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02 20:47:4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態課堂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營造自由平等對話的環境,是開展高效生態化教學的重要舉措,在這個生態環境里,師生之間的地位是平等的,他們有共同的合作學習目標,要通過合作探究,平等對話,相互協助完成教學任務。要構建這種生態空間,作為教師就需要徹底改變傳統的師道尊嚴的觀點,教師要放下架子,充分認識到自己是為學生提供教育服務的,教師不能簡單地履行知識傳播的使命,更要引導學生學習方向,成為學生學習合作的伙伴,成為學生構建知識的引導者和領路人。教師要多傾聽學生的聲音,及時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進行交流,討論,使學生能夠積極的提出自己的認識,做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和支持者。只有教師放下架子,積極與學生合作教學,一種平衡的生態之美在高中課堂中就能得到呈現,平等的生態對話空間在高中政治課堂中才能真正建立起來。
2.從學生實際出發精選教學內容,捕捉人文思想
構建高效的生態課堂,教師就要認真研究學生的實際興趣,能夠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整合課堂教學內容,精選知識,能夠有效體現出知識的人文思想,要使知識能夠被學生接受,樂于被學生接受和感悟,這樣整合教學資源,才能有效構建生態課堂。比如,在教學《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一課內容時,作為教師就要能夠從學生實際出發選擇教學內容,要考慮,本課知識如何被學生認同,同時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探究欲望,使學生通過學習有所感悟和發現。在研究之后,教師可以確定教學方向,從學生喜歡的“錢”入手設計問題,比如,教師可以這樣設置問題:問學生為什么喜歡錢?如何獲得金錢?什么是正當的獲得金錢的方式,什么時是不正當的?不正當獲得金錢會走入什么樣的誤區?等等,引導學生通過用生活中的實例說明問題,這樣,學生容易回答問題,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很強,同時,學生通過討論思考,可以深刻認識到一味地追求吃喝玩樂就會走進享樂主義的誤區,要樹立正確的金錢觀,積極實現自身的價值。這樣,從生活到書本,從書本到生活,學生能夠感受到政治學習的價值,感受到政治知識對實踐的指導意義,學生有所感悟和認識,這樣,才能構建高效的生態課堂。
3.探索靈活創新的教學設計
關鍵詞:生態理念,生態素養,生態文明
一、生態素養大學生提出的背景
黨的十七大報告首次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指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生態文明是科學發展的一種文化呈現,是對工業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種更為高級的人類文明形態。畢業論文,生態理念。它以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為主旨,以可持續發展為根據,以未來人類的繼續發展為著眼點。這種文明觀強調人的自覺與自律,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處共融。
大學是傳承人類智慧和創造新知識的場所,對一個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和強大起著重要作用。畢業論文,生態理念。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將從工業文明社會逐漸進入生態文明社會。新的社會形態需要大學提供與之相配套的人才,也就對大學的育人目標提出新的要求。隨著生態文明的提出,政府、社會、高校都在思考如何在新形勢下發展與時代相適應的高校。浙江農林大學黨委書記陳敬佑教授在對學校辦學理念的探索中提出了生態大學的概念:以教育生態化理念為指導,通過大學系統內外關系的調控,取得學校與外部環境、學校內部各要素之間的動態平衡和整體功能的優化,充分發揮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大功能,實現學校和諧、可持續的發展。
二、生態素養大學生的定義與內涵
筆者通過相關資料發現,目前高校教育工作者在研究生態大學所培養的人才時大致有兩種稱呼,一類是“生態人”,一類是“具有生態素養的大學生”。第一類稱呼涵蓋面過廣,因為主要是探討的是大學生培養。對于第二類的稱呼很多研究者只賦予了它具備生態知識,內涵深度不夠。筆者所提出的生態素養大學生是指蘊含和諧理念,具備生態意識,擁有創新精神,掌握綜合技能,以求得社會發展與自身完善動態均衡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可以說,生態素養大學生是高校實現和諧教育的一個理想狀態,是構建生態大學的最終目標,現在對生態素養大學生培養的探索也剛剛開始,但生態素養大學生的內涵決定了它在現階段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是一種適應時展要求的全新育人理念,對高校的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
生態素養大學生的核心是擁有生態理念。生態理念不僅需要大學生掌握生態文化知識,更主要的是學會與人、與社會、與自然相處,培養和諧、寬容的生態精神,體現中國古代“和”、“合”二字的精神品質。畢業論文,生態理念。生態素養大學生還應當具有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能掌握專業技能,擁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具有創新的精神,因為生態世界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新陳代謝的世界,一個不斷創新的世界,只有創新才能生機勃勃、奮發向上。
三、生態素養大學生的培養途徑
1.育人環境的生態化
生態系統(ecosystem)是英國生態學家Tansley于1935年首先提出來的,指在一定的空間內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構成的一個生態學功能單位。它把生物及其非生物環境看成是互相影響、彼此依存的統一整體。如將大學比作一個生態系統,那么學生和大學的生態環境系統構成了整個大學生態系統。大學生態環境系統用以前慣用的詞來說就是育人環境,即其所發揮的潛移默化的育人作用。育人環境的生態化是培養生態素養大學生的前提條件,也是生態素養大學生培養的載體。浙江農林大學東湖校區以 “崇尚自然,優化環境;因地制宜,特色鮮明;以人為本,天人合一”為規劃理念,體現了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尊重人,將生態理念貫穿每一個環節。畢業論文,生態理念。學校全國首創地將校園和植物園“兩園合一”進行建造,努力打造“兩園合一、生態種植、示教結合、收特”為特色的生態化校園。畢業論文,生態理念。
2.校園文化的生態化
校園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生態化的基石和核心,承載著校園生態文化中最核心的價值觀。浙江農林大學在建設東湖校區時力爭體現50余年的文化積淀、辦學特色和傳統,體現吳越文化的地方特色;倡導“崇尚科學、尊重人才、育人為本”的價值取向;營造“培養創業者”搖籃的氛圍;體現作為高等學校對社會文明的輻射引導作用和向周邊地區的滲透作用。學校以竹文化、茶文化、健康文化為核心大力打造以生態文化為特色的校園文化。培養學生學會與人、與社會、與自然和諧相處,培養和諧、包容的生態精神。通過開展“綠色文明”主題活動、節約型校園建設活動等主題活動將生態文化的教育貫穿學生的大學生活,培養生態道德,使學生養成生態行為,形成生態文明,培養學生自覺成為生態文明的倡導者和傳播者。
3.育人系統的生態化
育人系統包括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等方面。浙江林學院在人才培養中,以教育生態化理念為指導,堅持“以生為本、因材施教、注重個性、全面發展”的生態人培養原則,將生態化教育理念貫穿在人才培養方案、教學管理、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等方面,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培養生態素養大學生。學校構建以三大課堂為一體的三維人才培養體系。第一課堂主要體現在教學計劃中,強調以夯實專業基礎,強化實踐能力,促進素質全面提高為目標,保證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第二課堂采取創新競賽、科研訓練、社團活動等形式,通過實驗室開放、導師制等制度,構筑師生互動平臺,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個性自由發展;第三課堂通過產學研結合、校企合作、基地建設和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服務社會的意識,提高綜合素質與社會適應能力。
在學科建設方面。畢業論文,生態理念。以做強特色為抓手,以基礎學科為基石,以重點學科為核心,通過學科間的交叉與融合,組建了農林資源學科專業群、環境學科專業群、管理學科專業群、人文學科專業群等4大學科專業群,努力構建學科專業的生態群落,以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提高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
[參考文獻]
[1]陳敬佑.堅持科學發展建設生態大學[N]. 中國教育報,2007-11-28.
[2]周國模.普及生態理念建設生態大學[N]. 科學時報,2009-10-20.
關鍵詞: 教育生態學 地理生態課堂
課堂教學是實施教育的重要渠道。作為一個課堂系統的立體建構,課堂教學中教師、學生、知識、環境等各個要素的關系是否和諧、有序,直接影響到教學目標的實現程度和人才的培養水平。著名學者徐陶、彭文波在他們合編的《課堂生態觀》一文中提出:“對課堂的審視不能僅僅從教師或者學生出發,而應該從生態化的角度進行,著眼于未來發展,使課堂成為具有開放性、整體性和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系統。”
本文擬從生態學的角度來剖析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相互存在的生態關系,從而構建一種和諧、有序、積極的課堂教學模式,讓班級群體之間形成積極的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共同進步的和諧生態關系。在構建生態課堂的時候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課堂生態的整體性原則
地理課堂教學的過程及地理課堂生態系統運行變化的過程,是由多主體、多環節等共同構成的有機整體。教學過程中運用的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和人為手段相互作用和聯系而構成一個整體。教學的效果即地理課堂生態系統中眾多的生態因子共同交互作用的結果,而不能看做是各種具體因素的簡單疊加。教學生態環境的構成因素復雜多樣,各種因素之間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相互影響、相互促進。這些都決定了在高中地理生態課堂的構建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這兩種生態主體活動必須是在和諧統一中進行。這就要求教師既要重視學生對地理基本知識原理和基本技能的學習,又要重視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自我發展能力的培養;既注重學習結果評價又注重學習過程評價;既重視弘揚科學精神又重視弘揚人文精神。努力把班級中的每個學生培養成一個和諧發展生態個體。
二、課堂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原則
在生態系統中,生物的豐富多樣性、生物的演化適應能力、種群之間及與環境之間的和諧關系是系統可持續發展不可缺少的條件。課堂生態也不例外,地理教師在構建生態課堂的過程中也應該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高中地理生態課堂系統中的可持續發展,即在和諧而充滿生命活力的教與學理念的支配下,讓課堂成為能夠促進師生生態主體身心和諧健康的良性生態系統。首先,要協調師生生態主體與課堂生態環境的關系,改善物質環境,構建和諧舒適的精神氛圍,為學生情感人格等健康發展創造條件。其次,要協調好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生態關系。師生之間實行民主、平等、對話、交流,學生之間實行合作探索、防止非理性競爭,和諧共進。最后,要提高師生生命主體自我發展的能力,通過合理正當的競爭達到生態位的分離,形成具有多樣性的生態系統,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
三、課堂生態的依存性原則
在高中地理課堂生態系統中,地理課堂教學是教與學交往、互動的過程,師生生態主體之間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在原有的基礎上實現對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各方面的全新的構建,求得新的發現,使地理課程資源更加豐富。高中地理課堂生態系統運行的過程是一個發展的、增值的、生成的過程。它意味著生長,意味著師生生命共同體在發展過程中不斷豐富、完善和成熟。學生之間通過學習不斷積累新的地理知識,并通過相互間的依存關系,將知識普及傳遞,形成一個合理有序的知識流,通過循環流動將知識源源不斷地更新補充。師生間則通過教學活動發現各自的不足,學生努力地學習知識,教師則進一步豐富自己的知識庫容量,最終達到雙贏的教學效果。
四、課堂生態的正當競爭的原則
在班級群體中,處于同一生態位的教育生態個體之間,由于所處地位相同,面臨的問題相同,競爭尤為激烈。同一生態位下的競爭,有其積極意義。它體現為主動進取、不甘落后的精神,它起到鼓舞斗志、奮發向上的作用和效果,在總體上起到了促進作用。不過競爭排斥也有其消極影響,所以我們就應該弱化這種消極影響,使其對地理課堂教學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最小化。
課堂本應該是一個充滿生命情趣的生態系統,學生是課堂中最主要的生態群體。他們的年齡相仿、經歷相似,同處在一個空間,應該積極競爭,各得其所,共同發展。學生你追我趕,友誼競賽,不斷改進學習方法,爭取超過他人。這就是一種正當的、積極的競爭。在地理學習中應該鼓勵競爭,但是如果把競爭理解為相互排斥,盡力通過自己的行動干擾和阻止別人的進步,這就是一種非理性的競爭,不正當的競爭,后果是消極的,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和班級的整體發展。為了促進地理課堂生態系統向良性的方向發展,在課堂中應盡可能弱化非理性競爭所帶來的影響,應強調合作學習和正當競爭,實現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吳鼎福,諸文蔚.教育生態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136-217.
[2]范國睿.教育生態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73-209.
[3]顧曉東.高中地理生態課堂構建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碩士論文,2007:38-50.
在教學的過程中,如何在輕松的氣氛中讓學生學好知識是我一直的探求方向。學生是主體。因此,在教學之前,認真細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學生掌握知識的方法。通過鉆研教學大綱和教材,不斷探索,嘗試各種教學的方法,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作為生物課單單做好這些還遠遠不夠,要讓生命活動的過程留在學生的記憶中。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和提高課堂的時間效率是關鍵。
首先,我常常利用網絡資源、各類相關專業的書報雜志了解現代生物科學的動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學成果介紹給學生,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開拓自己的教學視野和思維。我在教學中,同時也鼓勵學生收集身邊有關生物的問題,在課堂上開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討論關注問題的天地。通過這樣的資料互動形式把課堂教學與社會生活聯系起來,體現生物學科的社會性一面。
其次,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認識活動總是和情感緊密聯系的,是在情感的推動下進行的。教學中,我常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生物課外科技活動,如生物標本制作,小論文的撰寫,創意作品,還與開展昆蟲名稱的認識比賽。豐富多彩的生物課外科技活動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長規律,既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激發求知興趣,也增強他們學習生物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課外科技活動把生物課堂延伸到課外,為他們發展自己的愛好和特長提供了機會,通過發現、探索和解決一些生物學問題,了解生物科學在人類生存和發展以及現代化建設中的使用,更有助于學生的興趣、愛好升華為理想和志向,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培養生物科學的后備人才。
再次,教育心理學的研究還告訴我們:具體的東西比抽象的東西容易被感知,人獲得知識是通過各種感覺器官來感知的,使用的感官越多收獲也越大。因此,課堂上,我習慣通過媒體影片、實物觀察、實驗操作、掛圖演示、實地參觀、事例說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處理后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學得更輕松也讓學生能夠更多的參與到課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同時,課堂上我重視德育的滲透工作,讓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的同時,陶冶他們愛自然、愛科學、愛祖國、愛勞動的思想情操,樹立關心生態環境等的思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培養。
通過兩年的努力,我根據生物學科的特點,迎合學生好奇心強的特性,大膽地進行課堂改革。把課堂與生活拉近,以形式多樣的探究活動為主,讓生物課的范圍擴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學上基本創建了一個師生同樂,以生為本的課堂氛圍,學生們都喜歡我的課,所教班級的生物統考成績均能保持前列。同時,教學過程中,我善于總結經驗,撰寫學術論文,和同行進行交流,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2006年撰寫的論文《淺談生物課教學中的趣味教學》獲禪城區優秀教育論文二等獎并在學科論文交流大會上宣讀,創新活動設計方案獲禪城區2006年度一等獎。我積極地擔任學校的生物公開課任務,積極參與區鎮有交流活動、培訓課程,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關鍵詞:公選課;教學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外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29-0110-02
公選課(即公共選修課)是指面向全校學生開設的以人文素質與科學素質教育為核心的綜合素質類教育課程。公共選修課作為高等院校改革的標志成果之一,已成為高校課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對高校素質教育的要求逐步提高和大學生對知識需求多元化的雙重背景下,許多高校開出了一批具有時代特征和個性特色的公共選修課程,受到廣大高校學生的歡迎。然而,面對公共選修課迅猛發展的局面,我們仍然可以清醒地看到,公共選修課在高校中存在的一些普遍問題,如學生課堂積極性不高、課程知識和社會發展關聯性不高、學生作業抄襲、課程內容偏于理論等。針對這些問題,作者結合從事本校《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公共選修課的三年多教學實踐與體會,談一下在該課程中實施的一些教學改革方法,旨在為加強公選課的課程建設,提高公選課教學質量提供一些有益探索。
一、貼近社會現實,豐富教學內容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課程作為華南農業大學的一門公選課,除了涵括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知識外,還要緊跟環保與可持續發展的最新成果、技術和發展動態。因此,在教學內容上,教師需要關注社會環保熱點問題,大幅度增加國際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方面最新的動態與進展,并將這部分內容作為每節課引導性的部分,調動學生的課堂興趣。例如,可結合美國大使館PM2.5事件講授大氣顆粒物的基本知識;結合日本福島核電站爆炸事件講授核污染的防治;結合“走高效生態的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講授生態農業技術等。這樣,不僅使學生能較為深入地掌握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所涉及的一般知識,又能使學生對環保的認識結合實際情況,避免流于課本理論,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對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環保與可持續發展問題深入思考。另外,針對現在學生經常使用網絡的習慣,提供若干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網站如“生態環境網”、“低碳網”等供學生進行課后拓展。值得注意的是,針對學生基礎知識不齊的狀況,公選課應側重于普及知識方面,但要避免講授的知識表面化與科普化傾向,以免挫傷部分優秀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每節課都要有一些較為專業的知識,這樣才能適應學生對公選課的學習期望。
二、采取多種手段,調動學生興趣
教學方法的好壞,不僅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影響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教學中采取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如講授大氣對流對污染的影響時,點燃一支香煙,置于帶有隔板的倒置燒杯中,直接觀察大氣顆粒物在燒杯內的運動過程,把枯燥的理論形象化,學生容易理解,也提高了學習興趣。又如,在多媒體課件制作中大量增加圖片內容,每頁課件均以大尺寸具有視覺沖擊性的圖片展示,對應文字相對減少,留給充分空間讓學生去思考圖片信息。同時,利用課間休息給學生觀看5~10分鐘視頻,讓學生對視頻中環保問題進行討論,對環保問題出現的根源、過程、危害等發表看法。在學生對問題有了充分認識后,老師可啟發和引導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使課本理論知識內容“活”起來,進而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選修公選課的學生作業和學校活動較多,往往會出現“下課拋腦后,上課想不起”的學習狀態。每次課結束后留下1道拓展題,下次上課前用5分鐘時間提問,學生共同回答,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同時,課前提問也可以促使學生上課專心,課后能閱讀相關資料進行知識拓展。
三、結合課外實踐,增強感性認識
公選課教學既要注重知識體系,也要與實踐充分結合。公選課面向多個學院多種專業的學生,由于沒有相對應專業實踐的支撐,使得學生的學習過程偏于理論,完全沒有課程內容所對應的感性體會,常會出現教師講的“口干舌燥”,而學生仍難以真正掌握的情況。如講授水體污染時涉及的各種水質指標是怎么測出的?城市交通中的噪音主觀感覺和測定的聲音分貝數之間是怎樣對應的?對此,我們在進行《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教學時,充分利用學校周圍的一些污染河流和交通道路,學生自愿報名,利用周末時間攜帶若干簡易儀器到現場進行觀察測定,這明顯增強了感性認識,提升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近年來,本課程的講授過程一直進行著此種“微型實踐”,這種實踐教學大大調動了學生的選修興趣。因此,課堂教學一定要充分重視實踐教學,在當今大學生對實踐動手能力需求日益強烈的背景下,開展一些公選課的“微型實踐”可以達到進一步充實知識、提高能力和實現創新的目的。
四、改革考核方式,強化激勵機制
科學、合理、鼓勵創新的考核方式,有利于保證教學質量,促進創新能力的培養。《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公選課過去一直采取期末論文考核方式,出現的問題是學生不愛思考,不重視能力培養,上課不聽,下課不看,有些學生在網上下載文章應付,極易出現抄襲現象。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們在《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教改中試行了多種形式并存的考核,即課堂考勤(占10-20%)、隨堂快速測驗(占20-40%)、課程論文(40-60%)。課堂考勤采用簽到和提問兩種形式,簽到保證課堂考勤的連續性和公正性,而點名提問可防止代簽現象。隨堂快速測驗主要目的是強化鞏固學生對當堂理論的掌握,一般放在當堂課程教學結束時,時間10分鐘,題量控制在10個以內,題型由名詞解釋、判斷、選擇等組成,避免學生覺得作業過多而產生抵觸心理。在課程論文方面,在課程教學內容進行一半時,即鼓勵學生開始寫作課程論文,主題可以選擇課堂上討論的內容,以提高學生對課堂活動的參與度。通過更多和外院外專業的同學交流,為課程論文尋找多方面的觀點和素材。另外,提倡學生結合《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公選課的課外實踐活動進行論文寫作。課程論文一方面嚴格控制字數,一般情況下控制在3000字以內,其目的是防止學生東拼西湊四處抄襲。另一方面,提高課程論文主題的選擇標準,要求學生必須從自身感受出發,結合當前存在的環保與可持續發展的“小”問題,展開討論,談出觀點。這樣的要求大大提高了課程論文的質量,學生必須親自動手查資料,動腦構思形成觀點。《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課程實施這些新的考核方式后,學生普遍反映較好,覺得自己環保知識和寫作能力有所提高。
總之,公選課教學改革涉及多個方面,除了從更新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實踐化及課程考核多樣化等方面開展外,還需要結合學校關于公選課的管理政策,如選課人數、選課學生年級差別、開課學期等方面進行調整。同時,要充分考慮公選課的課程特點,如自然科學類、社會科學類、應用技術類等,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公選課課程的教學改革應全方位開展,多種手段并用,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吳孔亮.高校教學改革視野下提高公共選修課質量的思考[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11).
[2]劉文廣,楊蘭柱.汽車文化,公選課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甘肅科技,2008,24(3).
[3]關勤.加強公選課建設提高公選課教學質量[J].浙江工程學院學報,2004,21(4).
[4]郭小林.改革高校課程考試制度的對策[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11).
[5]韓建宏,孫玨,徐開蕾,吳文彪,黃太權,張勇.討論式教學在中醫內科學臨床實習中的應用[J].西北醫學教育,2012,(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5)03-011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3-056
[本刊網址]http://hbxh.net
生態學是研究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一門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都很強的學科。在當前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矛盾日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受到重視的背景下,人們對生態學的研究、教學和普及越來越重視。目前,生態學課程講授主要是以理論內容為主,在教學方法上主要以講授法為主,重教授而輕實踐,學生大多處于被動地位,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主觀能動性不強,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效果也不好,削弱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因此,為解決生態學教學過程中的種種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從真正意義上增強學生的生態學意識和綜合素質,須按照新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要求,對現有的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進行改革和調整,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提高生態學的授課質量,顯得非常必要。現就幾年來在生態學科研和教學實踐中的體驗,對本課程發展作以下幾點建議與思考。
一、豐富和更新教學內容
讓學生了解本學科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使其明確學習的目的,增強學習的興趣。在生態學教學中,一方面要把生態學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相對穩定的知識和理論傳授給學生,因為這部分是教材的主體內容和生態學的骨架,是學生今后在該研究方向上進一步學習的基礎,是學生理解課堂其它內容的必識。在講授上述內容的前提上,可以根據需要,有針對性地對教材其它內容作必要的取舍和補充。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充實生態學領域的新理論、新技術;國內外生態學發展的新動態、新成果;生態學研究的現狀、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及研究的熱點問題,有效進行理論知識面的延伸與拓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另外,生態學理論教學的內容還應與地方資源環境特點結合,與社會熱點結合,與新聞熱點結合,與生活常識結合,與環境教育相結合,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政策環境相結合,充分重視理論教學內容的充實與完善,使課程內容具有時代性和先進性。這樣才能讓學生具備扎實的生態學理論基礎知識,促進學生生態意識和生態倫理道德的發展,獲得可持續發展的知識儲備和挑戰未來的基本能力。
二、改進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增強教學效果
目前本校生物學專業的生態學課程只有45學時,但在教學內容上,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本課程基本理論知識,了解到本學科的科研成果和前沿發展動態,而且要使學生能夠運用有關的原理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存在著課時少,內容多的矛盾。要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教學目的,就必須改革以教師說教為主的傳統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在課堂上采用啟發式、研討式、案例式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主動參與教學過程。此外,在講授基礎理論知識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需要設立專題講座,可以比較系統地介紹與本學科相關的研究進展、熱點問題或與其它學科的交叉問題等。專題的報告人可以是任課教師,也可以請在某些研究領域有經驗的教授或專家,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也能在課堂上做到教學科研相結合,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另外,可利用多媒體和信息網絡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具有新穎性、多樣性、趣味性,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功能、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助于擴大課堂教學信息量、提高信息傳輸效率等的優勢,運用多媒體教學及信息網絡軟件把清晰逼真的圖片展示給學生,不僅能夠增強教學的趣味性,還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功能,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三、重視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重視實習環節的教學
實踐教學在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科研能力、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通過實踐教學活動,鍛煉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獲得感性知識,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密切聯系。生態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實踐教學會使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學會運用生態學的原理、觀點分析解決生態問題。掌握野外調查技術方法及提高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的技能。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大學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各個高校應重視對大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現階段,隨著行政機關、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人才的相對飽和,本科畢業生工作面向生產單位和基層單位已是一種趨勢。但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有很多學生進入畢業階段仍然不具備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甚至不具備正常表達思想的能力。這與社會發展對生態學方面人才的要求遠遠脫節。學校目前由于經費、交通、安全等各種因素,沒有切實開展生態學實習實踐教學,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生態學課程的教學效果和人才的培養質量。筆者結合本學院生物學專業教學實際,認為可以結合本專業植物學課程野外實習機會進行生態學課程的專業實習,將兩個課程的教學實習結合進行,可以大大縮減實習成本。因為植物學專業實習場所一般都定在植物種類及結構層次比較豐富的山地、草原及森林地帶。在采集植物的過程中,完全可以將生態學重要的經典內容融合進來。通過實地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論認識;通過野外樣方調查掌握“種群空間分布格局特征”、“群落結構特征”、“植物群落多樣性指數大小”等。實習過程中,根據班級人數分組,在老師的帶領下,應用“相鄰格子法”采集群落特征的第一手資料。樣方調查過程中要求學生們觀測認真、調查細致,數據可靠、準確、有代表性。根據野外取得的原始數據再進行實驗室內業整理,對原始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得出可靠的結論并撰寫翔實可靠,較全面的實習報告。這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學生野外調查技術方法的掌握,鍛煉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為學生畢業論文及畢業后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礎。同時,野外實習也可培養學生野外生存能力、團結合作精神、吃苦耐勞精神、熱愛自然和保護自然的意識、鍛煉和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加強科研引導,注重對學生科研能力、創新精神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
加強科研引導,注重對學生科研能力、創新精神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是實現學生科研能力與創新能力的重要條件。教學與科研,相互輔助,相互促進,相互推動.科研賦予教學創新支持,教學反饋科研靈感驅動.加強科研引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讓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使之成為教師科研工作的組成部分,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特定區域內生態環境的現狀、發現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并付諸實施,驗證解決方案是否可行。加強科研引導,可以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同時,對實驗結果進行數據處理、分析、總結,查閱資料等收集整理文獻環節,共同完成科技小論文,不僅可提高學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也可培養學生的科研團隊合作意識。因此,在生態學教學改革中,很多人都提出了教研結合的思想,如劉方明、秦洪文、馬明等都提到了生態學教學應該與科研相結合,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創新能力,促進教學與科研相互增長。目前,學院很多老師都承擔了自治區及國家級科研項目,可以結合老師的課題研究去鍛煉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應用能力。在此過程中,老師還可以教給他們查閱文獻、設計實驗和實驗操作的知識,教育他們養成不斷創新、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
四、加強評價手段的多樣性,完善教學考核體系
成績考核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進行教學評價、取得教學反饋信息的主要方法。傳統教學的考核主要以期末筆試考核為依據,這容易造成學生死記硬背、臨陣磨槍的現象,不能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尤其對學生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極為不利。因此,建立一套適應新形勢下的全新的、完善的考核體系勢在必行。生態學課程考核的重點應該由知識的掌握向能力的提高轉變,除進行規范化的期末考試外,還應包括平時考核、課程論文、實驗實習等。平時考核是對學生平時的考勤和課堂討論、參與回答問題的成績記載,占總成績的30%;課程論文及實驗實習占30%;期末考試占40%。對于基礎性的理論和概念采取閉卷考試的方式進行,但在綜合考核中的比重要減小,運用能力考核可采用開卷。總之,正確全面的考核內容、方式、標準和時間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進學生創新精神的發展,形成科學的學習方法,最終促進個性的發展與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生態,生態教學,體育,學校體育
一、“生態體育教學模式”的背景分析
1、生態及“生態體育教學模式”
近幾年,生態文明的觀念和行為逐漸得到推廣,“原生態”也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和應用。
生物學中,生態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狀態,以及它們與環境因素的相互關系,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習慣。
筆者提出的體育生態教學,即結合社會現狀,以學生生存和發展為目,順應人的自然發展規律,在學生特定階段用與特定階段相適應的方法從學生角度出發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進行教學,關心學生身體,重視學生情感,從而實現對肉體和心靈的雙重磨練,培養較強的適應力與生存力。
2、背景分析
現今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目標,是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提高體能和運動技能水平,加深對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學會體育學習及其評價,增強體育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形成運動愛好和專長,培養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發展良好的心理品質,增強人際交往技能和團隊意識;具有健康素養,塑造健康的體魄,提高對個人健康和群體健康的社會責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積極進取、充滿活力的人生態度。
隨著信息社會的快速發展,學生已不滿足、不樂于教師的傳統教學,學生的被動狀態不利于他們積極性的發揮和個性的培養,他們迫切的需要一種不拘泥于教學課堂,從被動中走出來,走入大自然的教學方式,“生態體育”教學將滿足他們的要求。
二、 “生態體育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
1、內容選擇多樣
學校體育是人一生中進行體育鍛煉的一個重要環節,學校體育可以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身體基礎,為今后科學鍛煉指明方向,因此學校體育要從“大局”出發,教材、教法都要以“健康”為指導,以“終身體育”為目標,與大眾體育相結合,為踏出校門后的自主鍛煉做好生理和心理準備。例如,風靡已久的瑜伽、跆拳道、橄欖球等外來項目,籃球、排球、足球、健美操等傳統項目,都可以作為學校體育的選修教材讓學生了解,以便學生在離開學校后有更多的鍛煉項目可以選擇,而被教師遺忘的單雙杠、云梯、肋木架等也應該發揮它們的作用,而不是被當成擺設。
2、組織形式豐富
由于一些教師的應試思想,體育課要么是機械的練習考試項目,要么就是“放羊”。論文參考。而生態教學是在課程標準指導下,減少教師口頭講解技術的時間,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使學生在不斷嘗試、不斷體驗的過程中學會動作,掌握技術。例如一堂短距離跑的練習課。過去很多教師會從專業角度進行教學,先練習擺臂、原地高抬腿,然后行進間高抬腿,后登跑或者其他,最后加速跑。整堂課過于枯燥且毫無娛樂性。生態教學則順應初中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將“跑”的練習娛樂化、競賽化。準備活動400米慢跑,跑步的同時文藝委員帶領大家唱歌,歌曲要求強勁有力、積極向上;關節操練習交由各排組長負責,隊形不限,便于動作就可以。進入基本部分,教師提出問題“跑步的快慢和什么有關系?”并找出幾個有代表性的學生做示范,讓其他學生找出答案,最后得出步幅和步頻影響速度。再告訴學生后登跑和高抬腿練習可以提高步幅和步頻,教師示范強調要領后,小組長帶領本小組練習,并選出最好的同學代表小組進行組間比賽,看誰的動作做的最好。論文參考。論文參考。教師在此過程中注意觀察學生動作,共性錯誤可以集中講解,個性錯誤則個別指出,重視對“小老師”的培養,使學生的互相幫助多過教師的說教。最后通過接力比賽鞏固提高提醒學生跑的速度。整堂課教師多扮演組織者、協調者、裁判員的角色,做好引導工作,多觀察、少說教。教學場地可以利用校園的馬路、草坪等各種場地甚至學校周邊環境,進行情景式教學,把專業的教學內容簡單化、生活化、娛樂化,從而把時間還給學生,把快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大自然的懷抱中體驗運動的樂趣,培養與人交往、團隊合作等基本能力。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借助校園網絡平臺,開展教師網絡指導學生學習,以學生提出問題,教師解決問題的方式促使學生邊練習、邊思考,讓學生多方位、多角度的進行自主學習,增強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
3、教學目標開放
在過去,學校體育大多以競技體育作為體育課的主要內容,教師把學生當作運動員來上課,要求的過精、過細、過專業,導致學生在課上得不到成功的而放棄運動,甚至厭惡體育課。體育生態教學則要求體育教師針對每一個學生不同的身體條件,提出不同的課堂要求,輕技術、重參與;以學生提高成績的幅度作為標準,而不是“一刀切”的看運動成績是否達標。仍以跑的練習為例。課的內容是橄欖球比賽。場地為半個足球場。7~8人為一組,循環制比賽。比賽規則:組員通過持球跑,傳球的方式將球扔進對方球門即可;一場比賽時間為5分鐘。兩組學生比賽時另兩組在旁觀戰,加油鼓勁。教師在宣布課的內容時,告訴學生今天就是一節“玩”的課,課的目標就是大家跑起來,通過配合贏得比賽勝利。這樣一節課,學生愉快了心情,老師達到了目的,所謂真正做到寓練于樂。
在當今社會,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這樣的壓力已不僅壓到了處于工作狀態的成年人,也壓到了絕大部分的青少年兒童身上,學業的壓力、父母的壓力,學生內在的壓力,把身心還未發育成熟的學生們壓的喘不過氣,體育生態教學要求體育教師充分考慮學生的情感、心理的變化,從學生生理的、情感的角度出發,思考他們的真正需要,以學校體育特殊的學習內容和方法,幫助他們解壓和調劑,發揮當代學校體育的特殊功能。
三、“生態體育教學模式”的最終歸宿
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指向,“從原來階段體育轉變為終身體育,從注重運動技能轉變為重視健康,從學科主義轉變為人本主義”,實為趨向以“人”為本的生態教學的轉變,這首先要有教育者理性的更新,然后建構出與之相應的具體教學法。生態體育教學是對國家新課程標準的一次踐行,以期還給學生一個可以自由呼吸和翱翔的的大自然!
參考文獻:
毛振明《探索成功的體育教學》 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高中新課程――體育與健康優秀教學設計與案例》 廣東省教育廳教研室編曲宗湖體育教學模式問答人們體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