務于汽車技術服務企事業單位崗位的。基于崗位需求來規劃專業課程就是用崗位的“需”來決定學生的“學”。所以,基于崗位需求規劃專業課程與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培養目標相一致。
三、高職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基于崗位需求的專業課程規劃
為了完成基于崗位需求的高職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課程規劃,于2010年7-10月,采用訪談+問卷的方式,針對我校本專業畢業生的主要就業單位,面向湖北省58家汽車銷售維修服務公司進行了大規模的調研,調研單位部分列舉如表1。
通過對湖北省內58家汽車銷售維修服務企業畢業生的回訪,以及各企業崗位設置、用人標準、知識能力要求的調查,整理出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畢業生主要職業方向為:汽車營銷和汽車保險,具體的就業崗位為:汽車整車銷售、汽車零配件銷售、汽車用品銷售、汽車保險投保、汽車保險理賠以及汽車保險查勘,此外,一些工作能力較強、綜合素質較高的同學還可能從事汽車服務管理崗位。具體課程規劃流程如圖1。
圖1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基于崗位需求的專業課程規劃圖
從圖1中可以看出,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畢業生對應七個就業崗位,每個就業崗位又分別對應不同的職業技能。例如:汽車整車銷售崗位需要的職業技能為汽車營銷觀念能力和汽車整車銷售能力;汽車服務管理崗位需要的職業技能為汽車營銷方案策劃能力和汽車4S店管理能力。接下來,針對不同的職業技能又分別設置了對應的課程。例如:針對職業技能中的汽車整車銷售能力,開設汽車銷售技巧課程,針對職業技能中的汽車4S店管理能力,開設汽車4S店管理課程。至此,就完成了基于崗位需求的高職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課程的規劃工作。
[關鍵詞] 服務與營銷專業;課程改革;汽車制動系
1 背景
當前汽車技術服務從業人員法律意識、技術素質不高的問題,已成為制約汽車技術服務業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從業人員中接受過中等職業教育的不多,接受過各類高等教育的就更少。據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對部分一、二類維修企業抽樣調查,從事技術管理工作的人員中,有26.2%文化程度為初中以下,一線工人中有38.5%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接受過新技術培訓的為11.7%接受過管理經營培訓的有9.3%,接受過維修基礎培訓的有38.7%。二、三類維修企業的從業人員多是來自離開土地的農民[1][2]。據了解,當前從事汽車技術服務人員很大一部分是中途轉業,缺乏必要的培訓和前期專業知識培訓。即使是本專業應屆畢業生,也很多由于學校課程設置不合理,或者課堂所授內容已過時,抑或上課方法不對,沒能很好與實際汽車服務市場接軌,導致學生在崗適應時間過長。因此,培養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熟練的應用技術的汽車技術服務高素質人才,是當前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任務。
2 課題研究的目的
隨著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汽車技術服務人才的需求迅速擴大,現有資源已經難以滿足汽車產業發展的需要,根據前面分析,現有汽車從業人員學歷普遍較低,且大部分沒有受過系統職業教育。而現代汽車產業需求的人才是具有系統的汽車專業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以及精通汽車維修與檢測的綜合性人才[3]。依據高職教育的特點,汽車營銷專業正是培養現代汽車服務行業需要的中等層次的應用性人才,培養具有現代市場營銷和汽車營銷理念,能適應現代汽車產業發展需要,熟練運用汽車專業技術,從事汽車維修、檢測等技術服務以及汽車營銷、車輛估價、保險理賠等工作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
對于從事汽車技術服務的人員來講,必須掌握如下專業知識:汽車機械基礎、電工電子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汽車構造與維修,汽車故障檢測與維修以及汽車銷售禮儀、規范化服務方面知識、貸款與保險常識、汽車文化、職業素質知識等。而要讓學生掌握這些知識僅僅采用傳統的課程教授方法是遠遠不夠的,只有輔以必要的試驗、實踐教學和模擬實訓等手段,才能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因此,汽車營銷專業的課程體系及教授方法直接關系到汽車服務人才的培養。
針對汽車技術服務人才的發展,圍繞高職教育規律,明確汽車營銷專業培養目標,探討本專業的課程體系設置方式和人才培養模式,具有實際的應用價值和現實效能。
3 課題研究的過程
根據從事汽車技術服務人員專業要求以及高職學校教育規律,汽車銷售專業的學生要在學校學習期間了解和掌握汽車專業知識以及與汽車銷售有關的禮儀、規范化服務等方面知識,時間短,任務重。要在這么短的時間完成這么重的任務,首先必須做好教學計劃的制定、課程的整合、教學方法的改進等工作,保證既有理論學習又有實訓教學,讓學生在這兩方面都得到提高。
要能達到上述要求,在教學計劃中就要有具體的知識和能力標準,應該開設汽車技術專業知識、汽車銷售知識(含汽車銷售禮儀及規范化服務知識、汽車貸款與保險知識)以及企業財務知識、企業管理知識、汽車文化和職業素質知識等專業課程。并要保證有足夠的實訓時間來鞏固和深化理論知識的學習。
學生在校學習專業知識的時間不長,要完成這些專業教學課程,且理論和實訓都要兼顧,確實有一定的難度,因此,要在教學改革上做文章,提高教學效果。課內教學要做好課程整合,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教學效率。當然培養現代汽車營銷人員的課程模式要適應高職教育的客觀規律(高職院校學生與本科學生最大的不同是他們抽象思維欠缺,但比較好動,在進行上述課程改革時要注意這一點。)、適應現代汽車營銷的發展特點、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客觀需要,才能全面提高汽車營銷專業的教育教學質量。
課程體系的重點是體現汽車營銷領域中的職業崗位能力。在課程體系的結構上,按素質教育、能力培養、技能實訓三大類課程進行整合,具體分為通識課程、職業基礎課程和職業技術課程三個層次。下面以汽車知識方面的課程整合為例子,說明我們課程整合的思路。
汽車銷售專業關于汽車知識方面的內容涵蓋了《發動機構造》、《底盤構造》、《汽車電器》、《汽車保養與維修》等課程。但本專業與汽車維修專業的畢業生在上述課程的要求上是有很大的差別的,不能沿用汽車維修專業的課本、課程大綱要求和教學方法,而是要在內容上做好精簡和優化工作,體現內容的“廣”和“淺”的特色。通過課程整合,可以精簡內容并將相關的理論和實訓內容用工學結合、情景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或現場教學等教學方法完成。
下面以汽車制動系的教學內容為例介紹,闡明課程改革的思路:
3.1 教學要求
制動系包括供能裝置、控制裝置、傳動裝置、制動器。功用是:使行駛中的汽車按照駕駛員的要求進行強制減速甚至停車;使已停駛的汽車在各種道路條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穩定駐車;使下坡行駛的汽車速度保持穩定[4]。而轎車的安全性、舒適性和外觀等因素是人們購車時要考慮的幾個主要因素,汽車銷售人員應該在這幾點上要做到“懂內容、會講解、能比較”,并且在試駕時能結合實際情況對客戶講解不同的制動系系對汽車的行駛平順性和操作穩定性的不同反映,會進行不同結構的性能比較,并幫助客戶理性地挑選車型。
3.2 教學內容
對于汽車營銷專業的學生來說,應當掌握必要的汽車專業知識,懂得所售車型的汽車的基本結構,能解釋清楚技術參數,能講出汽車必要的維護保養知識,能對消費者的問題進行全面回答。在課程整合中需要將原來單獨講授的《發動機構造》、《汽車電器》、《底盤構造》、《汽車保養與維修》等課程中有關的汽車制動系的結構、性能特點及其比較(包括傳統結構和新結構),結合汽車銷售知識,對內容和要求進行整合,具體教學方法如下:
3.3 教學方法
汽車制動系結構與原理內容的教學,用實物(在總成和整車上)和多媒體進行,性能介紹和車型介紹在整車上進行,汽車保養維修和運行、新車試駕的內容及其介紹等用理論和實際操作的方法進行。目前教學條件下比較可取的方法是理論聯系實際,啟發式教學、多媒體教學、圖表法教學、案例教學、情境教學等。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情境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在汽車服務與營銷專業課程教學中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這是由汽車服務與營銷專業課程實踐性強的特點所決定,
3.3.1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是融言、行、情為一體的教學方法,它是利用創設情境來激發學生參與的情緒,引導學生對知識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啟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培養情感意識,達到師生信息交流的方法。情境教學特別適用于汽車營銷的策略、方法等具體教學內容。如在講授促銷策略的推銷技巧時,可以模擬汽車專賣店形式,由學生模擬汽車推銷人員和顧客,在雙方溝通交流過程中體會發現營銷矛盾,使學生發自內心的產生強烈的解決矛盾的愿望,并在這種欲望的鼓勵下,自覺地參與到情境教學中來,并以特定的情境角色來體會營銷實踐過程,尋求矛盾解決的出口,如果是由于推銷人員本身專業知識欠缺,還會激發他主動去學習這方面的知識。例如推銷人員甲滔滔不絕地講他們的ABS系統如何先進,顧客乙就問了:有ABS系統跟沒有ABS系統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你們的ABS系統又有什么優勢?推銷人員甲就必須對ABS的作用及他們ABS系統跟別家ABS的不同點及優勢非常熟悉才能說服顧客乙。教師在情境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就是合理地啟發、誘導,及時地點撥、引導,從而讓學生思維開闊起來,視野長遠起來,為充分調用學生的營銷主觀能動性打下堅實的基礎。
3.3.2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英文名稱就是“case”,是一種互動式的現代教學方法,將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同時,更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但這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對教師和學生也提出了諸多方面的要求。這種方法一直被MBA教員及學員所追捧。案例教學主要是在學生自學、爭辯和討論的氛圍中完成,教師主要責任是擔當類似導演或教練的角色,啟迪和幫助學生拓展營銷思維[5]。例如,對于汽車營銷方法和汽車營銷策略這兩個教學模塊,采用案例教學往往很容易產生強烈的教學效果。此外,在案例分析中還要注意打破常規,改變過去教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記的傳統課堂講授模式,充分實施教師與學生的雙主體互動,在互動中尋求問題解決的思路。首先由教師設計問題,組織學生討論,教師主要起引導作用,但同時應注意發揮每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互動中讓學生感受到案例教學的樂趣;可以通過報刊、雜志、電視、互聯網等渠道組織、引導學生收集案例,讓學生汲取汽車營銷的成功經驗或失敗教訓,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分析判斷能力;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聘請知名汽車企業的專門營銷人員客座講學現身說法,以增強理論教學效果。此外,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充分注意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使各種教學方法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相得益彰、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3.4 課程考核方式
根據汽車營銷課程實踐性強的學科特點,汽車服務與營銷課程的考核方式也應擯棄傳統的單一閉卷考試的方法,應將理論考核與實踐能力考核相結合,理論與實踐各占50%,甚至可以將閉卷和開卷相結合或完全開卷,加大案例分析比重,使考試目的能夠真正檢驗學生對營銷知識的理解力、融匯貫通能力以及對實際問題的分析解決能力。當然,為了突出汽車服務與營銷的專業特點,還可以將情境教學引入考核方式,以特定情境中的特定的營銷角色的模擬,來考核學生的實際營銷能力,并以此推動考核方式的創新。
3.5 教學保障
合理的課程整合、完善的教學器材、多媒體教室和實訓場地、雙師型教師(包括雙師型教師團隊)是完成教學的保證。當然更重要的是建立符合本專業教學目標要求的課程結構,建立模擬汽車銷售實訓教室,包括具有接待、車型講解、試駕和簽約、4S 店管理軟件等功能的教室。
除了汽車專業知識需要整合外,還有《市場營銷》和《汽車及配件營銷》、《汽車保險與理賠》和《汽車信貸》等課程需要整合。在汽車文化的背景、內涵,如何答復消費者提出的問題,思想素質教育、職業素質教育、規范化服務教育等方面課程,除有整合到其他的課程中外,也可以整合到汽車知識課程的教學內容中。
值得一提的是,除課堂教學以外,還可以用其他的方法來加強學習效果:如第二課堂學習,課外學習,到 4S 店參觀、實習,自學相關書籍及培訓資料的學習,開展各種活動、技術比賽等。
總之,汽車服務與營銷是一門不斷發展中的新興專業,其科學合理的高職教學體系的構建還需要我們根據國內外汽車市場的不斷發展,予以深入細致的觀察比較、探索、研究,并進而總結出有高職特色的汽車營銷教學體系。筆者相信:隨著高職院校汽車專業汽車服務與營銷專業課程設置的普及、推廣與發展,一定會為我國高職院校汽車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創新提供有益的借鑒。
4 課題研究的結果
按照汽車營銷優質專業核心課程開發方法,我們已培養出一批優秀的畢業生,在汽車銷售行業已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在各著名的銷售公司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有的學生已成為金牌銷售員,為所在的公司贏得了聲譽。
5 結束語
我國正在進行高職汽車專業各課程的改革,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符合高職學生的培養方案。對于營銷類的高職學生,更應該及時了解市場需求,踏踏實實做好教學工作,以保證能實實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汽車營銷人才。
參考文獻:
[1] 陸根良.汽車職業教育中的問題分析[J].科技信息,2007(10):1.
[2] 鞏利平.淺談汽車維修企業人員優化[J].山西科技,2004(5):1.
[3] 董國榮,包凡彪.高職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版)[J].2006,27(14):1-2.
[4] 陳建宏,許炳照.汽車底盤機械系統檢修[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5] 岳玉革,吳良勝.關于高職《汽車營銷學》課程若干問題的思考[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1):111.
Key Core Courses Development for Automobile Marketing Specialty
Xu Xiaoqin
(Vehicle Department, Fujian Communication Vocational College, Fuzhou 350007, China)
關鍵詞:高職;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重點專業;建設途徑
一以“緊隨行業”為方向,優化面向汽車服務貿易發展的專業動態調整機制
依托汽車營銷人才培養產學研創新聯盟及湖南汽車職教集團,聯合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以及寶馬、保時捷、株洲美寶行、長沙保時捷中心等高端汽車制造和銷售服務企業,組建了由行、企、校多方參與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建立了行企校定期交流與決策機制、定期互訪機制、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工作條例、信息收集與分析制度、專業設置、建設、調整的論證和評審制度,制定了《學院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設置與動態調整管理暫行辦法》等文件[1]。根據汽車服務貿易行業快速發展、轉型升級對人才的需求,專業培養目標瞄準汽車整車與配件銷售、汽車售后服務、汽車保險與理賠、二手車置換等領域中的汽車銷售主管(顧問)和服務主管(顧問)崗位,努力培養與打造“懂技術、善營銷、精服務、會管理”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二以湖南汽車職教集團為依托,探索了“五位一體、五元驅動”的校企合作體制機制
依托學院牽頭組建的湖南汽車職教集團及全國汽車營銷人才培養產學研創新聯盟,聯合寶馬集團、保時捷汽車、上海通用汽車、北京汽車、上海大眾汽車、VOLVO、廣東有道集團等汽車服務貿易集團,創新并實踐了“五位一體、五元驅動”的校企合作體制機制,建立了以政府為主導、由行業、企業、教育公司和學校共同參與的“五位一體”的“理事會”管理體制,通過框架協議、價值合同、捐贈協議等形成“合作育人、合作發展”的利益實體,并建立了成員單位遴選機制、校企定期交流和決策機制、資源與成果共享機制,實施“集團化”辦學。
三以“品牌化、職業化”為標準,優化“點面結合、訂單主導”人才培養模式
針對整車與配件營銷、汽車售后服務等崗位,圍繞汽車服務貿易領域需求的“懂技術、會管理、善營銷、精服務”的人才特質定位,不斷完善汽車銷售、服務等方面的教學內容。本專業先后與北京汽車、保時捷汽車、寶馬、廣東有道集團等國內外知名汽車企業合作。堅持校企合作和工學結合,與寶馬、保時捷、上海通用、北京汽車、上海大眾、長安福特等品牌汽車企業及其經銷商,開展“點對面、大訂單”培養;與“廣東有道”、“湖南申湘”等國內知名汽車銷售服務集團開展“點對點、小訂單”培養;全面實施了“點面結合、訂單主導”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現與寶馬、保時捷、VOLVO、上海大眾、長安福特等品牌合作開設訂單班7個,訂單比例達47.5%。在助理營銷師認證的基礎上,引入了上海通用、保時捷、寶馬的企業CA(銷售顧問)、SA(服務顧問)、PA(零件專員)的認證制度,與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合作開展汽車營銷助理工程師、汽車技術服務助理工程師認證,實施“多證書”制;吸納行業、企業、社會機構參與,實施行業、企業等多方參與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創新和實踐了“點面結合、訂單主導”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四以“職業行為”為導向,構建“崗位對接、能力遞進”的模塊化課程體系
以崗位為出發點,以職業行為為導向,結合職業成長規律,按照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開發理念,對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所對應的職業崗位群崗位說明書進行分析,得出本專業的“典型工作崗位群”——整車及配件銷售、汽車售后服務、汽車保險、二手車置換及汽車電子商務等。通過整車及配件銷售、售后服務等4大典型工作任務,融入國家、行業職業標準和企業崗位標準,構建了“典型任務引領”的專業核心能力課程模塊;按照專業基礎能力-專業核心能力-專業拓展能力模塊遞進規律,以國際名企專項能力及針對各工種(崗位)專項能力培養任務為引領,構建了“崗位對接、能力遞進”的模塊化課程體系,見圖4。專業核心能力課程模塊,實施“學校主導、企業參與”的教學形式;“名企嵌入”課程模塊以就業崗位群為目標,依據品牌企業崗位特點嵌入課程,按照要求設置品牌企業專項崗位課程,實施“企業主導、學校參與”的教學形式,從而實現職業能力與崗位能力的“無縫”對接。
五以“三專業帶頭人”為領銜,打造“名師引領、結構合理”的專業教學團隊實施
“引轉培練賽研”措施,通過引進3名教授(其中國家名師、二級教授1人)擔任領軍人物、29名教師參加境外培訓、15人次獲得企業培訓師認證,從行業或企業一線聘請了26名專業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教師,建立了一個由企業專家構成的兼師庫,實施了兼職教師動態遴選與管理體制。近三年來,教師團隊獲教學成果獎3項、參加各類專業技能競賽獲獎8項、參加各類教學能力競賽獲獎6項、完成了省級及以上課題或項目6項,1名教師晉升為教授、1名教師獲評湖南省學科帶頭人、4名教師獲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師,團隊獲“青年文明號”榮譽,2名教師獲“青年崗位能手”稱號。
六以“多元投入”為支撐,建設“產、學、鑒、研、培”于一體的實訓基地
三年來,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多方出力,累計投入二千多萬元用于購置教學儀器設備與場地建設,建設了寶馬BEST、保時捷PEAP、大眾SCEP、福特STWP、北汽BSEP、VOLVO汽車等6大教學中心,建設了40多個一體化實訓室,設備總值達到3000多萬元。全面引入企業6S管理體系,按照校企融合、理實一體的理念,建設了數量足夠、功能齊全的校內實訓基地,成功立項為省級高新技術培訓基地、國家級汽車師資頂崗實習培訓基地,充分發揮了教學、培訓、技術服務等功能,成為集“產、學、鑒、研、培”功能于一體的、區域共享型汽車營銷與服務人才培養基地,實現了校企雙方互惠共贏。同時設有專人維護,確保基地的正常運行。
七以“共建共享”為主線,完善“數字化、立體化”的專業教學資源
依據已搭建好專業教學資源庫,通過校校合作、行校合作和校企合作,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指導下,參照有關標準,準確把握行企業需求以及汽車貿易服務發展水平[3],面向學生用戶、教師用戶、企業用戶、社會學習者等4類用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突顯高職教育的特色,構建由“4大中心、5個模塊”組成的共享型專業教學資源庫,滿足注冊用戶超過10000人,超過每日500人次訪問量規模。依托資源庫項目建設,本專業建設了20多門網絡課程,通過視頻、動畫、游戲等非圖文素材的開發,創新“O2O”教學模式,重構教學生態,再造教學流程,激發了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全國范圍內的推廣使用,滿足個性化學習需要,縮小汽車貿易服務領域水平的區域差距,促進我國汽車產業的均衡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八以“市場化運作”為基礎,完善社會服務體系,提升社會服務能力
依托專業資源集聚優勢,搭建社會化服務平臺,廣泛開展社會服務,為湖南省內汽車銷售服務企業培訓汽車營銷師、汽車售后服務管理師、二手車鑒定與評估師1125人次,開展社會從業人員技能鑒定1216人次,為寶馬、保時捷、上海通用、北京汽車等汽車企業集團培訓員工近600人次;近兩年,與上海通用汽車合作,完成了8期來自全國別克、雪佛萊兩大品牌經銷商汽車服務顧問、零件顧問、服務主管的培訓與鑒定共計787人,聯合人社部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對長株潭三市各類汽車4S店開展了5期汽車銷售顧問、汽車服務顧問等職業資格培訓與鑒定共計417人;依托師資認證培訓基地,培訓中職專業教師160余人;承接中職學校學生技能訓練近1000人次;聯合主流品牌成功開展了5屆校園汽車文化節活動;支持了13次汽車消費節、國際車展、汽車聯展等品牌推廣活動;為企業進行市場調查、市場策劃及相關技術服務130多次,服務效益經費達360余萬元。
九結論
通過近幾年的建設,本專業在推進構建中高職有效銜接的現代職教體系的實踐與探索、專業動態調整機制、校企合作機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教學團隊建設、教學資源建設、湖南省專業技能抽查標準制訂等方面形成了初步的示范和輻射效用,集聚了引領全省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群發展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宋緯,李燕,龍建強.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建設研究[J].廣西教育,2016(5):55-57.
[2] 郭琳.基于職業技能大賽的汽車營銷教學改革研究[J].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4(2):88-91.
關鍵詞:職業教育 工作過程 語文教學 改革
中國分類號:H191
以職業分析為基礎,以工作任務為導向,以促進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為目標,應成為中職課程模式的特色所在。“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實踐觀這一理念,已成為職業教育界的共識。“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開發思想被認為是“工作過程系統化”理論的基石。[1]
一、汽車營銷專業引入工作過程系統化的現實性
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高技能的實用型人才,中等職業學校以培訓中級技術人才為目標,應堅持基礎知識、崗位入門技能與職業專精訓練相結合,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崗位技能和提高其實踐能力。高職院校這些年一直在做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方面的改革和探索。目前,中等職業學校對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建設的研究處于起步階段,已有成功范例。
在“工作過程系統化教學模式”中,學生首先對所學職業內容和工作的環境等有感性的認識,獲得工作崗位和工作過程相關的知識,然后再開始學習專業知識。課堂不再是老師作為主角,學生在老師設計的不同學習情境下,完成一個又一個的工作任務。學生樂于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老師也樂于在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模式下進行教學。所以,汽車營銷專業引入工作過程系統化具有現實性。
二、語文課程引入工作過程系統化教學的必要性
既然專業課可以運用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教學模式,并且已經有成功的案例。那么作為基礎課的語文課程,是否可以引入這一教學模式?
當前中職語文課程出現種種令人擔憂的現象表明,傳統的語文課教學方式已經不適合中職學生的學習要求。初中生進入中職學校后,一味專注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在“重專業技能,輕基礎課程”的今天,只有把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緊密的結合起來,把時下最流行的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教學模式引入對語文課程的教學改革當中,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學習要從工作出發,把學習的過程當作圓滿完成一項工作的過程。與傳統的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學模式不同,由于學習的目的變成了完成一項工作的需要,學生的學習動機被激發了,學習的熱情被點燃了,學習的效率也隨之提高,這就是工學結合的魅力所在。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從工作出發,把學習的過程當作圓滿完成一項工作的過程。長此以往,學生就可以從原來枯燥的語文學習中解脫出來,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還要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讓其在工作時能夠舉一反三,事半功倍。[2]
三、語文課程引入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改革思路
1.語文課程應為專業課服務
語文課程是一門以人文素質教育為核心的,融語文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審美性的公共基礎課程。在中職學校教學中,對提高中職學生對本專業的人文修養,提高學生專業職業素質具有基礎性作用。應將其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其為專業課程服務。很多專業課程已經設計了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語文課也可以融入專業課的講授里,以學生的實際工作中要用到的語文知識作為出發點,來講授語文知識,這樣可以更好的為專業課服務。[3]
從語文課程的應用文寫作教學來說,以汽車營銷專業的學生為例,學生畢業后主要是面向適合在汽車銷售服務、汽車維修、汽車配件經營企業,從事汽車整車營銷、汽車配件營銷、二手車營銷、汽車保險與理賠及汽車美容與裝飾等崗位工作。在工作過程中,會涉及到的應用文大多數都是和市場營銷有關的應用文,例如:市場調查報告、營銷策劃書、市場營銷計劃、銷售計劃、促銷方案、市場調查方案、(月末)年度銷售總結等等。而我們很多教材里面提到的日常應用文,例如:通知、啟事、條據、申請書、求職信、個人簡歷、講話稿等內容,在汽車營銷專業畢業生將來的工作中用得極少,有些甚至用不到。
由此可見,語文課程教學是需要為專業課服務的。工作過程中需要用到什么樣的語文知識,就只教這些語文知識,以“夠用”為前提。哪怕是某個專業一個學期的語文課程總課時為72個課時,一周平均4個課時。而在應用文寫作教學方面,語文老師只需要教5到6種和工作息息相關的應用文。在教師講授理論后,學生就可以用足夠多的時間,來結合教師設置的不同的情境進行寫作訓練。當訓練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學生就可以做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了。
2.語文教學應與專業教學相結合
語文課程不但可以提高中職學生的人文修養,提高學生專業職業素質具有基礎性作用,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比如:應用文的寫作教學。應用寫作在遵從某種特定文體格式的同時,還要能簡潔、全面的提出存在的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政策依據,有條不紊的分析解決問題的可行性,設想解決問題的步驟,這些都需要有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是,現今語文教學的現狀令人堪憂,作為基礎課的語文不被學校和學生所重視。根據中職學校的教學現狀和學生的特點,語文課不能作為單獨的教學。而是要利用其優勢為專業教學服務,提高專業教學的質量。[4]
語文教學的內容要與專業教學相適應,應該圍繞著相關專業的工作過程進行,也就是學生將來在專業活動中用到哪些語文知識,語文老師就教授哪些語文知識。例如:針對汽車營銷專業可以重點培養口才和寫作能力;對于文秘專業的學生,語文教學可以重點培養其文書寫作能力。[5]
由此可見,中職汽車營銷專業的語文教學改革應該基于專業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來自于真實的企業環境,遵循職業成長與認知的規律,體現崗位的職業能力要求,這樣的語文教學才能受到學生的歡迎,更具有針對性,富有活力。
[1]向麗.以職業為導向的高職課程研究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4.
[2]胡開鮮.構建以培養職業關鍵能力為目標的中職語文教學模式[J].網絡財富.2009.8.97-98
[3]馬麗彥.探究高職高專開設語文課的必要性[J]. 科技創新導報.2011.2.143
關鍵詞:汽車營銷與服務;理論;實踐;教學模式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隨著我國經濟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汽車市場銷售量已躍居世界第一。在汽車產業迅猛發展的同時,后市場需求量同比增長,需要大批量的專業性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人才。我國高職院校作為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主要培養基地,其教學模式、內容和水平影響著學生未來就業的效果。本文分析了目前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教學現狀,針對現狀對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進行探索。
一、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教學現狀
高職院校的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學制為三年,在教學目標設定方面偏重于理論的學習,因此課時設計、安排常常理論占主導地位。學生缺乏社會實踐的機會,同時即使到了最后一年進行了實習,但由于理論與實踐沒有密切的聯系在一起,導致學生不能將該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很好的融匯貫通。社會需求的是可以直接上崗并熟練第一線工作的專業性人才,這也是在世界競爭大背景下越來越多企業的內在要求。然而,學校的教學目標與社會需要的脫節,將導致學生畢業后不能勝任工作崗位的需求,社會競爭力大大降低,就業效果也不容樂觀。
二、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探索
(一)人才培養目標的優化
教學機構人才培養目標的設定對于人才的教育和培養起著重要的指導性作用,因此首先要優化人才培養的目標。人才培養目標現在是學校和企業共同制定的。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總體目標為“懂技術、善經營、會服務”。由于傳統教學中長期的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導致學生畢業后不知從何做起,交給的任務也不能順利完成,因此優化目標,就要將其詬病去除,建立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培養目標,為社會輸送可以上崗的優秀人才。為了使畢業生能夠成為第一線需要的能做事、會做事的應用型技術人才,需要全方面的對學生進行培養,包括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及創業能力等。引導他們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做事。
(二)開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理論知識和實踐對于學生從事未來職業都是必須的,理論需要實踐來體現,實踐需要理論來加強。只有衡量好理論與實踐以及兩者之間的權重,才能順利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理論知識要以“必需、夠用”為度,必須是指該專業畢業生就業所需的汽車構造、汽車服務領域最起碼的知識,夠用指滿足該畢業生就業所需要的知識。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要以知識應用為主線,培養能力為目標,因此實踐是必不可少的。開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就要避免傳統的理論與實踐分家上課的現狀,需要教師合理安排理論與實踐的課程時間,同時教師需要改革教學方法、內容,將理論課與實踐課相互交叉,每個理論知識用實踐來體現,這樣不僅可以加強學生的記憶和理解,還可以讓他們學以致用。改革考核方式,提高實驗實訓考核成績在課程中所占的比例,在實訓開始時,就明確該實訓所應掌握的內容以及考核要求,促使學生在實驗和平時注意知識積累和操作技能鍛煉。堅持以賽促訓,綜合實訓以比賽的形式開展,并推出以課程核心知識、技能為主線,增設趣味性競賽,如汽車拆裝比賽、汽車文化知識競賽、汽車營銷競賽等,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三)建設校內外實訓基地、深化校企協同育人
實訓基地是保證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基地,也是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上的有利平臺。實訓基地建設要滿足在環境布置、設備配置以及組織機構設立等方面盡可能接近企業或公司、4S店的真實場景,努力融合教學、實踐技能培訓、職業技能鑒定以及社會服務和營銷為一體,培養學生全方面的能力。由于汽車企業較多,可以采用深化校企協同育人的策略,讓學生定期參與到企業的運作當中,切身體驗到實際工作的場景,這對于他們學習目標的設定以及未來職業方向的了解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在深化校企協同育人的同時,可以培養該企業所需要的職工,既可以為企業輸送所需人才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就業率。
(四)聘請具有實踐經驗的教師進行授課
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起到傳道、授業、解惑的作用,因此聘請專業性教師尤為重要。由于目前很多高職院校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的教師往往來自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或者已脫離社會實踐很久的老教師,他們缺乏社會實踐經驗,無法為學生提供專業性的指導,更無法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要開發項目化教學校本教材,按照“提出問題——實踐——理論——實踐”的思路,以項目為載體,以任務為驅動來組織教學,培養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因此,需聘請具有實踐經驗的教師進行授課。實踐經驗的教師可以來自某企業或者公司,具有企業理論的同時也從事生產第一線,為學生講解汽車營銷與服務的工作流程、工作要領、注意事項以及如何更好的服務顧客、吸引顧客,完成工作使命等。
三、結束語
汽車產業作為我國國民支柱性產業,在其迅猛發展的同時,后市場需求量同比增長,需要大批量的專業性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人才。然而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教學現狀并不樂觀,在教學目標設定方面偏重于理論的學習,導致學生不能將該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很好的融匯貫通,因此無法很好的與社會需求結合在一起。本文提出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探索,包括人才培養目標的優化、開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建設校內外實訓基地、深化校企協同育人以及聘請具有實踐經驗的教師進行授課等,為培養從事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性應用型人才提供新思路。
作者:付昌星 單位:懷化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關鍵詞:汽車營銷;技能大賽;人才培養
目前全國各大職業院校緊跟腳步為促進教育改革發展,以整體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出發點,都在提倡“人才培養與產業融合”、“人才培養與企業無縫對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職業教育發展思路,但在實踐中受各種外在因素影響,與培養出適應于企業崗位的技術技能型人才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1技能大賽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作用
職業教育改革火熱進行中,不論是教學改革還是對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都是基于企業需求,對接行業需求,以切實的工作崗位為基礎進行修訂。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優劣,企業的評價是衡量標準。基于此,汽車營銷技能大賽所設的比賽項目和要求同樣以企業和行業的崗位要求為參考,且多數4S店或汽車廠家每年也舉辦企業內部的汽車營銷技能大賽或汽車售后技能大賽,而且企業內部技能大賽的賽項和要求與全國高職技能大賽也基本吻合。由此可見,汽車營銷技能大賽對于高職學生未來工作,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有一定的引領和指導作用。汽車營銷技能大賽考察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如計算機使用熟練程度、商務禮儀、與人溝通能力、汽車相關知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等多方面的能力。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則需分析支撐這些能力的知識結構,并將分析結果根據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要求來研發出適合本校學生的相關實踐教學項目或者開設相關課程。如本校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參加省級技能大賽的學生通過優勝劣汰的機制,層層選拔,“一對一”強化訓練,其專業技能、心理承受能力等有著很顯著的提高,因完全適應于企業的用人要求,有過參賽經歷更受企業歡迎。由此可見技能大賽在人才培養中起到的作用不能忽視。專業技能大賽雖然表面上看是在考察學生的專業技能,其實質上有過指導技能大賽經驗的教師都知道,技能大賽也是對教師的實踐技能水平與教學技能的一種考驗和促進。指導教師必須對相關賽項的行業標準、賽規、汽車及營銷專業知識、企業的用人要求、企業的最新發展、社會對本專業技能要求等有透徹研究。由此可見,技能大賽的指導教師不關學歷水平、技能水平,而是在于教師的綜合技能水平。
2技能大賽對學校導向帶來的問題
隨著技能大賽的火熱進行,各高職院校把每年一度的技能大賽視為教學重點,也作為檢驗教學水平的一個契機,紛紛投資建設并完善實訓設備或比賽設備,以推動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的專業建設和發展,但實際操作中,在導向方面存在一些問題:
2.1拼成績
在技能大賽中能夠取得較好的成績,是每個高職院校或者每個指導教師希望的,特別對于正在發展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部分高職院校來說,是一種對學校的肯定和教學實力的提升。但在每次的技能大賽訓練中,只針對參賽的兩名選手進行強化訓練,忽視了其他學生的訓練機會,且有些學校會有一批“陪練”人員,這些“陪練”人員不乏有大一的學生,其目的是為下一年的比賽做好提前準備。這樣,就導致學生的參與度不高,受益面也不廣,與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而背離。除此之外,很多學校將參賽的學生進行停課訓練,打亂了學生的正常上課。在整個訓練過程中,一切以提高成績為出發點,僅對需要參賽的項目進行訓練,不是參賽項目的一律不考慮,應賽氛圍濃郁,背離了大賽“以賽促教”的初衷。
2.2拼條件
在本校,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為新建專業,專業實訓條件處于建設初期,僅滿足于日常教學,更是缺乏比賽專用設備。參賽初期,在缺乏比賽條件的情況下參加比賽,學生去參賽雖然增長見識,但比較其它條件成熟的院校,營銷實務環節差距不大,上機考試成績不夠理想,受到硬件條件制約。隨著專業建設逐漸推進,完善條件后,連續兩年取得了好成績。由此可見,比賽指定的一些硬件、設施,對于很多院校也是挑戰,要加大投入不光看教師和學生,還要看學校的條件。
2.3拼主場
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參加技能大賽學校的師資和實訓條件不盡相同。承辦技能大賽的學校在比賽方面工作有欠缺。除了對比賽項目的評分標準沒有細致宣傳外,還缺乏賽后反饋,整個比賽是封閉式,參賽學校的指導教師根本不能夠看到比賽現場,不知道自己學生問題出在哪,不知道自己參賽學生與其他參賽院校之間的差距,根本做不到共同進步,共同提升。這點也只有承辦學校最知曉情況,導致于每年的第一名往往花落于承辦院校,主場優勢明顯,使其他參賽學校的斗志減弱,甚至有退賽情況發生。
3技能大賽后對人才培養的反思
3.1應完善制度,加強組織,建立校級技能比賽長效機制
學校以技能大賽為抓手,充分發揮大賽的引領、導向、檢驗、激勵作用,不斷完善校級比賽,不搞“精英賽”、“淘汰賽”,實現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以賽促就業,優化課程結構,做到年初有規劃,期間有落實,年終有考核,使比賽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同時結合“職業教育活動周”、“學校開放日”等每年舉辦校級技能大比武和技能展示活動,鼓勵專業應賽盡賽,拓展比賽的經緯度。
3.2以賽促學,全員參與,推行人人參賽的比賽機制
摒棄“唯成績論”的功利性觀念,不斷淡化單純為“大賽而大賽”的思想意識,全面推行人人參與、經常性的技能比賽,將比賽演化為教學的常態模式之一。讓比賽貫穿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大賽前的集訓實現了“優中選強”,教師與學生同場競技,促進教學相長,覆蓋到每位教生,營造人人學專業、個個練技能的良好育人氛圍。
3.3以賽促教,注重實踐,推進教學改革創新
通過技能大賽,把技能大賽作為專業課程改革的導向標,引領教學改革創新,不斷推進項目化、實訓一體化教學,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動口又動手”,避免“紙上談兵”。借鑒技能大賽要求,創新教學評價模式,及時調控教學行為,實施有效評價,加強對人才培養過程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雙向監控,將實際操作能力、職業道德、職業素養等納入其中。同時,提升專業教師實踐技能,讓教師參與企業生產,不斷豐富專業實踐經驗,提高專業技能水平。
4結語
大賽的項目經多方權威人士多次討論論證研究,緊貼行業要求,經過一系列嚴格、科學的評價而制定出來的,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權威性。在人才培養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明顯感覺到力不從心,很難對全部學生如參加技能大賽的學生那樣進行培養,但是技能大賽對人才培養起到的作用是不能忽視的,應該將技能大賽融入到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來,使之為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提供一個良好平臺。對于教學一線人員來說,重視和發揮技能大賽的引領和促進作用,積極推行“學訓賽相通”的教學模式,培養優秀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真正合理的將技能大賽融入到人才培養中并使其實踐是個須深思的問題。
作者:同晶 關斌 單位:渭南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姜放軍.淺析技能比賽在高職院校實踐教學中的作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6,(16):219-220.
[2]魏華典,李國文.淺議中職汽車技能大賽對專業建設的引領作用[J].交通職業教育,2011,(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