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7 09:06:0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傳統節日知識競賽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作為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有其獨特的由來傳說和習俗活動,因此了解端午節蘊含的相關知識,這是端午節主題活動的首要內容。可以組織全體人員進行一些端午節知識趣味競賽。
活動二:旱龍舟比賽
賽龍舟是端午重要習俗之一,根據我院實際情況,可組織旱龍舟比賽。比賽形式有兩種。
1、長條板凳式。準備長條板凳若干條,以兩到三人為一組,跨板凳奔跑。板凳兩頭可掛上簡易龍頭修飾。
2、雪橇式。準備長條木板若干條,在木板上釘三到四對腳套,參賽隊員左右腳各套一條木板,向前奔跑。
活動三:端午信物制作比賽
佩香囊,是端午習俗之一。香囊內的填充物常用一些具有芳香開竅的中草藥,如芳香化濁驅瘟的蒼術、山奈、白芷、菖蒲、麝香、蘇合香、冰片、牛黃、川芎、香附、辛夷等含有較強的揮發性物質,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能。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民間就有人佩戴香囊以避除穢惡之氣,確保自身健康的民俗。
香囊,以錦制作,也稱“錦囊”或“錦香袋”。香囊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棱角形、雞心形、菱形等各異的形狀,上繡精美圖案,給節日增添了無限的情趣。
制作方法的介紹:用兩塊邊長都為12厘米的彩色布料,正面朝里相向放整齊,用彩色筆在上面畫上自己喜歡的簡單形狀,如:三角形、菱形、正方形等等,然后用同色絲線縫合,留有一小口,然后填上香料,繼續縫合。
活動四:端午咸蛋彩繪
在南北朝時的《齊民要術》中就有記述:“浸鴨子一月,煮而食之,酒食具用。”說的就是咸鴨蛋。咸蛋彩繪也是端午習俗之一
活動準備:
掏空的咸鴨蛋若干個(建議里面填滿其他不易變質物品,填物的蛋殼底部可以考慮加上底托)、顏料、顏料筆、水彩筆等繪畫工具,參加人員自己的愛好進行發揮創造,以符合端午節日文化為主要依據。
活動五:“亮眼看設計”傳統節日活動標志物有獎征集活動
在傳統節日活動中創作出具有濃郁的民族特點及其文化特色的活動標志物,對于我院節日文化活動開展有著極大的引領和推進作用。為此,可征求2~3個具有中華民族特點的傳統節日活動標志,最好能結合法院特色設計出能體現我們中華民族節日文化特點的標志物,并且根據自己選定的標志物運用智慧,來盡情想象和說明標志物所包含的寓意。
活動六:端午節散文詩歌繪畫書法征集
期盼中伴著愉快,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中國的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她的形成過程,是我們中華民族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包括中秋節在內的中國傳統節日,是代代中國人貢獻給世界和未來的文化財富。
為了歡慶我國這個古老的傳統佳節,更為了借此機會對居民進行民族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尚書巷社區開展如下活動,現總結如下:
尚書巷社區工作人員帶著禮品上門慰問各類困難群體,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使他們能夠安樂祥和地度過中秋佳節。
(一)教學目標
本套教材在小學1~3年級安排了民族教育內容,旨在讓學生初步了解我國56個民族的分布、文化、衣食住行、風俗人情,感受祖國各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體驗民族情感,并自覺尊重其他民族的風俗習慣:培養民族自信心,增強民族大團結,從而熱愛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統一的多民族的社會主義大家庭
(二)內容結構
本專題通過讓學生初步了解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各民族成員、了解少數民族鮮明的民族特色,如服飾特點、飲食習慣、民族樂器、聚居區、建筑風格以及特色節日,初步感知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體會民族文化的多彩多姿。主題和內容要點具體見表1。
(三)編寫特點
1 體現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一小學民族教育選擇學生易于接受并和生活緊密聯系的內容,如少數民族服飾、飲食、樂器、建筑等,并融入體現時代精神的民族文化教育內容,引導學生融會貫通地使用或改造民族文化,從小參與到中華民族文化傳承、文化創造活動中去,以增強其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感情。
2 采用藝術性的表現手法,民族教育活動采用藝術性的表現手法,如歌曲、故事、兒歌、詩歌、游戲等形式,穿插在引題、總結部分,靈活多樣,增強了教學的功能,學習過程生動活潑起來,實現與藝術精神溝通。
3 注重設計體驗性活動,根據學生對各類體驗性活動有濃厚興趣的特點,寓民族知識于教育活動之中,設計了“當少數民族聚居地導游”“對江西的少數民族建筑開展小考察”“動手做特色民族節日剪貼報”“學民族節日里的歌舞”“民族節日知識競賽”活動,拓展民族教育的視野、時間和空間,體驗性探究活動為學生了解少數民族文化提供了更為寬廣的舞臺。
教學建議
1 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提高教學實效根據中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特點,增強少數民族文化教育活動的趣味性、可操作性,通過看有關少數民族的影視資料、圖片,聽少數民族的歌曲,從服飾上辨認少數民族等形式,宣傳民族常識。可開展“采擷民族風光風俗”的系列教育活動:集一集――收集資料,了解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說一說――講各民族的風俗禮節,談身邊的民族英雄:賽一賽――勾畫未來少數民族的美景:做一做――制作版面介紹民族服飾、民族建筑。
2 充分利用本地教育資源,進行開放式教學。要建立開放的課程資源網絡,充分利用農村、社區等本地民族文化教育資源,帶領學生走出課堂,上網收集資料、進圖書館查閱材料、到社會做調查研究、走訪身邊少數民族家庭,并發展校外指導教師隊伍。教師要充分開發利用校內外的多樣化課程資源,使其為教學服務,以卓有成效的開放式教學對學生進行民族教育。
3 注意處理好與其他課程的關系,實現綜合效益。本課程既有自己的獨特性,又與其他課程有一定的聯系,應注意與語文、品德等學科的教學或校內外其他教育活動相結合,相互促進,實現綜合教育效益。 《特色民族節日》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三年級第10課。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課題
1 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過節嗎?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
2 猜想:你知道這個畫面展示的是什么節日嗎?(課件出示潑水節圖片)
教師小結:我國有55個少數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節日及習俗,你想知道我國少數民族都有哪些傳統節日?歡度節日時有哪些風俗嗎?就讓我們走進少數民族,去領略一下精彩、獨特的節日文化
3 揭示課題:特色民族節日、
(二)合作學習,掌握知識
1 看一看。(課件演示少數民族歡慶節日時的熱烈場面)我國是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各個少數民族有著形形的節日習俗,有趣極了。
2 讀一讀。朗讀課文“智慧泉”里的節日介紹。邊讀邊思考:書中列舉了哪些少數民族的什么節日習俗?(那達慕大會、火把節、歌婆節)
3 學一學。(課件演示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蒙古族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人民有哪些習俗與我們漢族人民不同呢?(指導學生從課前收集到的美食佳肴、居住、服飾特點等方面談)蒙古族有一個最具民族特色的傳統活動是那達慕大會。那達慕是什么意思?你能介紹一下那達慕的特點嗎?(學生交流課前收集到的資料)
4 試一試。小組學習,選擇一個少數民族的節日,結合課文和資料研究,了解節日的時間和特點。
5 說一說。你還知道哪些民族的特色節日呢?你了解這些節日的傳說嗎?各小組交流、匯報。(如火把節、歌婆節、三月街、達努節等)
(三)感知體驗,活動延伸
1 開展四人小組合作,用課前收第到的少數民族節日的圖片,動手制作一份“特色民族節日”剪貼報,在全班展示交流。
2 走進少數民族特色節日,學一學少數民族歌舞。播放《我們新疆好地方》《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阿里郎》《青藏高原》等歌曲,學生戴頭飾配合音樂體驗節日的歡樂。
(四)思維沖浪,開拓視野
1 “你說我答”民族知識競賽,競賽規則:由一個同學描述某個節日的風俗習慣,或出示某個民族的節日圖像,指名或搶答,回答正確者為勝方。
2 了解民族之最。(課件演示)
關鍵詞 新疆少數民族 大學生 文化認同
文化認同是個體或族群對文化傾向性共識和認可,并因此產生的歸屬意識。中華文化定義為中國所有民族的文化總匯,既包括漢民族文化,同時也包括了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中華文化就是認同自己歸屬于中華民族,就是愿意承擔起歷史和社會所賦予的責任,就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也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核心凝聚力所在。新疆是一個多民族的邊疆地區,歷史上也是多民族文化、宗教融匯、交流的地區,民族成分多、文化和宗教交匯,造成了這個地區文化很難達到高度的統一,因此在新疆加強中華文化的認同尤為重要。大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棟梁和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其素質的好壞對祖國的未來的發展有重要影響,因此要加強新疆地區的中華文化認同,就要牢牢抓住高校這一陣地。
一、新疆當代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文化認同的現狀及危機
第一少數民族學生由于受到歷史、語言、習俗、宗教、生活環境等影響,片面重視本民族文化而對中華民族整體文化缺乏了解,或了解不深入。新疆地域遼闊,自然環境惡劣,交通不便,這就造成了少數民族群體之間交流范圍窄,封閉性較強,加之長久以來經濟欠發達,缺乏與外界聯系的媒介,又由于少數民族,尤其是南疆的少數民族漢語水平不高,了解社會、認知社會的的能力不夠,這些原因導致他們與社會的脫離,很難接受新思想和新觀念。總體而言,新疆高校少數民族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不夠。
第二部分地區存在,片面地把中華文化歸結為漢民族文化,而對各少數民族文化缺少應有的重視,同時也造成了少數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誤解,認為中華文化就是漢民族文化,中華民族就是漢民族,這造成了少數民族對中華文化認同的缺失。
二、解決新疆當代少數民族大學生文化認同危機的應對措施
第一,革新教育理念,轉變“加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就是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傳統思想認為,加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就是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要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課程設置里,多加入相關課程,以思想政治工作代替思想政治教育,這就造成了對學生的人文素質、思想品德教育是思想政治課的任務,而與其他學科無關的錯誤思想。對學生的人文情懷的培養應該體現在任何學科中,而不是單一體現在思想政治課中。
第二,通過第二課堂的形式,營造文化氛圍。第二課堂是課堂教學補充與延伸,作為一種隱性課程,以其內容的豐富和形式的自由,已日益成為培養學生的有效途徑之一。高校可舉辦“文化大講堂”等講座,邀請專家進行中華文化的知識講座,營造良好文化氛圍。設置書法、繪畫、民間手工藝制作等實踐課程,邀請民間手工藝者進行現場的演練及教授,既可以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素質,又可以起到傳承民族文化的作用。
第三以重要傳統節日為契機,大力弘揚中華文化精神。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凝結著深深的民族感情和民族精神,是中華文化精髓的體現,利用各種有意義的傳統節日進行教育,可以起到寓教于樂的作用。漢民族最具有廣泛性和代表性的民族傳統節日有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中華傳統文化組成除了漢民族傳統文化外,還有別具特色的各少數民族傳統節日,共同組成了一副生動活潑的民俗節日畫卷。首先應該以傳統文化為契機開展各類的宣傳和實踐活動,吸引大學生參與,例如知識競賽、演講比賽、民族歌舞聯誼等。其次要加強民族間的了解,可以采取民族間互相學習民族文化的方式。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對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優秀傳統,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必然要求;運用傳統節 日弘揚民族文化優秀傳統,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優秀傳統,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的必然要求;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優秀傳統,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必然要求。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社會發生的激烈的變革,人們的交往方式和情感表達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作為引領先進文化發展方向的高校要走在時代的前列,改革教育理念,用先進而富有感染力的大學精神,熏陶和培養著新時代的學子們;采取靈活有效,而又深入細致的各類活動,吸引大學生,主動認識、了解、熱愛中華文化,認同中華文化,成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者。
參考文獻:
[1]《文化研究導論》2004年版,阿雷恩·鮑爾德溫等著,陶東風等譯,高等教育出版社.
[2]《文化學概論》2003年版,陳華文著,上海文藝出版社.
[3]《民俗學概論》2005年版,鐘敬文編著,上海文藝出版社.
[4]《中國民俗文化學導論》2007年版,仲富蘭著,上海辭書出版社.
基金項目:
關鍵詞: 特殊節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創新
引言
中國高等教育正處于全球化與科技主義的裹挾之中,節日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嚴重缺失引來特殊文化教育需求的強聲呼喚,實施強勢的文化教育已成為新的教育共識。如何用特殊節日來開啟當代大學生的心智?現代高等教育如何把世界文化的精髓通過教育的手段加以內化,以克服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因世界優秀文化的缺失而帶來的精神和修養的貧乏?這是中國高等教育在文化創新背景下一個無法繞開的話題。
1.特殊節日的內涵
特殊節日包括傳統節日和外來節日,反映了不同民族在一定時期的文化心理、審美情趣和價值觀念。它是人們通過對自然的把握而形成的,包括固定的節氣和特定的文化活動。
1.1傳統節日基本介紹及特點。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它們都是通過歷史傳承下來的。有的表達了人們對歷史人物的紀念,有的是為了配合農業生產和勞動生活,有的來源于神話傳說,有的傳達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愿望。總之這些傳統的節令風俗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的經濟狀況、生活習慣,體現了親情、團聚及偉大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禮儀等,不僅構成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且承載著中華民族文化淵源的基因,是一份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
中國的節日有很強的內聚力和廣泛的包容性。一到過節,舉國同慶,這與我們的民族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一脈相承。中國古代的節日,大多和天文、歷法、數學及后來劃分出的節氣有關。到戰國時期,一年中劃分的二十四個節氣已基本備齊,后來的傳統節日全都和這些節氣密切相關[1]。
1.2外來節日基本介紹及其特點。
外來節日有我們熟悉的圣誕節、萬圣節、情人節等,它們都是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傳統文化通過文化交流等各種形式傳到中國。雖然歷史并不悠久,但對中國文化產生了一定的沖擊和碰撞,對中國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影響較大。
外來節日雖然遠不如傳統文化對中國價值觀念的影響深遠,但其新穎的節目形式、豐富多彩的節日活動還是吸引了許多人的眼球。
2.將特殊節日融入高等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意義
2.1對于文化而言。
傳統節日是一個綜合性的文化載體,積淀著民族的信仰、倫理、情感,留存著獨特的民族文化記憶,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是維系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的重要精神紐帶[2]。在當代高等思想政治工作中引入傳統節日因素,有利于當代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了解,從而促進其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
西方節日在中國越來越受到人們,尤其是年輕人的青睞,其主要原因是西方發達的經濟、政治及媒體商家的宣傳。西方文化的傳入使中國人更加全面深刻、近距離地認識西方世界,加深對西方文化的認識。因此,慶祝西方節日不僅會拉近東西文化的距離,而且會喚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關注,進而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健康發展。
2.2對于當代中國的高等教育而言。
將特殊節日融入高等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以彌補高等教育中文化因素的不足,有利于高等教育汲取文化的營養,最終推動當代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從而培養出國家需要的人才。
多多慶祝特殊節日,在高等教育中引入文化因素,首先可以豐富當代大學生的課余生活,給他們的大學生活增添了不少亮點,讓他們在學習的同時也獲得娛樂。其次可以擴充當代大學生的知識,拓寬他們的視野,使他們領略不同文明的各自魅力,學習其中的優秀文明,進而發展成為全面的人才。在傳統節日中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西方節日中的異域文化,兩種文化互為表里,共同塑造大學生對文化的深刻認知。更重要的一點是,將特殊節日融入高等思想政治工作中即發揮文化因素在中國高等教育中的作用,這可以突破傳統教育模式中的諸多弊端,促進當代高等教育的偉大變革,完善當代高等教育模式。傳統的教育模式往往只注重培養學術型人才,而忽視學生的綜合素質,被融入了特殊節日因素的新型高等教育模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克服這一弊病,從而推動中國高等教育的騰飛。
綜上所述,特殊節日是當代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將特殊節日融入高等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可以促進當代中國文化事業的大繁榮,另一方面可以推動中國高等教育的全面進步。
3.將特殊節日融入高等思想政治工作的做法
3.1準確把握節日的文化內涵,深入挖掘節日的教育價值。
近年來,節日的文化內涵流失現象日益嚴重。在傳統文化方面,人們只注重“吃”文化,卻忽略了節日的真正的內涵;而對于西方文化而言,人們愈發注重享受節日帶來的快樂,卻從未真正了解節日的來源及精髓等。然而,不了解文化內涵如何體驗到節日的意義?如何從中獲得感悟?更別說提升自己了。于是,過節成了一個空口號,一個擁有華麗外衣的空架子。對此,高校應當采取適當措施,使大學生準確把握節日的文化內涵,并從中獲得教育。第一,高校應加強對節日文化內涵的理論研究,首先保證教師群體對節日文化有較為深刻的理解。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穿插講授有關知識,給同學們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第二,高校可以請相關專家開展知識性講座,糾正同學們的錯誤觀念,彌補他們在對節日文化內涵理解中的不足。第三,高校可以在本校內部舉辦一些活動,例如節日文化內涵的知識競賽,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并深入挖掘節日的文化內涵,加深對節日文化內涵的理解,這將會比被動學習更有效果。
再此,值得注意的是,在把握節日文化內涵時,還要懂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管是傳統文化還是西方文化,都或多或少地有著一定的局限性。高校要懂得批判吸收,根據其深入挖掘節日教育價值的需要,對節日文化內涵進行區分,有選擇性地保留并加以發展,以達到最佳效果。
3.2強化節日儀式和典禮在節日活動中的重要角色。
當前,大多數高校對特殊節日采取自由放任的方式,很少有高校舉辦一些大型活動來宣揚節日文化,更不必說正式的節日儀式和典禮。然而,儀式和典禮的作用卻不可小覷。第一,儀式和典禮較為正式、浩大,可以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第二,也是更為重要的一點,儀式和典禮較為莊重,要求和諧統一,它以有形闡釋了無形的節日文化內涵,在不知不覺中對學生產生了深刻影響。同時,儀式和典禮營也造出了一種特殊的氛圍,使同學們在這種氛圍中進行感悟、深思,從而得到提升,達到高校的教育目的。對此,高校應注重豐富節日儀式和典禮中的藝術因素,使其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另外,高校還應注意節日儀式和典禮時間和地點的確定。一個好的環境可以為活動增添色彩,使其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時間和地點不適宜,則會影響大家的積極性與關注度,只能事倍功半。所以說,高校要從實際出發,根據不同特殊節日的不同文化內涵來選定不同的時間和地點,萬萬不能出現選定地點、時間與節日文化內涵完全不符的情況,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效果將大打折扣。
3.3豐富活動內容,創新活動形式,精心打造節日文化品牌。
沒有豐富的內容,沒有創新,再有意義的特殊節日也只如繡花枕頭,只是一潭死水。因此,高校不僅要宣傳節日文化,而且要懂得如何宣傳,如何使節日文化最大程度地被接受。在單調的大學生活中,活動便成了大學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活動多得已使人眼花繚亂,要想在眾多活動中脫穎而出,就必須有豐富的活動內容和新穎的活動形式。豐富的內容使得活動不至于很空洞,可以給人一種充實的感覺,使人樂于參加活動,接受特殊節日的文化的熏陶。而創新活動形式不僅為節日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迎合了現在年輕人喜歡追求新奇的心理,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在文化軟實力日益重要的今天,打造文化品牌漸漸被提上日程。作為培育國家人才的基地,高校顯然不能落于人后。除了豐富活動、創新活動形式外,還要有選擇地將部分節日作為重點進行節日文化品牌的打造。對此,不僅高校中的高層領導、教師可以發揮作用,學生們也可以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全校上下可以發起策劃書大賽,調動全校師生的積極性,使同學們主動融入高校將特殊節日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中,得到前所未有的收獲――不僅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而且提升自己的能力。
4.結語
特殊節日包含著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和靈魂,包含著我們祖先對宇宙和人生的透徹認識,也包含著異域文明的魅力。將特殊節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拓寬同學們的視野,促進高等教育的發展,推動文化的全面繁榮。讓特殊節日走進高等教育是當代教育工作的重點內容,實現這一舉措的完成將會從文化及教育兩方面促進社會的發展。從理論與實際來看,通過各種措施的實行這個目標可以實現。
參考文獻:
[1]張海英.中國傳統節日與文化[M].山西:書海出版社,2006:114.
無論在中國還是西方國家,習語的運用都非常頻繁。因為習語言簡意賅,而且形象生動、意味深長,給人美的享受。但同樣的習語中西方的表述卻也有很多不同。如果我們不了解西方文化,在翻譯這些習語時就會鬧出很多笑話。比如形容雨下得很大,中國人用“滂沱大雨”表示,而英語卻用“raincatsanddogs”來表示,如果不知道這句話的典故由來(在挪威神話中,貓被認為可以影響天氣。而狗和狼則是風暴神歐丁的隨從,其中狗是“風的象征”,“catsanddogs”用來形容雨之大,最早出現在理查德-布羅姆1652年創作的劇本《都市智慧》中:“Itshallraindogsandpolecats.”)我們就可能就難以理解其意。再比如,比喻亂花錢我們一般用“揮金如土”來表示,而在英語中卻是“spendmoneylikewater”。
二、如何把西方文化融入英語教學
從以上西方文化的特點,我們不難看出,要想教好英語,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相互結合是非常重要的。語言既作為文化的一部分,又受到文化的影響和制約。一樣的字、相同的詞對不同的國家來說,是具有不同意義的。這就要求作為英語教師的我們在進行英語教學時,不僅要進行語音、語法和詞匯的教學,還要讓學生了解其文化背景,盡最大努力把西方的文化融入到我們的英語教學中來。那么如何才能把西方文學與英語的教學融合在一起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在教學中,英語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西方文化意識,理解語言背后的文化蘊含。同時教師還應適當拓展和比較中西文化的差異,以解釋這種差異現象的由來。比如,在教學lion這個單詞時,老師不妨向同學們介紹這一單詞在西方文化中的含義:在西方,lion是百獸之王,是“勇敢、兇猛”的象征。英國人以lion作為自己國家的象征,TheBritishLion指的就是英國。英語中有許多與lion有關的習語,如comeinlikealionandgooutlikealamb、lion’sskin(狐假虎威)、lion’smouth(落入虎口)、lion’sprovider(為虎作倀)等。可見,有關lion的習語在譯成漢語時,習慣上被譯成“虎”,這就是中西方文化中對誰是百獸之王的認知差異。
2、教師要給學生提供一些了解英語國家文化的途徑和渠道,指導學生閱讀一些西方文學作品,如《格列佛游記》、《夏洛的網》、《安徒生童話選》等等,為學生創造一個文化語言環境,開展一些讀書活動,還可以讓學生收集和利用一些有關英語國家的物品和圖片,以獲得較為直觀的風土人情方面的知識。這些都有利于學生體驗和感受不同國家的文化,強化學習西方文化的意識,其用英語思維的能力也會相應得到提高。
3、通過專題講座、知識競賽、觀看國外經典影片等活動進行西方文化的融入。課堂教學時間畢竟是有限的,我們不能僅僅依靠課堂四十五分鐘來完成這一長期且又艱巨的任務。這就要求教師采取多種方式鼓勵學生學習了解西方文化,比如教師可以開設《中西文化之比較》的專題文化講座、組織“西方文化與英語知識競賽”、組織學生觀看西方經典影片,利用電影電視引導學生觀察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現狀等。這樣不僅能增進學生對西方社會文化背景的了解,還能培養其跨文化意識,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思維和創造能力。
在調查對象中,4.83%的學生認為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十分了解,62.97%的學生認為自己還算了解,27.91%的學生認為自己不是很了解,4.29%的學生認為非常不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對于了解傳統文化的是否受高中文理分科影響方面,12.69%的學生認為文科生受到的傳統文化教育相對較多,24.63%的學生認為文科生對傳統文化比理科生更感興趣,而27.61%的學生認為理科教學中也滲透著傳統文化,35.07%的學生認為對傳統文化的知曉與個人喜好有關,受文理分科影響較小。對于談到傳統文化首先聯想到的內容,傳統節日、傳統文學作品和儒家思想居前三名,分別為27.61%、23.36%和21.10%,而傳統美食和傳統建筑僅占8.83%和19.10%。21.92%的學生對手工藝類型的傳統文化較感興趣,38.32%的學生對傳統飲食文化較感興趣,25.54%的學生對傳統文學的戲劇、詩歌、小說等較感興趣,14.22%的學生對傳統文化中科學技術的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知識較感興趣。對于學習傳統文化的渠道,11.43%的學生通過教材,34.64%的學生通過電視、網絡、報刊雜志等,19.82%的學生通過老師,21.34%的學生通過父母長輩,11.70%的學生通過朋友,還有1.07%學生通過展覽等。被調查者中,有12.12%的學生完整地讀過四大名著中的一部,37.61%的學生完整讀過兩部,10.16%的學生完整讀過三部,9.62%的學生完整讀過四部,還有30.49%的學生沒有完整讀過一部,僅有所涉獵。此外,25.27%的學生認為中國傳統文化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36.22%的學生認為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32.57%的學生認為中華傳統文化既有精華又有糟粕,5.94%的學生認為中華傳統文化體現了中國的落后和封建。
2我國社會傳統文化發展現狀
當問及當前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時,39.00%的學生認為在義務教育及中學教育中已經缺失,過度重視升學考試;28.35%學生認為是學生本身對傳統文化缺乏興趣;9.10%的學生認為義務教育教材編排不合理;8.39%的學生認為傳統文化不符合現代生活方式,難以發展;還有15.16%的學生認為整個社會沒有形成學習傳統文化的氛圍。當問及中國傳統文化與其他文化相比時,14.36%的學生認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其他文化無法與其相媲美;76.41%的學生認為各國文化均有優勢,可相互借鑒;4.79%的學生認為外國文化更加優秀。17.10%的學生認為麥當勞和肯德基文化對傳統文化產生了很大影響,24.53%的學生認為沒有影響,47.00%的學生認為影響不大,9.10%學生認為日常生活離不開。對于當今孔子的儒家思想已經沖出國門,在國外掀起了一股“儒家熱”,但是在國內卻倍受冷落的現象,10.38%的學生認為這是一種正常的文化現象;35.30%的學生認為這是一種文化的畸形發展,我們應積極糾正;29.29%的學生認為這反映出中國人對傳統文化的保護不力;25.03%的學生認為這說明中國人對本土文化了解很淺薄。對于高考降低英語考試比例的說法,20.50%的學生表示十分贊成,43.88%的學生表示反對,29.73%的學生無所謂,5.89%的學生表示愿意服從政策安排。對于一些高校將英語四六級與學位掛鉤的現象,19.54%的學生表示贊成,36.81%的學生表示反對,29.79%的學生表示無所謂,13.86%的學生表示服從學習安排。當問及可以選擇語言考試種類,27.72%的學生選擇了英語作為研究生入學考試科目,21.23%的學生選擇了日語,32.46%的學生選擇了醫古文,18.59%的學生表示無所謂。
3西方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當問到更樂于參加春節、清明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活動還是圣誕、情人節等西方節日活動時,65.68%的學生傾向于傳統節日,34.32%更傾向于西方節日。當問及對“當代大學生熱衷于西方節日而冷落了中國傳統文化”這一說法的看法時,4.26%的被調查者認為現在很多年輕人崇洋,中國傳統文化已被西方文化所取代;5.85%的被調查者認為現在大學生更熱衷中國傳統文化,西方節日才受冷落;19.15%的學生認為西方節日可以帶來新鮮感,大學生喜歡嘗試新事物,只是一時流行;70.74%的學生認為“洋節流行”只是表面現象,因為傳統節日的慶祝形式嚴肅內斂,大學生才通過慶祝西方的節日進行娛樂、宣泄情緒,其實中國傳統節日的核心地位并沒有動搖。
4高校傳統文化普及和推廣情況
52.11%的學生知道北京中醫藥大學已經開展了四屆傳統文化節;40.71%的學生知道有傳統文化節,但不知道已經開展了幾屆;還有7.18%的學生不知道北京中醫藥大學有傳統文化節。被調查的學生中,29.27%的學生參加了傳統文化節中的經典誦讀活動,24.39%的學生參加了漢字聽寫大賽,17.69%的學生參加了相關社團體驗感悟活動,10.37%的學生參加了謄寫大賽,13.57%的學生參加了傳統文化狀元榜知識競賽活動,還有4.71%的學生未參加任何活動。當問及本校傳統文化的教育成效時,15.99%的學生認為效果顯著,58.92%的學生認為效果一般,19.52%的學生感到收效甚微,5.57%的學生認為沒有效果。8.00%的學生認為平時的課堂教學,教師經常講解涉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常識,74.09%的學生表示只有個別科目教師講解,12.23%的學生表示教師很少講解,5.68%的學生認為教師完全沒有涉及傳統文化相關知識的講解。當問及所在的大學進行的有關傳統文化的教育形式時,17.46%的學生表示接受所在大學傳統文化的課堂教學,31.26%的學生參加了學校組織開展的傳統文化各類活動,39.93%的學生參加相關社團活動,還有11.35%的學生認為所在大學傳統文化教育方式嚴重不足,無法滿足學生需求。對于是否希望所在高校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時,7.31%的學生表示不希望,理由是擔心增加課業負擔;20.91%的學生希望開展一些校內外的關于傳統文化的宣傳活動;67.07%的學生希望所在大學能開展一些有關傳統文化的課程,如書法選修課、國畫選修課等;還有4.71%的學生希望學校開展不同的體驗活動以豐富傳統文化教育形式。當問及中醫藥院校是否應該有傳統文化相關課程時,57.45%的學生認為非常必要,19.22%的學生認為沒有必要,13.92%的學生無所謂,還有8.35%的學生表示服從學校安排。在對30名相關課程和輔導員教師的訪談中,有90%的教師認為十分必要,10%的教師認為服從學校整體教學安排。對于所在的學校是否專門開設涉及“中國傳統文化”的課程,49.1%的學生肯定開設了相關課程,而50.9%的學生否認學校開設了相關課程。對于現行教材中涉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份量方面,5%的學生認為過多,不能完全接受;28.35%的學生認為尚可,基本能夠理解;32.85%的學生認為很少,不能滿足需求;還有33.8%的學生表示無法判斷。當問及哪些課程包含“中國傳統文化”內容時,21.16%的學生認為是語文科目,26.67%的學生認為是哲學科目,7.2%的學生認為是外語科目,20.85%的學生認為是音樂、美術、書法等藝術課程,24.12%的學生認為是歷史科目。8.29%的學生認為課堂教學類型的“中國傳統文化”的課程教育效果最佳,29.34%學生認為實踐課程效果較佳,28.42%的學生認為理論課和實踐課相結合效果較佳,22.27%的學生認為第二課堂活動效果較佳,11.68%的學生認為相關競賽活動效果較佳。對于何時應該進行傳統文化的教育,17.71%的學生認為應當從幼兒園開始,25.28%的學生認為應當從小學開始,7.93%的學生認為從初中開始,5.54%的學生認為應大學開始,23.24%的學生認為應當從研究生開始,10.2%的學生認為應當貫穿教育全過程,還有10.10%的學生認為應憑個人興趣愛好自學,無需納入教育體系。當問及中國是否應該加強外國人士申請在中國求學或工作,對其中文語言等級考試要求,類似中國人出國考托福、GRE和雅思考試,53.1%的學生贊成,24.9%反對,22%的學生表示無所謂。
5教師對加強傳統文化的教育和推廣方面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