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能源動力工程專業方向

能源動力工程專業方向精品(七篇)

時間:2023-10-08 10:28:2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能源動力工程專業方向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能源動力工程專業方向

篇(1)

當前各國家關注及面對的首要問題,就是環境和能源動力問題,而且,我國國家經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主要物質保障就是能源動力工程,是我國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前提。加之社會經濟的不斷深入,電氣化機械化自動化的水平逐漸加強,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多。總體來說,國家生產總值和能源消耗量是成正比的。能源亦動能產品生產得越多,能源就需要得更多,從而帶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實現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國家的富裕。并且,在世界上我國屬于煤炭生產消費大國,其主要能源動力供給就是煤炭。因此,污染我國大氣的主要因素即未能充分燃燒的煤炭,再加上我國不可再生資源的開采程度及年限有限。所以,在能源動力及環境保護雙重任務下,我國還面臨著能源利用不充分,匱乏優質能源,及開發力度不足等問題。隨著我國依賴國際能源的程度不斷提高,能源安全迎來了新的挑戰,須知,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動力命脈是能源。因能源問題導致的國家戰爭,而帶來的領土問題更是數不勝數。因此,能源動力工程關系著國家安全、人們實際生活這兩方面。眾所周知,我國是人口大國總人口數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要落實解決民眾生活問題,就必須加強農業發展力度,而農業發展就必須生產,其生產過程利用的電氣化、機械化、水利化和化學化設備需要更多的能源支撐。那么,農業生產要提量還需投入大量能源,也可以說棉花、糧食的增產皆是能源換來的。并且,能源為日常生活換來了更多用品,如:纖維材質的衣服、建筑材質、調節溫度及家用電氣和照明設備等,都需要能源來支撐,由此可見,沒有能源就什么也做不了。此外,國家國防中的各種武器設備使用也需要能源,比如坦克飛機、戰艦潛艇等,一旦匱乏能源,就保障不了國家的安全,其經濟建設自然難以平穩發展。所以,能源動力工程直接關系著國民經濟和人們日常生活,要發展社會提高人們生活,確保人們生活物質和精神兩項文明的雙豐收,以及實現我國四個現代化,能源將占據這重要的地位,對提高國民經濟及民眾生活水平和確保國家安全有著巨大現實意義。

2當前能源動力工程的發展方向

2.1能源動力工程思路方向

基于當前國情,要加大傳統能源開發利用程度。眾所周知,我國現實國情即能源資源少利用效率不足,因此,還需要專業人士對如何提高傳統能源開發利用效率程度加以研究,也是我國今后能源動力工程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時,要重視新型可再生能源的開發。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其開采受程度和年限制約,由此可見,未來能源市場主戰場將轉向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且不能因匱乏資源而放慢經濟發展的腳步,所以專業人士千萬不能止步不前,要注重新型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從而確保我國工業能長期持久的發展;第三,實踐理論要并行。由于不同于其他專業,能源開發利用將直接作用國家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可轉化為直觀的工業產品和經濟成果,所以專業人士在校學習時,就要做到理論實踐并行,既要專研書本知識,又要進行科學探究和工業時間,促使得出實際結合理論的科技理論成果,從而促進能源的發展經濟的騰飛。

2.2能源動力工程環保方向

環境污染不僅威脅著人類的生活,更制約了經濟建設社會發展,若沒有良好生活環境及可長期利用的能源,那么社會將止步不前,人類也會失去確保發展生存的基礎。為實現我國四個現代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的建設,最首要關注的問題便是環境與能源,遏制為發展而先污染后治理現象;同時,要加強環境管理力度,但凡改建擴建新建、建設經濟開發區等,都必須遵循環境評價標準,堅持使用環保建設設備及建筑工程主體共同施工設計投產制度;再次,經濟發展方式要積極改進,要淘汰陳舊設備選用先進的機械設備,嚴格禁止污染嚴重能源消耗多的產品生產;最后,環保資金的投入力度要大,健全完善環保法制制度,嚴格按國家規定排放標準執行,確保環境保護是在法制下進行。

2.3煤炭清潔技術的利用

(1)凈化處理燃燒前煤炭,其流程為:清洗選取煤炭,將煤炭中的灰分等雜質清除減去,洗選處理效率務必要達95%以上;民用煤炭加工,將粉煤與低品位煤炭用機械設備制成相應形狀的煤炭產品。(2)凈化處理燃燒后煤炭,以濕式或干式脫硫法,確保使用率達到90%左右;以靜電除塵方式處理大型電廠燃燒后煤炭,保證除塵率在90%左右。

3結語

篇(2)

關鍵詞:課程群;能源動力類專業;課程建設;卓越工程師計劃

中圖分類號:G642.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17-0079-03

近年來,關于高校課程建設與改革的話題受到持續關注,因為“課程”是大學整個教學活動的基礎和核心,同時高校的課程建設也是一個相當復雜的系統工程,如課程內容的選擇與界定、課程之間的合理組合等,都會直接受到培養目標、教育目的、教育觀以及認識論等因素制約。此外,高校課程的結構是否合理、教學內容是否適當,反過來又會影響到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的高低。“課程群”的概念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提出來的,它既是世界范圍內科學和教育的發展之需,也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現實要求。

一、課程群及課程群建設的發展現狀

關于“課程群”是什么,教育界有著不同的看法,概括起來主要有四種。第一種認為“課程群”是由在內容上緊密相承、相互滲透、互補性較強的幾門同系列課程組合而成的有機整體,各自配有相應的課程大綱,并按照大課程框架組織課程建設,以獲得課程體系的整體優化,是具有學科優勢的課程。第二種認為“課程群”是某一學科內多門課程的集合,通過學科來劃分群與群間的界限。第三種認為“課程群”是指多門彼此互相獨立但是又密切聯系的課程,課程群建設的目的是為使各門課程能協調發展、齊頭并進,追求整體效益,以達到最佳的效果。第四種認為“課程群”是由承擔不同的任務,在課程內容上各有不同特點,但為完成同一個教育目標而形成的多個子課程組成的有機系統。

目前,一般高校傾向于第一種觀點,因為它首先是將“課程群”看成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有機整體,其次認為“課程群”是一個具有整體優化效果并且有一定學科優勢的課程群體。總體來說,“課程群”是本學科或與之相近的學科的幾門聯系緊密的課程間進行有機的整合,以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和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為標準,建設出的使整體效果最大化的課程群體,是一種與單門課程相對應的課程建設方式。因此,“課程群建設”實際上就是根據高校人才培養目標及培養模式的要求,研究分析課程與課程體系間在邏輯和結構上的相互關系,通過破除課程間的壁壘,優化整個課程體系,進一步融合和更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的過程。隨著高校專業課課程門類與學時數的壓縮,“課程群”的建設顯得尤為必要,它順應了網絡時代教育和人才培養的發展趨勢。

“課程群建設”是近年來高等院校課程建設實踐中出現的一項新的課程開發思路,其基本思想是把內容聯系緊密、內在邏輯性強、屬同―個培養能力范疇的同一類課程作為―個課程群組進行建設,打破課程內容原有的歸屬性,從學生培養目標與層次把握課程內容的分配、實施、保障和技能的實現。

我國高校以多門課程組合的方式進行課程建設, 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歷史。北京理工大學1990年開始,在課程建設中應以教學計劃的整體優化為目標的方針指導下,首先提出要注重“課群”(課程群的早期稱謂)的研究與建設。隨后,一批高校相繼開展了一系列雖名稱相同或相似但差異較大的課程群建設和改革實踐。[1-4]

二、課程群相對于“獨立課程”的優勢比較分析

相對于“獨立式”的課程觀,“課程群”在教學設計上獨具特色和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課程群建設”與學科建設相結合,充分發揮相關學科建設力量強、基礎好的優勢,將學科建設與課程群建設有機結合。一些高校還把科研能力強、學術水平高的教師集中到教學一線具體參加課程群的建設工作,以“教學團隊”的形式進行攻關,鍛煉了高校教師教學和科研的整體協作能力。第二,以系統科學為指導,注重整體效果,將內在聯系緊密的相關課程納入“課程群”中統籌考慮,注重相互間的有機結合與互相促進,達到了整體優化的目的,同時提高了課程建設的效率和效益。第三,區別于過去的“獨立式課程”,“課程群”把理論教學與相關實踐環節通盤考慮,不僅對理論教學開展系統研究,對實踐教學環節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實現了全方位、多途徑提高教學效果。[5,6]

三、課程群與課程體系的對比分析

國內有關學者高校課程群及課程體系進行了比較,研究指出:高校課程體系的建設主要是針對課程結構、所占比例、模塊設置等進行宏觀指導,明確課程的教材、大綱以及教學計劃等,雖然能夠較好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達到國家的教育目的、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 對于指導課程建設的原則、方法、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但是難以實現不同學校的辦學特色、專業建設與特色課程建設。近些年來實施的重點課程建設主要是針對某一門課程的教學內容、體系結構、教學方法、評價方法等來開展的,體現在對某門課程的“點”――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內容結構等的建設,有力地保障了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但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不是由一門課程就能實現的,各門課程在學生的知識傳授、能力培養中只占一小部分。此外,由于每一門課程都強調其系統性和完整性,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容易產生內容多與課時少的矛盾。

“課程群建設”屬于中、宏觀層面意義上的課程建設,主要針對某一受教育群體,將相關的課程進行整合,刪減其中重復和過時內容,增加提高人才培養素質和提高競爭力的新內容,以提高教學效率及教學質量;通過對原課程群的進一步整合,可產生新的課程群,具有更新的人才培養目標,實現課程建設的規模效益,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及實用性。

通過對比分析可知,課程體系建設以整個人才培養計劃中的課程體系為對象,其主要工作是調整各課程模塊的比例。課程群建設則是以課程群為對象,對課程群內的有關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有機融合,是對課程的重新設計,并將課程群的宏觀設計與課程教學實踐有效地結合起來,以提高整體教學效果。[7,8]

四、優秀課程群的建設方法及啟示

課程群內相關課程的選擇與設置,是當前課程群建設中的關注焦點和建設難點,同時也存在諸多爭議。從專業教學角度看,目前課程群主要有兩種界定方法:一是“以專業方向劃分的專業課程模塊組成的課程群”,對于該種模式,國內高校已有相關專業達成了共識,并已在學生專業知識、創新能力及綜合素質培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另一種是綜合考慮多學科的交叉與融合,培養寬口徑人才,即“依托學科組建的課程群”,這種模式有助于增強學科實力,提高學科的建設水平。

對于優秀課程群的建設,方法是關鍵。建設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課程群的特點與優勢,一要注重群內課程內容的整合與新知識的更新。在充分融合孤立課程的內容、挖掘相關學科和領域最新知識的基礎上,將相關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學和科學研究過程,優化教學資源,注重學生的能力與素質培養。二是要分清群內課程建設的主次。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出發,根據專業知識在人才素質培養中的不同要求,可緊密依托專業辦學特色和創新人才培養目標,在課程群內以專業主干課程為突破,抓住主要矛盾,分主次進行建設,避免因精力的均分而影響課程群的整體建設效果的提高。三是要充分考慮課程群內課程的關聯性及在支撐專業人才培養上的協同作用,應在課程群建設實踐中注重群內課程要彼此依托、相互促進、共同提高。這樣的課程群組織建設,有利于群內教師間的交流溝通、課程與課程間的交叉融合,可及時反饋教學信息與教學效果,建立起有效的專業教學調控與響應機制,同時也可以通過對課程群規范的過程管理和質量評估,進一步促進群內課程教學質量的共同提高。[9]

五、卓越工程師培養背景下“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的課程建設與發展

截止2010年,我國開設工科專業的本科院校有1003所,占本科院校總數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達371萬,研究生47萬。[10,11]而目前工科專業畢業生還存在諸多問題,主要有:缺乏工程實踐能力和工程創新意識、專業面狹窄、動手能力差、綜合素質低下、所學知識陳舊等。[11]提高工科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對實現國家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建設人力資源強國三大戰略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高等教育針對《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實施的重大改革項目,是提高我國高等工程教育質量、促進我國由工程教育大國邁向工程教育強國的戰略舉措。傳統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已經不能適應“卓越計劃”對工程人才培養的要求,必須通過重新設計課程體系、更新教學內容和重新組織教學活動來實現卓越工程師的培養。教育部日前的教高[2011]1號《教育部關于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文中明確要求:大力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形式。依據本校卓越計劃培養標準,遵循工程的集成與創新特征,以強化工程實踐能力、工程設計能力與工程創新能力為核心,重構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

能源動力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也是國家科技發展的重要基礎方向之一,關系到國家的根本利益和經濟社會的健康持續發展。

我國能源動力類的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形成于20世紀50年代。由于受當時的歷史條件限制,專業分割很細,形成了以工業產品生產引導高等學校能源動力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基本格局,也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于我國當時的經濟社會發展。隨著改革開放及經濟社會發展,社會對能源動力類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適應社會的要求,能源動力類專業歷經多次教育部的多次調整,已由原來的幾十個小專業,逐步合并為一個大專業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2003年,隨著能源動力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能源動力領域新問題的提出,浙江大學率先將“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改造成“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得到廣大青年學子和社會各界的認同;2004年,清華大學將“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改造成“能源動力系統及自動化專業”。國內還有一些高校也陸續地根據專業辦學特色,進行了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名稱的調整。在教育部新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中已將能源動力類專業統一整合為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

經過一系列的專業教育改革,本專業的人才培養口徑大大拓寬,體現在學生的基本知識面得到拓展,對市場需求的適應性大大加強,就業市場更為廣闊。但是因各高校的專業定位、地域分布、歷史繼承及國家和社會需求等的不同,形成了開設本專業的高校間課程設置、專業重點及特色、培養模式多樣化的態勢。

由教育部啟動的“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旨在為我國各行各業培養優秀工程師的后備軍。它要求高校轉變辦學理念、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以及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等。國內開設了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現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的相關高校,也相繼加入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的“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行列。相關高校結合自身專業重點和辦學特色,在專業課程建設及課程群建設方面進行了一些有意的探索和實踐,主要體現在:面向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開展了“能源清潔利用技術”課程群建設;[12]針對專業方向的培養特點,構建了“熱能與動力工程”大專業多方向課程體系;[13]進行了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課程設計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14]進行了基于精品課程建設為平臺的汽輪機系列課程改革與實踐;[15]進行了高職高專熱能動力裝置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創新[16]等工作。這些課程改革與研究實踐,尚未涉及到能源動力類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的課程群建設,相關研究需要開展。

六、結論

第一,作為一種新形式的課程建設模式,當前開展的課程群建設不同于單門課程改革以及課程體系建設,既適應高校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的要求,也反映了課程教學改革的新趨勢。

第二,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按照傳統的以產品為導向的課程設置和體系建設,不太適合當前卓越工程師培養目標及要求,特別是存在一些課程的教學大綱和教材內容明顯老化,課程內容呈現較多重復,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存在知識面狹窄、知識內容陳舊、動手及實踐能力不強等弊端,制約了能源動力類專業卓越人才的培養。

第三,在已開展的能源動力類專業的課程建設與改革中,尚未在卓越工程師培養視角下組織實施能源與動力工程新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群的建設與改革。需要結合新專業的調整以及專業卓越人才培養要求,修訂新專業人才培養計劃,改革現有課程體系及結構,研究并構建適合新形勢下能源動力類專業卓越人才培養要求的課程群。

參考文獻:

[1]李慧仙.論高校課程群建設[J].江蘇高教,2006,(6):73-75.

[2]孫存昌.論高校課程群“四級體系”建構[J].大學教育科學,

2008,(5):46-48.

[3]王嘉才, 楊式毅,霍雅玲,等.課群及其質量檢查評估指標體系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S1):71-73.

[4]趙朝會.淺談課程群建設[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14):17-18.

[5]龍春陽.課程群建設:高校課程教學改革的路徑選擇[J].現代教育科學,2010,(2):139-141.

[6]曹濱,王瑩.后現代高校課程群建設思路及原則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09,(2):37.

[7]郭必裕.課程群建設與課程體系建設的對比分析[J].現代教育科學,2005,(4):114-116.

[8]郭必裕.對高校課程群建設中課程內容融合與分解的探討[J].現代教育科學,2005,(2):66-68.

[9]錢云.關于質量工程背景下優秀課程群建設的思考[J].現代教育科學,2008,(6):144-145.

[10]張兄武.創新視野下的“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8(4):80-83.

[11]林健.高校工程人才培養的定位研究[A].第二期全國高校工程類創新型人才培養工作專題研討會[C].2010.

[12]李志敏.面向素質培養的“能源清潔利用技術”課程群建設[J].中國電力教育,2011,196(9):191-192.

[13]宋文武,符杰,李慶剛,等.關于構建“熱能與動力工程”大專業多方向課程體系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1,28(4):44-48,71.

[14]王運民,李錄平,明勇.汽輪機系列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1,(3):174-175.

[15]姚壽廣,路詩奎,陸金明,等.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課程設計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華東船舶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

篇(3)

關鍵詞:熱能;動力機械;能源;環境

中圖分類號:F407文獻標識碼: A

一、熱能動力機械專業的高技術性

大型的熱能動力設備,系統非常復雜,集機械、電力、電氣、電子、液壓、計算機等多學科于一體,自動化程度很高。從生產上來看,熱力設備的運行基本上實現了自動、遠動控制和計算機監視。全計算機控制已基本實現,并是今后的發展方向。火電廠的鍋爐、汽輪機及其輔機的運行,早已是自動控制或遠動操作,新建的大型火力發電機組應用了計算機控制,如30MW汽輪發電機組,正常運行時鍋爐產蒸汽量在100t/h以上,鍋爐本體的高度超過som,燃煤達10t/11以上,若用人力來燒這樣的鍋爐是根本無法實現的,但是采用集散控制系統,實現全計算機控制,一臺鍋爐有兩名操作人員就夠了。對于工業鍋爐,亦采用機械進煤的方式,運用自動或遠動控制其運行。冶金、化工等行業的熱力設備,也具有相當高的自動化水平。可見,熱力設備的運行,采用了大量的高尖技術。熱力設備一般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工作,要搞好熱力設備的安全運行,必須經常地進行維護和定期的大小修,為了提高熱能利用效率,必須利用新技術對設備進行技術改造,利用先進管理手段進行管理,因此,需要既有理論知識又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

二、常用的熱能動力機械

動力機械是把能量轉化為機械能而做功的機械裝置。其中,由熱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機械稱為熱能動力機械。常用的熱能動力機械有三種。一是燃氣輪機。燃氣輪機的工質是燃氣和空氣。這種機械的主要特點是運行平穩,機動性好,噪音污染小。所以應用廣泛。未來燃氣輪機會向提高效率、利用核能發展燃煤技術的方向發展。二是蒸汽機。說到動力機械就不得不說蒸汽機。蒸汽機的工質是蒸汽,它是將內能轉化為功的裝置。蒸汽機的產生曾引起了世界上重要的“工業革命”。跨入21世紀之后,才漸漸被內燃機和汽輪機取代了領先地位。蒸汽機的使用之所以持續了兩個多世紀歸功于它對所有燃料都可以由熱能轉化成機械能。但是蒸汽機的運作依賴于笨重龐大的鍋爐,因此最終被輕巧靈活的內燃機所取代。三是內燃機。內燃機是將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的裝置。因為燃料在機械內部直接燃燒,所以稱為內燃機。內燃機是目前運用最廣泛的熱機,它以汽油或輕柴油作燃料,雖然熱效率高,但熱料消耗率高,而且內燃機噪聲是動力設備噪聲的主要來源。因此,未來內燃機的發展將注重于提高機械效率,減少噪聲,降低排放量來嚴格要求燃料的清潔度,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

三、我國的熱能動力工程發展現狀

我國能源動力類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形成于20世紀50年代。當時受蘇聯教育體制的影響,專業分割很細。在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中就先后包括鍋爐、電廠熱能、內燃機、渦輪機、風機、壓縮機、制冷、低溫、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冷凍與冷藏、水能動力工程、水電站動力裝置、水電站動力設備、水能動力及其自動化、機電排灌工程、水能動力與提水工程以及工程熱物理等幾十個小專業,形成了以工業產品生產引導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基本格局,一定程度上與我國當時的發展相互適應。隨著改革開放,我國國民經濟體制發生很大的變化。社會對人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適應這種要求,1993年7月國家教委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將幾十個小專業壓縮為9個專業,即熱能工程、熱能工程與動力機械、熱力發動機、制冷及低溫工程、流體機械與流體工程、水利水電動力工程、工程熱物理、能源工程和冷凍與冷藏。1998年教育部頒布的新專業目錄進一步將以上9個專業合并為1個,即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從原來的幾十個專業合并為1個專業,全國現在有120多所高校設有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熱動主要研究熱能與動力方面,是跨熱能與動力工程、機械工程等學科領域的工程應用型專業。熱動主要學習機械工程、熱能動力工程和工程熱物理的基礎理論,學習各種能量轉換及有效利用的理論和技術。本專業涵蓋的產業領域十分廣泛。能源動力產業既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又在各行各業中有特殊的應用,也是國家科技發展基礎方向之一。能源動力領域人才教育的成敗關系到國家的根本利益。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建立,社會需求和經濟分配狀態的變化、科技發展的趨勢、對本專業的生源、就業等形成了挑戰,更是熱能動力專業教的關鍵。同時,熱動還是現代動力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可見熱動是現代力工程的基礎。

四、動力機械帶來的環境污染及解決辦法

動力設備引起的環境問題主要有熱污染、噪聲污染和空氣污染。熱污染是指工業生產和生活中排放的能量以熱能形式傳給環境,造成大氣和水被污染的現象。尤其是火力發電廠、核電站、造紙廠排放出來的含有大量廢熱的氣體和液體對水生植物和魚類生存繁衍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各種有害成分還會隨著水資源的流動被陸地上的樹木,蔬菜吸收,進而被人類食用,引起重大的流行疾病等。要減少工業廢物的余熱對環境的影響,就要減少排放,并且充分利用余熱,或者尋找和開發新能源。使用清潔的水能,風能不僅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還保護了環境。

1、空氣污染也叫大氣污染

從近年來的全國霧霾天氣可以看出,空氣質量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空氣污染直接影響了人們的出行。大氣污染源來自于工業廢氣、汽車尾氣、居民生活供暖設備等。在大城市中,汽車、火車是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但它們消耗煤或石油產生的直接排放進空氣的廢氣,是霧霾天氣的主要“兇手”。而且近幾年的許多極端天氣也是因大氣污染引起的。空氣污染的防治要靠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調整能源結構,植樹造林等都是目前比較流行的辦法。

2、噪聲污染

動力機械等設備運行時由于機械振動而形成噪聲。噪聲污染短期內或許沒有太大傷害,但處于這樣的環境一段時期后就會使生物的聽力受損,嚴重的還會誘發多種疾病。因此,防治噪聲也是刻不容緩的事情。對污染源來說需要降低聲源噪音,控制噪音傳播。而對于人們來說,可以采用吸音設備來阻擋噪聲的傳播。

六、熱能動力工程的發展方向

1、熱能動力及控制工程方向(含能源環境工程方向)

主要掌握熱能與動力測試技術、鍋爐原理、汽輪機原理、燃燒污染與環境、動力機械設計、熱力發電廠、熱工自動控制、傳熱傳質數值計算、流體機械等知識。

2、熱力發動機及汽車工程方向

掌握內燃機(或透平機)原理、結構,設計,測試,燃料和燃燒,熱力發動機排放與環境工程,能源工程概論,內燃機電子控制,熱力發動機傳熱和熱負荷,汽車工程概論等方面的知識。

3、制冷低溫工程與流體機械方向

掌握制冷、低溫原理、人工環境自動化、暖通空調系統、低溫技術學、熱工過程自動化、流體機械原理、流體機械系統仿真與控制等方面的知識。使學生掌握該方向所涉及的制冷空調系統、低溫系統,制冷空調與低溫各種設備和裝置,各種軸流式、離心式壓縮機和各種容積式壓縮機的基本理論和知識。

結束語

熱能動力工程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推動了人類從人力勞動向機械生產的“進化”。作為國民生產的動力,能源已經成為了每家每戶的必需品。其中,熱能是能量傳遞和動力機械領域中使用得最多的一種能源形式之一。而現在隨著熱能轉化裝置以及動力機械的廣泛應用,已經出現了許多全球化的問題。本文針對熱能動力工程的相關設備和環境保護做一些基本介紹,僅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黃益軍.淺談熱能動力設計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28).

篇(4)

關鍵詞:能源動力類專業;實踐教學;創新能力;內容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0079(2012)19-0086-

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振道先生在西北師范大學百年校慶典禮上提出:“培養青年人才,不能僅依靠課堂教學和靠高科技工具,人才的培養要在實踐當中去培養,在培養的過程中,使學生變成老師的助手。”[1]由此可見,實踐教學作為創新型人才培養中的重要環節,對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創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實踐教學環節包括實驗操作、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畢業實習等環節,是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培養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教學質量最直觀的反映。尤其對高等工科院校而言,要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更應重視實踐教學。只有通過實踐操作,才能使學生在實踐中檢驗所學知識,發現新的問題,掌握科學方法,培養創新意識,從而提升綜合素質。因此,加強實踐教學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環節,也是培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創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徑之一。[2]

一、能源動力類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近年來,高等院校對實踐性教學環節的重要性的認識逐年提高,實踐性環節的教學條件逐年改善,教學效果也有所改善。但是,國內高校特別是一般高校在實踐性環節教學中依然存在以下困難與不足:[2]

1.對實踐性環節的重要性普遍認識仍不夠到位

認為實踐教學僅僅是為了鞏固理論教學的輔助手段,使實踐教學缺乏設計性、創新性。學生實驗時往往是簡單的“依樣畫葫蘆”,單純依據指定的操作步驟完成實驗內容,提交實驗報告,僅僅是掌握了最簡單的操作技術,而忽略了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實踐性教學環節所占時間比例偏小,難以達到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目標

近幾年來,工科專業教學計劃中實踐性環節所占比例有明顯的增加。但總體來看,集中實踐環節教學的總周數占總教學周數的比例約為20%左右,仍然偏低;特別是課程教學中,大部分課程實驗學時數占該課程總學時數的比例只有10%左右,而在歐美國家,這個比例可占30%~50%,甚至更高。

3.項目設置欠合理,內容陳舊,信息量小,學生反映收獲不大

幾十年來,大學工科專業實踐性環節的教學內容變化很小,套路基本不變。現以某院校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的實踐性環節為例進行分析。

(1)該專業的金工實習工種設置為車、鉗、刨、銑、磨、焊接、熱處理,實際操作以鉗工為主,車、焊接次之。這種做法堅持了幾十年,基本沒有變化和創新,現代加工技術以及非金屬材料的加工未列入教學內容。

(2)機械零件設計、鍋爐原理、汽輪機原理、熱力發電廠四門課程安排了課程設計,但設計內容年年相同,每個學生的設計成果基本一樣,無法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動手能力、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課程實驗的設置欠合理,實驗內容零碎,綜合性差,重復內容較多;實驗的檔次不高,多為驗證性實驗,未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驗設備的臺套數少(有些貴重實驗設備只有1~2套),造成有些實驗變成了演示性實驗。

(4)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雖然在時間、場地方面得到了保證,但由于經費緊張,學生只能整班地安排在較近的某一個企業內實習,人員擁擠;企業因安全生產的需要,不能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從而達不到預期效果。

(5)畢業設計是最為重要、安排時間最長的實踐性環節,也是最為重視的實踐性環節。目前,畢業設計因師資力量、設計場地和條件等方面的原因,導致部分選題在前沿性、創新性、綜合性等方面達不到要求;少數教師在指導畢業設計過程中只注重對具體問題本身的解決,忽視了對學生研究方法的指導和能力的培養。

4.方法和手段落后

實踐性教學環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有些仍然比較落后,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本領域內的優化設計軟件平臺等新的設計手段和方法應用得比較少。如,在進行課程設計時,學生的大部分時間花在重復性手算上,變成了計算工具,而不是將主要精力放在設計方案的擬定、分析比較、方案優化上。長期以來,課程設計在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綜合問題能力以及創新能力方面是不令人滿意的。又如課程實驗教學,從檢測方法和手段到實驗數據的分析方法和手段都跟不上科學技術的發展,有些實驗手段和方法甚至相當“原始”,實驗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3]

能源動力類專業主要培養能源清潔轉換與利用和熱力環境保護領域既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又有較強實踐和創新能力的人才,以滿足社會對該學科領域的教學、科研、工程技術、經營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本專業具有明顯的行業背景特色,擁有良好的實踐教學條件,為實踐教學改革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二、創新型實踐教學內容體系的改革與探索

針對能源動力類專業的特殊行業背景和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以“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為總體要求,以強化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為目的,改革了實踐教學模式,構建了“實驗+實習+設計+課外實踐”四模塊的實踐教學內容體系。

1.實驗模塊

篇(5)

【關鍵詞】熱能;動力工程;能源

中圖分類號:TK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4)03-180-02

近年來,隨著工業的快速發展,我國鍋爐的種類也逐漸增多,但是在鍋爐的制造和應用方面還存在不少的問題,主要是能源利用效率比較低的問題。因此,如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成為我國熱能與動力工程研究的方向之一。在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從我國現階段熱能與工程發展情況入手,分析了熱力動力工程和能源的發展狀況。

一、熱力動力工程及其未來發展方向

(一)現階段的熱力動力工程研究情況

我國的熱力動力工程專業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形成的,而它的興起則是在前蘇聯,這個專業下面還包括幾十個小專業,主要與偶電廠熱能、制冷、鍋爐,以及空調空城、低溫、內燃機等等。而在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之后,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之后,這些小專業逐漸壓縮成為九個小專業,前不久有被合并成為一個專業。在我國的大多數高校開設了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

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的研究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熱能,一個是動力,它是一門技術性和應用性均非常強的專業,涵蓋的知識領域主要包括機械工程、工程熱物理、熱能動力工程。此外,還包括能量轉換和有效利用的理論和技術等,制冷裝置、動力工程、動力機械等也屬于這一專業的知識領域。該專業的應用領域也比較廣泛,可以說是我國科技發展的基礎專業所在。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晚上,社會需求的不斷多樣化,以及科學技術的應用發展,均稱為其發展的挑戰。

(二)熱能與動力工程的發展方向

熱能與動力工程的發展方向首先表現在動力控制工程的發展方向,其研究發展需要掌握動力測試技術、汽輪機原理、動力機械設計、熱工自動控制,以及燃燒污染與環境、鍋爐原理、傳熱傳質數值計算等方面的知識;其次,在熱力發電機與汽車工程發展方向上,則需要掌握內燃機原理、燃料和燃燒、熱力發動機的排放、環境工程理論,以及內燃機電子控制、低溫技術學等方面的知識。

此外,在水利水電工程發展方面還需要掌握水輪機原理、水力機組輔助設備、現代控制理論、電機學與發電廠電氣設備等方面的知識。

二、工業爐的發展狀況

在工業生產領域,工業爐的作用比較大,在推動工業生產方面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工業爐是一種熱能轉化裝置,通過燃燒來產生熱量,然后用燃燒產生的熱量來加工物料和工件。在工業生產當中,工業爐是比較重要的生產設備,當前,工業爐在工業生產的各個領域均有應用,而且品種比較多,有力推動了工業生產的發展。早在商周時期,我國已經制造出功能強大的鍋爐,隨著工業生產的發展,鍋爐逐漸發展成為當前的工業爐。所以,鍋爐可以說是工業爐的一種特殊形式。相關的統計結果顯示,在我國的12個行業當中,工業爐裝備在12萬臺以上,其中,機械制造行業的工業爐占到了總數的67%,而工業爐有可以分為燃燒爐和電爐。現階段,多數行業使用的是工業爐。而這兩種工業爐中,燃燒爐的使用范圍最廣,有力推動了我國工業生產的發展。

三、工業爐燃燒控制技術的應用

若想比較好地控制熱能動力工程鍋爐內的燃燒,控制爐內的溫度,必須控制能量轉化幅度。在過去,鍋爐燃燒均是使用人力向鍋爐內添加燃料,通過這種方式來保證鍋爐的連續工作。但現階段,不少企業已經采用了步進式鍋爐自動控制技術來控制燃料的添加。在下文中,筆者介紹兩種鍋爐燃燒的控制方式。

(一)空比例連續控制系統

空比例林旭控制系統由氣體分析裝置、燃燒控制器等部件構成,通過檢測熱電偶來設定燃燒數據;利用計算機技術計算出燃燒的偏差值,保證輸出結果的準確性,實現對鍋爐燃燒的控制。不過相關的研究表明,通過這種方式控制燃燒,常常會會出現偏差,計算結果的準確性會大幅降低。

(二)雙交叉限幅控制系統

雙交叉限幅控制系統,主要由熱電偶、燒嘴和流量閥等組成。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即通過溫度傳感器,把需測量的溫度轉換成電信號,之后,在計算所需測量的溫度是不是與預先設定的溫度相同,從而實現對鍋爐內燃料燃燒的有效控制。鍋爐采用這種燃燒控制方式,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好處,一是可以節省能源和部件,二是可以實現對鍋爐內溫度的精確控制。實踐證明,這種控制技術的應用效果非常好,值得在熱能動力工程中應用和推廣。

除此之外,控制熱能動力工程鍋爐內的燃燒溫度,還應結合工程的需要,合理選用燃料。眾所周知,有些燃料的燃燒控制較容易,而有些燃料燃燒較劇烈,控制相比較難,這就要求在鍋爐內填充燃料前,合理選擇燃料,通過對比燃燒點、燃燒所持續的時間等確定使用哪種燃料。

四、仿真鍋爐風機翼型葉片

在鍋爐的內部,有著不少的葉片,這些葉片在燃料燃燒的過程中會通過自身的轉動形成復雜的流暢,主要的特征便是非定長。因此,通過相關的實驗來檢測其性能有著比較大的困難。現階段,也缺乏健全和完善的流體力學理論知識來解釋其中發生的各種現場,比如流動分離現象、失速現象和喘振現象等。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通過流動實驗和數據模擬來探測機械內部的流動問題。

五、熱力動力工程在能源發展方面

(一)能源方面存在的問題

當前,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復蘇跡象逐漸明朗,隨著世界經濟的復蘇和持續發展,能源供應緊張的局面將會加劇,世界各國將會更加重視本國的能源安全問題,在采取行之有效的能源戰略同時,加快各種能源利用新技術和新工藝。而能源動力工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的支柱性產業,在推動國家經濟發展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所以,必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緩解能源緊張的局面。

而熱電廠的風機,是一種可以產生能源的機械裝置,通過軸旋轉產生的氣流,可產生大量的動能,在發電廠、工業生產和鍋爐生產過程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對于一些發電機組來說,隨著電力需求的增加,電網的運行將會更加的安全和可靠,所以,這對于風機的應用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能源方面的發展前景

人類社會賴以發展的重要基礎便是能源,能源在確保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方面有著巨大的作用。在世界能源形勢不容樂觀的形勢下,如果更加合理高效的利用能源,成為世界性的研究課題。當前,我國的能源利用主要以煤炭和電能為主,也就是在能源利用結構中,煤炭是核心,我國是以煤炭為主的能源利用結構。這種能源利用結構,一方面會對環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造成生態環境和大氣環境的嚴重破壞,一方面會消耗大量的能源,過度消耗煤炭資源,使我國的能源供應日益緊張。

在這樣的形勢下,在我國能源供應日益緊張的形勢下,我國能源的主要發展方向是“新能源、核能、智能電網、常規能源、節能減排”。而熱能與動力工程符合我國能源發展的大體方向,可為我國能源結構的合理優化做貢獻。

篇(6)

涉電學科主要本科專業均設在《目錄》中工學門類下,涉及能源動力類、電氣類、土木類、水利類、核工程類和農業工程類六個專業類。能源動力類下設“能源與動力工程”一種基本專業和“新能源科學與工程”一種特設專業;電氣類下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一種基本專業和“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及“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兩種特設專業;土木類、水利類、核工程類、農業工程類下設的涉電基本專業分別為“建筑電氣與智能化”、“水利水電工程”、“核工程與核技術”、“農業電氣化”(見下表)。

下面,就將國內高校涉電學科主要本科專業概況依據收集到的有關資料,逐一進行介紹。涉及到相關高校的名單部分一般以學校的自然地理布局依次羅列,排名不分先后。

能源與動力工程

專業解讀

在1998年版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能源動力類下設專業為“熱能與動力工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頒布后,各高校在招生專業名稱上進行了調整,即將原來“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改為“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

本專業是國家重點發展領域之一,發展前景廣闊。本專業的目標是培養既掌握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計算技能,又具備從事相關領域工作所需要的經濟管理知識和能力,能夠從事電力行業相關領域的科學技術應用、研究、開發和管理的高級人才。目前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已經從面向傳統火力發電,拓展出一些新的專業方向。現本專業的專業方向包括:熱能動力、集控運行、燃氣輪機及其聯合循環、核能發電、風力發電等。

主要課程

本專業的主要課程有:力學、工程熱力學、工程流體力學、傳熱學、汽輪機原理、鍋爐原理、熱力發電廠、泵與風機、自動控制理論、工程圖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技術基礎、電子技術基礎以及各專業方向的專業課。

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就業面廣,適應能力強。就業方向:⑴大型現代化電力企業從事生產、經營和管理工作;⑵各級政府部門及事業單位從事能源、動力方面的節能、規劃、建設、運營、咨詢和監管等工作;⑶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從事能源與動力相關領域的研究與開發、教學、管理等工作。主要就業單位有:電力公司、電力設計院、電力規劃院、電力科學研究院、電力建設部門、電力工程公司、大中專院校和研究院(所)、咨詢與技術服務類公司、火力發電廠、大型核電站、燃氣-蒸汽聯合循環電廠、風力發電廠等。

開設院校

目前開設“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的高校共有188所,其中“985工程”高校23所,“211工程”高校29所。

“985工程”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東北大學、同濟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東南大學、山東大學、湖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11工程”高校: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華北電力大學、華北電力大學(保定)、太原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蘇州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河海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徐州)、合肥工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武漢理工大學、貴州大學、長安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昌大學、鄭州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大學、青海大學、新疆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專業解讀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為2011年教育部批準設置的本科專業,2012年將原有的風能與動力工程和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合并統一改為“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為能源動力類下的特設專業。本培養在風能、太陽能、地熱、生物質能等新能源領域從事相關工程技術領域的開發研究、工程設計、優化運行及生產管理工作的跨學科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具有較強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專門人才,以滿足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對新能源領域教學、科研、技術開發、工程應用、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專業人才需求。

主要課程

本專業課程組除了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等工程技術基礎課群外,還有風能與動力工程、流體力學、傳熱學、能源系統工程、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風力發電原理等專業平臺課群;光伏材料與太陽能電池、風力發電場等專業選修課群等。

就業方向

本專業根據能源類型的不同為劃分為不同的方向,主要有生物質能方向(生物質發電與生物燃料等新能源設備及系統的設計、開發、集成、制造以及新工藝的應用技術等),風力發電方向(風力發電機組與風電場的設計、制造、建設、運行、試驗研究、項目投資與管理)、太陽能光伏發電方向(面向太陽能電池設計、制造,光伏電站設計、運行與控制)等等。在就業方向上,生物質能方向主要在大型現代化電力及能源企業、新能源發電設備制造企業、能源與環保企業從事設計、生產、經營和管理工作,在各級政府部門及事業單位從事新能源電力、節能等方面的規劃、建設、運營、咨詢和監管等工作以及在與新能源相關的科研、教學等企事業單位工作;風力發電方向可在電網公司、五大發電公司、能源企業、研究所、設計院、風力發電設備制造企業、風電場等單位從事風電場的規劃、設計、施工、運行與維護,風電機組設計、制造與研究,風力發電技術項目開發等風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的技術咨詢與管理工作以及在其他相關領域從事專門技術工作。太陽能光伏發電方向可在研究所、設計院、大型電力企業、太陽能發電設備制造企業及太陽能電站等單位從事太陽能發電系統設計、規劃、制造、施工及運行管理,太陽能發電系統集成產業的技術與管理,太陽能發電技術項目開發等相關的技術與管理工作。

開設院校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開設本專業的高校約有30所,其中“985工程”高校3所,“211工程”高校8所。

“985工程”高校:東北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211工程”高校:河海大學、華北電力大學、貴州大學、新疆大學、東北農業大學、南京理工大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專業解讀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主要包括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繼電保護與自動遠動技術、電力電子技術、城市供用電技術、高電壓及信息技術、電力市場6個專業方向。主要培養具備電氣工程理論基礎,掌握電力系統技術知識及應用能力,熟悉電力工業的科學技術與發展,能夠從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領域相關的生產制造、工程設計、系統運行、系統分析、技術開發、教育科研、經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特色鮮明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

本專業的主要課程有:高等數學、工程數學、大學英語、大學物理、計算機語言及應用、信號與系統、電子技術基礎、自動控制理論、電路、電機學、電磁場、電力系統分析、電力電子技術、發電廠電氣部分、高電壓技術、繼電保護等。

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畢業后主要在電力公司、電力設計院、電力規劃院、電力建設部門、電力科研開發部門、發電廠以及與電力生產密切相關的設備制造企業從事相關的工作。

開設院校

目前開設本專業的高校約有480所,其中“985工程”高校24所,“211工程”高校39所。

“985工程”高校: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天津大學、東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湖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工業大學。

“211工程”高校:北京林業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太原理工大學、遼寧大學、北方工業大學、華北電力大學、華北電力大學(保定)、大連海事大學、東北師范大學、東北林業大學、東華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江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東北農業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河海大學、安徽大學、福州大學、南昌大學、合肥工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鄭州大學、暨南大學、廣西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貴州大學、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海南大學、長安大學、青海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新疆大學、石河子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智能電網信息工程

專業解讀

“智能電網信息工程”是國家發展戰略新興產業和進行國家智能電網建設的急需專業,為電氣類下的特設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和一定的創新精神,掌握信息采集和處理的基本理論和電力系統通信技術,掌握電力系統生產、運行的規律和特點,并對智能電網體系結構和關鍵技術有一定認識,可以在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的電力系統領域從事研究、開發、設計、制造、運行維護與管理等工作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

本專業的主要課程有:高等數學、大學物理、計算機語言及應用、信號與系統、電子技術基礎、自動控制理論、電路、電機學、電磁場、電力系統分析、電力電子技術、智能電網技術、通信原理、物聯網、無線傳感網絡、傳感器與檢測、單片機原理、嵌入式系統等。

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畢業后主要在電網公司、發電公司、科研設計、高等院校、相關行業或部門從事設計、開發、生產運行與管理、科學研究、技術支持等工作。

開設院校

目前開設本專業的高校主要有:

華北電力大學、重慶郵電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南京工程學院、南京郵電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廣東技術師范學院、長春工程學院等。

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

專業解讀

“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專業主要培養能夠在工業企業運動控制、過程控制、供電技術、檢測與自動化儀表、信息處理等領域從事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運行維護、科技開發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創新精神和良好的英語溝通能力的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

本專業的主要課程有:電路與電子技術、機械設計基礎、微機原理及接口、電機與拖動基礎、自動控制理論、傳感器與檢測技術、設備信息管理系統、智能化控制系統、液壓與氣動等。

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現代企業特別是外企的生產和管理的自動控制、電氣設備的系統控制和運行維護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從事科研工作。

開設院校

目前開設本專業的高校主要有:

上海海事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中北大學等。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

專業解讀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屬于工學大類,土建類。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國民經濟對數字化城市、綠色與智能建筑的要求越來越高,各行各業用信息技術來改造傳統產業是大勢所趨,而建筑智能化是與信息技術緊密結合的朝陽產業,社會對“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人才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

本專業主要學習電工技術、控制理論等基礎理論,學習計算機網絡與綜合布線、樓宇自動化及建筑電氣的理論和技術,學生受到現代電氣自動化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樓宇自動化系統和建筑電氣系統的設計、運行、實驗研究的基本能力。

主要課程

主要課程有:電氣控制與可編程、建筑制圖與識圖、電工基礎、電子技術基礎、應用電機技術、電氣CAD、制冷與空調技術、樓宇給排水、樓宇綜合自動化、電梯技術等。實踐課程內容包括:認識實習、電工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

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畢業后主要在各類企事業單位、科研、設計、施工等部門從事建筑電氣與智能化領域的研究、設計、生產和開發、運行、管理、維修等工作。如:⑴建筑電氣專業強弱電設計、施工、監理;⑵智能建筑系統的開發、安裝、調試和維護;⑶建筑設備的研發、安裝、調試、維護;⑷電子設備的研究、開發與維護;⑸計算機控制系統與工業控制系統的軟硬件研發。

開設院校

目前開設本專業的高校有28所:

北京建筑工程學院、沈陽建筑大學、南京工業大學、鹽城工學院、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青島理工大學、鄭州輕工業學院、湖南文理學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安徽建筑工業學院、浙江科技學院、揚州大學、南京工程學院、長春工程學院、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城建學院、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南通大學、蘇州科技學院、華東交通大學、山東建筑大學、湘潭大學、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天津城市建設學院、金陵科技學院、華北科技學院、三江學院、北京聯合大學、河南城建學院、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天河學院、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城市建設學院、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揚州大學廣陵學院。

水利水電工程

專業解讀

水電是我國的主要能源之一,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水利水電事業也在突飛猛進,具有廣闊的前景。水利水電工程專業主要培養既掌握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所必需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又具備水利水電工程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培養能夠從事水利水電領域的規劃、設計、施工、科研、管理、教育等工作的高級人才。

主要課程

本專業的主要課程有:工程力學、結構力學、水力學、土力學、計算機應用、工程地質、工程測量學、工程水文及水利計算、水利工程經濟學、建筑材料、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水工建筑物、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水電站建筑物、建設項目評估和管理等。

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在水利、水電領域的規劃院、勘測設計院、工程局、水電開發公司、工程單位及相關企業從事水利水電規劃、設計、施工、監理等工作;在有關部委、省、市的水利水電管理部門、電力集團公司、流域機構、水電站、水庫等從事水利水電管理工作;在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從事水利水電方面的科研、教學等工作;也可在土木建筑及其他行業從事相關工作。

開設院校

目前開設本專業的高校共78所,其中“985工程”高校8所,“211工程”高校17所。

“985工程”高校:清華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山東大學、武漢大學、天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11工程”高校:華北電力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福州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河海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南昌大學、鄭州大學、廣西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貴州大學、大學、寧夏大學、石河子大學、青海大學。

核工程與核技術

專業解讀

“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是根據我國核電事業廣闊發展前景和對人才的巨大需求而設置的新專業。其目標是培養核電設計、制造、運行、維護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級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

本專業的主要專業課程有:熱工基礎、計算機應用、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學、檢測技術、熱工過程自動化、計算機控制、可靠性工程、汽輪機原理及運行、核反應堆物理分析、核反應堆熱工分析、核反應堆控制和儀表、核電廠輻射測量與防護、核反應堆安全分析、核電廠系統與運行等。

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畢業后能勝任核電廠的運行、維護和管理工作,也能勝任核電工程項目的設計、科研和管理工作及其它能源動力領域的專門技術工作。主要有:⑴核電廠的運行、維護和管理及技術支持工作;⑵核電設備制造企業的技術開發工作;⑶核工程設計院和研究院的設計和科研工作;⑷核電工程公司的技術咨詢與管理工作。主要就業單位有:五大電力集團公司、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公司、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核電工程建設公司、核電設備制造企業、核工程設計院、核工程與核技術研究院所等。

開設院校

目前開設本專業的高校共28所,其中“985工程”高校11所,“211”院校2所。

“985工程”高校: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武漢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重慶大學、東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211工程”高校:華北電力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

農業電氣化

專業解讀

“農業電氣化”專業學生主要具備電力、電子與控制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論,電子計算機應用技術和企業經營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識,農村(地方)電力系統及農用電氣工程和自動化技術有關的工程設計、科研開發及實驗調試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課程

本專業的主要課程有:電路學、電機學、自動控制理論、電子學、計算機技術、電力工程、供電技術、用電技術、電網規劃、配電網自動化、高電壓技術、電力電子技術、電氣控制技術、計算機網絡與控制技術、電力經營管理等。

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畢業后主要在地方電力系統和大型企業供電系統從事有關的科研、設計、建設、運行、供電及用電管理等方面的技術工作。

開設院校

篇(7)

致力科研 成就斐然

杜小澤致力于大型火電機組空冷系統優化等前沿科學的研究,從多個角度提出了提高空冷機組運行效率和優化設計的技術手段,其研究使供電煤耗降低4.5g~7g/kWh,將使火電行業年節約標準煤500萬噸,有力推進了我國火力發電行業的節能減排,贏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他勇于創新、刻苦鉆研,近5年,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973計劃”項目等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近100篇;研究成果被國內外同行引用300余次;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1項。

授業解惑 教書育人

在人才培養中,杜小澤始終堅持將授業解惑、教書育人有機統一。在本科生教學、研究生培養指導中,經常深入學生班級、研究所、實驗室悉心指導,工作認真細致、及時到位,深受學生信賴。

在專業課教學中,用科學研究的最新進展和工程實踐的前沿需求對課程的知識體系不斷進行更新和補充,并參加和主持多項教學改革,以及“傳熱學”“熱工基礎”精品課程建設項目,不斷探索新的更為有效的教學模式。

銳意進取 引領學科發展

能源動力學科是華北電力大學最重要的支柱學科之一。杜小澤從修訂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凝練研究方向、全方位學術交流和引進人才等具體而基礎的工作入手,為能動學科的發展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形成了圍繞電力節能,同時跟蹤學科前沿且具有鮮明能源特色的學科方向。這些工作為華北電力大學成功獲批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博士點和熱能工程國家重點學科、并入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奠定了基礎。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级全黄的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高h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际久久久久999波多野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一区| 国产女人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护士拔下内裤让我爽一夜|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一区| av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亚洲无av在线中文字幕| 免费人成视频| 97影院在线午夜| 蜜臀av无码精品人妻色欲| 午夜成人亚洲理伦片在线观看| 97人伦影院a级毛片| 99riav国产精品视频| 99v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av|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 美女扒开内裤让男生桶| 俺也来俺也去俺也射|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 免费无码又黄又爽又刺激| 亚洲日韩色在线影院性色| 无码成人亚洲av片| 蜜臀av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毛片av不卡在线 | 天天综合网网欲色| 果冻传媒剧国产剧在线看| 天堂在线中文网www| 男人的天堂免费a级毛片无码| 给我免费播放片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交a欧美精品喷水|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吸咬奶头狂揉60分钟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扒开屁股让男人桶| 最近在线更新8中文字幕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