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能源與動力工程論文

能源與動力工程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16 15:57: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能源與動力工程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能源與動力工程論文

篇(1)

論文關鍵詞:特色專業;熱能與動力工程;能源動力;質量工程

為適應國家經濟、科技、社會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引導不同類型高校根據自己辦學定位和發展目標,發揮自身優勢,辦出專業特色,“十一五”期間教育部、財政部將擇優重點建設一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通過優化專業結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辦出專業水平和特色,為同類型高校相關專業建設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帶動作用。

華北電力大學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創辦于1958年,原名為電廠熱能專業,歷經五十多年的建設和發展,現已成為本校師資力量最強、就業形勢較好、招生人數較多和學生成才率較高的專業之一,本專業累計畢業生人數已達10616人,在校生人數2647人。尤其最近幾年,在兩大電網公司和五大發電集團共同組成的校理事會的支持和幫助下,學科實力得到了質的飛躍,畢業生就業形勢一直保持在全國各專業的前列。華北電力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已經成為我國發電領域最重要的人才培養基地,得到了發電行業的充分肯定,在我國發電領域具有重要的影響。

華北電力大學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緊密結合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以培養“厚基礎、重實踐、強能力”的熱動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為目標,改革人才培養方案,加強課程體系和教材建設,優化師資隊伍,強化實踐教學,具有鮮明的“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特色和“電力行業”特色,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效果。

一、建設思路與改革措施

1.建立并形成熱動專業人才培養調研機制

通過校理事會定期開展能源動力、發電(火電、氣電、風電和核電等)、環保等相關行業的人才需求形勢調研和畢業生就業狀況研討與分析,根據國家的人才需求,制定適應不同專業方向的模塊化、層次化人才培養方案。

2.以本科教學水平評估所形成的規范性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和教學管理模式為建設起點,加強精品教材的培育和建設

課程教學體現相關領域的最新發展,普遍采用國內外高水平的新版教材,繼續組織編寫高質量的適用教材,形成深入開展教學研究的有效機制。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改革教師培養和使用機制

有計劃地選派青年教師到企業進行鍛煉,到國內外高水平大學或研究機構做訪問學者或短期合作研究;鼓勵和支持教師參加企業的短期高級技術培訓、生產一線觀摩、調研和相關會議;聘請一定數量的具有企業生產和管理經驗的人員兼職授課,形成學校和企業、學校和國內外大學及研究機構的定期人員交流機制。

4.改革實踐教學,推進人才培養與生產實踐相結合

為了適應我國能源與電力發展對全新實踐型、創新型人才的需求,熱能與動力工程實驗教學中心整合相關實驗室資源,依托電站設備狀態監測與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為本科生設立的“能動之光”科技創新項目,建成了包含電廠實踐教學模塊、動力工程基礎實驗模塊、熱能動力工程實驗模塊、創新實驗模塊的集知識學習、技能拓展、工程訓練、創新能力培養為一體的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涵蓋專業基礎實驗、專業實驗、綜合實驗、創新實驗,能夠滿足不同專業、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實現理論與實踐、校內與校外的無縫鏈接,體現“厚基礎、重實踐、強能力”的人才培養特色。

二、建設成果

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是一門跨學科、綜合性強、重實踐的學科,著重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集現代信息技術與熱能動力工程知識為一體的高級專門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要求學生通過四年的學習不僅要掌握全面的理論知識,而且必須具備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以適應現代能源、電力行業相關領域對高級人才的需求。華北電力大學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以國家能源電力需求為建設導向,從方向凝練、人才培養、教學體系構建、師資建設、教材建設、實驗室建設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探索和實踐,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1.專業建設別具特色,人才培養模式靈活多樣

為適應國家能源電力行業發展的需要,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依托一級學科“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博士點,在熱能與動力工程和電廠集控運行方向的基礎上,拓展專業方向,開設燃氣輪機聯合循環、核工程與核技術、制冷與空調工程、新能源等專業方向,覆蓋主要發電形式,具有鮮明的電力特色。通過與國家大型企業合作,采用“訂單+聯合”的培養模式,使專業教育符合社會的發展需求,滿足了國家對社會緊缺的復合型拔尖創新人才和應用人才的需要,進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教學質量,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2.加強基礎、突出能力、注重創新,構建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

按照“夯實基礎、突出能力、注重創新、全面發展”的指導思想制定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既加強培養學生厚重的基礎,又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近年來熱能與動力工程及相關專業方向畢業生的一次簽約率超過98%,畢業生因“作風扎實、動手能力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深得能源電力行業及其他用人單位的廣泛贊譽。

3.優化師資隊伍結構、積極打造優秀教學團隊

高水平教師隊伍是專業建設的有力保障。近年來,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按“博士化、工程化、國際化”要求進行師資隊伍建設,引進急需人才、培養未來人才、用好現有人才,新引進的教師均為名牌高校的博士或博士后,有數名教師在華北電力科學研究院進行為期半年的工程化訓練,有計劃、分年度派教師赴美國、法國、英國、丹麥、日本等能源和電力較發達國家的高校或研究機構做訪問學者。目前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教學團隊教師隊伍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學位結構合理,2007年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

4.以精品課程建設為核心打造課程體系,帶動教材建設

根據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課程建設計劃,以創建精品課程為課程體系建設重點,核心課程全部建成精品課程,同時帶動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的教材建設,有力推動了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的建設水平。到目前為止,已建成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7門省市級精品課程、3門學校精品課程;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3門及其他教材12門。

5.建設特色實驗中心,構建分層次、模塊化的實驗教學體系

熱能與動力工程實驗教學中心構建了“專業基礎-專業-綜合-創新”分層次、模塊化的實驗教學體系,進一步豐富了華北電力大學“四模塊”(基礎實驗模塊、校內實踐模塊、仿真實驗模塊、校外實踐模塊)實踐教學體系的內涵。2007年8月熱能與動力實驗教學中心順利通過北京市教委組織的專家組評審,榮獲北京市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稱號。

三、鮮明特色

華北電力大學熱能與動力工程特色專業時刻以國家能源電力需求為建設導向,以其包容并蓄、均衡有道的精神,不斷派生出一批新專業和學科方向,并將繼續不斷強化內涵、擴展外延,滿足國家對能源電力不斷發展的新需求,具有鮮明的專業特色。

1.突出專業特色和行業特色

華北電力大學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以為國家能源與電力工業培養熱動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為主要目標,專業建設緊密結合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具有鮮明的“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特色和“電力行業”特色。

2.支撐學校的大電力學科體系

近年來,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針對國家能源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工作所形成的新的人才需求,調整和優化了專業方向的設置,從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孵化出來的風能與動力工程、核科學與核技術等專業成為華北電力大學大電力學科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進一步提升學校服務于我國能源電力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3.理論與實踐教學體系完備,特色鮮明

從復合型人才培養角度出發,建立了以能力培養為主線,分層次、多模塊相互銜接的理論與實驗教學體系,課程設置實現了系列化、層次化、模塊化、厚基礎、寬口徑,增加學生學習的選擇性、自主性,體現“重實踐、強能力”的人才培養特色。

4.探索創新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積極進行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通過設立“創新人才培養實驗班”,采用校企聯合“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為全校本科創新人才培養起到推動和示范作用。

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實驗班從2007年開始試辦,選派優秀博士生導師做班主任,因材施教,2007級實驗班學生在大一第二學期末一次性全部順利通過國家四級英語考試。實踐證明創新人才培養實驗班是成功的。

篇(2)

關鍵詞:專業綜合改革;實踐教學;熱能與動力工程;理論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33-0042-02

近些年來,教育部針對教學質量工程建設,開展了系列的質量工程項目,如精品課程、教學團隊、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特色專業以及“卓越工程師”計劃等等。教育部在2012年1月批準了53個高校180個專業實施新的“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建設項目――高校實施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主要目的是推進高校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結合學校辦學定位及學科特色,明確專業培養目標和建設重點,優化人才培養方案,通過自主設計建設方案,推進培養模式、教學團隊、課程教材、教學方式、教學管理等專業發展重要環節的綜合改革,促進人才培養水平的整體提升,形成一批特色更加鮮明的專業點。

專業綜合改革是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區域經濟發展以及行業需求為導向,建立一個適應自身辦學特色的專業培養模式,該培養模式要求實際操作性強,而且能達到與企業對接,培養合適的專業人才。近年來,一些不同的高等學校或專業從自身建設出發分析專業綜合改革的特點。[1-4]郭曉麗[5]以教學管理角度,從打造優良師資、強化制度建設、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檔案建設四方面進行了論述對專業綜合改革的思考。邵霞等[6]以江蘇大學工程熱物理專業為例介紹了該專業的專業綜合改革做法。下面以鄭州輕工業學院(以下簡稱“我校”)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制冷與低溫工程方向)在實施省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中具體操作方法為對象,從人才培養模式、師資隊伍建設、實踐和創新教學和畢業設計等方面進行闡述專業綜合改革的必要性與可行性,以期對類似的專業綜合改革提供一些建設思路。

一、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人才培養模式作為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問題,是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是辦學指導思想和教育目標的具體體現,也是專業綜合改革所提出來建立面向地區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突出區域發展特點,建立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模式。河南省是制冷產業的大省,有較多的中小型企業,目前有開封空分集團、格力電器(河南)有限公司、鄭州科林車用空調有限公司、三力制冷設備實業有限公司、河南冬宮制冷工程有限公司、鄭州中南科萊空調設備有限公司以及在商丘市民權制冷產業聚集區等一批制冷相關企業,同時河南也是冷凍食品的大省,有三全、雙匯、思念等知名企業。我校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是河南省較早的本科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和國家級“卓越工程師計劃”試點專業,有幾十年的發展過程,堅持辦學特色,服務地方經濟。通過長期的建設,我校與省內相關企業、產業建立了良好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并在相關企業建立了產學研合作基地和本科生教學實習、實踐基地等,每年我校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的本科生在這些企業進行生產見習、實習、畢業設計等培養。根據這些特點,我校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建立了如圖1所示的培養模式。

針對剛入校的學生,在低年級主要學習基本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培養專業興趣,夯實專業基礎。這一培養環節基本以理論課程講授為主,專業技能的培養也基本由教師承擔。針對中高年級學生,專業課將由教師和工程師共同指導和講授,工程師從學院簽約的共建單位引進,畢業設計的題目主要從企業實際需求出發,按照教學過程安排設計時間和設計環節,達到學習和鍛煉的目的。這樣一方面能夠按照教學要求完成相應的課程內容和理論講授,另一方面又可以讓學生在課堂教學的同時感受到實際項目的特點和適應的過程。

二、師資隊伍建設

鄭州輕工業學院作為教學型院校,主要是培養本科層次應用型人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需要一批即懂專業又要懂企業產品生產、制造、設計及研發的師資隊伍,因此我校于2012年出臺了《鄭州輕工業學院關于加強高水平工程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建設目標是建設一支工程實踐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集教學、科研和工程開發應用為一體的專業師資隊伍。各工科專業教師應具備一定年限的工程實踐經歷,其中部分教師應具備一定年限的企業工作經歷,到2015年,各工科專業教師到企業工程崗位工作一年以上的比例達到50%以上。根據學校的總體安排,結合專業實際情況,我校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和國家級“卓越工程師計劃”試點專業,學校在人才引進方面給預予了很多政策,因此要求具有博士學歷的教師要去企業從事半年以上的研究開發工作或與企業合作進行產學研開發,有條件的也可以去企業進行博士后研究;同時引進在企業工作過的具有高學歷人才充實專業教師隊伍。近兩年分別從開封空分集團和新飛電器引進高層人才2名,1名博士去廣東志高空調有限公司從事博士后研究并已出站。另外有5名教師分別與鄭州科林車用空調有限公司、廣東中宇集團、鄭州長城科工貿有限公司等企業從事產學研合作項目的研究與開發工作。通過近五年的建設,該專業的教師大部分具有從事企業產品研究開發能力,提升了專業教師的工程素養。

教師的主要職責是教書育人,近些年引進的人才都具有博士學位,知識面及水平都很高,但是如何上好一門課,做一個合格的教師,需要進一步的培養。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作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充分發揮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師的帶頭作用,對青年教師做好教學環節的培訓工作。我校青年教師的培養分為4個階段:一是入職培訓。主要是由人事處組織一批學校教學名師對每年入職的青年教師進行教學集中培訓。二是助課。第一學年青年教師必需助課1~2門次。三是教研室試講。由教研室主任組織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組成評委對其教學進行試講,并進行點評,檢查教案。四是二級學院試講。由二級學院組織對學院的青年教師的講課進行試講。通過考核才能獨立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二級學院近五年入職的青年教師參加由二級學院組織的青年教師教學技能競賽,并推優參加學校的教學技能競賽。同時學校每年至少組織近五年入職的教師參加由學校定期組織的教育教學方法的培訓、精品課程的師資培訓等一些培訓會,提升老師的教育教學水平。通過近些年來的學校、學院以及教學團隊負責人的精心培養與組織,能源與動力工程教學團隊2013年獲得河南省優秀教學團隊。

三、實踐和創新教學環節

實踐教學是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養中至關重要的環節,也是地方工科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著力點和重點,更要突出實踐教學體系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性。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分別與格力電器(河南)有限公司、鄭州科林車用空調有限公司、三力制冷設備實業有限公司、河南冬宮制冷工程有限公司、鄭州中南科萊空調設備有限公司、鄭州長城科工貿有限公司、山東小鴨零售設備有限公司、鄭州凱雪冷氣設備有限公司等省內外企業建立了學生實習基地,承擔本科生的認知實習、生產實習和暑假實習等。安排高年級學生到生產單位進行實踐,在生產第一線親身體會工程師的工作。在這一環節,學生的學習以企業單位為主體,學校則作為配角協助企業完成對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近幾年投入近500萬元,按國家標準建成了焓差實驗室、壓縮機綜合測試實驗室、換熱器綜合測試實驗室、冷凍冷藏設備等實驗室,作為本科生的實驗、實訓實驗室。

同時在廣泛建立本科生實踐基地的同時,以大學生創新性實驗和學科競賽為載體,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從而確保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近些年積級地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大獎賽,每年學生承擔的國家級、省級和校級創新實踐、實訓和創業類項目10余項。組織本科生參加全國節能減排大賽、機械創新大賽、河南省國家大家科技園懷科技創新大賽等,獲得獎勵多項。通過大賽鍛煉學生的動力能力、創新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畢業設計(論文)環節

畢業設計是教學過程的最后階段采用的一種總結性的實踐教學環節。通過畢業設計,能使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從事該專業的相關產品的設計與開發或利用所學知識從事專業相關的研究。我校能源與動力工程類本科生主要是企業相關產品的設計與開發,部分考入研究生的同學可選做畢業論文。[7,8]畢業設計的指導老師為:學校的教師或企業的高級工程師。畢業設計的題目主要是制冷設備的設計,如:制冷機組的設計、小型制冷產品的設計等。在企業從事畢業設計的同學,由企業導師與學校導師共同指導,以企業導師為主。實踐表明,校企結合的畢業設計模式,充分利用企業資源,這種方式尤其適合于工科專業的學生,因此很受學生歡迎,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五、結論

專業綜合改革試點是教育部正積極推進的一項教育改革工程。我校結合中原經濟區建設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以我校的實際情況,突出辦學特色,結合我校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師資隊伍建設、實踐和創新教學和畢業設計具體做法,強化專業特色,增加實踐教學環節的內容和方式,以培養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為目標,開展了專業綜合改革的探索和實踐,提升專業教師的工程背景和增強校企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出真正的“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創新性人才”。

參考文獻:

[1]韋鋼,應敏華,趙玲,等.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綜合改革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1):15-17.

[2]朱長江,何穗,徐章韜.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綜合改革目標、方案與實施[J].中國大學教學,2013,(2):30-33.

[3]方波,白政民,張元敏.應用型本科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綜合改革探索――以許昌學院為例[J].中國成人教育,2013,(14):150-152.

[4]劉全忠,王洪杰.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32(12):40-42.

[5]郭曉麗.高等學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教學管理問題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2,(32):38-39.

[6]邵霞,潘劍鋒,唐愛坤,等.突出能力培養的工程熱物理專業綜合改革[J].中國電力教育,2012,(23):38,51.

篇(3)

關鍵詞: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人才需求;風能與動力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作者簡介:陳建林(1975-),男,湖南瀏陽人,長沙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副教授;陳薦(1967-),男,湖南衡陽人,長沙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湖南 長沙 410114)

基金項目:本文系長沙理工大學教研教改項目(項目編號:JG1236)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22-0020-03

風電和太陽能發電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發展風能與太陽能也是我國實現傳統化石能源為主過渡為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為主的必然之舉。近年來,我國風電與太陽能發電迅猛發展,對新能源產業人才提出迫切需求。自2006年以來,我國相繼有華北電力大學、河海大學、長沙理工大學等多所高等院校開辦“風能與動力工程”本科專業;按照2010年《教育部辦公廳關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申報和審批工作的通知》,自2011年開始,我國部分高等院校又設置“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等新能源產業相關的本科專業;2013年,根據教育部要求,“風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將統一更名為“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面對新能源產業發展需求和我國新能源產業人才培養現狀,本文對“風能與動力工程”專業過渡為“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索與實踐。

一、我國風電產業發展現狀

1.總體裝機情況

自2007年,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呈高速增長趨勢。如表1所示為2001~2012年我國新增及累計風電裝機容量(數據來源:CWEA)。2010年,我國(不包括臺灣地區)新增風電裝機1893萬千瓦,累計風電裝機容量4473萬千瓦,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位。至2012年底,全國新增安裝風電機組7872臺,裝機容量1296萬千瓦;累計安裝風電機組53764臺,裝機容量達到7532萬千瓦;風電并網總量達到6083萬千瓦,發電量達到1004億千瓦時,風電已超過核電成為繼煤電和水電之后的第三大主力電源。

圖1 2001~2012年中國新增及累計風電裝機容量

至2012年上半年,我國規劃建設的百萬千瓦級、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包括甘肅酒泉基地(首期380萬千瓦)、蒙東基地通遼開魯基地(150萬千瓦)、蒙西達茂巴音基地(160萬千瓦)、河北承德基地(100萬千瓦)、新疆哈密基地(1080萬千瓦)的建設項目已部分或全部完成。此外,全國還有6個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正在組織開展建設前期工作,分別為寧夏賀蘭山基地(450萬k千瓦)、甘肅武威民勤紅沙崗基地(100萬千瓦)、吉林四平大黑山基地(170萬千瓦)、錫林郭勒基地(300萬千瓦)、興安盟桃合木基地(200萬千瓦)、呼倫貝爾基地(250萬千瓦)等。

至2012年底,全國累計核準風電項目1651個,累計核準容量9040萬千瓦(含國家核準計劃外項目517萬千瓦),其中累計核準容量2084萬千瓦,居全國之首。2012年上半年全國風電累計吊裝容量6190萬千瓦,累計并網容量5572千瓦,在建容量3468萬千瓦,并網容量占核準容量的62%。其中內蒙古風電并網容量突破1500千瓦,領跑全國,河北、甘肅、山東、黑龍江、江蘇、新疆、山西、廣東、福建等省區并網容量也均超過100萬千瓦。

2.風力發電投資企業情況

2012年上半年,國電集團新增并網容量190萬千瓦,累計并網容量1172萬千瓦,繼續保持全國風電并網容量首位;華能集團新增并網容量100萬千瓦,累計并網容量759萬千瓦,居第二;大唐集團新增并網容量101萬千瓦,累計并網容量675萬千瓦,居第三。五大發電集團累計并網容量3170萬千瓦,約占全國并網容量的57%。2012年上半年全國投資企業基本保持穩定發展狀態,同比2011年上半年并網容量降低了約16%。表1所示為2012年上半年主要投資企業并網容量統計情況。

3.風電機組制造商情況

大規模風電基地建設,為我國風電機組制造商開拓了廣闊的市場。2012 年中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排名前二十的企業幾乎占據了國內98%的市場份額,其中金風新增風電裝機容量最多,達到2521.5兆瓦,占據19.5%的市場份額。2012 年,我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排名前三的企業分別為金風、聯合動力和華銳。2012年中國風電新增與累計裝機排名前二十的機組制造商分別如表2與表3所示。

另外,我國海上風電也取得較大進展。截至2012年底,中國已建成的海上風電項目共計389.6兆瓦,是除英國、丹麥以外海上風電裝機最多的國家。我國海上風電開發提供風電機組的制造商中,華銳、金風、Siemens 所占份額較大,機型主要以2MW以上的風電機組為主。

二、我國風電人才需求及培養現狀

風電產業的高速增長也帶來了風電人才的短缺。我國的風電人才需求主要為三個方向:一是風電開發企業,如國電、華能、大唐、國華、華電、中電投、中廣核、華潤等下屬的風電場,主要從事風電場運行與維護方面的工作;二是風電機組制造商,如華銳風電、金風、廣東明陽、國電聯合動力、湘電風能、Vestas、上海電氣、東汽、Gamesa、GE等,這類企業一般需要高端的風電研發人才;三是風電規劃設計或建設單位,主要從事風電場的規劃、設計和施工等方面的工作。

目前,我國風電人才培養大體上形成了三個層次的格局:第一梯隊是博士、碩士研究生培養,主要由國內各高校及研究機構借助風電領域的課題研究培養和造就一批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創新能力的風電領域高層次人才。第二梯隊是本科生培養。據統計,自華北電力大學2006年創辦我國第一個風能與動力工程本專業以來,包括長沙理工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等,全國已開設風能與動力工程本科專業學校有16所(2013年起,“風能與動力工程”專業更名為“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第三梯隊是高職生。高職院校主要培養從事風電機組制造、風電場運行與維護的一線技能型人才。

從長沙理工大學(以下簡稱“我校”)首屆風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畢業生就業考研與出國情況來看,畢業生出現不同層次的走向。截至2013年3月20日,風能與動力工程專業2009級畢業生63人,已簽約49人,就業走向主要為中國大唐集團、國電集團、華能集團、電力投資集團、華潤集團等發電企業的下屬新能源公司,少部分為風電機組制造商和電力建設單位;讀研7人,分別被華北電力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大學預錄取;出國深造2人,分別為丹麥科技大學和德國漢諾威大學預錄取。從目前人才需求角度來看,由于近幾年風電項目的迅速擴張,風電行業對風電場運行與維護的技能型人才有較旺盛的需求。

在風電大規模發展的同時,近幾年我國太陽能發電也迅速擴張。截至2012年底我國累計光伏裝機容量達到7.5GWp,預計2013年將新增光伏裝機容量為10GWp,計劃2015年新增光伏裝機容量為40~50GWp,2020年新增80~100GWp。風電和太陽能發電作為新能源中兩支主力軍,出現并駕齊驅的局面,產業發展必然對專業人才提出迫切需求。2013年,教育部統一將“風能與動力工程”專業更名為“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本專業也將面向更寬廣意義的新能源產業需求,對專業培養方案進行調整。

三、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本科教育既是培養工程技術人才的中堅力量,又承擔著為行業高端人才培養打基礎的重要任務。本科生的優勢在于理論基礎、思維方法和發展潛力,但缺乏的是技術細節方面的訓練。因此應始終以培養學生“基礎理論扎實、工程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強為目標。從新能源產業自身發展角度來說,需要一批具有寬廣知識體系、能夠引領新能源技術發展的高水平創新型復合人才出現。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本科教育應該既注重專業的基礎性,又要注重工程實踐性。為此,我校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在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探索與實踐。

1.以“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為原則確立人才培養目標

2009年首屆招生以來,本專業依托本校能源電力優勢學科,立足新能源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面向風電產業人才需求,確定了“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基礎扎實,知識面寬,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強,具備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較高外語水平,系統掌握風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能勝任風電場的規劃、設計、施工、運行與維護,風力發電機組設計與制造,風能資源測量與評估,風力發電項目開發等風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的技術與管理工作,并能從事其他相關領域的專門技術工作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2011年,本專業被確定為湖南省省級特色專業。2013年,根據教育部對本科專業整理工作的統一部署,將“風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將更名為“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本著“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原則,對專業培養方案做了相應的調整,但仍然保留“風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的特色,以風力發電為重點,涵蓋太陽能光伏/光熱發電等新能源知識體系,培養具有寬厚理論基礎和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2.注重基礎性和實踐性相結合設置課程模塊與培養環節

根據學校的特色和優勢,編制風能與動力工程人才培養計劃,共開設必修課35門,開設選修課23門,現已開出課程門數為58門,學生需選修33學分選修課程,選修課在總學分中的占比為19.6%。設置了理論力學、材料力學、風力機空氣動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電機學、電路理論、自動控制原理、風力發電原理、光伏發電原理與應用、太陽能熱利用原理與應用等主要理論課程和計算機輔助設計、電工電子技術、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風資源測量與評估、風電機組設計與制造、風電機組控制與優化運行、風電場電氣工程、海上風力發電等技術類課程;以金工實習、電子工藝實習、機械設計課程設計、風電場電氣工程課程設計、風電機組設計與制造課程設計、風電場認識實習、檢修拆裝實習、仿真實習、運行(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作為主要實踐教學環節。風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在教學環節的設置上實踐教學貫穿全程。共4次集中實習,課程模塊與培養環節關系如圖2所示。

圖2 風能與動力工程專業課程模塊與培養環節關系

3.在工程實踐中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創新型人才是支撐和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主要動力。創新源于實踐,在工程實踐中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長沙理工大學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構建了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的學生能力結構體系、能力培養的實施方案、實踐教學體系以及管理模式,提出了“工程基礎訓練+工程創新訓練+大工程意識訓練”的工程教育模式。基于工程教育理念,形成了“三層次、四模塊、三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即實驗、實習、設計等主要實踐教學環節按基礎訓練、提高訓練、綜合訓練三個層次進行系統設計;將實踐教學內容分為實驗、實習、設計、課外實踐四個模塊;采用課內外、校內外、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三結合的方式組織實踐教學。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在辦學過程中十分重視實踐教學,并建立了穩定的校內校外實習實訓基地,通過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

(1)校內實習基地。建立校內“風電機組運行特性分析實驗室”、“風力機變槳控制實驗室”、“風力機偏航控制實驗室”、“風力機組檢修拆裝實驗室”、“大型風電場運行仿真實驗室”、“風力機葉片振動特性實驗室”、“風力機設備腐蝕與磨損實驗室”、“光伏發電實驗室”等專業教學實驗室,為專業實驗課、認識實習、拆裝實習、仿真實習提供良好的條件。

(2)校外實習基地。根據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要求,制定與社會發展需要相適應的人才培養方案,與大唐華銀城步南山風電場、華電郴州仰天湖風電場、中電投九江長嶺風電場、大唐漳浦六鰲近海風電場、湘電集團有限公司、湖南興業太陽能有限公司、北京木聯能軟件技術有限公司等省內外相關企業共建“風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形成學校與企業產、學、研全面合作的長效機制。風電專業骨干教師共18人次先后到內蒙古華電新能源輝騰錫勒風電場、福建大唐漳浦六鰲近海風力發電場、河南南陽方城風電場、新疆電力設計院、大唐甘肅酒泉風電場等風力發電企業進行技術交流和科技服務。風電專業學生在華電郴州仰天湖風電場、寧夏賀蘭山風電場與太陽山光伏電站等基地開展了豐富的暑期實踐活動。依托專業實驗室,學生開展了大量科技創新實踐活動,專業教師指導學生開展了國家級(共4項)、校級(4項)“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實驗項目”的研究工作;參加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挑戰杯”湖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各類科技性競賽活動,獲得較佳的成績。

4.轉變技術類或實踐類課程的學習過程

本科教育的缺失是職業技能或技術細節方面的訓練。理論知識寬廣但實踐動手能力差是目前本科教育存在的較普遍現象。本科畢業生感覺學了很多東西,又感覺什么也沒有學到,學到的都是一些理論或概論性的東西。相反,高職院校的職業技能針對性很強,注重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而弱化理論知識體系的教育,相比于本科生,高職生在職業技術方面更容易上手。但如果本科生像高職生那樣培養,勢必過于狹隘,也違背了大學本科教育的初衷。本科生的優勢就在于理論基礎、思維方法和發展潛力。因此,本科生的理論基礎課程的學習可以沿用傳統的書本教學為主,培養思維方法;技術類或實踐類課程學習則應放棄那種“先書本,再實踐”或“只有書本,沒有實踐”的教學方式,而應遵循“在實踐中學習”的原則。針對不同的專業特點有選擇性地開設或加強職業技能型的課程。對于本專業來說,則應加強計算機繪圖、電氣與控制、模擬仿真、機械設計與制造等模塊的技能培養。如此,本科生則不但具有寬廣的理論基礎,而且具有較強的職業適應能力。

四、結論

風電與太陽能發電作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呈現蓬勃生機的發展局面。新能源產業發展為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空間,同時本專業人才也必將成為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動力。本專業應以“工程實踐能力”為核心,夯實理論基礎,強化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支撐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2012年中國風電裝機容量統計[J].風能,2013,(3).

[2]李俊峰,蔡豐波,唐文倩,等.中國風電發展報告2011[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1.

[3]袁劍波,鄭健龍.工程實踐能力: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關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3).

[4]李錄平,張擁華.基于工程意識和能力培養的理工院校實踐教學改革與探索[J].黑龍江教育,2010,(4).

[5]李錄平,張擁華,周鍵,等.高等學校實踐教育多維度理念探析[J].中國大學教育,2011,(11).

[6]何建軍,陳薦.風電人才需求與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0,(31).

[7]姜玉立,何偉軍.我國風電人才培養現狀、問題及對策[J].中國電力教育,2012,(24).

篇(4)

汽輪機與燃氣輪機

正彎靜葉和直葉靜葉透平級氣動性能的對比分析王建錄 孔祥林 劉網扣 崔琦 張兆鶴 (5)

300MW機組低壓轉子葉片斷裂的故障診斷及振動分析范春生 (10)

彎葉片對壓氣機靜葉根部間隙泄漏流動的影響杜鑫 王松濤 王仲奇 (16)

自動控制與監測診斷

直接型自適應模糊控制器的設計及其在汽溫控制中的應用牛培峰 孟凡東 陳貴林 馬巨海 王懷寶 張君 竇春霞 (22)

鍋爐燃燒系統的自適應預測函數控制王文蘭 趙永艷 (27)

循環流化床鍋爐汽溫自抗擾控制器的優化設計王子杰 黃宇 韓璞 王東風 (31)

環保型火電機組與創新型環保裝備研討會征文 (30)

投稿須知 (F0003)

賀信陸燕蓀 (I0001)

書法作品 (I0002)

熱烈祝賀《動力工程學報》出版發行 (I0003)

環境科學

石灰漿液荷電霧化脫硫的化學反應動力學研究陳匯龍 李慶利 鄭捷慶 趙英春 王貞濤 陳萍 (36)

介質阻擋放電中煙氣相對濕度對脫硫脫硝的影響尹水娥 孫保民 高旭東 肖海平 (41)

石灰石煅燒及其產物碳酸化特性的試驗研究尚建宇 宋春常 王春波 盧廣 王松嶺 (47)

氣相沉積制備V2O5-WO3/TiO2催化劑及其脫硝性能的研究楊眉 劉清才 薛屺 王小紅 高英 (52)

基于鐵礦石載氧體加壓煤化學鏈燃燒的試驗研究楊一超 肖睿 宋啟磊 鄭文廣 (56)

新能源

1MW塔式太陽能電站換熱網絡的動態模擬李顯 朱天宇 徐小韻 (63)

能源系統工程

三電平變頻器水冷散熱器溫度場的計算與分析石書華 李守法 張海燕 逯乾鵬 梁安江 李建功 (68)

基于結構理論的燃料價格波動對火電機組熱經濟性的影響研究王文歡 潘衛國 張寞 胡國新 (73)

材料科學

核級管道異種鋼焊接缺陷的性質、成因及解決對策

(火用)分析與鍋爐設計董厚忱 (1)

鄒縣發電廠6號鍋爐再熱器熱偏差的改造措施劉恩生 吳安 胡興勝 曹漢鼎 (6)

中儲式制粉系統鍋爐摻燒褐煤技術的研究馬金鳳 吳景興 鄒天舒 冷杰 陳海耿 (14)

鍋爐燃燒調整對NOx排放和鍋爐效率影響的試驗研究王學棟 欒濤 程林 胡志宏 (19)

循環流化床鍋爐3種典型布風板風帽阻力特性的試驗馮冰瀟 繆正清 潘家泉 于忠義 張民 鄭殿斌 (24)

褲衩腿結構循環流化床鍋爐床料不平衡現象的數值模擬李金晶 李燕 劉樹清 岳光溪 李政 (28)

鍋爐在線燃燒優化技術的開發及應用梁紹華 李秋白 黃磊 魯松林 趙恒斌 岑可法 (33)

通過煤粉濃縮預熱低NOx燃燒器實現高溫空氣燃燒技術的研究張海 賈臻 毛健雄 呂俊復 劉青 (36)

兩類過熱器壁溫分布特性的仿真研究初云濤 周懷春 梁倩 (40)

富集型燃燒器的原理與應用楊定華 呂俊復 張海 岳光溪 徐秀清 (45)

基于機組負荷-壓力動態模型的燃煤發熱量實時計算方法劉鑫屏 田亮 曾德良 劉吉臻 (50)

一種多層輻射能信號融合處理的新算法楊超 周懷春 (54)

《動力工程》2007年第6期Ei收錄論文 (27)

中國動力工程學會透平專委會2008年度學術研討會征文 (63)

中國動力工程學會第四屆青年學術年會征文 (116)

中國動力工程學會第八屆三次編輯出版工作委員會代表工作會議在哈爾濱舉行 (141)

中國動力工程學會編輯出版工作委員會 期刊聯合征訂 (168)

投稿須知 (F0003)

《動力工程》 (F0004)

汽輪機和燃氣輪機

跨音軸流壓氣機動葉的三維彎掠設計研究毛明明 宋彥萍 王仲奇 (58)

噴霧增濕法在直接空冷系統中的應用趙文升 王松嶺 荊有印 陳繼軍 張繼斌 (64)

大直徑負壓排汽管道系統內流場的數值模擬石磊 石祥彬 李星 周云山 (68)

微型燃氣輪機向心透平的設計和研究沈景鳳 姚福生 王志遠 (71)

自動控制與監測診斷

基于Rough Set理論的典型振動故障診斷李建蘭 黃樹紅 張燕平 (76)

提高傳感器故障檢測能力的研究邱天 劉吉臻 (80)

工程熱物理

自然樣條型彎葉片生成方法及其在冷卻風扇中的應用王企鯤 陳康民 (84)

基于高速立體視覺系統的粒子三維運動研究張強 王飛 黃群星 嚴建華 池涌 岑可法 (90)

垂直管密相輸送的數值模擬蒲文灝 趙長遂 熊源泉 梁財 陳曉平 鹿鵬 范春雷 (95)

采用不等徑結構自激振蕩流熱管實現強化傳熱商福民 劉登瀛 冼海珍 楊勇平 杜小澤 陳國華 (100)

輔機技術

自然風對空冷凝汽器換熱效率影響的數值模擬周蘭欣 白中華 李衛華 張學鐳 李慧君 (104)

加裝導流裝置的凝汽器喉部流場的三維數值模擬曹麗華 李勇 張仲彬 孟芳群 曹祖慶 (108)

環境科學

臭氧氧化結合化學吸收同時脫硫脫硝的研究——石灰石漿液吸收特性理論分析魏林生 周俊虎 王智化 岑可法 (112)

基于鈣基吸收劑的循環煅燒/碳酸化反應吸收CO2的試驗研究李英杰 趙長遂 (117)

煤粉再燃過程對煤焦異相還原NO的影響盧平 徐生榮 祝秀明 (122)

高堿灰渣燒結反應的化學熱力學平衡計算俞海淼 曹欣玉 周俊虎 岑可法 (128)

直流雙陽極等離子體特性的研究潘新潮 嚴建華 馬增益 屠昕 岑可法 (132)

濕法煙氣脫硫存在SO3^2-時石灰石的活性研究郭瑞堂 高翔 丁紅蕾 駱仲泱 倪明江 岑可法 (137)

選擇性催化還原煙氣脫硝反應器的變工況運行分析董建勛 李永華 馮兆興 王松嶺 李辰飛 (142)

能源系統工程

世界與中國發電量和裝機容量的預測模型史清 姚秀平 (147)

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系統中采用獨立或整體化空氣分離裝置的探討高健 倪維斗 李政 (152)

通過聯產甲醇提高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系統的變負荷性能馮靜 倪維斗 李政 (157)

樺甸油頁巖及半焦孔結構的特性分析孫佰仲 王擎 李少華 王海剛 孫保民 (163)

含表面裂紋T型葉根應力強度因子的數值計算王立清 蓋秉政 (169)

600MW機組排汽管道內濕蒸汽的數值模擬石磊 張東黎 陳俊麗 李國棟 (172)

額定功率下抽汽壓損對機組熱經濟性的影響郭民臣 劉強 芮新紅 (176)

汽輪機排汽焓動態在線計算模型的研究閆順林 徐鴻 李永華 王俊有 (181)

扇形噴孔氣膜冷卻流場的大渦模擬郭婷婷 鄒曉輝 劉建紅 李少華 (185)

高速旋轉光滑面迷宮密封內流動和傳熱特性的研究晏鑫 李軍 豐鎮平 (190)

微型燃氣輪機向心透平的性能試驗鄧清華 倪平 豐鎮平 (195)

微型燃氣輪機表面式回熱器的應力分析張冬潔 王軍偉 梁紅俠 曾敏 王秋旺 (200)

鍋爐技術

大容量余熱鍋爐汽包水位的建模分析王強 曹小玲 蘇明 (205)

新型內直流外旋流燃燒器流場特性的研究周懷春 魏新利 (210)

汽包鍋爐蓄熱系數的定量分析劉鑫屏 田亮 趙征 劉吉臻 (216)

吹灰對鍋爐對流受熱面傳熱熵產影響的試驗研究朱予東 閻維平 張婷 (221)

自動控制與監測診斷

電站設備易損件壽命評定與壽命管理技術的研究 史進淵 鄒軍 沈海華 李偉農 孫堅 鄧志成 楊宇 (225)

ALSTOM氣化爐的模糊增益調度預測控制吳科 呂劍虹 向文國 (229)

應用諧振腔微擾法在線測量發電機的氫氣濕度田松峰 張倩 韓中合 楊昆 (238)

激光數碼全息技術在兩相流三維空間速度測量中的應用浦興國 浦世亮 袁鎮福 岑可法 (242)

應用電容層析成像法測量煤粉濃度的研究孫猛 劉石 雷兢 劉靖 (246)

中國動力工程學會鍋爐專委會2008年度學術研討會征文 (237)

《動力工程》 (F0004)

工程熱物理

油頁巖流化燃燒過程中表面特性的變化孫佰仲 周明正 劉洪鵬 王擎 關曉輝 李少華 (250)

高溫緊湊板翅式換熱器穩態和動態性能的研究王禮進 張會生 翁史烈 (255)

神華煤中含鐵礦物質及其在煤粉燃燒過程中的轉化李意 盛昌棟 (259)

環境科學

溫度及氧含量對煤氣再燃還原NOx的影響孫紹增 錢琳 王志強 曹華麗 秦裕琨 (265)

電廠除塵器的改造方案原永濤 齊立強 張欒英 劉金榮 劉靖 (270)

濕法煙氣脫硫系統氣-氣換熱器的結垢分析鐘毅 高翔 霍旺 王惠挺 駱仲泱 倪明江 岑可法 (275)

低氧再燃條件下煤粉均相著火溫度的測量肖佳元 章明川 齊永鋒 (279)

垃圾焚燒飛灰的熔融固化實驗潘新潮 嚴建華 馬增益 屠昕 王勤 岑可法 (284)

填料塔內相變凝結促進燃燒源超細顆粒的脫除顏金培 楊林軍 張霞 孫露娟 張宇 沈湘林 (288)

灰分變化對城市固體垃圾燃燒過程的影響梁立剛 孫銳 吳少華 代魁 劉翔 姚娜 (292)

文丘里洗滌器脫除燃燒源PM2.5的實驗研究張宇 楊林軍 張霞 孫露娟 顏金培 沈湘林 (297)

鍋爐容量對汞富集規律的影響楊立國 段鈺鋒 王運軍 江貽滿 楊祥花 趙長遂 (302)

循環流化床內污泥與煤混燒時汞的濃度和形態分布吳成軍 段鈺鋒 趙長遂 王運軍 王乾 江貽滿 (308)

能源系統工程

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系統的可靠性分析與設計李政 曹江 何芬 黃河 倪維斗 (314)

基于統一基準的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系統效率分析劉廣建 李政 倪維斗 (321)

采用串聯液相甲醇合成的多聯產系統變負荷性能的分析馮靜 倪維斗 黃河 李政 (326)

超臨界直流鍋爐爐膛水冷壁布置型式的比較俞谷穎 張富祥 陳端雨 朱才廣 楊宗煊 (333)

60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水冷壁的選型及水動力研究張彥軍 楊冬 于輝 陳聽寬 高翔 駱仲泱 (339)

鍋爐飛灰采樣裝置結露堵灰的原因分析及其對策閻維平 李鈞 李加護 劉峰 (345)

采用選擇性非催化還原脫硝技術的600MW超超臨界鍋爐爐內過程的數值模擬曹慶喜 吳少華 劉輝 (349)

一種低NOx旋流燃燒器流場特性的研究林正春 范衛東 李友誼 李月華 康凱 屈昌文 章明川 (355)

燃煤鍋爐高效、低NOx運行策略的研究魏輝 陸方 羅永浩 蔣欣軍 (361)

130t/h高溫、高壓煤泥水煤漿鍋爐的設計和調試程軍 周俊虎 黃鎮宇 劉建忠 楊衛娟 岑可法 (367)

棉稈循環流化床稀相區傳熱系數的試驗研究孫志翱 金保升 章名耀 劉仁平 張華鋼 (371)

汽輪機與燃氣輪機

汽輪機轉子系統穩態熱振動特性的研究朱向哲 袁惠群 張連祥 (377)

直接空冷凝汽器仿真模型的研究閻秦 徐二樹 楊勇平 馬良玉 王兵樹 (381)

空冷平臺外部流場的數值模擬周蘭欣 白中華 張淑俠 王統彬 (386)

環境風對直接空冷系統塔下熱回流影響的試驗研究趙萬里 劉沛清 (390)

電廠直接空冷系統熱風回流的數值模擬段會申 劉沛清 趙萬里 (395)

考慮進氣預旋的離心壓縮機流動的數值分析肖軍 谷傳綱 高闖 舒信偉 (400)

自動控制與監測診斷

火電站多目標負荷調度及其算法的研究馮士剛 艾芊 (404)

轉子振動信號同步整周期重采樣方法的研究胡勁松 楊世錫 (408)

利用電容層析成像法測量氣力輸送中的煤粉流量孫猛 劉石 雷兢 李志宏 (411)

工程熱物理

氣化爐液池內單個高溫氣泡傳熱、傳質的數值模擬吳晅 李鐵 袁竹林 (415)

環境科學

富氧型高活性吸收劑同時脫硫脫硝脫汞的實驗研究劉松濤 趙毅 汪黎東 藏振遠 (420)

酸性NaClO2溶液同時脫硫、脫硝的試驗研究劉鳳 趙毅 王亞君 汪黎東 (425)

濕法煙氣脫硫系統中石灰石活性的評價郭瑞堂 高翔 王君 駱仲泱 岑可法 (430)

煙氣脫硫吸收塔反應過程的數值模擬及試驗研究展錦程 冉景煜 孫圖星 (433)

不同反應氣氛下燃料氮的析出規律董小瑞 劉漢濤 張翼 王永征 路春美 (438)

循環流化床鍋爐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技術及其脫硝系統的研究羅朝暉 王恩祿 (442)

O2/CO2氣氛下煤粉燃燒反應動力學的試驗研究李慶釗 趙長遂 武衛芳 李英杰 段倫博 (447)

生物質半焦高溫水蒸汽氣化反應動力學的研究趙輝 周勁松 曹小偉 段玉燕 駱仲泱 岑可法 (453)

蜂窩狀催化劑的制備及其性能評價朱崇兵 金保升 仲兆平 李鋒 翟俊霞 (459)

能源系統工程

基于Zn/ZnO的新型近零排放潔凈煤能源利用系統呂明 周俊虎 周志軍 楊衛娟 劉建忠 岑可法 (465)

IGCC系統關鍵部件的選擇及其對電廠整體性能的影響——(3)氣化爐合成氣冷卻器與余熱鍋爐的匹配高健 倪維斗 李政 椙下秀昭 (471)

IGCC電廠的工程設計、采購和施工成本的估算模型黃河 何芬 李政 倪維斗 何建坤 張希良 麻林巍 (475)

火電機組回熱系統的通用物理模型及其汽水分布方程的解閆順林 胡三高 徐鴻 李庚生 李永華 (480)

平板V型小翼各參數對風力機功率系數的影響汪建文 韓煒 閆建校 韓曉亮 曲立群 吳克啟 (483)

部分痕量元素在油頁巖中的富集特性及揮發行為柏靜儒 王擎 陳艷 李春雨 關曉輝 李術元 (487)

核科學技術

核電站電氣貫穿芯棒熱老化壽命評定技術的研究黃定忠 李國平 (493)

國產首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鍋爐的啟動調試和運行樊險峰 張志倫 吳少華 (497)

900MW超臨界鍋爐機組節能方略初探李道林 徐洪海 虞美萍 戴岳 林英紅 (502)

循環流化床二次風射流穿透規律的試驗研究楊建華 楊海瑞 岳光溪 (509)

Z型和U型集箱并聯管組流動特性的實驗研究韋曉麗 繆正清 (514)

汽輪機和燃氣輪機

裂紋參數對葉片固有頻率影響的研究葛永慶 安連鎖 (519)

不同翼刀高度控制渦輪靜葉柵二次流的數值模擬李軍 蘇明 (523)

橢圓形突片氣膜冷卻效率的試驗研究李建華 楊衛華 陳偉 宋雙文 張靖周 (528)

自動控制與監測診斷

大機組實現快速甩負荷的現實性和技術分析馮偉忠 (532)

大型風力發電機組的前饋模糊-PI變槳距控制高峰 徐大平 呂躍剛 (537)

基于過程的旋轉機械振動故障定量診斷方法陳非 黃樹紅 張燕平 高偉 (543)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綜合評價電站機組的運行狀態付忠廣 王麗平 戈志華 靳濤 張光 (548)

電站機組數據倉庫的建設及其關鍵技術蹇浪 付忠廣 劉剛 中鵬飛 鄭玲 (552)

撞擊式火焰噪聲信號的分形特性分析顏世森 郭慶華 梁欽鋒 于廣鎖 于遵宏 (555)

工程熱物理

冷卻風扇變密流型扭葉片設計方法及其氣動特性的數值研究王企鯤 陳康民 (560)

考慮進水溫度的蒸汽噴射泵一維理論模型李剛 袁益超 劉聿拯 黃惠蘭 (565)

雙排管外空氣流動和傳熱性能的數值研究石磊 邢蒼 李國棟 陳俊麗 (569)

輔機技術

600MW汽輪機組再熱主汽閥門閥桿的熱脹及其影響時兵 金燁 (573)

溫度和壓力對旋風分離器內氣相流場的綜合影響萬古軍 孫國剛 魏耀東 時銘顯 (579)

一種新型空氣預熱器及其性能分析李建鋒 郝峰 郝繼紅 齊娜 冀慧敏 楊迪 (585)

橫向風對直接空冷系統影響的數值模擬呂燕 熊揚恒 李坤 (589)

間接空冷系統空冷散熱器運行特性的數值模擬楊立軍 杜小澤 楊勇平 (594)

水輪機技術

減壓管狀態對混流式水輪機流場的影響梁武科 董彥同 趙道利 馬薇 石峯 劉曉峰 王慶永 (600)

環境科學

循環流化床O2/CO2燃燒技術的最新進展段倫博 趙長遂 屈成銳 周騖 盧駿營 (605)

海水煙氣脫硫技術及其在電站上的工程應用楊志忠 (612)

應用差分光譜吸收法監測SO2的固定污染源連續排放監測系統許利華 李俊峰 蔡小舒 沈建琪 蘇明旭 唐榮山 歐陽新 (616)

溶膠凝膠法制備CuO/γ-Al2O3催化劑及其脫硝活性的研究趙清森 孫路石 石金明 殷慶棟 胡松 向軍 (620)

N2氣氛下活性炭的汞吸附性能周勁松 王巖 胡長興 何勝 駱仲泱 倪明江 岑可法 (625)

準格爾煤灰特性對其從電除塵器中逃逸的影響齊立強 原永濤 閻維平 張為堂 (629)

能源系統工程

中國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電廠的經濟性估算模型黃河 何芬 李政 倪維斗 何建坤 張希良 麻林巍 (633)

以甲烷重整方式利用氣化煤氣顯熱的甲醇-電多聯產系統高健 倪維斗 李政 (639)

篇(5)

關鍵詞:研究生培養;能源與動力專業;教學改革

作者簡介:陳代芬(1982-),男,福建晉江人,江蘇科技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講師;孔為(1983-),男,山東滕州人,江蘇科技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講師。(江蘇 鎮江 212001)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科技大學博士啟動基金項目(35011005)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0079(2012)31-0012-02

一、學術型研究生培養模式探源

進入21世紀,人類在知識技術領域所取得的巨大進步表明,科學和技術發展的進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類的創造力,是掌握先進科學技術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至今,從整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來看,中國作為目前勞動密集型代工產品的輸出大國已經不再缺少相應的技術工人。從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結構向高附加值的高新技術產業結構的轉型將需要更多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對此,《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指出,[1]要“著力培養信念執著、品德優良、知識豐富、本領過硬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將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定位高教革新的一個主要方向。而研究生教育作為高等教育中培養高素質科研創新人才的一個主要環節,更是承載著我國拔尖人才和創新人才培養的主要作用。[2]

研究生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3]其主要任務之一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通過系統的研究生培養方案設置需要實現以下幾個目標: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外文閱讀能力,了解獲取研究領域最新研究動態的信息檢索渠道和文獻匯總分析能力;使學生得到研究領域相關的扎實理論基礎,并掌握基本的軟件和實驗操作技能;在實際研究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熟悉科研論文的發表渠道,掌握科研結果分析報告的總結和匯報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既要經過一定的專業課程學習,也要通過一系列系統的科研能力的訓練。因此,如何在研究生培養方案中設置合理的培養模式和具體的培養思路,對于提高江蘇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我校”)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增強研究生的對外競爭力至關重要。

學術型研究生培養模式產生于德國,并被美國和國內的大部分高等院校所采用。[4]實踐證明:同一種研究生培養模式在不同大學的培養結果往往差別巨大,這說明具體的操作和實施細節決定了培養的效果和質量。近年來,我校的研究生規模有了較大的擴張,因此如何有效地通過開展研究生培養的試點工作來積累經驗,并形成可推廣應用的培養措施變得尤為重要。而實踐證明:最好的教學方法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使學生經歷并嘗試解決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并教會學生像專業工程師那樣思考和工作。新能源學科作為學校“十二五”規劃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本文以多年博士研究生學習經歷以及留美期間在美國知名高校的博士生聯合培養經歷為基礎,結合我校新能源和動力專業的特點和發展現況,探索在我校新能源專業實行學術型研究生課題培養模式的改革探索的試點工作。為我校新能源學科方向新型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推廣應用積累和總結實踐經驗。

二、江蘇科技大學新能源方向學術型研究生培養模式的培養方式改革

以直接參與課題的方式指導研究生培養,并將大體的培養方式分為前期的導師指導式培養和后期的學生自主創新相結合的培養模式。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前期的導師直接指導式培養

研究生入學并選定感興趣的課題方向后,由導師通過文獻調研直接給定一個具體的小課題。與此同時,導師還要提供實現該小課題的具體實施方案,且包括實現該課題學生所需準備的專業背景知識以及所需學習的工程軟件基礎。此外,由于在入門階段,學生搜集有價值的材料的能力有限,導師還需提供解決課題所需要的書籍、具體文獻、所需學習的工程軟件名稱和相關資料,并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全程指導。學生根據導師提供的具體資料按部就班地完成專業知識以及工程軟件的學習,并最終完成導師指定的課題,直至撰寫和發表學術論文。其優點是: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快速掌握開展課題研究的基本技能,并了解開展課題研究的整個過程。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盡快獲得科研成果,嘗試成功并得到激勵。這在研究生培養中是很重要的。因為一個學生研究課題的最終完成大概需要兩個方面:基本操作技能的訓練(實驗儀器的操作技能、編程能力、軟件的使用);確立課題創新點。如果在入門階段,學生都是靠自己摸索完成這兩個方面的學習,稱為放牧式教育,這會極大地傷害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后期以學生自主創新為主的培養模式

研究生經過本培養方案的前期培養后,一方面熟悉了本課題相關研究所必須的基礎知識,同時具備了對實際工程問題進行抽象描述、模型建立以及結果分析等方面的能力。應該說基本具有了獨立開展科研的能力。在這個基礎上,鼓勵研究生在原來科研的基礎上自由發揮創新。該過程主要通過大量閱讀高水平英文文獻,尋求和確立課題的創新點,并在某一具體研究領域上深入研究,形成獨特的見解。此外,通過研究生后期自主創新為主的培養模式可以深化課題組在某一領域的研究,并在國際同行內形成自己獨特的優勢地位,提高知名度。這一過程,導師需要完成的是對學生的監督和激勵。

篇(6)

關鍵詞:工程熱力學;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改革

作者簡介:裘薇(1976-),女,浙江臨安人,上海電力學院能源與環境工程學院,講師;朱群志(1972-),男,浙江臺州人,上海電力學院能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上海?200090)

基金項目:本文系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重點課程建設項目(編號:20105302)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0079(2012)21-0062-02

工程熱力學是研究熱能和其它形式能量(特別是機械能)相互轉換規律以及提高能量轉換效率的一門學科,是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的一門必修的主干專業基礎課程,也是學生開始接觸的第一門和熱能工程有關的課程。工程熱力學不僅為學生學習相關的專業課程提供必要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也為學生日后從事熱能利用、熱設計、熱管理和熱控制等方面的專業技術和科學研究工作打下必要的理論基礎。

近幾年,隨著學校的不斷發展,上海電力學院先后開設了“熱動卓越工程師班”、“電廠自動控制”、“電廠測控”、“電廠核電”新專業和獲得了“熱能工程”碩士點的授予權。為了適應新時期人才培養及“085工程”的需要,教師除了繼續承擔“熱動專業”的“工程熱力學”教學任務外,還將面向“電專業”和研究生開設不同層次內容的工程熱力學課程,因此,為了提高本課程的教學質量,有必要對“工程熱力學”課程教學方法及手段開展更高層次的研究工作。

一、教學目標

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工程熱力學”課程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應使學生掌握工程熱力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較強的基本技能訓練,能正確進行熱力過程和熱力循環的分析和計算。教學方向定位于基礎科學理論與工程實際之間的橋梁,著重培養學生應用基礎知識解決工程實踐問題的能力,為后續專業課的學習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課程的特點是:將工程熱力學作為一個整體來組織教學,并借助于現代教育手段、密切結合實驗與專業課程,進行完整、系統的教學。

二、教學改革采取的措施

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是服務于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改革,它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措施。”工程熱力學”課程的邏輯性很強,各部分內容又交叉滲透,一環扣一環,而且概念抽象,是一門難教難學的課程,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教學的方法和手段,使學生能較好又容易地理解教學內容。

1.教學方法的改革

(1)開展教學研討活動,理解教學思路。通過開展多次教師試講活動,對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要求、教學方法等有比較清楚的認識。教學目標要從學生專業課的學習以及職業發展的需求考慮。基礎課不只是為后續課程服務,為專業的學習服務,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和科學思維方式,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科學研究能力,使學生眼光遠、層次高、后勁足。教學上需要控制教學內容的難度。注意將教學內容及習題的難度控制在適當的水平,難度太大的習題,會過度加大學生的負擔,不提倡作為作業而布置。教學中需要清楚講述知識點產生的背景和來龍去脈,爭取用一條主線將各章節的內容穿起來,避免對知識點的孤立講授,避免學生孤立地理解知識。教學中需要介紹本學科在工業、民用及高新技術領域的一些應用實例,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使學生充分認識本門課程的重要性,提高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2)注重學生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注意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工程應用。以往學生反映“孤立系統熵增原理和作功能力損失”這部分內容抽象難懂。在教學中可舉一個工程實例:大氣環境溫度為-10℃,為保持計算機房內20℃,需每小時向機房供熱7500kJ。若采用三種方式供熱:(1)電熱器;(2)電動機帶動熱泵;(3)溫度為80℃的熱水供暖,讓學生分析三種情況的熵增和作功能力損失。使用這種工程例子好處是:學生接觸的概念和原理不再枯燥空洞,而是富有工程背景和實用價值,可以使學生加深對這部分內容的理解。同時從實例的比較中,學生自己也可領悟出一個道理:對能量應從量和質兩方面綜合評價,才能真正找到節能途徑。

講述教材內容和工程實踐有機聯系。例如:制冷循環的原理與制冷裝置、冷藏庫、家用空調、電冰箱的聯系,濕空氣的相關知識在空氣調節、電廠冷卻塔中的應用,郎肯循環與火力發電廠實際循環等。通過介紹這種內在聯系,使課堂教學內容生動,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和原理在實際中運用。

改變以往全部由教師做習題點評的方式,請學生上講臺講演自己的解題方法,其他同學評判和討論。通過各抒己見,對比分析,最后達到“明辯是非”。教學實驗表明:采用這種做法,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學生的解題方法明顯增多,有些學生的解題思路相當活躍。

鼓勵同學撰寫生活中應用工程熱力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小論文。指導學生關心身邊的熱力學現象,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實際問題,鼓勵學生構思的創新性。通過這一環節使學生充分理解熱力學的方法,引起對相關領域的濃厚興趣,加強對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提高科學素質,并且學生與老師互動、老師通過課外指導來因材施教。在2009年的試驗過程中,絕大多數學生撰寫了相關論文,達到了預期效果。

篇(7)

而在8月15日中國青年報也報道了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的2011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簡稱ARWU)。該排名列出了全球領先的500所大學,中國內地共23所大學榜上有名,清華大學再次進入世界前200名,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6所大學排在第201-300名。

2000年香港大學開始在內地招生,內地與香港名校的生源之爭就此拉開了序幕,此后香港中文大學等其他港校的加入,更是使這場生源之爭不斷升級。而最近連續的兩個大學排行榜,再一次把內地與香港名校推到了風口浪尖。雖然參考指標不盡相同,ARWU更注重學術性而QSWUR的指標更多樣化,但QSWUR和ARWU兩個排行榜中排名較前的名校卻驚人的一致,即內地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浙江大學,和香港的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這12所名校基本上都是綜合性大學,可以說各領域學科都有一定的實力,但根據兩個排行榜的學科領域排行來看,各個名校又都有自己的一些優勢學科和特色專業,下面,就讓小編為你一一道來。

北京大學

在ARWU的學科領域排名中,北大在數學與自然科學(簡稱理科)、工程/技術與計算機科學(簡稱工科)、生命科學與農學(簡稱生命)、臨床醫學與藥學(簡稱醫科)和社會科學(簡稱社科)五大領域均未能進入100強,但在學科排名中北大的數學、化學、計算機和經濟學/商學均位列76-100名,物理學科的排名也接近100名,實力毋容置疑。而在QSWUR的學科領域排名中,北大在藝術人文(第18名)、工程技術(第34名)、生命科學與醫藥(第24名)、自然科學(第17名)和社會科學/管理(第21名)均進入了50強,除工程技術外其余領域均為內地高校第一,展現了非常強大的綜合實力。

在教育部組織的國家重點學科評估中,北大有18個一級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哲學、理論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大氣科學、生物學、力學、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口腔醫學、藥學。北大的師資力量也很雄厚,在這些重點學科中還有16名國家級教學名師:趙敦華(哲學與宗教學)、蔣紹愚(中文)、陸儉明(中文)、溫儒敏(中文)、閻步克(歷史)、鄧小南(歷史)、高毅(歷史)、姜伯駒(數學)、丘維聲(數學)、張恭慶(數學)、王稼軍(物理)、吳思誠(物理)、段連運(化學)、許崇任(生命科學)、祝學光(醫學)、王杉(醫學)。此外,還有北京市教學名師和校級教學名師,他們主講的課程也多為精品課程。北大的國家級精品課程有90門,其中數學科學學院(6門)、物理學院(9門)、信息科學技術學院(5門)、中國語言文學系(8門)和醫學部(19門)較多。

優勢學科:哲學、理論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大氣科學、生物學、力學、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口腔醫學、藥學

清華大學

眾所周知,清華的工科是最強的,兩個大學排行榜也印證了這一點。在ARWU的學科領域排名中,清華的工科進入了50強(第45名),而理科、生命、醫科和社科均未進入百強。學科排名中,計算機學科也進入了學科排名50強(第46名),而數學、物理、化學和經濟學/商學未進入百強。在QSWUR的學科領域排名中,清華的工程技術排名第十,是內地和香港這12所名校中唯一排在前十位的學科領域。在清華的21個一級重點學科中,清華工科獨占16項,包括: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筑學、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清華工科的國家級教學名師也是最多的,共有11名,他們是:申永勝(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華成英(自動化系)、孫宏斌(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李俊峰(航天航空學院)、范欽珊(航天航空學院)、李俊峰(航天航空學院)、錢易(環境學院)、郝吉明(環境學院)、胡洪營(環境學院)、袁駟(土木工程系)、傅水根(基礎工業訓練中心)。清華的國家級精品課程也有90門,工科課程占了一半以上(48門)。以如此強勁的實力,清華工科絕對是中國頂尖工程師的搖籃。

優勢學科:上文所列的16個工科、數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工商管理、美術

復旦大學

根據ARWU的學科領域排名,復旦只有工科進入了世界百強(52-75名)。QSWUR的學科領域排名則顯示,復旦的藝術人文(第49名)和社會科學/管理(第45名)進入了世界大學50強,工程技術(第98名)、生命科學與醫藥(第67名)、自然科學(第56名)均進入了世界百強,展現出較強的綜合實力。復旦的一級國家重點學科有11個:哲學、理論經濟學、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中西醫結合。國家級教學名師也基本上分布在這些重點學科,他們是:陳紀修(數學)、陸谷孫(外國語言文學)、袁志剛(經濟學院)、范康年(化學)、陳思和(中文)、喬守怡(生命科學)、俞吾金(哲學)。復旦的國家級精品課程有38門,也基本分布在這些重點學科中。

優勢學科:哲學、理論經濟學、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中西醫結合

上海交通大學

與清華相似,上海交大的傳統優勢也是在工科。ARWU的學科領域排名中上海交大的工科進入了百強(52-75名),同時計算機學科也進入了學科排名的百強(51-75名)。QSWUR的排名中,工程技術排名第37位,在內地高校中僅次于清華和北大,而生命科學與醫藥(第124名)、自然科學(第114名)和社會科學/管理(第127名)位于百強之外,藝術人文則未上榜。當然,隨著上海交大向高水平綜合性大學的目標邁進,這些學科領域的發展后勁不容小視。上海交大9個一級國家重點學科全部與工科有關: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國家級教學名師的分布則較廣泛:洪嘉振(建筑工程與力學)、鄭樹棠 (外國語言文學)、樂經良(數學)、孫麒麟(體育)、王如竹(機械與動力工程)、林志新(生命科學技術)、郭曉奎(醫學)。上海交大的國家級精品課程有20門。

優勢學科: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南京大學

南大在ARWU的學科領域排名中各領域均未進入百強,但化學學科進入了學科排名的百強(51-75名),高于北大的排名。QSWUR排名中南大較突出的領域是自然科學進入了百強,位列第85名,其余學科領域進入了前200名:藝術人文位列136名,工程技術位列163名、生命科學與醫藥位列193名,社會科學/管理位列131名。南大的一級國家重點學科有8個:中國語言文學、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學、地質學、生物學、計算機科學。國家級教學名師有10位:范從來(商學院)、盧德馨(匡亞明學院)、王守仁(外國語學院)、桑新民(公共管理學院)、左玉輝(環境學院)、沈坤榮(商學院)、徐士進(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周曉虹(社會學院)、劉厚俊(經濟學院)、李滿春(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南大的國家級精品課程有56門。

優勢學科:中國語言文學、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學、地質學、生物學、計算機科學、商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科大的工科在ARWU的學科領域排名中也進入了百強(52-75名),而QSWUR的排名中,中科大的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表現突出,均進入了百強,分別位列第59名和第72名,而生命科學與醫藥則位列156名,而藝術人文與社會科學/管理均未上榜。中科大的一級國家重點學科有8個: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力學、核科學與技術。國家級教學名師則有7名:陳國良(計算機)、李尚志(數學)、史濟懷(數學)、施蘊渝(生命科學)、程福臻(天文與應用物理) 、霍劍青(天文與應用物理)、向守平(天文與應用物理)。中科大的國家級精品課程有13門。

優勢學科: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力學、核科學與技術

浙江大學

在ARWU的學科領域排名中,浙大的工科進入了百強(第52-75名),而學科排名中有兩項進入百強:化學(76-100名)和計算機(51-75名)。QSWUR的排名也顯示,浙大在工程技術領域表現突出,進入了百強(第68名),其余領域排名為:藝術人文199名、生命科學與醫藥206名、自然科學139名、社會科學/管理212名。浙大的一級國家重點學科有14個:數學、化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園藝學、農業資源利用、植物保護、 管理科學與工程。國家級教學名師有10名:陸國棟(機械與能源學院)、林正炎(數學)、楊啟帆(數學)、吳秀明(中文)、何蓮珍(外語學院)、應義斌(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何勇(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吳敏(生命科學學院)、劉旭(光學)、朱軍 (農學)。浙大的國家級精品課程有64門。

優勢學科:數學、化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園藝學、農業資源利用、植物保護、管理科學與工程

香港大學

在學科領域排名上,香港大學(簡稱港大) 在兩大排行榜上的差異較大。在ARWU中,港大的各領域均未進入百強,僅在學科排名上有化學(51-75名)和計算機(76-100名)進入百強;而在QSWUR中,港大的藝術人文(第25名)、工程技術(45)、生命科學與醫藥(第28名)、自然科學(第46名)和社會科學/管理(第23名)均進入50強,是一所實力雄厚而均衡的名校。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雖然在QSWUR中以上領域的排名港大均低于北大,但總排名卻是港大高于北大,這可能與港大的國際化程度很高有關。

由于香港地區院校不參與教育部組織的各種評估和評獎,因而沒有如內地名校一樣的國家重點學科等數據,只能根據以上學科領域排名及網絡資料推薦優勢學科。

優勢學科:建筑、法律、醫學、社會科學(包括心理學、社會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認知科學(心理學、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語言學、哲學及腦神經科學)、文學、化學、工程學(土木工程、土木工程/環境工程、計算機科學、計算器工程、電機工程、電子及通訊工程、訊息工程、工業工程及科技管理、后勤工程及物流管理、機械工程、機械工程/屋宇設備工程、醫學工程)

香港中文大學

在ARWU的學科領域排名中,香港中文大學(簡稱中大)的工科進入了百強(76-100名),在學科排名中,中大有三個進入百強:數學(第50名)、化學(76-100名)、計算機(第30名,在12所名校中僅次于香港科技大學),優勢突出。而在QSWUR的排名中,中大的五個學科領域均排名百強之列:藝術人文47名、工程技術82名、生命科學與醫藥60名、自然科學90名、社會科學/管理38名,同樣是一所實力均衡而強勁的名校。

優勢學科:數學、化學、計算機、中文、翻譯學、新聞與傳播、專業會計學、社會學、法律

香港科技大學

根據ARWU的學科領域排名,香港科技大學(簡稱科大)的工科排名第36名,為兩地高校之冠,其社科排名52-75名,使科大成為十二名校中唯一有兩大領域位列百強的;在學科排名中,計算機排名第21位,也是兩地高校之冠,而經濟學/商學也進入了50強(第45名)。QSWUR的排名中,科大的工程技術排名第22位,僅次于清華;生命科學與醫藥(第86名)、自然科學(第55名)、社會科學/管理(第43名)也實力強勁,藝術人文(第195名)則稍遜。因此可以說科大是一所工科優勢比較突出的名校。

優勢學科:工程學院、商業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理學院(數學、生物學)、人文社科學、會計、分子神經學

香港城市大學

在學科領域排名上,香港城市大學(簡稱城大)的工科在ARWU中也進入了50強(第42名),學科排名中則有兩項進入50強:數學(52-75名)和計算機(第50名)。在QSWUR的排名中,城大的藝術人文與社會科學/管理展現較強實力,進入了百強,分別位列第79名和第72名,工程技術(第119名)和自然科學(第186名)也具有一定實力。

優勢學科:商學、法學、創意媒體、數學、計算機、社會工作

香港理工大學

根據ARWU的學科領域排名,香港理工大學(簡稱理大)的工科進入了百強(52-75名),數學(76-100名)與計算機(51-75)進入了學科排名百強。在QSWUR中,理大在藝術人文(第172名)、工程技術(第91名)、生命科學與醫藥(第225名)、社會科學/管理(163名)等領域均具有一定的實力。

優勢學科:酒店及旅游管理、輔助醫療(職業治療、物理治療、眼科視光學、放射學)、工程、物流

【相關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 亚洲综合熟女久久久30p|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色综合|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三级全黄的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在线天堂网www| 蜜桃视频无码区在线观看| 丝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午夜成人影院| 人禽伦免费交视频播放|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v| 极品尤物被啪到呻吟喷水| 日韩精品少妇无码受不了| 久久成人麻豆午夜电影| аⅴ天堂中文在线网| 亚洲av无码av在线影院| 国产男女爽爽爽免费视频| 无码骚夜夜精品|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久99|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中国鲜肉gay高中xx禁18网站| 福利100合集 在线播放|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网站|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洪|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播放|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尤物| 一区二区乱子伦在线播放|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人妻| аⅴ天堂最新版在线中文|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第35| 亚洲熟妇色xxxxx欧美老妇y | 国产裸模视频免费区无码| 色吊丝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区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av免费专区| 成人片黄网站a毛片免费| 国产精品亲子乱子伦xxxx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