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30 11:39: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態經濟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技術創新;經濟生態化;管理技術創新;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迅速崛起,在短短二十多年里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生產制造中心。可以說,中國人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但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受到了嚴峻的挑戰。能源需求量的高速增長,生態環境污染的日益加劇使得我國主要靠能源和原材料等硬資源投入的低技術附加值和低管理附加值的經濟增長方式已經難以為繼,經濟的集約化轉型已是勢在必行。要達成集約化的目標就要促進技術的革新。這里所說的技術革新不僅指的是工藝技術的革新,也包括管理技術的革新。技術革新是我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需要,也是促進經濟產業由低端向高端游移,增強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需要。
技術革新可以促進經濟生態化發展。所謂經濟生態化發展是指通過生態理念的滲透使經濟系統具有生態功能從而使經濟逐步演進為生態型經濟的一個過程。通過技術創新可以降低經濟發展對能源和原材料的依賴程度,降低能源和原料的附加值比重,提升產品的科技附加值和管理附加值,減輕產業發展對生態環境的污染,促進經濟生態化發展。有學者曾計算,如果美國底特律的汽車制造企業也能按照硅谷半導體技術的跳躍性發展(集成電路發展的摩爾定律:每18個月速度和集成度提高1倍,價格降低一半)的話,那么汽車將以超音速的速度行駛,而且每一萬里耗油將不到1盎司燃料,購買成本將不到25美分。[1]。摩爾定律表明,技術創新可以使產業顯現出相對傳統低技術產業的生態化特征。同時,技術創新可以產生較高的投入產出比。比如,生產1000噸玻璃纖維所需能源只有生產1噸銅的5%,但后者卻能比前者創造出更大的效益。技術創新節約了資源,加強了產品功能,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和資源有效利用率,使得單位經濟的增長對自然環境的依賴和破壞程度日益減小,有助于緩解經濟發展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因此,技術創新已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基礎之一,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進行能源替代和資源開發,已經成為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2]
我國是一個擁有十三億人口的國家,而且還是一個處在工業化過程之中的國家。這樣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們不可能像某些發達國家那樣通過傳統產業的弱化來促進經濟的生態化發展,而必須走技術創新提升傳統產業的道路。這一點在國內學術界已經形成了共識,但在重視程度上,我們在實際應用中卻往往對工藝技術創新青睞有加,而忽視了管理技術創新對經濟生態化發展的重大作用。
管理手段技術的創新主要表現為現代信息手段對管理方式的重構。管理信息技術創新,在各產業大規模推廣應用信息技術,通過信息化的共享平臺可以實現“虛擬制造”,通過系統整和可以大量節約包括能源、材料在內的各種資源,實現運營成本的下降,促進經濟生態化的進程。農業管理信息技術創新,利用計算機和控制技術可以實現品種培育、模式化栽培、節水灌溉等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工業管理信息技術創新,應用計算機集成制造技術可以縮短產品開發周期,降低制造成本,增加產品的技術含量;服務業管理信息技術創新,大力推進現代物流管理可以優化供應鏈,降低溝通成本,增加產業附加值。
管理結構技術的創新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可以依據生態經濟學原理,運用生態、經濟規律和系統工程的方法來經營和管理傳統產業,通過產業結構的生態重組和生態技術的運用來實現管理結構技術的生態化創新。另一方面就是改變三次產業構成要素的比例結構和要素內部的結構,來實現經濟資源配置的生態最優化。
從產業生態學的角度看,在人類構筑的經濟系統中,三次產業(第一、二、三產業的總稱),特別是工業,扮演著自然生態系統中生產者的角色。在傳統工業社會中,作為生產者主體的工業企業為人類社會創造了豐富的物質產品,但同時也向自然界排放了大量的廢棄物直接導致了自然生態系統的破壞進而威脅了人類的生存。造成如此嚴重后果,究其根本原因是產業系統中的分解者的缺失。因此,大力培育“產業分解者”進行廢棄物資源化就顯得尤為重要。
對我國來說,管理結構技術的生態化創新是一件需要實實在在去做并且需要做好的事情。在消費層面上,國家應加大環境宣傳的力度,培養公民的綠色消費觀念,提高公民的環保素養;在產品制造層面上,要用政策引導和規范企業全程綠色生產,對綠色生產行為給予獎勵,對黑色生產行為給予懲罰。國家要通過政策導向引導企業選擇對環境影響小的原材料,減少原材料的使用,優化制造技術,建立更科學的運銷體系,減少產品使用階段對環境的影響,提高產品的使用壽命,促進報廢產品的再循環。[3]管理結構技術生態化創新的進程涵蓋第一、二、三產業的各個領域,是一個對經濟產業全面變革的過程。在工業領域,生態化創新的主要思路是優化產業布局,促進副產品再循環。生態工業園是工業生態化的主要途徑。生態工業園的企業以企業間的工業化代謝和共生關系為紐帶,以掌握關鍵資源的企業核心,通過市場交易的方式把另一家企業的廢棄物或副產品作為本企業的投入或原料,建立產業鏈。這樣可以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對企業來說,企業的治污費用降低了,也就是成本降低了,企業的利潤自然也可以相應的提高。對社會來說,資源利用效率提高了,對生態環境的損害變小了;在農業領域,生態化創新的主要思路是發展生態農業,提高農業科技附加值。發展生態農業就是發展以節地節水、再生能源、良種推廣、提高單產為核心的農業發展體系。提高農業科技附加值就是要拉長農業的產業鏈條,加快科技成果在農業中的應用。目前,我國農業生態化急待解決的問題是:標準化生產和規模化經營。標準化生產可以使綠色生態農業發展更加規范,有利于提升農產品國際競爭力,有利于為出口時規避“綠色貿易壁壘”作好準備;規模化經營則有利于農業科技的大面積應用和農業信息化的快速推廣;在第三產業領域,生態化創新主要表現在倡導綠色消費、適度消費,加強綠色服務上。深入推行商品的綠色標識制度,激發公民的綠色消費熱情;宣傳與經濟社會相協調的適度消費理念,降低自然資源的消耗;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業,重視消費品的回收、交換,對第三產業產生的“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是第三產業管理生態化創新的主要途徑。
管理結構生態化創新將促進產業的融合,而產業的融合將帶動新興的交叉產業的發展,交叉產業的發展將帶動我國就業人口的增長。尤其是管理結構生態化創新將促進生態環保產業的發展。生態環保產業是一個新興的、具有廣闊發展前景和實用價值的產業。近年來,生態環保企業在世界上已經得到高度發展,已有數百萬人為此工作,大量的環保產品進入國際貿易,據估計目前每年起碼有5000億美元以上的貿易額,而中國的環保產品,估計年生產不過40-60億美元。與國外比較,我國在環保產業的發展上尚有很大差距,在環保工業技術方面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環保生產的種類和規模很不令人滿意。大力扶植生態環保產業,加強生態技術的研發,培育有國際競爭力的環保產業集團,規范環保產品交易市場,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
三次產業構成要素的比例結構和要素內部的結構對經濟的生態化發展狀況有很大的影響。同制造業比較,第三產業被稱為“無煙工業”,是一種比較環保的產業。第三產業充分發展可以改善經濟生態化的狀況。在工業化的前期和中期,第三產業是作為一個服務和配套的行業而發展的,對工業具有很強的依賴性;而當城市發展進入工業化后期階段時,第三產業開始逐步走上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高級階段。
從產業經濟學的理論上講,一國工業化進程,一般有一個先“重工業化”,再“高加工度化”,再“技術集約化”,最后“經濟服務化”的“由硬到軟”的趨勢。這意味著處于工業化過程中的國家發展第三產業要受到本國所處的工業化進程的制約。但這并不意味著第三產業的發展只能順應其自然發展進程,對我國來說尤其如此。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還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發展還很不充分。比如拿我國的產業結構和印度比較就可以發現這個問題。據統計,2004年工業在印度GDP中所占比重只在27%左右,而服務業已占到52%。而同期我國第二產業占GDP的比重為52.9%,第三產業只占31.9%。這樣的數據導致了我國單位GDP的能耗高于印度,為印度的1.3倍左右。
三次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是一國經濟健康發展的前提。我國第二產業比重過高不利于經濟結構的生態化發展,已導致了我國生態環境急劇惡化,能源過度消耗等不良后果。而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滯后,已經影響到了第二產業的發展和就業水平的提高。比如,我國金融體制的不健全已經造成了我國工業企業的融資困難,制約了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和大企業的國際化進程。發展第三產業,就要加快第三產業的市場化、產業化步伐,健全第三產業的發展機制;就要加快農村的城市化進程以滿足第三產業發展所需的集群效應;就要促進第三產業的技術創新,推動第三產業向高效率、智能化、管理科學的方向發展;就要優化第三產業的產業結構,著重發展金融服務、創意產業、IT服務業等高附加值的知識密集型服務業。
管理技術的創新是技術創新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管理技術創新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重大的社會價值。促進管理技術創新,推動經濟向生態化、節約化發展是當代中國人的使命,國人應全力進取,共創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參考文獻:
[1]王濱.科技革命與社會發展[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3.115
英文名稱:
主管單位:
主辦單位:貴州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中國西部發展能力研究中心
出版周期:年刊
出版地址:貴州省貴陽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16開
國際刊號:
國內刊號: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2010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關鍵詞:低碳經濟;煤炭經濟生態圈模式;要素;關鍵點
為了促進社會的健康發展,我國提出要建立煤炭經濟生態圈模式,努力使低碳經濟成為現實。生態圈模式建設以綠色發展理念、生態效益理念、節約環保理念等為核心,將煤炭企業發展與生態發展相結合,使煤炭企業能夠與相關產業協調發展,優化資源配置。在低碳經濟的基礎上建設煤炭經濟生態圈模式是煤炭企業及相關行業發展必然趨勢,對這一問題進行探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基于低碳經濟的煤炭經濟生態圈模式發展的基本元素
(一)主體
首先是主體要素,這一要素包括三部分,第一是煤炭產業,它在生態圈的建設中占據著核心地位,煤炭資源集中或企業集聚的地方都可算作是煤炭產業,在生態圈中,這些企業應當進行明確的分工,協調開展各項工作;第二是與煤炭有密切關聯的產業,這類產業涉及的范圍較廣,電力產業、鋼鐵產業等都可納入其中;第三是輔助機構,如政府部門、科研機構等。在建設生態圈時,各主體應當綜合發揮自身的作用,努力實現在資源與信息等方面的共享,在運作中進行優勢互補,共同實現對煤炭資源的開發與開采。輔助機構應當幫助企業進行技術創新與設備創新,為煤炭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必要的技術保障,使得生態圈內的經濟能夠協調發展。
(二)資源
資源要素主要包括社會資源與煤炭資源。生態圈中各主體開展的各項活動都是緊緊圍繞資源進行的。該模式的生態性主要表現為對社會資源以及煤炭資源的合理開發與使用,只有不斷提高資源的有效利用率才能最終實現煤炭產業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煤炭資源在整個生態圈建設中占據基礎性地位,它是生態圈建設、形成的重要保障。在生態圈建設與發展的過程中,各企業負責人與科研人員應當對煤炭資源進行綜合分析與研究,共同制定開放方案,使煤炭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工作能夠更加規范化與合理化。
(三)環境
環境要素主要指生態環境要素、市場環境要素以及政策環境要素。企業的發展與環境變化是有著密切的關聯的,煤炭經濟生態圈也不例外,因此在其建設與發展的過程中應當對環境要素予以密切的關注,同時管理人員應當意識到企業與環境之間的影響是相互的,煤炭企業發展勢必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而生態環境、市場環境以及政策環境的變化都會影響煤炭企業在未來的發展規劃與發展方形。因而生態權在建設的過程中,煤炭企業應當對環境予以足夠的重視,努力降低污染,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同時還要根據政策與市場環境的變化情況,調節自身的發展方向,力求平衡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發展之間的關系,為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做出貢獻。
二、基于低碳經濟的煤炭經濟生態圈模式發展的關鍵點
(一)集約化生產
在生態圈模式的建設與發展中,企業應當意識到開展集約化生產的重要意義,對生態圈內的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采取集約化的生產經營模式,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生態圈建設要求各相關企業能夠通力合作,在資源、信息等眾多方面實現共享,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實現互補,促進各自經濟效益的共同提升,開展集約化經營是實現這一目的的必然途徑。
(二)處理污染物
在生態圈的建設中,煤炭相關企業應當協調好自身發展建設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平衡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發展之間的關系,努力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共贏,因此一定要對企業生產中產生的污染物進行必要的處理,與科研機構進行合作,利用新型技術、新型設備生產,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同時要利用技術手段技術處理已產生的污染物,或對其進行再利用,以減少其對環境造成的破壞,使生態環境效益能夠得到提升。
(三)創新技術
節能、環保是低碳經濟強調的重點內容,因此生態圈內的煤炭及相關企業應當加強在技術創新方面的投入,充分提高煤炭資源的實際實用效率,減少對能源資源的開采,對資源進行必要的保護。另外各種生產技術也應當向著低排放的方向發展,避免污染物的大量排放,為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共贏奠定良好基礎。
(四)清潔開采
集群效應是生態圈模式的突出特點,無論是信息、資源還是技術都能夠實現高度共享,因此煤炭企業在發展中應當充分利用共享資源,獲得相關企業在技術等方面的支持,實現對能源資源的清潔開采,將生態環保理念落實到每一個工作環境中。
1研究背景
全球氣候變暖引起的生態災難使得人類不得不接受事實:二百多年前的不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模式不可效仿,穩定的生態系統才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礎,生態經濟是實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生態資本代表不斷消失的自然資源基礎作用應當成為經濟增長研究的焦點[1]。國內外對自然資本的理論研究為生態經濟的可持續增長研究奠定了基礎,在研究經濟增長過程中考慮環境問題,是經濟學家不懈努力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爾(Maeler)首次從環境質量角度研究了最優經濟增長問題,與以往的研究不同之處在于:其效用目標函數由U(c)擴展為U(c,Y)(其中Y為環境質量)[2]。盧比奧(Rubio)和庫切(Coetz)分析了土地資源作為自然資本與生產資本對經濟增長的影響[3]。史仕新、劉鴻淵通過建立集合人力資本、生態資本以及科技進步的生產函數,探討在滿足約束條件情形下,經濟處于最優的平衡增長路徑上。該經濟增長模型把三種資本視為具有完全替代性,當實現三種資本彈性之比等于經濟投入份額之比時,每單位有效勞動的平均產量最大[4]。生態經濟模型分析為更清晰地分析生態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但是生態資本與勞動力、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不容忽視的差異:市場價格缺失可能導致極大的建模誤差。因此合理的生態資本價值計量是構建生態經濟模型的基礎。碳交易市場旨在通過市場機制以碳資本價格為信號,激勵企業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實現碳生態資本價值的補償。本文從分析碳交易市場的經濟特性入手,基于羅默(Romer)的內生經濟增長理論,引入生態資本變量從宏觀層面構建生態經濟增長模型,從模型簡單形式的分析中可以得出:技術進步是生態經濟增長的內生變量,同理新增生態資本也是生態經濟長期增長的內在源泉,因而生態經濟的發展取決于技術水平的規模報酬與生態資本的規模報酬之間的關系以及兩者對資本增長的共同作用。由于我國碳市場處于探索階段,如果能把握碳市場發展的規律,那么將指導我國碳市場的形成。
2生態經濟增長模型構建
2.1碳交易市場經濟特性分析
當生產要素:勞動力、資本、技術、資源以不同方式組合時將體現不同的生態資本價值,假設環境對二氧化碳的承載能力是生態資本價值的重要指標,那么考慮生態資本價值以二氧化碳排放量來衡量,二氧化碳排放量高則表示生態資本價值低,碳排放量低則價值高,這從生態容量的有限性與稀缺性角度可以解釋生態資本的經濟性。碳交易市場實質即實現了生態資本價值的動態變化,新古典經濟學從微觀層次上解釋,只要生產要素間實現帕累托最優配置,那么生態資本價值實現最大化。從宏觀層次上卻要解釋生態經濟系統增長的原因,即新增生態資本的動力機制。因而碳市場不是孤立的、封閉的經濟系統,其應當視為社會經濟系統的一個生產生態資本的經濟部門。碳交易市場的內在激勵機制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成本的比較優勢,即通過減少生產要素的投入或者提高生產要素的組合效率或者產生規模經濟性等。這本質上是由技術進步引起的,可以理解為新增的技術使得生態資本價值發生變化,在碳市場經濟中,即存在這樣的可能性:技術差異化引起生態資本存量的變化,碳市場經濟的增長依賴于生態資本存量的增長;同時生態資本增長過程中又伴隨著新技術的產生。
2.2生態經濟模型
將研究與開發理論與經濟內生增長理論結合始于羅默(Romer)[5]、格羅斯曼(Grossman)和赫爾普曼(Helpman)[6]。羅默在其增長模型中認為:新技術推動產品生產部門的生產,因而新增資本產品繼續作為投入要素參與生產,在假定資本與知識的規模報酬不變的生產函數中,內生要素的規模報酬是否遞減,遞增或不變,這都取決于新知識生產的規模報酬[7]。碳市場經濟實質通過國家之間的資本、技術的水平轉移而實現了生態資本價值。生態資本可視為社會經濟的另一生產部門,同時又是產品生產部門的生產要素之一。根據羅默的經濟增長模型,生態經濟模型的框架與假定,將生態經濟分為兩部門:產品生產部門,生態資本生產部門,勞動力中的數量為eL的份額用于生態資本的生產,1-eL用于產品生產,同理資本存量的eK份額用于生態資本生產,其余用于產品生產,eL、eK都是外生的。知識隨著資本量的積累而內生增長,假設A(t)=BK(T)Φ。模型假設保持生產要素規模報酬不變,即生態經濟的專業化分工產生的收益能夠全部被利用,采用道格拉斯產品生產函數將資本存量K(T),勞動力存量L(t),生態資本存量E(t)引入模型中,為簡化分析同時假定勞動力增長為外生變量,。在t時,產品的生產數量為:Y(t)=[(1-eK)A(t)K(t)]αE(t)β[(1-eL)L(t)]1-α-β,α>0,β>0(1)生態資本的生產數量為:E(t)=[eKA(t)K(t)]ε[eLL(t)]ΦE(t)γ,ε>0,Φ>0(2)生態資本存量的引入,仍然使得產品生產部門保持規模報酬不變,同時將A(t)、K(t)以乘積形式引入,僅表示技術進步增加資本存量,但沒有改變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的收斂性。生態資本存在規模報酬遞減的可能性,因為生態資本價值越高,需要投入更多的要素才能增加生態資本,這就如發達國家實現碳減排需要更多的成本。生態資本存在規模報酬遞增的可能性,就如欠發達國家的減排情形。因而(2)式中γ有正負不同的可能性。我們關注的生態資本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通過模型的動態分析能夠體現:按照內生經濟增長理論,當假設折舊率為0,資本的增長量,儲蓄率s是外生變量。那么(1)式為:sBα(1-eK)α(1-eL)1-α-βK(t)ΦαK(t)αE(t)βL(t)1-α-β(3)設cK=sBα(1-eK)α(1-eL)1-α-β,兩邊同時除以K(t),得出:cKK(t)[(Φ+1)α-1]E(t)βL(t)1-α-β(4)給等式兩邊取對數后,求關于時間的導數:[(Φ+1)α-1]gK(t)+βgE(t)+(1-α-β)n(5)到此為止,求出了關于資本增長的動態方程,可以看出生態資本的引入使得資本增長復雜化了需要分情況討論。(1)(Φ+1)α-1>0,即>。那么資本增長的動態性將如圖1所示:圖1資本增長率的動態性情形1資本增長率gK(t)恒為正的情形下,gK(t)下降,而gE(t)上升,會出現的情形。如果gK(t)上升,gE(t)下降,會出現的情形,若,gE(t)保持不變。(2)(Φ+1)α-1<0即。那么資本增長的動態性將如圖2所示:圖2資本增長率的動態性情形2如果出現的情形,那么gK(t)上升,gE(t)上升,如果,gK(t)下降,gE(t)下降,,則gE(t)保持不變。同理:生態資本增長的動態變化也可以得到:(6)根據Φ(ε+1)-1與0的關系分兩種情形討論,最后如圖3、圖4所示:(1)當Φ(ε+1)-1>0,即,假設λ-1<0的情況:圖3模型中生態資本增長率的動態性情況1(下轉88頁)<分析圖3,可以得到在線的上方,表示gE不斷上升,在線的下方表示gE不斷下降。(2)Φ(ε+1)-1<0,即。圖4模型中生態資本增長率的動態性情況2分析圖4,得到的結論是在線的上方,表示gE不斷下降,而在線的下方是gE不斷上升。綜合分析以上的資本增長率與生態資本增長率的動態性,可以得到以下結論:(1)知識增長量對資本增長量的影響(Φ)將決定生態資本增長率對資本增長率的作用,當兩者是負向變化,即生態資本增長率的上升反而導致資本增長率的下降;當,兩者是正向變化,即生態資本增長率的上升導致資本增長率上升,這應該是生態經濟發展的基礎,也就是說新知識產生的資本積累量的規模需要保持在合理的范圍內,那么由產品生產部門與生態資本生產部門的經濟才能夠實現內生增長。(2)極端情況下,當時,,或者時,Φ>1,生態資本的規模報酬與新知識的規模報酬都將使經濟偏離平衡增長路徑,證明過程類似于新知識的規模報酬效益。
【關鍵詞】生態經濟;侗族;文化模式
【作者】楊經華,貴州財經大學人類學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貴陽,550004
【中圖分類號】C95-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54X(2012)03-0154-007
百多年來,人們一直在追問:人類能夠解決日益嚴峻的生態危機嗎?英國經濟學家佛朗西斯?凱恩克羅斯悲觀地回答:“許多人希望經濟的增長可以實現環境的改良。從真正意義上講,這一點永遠也不能實現。大多數的經濟活動都是將資源和原材料用光;反過來,又產生了地球必須吸收的廢料。所以,綠色增長只是癡人說夢。”[1]在現代經濟體制下,由于人類對利益的極度追求,人類活動注定了生態危機發生的不可避免的歷史宿命。然而,在侗族地區,一直以生態環境保持良好著民族經濟研究稱于世。如貴州榕江、黎平等侗族地區,森林覆蓋率達70%以上,生物資源異常豐富,民族風情多彩迷離。千百年來的經濟活動之所以沒有對自然造成破壞,與自然保持良好的共存和諧關系,是與這些少數民族的生態文化密不可分的。侗族地區良好的生態文化實踐,給人類提供了一個深刻的啟示:生態經濟的良好運行,在特定的文化模式,并非沒有重建的可能。作為應對生態問題的一種新型的生態經濟的構建,同樣不僅僅是追求一種簡單的經濟制度的調整,更重要的還是從文化的角度進行全新的解釋與反思。
一、現代生態經濟面臨的困境
生態經濟是指能夠滿足我們的需求而又不會危及子孫后代滿足其自身需求的前景的經濟。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實現將“生態學凌駕于經濟學之上” [2]85。盡管生態經濟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也盡管世界各國政府開始在20世紀90年代共同唱起了“可持續發展”的高調,但現實中卻很難真正徹底地推行生態經濟。究其深層的原因,不是人們對傳統經濟對自然生態的破壞沒有深刻的認識,也不是人們不想擁有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而是在現實中,缺乏生態經濟運行的文化模式。
從傳統經濟學的產生開始,經濟學家已經為經濟活動的運行定義了一系列法則。即在經濟活動中,“人類行為是完全合乎理性的” [3]76 理性人“對最大利潤的計算激勵著他的行為,他的渴求漫無止境”。 [4]167 正是人們對“利潤之神”的追求,導致了一切的生態環境的惡化。蕾切爾?卡遜于1963年就指出:“當今世界崇拜速度和數量,崇拜快捷地賺取利潤,這種盲目崇拜滋生了滔天罪惡。”[5]16她指出,導致嚴酷生態問題的罪魁禍首是為了快速獲取經濟回報而將自然蛻變成工廠一樣的組織形式。但是既得利益者們拒不承認這些事實,他們始終認為,在更大的范圍內,經濟學而不是生態學還將一如既往地決定我們的環境。社會的統治集團總是無一例外地忽略當代生態與社會危機的嚴重性,以及為創立公正可持續世界必須徹底改組生產方式的必要性,他們把主張進行有意義的生態與社會變革的人描繪成一群“兇事預言者”,對周邊改善的生活質量視而不見。工業也助長了這種自鳴得意的態度,與此同時還竭力把自己塑造成對社會負責、善待環境的形象。在蕾切爾?卡遜看來,現代工業的經濟體系是為了追求短期利益,是為“利潤和生產之神”服務的。
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里,隨著全球人口數量的翻番和經濟增長六倍,人類對地球資源的索取變得異乎尋常的巨大。砍伐樹木快過樹木的生長,過度放牧造成草原的荒漠化,超量開采水資源使得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干涸,耕地土壤的流失速度超過了新土壤的形成速度,使土地漸漸失去固有肥力……
伴隨人口增長和經濟收入的提高,人類對地球的需求也在成倍增長。在1950年到2010年的60年間,世界人口從25億變為64億,超過了自人類這個物種形成后400萬年里增長的總數。經濟收入增長更快于人口增長。從1950年到2000年世界人均收入幾乎增長了兩倍。人口的增長加上收入的提高,使全球經濟產出從1950年的將近7萬億美元(以2000年的美元價值計)達到2000年的46萬億,增長了將近6倍。[6]4
人口增長與收入的提高,使20世紀上半個世紀的全球谷物需要量大幅度增長,1950年時為64億噸,2000年則是1855億噸,增加了兩倍。為滿足這不斷膨脹的需要,農夫們已經把耕地擴展到了或者非常干、或者非常陡的土地上,因而極易造成土壤的流失。這樣的土地是無法維持可持續耕作的。每年數以億萬噸的表土或被沙塵暴刮走,或被雨水沖走,迫使農民在日益貧瘠的耕地里不停奮斗,以解決全世界每年多出來的7000萬人口的吃飯問題。[6]4
在中國,人與自然的生態的生態緊張同樣尤為緊迫。以人與自然最親密的水土資源為例,中國在20世紀面臨的水土流失災變主要展現為七個方面:一、我國江河下游頻繁遭受洪澇災害的的襲擊;二、西北地區的沙漠化愈演愈烈;三、我國江河上游因水土流失導致了土壤品質的下降;四、我國南方地區的土壤石漠化面積劇增;五、我國的鹽漬化災變嚴重;六、我國北方地區頻繁發生旱災;七、環境污染導致土地資源流失。[7]8-12
在中國近幾年發生的氣候反常如北方的暴雪與南方的持續干旱與連降暴雨,更為加深了人們對于該問題的認識與自覺。當越來越多的災難危及到人類的生存與繁衍之時,人類不得不反思:人與自然的關系究竟出了什么問題?半個多世紀以來人類所致力的生態經濟難道真的只是一種停留在理論層面的幻想嗎?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經濟生態化;生態創新;環境管理;環境政策
[作者簡介]烏斯科娃?塔瑪拉?維塔利耶芙娜(Uskova Tamara Vitalyevna),俄羅斯科學院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
[譯者簡介]肖群,華東交通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查甜甜,華東交通大學MTI翻譯專業碩士研究生(江西南昌 330013)。
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社會對自然環境產生了巨大的壓力。各種形式的經濟活動在實現預期目標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不良的外部影響。如生產垃圾和消費垃圾的形成,這些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都產生了消極的影響。
現代國民經濟和技術領域的產品每年所產生的垃圾總量(除氧氣、氫氣、水蒸氣外)大約有140總噸位,其中有35總噸位(25%)排放到大氣中,15總噸位(11%)隨廢水排出,90總噸位(64%)主要以固體垃圾形式存留在地表和地下①。這些垃圾主要來自于采掘工業、廢渣廠等。許多有毒垃圾是造成環境污染的根源,這具有全球特征。此外,隨垃圾排放出去的還有許多有效成分,同時垃圾中也包含了一些有用成分,從中提取這些有用成分的成本要低于從自然原材料中提取的成本。
眾所周知,人類產生的垃圾可以分為生產垃圾和消費垃圾。工業廢料或生產垃圾包括原材料殘余物質,半成品在生產或使用加工過程完全或部分失去了最初的消費特性,也會產生垃圾。在生產過程中還會形成一些不能使用的物質,這些也是垃圾,例如采礦中產生的表土巖層、農業廢棄物、對廢氣和廢水作清潔處理過程中收集到的固體物質等。消費垃圾包括物質、材料、物體、產品、商品(產品或商品)的殘余物,這些消費品在公共或個人消費、使用或開發過程中,由于身體變化或心理喜惡等原因,在進一步的直接或間接的使用中完全或部分失去了最初的消費特性。
工業垃圾的來源有如下幾種途徑② ③:
一是露天采礦,產生表土巖石和礦物含量低的巖體。在每年40億至50億噸的表土巖層中,使用率為40%,其中廢石占10%。
二是礦物燃料的燃燒。在俄羅斯聯邦每年產生5000萬至6000萬噸的火山灰廢料,其中使用率只有6%(在西歐,使用率達40%―60%)。
三是木材的砍伐和加工,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廢料占發達采伐區生物量的40%。這些廢料包括樹節、樹根、樹枝及矮樹叢等。每年俄羅斯木材廢料總數達5500萬至6000萬立方米。
四是石油的提取和使用(石油生產和加工企業,輪胎工廠,機械工程中液廢料等)。每年在俄羅斯聯邦會產生60萬噸的油泥,其中只有50%―60%能得到使用和處理,而發達國家的油泥使用率高達90%。
五是建筑材料的生產和使用。每年產生大約5000萬噸的垃圾,其中只有20%左右會被使用。
此外,還存在著大量的磷石膏廢物,含汞、抗砷廢物,廢輪胎,電鍍污泥和碎玻璃。
生活垃圾存在的主要形式有:固體垃圾(俄羅斯聯邦每年產生1.4億噸,其中只有4%被使用);污水污泥(每年達8000萬噸,只有1.5%左右被使用);降水(總量1.5億噸,使用率只有1%)。
俄羅斯聯邦自然資源和環境部的調查結果表明①,僅俄羅斯每年就有50億噸左右的表土巖層和礦堆以及7億噸來自加工廠的垃圾被儲存在地球表面,約10億噸灰渣來自于能源產業,堆積了20多億噸有毒廢物。超過一半的垃圾(93%)源于采礦業,其中62%來自燃料和能源(主要是煤炭企業);4.7%來自制造業,其中不到一半的垃圾是可以回收和重復使用的(2014年為43.1%)。
調查顯示,一個國家的垃圾總量與該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及社會福利程度息息相關。因此,在俄羅斯經濟低迷時期,垃圾總量呈下降趨勢,但隨著經濟的復蘇,垃圾總量又回到了原來的水平。例如,2009年,俄羅斯的垃圾總量減少到35億噸,而在2010―2014年又增加到了52億噸。
因此,在保證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也會導致對環境負荷的加重。就這點而言,我們有必要解決環境問題,特別是俄羅斯地區的環境問題,以促進經濟發展的生態化。環境問題主要是因為經濟活動造成的污染物集中,使之對社會經濟發展影響不斷擴大,尤其體現在經濟實體存在的區域。
本文通過研究理論方法,定義了“經濟生態化”的本質② ③ ④ ⑤ ⑥ ⑦,并得出結論:專家們對這一概念的內容,存在著不同觀點。有些人認為,經濟生態化體現在人與自然的等價交換上,從而確保人工生態系統的創建,同時在優化組織和技術決策的基礎上維護所需的環境質量。這個問題的根本解決辦法,就是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相對有效的原材料,減少特定消費,充分利用可回收資源及各種礦產資源,以提供可循環使用的原材料。而另外一些人則把經濟生態化視為一個創造的過程,通過科學技術的發展、行政法規的制定、產品的社會經濟創新,來提高經濟系統的生物相似性。這就需要深刻轉化整體科學知識,形成生態意識,提高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物質和能量的循環利用,促進科學和技術活動的生態化等。還有一些研究者認為,生態化是實施技術體系、管理及尋找其他解決辦法的過程,而這些解決辦法在保持自然環境質量的同時,能夠改善自然資源的效率。在一些著作中,經濟生態化被解釋為一種結構化的過程,其重點是同時考慮幾個具有選擇性、互補性的方向。每個方向都有其邊界,并且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在社會經濟條件和自然前提下實施完成。因此,生產部門的生態化可以表現為一種復雜的闡釋,闡明了對處于社會經濟發展戰略下的俄羅斯聯邦和地區所產生的環境及經濟影響。此外,發展應該基于預防原則、連續性和普遍性原則、不斷完善原則以及環境活動的互聯性及復雜性原則。
在我們看來,經濟生態化最常見的形式就是在引進和合理使用自然資源原則的過程中,使經濟活動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降低到最小。
經濟生態化的主要原則有如下幾點①:生態經濟現實主義,必然限制了經濟活動的自然改造;考慮“起步階段”的條件,以確定經濟實體所在地的環境危機水平(如污染、人口健康、生態和資源潛力);市場和非市場監管者的接觸;基礎設施和制度保障是以環境為導向的商務活動的基礎;對研究和生產周期的初始階段的監管困難進行轉移;涉及發展的幾個選項,包括生態創新工程及項目,這些項目主要依賴于發展重點、資源支持、區域生態能力及其他一些因素。
俄羅斯面臨的重點問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的環境保護和節能技術,發展和實施新的系統化措施以確保經濟長期、可持續的增長。尤其需要為區域經濟、社會領域和人民生活的環境重新定位提供法律、制度及經濟條件,從而能合理使用各種資源,維護和改善環境。這一目標的實現,可能需要運用新方法來組織經濟活動。
經濟生態化發展效率應與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效率保持一致,甚至高于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效率,從而避免區域生態承載力的降低和自然資源的減少,防止造成環境危急的產生形勢。各種經濟活動的經濟利益,應該將環境成本和由污染造成的損失考慮在內。生產區域的低浪費和零浪費產品,能大大減少環境破壞。
引入環保創新以減少對環境的不良影響,是解決經濟活動生態化問題的一種重要方法。它不同于其他創新,會產生互補和相關的內部及外部影響。生態創新最普遍的變體形式有:生產更加環保的商品,使已有商品在質量上有所提升;采用新技術來提高生態效率和環保產品的生產;減少能源和天然原料的消耗,或者替代傳統原材料。
與直接利用自然資源的生態化產業相比,作者更傾向于發展那些沒有直接利用自然資源的產業活動。首先,應該注意到通過經濟結構調整來改善環境的潛能。而經濟結構調整需要細化有效的結構政策,特別是為經濟生態化的重組建立法律和制度,同時合理使用各種資源,為維護和改善環境狀況提供生態安全的產品。
從經濟結構看,以環境為導向的變化,其本質是穩定資源開采產業的發展及生產總量,并在現代技術的基礎上迅速發展與自然產品有關的所有行業,并將自然物質轉化為最終產品。這是有關國民經濟中勞動力、物質和財政資源在全球范圍內重新分配的問題,以發展資源節約型、具有先進科學技術的行業和活動。這樣的國民經濟結構調整,將大大降低產品和服務的環境承載力、環境負擔及自然資源的總需求量。經濟結構調整包括建立新工廠,關閉環境差、經濟效率低的工廠,同時對制造業重新定位。而以生態為導向的結構調整應包括大規模的再分配,從第一產業轉入第二產業,再向第三產業的資源轉移①。
根據國外的經驗,引進環境管理體系是經濟生態化最具前途的發展方向之一②。應該強調的是,環境管理不應廢除或取代在聯邦和管區內的國家環境管制,而是將它作為企業內獨立的行動進行補充。
當地政府部門對于激勵經濟活動的生態化是至關重要的。在經濟政策框架內,有必要支持企業實施環境保護技術。政府的支持手段有如下幾類:有針對性的減免稅收,包括延長稅收征收期限;對旨在發展綠色產品的企業減少所得稅的征收;在購買迎合當前環境發展需要的新設備時,減少增值稅的征收;對從事生態化產品生產的納稅人實行免稅政策;引進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的環境目標和環保設備等等。
在經濟活動中,意識到“最佳可用技術”的概念變得越來越重要。值得注意的是,發達國家有80多種不同的經濟手段以促進環保技術的使用。在俄羅斯聯邦,這一概念最早出現在《環境保護法》(2002年1月10號編號7)中,該法規定,建立與經濟和社會因素有關的最佳可行技術,并在此基礎上建立技術標準。然而,為了更好地執行相關規定,俄羅斯仍需作出更多努力。
低碳經濟是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產業升級、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優化、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緩解或減少大氣中溫室氣體排放含量,最終進入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與人類生存條件共贏的一種發展形態。作為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低碳經濟必然要求有與其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即低碳經濟觀念,包括低碳發展觀、文化觀和創新觀。低碳經濟觀念倡導一種新的生活實踐方式,以人類的整體利益、長遠利益為價值目標,通過尊重自然的整體價值,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實現;通過協調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融合使人類的生態文明觀念得以升華。因此,作為人類生態倫理價值觀念調整的產物,從新的維度,豐富了生態文明的理論內涵,為解讀生態文明的構建提供了新的闡釋路徑。
一、低碳文化觀:生態文明價值建構的理念依據
文化是一種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但在社會變革尤其在文明進步過程中的作用,有時卻遠遠超過其他制度安排。文化在社會實踐中從物質、精神、制度乃至人類行為等層面,積累和創造各種財富和經驗。低碳文化觀作為低碳經濟觀念的內核,是在全球應對氣候變暖的背景下,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指導,在發展低碳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實踐過程中,所形成思想認識、行為態度、道德倫理等精神因素的總和。因此,低碳文化觀要求人們在思想意識等層面,實現從傳統的“向自然宣戰”、“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轉變;要求人們在日常生活、生成實踐活動中,自覺做到低能耗、低排放,從而維持碳循環平衡,抑制全球氣溫變暖、緩解由此帶來的一系列生態危機,促進各種低碳科技成果的產生,以及各種新的可再生清潔綠色能源科技蓬勃發展,使人類在能源利用方面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逐步從工業文明過渡到生態文明。首先,以低碳文化觀推動社會生態自然價值實現。合理的低碳文化觀以低碳價值觀為構建前提,正確的價值觀是推動社會進步的精神動力,能在社會變革、文化沖突,以及價值扭曲時,保證發展社會道路方向的準確性。同時,也對外部事物、事件作出對與錯、好與壞、是與非的判斷,制約著行為主體的生活信念、行為意志、處世態度甚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價值觀源于社會生活,反過來又能決定人的生產活動、社會實踐及生活方式。低碳價值觀摒棄傳統純粹以追求人類物質價值和經濟價值為核心的發展模式,將自然、環境和生態價值作為評判生產方式、經濟模式、社會形態、生活態度和社會活動的主要標準。與工業社會價值觀不同的是,低碳文化觀推崇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產模式,倡導以生態平衡替代經濟價值作為社會發展的評價標準,不啻為緩解生態危機的一劑良方。
低碳經濟時代構建的低碳文化觀,彰顯了時代的要求,保證了生態文明的價值構建導向,推動了自然環境改善和生態價值的實現。在低碳價值觀引領下,人類將崇尚低污染、低碳排放、低環境污染的綠色生活,企業將更重視社會責任,發展以節能減排、控制污染、控制碳排放為主流的生產模式,生態環境建設水平自然會成為評判工作業績的重要尺度,也將引導社會發展突破傳統工業化生產模式,以生態經濟取代由來已久的工業經濟。其次,以低碳文化觀促進生態道德意識養成。低碳文化觀倡導人類在實踐活動中,自覺做到低能耗、低排放,從而維持全球的碳循環平衡,抑制全球氣溫變暖,消除由氣候變暖所引發的生態危機。生態文明作為低碳社會高于工業文明的一種文明形態,呼喚公眾和社會建構與之相適應的低碳文化觀。低碳文化觀可以促使人類自身生發內在的低碳觀念,進而培育和養成一種生態道德意識,倡導人類在生產和生活的改革方面控制、降低碳排放,在建構低碳社會的同時,建構低碳文明,“通過道德意識、倫理評價等”[1]對低碳社會經濟主體產生積極影響。生態道德意識是建設生態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礎,能使人們從道德意識層面強化自覺保護生態環境意識,通過道德、意識的自覺促進低碳社會的文明建設。應當說,一直以來,人們的道德意識、生態道德意識的養成從未被忽視,然而,需要強調的是,在氣候變暖的背景下,低碳社會、低碳文明對人們的生態意識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與期待,而且表現出從未有過的迫切性。低碳文明是要求的生態道德意識,不僅強化了對自然環境的愛護與尊重,突出了“碳因素”、低碳文化觀的重要性。通過低碳文化觀所促進的生態道德意識,核心內容是“減碳”意識的養成,因此,自然會成為新型生態道德意識產生的文化理念依據。最后,以低碳文化觀推進社會生產關系協調發展。在我國由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過渡階段,以增長為主題的經濟發展模式已根植于社會各界的觀念之中,地方政府工作業績評價方式長期延續GPD單一衡量標準,限制了低碳經濟的發展。因此,盡快生成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型價值觀,建立與低碳文化相符的非正式制度,改善以單一能源消耗為主的傳統發展范式,以成為實現經濟模式順利轉型的必要條件。
低碳文化觀是推崇低碳環保的發展模式,是當今世界國際合作和經濟發展的主體思想。低碳文化觀作為新型文化形態誕生在全球氣候變暖、環境危機日益加重的背景下,并通過制定諸如清潔發展機制等國際準則,以制度形式約束各國政府的經濟發展行為。因此,低碳文化觀在改變原有生產、發展等觀念的前提下,能夠有效改善現行經濟發展模式,以法律、法規等制度形式協調現有落后的生產關系,推動社會向生態文明過渡。人類社會從未像今天這樣擁有豐富多彩的文化樣態,文化也從未像今天這樣在人類的社會生活中發揮作用。新型的低碳經濟催生了低碳文化,與低碳文化相伴隨的低碳文化觀對指導人們的社會生活、生產實踐,以及新型生態道德意識建構必將產生積極的作用。可以認為,低碳社會、低碳經濟不僅是新型的社會經濟轉型與重構,更是一種文化理念的轉型與重構。
二、低碳發展觀:生態文明價值建構的現實保證
低碳發展觀是低碳經濟觀念的核心內容之一。當低碳經濟步入人們的社會生活后,低碳發展觀便成為人們對經濟增長與福利效益、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等多重關系的理性綜合認知與權衡,是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和諧關系的再思考與再認識,體現出認識的升華,以及對現有發展觀的超越。低碳發展觀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為主導,主要目的是在改變傳統工業文明發展觀的前提下,讓公眾認識到低碳的必要性和高碳的危害性,使低碳意識自覺貫穿在人們的日常行為中,使低碳發展觀成為生命自覺,進而實現從粗放型的、以過度消耗資源、破壞環境為代價的增長模式,向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的發展模式轉變,從而在生態文明的基礎上實現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的發展理念轉變。#p#分頁標題#e#
首先,低碳發展觀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為生態文明提業依托。低碳經濟遵循可持續發展理念,以資源的再循環、再利用和不可再生資源的有效替代為原則,有效保護和充分利用生態和環境,達到經濟社會長期持久、科學合理穩態增長的和諧狀態。產業結構調整是一個動態的演化過程,在此過程中各產業之間的優勢地位相互更迭,產業聯動性不斷提高,產業內部結構優化與產業拓展、產業融合相結合。而資源相對不足、環境容量有限,是我國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的基本國情。這就需要我們以低碳發展觀為原則,以產業結構調整為切入點,逐步優化低碳產業結構[2](p.6),探索走出一條發展與生態相得益彰、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的新路徑。在人口激增、環境惡化的現實背景下,生態文明的實現必須立足低碳發展觀進行產業結構的有效調整,而產業結構優化是產業結構調整的目的和結果。促進產業結構優化有多種渠道,在低碳發展觀的指導下,以低碳、綠色、可持續經濟為突破口,提高以金融服務和高新信息技術為主要內容的服務業比重,提高以綠色新能源工業為特征的制造業內涵,提高技術、創新和人力資本附加值的制造服務業,促進整個產業鏈條的價值從資源型分布轉變為可持續型分布,是延伸產業鏈條,充分利用資源,促進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從而實現生態文明的重要手段。
其次,低碳發展觀促進增長方式轉變為生態文明提供物質條件。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不僅強調增長的效益,同時包含產業結構優化、資源與環境相協調、勞動者素質的提高、科技的進步等,這與發展低碳經濟具有高度的內在統一性。轉變增長方式要求經濟體改變原有的能源消費結構,在技術創新上實現重大突破,尤其是在全球性能源資源緊缺的前提下,必須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的戰略機遇,加大投入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以資源節約為主要內容的科技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為轉變發展方式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低碳發展觀的內在要求是要解決增長的結構性問題,全面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在這個意義上講,低碳發展觀是發展生態文明的一個重要平臺和切入點。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已成為全球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當今時代,資源環境方面的國際合作與競爭深入發展,發展綠色低碳生態經濟既是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是國際競爭的新焦點,還是提升國家綠色控制能力的重要手段。低碳發展觀促進的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為生態文明提供堅實的民眾基礎、物質條件和技術支撐。
最后,低碳發展觀促進消費方式轉變為生態文明提供民眾基礎。低碳發展觀一方面顧及自然資源的有限性;另一方面,注重使經濟發展的凈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強調降低能源和資源的過度消耗,從而保證人類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環境與資源利用的公平性。低碳消費方式是指在消費過程中,以低碳為消費基礎的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維持人與自然良性循環發展的生態消費行為,是人類在資源匱乏、環境危機、尤其是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興起的一種兼顧代內與代際可持續發展的新型消費理念。低碳發展觀的價值意義一方面通過對生產和發展引導得以體現;另一方面,也對公眾的消費觀念、消費行為向低碳轉變產生積極作用。低碳發展觀視閾內的消費方式,倡導改變傳統的高碳生活方式,既是一種理性的消費觀,也是一種科學、文明的生態化消費方式。與以往所倡導的各種消費理念、模式相比,低碳發展觀引領的消費觀念,不僅強調合理消費、節約消費、理性消費、綠色消費等觀念,更應關注降低碳排放的消費及其模式。與低碳發展觀息息相關的消費觀念并不否定消費時尚,而是倡導層次更高、內涵更豐富的自覺降低碳排放、符合生態文明要求的消費時尚。低碳發展觀要求公眾的消費符合低碳標準,并使之成為公眾的一種自覺,使正在建構中的生態文明獲得民眾基礎。
三、低碳創新觀:生態文明價值構建的實踐基礎
以經濟增長為目標的工業文明發展到現階段,環境與資源的負外部效應放大,從實踐的層面要求向低碳環保的生態文明轉變。文明更迭意味著破舊迎新,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過渡,必然要改革陳舊的生產方式、生產觀念和落后的發展理念,而低碳創新觀有利于打破傳統觀念束縛,為生態文明價值構建創造新的路徑。生態文明價值核心在于和諧理念,體現為天地人三者相互依存,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共榮共存、相互協調、相互補充的關系。低碳創新觀能為生態文明價值核心理念的實現提供必要的實踐基礎。首先,以低碳資源創新推動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發展。工業文明時期,各種形態的物質資源成為發展最為關鍵的因素和力量,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則由市場定奪,物質利益成為衡量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標準。人自身的道德修養、社會習性在工業文明時期往往被忽視或遺棄,絕對以利益優先的“理性經濟人”模式成為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方式。如歐文•拉茲洛所說,人類生存的極限并不在于地球的自然資源的限度,而在于人的內心,在于人類對于自己的生活態度、生存方式的選擇[3](pp.3-5)。
忽視人類生存環境,物質利益左右的發展模式,加劇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也造成人自身發展的失衡。低碳資源創新觀推崇低能耗、低碳排放的生活作息方式,是一種新的生活理念、生活態度和生活狀態。低碳經濟催生的新的生活觀念,也一定會促進人類舊有思維和觀念的更新與變革。通過低碳資源的創新,既可改善現代人的生活品質,又能減少對有限資源的占用和浪費,降低了人與人之間因爭奪有限資源造成矛盾沖突的風險,實現了向現代自然生活方式的回歸。在低碳創新觀念指引下,人們將更追求生活品質,選擇積極的生活態度、健康的生活方式,更關注人類的生存環境,改變以物質利益為主的發展模式,減少人與人之間由于惡性競爭引起的矛盾,使自然資源在現代人與后代人之間得到有效分配,推動生態文明價值追求的人與人之間和諧發展。其次,以低碳制度創新推動人與社會和諧發展。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發展,即社會各個層面間相互關系的和諧與穩定。和諧發展的影響因素很多,當代社會,環境和自然資源在社會各層面間的公平分配、密切配合、相互促進是人與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工業文明時期經濟快速發展,資源和環境的掠奪性開發,往往忽視各階層間的資源分配,于是,種種社會問題接踵而至,如國家間發展失衡、地區間發展失衡、城鄉間發展失衡、階層間發展失衡等,已成為工業文明發展的表征,為未來的發展埋下不穩定因素,限制和阻礙了和諧發展腳步。#p#分頁標題#e#
制度是約束社會主體追求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等個人行為的道德倫理規定。按照諾斯的觀點,制度是社會主體間的“博弈規則”,可降低社會交易成本,維持社會和經濟體系的平穩運行,提高發展效率[4](p.36)。現階段人與社會之間的不和諧發展狀態,是現有制度安排協調社會和經濟發展失效的結果。低碳制度創新觀以提升資源使用效率為基本價值觀,是契合生態文明建設的全新經濟發展模式,與之配套的制度創新將顛覆傳統制度束縛,為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提供一個科學、穩定的制度平臺。構建與低碳經濟適應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通過規則強制性限制和約束各階層的利益訴求,使自然資源能夠得到合理使用并在社會各階層之間得到合理分配。低碳制度創新是實現人與社會和諧發展的必要條件。最后,以低碳技術創新推動向生態文明的過渡。社會發展是人類創造性的開發和改造自然的結果。但是,自然界擁有自己的發展規律,不以人類的意志為轉移,對自然實行破壞性和掠奪性開發,必然遭到大自然的報復。正如恩格斯所說:“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我們……”[5](p.283)。工業文明發展模式已使大自然千瘡百孔:土地不斷沙漠化、雨林覆蓋面積迅速縮減、各類物種瀕臨滅絕等等,不一而足。這一切都給人類社會敲響了警鐘。
凸顯低碳為核心內容的生態文明,倡導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人與自然之間是平等、共生、理性的相互依賴關系。人類開發自然資源應以可再生、可持續為基本原則,不僅需要人類改變以往以“戰勝”自然和向自然“索取”為主的發展方式,也需要能夠滿足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與社會進步共存的技術支持。縱觀人類社會發展史,技術作為“利器”在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信息社會過渡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從工業社會向低碳社會過渡中,技術的作用無可替代。所不同的是,昔日的技術增強的是“戰勝”和“索取”自然的能力,而低碳技術則會放棄舊的理念,不僅保持生態友好,更應通過技術創新,成為建構生態文明的“助推劑”。以低碳為目標的技術創新竭力于突破原有技術壁壘,提高資源使用效率、開發新型可再生資源,降低碳排放,真正實現低碳經濟模式取代現有工業化經濟模式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