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28 18:23:4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精神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隨著人們的物質生活更加寬裕,精神文化生活也變的更加殷實,精神文化產品的種類也層出不窮,調查研究發現在眾多精神文化產品方面,上網、看書閱讀、看電影及看電視是比較大眾化的娛樂活動,參與度為60%,其中上網的比重領跑各個活動,占比23%,看書、閱讀看電影、電視劇的比例差異不大,略高于10%,部分居民在閑暇時間還選擇了旅游、健身和玩電子游戲。
2.北京市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滿意度分析
對于以上主流精神文化產品,居民的的整體評價如何、文化產品之間有何差異,對數量、種類和內容的評價又如何?以下將對各個精神文化產品進行具體分析,通過不同產品的橫向對比、不同評價等級的縱向對比以及不同維度的對比,來多角度的分析產品的現狀及提升的方向。經調查結果顯示,居民對各類精神文化產品的整體滿意度評分布無顯著性差異。在各個產品中給出“一般”評價的占比均最高,好評率超過40%的有報紙期刊、演出、運動健身、旅游。在數量評價中給予“好評”較多的是電視、電影、旅游、網絡文化產品;在種類上給予“好評”較多的是電視、電影、報紙期刊;在內容品質上給予“好評”和給予“差評”的人數占比都很多,說明對于文化品質的滿意度爭議很大。
3.精神文化產品滿意度回歸分析
下文將從量化上指出各維度指標的提升對整體滿意度的提升效果,是對上出的補充。現在我們以精神文化產品的數量、種類、內容及品質為自變量,以某種文化產品整體滿意度評價為因變量,研究3個自變量是如何影響因變量的。下面展示的精神文化產品回歸方程系數表,是通過逐步回歸的方法處理得到的常數、變量系數及兩者的顯著性水平。在精神文化活動中,x1代表“數量”,x2代表“種類”,x3代表“內容”。由于自變量的取值范圍為1~5,因變量的取值范圍也在1~5,比較第三列可知,在精神文化活動數量上還需要增加的是電影、報紙書刊、運動健身;比較第四列,活動種類還需要繼續擴展的是電視、演出(相聲、小品)、運動健身、旅游以及網絡文化產品這5項;第五列給出的內容品質系數,除了演出以外顯示所有的精神文化產品在內容品質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對于提升居民文化產品整體滿意度來說,作用效果比較明顯的電視的內容,電影的內容、數量,報紙書刊的內容、種類,演出的數量、種類,運動健身的內容、種類、數量,旅游的內容、種類,網絡產品的內容、種類。
二、結語
近幾年拍攝的一些影片,比如《和你在一起》、《求求你表揚我》、《天下無賊》、《洗澡》等,片中的主要人物往往來自于“鄉村”和“城市”——這一二元對立的物理空間,他們在其中一個空間里“邂逅”,伴隨著故事的延伸折射出不同的道德準則和精神生活,而且人物性格沖突的結果是來自“鄉村”的人(劉小春、劉成等)基本上堅守住了生活的信仰和人性的溫暖,并順利完成了對“城市”人(江老師、莉莉等)的“超度”,使他們心悅誠服的洗心革面。這無疑也是鄉村文化對城市文化的勝利,在這里,“鄉村”扮演了“城市”拯救者的角色,成了“城市”人的道德綠洲和精神家園。同樣是對鄉村文化的肯定,但對“鄉村”的未來和明天的生存影片卻表現出不同的態度——樂觀的或悲觀的,當我們視“鄉村”、“城市”不僅是對立的精神空間而且是對立的社會空間加以審視時,后者可以給我們更多的思索。
【關鍵詞】鄉村城市鄉村文化城市文化空間城市化
一文本分析:從《和你在一起》談起
《和你在一起》是陳凱歌2002年的一部非常有影響的作品,講述了劉小春在北京學琴的經歷以及和莉莉、江老師的交往。影片的第一個段落即以舒緩寧靜的鏡頭勾勒了江南小鎮美麗恬靜的自然風光和熱情和諧的人際關系。為了比賽,劉小春來到了繁華的北京,首先進入他視野的是莉莉,在他驚訝、羨慕的主觀鏡頭里我們看到莉莉的奇裝異服以及嫵媚和。莉莉在影片中的身份是極端“曖昧”的,但不管是“二奶”還是“小姐”,她都是一個缺乏真情、金錢至上而良心未泯的享樂主義者。但在和劉小春接觸的過程中她的言行卻逐漸的發生變化,當得知小春賣了小提琴給她買那件大衣的時候,這種別人對她從未有過的好,給她內心以強烈的震撼。在影片最后她到火車站送行時,已經是一位穿著樸素、溫文爾雅的“良家婦女”形象。江老師也是如此,他生活邋遢、自命清高、與社會格格不入,有時候還愛沾小便宜,但卻有著對藝術純潔的熾熱之心。這樣一個復雜的矛盾體在和小春、劉成相處的過程中打開了封閉已舊的心門。在最后一次給小春上課時,他換了一身新衣服,整理了頭發,溫暖的陽光從窗外照在他的肩上,他最終拋棄了過去的生活,展露了自信的笑容。
毫無疑問是小春改善了莉莉、江老師的精神生態環境,讓他們的人生觀發生的變化。但是如果我們沒有忘記影片開始描繪的美麗的江南小鎮,就不應該忽視劉小春身上“外來者”的文化胎記,他的天真與淳樸浸潤著江南鄉村的寧靜與和諧,莉莉的漂泊、江老師的孤僻則與這個喧囂的城市緊密聯系在一起。在這座城市里,小春就是那個“天使”,“天堂”是“黑暗”的,而小春是光明的,“城市”是黑暗的,而“鄉村”是光明的。這是導演有意為之,如果說是音樂溝通了他們的心靈,那這音樂也是來自鄉村的音樂、感恩的音樂,而不是為了比賽、為了得獎演奏的音樂。所以當莉莉、江老師向小春報以深情的微笑的一刻,是他們自己、更是他們背后的文化向小春、更是向那個美麗和諧的鄉村文化表達著感謝并主動靠攏。另外,鄉村文化對城市文化的勝利在小春身上也體現的非常明顯——在最后的時刻,他放棄了“成功”的機會而選擇了和父親在一起、和“鄉村”在一起,他用行動證明沒有被這個城市同化。
在這部影片中有兩個不同的物理空間——“鄉村”(江南小鎮)和“城市”(北京),來自兩個空間的人裹挾著迥異的文化氣息和精神空間,在交往的過程中,來自“鄉村”的人對“城市”中的人施加了積極的影響,使其找到了人生的意義和文化的身份。《和你在一起》在“城市”與“鄉村”的碰撞中選擇后者的價值取向在很多影片中存在著,典型的有《求求你表揚我》、《天下無賊》、《洗澡》。
《求求你表揚我》是黃建新最近導演的一部頗具內涵和寓意的新片,故事主要發生在楊勝利、楊紅旗、古國歌和歐陽花四人之間。楊勝利是早年的勞模,獎狀貼了滿滿一墻,特寫鏡頭下從獎狀上我們看到了的頭像,那是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標志。老人每年都有一部分補助,但他全捐了,現在得了重病,為了不給國家浪費錢,堅決不治療,唯一的愿望是兒子楊紅旗能受一次表揚。為了滿足父親的愿望,憨厚執著的楊紅旗到報社找到記者古國歌,說自己曾經救過一個叫歐陽花的女大學生,就在她要被人的時候,要求在報紙上登報表揚他。但古國歌在調查青春漂亮的歐陽花時,她卻否認了這件事,并且稱楊紅旗在誣陷她。就這樣,楊勝利老人走了,他沒有看到兒子被人表揚。后來證明是歐陽花在撒謊,但在古國歌面前她為自己做了這樣的辯護:“為什么死死的纏著這件事情不放?……一個表揚就真的那么重要嗎?就為了一個表揚,就為了一份虛榮,你們毀掉的是我的一生!難道你們不知道嗎?”這時“已經分不清對錯”的古國歌放棄了記者之一職業,來到北京。有一天在街上他“遇到”了已經失蹤的楊紅旗推著他“去世”的父親楊勝利,他們相視一笑,這一笑使古國歌悲涼的心靈無比溫暖起來。
影片中,楊紅旗與楊勝利是來自“鄉村”的,楊紅旗老實憨厚、體貼孝順,楊勝利一生奉獻、不圖回報,“什么時候這墻上能有一張獎狀是你的,爸也就心滿意足了”——渴盼兒子被人肯定是他最后的要求。古國歌、歐陽花都是城市中人,我們不能肯定歐陽花最后的道歉有多少的誠意,但古國歌的彷徨足可以說明他受的沖擊之大,從其最后的微笑中可以讀出在邂逅楊勝利——這一死而復生的鄉土文化后洋溢的幸福。“勝利”、“紅旗”、“國歌”試圖要把我們領入仿佛很久遠的時代。
《天下無賊》是馮小剛2004年的一部影片,具有商業片的所有元素。片中的王麗是一個慣偷,但因為懷上了孩子,母性的本能讓她有了懸崖勒馬的沖動。在其自我救贖的過程中,來自河北一大山里沒有父母的傻根無疑是重要的角色和力量。他堅信——狼都沒有傷過俺,人會害俺?人怎么比狼還壞?”正是他的毫無戒心,使本來已有悔意的王麗找到了人性回歸的扶梯。在這里我們固然無法武斷的認定王麗、王薄的所為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城市”的影響,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導演選擇了一個來自“鄉村”的,正如他的名字——傻根一樣充滿著近乎原始的美德和憧憬的人來幫助王麗實現靈魂的涅槃,同時幫助導演完成這次敘事,這選擇本身即是對“鄉村”的肯定,因為他(導演或者王麗)無法從“城市”中找到拯救的力量。在馮小剛的影片中,這種力量除了在《天下無賊》顯現,還出現在《手機》里——嚴守一的奶奶。
《洗澡》是張揚1999年的一部作品,“父親”老劉長年累月的開著澡堂,他堅信澡堂不僅能洗干凈身體,還能洗干凈靈魂。多年未回家的大明因為誤會從深圳——最具商業氣息的城市趕來。父子兩人最初的關系是冷漠的、緊張的,大明不贊成父親開澡堂,而且本人也只洗淋浴。不想老劉犯病,大明只有留下來照管澡堂,正是從這時起大明才真正開始接觸洗澡,開始了解父親,思想慢慢發生了轉變。老劉在水中怡然離去,澡堂也被推倒了,不久就會有商業區在這里建起來。影片其實敘述了一個父與子的故事,充滿古典意味的父親是傳統人情、親情的化身,他的澡堂為人們提供了吐納眾生的暖氣融融的大家園;長子大明則是離家出走、下海經商的現代城市生活方式的符號指代,他最初對父親“洗澡業”的拒絕既是對父親的背叛也是對“鄉村”的背叛。當兒子在父親的教育下蟠然醒悟之后繼承父親的精神遺產,我們于是看到鄉村文化最終沖破了大明——城市符號所意指的城市文化的堤岸。
與以上有著同樣的精神文化指向的影片還有很多,比如《天上草原》(塞夫、麥麗絲導演,2002年)、《我的父親母親》(張藝謀導演,1999年)、《玻璃是透明的》(夏剛導演,1999年)、《美麗新世界》(施潤玖導演,1999年)、《那山那人那狗》(霍建起導演,1998年)等。
二兩種態度:滿懷希望和“老人”的離去
在這些影片中都存在著“鄉村”與“城市”的二元對立,盡管有些影片的“鄉村”沒有直接出場,比如《天下無賊》、《美麗新世界》、《玻璃是透明的》等,像《天上草原》中的“城市”也沒有通過鏡頭得到影像化的顯現,但它們在意義的層面上沒有缺席,僅僅是隱身而已,這種隱身與置換有時候是藝術因素與非藝術因素相互妥協的策略。總之,鄉村文化在與城市文化的邂逅中,帶來的“鄉村”氣息讓城市面貌為之一新,“鄉村”成了他們精神的綠洲和道德的皈依。在影片中導演都對鄉村文化表現出向往和留戀,給以肯定和謳歌,但在這一共同的旗幟下,他們對“鄉村”的未來和明天的生存卻表現出不同的態度——樂觀的或悲觀的,從影片中我們能讀出導演或興奮、或沉重、或發現希望、或看到絕望的不同的表情。
《和你在一起》是一部充滿希望的影片,小春在北京經歷了成長的陣痛,在得知自己的真實身份后依然在人生“成功”與“幸福”的十字路口上決絕的選擇了后者。影片以慢鏡頭來銘記小春和父親擊掌相慶的那一瞬間,來銘記莉莉和江老師樸素的穿戴和溫馨的笑容,加上周圍被感染的群眾,這一“大聯歡”的畫面贏得了大家的熱淚,也溫暖著大家的心房。導演對劉小春的回歸,對莉莉、江老師的轉變給予了積極的肯定,也為鄉村文化的明天描繪了一幅生機勃勃的藍圖。影片《天下無賊》中,傻根蕩滌了王麗、王薄的賊性,喚回了他們的人性,為了讓他活在天下無賊的夢里王薄甚至犧牲了生命。但傻根活了下來,他依然活在他的夢里,堅守他的信仰,繼續感染著身邊的人。
除了《和你在一起》、《天下無賊》,希望的曙光還在《天上草原》、《玻璃是透明的》等影片中閃爍。同時,在對待鄉村文化的前景上還有另外一種憂慮的聲音,在這一些影片中,有著非常典型的一個原型意象——“老人”及其離去。“老人”有著豐富的經驗和文化積淀,他們作為家中的長者在特定的象征化語境中也就成為某一文化存在的證明,在他們身上集中了鄉村文化的精神氣質,有著傳統道德發出的人性呼喚,是一種權威和向心力,他們的離去,無疑也是一種終結,他們的死給影片蒙上了悲涼的色彩。
《求求你表揚我》中的楊勝利老人是最典型的,他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也是一個時代的寄托,其淳樸的愛國情懷和對兒子的樸素要求讓古國歌、也讓觀眾唏噓不已,但他堅守的這種信念在崇尚個性和自我的歐陽花那里輕而易舉的就被“解構”掉了——“一個表揚就真的那么重要嗎?就為了一個表揚,就為了一份虛榮,你們毀掉的是我的一生!難道你們不知道嗎?”導演讓楊勝利死而復生,給古國歌一次想象性的撫慰和心靈懺悔的機會,但這個美麗的空想無疑“以樂景寫哀”更添了影片的悲涼。他的死帶走了所有的印有頭像的獎狀,帶走了一個眾人渴望獎狀、渴望為別人著想并被別人肯定的時代,一種迥異于城市天空的心靈空間。《洗澡》中的老劉視開澡堂為最幸福的職業,在這里,青年人重歸正途,家庭和睦如初,老人得享天倫之樂。他是澡堂最堅定的守衛者,也是澡堂這一傳統文化的堅定守衛者,盡管他最后的人生旅途改變了大明的人生航向,但這卻阻擋不住澡堂的滅亡,阻擋不住城市的擴張。當這一澡堂消失的時候,與之相伴隨的精神空間和文化空間也就一并消散在城市的上空,大明的轉變固然給鄉村文化以希望,但我們同時感覺到這希望在商業浪潮面前的無力和渺茫。《手機》中嚴守一的“奶奶”也是意義深沉的符碼。她一直生活在老家里,是嚴守一的牽掛,而她對嚴守一的囑托更深沉。她知道費墨胸悶,就托人給他捎了紅棗,說“棗能補心”,費墨說:“這棗吃下去,責任很大。”就是這位讓人感覺到“責任”的老人還是去世了。
綜觀這兩種態度,同樣是在對鄉村文化的肯定的前提下,后者比前者多了憂慮,也多了思索。它在給我們營造溫馨美麗的影像家園的時候,并沒有回避改革帶來的陣痛和生存的創傷。特別是《求求你表揚我》這部影片中,出現的矛盾沖突已經升級到一種仇恨的種子。
電影是要給觀眾營造一個美麗的夢并幫其實現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們都成功的做到了這一點。但現實主義的影片不是孤立的存在,作為對社會生活的反映,它們撥動的應該是社會上最敏銳的那根神經,尤其是有一定票房收益和社會影響力的影片。但當觀眾都心甘情愿并理所當然的認同它所給定的價值取向時,特別是當我們將鄉村——城市作為社會空間來思索的時候,后一種態度——對鄉村文化前景的憂慮更應該引起我們的回味和沉思。
近幾年拍攝的一些影片,比如《和你在一起》、《求求你表揚我》、《天下無賊》、《洗澡》等,片中的主要人物往往來自于“鄉村”和“城市”——這一二元對立的物理空間,他們在其中一個空間里“邂逅”,伴隨著故事的延伸折射出不同的道德準則和精神生活,而且人物性格沖突的結果是來自“鄉村”的人(劉小春、劉成等)基本上堅守住了生活的信仰和人性的溫暖,并順利完成了對“城市”人(江老師、莉莉等)的“超度”,使他們心悅誠服的洗心革面。這無疑也是鄉村文化對城市文化的勝利,在這里,“鄉村”扮演了“城市”拯救者的角色,成了“城市”人的道德綠洲和精神家園。同樣是對鄉村文化的肯定,但對“鄉村”的未來和明天的生存影片卻表現出不同的態度——樂觀的或悲觀的,當我們視“鄉村”、“城市”不僅是對立的精神空間而且是對立的社會空間加以審視時,后者可以給我們更多的思索。
【關鍵詞】鄉村城市鄉村文化城市文化空間城市化
一文本分析:從《和你在一起》談起
《和你在一起》是陳凱歌2002年的一部非常有影響的作品,講述了劉小春在北京學琴的經歷以及和莉莉、江老師的交往。影片的第一個段落即以舒緩寧靜的鏡頭勾勒了江南小鎮美麗恬靜的自然風光和熱情和諧的人際關系。為了比賽,劉小春來到了繁華的北京,首先進入他視野的是莉莉,在他驚訝、羨慕的主觀鏡頭里我們看到莉莉的奇裝異服以及嫵媚和。莉莉在影片中的身份是極端“曖昧”的,但不管是“二奶”還是“小姐”,她都是一個缺乏真情、金錢至上而良心未泯的享樂主義者。但在和劉小春接觸的過程中她的言行卻逐漸的發生變化,當得知小春賣了小提琴給她買那件大衣的時候,這種別人對她從未有過的好,給她內心以強烈的震撼。在影片最后她到火車站送行時,已經是一位穿著樸素、溫文爾雅的“良家婦女”形象。江老師也是如此,他生活邋遢、自命清高、與社會格格不入,有時候還愛沾小便宜,但卻有著對藝術純潔的熾熱之心。這樣一個復雜的矛盾體在和小春、劉成相處的過程中打開了封閉已舊的心門。在最后一次給小春上課時,他換了一身新衣服,整理了頭發,溫暖的陽光從窗外照在他的肩上,他最終拋棄了過去的生活,展露了自信的笑容。
毫無疑問是小春改善了莉莉、江老師的精神生態環境,讓他們的人生觀發生的變化。但是如果我們沒有忘記影片開始描繪的美麗的江南小鎮,就不應該忽視劉小春身上“外來者”的文化胎記,他的天真與淳樸浸潤著江南鄉村的寧靜與和諧,莉莉的漂泊、江老師的孤僻則與這個喧囂的城市緊密聯系在一起。在這座城市里,小春就是那個“天使”,“天堂”是“黑暗”的,而小春是光明的,“城市”是黑暗的,而“鄉村”是光明的。這是導演有意為之,如果說是音樂溝通了他們的心靈,那這音樂也是來自鄉村的音樂、感恩的音樂,而不是為了比賽、為了得獎演奏的音樂。所以當莉莉、江老師向小春報以深情的微笑的一刻,是他們自己、更是他們背后的文化向小春、更是向那個美麗和諧的鄉村文化表達著感謝并主動靠攏。另外,鄉村文化對城市文化的勝利在小春身上也體現的非常明顯——在最后的時刻,他放棄了“成功”的機會而選擇了和父親在一起、和“鄉村”在一起,他用行動證明沒有被這個城市同化。
在這部影片中有兩個不同的物理空間——“鄉村”(江南小鎮)和“城市”(北京),來自兩個空間的人裹挾著迥異的文化氣息和精神空間,在交往的過程中,來自“鄉村”的人對“城市”中的人施加了積極的影響,使其找到了人生的意義和文化的身份。《和你在一起》在“城市”與“鄉村”的碰撞中選擇后者的價值取向在很多影片中存在著,典型的有《求求你表揚我》、《天下無賊》、《洗澡》。
《求求你表揚我》是黃建新最近導演的一部頗具內涵和寓意的新片,故事主要發生在楊勝利、楊紅旗、古國歌和歐陽花四人之間。楊勝利是早年的勞模,獎狀貼了滿滿一墻,特寫鏡頭下從獎狀上我們看到了的頭像,那是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標志。老人每年都有一部分補助,但他全捐了,現在得了重病,為了不給國家浪費錢,堅決不治療,唯一的愿望是兒子楊紅旗能受一次表揚。為了滿足父親的愿望,憨厚執著的楊紅旗到報社找到記者古國歌,說自己曾經救過一個叫歐陽花的女大學生,就在她要被人的時候,要求在報紙上登報表揚他。但古國歌在調查青春漂亮的歐陽花時,她卻否認了這件事,并且稱楊紅旗在誣陷她。就這樣,楊勝利老人走了,他沒有看到兒子被人表揚。后來證明是歐陽花在撒謊,但在古國歌面前她為自己做了這樣的辯護:“為什么死死的纏著這件事情不放?……一個表揚就真的那么重要嗎?就為了一個表揚,就為了一份虛榮,你們毀掉的是我的一生!難道你們不知道嗎?”這時“已經分不清對錯”的古國歌放棄了記者之一職業,來到北京。有一天在街上他“遇到”了已經失蹤的楊紅旗推著他“去世”的父親楊勝利,他們相視一笑,這一笑使古國歌悲涼的心靈無比溫暖起來。
影片中,楊紅旗與楊勝利是來自“鄉村”的,楊紅旗老實憨厚、體貼孝順,楊勝利一生奉獻、不圖回報,“什么時候這墻上能有一張獎狀是你的,爸也就心滿意足了”——渴盼兒子被人肯定是他最后的要求。古國歌、歐陽花都是城市中人,我們不能肯定歐陽花最后的道歉有多少的誠意,但古國歌的彷徨足可以說明他受的沖擊之大,從其最后的微笑中可以讀出在邂逅楊勝利——這一死而復生的鄉土文化后洋溢的幸福。“勝利”、“紅旗”、“國歌”試圖要把我們領入仿佛很久遠的時代。
《天下無賊》是馮小剛2004年的一部影片,具有商業片的所有元素。片中的王麗是一個慣偷,但因為懷上了孩子,母性的本能讓她有了懸崖勒馬的沖動。在其自我救贖的過程中,來自河北一大山里沒有父母的傻根無疑是重要的角色和力量。他堅信——狼都沒有傷過俺,人會害俺?人怎么比狼還壞?”正是他的毫無戒心,使本來已有悔意的王麗找到了人性回歸的扶梯。在這里我們固然無法武斷的認定王麗、王薄的所為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城市”的影響,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導演選擇了一個來自“鄉村”的,正如他的名字——傻根一樣充滿著近乎原始的美德和憧憬的人來幫助王麗實現靈魂的涅槃,同時幫助導演完成這次敘事,這選擇本身即是對“鄉村”的肯定,因為他(導演或者王麗)無法從“城市”中找到拯救的力量。在馮小剛的影片中,這種力量除了在《天下無賊》顯現,還出現在《手機》里——嚴守一的奶奶。
《洗澡》是張揚1999年的一部作品,“父親”老劉長年累月的開著澡堂,他堅信澡堂不僅能洗干凈身體,還能洗干凈靈魂。多年未回家的大明因為誤會從深圳——最具商業氣息的城市趕來。父子兩人最初的關系是冷漠的、緊張的,大明不贊成父親開澡堂,而且本人也只洗淋浴。不想老劉犯病,大明只有留下來照管澡堂,正是從這時起大明才真正開始接觸洗澡,開始了解父親,思想慢慢發生了轉變。老劉在水中怡然離去,澡堂也被推倒了,不久就會有商業區在這里建起來。影片其實敘述了一個父與子的故事,充滿古典意味的父親是傳統人情、親情的化身,他的澡堂為人們提供了吐納眾生的暖氣融融的大家園;長子大明則是離家出走、下海經商的現代城市生活方式的符號指代,他最初對父親“洗澡業”的拒絕既是對父親的背叛也是對“鄉村”的背叛。當兒子在父親的教育下蟠然醒悟之后繼承父親的精神遺產,我們于是看到鄉村文化最終沖破了大明——城市符號所意指的城市文化的堤岸。
與以上有著同樣的精神文化指向的影片還有很多,比如《天上草原》(塞夫、麥麗絲導演,2002年)、《我的父親母親》(張藝謀導演,1999年)、《玻璃是透明的》(夏剛導演,1999年)、《美麗新世界》(施潤玖導演,1999年)、《那山那人那狗》(霍建起導演,1998年)等。
二兩種態度:滿懷希望和“老人”的離去
在這些影片中都存在著“鄉村”與“城市”的二元對立,盡管有些影片的“鄉村”沒有直接出場,比如《天下無賊》、《美麗新世界》、《玻璃是透明的》等,像《天上草原》中的“城市”也沒有通過鏡頭得到影像化的顯現,但它們在意義的層面上沒有缺席,僅僅是隱身而已,這種隱身與置換有時候是藝術因素與非藝術因素相互妥協的策略。總之,鄉村文化在與城市文化的邂逅中,帶來的“鄉村”氣息讓城市面貌為之一新,“鄉村”成了他們精神的綠洲和道德的皈依。在影片中導演都對鄉村文化表現出向往和留戀,給以肯定和謳歌,但在這一共同的旗幟下,他們對“鄉村”的未來和明天的生存卻表現出不同的態度——樂觀的或悲觀的,從影片中我們能讀出導演或興奮、或沉重、或發現希望、或看到絕望的不同的表情。
《和你在一起》是一部充滿希望的影片,小春在北京經歷了成長的陣痛,在得知自己的真實身份后依然在人生“成功”與“幸福”的十字路口上決絕的選擇了后者。影片以慢鏡頭來銘記小春和父親擊掌相慶的那一瞬間,來銘記莉莉和江老師樸素的穿戴和溫馨的笑容,加上周圍被感染的群眾,這一“大聯歡”的畫面贏得了大家的熱淚,也溫暖著大家的心房。導演對劉小春的回歸,對莉莉、江老師的轉變給予了積極的肯定,也為鄉村文化的明天描繪了一幅生機勃勃的藍圖。影片《天下無賊》中,傻根蕩滌了王麗、王薄的賊性,喚回了他們的人性,為了讓他活在天下無賊的夢里王薄甚至犧牲了生命。但傻根活了下來,他依然活在他的夢里,堅守他的信仰,繼續感染著身邊的人。
除了《和你在一起》、《天下無賊》,希望的曙光還在《天上草原》、《玻璃是透明的》等影片中閃爍。同時,在對待鄉村文化的前景上還有另外一種憂慮的聲音,在這一些影片中,有著非常典型的一個原型意象——“老人”及其離去。“老人”有著豐富的經驗和文化積淀,他們作為家中的長者在特定的象征化語境中也就成為某一文化存在的證明,在他們身上集中了鄉村文化的精神氣質,有著傳統道德發出的人性呼喚,是一種權威和向心力,他們的離去,無疑也是一種終結,他們的死給影片蒙上了悲涼的色彩。
《求求你表揚我》中的楊勝利老人是最典型的,他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也是一個時代的寄托,其淳樸的愛國情懷和對兒子的樸素要求讓古國歌、也讓觀眾唏噓不已,但他堅守的這種信念在崇尚個性和自我的歐陽花那里輕而易舉的就被“解構”掉了——“一個表揚就真的那么重要嗎?就為了一個表揚,就為了一份虛榮,你們毀掉的是我的一生!難道你們不知道嗎?”導演讓楊勝利死而復生,給古國歌一次想象性的撫慰和心靈懺悔的機會,但這個美麗的空想無疑“以樂景寫哀”更添了影片的悲涼。他的死帶走了所有的印有頭像的獎狀,帶走了一個眾人渴望獎狀、渴望為別人著想并被別人肯定的時代,一種迥異于城市天空的心靈空間。《洗澡》中的老劉視開澡堂為最幸福的職業,在這里,青年人重歸正途,家庭和睦如初,老人得享天倫之樂。他是澡堂最堅定的守衛者,也是澡堂這一傳統文化的堅定守衛者,盡管他最后的人生旅途改變了大明的人生航向,但這卻阻擋不住澡堂的滅亡,阻擋不住城市的擴張。當這一澡堂消失的時候,與之相伴隨的精神空間和文化空間也就一并消散在城市的上空,大明的轉變固然給鄉村文化以希望,但我們同時感覺到這希望在商業浪潮面前的無力和渺茫。《手機》中嚴守一的“奶奶”也是意義深沉的符碼。她一直生活在老家里,是嚴守一的牽掛,而她對嚴守一的囑托更深沉。她知道費墨胸悶,就托人給他捎了紅棗,說“棗能補心”,費墨說:“這棗吃下去,責任很大。”就是這位讓人感覺到“責任”的老人還是去世了。
綜觀這兩種態度,同樣是在對鄉村文化的肯定的前提下,后者比前者多了憂慮,也多了思索。它在給我們營造溫馨美麗的影像家園的時候,并沒有回避改革帶來的陣痛和生存的創傷。特別是《求求你表揚我》這部影片中,出現的矛盾沖突已經升級到一種仇恨的種子。
電影是要給觀眾營造一個美麗的夢并幫其實現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們都成功的做到了這一點。但現實主義的影片不是孤立的存在,作為對社會生活的反映,它們撥動的應該是社會上最敏銳的那根神經,尤其是有一定票房收益和社會影響力的影片。但當觀眾都心甘情愿并理所當然的認同它所給定的價值取向時,特別是當我們將鄉村——城市作為社會空間來思索的時候,后一種態度——對鄉村文化前景的憂慮更應該引起我們的回味和沉思。
在長期的社會認知習慣中,農民工一直被視為弱勢群體,而女性農民工由于其性別等因素,更是兼具農民、工人、女性三重弱者身份的特殊群體。在城市中生存,她們除了要與男性農民工一樣承擔著勞動的艱辛、競爭的壓力和社會保障方面的后顧之憂之外,還面臨著城市社會的排斥和性別歧視的壓力以及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困惑。
1.精神文化生活方式比較單一
精神文化生活是人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女性農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比較枯燥單調。在關于“閑暇時間主要做什么”的問題回答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別為看電影或電視、睡覺和聽音樂,其中有146個人選擇了看電影或電視,占調研人數的47.1%。在關于“學習知識、獲取信息、提升技能的主要渠道”的問題回答中,排在前兩位的分別是電視和網絡,其中136人選擇了電視,占調研人數的43.87%。可見,女性農民工的業余文化生活方式比較單調。盡管她們常年在城市生活,但生活觀念仍然跟不上城市快速發展的步伐,其娛樂生活方式也沒有城市人豐富多彩,只能選擇傳統的電影電視來打發時間。但她們已經意識到精神文化生活的單一,因此在關于“希望參加哪些有組織的文化活動”的問題回答時,排在前三位的分別為爬山、旅游等戶外活動,看電影、看演出以及參加知識技能培訓等,還有一部分人選擇通過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和參加文體類比賽等來豐富精神文化生活。這表明女性農民工群體對自身能力的提升以及眼界的開闊是有強烈訴求的。
2.精神文化生活能力受到限制
女性農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既與她們長期的生活觀念、心理習慣有關,也與自身消費能力有關,而且消費能力還起關鍵性和決定性作用。一是受到工作時間的限制,被調查的女性農民工,每天工作時間基本都在8小時以上,其中有168人選擇了8—10小時,占調研人數的54.19%。每周休假時間也基本都在一天以內,有103人選擇了1天,占調研人數的33.23%,還有94人選擇了“沒有休假”,占調研人數的30.32%。可見,大多數女性農民工長期處于高負荷運轉狀態,其工作強度相對較大,休息時間難以得到保證,其業余文化生活也就難以豐富,只能是簡單的傳統的看電視、上網和睡覺。二是受到經濟收入的限制,由于女性農民工從事的大多是服務行業的工作,而且基本都是社會最底層的職業,因此工資收入并不高,平均月收入大約在2000—4000元之間,這些收入除了要維持個人日常開支外,他們還希望有節余和存款,以供寄回老家貼補家用或者用于子女的教育,因此盡管所生活的城市也提供有電影院、文化館、圖書館以及博物館等公共文化娛樂場所,但女性農民工參與的機會不多,很少有高消費的文化追求。據調查,女性農民工每月用于文化消費的開支只占生活開支的一小部分,平均在11—30元之間,而且主要用途還是上網、購買報紙雜志和支付手機娛樂文化功能費用,對于購買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以及紀念館的門票等開支很少。其經濟收入成為影響其文化消費的重要因素。
3.心理健康問題的疏解渠道不甚暢通
“積極樂觀、自足的心態與心理矛盾沖突并存,精神壓力較大。女性農民工進入城市后,面對的不僅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而且相比較男性農民工來說,女性農民工面臨著就業門路窄,勞動時間長,收入偏低,工作條件較差等諸多實際困難,心理困擾也隨之而來。不少女性農民工存在自卑、失落、壓抑和缺乏歸屬感等負面心理問題。”女性農民工由于性別和生理因素,再加上缺乏相關業務知識和專業技能,所從事的職業多集中在服務行業,技術含量較低,在社會上難以受到尊重和重用,找不到城市生活的歸屬感和自我存在的價值感,往往容易出現心理問題,而一旦出現心理問題,很多人不能通過有效合理的途徑來解決。如在關于“當面臨巨大的心理壓力時傾向于用哪種方法緩解壓力”的問題調查中,有35.16%的人選擇了“看電影或電視”,29.35%的人選擇了“聽音樂”,而只有1%的人選擇了“加入某社團組織尋求幫助”。這說明在出現心理問題或負面情緒時,大部分女性農民工持消極態度,保持沉默,任由情緒的發展,舒緩心理壓力和精神問題的渠道不甚暢通,甚至這種不利影響還會波及到家庭成員和社會層面,阻礙了家庭的幸福與和諧社會的進步發展。
二、豐富女性農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對策和建議
“文化權益是精神權益,與物質權益相對應。文化權益狀況彰顯著權益享有和權益保障的完整性。”女性農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狀況,不僅影響著當前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及和諧社會的構建,也影響著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和祖國未來的繁榮興盛。因此,應重視女性農民工在城市中的勞動和創造,積極提供條件來滿足和豐富她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以平等、尊重和人性關懷關注她們的精神文化權益。
1.政府部門要努力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在豐富女性農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政府應起到主導作用,這是構建女性農民工精神文化生活保障長效機制的關鍵。一要完善相關政策,既能維護女性農民工合法的收入權益,為精神文化生活提供經濟支撐和物質支持,又能切實保障女性農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權益,拓展精神文化生活空間;二是改善文化基礎設施,“文化基礎設施是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傳播先進文化的物質載體。”大力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如圖書館、博物館、閱覽室、電影院和休閑娛樂中心建設,為女性農民工參加適合自身特點的文化活動提供便利條件,同時加大文化基礎設施的開放力度,實行門票減免政策,能有效解除女性農民工廣泛參與文化活動的后顧之憂;三是發揮婦聯等基層組織作用,針對女性農民工自身性別和心理特點,擴大婦聯等基層組織建設的覆蓋面,讓女性農民工在遇到生活難題和心理障礙時,能及時找到心靈避難的港灣,能切實感受到婦女組織的關懷,從而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參與到城市文化生活中來。
2.用工單位要積極提供職工文化生活保障
女性農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匱乏,需要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尤其是用工單位的高度重視,“在推動這項工作的過程中,農民工的用人單位應主動發揮職責,采取有效措施,在精神文化活動方面關心農民工,考慮到保護農民工權益的實際需要。”用工單位在解決女性農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應積極作為,主動擔當。一要保障女性農民工參與精神文化活動的經費,盡量提高女性農民工的經濟收入,在保證物質生活質量基礎上有能力參加精神文化活動,在享受社會物質成果的基礎上充分享受精神文化發展成果;二要保障女性農民工參與精神文化活動的時間。用工單位應盡量減少女性農民工的加班時間,降低女性農民工的工作強度,讓她們在工作之余有時間有精力參加精神文化活動,從而有效緩解精神和心理壓力;三要積極營造企業文化氛圍,針對女性農民工的性別、年齡、職業以及消費水平等特點,用工單位應形式多樣地組織一些適合她們身心健康的文娛活動,比如文藝演出、廣場晚會、職工聯歡、體育健身、戶外旅游等,積極營造企業文化氛圍,讓她們在活動參與中充分享受城市文化的熏陶,增強對企業和城市文明的認同感,有效融入城市文化生活。
3.女性農民工要主動融入城市文化生活
我國的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不僅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是國家政權最重要的物質基礎,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企業的精神文明建設是企業運營的基本內容,也是代表企業形象的重要核心[3]。企業精神文明建設會帶給人們一種精神上的信賴,提升企業的正面形象,對企業的發展與運營具有推動性的作用。如今,企業之間的合作依靠的是企業的榮譽和口碑,重視企業之間的企業文化與信譽程度,企業的正面形象越優質越能夠得到廣大客戶的親睞,越能提升企業的知名度。加強企業的精神文明建設代表著企業的整體素質和修養,能夠讓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提升企業的感染力,能夠促成企業之間的合作,提升企業的正面形象。
二、以文化建設為引領推進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策略
1、樹立企業文明形象以企業文化建設為引領,樹立企業的文明形象是加快推進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4]。通過對企業文化建設的宣傳,提升企業的精神文明形象,可以在人們或企業心目中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有利于促進企業之間的合作與溝通,促進企業與客戶之間友誼的形成,提升企業的知名度。以文化建設為引領推進企業的精神文明建設,無論是在企業的文化建設還是在企業的精神文明建設上都得到了質的提升,有利于正面形象的建立,堅實企業的發展地位,奠定企業的精神與文化基礎。企業可以通過日常的工作來積累企業的美譽,樹立正面的企業形象,贏得人民群眾的尊重。例如,供電企業持續為邊遠山區群眾提供優質的電能,電壓正常了,群眾不再為照明加工發愁,不再為看電視、煮飯擔憂。發生停電,群眾知道為什么停電?停多久?發生事故停電群眾知道有人在盡力搶修,群眾對用了多少電,應該多少錢心中清楚明了,群眾到供電單位辦事咨詢能夠受到禮貌接待。供電企業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文明形象就會得到提升,就會受到社會的廣泛贊譽,既提高企業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同時對于企業自身也進行了一定的宣傳,對企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因此,加強企業的精神文明建設,樹立和塑造企業文明形象,有利于在人民心中筑起一道信任的長城。
2、加強企業道德建設加強企業道德建設是企業塑造良好形象,建設企業文化,推進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對于企業的文化建設發揮重要作用[5]。加強企業的道德建設歸根究底是對企業員工的思想道德建設。企業的員工是組成企業的單位個體,以個體為發展對象,實現企業的綜合道德建設。為了推進企業的精神文明建設,從企業的文化建設入手,針對企業文化的特性,尋求契合點,提升企業的思想道德建設的水平。以企業文化為基礎,對企業員工進行思想道德建設,培養員工的道德素質養,從企業文化方面不斷深入,對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進行合理的精進。首先,采用定期培訓的方式,對員工的個人素養和思想道德進行教育,增強員工個人的思想道德意識,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為企業的道德建設的建立創造條件。然后,從企業的文化建設著手,來提高員工的思想道德建設。例如,在目前電力施工市場競爭十分激烈的情況下,特別是國有供用電施工企業應當放下身段,樹立“以客戶為衣食父母”的經營理念,千萬不能為了自身一時一事的短期利益,給客戶廉價的產品,攬到工程久拖不完,服務態度先好后差。供用電施工企業充分考慮顧客的情況,如能為客戶提供“多、快、好、省”的服務;多,即多為客戶著想,多為客戶跑路,多為客戶出謀。快,即工程進度快;好,即精神狀態好,服務態度好,工程質量好;省,即工程材料省,工程費用省。象這樣的施工企業誰人不贊?誰人不往?如果企業始終保持誠信、真誠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客戶,增強企業的信譽度,從而贏得顧客的好評,使得企業的道德建設工作落到實處,就贏得更多的客戶和更好的效益。
3、彰顯企業文明精神企業的文明精神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是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根基。對于企業而言,企業精神是構成企業的精髓和主干,是支撐企業勇往直前的重要依靠。企業所特有的精神是企業文化的產物,是企業員工的信賴,是企業發展與進步的重要依托。每一個企業都有屬于自己的企業精神,都是以自身企業文化建設為基礎,經過長時間的錘煉、累積而形成的企業文化,是企業運營的宗旨和核心,以企業精神作為目標,將企業精神發揮到極致,將企業精神發揚光大。彰顯企業文明精神,能夠充分體現企業文化,為企業的精神文明建設提供動力[6]。
關鍵詞:《文化生活》教學,德育滲透
教育家赫爾巴特認為:“德育工作是教育最高、最后的目的。”高中思想政治課新課標新增設的《文化生活》是中學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在《文化生活》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就是要對中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愛國主義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以及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
一、加強愛國教育,樹立遠大理想。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有著更高更新的要求:它要求我們培養的學生具有:一是能面對市場自立奮斗,立志成才的精神;二是能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投身于改革實踐;三是要有積極進取、頑強拼搏的精神;四是要重視信譽,樹立高度的責任感;五是要在廣泛的社交活動中能正確處理各種人際關系,具有合作能力;六是在與國外人士的交往中不亢不卑,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等。
如在進行《聚焦文化競爭力》的教學中,要讓學生懂得面對21世紀激烈的國際競爭,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如何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競爭力,當代青年學生絕不能袖手旁觀,必須擔當起歷史賦予我們的重任。通過教學讓學生明白肩負的責任,樹立高度的責任感 ,以主人翁的態度投身于實踐。在進行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的關系的教學時,我把音樂引入課堂,讓學生欣賞歌曲《我的中國心》,讓學生心潮膨拜,大大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感,也提升了他們的文化素養。科技論文,《文化生活》教學。在《我們的中華文化》的教學時,我引用了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視頻 ,讓學生思考: 你能從中概括中華文化的特征嗎?這樣一場文化盛宴有哪些文化意義?在感悟中提升我們的文化自信和增強民族自豪感,激勵青年學生傳承和發揚中華文明,大力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二、加強公德教育,規范日常行為。
開展對學生的道德道德教育中,應以社會公德、日常行為規范和家庭美德教育為主要內容,以中華民族傳統為源頭,以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教育為主線,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教育活動。其目的是幫助學生逐步了解和掌握“二德一規”知識,并繼承、吸收、創新、光大民族傳統美德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科技論文,《文化生活》教學。道德教育還應堅持知與行統一的原則,即要明理又要參與,只有通過學習主導實踐,才能將良好的道德品質轉為學生的行為習慣,進而內化為學生的倫理觀念和人格力量,最終促進學生道德素質的提高。
例如,在《傳統文化的繼承》的教學中,我引用了中國古代的二十四孝故事,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引導學生要繼承中國傳統文化中孝順長輩、尊敬兄長的傳統美德。在《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構建和諧文化》的教學中。我創設了一個以豐城創建文明城市的教學情境,并設置了問題探究:在創建文明城市中,誰是主體?作為市民,在創建文明城市方面可以做些什么?市民參與文明城市的創建有什么意義?啟發學生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真正實現知行統一,并引導他們積極參加志愿者活動,為構建和諧文化,形成文明風尚作貢獻。科技論文,《文化生活》教學。在《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教學中,緊密聯系時事焦點——食品安全事件,倡導學生要以誠實守信為榮,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
三、加強生命教育,實施生存關懷。
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生命教育,給予學生生存和人文關懷。具體表現為:一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為充分發揮自我潛能,實現自己人生價值打好心理基礎;二是開展和諧發展教育,使學生做到與他人、自然、環境和諧相處;三是開展生存教育,引領未成年人崇尚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覺抵御,不參加危害身心健康的游戲活動,讓青少年懂得生命是可貴的、生活是豐富的,不應該輕易放棄生命等等。
在《文化塑造人生》的教學中,講授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途徑時,我對教材內容進行了拓展,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健全的人格,并引用豐子凱先生曾做過的比喻:他把人格看作一只鼎,而支撐這只鼎的三足就是人的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這三者和諧的統一就是完滿健全的人格。 引導學生明白什么樣的人才是人格健全的人,并努力做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在《永恒的民族精神》的教學中,列舉我國近年面臨的雪災到震災等災難,而中國人民并沒有因此而倒下去,關鍵是我們有不屈的脊梁——中華民族精神,激勵學生始終要有一種自強不息的意志和品格,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好,走的更遠。在《在文化生活中選擇》的教學中,課前圍繞“上網”和“閱讀”進行一些調查活動,在課堂上進行匯總和討論,引導學生要文明上網、綠色閱讀,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科技論文,《文化生活》教學。在《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的教學中,把詩歌引入課堂,引用了溫總理的詩——《仰望星空》,引導學生經常地仰望天空,學會做人,學會思考,學會知識和技能,做一個關心世界和國家命運的人。科技論文,《文化生活》教學。這樣我們的民族才是大有希望的民族!
總之,加強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是關系國家和民族振興的大事。科技論文,《文化生活》教學。實踐證明,德育滲透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新課程《文化生活》的教學過程中“潤物細無聲”地進行,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途徑。
關鍵詞:人文精神 3+1 教學模式 學生人文精神的優長
一、人文精神的涵義
教育家說:一所好的大學,連墻壁都會說話。會說話的墻壁,是長期以來人文精神培育的物化結果,而東秦的3+1 的教學模式正式人文精神的具體實踐,培育出許多良好的人文精神和人文關懷。所以大學的教育人文精神的培育更重要,它能夠提升學生的尊嚴,塑造學生的人格。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高度珍視,對一種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學科是集中表現人文精神的知識教育體系,它關注的是人類價值和精神表現。有自己獨特的精神文化。
人文精神的基本內涵確定為三個層次:一,人性,對人的幸福和尊嚴的追求,是廣義的人道主義精神;二,理性,對真理的追求,是廣義的科學精神;三,超越性,對生活意義的追求。簡單地說,就是關心人,尤其是關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價值,尤其是尊重人作為精神存在的價值。人文精神的基本涵義就是:尊重人的價值,尊重精神的價值。[1]
人文精神不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內容,而且影響到物質文明建設。它是構成一個民族、一個地區文化個性的核心內容;是衡量一個民族、一個地區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一個國家的國民人文修養的水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國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
二、3+1 的教學模式的涵義:
在充分調研和論證的基礎上,以“加強基礎、拓寬專業、注重實踐、增強能力、因材施教、提高素質”為指導思想,制定了“3+1”人才培養模式的培養方案。該方案具有以下特點
1、強化基礎,淡化專業:加強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僅把本專業學生所必須掌握的基本專業知識教給學生,保證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專業課程盡量少開或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學。
2、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的鍛煉和培養:將課堂講授與實驗課教學都安排在前3 學年,第4 學年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3、獲取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發現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包括畢業實習,論文設計、主題講座和學術報告瞪。 專題講座和學術報告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為“一專多用”和適應社會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礎。
4、建立和鞏固“產學研”聯合體,成功地驚醒了“產學研”聯合體培育人才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每年都安排學生到一些單位去驚醒實習或畢業論文設計工作,是學生的動手能力、獲取知識的能力、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瞪都得到鍛煉和提高。
三、3+1 教學模式的意義:
體現了學校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尤其是小學期的設置,能夠讓學生提早進入課題的研究,提早跟老師進入實驗室,反復的去實踐,再回來再學習,再拿到實踐當中去,提高了學生的理性認知能力和實踐能力,從而達到修正課題的研究,學習提高畢業設計的質量,提高就業實習的能力,改進論文的水平,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學生論文的質量所以,3+1 教學模式和人文精神是相吻合的,是人文精神的體現和實踐。這種教學模式培育出東大的人文精神,通過兩年對學生人文精神的調查,調查涵蓋所有專業的學生,約3 千學生人數具有普遍性。本論文是兩年來對全校學生的人文精神的調查報告的理性思考。
四、“3+1”模式是人文精神的具體體現
美國大學率先倡導的“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寫入世界高等教育大會宣言。《宣言》指出:“在今天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高等教育鮮艷需要有以學生為中心的新的視角和模式。”
樹立以大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理念。首先,必須確定以人才培養為本的觀念。以人才培養為本,就是學生的成長、全面發展是教育的核心價值取向,學校的辦學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其次。確定本科教育教學的中心地位。大學要從以專業為本轉向以大學生為本,著重考慮大學生的發展,致力于培育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各類人才,主要途徑之一就是要充分發揮好教師的課程能力,挖掘學生的特長所在,因材施教,在致力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同時,加強學生學科學的實踐能力;再次,尊重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以學習的選擇權,培養學生的個性。興趣是也個人最好的老師,每一位大學本科老師能夠改學會不斷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結合學生的個性,開展個性化創新課程,為學生的充分發展提供廣闊、自由的空間,要啟迪大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人格的發展。學校的“3+1”教學模式正式具體的落實了這種理念,并在實踐中具體的運用,所以,“3+1”教學模式是人文精神的具體體現。
由此可見,加強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實現創造性,多面性人才的培養在“3+1”人才培養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它在符合高等教育一般規律的同時,可以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都相當有益。該人才培養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是人文精神的體現。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