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23 13:12:3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藝術作品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情景教學;生活情景;游戲情景;藝術情景
教學和學習是受到情景所驅使的。通過情景的作用,可以將學習內容跟學習者的經驗聯系起來使學生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所以“情景”被廣泛應用于美術教學中。小學美術自主活動中運用“情景”教學,大多是從學生視、聽、觸、感、情緒的帶動,引起情緒的共鳴,引發其在特定背景下積極參與美術活動。通過情境中的多元感知、相互交流、創作表現,達到更好的美術教學效果。在教學中我是這樣進行情景創設的:
一、生活情景的創設
藝術源于生活,孩子的一切感受都源于對社會的觀察和感知。生活情景最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同時藝術是現實地和直觀地把生活中的場景再現,把自然場景和社會場景搬到課堂,或者讓學生走到社會和自然環境中去,用美術的視角去感受、體驗、品論、提煉社會和自然情景中的美術價值,更好地、自發地用來表現創造。
例如,《生活中的痕跡》一課,我帶領學生到校外尋找不同材質的物體,近距離地接觸大自然,讓學生從自然中體會到不同物體帶來的材質、形體特色。
《洗澡》一課,我讓學生找出生活中有關洗澡的圖片資料并回憶生活中的場景,根據記憶和感受,師生共同分析、討論事物的特點、事件的過程以及情感感受,再用畫筆描繪。記憶中描繪,繪畫中創新,鍛煉了學生的記憶、思考的能力。
生活情景的創設要注重讓學生在日常生活環境中發展、挖掘情景資源,這樣的資源來源于社會、自然、家庭、學校和孩子的經歷、經驗。老師結合學生的認知和繪畫水平對情景加以分析,取其能引起學生共鳴的有審美價值的場景或物體,用美術的形式來表現。生活情景的創設是一種能激發人主動聯想的教學方法。
二、游戲故事情景的創設
喜歡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在游戲中孩子總是比較容易投入,思維也是很活躍的。把美術活動題材安排在一個個游戲中讓孩子在游戲氛圍中玩耍、觀察、體驗、想象、感悟……多種形式,多種材料激發學生對美術課的興趣。
1.利用特殊材料游戲作畫帶動學生的興趣
美術課的表現工具一般情況下用畫筆,長時間使用單調的繪畫材料會降低學生作畫的興趣。于是我們在美術課堂中挖掘身邊可利用的材料來進行美術活動。例如,低年級用指印作畫,廢舊報紙、瓶子的加工利用,毛線的編織手工,紙漿畫形式,在玩的過程中提高了興趣。
2.制作游戲教具和故事創作情景創設
中高年級學生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能把事物完整地、有條理地用語言描述出來,并且用寫作的形式編寫故事。利用這一特點在教學中讓學生自編故事、描繪故事并制作道具。在四年級美術教材《精彩的戲曲》教學中,為了讓學生了解戲曲文化和藝術特色,讓學生設計了一部舞臺劇,根據劇情中人物特征設計制作人物服裝、飾物并進行表演。
把游戲融入美術表現中,讓美術活動充滿游戲的趣味既帶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提高了美術的學習效果。游戲的場景創設是提高學生主動探索的一種教學方法。
三、藝術情景的創設
藝術是情感啟迪、情感交流、情感表達的良好手段,選擇藝術作品或手段創設藝術情景更有利于美術活動的開展。
1.繪畫作品的欣賞
無論是專題欣賞課還是結合教學內容的隨堂欣賞都可以創設欣賞的情景。利用繪畫作品欣賞不僅可提高學生的眼界和審美標準,并且在作品的內容、形式、色彩、構圖等方面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2.音樂的藝術情景
美術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美術。音樂的節奏韻律和美術的疏密、輕重、緩急之間有著一定的關聯性。美術教學將這兩種息息相通的藝術有機結合起來,不但創設了優良的教學情景,而且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在悠揚的音樂聲中更能提高繪畫創作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文學作品的情景創設
繪畫是另一種語言,古希臘詩人西摩尼得斯把繪畫稱為“無聲的詩,把詩稱為有聲的畫”。文學作品的思路、聯想會給繪畫帶來意想不到的啟迪。《詩配畫》練習中,“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讓學生感受如畫的詩意里美麗的色彩。黃、翠、白、青四種顏色明麗和諧,兩只黃鸝點綴在一樹翠柳間婉轉歌唱,真是有聲有色。詩畫結合,使學生達到更高的意境和得到更美的審美享受。藝術情景創設是一種有感染力的教學方法。
在不同的課程中進行不同的情景創設,無論哪種情景設置,只要為學生創設一個自主展示的舞臺,讓他們在學習活動中發揮自身的創造潛能,積極實踐,在體驗中感受美、創造美,就會使我們的美術課堂更加生動有效,更具特色。
作者簡介:
姚秀娟,藝術設計本科畢業。從教多年,教學經驗豐富,在不斷參與各種美術學習、研討活動中,多次獲得“園丁獎”“優秀輔導獎”。在兒童繪畫輔導中有一定心得。《民間文化中的剪紙教學》《關于美術教育中的思考》等多篇論文獲省、市級獎項。在第二屆校級優質課比賽中執教的《指印畫》獲優質課獎。《體驗面塑》等課件被省基礎教研室、省電教館評為優秀課件并獲得獎項,并被評為校級優秀教師。
關鍵詞:文藝評論;價值體系;文學理論;文學批評
中圖分類號:1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54X(2016)05-0071-09
《文藝評論價值體系的理論建設與實踐研究》是2015年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本論文從“我所理解”的角度,闡述對此課題若干方面的基本理解。因為著眼課題涉及的最大外延和最基本問題的初步規劃和設想,所以,粗線條提出的可能研究的若干問題不可能也不打算詳細展開。目的是得到同行學者的討論與批評,以便后續深入研究。
一、如何理解價值體系
體系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體系有怎樣的特質特征?體系自身以及與外在環境有怎樣的關系?
1.體系的概念
漢語的體系/系統,體制(名詞)在英文中均對應為“noun”。英語中此詞語的基本意思有兩個:第一個意思,一整套同時運作的事物,通常被看作是某個結構或某個具有內部聯系的網絡的組成部分的總和;一個復合的整體。例如國家鐵路系統:液體經由管道系統進行傳送。第二個意思,按照已經完成的部分制定的整套規則或程序:有組織的計劃或方法。例如政府的多黨制體系;公立教育系統。從英文原來的涵義,翻譯成漢語后,在不同場所,分別有體系、系統以及體制等表述。
我國《辭海》的“體系”條目說:“若干有關事物互相聯系、互相制約而構成的一個整體。如理論體系;語法體系;工業體系”。從該辭條的關鍵詞“構成”可知,體系是人類為實現某方面目的的人為建構,即有意識的主觀行為。雖說是人為建構,也必須依賴于對客觀規律的認識與把握。例如語法體系,說話是人類原本既有的自然行為,于不自覺狀態中遵循特有規律。語法學家將這種規律總結提升概括為“語法體系”。因此,所謂體系,是基于對于客觀存在事物或者事實的準確認識和把握之后有意識建構的整體。
如上介紹均出自“體系”的本體論角度界定和理解。那么,方法論角度,關于體系會有怎樣的說法呢?“所謂系統方法。就是要求把對象作為一個整體加以認識和改造的方法。就是把系統和環境的關系聯系起來看成一個更大整體來考察對象的方法。也就是說,它是從整體出發。始終著眼于整體與部分、整體與環境相互作用,從而綜合地處理問題,以達到最佳目的的一種方法”。這里的“把系統和環境的關系聯系起來”是個非常重要的思想。讓我們再借助皮亞杰在《人文科學認識論》中曾經就“結構”這個概念的討論,來看體系和系統就更清楚了。皮亞杰說。機體即“―個活的結構構成一個‘開放’系統。也就是說,它在與外界不斷的交流中保存了自己。但它并不因此而不含有一個自身封閉的系統,其要素在從外界吸取給養的同時通過相互作用而得到維持。……這樣一種結構就能作靜態描述,因為它盡管永遠活動著,仍保存著自身,但原則上它是活動的,因為它構成種種不斷變化的相當穩定的形式”。由于結構本身可理解為是一個系統/體系。所以,可將皮亞杰關于“結構”的“與外界不斷的交流中保存了自己”的思想借用來認知系統/體系。
2.體系的特性與特征
本體論和方法論兩個角度的界定,讓我們看清楚了體系的特征和特性。
第一,體系是人為建構的結果。體系是人類為了某方面目的而有意識建構的一個整體。當建構的一個整體訴諸邏輯性的文字表述時,即為該體系的理論形態。緣于人為建構,所以,系統必定具有不斷調整的任務和可能調整的機制。比如,公立教育系統,就要不斷調整到符合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對教育的需求。還要與社會其他部門協調和諧等。質言之,體系建構與調整是有意識的有目的的行為,建構與調整都遵循其相應規律。規律是客觀的,體系建構是主觀的,因此,體系是主客觀相互吻合的產物。
第二,體系具有穩定性、整體性和活動性。體系遵循自己所屬的規律。人類建構體系有目的,在尊重規律基礎上期望體系穩定和完整。比如,公有教育體系,一旦形成就具有各層次教育的搭配協調。以保證其穩定和完整。此即穩定性和整體性。穩定性和整體性如何得到保障?依靠其活動。活動的涵義,包括體系內部的各層次和組成部分之間的調整,也包括“把系統和環境的關系聯系起來”,根據環境變化而對體系進行調整。這就形成了活動性。活動性乃為體系的重要特性之一:體系之內各個部分以及各部分均分別地與整體具有內在聯系,這種聯系是維持其活動性、穩定性和整體性的保證。
第三,體系的相對性。體系多大呢?從如上皮亞杰關于結構的理解和表述中可以看出來,體系是相對性概念,不是大小概念。對外在環境來說,它是一個整體即體系,對它內部的某個部分來說,這個整體相應地又成為了外在環境。即任何一個體系都有其內外兩個方面的相對性。比如公有教育體系,其外在的社會整體是一個體系,其內在的某個層次的教育也自成一個體系。相對特性決定了它的活動性,對內對外的活動,以維持其穩定與完整。體系的相對性,要求體系的設計者具有辯證思維。
那么。什么是價值體系?這就需要首先確定文藝評論。文藝評論的性質和文藝評論價值體系的價值,都與文學觀念密切相關。而對于體系的準確理解,才能準確理解以怎樣的文學觀念為基石建構文藝評論價值體系,所以,文藝評論、價值、體系是三個互相牽制的概念范疇。此部分只好暫且放下“文藝評論”和“價值”兩個概念。在如下幾個方面,基于體系的本體論和方法論兩方面綜合性理解,來探討建構價值體系必須的理論基礎和邏輯起點及相關問題。
二、文藝評論價值體系建設的理論基礎和邏輯起點
“文藝評論”的“價值體系”建設是人為的有意識的理論工作,有怎樣的文學觀/文藝觀,就有怎樣的文藝評論價值體系理論建設的邏輯起點。古今中外有過很多種文學觀,文藝觀,認可和選取哪種?筆者以為,我國新時期是文學研究廣泛汲取中西方歷時與共時的文學思想資源并加以反思、批判與創新的重要時期。也最具系統論思想方法,是最值得關注和珍視的理論時期。這個時期文藝學重要的理論成果可以作為理論基礎和邏輯起點。
1.系統論視野中的新時期文藝學重要理論成果的考察
新時期30余年,我國文藝學界建設當代文學理論有四個方面的資源:其一是當下文學創作經驗的總結:其二是“五四”以來建立起來的現代文學理論;其三是中華古代文學理論;其四是西方文論中具有真理性的成分。在如此理論資源及其繼承創新實踐背景下,我國新時期文藝學創獲了諸多理論成果。其中得到學界共識并在批評實踐中不斷得到檢驗的重要理論成果有:文學審美特征理論、文學反映論、文學是顯現在話語蘊藉中的審美意識形態觀念、文學活動論、文體詩學、比較詩學、文藝心理學等理論。那么。這些理論之間具有怎樣的內在關聯性?具有關聯性并且自洽,則表明這些理論可以與一個關于文學的共同本質的原理相統一。或者說。以某種關于文學本質的理論與相關理論可自成一體地成為文學基本原理。
獲得學術界共識的文學理論成果及其相互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如下:“審美特征”論。確認了“審美”是文學整體性結構關系生成的一種形而上的新質。審美是主體與客體、個人與社會所締結的一種特殊關系。……審美的根本功能是為了創造人的完整的精神生活,為了獲得完滿的人性,為了使人成為“全面的人”。審美特征論探究起步于文學本質的理論反思。反思之結果是取代了“形象特征”說。最后落腳于文學基本特征理論。文學反映論,此理論是從文學與整體性生活關系的角度,以文學審美特征區別于一般認識論的對于整體性生活的審美反映。這就決定了存在與意識、社會基礎與上層建筑乃至意識形態關系的維度,可順乎學理地得出“文學是顯現在話語蘊藉中的審美意識形態”的觀念,此觀念被有的學者看作新時期文藝學第一原理。朱立元等在總結“文藝理論中國化”工作中,也認為“審美意識形態論不僅是新時期文藝理論對于文藝極端政治化、意識形態化反撥的結果,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肇始于20世紀初我國現代文藝理論意識形態論和審美論兩脈的揚棄與重建,代表了新時期以來文藝理論建設和發展的重要成果”。當然,關于審美意識形態概念及其思想辨析,需要單獨研究。而且此概念在錢中文教授和童慶炳教授,以及其他一些教授的理解和表述中也有差異。但諸位學者以此為文學的基本性質這一點上沒有大的分歧。童慶炳教授將文學認定為具有審美與意識形態雙重性質,而且表述為文藝學的“第一原理”。這樣,文學審美特征論、文學反映論和文學審美意識形態論三者就構成了關于文學本質的基本理論。他將的“人的活動”思想引入了文藝學理論,認為文學以活動的方式存在,是整個人類活動中一種高級的特殊的精神活動:這樣的審美活動。是人與對象的詩意情感關系,導致人的自覺能動的文學創造,同時確認了文學是人的本質力量的體現。這就構成了文學活動論思想,文學活動包括作家的創作、創作之結晶的文學作品、作為文學接受者的一般讀者和批評家。構成這個活動得以運行的是人類生活的世界。文學活動處于運轉中,活動的各個環節并非直接連接,新時期文藝學充分注意學理性。認為作家與作品、作品與接受者等各個部分之間,以及各個部分內部,均存在若干尚不十分清楚的需要探索的過渡性因素。這些過渡性因素恰恰是文學基本理論更加細化的部位。從文藝學界既有探索和研究成果來看,業已發現并論證了世界與文學活動中的主體(筆者認為包括作家和接受者)的“一般中介”――社會心理,以及文學活動中的主體(筆者認為包括作家和接受者),以及該主體與作品之間的“特殊中介”――藝術文體。僅從作品這個組成部分自身來說,則存在著形式與內容的互相征服說,相互征服之結果的文體,則具有若干層面,這些理論涉及到新時期頗有成就的文藝心理學理論、文體詩學理論以及中西比較詩學等理論領域。文學審美特征、文學是顯現在話語蘊藉中的審美意識形態等關于文學本質的觀念與思想,均合乎邏輯地滲透在文學活動過程中。童慶炳教授所著的《文學活動的審美維度》一書全部四章的題目最準確地標示了如上理論邏輯:“第一章:文學活動的審美本質”,“第二章:文學創作的藝術規律”。“第三章:文學作品的審美結構”,“第四章:文學接受的藝術規律”等。從如上梳理和辨析,可以合乎邏輯地認為,從文學活動論切入,可以順乎學理地與文學審美意識形態的本質以及細部的文體學、文藝心理學等相關的具體理論相互兼容與支持。由此。筆者嘗試從文學活動論切入,考察從該活動系統可否延伸出文藝評論價值體系理論建設的內在要求。
2.文學活動的系統性與文藝評論價值體系理論建設問題
如果說,文藝評論價值體系理論建設是一個人為的任務,那么,這個任務是怎樣提出來的?從上面介紹的新時期各種得到共識的文學理論成果來看,它們相互之間圓融自洽,體現了文學的系統性與整體性。其中的審美意識形態作為本質,滲透于文學活動全過程,這就形成了一個以審美意識形態為本質的文學活動的概念。那么,文學活動的內涵與特征如何?
文學活動的內涵是:“第一,文學活動是滿足人的高層次需要的一種高級精神活動。……第二,人的需要作為人的活動的動力,決定著活動的本質。文學活動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活動主要是為了滿足人的審美需要而產生的。因而文學活動的獨特本質是審美。”文學活動具有哪些要素呢?“人的活動的要素共有兩個:主體及其能動性,客體及其屬性。所謂活動就是這兩個要素之間所產生的復雜關系。具體到文學活動,其要素是四個:第一主體及其能動性(作家),第一客體及其屬性(生活),第二主體及其能動性(欣賞者),第二客體及其屬性(作品)。這四個要素,構成了兩組關系,即第一主體及其能動性與第一客體所形成的關系(作家與生活的關系),第二主體及其能動性與第二客體所形成的關系(欣賞者與作品的關系)”。這個文學活動的思想與美國學者艾布拉姆斯的“藝術批評的諸座標”即四要素的思想,殊途同歸。
藝術接受者包括哪些主體?童慶炳教授在《文學活動的審美維度》的第四章《文學接受的藝術規律》中提出“審美接受可分為一般讀者的欣賞性接受和批評家的批評性接受兩種。欣賞性接受更重感性,批評性接受更重理性,但審美則是它們的共同特征”。由此可知,在文學活動思想中,批評家處于接受者位置,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欣賞者。批評家秉承怎樣的文學觀念、評價標準。以及批評發生怎樣的效應等,都將存在于文學活動中,并且與整個文學活動的其它部位發生內在聯系。在我看來。第一,批評家對于作品的批評、對于文學發展整體的把握和評價、對于新萌芽的文學思想和思潮的警覺與表述、總結等,其中影響較大者,均推動了特定時代的文學思潮、審美追求等,并以各種方式和渠道滲透并影響到作家創作的各方面。無論作家認可與否。第二,一般讀者雖然不是批評家,但是他們有自發性的評論。即法國文學批評家蒂博代區分出的三種批評之一的自發的批評。街頭巷尾、親人聚會等都隨時議論自己看過的電影、電視劇和閱讀的文學書籍,這是自發的評論。自發式批評是構成社會精神文化生活的軟性存在方式。批評家與一般讀者同為接受者。但是批評家對作品的品鑒與評論對一般讀者的藝術接受都會發生影響。第三,批評家批評的主要對象是藝術作品。批評既有對于藝術魅力程度的評鑒,更有對于其藝術價值構成機制的分析,并通過分析而合乎學理地轉向審美價值的評價。第四,批評家對作品做學理性分析與評價,作為對于文藝作品內部藝術規律的不斷發現和逐步深入,對于藝術作品的理論凝煉產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第五,無論對于作家、一般讀者。還是對作品的品鑒、評價和判斷,都以審美評價的方式,通過各種復雜的渠道影響到社會生活。特別關涉到人文理想等精神價值領域。質言之。與世界發生了聯系。當然影響不是直接發生的,而是經過“一般中介”――社會心理所發生的。既然批評家在文學活動中處于如此位置,有其特定功能,并且與其他各部分有內在關聯。那么,在批評實踐中,批評家以怎樣的文學觀念及融匯于其中的價值取向予以批評實踐?這種實踐是否有益于文學活動健康發展和人的審美需要?這些問題需要理論來回答,即應建設批評家可秉持的價值取向、立足點、評價標準等理論,質言之,從文學活動論的讀者接受部分,以及批評家部分,自然可延伸出文藝批評價值體系的理論問題。換個角度說。即這種理論問題的提出,緣自文學活動論邏輯鏈中的作家創作論、藝術作品論、鑒賞論等理論,當然,更是來自文學活動的各個部位的實踐。
3.文藝評論價值體系的邏輯起點
第一,文學活動論各個組成部分的相互制約關系,是文藝評論價值體系建設問題提出的理論依據,活動的實踐則是問題提出的現實依據。第二,文學活動論本身的“世界”因素,就是以一個更大于文學活動的外在環境即社會環境及其活動為條件的。質言之,文學活動論體現了系統論思想方法,具體涉及到價值,則給予價值產生于關系的思想方法。第三,因為文學活動論以系統論為思想方法。所以,可以恰當地解決文藝,文學的區分和關聯問題。
三、從兩種批評理論的關系與內在悖論看文藝評論價值體系理論建設
文藝評論是有意識的理性活動。涉及文學觀念和不同層次的批評理論等諸方面。文學觀念問題,通過前面的理論梳理,確認文學是審美活動,是顯現在話語蘊藉中的審美意識形態。以此文學觀念為基石延伸出來的文學理論各組成部分具有自洽性和內在邏輯性。
1.既有文學批評理論及其實踐的現狀分析
既有文學批評理論,蔚為大觀的主要為探究文學作品藝術價值形成機制的批評理論。我們承認,文學以審美特質即其藝術魅力而掌握住讀者,換個角度說,讀者被其藝術魅力所感染使其價值得以實現。因此,批評以確認作品藝術魅力為前提,但是,批評家與一般讀者的不同,在于他要繼而說清楚,這樣的藝術效果是如何獲得的,如何獲得就是藝術作品的藝術魅力形成的內在機制,也可表述為藝術價值形成機制。那么,與這樣的批評目的相關的具體批評理論有哪些種類呢?筆者從自身研究經驗和對諸如敘事學等理論的掌握和理解,認為可以分為如下兩種。
第一種,具體文體的作品本體理論。比如詩歌藝術本體論、小說藝術本體論等。一塊金幣的這面是本體論,另一面就是方法論。例如敘事學,就是關于敘事作品構成的本體理論,敘事學關于敘述人稱、視角和敘述時間等形式方面的理性探究,關于敘事作品作為一個陳述句,它有怎樣的故事語法的說明等,如果批評家將之用來批評敘事性作品,即為探究藝術價值形成機制的學理性批評理論。運用敘事學理論可以分析敘事性作品如小說“怎么樣”(有沒有藝術魅力)、“如何”(藝術效果有哪些)等,即能說清楚該小說作品如此吸引人感染人的審美效應的原因。從工作原理和方法說,這種理論和運用此理論的具體批評。必定是分析性質的。新時期以來,由于廣泛地借鑒中國古代文論、中國現當代文論和西方古典和現代文學理論,這樣的具體文體的作品本體理論。成果非常豐碩。
但是從如上理論,自然引發出了一個問題:探究文學作品藝術價值形成機制的批評理論,畢竟屬于分析性理論。分析性理論可否與評價性理論銜接?如果可以。那么,分析性批評就可以自然地轉換為評價性批評,即可理解為,分析性理論和評價性理論具有學理的自洽和兼容性。評價性理論也就應該歸屬于文學理論范疇。而不是文學之外的用來評價的什么理論了。如果不可以,那么,就可認為分析性批評理論屬于文學理論范疇。而評價l生批評理論則屬于文學理論范疇之外的其他理論領域。筆者認可前一種,當然具體論述和形成系統理論的任務非常復雜。
第二種,分析性批評理論學理性地轉向評價的批評理論。文學理論已經區分出詩歌學和解釋學兩種文學研究模式。“詩歌學以已經驗證的意義或者效果為起點,研究它們是怎樣取得的。而解釋學則不同,它以文本為基點,研究文本的意義、力圖發現新的、更好的解釋”。前述的第一種,目的就是研究作品的意義或者效果是怎樣取得的。從邏輯上說。如果一部作品經得起藝術價值形成機制的分析,說明它確實具有藝術價值。那么,所謂的藝術價值是什么呢?是合乎人類與現實的詩意情感關系,確證了人類對于向往的精神家園的審美追求,體現了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那么,應該說,這樣的作品就是有價值的。由此可知,分析性和評價性理論的銜接以及評價性理論的具體內涵和內容,就是筆者所說的第二種理論。目前這種理論尚未存在。筆者基于經典文學作品文本分析理論與實踐,逐步產生這個理論設想。認為“文學作品的文本分析。怎樣進行價值判斷和評價?不是主觀隨意地、無根據地判斷和評價,而是基于分析的判斷和評價。即從學理分析自然轉換至判斷和評價”。有了此判斷和評價。分析性批評才真正落實在文學的人文屬性之上。筆者既往對敘事性作品的研究中曾經做過若干探索,諸如文本內外方法互相結合轉換:以及晚近的故事理念文學批評觀之下的“作品內外精神同構的故事批評方法”、“系統觀視閾的故事批評方法”、“‘宏隱喻’視閾的故事批評方法”、“口頭與書面相通的故事批評方法”、“互文視閾的故事批評方法”、“品味與辨析講述者的故事批評方法”、“文學文體學視閾的故事批評方法”等。筆者表述為“此書所謂方法論是以故事為切入點的文學批評方法論”。但這個探索性研究的論題限定在敘事性文學作品批評方法論范圍,尚未提升到一般文學原理層面。現在,從如上兩種批評之間的關聯性來看,文藝評論價值體系視閾中重新探究的理論任務自然提了出來。
目前的批評實踐中側重分析陛的批評,一般具有學理性,屬于學術性批評。側重價值性的批評,常與分析分開而脫離了學理。即直接介入評價和判斷。筆者以為。這呈現為理論上的自相矛盾,乃為悖論,作為一個問題需要研究。
2.既有批評理論及其觀念的悖論分析
既然既有批評理論存在上述問題,那么,與文學理論的既有觀念有怎樣的內在關聯性?
我國學術界有學者認為。應該區分出“一般文學觀”和“文學價值觀”兩種觀念。認為“一般文學觀念側重于認知對象‘是什么’方面的問題,……一般文學觀念屬于‘事實認知’,……是一種以思維方式為核心的社會意識形態,本質上是闡釋性的、說明性的、其最高層次是科學的、系統的文學知識體系”。側重認知對象“是什么”方面的問題。屬于“事實認知”。文學價值觀側重于認知對象“應該如何”方面的問題,屬于“價值認知”,是一種以基本評價標準為核心的價值信念。本質上是一種價值尺度,其最高層次是審美理想,即內在的、穩定的評價模式。以“事實認知”為主要目的的批評理論,置于一般文學觀念之下。以“價值認知”為主要目的的批評理論。置于文學價值觀之下。筆者以為,如此區分必定會相應產生一些理論困難。
認為“事實認知”為主要目的的批評為分析性的、知識特性,這點筆者沒有任何異議。但是,如果認為“價值認知”不屬于知識,自然不能屬于文學原理范疇,對此我有異議。因為,這涉及了若干問題:一般文學觀念是否含有價值成分?對作品價值評價的理論是否可納入文學理論知識體系?筆者進一步整理了我國目前的批評理論,以為目前將一般文學觀和文學價值觀分而置之的理念和思路有一定問題。如果從文學審美特性角度和審美意識形態的本質論來看,一般文學觀念就是文學價值觀念。文藝作品“應該如何”的理論理當屬于一般文學觀念覆蓋之下的批評理論。我國新時期的文學審美特征論認為。“文學的對象和內容必須具有審美價值,或是在描寫之后具有審美價值”。這就可推導出,文學是與審美價值相關聯的事物。文學具有審美價值。不僅取決于“文學的對象和內容必須具有審美價值”,諸如與人的精神具有感應的優美、壯美、崇高等感情,而且,還取決于那些經過描寫之后具有審美價值的生活。可見文學審美在對象、內容以及反映方式兩個方面。都有自己的特性。從審美反映的對象看待對象,總是以審美情感來判斷與評價。以對象能否契合和滿足主體自身的審美需要為原則。從審美目的看,“由于審美的對象是事物的價值屬性,是現實生活中的美的正負價值(即事物的美或丑的性質),而美是對人而存在的,是一對象能否滿足主體的審美需要,從審美對象中獲得某種滿足而引起的。所以,從審美愉快中所反映出來的總是主體對對象的一種直接或間接的(即通過對丑的否定來肯定美)肯定的態度,亦即‘應如何’的問題。這就決定了審美反映不可能以陳述判斷,而只能是以評價判斷來加以表達”。質言之,作家藝術家面對創造題材和對象內容,以審美原則為選擇評價之根本。讀者閱讀和接受文學藝術作品,也以審美原則為選擇和評價之根本。文學本身即關涉人們的精神家園的審美活動,其發生本身就有實實在在的功利性,或者按照康德所說的,其呈現為無目的的合目的性。表面超功利無目的,內在本質上卻合乎人們追求自由、美好生活的總目的。這是一般美學表述,文學原理的表述,則是“文學是顯現在話語蘊藉中的審美意識形態”,不僅由于意識形態與人們的情感和精神世界的互融滲透關系,還因為意識形態會反作用于社會生活,不斷改變人們精神生活環境等,由此自然地具有了功利性。因此,從文學本性來說,作為原理的文學理論,也就具有價值特性。所以,作為文學原理的文藝批評理論應該含有兩種義項:擔負搞清楚“應如何”的藝術是如何構成的?其藝術價值形成機制如何?從批評任務自身來說,就包含價值判斷和評價。
筆者以為,恰恰是從目前批評理論的現狀出發,我們發現了這個觀念性問題。也再次證明:文藝評論價值體系的理論建設之必要。
3.文藝評論價值體系視野的批評理論假設
文藝評論價值體系中題中應有之義的批評理論,應是怎樣的理論?
在尊重既有具體文學批評理論基礎上。探尋價值體系范圍之內的某種銜接批評理論,以便與既有具體文學批評理論兼容。這種理論既是從文學活動中的批評家延伸出來的,同時,又遵循文學基本原理范圍內部各種因素特質的邏輯聯系,因此,也具有文學原理之本質。它的特性應該具有兩個方面:其一,從體系來說,它是知識性的、原理性的、穩定性的。其二,此批評理論用于文學批評,即可體現“應該如何”的價值判斷與引導的功能。質言之,將以往脫離學理的直接價值判斷和評價的文學批評,納入到學理性批評范圍之內,從非學術活動轉變為學術活動。
這既可以看作是一種理論設想,也可理解為是文學批評理論自身呈現的文藝評論價值體系理論假設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四、文藝評論價值體系與批評實踐的關系
1.價值體系與批評實踐的印證關系抑或例證關系
為什么提出這樣的區分性問題?所謂印證關系,就是說本文列出的四個批評實踐性子課題,對批評實踐歷時與共時的考察應該能夠印證文藝評論的價值體系。那么,可以印證嗎?根據托馬斯-阿奎納的看法。形而上學或存在論所探討的固有對象即是“是”自身。他在論證“是”自身的時候。指出“是”包括本質與存在兩種形態。存在形態先于本質形態,存在的“是”是“是”最具體、個別的、實體的獨一無二的完美實現。這是他區分出“原初性存在”和“邏輯性存在”的基礎。因為。他認為存在形態先于本質形態,所以,他強調“原初性存在”的“是”重于“邏輯性存在”的“是”。對應于我們的話題,具體的批評實踐是原初性存在,而價值體系則是邏輯性存在。這符合事實,因為批評總是分散的自發性存在。價值體系則是在考察和歸納、總結批評實踐基礎上,并依據一定理論起點而形成的理論體系。但是,這樣的體系一旦成型,就不再直接與批評實踐直接對應了。從實踐到理論的體系性,中間經歷若干范疇的、具體理論環節的轉化,由此,已經不可能互相對應,根據此原理,本文不取印證式關系,而采取例證式關系的研究邏輯。所謂例證式關系,是指在考察具體批評實踐的時候,根據這些批評各自特點并從某個側面可以證明價值體系的理論。就表明作為體系的理論具有合理性。因為普遍性具有最大覆蓋性和包容性。理當能夠覆蓋住各種批評實踐的特殊性。或者說,批評實踐的特殊性中因為具有普遍性因素,才可被普遍性的體系所覆蓋。
2.實踐性批評對于文藝評論價值體系建設的意義
如果說實踐性批評對于價值體系是例證式關系,那么,實踐性批評自身的本體性意義在哪里?明了了這一點,即為抵近“實踐研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實踐性批評的意義在于:第一,實踐性批評涉及到文學的各個門類、各個階段及其意識形態環境、各個民族和各種文體,所以,它自身攜帶著全部豐富性和復雜性。向價值體系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這就實際地規約著價值體系理論的外延、范圍和覆蓋性。比如,我國少數民族文學,其口頭文學的模式、母題、類型等,在當下作家書面文學中依然占有很大比重,特別是對于敘事文學產生深遠影響。批評如果尊重這個特點,那么,少數民族敘事文學批評的實踐性個案。就要求價值體系建設要考慮此因素。第二,實踐性批評自身就是動態的發展的,而且橫向地與當下社會環境和文化語境、意識形態背景等密切關聯。最突出的例子是,中國古代文學經典在當代依然有大量讀者,特別是被如香港、臺灣和澳門的人們閱讀,則可能出現不同價值觀背景下的審美判斷差異乃至相反理解。這就向價值體系提出了歷時的縱向的動態因素問題。也提出了不同語境的差異問題。再如。兒童文學隨著生活的變化,文體、傳播和媒介都不斷發生變化。以往界定文學作為審美意識形態本質的時候,幾乎是將兒童文學忽略不計。兒童文學似乎不存在意識形態性成為歷來的潛意識。但其實不然。比如,圍際知名兒童文學研究專家彼得?哈林戴爾(Peter Hollindale)在1988年提出“童書與意識形態”,從意識形態角度來看兒童文學,哈林戴爾由此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就此話題發言的專家。再如,杰克?齊普斯(Jack Zipes)側重童書/童話對兒童社會化的影響問題研究,極有影響。賀伯特?寇爾(Herbert Kohl)舉西方孩童耳熟能詳的童書《大象巴巴》的故事為例,深入剖析成人、童書與兒童的權利運作關系問題。賈桂琳?羅絲(Jacqueline Rose)擷取精神分析理論,以西方兒童文學名著《彼得潘》為例,闡明“兒童”概念乃是成人欲望的想象。這些遍布世界各地的兒童文學批評及其理論,相對于價值體系,是實踐性的,但給予我們以靈感:兒童文學和童書,在孩子價值觀形成中的地位和機制是什么?非常值得研究。需要納入價值體系思考中。以往我們理解的兒童文學就是孩子睡前的講故事,現在則必須放置于文化傳播重要手段的地位來思考了。
價值體系與批評實踐的關系,概而言之,體現了關于系統/體系的特質和特征。最主要地是體現了前面所述的體系/系統只有在與外界交流互動中才能保存自身的特質和特征。但它并不因此而不含有一個自身封閉的系統。批評實踐則是作為環境/外界與價值體系交流最密切相關的方面:由此可見,“文藝評論價值體系的理論建設與實踐研究”選題,具有內在科學性、合理性和實際可操作性一作了如上幾個方面的大致討論和理論設想,現在可以初步給予文藝評論價值體系的理論建設一個定位了。
五、文藝評論價值體系的必要說明與定位
1.說明及其簡要論證
說明之一:關于文藝評論。
文藝評論,字面看應該指包括文學、影視、繪畫、音樂等所有當代藝術分類所可囊括的所有藝術樣式。但是,考慮到倘若顧及所有藝術樣式。勢必分散力量,與“有限規模”的要求不符,故而將“文藝評論價值體系”界定在文學評論(批評)的價值體系。
那么,如何理解并解決以文學評論(批評)的價值體系界定“文藝評論價值體系”,并能體現包含各藝術門類的“文藝評論的價值體系”的應有內涵?
首先,歷史依據。受蘇聯學術命名和規范的影響,建國初期,我國將研究文學發生發展、文學創作以及作品形式和文學接受活動等原理和規律的學科,認定為文學學。照顧漢語習慣稱之文藝學。
其次,學理論據。關于文學“審美意識形態”論,1988年童慶炳的《文學理論導引》從三個層次討論文學的本質特征,分別為,第一層次。文學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與其他社會意識形態有共同的本質。都是社會生活的能動的反映。第二層次,文學這種意識形態在內在內容和形式上有它的特殊本質:文學是一種審美意識形態,它以人的整體的具有審美屬性的生活為獨特內容,以藝術形象為反映生活的獨特形式。第三層次,作為語言藝術,文學又有區別于其他藝術的特性,即藝術形象的間接性,描述生活的寬廣性、蘊含恩想的深刻性和語言媒質的韻律性。這個論證邏輯顯示出,僅在第三層次上,才區分文學與其他藝術的不同,可倒向推導出,所有藝術門類均具有第一、二層次的屬性。那么,如果具體到文藝/文學之關系,筆者以為,在認可審美意識形態的前提下,可以將層次作些調整。即可否把文藝價值最基本的審美情感設置為第一層次。這是超越于時代、民族具有共同性的因素。意識形態則為第二層次,第三層次為藝術形式等技術方面因素。著名美學家蔣孔陽在1980年發表的《美和美的創造》一文提出,“藝術的本質和美的本質,基本上是一致的。美具有形象性、感染性、社會性以及能夠實現人的本質力量的特點。藝術也都具有這些特點,正因為這樣,所以我們說,美是藝術的基本屬性。不美的‘藝術’不能成為真正的藝術。從事藝術工作的人,不管他辦不辦得到,但從本質上說,他都應當是創造美的藝術的人,創造美和創造藝術,在基本的規律上是一致的”。我以為,蔣孔陽教授的表述可為支撐。倘若如此理解文學作為審美意識形態并兼顧到其他藝術門類,在邏輯上如果行得通,是否可解決以文學代替或者代表文藝卻不周延的問題?
最后,理論發展事實的依據。中國和西方,指稱文學的詩學,都是發源最早到目前為止也最成熟的藝術種類的理論。西方從柏拉圖的《理想國》對詩人的理解、界定與態度,以及亞里斯多德的《詩學》等理論的著重點均為文學。中國先秦有儒家和道家,雖然也有文學之外的如音樂理論《樂記》,但非常側重音樂的感物而動與樂察民心的價值。總體來說,是綜合性討論藝術。藝術觀念與思想中對文學的關注非常明顯。現代門類藝術概念的發生是18世紀的事情。1746年法國神學家和藝術理論家阿貝?巴托(Abbe Batteux)以認識論哲學為基礎,在《歸結到同一原則下的美的藝術》一文中,首次對藝術進行了分類。其“美的藝術”含有音樂、詩、繪畫、雕塑和舞蹈等五個藝術門類。與“美的藝術”并列的還有“居中的藝術”(含有建筑和論辯術)以及“機械的藝術”(含有紡織等)。可見藝術門類區分及其理論比文學理論要晚得多。其理論成熟程度自然要有所不同。至于影視藝術、攝影藝術等依賴現代技術而出現的藝術門類,其理論更為晚近。所以,以成熟的文學為討論藝術的本體有其合理性。
說明之二:關于價值。
何為價值?
《辭海》的“價值”辭條表述為:“指事物的用途或積極作用。如參考價值:有價值的作品。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商品的基本屬性之一。”。辭條乃為最基本與客觀的表述。其實,關于價值為客觀自在存在,還是在關系中存在,始終是價值理論的不同思想。
價值理論從古希臘的柏拉圖起就誕生了,但是。直到19世紀初,超越于經濟范圍的價值論,作為哲學分支的獨立理論和學科方才誕生。價值概念,起步于經濟學并超越于經濟學,進而轉向了并進入一般價值理論。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馬克思說:“價值”這個普遍的概念是從人們對待滿足他們需要的外在物的關系中產生的,是人們所利用并表現了對人的需要的關系的物的屬性,表示物的對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屬性。馬克思關于價值的最值得關注的思想,是他在《資本論》中提出的“價值對象性”概念。馬克思把物的社會存在描述為物的“價值對象性”。并且把價值的對象性和價值予以區分。將價值看作是價值對象性的表現形式。捷克哲學家弗-布羅日克汲取了馬克思的這個概念。將其提升為價值論的基本范疇:“這是個富于獨創性的見解。他所謂的價值對象性,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為我之物’(不論是自然的還是人造的)對社會的人具有的功能。”即“價值對象性”是建立在價值和價值需求評價主體之間的關系性概念。由于價值對象性是與人有關系的概念。方可理解為是“為我之物”。概而言之,凡是和人類建立了功能性關系的事物。就是價值對象性存在物。這就應和了馬克思關于價值與價值對象性相互區分的思想。而且可以概括為:表現為一定價值的價值對象性,是由客體在社會實踐中所獲得的地位和功能所決定的。由此,關于價值,可概括為:其一,不存在自在的孤立的價值,所謂“指事物的用途或積極作用”,一定是指事物對誰有用途或積極作用。即“將價值看作價值對象性的表現形式”。其二,價值存在于和需要評價主體的關系中。在這個角度看,價值的存在即價值對象性存在。其三,價值因為與人的需求關系密切而具有類別和等級。
如上介紹了價值產生于關系的思想,在價值哲學中的體現和表述。其實,本論文以文學作為審美意識形態并存在于文學活動論為本課題理論基點,已經蘊含了審美價值產生于關系的文學思想和思維方式。
2.文藝評論價值體系理論的定位
第一,定位于文學基本原理。
由于從文學活動延伸出來的理論與實踐性問題,而文學活動業已有自身的基本性質的規定,關于此性質的理論即為文學原理,所以,文藝評論價值體系理論定位于文學原理,邏輯上應該說得通。按照邏輯,如此定位應該具有下面一些特點:首先,它具有自律性,也就是說,它自成體系,又與既有文學原理具有兼容、貫通、內在邏輯關聯性,由此而具有整體性。其次,它也受其他諸多因素影響而出現他律特征,因為外在環境會有變化,文學原理內部和理論之間相互銜接部位的若干新理論的出現和更加細化,都需要不斷有所調整,由此具有活動性。最后,因為與文學原理各部分有互相兼容貫通和內在邏輯聯系,所以,它總是通過學理論證而獲得的。由此而具有知識性和科學性。這些乃為人文科學的特點。質言之。該體系建立后屬于文學基本原理,即文藝評論價值體系是具有穩定性、完整性、活動性、科學性與知識性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