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環境經濟學問題

環境經濟學問題精品(七篇)

時間:2023-12-04 11:02:4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環境經濟學問題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環境經濟學問題

篇(1)

 

我國環境經濟學的研究和教學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盡管我國設置“環境經濟學系”的高校不多,但是幾乎所有設置環境科學系、經濟學系及相關專業的高校都開設了環境經濟學或者類似的課程。由于環境經濟學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其教學對學生經濟學背景知識有著較高的要求。而環境科學專業的學生不同于經濟學或者環境與自然資源經濟學專業的學生,一般沒有受過經濟學的訓練。環境科學專業課程多、時間緊的特點也不允許他們做這樣的知識準備。在這種特殊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開展環境經濟學的教育和教學是一個必須研究的問題。本文對環境科學專業環境經濟學課程設置、教學目標、內容和方法等進行了探討,旨在為提高本課程的教學效果提供借鑒。

 

1 課程設置

 

目前國內外環境科學專業設置的相關課程有環境經濟學概論、環境經濟學基礎、環境經濟學導論、環境與自然資源經濟學、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等。考慮到環境與資源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很多的環境問題是在自然資源利用中產生的,自然資源的有效配置可以減少環境問題的產生。而且在環境經濟政策的制定中,自然資源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對環境科學專業的學生只重視環境經濟學的教育而忽略自然資源經濟學的教育,不利于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用整體的觀點分析和解決問題。同時,在整個專業的教學體系中,由于總課時的限制,往往很難同時開設環境經濟學和自然資源經濟學兩門課程。所以筆者認為,從完善學生知識結構的需要出發,設置環境與自然資源經濟學基礎課程為宜。

 

另外,大多數環境管理專業將環境經濟學設為選修課,一些學生因害怕該課程難學而放棄這門課的學習。根據筆者了解,現在很多環境科學/環境管理的研究者和管理者因為沒有經過環境經濟學的基本訓練而造成知識的欠缺,提出的一些政策或者政策建議有背經濟學常識而被責難。所以筆者認為應該將本課程設置為專業基礎課。

 

2 教學目標

 

如上文所分析環境經濟學是一門新興的邊緣性學科。它不僅與經濟學、環境學有直接的聯系,而且與地學、技術科學、管理科學以及法學等學科也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總之,其涉及知識面寬,內容廣。盡管環境科學專業的學生的自然科學的背景較好,但社會科學,特別是經濟學和公共管理學的知識比較欠缺。面對這樣的學生背景和有限的計劃學時,制定明確可行的教學目標至關重要。在有限的時間和學生知識背景的條件下,必須考慮學生將來實際工作的需要、課程的特殊性,以及該課程與其他課程之間的關系來制定教學目標。根據筆者本課程多年的教學經驗以及相關研究經歷,該課程的教學目標應該應該定位于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經濟學思維三個方面。具體為:(1)掌握環境與自然資源經濟學最基本的理論知識和分析評價方法,達到“入門”的目的;(2)掌握運用經濟學的理論方法分析和解決資源與環境問題的基本能力,特別是掌握環境經濟手段的經濟學理論基礎;(3)培養學生從經濟的角度審視環境與資源問題的習慣;(4)為相關的課程(如:環境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打下必備的基礎。

 

 3 教學內容

 

環境經濟學包括了從微觀經濟學、制度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到環境和環境問題、自然資源和自然資源問題、環境與自然資源管理政策、綠色GDP核算(涉及宏觀經濟學知識),以及最新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和應用等多學科、多領域的知識和內容。國外高校這門課的課時為54學時(每周2次4課時),并且要求學生有微觀經濟學基礎。即使對非經濟學專業開設這門課,課時也為54學時。而我國高校環境科學專業的教學體系中,本課程只安排了36課時。要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教學內容顯然不可能涵蓋環境經濟學的全部內容。因此,必須根據教學目標、課時的限制以及學生的背景來確定教學內容。我們認為本課程的教學內容應該包括以下5個模塊:

 

(1)導論。導論模塊主要介紹當前主要面臨的環境與資源問題(如污染、資源利用沖突、全球環境問題等),分析環境與經濟之間的聯系;由此導入什么是環境與自然資源經濟學、為什么需要環境與自然資源經濟學等問題。

 

(2)基本經濟學概念和理論。這一模塊主要是針對沒有微觀經濟學背景的學生建立經濟學的基本概念,為下一步的學習打下理論基礎。涉及的概念和理論包括費用和效益、供給和需求、經濟效率、外部性、公共物品、產權等,以及環境質量經濟學。

 

(3)分析方法。這一模塊主要介紹環境與資源經濟學中兩種最基本的也是應用最廣的分析評價方法:環境資源價值評估方法和成本收益分析方法(Benefit-cost Analysis)。在環境資源價值評估方法部分,側重向學生灌輸這樣一個理念:與其他財產一樣,環境與資源是有價值的,必須將環境與資源的價值納入決策過程之中。收益成本分析是將環境資源價值評估得到的結果納入到決策過程的有用框架。

 

(4)環境經濟政策。這一模塊主要介紹國內外現行的和擬議的環境管理的經濟手段及其理論基礎、這些手段優劣和對資源環境影響的經濟學分析方法。從而引導學生今后在政策的制定和評價中的經濟學思考。

 

(5)自然資源利用和管理。這一模塊主要介紹自然資源(可再生資源、不可再生資源、水資源)在時間上最佳配置的理論。重點介紹漁業資源問題、管理政策以及這些政策制定和影響的經濟學分析方法。

 

以上的5個模塊,首先通過導論讓學生對環境與自然經濟學有一個總體的了解,然后從基本概念和理論入手,依次過渡到環境經濟的分析評價方法、環境管理的經濟手段與政策,自然資源利用及管理政策,從而將各章節的內容有機地聯系起來,形成一個系統框架,有助于引導學生認識環境與自然資源經濟學內在的邏輯規律。

 

4 教學方法和手段

 

在既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大綱下,采用何種方法進行教學將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與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多媒體技術的進步為我們開發先進的教學手段提供了有利條件。改變傳統的黑板板書方式,建立以先進的多媒體手段為依托,課堂講授課后練習、課堂演講與討論、現場教學以及觀看錄像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體系,可以大大提高本學科的教學效果和效率。根據筆者的經驗,以下幾種教學手段特別重要。

 

(1)啟發式教學與案例教學。由于本課程具有文理滲透、交叉性質,初學者對一些經濟學知識及其在解釋環境科學問題上的運用理解較困難。因此,在講授過程要盡可能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對基本概念、理論的敘述注重確切和深入淺出、對關鍵詞的講解力求準確透徹、對分析評價方法及有關環境管理經濟手段的介紹盡量理論結合實際,并通過提問、啟發、舉例使同學們理解掌握每個知識點。在啟發式教學時配以實際案例能夠提高教學效果。如針對目前我國嚴重的霧霾問題,配合華北地區經濟增長、人口增加、消費增加、重工業布局來分析霧霾產生的原因;啟發學生用經濟學的思維來分析問題,考慮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權衡,從而提出以成本更低的環境經濟手段來解決問題,而不是強制關閉企業這樣高成本的命令-控制性手段。

 

(2)多媒體課件。為了使課堂講授更加明了、生動,并節省教師在課堂上的板書時間,首先要完成與原版教材相對應的英文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與制作。在設計與制作多媒體課件中,充分利用字體、顏色和動畫等功能,并通過插入各種圖表、與相關網站鏈接,力求達到條理清晰、突出重點、加深印象、擴大信息量的效果。由于學生在課前課后很容易通過互聯網或email等方式獲得多媒體課件,故上課時不必將精力用于記課堂筆記,從而讓他們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里積極思維、積極參與課堂討論。

 

(3)雙語教學。英文教材、英文課件、中英文相結合的閱讀材料和講授,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和透徹理解課程的基本內容。現有中文教材大都從英文教材翻譯或者編譯而來,無庸諱言,翻譯和編譯中存在很多晦澀和謬誤之處。因此筆者認為雙語教學效果要好于單語教學。而且學生在將來工作中要涉及到大量英文文獻,雙語教學可以讓學生熟悉本學科的專業詞匯,為學生將來工作和學習打下基礎。

 

(4)課堂討論和現場調查。環境與自然資源經濟學除了具有鮮明的交叉性,應用性也是其一大特點。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授課內容,以問題為導向,定期組織學生有針對性地開展課堂討論,讓每一位同學都有上臺演講的機會,師生平等參與討論,大家各抒己見,取長補短。同時盡可能安排現場教學活動(包括觀看有關錄像),或結合教學組的在研課題組織學生參與現場調查。實踐證明,這種生動活潑和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同學們調動積極思維、發揮潛能、發展個性、展示才華,從而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學和對環境問題的綜合分析能力及其綜合素質,同時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5 結論

篇(2)

1980年代以來,中國出版了一系列資源學、資源科學著作,如《自然資源學概論》[3](1988年)、《資源科學論綱》(1994年)、《資源生態經濟學》[4](1996年)、《資源科學》[5](1998年)、《自然資源學原理》[6](2000年)、《中國資源科學百科全書》(2000年)等。另有翻譯著作阿蘭•蘭德爾的《資源經濟學》[7]等。進入1990年代,有多位學者探討了廣義資源科學的學科體系問題。1994年,封志明、王勤學在《資源科學論綱》一書中提出兩層級結構的資源科學學科體系[8]。資源科學的第一級子學科是綜合(理論)資源學和部門(專門)資源學,兩者在具體時空的結合是區域資源學。綜合資源學包含5個第二級子學科,部門資源學包含8個第二級子學科。2000年,孫鴻烈、石玉林、趙士洞、張巧玲、封志明等在為《中國資源科學百科全書》撰寫的概觀性專文《資源科學》中,提出了一個有所改進的資源科學學科體系[9](P37)。這個學科體系也屬于兩層級結構。第一級子學科除綜合資源學、部門自然資源學、區域資源學之外,增設了社會資源(學)。部門自然資源學增加了一個第二級子學科藥物資源學。社會資源(學)列出人力資源(學)、資本資源(學)、科技資源(學)、教育資源(學)4個第二級子學科。2001年,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沈長江著文對資源科學學科體系做了深入的探討,提出資源科學的三維網絡結構學科體系[10]。第一維縱軸(Y)是資源科學總論,包括資源分類學、資源信息學、資源數學、資源化學、資源生態學、資源地理學、資源經濟學、資源工程學等15個分支學科。第二維橫軸(X)是資源科學各論,包括氣候資源學、水資源學、土地資源學、療養地資源學、勞動力資源學、金融資源學、人文文化資源、網絡資源、科學知識資源等19個分支學科(有些學科名稱不夠規范),分屬自然資源學、社會經濟資源學、知識信息資源學。第三維斜軸(Z)是資源科學區域分論,包括極地資源學、寒帶資源學、熱帶亞熱帶資源學、赤道帶資源學等。區域分論是資源科學中包羅分支學科最多、最為復雜的部分。

一、廣義資源科學的學科結構

借鑒資源科學學科體系的已有研究成果,我們提出廣義資源科學體系結構的嘗試性建構方案(表2)。廣義資源科學的所有分支學科(含邊緣分支學科),按照數學自然科學屬性、哲學社會科學屬性的強弱差異,相對地區分為五個群組。從左至右,即從第Ⅰ群組到第Ⅴ群組,數學自然科學屬性依次減弱,哲學社會科學屬性依次增強。第Ⅰ群組學科的絕大多數是具有鮮明哲學社會科學屬性的邊緣分支學科,如資源數學、資源力學、資源物理學、資源化學、資源地球科學、環境資源學、資源開發工藝學、遙感遙測資源學、仿生資源學、資源勘查學、資源系統論、資源控制論、資源信息論、環境資源學等。它們是資源科學與數學、自然科學(力學、物理學、化學、勘查學、仿生學、工藝學等)、系統科學(一般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等)的主要學科門類或學科相互滲透而形成或正在形成的邊緣學科。資源遙感遙測學,旨在研究自然資源考察中使用的遙感遙測手段。仿生資源學,側重研究通過仿生學途徑獲取資源的機理和方法。環境資源學是介于環境科學與資源科學之間的邊緣學科,其任務是研究自然環境資源的構成、分類、特征、功能、調查、評價、開發、管理等。在交叉科學中,環境科學和資源科學都是擁有眾多分支學科的學科門類,兩者有著特殊的交融關系。1997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頒布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學科專業目錄》,在“經濟學”學科門類中設有二級學科“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代碼020106),在“法學”學科門類中設有二級學科“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代碼030108)。由于人才培養方面這種整合式的制度安排,使作為知識體系的環境科學和資源科學在中國有著難分難解的關系。環境資源學[11]與資源科學的許多分支學科相融合,形成環境資源地理學、環境資源評價學、環境資源管理學、環境資源生態學、環境資源工程學、環境水土資源學[12]、環境資源經濟學、環境資源開發史等邊緣分支學科。第Ⅱ群組主要是依據自然資源的類型而劃分出來的一組學科,可統稱為自然資源學,主要有礦產資源學、水資源學(淡水資源學)、土地資源學、濕地資源學、山地資源學、草地資源學、林地資源學、沙漠資源學、生物資源學、氣候資源學、海洋資源學、空間資源學[13]、人工物料資源學、能量資源學以及熱帶資源學、溫帶資源學、寒帶資源學、極地資源學等。濕地資源學、山地資源學、草地資源學、林地資源學等單設學科,原因在于濕地、山地、草地、林地等地段性資源包含多種單項自然資源,可能既包含礦產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又包含氣候資源和植物、動物等生物資源,研究內容具有一定程度的綜合性,是礦產資源學、水資源學、土地資源學所不能完全替代的。熱帶資源學、溫帶資源學、寒帶資源學、極地資源學則是按照地域氣候特征分立出來的幾門學科,分別研究熱帶、溫帶、寒帶和南極、北極的資源特征、分布、開發利用等問題。如果將地球之外的天體也置于研究視野,這一群組還可以包含月球資源學、火星資源學、太陽資源學等學科。第Ⅲ群組由一系列“中性”學科或接近“中性”的學科構成,包括資源計量學、資源評價學、資源管理學、資源規劃學、資源運籌學、資源系統工程學、資源地理學、資源生態學、資源工程學、信息資源學、區域資源學、全球資源學等。普通資源學是資源科學的一門核心基礎學科,其任務是探討有關資源、資源科學的各種一般性、普遍性、共同性問題。普通資源學盡管以普通自然資源學作為基礎和主體,但也包含著普通人文資源學的內容。隨著普通資源學的逐步成熟,將來有可能從中分化出資源科學史、資源科學學等相對獨立的分支學科。資源計量學、資源運籌學、資源系統工程學具有一定的數學自然科學屬性,但弱于第Ⅰ群組,因此暫列入第Ⅲ群組。資源地理學、資源生態學、資源工程學、信息資源學、區域資源學、全球資源學等列入這一群組,主要是因為它們既涉及自然資源,又涉及人文資源,兩方面難分伯仲,既不宜歸入自然資源學,也不宜歸入人文資源學。例如,資源地理學既包含資源自然地理學,又包含資源人文地理學;信息資源學既研究自然信息,又研究人文信息;全球資源學既涉及自然資源,又涉及人文資源。第Ⅳ群組主要是依據人文資源的類型而劃分出來的一組分支學科,可統稱為人文資源學,包括財力資源學(資本資源學)、人力資源學、智力資源學、社會文化資源學、精神動力資源學、政治資源學、行政資源學、外交資源學、司法資源學、科學技術資源學、教育資源學、藝術資源學、體育資源學、人際關系資源學、旅游資源學、軍事資源學等。前幾門學科分別以各個基本類型的人文資源作為研究對象,而后幾門學科則分別以各個社會活動領域的資源問題作為研究對象。政治資源、科學技術資源、教育資源等活動性或事業性資源,都包含著多種單項人文資源。因此,財力資源學、人力資源學、智力資源學、社會文化資源學等學科的任何一門,都無法取代對政治資源、科學技術資源、教育資源等的專門研究。旅游資源學、軍事資源學等學科,雖然必須廣泛涉及物質資源(建筑物、武器裝備等),但始終保持著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視角,因而將它們歸屬于第Ⅳ群組。旅游資源學是這個群組中發展勢頭較為強勁的一門學科。在中國國家圖書館《聯機公共目錄查詢系統》中,目前可以檢索到1994年以來以“旅游資源學”作為書名主題詞的專著、教材36部[14]。第Ⅴ群組學科,大多屬于資源科學與哲學、社會科學的主要學科門類相互滲透而形成或正在形成的邊緣學科,如資源哲學、資源倫理學、資源政治學、資源法學、資源文化學、資源社會學、資源開發史、資源經濟學、資源投資學、資源市場學等。例如,資源哲學是介于資源科學與哲學之間的邊緣學科,其任務是研究有關資源、資源科學的一系列哲學問題,如資源概念的內涵和本質、資源在社會發展中的歷史地位、資源的無限與有限、資源消耗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資源科學研究的方法論等。資源經濟學是介于資源科學與經濟學之間的邊緣學科,其基本使命是探討資源開發利用中的經濟學問題,如資源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資源開發利用的經濟評價、資源開發利用的優化方案、資源再生增殖能力的保護措施等。在既往的發展歷程中,資源經濟學與歸屬于自然資源學的一些分支學科發生了廣泛的聯系,已經形成或有望形成礦產資源經濟學、水資源經濟學、土地資源經濟學、生物資源經濟學、氣候資源經濟學、海洋資源經濟學等二級分支學科。就體系結構而言,廣義資源科學與狹義資源科學(自然資源科學)的差別,就在于后者不包含第Ⅴ群組,亦即第Ⅰ、Ⅱ、Ⅲ、Ⅳ群組的集合是狹義資源科學,狹義資源科學再添加上第Ⅴ群組,就是廣義資源科學。但兩者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差別,即第Ⅱ、Ⅲ、Ⅳ群組學科在狹義資源科學中以狹義資源(自然資源)作為研究對象,在廣義資源科學中則以廣義資源(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之和)作為研究對象。例如,資源政治學在狹義資源科學中,其任務是研究自然資源與政治活動的關系;在廣義資源科學中,它的任務是研究自然資源、人文資源與政治活動的關系。

二、資源科學的當前發展對策

篇(3)

【關鍵詞】承載力;社會承載力;社會承載力指標體系

1.引言

社會承載力顧名思義就是社會的一種承受能力,人們對社會承載力的研究歷史非常久遠。社會作為一個巨系統是有負載能力的,而這種負載能力是有閾值的。長期以來,人們對社會承載力并沒有做深入細致的案例式研究,使得社會承載力既不為人們所認識,同時研究停滯不前,在解決人類許多實際社會問題時出現許多理論與方法上的困難。

2.社會承載力

2.1 承載力的概念

承載力最早起源于生態學,是用來衡量在某自然條件限定和約束下其物種所能維持的最大數量。過去的半個世紀,國內外主要從兩個領域對承載力進行研究:第一,單要素承載力研究,主要是以研究短缺性的資源為主,比如土地資源研究、水資源研究、礦產資源研究等;第二,多要素承載力研究,主要是以研究區域資源環境等多要素綜合體為主,探索與人類切身利益相關的社會和經濟活動為主的多要素綜合承載力。但這些研究都沒有明確提出承載力的概念,大部分都以某一生物種群的數量上限、飽和程度、最大容納數量等來定義承載力,Odum從種群數量上限的角度出發,1953年第一次把承載力定義為“種群數量增長的最大上限”。

2.2 社會承載力的起源

在承載力研究的最初階段,雖然概念不甚清楚,理論不甚完善,與社會承載力的實質相去甚遠,但卻為今進行社會承載力研究積累了大量理論與方法,為承載力的科學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世紀60年代,在現實問題的詰問與訴求中,研究者開始意識到單純考慮自然因素對承載力的影響存在著無法克服的缺陷,于是逐漸開始將科技、價值觀、倫理觀、人類生活方式、道德、社會制度、經濟貿易、文化知識、環境等人類自身的因素納入到了承載力的研究之中,從而提出了社會承載力的概念,使得對承載力的研究開始真正地解決人類自身問題。

2.3 社會承載力的概念

1986年Harding分析了承載力與人類生活質量的關系,得出了人類承載力與人類的生活質量負相關的結論,并認為人類承載力與人類自身文化因素有很大的關系,它受到人類風俗習慣、傳統文化、道德倫理、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人類知識儲備、社會制度、基礎設施等一切人類自身因素的影響。1992年Daily和Ehrlich首次提出了社會承載力的概念,指出社會承載力是指在各種社會系統條件(特別是社會資源消費條件)下可以支持的人口最大數量。從此,人類承載力研究開始真正區別于傳統的生態學承載力研究,因為承載力不只是研究受自然因素制約的生態學和生物學問題,更是受人類科技文化、消費、價值觀和政治、法律制度人類自身因素等影響的社會承載力問題。在此基礎上,研究者在研究人類承載力的過程中開始考慮人類自身的綜合因素,Daily和Ehrlich用I=PAT(其中I代表社會承載力、P代表總人口數量、A代表人類平均消費水平、T代表人類科技水平)這個公式表達了人類自身因素對社會承載力的影響。

在前人研究基礎上,我們給社會承載力做了以下定義:社會承載力是指在綜合考慮了人類各種文化社會因素后,在各種約束條件下社會能維持在穩定狀態下的最大人口承受限度。

3.社會承載力存在問題

雖然研究者開始認識到人類自身社會文化因素對人口承載力的影響,但目前研究者對社會承載力的概念和內涵仍存在意見分歧,對社會承載力有不同的認識和界定,研究的方法也迥然有別;同時,當前對經濟承載力、生態承載力、環境承載力有了較系統的研究,但缺乏對社會承載力系統的研究,也鮮有學者注重社會基礎設施承載力、社會安全承載力、社會公共服務承載力的研究,因此社會承載力研究的內容體系不夠系統,對社會承載力評價指標理論和模型不夠完善,無法很好地利用其解決目前國內社會承載的實際問題,推動其本身快速發展和深入的定論顯然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有必要選取一定的社會承載力衡量指標來構建社會承載力計算模型。

4.社會承載力指標體系

4.1 社會承載力指標體系的選取

要想衡量社會承載力必須有一個能承擔此任務的指標體系,而對指標進行選取時候,要根據統計方法和理論研究建立起來與目標與內容相對應的核算指標,然后根據核算指標對目標及內容的影響對其進行相關系數的計算和進行權重的獨立分析研究,從而排列出權重順序,建立和確定對社會承載力這個目標的評價指標,對目標體系從矢量到進行數量化的處理,找出影響社會承載力的關鍵核心指標,這樣既能反映程度也能尋找關鍵變量。

4.2 社會承載力指標體系的構建

從社會承載力的定義與內容出發,根據對社會承載力影響因素的綜合分析,我們認為可用以下七個方面的指標來衡量社會承載力(其中括號里面表示一級指標對應的二級分指標):

人口發展指數(人口自然增長率)

社會安全指數(城市化率、失業率)

社會基礎設施水平(各種車輛擁有量、人均占據道路面積)

人類傳統文化因素(傳統文化揚棄與傳承的影響)

經濟水平因素(家庭收入、物價變化、生活質量、貧富差距)

社會結構因素(家庭危機、人類道德行為)

發展期望因素(對未來的發展期望度)

4.3 社會承載力指標標準化處理

設社會承載力評價問題的方案集合為,評價方案的一級指標集合為:。

方案對一級指標的屬性值為:。

此時表示方案和一級指標相對應的屬性矩陣。

評價指標的作用可以分為兩類:一是指人類的自身活動對生態環境和資源造成的破壞,將其稱為人口壓力型;二是指人類自身的技術進步減少了對生態環境和資源造成的破壞,從而提高了社會承載人類活動的能力,將其稱為人口潛力型;壓力型可當做為一種成本,而潛力型可當做為一種效益,所以成本型指標屬性值越小越好,而效益型指標屬性值則越大越好。分別對兩類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

對于效益型指標來說:,,。式子中的,為指標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此時越大越好。

對于成本型指標來說:,,。式子中的,為指標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此時越小越好。

4.4 社會承載力單項指標系數的計算方法

對單項指標系數進行計算時候,一般采用均方差的方法進行,其基本思路是:以各個評價指標為隨機變量,各個方案在下的屬性值為隨機變量的數學值,然后求出這些隨機變量的均方差,再將這些均方差進行歸一化處理從而得出一組結果,其結果即為中各個社會承載力指標體系的權重相對系數,采用如下的方法進行計算:

1)求隨機變量的均值:

2)求均方差:

3)求指標的權重:

4)計算社會承載力指數公式:

5.社會承載力計算模型的構建

在多個指標的評價當中,指標的權重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們先采用均方差的決策方法計算各個指標的權重,然后再運用兩兩對比的方法得出指標的權重。

利用模糊數學方法和模糊線性規劃,首先建立評價問題的方案集合為,評價方案的一級指標集合為={人口發展指數,社會安全指數,社會基礎設施水平,人類傳統文化因素,經濟水平因素,社會結構因素,發展期望因素},第二層分指標層集合為={人口自然增長率,城市化率,失業率,各種車輛擁有量,人均占據道路面積,傳統文化揚棄與傳承的影響,家庭收入,物價變化,生活質量,貧富差距,家庭危機,人類道德行為,對未來期望度},再建立判定集合。

此處令={同意,一般同意,中立,一般反對,反對},其對應集合{不穩定,一般不穩定,基本穩定,一般穩定,穩定},從而再建立到上的模糊映射對應關系:

由到的函數可以導出模糊關系,方案對指標的屬性值為,此時這個7行5列的矩陣表示方案集對指標集的“決策矩陣”,這個矩陣是一個單因素的評價矩陣,于是由(,,)確定了一個判定模型,根據各個要素重要程度的不同需要對中各個因素賦予不同的權重系數,得到一個權重模糊子集且。各指標的因素的權重集可以通過

打分或調查再用模糊計算法兩種方法得到,然后根據模糊數學中算子的方法得到社會承載力綜合判定結果:

(此處“”代表算子,采用了模糊數學中算子方法)

此時。為了進一步對社會承載力進行量化,需要根據單因素評價對評分進行量化,用表示指標評分向量。于是得到量化后社會承載力計算公式:

(代表第地區的社會承載力,代表第地區的社會承載力綜合判定結果,代表指標評分向量轉置)

從而就得到了一個地區社會承載力計算的數學模型。根據量化后的和代入上面的這個公式就可計算出一個地區的社會承載力,越大,表示地區的社會承載力就越大,反之則越小。

6.提高社會承載力對策

首先,要結合各個地區的人口承載力分階段的進行城市規劃,而不能盲目的進行規劃。其次,提高和完善社會基礎設施建設,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提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加大社會管理和服務監督力度,創新管理手段。第三,大力發展落后地區以及落后城市的經濟,諸如西部落后地區和城市,從而吸引更多人口到這些地區,以達到疏散中心地區和城市人口、弱化中心地區和城市功能、平衡人口分布的效果,同時減少失業率和地區城鄉收入差距,提高社會安全指數,從而到達提高社會承載力的目的。第四,規劃好產業經濟結構的發展,根據各地區優勢和特點,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各個地區的優勢產業,分重點的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規劃和發展,合理安排從而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林波,李文華,劉孝富,王維.承載力理論的起源、發展與展望[J].生態學報,2009(2):879-885.

[2]傅鴻源,胡焱.城市綜合承載力研究綜述[J].城市問題,2009(5):28-30.

[3]龍志和,任通先,李敏,胡貴平.廣州市城市綜合承載力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5):204~205.

[4]楊柳,高太忠,閆蘭娜,龐會從,甄桂英.河北省城市綜合承載力分析與對策研究[J].河北工業科技,2010(7):264-268.

作者簡介:

篇(4)

20年來,中國環境科學研究碩果累累,研究實力在發展中國家達到了前列,一些研究領域在國際上也很有特色。這樣的成就,應該總結。回顧過去20年我國環境科學迅速發展的歷程,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跨上了3個臺階。

一、開拓、創業階段

70年代初,國際上?I開首次全球環境保護會議。國家要求中國科學院組織有關學科的科學家借鑒國外經驗、結合我國國情,對我國的環境科學研究和環境保護工作提出建議;形成了1973年環保會議(全國首次)關于環境科學的起步設想。要求有關部門積極研究污染的危害、測定方法和消除污染的有效辦法。努力研究環境監測的分析儀器。有計劃地開展環境問題的基礎理論研究”。

當時主管科學研究的中國科學院,面對國內已經出現的一些嚴重污染事件,從“三廢”污染調查研究入手,首先開辟典型地區環境質量研究,對官廳水庫水系、薊運河、渤黃海海域、松花江、圖門江、鴨兒湖等水域,以及北京西郊、東南郊,南京市區、沈陽、武漢工礦區和京津渤大區域,進行環境質量調査研究,建立區域環境質量評價方法、理論和模式;推動了環境監測方法研究,建立標準分析方法,研制大氣污染自動監測車、長江水質污染監測船;針對當時農藥、酚氰、汞砷、鉻等污染源開展了遷移轉化規律及其生態與健康效益.的研究,重視工業“三廢”排放的污染源末端治理技術研究。這階段研究成果,不僅為當時污染嚴重地區的治理提供方案;也在“區城環境”這一層次,開拓了環境科學的基礎性研究領域,填補了我國環境科學的空白學科。如:中國科學院于1975年首先成立環境化學研究所、土地污染研究所環境室、聲學所噪聲室、地理所環境研究室、大氣物理所環境研究室與325米氣象觀測塔、水生生物所環境生物研究室、地球化學所環境與健康研究室、林土所環保室、以及海洋所、植物所、動物所、昆蟲所、微生物所、植生所、細胞所、化物所、應化所、有機所、煤化所、水土保持所、沙漠所、湖泊所、高能所、遙感所等單位的生態環境研究組,研究的領域遍及生物、地學、化學和物理、技術科學學部的30多個研究所。填補了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領域中有關環境科學的分支學科的空白。建立起環境化學與分析、環境生物學與污染生態、環境聲學、環境地質與健康、環境地球化學、環境海洋、環境遙感與制圖、環境毒理、環境氣象、土壤污染、區城環境、環境質量、環境信息、生態系統與景觀生態等學科與專業。由分到合,中國科學院專門成立環境科學委員會,加強綜合研究,組織協調多學科協作、交流,并創辦《環境科學》學術刊物,推動環境科學學科建設。1977年在全國自然科學學科規劃會上,首次制訂出我國環境科學的學科發展10年規劃。1979年正式成立了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根據我國的特點,學會分學科設立專業委員會。有:環境聲學、環境標準、環境監測與分析、環境醫學、環境生物學、環境地球化學與污染化學地理、環境大氣、環境海洋、環境化學、環境質量評價、環境工程、環境經濟與管理、環境理論等學術委員會。從此環境科學在我國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學科體系,以后在這基礎上又有發展。這在國際上也是首先以“環境科學”命名,包括了自然、技術與社會三大學科領域,名符其實的新型的綜合性環境科學學會。為我國環境科學全面發展,提供了科學的框架,也為下一階段的起飛奠定了科學基礎。

二、茁壯成長階段

70年代末,我國生態學、經濟學和國土資源等學科進入我國生態環境問題研究領域,環境科學得到迅速發展,登上了“全國”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研究的新臺階。

進入80年代,我國圍繞加強環境資源管理,推進經濟與環保協調發展這個主題,組織科學攻關和軟課題研究。如《中國2000年環境預測及對策研究》、《中國自然保護綱要》與《自然保護圖集》研究、《中國典型生態區、生態破壞現狀及其保護恢復利用研究:K《全國工業污染源調查評價與研究》、《全國環境背景值與環境容量研究》、《環境信息系統研究》、《我國酸雨來源、影響及控制對策研究》以及《型煤技術》、《煤的氣化液化》、《城市污水資源化》、《氧化塘土地處理系統》、《城市生態》、《生態農業》、《三峽工程環境影響評價》、《有毒有機化合物在環境中的行為和生態毒理研究》、《地方病環境病因》研究、《生態經濟與指標體系》等研究課題,都是80年代根據我國國情開展的國家級大型研究課題。理論聯系實際,很有特色,既完成國家科研任務,又大大發展了環境科學學科領域。這個階段,環境經濟、生態經濟、生態系統、生態工程、生態環境建設、環境計量、環境法學、環境管理、環境預測、評價與規劃的理論與方法研究蓬勃發展。形成了具有我國特色的“生態環境建設”理論與實踐。

1S81年,中國科學院環境科學委員會馬世駿主任等一批科學家,在向中央書記處開講《現代化與環境保護》課時,就提出了生態環境建設的戰略思想。他們的理論是人類一資源一環境”是個整體,自然資源是環境組成的一個部分,破壞資源也就是破壞了人類生活環境。環境問題,既是生態學問題亦是社會經濟問題,因此必須運用生態規律,方能協調人類活動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要使經濟持續發展就必須使環境和發展相互協調,在我國就要把環境工作納入國民經濟計劃中去。

經過多年的實踐,在第三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上,馬世駿又專門發表了“加速生態建設、改善我國環境面貌”的論述,進一步闡述生態環境建設的論點:它實質上是把生態學的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理,應用到工農業建設及自然資源管理中;從國家經濟建設的整體利益出發,協調生產、加工、需求各部之間的關系,通過多級利用,充分發揮物質的生產潛力,并化廢為寶,使產品不斷增加,保持自然活力的物質不斷得到補充。把經濟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列為評價一切建設的準則。其核心思想是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保持社會經濟持續發展。這個正確的論點在世界環境與發展大會上,已得到承認。我國生態農業建設在80年代也得到蓬勃發展。到1990年初,全國生態農業縣級規模的試點有29個,鄉級的138個,村或農場級的有1200多個。聯合國環境署全球環境建設《500佳》稱號中,授予我國10項,其中生態農業占4項。江蘇大豐生態縣規劃研究獲得國家環保局科技進步頭等獎。

工業系統也有生態工程的研究示范,如有色工業在推進四川峨嵋半導體廠建設生態工廠的科研成果,工業生態化的苗頭很好。中國科學院環境科學委員會于80年代末連續召開生態環境建設學術研討會,總結了十多項可供推廣的生態建設工程(技術)。如污水土地處理生態工程、綜合生物塘處理工程、城市污水資源化生態工程、山地開發與保護生態工程、平原農一牧一果型生態工程、黃土高原生態系統建設試驗、聚土免耕立體種植生態工程、紅壤丘陵區林果牧復合生態工程、荒山造林生態工程、功能植物群落生態工程、太湖流域生態農業試點、企業生態工程和草原礦山林草牧生態工程建設等等;大大豐富了我國生態環境建設的研究成果,為我國和發展中國家實現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促進社會經濟持續發展提供了科學成果。

三、全面發展階段

80年代末,中國環境科學開始向“全球環境變化”這個新臺階邁步。國際上環境科學研究從70年代開始已從地方污染公害轉向全球資源環境研究。在80年代,國際科學組織已把“全球變化”列為前沿,大力突破。在溫室效應和臭氧層變化方面取得重大成就,解決了全球升溫的不確定性問題,為拯救地球提供了科學根據。

我國少數科學家在中國科學院支#下,早在80年代初就參加了國際科聯全球變化研究的學術活動,他們為制定全球研究計劃,提供許多重要科學思想。如氣候變化與全球變化的關系,氣候和植被過渡帶在全球變化中的敏感性,全球變化中應優先研究的時間尺度和土地利用在全球變化中的作用等。80年代末中國科學院馬世駿學部委員代表我國環境科學界參加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為聯合國起草《我們共同的未來》環境宣言,提供“保護生態環境、持續發展”的學術觀點。隨著國際環境外交的進展,到80年代后期我國生物、地學和環境科學的一些科學家在國內率先行動,開展全球環境研究的準備工作。如1987年中國科學院環委會全體會議把“參與全球生態環境研究與改良行動”列為科研主攻方向,并發出快報,建議國家和科技界要“刻不容緩地開展”大氣臭氧層破壞造成災害性生態環境影響的預防性研究。接著,生物學部和地學部一些學部委員提出“全球變化研究我國生存環境變化及未來發展趨勢”的專項研究計劃,并繼“人與生物圈”中國委員會成立之后,發起成立“中國全球變化國家委員會”,積極組織了全球變化預研究:如安排了碳、氮、硫生物地球化學循環、CFC替代技術、我國氣候變化與生存環境變化趨勢等科研專題;并著手建立全院野外臺站網絡、對全球變化進行觀測。中國科協于1988年5月正式成立國際地圈、生物圈(即全球變化研究計劃)中國委員會。有環境學會、水利學會、農學會、林學會、植物學會、土壤學會、自然資源研究會、生態學會、地質學會、氣象學會、水土保持協會、地理學會、海洋學會、礦物巖石和地球化學學會參加。與會科學家一致肯定了中國科學^提出的學術思想,即從我國土地和水體資源的利用所造成的重大全球變化問題出發,研究由此而引起的地球系統中物理、化學和生物學過程的相互作用及其環境影響,預測未來十幾年到幾十年的重大全球變化問題及其對我國生態系統的影響,改善我國環境,提高資源管理和利用水平。

進入90年代,全球環境研究計劃被列為國家科研項目。中國科協經認真準備,于1991年召開氣候變化與環境問題的全國性大型學術討論會,共收到論文300多篇。涉及氣候變化診斷分析,對環境、農業、林業的影響,多控物質的生產與代用研究,氣候變化與環境問題防治對策等各個領域。今年初,中國科學院地學部開展了“海平面上升對g國沿海地區經濟發展影響與地策”的研討和考察活動;標志著我國環境科學邁向一個新階段,登上全球環境研究的新臺階。

進入90年代,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深入到“人與自然新關系”、“人類生態系統”、“智慧圈”等髙層次研究領域;開展了社會生態學、生態倫理、生態哲學、唯物辯論法與環境科學的理論研究。引導人類改變舊的世界觀、價值觀,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價值觀,促進環境文化建設,從根本上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為推動環境理論研究,國家環保局首次召開了有哲學社會科學、管理科學和自然科學家共同參加的“全國環境理論研討會”。這標志著我國環境科學理論研究,已走上自然科學與哲學社會科學相結合的新階段,這次討論會,站在哲學高度,剖析環境問題;指明環境科學發展的方向;為全面開展我國環境科學理論研究,推動我國環境科學學科體系的建設打下了基礎。

四、展望

1.展望

展望國際環境科學發展,這20年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環境科學已成為前沿學科,各國都在大力增強環境科研力量;全球《環境與發展》最高級首腦會議的召開標志著人類進入了“環境時代”。當前國際上正在開展龐大的環境科學研究工作,跨國、跨學科的地球系統研究正在蓬勃發展,如全球海洋觀察系統計劃,全球環境變也中人的因素研究,全球氣候觀察系統計劃,國際地圈、生物圈研究,國際水能研究,人與生物圈研究,太陽系天體能量研究,世界氣候研究等等。美國國會通過巨大的全球變暖研究計劃,經費W億美元。歐洲制定生物技術政策,以保證環境持續發展。日本宇航工業會準備發射多顆觀測衛星,組建全球環境監視網,趕超美、法,進行全方位、全天候監測,還推出“綠色計劃”、“陽光計劃”對付“全球環境”變化。1991年,世界科學家組織為全球環境專門召開“21世紀環境與發展科學進程國際大會”,發表“奔向21世紀宣言”,制訂了未來10年到20年環境與發展的科學進程。科學家要求各國支持國際地球系統研究計劃,把科技引導到有利于生態的發展道路,預測環境變化,把世界政治和經濟計劃置于“持續發展”的基礎上,推動環境道德發展、研究新的消費、生活方式。

展望國內,改革開放步伐大大加快,1992年經濟發展速度達到12%,比原定計劃高1倍。全國工業總產值增長2〗.7%,鄉鎮工業則更高.已突破百億元產值,占全國工業產值的1/3。說明經濟發展進入高速時期,規模已居世界第三,四位。怎樣保持環境與經濟協助發展、保證實現持續發展是個大課題。

2.建議

(1)針對國內外環境與發展的最新形勢盡快修訂中長期科技發展綱要和環保科技發展規

篇(5)

[關鍵詞]環境哲學;生態;哲學;環境;環境倫理學

[中圖分類號]B0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18X(2012)08—0018—06

環境與哲學之相連,是環境之福音,哲學之幸遇。環境哲學不是孤懸于自然界之上的觀念之劍,也不是游離于哲學邊緣的理論之鏡。當代中國生態和諧社會結構與綠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已日益體現出一種重視環境哲學理論的社會影響與擴大環境哲學理論知識體系的可能性。當然,隨著當代世界環境問題與生態危機的日漸突出,環境哲學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局面。

一、環境哲學的內涵與外延及其當代境遇

環境哲學是生態文明的觀念基礎。開啟振興環境哲學的契機,在于實踐環境哲學的功能與作用,以期在一個呼喚綠色發展的時代實現環境哲學繼往開來的歷史宗旨與未來使命。環境哲學是環境智慧之學,是對人與自然之關系的審慎反思與系統思考,是人類辯證認識自然的思維過程。環境哲學的功能是對人類的自然知識與環境經驗作形而上的思考與詮釋,宗旨在于用回歸自然的思維指導發現生態經驗的本質,使命則在于澄清人類與自然的辯證關系,反思人類在工業文明模式下受現代性思維所操控的短期行為。在近兩個世紀以來,環境哲學的內在含義與外在結構在時代的審視中不斷變換發展。

環境哲學是人類思維對自然存在的思考,是人類對環境及環境問題的高度概括性與抽象性的思考,也是關于自然界與社會環境的最一般規律的學問。環境哲學是一種秉持生態良心的自然主義分析,是對人類所置身之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的深入審視,是對人類社會生態危機這種時代之疾的關注與挽救。“環境倫理是環境哲學的一部分。環境倫理的證立要求從根本上突破現代思想的狹隘眼界,從而要求倫理學的根本改變。它之所以受到現代正統倫理學的堅決抵制,就在于它的問世具有顛覆性的作用。”環境哲學在質疑傳統倫理學的人類中心主義的前提上不僅擁有對多樣式概念與理論的闡釋,也是在進一步發現環境科學的邏輯的基礎上概括總結環境哲學之體系。環境哲學從學科范圍與問題域上必然包含著環境倫理學。環境倫理學是“為當代的環境危機諸如空氣與水污染、生態系統的退化、物種的滅絕、土壤的侵蝕等所推動的一種倫理學……環境倫理學力圖把這些存在物和自然作為一個整體來確立人對它的責任”。無論何種環境哲學的方法,都力圖建立在整體主義與系統論的基礎上來建立人對自然環境的責任。

環境哲學的適切性判斷依存于哲學這棵大樹。它所涵蓋的問題域極其寬廣,盡管在相當大的程度上,環境哲學被理解為生態哲學,而這兩個概念確實有著類似的地方。只不過從其前綴中,我們能夠有效辨析其所包含的概念分殊。“生態”一詞,來源于生態學,它指的是自然界多種多樣的生物群落之間及其與非生物群落環境之間的所有關系。它包含了氣候因素、生物因素、土壤因素、地理因素與人為因素。它與生態系統的概念有重合之處,按不列顛簡明百科全書的解釋,生態系統是“具體空間單位內活生物體、其自然環境及其所有相互關系組成的綜合體。生態系統的非生物構成包括礦物、氣候、水、土壤、陽光和所有其他無生命成分;其生物構成包括一切生物種類”。生態系統更多的是從自然科學角度而言的一種整體主義觀念,是地球生物的一種系統寫照,是在能量流轉和營養循環之間所構成的綜合體。它作為環境哲學的一種研究視角,倡導并弘揚了生態中心主義,包含了生物個體與其生存環境、生物多樣性與其生態系統的問題。而把生態與環境的概念融合在一起考察的生態環境指的是:“影響人類與生物生存和發展的一切外界的總和。由許多生態因子綜合而成,包括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前者有植物、動物、微生物,后者有光、溫度、水分、大氣、土壤和無機鹽等。在自然界,各種因子不是孤立地對人類與生物起作用,往往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起綜合作用。”

當然就環境哲學而言,它是源生于哲學的理論體系,是在中西哲學視域互見的語境中形成的。哲學是一種人類智慧的結晶,是關于世界最終的、最一般問題的思考。它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由社會存在所決定。任何哲學體系或學說,歸根到底都是對社會存在的正確或歪曲的反映。但環境哲學與哲學其他分支相比,與自然界的聯系最為緊密,離開經濟基礎相對較遠,更接近于思格斯所說的“更高的懸浮于空中的思想領域”。它通過對自然界最一般問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的回答,來重建一個具有最本源性的世界觀。

但一個令人遺憾的事實是,環境哲學目前缺席于哲學現有的二級學科體系,諸多的哲學專業詞典缺乏對環境哲學這一重要詞目的具體詮釋。無論如何,環境哲學一直是哲學的一部分。但是環境哲學作為哲學的一個獨立部分,是在20世紀下半葉才出現的。環境哲學的這些思考,從自然直覺到生態觀念,使人對外部生活世界的認識和實踐活動成果有了反思、總結與概況的可能。作為人們對整個自然界的根本觀點的體系,環境哲學與人對自然界的理解與愛護不可或缺。如同哲學的起源在于驚異,當環境哲學的生態驚異達到普遍程度時,自然就在此中出現了。“自然”概念及對自然界的思考,引領著當代環境哲學的研究進路。正如在人類與自然界相交往的過程中,有些問題只能由環境哲學來回答,而不能由環境科學來回答。環境哲學也正在為自身的正當性與合理性辯護。隸屬于環境哲學的問題,科學哲學或邏輯學也無從回答。

二、重構環境哲學的未來圖景

重構環境哲學的未來圖景,需要環境哲學所創造的恰當判斷與合理認識,以期有效避免流行哲學在自然理念上的盲區,并創造現代哲學在生態觀念上的新生。

從屬于環境哲學的環境倫理學,更需注意生態危機的深層次根源在于人類倫理道德的危機。環境倫理表現為人類為了保護自然生態環境、自覺調整人與自然的關系而形成的道德意識、道德規范及其實踐的總和。而環境哲學的任務在于建立人與自然之理性關系與系統理論向前發展的框架,一方面確認人之存在的自然意義,另一方面肯定自然之存在的生態作用。

要構建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與方法論,環境哲學需在細化其研究領域的過程中,不斷探索環境哲學的發展規律并凝聚其觀念系統。研究中國環境哲學的未來趨勢,離不開中國哲學的傳統底蘊,也離不開世界哲學的優秀成果。東西方哲學能否融匯于環境哲學這個交會點上,需要我們慎思哲學的環境屬性,明辨環境的哲學思慮。

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人類文明的活的靈魂,都是時代精神的精華。環境哲學能否走在哲學的前沿,取決于其思想風范是否有新格局,理論視野是否有新景觀,觀點內窬是否有新思路,方法結構是否有新展現。展望未來的環境哲學,它將不僅表現為哲學的一個重要分支,而且是在復蘇自然世界的道德地位的進程中所建立的一個新的理論架構。當下世界隱患叢生的氣候變化、環境災難與生態危機,既是對環境哲學所提出的巨大挑戰,又是推動環境哲學向前發展的歷史性契機。它促進我們進一步認識環境哲學的現實與理想,即環境哲學不僅應關心整個生態系統以及生態系統內各事物之間的關系,而且在一個更為廣泛的生命共同體中承擔對原生自然與人化自然的健全思考。

本著尊重自然界的權利與內在價值的理念,環境哲學的使命也在于以地球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多樣性與穩定性作為判斷一種哲學理念的道德性與正當性的首要標準。無論是大地倫理學、動物權利論、深層生態學與生態女性主義,還是強弱互見的人類中心主義與非人類中心主義,都在提醒著我們需要一種新的環境倫理學,以期為復興環境哲學的理念與價值而重構其方法論。歷久而彌新的概念、范疇、命題與一般方法論,也需要新的錘煉與發展。例如環境哲學的起源與基礎,環境哲學的發展與文明變遷,環境哲學家的社會地位和角色期望。環境哲學研究中的經濟現象和社會問題等。

走出人類中心主義傳統窠臼的環境哲學,在多學科的語境中面向多維度的重疊共識,與生態學、環境科學、環境經濟學、環境社會學、環境政治學等學科相碰撞并相融匯。它既是我們對地球生態系統的最一般概念與思想的表達,又是用最一般概念與思想來詮釋人與自然之關系的意識與規范,而且它也是對人類與自然界發生普遍實踐行為的道德反思。

環境哲學及其構成的環境觀念要素對人類與其他生物的生存發展承擔著重要的職能與作用。環境哲學所關注的環境是整體主義的地球生態環境,我們應盡力繼承與發揚環境哲學的辯證反思與理性審視的功能,一方面積極從原則上塑造人類與其他生物生存棲息地的基本理論范式,另一方面全面厘清地球家園生命繁衍的依托與約束因素。

環境哲學的未來,不僅在于逐步推廣人類在自然生活中道德關懷的范圍,而且在于把我們的理性視野放到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物種身上。或者說環境哲學的歷史趨勢是對地球整個生態系統的聚焦與思慮,人類所能踏足之處與未到之地皆應是環境哲學關注的對象。人類、自然界和地球生態系統,都應當是我們環境哲學所呈現的關鍵詞。而如何認識自然與自然物,如何理解世界的本源,如何說明生態系統的存在,如何闡釋我們所置身的地球家園,如何思考立足于天地之間的人類,如何解讀具有可持續性的生態文明,這些環境哲學的大問題已經成為我們必須重新反思的環境哲學的核心理論挑戰。

當代環境哲學的生態學轉向,是復興環境哲學的重大契機與趨向。它所立足的理論預設在于人工環境是地球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一切環境哲學的分析都可回歸于對自然界之生態系統的分析。當我們把環境哲學與生態哲學等同在一起的時候,實則側重于從狹義上去指稱一種自然生態的哲學思辨。而在廣義上,環境哲學包含了對自然生態與社會生態的哲學審視。我們對環境哲學的認識是隨著自然科學和哲學的發展而不斷深化的。

三、當代環境哲學的理論模式與趨向

伴隨著哲學的新轉向與生態文明的興起,將環境哲學呈現在不同的理論范式面前是重要的。而一個彰顯獨立而又保持著與哲學其他分支學科緊密關聯的環境哲學,在其內在價值不斷擴展的進程中不僅增添著新的學術視閾與學術話語,而且正日益展現出與綠色增長模式相匹配的理論勢頭。當代環境哲學正在塑造不同標準理論模式的思路,預示著可能的發展趨向。

(一)價值思辨的環境哲學

價值思辨的環境哲學,體現了環境哲學之價值論的語言分析。對于價值的一般性研究叫做價值論。價值分為不同類型,最通行的一種是把價值分為內在價值、內含價值和外在(或工具)價值。而價值思辨的環境哲學,其認同有賴于對環境價值的內涵認識的深化,其爭論來自于價值的主體屬于誰。它可能是源于尊重自然具體的內在價值而產生共識的。但在相當長的時間框架內,非人類中心主義與人類中心主義理論,無論是在本體論、價值觀和認識論上都在劇烈辯論其模式、內涵的孰優孰劣。這種爭論有可能加大制定環境政策過程的困難。

從價值的來源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從自然物的價值是具有內在的價值還是外在的價值,從自然價值的經濟屬性、文化屬性與生態屬性,這些問題的探尋為環境哲學的價值論基礎探尋著觀念思辨的基礎。價值思辨的環境哲學,重新審視自然界與自然物的價值,重申并擴展了自然界存在物的內在價值,把它用作一個主要的關于價值與使用價值的環境哲學爭論學說的一個基本特征。

這種價值思辨的環境哲學,可以追溯到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善的理念論哲學中,在對事實與價值的區分、應然和實然的區分的承認上,使價值思辨在環境哲學的使用上變得越來越廣泛。不再基于膚色、性別與物種的理由。不再以一種偏頗的價值觀去對自然界的存在物行使偏見與歧視。因此,我們需要一種價值思辨的環境哲學去回應自然虛無論,去有效構建人類與其他生物的穩定價值關系。

更值得注意的是,否定其他生物的內在價值的觀點的終結,使得人類中心主義論者日漸式微。環境實用主義背后的激勵機制是考慮自然價值論與自然虛無論方面的爭論(特別是關于自然之內在價值與工具價值的爭論)。

(二)生態觀念的環境哲學

生態觀念的環境哲學聚焦于擴展自我,它不僅使人類從自我走向自然,而且在于從自然走向生態。我們對生態系統的認識有可能增添我們正在完善的環境哲學的價值。以生態學為基石,加強對生態觀念的環境哲學的研究,也正是建立環境哲學的統一性與確定性。

生態觀念的環境哲學,并不是意味著我們所有的關于環境哲學的考慮都聚集在生態范式上,而是強調以生態思維來審視環境哲學中的重要問題。在我們完善自然生態的過程中,有沒有對自然生態的新的污染;在生態系統行動中有沒有任何非自然或者反自然的偏頗式錯誤;或者這就是我們在回歸自然的最好選擇的最不壞結果,或者我們進行的生態修復實踐是在有用與無用之間的行為。所有這些問題都清楚地與“生態觀念的環境哲學”相聯系。

(三)中國氣派的環境哲學

構建中國氣派的環境哲學,是時代賦予中國環境哲學研究者的使命。環境哲學的中國化進程,是在符合中國情境的基礎上,形成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環境哲學。這一方面是回歸中國文化傳統,另一方面又是直面中國社會現實。

中國社會共同體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共同體,也是一個積淀著倫理關系的道德共同體。中國氣派的環境哲學,也意味著它是接地氣與有人氣的環境哲學。

中國氣派的環境哲學允諾并樂見中國山川河流與土地情感的共通,它重在展開一個自然人的心靈,把敬畏自然的思想與保護國家生態安全的愿望融匯在一起,并在中國人集體同一的角度共享生態交往之風土民情的彌合。炎黃子孫的傳統交往和民眾聯合被呈現為中華民族共同體可獲得榮耀的最高類型。中華民族共同體不僅是到達生態文化自覺的目標途徑,而且是體現中國傳統文化自信的目標途徑。通過民俗團體的凝聚及民族共同體的耕作和生活,中華民族共同體將自身血脈相連之存在最緊密地融入地球圈的整體生存,進而達到對宇宙精神的最高超越。通過新融合的生態共同體所進行著的民族心智與自然精神的交互滋養,中華民族共同體已能產生出自身的生態文化(內在優點)和生態文明(外在力量),并且能獲得文化自信的提升而與其他地域文明體系進行文化對話與哲學比較。因此,從中國傳統文化的儒釋道三家中去挖掘中國傳統思想的環境哲學因素,弘揚中國古代、近代與現代哲學的生態內涵,積極傳播環境哲學的中國傳統詮釋范式與表達方式,努力構建能與國外環境哲學流派(特別是西方環境哲學思潮)對話的中國氣派的環境哲學。

(四)自然理念的環境哲學

環境哲學的理論焦點始終在于自然界。自然界是一種變與不變相融合的哲學存在。“自然界有廣狹兩義。廣義指具有無限多樣性的宇宙中的一切存在,與‘物質世界’或‘宇宙’概念相當,包括社會。狹義指與社會相對立的自然,是自然科學研究的總體對象。……在古希臘,Physis或Nature一詞的詞源含有‘生長’的意義。反映了對自然界的有機觀點:自然界是一個巨大的、生長著的有機整體。認為自然界不是人的對立物,神也并不超越于自然界,它們都是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包容其中,成為一個生機盎然的統一體。”專注于環境哲學的理論框架,必須返身回顧前現代時期的自然哲學。自然界與自然物是環境哲學的重要研究對象,特別是在西方哲學創生時代的古希臘,就曾有阿那克西米尼、阿那克西曼德、色諾芬尼、赫拉克利特、巴門尼德、阿那克薩哥拉、恩培多克勒寫下同為《論自然》之名的著作。回顧這些著作,可稱其為環境哲學的經典性文獻,它們從源頭上奠定了環境哲學的本體論基礎。可見,從本體論上挖掘世界的本源,是環境哲學一脈相承的研究視角,其對西方哲學史的影響也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

我們具備何種自然觀,將決定我們擁有什么樣的環境哲學。自然理念的環境哲學,使人與自然、文化與自然的關系在環境哲學的契合點上擺脫了相對立的可能。自然與自然物,人造物與人造贗品的差別,已經衍生出大量自然理念的環境哲學的著作與論文。

(五)道德規范的環境哲學

道德規范的環境哲學即環境倫理學研究。當前環境倫理學研究不同方向中比較集中的一點就是經濟倫理價值與環境倫理價值的比較,環境與資源配置、貧窮、經濟體制之間的關系已經被詳細分析。它也激發了對經濟價值與傳統的環境價值之間聯系的興趣。

針對環境倫理學中內在價值的諸種觀念所帶來的現實問題,道德規范的環境哲學理論為此創立了一個范式。只有在道德思辨上厘清環境哲學的倫理基礎,它才有可能為制定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案而去除羈絆。“誠乃天地之德,即自然之德。在人類所認識和體悟到的知識中,道德規范與自然規律統一起來,人才能順天地之德。”環境哲學的道德規范提高生活之善,而破壞自然與污染環境之惡則是對生態和諧社會生活的一種損害,也是對社群成員環境道德感的一種降低,它使人束縛于單向度的物質維度中,但卻脫離了現實生存的自然屬性,與頭頂處閃耀著的道德光輝與人性饋贈相遠離,最終也將失去終極實在的聯系和統一。

道德規范的環境哲學,也直接叩問著何為環境倫理及何為生態共同體的成員,并尋思著生態共同體的道德邊界與道德人的范圍。從動物權利論、深生態學、自然價值論、生態女性主義及環境實用主義,這些環境哲學的道德譜系呈現出一種在新趨勢中的共同認知,那就是重視自然價值的倫理觀念。

(六)公民正義的環境哲學

在日漸民主化的世界中,環境哲學的前景與價值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公民所關注。在環境政治學與日益成長的公民正義之間,有著清楚的交疊。正義是亞里士多德的善的概念在政治實踐中的重要標準,而公民其實是一個既能統治他人又能受人統治的城邦成員。正義也正是樹立社會秩序的基礎。正義包含兩個因素:事物和應該接受事物的人,大家認為相等的人就該配給相等的事物。正義的標準應該是個人對于構成城邦的各要素的貢獻的大小,實際上就是權利與義務的對等原則。共同體社會的正當性也在于其德性,正義就是共同生活中的德性。

環境哲學語境中的地球公民正在生態全球化的語境中被養成,而隨之而來的生態公民概念已是一個被普遍認同的理論。當工業社會的環境矛盾愈演愈烈時,當人類對自身的認識陷入重重反思的境地時,當我們深入追問自然萬物的本原問題時,生態公民作為現代公民身份向后現代公民身份過渡的新形式已成為歷史的必然。在后現代公民身份出現之前,公民對現代性的理解從一種期待的沖動到一種無奈的逃離。

環境正義要求公民正義,因為公民正是社會環境的重要主體。而何種環境正義,也將決定何種公民正義,何種環境哲學。“它強調在生態社會生活中,每個公民都應過一種源于自然、回饋自然的有道德生活,善盡自己在生態社會中的職責與義務。”公民的環境正義是環境哲學的題中應有之義,環境哲學與環境正義之間交叉領域的不斷增加,事實上也將給一些自古就有的環境哲學立場以強有力的支持,也將促成公民的環境哲學與正義的環境哲學的相互融合。

(七)科技趨向的環境哲學

科技趨向的環境哲學,是在科技生態學轉向的背景下闡釋環境哲學的一個重要分水嶺。當然在此之前,科技作為一把雙刃劍,已經是笛卡爾以來近代世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對近現代科技的深入了解與反思,成為每一個關注環境與科學的哲學家所必須面對的事實。

環境哲學對現代科技的反思,是在反思現代性的理論框架下進行的。追求確定性的科技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而親近自然的科技則是人類尋求完善生活中更大的福音。從普遍的知識、理解的觀念,到控制的環境、制造的物品,現代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從經濟效益論的層面而言,科技在改善人類物質生活的意義上無往而不利,但從生態效益論的層面慎思明辨,科技對工具理性的張揚是否有可能危及人類的價值理性,或者說科技對人類工具價值的追求是否可能損壞人類的精神價值,這是一個與新文明發展方向緊密相關的問題。

無論是自然環境盡量減少人工化科技的干擾,還是社會環境層面不斷改善科技的應用,科技趨向的環境哲學其實質是對環境哲學所要求的科技生態化做出盡可能精準的描述。正如人類的思維不能被機械化,生態科技也不能被虛無化。當我們力圖從科技的生產力導向轉變為科技的生態學轉向時,一個環境哲學所稱道的“發現的情境”產生了。而無法否認的是,科技的生態學轉向把環境哲學的討論推到一個新的高度,它以環境哲學的眼光來反思“科技是什么”這一核心問題,并進一步審視環境與科技的關系。

(八)產業反思的環境哲學

產業反思的環境哲學,著重于自然價值維護的生態社會經濟發展,在這種意義上它是環境哲學應用性的體現。從工業文明走向生態文明,產業反思的環境哲學重視所出現的普遍問題的普遍性,也強調特殊問題的特殊性。它從經濟發展方式與產業結構的實質轉型上構想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生產路徑,力所能及地以合作的方式來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找到未來解決環境哲學問題的理論方向。

產業反思的環境哲學,借助生態觀念的有效權衡,關注在綠色經濟轉型過程中環境哲學的思想指導作用。而綠色增長模式,是一種產業模式優化集成的體現。它使過往為經濟中心主義辯護的環境哲學,重新回歸到以自然為本的生態中心主義的路徑上來。它依據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而判斷人類產業的道德價值,并且把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放到促進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相融合的生態效益上。經濟價值已不再被賦予解釋的優先性,而是把自然價值與環境效益放到產業發展同等重要的地位。產業藍圖并不單純由經濟結構決定,而是由生態系統的整體利益所決定。產業反思的環境哲學,其意旨也在于實現生態自由的產業解放。

(九)地球家園的環境哲學

地球家園的環境哲學,是對環境哲學的普遍性問題的關注。從可持續發展到代際倫理,從人口、資源與環境的關系到對后代的責任以及人口增長壓力,從地球村的整體環境到地區生態演變,從全球氣候變暖到全球生態危機,在我們修復地球家園的過程中,有沒有對自然界的新的污染?從一種經驗主義的角度而言,地球家園的環境哲學是對傳統環境哲學視域的拓寬,是在多元包容的語境中所促成的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的融合。

地球家園的環境哲學,創造的也正是恩辨哲學的開放模式。它不僅是空間與時間的開放,也是生存觀念的多元包容。它強調地球家園的自然狀態,積極塑造物種共存的集體主義。它把地球當成一個共同體,當成由所有物理對象和狀態共同組成的世界,這不是人造的世界,而是完整和諧的地球家園。

(十)城市構建的環境哲學

以環境美學的觀念塑造城市的新樣態,這是對環境哲學的審美判斷力所提出的新挑戰。在環境哲學的發展歷程中,城市是一個重要的載體,也是人類現代生態文化的新興母體。無論是在前工業文明時期、商業文明時期,還是在后生態文明時期,環境哲學的艱難步履與城市的孕育發展相伴隨。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宅噜噜|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国产在线观看无码免费视频| 少妇人妻无码专区在线视频|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 亚洲av无码有乱码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乱精品|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欧美成人| 小蜜被两老头吸奶头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黄又色又污又爽又高潮动态图|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av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 欧美三根一起进三p|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婷婷久久香蕉五月综合加勒比| 欧美性猛交| 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免费播放| √新版天堂资源在线资源|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日本肉体xxxx裸交| 日本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av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少妇| 亚洲av最新在线网址| 樱花影院电视剧免费|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bd在线观看| 女人脱了内裤趴开腿让男躁| 亚洲黄色电影| 国产精品无码a∨麻豆| 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mba|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久久香蕉成人网|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 成人无码特黄特黄av片在线| 大黑人交xxxx18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