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06:1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中歷史唯物史觀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多元史觀引入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的必要性
歷史觀是指人們看待歷史的角度,它能夠幫助我們正確認識和理解人類的歷史發展進程。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應當重視對學生正確歷史觀的培養,這既符合歷史與社會課程標準倡導的教學理念,也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發展需要。
作為一門綜合課程,歷史與社會“力求遵循唯物史觀,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順應當代社會發展,著力培養學生的國家認同、全球視野和環境意識,為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奠定基礎”。課程標準倡導培養學生的多元史觀,即在堅持歷史唯物史觀的前提下,借鑒和吸納新的史學觀點,如全球史觀、生態史觀、社會史觀、文明史觀等。用多元史觀來選擇史料、解讀史料,對教材進行綜合把握,既是教師進行歷史教學的前提,也是提高學生歷史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發展的基礎。
從初中生的心理發展需求來看,他們正處于青春期,處于感性思維到理性思維的過渡階段,所持的觀點容易偏激片面,會對主流觀點表現出不信任與排斥的情況,所以在初中歷史與社會的教學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科學、多元的歷史觀。在具體教學中,要注意“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引導。如新課程注重培養學生 “運用比較、分析、綜合等方法,探究、解釋歷史和現實問題;運用辯證的、發展的觀點認識歷史進程,評估人們做了什么、能做什么、該做什么”,以此來增強學生對“國家的認同感、歸屬感、自豪感”。因此,對史料的多元解讀、樹立科學的歷史觀是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歸宿。只有這樣,才有利于正常教學的開展, 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多元史觀在歷史與社會教學中的滲透
“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正確歷史觀點的形成必須選好史料,因為史料是進行歷史思辨的基本素材和對象。那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如何正確地選擇史料、滲透多元史觀,從而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筆者以人教版《元朝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拓展》的教學為例,來探討這些問題。
通觀教材和課程標準,其突出體現的史觀有唯物史觀、全球史觀、現代化或近代化史觀、文明史觀。此外,還有革命史觀、社會史觀等。其中,唯物史觀認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是一對基本矛盾;全球史觀側重認為人類歷史是一個整體,是從分散發展到整體發展演進的歷史,世界上每個地區的每個民族和各個文明都處在平等的地位;現代化或近代化史觀側重理解人類歷史包括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是由傳統的農業社會向近代工業社會轉變的;文明史觀認為人類歷史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從縱向看,包括采獵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從橫向看,包括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元朝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拓展》一課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與文明高度發展的重點與難點。對蒙古擴張、行省制的建立、中外交流的評價是這一課的重點內容。由于史觀不一樣,角度不一樣,學術界的評價也不一樣。因此,以《元朝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拓展》為例,如何運用多元史觀進行教學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在該課教學中,筆者有意從不同史觀的角度選擇史料,進行全面解讀。這既有利于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又培養學生批判地看待歷史問題、發展歷史思維的能力。
對蒙古擴張的評價,從革命史觀的角度可以選擇下面的史料:
兩河、山東數千里,人民殺戮幾盡,金帛、子女、羊畜牛馬席卷而去,屋廬焚毀,城郭丘墟。
――《續資治通鑒》
根據史料,可以讓學生分析以下問題:史料中提到蒙古在擴張過程中造成了什么影響?通過對這段史料的分析,學生不難發現,在蒙古族的擴張當中,中國中原地區遭到摧殘,兩河、山東人民遭到滅頂之災,財產被掠奪,房屋被燒毀,造成中原地區人民家破人亡,社會經濟停滯,生產被破壞。
對中外文明交流的解讀,從全球史觀的角度可以選擇下面的材料:
材料一
由于交通暢通,……許多中國古代的科技文化成就,都在這一時期傳播到世界各地。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教科書
材料二
有人認為,由于有了蒙古人,人類才第一次擁有了世界史,而蒙古人的倔強不拔、勇猛無敵的精神和機智敏捷的性格塑造了偉大的成吉思汗。同樣,我也贊成一些人的評價,網絡還未出現的七百年以前的蒙古人卻打通了世界各國的關系,建立了國際往來關系。
――韓國前總統金大中
兩段材料都論述了中外交流的盛況。通過材料分析,學生可以認識到蒙古的擴張雖然給中國和亞歐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但從全球史觀的角度來看,蒙古在擴張過程中以及元朝建立后采取的措施,客觀上為打通中西交通、促進中西文化交流起了積極作用。
對民族融合的學習,從文明史觀角度可以選擇下面的材料:
材料一
元時,漢人進入黎族地區定居,漸漸地與黎族同化。同時,不少黎人已經“半能漢語,變服入州縣墟市,人莫辨焉”。
――《青陽先生文集》
材料二
元世祖滅南宋統一全國后,很多西來民族已遍布塞北、中原和江南。所謂:“迄元世,其人遍于四方,皆守教(伊斯蘭教)不替。”
元時回回遍天下,至是居甘肅者甚多。
――《明史?西域傳》
運用這兩段史料時,可以讓學生探究“元代大融合體現在哪里”,從而使得學生能夠認識到中華民族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而元代是民族融合的重要時期,多個民族長期雜居相處、互通婚姻,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回族。因此,元的統一為中華民族整體形成作出了重要貢獻。
另外,在對成吉思汗的人物評價上,可以適當補充成吉思汗生平事跡,引導學生結合蒙古擴張、中外交流、民族融合等學習內容,展開“成吉思汗是神還是是魔”的討論。通過爭辯,學生會對成吉思汗有更加客觀、全面的認識。這樣也可以培養學生運用唯物史觀,全面地看問題、多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而不是簡單機械地照搬“一分為二”的人物評價方法。
三、運用“多元史觀”進行教學的注意事項
(一)運用多元史觀,應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用多元史觀來合理選取材料,培養學生的思維,要注意合理整合教材,選取的史料應該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如初中學生對古文接觸不多,學習文言文有難度,所以教師應該注意將材料簡化,或引導學生解讀。此外,應選擇描述史實的第一手史料,盡量不用帶有結論性或主觀傾向性的史料,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歷史學習思維和獨立思維能力,避免灌輸歷史定論。在講解過程中,教師也不能只講史觀理論,而應該將材料與史學的觀點結合起來,設置有梯度的問題,化難為易,讓學生對史觀有深刻的認識,從而能夠在今后的學習中進行知識遷移,舉一反三。
(二)多元史觀應該靈活運用,有機結合
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文化包括人類創造的全部物質和精神文化的總和,通常分為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狹義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其產生發展的歷史即是精神文化史,主要包括科學技術史、學術思想史、文學藝術史、宗教史、社會史、教育史等等。此文中初中歷史課標中的文化史主要是指以上狹義的精神文化史,所包括的“內容標準”或“課程內容”,也兼及考古發現的史前文化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社會生活與習俗等。
價值取向,就是人們在一定場合以一定方式采取一定行動的行為傾向,它來自行為主體的價值體系、價值意識[1]。文化史“內容標準”呈現的內容是課標編制者在唯物史觀指導下多種歷史觀選擇的結果,如現代化史觀、全球史觀、文化史觀、社會史觀等,體現了現代化、國際化、社會化、政治化等文化價值取向。比較古今中外各類文化史,其中存在傳統與現代、本土與國際、科學與人文、社會與政治等文化價值取向差異。
一、分布情況與統計分析類目、單位的確定
(一)分布情況
舊初中歷史課標中文化史內容要點以主題的形式集中呈現,其中中國與世界的古代、近代、現代六個板塊都有科學技術和思想文化的學習主題;新初中歷史課標中文化史內容要點則是按照歷史朝代的時序性分布在各個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課程內容”之后,分散呈現。
(二)統計分析類目
根據初中歷史課標的內容呈現,可以將文化史分為中國古代文化史、中國近代文化史、中國現代文化史、世界古代文化史、世界近代文化史、世界現代文化史六個板塊,每個板塊又分為學術思想、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宗教、教育、社會生活六類。
(三)統計分析單位
以課標中的具體“內容標準”(或“課程內容”)為單位,如舊課標中的中國古代學術思想“知道孔子,了解‘百家爭鳴’的主要史實”就是一個單位,包括“孔子”、“百家爭鳴”兩個知識點,統計分析以上各類文化史的內容標準條數和知識點個數及其所占比例。
二、統計數據結果
新舊課標中呈現的文化史內容標準的條數以及知識點個數統計結果如表1:
根據表1可以看出,中國文化史、世界文化史的內容標準條數及其所占的比例都在減小,其中中國古代文化史減少幅度較小,中國近現代文化史減少幅度較大,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在初中歷史課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古代文化史個數有所增加,世界近代文化史下降的幅度最大,表明目前對世界近代文化史的關注減弱、重視世界古典文化是學界的共識;中國文化史減少的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國文化史在中國史中的百分比仍然小于世界文化史在世界史中的百分比,由此可見,國際化的文化意識比較明顯。
從表2、表3我們可以發現,新舊初中歷史課標中國文化史知識點個數從古至今的變化呈平行下降的狀態,世界文化史知識點個數從古至今則是古代不變、近代增加、現代下降,近現代的下降也處于平行的狀態。新舊課標比較,中國文化史下降的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外現代文化史的知識點個數都是最少,比例也最小,由此可見,現代文化史的內容比較薄弱,有待增加。
根據表2、表3,科學技術在中國古代文化史中的比例最大,占主要地位,由此可見,隱含著重視科學技術史的思想,有偏重科學主義的文化價值取向。其次是文學藝術,排第二位,其用較大比例突出了我國古代文學藝術的成就,因為它深深地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文化發展和延續,反映出了注重文化的傳承。
中國近代文化史中近代科學技術從有到無的變化,表明這一時期的科學技術遠不及思想政治、社會等領域重要。加之,近代的思想文化、文學藝術具有救國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時代情懷,其中的“資產階級改良思想”“”“新文化思想”“革命文學”等都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政治性的文化價值取向很明顯。社會生活的百分比雖減少,但仍體現了關注社會生活的文化價值取向。
中國現代文化史中社會生活的百分比大幅度下降,思想文化大幅度上升,科學技術略有上升,可見科學技術仍然受到重視,同時與人們生活相關的社會生活史也受到了關注。然而,文學藝術與教育知識點的缺失,顯示了在現代精神生活價值取向的模糊性和對教育追求的迷茫性。
世界古代文化史中三大宗教的地位不可動搖,世界古典文化仍然占有重要地位,文學藝術下降的比例最大,但關注到了教育(中世紀的早期大學)。然而由于社會生活知識點缺少,使得學生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地方古代的社會生活。
世界近代文化史中科學技術占的比例最大,突出了科學技術在世界近代化進程中的作用,由此可見,科學化的文化價值意識在世界近代文化史中占有主導地位,而教育、社會生活等知識點的缺失,反映了價值取向的偏頗會導致對歷史文化認知的偏頗,在工業社會里科學技術的作用最為關鍵,但是同時期教育作用的發揮、社會生活的變化、新的社會問題的出現是不能忽視的。
在世界現代文化史中科學技術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現代社會日益突出的問題更是關注的重點,社會化的文化價值取向日益明顯。
三、結論與思考
(一)結論
1.傳統的文化價值取向不可動搖
對新舊課標古今中外的文化史內容標準條數進行比較,可以發現,中國古代文化史在中國古代史中所占的比例大于中國近代文化史在中國近代史中所占的比例和中國現代文化史在中國現代史中所占的比例,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取向非常的明顯。世界古代文化史在世界古代史中的比例大于世界近代文化史在世界近代史中的比例和世界現代文化史在世界現代史中的比例,重視世界古典文化的價值取向也十分突出。中外古代文化史是人類早期創造的輝煌燦爛的文化,在古代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對后來以至今天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體現了“傳承人類文明的優秀傳統”的價值要求。因此,重視傳統文化史的文化價值取向不能改變,也不可動搖。與此相比,中外近現代文化史在近現代史中的百分比則較小,受到重視的程度不如古代文化史,現代化的文化價值取向較弱。
2.國際化的文化價值取向日益突出
中外文化史內容標準條數及知識點個數進行比較,可以看出,中國文化史比例下降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國文化史在中國史中的比例小于世界文化史在世界史中的比例,世界文化史受到的重視程度大于中國文化史,重視中國本土文化的意識弱于重視世界文化的意識。在學習世界史的過程中多學習世界文化史,體現了以開放的心態接受世界各地多元文化的意識,也體現了當今時代培養學生的國際意識的要求。
3.科學化的文化價值取向是時代的主旋律
科學技術在近代文化史中所占比例最大,占據主要地位,在現代文化史中關注的重點雖有所轉移,但是依然是至關重要的內容。在中國古代各類文化史中科學技術的比例最大,而在中國現代文化史中科學技術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可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念已經深深植入歷史課程中,這凸顯了崇尚科學這一時代主旋律的文化價值取向。
4.社會化的文化價值取向是關注的生長點
在社會現代化進程中,受到關注的不僅僅是政治和經濟問題,還包括一些與人們生活接近的社會問題。相關的知識點在中國史中古今都有,世界史中則是古代、近代沒有,現代有;中外比較中國史中較多,世界史中較少。社會問題等相關知識點的出現,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歷史社會、現實社會及文化史的社會性。從社會的角度去認識和關注歷史,反映了社會對學習者的新要求。
5.政治化的文化價值取向是靈魂
政治是文化產生的重要背景,也是文化史選擇的重要背景,新課標明確提出“在唯物史觀的指導下,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傳承人類文明的優秀傳統,使學生了解和認識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更好地認識當代中國和當今世界”,以“培育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公民”[2],可見政治化的文化價值取向指引著文化史內容的選擇,滲透于整個歷史課程。
6.人文精神的文化價值取向是歸宿
選擇歷史文化的精華讓學生學習,是為了學生不僅能夠繼承優秀的文化傳統,還能夠全面發展。文化史中有很多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無窮智慧的歷史人物及其思想著作等,是提高學生人格魅力、道德品質和人文素養的好素材。文化史本是有智慧之人的創造杰作,也是培養有智慧人的源泉,從人類的智慧中吸取精華,使學生得以更加全面地發展。這些人類文化所體現的根本精神,也就是文化史價值取向的歸宿。
(二)思考
新課標中文化史的價值取向多元,主要包括上述幾種價值取向,然而受課程觀、學生觀、教學觀、歷史觀、編寫體例等因素的影響,各種文化價值取向會有所偏重,難以達到理想的平衡狀態或者應然的狀態,這就需要思考以下兩個問題。
一、緊扣考綱,立足課本,把握專題主線,突出主題化
從對近幾年中考歷史試卷的分析不難看到,其立足點依然是基礎的歷史知識點、主干知識、歷史階段特征以及歷史常識,因此復習時要做到依“綱”據“本”。“綱”即《歷史課程標準》和《中考歷史考試說明》,“本”就是歷史課本,復習時《中考歷史考試說明》和歷史課本不要分離,要結合使用,以“綱”為指揮棒,“本”為載體。
專題復習是圍繞某一中心問題對教材知識進行重組,讓學生形成與專題相關的歷史知識體系,培養學生對歷史的整體感知,進而增強其認識歷史事物的本質和歷史發展規律的能力,因此在確定主題時要抓住初中歷史的主干知識。例如,在對九年級下冊第1到11課進行課本整合專題復習時,筆者將主題設定為“20世紀美日關系”。確定主題后,把握專題主線同樣也至關重要,不但便于提煉專題學習要點,寫好專題復習提綱,還能深化學生的歷史認識,提高審題、答題技巧。
二、分析探究,注重情感教育,突出歷史學科的思想性和人文性
專題復習也要重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達成,注重情感教育,充分體現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發揮歷史學科的教育功能,引導學生正確地考查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專題復習應堅持用唯物史觀闡釋歷史的發展與變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引導學生客觀地認識歷史,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提高人文素養。在“20世紀美日關系”中,通過對課本的重新整合,學生在學習20世紀不同時期的美日關系的基礎上感悟歷史。教師設置問題:“學習了20世紀的美日關系,你有何感受?”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分析探究,認識到:國家利益是國家外交政策的根本出發點;只有壯大本國的國家實力,才能避免被侵略,所以我們應該放眼全球,善于學習,以提高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
三、注重歷史與現實的聯系,力求情境化,突出歷史學科的綜合性
將歷史問題與熱點問題結合起來是中考的重要特點,同時也是讓學生保持新鮮感,提高復習課關注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專題復習“20世紀美日關系”中,筆者在確定主題時就重視時事熱點和歷史知識的聯系和整合,以熱點問題帶動歷史知識,以歷史知識豐富社會熱點,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把課堂知識延伸到社會熱點中去,將捕捉到的反映當前國際時政熱點的問題――美日關系與學科教材主干知識建立聯系,幫助學生形成知識框架,同時把知識學活、用活、內化、遷移,以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在本專題的導入部分,由與美日有關的漫畫切入,聯系分析近期與美日有關的時事熱點,拉近歷史與學生生活、社會實際的距離,進而發揮歷史學科學以致用的功能。
關鍵詞:初中歷史;板塊教學模式;構建研究
在初中歷史板塊教學模式中,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同時也可以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以前,將教學內容、方法以及評價等進行整合,保證課堂教學呈現出了板塊狀的分布,也可以保證板塊之間不僅自成一體,同時也形成極為密切的聯系。借助清晰的教學主線來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逐漸地加深學習的效果,保證了教學的質量。
一、做好文本的研讀工作,確定出相應的板塊
對于初中歷史教材來說是固定的,但是教師教學卻是靈活多變的。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就要綜合好實際的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整合,以此來保證教學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特點。如學生在學習“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從課程標準上出發,分析好教材中的文本,同時還要提煉出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所在。通過應用上文的思路,可以把這個課程的主要知識內容進行規劃和總結,主要包括“英雄、三國以及戰役”這三個層面的知識。為了讓學生更容易接受這些重要的知識和故事,教師可以在設計中劃分成三個特色板塊,分別是“影響浪花淘盡”“三國天下三分”以及“群雄逐鹿談戰爭”。在這三個板塊里,教師可以更好的讓學生理解重點。教師可以交代學生仔細記憶其中的細節,并且在結束講解之后進行復述,這是激發潛力和鞏固記憶的最佳手段。教師可以制作三國鼎立的詳細圖解,并且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思路進行設計,讓他們在動手操作中潛移默化的熟悉內容。這樣談論英雄的方式可以極大的提升學生的拓展水平。學生在和教師、同學的互動中逐漸發展了拓展水平,并且發展了唯物史觀,形成了正確歷史觀年。對于這三個板塊來說,不僅是相輔相成的,同時也是層層遞進的。
二、整合好文本,做好布局工作
教師在分析教材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教材慣性思維的影響,這樣在設計教學程序的過程中也就習慣性的按照教材的順序來進行、但是從實際上來說,一些課程是需要進行適當調整的,只有實現重新布局,才能更好地進行教學。如學生在學習“秦漢開拓西域和絲綢之路”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其設計出以下三個板塊。“絲綢之路冠絕古今”“和平和戰爭的緣分”“來自西域的絕唱”。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早已了解了秦始皇的豐功偉績以及在統一時完成的事業,采取的強硬措施。在歷史教材里有著關于匈奴和秦漢的戰爭與和平相處的介紹,如果教師沒有布局而直接引入內容,學生也就很容易出現難以理解的現象。加之學生對西域方面知識了解不足,所以也就增大了教學上的難度。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就可以適當地調整教材中的順序,先讓學生掌握好西域中的范圍,然后借助張騫出使西域等股市來幫助學生理解,這樣也就可以保證教學過程的順暢性。通過不斷的分析,可以有效提高教學的質量。教師在劃分板塊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到板塊之間內容上的嚴謹性與獨立性,這樣也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
三、結合好教材,創建出相應的教學情境
對于板塊模式來說,就是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轉變到發揮出學生主體性上的一種高效學習方法。而想要體現出這一轉變,就要設置好課程目標的過程與方法了。如學生在學習“思想的活躍與百家爭鳴”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先幫助學生掌握一些先秦時期中的著名思想家的成就以及所主張的思想等。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辯論會,通過小故事的引入來向學生提出問題,同時還要讓學生設計出有效的處理方法。在這種教學板塊設計的影響下,不僅可以將學生的實際生活與教學的內容結合在一起,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正確地理解好其中所存在的知識。這樣也就實現了以歷史為借鑒,幫助學生更好地明辨是非。
四、常見板塊的類型
第一,線索式的板塊。教師可以按照歷史的發展順序來設計出相應的教學板塊,同時也要保證組合上的靈活性與豐富性。在這一板塊的影響下,可以提高教師教學設計的創新性,增強審美意識。第二,類別式板塊。如針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來說,教師就可以將其劃分為探索篇以及成就篇等。通過對教學內容進行系統的劃分,還可以幫助學生梳理好知識要點,同時也可以培養好學生的分析與整理能力。第三,認知規律性板塊。如學生在學習“漢武帝的大一統”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從認識人物的一般規律上然后,設計出“初識、聚焦以及評價”板塊,通過學生認知程度的不斷提高,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
五、開展板塊教學的意義
(一)突出教學中的特色
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避免教學過程的盲目性,同時也可以給學生充足的研究空間。通過將教學內容串聯在一起,可以形成有效的教學模式。
(二)幫助學生實現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
知識是在學生求知欲與探索動機驅使下所獲取的,同時也可以通過主動選擇與發現所得到的。因此,在板塊式教學的影響下,可以實現對教學資源與活動上的整合與安排,創新好教學內容,保證問題設計與提煉的有效性。幫助學生理解板塊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實現怎樣的目標等。這樣也就可以避免教學內容存在負載性的現象。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影響下,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一、初中歷史課程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目標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2011版課標)是這樣說明的:通過初中歷史課程的教學,學生能夠對人類歷史的延續與發展產生認知興趣,感悟中華文明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養成愛國主義情感;開拓觀察世界的視野,認識世界歷史發展的總體趨勢;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成為擁有良好綜合素質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二、初中歷史課程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的必要性
2011版課標指出,初中歷史課程是人文社會科學中的一門基礎課程,它集思想性、基礎性、人文性、綜合性于一體,對提高初中生的人文素養有著重要的作用。這種作用主要是:在唯物史觀的指導下,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傳承人類文明的優秀傳統,使學生了解和認識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更好地認識當代中國和當今世界。初中生通過歷史課程的學習,初步學會從歷史的角度觀察和思考社會與人生,從歷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不難看出,初中歷史課程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提出了極為重要的任務。
三、初中歷史課程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的途徑
由于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涉及面非常廣,也因為文章篇幅的局限,筆者僅依據2011版課標的其中一個內容并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例談對初中生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而做的一些探索。
一是課標內容。“從歷史的角度認識中國的具體國情,認同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尊重和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認識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我國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與共,形成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共同推動了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關鍵詞:初中歷史 高效課堂 途徑
初中歷史學科作為提高學生人文素養、道德品質、培養學生唯物史觀的重要學科,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現實中由于學生升學應試的原因,很難讓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給予足夠的重視,這一現狀無疑對歷史學科的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即教師要在有限的45 分鐘課堂時間里,實現教學目標,“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效果好起來”。為了實現學生“動起來、活起來、好起來”,我在教學實踐中深刻把握《歷史課程標準》,合理運用教材,通過各種途徑進行教學,努力使課堂高效。
一、善用導入框,讓學生動起來
新課標人教版初中歷史教材每課前都有一段引人注目的短小精辟的“導入框”,框內有的是生動形象的歷史故事,引領學生深入探究;有的是珍貴的歷史人物,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研究;有的是再現歷史的精彩圖片,激勵學生精心思索……一段段精辟的引言,撞擊著學生的心靈,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只要利用好,學生自然就愛讀、愛想、愛問、愛答,積極動起來。如我在《冷戰中的對峙》教學時,運用導入框中丘吉爾發表的“鐵幕”演說:“從波羅的海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副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鐵幕演說”成為即將開始的美蘇冷戰的信號。那么什么是冷戰,它是如何開始的?冷戰給世界帶來了什么?學生帶著這些問題,積極探究,合作交流,真正動了起來。
二、教師課堂結構、知識結構的重新構建
高效課堂需要科學的學法指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打造高效課堂的今天,教師應該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更應該指導學生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傳統的教學重在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的講授不易打動學生,導致教學的實效性差。應重視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習,而這些學習方法離不開教師的指導。課堂教學要堅持以學為主,以練為主。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提高學習的整體效果。這個過程中,教師始終都是教學的主導,以點撥啟發為主,通過合適的形式使學生完全動起來,積極參與到學習之中,讓這種主動的學習成為自己的一種習慣。課堂上學生的練習是主線,練習的形式多種多樣,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教師僅起主持人的作用,環節的導入、時間的控制、爭議的評價等都可能是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一種途徑。這個環節教師應當視具體情況給予學生合理的評價,以練習去強化課堂的互動,并通過這種練習達到課堂教學效果的及時反饋,以便更好地把握學生對本課學習目標的掌握情況。
三、引導學生合作學習,是課堂高效的重要途徑
一談到學生合作學習,我們不難看到許多老師會把它等同于簡單的學生分組討論,沒有真正理解合作學習的實質。那么,在歷史教學中,要做到課堂高效,教師要怎樣引導學生合作學習才能做到課堂高效呢。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教師要明白,為什么要讓學生合作學習。僅僅是為了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顯然不是,還必須是通過學生相互合作,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如此,教師在引導上就得費心思,不然,就會流于形式。對于合作學習,不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有供我們借鑒的成功案例。比如,有的教師在布置學生課前預習時,學生的合作學習也就開始了。學生的家庭學習條件,學習環境不同,教師在布置預習時,可以給予學生選擇分組、自由組合的權利,有條件上網的可以上網查閱資料,家中藏書多的可以查閱書本資料,有訪問調查條件的就調查訪問等等,待到上課時學生再分組交流收獲,這樣就有效擴大了學生的視野,此其一。其二,教師常年就教一個學科,對所教學科知識面會不斷擴寬,也能及時看出教材發生的變化,教久了也容易憑經驗想當然,而對于學生來說,堂堂課所學都是新的,教師往往難以把握學生學習的難點所在。如果在課文預讀感知階段,先讓學生分組合作交流,相互質疑,無疑有利于學生在后續學習中把握重點,突破難點,有利于教師教學中有的放矢,提高課堂效率。除此以外,歷史課堂作業也要力求課堂完成,把作業留到課后讓學生完成是不現實的,而課堂作業有不少是選擇其一完成,大多數學生是不可能全部選擇完成的,所以合適的辦法還是讓學生分組合作,然后交流,既節省時間,也便于教師當堂掌握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及時反饋,及時彌補。
四、教學評析
本節內容比較多,在教材中的地位也比較重要,必須在教學中,分清主次,把握好輕重緩急。本框的教學重點是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涵義與意義的理解,因此在教學設計中,將師生互動,學習探究的側重點放在了這一部分內容上。但這一部分內容必然要牽引出與新問題,而這方面要處理,教材重組就是必然的選擇。以作業的形式處理從時效上說不如放到正課上處理好,所以在節奏上、輕重上既要考慮到學生實際又要堅持科學的原則。
參考文獻:
[1]王惠民.談新編初中歷史教材[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04,(03)
關鍵詞: 人文素質 初中歷史 教學方法
一、什么是人文素養
人文素養是指一個人在文學語言、歷史哲學、美術音樂等方面的素養,結合日常生活,通過內心感悟形成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它屬于精神文明范疇,即軟國力(國民的道德水準,情感,意志,心態,價值觀,哲理思維水平,凝聚力等)。通常人們把人文素養教育看做是關于人的生存目的的教育,人文素養的最典型標志是人文精神。所謂“人文精神”,實際上是一種人類的自我關懷。它具體表現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高度重視,對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的執著追求。“提倡人文關懷,提高人的素質,弘揚人的精神”,這不僅是歷史教育的一個新熱點、新亮點、新視點,而且是整個素質教育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
二、初中教育現狀分析
重理輕文的現象不僅體現在高中學段,而且初中時期十分明顯。有人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以看出學生對理科的偏愛。當然,這種現象的出現并非全部歸咎于學生,整個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有的地區政史地不參加中考,有的即使是參加中考,分數也打折扣。在這種教育大背景下,學生自然而然地將學科分為主副,將政史地納入次要科目,而更多關注學生智力的開發、能力的提高,而忽視了學生世界觀的形成和價值觀的教育及對學生德育的滲透。
三、初中歷史學科教育目標
新修訂的《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說明初中歷史教育目標是:學生通過中外歷史基本知識的學習,初步具備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初步理解唯物史觀;感受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樹立愛國主義情感、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共同發展的觀念,堅定社會主義的理想和信念,以及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學會從歷史的角度觀察和思考社會與人生,從歷史中汲取智慧;開闊國際視野,初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他們成為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綜合素質的合格公民奠定一生的基礎。為此,初中各學段,可根據不同內容設立不同培養目標。
初一年級,激發興趣,陶冶愛國情操。學生從初一開始完整接觸歷史這一學科,老師應運用多種手段,激發并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二年級,樹立學生憂患意識,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初三年級,樹立學生的全球意識。
四、如何在歷史學科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1.提高教師人文素養。
理想的歷史課正如厚重的歷史一樣是博大、精深、睿智、理性的統一體。要上出這樣的課,歷史教師必須有淵博的哲學、歷史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學科知識,還要有嫻熟的教學技巧。因此,歷史教師除了要在從教前積累豐富人文知識和樹立以人為本的歷史教育觀,還要在從教后,利用各種類型的業務培訓和學歷進修,廣泛涉獵并一定程度上了解和掌握構成歷史的各要素如語言、文學、哲學、音樂、美術、宗教、民俗等各學科的基本知識,從而提高自身人文素養。
2.營造人文教育環境。
校園是學生的主要活動場所,因而要營造濃郁的人文氛圍。充分利用櫥窗、板報,彰顯學校的人文底蘊。設立“歷史長廊”、“歷史的腳印”等專題展示各種歷史素材,使校園“處處存詩意,字字總關情”。讓學生每日踏進校園就能呼吸到濃濃的人文氣息,感受悠久的歷史傳統。
3.轉變教育觀念,創新教學模式。
教師首先要轉變教育觀念,從學科成績的桎梏下把自己解放出來,認識到學業成績并非學習的全部。歷史學科的教師要創新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探索歷史的過程中,提高思維品質、明確價值取向、擺正人生道路等,這些智慧的生成遠比對歷史知識的把握更有價值。比如講《貞觀之治》一課時,可以系統地讓學生了解唐太宗其人,為什么他能開創貞觀之治這一盛世局面?作為“一代帝王”,他能虛心納諫,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認真聽取別人善意的規勸?在學生的討論中,道理會越來越明,這些學生自己討論出來的結論帶給學生心靈的震撼遠非“死記硬背”的效果所能比的。
4.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歷史教材中有人類幾千年的文化,字里行間讓我們感受到濃濃的人文情懷、深厚的人文內涵。我們必須認真鉆研教材內容,充分發掘歷史教材本身的人文內涵,才能真正把人文精神傳授給學生。如在1985年,中國發行的紀念鄭和下西洋580周年的郵票里,我們明白明朝前期,國力強盛,與很多亞非國家有友好往來。友好交往自古以來就是不同國家交往的主旋律。鑒真和尚六次東渡,雖雙目失明,卻矢志不渝,成為中日友好往來的使者。西行天竺,歷經磨難,九死一生,卻信念堅定的玄奘,最終求得真經。華盛頓堅決不參加第三屆總統候選人的競選,開美國民主政治的先河。林肯為維護美國的統一獻出了生命。通過對這些偉大人物的了解,尋找偉人的成功經驗及人生智慧,從而啟迪學生,豐富學生的人生,這將對學生一生的生活產生深遠影響,體現絕對價值。
5.多渠道增長學生的歷史見識,豐富學生生活閱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