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農產品與農副產品

農產品與農副產品精品(七篇)

時間:2023-10-10 10:45:2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產品與農副產品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農產品與農副產品

篇(1)

[關鍵詞]農產品;物流中心;供應鏈實施策略

[DOI]10.13939/ki.zgsc.2016.32.058

1 引 言

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是農產品供應鏈管理的重要節點,發揮著集散商品、形成價格、傳遞信息、提供服務的功能。南通市農副產品物流中心作為覆蓋南通、輻射周邊的唯一源頭的集散市場,其在農產品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不可小覷。因此,應以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為主導,將它打造成具有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信息服務網絡化、“一站式”聯運供應鏈綜合型的大型農副產品物流中心,這樣才能改善地區農產品流通現狀,降低流通成本,降低農戶風險,提高農民收入,也將會成為南通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支撐體系。

2 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供應鏈現狀

在《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為主導的供應鏈現狀研究》一文中詳細介紹了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項目,并分析了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為主導的供應鏈運作現狀,同時提出功能不完善、交易和結算方式傳統,電子化、信息化程度低、經營戶管理和培育程度不夠、市場銷售經營渠道模式比較單一等問題。雖針對問題在最后給出了物流中心今后發展的趨勢的建議,但沒有詳細闡述實施策略。因此,在此提出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農產品供應鏈今后詳細的實施策略,一方面有利于物流中心加快升級改造,另一方面有利于改善南通地區的農產品流通現狀。

3 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供應鏈的實施策略研究

3.1 完善物流中心功能,重點培育第三方物流企業

一個規范化的現代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應該具有貨物集散、電子結算、信息、標準化建設、綜合物流(深加工、配送、倉儲、冷鏈物流)、檢驗檢測、電子商務、商品拍賣、金融服務等功能。對照這個標準,物流中心目前還處于基礎建設階段,從2012年至今,貨物集散、檢驗檢測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成果,電子結算、信息也在進一步地推行中,電子商務建設項目也已經啟動,目前正在努力打造綜合物流平臺。農產品的交易要求要比工業產品高,要想提高交易水平,提升農產品物流水平只有實行專業化的第三方物流管理,對農產品供應鏈進行科學整合。發展專業的第三方物流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考慮:一個方面是發展冷鏈物流;另一個方面是發展農產品流通加工。

借鑒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想要大力發展冷鏈物流,必須依托大型的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鼓勵農產品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將冷鏈物流業務外包,擴大企業規模,縮短農產品流通環節,先進的冷鏈物流技術才能得到推廣。只有實行專業化的第三方物流管理,對農產品供應鏈進行科學整合,這樣才能提升農產品物流水平。依托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江蘇惠生農副產品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月,由南通農副產品物流有限公司與南通好便當凈菜食品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成立。公司位于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內,交通便利、供銷資源充足。目前已建成冷庫400平方米,加工區、配載區、辦公區共計1000余平方米。雖然公司目前有了一定的發展,但在硬件設備投入、軟件信息化建設、全程冷鏈方面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另一方面,物流公司通過流通加工來實現農副產品的增值,可以減少農副產品損失,延長保質期,提高價值。可針對大型酒店、超市、學校、企業食堂等大型客戶,結合提品特征,提供研磨、洗滌、色選、細分、單元化、組合化、初加工、包裝等業務活動,更好地方便客戶。物流公司出資一方南通好便當凈菜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以農副產品深加工為主,專業從事凈菜、肉制品等的研發與加工,現已引進各類現代化機械生產設備,生產的產品能滿足不同客戶的要求。公司目前擁有生產車間、冷庫、倉儲等生產性用房6000多平方米和1000平米無菌包裝車間,配置了全自動氣調包裝流水線兩條以及日本進口大型速凍機1臺,大型洗菜機2套,制冰塊機1套,大小冷庫4座,1500噸氣調保鮮庫1座,還擁有幾十種蔬菜及肉制品加工機械,公司還配置了產品化驗室、農產品農藥殘留檢驗室。這將為物流中心發展農副產品流通加工打下良好的基礎。

3.2 加強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實現信息共享

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一方面應以交易信息為基礎,全面加強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交易區應該全面實施IC卡結算,所有交易應索證索票。在交易信息的基礎上,今后所有信息收集與、貨款結算、指揮調度、客戶服務、加工配送、會展拍賣、檢測檢驗都應該實現電子化管理,真正實現無現金交易。在物流中心網頁上及時更新最新交易信息,包括數量及價格,如果查看公司最新網頁信息,還是一周前的價格信息,這就對市場的指導意義不大了。對比南京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全國排名第四)網站一直在更新當日最新的價格(包括最高價、最低價、中間價),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一定要建立強有力的交易信息系統,及時動態更新每日價格、供應、需求信息,在此基礎上如果能形成全省、全國的農副產品標準價格的流通信息,并及時提供農副產品信息,這樣就能調節銷售和采購數量,使得市場價格保持穩定,使生產者、消費者均獲得利益的保障。另一方面,做好農產品溯源信息銜接工作。國家為了解決農產品安全問題,農產品質量安全及管理溯源系統逐漸建立起來。但是農產品安全涉及生產、流通、銷售、監督等多個環節,而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是農副產品流通體系的中心環節,因此在農產品安全信息方面也應該發揮重要作用,將上游農產品生產企業的溯源碼推向流通市場,以便消費者能及時獲得農產品生產過程、流通過程中的信息。這樣才能真正實現農產品全程安全管理。因此可借助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平臺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體系建設,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 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體系

3.3 整合農戶與經營戶,采用“推-拉”混合式供應鏈

我國的農產品供應鏈一般都是推式供應鏈,以農產品生產者為主導,根據預測進行生產,從而推向市場。這種方式往往因市場的變化、信息傳遞的失真等因素,風險較大。借助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信息平臺的建設,逐步完善買賣信息,完善數據分析,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能使得農產品的生產者及時獲得市場信息,調整生產的品種和規模。同時,物流中心還可以指導大型農戶進行生產,將生產和流通環節的供應鏈一體化集成。改變傳統的農產品推式供應鏈,從而采用供應鏈局部拉動式農產品供應鏈,通過“訂單”來組織生產、流通。這樣農戶一方面可以減少因盲目生產而帶來的農產品積壓造成的損失,同時避免自行進入市場而帶來的風險,保障了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因訂單來源于顧客需求,所提供的優質、安全的產品更是滿足了消費者需求。另外,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可以借助供銷合作總社這樣的優質資源,將農產品研發、農資供應等供應商集成到農產品供應鏈中,發揮規模優勢,使得農產品生產者獲得新品種、高品質、高功效、低成本的農資。如圖2所示。

圖2 “推-拉”混合式供應鏈

3.4 拓寬銷售渠道,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

電子商務的發展為實現小農業生產與大市場的對接、促進農產品流通和農民增收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2012年以來,國家多次出臺支持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政策,鼓勵利用互聯網、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鮮活農產品網上批發和網上零售。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在電子商務建設方面,繼2014年在淘寶網開設通農物流商城店、開通微信公眾號“通農物流”后,2014年8月通農物流網上商城進行了試運營。可是,這些電子商務運作最終無疾而終,顯得“雷聲大、雨點小”。“互聯網+農業”將成為現代農業新的經濟增長點,電子商務也會成為破解農產品流通困局的主要途徑之一。農產品電商要想分享電商藍海中的這塊大蛋糕,必須得解決好幾個問題:①農產品源頭的規模化。②農產品的標準化。③農產品的品牌化。④專業的農產品物流。⑤呼叫中心平臺建設。⑥懂農產品和電商知識的復合型人才。⑦實現農產品的附加價值。其實,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在前期社區直營店過程中已經積累了一定品牌基礎,同時,產品標準化建設方面對于產品分類、編碼做了很多的工作;也培育了一定規模化供應基地。在原有的電子商務建設基礎上,隨著農產品供應商、消費者的思維轉化,不斷完善物流配送體系,分析南通地區消費者需求,打造“通農物流商城”品牌,創建屬于南通人自己的“菜籃子”購物網站。比如省內依托農批中心成功建立電子商務平臺的南京眾彩宜鮮美,實現了網上訂貨,進行專業訂單處理、分揀加工中心、質量安全檢測、專業配送到市區眾彩宜鮮美社區亭店。這樣充分發揮了市場的農產品集散功能和配送分銷的主渠道作用。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發展電子商務平臺時可以借鑒他們的成功之處。

3.5 培養農產品供應鏈復合人才

不論是前面提到的信息建設、電子商務的發展還是供應鏈實施、第三方物流發展,這些都離不開人才。因此以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為主導,帶動地區農產品供應鏈發展,提高農戶收益,離不開懂供應鏈、物流、冷鏈物流以及懂農產品、電子商務運營的復合人才。因此要重視高素質物流人才的培養,尤其是高級物流人才的培養更為重要。只有企業員工綜合素質提高了,企業發展才有望。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還在于與開設有物流專業的高校合作,目前南通地區各高校都開設了物流管理專業,但側重點各不相同,具體見下表,目前還沒有學校涉足農產品物流領域,這可能與農業發展在我國的現狀有關。南通科技職業學院前身是南通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該院物流管理專業開設于2004年,自2010年開始探索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之路來培養物流人才,專業發展也一直想借助學院多年的以農為特色的歷史資源,尋找企業合作培養農產品物流、冷鏈物流人才。因此,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可以選擇意向院校進行訂單式培養,共同培育企業所需復合型人才。

4 結論與展望

總之,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在轉型升級之際,要不斷完善物流中心功能,重點培育第三方物流企業;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整合供應鏈上下游;發揮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作用;與高校聯合培養所需復合人才。預計2016年交易額能達到120億元,交易量能達到180萬噸,收入達到1.3億元,所投資的冷鏈配送中心,日配送能力可達100噸。物流中心圍繞發展冷鏈物流、發展特色市場、發展直營店、發展電子交易加快市場轉型升級,不斷提升員工素質、提升管理水平、提升服務檔次、提升經營能力,這樣才能不斷發揮它在農產品供應鏈中的主導作用,在今后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浦玲玲.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為主導的供應鏈現狀研究[J].物流技術,2015(9).

篇(2)

關鍵詞:農產品物流;供應鏈;優勢分析

中圖分類號:F304.3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By adopting the management mo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supply chai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irculation management is the method currently used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dvantage analysis to the present Nantong city development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center as the leading supply chain model as exemplified by nantong.

Key words: the log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pply chain; advantage analysis

我國農業基本上仍沿襲傳統的“大產業、小行業”的生產方式,一般農業生產規模普遍較小、勞動生產率低下。為了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必須重新構建農業產業鏈,建立服務市場經濟要求的農產品供應鏈運作新模式。構建一個高效率的農產品供應鏈必將促進農業產業化一體化經營,實現農業現代化,從而解決農業現代化嚴重滯后于工業化、城鎮化的問題。本文提出構建以農產品物流中心為主導的農產品供應鏈新模式(見圖1),可對當地農業產業一體化發展作出一定貢獻。

1 農產品物流中心為主導的供應鏈主要優勢分析

1.1 物流設施齊全、規模效應明顯。農產品物流中心的選址一般都會選擇交通便利、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為其大運量的物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其次,物流中心內配備了完善的保管設施、冷藏冷凍設備、配送設施等,有利于農產品物流相關業務的開展。物流中心內專業的檢測設備保證了農產品質量,嚴把農產品質量關。農產品物流中心一般會選擇和大型農業企業、基地或者合作組織合作,這樣的規模效應將有效促進這些大型企業的發展,逐步取代傳統的小規模分散生產方式。同時,這樣的規模效益還有利于吸引全國各地的特色農產品進入了本地市場,為當地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選擇。

1.2 專業化程度高、資源整合能力強。現代農產品物流中心采用專業物流技術和設備,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及農產品流通加工,提高農產品流通經濟效益。同時,能有效整合多方資源,將農產品生產者、供應者、銷售者、消費者有效集成,進行統一的計劃、協調和有效控制。因此,農產品物流中心不僅通過供應鏈管理改善了自身服務,提升了產品品質,主要為眾多的農業企業搭建了良好的合作、交流的平臺。

1.3 減少流通環節,降低了成本。農產品存在不易保管、水分流失等問題,因此農產品易損耗的特性導致農產品物流流通成本高、效率低。發達國家的果蔬采摘后損失率為5%,而我國目前的損失率為20%~40%。因此,構建農產品物流中心為主導的供應鏈,有利于減少中間流通環節,縮短流通渠道,加快農產品流通。傳統的市場經營模式下,農產品從生產者出發,經過產地批發市場、運輸商、銷地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等多個中間環節,才能最終達到消費者,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甚至還有“物流的最后一公里”之說。物流中心將產地產品直接運送到消費地,通過這種模式一部分讓利給農戶,一部分讓利給市民,價格都比傳統農貿市場低,較好地解決了“賣賤買貴”的問題。

1.4 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統,加強信息溝通。農產品物流中心建立統一的管理信息系統,將農產品供應鏈上各主體準確、及時上傳各項農產品物流數據;科學收集、處理和農產品信息;及時提供詳細的農產品供求與庫存信息,以實現供應者和需求者的資源共享;可幫助農產品生產者實時跟蹤市場需求變化,做好生產計劃,避免農產品生產的盲目性。

隨著電子商務化進程的加快,以網上訂單的方式進行生產商、供應商、零售商、消費者的對接。這樣的營銷模式必將擴大銷售渠道,同時降低交易成本,實現農產品的及時、準確配送,以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務水平。

2 南通市發展農產品物流中心為主導的供應鏈優勢分析

2.1 經濟發展迅速,市場需求增長。江蘇南通地處我國黃海南部,長江入海口北岸,南與蘇州、上海兩市隔江相望,素有“據江海之會、扼南北之喉”之稱,是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經濟發展迅速,2013年南通市實現GDP總量5 038.9億元,人均GDP達到69 050元,排全省13個地級市第4位。2013年南通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1 059元,全市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4 754元,居民對優質農副產品的需求量逐步增加,同時對購物環境、食品質量、安全衛生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這意味著南通市發展農產品物流中心為主導的供應鏈的經濟基礎已經具備。

2.2 以農產品物流中心為主導的供應鏈模式初具規模。2012年3月18日,南通市重要的民生工程――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正式營業。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規劃總占地面積1 066畝,預算總投資47億元,預計年交易額100億元,是南通及長三角地區現代化、綜合性的特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它立足南通,輻射蘇中蘇北,服務于長三角、華東地區,連接全國,突破傳統的農商交易模式,提供批發交易、物流配送、冷凍、倉儲、展示展銷、電子商務、信息、進出口等全方位服務。它薈萃八方農產,匯集四海農商,發展定位為華東地區規模最大、交易種類最全、科技信息含量最高、物流成本最低、輻射最廣的農產品物流園區之一。

自農副產品物流中心開業后,原來市區7家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陸續進行資源整合,拆遷關閉。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借助它的區位優勢、規模優勢、專業優勢,逐步主導著南通市農產品供應鏈,不僅關注著南通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同時也要保證上游合作企業穩定、高效運作。與海安縣建立農產品產銷對接關系,幫助農民減少農產品流通環節,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自2014年開始,物流中心開始開設農產品直營店、進行統一配送,這些創新舉措獲得“全國批發市場行業最具創新力市場”稱號。農副產品物流中心作為南通市最大的“菜籃子”工程,通過加快基礎工程建設、逐步完善市場流通設施、推進發展方式轉變、創新調控保障機制,提升通農物流品牌,使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步入生產穩定發展、產銷銜接順暢、質量安全可靠、市場波動可控、農民穩定增收、市民得到實惠的可持續發展軌道。

2.3 “通農好太太”農產品連鎖直營初具品牌效應。圍繞“完善鏈條,減少環節,創新模式,促進產銷銜接”的目標,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已在市區開設了14家“通農好太太”直營店,銷售蔬菜、水果、肉制品、調味品等9類400多個品種。市民基本能一站式購滿“菜籃子”。直營店平均菜價比農貿市場低10%~20%,個別品種甚至低40%以上。同時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投入300萬元建設農產品檢驗檢測中心,對進入通農物流農產品實行逢進必檢,建立農產品溯源可追溯體系,加大檢測力度,提高檢測頻率,確保食品安全。這樣直營店的直銷產品質量是有保障的,同時一部分讓利給種植戶,一部分讓利給市民,較好地解決了“賣賤買貴”的問題。據悉2016年底前,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將在崇川區開設約100家農產品社區店,這樣就會逐步形成布局合理、流通環節少、成本低、現代化水平高的農產品零售體系,直接化解市民買菜“最后一公里”問題。

2.4 農副產品交易電子商務平臺試運營初具成果。為了建設有南通特色的農副產品電商平臺,農副產品物流中心于2014年3月與中國電信南通分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建設通農物流自有電子商務平臺,力爭打

(上接第68頁)造屬于南通人自己的“菜籃子”購物網站。電子商務網站自8月8日試運營以來,已成功交易10筆。商城網站的知名度在廣大市民中逐步提高。網站商品均采用專車配送、貨到付款的交易方式。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采用“實體店+網上營銷”戰略,擴展了營銷渠道,利用信息平臺,以網絡為媒介,為網上購物消費群體提供便捷。今后隨著電子商務網站的功能模塊的進一步開發和完善,可以通過對信息流的促進,帶動物流和資金流的聯動,實現農產品及時、準確配送。

2.5 政府重視,多項政策推動農產品物流的發展。南通市制定了《南通市現代物流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在規劃中提出積極扶持重點物流項目。“十二五”期間,市區重點推進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順豐速運南通航空樞紐中心,南通交運物流中心等項目,這些項目投資都在億元以上。因此政府提出了七條具體發展措施,出臺并完善扶持物流業發展的土地、融資、稅收、規費減免等一系列的優惠政策,營造良好的政務環境。同時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優化外部發展環境。市委相關領導也多次視察通農物流“菜籃子”工程建設情況,多次肯定了通農物流這兩年的發展,并鼓勵要繼續加大招商力度,豐富農副產品交易品種,加快電子商務的發展,特別是要認真研究物流與農產品批發業務之間的相互促進、依存關系,努力建成一流的名副其實的現代化農產品物流中心。

3 結束語

雖然南通市以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為主導的供應鏈模式初具規模,但是距離先進的供應鏈管理模式還存在很多問題,今后課題組成員將繼續深入調研南通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及南通市農產品主要生產基地及大型流通基地,對南通市農產品供應鏈模式現狀做具體詳細分析,針對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對策。

參考文獻:

[1] 李亞麗. 美國、日本農產品供應鏈管理模式及經驗借鑒[J]. 江蘇農業科學,2014(7):440-442.

[2] 梁穎怡. 對我國農產品物流體系構筑的思考[J]. 現代商業,2014(19):62-63.

篇(3)

*縣地處山西省西南部,位于晉、陜、豫經濟“三大角”的中心地帶,是典型的農業大縣,盛產多種農副產品,如蘋果、柿子、油桃、杏、葡萄、大蔥等,近幾年來,隨著農業逐步向產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企業注冊了一些帶地方特色的農副產品及農副產品加工商標,如:用在蘋果上的商標有“都心喜”、“黃土高坡”、“稷王山爭果”,用在柿子上的商標“蜜罐罐”,用在大蔥上的商標“萬泉”,用于農副產品加工的商標有:勇帆、可爾等,但農副產品商標主要存在著品牌意識淡薄,品牌發展嚴重滯后等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注冊商標使用堪憂,大多數商標束之高閣。*縣所處的地理位置獨特,擁有不少的特色產品,這些產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其他特征都是與當地特有的自然條件或人文環境密不可分的,農副產品在周邊縣市享有一定的知名度,這對開發特色品牌十分有利,但是真正使用并發揮其作用的幾乎沒有,有的商標注冊后一直未用,一直閑置,如*縣科豐實驗果園,*年注冊了“黃土高坡”、“稷王山爭果”兩個商標,均未使用過;薛朝一果農注冊的“都心喜”商標,也沒使用過,現人己去世,商標不知去向;山西*縣果蔬開發中心注冊的“萬泉”大蔥商標2001年注冊后,雖使用過,但企業不景氣;漢薛供銷社*年在柿子上注冊的“蜜罐罐”商標雖使用過,但使用量不大,隨著供銷社負責人的變動,新的負責人不知本單位有這一注冊商標,目前更談不上使用;山西省*縣建安綠色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個以蔬菜果品脫水加工,各種小食品加工,主要從事果脯加工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年注冊了“勇帆”商標,*年注冊了“可爾”商標,均用在果脯加工上,近兩年生產“勇帆”和“可爾”果脯2200多噸,企業雖然有了自己的商標,有自己的品牌,但由于企業規模小、利潤低,今年基本上不生產,又與農戶簽訂種植辣根合同,對辣根進行粗加工。

2、品牌意識不強,注冊商標質量不高。隨著農業生產逐步走上市場經濟的軌道,近年來盡管政府、工商部門在培植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拉動產業結構調整,使農產品增值,讓農民增收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仍有部分企業存在著“產品銷路好,未必要商標”的觀念,沒有認識到瓜果蔬菜等農副產品的含金量,對注冊自己的商標沒有積極性。如:華榮果庫是果業龍頭企業,生產的果品銷往歐洲、東南亞等國,并獲得南美四國、泰國、毛里求斯的出口注冊認證,我局曾多次深入企業幫助其選用注冊自己的商標,但至今積極性不大。現有的農副產品商標中,沒有一件地理標志的注冊商標,沒有一件知名、著名商標,更淡不上馳名商標。

3、檔次品牌滯后。一個地方擁有商標數量的多少,特別馳名、著名商標的多少,標志著這個地方經濟發展的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能力,同樣,一個企業的商標馳名程度及其擁有數量的多少代表著這個企業的經濟實力、產品質量、經營狀況、誠信程度及其產品或服務的市場占有情況,也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反映了社會公眾對某一企業產品或服務的認知度和忠誠度。對農產品來講同樣如此,如建安綠色食品有限公司是農副產品龍頭企業,由于資金短缺,企業規模上不去,全年斷續生產時間不足6個月,這不僅不能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對周邊群眾致富奔小康的帶動作用,而且造成企業生產運行成本高,管理費用大,資金周轉期延長的被動局面,使企業的品牌打不出去。

4、品牌戰略政策扶持力度不大。農產品特色品牌不僅是商標所有人自身的巨大無形資產,同時也是當地的巨額財富,怎樣開發利用和保護好這些無形資產,政府的相關政策扶持是不可能缺少的。今年省、市工商局出臺了創立馳名商標、著名商標、知名商標的激勵政策,使商標所有人可以在創立品牌過程中“名利雙收”,但我們與縣政府分管領導匯報要求縣政府出臺獎勵政策,未予批準,雖然我們做了一些工作,但顯得力不從心,收效不大,在引導企業創品牌上,沒有建立積極有效的激勵機制。

5、品牌的宣傳力度不大。受傳統農業經營理念和分散經營模式的影響,農副產品商標所有人還不能認識到商標的潛在價值,心存“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想法,重經營或輕宣傳,社會公眾根本不了解,這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限制了這些品牌做強做大。

二、發展農副產品商標的對策

1、以服務“三農”為出發點,積極引導農副產品商標注冊。積極引導農副產品注冊商標是推動*縣農業向產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的有力舉措,針對當前農副產品生產、經營者商標意識淡薄、對使用注冊商標認識不足的現狀,對未申請注冊的農副產品盡快動員生產、經營者對其產品申請注冊商標,并根據申請注冊商標的類型,進行分類指導,提高商標申請注冊效率,增加注冊商標總量,在指導商標注冊工作中,要把那些已形成規模生產的特色農副產品、特定地理環境和特定人文因素條件下生產出來的農副產品注冊集體商標、證明商標作為發展農業品牌的工作重點,加大指導和扶持力度。做到兩抓:一是抓宣傳。要采取印發宣傳資料、舉辦專題講座、現場咨詢、上門服務等多種形式,宣傳《商標法》及其實施條例等商標法律法規,宣傳實施農產品商標戰略的重要意義,以提高農副產品生產經營者的商標意識。二是抓引導。引導農副土特產品發展注冊商標,引導富有地方特色產業形成規模,引導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產品申請注冊地理標志商標。

2、擇優扶強,爭創知名、著名商標。目前,*縣的農副產品注冊商標不多,這與一個農業大縣極不相稱。為此要采取擇優扶強、跟蹤服務的辦法來推動農產品知名、著名商標的爭創工作,幫助企業加強商標自我管理,用好自己的商標,幫助企業開展爭創知名、著名商標的準備、申報、推薦工作。

篇(4)

關鍵詞:農副產品;深加工;價值增值

中圖分類號:F320.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4.12 文章編號:1672-3309(2013)04-28-02

中國是全世界最大農產品大國,最不缺少優質的農副產品,缺少的是能夠賣出高價,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高質高附加值的農副產品。因此,在現代農業轉變過程中,不是要思考去如何提高農副產品的產量,而是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質量的提高上,為了解決農副產品價格低廉,價格波動過大,本文提出采取深加工的方式,提高農副產品附加值,從根本上解決傳統農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農副產品價值增值原因分析

(一)從江西省農副產品市場的現狀分析

江西省素有“魚米之鄉”之稱,是一個種植業和養殖業發達的大省,具有極其豐富的農業資源,主要的糧食作物有谷物、小麥、玉米、薯類等,主要的經濟作物有棉花、煙葉、芝麻、花生等。江西省2011年的糧食總量是2052.8萬噸,占全國的3.6%;2011肉類總量236.9萬噸,占全國總量的3.89%;2011年水產品總量是217.27萬噸,占全國總量的3.88%;2011年水果產量5805771噸,占全國總量的2.55%。但是,江西省大多農副產品的價值增值率和商品率低下,初級的原材料生產比重大,農業的整體效益比較低,農民的人均收入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農業大市,工業小市,財政窮市”問題顯著。

(二)農副產品加工率低原因分析

第一,農副產品的生產以戶為單位,規模小,農副產品生產率低。長期以來,農民所能做的就是盲目擴大種植量,期望好的收成,多數農副產品經過簡單的初加工技術就進行銷售,附加值低。

第二,農副產品的流通渠道不暢導致農副產品出現滯銷的情況,又因為部分農副產品的儲存成本過高,造成的后果不是價格過貴,或是因為儲存不利造成農副產品的積壓變質,使農民蒙受了極大的經濟損失。[1]

第三,農副產品綜合了搜尋品、經驗品、信用品的特點,由于缺少產業化合作化的生產模式,農副產品深加工程度低下,價值增值低,產品的質量參差不齊,也缺少產品差異化,現今社會農藥、化肥的使用嚴重影響了農副產品的質量,農副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的信息不對易造就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2]

二、江西省農副產品價值增值模型構建的理論涵義

假設初級農副產品從生產出來開始,經過連續的加工、銷售等過程不斷地進行增值,忽略生產中的成本問題,構造價值增值模型如下:

f(xz)=f(xi)+f(xj)

此模型適用于理論涵義上的分析,其中:xz為農副產品價值增值過程中總的環節,xi表示初級農副產品,xj表示農副產品經過深加工的環節,f(xz)代表了農副產品在整個經營過程中具有的經濟價值,f(xi)表示的是農副產品本身的初始價值,f(xi)表示了農副產品在第j次加工中轉換的增加值。[3]

從這個模型中,我們可以發現,農副產品的最大化的價值實現,主要是依賴于f(xj),就是說運用農業科技對初級農副產品包裝、加工、營銷的環節進行價值增值,實現農副產品價值最大化,提高農民的收入。由此,農副產品深加工也就成為提高農副產品的附加值,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強大動力。

三、農副產品價值增值的措施

(一)深加工增值的優勢

首先,農副產品深加工提高了農產品的利用效率,把初級農產品轉化為成功的加工食品,使資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變廢為寶,一方面解決了農副產品富余積壓的問題,另一方面挖掘了農副產品內在的價值潛力。[4]

其次,農副產品深加工優化和調整了農業結構,使農業生產方式趨向于規模化、標準化,降低生產成本,促進農業的專業化水平和集中度的提高。

第三,農副產品深加工提高了農副產品的附加值,也進一步提高了農副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提高農副產品的深加工技術,擴大農副產品的附加值是加大出口的必要條件。

最后,農副產品深加工也能提高財政收入和農民的收入。江西省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省,農業資源十分豐富,但是由于比較單一的經濟結構,使得江西省處于農業大省、財政窮省的尷尬境地。農副產品深加工,使得農副產品自身價值得到了增值,也創造了不少的就業機會,提高了稅收收入。結合江西省的旅游資源,江西省推出的一系列由農副產品加工而來的特色產品,比如說,婺源的精致包裝的香菇、灌裝酒糟魚,鷹潭的特色小吃鴿鴿等這些都成為高附加值的農副產品。

(二)提升農副產品深加工企業的知名度

長期以來,農副產品深加工就一直視為制約了中國農業發展的短板,也成為造成農民收入不高的主要因素,農副產品加工后轉換發展滯后,造成農副產品的供應過剩,農民出現“賣難”的現象,產品的高附加值低,缺乏社會需求,結果就是增產不增收,農業產業化進程緩慢。[5]

由表1我們可以看出,江西省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數量少,發展速度較為緩慢,利潤率相對而言較低。針對當前江西省農副產品加工業的現狀,給出幾點對策建議:

加大江西省農副產品加工企業規模化的生產。實施一批產業鏈長、關聯度大、帶動力強的項目,推動農副產品加工業規模壯大。做到以市場為導向,著眼于企業,加大農副產品加工業批量化的生產,在優勢農副產品區域重點扶持一批農副產品加工園區、農業產業化示范區,實現區域規模效益。

以區域資源優勢為核心,興辦農業支柱產業的龍頭加工企業,提高農副產品附加值。龍頭企業具有雄厚的資金和人才,在引進先進的技術后,會以最快的速度擴展到農戶,從而提高土地產出率、農民勞動生產率和農副產品的經濟效益,讓農戶獲益頗多。

全力打造品牌產品,做大做強農副產品加工業。[6]農副產品要實現價值增值的核心就是跳出薄利多銷的固有的產品制造的思維模式,要發展品牌農業,實現品牌產品作為基點。一是要依靠科技創新,致力于多層次、深層次的開發生產,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二是建立品牌識別特點,維護品牌形象才能真正的實現產品的高附加值,獲得額外的收益。

匯源品牌的創建帶動了中國果汁行業的發展,引領了果汁健康消費的新時尚,促進了水果種植業、加工業及其相關產業的現代化發展;雙匯集團持之以恒的肉類深加工獲得了豐厚的收益,成功的方式就是“冷鏈生產,冷鏈配送,冷鏈銷售,連鎖經營”的生產模式,大力推廣了冷鮮肉的品牌化經營,開創了中國的肉類品牌。

依托科技,加大農副產品附加值的科技含量,滿足市場需求。把龍頭企業做強,不斷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依托科技,注重產品的差異化,適應市場的需求,提高農副產品加工的轉換率,形成精深化、高端化發展態勢。

總之,農副產品深加工是農副產品價值增值的有效途徑,江西省應該牢牢把握這次機遇,迅速促進全省農副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并以此提高全省農民的收入,帶動全省經濟的全面振興。

參考文獻:

[1] 孫瑩、何維達.我國農產品物流問題及對策研究[J].改革與戰略,2007,(09).

[2] 劉憲.江西省農副產品供給風險和發展方向[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8,(02):122.

[3] 王曉峰.吉林省農副產品價值增值對策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04.

[4] 韓志輝.狂吃十萬億——中國農產品食品高附加值增長模式[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

篇(5)

一、加強宣傳,增強農民的商標意識。由于農產品商標注冊主體主要是農村經濟組織和農民,農民對商標法律法規知之甚少,品牌經營意識比較淡薄,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民自身和農產品商標的發展。為使商標戰略在農村得到有效貫徹和落實,市局在宣傳教育上狠下功夫,在提升農民商標意識上大做文章。一是把《商標法》等法律法規列入普法的必修課,并結合國內外農產品商標戰略、商標侵權案件和商標被搶注的案例,對農民進行宣傳,使利用農產品商標增加收入成為農民自覺的行動,成為企業家的自覺行為。二是針對農村不同區域、不同行業特點,把具有一定規模的特色養殖、種植和農副產品加工大戶列入商標普法宣傳主要對象。三是通過舉辦農產品商標發展現場會、專題講座、現場咨詢、上門服務、集中授課培訓,送法下鄉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向廣大農民和涉農企業免費發放有關商標注冊的宣傳資料20多萬份,并選擇本地一些運用農產品商標品牌開拓市場成功的典型事例,深入鄉鎮、深入農村第一線,廣泛宣傳商標注冊、農產品地理標志等有關知識,使廣大農民切身體會到擁有農產品商標的好處,幫助農民轉變觀念,樹立商標意識、品牌意識。

二、主動介入,積極指導農民注冊商標。一是確立農副產品指導注冊重點。在深入調查摸底的基礎上,指導那些已形成一定規模、特色的農副產品申請注冊商標。從此,高要的大米、德慶的貢柑巴戟、封開的油栗、四會的沙糖桔、鼎湖的文慶鯉,廣寧的慶寧竹、懷集的六十日黃菜等傳統優質農產品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注冊商標,使上述傳統、優質農產品不僅在更大范圍內得到法律的保護,提高了知名度,也促進了產品結構的調整,使企業、農民從中得到更多的實惠。二是增設商標注冊服務站點。積極和省商標事務所溝通聯系,在全市增設高要、四會兩個廣東省商標事務所服務點,與省商標事務所和工商部門的實現聯網,為廣大企業提供各類商標法律法規方面的咨詢解釋和各類商標服務,為農民、涉農企業和農產品產業協會辦理商標注冊、續展、轉讓、許可和變更等提供了快捷的途徑和方便。三是積極探索商標注冊新模式。在農副產品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推廣“公司(協會)+商標+農戶”一體化的經營模式,帶動一方富裕。為了幫助農民生產和推銷“六十日”黃菜,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2004年3月,引導懷集縣鳳崗鎮農民成立了“六十日”黃菜協會,并幫助其注冊了“綠鳳牌”、“燕都牌”商標,產品知名度得到迅速提高,過去沒有使用和注冊商標,每公斤17元都賣不出去的“六十日”黃菜現在每公斤售價23元,比原來增加了5元。在小小商標的帶動下,全縣越來越多的農民種植和腌制黃菜。2005年,僅懷集甘灑鎮黃菜種植面積就發展至1000畝,比原來增加了800畝。四是積極指導“名、特、優,新”農副產品以及獲準使用“綠色食品標志”、“有機食品標志”的產品申請商標注冊。對符合地理標志注冊條件的農產品,加強同農業科研機構進行溝通、協調,協助地方做好商標注冊申請的具體事宜。

三、培育名牌,以拳頭產品帶動農業發展。肇慶市農產品多屬分散經營,生產規模較小,無法形成競爭優勢,培育農產品名優商標難度較大,市局按照“普遍指導,重點扶持”的原則,著力扶持一批具有一定經濟能力且已取得注冊商標的農產品爭創名優品牌,努力形成龍頭品牌帶動農業產業化的新局面。在扶持四會市華貢農科集團公司在打造“華貢”牌沙糖桔產品過程中,市局上門服務、跟蹤指導,積極引導其走品牌強企之路,“華貢”牌沙糖桔先后被評為“廣東省名牌產品”、“廣東省著名商標”及“中國名優果品”、“國家無公害產品”,市場知名度不斷提高,產品遠銷國內外,發展成為產供銷一體化、農科教相結合的輻射作用明顯的現代化農業龍頭企業。2004年,該公司實現銷售收入2.45億元,實現利潤1139萬元,帶動農戶4100戶,戶均增收1200元。通過樹立品牌、開拓市場,引導四會柑桔產業向標準化、產業化方向發展,有效地提高了當地柑桔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種植面積由1999年的4.9萬畝迅速發展到現在的22.5萬畝,成為全國沙糖桔種植最大的產區。種植沙糖枯成為當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特色產業。

篇(6)

關鍵詞:農村流通;流通網絡體系;創新發展;體系構建

引言

加快農業發展,盤活農村流通,促進農民消費,繁榮城鄉市場,建設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體系,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客觀需要,是穩定農副產品價格的重要舉措,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然選擇,是解決制約我國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瓶頸的金鑰匙,也是黨和國家在發展現代農業上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俗話說“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農業、農村、農民“三農”問題受到我黨及歷屆政府的高度重視,在改革不斷涉入深水區、市場經濟體制逐漸完善、工業化進程加快的歷史轉型期,高效、發達、順暢的農村商品流通體系,在促進農業生產、引導農村消費、繁榮農村市場、保持農村經濟穩定、增加農民收入、推動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而由流通體制、流通企業、流通渠道與環節、交易市場、流通基礎設施和技術五方面構成的完整流通體系,有利于把農業生產、農副產品加工及商貿流通等多個環節打通并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流通產業在農村經濟中的先導引領作用,強力推動農業集中化、產業規模化,達到效益最大化。

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相關理論評述

我國擁有最為廣闊而極具潛力的農村市場,農村流通事關農業生產、農村消費和群眾生活。而考察流通業發展比較成熟的國家和地區可以看到,現代化大生產呼喚現代化大流通,而現代化大流通又反過來可以更好的促進現代化大生產,建設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體系,是促進農業現代化的大事,是發展新農村的好事,是讓農民增產又增收的喜事,是促進消費、擴大內需、統籌城鄉經濟協調發展辦的實事。農村流通網絡(Rural circulation network)指以農副產品、農業生產資料、農村日用消費品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作為主要流通對象,在農村生產主體、流通主體、流通客體、流通方式、流通網絡、流通基礎設施、流通環節等要素參與下,共同構成完整的農村商品流通服務網絡體系。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就是以現代高新技術為武裝,信息技術為支撐,物流配送為基礎,連鎖經營為手段,標準化管理為特征,為農產品全球流通提供服務的平臺,以解決流通過程中涉及的生產、銷售、市場、信息、組織、推廣、加工、包裝、檢測、經營等一系列問題,是集商品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多樣化服務為一體的現代新型流通方式。通過改造、提升傳統經營業態,打造大型的、規范的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專業市場、期貨市場,由農業合作社、營銷企業、批發商、龍頭企業、超市百貨零售商等多元渠道主體,形成便捷完善的農村流通服務網絡。

我國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體系建設現狀

經過近四十年的改革開放和經濟跨越式大發展,傳統的以自給自足為主的農村也逐漸過渡到現代經濟社會,并在經濟發展大潮中形成多層次、多類型、多渠道、多主體的農村流通服務網絡體系新格局。表現在以下方面:農村流通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交易總量大幅度攀升,農民消費水平提高,消費結構優化,經營網點增多,外資和合資連鎖經營企業觸角向農村延伸,社會化服務如日中天;交易方式朝多樣化方向發展,由傳統單一的農產品集貿市場擴展到綜合市場、專業批發、訂單式購銷、拍賣以及期貨交易等現代方式;流通業態升級,突破時間限制、空間限制、商品種類限制,農資連鎖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大行其道,冷鏈物流體系初具規模;經營業態轉型,連鎖經營、百貨商超、便利店從城市走向農村,取代傳統的小百貨、食雜店、夫妻店,創造方便、安全、實惠的農資購買場所;農民經紀人、農產品運銷大戶、農村流通合作組織等多種市場主體參與,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不斷涌現,通過“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等工程建設,農村流通服務環境大為改善,服務體系逐漸健全,市場秩序逐步完善。

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第一,各級政府重視程度不夠,行政推動力度不大,扶持政策不完善,國家財政資金投入有限,監管職能履行不到位,農村流通網絡未納入當地城鄉發展總體規劃,選址存在隨意性,布點處于“小、散、亂”的無序狀態,造成交易成本高、流通效率低。第二,流通網絡建設責任主體多頭,政出多門,組織化程度低,有限資金攤開分散,落實責任難,資源消耗多,流通市場難以形成合力,農村流通法規不健全,流通政策不完善,流通業態落后,經營方式單一。第三,農村現代化物流、配送、倉儲等基礎設施建設緩慢,功能齊全的大市場偏少,缺乏與現代流通相適應的信息化平臺支撐,經營業態發展后勁不足,交易方式尚顯落后,城鄉與區域差距明顯且呈現持續擴大趨勢。第四,農產品季節性強,農民購買力水平較低,農村消費需求相對分散,流通成本高、耗時長、風險大,導致大型商貿流通企業進駐農村流通市場的動力不足,農村流通龍頭企業培育更是難上加難。第五,在工業化、城市化碾壓下,城鄉市場規模差距持續擴大,并可能成為影響農村經濟可持續增長的深層次矛盾,而富饒發達的東部地區和貧瘠欠發達的廣大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東高而西低,區域競爭力東強而西弱,地區差距也逐步拉大趨勢。

國外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體系建設經驗

以美國為代表的北美流通模式、以日本、韓國為代表的東亞流通模式、以法國、荷蘭為代表的歐盟流通模式,其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經驗值得我國學習和借鑒。

(一)美國

美國是世界上經濟最為強盛的大國,其農產品生產穩定,擁有龐大、暢通且高效的商品流通體系,究其原因,一是部分生產者在產地直接將農產品分級、處理、包裝,送往零售終端,這種直銷的市場模式,渠道短平快,中間環節少,大大縮短了流通時間,降低了流通成本;二是農產品區域化程度高,產地批發市場較為集中,便于信息化、規模化管理,既提高了生產效率,又降低了流通運輸費用;三是專業化分工較細,服務型渠道組織齊全,農產品生產、收購、儲藏、運輸、加工、包裝、銷售、貸款等各個環節,都能看到為農業提供服務的各種專業性組織和公司;四是農場主合作社體系完整,農業供銷合作社占有最重要地位,涵蓋物資供應、農產品加工和銷售、與供銷有關的合作社等。

(二)日本

日本屬島國,國土面積狹小且可耕種地較少,農業生產規模不大,也不如美國集中,由于政府嚴格管理,采用規模化、系統化網絡體系,較好的緩解了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其主要做法如下:一是農產品以全量出售為原則,市場價格采用公開拍賣、投標、預售、樣品交易等制度,保證了農產品價格公正,提高了批發流通效率;二是實行價格立法,全部農副產品按照品種、門類的不同及生活必需程度的輕重,制定不同的價格管理制度;三是特別重視鮮活農產品的流通,日本的流通基礎設施發達,擁有現代化的保鮮、加工、冷藏、物流、信息網絡,便于將農副產品集中統一銷售;四是覆蓋全農村,形成從地方到中央三級農協組織,構成完備的農村流通服務網絡體系。

(三)韓國

韓國的農村農副產品流通方法較有成效,其創新的流通方式主要包括:一是拓寬農副產品流通渠道,農副產品一部分由農民自己在農貿市場銷售,大部分由批發商到農副產品生產者處收購后再運到農貿市場進行集中批發或零售;二是大力發展高附加值農業,并以此作為打進國際農副產品市場的突破口,逐漸由單一的國內市場走向國際市場,這樣既擴大出口又增加農民收入;三是積極主動的發揮農業合作組織的協調作用,農協要確保農副產品從集中收購到上市交易整個階段的流通順暢,并盡力減少流通環節的不必要支出,同時控制農副產品價格。

(四)歐盟

以法國、荷蘭為代表的歐盟,主要做法如下:一是在農業和農產品方面,有健全的法律法規為支撐,形成嚴密有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體系;二是歐盟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即便在村鎮,也有非常完善的物流基礎設施,歐盟國家也大都建有公益性農產品市場;三是農業合作社、農業工會、農業公司、農產品專門協會等農業合作組織機構發達,為農產品順暢流通創造了條件;四是歐盟農產品商業化程度很高,一般經由大型批發市場以公開拍賣的方式進行銷售,銷售方式公平、有序、高效。綜合農業發達國家在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建設方面的做法,啟示如下:一是產銷一體化。鮮活農產品鮮嫩、易腐,故要求生產、收購、加工、儲藏、運輸、銷售各個專門環節緊密銜接,以保證鮮活農產品的價值;二是流通主體組織化。生產領域的農戶、流通領域的經營戶,大都加入合作經濟組織或協會,通過規模化以節約交易費用,同時取得競爭優勢;三是市場流通現代化、商品流通規范化。美國的農產品集中批發,日本的中央、地方相結合的批發,是農產品流通現代化的代表,歐盟的流通立法體現了流通的行業規范化,韓國充分發揮農協組織的作用,保證市場競爭的有序發展。

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體系構建策略

“三農”問題說到底是農業生產與農村流通問題,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將農業和農村經濟納入整個國家經濟循環,解決農村流通問題,建設完善的農村流通現代化服務網絡體系。第一,明確政府指導、監管職能定位,強化政府公共服務功能,優化流通發展環境。政府要明確自身職能定位,做好創新農村流通管理體制的主導者、管理員、服務者的角色;通過宏觀謀劃、規劃指導、政策扶持、環境創建等惠農、利農、為農舉措;準確界定政府權限,優化調整利益分配格局,做好政企分開、權力分開、職能分開;健全農村流通法律法規,從源頭治理權力尋租等腐敗行為;統籌規劃、科學設計、合理布局,將農村商品流通建設納入國家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及新農村建設專項規劃當中,避免重復建設、惡性競爭。第二,培育多元化、多層次農村現代流通主體,探索創新多元化經營方式,改善基礎設施,提升農村流通效率。積極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流通龍頭企業,鼓勵規模巨大、實力強勁、管理科學、輻射明顯的流通龍頭企業,打破行業、區域界限和層級差別,參與農村流通網點的投資改造;鼓勵中小流通企業整合分散資源,采取兼并重組或攜手聯營等方式,實施跨區域戰略聯盟,快速做大做強;在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現代交易方式下進行大膽創新,通過定單交易、期貨交易、競價拍賣、遠期合約等交易方式,提高交易效率和流通效能;引導社會資本投資農村流通所需的供水、供電、道路、倉儲、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強化信息化手段,提高配送效率。第三,發揮農村供銷社骨干帶動作用,提升農村市場經營規模,縮小區域、城鄉差距。作為以農民為主體的合作經濟組織,供銷社在農業生產資料采購、農村日用消費品供應、農副產品收購加工等社會化服務方面功不可沒,通過點多面廣、扎根基層的優勢,成為服務“三農”、平抑物價、消費便利、繁榮農村現代流通的重要力量;供銷社有組織優勢、網絡優勢、品牌人才優勢、產業鏈優勢,需要進一步加大對供銷社的資金、政策扶持力度,發揮供銷社骨干帶動作用,加快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體系建設;健全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農村日用消費品流通體系,擴大農村市場經營規模,逐步縮小城鄉和區域差距。第四,加強農產品批發市場轉型建設,大力發展“農超對接”,為農副產品進城入店鋪路。加快農產品批發市場升級轉型,對現有流通網絡重新布局改造勢在必行,建設能滿足現代流通需要的功能齊全的現代化農產品批發市場;實施“小超市、大連鎖”、“小終端、大網絡”,開展“農超對接”,打造“超市+企業”、“超市+農戶”、“超市+基地”模式,推行連鎖超市、倉儲式商場、專賣店、便利店等新型經營流通業態,構建“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功能的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體系;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社,壯大合作社綜合實力,加大農產品經紀人鑒定工作力度,強化中高級經紀人培訓工作。第五,推進農產品標準化建設,提升農產品品牌,加強農產品安全檢測、風險評估工作。全面推行農副產品標準化生產,對優勢產區進行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對名優特農副產品進行GAP認證,鼓勵生產經營者申請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三品”認證;引導企業對商標、商號等知識產權的保護及推廣,支持企業申報馳名商標、知名商號,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等,提升農副產品整體品質,以品牌帶動農副產品銷售;建立農副產品市場準入機制、安全風險評估管理制度、農副產品質量檢驗檢測專業服務,建立農副產品質量價格網絡信息平臺,確保農副產品安全、流通順暢。

結論

要實現農業增產、農村發展、農民增收,農村流通現代化是重中之重,盤活農副產品流通,形成開放、統一、競爭、有序的現代流通體系,是農業發展和農村穩定的客觀需求,也是國家科學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我國農村流通企業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市場體系不完善,通過“新網工程”、“萬村千鄉”工程等,建立一個人盡其才、物盡其流、產業信息靈通、城鄉商貿順暢、國際國內市場無縫銜接的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體系,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推動農村現代化進程,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楊宏偉.農村商品流通渠道創新研究—兼論現代流通服務網絡體系建設[J].商業經濟研究,2015(23)

2.白全禮,郝愛民.國際農村流通體系建設比較及對中國的啟示[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6)

3.高道友.構建我國農村現代流通體系的瓶頸及對策[J].中國流通經濟,2009(12)

4.程國強.我國農村流通體系建設:現狀、問題與政策建議[J].農業經濟問題,2007(4)

5.我國農村流通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C].第二屆中國中部產業積極論壇論文集,2007

篇(7)

我縣是一個農業縣,農業以種植優質糧油棉為主,畜禽和水產養殖也初具規模,農業資源優勢明顯,農副產品極為豐富。為充分發揮我縣農業的資源優勢,縣委、縣政府把加快農副產品加工基地建設作為一項富民工程,擺上位置,緊抓不放,大力實施。目前,我縣農副產品加工業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怎樣做強做大,帶著這個課題,近日,我們深入到農產品加工企業,走訪了相關涉農單位,就全縣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充分發揮我縣農業傳統特色優勢,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有力地促進了農副產品加工業的持續穩定發展。目前,農產品加工業已成為我縣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到底,全縣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已發展到162家,主要集中在油脂、棉業和糧食加工行業,年產食用油20萬噸、棉紡10萬錠,年加工糧食10萬噸左右,實現產值15億,帶動就業2萬人,經營范圍覆蓋全縣所有農副產品,有力促進了全縣經濟社會的發展。我縣農副產品加工業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培育了一批重點企業。到底,在162家農副產品加工企業中,規模以上企業45家,已擁有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7家,涌現出一批如大平集團、振花棉業、鷹皇麻油等一批國家級、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2、形成了一批優勢產業。通過近幾年發展,我縣油脂產業不斷壯大,目前全縣共發展油脂加工企業41家,年產各類油脂5.7萬噸,其中麻油銷售量占全國市場份額的第三位,培育出大平、褒禪山、益和、鷹皇等一批部、省、市名牌產品,一個叫響全省乃至影響全國的油脂生產基地日漸形成,成為我縣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

3、提升了市場競爭力。我縣圍繞農業主導產業和特色農副產品,以水稻、油菜、棉花、茶葉等優勢農產品為依托,共建立標準化農產品生產基地14個,創建農產品品牌15個,其中:中國名牌1個,省級名牌7個,市級名牌7個,有8個農產品獲全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大平牌系列食用植物油被授予“國家免檢產品”資格。

4、加快了農業產業化進程。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通過創辦領辦農業協會和農村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每年落實優質稻、優質油等生產訂單近10萬畝,帶動農戶4萬多戶。目前,全縣共成立了46個農業專業協會,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快了農業產業化進程。

二、存在問題

一是企業規模小,生產技術落后。通過走訪,我縣現有的農產品加工企業有相當一部分還沒有擺脫家庭作坊式的加工,企業基本上都以出售原料或初級加工產品為主,產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較低,利潤空間薄。如我縣共有棉花加工企業40多家,大部分棉花加工企業規模都很小,多數是三五個人合伙創辦的小軋花企業,有不少是“家庭作坊”和“路邊棉站”,技術水平落后。全縣糧食加工企業近10家,除吳楚米業有一定規模外,其它都是小型的大米加工廠。

二是收購資金大,融資困難。資金需求量大和資金籌措困難的矛盾一直是制約我縣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的主要問題。我縣除少數幾家規模大、效益好的企業外,大部分農產品加工業普遍缺少資金,特別是流動資金嚴重不足,致使企業不能滿負荷生產,嚴重影響和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壯大。目前銀行貸款,手續繁雜,除了正常的調查論證之外,還存在一定的人為因素,所以在企業急需資金時,往往難以及時到位。

三是市場預測難,價格波動大。農產品加工企業受農產品價格影響較大,如何把握不好,會造成巨大損失。如棉花價格,最高價達3元多/斤,去年底,棉花價格跌2元左右/斤,如果企業在收購環節把握不好,將會給企業帶動巨大虧損,甚至破產。

四是政策扶持少,發展環境不優。我縣雖然制定了投資工業的八項規定,但其主要針對是招商引資企業。對本縣的民營企業特別是農產品加工企業,在資金、場地及生產經營等方面扶持政策很少。少數部分執法、執收部門,部門利益、個人利益至上,亂收費、亂罰款、現象時有發生。

五企業人才缺,創新精神不足。由于各種原因,民營企業難以留住人才,人才不愿前往民營企業現象特出。如振花棉業去年招聘1名大學畢業生到企業任職,工資待遇也不低,但由于振花棉業地處運漕鎮,文化娛樂活動落后,結果只干了幾個月就走人了。另外,不少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創業精神不強,小富即安,小收即滿,敢想、敢干、敢闖的精神不夠,一些企業為了降低成本,節約開支,圖個眼前利益,不愿花高薪聘請企業各類人才。同時,由于不少企業是由家庭式企業,在家庭式管理模式下,存在裙帶之風,績效評價不公平,壓抑了家庭外員工的創新意識和工作積極性,不利于管理和技術人才的引進。

三、對策和建議

(一)科學合理規劃產業布局。以市場為導向,因地制宜,合理規劃,科學布局,做到有規劃、有規模、有產品、有效益。如我縣共有棉花加工企業40多家,年加工皮棉可達150萬擔,相當于全縣年產棉花產量的10倍。由于僧多粥少,各企業為搶購棉花,相互競爭,價格混亂。對棉花產業,我們在規劃時不能搞“小而全”,要搞“大而精”,建議以塔運路為軸,規劃建設輕紡工業園,但要主動限制一些小軋花企業發展,只允許上一些符合國家棉花產業政策的企業。對油脂企業,要以巢寧路為主線,規劃建設油脂產業帶,以大平油脂、鷹皇麻油為龍頭,以食品工業園為一極,集聚油脂企業發展。糧食加工企業以糧食產業園為基地,加快發展大米深加工龍頭企業,改變我縣是農業大縣卻無大型糧食加工企業現狀。

(二)幫助解決企 業融資難。建議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以貼息貸款的方式為企業提供政策性融資,對技術開發的中小企業進行財政補貼,對其新產品開發、員工培訓等活動提供資金支持,特別是要將陽光工程延伸到中小企業。發揮農村信用合作社農村貸款主渠道作用,圍繞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基地建設、加工生產、市場營銷等進行扶持。根據企業的不同特點,簡化貸款手續,及時滿足需要。充分發揮縣投資擔保中心的作用,增加投資擔保中心的融資力度,爭取金融機構對龍頭企業的信貸支持。

(三)扶持企業做大做強。重點培育和扶持一批有特色、有品牌、形象好、潛力大的企業,有計劃地組織企業開拓國際、國內市場;支持大平集團加快年產10萬噸米糠油及綜合利用、年產12萬噸雙低菜籽油項目建設。扶持振花棉業新上400噸打包機,鼓勵其發展棉紡加工等上游產品,處長產業鏈。做大糧食產業園,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加快年產10萬噸優質精制大米及含油食品精深加工項目建設,使其成為我縣糧食加工業的龍頭企業。支持企業發展創辦行業協會、專業合作社組織,大力發展“訂單農業”,穩定和擴大油菜、糧食、棉花等基地建設,為企業發展提供原料,減少風險、降低企業成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 亚洲av日韩av无码av|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无码| 中文字幕乱妇无码av在线| 色欲人妻aaaaaaa无码| 老师喂我乳我脱她胸罩| 亚洲男同帅gay片在线观看|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少妇视频| 帮老师解开蕾丝奶罩吸乳视频| 人妻少妇精品久久| 高潮白浆潮喷正在播放|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免费真|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 精品日产一区二区三区| 4438xx亚洲最大五色丁香| 我要看a级毛片| 欧美激情乱人伦| а天堂中文地址在线| аⅴ资源天堂资源库在线|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 亚洲精品蜜桃久久久久久|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 国产成a人片在线观看视频下载|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特黄级aaaaa片免| 国产精品久久久福利|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桶爽|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一区| 欧美超大胆裸体xx视频|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app| 天堂在线最新版资源www中文| 久久9精品区-无套内射无码|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51安 | 国产麻豆天美果冻无码视频| 男男gay啪啪网站18禁|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欧洲av综合色无码| 天干夜天天夜天干天2004年| 久久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