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19 15:29: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傳統教育方式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學習理論家認為,學習活動不僅僅是在一個設計好的、以教師為中心的環境里獲取信息的過程,當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切實參與了各項學習活動時,他們的學習效率就會有很大提高。為了達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與成果的目的,我們可以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成果。那么,如何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達到良好的預期教學效果呢?
一、多媒體教學的概念與討論
隨著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通信技術的日益成熟和發展,現代教育技術已開始進入多媒體發展階段,多媒體及網絡等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的普遍使用將帶來教育、教學方式的重大改革。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使之可以逐步表示圖象、動畫、聲音、視頻,使得豐富多彩的世界都可以模擬仿真,可以出現虛擬的世界,幾乎所有具體學科的研究對象都可以實際表示,因此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是教育技術在知識展示方面的重大突破。
在我們日常教學中,現在被高頻率提到的一個詞便是“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是我們所運用的多種教學方式中現在得到廣泛應用的一種。那么究竟什么是多媒體教學呢?“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
從多媒體教學的概念不難看出,多媒體教學是結合多種教學技術,同時以傳統教學為基礎的一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實際上,多媒體教學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已經開始出現,但當時是采用多種電子媒體如幻燈、投影、錄音、錄像等綜合運用于課堂教學。這種教學技術又稱多媒體組合教學或電化教學,九十年代起,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普及,多媒體計算機已經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多種教學媒體的綜合使用地位。因此,現在我們通常所說的多媒體教學是特指運用多媒體計算機并借助于預先制作的多媒體教學軟件來開展的教學活動過程。它又可以稱為計算機輔助教學(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即CAI)。
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是指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綜合處理和控制符號、語言、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影像等多種媒體信息,把多媒體的各個要素按教學要求,進行有機組合并通過屏幕或投影機投影顯示出來,同時按需要加上聲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與計算機之間的人機交互操作,完成教學或訓練過程。
二、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潛能和弊端
與以往任何一種先進媒體的應用相比,多媒體技術的引入,使傳統的教育方式發生了更深刻的變革,教育質量和教學效率也有了顯著提高,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是多媒體信息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其他多種教學形式效果都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傳統知識的傳授,基本都是用語言描述的,學生接受起來比較抽象,運用了多媒體技術,就可以把相關內容直觀形象、完整地表現出來。多媒體教學不僅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能夠采取主動學習,實現創造性學習的目標,也使教學信息雙向化溝通更容易得到實現,便于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1、直觀的影像、圖像和文字資料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現代化媒體介人課堂教學。在教學中,如果能充分合理利用現代化教學媒體,把教學內容的相關圖像、文字用計算機技術生動、形象地體現出來,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激發其求知興趣,生動活潑地組織教學,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2、由于利用了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教學相對于傳統教學方式來講,大大節省了課堂板書的時間,也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可以獲取更多的信息,充分傳達教師的教學意圖。
3、多媒體教學過程中使用計算機手段,因此便于隨時進行知識更新以及在教學中增補學術前沿的內容。
雖然在教學中引用多媒體技術,能夠有利于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境界,有眾多的優點和先進性,但是在教學實踐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
l、在應用多媒體過程中,如果信息量過大,教學進程太快,學生將難以消化理解和接受。
2、運用多媒體技術,很容易忽視板書的作用,而作為傳統課堂教學方式的板書仍有一些地方是現代教學媒體無法替代的。運用計算機雖然也可以看作是板書的另一種形式,但是由于屏幕的限制,使本來可以比較完整的板書,被分割為各個部分,影響了板書的整體性,也就影響了學生對相關內容的整體認識。同時由于課件的畫面經常變動,用課件呈現的內容展示時間太短,具有不穩定性,無法達到使學生加深印象的目的。
三、改進多媒體教學的主要思路
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是對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一種補充和發展,也是課堂教學發展的趨勢。針對多媒體教學中遇到的多種多樣的問題,要探索出新的教學方法,開發出新的教學模式,在強化多媒體意識的同時,實現教學技術創新與良好效果的同步發展。為了達到既使用先進的教學方式,又要達到最好教學效果的目的,可以嘗試采取以下幾種解決方法:
1、制作適合教學且便于學生理解的課件。要達到良好的課堂效果,使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在制作課件時就應當注意避免多媒體教學的缺點,盡量使課件既簡單明了又能夠充分說明要講授的問題。
首先,文字表述要重點突出,重點、難點可以使用多種方法特別標識。這是課件制作過程中最為重要和基本的一點。對于課程要介紹的各章節內容及具體問題和概念等都可以在課件中做出明確、有條理的文字說明,使學生對于教師要教授和講解的內容一目了然,非常明確。
其次,圖形、色彩使用恰當。切忌文字和版式以及動畫等的配合花哨不實用,這樣才能使學生明確學習的重點,避免學生把上課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有趣的計算機技術上來。
2、準確把握授課進度。在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時,應注重把握講課的節奏和時間以及播放多媒體課件的速度。如果速度過快,那么學生跟不上教師講課的速度,將可能使本來有趣的教學過程又會變為填鴨式的教學過程,也與改良教學效果的初衷相違背。如果速度過慢,又會使學生在課堂上產生懈怠情緒,也不利于教學進程的要求。應當采取適中的授課進度和速度,有張有弛,才能把握課堂氣氛和教學效果。
3、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時不能忽視傳統板書的功能。
論文摘要:本文主要論述了三個方面的問題:即信息時代網絡教育的突出特點、網絡教育對傳統教育的影響和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的關系,而著重點在于網絡教育對傳統教育的影響。對此影響從師生關系、教學方式和教育觀念加以深入具體地分析,最后闡釋了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之間互補相長的辨證關系。
關鍵詞:網絡教育傳統教育影響互補
當今社會是信息時代,而網絡已成為信息傳播的重要渠道。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基于網絡技術的網絡教育應運而生。上世紀90年代末,教育部推出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拉開了網絡教育的帷幕。新千年伊始,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召開,則標志著網絡教育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新時代新形勢伴隨著新問題:網絡教育的突出特征如何?網絡教育對傳統教育產生哪些影響?二者的關系怎樣正確看待?本文不揣淺陋,意在對上述問題略作探討。
一、網絡教育的突出特點
所謂網絡教育就是把技術層面和行為層面相結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通過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有效整合構建出一種理想的學習環境。在網絡教育中,學習資源在最大范圍內共享,形成最佳教育環境,保證學生個性張揚、思維創新的空間。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相比較,有以下特點:
(一)交互性和開放性。在網絡教育中,師生的雙向互動、實時互動得到了加強。在與學生的交往和交流方面,教師少了課堂時間的限制,學生可以通過郵件或實時聊天的形式接收教師傳來的教育信息。接受教師的個別輔導,也可以向教師反饋教學信息;教師則根據學生隨時發送的教學信息不斷調整和改善教學,促進教學網絡全方位的能動性的實時交互,使師生之間的不間斷的交流成為可能,促進教學相長。網絡教育由于技術上突破了時空的限制,表現出極大的開放性。網絡教育可以是實時的或非實時的,在線的或非在線的。網絡教育使受教育者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接受網絡學習,且網絡教育對所有個體都是開放的。個體不會因年齡、性別、種族等因素被拒之門外,是真正意義上的開放教育。
(二)虛擬性和共享性。網絡教育是虛擬的教育,它沒有真正實物形態的教室等教育場所。受教育者不必每天去教室,只需進行鍵盤操作。教師利用網絡資源制作多媒體課件、電子課本、案例等,在網絡上開展實時或非實時的教學,同時利用后臺管理系統對學生的作業、測試進行監控。網絡中的資源是共享的,可以為網絡用戶所有。網絡資源是數字化資源,它不是少數人的特權。因特網上有人類迄今為止最豐富的教育資源,任何人可以通過任何地點的因特網終端進入網絡,享用網絡資源。網絡中的數據庫、圖書館、信息庫等都可以為用戶所用。
(三)個性化和多樣化。網絡教育是基于個性的教育。學習者在網絡中點擊自己感興趣的知識,自主學習探索。他們又可以不受到主流文化和意識的控制,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視角來理解知識、發展個性、開發創新思維。
二、網絡教育對傳統教育的影響
(一)網絡教育解構了傳統的師生關系。網絡教育的出現使傳統教育中的師生關系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網絡教育中的師生關系是平等的。互動的網絡教育中,教師和學生處于準永久性分離狀態。缺乏了真正實物態的教室和學校,教師的絕對權威也不復存在。教學由教師為中心轉變為學生為中心。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自身角色在網絡教育中的轉變,由知識學習的指導者、文化知識的傳授者、課程教材的執行者和教育教學的管理者轉變為未來生活的設計者、知識體系的建構者、課程教材的研究者和人際關系的藝術家。網絡教育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網絡教育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網絡教育中的教學是以傳者和受者相互作用的形式,以信息內容為主要認識對象,以自主的個別化的方式進行學習。在傳統教育中,學生是以班級的方式同時同地學習,學生彼此互相影響,互相交流,共同參與。在網絡教育中,時空的彼此分離決定了學生采取的學習方式主要是個別化學習,很少受到教師和他人的干涉。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自己的生活習慣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進度,安排如何學習。網絡教育的教學方式的獨特處還體現在技術媒體的應用上。傳統教育中,教師主要借助黑板、粉筆、課本等輔助媒體,同時運用自己的語言、非言語行為將知識傳授給學生。網絡教育中技術媒體代替了傳統的口頭傳授,教師主要依靠技術媒體傳播教學信息,如教學軟件、電子郵件、網上討論、數據文件和數據庫、在線學習管理系統等。(三)網絡教育更新了傳統的教育觀念。網絡教育的出現為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提供可能實現的空間,越來越多的人已經從網絡教育中受益并把學習貫穿一生。網絡教育改變傳統教育中片面注重現實、追求已有知識的觀點。教育必須把教育的對象變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體。我們今天把重點放在教育與學習的過程上,而不是放在傳統教育學的教學原則上。網絡教育有利于把學習中的他教轉變為自教,網絡教育中沒有教師的壓力和外在事物的干涉,學習完全自主。學生要想獲取知識,只有自己去網絡中尋求,去自主選擇。網絡要求學生通過學習,不斷解構原有的知識體系,不斷建構新的知識體系,從而適應社會的發展。
三、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的互補相長
(一)網絡教育益于開發學生的智商,傳統教育益于培養學生的情商。網絡教育中的信息異常豐富,教學信息的多元化,可以激發學生對現代科學的向往。學生在網絡中不僅要接受信息,還要對信息進行判斷、分析與綜合。當學生從傳統教育耗時重復的任務中解脫出來后,他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用于思考、學習和創造。雖然網絡教育有利于學生智力的開發,但是網絡教育在培養學生的情商上卻有較大的困難,因為網絡上的不良信息,不利于學生形成科學的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如果忽視學生情商的培養將會影響學生一生的發展,傳統教育可以彌補網絡教育的這一不足。傳統教育十分重視學生情商的培養,通過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可以使學生了解和掌握社會規范、道德規范和為人處事的原則,以便在將來更好地融入社會。
(二)網絡教育益于培養學生的自我,傳統教育益于發展學生的協作。網絡教育中學生往往是單獨學習,單獨解決問題,有很強的獨立性:學生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不是求助于教師,更多的是在網絡中自己尋求解決問題的方式。但獨立性發展到一定程度,也有可能向自我中心轉變。當一個人過度相信自己,就聽不進他人的意見,不能與他人合作。現代社會是多元化的社會,使得各項任務絕非個人就能完成,人與人之間的合作顯得尤其重要。傳統教育中學生和教師彼此互相聯系,經常交流,經常從事同一活動,接觸的時間很多,彼此之間也更容易溝通,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合作經常在各項教學活動中得到體驗,學生的合作精神也日益增強。這將為學生今后進入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基于網絡課程環境下初中學科物理教學(學習)模式的研究》以中國教育信息化為社會背景,以“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為研究對象。學校通過最優化組合實現對網絡資源的整理、開發和利用,并應用于學科教學,從而在學科教學中,使網絡教育資源與傳統教育資源優勢互補。其出發點與歸宿是通過優化措施提高學生的學習素養。
課題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構建教育信息化環境下我國中小學網絡教育的基礎理論框架,包括基本內涵、結構特征、功能意義、教學資源、教學策略以及教學模式等;全面構建最大化實現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優勢互補的理論框架與操作模式。運用多學科理論(教育學、課程學、教材學、教學論、教育傳播學、教育心理學、教育哲學和教育技術學等)以及現代系統科學,以“優勢互補”(交互、對接、繼承、發揚)為目標定位,并由此進行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
通過對本課題的研究,可培養教師用網絡教育資源為學科教學服務的意識,逐步實現教學內容呈現方式的變革,促進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的更新,從而構建一支信息能力強、教學觀念新的教師隊伍。此外,還可構建一個動態的、優化的網絡資源,在校園內營造一個能在教師、學生和計算機之間形成交互協作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在該氛圍中投入到自主創新學習中去,以逐步實現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
課題界定
本課題所說的“網絡環境”指在學校已建成的千兆主干校園網的基礎上,通過10M帶寬的寬帶網共享Internet資源的教學網絡環境。
網絡環境下“網絡教育資源在各學科中的應用研究”是指在網絡環境下,運用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研究教學新手段和新模式以及研制、開發網絡環境下的課程和資源的研究。
研究重點
網絡環境下自主探究學習模式的建構。
研究難點
學校教師的觀念更新、對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教育技術的掌握水平;現代教育思想和理論及現代信息技術與學校教育改革的整合。
研究方法
本課題研究主要以行動研究法為主,結合學校教育教學實際,立足教學,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在資源共享和教學手段上發揮網絡環境的優勢,體現課程的“即時性”和“雙向交流性”;與學校綜合教改和課程改革相結合,在課改中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理論實際相結合,總結提煉,形成實驗結果,以課例、論文集、課件庫、教學資源庫等形式結題。
理論意義
立足于本課題的研究,探索網絡教育資源和傳統教育資源的優勢互補,對網絡教育資源和傳統教育資源進行優化,實現從經驗總結的層次向科學理論層次的升華、飛躍。解決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資源的相互對接、繼承、吸收與弘揚的理論問題,豐富現代化的教育資源。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使網絡教育的教育資源與傳統教育的教育資源優勢互補,從而更加有利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本研究的理論意義集中表現為,比較全面地、深層次地挖掘傳統教育資源與網絡教育資源的優勢,使之形成互補,從而豐富和創新現代教育科學的教育資源。
創新價值
本課題的選題從理論與實踐結合上把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教育資源優勢互補作為獨立的課題進行比較研究。通過對本課題的深入研究,探索和挖掘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的資源優勢,并把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構建教育信息化環境下的教育資源。
應用價值
試圖通過對本課題的研究,對網絡教育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優勢互補,使網絡教育資源更符合學科教學中的認知規律,實現網絡教育資源和傳統教育資源優勢的相互融合,有效地轉變教師教學的觀念,改變學生學習的方式,使學校網絡教育資源達到優化,發揮其最大的資源效益。
通過課題的研究與實踐,總結形成網絡教育資源與傳統教育資源的優勢互補理論,優化中小學的教育教學資源。
通過課題的研究與實踐,探索并總結信息化時代如何改革傳統的教育資源模式,使學生學會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的方法和經驗。
通過課題的研究與實踐,探索普通中小學利用網絡資源的途徑與方法,形成一批優秀的網絡教學課例,完善學科網絡資源庫。
從理論上全方位認識網絡教育資源與傳統教育資源的優勢與弊端,及其相生相長的主體指向,從實踐上全面構建網絡教育資源與傳統教育資源優勢互補的個性化操作藝術與技巧。
研究基礎與條件
一、網絡教育的優勢和不足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利用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網絡進行輔助教學已成為當前實施素質教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種有效途徑。一是為教師備課提供了豐富的信息。教師可以把網絡中的文字、圖形、影像、聲音、動畫及其他多媒體教學軟件的先進技術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模擬現實中難以實現的影像等有助于學生形象化學習,它與網絡的有機鏈接使課堂變得更加豐富。二是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性,提高主動獲取信息、自動篩選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三是資源共享。網絡上的資料可以隨時隨地地進行查閱,最大限度地實現信息與設備資源的共享,它很好地實現了教學內容的突破。四是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時空。教學活動可以由課堂擴展到課外的任何信息技術普及的地方。這種時空的超越使得“學習即生活”的最高人生境界成了終身學習的一種典范模式,為終身學習的實現創造了物質條件。
網絡教育雖然為傳統教育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但它在實際使用中表現出來的種種不足,不僅制約著網絡教育本身的發展,對傳統教育中的那些優秀的因素也產生了不小的沖擊。一是學生的行為難以控制。網絡上的東西可謂魚龍混雜,學生容易受到錯誤信息的影響,如沉溺于網絡,還容易造成心理與人格障礙。二是學生的學習效果難以保證。在自由度較大的個性化網絡學習中,沒有教師對學生行為的有效監督,這種學習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自控力和自覺性,否則,所學課程將無法保證質量。三是專業課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有限。信息技術與傳統教育的整合,要求教師不僅具備良好的計算機操作能力,而且能夠熟練地制作本學科課程的多媒體教學軟件。四是受學科的限制。對于音、體、美這些需要實際訓練的科目來說,上網只能拓寬他們的眼界,實際水平的提高還要靠傳統的訓練和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否則就是紙上談兵。
二、傳統教育的優勢不可替代
傳統教育中師生之間面對面的接觸,更利于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存在著潛在的情感,培養了學生的人文精神,對造就學生的堅毅人格和良好的心態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在傳統教學方式中,學生在集體環境中生活,參與多樣化的集體活動,有利于群體意識、集體主義觀念、團結協作精神的培養。教育的目的不僅在于傳授知識,而且要在學會認知的同時,形成健全的人格、文明的行為與習慣、良好的思想品德,還要學會做事、共同生活和生存,這都是其他的教育模式難以替代的。傳統教育的計劃性、目的性、組織性較強,能很好地適應各種層次的教學和教學對象,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可以較完整地掌握各門學科的系統知識。
三、實現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整合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必須全面審視網絡教育和傳統教育兩種模式各自的利弊得失,不能簡單地互相取代,而應當彼此取長補短,相輔相成。
1.實現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整合的基本條件
(1)教師應樹立堅持以“一切為了學生”的教育教學觀,既不盲從于網絡教育,又不拘泥于傳統教育,努力將兩者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以優化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
(2)要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讓教師在理解學科教學的目的、教學中的難點和了解傳統教學的優缺點的前提下,熟悉掌握各種計算機軟硬件知識,把信息技術和專業知識充分結合起來,運用新模式下的教學方法,將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模式完美地相結合,才能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
(3)對學生的教育進行引導。網絡是新鮮的事物,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培養學生的自制能力,使他們控制自己的行為,利用共享的信息與設備,學會合作學習,提高自學能力。
2.實現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整合的基本方法
(1)圍繞教學目標,準備教學材料。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在網絡中查找、收集大量的背景材料,汲取其精華,經過精心選擇、設計、制作、組合成為課堂中可以使用的教學材料,讓學生靈活運用、創造性地進行操作實驗,培養其探索意識和創新精神,同時也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使用信息的能力。
(2)創設教學的情境。精心創設的情境,由文本、圖形、動畫、聲音、視頻等多種媒體信息組成網絡資源,圖文聲像并茂,不僅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和鞏固,而且大大地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這種多感官的刺激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好奇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參與教學活動主動性。創設情境的課堂才會有滋味、有趣味、有深度、有廣度、有生機。
(3)指導學生探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是一種積極的學習過程,是指教師指導學生改進自己的學習來探究新知,使學生在自探互研中自主創新的學習。
關鍵詞:定位教育 分眾教育 可持續發展
教育觀念是一個與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相互聯系而又有所區別的概念,在過去一個世紀中,教育觀念經歷了由“教授”到“教學”再到“全面發展教育”等的變遷過程。經歷變遷的現代教育兼具以下四個特征:注重基本技能;強調合作學習;強調學科交叉;強調問題解決能力及決策能力。
從世界范圍來看,20世紀的現代教育事業空前蓬勃發展,教育學這個概念本身也發生了變化,它的研究和應用范圍更加廣闊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的《學會生存》里說到:“教育學過去一度是一種藝術——教學藝術,現在已經成為了一門科學”。教育學的總趨勢是分化與拓展,以及教育學價值取向的多元化。
1、多元化與拓展中的現代教育學
隨著教育學的分化與拓展,20世紀有關教育的研究和知識,逐漸形成了一個學科群,統稱為教育學科。教育學的分化和拓展,展示了教育研究的不同層面和不同角度,可以使人們對教育的認識更豐富、更接近全面。
2、價值多元化格局中的教育學
在20世紀初,教育學已出現價值取向多元化的格局。在這個多元化格局中,特別要指出的是以為指導的教育理論的崛起和發展。
隨著網絡和通訊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技術帶來的科技發展,已逐步滲透到各個領域,同時也對教育領域產生了一定的沖擊,使傳統教育在觀念、手段、內容上都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將中國的傳統教育帶入了全新的發展時期。處在新世紀、新時期,知識經濟的影響,多元文化的來臨,都使得教育越來越突出其個性化成分,個性化教育的觀念日趨形成。定位教育和分眾教育就是在教育的世紀變革的大背景之下應運而生的。
一、定位教育帶動可持續發展教育
所謂定位是指確定的位置。最初用在機械制作上,是對工件進行加工或測量時,使之取得正確位置的過程,其后定位在教育系統中已被推廣使用,并受到高度的重視。但不應僅如此,無論是每個時期,每個階段整個國民教育,還是區域性教育,某專門學科和行業內的教育,學校辦學,每個層次專業人才的培養,以及終身教育,都需要有比較明確的定位。
細分受眾,確定自己的定位目標,針對不同的受眾展開不同的宣傳,已成為當今媒體在競爭中獲勝的必然途徑,媒體宣傳的分眾化趨勢也成為媒體發展的必然走向。國內外有許多報刊和其他媒體在分眾化方面做出了大膽嘗試,并取得了成功經驗。
定位教育屬于每一個人,它包括終身學習、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從早期教育到成人教育、職業教育、教師培訓、高等教育等。定位教育代表了教育的新遠景——幫助所有年齡段的人更好地理解,威脅人類未來的因素如貧困、浪費性消費、農村衰退、人口增長、健康、沖突和人權暴力等,都是復雜且互相交織的問題。教育新遠景強調,通過整體的、跨學科的途徑解決人類所面臨著的嚴重的生存挑戰,這就要求重新定位教育,使所有人都以一種整合性的思維方式和行動能力,創造性地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美好未來。
定位教育的特征:
跨學科和整體性:將可持續發展的學習滲透在整體課程中,而不是單獨開設一門科目;
價值導向性:人們共有的價值觀和原則是支持定位教育發展的關鍵,因而就需要澄清、論證和應用蘊涵于其中的這些價值觀;
批判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由此在定位教育過程中產生面對困境和挑戰的自信心;
方法的多樣性:教師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參與決策:學習者參與到如何學習的決策中;
適用性:所提供的學習內容一定要滲透到日常個人和職業生活中;
地方性:應當注意到地方性問題的全球性,同時要把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和理念用不同的地方語言進行創造性的表述與宣傳。
定位教育在教育的可持續發展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的教育機構,比如大學和其他高等教育機構廣泛開展與中小學、職業技術教育、科技館/科普教育中心、中小型公司、非政府組織、各級政府的合作,為地區、國家和國際的可持續發展服務。
二、分眾教育即將引領教育潮流
作為近年來海外的新興事物,分眾教育傳入中國的歷史很短,經驗問題作為其發展的未知數。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分眾教育的發展必然會遵循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經歷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最終成為教育界的潮流趨勢。
“分眾”是近年來才出現的新詞匯,由美國的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首次提出,此后立即獲得了廣泛的關注,直到現在都成為營銷學上最有沖擊力的觀念革新。分眾的概念一經誕生便順利運用在市場營銷領域,旋即產生了分眾營銷,就是在最恰當的地點,用最精確、最經濟的方式把產品賣給最需要的目標消費者。
分眾教育,分眾就是區分受眾,分眾教育就是要面對一個特定的受眾族群,而這個族群能夠被清晰地描述和定義,這個族群恰好是應該接受教育的最適合的人群。在針對性教育理念的基礎上,把教育信息及服務有針對性地傳授給指定“受眾群”的一種教育模式。分眾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面向一個特定的有清晰特征的族群,而這個族群恰恰是文化層次高,尋求新教育的受眾群。內容包括分眾教育的社會背景、分眾教育對傳統教育體制的影響,傳統教育與分眾教育關系的處理這四個方面。分眾化是傳統教育在分眾時代覆蓋大眾的手段,傳統教育的同時,也應該審慎把握好分眾化的度。通過分眾教育,能讓針對性的教育最精準和有效地擊中目標受眾,并因此來達到分眾教育的最終目標。
21世紀,因特網、地球村、國際化、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等,已經不只是一些字眼,而是我們可以真實觸摸與感受到的社會現實。時代給教育學的發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未來教育學將面臨發展道路上的抉擇。如何在傳統與創新之間找尋一個均衡點?這是新時代的教育學所面臨的大問題。階層的劃分由此帶來這幾年中國市場的最大改變是市場細分化,產品細分化,由此帶來了教育的細分化趨勢。分眾教育的方式正是把目光瞄準了傳統教育所不能充分覆蓋的所有人群,把自己的定位細分化、全面化的教育。
萬事優劣皆相對,分眾教育作為新興的教育方式,固然有其優勢,但是另一方面,教育效果和其取向性面臨了更大的風險,因為一旦受眾選擇出現了偏差,可能就導致整個教育計劃的滿盤皆輸。我國現階段分眾教育的幾種頑疾:
第一,分眾教育的經驗淺薄。因為分眾教育是新興的教育方式,從經驗角度分析,它不如傳統教育的發展歷史長,對于受眾來說還是一個新興事物,所以它的教育效果究竟如何尚待觀望。
第二,最缺乏科學的教育效果研究。科學權威的研究是企業制定營銷計劃的重要借鑒因素之一,因此如何加大調研和研究的力度,更好的取長補短,是分眾媒體遇到的另一個瓶頸。
第三,信息不對稱,流通不暢。目前涉足分眾媒體業務的公司和廣告公司相對較少,而且并不廣為人知,這為企業與分眾媒體進行接觸,制定分眾媒體廣告策略設置了障礙。
第四,缺乏完善的社會和法律保障。傳統教育由于高度的集中性和統一性,注定了其天然的壟斷性。而分眾教育就不一樣了,整體呈現高度分散性,只要具備有一定的社會基礎,就可以開發出“全新”的教育。眾多的教育機構,市場的不規范,使得分眾教育亟需完善的法律法規。
三、未來之路——定位教育牽手分眾教育成為主導
未來的教育資源的應該是開發各種教育資源的優點,整合用之。定位教育與分眾教育應該是互補的關系,互相融合、互相滲透。定位教育尤其是其中的義務教育,是塑造教育品牌的絕佳途徑,同時也是迅速提升產品銷量的利器。以液態奶、油行業的佼佼者蒙牛、統一為例,正是因為他們選擇了中央電視臺這一優質的大眾傳播媒介平臺投放廣告,使得他們在與同行業企業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迅速提升品牌價值,同時產品銷量呈幾何級增長,而這種作用是任何一種分眾媒介都望塵莫及的。
關鍵詞中學生創新教育體驗式
1引言
中學生創新教育是建立在教育學基本理論之上,充分啟發中學生創新思維、挖掘中學生創新潛質、調動中學生創新積極性、增強中學生創新能力的教育實踐活動過程。相對于幼兒或小學生而言,中學生的思維判斷能力以及處事方式處于趨向于理性的成長階段,其不僅能夠自我學習、自我調整、在創新活動中尋找樂趣,因此若能夠給予適當的鼓勵,則中學生將不斷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當中學生的生理結構趨于成熟時,創新想象力可能會有所減弱,相應的思維判斷能力也就趨于定勢,創新優勢并不明顯。可見,展開對中學生的創新教育活動對于正確引導中學生創新意識、促進中學生素質教育的穩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筆者試圖展開對中學生教育模式的分析。
2創新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比較分析
中學生創新教育是建立在啟發發散性思維、提倡換位思考、寓教于樂的教育方式,與傳統教育模式差別較大,具體如表1所示:
盡管創新教育與傳統教育均可能借助于多媒體、網絡等工具和平臺,且教育對象均為學生,但從表1看來,兩者之間的差別仍然是普遍存在的。從教育的出發點來看,創新教育的出發點在于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人是創新活動的主體,缺乏主觀能動性和發散思維的前提基礎,創意根本無從產生,而傳統教育的根本出發點在于學校必須以書本知識為藍本,在書山題海中去感受和學習各種知識。從教育方式來看,創新教育需要通過啟發和引導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積極性,教師僅僅只是起到輔助和鋪墊的作用;與之不同,傳統教育中教師的根本職能在于傳道、授業與解惑,教育方式多以灌輸式、一言堂式為主,學生作為知識的被迫接受者,往往缺乏學習熱情和總結、概括與超越的綜合處理能力。從教育內容看,創新教育是隨時、隨地、隨人的教育,對于教育內容沒有限制,即任何規律、現象、思路等都可以作為教育的內容,但傳統教育必須以具體的內容作為教育的客體,且通常為有形的書本、圖畫、作品或者音像制品等。從教育的內涵看,創新教育將理論知識與實際運用進行了有機的結合,而傳統教育往往將教育環節終止在理論學習階段,缺乏對理論的進一步深入學習,缺乏后續知識與應用環節的考慮。從考核指標看,創新教育的落腳點并不是鼓勵學生漫無天際的奇思妙想,而是需要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夠最終轉化為成果、專利、發明等成果形式,且轉換成實際的生產力,并得到社會的認可;與此不同,傳統教育需要借助于考試和測驗的方式來檢驗教育的效果,從而可能會導致以考試成績和升學率為導向的教育價值取向,甚至可能會出現考試指揮棒引發的社會問題。從教育對象看,在創新教育中,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能夠得到滿足,個人專長能夠得到發揮;在傳統教育中則可能無法發現和挖掘教育對象的差異性,教育對象被大眾化對待,表面上看視公平的“大鍋飯”教育,事實上可能埋沒了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特長稟賦。從教育手段看,創新教育必然以教師和學生的雙方交流、反饋與互動而使得教與學的活動均能夠卓有成效,并且教育活動不僅僅局限于有形的、固定的教室,但傳動教育顯然缺乏反饋機制,缺乏互動的單方面教與學,最終效果可想而知。
3中學生創新教育的理論基礎
3.1中學生創新教育的虛榮心理論
教育心理學通過對中學生心理結構的分析以及教育過程中心理活動規律的把握,來系統探討創新教育中的心理現象。中學生已能夠獨立思考問題并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獨立創新的能力,因此絕大多數中學生對于創新活動的興趣較為濃厚,部分中學生甚至熱衷于創新活動。然而,在中國當前應試教育模式仍然較為普遍的環境下,中學生的創新熱情受到打擊。在開展創新教育活動中,首先需要通過合適的思想政治活動,灌輸創新教育對于中學生當前階段的學習以及今后發展的重要性和長遠意義,解除中學生參與創新實踐活動的后顧之憂。與此同時,在中學生創新教育中,必須充分、合理地利用中學生的“虛榮心”效應。中學生創新活動中的很多發明或專利成果絕大多數都來源于最初輔導老師的啟發與鼓勵。當中學生在得到表揚和鼓勵之后,其將在不斷的努力和學習中認識自我并不斷成長和提高,從而促使其自己與輔導老師的贊揚保持一致。對于中學生的“虛榮心”應該辨證的加以對待,給予適當的鼓勵,不斷刺激中學生的“虛榮心”成長,促使其必須不斷努力,以實際的成績換取滿足虛榮心之后的成就感。
3.2中學生創新教育的辨證法理論
對于中學生而言,鉆研書本知識、應付升學考試是其主要的學習使命,因此將主要精力投入課堂內學習是絕大多數家長和學生的一致觀點。事實上,課堂內學習與課堂外的創新活動是對立統一的,兩者并不矛盾。理論來源于實踐,最終又回到實踐中去指導實踐,并使得理論得到運用和升華。創新活動的前提基礎并不是異想天開,而是對中學生課堂知識、平時積累以及科學規律的綜合運用。將基礎知識運用于創新活動,亦即在創新活動中引領中學生去學習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各種知識,更能加深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并能夠提高其活學活用的能力。創新教育是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通過對每年中學生升學考試中的佼佼者的調查表明,考試名列前茅者均是那些創新意識較強、善于歸納總結、勤于觀察并能夠積極參與創新實踐的學生;相反,那些一心讀“死書”的中學生并不是升學考試的最大獲益者。
3.3正反饋理論
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既可能是天生與之俱來的因素,但可能更多的是后天培養的結果,并且后者比前者可能更具影響力。中學生創新教育的正反饋理論是指在開展教育活動中,應該盡可能多表揚少打擊,不斷刺激學生追求表揚所做出的努力,亦使得學生的創新熱情不斷得到升華和提高;在開展創新教育中,應該盡可能多嚴肅少溺愛,即家長和教師來利用學生的虛榮心促進其進步時,同樣應該鼓勵學生始終以科學的、合理的方式參與創新實踐活動,而不是一味的表揚使得學生被微小的勝利沖昏頭腦;在開展創新教育中,應該盡可能堅持持續改進,即在創新實踐中取得成績的學生仍然需要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與綜合素質的培養,爭取更好的成績,而不是“曇花一現”的短時間光芒。
4體驗式中學生創新教育模式
體驗式創新教育模式以體驗式教學為前提基礎,其理論基礎遠源流長,但由于傳統教育的諸多限制性,特別是在以應試教育為主,過分強調短期成效的教學實踐環節中,體驗式學習的優點并沒有得到真正體現。體驗式教育模式是當前教育界以及理論界研究的重點,同時亦是教育實踐活動的發展趨勢。體驗式創新教育模式在開展創新教育活動中,對于增進師生感情、展現學生個性、拓展學生能力以及提高教學效果等均具有顯著作用。
從哲學的角度看,中學生的體驗式創新教育是中學生對教育活動整體性參與的結果,即以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整體意識和形象融入教育環節,實現對書本知識的深刻領悟;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中學生的體驗式創新教育是將中學生看作一種特殊的消費者所提供的經濟品,它具有深刻性,屬于耐用品,并能夠滿足中學生個性化需求甚至創造其不斷渴望刺激和成長的需求;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中學生的體驗式創新教育是中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內心所表現積極活動。具體而言,體驗式中學生創新教育模式的原理如圖1所示:
對圖1中體驗式中學生創新教育模式的內在機理解釋如下:在創新教育活動中,傳道、授業、解惑依然是教師的基本職能,中學生通過課堂學習、課后復習等方式去鞏固、消化理論知識,同時在實驗環節、科技創新活動中去應用理論知識,并就某些問題提出質疑;針對實踐環節中的具體問題,教師需要旁征博引,解決學生的相關疑難問題,為培養學生創新熱情奠定基礎。同時,針對創新教育模式的特殊性,教師在創新教育活動中必須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比如逆向思維、發散思維、辨證思維等,當學生能夠做到勤奮思考、善于發現時,其創新的熱情也隨之得到提高。由創新熱情到創新實踐的轉變必須以有效的創新能力為前提,因此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創新熱情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具體包括思考方式、行為方式、動手能力等等。在學生的創新實踐中,教師要提倡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的精神,盡量避免學生的依賴思想和眼高手低的現象,亦即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正確引導學生的創新實踐。由于創新實踐轉變為創新成效的諸多不確定性,如創新實踐的順序、實驗儀器的精度、操作方法的規范以及人為的不確定因素等都可能使得創新實踐并不一定能夠取得明顯的創新成效。因此,體驗式創新教育模式需要鼓勵創新循環,即當創新實踐不盡人意時,教師需要指導學生總結教訓,明確其可能的不足之處,以免再犯;當創新實踐卓有成效時,教師需要幫助學生總結經驗,揚長避短,以更大的熱情和努力取迎接新的挑戰。在此基礎上,教師自身也需要在其與學生的交流中,發現教與學所存在的銜接不一致問題,從而進一步改進其教學環節存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張蘭生,金向陽.試論開放教育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內蒙古電大學刊,2005(9)
關鍵詞:革命傳統教育;點狀;線形;策略重構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編碼:A 文章編號:2095-1183(2012)09-0015-03
一、現實掃描
【案例】
清明節,某校照例組織中高年級學生去參加祭掃革命烈士墓的活動。在教學樓前集合時,低年級的小朋友們爭先恐后地擠到走廊上,眼里流露出無比羨慕的眼神。隊伍中三年級的孩子因為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內心的激動溢于言表,個個喜形于色,很難看到有“嚴肅”的氛圍。比較之下,高年級的孩子們因為已經參加過“不過如此”的活動,顯得非常平靜,表現出無所謂的態度。
案例中的場景,是對學校傳統教育活動現狀的真實描摹。在現代學生心中,掃墓是“春游踏青”,少先隊授銜儀式是“隊干部佩戴標志的集會”,敬老節活動是“去敬老院送水果糕點、表演節目”,紀念黨九十華誕是“唱紅歌寫征文講故事”……我們“精心”策劃與組織的集體性傳統教育活動,留給孩子們更多是碎片式記憶,而距離我們的初衷——對活動意義的認同和升華,并內化為他們的一種精神信仰的目標相距甚遠。
傳統教育之所以要堅持開展,是因為這些教育是經過歷史的檢驗和篩選沉淀下來的,是歷史與時代的必然選擇,是歷久彌新的德育拳頭產品。她除了有“清明節前后掃墓祭奠英烈”的時間載體外,還應該有“列隊默哀、敬獻花圈花籃、講述英烈故事、宣讀祭文、表明決心與宣誓”等程序載體。可以這樣講,幾十年來我們所開展的傳統教育活動,在時間和形式上并無多少變化。為何今天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呢?問題的結癥在于我們這個病態的社會和成人——很多時候,我們組織的傳統教育活動,只是時令的產物,是應景之作,常常忽略和丟失了“教育人出發的目的”。學校、教師、學生都是為活動而活動,是徹底的“被活動”。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傳統教育活動就演變為校園點狀“突發事件”,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教育效果當然會與當初的構想相去甚遠。具體表現為:
1.活動對象的點狀化
革命傳統教育是民族精神文化的核心成分,理應“從娃娃抓起”。但我們從案例中“低年級小朋友爭先恐后地擠到走廊上,眼里流露出無比羨慕的眼神”“三年級的孩子們因為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內心的激動溢于言表,個個喜形于色”的描述中,可以讀出“低年級小朋友還不具備掃墓、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條件;至今,他們還沒有參加過掃墓活動;甚至連春游踏青活動都未開展過”等信息。而夠得上“資格”的高年級學生,因為連年都參加形式重復的活動而出現“審美疲勞”,所以就因“不過如此”而平靜、無所謂。在活動對象點狀化思維的左右下,我們總以為諸如掃墓一類嚴肅的革命傳統教育活動,遠離小朋友的認知世界,起不到教育效果,因而舍棄了很多教育契機。其實,即使小朋友真的不能理解活動的意義也無妨,讓他們參加活動,至少可以為以后這樣的活動“熱身”,學到基本的禮儀,懂得基本的程序,感受莊嚴靜穆的氛圍。而禮儀與氛圍本身,就是一種極好的教育。
2.活動過程的點狀化
思想教育應該是一種浸潤,是悄然無聲的緩慢改變和占領,與式的突飛猛進格格不入。傳統教育應該是一張立體的大網,而網結就是一個個既相互關聯又相對獨立的活動,這樣的教育才具備延續性和生命力,才能引領學生的精神世界。但當下,傳統教育經常是孤峰突起,前無鋪墊,后無續章。即使有面上的鋪陳,也多是短時間內的狂轟亂炸,暴雨淋旱地,皮焦心硬,起不了多大的作用。甚至于,當一個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重大節日到來時,由于上級多部門布置的活動太多太雜,一些學校只好采用項目管理的方式進行肢解,以年級、班級乃至于小組為單位,分配任務,突擊活動,完事交差。這樣,看似一片萬紫千紅春滿園的熱鬧景象,結果卻是,這些絢麗的花草由于根基淺,培土貧瘠,不久便枯萎凋謝,不會結出我們期許的教育之果。
3.活動資源的點狀化
案例首句中“照例”一詞,折射出革命傳統教育活動形式的局限和單一,除了掃墓還是掃墓。究其原因,其一是組織者對掃墓這一經典活動駕輕就熟,按部就班不費事兒。其二是在當下社區里,也確實難以找到更好的活動資源。經歷過槍林彈雨的老革命者已經寥若晨星,年老體衰;散落各處具有紀念意義的名人故居、遺物、文物早已被經濟建設的浪潮吞沒;至于專門的紀念館、博物館,也作為“革命圣地”,并不隨時對學生開放。而最為重要的社會群體主流價值觀念這一精神資源,已經幾乎被時間消磨殆盡,被經濟至上的理念所取代。革命傳統在成人世界的群體失憶,造成傳承的短路和斷層。所以,一提及革命傳統教育,我們就不得不想起那個唯一——革命烈士墓。
二、策略重構
傳統即文化,文化是歷史延續下來的,而不是在短期內可以突擊打造和人為制造的。制造出來的文化,終究是畸形且容易夭折的,不會變為傳統。和所有傳統教育一樣,革命傳統教育應該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熏陶浸潤,應該有一以貫之的不懈堅持,應該有“時時事事處處人人”的全面涵蓋。就某一項傳統教育而言,不應該僅僅是一場集會或一次活動的“點”,更應當是一條有起點有過程有結局的“線”。某一次集會或活動,只能是革命傳統教育樂曲中一個鏗鏘有力的音符,只有將其巧妙、連續地組合起來,才能成為蕩氣回腸的恢弘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