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5 03:56:4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全國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國語文獨立設科教育110周年之際,由上海師范大學李杏保教授領銜主編的《國文國語教育論典》(以下簡稱《論典》)隆重面世。是年,恰巧又恭逢上海師范大學60周年校慶,作為一名長期與李教授共事的語文教育研究工作者,我有幸見證如此盛事,不免往事歷歷,心潮澎湃。
李杏保先生1961年畢業于上海師范學院,有18年中學語文教學的實踐經驗。從教伊始,他就常常光顧舊書店,搜羅夏D尊、葉圣陶、朱自清、羅常培、胡懷琛、朱光潛等語文教育前輩的著作。尤為難能可貴的是,他于1962年就已搜集到時人并不熟知的王森然的著作《中學國文教學概要》(改革開放以來,學界始知其為劉志丹、謝子長的老師,同志則為中國王森然學術研究會的第一任會長),并傾心研讀這部論著,萌生了語文教育理論研究的誠意。
1978年,他支教返滬,調入上海師范學院分院。在撰寫《試論陶行知教育思想》論文時,無意中接觸到大量民國時期的語文教育論文。不久,又在有關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搜集到了大量民國時期的上千種教科書。于是,醞釀既久而一氣揮就了《編纂〈中國新語文教育大系〉構想》。1984年,他與陳必祥等好友撰著了《語文教育發展史》;1986年,易名《中國現代語文教育發展史》(語文傳統教育名家張志公樂為之題簽),在云南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實際上,這些已經吹響了我國語文教育史研究的集結號,同時,也擘畫了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宏偉藍圖。
在隨后的15年,杏保先生等在語文教育史的教育和研究方面篳路藍縷地做了大量開創性的工作。犖犖大者,有著作《20世紀前期中國語文教育論集》(曾獲1992年第六屆全國圖書金鑰匙優勝獎)、《中國現代語文教育史》(1999年被中國新聞出版署、中國版協教育圖書研究委員會授予第一屆全國教育優秀圖書獎二等獎)、《語文學科教育參考資料類編》、《20世紀后期中國語文教育論集》等。杏保先生在壯年所取得的豐碩成果,在當時的語文學科教育界,都可列為翹楚。今年,他年屆古稀晉五,依然壯心不已,應語文出版社之誠邀,“新編”了《國文國語教育論典》,實在令人稱道。
《論典》的另外兩位主編方有林、徐林祥先生在語文教育史研究方面亦用力甚劬。方有林在上海師大雖然師從于我,但是在專業深造方面向李教授請益尤多。他的博士學位論文《呂叔湘語文教育思想研究》已正式出版,并獲得學術界好評。徐林祥教授,是語文教育史研究專家顧黃初先生的入室弟子,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語文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主持籌建并于2004年3月開通了中國語文教育網(http://)。他的《歷史追問:語文教育發展篇》,堪為語文教育史研究領域的佳作。
30多年前,上海師范學院(分院)建立的“民國教育資料庫”,在孕育《20世紀前期中國語文教育論集》《中國現代語文教育史》方面功不可沒。近年來,上海師范大學十分注重近代教育資料的搜集和開發,校圖書館在合并了原上海師院分院(現為上海師大奉賢校區)后,進一步建成了具有師范教育特色的“教師教育資源庫”,包括“中小學教材資源庫”“民國教育期刊電子資源庫”等,為語文教育史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更為扎實的史料支撐。這些,將為《論典》的再度開發和完善,提供必要的條件。
語文出版社為語文教育事業做了一件大好事。復興中華國文國語教育夢,是中華語文教育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中華民族夢”“中華文化復興夢”的必要條件?!墩摰洹愤@部典范文獻,將久遠地迸射中華近現代語文教育的燦爛光輝。
為了更好地發揮《論典》的典范作用,倡議圍繞《論典》的出版,語文出版社還可以聯合相關出版社、語文類學術期刊,引導定期開展全國性的《論典》研讀活動,團結和吸引有志于語文教育史研究的同道,不斷拓展和深化語文教育史的學科研究,不斷涌現高質量的學術論文,或結集出版,或在相關雜志上刊載,或在網絡上發表……假以時日,語文教育史研究的史料將更為豐富,研究力量將不斷涌現和集聚,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將不斷注入凝重的文化歷史積淀。
英文名稱:Forum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
主管單位:湖南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湖南省長沙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671-8305
國內刊號:43-1391/G4
郵發代號:上半月刊42-305;下半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2002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期刊簡介
《當代教育論壇》(旬刊)創刊于2002年,由湖南省教育廳主管,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屬全國教育科學類核心期刊。雜志每月三期,為宏觀教育研究、學科教育研究、校長教育研究。雜志創刊四年,就在《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高等教育文摘》等國家權威媒體上全文轉載和摘要文章238篇,在全國1309種教育類雜志中排名第7位,在全國業界具有了一定的權威性和影響力。
宏觀教育研究:主要是以高等教育、農村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民辦教育、教育發展等宏觀研究為重點。尤其刊發恢宏、大氣、爭鳴、創新的大理論。該刊是各條戰線的教育科研人員、研究生交流和傳播學術思想的重要園地。
《中學課程資源》雜志是由中國新聞出版署批準,由中國教育部主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語文教育專業委員會、大連理工大學主辦的面向廣大中小學教育、科技工作者的教育類國家級學術刊物。旨在推廣新理論、新經驗,為廣大教育、科研工作者提供學術交流,推動科教事業發展。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3-2634,國內刊號:CN21-1526/G4。本刊為月刊。
期刊收錄: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引文數據庫期刊源、龍源數據期刊網收錄期刊。
征稿對象:
全國教科研工作者、廣大中小學教師、各級科技與教育管理部、科研院所、科技教育人員、科教領域管理人員、各大院校的在讀博士生、研究生及社會各界關心科教工作的人士。
稿件范圍:
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備課、課程、課評、課后輔導;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心理研究。學生學習方法、技巧研究;課程內外、學校內外教育延伸;教材、教法研究,課改實驗探索;教學、教研心得體會,經驗交流;學生和學校管理,教育論文、成果交流等
主要欄目:
教育綜合研究;語文教與學;數學教與學;英語教與學;政史地教與學;物化生教與學;音體美教與學
辦刊宗旨:
《中學課程資源》雜志辦刊宗旨深入研究、預測、報道基礎教育創新發展現狀以及教育熱點、焦點;廣泛探討、交流科教工作中的優點;多方位、多層次介紹科教的前沿性內容;有效傳播我國科教工作中的新理論、新方法;合理構建我國科研教育學術交流平臺,推動和促進我國科教創新事業的發展。
社會點評:
《中學課程資源》雜志取得了國家級刊物中的領導地位;成為知識領域書刊的權威代表;本刊為科學教育工作貢獻卓著!
征稿要求:
1、論文應具有較高的質量,學術觀點有新意、有理論價值或實用價值,引證的材料要準確,論證方法力求新穎,結構嚴謹,文字流暢。
2、文題力求簡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不多于20個漢字。
3、電子稿件必須采用Word格式隨郵件的附件發送,題目下須注明作者姓名、單位、郵政編碼、聯系電話并須注明:摘要、關鍵詞。
4、論文字數按每版2200字內,兩版不超過4400字制作,依次類推。做到字跡清晰、工整,標點符號用法規范。要注意區分字母大、小寫,不潦草。圖表清晰、準確。上下角標標示要清楚、準確。
5、文中如有參考文獻,應依照引用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在右上角標出,并在文中按照引用的先后順序標注出引用參考文獻的作者名、引用文題名、出版單位以及出版日期。
6、稿件無抄襲、署名排序無爭議,文責自負,請勿一稿多投。與否概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7、本刊有權對文稿進行修改,如不同意修改,請投稿時注明。
聯系方式:
郵箱:
1.中國特殊教育發展面臨的六大轉變
2.美國特殊教育教師專業標準的發展與評介
3.陜西省特殊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現狀的調查研究
4.中國特殊教育發展現狀研究
5.我國特殊教育教師勝任特征模型研究
6.特殊教育教師職業認同與工作滿意度的調查研究
7.國外特殊教育經費投入和使用及其對我國特殊教育發展的啟示
8.安徽省特殊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現狀調查
9.特殊教育研究熱點知識圖譜
10.論特殊教育從人文關懷到行動支持走向
11.當前我國高等院校特殊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分析及其啟示
12.從政策解讀我國特殊教育教師專業標準的建構
13.特殊教育最佳實踐方式及教學有效性的思考
14.醫教結合:特殊教育改革的可行途徑——實施背景、內涵與積極作用的探析
15.我國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現狀研究可視化分析
16.特殊教育信息化環境建設與應用現狀調查研究
17.信息化視角下的特殊教育發展對策探究
18.寧夏特殊教育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19.中國特殊教育學校教師隊伍狀況及地區比較——基于2001-2010年《中國教育統計年鑒》相關數據
20.特殊教育教師的職業壓力、應對方式及職業倦怠
21.論特殊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
22.論特殊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
23.中美特殊教育教師政策比較研究
24.新疆特殊教育的現狀與發展對策
25.醫教結合:現階段我國特殊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對路莎一文的商榷
26.國內特殊教育教師職業素質研究現狀與趨勢
27.融合教育理念下的特殊教育財政:歷史、現狀及未來
28.“復合型”特殊教育教師的培養——基于復合型的內涵分析
29.融合教育背景下我國高等師范院校特殊教育師資培養模式改革的思考
30.上海市特殊教育教師資格制度的現狀與發展
31.西方特殊教育研究進展述評
32.美國高校特殊教育專業發展現狀及啟示
33.特殊教育應是國家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優先保障的領域
34.我國特殊教育教師職后培訓模式新探
35.中國殘疾人特殊教育制度轉型——福利政策體系化與福利提供優質化
36.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家庭沖突對工作投入的影響:情緒智力的調節作用
37.特殊教育教師資格制度的比較研究
38.新疆特殊教育教師隊伍的現狀、問題與對策
39.醫教結合:特殊教育中似熱實冷話題之冷思考
40.積極心理學視角的特殊教育教師情緒勞動策略研究
41.醫教結合:特殊教育改革的可行途徑——理論依據、相關概念的探析
42.特殊教育教師職業認同的影響因素研究
43.美國特殊教育師資問題及對我國的啟示
44.普通幼兒園有特殊教育需要兒童的在園生存現狀
45.中國特殊教育學校體育師資隊伍現狀調查
46.吉林省特殊教育信息化現狀與對策
47.多元文化視野下少數民族特殊教育發展的思考
48.云南省特殊教育教師隊伍現狀調查研究
49.我國特殊教育信息化研究現狀述評
50.特殊教育學科體系探析
51.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實訓師資隊伍建設探析
52.提高特殊教育發展水平的政策建議
53.全國特殊教育學校教職工隊伍結構及需求情況調查
54.從師范教育到教師教育:特殊教育師資培養的范式轉變
55.上海市學前特殊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調查研究
56.特殊教育教師專業化問題研究
57.特殊教育設施布局需求分析與發展規劃研究——以北京市為例
58.特殊教育教師專業化標準及發展模式的研究述評
59.浙江省學前特殊教育的現狀及對策
60.韓國特殊教育現狀的研究
61.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特殊教育的政策與實踐走向
62.特殊教育立法問題研究——人文關懷的視角
63.多學科合作是特殊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兼論“醫教結合”的特殊教育發展政策
64.我國高等特殊教育的現狀及發展研究
65.美國特殊教育教師任職標準的演變和特點分析
66.中國特殊教育研究的熱點領域與前沿主題——基于近十年《中國特殊教育》刊載文獻可視化分析
67.臺灣地區特殊教育及對大陸特殊教育發展的啟示
68.中國特殊教育的投入與產出:基于面板數據的潛變量增長模型分析
69.山東省特殊教育教師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
70.澳大利亞特殊教育師資與中國特殊教育師資的比較研究
71.改革開放30年北京市特殊教育發展及現狀研究
72.美國特殊教育立法中非歧視性評估原則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73.關于特殊教育教師流失問題的思考
74.美國特殊教育就業轉銜服務解讀及啟示
75.隔離與融合:特殊教育范式的變遷與分析
76.四川省特殊教育教師職業發展的現狀與職業倦怠的關系
77.臺灣地區特殊教育法律的特點及啟示
78.試論我國特殊教育師資培養中的幾個爭議問題
79.醫教結合是當代特殊教育發展的必經之路
80.美國特殊教育立法中的家長參與
81.我國特殊教育學校體育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
82.特殊教育的循證實踐取向
83.我國特殊教育法律體系的現狀與發展
84.特殊教育學校經費投入與支出狀況分析及政策建議
85.國內特殊教育教師職業倦怠述評
86.新疆特殊教育教師繼續教育現狀調查研究
87.關于四川、重慶等地特殊教育師資現狀的調查
88.河南省特殊教育教師專業素質現狀調查
89.我國特殊教育發展轉向及其改革邏輯與重點領域
90.近年來我國特殊教育教師研究的熱點領域與知識基礎——基于CSSCI學術期刊1998-2013年文獻的計量分析
91.社會支持在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職業枯竭與職業承諾之間的調節作用
92.韓國特殊教育法的演變及特殊教育發展歷程
93.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學校職能的轉變
94.質的研究范式與特殊教育研究:基于方法論的反思與倡議
95.美國特殊教育教師專業標準解讀及啟示——基于美國學科教師專業標準
96.改革開放30年中國特殊教育的發展及政策建議
97.教育技術學范疇下特殊教育資源建設研究
98.當代日本的特殊教育及其對我們的啟示
哈斯高娃,一位在教育戰線上奮斗了25年的教育工作者,光榮地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個人,受表彰的13人中,唯一一位獲此殊榮的基層學校校長。 她以扎實的工作作風和出色的工作業績,贏得了社會各界人士的認可。
執著的信念擎起崇高的事業
哈斯高娃1984年畢業回鄉后,懷著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情來到綽勒中學任教。“園丁”,多么崇高的稱號!從走上崗位的那一天,她就憧憬著“桃李滿天下,春暉遍四方”。當時的她,決心“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這樣的信念,讓她一干就是20多年。任教的七年,她所教的學科中考成績在農村牧區始終名列前茅。1995年被團中央授予“希望工程園丁獎”。
她一步一個腳印,1995 年擔任綽勒中心校校長后,立志要把學校這個“大家庭”辦好?!白寣W生在這里快樂成長、讓教師在這里舒心工作、讓自己的理想在這塊沃土上得以實現?!睘榇?,她付出了太多艱辛。上任伊始,她便科學規劃學校的發展藍圖。在2006年全旗“兩基”達標驗收之前,為了解決危房改造,她不辭辛苦,跑上跑下爭取資金。共籌措資金79.31萬元,全部投入到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共建校舍595平方米,新建院墻2095延長米,維修校舍3047平方米,維修及新建廁所115個蹲位,購置了電腦、打印機、攝像機、DVD、電子琴等設備。同時,她帶領全校師生利用節假日修建草坪、花池,校園綠化達到4000多平方米,硬化面積5000多平方米,植風景林1000余株。她把一個簡陋的校園建設成了花園式學校。
創新的理念促進了學生的成長
在學校管理中,哈斯高娃本著“把學校辦成全面加特色,把學生培養成全面加特長”的原則,以創新的理念引領學校,以創新的思想影響教師,以創新的精神帶動發展。要求每一位授課教師對學習困難的孩子實行三優先:提問優先、批改優先、輔導優先。三特殊:作業特殊、提問特殊、表彰特殊。并給予優等生更好的教育支持,使他們各有發展的空間,真正體現了因材施教。她在教學中以身作則,身為校長,一直擔任各年級的思想品德課。她2000年撰寫的論文《小學思想品德課中的素質教育》獲國家級一等獎,被收入《中國教育研究論壇――小學世紀版》一書中。2003年撰寫的《思想品德要創新》一文獲國家級二等獎,被收入《中華教育論文萃選》一書中。多年來,在她全新教育理念的引領下,學校形成了自己鮮明的辦學特色。
科學的管理鑄造了學校的輝煌
她從改革學校內部管理體制入手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建立完善了一系列規章制度。確立了學校四大管理機制:目標管理機制;完小和中心校層次協調管理機制;德、能、勤、績統一管理機制;制度管理機制。她善于研究和分析教育規律,實施了精致化管理,使每個管理者都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責,從領導到教師,從學科組到后勤,從中心校到完小,從大的育人目標到小的各室、各教學點、各班、各道走廊,甚至是一扇門、一張桌,都納入管理,都有崗位責任制,形成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精細化管理。她還在學校實行了行政管理和行為管理相結合,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相結合的人性化管理模式,使學校各項工作和諧發展。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她的管理下,扎賚特旗綽勒中心校先后榮獲 “自治區義務教育示范學?!薄?“興安盟實驗教學優秀學校”、“興安盟人民滿意學?!?、 “興安盟民族教育示范學校”、 “興安盟教育系統先進集體”、“興安盟校園文化建設優秀學?!?等稱號。
大家好!
感謝附中讓我們有緣在這塊神圣的熱土上相聚!感謝__給我們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臺!感謝領導的厚愛與栽培!感謝同仁的關心與支持!讓我們快樂工作每一天,幸福生活一輩子!
下面,我將從三方面進行述職:
1、與時俱進,積極探討作文教學新模式
如,2015年1月22日,在原初二14班(現在的初三14班)上了一堂作文指導課《讓人物鮮活起來——人物動作描寫專項訓練》獲好評;
2、關注中考,多次應邀承擔__市專題講座
2015年3月,在__市語文教研活[文秘站:]動中作了題為《初中語文如何備課》的講座;
2015年10月28日在__校區語文組作了題為《關于中考及作文教學的幾點思考》的講座。
3.指導學生習作,多篇獲獎及發表
2015年4月指導__同學參加全國作文大賽獲二等獎;5月,指導__同學在《晨報》上發表文章;11月,指導初三8班吳小燕在《讀寫月報》發表習作。
4、堅持上門家訪,鼓勵引導學生
經常利用寒暑假及雙休日與__主任、__、__老師上門家訪。2015年春節期間,與__主任一起走訪了原初三8班鐘文清等5位同學。
5、堅持與學生談心,不斷鼓勵幫助學生
曾曉玥同學是初三8班的學生。在開學初及10月份的考試中語文成績一直在85分左右徘徊,情緒比較低落,我根據她選擇題及作文水平較弱的情況,建議她進行專項訓練,在12月份的月考中,以__分名列語文單科年級第一名。
7、辛勤耕耘喜豐收
2015屆中考,本人所帶的8班、13班中考語文成績:100分以上的人數,都在25人左右,其中__同學以116分的中考語文成績名列年級第二名。無論平均分還是優秀率均是平行班第一名。
2015年12月,被學校政教處、團委評為:“最美身邊人”。
初三8班語文成績進步明顯,2016年1月6日,在教務處組織的問卷調查中,得到了初三8班全體同學的好評。
1、在__任教時的部分科研成果:
2015年9月,作為主要參研人員積極參與國家級課題《語文學科“少教多學”課型研究》現已結題并獲得優秀等級;
2、2015年發表的部分論文:
2015年4月撰寫的《巧借文本 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在__省教育廳主管的《開心素質教育》上發表;
2015年9月23日撰寫的教育論文《__師大附中:做有責任的中國人》在《中國教師報》(第13版)發表。
3、教學設計及論文多次獲獎
2015年4月,撰寫的教學設計《我的叔叔于勒》獲中語會二等獎;9月撰寫的論文《巧借文本,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獲__省一等獎;6月,撰寫的論文《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營造良好育人環境》獲校級二等獎。
(三)做備課組長,攜手并進
經常和國飛、謝今、茍雯老師交流教學心得,抓實晚自習及周練,__語文成績與老校區的相比,差距在逐漸縮小。2015年10月,根據省教育工會的安排,指導培養了__市九中(鄉鎮中學)教師__。
(四)做年級宣傳員,無怨無悔
據不完全
統計:2015年度,撰寫校級新聞稿400余篇,市級新聞稿近百篇。(一)學理論、學方法 (如:進行“主題閱讀”,參加業務培訓等。)
1、觀摩教學光盤,常年訂閱各種期刊
2、多次參加教學、教研培訓,參加省市中考語文研討會,主動與老師們分享
(二)學他人之長
如:學習__、__、__等老師的熱情豁達,學習__、__、__等老師的敬業奉獻,學習__、__、__等一大批青年教師的好學上進,學習我們全體老師的團結協作精神……
1、努力耕耘:堅持每天早上6:50前到辦公室,利用點滴時間抓學生背書、面改作文等。(說明:因為初二年級人氣不足,他們強烈要求我在初二辦公室,在樓下呆的時間反而更多些。)
2、努力做事:以校為家,寒暑假堅持值班,除夕仍堅守崗位;協助學校進行招生工作。
3、努力做人:常懷感恩之心,用實際行動真誠回報學校。
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靠的是:團隊的力量、領導的栽培、同事的支持、學生的配合!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蔽覍⑷¢L補短,盡心盡責,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羅炳之是我國近現代著名教育家、外國教育史專家,原名廷光,號炳之,1896年6月出生于江西省吉安縣。他一生從事教育工作,歷任小學、中學、大學和師范學校教師。1928年7月,他通過赴歐美留學考試,公費赴美留學,專攻教育學。1931年回國后,先后在中央大學、湖北教育學院、河南大學、北京大學、西南大學等院校任教。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南京師范學院成立,羅炳之任南京師范學院教授,后兼任院務委員會委員及院學術委員會委員。1962年,任江蘇省哲學科學聯合會首屆副主席,后任學術顧問。1961年,特邀參加教育部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師范教育工作會議,并參與制定了高等師范院校教學計劃。
他一生執著教育事業,潛心教育研究,堅持教學實踐,他的教育思想、教育實踐和教育研究成果,不僅在當時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而且對今天教育事業的發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潛心研究,教育領域秉燭耕耘
羅炳之一生潛心教育研究,注重教育研究與教學實踐相結合,涉及范圍非常廣泛,在中外教育史、比較教育、教育行政、教育基礎理論等方面都有較深入的研究。1926年,任中學教師期間,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他根據教學經驗,寫成了自己的第一部論著《普通教學法》,1930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這是我國近現代最早的教學法專著之一。
1936年,在任河南大學教授期間,他整理了在歐美學習參觀時的相關資料,結合自己的認識和研究,寫成了《最近歐美教育綜覽》一書,對歐美教育進行了系統闡述。1938年,在西南聯大文學院任教。由于戰事原因,學校幾易校址,生活條件非常艱苦。羅炳之一家住在郊外崗頭村一農家的角樓上,面積小,光線差,樓下的牛舍豬欄更是臭氣熏天。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他先后完成了《教育學通論》和《師范教育》。兩部著作1946年回到南京后,任中央大學教授兼師范學院院長,并負責重建了師范學院的附中和附小。
多年的教育實踐、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造就了他在教育領域內的豐碩成果,在當時的教育界產生了非常廣泛的影響,為我國教育學科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先后撰寫教育論著20余種,論文100余篇,涉及教育領域的各個學科,主要有《教育行政》《比較教育》《教育科學研究大綱》《教育科學綱要》《教育研究指南》《實驗教育》《最近歐美小學教育概要》《外國教育史》,等等。
著名教育家邱椿在讀羅炳之的《教育行政學》時感慨萬千:“中外流行的教育行政學的書籍何止汗牛充棟,但求一能兼用上述四種研究法而獲得成果者,我自愧孤陋,尚未見過。”2002年,羅炳之被收入《當代江蘇學人叢書》,書名為《秉燭滄桑——教育學家羅炳之》。
兼收中西,教育思想影響深遠
羅炳之不僅閱歷豐富,而且學貫中西。1928年8月至1931年8月,在美國留學期間,他先后入讀加利福尼亞州的斯坦福大學研究院和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在此期間,他系統研究了歐美的教育,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比較教育”體系;他還利用空余時間去美國各大學和教育機構訪問,積極探索歐美教育科學研究的發展,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教育。
1934年,為進一步探討中國教育的出路,他再次出國,入讀英國倫敦大學皇家學院,專門研究教育學,并考察歐洲各國的教育情況。
1935年,他代表中國教育學會和中國社會教育社出席在英國牛津召開的第六屆世界教育會議,介紹中國教育學會和中國社會教育社的概況,分發中國社會教育社的實驗報告。期間他還順便考察了德、法等國的學校教育,對西方教育制度有了更深的了解,也為以后從事外教史研究和教學奠定了基礎。1948年,他被聘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委員會委員,并出席了當年秋季在南京召開的成立大會,并在會上就如何發展中國教育等問題作了專題發言。
出國學習考察的閱歷和多年的國內教學研究,使他的教育思想既吸收了西方先進的教育文化,又融合了中國社會當時的教育現狀。他的專著《教育通論》《師范教育》《教育行政》(上、下)被列為“大學用書”。
1955年,羅炳之代表南京師范大學出席了教育部在上海召開的師范院校教育史大綱的編寫工作會議,并主持全國師范院校教育史教學大綱編寫和出版工作。此后他又編撰出版了《外國教育史》,這是我國研究外國教育史學方面的第一部專著,也是外國教育史學科體系及教材編寫的奠基之作。該書出版后得到廣大師生和讀者的好評,1985年獲得江蘇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榮譽獎,后被收入國家教委《全國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研究成果選編》,作為優秀圖書向國內外推薦。
羅炳之積極吸收和借鑒西方教育的先進理論及教育實踐成果,教育思想和教學實踐無論在當時還是在今天,都對我國的教育研究和教育實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嚴謹治學,教學實踐精益求精
羅炳之嚴謹治學,對學問精益求精,始終堅持教學實踐、教學實驗、教育管理和教育研究。他在自傳中把自己的治學經驗歸納為四點:一是博學:搜集資料,接觸實際,參觀訪問,博覽群書,善于抉擇,做到“博學以知服”;二是深思:將搜集的資料分析研究,深思熟慮,透過現象看本質,揭示其規律性;三是存疑:不盲從,不武斷,實事求是,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四是求證:科學研究,重在驗證,“無證不信”。直至今天,他的“博學、深思、存疑、求證”治學思想依然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所推崇。
羅炳之從教70余年,對教學一絲不茍,對學生認真負責。從開始上第一課起直至退休,他始終認真負責,從不敷衍搪塞學生,每一堂課都竭盡全力,都要讓學生感興趣,學有所獲。
他的學生回憶道:“羅炳之老師為我們講授《教育行政學》,在教學方法上注意理論聯系實際,對教學內容的分析有獨特而精辟的見解,深受學生歡迎。我們畢業后都有較長時間從事教育行政工作實踐,常常以羅老師所講授的《教育行政學》和他所給予我們的教誨作指南,堪稱收益良深?!?/p>
羅炳之認為,教育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應該在科學研究基礎之上來開展教學活動。在教學中,他除了傳授正確的知識外,更注重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有的學生在回憶羅炳之治學的文章中總結道:“先生精通幾國語言,同時又有堅實的古文功底,在研究講授教育史學時,顯得得心應手。他對孟子、荀子、王守仁、王夫之等中國古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論的分析與評價,都是在占有著豐富的古代史學、哲學作品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進行的,從不人云亦云。”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他把最有價值的研究精華傳授給了他的學生。
為人師表,春風化雨
“為人師表,春風化雨”,這是羅炳之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也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1924年,河南第一師范學校的一位先生,打算在暑期之后另就他職,而當他的學生知道這一消息時,即刻來懇請老師留下,學生形容自己如果失去這位教師便如“失母赤子,嗷嗷待哺”。而這位被挽留的教師就是羅炳之。
羅炳之一生以“為人師表,春風化雨”為訓,既教書又育人,以他的人格魅力感染著一代又一代學子。多年以后,羅炳之當年的學生在回憶他時仍然飽含深情:“先生的品格、為人、治學態度、奉獻精神都是我們的楷模,先生在講教育史時,充滿了愛國主義精神,講到夸美紐斯被迫離開祖國時,他面對祖國的方向,雙膝下跪,在災難深重的祖國前捧起一把熱土,感人至深……”;“先生在湖北任教育學院院長時,學校農場將生產的蔬菜分送給教師員工,先生卻堅持付錢,從未少付一分一毫;先生從不任用自己的親屬做學校的職工;就是打公用電話沒有零錢,過后也一定要設法補交上4分錢的電話費……”
羅炳之也曾經說過:教師為人所尊就在于“必其人道高學博,徑明行修,為學者樹一良好模范,俾感化于無形”。羅炳之以自己的一言一行,言傳身教,獲得了學生們的普遍尊重和敬仰。 “天涯海角有窮時,只有師恩無盡處”,這是學生對他永遠的懷念。
秉燭滄桑,一生傾注教育事業
羅炳之出身于知識分子家庭,父親為前清秀才,塾師兼行中醫。他自幼隨父識字,10歲父親病故后,入鄉間私塾和書院等教育機構就學。1918年,他考入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入教育專修科,師從陶行知、劉伯明等教育界著名學者。1916年,從吉安縣中學畢業后,他成為一名小學教師,這一年他剛剛20歲。他對教育開始產生興趣,自此和教育結下了不解之緣。
正如他自己所說:“當小學教師,原為解決個人生活問題。通過教學實踐,我逐步感到當教師的興趣,也覺得很有意義,這對我后來長期從事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影響。”
羅炳之從教70余年,歷經我國教育事業的興衰起伏和發展變化。作為教師,他為維護師范教育的獨立竭盡全力。20世紀30年代,新教育遭受挫折,師范學校被并入中學,成為高中師范科,鄉村師范也被無形消滅,教育界有識之士紛紛起來反對。羅炳之與其他中學師范學院科主任聯合進行抗議,并以聯合會的名義在全國教育會議上提出議案,主張師范獨立,在《中華教育界》雜志上著文《師中合并之利弊及個人對本問題的意見》,在上?!渡陥蟆飞献奶岢觥罢稳珖鴰煼秾W制”的建議,維護師范學校的獨立,終于促成大學院發出通令,取消高中師范科,將其改為師范學校,并增設了鄉村師范。
他認為師范教育旨在培養合格的師資,不僅直接影響中小學教育質量,也關系全民族文化素質的提高。他呼吁合格的師資培養除了進行智育、體育、美育等培訓外,還應該特別重視道德教育,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師人格的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