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公司危機管理

公司危機管理精品(七篇)

時間:2024-03-18 15:59: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公司危機管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公司危機管理

篇(1)

筆者自2002年來一直從事銷售公司或國內營銷中心整體管理工作,始終認為,危機之下,企業要真正“過得了冬”,除了“儲備冬糧”——資金、“抱團取暖”——戰略聯盟外,就必須加強內部管理,尤其是營銷系統中高層的管理。

責任大過天,權力只是工具。

銷售管理人員往往會看重手上權力有多大,名頭有多大;或者相反,認為“公司掛我什么職務只是虛頭,我該怎樣還是怎樣,過一天,算一天”。真正把責任放在第一位的少之又少,很少去想“在其位,謀其政”的責任觀。個人觀察,這種現象在企業內部一旦蔓延開,其害無窮,須高層引起足夠重視!!

管理團隊首先管好自己。

管理精髓在于“身教言傳”,銷售管理者尤其是中高層管理者能否長期嚴格自律是“前提基礎”。試想,營銷總經理、銷售部經理出差在外天天躺在賓館看電視,而不是走到一線市場,下面的大區經理,區域經理、城市經理還會賣力工作?只會“依葫蘆畫瓢”——混!其它部門管理也一樣道理!中高層管理如果不能或沒意識到“身先士卒”的重要性,他的團隊能好到哪兒去?

筆者所熟知的綠島(中國)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多年來一直有一項好文化,大家習慣指出他人身上的缺點與不足,不管被批評者處在哪個位置,該公司董事長虞岳榮先生多年來營造了這樣一種文化,并且親自引導管理層自我反省。但現實多數企業中,往往不少人(尤其是中高層管理人員)并不善于從自己身上找問題,找不足,總感覺自己不錯了,這種習氣對企業來說是一種傷害,長久以往,更會阻礙自身的職場發展!!

“成果”觀念應該灌輸到每位員工尤其是下屬管理人員身上。

絕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在企業幫老板“打工”,很多企業主或老板也這么認為,既然是“幫”,心情好的時候就多“幫”點,受委屈的時候就少“幫”點,當企業的績效考核未執行時,企業到頭都無法評價一位員工的整體價值和貢獻,老板也只能憑“感覺”判斷一個人,有時不免走眼。

筆者認為,銷售公司負責人應該把“成果”觀念灌輸到各層級管理人員“心里”!

制度大于一切。

為何公司有些新制度下來,執行的人還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因為公司制度的威嚴性已經被一些人看淡,自然造成很多事情久拖不絕。要想真正“開源節流”,公司核心層有必要長期堅持“制度第一,總經理第二”。

管理精髓在于管人理事。筆者一位老師對“管理”做過精辟分析——管住管好,理清理順。

危機意識教育常抓不懈。

有智者說過一句話發人深思“當一個人成功的欲望有求生欲望那么強烈時,他就一定有機會成功”。

有人經常用“死豬不怕開水燙”形容一個人不可教化,我想不是他真不怕開水燙,而是沒有危機感,大樹底下好乘涼,個人認為銷售團隊的“危機教育”應該天天抓,時時抓,一個企業要長立不倒,首先是它的團隊要長立不倒,而團隊又是由一個個的個體組成,這就要求企業每個人(尤其管理人員)都必須有強烈的危機意識和抗風險能力。

在筆者12年的職業生涯中,沒有一刻有任何安全感,時時刻刻都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永遠不敢有任何松懈,用十年全身投入打下一般人十五年、二十年的基礎。

其實,一家成長型企業需要大量的“拼命三郎”。

篇(2)

摘要:以1998—2004年滬深兩市首次被特別處理的A股綜合類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通過均值比較、配對樣本T檢驗和Z檢驗,從9個方面的27個研究變量中選取了9個差異顯著的變量,建立了危機前(t-2)年的判別分析模型、邏輯回歸模型和人工神經網絡模型。各種模型均取得較高的預測效果,尤其是判別分析模型,判正率高達89.29%。

中圖分類號:F234.4文獻標識碼:A

Tentativeresearchforforecastingmodel

ofFinancialCrisisforComprehensivelistedcompanies

YANGhua

(AccountingSchool,ShandongUniversityofFinance,Jinan250014,China)

keywords:Comprehensivelistedcompanies;financialcrisis;discriminateanalysis;logisticregression;neuralnetwork

Abstract:ThispaperregardsAShareComprehensivelistedcompaniesasitsresearchobjects,whichwerespeciallytradedforthefirsttimefrom1998to2004ofShanghaiandShenzhenstockexchanges.9outstandingvariablesarechosenfrom27about9facetsthroughmeansCompare,paired-samplesTtestandZtest.Fisher’twoLinearDiscriminantAnalysis,TwoLogisticRegressionandArtificialNeuralNetworkareusedtosetupthemodelstoforecastfinancialcrisisofComprehensivelistedcompaniesinthelasttwoyears.Thesemodelsallobtainhigherestimateresults,especially,thepositiverateofDiscriminantAnalysisisupto89.29%.

現代企業制度中最典型的是現代公司制,而上市公司又是現代公司制的最高形式。與非上市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相比,上市公司的最大特點就是可以通過證券市場籌集資金。有了充足的資金,公司可以增加產品生產、加速產品開發與市場開拓,從而提高經營業績,更好地回報投資者和債權人等利益相關者。但隨著證券市場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日益變得激烈,部分上市公司經營業績不容樂觀,出現了虧損、財務狀況異常甚至更為嚴重的情形,最終受到特別處理甚至面臨退市危險,使利益相關者遭受到巨大損失。為防范、化解這些風險,國內外學者已經進行了許多有效的探索,并已取得豐碩的研究成果。但大多數學者只是研究適用于每個行業的通用模型,忽略了行業之間的不同。HarlanDPlatt和MatjorieBPlatt(1990)檢驗與產業相關的財務指標、營運指標和產出的變化與公司經營失敗的關系時發現,用產業因素調整后的模型事前和事后的分析效果較佳。

本文以我國1998—2004年滬深兩市首次被特別處理的A股綜合類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對其陷入財務危機具有重要作用的因素,以建立具有較高預測率的模型,為證券市場上的利益相關者作為決策時的參考。

一、文獻回顧

(一)國外學者的行業財務危機預警研究狀況

Altman和Loris(1976)利用凈收入/總資產、(總債務+次級債務)/股本、總資產/調整后的凈資產、(期末資本-本期資本增加額)/期初資本、調整后的企業歷史年限、綜合評分等6個指標組成多因素模型對全美證券商協會(NASD)的40個經營失敗公司和113個正常公司構成的樣本進行分析,成功率高達90%以上。

Ward(1994)選擇了1988—1989年385個企業的數據,發現現金流量指標尤其是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在預測采掘、石油和天然氣行業中的財務危機方面作用明顯,而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在預測非資源性行業中較為重要。

Pottier(1998)使用1990—1992年48家破產的壽險公司數據,比較了評級和評級變化與總資產、財務比率、財務比率結合評級和評級變化在預測破產方面的作用,結果發現結合財務比率、評級和評級變化的方法比單獨使用財務指標能更為有效地預測破產。

(二)國內學者的行業財務危機預警研究狀況

國內許多學者都指出,行業財務危機預警研究是財務危機預警未來的發展趨勢之一。但到目前,由于樣本量的不足,國內學者對這一方面做的研究較少。

張祥,陳梅(2004)選取1998—2003年間55家制造業被特別處理(ST)的公司,通過對單變量模型、多元判別分析模型和Logistic回歸模型的分析和比較,發現行業模型的變量選取和預測準確性均有所不同,其模型擬合程度和預測準確性明顯高于通用模型,主營業務利潤/稅前利潤和主營業務利潤/總資產是具有較強預測性的比率。

梁飛媛(2005)從現金流角度出發,選擇機械設備行業為實證對象,從19個現金流指標中用多元逐步判別分析法選擇出具有顯著預測能力的現金流指標建立典則判定模型和Fisher線性判定模型,模型均取得較高的判正率。

我國學者雖然在該領域的研究起步較晚,但都注重借鑒國外已有模型的優點,通過比較研究的方法建立預測準確率較高的模型。本文也汲取這一經驗,分別用Fisher二類線性判別分析、二元Logistic回歸和人工神經網絡建立模型。

二、財務危機界定和樣本選取

(一)財務危機界定

財務危機的形成并不是短期的,而是有較長的潛伏期,要經歷從量變到質變、漸變到突變的過程。國外學者對財務危機的界定大都使用破產標準,但破產實質上是一種法律現象,除主要受經濟因素影響以外,還要受政治及其他非市場因素的影響。我國企業《破產法》雖然在1988年11月1日就已執行,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家上市公司破產,所以國外學者的做法在我國目前階段是行不通的。

早在1993年頒布的《公司法》就規定了上市公司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的條件,1997年滬深《證券交易所上市規則》再次提出退市問題。1998年3月16日,證監會了《關于上市公司狀況異常期間的股票特別處理方式的通知》,通知規定“上市公司連續兩年虧損或者每股凈資產低于股票面值,將實施特別處理,簡稱ST(SpecialTreatment)”。為了給暫停上市股票提供合法流通渠道,1999年7月證監會對連續虧損三年以上的企業實施“特別轉讓服務”,簡稱PT(ParticularTransfer)。這兩個制度在初期曾對上市公司起過制約和鞭策作用,但是資產重組的魅力和上市公司“殼資源”的稀缺反而使得ST、PT公司逐漸成為市場的“寵兒”,不僅沒有減弱市場的投機氣氛,而且投資者的風險意識也沒有明顯增強。2001年2月24日,證監會正式了《虧損上市公司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實施辦法》,這是我國證券市場有關退市機制首份具體操作性文件。

本文就以1998—2004年滬深兩市在上述文獻背景下因財務狀況異常(ST)或退市風險警示(*ST)而首次被特別處理的綜合類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

(二)樣本選取

按照證監會于2001年4月公布了《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規定的行業分類,1998—2004年綜合類上市公司被施以ST的共計31家。

以上市時間在同一年或相差一年為配對原則,挑選非ST綜合類上市公司作對照樣本。如果不滿足配對原則,將ST綜合類公司剔除。符合配對原則的有28對綜合類公司,其中上市時間在同一年的21對,占75%;相差一年的7對,占25%。28家ST綜合類上市公司組成危機樣本組S1,28家非ST綜合類上市公司組成對照樣本組S2。采用(t-2)年的數據和指標建立模型來預測公司在第t年是否因財務危機而被特別處理。

三、研究變量挑選及檢驗

(一)研究變量選取

2002年,財政部等五部門共同頒布了《企業效績評價操作細則(修訂)》。該細則由反映企業財務效益狀況、資產營運狀況、償債能力狀況和發展能力狀況四方面內容的指標構成。借鑒該財務評價體系,并結合我國上市公司的財務特點,初步選擇與這四個方面有關的19個財務指標組成研究變量。

另外,借鑒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經驗,選擇部分與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股權結構、股權擴張有關的變量及與注冊會計師審計有關的變量。本研究未將資產規模作為選取配對樣本的標準,而是取總資產的對數作為一個變量引入(研究變量及其評價內容詳見表1)。

(二)研究變量顯著性檢驗

1均值檢驗

危機樣本組S1與對照樣本組S2的研究變量的均值都存在顯著的差異,以利息保障倍數X3的差異最為顯著。

2配對樣本T檢驗和Z檢驗

根據S1與S2的同一研究變量的配對,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和Z檢驗。零假設H0均為:S1與S2的研究變量間不存在顯著差異。如果顯著性水平相應P值小于或等于設定的值α,則應拒絕H0,即認為兩者的研究變量間有顯著差異。本文中設定的α=0.05。

S1與S2的T檢驗有10個變量差異顯著,Z檢驗有14個變量差異顯著(表1)。具體分析如下:

(1)反映成長能力的研究變量作用非常顯著

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投資,無非是期望能夠獲得公司股票未來豐厚的現金股利和誘人的股價上漲空間。現金分紅、股價上漲都離不開公司的成長。一家沒有成長性的公司除了勉強維持現有的狀態以外,是無法抽出資金回報股東的。配對樣本Z檢驗顯示,所選的體現成長能力的3個變量均在1%水平上作用顯著。

(2)反映股權擴張能力的變量作用非常顯著

對上市公司來說,每股收益和每股凈資產是兩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尤其是每股凈資產在理論上提供了股票的最低價值。每股凈資產決定著上市公司是否會成為ST,即當上市公司的每股凈資產低于股票面值時,就會被ST。

(3)反映營運能力、年報批露的研究變量作用較為顯著

反映營運能力的3個變量中有2個檢驗顯著,值得注意的是在張祥關于制造業財務危機預警中發現存貨周轉率在(t-2)年顯著但在綜合類上市公司中,S1和S2的差異不明顯。

(t-2)年,S1共有15家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占樣本總量的54%;而S2僅有4家公司被出具了非標審計意見,僅占14%。

(4)反映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的研究變量作用不太顯著

這兩類變量在張祥的研究中差異普遍顯著,但在本研究的T檢驗中都僅有一個變量通過檢驗。說明S1與S2相比而言,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特別是償債能力沒有很大的差別。可見,綜合類上市公司與制造業公司相比,對其陷入財務危機具有重要作用的變量是不同的,也反映出研究行業財務危機預警的必要性。

(5)反映資本結構、股權結構和資產規模的變量作用不顯著

固定資產凈值率反映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和生產能力,S1與S2的該指標間不存在顯著差異;股權是否集中對所選綜合類上市公司也沒有影響,因為第一大股東持股比率在50%以上的公司,S1有3家、S2有2家;大多數研究都將資產規模作為選擇配對樣本的標準,本文將總資產取對數后作為一個變量引入,但檢驗中未發現S1和S2有顯著差異。

表1配對樣本T檢驗和Z檢驗

配對研究變量T值顯著性Z值顯著性評價內容

1資產負債率X11.60960.1191-1.38130.1672償債能力

2股東權益比率X21.77030.088-0.7970.4255

3利息保障倍數X3-1.17390.2507-3.27910.0010*

4長期負債權益比率X4-0.14330.8871-0.09110.9274

5產權比率X51.82640.0789-1.26930.2043

6流動比率X6-1.25510.2202-1.91280.0558

7速動比率X7-1.61690.1175-1.79890.072

8現金比率X8-2.99950.0058*-3.02860.0025*

9固定資產周轉率X9-2.7860.0096*-3.4840.0005*營運能力

10存貨周轉率X10-1.29950.2048-1.27520.2022

11應收帳款周轉率X11-2.44170.0215**-2.52760.0115**

12凈資產收益率X12-1.46290.155-4.07610.0000*盈利能力

13資產收益率X13-3.6150.0012*-4.23550.0000*

14毛利率X14-1.87380.0718-2.20880.0272**

15凈利潤率X15-1.71390.098-4.14440.0000*

16主營利潤比重X160.42060.6774-0.97920.3275

17銷售增長率X17-2.1690.0391**-2.61870.0088*成長能力

18資本積累率X18-4.89640.0000*-4.00780.0001*

19資產擴張率X19-5.37750.0000*-4.16720.0000*

20固定資產凈值率X20-0.96340.3439-1.22970.2188資本結構

21每股凈資產X21-4.52340.0001*-3.6890.0002*股權擴張

22每股收益X22-5.26060.0000*-4.09890.0000*

23第一大股東持股比率X230.40750.6868-0.52370.6005股權結構

24前三大股東持股比率X240.84250.4069-0.88810.3745

25審計意見X253.03360.0053*-2.66790.0076*年報批露

26變更事務所X260.62550.5369-0.63250.5271

27資產規模X27-1.2970.2056-1.27520.2022資產規模

注:*、**分別表示在1%和5%的水平下統計顯著(雙尾檢驗)

(三)相關系數檢驗

對在配對樣本T檢驗和Z檢驗中作用均非常明顯的10個研究變量的相關系數進行檢驗。

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銷售增長率X17與資產擴張率X19的相關系數為0.622,資產擴張率X19與每股凈資產X21的相關系數為0.681。他們的相關系數均超過0.6,為消除多重共線性的影響,按變量間相關性較小為優原則,經比較,剔除變量X19。經上述研究過程后,最初選的27個研究變量縮減為9個(表2)。

表2篩選后取得的研究變量

研究變量評價內容研究變量評價內容

現金比率X8償債能力銷售增長率X17成長能力

固定資產周轉率X9營運能力資本積累率X18

應收帳款周轉率X11營運能力每股凈資產X21股權擴張

資產收益率X13盈利能力每股收益X22

審計意見X25年報批露

四、實證分析

財務危機預警模型按照是否具有自我學習功能,可以劃分為靜態和動態兩大類。前者包括Beaver的單變量判定模型、Altman的多元線性判定模型及Olhson的多元邏輯回歸模型等。動態財務預警主要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神經網絡模型和案例推理模型。

本文分別使用靜態模型中的Fisher二類線性判別分析、二元Logistic回歸和動態模型中的人工神經網絡方法建立模型。因變量Y為虛擬變量,表示上市公司是否出現財務危機,出現財務危機設為1,沒有出現財務危機設為0。

(一)靜態方法建模

1Fisher二類線性判別分析建模

Fisher二類線性判別分析是一種采用Fisher線形判別函數系數、考慮只有兩個變量的判別分析方法。即:Z=c1X1+c2X2+c3X3+…+cnXn,其中Z為判別值,X1、X2、X3、…、Xn為研究變量,c1,c2,c3,…,cn是待求的判別函數系數。

利用SPSS軟件,得到的(t-2)年綜合類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警模型和財務健康模型分別為:

Zs1=-9.6599+0.4149X8+0.7521X9+0.2683X11-3.5073X13-0.3936X17-13.1698X18+7.3110X21+2.3022X22+4.514X25

Zs2=-15.7149+0.7719X8+1.0342X9+0.3585X11-9.3332X13-0.2608X17-14.5654X18+9.7383X21+8.1403X22+3.8693X25

以0為分割點,通過對模型的回代判定預測檢驗發現,財務健康公司的預測準確率為85.71%,財務危機公司的預測準確率為89.29%。

2二元邏輯回歸建模

由二元邏輯回歸擬合的方程可表示為:ln[p/(1-p)]=a+∑biXi,其中p是上市公司發生財務危機的概率;Xi是影響財務危機的第i個因素,i=1,2,…,m;a,bi(i=1,2,…,m)是待估參數。F值的選擇標準是:相應p值小于0.05時引進,大于0.10時剔除。

(t-2)年綜合類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警模型為:

以0.5為分割點,模型對危機公司的回代判定預測準確率為82.14%。

3靜態財務危機預警方法建模總結

(1)靜態預警方法對危機樣本組S1的預測正確率均超過80%,說明預測效果較好。

(2)Fisher二類線性判別分析比二元邏輯回歸建模的預測準確率高3.6個百分點,即在危機前(t-2)年,Fisher二類線性判別分析對綜合類危機公司的預測效果更好。

(二)動態方法建模

人工神經網絡(ArtificialNeuralNetwork,簡稱ANN)是對生理上真實的人腦神經網絡的結構和功能及基本特征進行理論抽象、簡化和模擬而構成的一種信息系統,具有非線性映射、自適應學習和較強容錯性的特點。BP人工神經網絡是其中一種比較典型的學習算法,主要結構是由一個輸入層,一個或多個隱含層和一個輸出層組成,各層由若干個神經元(節點)構成。

以表2的9個研究變量作為輸入點P1,輸出點P3只有一個,即因變量Y。隱藏層P2根據公式(2P1+P3)1/2<P2<2P1+1并結合實際試算結果確定為5個,得到的BP網絡模型結構是9×5×1。選取學習率η=0.1,動態參數α=0.8,系統誤差ε=0.006,經過上千次運算得到相關矩陣。

其中,輸入層到隱含層的權值矩陣Wjh(9×5)、隱含層到輸出層的權值矩陣Whi(5×1)及最終的BP網絡結構分別為:

-2.3319-0.20772.6769-1.73581.8744-4.9816

2.7675-0.42671.14160.99482.267-61.1174

4.504-0.05713.499-1.1188-3.3428-9.6837-35.9874

0.77091.1794-1.84640.40050.8552-2.178-4.8566

Wjh(9×5)=-4.3374-0.3962-1.01510.47254.8495Whi(5×1)=-8.1793BP網絡結構=5.6451

1.83551.2923-0.38913.7484.9813-5.9814-83.6816

-1.56180.55896.79491.5336-0.5487-8.8043-46.013

4.27970.0622-2.00311.30712.5699-55.6393

2.29450.7257-0.1975-0.6595-0.6956-12.1154

通過回代判定發現,5家非ST被預測為ST,模型的預測正確率為82.14%,與二元邏輯回歸的正確率一樣,但低于Fisher二類線性判別分析的預測效果。

五、結論

本文選用9個方面的27個研究變量,通過均值比較、配對樣本T檢驗和Z檢驗,發現綜合類公司的財務危機預警中,效果最明顯的是反映成長能力的變量,這不同于制造業公司,也說明進行某一行業的財務危機預警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研究方法上,既采用了判別分析、邏輯回歸等靜態建模方法,又采用了人工神經網絡等動態建模方法。各種方法均取得了較高的預測準確率,但相比而言,Fisher二類線性判別分析的預測準確率最高。由于我國1998年才開始編制現金流量表,而本研究的跨度較長,研究樣本涉及的數據須從1996—2002年,因此并未選取有關現金流量的指標。

參考文獻

[1]EdwardIAltmanandBettingLoris.AFinancialEarlyWarningSystemforOver-the-CounterBroker-Dealer[J].JournalofFinance,1976,(4):1201–1217

[2]TerryJWard.AnEmpiricalStudyoftheIncrementalPredictiveAbilityofBeaver''''sNaiveOperatingFlowMeasureUsingFour-StateOrdinalModelsofFinancialDistress[J].JournalofBusinessFinanceandAccounting,1994,(6):547–561

[3]StevenWPottier.LifeInsurerFinancialDistress,Best''''sRatingsandFinancialRatios[J].TheJournalofRiskandInsurance,1998,(2):275–288

篇(3)

關鍵詞:上市公司;財務征兆識別;財務預警;對策

中圖分類號:F234.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17-0140-02

在日益發展的經濟領域中,財務危機對上市公司及其相關投資者產生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同時,財務危機征兆識別也是公司風險管理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了及時有效地識別企業即將面臨的財務危機,控制其發展趨勢,使得企業在經濟活動中盡早預測到財務困境并作出有效的應對策略,公司應盡早發現企業潛在的財務風險,優化上市公司決策部門管理結構,提前預測和防范財務危機,為市場及投資者把握投資方向。

(一)公司規模過小或企業盲目擴大公司規模

公司規模越小,出現財務危機時面臨的財務困境越嚴重。小公司的信息不對稱程度相對來說比較嚴重,而且現金流量小,資金周轉不足常有發生。同時,由于其規模問題,所能承載的負債有限,并且其所能得到的信任與支持也非常少。所以,公司規模過小時,更加可能被現行的或潛在的財務困境所打垮,無法得以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

與此同時,盲目擴大公司規模也可能引起財務危機。當一個企業擴大公司規模時,潛在的財務危機也悄然而至。如果公司大舉收購或合并別的企業,尤其是跨行業擴大企業時,很可能會因為技術問題、專利問題等諸多因素而導致企業負擔過重、現金流量減少,因資金不足負債過多而導致的資不抵債。而且企業新開發的產品在市場是否能夠達到預期那樣的銷售額還未可知。如果公司購入大量產業甚至是產業鏈,最終產品不被市場經濟所接受,那必將引起市場空缺給競爭對手可趁之機。同時,企業為了生存下去必須低價銷售產品,這將引起市場變動,而且是不受控制的變動,也會因此減少供應商和銷售商。而且會使存貨大幅多增加,這也是財務危機征兆的主要特征。由此看來,盲目擴大公司規模必然會導致企業面臨財務困境或潛在的財務危機。

(二)財務管理的危機征兆

財務管理的危機征兆體現在銷售額下降或者增長緩慢、資產結構不合理、現金缺失等方面。當公司銷售額有了非預期的下降時,代表的不僅僅是銷售問題,企業也不可能只通過調整產品銷售價格、提高產品質量、加強銷售宣傳力度這些簡單的方法增加銷售額。

財務結構惡化主要表現為籌資、投資、生產、支出等結構的不合理。籌資結構的不合理導致籌資成本過高、企業盈利能力下降,而且使償債高峰過于集中,使得償債高峰來臨時造成償債困難的財務困境。投資結構不合理導致投資回報率低、盈利能力減弱,使變現困難,不能及時償還到期債務,引起財務危機。生產結構的不合理使得資產中的存貨和應收賬款的比例過大,這種財務狀況不僅會使資金短缺、周轉不靈,而且也會影響營運資金的正常籌集和使用,容易產生存貨的跌價和債券回收的危險。支出結構的不合理使消費性的支出增長加快,導致企業面臨財務困境。

(三)管理者行為的危機征兆

管理層人員的突然變更是財務危機的征兆。管理層持股是指公司的董事、股東或其他的高級管理層人員持有公司股份。管理層持股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是企業對公司管理層的一種變相激勵。同時也體現了公司管理人員對公司經營管理的信心。當持股的管理層人員不斷變更時,不難看出,該公司可能面臨財務危機。就好像安然公司在破產前,其公司的管理層相關人員就已經在賣出手里的公司股一樣。這一表現就能夠看出,安然公司的相關管理層人員對于公司的經營管理沒有信心。因此,管理層人員的突然變更也是由于管理者行為引起的財務危機的一個征兆。

(一)戰略決策不當

公司盲目擴大規模背后的原因是公司盲目的多元化。在未經嚴密的財務預算和管理的條件下,公司想要多元化,收購或并入其他公司,尤其是在收購跨行業公司時所做的籌劃和決策不夠嚴謹而導致了公司面臨巨大的財務危機。正是因為盲目的多元化因素,使企業管理者急于擴大規模而達到多元的目的。沒有正規的對市場進行估算,也沒有考慮自身是否適合這種多元化的經營管理模式,是否在紛繁的市場經濟中有足夠的競爭力,而向外擴張規模達到多元化這一舉措,在短時間內幾乎無法提高企業自身的競爭能力。所以,為了達到多元化目標而盲目擴大企業生產經營規模的背后帶來的是投資力量的分散。同時,籌資結構的不合理,反而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缺乏力量,資金周轉不靈。企業多元化發展也伴隨著企業的信譽問題,當企業的任何一個子公司受到類似資金周轉問題的打擊時,其他企業是否能夠繼續給與大力支持,使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穩步前行,如果無法支持其子公司,那么子公司也許將面臨資產重組或破產威脅,如果不幸破產,勢必會影響企業整體的信譽與形象,帶來相應的損失。因此,企業對于多元化而帶來的未經嚴密財務預算就實行的財務事件是戰略決策的不當而引發的財務危機。

(二)經營管理不善

1.財務管理不規范

財務管理的不規范也會使上市公司面臨不同程度的財務危機。其中較為嚴重的財務危機產生的原因就是過度負債。由于籌資結構的不合理,公司負債過重,償還能力下降,陷入循環負債的境地,導致籌資成本過高,企業的盈利能力也會隨之下降。因此,償債高峰過早到來,使償債能力再次下降,終將面臨著巨大的財務危機。當公司的支付能力變弱時,凈現金流也必然減少,財務流動性變差,直接造成公司的經營能力的下降,間接造成銷售量減少、現金流量減少,入不敷出、資不抵債,最終公司將會遭遇財務困境。而且現金的管理薄弱和不當的投資項目也同樣會使公司面臨財務危機,由于現金流量的減少,會導致負債的增加。而不當的投資項目使得投資回報率低、盈利能力減弱。雖然盈利能力減弱不必然會引起財務危機,但會造成公司變現困難或不能及時變現,不能及時償還到期債務,因而引發企業面臨財務危機。

2.管理者行為不規范

管理者自身的行為不規范也是引發財務危機的重大征兆。管理者擅自挪用公司經營管理資金,在企業財務危機中,不難發現,許多財務危機來自于管理者自身的行為不規范。管理者或股東挪用公司公款,違規炒作股票此類事情時有發生。當其私自占用公司經營管理資金時,不合理的股權結構就會使得管理者有機可趁,引發財務危機。

管理者行為不規范不僅體現在擅自挪用公司資金上,同時也體現在管理者隨意處置公司資產方面。由于經營管理者通常是該該公司的大股東,所以,常常不遵守公司規章制度,甚至是法律制度,,隨意處置公司資產,為企業造成無法挽回的巨大損失或浪費。也都是因為內部管理制度的欠缺和疏忽,同時也是因為沒有相應的制約措施和監督機制,導致公司面臨不必要的財務困境。

提供虛假財務報表也是導致企業財務危機的一大重要因素,也是識別企業是否面臨財務危機的重要征兆。當公司處于財務危機中時,其償債能力,盈利能力都有所下降,也正因如此,企業繼續籌資償債,所以就出現了虛假財務報表的財務事故。虛假的財務報表能夠使得公司在籌款上下工夫,用來填補其債務空缺。處于財務困境的公司大多使用資產重組、非經營性損益、會計調整等多項手段來提供虛假的財務報表用來掩飾公司正在面臨的財務危機。

(一)不盲目追逐多元化和擴大企業規模

先不要盲目擴大企業規模,更不要采取在未經嚴密的財務預算下盲目擴張多元化的戰略。在體現企業多元化之前,培育核心競爭實力,確立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的戰略性地位,不要沒有目的,不分主次的多元化。要在某一個產品上占用絕對的壓倒性優勢時,經過嚴密的財務預算逐漸實行多元化,不過快擴大公司的規模,使企業資金狀況保持良好,現金凈流量穩步上升。在有主打產品和主打市場的條件下,實現企業多元化。同時,建立財務危機預警模型,監控財務狀況,了解產業結構,盡早識別和判斷潛在的財務危機,為后來的財務決策奠定基礎,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素質,從而提高決策的正確性。

(二)完善財務管理機制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變化和發展,企業隨時都要經受財務危機的考驗,哪怕是經營狀況一直良好的企業,也會存在著或大或小,可大可小的潛在的財務危機。這是無論企業發展到什么時期都可能經歷的,也是企業無論正處于什么時期都必須事先考慮和準備的。面對潛在的財務危機的爆發,損失往往也是很難避免的,所以,建立財務危機預警系統是監控,檢測,識別財務危機,是企業防患于未然的最好的辦法。

為了預報和確認企業即將面臨的財務危機,建立財務危機預警系統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建立了財務危機防范措施,在企業面臨財務危機時才不至于束手無策、損失巨大。同時企業應該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加強資產運營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增強現金流量,注重企業投資,避免投資失敗而導致的資金周轉不靈。強化現金管理,盡量使籌資結構合理,不過分依賴負債和借款,以此減少企業資不抵債的可能性。此外,增強企業信譽,減低破產的可能。

篇(4)

Abstract:Constructing financial crisis pre-warning system is the necess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 market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ossibility of constructing financial crisis pre-warning system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from three aspects , theory,economics and technology, and works out the new thought and basic framework of constructing financial crisis pre-warning system so as to prevent and resolve the financial crisis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關鍵詞:上市公司 財務危機 預警系統

Key Word:Listed company Financial crisis Pre-warning system

隨著經濟一體化,經營全球化的發展,企業的生存發展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面臨著很大的風險性和復雜性。作為企業改革先鋒的上市公司,同樣存在著潛在的危機。一旦財務危機無法化解,就會被戴上“ST”的帽子,以失敗告終。為了有效化解財務危機,亟待建立適合我國上市公司的財務危機預警系統。

1財務危機預警系統

財務危機是企業喪失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財務危機預警系統正是為化解上市公司財務危機而建立起來的一種機制,財務危機預警系統還沒有公認的定義,筆者在分析預警系統構成要素的基礎上,將其定義為:財務危機預警系統是企業專門組織根據財務管理學、風險管理和統計學的相關理論,以企業的財務報表、經營計劃、相關經營資料以及所收集的外部資料為依據,采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建立預警分析機制,將企業所面臨的經營波動情況和危險情況預先告知企業經營者和其他利益相關方,并分析企業發生經營非正常波動或財務危機的原因,挖掘企業財務運營體系中所隱藏的問題,以督促企業管理部門提前采取防范或預防措施,為管理部門提供決策和風險控制依據的組織手段和分析系統。簡單的說,它是企業專門組織預警-報警-排警的有機管理過程體系。

2構建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重要性

從理論上看,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構建是我國企業管理與控制理論的豐富和發展。本文所構建的財務危機預警系統是基于我國上市公司相關理論和經濟技術特點上的,為上市公司財務危機警兆的理論研究提供新思路,從而建立一套發現警兆-確認警情-排警對策(預警-報警-排警)的邏輯機理,為我國上市公司提供一種危機預警管理新模式,在預防和化解危機,提高企業危機預警管理水平方面發揮作用。

從實踐上看,對于上市公司來說,借助財務危機預警系統,公司管理層能夠及時發現公司財務狀況的惡化,以及造成公司財務狀況惡化的原因,從而能夠及時地、有針對性的調整公司的經營策略,扭轉公司經營狀況惡化的勢頭,以避免淪為“ST”“PT”的行列。另外公司越早獲得危機信號,越可以減少其在會計、審計、律師等方面所支付的費用。同時,有利于證監部門加強財務監督管理,以提高上市公司的經濟效益。

3構建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可行性

3.1理論依據

我國20世紀80年代初有了經濟預警的概念,承認經濟的波動性和周期性。企業預警理論主要包括危機管理理論、策略震撼理論、企業逆境管理理論以及企業診斷理論。這就為財務預警理論的發展和成熟提供了理論基礎。財務危機預警系統是基于上市公司財務運作的全過程,不斷成熟的財務管理學理論則成為其基礎;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預警分析是對大量原始信息和數據的處理,日益發展完善的信息傳遞理論和統計學為其提供了理論基礎;財務危機預警系統中的危機管理不僅是對危機全過程的監測和控制,而且是對風險的處理,那么現代經濟周期理論和風險管理理論則為其提供了依據。另外,證監部門于2001年11月《虧損上市公司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實施辦法(修訂)》,表明我國證券市場退市機制不斷健全和完善。證券市場的退市機制是實現上市公司優勝劣汰的重要途徑,增強上市公司的風險防范意識,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引導證券市場朝良性方向發展。

3.2經濟基礎

財務危機預警系統是在危機前建立的,這個時候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良好,財力雄厚,完全可以滿足構建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所有資金需求。同時,財務危機預警系統建立起來以后,為公司解決財務危機提供了有效分析手段和控制對策,使上市公司不至于破產,更甚是能及時發現風險,保證了公司經濟效益的實現,可以彌補構建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全部支出,實現風險收益,即危機管理支出小于危機管理所帶來的收益。

3.3技術支撐

上市公司的財務資料相對容易搜集,財務數據趨于規范財務預警系統以財務報表及其他相關的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為依據,在建立財務預警模型和進行預警分析時,要運用大量的財務資料。大部分上市公司已經能夠按照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則進入市場,完成了現代企業制度的建設,產權明晰,管理規范、科學,財務披露制度較為健全。同時,又處于公開的市場監管之下,各種操作行為較為規范。同時,監管部門監管力度的加大,將進一步抑制會計造假者的造假動機,提高財務數據質量,從而更加有利于財務預警系統的順利運行。

4構建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新思路

財務危機有潛伏、發作、惡化三個階段,在各個階段應該有相應的管理對策,這一系列的對策就構成了本文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基本框架。

財務危機的潛伏時期,上市公司處在一個多變的環境之中,公司的市場狀況、產品的升級換代速度、關聯企業的供貨和資金償付能力、競爭對手的價格政策變動、金融市場的波動、利率和外匯市場的變化、銀行信用和利率政策的改變等等,都會對企業的財務狀況、籌資能力、資金調度能力和償債能力等產生巨大的影響。為了及時準確的識別財務危機,就需要有一個專門組織對企業內外的財務信息和數據進行全面收集和有效傳遞,為預警分析機制提供信息數據基礎,這就構成了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信息處理機制。

財務危機的發作時期,在證監部門的財務監督下,上市公司為保證經濟效益的實現,就必須對收集的內外財務信息和數據進行分析,選擇能夠明顯反映公司財務狀況特征的指標體系,不僅要有財務指標,而且要引入非財務指標,如行業、企業規模、管理水平等,以全面反映公司財務狀況,然后用收集的數據和選定的指標,通過現代建模方法(如主成分法,人工神經網絡方法)構建預警分析模型,以準確判斷財務危機是否已經產生,將此分析結果及時反饋給企業管理者,便于其迅速采取對策。指標分析和模型分析構成了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預警分析機制。

財務危機的惡化時期,財務危機已經存在,如果不能及時控制或有效化解,上市公司將面臨生死存亡的境地。為了化解危機,公司管理層就要立即啟動財務危機處理小組,迅速分析財務危機產生的原因,及時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以恢復公司正常經營。由于財務危機有突發性,要求公司管理層要有強烈的危機意識。

任何一項管理活動都離不開管理者,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警管理也不例外,要有一個專門組織為預警管理服務。構建了以財務危機發展階段為基礎的預警-報警-排警的財務危機預警過程機理,還需要有實施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組織機制,它包含了組織體系和組織過程。組織體系就是構建一個專門為危機預警管理服務的組織;組織過程則是在危機預警系統實施中的預警-報警-排警邏輯過程。

此財務危機預警系統是以專門組織為保證,依次執行預警-報警-排警三項活動,與前面的研究相比,克服了將組織機制、信息處理機制、預警分析機制、危機管理機制并列的不足,使預警系統結構更為合理,為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實施提供了新思路。

參考文獻:

[1] E I Altman. Corporate Financial Distress and Bankruptcy[M].New York:Wiley,2000.

[2]Stephen A Ross. 公司理財[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3]張鳴,張艷,程濤.企業財務預警研究前沿[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

[4]張友棠.財務預警系統管理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5]汪平.財務理論[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3.

篇(5)

關鍵詞:金融危機 預警組織結構 預警機構建立

一、后危機對公司預警的啟示

08年以美國次貸危機為導火線的經濟危機影響了整個世界經濟發展的態勢,眾多國際性集團都深陷危機。如雷曼、通用等巨型公司都因為糟糕的財務狀況引發經營危機最終導致破產而不得不受到經濟保護。這些危機的表象是貨幣但是從公司內部而言,就是盲目的擴展,沒有節制的“發展”導致公司處在一種極為不穩定的高比例負債資本結構中運行,風險抵抗能力隨之下降。一旦遇到危機就會使得公司陷入困境,很多公司尤其是大型公司和財團一夜之間就資不抵債而導致倒閉。這些危機所帶來的公司接的振蕩引起了實務工作者和理論研究者的高度關注。本文將從財務預警的角度分析如何降低公司經營風險,提高公司抵御危機的應變能力,從而具備更強的競爭力。

二、公司財務預警系統的組織構建

公司建立財務預警系統必須建立在與之相配合的公司組織的領導下,這樣才能發揮其功能,即公司組織認可并與之配合才能使得財務預警系統在公司運行中起到真正的作用,所以要建立預警系統必須線完成預警組織機構。

(一)由公司決策層直接領導的預警系統

此種模式就是在公司決策層下直接設置獨立的預警部門。此類組織模式需要設置預警信息小組、預警監測小組、預警處理小組,其中預警信息組主要負責對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進行收集與處理;預警監測組則是負責預警模型的確立與調整,財務危機監測,財務危機預警情況進行監督與反饋;預警處理組則負責對形成的財務危機進行處理,即采用相應的策略應對與處理危機,消除危機所造成的隱患和威脅。獨立預警部門在工作中相對獨立,其不會直接參與公司的經營,直接向決策層負責。組織結構的優勢是具有獨立性且分工明確,有利于細致深入的開展財務預警工作,同時其結論相對獨立與客觀,保證了公正性和權威性。

(二)財務主管領導的預警系統

這種組織結構是在財務主管的領導下建立財務預警部門。其不是一個獨立的部門只是一個預警小組,其成員有專門的分析人員、經營管理人員、市場分析人員等組成,其中設置信息收集與分析、危機監測、危機處理等崗位,并有專職人員負責。預警小組內的不同崗位與人員都有其專長,并發揮其優勢發揮預警系統的作用。此類組織模式有點是財務預警工作由財務部門直接開展,其對信息獲取更加直接且高效,對財務危機的處理也更加的直接而準確,提高了預警系統的效率。

(三)應急性質的預警機構

此類預警系統組織模式是一種臨時性的預警機構,其建立的目的就是應對公司出現的異常經營和財務危機。通常臨時性的危機處理機構都直接向公司領導層負責,待危機消除后就會撤銷臨時機構。這種組織模式只是一種應激性措施,其效果不能與前面兩種組織模式相比。

總之,公司要建立財務預警系統首先應從組織機構設置上入手,即選擇第一或者第二種組織模式,建立適應自身管理需求的財務預警機構,這樣才能為財務預警系統的建立打下基礎,才能使得財務預警實現其預警與化解危機的功能得到發揮。

三、公司財務預警系統作用與系統構成

在危機中倒閉的公司給業界提供了研究從產生到危機整個公司經營的過程,研究發現破產的公司中財務危機是其不可回避的重要因素。雖然通用、雷曼等公司的破產與本輪金融為有直接的關系,但是危機僅僅是壓斷公司利益鏈條的最后一根稻草,其根本原因就是在公司的高速發展中,其財務管理已經失去了對資本和債務之間的協調作用,導致財務杠桿率過高從而導致了資金鏈條的斷裂。由此可見不論公司的規模如何,其危機意識是永遠不能忘掉的管理理念,無論從宏觀還是微觀角度,公司都應在管理中建立預警系統,為財務管理和資本運作站崗放哨,在出現危機的時候為公司決策發出預警,使得經營者在決策與管理中利用有效的措施來提高公司抵御風險的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這就是公司管理中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價值。

財務預警系統通常有四個子系統構成:財務預警咨詢;預警決策;預警執行;預警監督。其處理過程是發現危機;尋找源頭;分析本質;處理危機等。從其具體作用看,財務預警咨詢系統就是將公司財務數據進行歸納與對比,以此為公司的財務預警系統的正常運轉與準確判斷危機提供數據基礎;財務預警決策系統就是反應與實現咨詢系統的數量化管理后作出的反應結果,是財務預警的起始點;財務預警執行系統是對決策的執行,也是實現預警系統功能實現的重要過程;當咨詢與決策、執行系統的運行隨著某一項工作實現并達成目標后,監督系統就會對本次財務預警的過程進行評價,以此將成功或者失敗的信息反饋給決策層,并以此對其管理進行調適。

四、結束語

總之,在后危機所形成的潛在風險巨大的市場環境中,企業必須組織并建立符合自身管理需求的財務預警系統,其系統的構成必須可以保證企業的整體績效,可以靈活的運用各項財務指標為公司的正常經營服務,同時也可在海量的財務數據中獲得風險信息,以此啟動相應的防控措施規避風險。此時就需要企業的預警系統結構滿足信息捕捉準確、信息分析科學需求,并通過高效的組織運作完成對危機的處理,這才是公司預警機構研究的價值所在。

參考文獻:

[1]韓素蘭.現代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構建研究[J].咸寧學院學報,2011,(02)

篇(6)

關鍵詞:金融危機;公司治理;股權結構

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1)06-0031-02

1 股權結構和公司治理分析的背景

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得公司治理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金融危機影響了緊密聯系的世界經濟和各國家的眾多企業,這些企業是受害者,也是被譴責者,不少觀點認為金融危機應歸咎于這些企業,暫不言論這些觀點正確與否,目前應關注的,就是如何在金融危機中,進行有效的公司治理。

整個世界經濟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這個經濟體中無數的企業,由此可見,企業發展的好壞,直接關系著世界經濟能否持續發展。企業是經濟發展的載體,企業結構卻是公司發展好壞的直接因素,不同結構的的企業,對企業的發展就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包括企業危機應對能力。股份制是現代公司的主要實現形式,在此基礎上產生了所有權與管理權相分離的關系,公司治理就是在這一基礎上形成的,是企業不同利益主體在企業這個組織形式下的博弈,是企業所有者與企業管理者的矛盾和依賴的機制。

2 股權結構和公司治理的內在關聯性分析

公司治理是企業多方面、多角度的一個整體的治理概念,包含有不同的內容,囊括了諸如外部的法律環境、投資者保護和內部的股權結構、股東構成和組織機構等,是一種在所有者、高級管理階層、董事會和公司其他利害相關者之間的多重博弈形式。其中,公司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產生的根本,是這一治理的基礎與主體內容,在金融危機下,我們看到了各種公司的種種不同表現,為何企業應對金融危機能力不同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應該來源于不同企業股權結構的差異。金融危機下,由于股權結構差異的存在,對企業應對危機的能力產生了深刻影響,進而可以把優化股權結構,作為公司治理的一個有效途徑。

股權是一個股份制企業存在的根本,股權結構能直接決定一個企業的組織結構,股權在各個企業中有自己的構成形式,且通常存在很大的差異,無論是企業性質上的差異、還是企業地區上的差異,都是現存于企業中的一種必然,不可能用一個具有相對治理優勢的公司股權模式,來硬性地作為行業標準,否則,對股權結構的調置就會弱化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甚至可能起了完全相反的作用,達不到公司治理的目標,更會由于公司股權結構的不合理,對企業現期業績和未來績效產生不利的影響。

公司股權結構和公司治理的關系,有不同的表現形式,股權是公司治理的存在基礎,是整個治理的產權基礎,無論是在整個治理過程中的協調,還是在評價對整個治理結果的影響,都占有重要地位。特別是在金融危機中,這種關系表現的更為強烈了。公司股權結構首先決定了各股份的構成比例、股東通過持有股份產生一系列的權利與義務,組織了不同形式的股東大會,進而決定了整個內部監控機制的構成和運行,是公司治理中的內部治理主體。公司股權分置,決定了企業的治理成本、激勵機制和監控機制,不同公司的股權結構,會對企業的組織結構產生實質性影響,一個股權較為集中而又沒有管理層參股的企業,組織中的各個機構不具有相對規模,獨立性方面比較弱,機構人員所具有的管理職能就會難以有效履行,迫于被更換的壓力而聽從于控股股東,最為典型的就是家族控股企業股權結構使得公司治理所表現的低效率;而一個股權相對分散,不存在絕對控股的大股東,那么企業中的機構人員可能就會更為完善,獨立性會較強,管理層的職能更能得到充分發揮,無論是哪一類企業,都是產生于不同股權結構的關系,公司治理都是必然的,最終的治理效果也由此決定。

3 不同股權結構對公司治理績效影響的分析

從理論上說,當一個公司股權相對集中,并出現一個絕對控股股東時,絕對控股股東會擁有更強的話語權,而其他一些相對控股股東,在企業中的話語權就會急劇減弱,利益緊隨著絕對控股股東,在這種股權相對集中的情況下,絕對控股股東能夠對企業實施實質性的決策,相對控股股東只能緊緊追隨絕對控股股東的決策,股權難以得到有效制衡,眾多小股東是股權競爭中的弱者,加之公司管理層沒有股權,超級股東的“一人決策”很容易成為企業的決策,由此產生權競爭的程度較強,企業更換具體的管理層人員就會顯得較為頻繁與易行。管理層及其組織結構常常形同虛設,公司治理會背離原本的關系,不再是企業所有者與企業各級管理者的博弈,而更多的表現為依所有者所言行事,絕對控股股東占用公司資金現象的發生比例往往高于股權分散的公司,進行有優勢的企業并購行為,但并不能真正對企業發展有利,只會造成企業資金的濫用、誤用,由于競爭過于強化,會導致公司治理的低效率,甚至是公司治理的沒必要性,完全聽任于股東的組織形式,不能真正減少風險,即使部分減少了風險,也會由于一系列不合理組織機制的消極影響所抵消。

當一個公司的股權相對分散時,由于各個股東都沒有絕對控制企業的能力,對公司的相對影響力,沒有哪一個股東能夠對企業實施絕對控制,眾多股東的參與有利于企業股權達到制衡,加之管理層的股權激勵機制,管理層雖然不能滿足各股東的具體利益,加之管理層也有不同于治理層的利益與目標,但必然會考慮到股東和整個企業的長遠目標,在各種復雜利益與目標的交叉中,公司治理就有了存在的必要性,治理效果也會更加明顯。在這種類型的企業中,公司管理機構較為健全,內部牽涉也較強。管理層不用完全聽任于某一股東,管理職能能夠真正得到執行,雖然這樣會加劇公司的風險,使公司治理存在現實的必要性,但這種分散的股權結構,更有利于股東加入到公司的管理之中。多角度決定公司治理方向與治理進程,通過優化的企業股權結構,加大對公司管理層人員的股權激勵機制,使得公司管理層也能對企業擁有資產權益,提高管理層的管理積極性,使得公司治理層與公司管理層的目標具有趨同性,促進公司經營目標的實現,這可以看作是公司治理所要達到的一個目標之一。

在金融危機下,不同企業應對危機的能力,是否和企業股權結構存在某一種正相關關系呢,即具有更分散股權結構的公司,是否具有更強的應對危機的能力,必須通過實證的方法來檢驗這一相關關系,為了分析金融危機下,公司股權結構對公司治理業績的影響,重點選擇了我國股權較為集中的家族企業和股權結構較為分散的股份制企業為案例,進行近似于實證的對比分析,在金融危機背景下,檢驗股權結構與企業應對危機能力的相關關系,也為公司治理的績效提供一個評估指標。

鑒于我國企業會計準則,某一股東持股比例的20%和50%可以作為我進行股權結構分析的分水嶺,因為持股比例低于20%、高于20%和低于50%、高于50%,股東就會采用不同的會計方法來核算股權投資的成本與收益,這些不同的方法,或多或少會影響到公司治理的績效,近似把持股超過50%的某一個股東稱為“超級股東”,擁有絕對話語權,像我國一些家族企業,控股權遠遠超過50%,話語權更加絕對了。而持股比例低于20%、特別是10%以下,股權制衡就會很明顯,最終在整個金融危機中,表現出了較好的應對危機的能力。

像廣東榕泰、健康元藥業(原為太太藥業)等企業,是我國較為典型的“家族式企業”,整個家族控股遠遠超過50%的股份,而像中國華源集團這樣股權較為分散的,最大的股東控股權也遠遠低于20%,分析這兩類企業應對金融危機的能力,我們選取了營業利潤這一指標來說明,如表所示:

如上圖,可以看出所選擇的幾家上市公司,由于股權結構的差異,導致了這些企業在金融危機中的表現有如此大的差異,應對金融危機的能力顯著不同,股權結構更分散的企業,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較小,有較強應對危機的能力,能夠在危機中實現利潤,實現發展,而股權較為集中的企業,應對危機的能力則會較弱一些。

4 結論

通過以上分析,近似認為一個優化的股權結構,必然能對公司治理產生積極的作用,作為公司治理的根源與治理的內容主體,股權結構會對公司治理的其他方面產生深刻影響,諸如股權結構所決定的股東結構、公司管理組織結構、企業資產結構、外部監督機制和法律環境等,這些治理內容,必須組合成一個有機的結合體,才能有效地達到公司治理的預期成果,顧此失彼的做法往往是公司治理失敗的主要原因,而股權結構的突出地位,決定了股權結構治理的先行性,從優化企業股權著手,根本上進行有效的公司治理,在金融危機中,這一點更為關鍵。通過金融危機的一次實時檢驗,在公司治理方面找到一個突破口,進行有效的股權結構優化配置,現在看來,依據企業自身情況,多方面、多角度、多途徑地進行,才是可取之舉。

參考文獻

[1]姜昊清,董迎迎.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的實證分析[J].重慶工商大學(西部論壇),2006,(4)

[2]邱龍廣,劉星,李滿升.美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分析與啟示[J].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

[3]劉立倫,鄭皓元.公司治理與公司權益價值關聯性之研究[A].第八屆海峽兩岸會計與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

[4]陳小悅,徐曉東.股權結構、企業績效與投資者利益保護[J].經濟研究,2001,(11).

篇(7)

【關鍵詞】網絡環境 財務危機 規律 全局性

一、財務危機的內涵及表現

目前對企業財務危機的規范性界定國內外還沒有權威的標準,學術界也沒有認同度較高的統一定義。總的來說,對財務危機的解釋有兩種主流觀點:第一種,將財務危機定義為企業宣告失敗和破產的經濟現象。如Altman(1968)認為財務危機是“進入法定破產、重整和被接管的企業”。第二種,基于財務危機的輕重程度定義不同的財務危機,因此企業可能處于不同類型財務危機的各個階段,但不一定破產倒閉。

從內涵來講,財務危機主要是由財務困境導致財務惡化,進而循序漸進地產生更加嚴重的后果。雖財務危機與財務困境的誘因都是始于資金管理不當而造成現金流短缺,但兩者引起的后果嚴重程度不同,財務困境可通過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和財務管理策略加以化解;而企業一旦面臨財務危機則須及時實施必要且有針對性的舉措,否則必會走到破產的地步。因而從管理的角度看,在將財務危機與財務困境加以區分的同時,強調財務危機的重要性會使企業在日常管理中重視財務困境的及時解決,防范財務危機的發生,從而避免破產的窘境。

總體而言,對財務危機的定性描述大多集中在無償債能力或破產清算等方面。由此,借鑒國內外財務危機理論研究成果,將財務危機定義為:由于企業自身經管不善、財務狀況惡化,而使企業持續經營能力遭受影響,甚至威脅到企業生存與發展的經濟困境,其具體表現包括持續虧損、流動資金短缺、償付能力喪失、違約、倒閉或破產等。

二、網絡環境下公司財務危機的成因

網絡經濟下企業財務危機產生的具體原因分析,既有內部的,也有外部的。其中,內部原因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結構不合理,企業經營與財務管理不善,營運資金流動性較差,債務過高,投資決策失誤等。外部原因主要有市場競爭,不完善的法律、法規、政策等。

(一)財務危機形成的內部因素

企業發生財務危機直至破產的內部誘因主要有公司治理和經營管理兩方面。

1.公司治理結構方面的誘因分析。

(1)股權結構不合理。股權結構包括股權構成和股權集中度兩層含義。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結構的產權基礎,所有權和控制權的分離程度決定著股東在公司治理中對公司戰略決策的影響程度;股權集中度是衡量公司股權分布狀態和穩定性強弱的重要指標。隨著互聯網經濟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使得傳統的“所有權”和“控制權”理念面臨新的挑戰。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股權過度集中或分散都不利于公司治理的有效運行,而使公司面臨過大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

(2)董事會治理行為弱化。企業因董事會治理缺陷而誘發財務危機主要包括董事會規模、董事會成員構成、董事會會議頻率。網絡經濟下,規范而有效率的董事會是構建現代公司治理結構的關鍵。董事會規模過小不利于對委托人的監督;規模過大的董事會易存在“搭便車”的心理,董事會同樣容易被委托人控制。公司內委托關系的存在,使股東、董事會和經營管理層之間,存在較強的信息不對稱問題。董事會的獨立性可抑制控股股東的“隧道挖掘”行為,有利于監督和決策兩項基本職能的實現,提高公司價值。

(3)監事會職能缺失。公司治理最核心的是股東、董事會和管理層間的受托責任關系,監事會為保證受托責任的有效履行,應在該特定的受托責任關系中確保受托人履行自身責任。綜合學者們的研究,監事會職能缺失的原因主要表現為:第一,監事會的獨立性較弱,監事會成員大部分是職工或大股東所安排的。第二,監事會成員能力不足。第三,職責沖突。監事會的職責安排與獨立董事職責、企業高管和職代會的監督存在一定的相容性,監督問題一旦發生很可能會出現互相推諉的現象。

2.企業經營與財務管理方面的誘因分析。

(1)經營風險。

經營風險是誘發財務危機的關鍵原因,由于產品市場、銷售網絡、管理模式和政策法規等經營環境發生變化所帶來的公司收益的不確定性,企業經營風險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如企業對產品售價的調控能力、單位變動成本的變化及經營管理者的業務素質和管理經驗等。從原材料供應風險、生產風險、產品風險、銷售風險、總體經營風險的五大經營風險來看,企業財務風險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①企業生產方面的危機誘因。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隱藏的誘發因素主要有:生產資料價格的波動,原材料供應不足;過高的生產成本、費用;生產設備更新和技術創新投入不夠;不科學的物流管理、存貨管理;企業循環生產流程水平低等。

②企業營銷方面的危機誘因。企業營銷就是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旨在滿足顧客需求,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經營活動。其誘因主要有:產品或服務質量的缺陷、忽視消費者需求、市場營銷近視癥、產品錯誤定價、企業對產品售價的調控力較弱等。

③企業戰略管理方面的危機誘因。一個完整的企業戰略包括戰略制定、執行、評價與控制過程。企業在戰略管理方面的危機誘因集中體現在戰略制定和動態調整兩階段,戰略執行、評價和控制貫穿于企業各個管理活動。因此,企業戰略管理對財務危機的影響主要是戰略制定階段的危機誘因和缺乏根據內外環境變化對戰略的適時調整。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永久免费av网站| 小12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夜夜添狠狠添高潮出水|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 一边捏奶头一边高潮视频 | 亚洲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中文字幕人妻中文| 少妇被男按摩师按到高潮| 国产超碰人人做人人爱| 亚洲人成色777777在线观看| 麻豆av一区二区天美传媒| 男人j桶进女人p无遮挡全过程 |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最新精品| 成年女人wwxx免费国产|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日本乱子人伦在线视频| 啦啦啦中文在线观看日本|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厂|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人妻蜜柚| 北条麻妃一区二区三区av高清| 女人被狂躁的高潮免费视频| 国产一区内射最近更新| 麻豆天美国产一区在线播放| 亚洲人av高清无码| 中文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 久无码久无码av无码| 脱了老师内裤猛烈进入的软件| 国产999精品久久久久久 | 亚洲av永久无码国产精品久久 |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入口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免费无码作爱视频| 日本熟妇人妻中出|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人妻红杏1|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av不卡| 小sao货边洗澡边cao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