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計量經濟學與統計學

計量經濟學與統計學精品(七篇)

時間:2023-08-16 17:04:4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計量經濟學與統計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計量經濟學與統計學

篇(1)

關鍵詞:概率論;數理統計;計量經濟學;教學設計

從1998年教育部把計量經濟學列入高等學校經濟學門類各專業核心課程之一,計量經濟學已經成為現代高校經管專業必不可少的核心課程[1],它和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一起構成了中國經濟管理類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核心理論課程[2]。近20年來計量經濟學課程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在中國大多數經濟與管理相關的專業的教學大綱中,計量經濟學作為本科公共必修基礎課,一般都要求學生已經修完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前期課程。事實上計量經濟學的基礎知識主要來自于概率論和數理統計,計量經濟學的基本研究過程與概率論和數理統計是一致的,先設定模型,然后通過樣本抽樣,參數估計和假設檢驗[3]。

在計量經濟學實際教學中發現,許多同學對統計學中基本概念掌握得很好,依然無法理解計量經濟學的內容。主要的原因是已有的計量經濟學教材缺乏引導學生從概率論和統計學過渡到計量經濟學的相關知識銜接。由于學生在學習這兩門課的過程中,缺失了知識點的過渡和遷移,常常用孤立和割裂的視角來看待計量經濟學的內容,這無疑提高了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的困難程度。學生不知道將已有的數學知識與計量經濟學相互結合,形成完整的邏輯體系。針對上述問題,本文將論述從概率論和統計學過渡到計量經濟學過程中出現的知識點相互割裂的主要問題,闡述造成學生理解困難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方法。

一、從概率論與統計學過渡到計量經濟學出現的教學問題

雖然大多數學生在學習計量經濟學之前,已經學過計量經濟學的基礎課程——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但學生在計量經濟學學習的過程中,面臨的巨大挑戰是如何將已有的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的知識和計量經濟學中的知識點相串聯。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有:第一,許多計量經濟學中的重要知識點,在概率統計中只是簡略的介紹,甚至一帶而過,并未引起學生的重視。第二,許多計量經濟學的教材常常忽視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的知識點,這可能是由于在歐美的計量經濟學課程,并不要求學生前期修過概率論和數理統計。所以中國在引進的國外的計量經濟學教材后,也沒有在課程上復習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的相關知識。為了具體說明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本文以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大綱中最主要的教學內容:經典線性回歸的最佳線性無偏性質和違反基本假設造成的后果兩個重要的知識章節作為案例說明。

(一)經典線性回歸估計的最佳線性無偏性

經典線性回歸估計的最佳線性無偏性是小樣本理論下的普通線性回歸的最重要的性質,大多數本科計量經濟學教材最前面的2-3章都是介紹這一內容,例如國內最常用的教材李子奈的教材《計量經濟學》[4]和國外的伍德里奇的教材《計量經濟學導論:現代觀點》[5]等。學生對這一內容的理解程度也將直接影響到計量經濟學的后續學習。然而對于學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的同學來說,雖然他們學過隨機變量的數字特征,包括期望和方差,還有n階原點距以及n階中心距的內容。但他們在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的課程中并沒有接觸過無偏性和有效性的概念,事實上,就計量經濟學的本質來說。無偏性就是用一階中心距來計算,有效性則用二階中心矩來衡量。而這兩個概念在在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的課程中都已經學過,但如果在計量經濟學的教學中不特別加以說明,學生很難意識到兩者之間的聯系。學生難以理解的另一個原因在于,在數理統計課程中,關于中心矩的介紹很簡略,許多學生可能并沒有意識到其在計量經濟學中的重要性,而計量經濟學教材中往往忽視對概率統計的中心矩的介紹,導致學生采取一種割裂的視角,無法建立一個統一的思維框架。

在計量經濟學的教學中,常常遇見許多同學難以理解為什么要用最優線性無偏性來衡量最小二乘法的優劣?因為大多數計量經濟學教材往往直接介紹最小二乘法種種優良性質,在同學們不熟悉無偏性和有效性與中心矩之間關系的前提下,直接引入這兩個概念往往顯得突兀,學生在學完了線性最小二乘法的最優線性無偏性之后,仍然會產生為什么要用這兩個指標來衡量的疑問。更合理的方法是,可以在介紹最小二乘法的內容之前,先介紹均方誤差的概念來引入無偏性和最小方差兩個概念,這與數理統計中如何衡量參數估計的性質等內容部分是一脈相承的,學生如果學過了數理統計學,就很容易理解均方誤差的概念。關于這種過渡知識的介紹,已有計量經濟學教材在這方面做了很好的改進,例如陳強著的計量經濟學教材[6~7],與許多其他的計量經濟學教材不同,他并不是在計量經濟學教材中直接介紹最小二乘法具有最優線性無偏性的性質。而是在還沒有引入最小二乘法之前,先介紹了如何評價參數估計的優劣,即介紹均方誤差的方法,均方誤差可以進一步分解成方差和偏差平方之和。偏差平方等于零就是無偏性的證明,方差最小就是有效性的證明,這種分解方法可以直觀的表示為什么線性回歸的最小二乘法估計會得到最佳線性無偏的優良性質。因為這種對參數估計優劣的評價是通用于所有的參數估計,而不僅僅是對最小二乘法。同學在理解了評價參數估計的方法之后,就不會再對最小二乘法最優線性無偏性的證明過程感到難以理解了,這有助于同學們理解如何從數理統計過渡到計量經濟學的相關知識。

(二)違反基本假設對最優線性無偏性的影響

當違反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假設時,其最優線性無偏性會如何受到影響?許多同學常常依靠背誦的方法記住違反了每一條假設產生的后果,正如已有研究中所指出的[8]。這會導致學生混淆違反不同基本假設與產生后果之間的關系。古典線性回歸模型是基于以下四條假設而得出的最優線性無偏的優良性質,第一,線性假定;第二,嚴格的外生性;第三,不存在嚴格多重共線性;第四,球形擾動項。事實上,在對于無偏性的證明當中,并沒有用到第三條和第四條假定。第一條假定可以通過設定線性方程的形式來保證實現,一般我們可以假設其滿足。所以,影響無偏性最重要的假定是第二條嚴格外生性。第二條假設也是最容易違反的,而且直觀上并不能看出是否違反了第二條假設,也很難使用計量的統計方法來檢測第二條假設是否被違反。事實上我們所有關于線性回歸方程內生性的討論,都是基于違反的嚴格外生性的假定而展開的。只有違反第二條假設,最終的估計才是有偏的,而違反第三條和第四條假設,并不會對估計結果的無偏性產生影響。在教學中發現,許多同學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他們常常認為違反多重共線性或者球形擾動項的假設都會影響無偏性的估計。以至于他們認為所有變量之間不可以存在任何相關性,或者認為不可以存在異方差和自相關,否則他們認為會導致估計結果有偏,這都是錯誤的觀念。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沒有理解在推導無偏性中所使用的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學的相關知識。這里所需要期望的概念,同學們在數理統計中已經學過,但是另一個重要的知識點——迭代期望定律,在本科生概率論和數理統計課程中一般并不會介紹,如果在推導普通最小二乘回歸的無偏性之前,先介紹迭代期望定理,則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理解整個推導過程,從而理解得到無偏性所需要的假設,并可以推導出違反不同假設對最優線性無偏產生的影響。二、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相結合的教學改進方案

上述介紹的從概率論和數理統計學過渡到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原因,這些是高校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常出現的現象。結合教學實踐和相關教學研究,筆者提出以下改進的方法和建議。

總體而言,在計量經濟學的教學過程當中,推薦多采用互動式的教學方法,對于一些非常新的概念和知識點,先讓同學分組討論,由此可以了解他們的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的基礎,并且讓同學們嘗試應用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的相關知識推導出計量經濟學的結論,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知道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和知識缺口,同時能夠很好的將計量經濟學的新知識和他們的知識儲備相連接,幫助學生從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的知識點過渡到計量經濟學的知識點,建立一個整體的知識框架,在具體實踐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計量經濟學教材的選擇

在計量經濟學教材的選擇方面,最好選用計量經濟學教材在介紹最小二乘法內容之前,先復習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的相關知識。雖然有些教材將這部分知識放到了附錄部分,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忽略對這一部分基礎知識的介紹。所以更合適的方法是先介紹完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的基礎知識,比如,最重要的知識點包括條件概率、條件分布、數字特征,迭代期望定理,隨機變量的性質、假設檢驗、統計推斷、大數定理和中心極限定理、隨機過程等。讓同學們在學習計量經濟學之前能夠回憶起已經學過的概率論和數理統計基礎知識。尤其對學生后期進一步學習最小二乘法的性質的數學推導過程和性質非常有幫助。

(二)課堂教學的改進方案

在課堂教學方面可以采用“學生分組討論+教師講解+課后習題演練”三者相結合的方法,傳統的教學方式往往重視教師的講解和課后的習題演練。而忽視學生的分組討論,雖然學生分組討論在學生較多的時候很難開展,尤其是在總學時有限的情況下。但是,如果在課堂上給出五分鐘,讓同學們能夠自行討論,并反饋他們對于計量經濟學推導過程的理解,將有助于老師掌握學生真實的基礎知識,尤其在不知道他們掌握了哪些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的基礎知識的前提下,一味的介紹計量經濟學的相關知識,往往無法在他們已有知識庫和新的知識之間建立很好的鏈接。造成學生在理解計量經濟學的推導過程中采用孤立的視角,無法跟他們之前的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的知識點形成有效的聯系,最終無法建立更加統一的知識框架和體系。

(三)教學大綱的優化方案

對于本科階段計量經濟學的教學,現有的教材在不同教學知識點的安排上并不十分合理。應該根據學生掌握的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的基礎情況,提出更合理的計量經濟學的教學大綱。比如,從目前國內比較流行的計量經濟學教材來看,往往會花很多筆墨來介紹小樣本理論的普通最小二乘法的推導過程和相關性質,尤其是在違反了不同假設之后所導致的不同后果。許多教材都會介紹當擾動項存在異方差和自相關時,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并提出多種不同的解決方法。但在計量經濟學的實際應用當中,這兩種違反假設產生的后果并不十分嚴重,在使用計量軟件進行回歸處理的方法非常簡單。這與實際教學中所花費的學時不相符。另外,在計量經濟學的理論教學中,往往會花很多時間來介紹多重共線性對于回歸結果產生的影響,但在實際應用當中,我們并不經常討論多重共線性的問題,除非是存在著非常嚴重的多重共線性,因為當建立回歸的模型時,我們就會考慮變量之間的多重共線性問題,盡量避免使用多重共線性很嚴重的變量。而不是通過后期的測量多重共線性的方法來刪除相關變量,因為如果該變量納入到回歸方程中,一般情況下我們首先應考慮其理論意義,而不是為了降低多重共線性將其刪除,如果刪除一個相關的變量,則有可能會因為刪除一個重要的控制變量,導致最終的回歸結果產生偏誤,最終反而得不償失。

上述內容越來越被計量經濟學的研究者所認識到,目前,計量經濟學正發生可信性革命性[9]。傳統的計量經濟學教材需要在相關的教學內容上做進一步的調整,以適應計量經濟學的不斷發展和變化[10]。所以對于在一些理論上推導復雜,但是實際應用中簡單的相關知識,應當在教學中多介紹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的相關知識來推導模型,并說明推導過程中違背假設所導致的后果以及實際處理方法,如果學生能夠運用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的相關知識來理解不同的假設條件下的推導過程,將對他們在實踐中處理各種計量經濟學的相關問題大有裨益。

篇(2)

【關鍵詞】獨立學院教學改革

計量經濟學是經濟類專業本科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1998年7月被教育部定位經管類核心課程之一。開設此課程的目的在于讓學生領會如何利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去分析實際的經濟問題。獨立學院作為我國本科層次的院校,經濟類各專業也陸續開設了這門課程,然而當前獨立學院計量經濟學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學計劃安排不合理,教材選擇不當,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過多等問題,同時獨立學院的學生學習的基礎不扎實,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差。眾多因素結合使得獨立學院計量經濟學的教學質量和效果差強人意。基于這種狀況,改善獨立學院計量經濟學的教學迫在眉睫。

一、獨立學院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體系安排不恰當

計量經濟學是一門集數學,經濟學和統計學為一體的經濟學課程。學習計量經濟學,要求學生必須具備經濟學,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和數理統計學以及經濟統計學的知識。因此在開設計量經濟學課程之前,必須開設宏微觀經濟學,高等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學課程。但是因為教學體系安排的緣故,有些經濟學專業在同一學期安排計量經濟學和統計學課程的教學,這樣使得學生在學習計量經濟學課程時候并沒有足夠的統計學的理論知識做支撐。另外因為獨立學院的學生數學知識較差,講授高等數學和數理統計學的老師為了滿足大部分學生的要求,講解的知識內容過少以及過于簡單。這樣使得學生在學習計量經濟學時,缺乏足夠的數學和數理統計學的理論基礎。

(二)教材選擇不合理

當前國內大部分的計量經濟學教材強調理論方法和數學推導,課本內容注重參數估計和假設檢驗理論介紹,對如何利用計量經濟學的理論知識分析實際的經濟問題,說明甚少。另外雖然國外的計量經濟學書籍內容體系完整,案例資料豐富,但是考慮到獨立學院計量經濟學的課時較少,學生的理論知識相對缺乏,學習起來比較有難度,因此并不適合作為獨立學院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材。

(三)教學內容設置不恰當

計量經濟學的內容包括經典計量學知識和現代計量經濟學知識,經典的計量經濟學知識主要以回歸分析為主,現代計量經濟學知識包括有時間序列計量經濟學,空間計量經濟學和非參數計量經濟學等。獨立學院教師上課時選擇的教學內容偏少,只包含回歸分析的一元線性回歸模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以及多重共線性、異方差和自相關,不涉及任何現代計量經濟學的知識。這種教學內容的選擇使得學生對現代計量經濟學的知識基本一無所知,不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計量經濟學的發展。

(四)教學方法單一

目前大部分獨立學院計量經濟學的講授都是以教師講,學生聽這樣的方式進行,教學方式簡單,教學方法單一。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結合多媒體課件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同時對一些理論進行板書推導。在這個過程中缺乏良性的師生互動,課堂的氣氛沉悶乏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差,學生開小差,玩手機的現象非常普遍,導致的后果就是教學的效果普遍較差。

(五)考核方式不全面

目前獨立學院教師對計量經濟學課程的考核較為簡單,期末最終成績由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組成。平時成績包括考勤和作業,占總評成績的30%或者40%,期末考試占總評成績的70%或者60%。這樣的考核方式單一,不全面。同時期末考試的試題主要是對單一知識點的考察,很難綜合考察學生利用計量經濟學知識分析實際經濟問題的能力。因此最終得出的成績很難綜合評價學生對計量經濟學整體知識的理解程度。

二、獨立學院計量計量經濟學教學改革的建議

根據當前獨立學院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幾點對應的建議:

(一)合理安排課程體系

根據計量經濟學課程內容的要求,合理安排課程體系。時間上,計量經濟學適合在大二下學期或者大三上學期開設。課程上,提前安排微宏觀經濟學,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數理統計學課程教學;內容上,講授這些課程的教師在講解這些基礎理論課程時,既要強調理論性,也要強調應用性,以幫助學生更快形成對經濟學整體內容體系的認識,也為學生更好的學習計量計量經濟學打下良好的經濟學,統計學和數學基礎。

(二)合理選擇教材

一本優秀的教材是學好計量經濟學的基礎。教材選擇不恰當,會大幅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根據獨立學院學生的綜合情況,一般不適合于選擇國外的經典的計量經濟學書籍作為教材。一般來說選擇一些國內的專家編寫,邏輯結構比較完整,應用資料相對豐富的計量經濟學書籍作為教材比較合適。比如西南財經大學教授龐皓編寫的《計量經濟學》。該教材邏輯結構完整,內容豐富,案例詳實,淺顯易懂,很適合作為獨立學院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材。

(三)合理設置教學內容

計量經濟學包含的內容非常的豐富,即包括經典計量經濟學的知識,也包括現代計量經濟學的知識。教師在選擇的教學內容不能過少,結合獨立學院學生數學基礎薄弱,學習的獨立自主性較差的情況,可以以經典的回歸分析的知識內容為主,輔以時間序列分析。在講授內容的時候,以基本的思想和方法為主,理論的證明推導為輔。講授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重在應用。

(四)創新教學方法

在課程內容講授中,多媒體課件與板書相結合。課件展示主體的教學內容,板書展示理論的演繹。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多采取案例教學和提問教學。要選擇與學生的生活貼近,學生關心的,并且了解的案例材料;講解中注重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幫助學生形成一套完整的利用計量經濟學方法解決實際經濟問題的框架體系。同時可以增加小組課程論文,并要求每組學生上講臺把自己組所做的論文詳細的講解給學生聽。在聽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積極提問,并給與提問的學生適當的考核加分。

(五)創新考核方式

獨立學院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的學校,那么計量經濟學課程的考核也應該以這個大方向為基準,在平時作業,期末考試,出勤的基礎上可以增加其他的考核方式,首先,增加隨堂作業,并規定完成時間,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和積極性。第二,增加小組課程論文,要求學生用所學的計量經濟學知識分析一個實際的經濟問題,考核學生對應用計量經濟學知識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多種考核方式相結合,更有利于學生掌握和理解計量經濟學的方法和理論。

參考文獻

[1]龐浩主編.計量經濟學(第三版)[M].科學出版社,2014.

[2]李文潔.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改革的探討[J].創新教育,2013(30).

篇(3)

【關鍵詞】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

一、引言

計量經濟學是經濟學的一個重要的分支,是以揭示經濟活動中客觀存在的數量關系為內容的學科。著名計量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弗里希將計量經濟學定義為經濟學理論、統計學和數學的結合:“用數學方法探討經濟學可以從好幾個方面著手,但任何一個方面都不能和計量經濟學混為一談。計量經濟學與經濟統計學絕非一碼事;它也不同于我們所說的一般經濟理論,盡管經濟理論大部分具有一定的數量特征;計量經濟學也不應視為數學應用于經濟學的同義語。”“經驗表明,統計學、經濟理論和數學這三者對于真正了解現代經濟生活的數量關系來說,都是必要的,但本身并非是充分條件。三者結合起來,就是力量,這種結合便構成了計量經濟學。”

本科《計量經濟學》以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統計學、線性代數為基礎,課程建設目標是建設成為一門真正的經濟學課程。希望通過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計量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初步學會建立和使用計量經濟模型,培養學生運用計量經濟學知識處理經濟管理問題的初步能力。真正實現“經濟理論、統計學、數學的結合”。使得學生掌握“模型設定、數據診斷、模型估計、模型檢驗、模型應用”的全過程,具體來說要求學生掌握:一元線性回歸分析基礎,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模型中誤差項假定的諸問題,線性模型的擴展,建立方程組模型的估計。

筆者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結合教學實踐,對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案提出了一些淺薄的看法,希望拋磚引玉,給后來者一點啟示,目的是更好的促進本科計量經濟學的教學。

二、存在的問題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雙向活動,計量經濟學的教學也不例外。因此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從教師和學生兩個層面上進行剖析。

1.從教師層面上看

(1)教學大綱的問題

作為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認定的經濟類專業的八門核心課程之一,計量經濟學在整個經濟類專業學生系統學習中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一定的經濟學、統計學以及高等數學知識是獲得良好的計量經濟學教學的前提。以筆者任教的情況為例,先修過統計學的班級期末的考核成績明顯高于沒有先修過統計學的班級。另外,計量經濟學的總教學時間安排較少,也制約了教學效果。以筆者任教的情況看,作為必修課程的計量經濟學總共安排了46個課時,造成教學內容講述上時間嚴重不足:只能講述經典方程計量經濟學模型的理論與方法。顯然這樣有限的知識體系是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的,從學生的課程論文還有本科畢業論文在計量經濟學應用上的錯誤百出就能窺見一斑。

(2)教學方法的問題

理論教學上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多媒體教學的尷尬:由于計量經濟學理論教學部分存在大量的矩陣計算和公式推導,在有限的學時限制下,教師選擇了多媒體教學。這一定程度解決了教學進度的問題,但是學生還是反映這種幻燈片上的教學不如黑板、粉筆的傳統教學模式來得親切,而且容易流于形式,使得課程講授變成幻燈片放映。

試驗教學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一方面,無法確保正常的教學時間,以筆者任教的學校來看,46個學時的時間要滿足理論教學和上機試驗操作顯得相當勉強。另一方面,現有的試驗案例與理論教學存在很嚴重的脫節問題。學生反映課堂上的理論學習和軟件學習相關性不大,這就造成學生在理論教學和試驗教學環節沒有學到系統的分析方法,只是看到兩個割裂的過程。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生無法對這兩部分知識進行消化吸收,導致在撰寫課程論文時,只能機械的模仿書本上的模式進行建模,然后在軟件上進行操作,而無法將理論和試驗部分進行有機的融合,完成高質量的課程論文。

(3)教學經驗的問題

計量經濟學自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才進入中國。從80年代開始,高等院校經濟類專業才相繼開設了計量經濟學課程。因此,計量經濟學的教學本身仍處于一個不斷摸索發展的階段。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雖然有良好的基本功,滿腔的工作熱情,但是往往缺乏教學經驗,這就使得他們在對教材的處理上、知識深廣度的挖掘上、教學方法的選取以及師生交流上存在一定的困難。這樣便很容易使教師在講授計量經濟學時流于公式推導,變成數學課程的講述,而忽視了計量經濟學屬于經濟學的本質。

2.從學生層面上來看

(1)學習態度的問題

學生不重視計量經濟學的學習,這種學習態度直接影響了本科《計量經濟學》的教學效果。由于計量經濟學課程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經濟學、統計學以及數學知識,另外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產生陌生感,較難贏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缺失了起初的新鮮感之后,由于對計量經濟學課程缺乏正確的認識,認為經濟學只需要掌握一種定性研究方法就足夠了,而不需要掌握定量分析的方法,容易產生學習上的厭倦感,造成對計量經濟學不重視。

(2)學習基礎的問題

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主要體現在:經濟學理論知識和應用數學工具的掌握上。

經濟學的學習應該是個系統的過程,計量經濟學的學習也不例外。因此,在計量經濟學的學習過程中,需要將以往的知識結合起來,融會貫通地學習,最終掌握認識經濟現象和解決經濟問題的工具。但是,從筆者掌握的情況來看,學生對計量經濟學的學習往往是被動的,學習了課堂上的知識后,課外很少進行消化以及比較學習。因此,很容易出現如下幾種情況:首先,進行模型設立的時候,因為缺乏對經濟現象的正確認識,對經濟學原理掌握不牢,往往無法選擇正確的模型。其次,就算勉強得出了計量分析結果,由于對前期課程知識理解不深,無法對回歸結果進行正確解釋并給出相關政策建議。

而因為無法靈活掌握應用數學工具,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糾結于數學過程的推導,造成一定的理解困難,最終影響教學效果。當然,這再一次說明了教學大綱設置時,應該合理考慮課程的銜接,避免造成一部分學生因為沒有統計學基礎,而影響計量經濟學課程的學習效果。

(3)其他問題

學生遞交的不規范的課程論文也暴露出很多的問題:前期專業知識的掌握問題,寫作上的問題以及編輯等諸多細節性的問題。學生不熟悉科研論文的寫作,表現形式多樣:論文形式不妥,譬如出現結構不規范、語言不規范等問題;論文研究內容不妥,譬如有的同學研究的問題動輒宏觀經濟分析,但是其研究基礎薄弱,往往停留于表面現象的闡述,分析不夠深入。另外學生對編輯軟件的掌握程度參差不齊,各種編輯錯誤隨處可見,加上時不時出現的錯別字,使得課程論文的質量大打折扣。

三、解決方案

針對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出現的上述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改進,加強本科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效果,最終適應經濟管理類各專業的要求:

1.針對教師層面問題的解決方案

首先,在教學大綱的設定上,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考慮:一方面,加強學生對前期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的系統學習,夯實經濟理論基礎。另一方面,在計量經濟學的教學大綱制定時可進行適當的調整,將第九章:計量經濟學應用模型作為課堂講授內容,而將第六章聯立方程計量經濟學模型:理論與方法作為限講內容。在《2011年廈門大學計量經濟學教學研討會》上,該調整方案得到了教材編寫者:著名計量經濟學家清華大學李子奈教授的認同。

其次,針對教學方法的問題,教師可從如下方面進行改進。一方面,在理論教學上,應該熟悉課程內容,充分理解和掌握本科計量經濟學的知識點,適應多媒體教學模式。通過向經驗豐富的教師學習掌握教學方法和授課技巧,加強和學生的交流和溝通,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必要情況下,對授課安排進行適當的調整。另一方面,在試驗教學上,尤其是對經濟分析工具的學習上,首先是重點確定一個應用軟件,最好是在使用較廣泛幾種軟件中進行挑選,譬如Eviews、SPSS、SAS、STAT、Matlab以及R等。針對筆者所在學校的實踐來看,本科階段的學生對Eviews的掌握程度較好。當然,可以鼓勵學有余力的學生自學其他的計量分析軟件。其次,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適當調整教學順序,最好在每章的理論教學完成之后,進行上機實驗,達到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再次,在軟件教學中,除了教師的現場演示外,可以通過給學生發放計量軟件使用手冊的方式,鼓勵學生進行課外學習,加深對計量軟件的掌握程度。

再次,針對教學經驗的問題,主要應該加強教師自身素養的提高,從而適應新形勢下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要求。首先,教師應該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對講授的內容達到十分熟練的程度,尤其是應當對各個重難點進行適當的梳理。其次,可以通過向經驗豐富的教師請教或觀摩,適時總結本科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學經驗教訓。教師應該確保在課堂上思路清晰、思維流暢,掌握合適的教學進度,能夠合理分配有限的課堂時間于各個知識點。同時,應該善于積極利用各種可能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體現學生在教學環節中的主體地位,以加深學生對課堂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總之,應當努力提高教師教學水平,迅速建立起一支合格的適應當下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的教師隊伍。

2.針對學生層面問題的解決方案

首先,針對學生對課程重視程度不夠的問題,應當從多方面使學生認識到計量經濟學的學科性質、地位和作用。使學生認識到計量經濟學是經濟學中的重要分支,具有獨立的學科性質。隨著經濟學的發展,尤其是在精確化和定量分析方面的發展需求,使得計量經濟學的地位日益凸顯,成為經濟學家、政策制定者甚至是其他領域研究人員進行經濟結構分析、經濟預測、政策評價和理論檢驗與發展的重要工具。因此,只有牢固掌握了計量經濟學這個必要的研究工具,才能真正進行現代經濟學研究。

其次,針對學生基礎的問題,也許我們無法在一門課程中徹底解決學生基礎薄弱的問題,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采取新穎的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譬如,可以將學生組合成小型的學習小組,小組人數一般控制在十人以內。通過采取集中學習的形式,為學生提供共同學習的環境,使學生易于獲得知識溢出。這樣的學習模式充分利用了外部效應,尤其在課時較少的情況下,能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達到夯實學生基礎的作用。

最后,我們應該采取多種形式的教學形式,多方面多角度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可以通過向學生傳授學術論文的寫作方法和技巧的方式,讓學生熟悉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一般來說,可以采取集中講授和個別指導的模式進行。即教師進行先期集中講授論文寫作技巧,后期學生寫作時進行溝通交流指導,最終完成高質量的論文。這個過程對學生的整體研究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是將課本知識進行實際應用的有益嘗試。

四、結束語

本文只是筆者對以往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的一個總結和回顧,錯誤和不足之處在所難免。總之,我們應該根據實際教學情況不斷創新和改進課程教學,建設有中國特色的計量經濟學課程,培養更多適應當代經濟建設的經濟學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子奈,潘文卿.計量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李子奈.關于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內容的創新與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10,1:18-22.

[3]李子奈.計量經濟學應用研究的總體回歸模型設定[J].經濟研究,2008,8:136-143.

[4]郭惠英.談多媒體課件教學在計量經濟學課程中的應用[J].中國高教研究,2003:7:93-94.

[5]Jeffrey M.Wooldridge.Introductory Econometrics:A Modern Approach [M].South-Western Pub,1st edition(August 6,1999).

篇(4)

關鍵詞:計量經濟學;“深入淺出”;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9-0077-02

一、計量經濟學背景介紹

1.計量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計量經濟學(Econometrics)一詞最早由挪威經濟學家、第一屆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弗里希(R.Frisch)于1926年在《論純經濟問題》一文中,按照“生物計量學”(Biometrics)一詞的結構仿造出來的。計量經濟學是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是以揭示經濟活動中客觀存在的數量關系為內容的分支學科,是由經濟學、統計學和數學三者結合而成的交叉學科。1930年12月弗里希和丁伯根(J.Tinbergen)等經濟學家發起在美國克里富蘭成立國際計量經濟學會,該學會的成立標志著計量經濟學作為經濟學的一門獨立學科被正式確立。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薩謬爾森(P.Samuelson)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經濟學是計量經濟學的時代。”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和非經典計量經濟學的理論有了新突破,使得計量經濟學的理論和應用又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2.計量經濟學在國內的發展。中國高等學校開設計量經濟學課程已有20多年的歷史,起初只是在部分學校的少數專業開設,1998年經教育部全國經濟學教學指導委員會討論決定,把計量經濟學納入了高等學校經濟學門類各專業8門共同核心課程之一。全國各高校不僅在經濟學類各專業已普遍開設了計量經濟學,而且一些管理類專業也十分重視這門課程的學習。與此同時,計量經濟學的學習不再僅限于理論層面,計量經濟分析在經濟領域中得到一定運用,僅從經濟學類期刊文章看,學者在探索經濟問題的過程中,更希望通過對經濟問題的定量分析來提升文章實用價值,它也成為文章含金量的一個重要尺標。據統計,在1984―2007年《經濟研究》刊物上發表的近3300余篇論文中,以計量模型作為主要分析方法的論文占到了53%[1]。

二、計量經濟學的學科特點

從學科綜合性看,計量經濟學是一門綜合性邊緣學科。計量經濟學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它自身并沒有固定的經濟理論,計量經濟學中的各種計量方法和技術,大多來自數學和統計學,但建立的計量經濟模型需有相關的經濟理論作為支撐。因此,在運用計量經濟學的過程中,我們需堅持以科學的經濟理論為指導,緊密結合經濟問題所處的環境,選擇適當的計量方法才能使計量研究成果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從方法論角度看,計量經濟學是一門工具學科。作為方法論學科,計量經濟學信奉“經驗主義”,作為經濟問題分析的工具,計量經濟學需要通過對經濟問題的數量關系,并從定量角度分析實際經濟問題。因此,計量經濟學通過自身的優勢,將現實中的經濟問題,通過計量經濟方法并結合相應軟件,將經濟問題轉化為可度量且具有實際經濟意義的分析結果,并為后續政策的制定提供數據支撐。

三、計量經濟學在財經院校的發展現狀

財經院校在開設課程的過程中,更強調課程的實際應用而不是課程的理論推導,理論推導并不是其教學主要目的。雖然理論推導及證明不是其學生的強項,但學生具有較強的經濟學基礎。雖然計量經濟學作為經濟學門類各專業核心課程,且該課程在教學建設中越來越受到重視,但計量經濟學在財經院校的課程開設中仍面臨著許多挑戰。首先,課程具有課時少、內容多、實踐性強的特點。目前,財經院校為本科生開設的計量經濟學課時較為有限,而計量經濟學是由經濟學、統計學和數學結合而成的交叉學科,以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和經濟統計學等為先修課程。因此,計量經濟學所涉及的知識內容廣泛,內容較多。其次,計量經濟學現有教學特點致使學生課程壓力進一步加大。計量經濟學要求學生在學習計量經濟學之前必須具有宏微觀經濟學、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及數理統計等先行課程的良好基礎。但對財經院校而言,選修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本科生其數學基礎參差不齊,加之開設的時間正好為學生專業課最多的時間段。另一方面,計量經濟學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前部分知識掌握的熟悉程度將直接影響后面知識的學習效果。最后,教學方法仍以理論講授為主,導致教學的“深入深出”。現行的計量經濟學教材中充斥著各種數學公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能過分注重于數學理論推導,而忽視了財經院校學生知識結構背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缺乏對學生的引導與啟發,使得學生對計量經濟學的學習興趣縮減。

四、實現計量經濟學本科教學的“深入淺出”途徑

如果在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忽視定量分析,經濟研究很難深入下去,對經濟“政策效應的驗證也是一句空話”,但如果不改變理論脫離實踐的問題,我們將會看到從公式到公式的數字游戲[2],這將最終形成計量經濟學教學的“深入深出”,教學效果難于達到最大化。從財經院校本科教學視角出發,實現計量經濟學教學的“深入淺出”教學途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考慮:

1.選擇經典計量經濟學部分作為本科教學重點。在本科階段,計量經濟學的教學目標應定位于讓學生掌握計量經濟學最基本的理論與方法,讓學生具有運用計量經濟方法分析實際經濟問題的初步能力[3]。其中,經典計量經濟學應用最為普遍,也是學習更高層次計量經濟學課程的重要基礎,符合財經院校絕大多數本科教學的實際要求。因此,可以選擇經典計量經濟學部分作為本科教學重點,更多的非經典計量經濟學的內容可以放入更高層次學生的教學或學生根據自己個人興趣愛好拓展非經典計量經濟學知識。

2.減少數學的理論推導,重視其分析思想及實際應用。計量經濟學是一門經濟學課程,并不是數學課。因此,教學的內容和教學過程不能過于數學化。盡可能地避免不必要的數學推導,使學生了解方法的基本思想即可。以學生扎實的經濟知識基礎為支撐,加強其計量經濟學的實際應用。

3.加強實驗教學及啟發教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需適當引入案例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根據理論教學的進度合理安排實驗教學的時間,通過案例演示及實驗操作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案例講解的過程中,選擇經濟熱點主題,同時案例內容緊扣教學大綱,改變教材中實例一成不變的形象,保持案例的動態更新[4]。計量經濟學的實驗課程學習可以讓學生更為直觀掌握計量經濟學的運用。在實驗課案例講解的過程中,各個步驟需要結合經濟問題及計量經濟軟件講解,增加講解的直觀性,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4.增加同行間的學術交流,把握學術前沿發展動態。計量經濟學是一門交叉性學科,雖然這門學科在中國發展僅20多年,但其運用領域在不斷擴大。僅從目前權威的經濟學類相關文獻統計數據可知,越來越多的文獻在分析實際經濟問題的過程中涉及計量經濟學方法作為輔助。計量經濟學在中國的發展仍不成熟,并且其學術前沿問題也在不斷更新,僅憑專業教師單一力量還略顯單薄,因此,專業教師需增加專業間的學術交流活動,探討專業領域相關困惑。通過學術交流活動,專業教師可以更為深刻地理解計量經濟學相關理論及學術前沿發展動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適當為學生講解專業相關的學術前沿發展現狀,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永偉.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的創新性探索與思考[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4):12-13.

[2]陳岱孫.陳岱孫文集(下卷)[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

[3]莊.關于《計量經濟學》課程本科教學改革的研討[J].統計與咨詢,2010,(06):46-47.

[4]徐盈之.研究型大學高級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11(12):228-231.

[5]高鐵梅.計量經濟學分析方法與建模[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6]李子奈.關于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內容的創新與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10,(1):18-22.

篇(5)

應用型本科開設的課程更注重課程的實際應用而不是煩瑣的理論推導。雖然計量經濟學課程作為經濟學的必修課程,在教學中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計量經濟學在開設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計量經濟學是由數學、經濟學和統計學結合而成的交叉學科,也是數理經濟學、數理統計學和經濟統計學三者的交集,以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統計學、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為先修課程,因此計量經濟學內容豐富。其次,計量經濟學要求學生的先修課程具有良好的基礎,但對于經管類的學生來講,大部分為文科生,數學基礎相對薄弱,而現行的計量經濟學教材過分注重理論推導,各種公式充斥著教材,由于學生的知識結構背景以文科為主,枯燥乏味的理論推導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了學生對計量經濟學課程的畏懼感,甚至出現排斥的心理。

二、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重視理論教學,忽視理論聯系實際

經濟學各專業課程設置中普遍存在理論課程過多過繁、實驗課程所占比重較小且不被重視、教學方法缺乏創造性等特點,容易造成學生重視理論學習、輕視實踐能力,重視書本知識、輕視實際應用能力的現象。對于經濟類的學生來講,經濟類的專業都是應用型很強的專業,其理論和實踐同樣重要。而在實際教學中,以實際經濟問題為出發點,建立數學模型的講解相對較少,課程更重視理論參數估計、模型檢驗和理論方法的講授,缺乏通過實驗對計量模型的建模步驟、原理以及模型的局限性及前沿性的深入分析。教學中缺少經典案例的講解與分析,導致學生學完理論方法之后,不知如何用經濟模型解決實際問題,也不知如何對模型的經濟意義進行解釋,這種教學方式也就失去了開設計量經濟學的實際意義。

(二)實驗教學環節薄弱,效果欠佳

經濟類各專業的實驗教學主要是以上機模擬的形式出現,總體情況不太樂觀。原因是班級人數太多,往往是2~3個班的100~150人同時上機,教師在前面演示實驗,很多同學看不清楚,并且人數太多,教師指導學生實驗難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三)教材難度太大,不適合本科生

縱觀計量經濟學的教材,很多學校選擇李子奈的計量經濟學,這本書很經典,不僅適合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同樣適合。對于本科生而言,這本教材難度太大,其他一些計量經濟學的教材同樣存在這個問題。對于經濟類的本科生而言,更需要一本適合他們自身知識結構特點的教材,理論上能夠深入淺出,同時又能結合經濟熱點問題進行分析,使得學生避開煩瑣的數學推理,掌握一些更實用的知識,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課程設置和課時設置不合理

目前計量經濟學安排為48課時,其中理論課為32節,上機課為16節。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要掌握計量經濟學模型很不容易。課程設置為前面16節課為純理論課,后面32節課是一半理論課一半上機課,課時數偏少,加上理論的晦澀難懂,一些理論需要反復講解,導致教學效果欠佳,教學任務難以完成。

三、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

(一)改進理論教學,培養應用能力

目前的計量經濟學考試都是以理論考試、平時成績、作業等為主,若將課程論文作為平時成績,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指導學生通過圖書館網站下載相關計量經濟學的論文,并指導學生從統計年鑒下載相關數據,進行數據整合并進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建立計量模型,估計方程并看懂相關統計指標的含義,并進行相關分析,為學生寫畢業論文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重視實驗教學,改進實驗條件

由于計量經濟學是經濟學課程而非數學課程,因此教學過程應當避免不必要的、煩瑣的數學推理,重視理論方法,重點是思路而不是數學推理過程,要重視應用模型和應用中實際問題的解決,應當加強計量經濟學的實際應用。在教學中加強演示實驗,結合經濟熱點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增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演示實驗步驟,增加教學的直觀性,根據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現在很多課程都是2~3個班合班上課,對于其他的課程是可以的,但是對于計量經濟學課程來說,最好是小班上課。因為要通過軟件演示實驗,人數太多效果不好,并且在實驗教學中,小班上課有利于教師對學生面對面的指導,更有利于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提高。教師針對計量經濟學的課程特點和學生的實際知識背景,應當準確、靈活地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注重搜集實驗資料,注重吸收其他課本的精華,把教學與科研結合起來,比如《Eviews統計分析與應用》這類書籍就有不少很好的案例和視頻,可以借鑒過來,同時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還可以結合SPSS和EXCEL,分析介紹Eviews和SPSS、EXCEL的功能,讓學生了解一些常用軟件的功能、操作,培養學生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教學方式多樣化

根據所選教材,結合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自己學校組織教師重新編寫課程實驗教學大綱、實驗教學手冊、實驗教學案例等,安排學生在機房完成實驗操作訓練,并加強課堂交流與討論。有效地將計量課程的專業理論、實驗教學融為一體,通過多層次、多角度的分析、討論、歸納和總結,開拓學生思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為其他課程的學習、學位論文的撰寫以及學生進一步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合理安排課程課時

篇(6)

關鍵詞:計量經濟學;統計軟件;案例教學

1998年,《計量經濟學》首次被教育部高等學校經濟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確定為高等學校經濟類本科專業的八門公共核心課程之一。時間已經經歷了八個年頭,國內涌現出了一大批計量經濟學教材,在這些教材編寫中,基本上都是針對財經院校統計專業的學生而編寫的,過多強調統計學知識的講解,沒有很好適應針對本科所有經濟類專業的通用的教材,不利于非統計專業的經濟類學生學習。對于非統計專業的經濟類學生而言,這些教材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點和不足。這些問題的存在給高校《計量經濟學》的講授帶來了很大的難題。本文將針對《計量經濟學》教材的選用給出一些具體建議,并對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方法進行一些探討:

一、當前《計量經濟學》教材普遍存在的問題

1.教學體系較為過時和陳舊

計量經濟學是一門快速發展的學科,尤其是近二十年來計量經濟學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并且已經迅速應用到宏微觀經濟學各個分支了。而當前國內的許多這方面的教材幾乎都忽略了近二十年的最新研究成果,這對學生的學習和今后的發展都是極為不利的。

2.缺乏應用性強的與現實經濟情況相結合的具體案例

進行計量經濟學的教學,不僅要教授學生掌握大量基礎知識,同時更重要的是會用所學的知識對現實經濟情況進行定量分析和預測。但這種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在教學中大量引用與現實經濟情況有關的案例分析,能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也能切身認識到計量經濟學在現實中的應用。既能容易使學生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又能使學生學會定量分析現實經濟現象。

3.計量經濟分析軟件相對滯后

學習計量經濟學必須要對大量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因此選用一個好的統計軟件對初學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教學中大多數選用的軟件是TSP、SHAZAM等軟件,該軟件是用DOS命令的方式進行操作的,不利于初學者的學習。目前,國外比較流行的 統計分析軟件主要有EVIEWS、STATA等,這些統計軟件都采用菜單式操作方式,非常適合初學者學習使用。

二、當前計量經濟學教學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基于上述這些問題的存在,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方法與手段的改革勢在必行,這一改革將有助于高等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及學生能力的增強。

首先,積極選用國外最新教材,盡可能與國際一流大學所用教材接軌。目前國外的一流大學所用的教材都非常新,基本涵蓋了近幾十年計量經濟學的研究成果,這一點是國內一些教材所不能比的。達達莫爾?N?古亞拉提所寫的《經濟計量學精要》一書堪稱計量經濟學的經典入門教材,該書既有數學、統計學的知識回顧,又有計量經濟學的一般理論,同時也包含了計量經濟學近幾十年的最新研究成果。無疑非常適合我國經濟類本科生學習。

其次,在教學中要多加強教學中的實踐環節。計量經濟學分為計量經濟學方法與計量經濟學模型兩部分,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傳統的教學方法側重于理論知識的講授,雖然有少量的實踐環節,但在上機實驗時,學生的實驗作業大多是教師所給的或者是書本中的例題與習題,顯然不符合計量經濟學的學科特點。

新的教學方法要求學生在做基本練習及掌握基本方法的基礎上,從自己所處的現實經濟中尋找問題,收集經濟指標的數據資料,自己上機做模型分析,教師在其中主要起觀察、引導作用,指出學生所做分析的問題所在,在校正問題的基礎上,多挖掘學生所分析內容中閃光的一面,鼓勵學生加強實踐。通過這一環節的教學,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提高了學生思考問題與分析問題的能力。

當前存在的問題是學生不能很好地利用自己所學的計量經濟學方法來分析現實經濟中的問題,原因是當初學習時沒能做較多的與現實問題相關的作業。這一教學實踐環節的加強,有助于學生對計量經濟學模型方法的靈活掌握。

為解決這一問題,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也應該有相應的較大改革。過去,由于受教學設備條件的制約,計量經濟學的教學方式主要以傳統的板書介紹為主。現在,隨著計算機設備的普及,以及學校多媒體設備的購置,計量經濟學教學方法的改革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來進行教學,自然就應該有現代化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與之相對應。

達達莫爾?N?古亞拉提所寫的《經濟計量學精要》一書給出了大量宏、微觀經濟實例,學生可以十分輕松地掌握計量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內容,并了解到計量經濟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另外在教學中,老師也可以結合課程指導對我國的經濟現實進行實證分析和研究。

最后,在教學中要多加強教師的培訓,尤其是要多加強應用統計軟件的培訓。目前我國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大多數選用的軟件是TSP、SHAZAN等軟件,而國外一些大學早已運用EVIEWS、STATA和MINITAB等統計分析軟件進行教學。一些老師嫌麻煩或對新軟件不太懂而不愿意采用這些軟件,這將直接影響著我們的教學。因此加強教師對統計軟件應用的培訓就成為非常非常緊迫的事情了。運用這些計量統計軟件很容易對達達莫爾?N?古亞拉提所寫的《計量經濟學精要》一書的大量案例進行檢驗和驗證,有利于加強學生對基本流露年的掌握,也有利于學生對大量經濟現象的分析和解釋,同時也可以對我國的經濟成就進行分析和理解,增強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的濃厚興趣。

參考文獻

[1] 郭惠英.計量經濟學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改革初探[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2(1):46-47.

篇(7)

關鍵詞:經濟管理專業 計量經濟學 改革

中圖分類號:F019,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4)03-236-02

計量經濟學誕生于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是西方工業化大生產的必然產物。它在隨后的數十年中迅速發展,理論日臻完善,已經成為經濟學科中一個重要的分支。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進入我國,計量經濟學課程逐漸在我國高等院校經濟類專業開設。1998年7月,教育部高等學校經濟學科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將《計量經濟學》確定為經濟類專業的核心主干課程。根據2006年暑期的調查,設置經濟類本科專業的高校中98%的學校開設了《計量經濟學》課程,設置管理類本科專業的高校中60%的學校開設了該課程。{1}《計量經濟學》已成為經濟管理類專業重要的、開設面最為廣泛專業基礎課程。

一、本科《計量經濟學》課程的特點

《計量經濟學》是一門經濟學方法論課程,是以經濟理論為指導、以實際觀測資料為背景,運用數學、統計學方法和計算機技術,通過建立經濟數學模型,分析經濟變量之間數量關系,對經濟現象進行研究的一門科學。{2}本科《計量經濟學》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綜合性學科。計量經濟學是一門從數量上研究經濟關系和經濟活動規律及其應用的科學,是統計學、經濟學和數學的綜合。{3}故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濟統計學、西方經濟學等課程的基礎。

2.實踐性與應用性。計量經濟學自誕生起就具有強烈的實踐性與應用性。例如: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弗里希(R.Frisch)運用計量經濟學方法分析資本主義經濟的波動。克萊因(R.Klein)等人在凱恩斯經濟學框架下從宏觀經濟計量模型開始開展計量經濟模型的應用研究,托賓(J.Tobin)、赫克曼(J.J.Heckman)和麥克法登(D.L.McFadden)等經濟學家解決了微觀計量經濟學的模型設定和估計問題。在本科階段的教學中,在不影響理論體系完整的前提下,應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以計算機為工具分析問題。應用計量經濟學解決實際問題或者是開展實驗教學,都需要借助計算機來完成,掌握諸如Eviews、STATA、SPSS、SAS等各種計量軟件是必要的。通過軟件的應用,有利于對理論知識的深入理解,對計量方法的清楚認識。因此,在該階段的學習中,學生應至少熟練掌握一個應用軟件。

二、《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理論課程單一,課時安排不合理。《計量經濟學》是經濟學、統計學和數學的綜合,以高等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等為先修課程。通過對該課程的學習,能夠將一個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建立數學模型,求解數學模型并對結果作出合理的解釋。

目前,在計量經濟學的講授中發現,學生對該課程學習興趣不高,望而生畏。教學效果不佳,主要有以下原因:原因一,我國高校經濟與管理各專業招生文理兼收。文科生在中學階段數學知識的掌握相對薄弱,對較難的數學推導覺得晦澀難懂,同時在授課過程中缺乏不同學科的交融,導致部分學生失去興趣。再加上在我國高校中高等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基礎課程一般不開設選修課,致使基礎較薄弱的學生無法對基礎課程加以鞏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計量經濟課程的學習與提升。原因二,國內大學計量經濟學課程普遍僅開設一個學期,課程也不設置級別,不同的專業、不同的基礎水平講授內容基本一致。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很難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課程。原因三,課時安排不充足。以上海電力學院為例,計量經濟學為48學時,在如此少的課時內既要完成教學大綱要求,還要安排學生上機學習是十分困難的事情。顯然,在較少的課時內教師很難保質保量完成教學大綱要求,有些教師貪多求全,什么理論什么方法都講,但都沒有深入分析。結果就造成,學生什么都知道,但什么都理解不透徹,什么都不會應用。這樣的“夾生飯”使學生根本沒有體會到計量經濟學的豐富多彩與應用價值,只能是應付考試。

2.課堂教學方法不靈活,課程考核方式不完善。本科階段的計量經濟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在講授過程中,大量應用到高等數學與數理統計知識,僅利用傳統的黑板授課,雖然邏輯思維很清晰,理論體系很完整,但是內容乏味,信息量較少。結果,學生沒有學習興趣,甚至厭煩畏懼。另一種情況,是在教授該課程中,過度地使用多媒體教學,完全沒有任何板書。這樣雖然信息量很大、教學進度快,但學生即使經過課后復習,也很難對知識點理解透徹。因此,任何單一的教學方法都不能盡善盡美,應綜合應用多種教學法方法。

課程考核方式是課程學習的重要環節,是檢驗教與學的有效手段。我校的計量經濟學考核方式主要包括兩部分:平時成績與期末考試。平時成績包括作業完成情況和出勤情況,期末考試是開卷形式。期末的開卷考試已是《計量經濟學》課程考核方式的突破,學生不在只是死記硬背概念,照貓畫虎完成計算題,對學生靈活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是,考試畢竟受到時間的限制,而且考核相對不是很全面,例如不能鍛煉學生的文獻檢索能力、團隊合作精神。故應在該考核方式上適當增加小論文的寫作。

3.計量經濟學實驗層次模糊,缺乏針對性。對計量經濟學課程而言,實驗課程是十分重要的,其不僅是理論課程的鞏固與深化,也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載體。而目前的實驗教學并沒有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面對基礎知識參差不齊的本科生采用相同的教學內容,同時對于不同專業的背景學生采用相似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思維,顯然很難滿足差異化學生的各自需求,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

三、《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思路

1.科學設置課程,增加教學學時。高校課程科學化,就要避免課程設計上的邏輯錯誤,即目前所開設的課程所需要的輔助學科必須提前開設。{4}故計量經濟學課程應安排在高等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西方經濟學等基礎課程之后的一個學期,通常在大三學年開設比較合理。主要原因在于,大一、大二基本可以修完所需要的輔助課程,此時開設該課程,使知識體系具有銜接性,盡可能減少由于知識遺忘帶來的負面效應。另外,建議計量經濟學學時應達到64學時,充裕的時間不僅有助于教師合理安排教學任務,也有助于學生深入地學習。

2.綜合應用多種教學方法,完善課程考核機制。在計量經濟學的教學中,要“兩手抓”,即一手抓理論知識,一手抓實際應用能力。然而,單一的教學方法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易調動,更談不上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方法應用到實際問題中。應在教學中將板書、多媒體與網絡綜合應用,對于涉及數學中較為抽象的邏輯推導,采用板書形式,有利于對知識的理解與提升;對于涉及大量數據的案例,采用多媒體形式,信息傳遞速度快、容量大,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案例的分析過程,依然采用板書方式,這有利于培養學生將實際的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能力。課后復習也是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一環,依托網絡媒體,教師與學生可以及時進行交流,進一步深化教學內容。

除此之外,還可增加課程論文考核環節,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提升運用計量模型的分析習慣與解決能力。

3.科學制定實驗教學大綱,豐富實驗教學內容。基于計量經濟學“兩手抓”的教學理念,對實驗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首先,針對不同專業背景學生制定有針對性的實驗教學大綱。其次,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實驗教學模式,但最終的效果是一致的,就是掌握基本概念、基本操作方法,獨立完成實驗,能應用計量經濟學的理論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第三,不斷更新實驗教學內容,緊扣社會經濟的熱點問題,始終與學科前沿保持一致。

經濟在不斷發展,社會在不斷進步,計量經濟學的理論知識也已深入到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計量經濟學的教學工作也需要緊跟經濟社會的發展,不斷改革與創新,以適應社會變化與行業發展。

注釋:

{1}李子奈.關于計量經濟課程教學中經濟計量模型內容的創新與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10(1)

{2}王立平,萬倫來.計量經濟學理論與應用[M].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8

{3}譚硯文,陳珊妮.中美計量經濟學課程設置的比較研究[J].高等農業教育,2011(5)

{4}陸媛媛.論《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大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洲熟妇色xxxx欧美老妇软件| 少妇激情av一区二区| 九九九免费观看视频| 日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一| 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播放| 日韩av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亚洲av香蕉一区区二区三区| 青青青青青手机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julia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 老师脱了内裤让我进去| 极品粉嫩小泬无遮挡20p|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观看|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爱做久久久久久| 欧美超级乱婬视频播放| 色又黄又爽18禁免费网站现观看 | 免费观看成人欧美www色| 无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 国产国产裸模裸模私拍视频| 被吊起来张开腿供人玩弄|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成人午夜特黄aaaaa片男男| 大地资源免费更新在线视频下载| 最好看的中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毛片| 欧美日韩色另类综合|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伊人精品色xxxx视频| 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 国产午夜片无码区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爆乳|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久久777国产线看观看精品|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 午夜免费啪视频|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