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1 16:20: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固定資產效能評估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 要 有效地管理運作好企業固定資產,是每個企業創造良好經濟效益的基礎,物流企業也不例外。因此,物流企業的管理中,要探析和預防企業固定資產流失的對策和方法,力求固定資產能夠安全穩定地企業創造財富,促進企業良性發展。
關鍵詞 物流企業 固定資產 對策方法
一、物流企業固定資產的概況
物流企業的固定資產主要分布在運輸、儲存、裝卸、信息處理等領域,主要有機器設備、營運車輛、裝卸機械等設備,這些固定資產與物流企業的現金、材料、、低值易耗品等非固定資產不同,它具有非流動、服務年限長等特點。按經濟用途分類,可分為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和非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按使用情況分類,可分為使用中的固定資產、未使用固定資產、不需用固定資產三大類。按綜合分類,可分為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非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租出固定資產、融資租人固定資產等類別。
二、物流企業固定資產流失原因分析
(一)在企業改制中流失。企業改制是經濟體制改革的產物,由于改制涉及的點多面廣,就非常容易出現固定資產流失現象。如一些物流企業隱瞞企業資產,通過多種方式規避清產核資,以致在資產評估時嚴重失真,有些固定資產被嚴重低估。有的人員在改制中工作作風不實,就聽取個別領導的意圖辦事,對固定資產情況沒有進行認真核實,就提供數據。可以說,企業改制是企業固定資產流失最容易、最多的環節。
(二)在企業重組中流失。固定資產在企業重組中流失,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某物流企業在重組時,采用弄虛作假,多付債務;暗箱操作,低價處理資產等方式,故意增強債務、把固定資產低價賤賣,有的物流企業把優質固定資產當作不良資產來處理,導致固定資產價值傾刻間“蒸發”。還有的領導不力,不重視重組工作,對相關的情況不調查、信息不了解、措施不落實,重組工作在隨意中進行,固定資產在隨意中流失。
(三)在日常管理中流失。日常管理缺位、執行制度不嚴等也容易出現固定資產流失。有的物流企業把沒有到期車輛、設備就提前淘汰;有的物流企業投入固定資產后,沒有有效發揮作用,空置閑置情況時有發生;還有的物流企業把本應該及時出租、轉讓的場地進行整合,讓其產生經濟效益,沒有發揮固定資產的作用,也就是固定資產流失。
(四)在違紀違法中流失。一些物流企業的管理人員在業務合作、資產運作、項目建設過程中,利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規范、不完善的機會,進行違紀操作,有的甚至貪污受財,采用虛報采購設備的價格、超項目預算費用以及串通外單位壓低投標價格等方式,導致固定資產白白流失,結果損了企業利益、肥了個人腰包。
三、預防物流企業固定資產流失的對策和方法
(一)按照市場規則,抓好物流企業改制。嚴格按照市場經濟規則,是抓好物流企業改制的前提和基礎。在企業改制時,我們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競爭的原則,要進一步加強對企業買斷者的誠信狀況、經營能力、社會責任感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和考察,要根據實際,聘請第三方中介機構對固定資產進行評估和核實,確保固定資產的準確性和真實性,以防企業改制中固定資產流失。另外,要加強企業改制的過程監控,并成立職工代表、專業人員為代表相的工作小組進行監督監管,規范企業改制的程序,公開相關環節和事項,保障企業改制在透明、陽光下進行。
(二)根據法律法規,推進物流企業重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物流企業重組能夠推進企業強強聯合和快速發展,能夠使企業固定資產效能得到有效發揮。因此,在重組、合作時,物流企業必須在破產重組法、企業法等法律框架下,依法依規進行。注重參與企業資產重組的評估人員要精心挑選,把精通會計業務、具備資產評估師資質、工作認真細致的人員,選撥到資產清算小組里面,發揮其專業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的特點,以防固定資產故意漏估、低估,損害企業和職工利益。同時,要嚴格標準,堅持依法重組,防止企業重組走過場,堅決堵住在企業重組中的固定流失現象。
(三)嚴格規章制度,加強物流企業管理。物流企業要出臺相關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和標準,在投資建設項目、采購設備設備、固定資產報廢等方面進行細化完善,如通過公開招投標來降低工程造價、設備采購費用等等。要加強固定資產的制度管理,保障物流企業固定資產的管理規范化、責任明細化。要做好宣傳和職工的思想工作,監督相關物流企業如實申報固定資產和財產,有效防止發生隱匿和私分固定資產及貪污等違法犯罪行為。要及時糾正整改物流企業固定資產管理不規范、不嚴格的現象,把固定資產的管理納入到正常的軌道之中,并讓固定資產的效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四)制定預防措施,強化物流企業監管。物流企業要結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有關違反固定資產管理的辦法和管理措施,明確相關責任。要定期向職工公布固定資產的管理情況,如投資方向、投資效益、合作情況等,接受職工群眾的監管和監督,特別是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要根據群眾反應的線索和情況,及時組成相應的調查組,進行全面調查核實,查明問題的原因和根源所在,以消除職工群眾的顧慮。當然,針對審查中出現的問題,必須把認定已流失的固定資產如數追回,對弄虛作假、違規違紀人員要查清查透查到底,必要時可以通過法律的途徑進行追究。
參考文獻:
[1]劉靜娟.淺議固定資產流失.現代商業.2012/18
一、
固定資產管理辦法:
(一)
郵政企業的固定資產是指使用期限超過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機械設備、電源設備、運輸設備及其它與生產經營有關的主要設備、工具、器具等,不屬于生產經營主要設備的物品,本資料權屬文秘資源網,放上鼠標按照提示查看更多資料單位價值在2000元以上,使用期限一年以上的,也作為固定資產。
(二)
固定資產管理按照“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和“歸口管理”的原則,實行局、專業、班組和支局所三級管理。
(三)
固定資產的增減變動,必須嚴格按照管理分工,履行規定的審批手續,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擅自拆除、調出、挪用、贈送、外借和變賣企業固定資產,。
(四)
各單位負責人對管好用好固定資產負有主要責任,對工作失職、管理不善,造成固定資產損毀或提前報廢的單位負責人,根據情輕重,給予批評教育、紀律處分或賠償損失等。
(五)
每年組織財務、物業管理人員及相關人員對各單位的固定資產進行一次清查盤點,發現有賬實不符、損毀現象的,應查明原因,按規定處理;單位負責人工作調動時,在監交人員的監督下將固定資產點交清楚,確保資產的完整。
(六)
對固定資產屬自然性或不可抗拒原因損壞的,使用單位必須及時上報局綜合辦,由相關人員對損壞情況進行評估,并預算維修費,報局辦公會審批,維修費用超過3000元的上報市局審批。
(七)
新增的固定資產財務部門要及時登記造冊,按規定及時調整賬卡,必須作到賬、卡、物三相符;報廢的固定資產統一繳局后勤部門管理;處理報廢固定資產時,必須由財務、后勤人員對報廢的固定資產進行價格評估,報局辦公會審批后方可處理,財務部門要及時收回款項。
二、
低值易耗品管理辦法:
(一)
使用期限一年以內的與生產經營有關的主要設備、工具、器具等;單位價值在1000元以下的勞動資料;通信生產過程中專用的工具性儀表、電話機、自行車、電視機等,均按低值易耗品。
(二)
低值易耗品管理,按照“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實行局、專業、班組和支局所三級管理。
(三)
需要購置低值易耗品時,經局領導批準后,由供應部門統一辦理購置手續,并建立相應的明細帳進行管理。
(四)
購置的低值易耗品原則上都應辦理入庫手續,領用時再辦理出庫手續,防止財產物品流失;低值易耗品原則上實行以舊換新制度,防止浪費。
(五)
各單位請領的低值易耗品由各使用單位負責保管、維護、保養,發現有損壞現象應及時處理,處理不了的必須及時報局綜合辦,由局派人進行處理,保證低值易耗品的使用效率。
(六)
各單位負責人對管好用好低值易耗品負有主要責任,對工作失職、管理不善,造成固定資產損毀或報廢的單位負責人,應查明原因,應由個人負責的,要追究個人經濟責任,實行按價賠償。
(七)
低值易耗品的管理人員和使用人員工作變動時,必須將其管理和使用的低值易耗品清冊和實物核對后交接清楚,方能辦理調動手續。本資料權屬文秘資源網,放上鼠標按照提示查看更多資料
(八)
低值易耗品需要在局內部調撥時,必須有局領導批準后方可調撥,任何人不得隨意調撥。
(九)
處理報廢的低值易耗品時,必須有相關部門審核后方能處理,處理人員必須及時將款項繳財務部門。
摘要:本文在對我國國有企業現行固定資產界定進行分析思考的基礎上,首先針對所存在的問題,提出按新準則要求對固定資產進行初始計量,對有關固定資產的資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進行了明確劃分,并且細化了國有企業固定資產信息披露的內容。
關鍵詞:國有企業;固定資產;會計核算
國有企業會計制度作為國有企業資源配置、產權制度變革中的一種信息產生和傳導機制,無疑應和整個社會變革中其他經濟制度變遷相協調,應與國企的改革發展進程相適應。否則,會計信息失真、質量不高,不僅不能真實完整地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而且由此產生的“會計信息危機”,將影響鐵路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財政部新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圍內執行,同時也鼓勵其他企業先行實施。實行企業會計準則是我國會計制度改革的要求,國有執行新會計準則也是未來的必然選擇。本文在對我國國有企業現行固定資產界定進行分析思考的基礎上,分析了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的核算模式。
1我國國有企業現行固定資產的界定
目前國有企業是按照《企業財務制度》的標準確認其固定資產的。對固定資產的定義,我國新會計準則規定:固定資產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單位價值在2000元及以上(另有特殊規定的除外),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資產。同時,現行國有企業會計制度及固定資產管理辦法中,對固定資產的確認特殊規定如下:(1)下列資產不論價值大小,均作為固定資產:永久性房屋、建筑物等;陳舊可用的生產設備與設施等;按固定資產管理的互換配件、生產產品、辦公用品、輔助材料等;清產核資時評估計價進賬的土地。(2)下列財產不論價值大小,均不作為固定資產:臨時性房屋建筑物,如臨時搭蓋的廁所、工具棚、崗亭、茶水鍋爐房、簡易人行道、圍欄、宣傳廊、光榮榜、慶祝用牌坊等;容易損壞、更換頻繁的生產工具與產品等。
2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的會計核算分析
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一個企業的生產能力規模,在反映企業財務狀況時極為重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為了使國有企業資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和利用,選擇一種既符合我國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要求,又能起到促進國有企業經濟發展的固定資產計價方法,已經成為國有企業目前巫待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2.1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的計量
固定資產的計量主要解決固定資產的初始入賬問題,是指固定資產的取得成本。正確確定企業取得的固定資產的成本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是企業進行固定資產折舊、固定資產減值、固定資產處置等工作的基礎。固定資產采用原始成本計量,這是國際通行的作法。我國也是如此。根據會計可比性原則的要求,同時考慮到我國統一會計制度及固定資產準則中對固定資產初始計量的相關規定已經比較詳細,計量法比較合理,其原值也要真實、確切的多。因此,國有企業在固定資產初始計量方面應當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和《企業會計準則-固定資產》的規定執行,做到標準規范、口徑統一、相互可比。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固定資產》的規定,固定資產應當按照取得時的實際成本記賬。固定資產的實際成本是指企業為取得該資產并使之達到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一切合理的、必要的支出。企業應開設“固定資產”賬戶反映固定資產原始價值的增減變動,同時為了反映企業固定資產的價值損耗情況,開設“累計折舊”賬戶反映企業固定資產己損耗的價值。同時當前國有企業固定資產購置資金可分兩塊,一部分由單位內部產生,主要按一定比例從支出中提取,還有少量的固定資產報廢變賣收入;另一部分是國家財政撥入。對于前一部分,實際上并沒有或很少涉及現金的流入,而且期末會計報表反映的修購基金結余數往往是沒有對等的現金保證的。因此,對按比例提取的購置資金,可通過設置累計折舊科目核算,根據不同資產的使用年限和殘值率,按單個資產提取折舊。期末,累計折舊作為固定資產的被減項列示在資產方的固定資產項下,以反映資產隨耗用而轉移的時間價值。對國家財政專項撥款,仍保留在購置資金核算,收到銀行存款時,作為購置資金增加,待固定資產購買入庫時,將購置資金基金轉入固定基金,同時增加固定資產和減少銀行存款。這樣,在財務報表上不僅反映了固定資產的原值、列示了已提取折舊、凈值,還能準確反映國家對企業固定資產的投入。
2.2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的后續支出
企業的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后,為了適應新技術發展的需要,或者為維護或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能,往往需要對現有固定資產進行維護、改建、擴建或者改良,即發生對固定資產的后續支出。固定資產的后續支出分為資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正確區分固定資產資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對合理確定企業當期收益和真實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果把資本性支出按照收益性支出處理了,則會多計費用少計資產價值,導致當期收益降低以及資產價值偏低,造成國家稅收減少;相反,如果把收益性支出按照資本性支出處理了,則會少計費而多計資產價值,導致當期收益和資產價值虛增。兩類支出的混淆還會造成企業財務信息質量下降,資產價值不實,資產管理混亂,容易出現國有或集體資產的流失。因而,在理論上要澄清資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概念,實務中要嚴格區分兩類不同性質的支出。
2.2.1屬于資本性支出的賬務處理
在對固定資產發生可資本化的后續支出時,企業應將固定資產的原價、已計提的累計折舊和減值準備轉銷,將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轉入在建工程。固定資產發生的可資本化的后續支出,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在固定資產發生的后續支出完工并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應在后續支出資本化后的固定資產賬面價值不超過其可收回金額的范圍內,從“在建工程”科目轉讓固定資產。固定資產轉入在建工程時的會計分錄為:
借:在建工程-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后續支出發生時的會計分錄為:
借:在建工程
貸:銀行借款
在固定資產發生的后續支出完工并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的會計分錄為:
借:固定資產
貸:在建工程
2.2.2屬于收益性支出的賬務處理
一般情況下,固定資產投入使用之后,由于固定資產磨損、各組成部分耐用程度不同,可能導致固定資產的局部損壞,為了維護固定資產的正常運轉和使用,充分發揮其使用效能,企業將對固定資產進行必要的維護。發生固定資產維護支出只是確保固定資產的正常工作狀況,它并不導致固定資產性能的改變或固定資產未來經濟利益的增加。因此,應在發生時一次性直接計入當期費用,不再通過預提或者待攤的方式進行核算。如對生產用機器設備進行修理發生后續支出時的會計分錄為:
借:制造費用
貸:原材料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應付工資等
2.3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的會計披露
固定資產價值的變動,使用年限的延長與縮短,對國有企業的經營績效有顯著的影響。因此,國有企業必須重視對固定資產的披露:一方面是由于固定資產在國有企業生產經營中的重要性決定的,固定資產披露不僅需要關注其所反映的企業的財務狀況,還要關注其所影響的經營成果;另一方面,從保護投資者利益的角度出發,披露的信息也應全面。企業外部投資者、社會中介機構及監督管理部門需要了解企業固定資產的有關信息。在我國國有企業當前會計報表中,與固定資產信息披露有關的報表主要包括固定資產表、固定資產無償調撥明細表、更新改造支出表。但其對固定資產的信息披露極為簡單,僅有固定資產原值和累計折舊兩項,而且在附注中基本沒有相應的披露,這種披露機制與固定資產的重要程度不大相稱。基于會計核算的相關性原則、重要性原則以及成本效益原則,借鑒國際會計準則與慣例,財政部在《企業會計準則—固定資產》中對企業在財務會計報表中應當披露的有關固定資產的信息作出了明確的規定,以反映固定資產的全面狀況。新準則規定,固定資產的披露應包括所有有關固定資產的信息。和原來的國有企業行業會計制度相比,新會計準則增加了披露固定資產減值的內容,而準則在此基礎上增加了很多披露的內容,包括披露企業制訂的固定資產的標準、分類、計價方法、使用壽命等內容,以及固定資產調節項目的金額,對固定資產所有權的限制及其金額,暫時閑置的固定資產、提足折舊而繼續使用的和已經退廢準備處置的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等方面的信息。
2.4實行固定資產微機化核算管理
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大和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國有企業的固定資產將會越來越多,在企業全部資產中的比重將會不斷增加。因此,正確、及時地進行固定資產的核算,管好、用好固定資產,充分挖掘潛力,不斷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能,不僅是國有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國有企業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為國有企業提高固定資產的管理水平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利用計算機能大大地提高管理的效率和管理質量,通過建立計算機網絡管理系統,把各責任中心的終端鏈接起來,實現資源共享,信息互通,使國有企業的管理者對全院的固定資產的分布、使用情況一目了然,從而為醫院的管理、發展規劃、決策提供有效的依據,同時也避免了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的重復購置,實現資產共享,合理調配、有效的使用固定資產,還可以為有關方面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利于成本核算。
參考文獻:
[1]周銀屏.新會計制度下固定資產入賬價值的會計處理[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2,11:114.
[2]徐耀中.淺談國有企業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必要性[J].鐵道財會,2002,11:58-60.
[3]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制定.企業會計準則2006[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關鍵詞:縣級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新會計制度
縣級醫院的固定資產對于院方開展和實施各項工作、服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醫院的固定資產是醫院經營的載體,醫院進行發展研究、疾病治療、臨床醫學診斷等活動都和固定資產是息息相關的,尤其是醫療設備的專業性、功能、質量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醫院的診斷與治療水平,而院內基礎設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就診率與病床位的使用率。因此,縣級醫院要想保持穩定發展規模、先進的醫療救治水平以及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固定資產的高效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同時,縣級醫院的固定資產在總資產中的占比較高,因此固定資產的管理也是財務會計等相關管理人員進行資產管理的重點。基于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新會計制度下縣級醫院的固定資產管理模式進行深入的探討與分析。
一、規范縣級醫院固定資產的購入程序
當下,大多數縣級醫院對于固定資產購置的管理不夠系統完善。院方未能進行系統化、全方位地對固定資產的購置進行統籌規劃。尤其是對于固定資產的購置方案,院方通常無法做到對其進行專業地評估,關于購置方案的可行性與收益性未能準確的界定,從而容易出現資產購置數量、時間、質量等不合理現象。基于此,縣級醫院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著手,對固定資產的購置進行有效得管理,以求能夠盡可能在保證醫療服務、研究水平的同時減少成本的浪費。第一,縣級醫院應該成立專門進行資產管理的部門,主要對院方固定資產的評估、購置、分布、應用、檢修、清理等進行全面管理。財務管理部門對總的固定資產賬目進行管理,資產管理部門則主要對固定資產的一級明細賬目進行管理,而相應的固定資產應用部門對資產的二級明細賬目進行管理。同時,醫院固定資產的購入及其入賬等工作需要在實施之前取得固定資產管理部門的書面同意。第二,縣級管理醫院應建立健全、系統、規范的固定資產評估體系。首先,院內有購置固定資產需求的部門提出資產購置申請,資產管理部門組織相關的人員對當先的醫療設備市場進行調查,并形成購置方案;然后,由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對購置方案進行初步審核,審核通過后交由上級領導小組進行在審核;最后,院方組織相關的醫療專家成立評估下組,對固定資產購置方案的可行性進行專業性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對現有的購置方案進行修正。
二、注重縣級醫院固定資產的折舊管理
我國縣級醫院在資產管理的過程中,經常出現過度重視資產采購而忽視資產管理的現象。這就導致縣級醫院資產管理低效、混亂等問題滋生,比如在固定資產折舊、盤查等環節無法做到賬實相符。根據之前的醫院會計制度,固定資產是不計提折舊的,折舊只在凈資產中反映,并不作為固定資產的抵減項目,這就導致縣級醫院固定資產賬面上所反映的固定資產原值不斷提高,但現實中院內固定資產的折損程度不斷加重,出現嚴重賬實不一致的現象。這種這就方式不但不能反映出固定資產的真實價值,不利于固定資產的保值增值,而且不能及時的對固定資產殘值、轉讓價值的評估提供依據與參考。為此,我國相關部門對醫院會計制度進行了修改和完善,并主要對累計折舊這一會計科目進行完善,建立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制度,參照企業內對資產進行計提折舊的方法對醫院的固定資產進行計提折舊。固定資產的折舊是指根據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采用新會計制度的相關要求,對其折舊額度進行計提,同時對折舊的數量進行分攤,進而能夠使得會計報表如實反映出固定資產的原值與凈值,使得醫院對院內固定資產的規模、折損程度、現有價值等有準確的評估,有利于與資產管理相關部門的監督與控制,對固定資產的報廢、折損以及外調變價進行及時審核與批示。
三、加強縣級醫院固定資產的評估考核
當下,我國縣級醫院對于固定資產的增值保值意識不夠強,缺乏對固定資產指標的考核。基于此,縣級醫院應及時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建立健全的固定資產指標考核制度,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進行著手。首先,縣級醫院可以將科室使用設備及設施的折舊值計入科室的成本科目。針對醫院設備折損、淘汰速度較高,設備被長時間擱置,造成成本浪費等問題,院方應將科室的設備、設施等按照相應的折舊率計算折舊,并將其計入科室的成本,進而能夠有效解決科室資產閑置、報廢不處理等問題。其次,科室內的每一項設備,應由科室的相關核算人員對固定資產進行核算,由設備管理部門對資產進行定期的考核、保養與維修,進而促進科室內設備的保值與增值。再次,縣級醫院應該將設備資源是否合理配置作為固定資產管理的考核指標之一。這一考核指標的設定,能夠有效地督促院方對各科室之間的閑置器材與設備進行合理調配。即打破原有的科室壁壘,將現有的設備進行重新整合,統一配置,使設備能夠在需要的科室發揮價值,進而減少管理成本。
四、強化縣級醫院固定資產的監督管理
首先,院方應該提升各科室對固定資產進行監督管理的意識,相關的固定資產管理部門能夠定期地檢查監督與管理制度的實施現狀,并能及時對現有固定資產的配置和使用狀況進行調查,進而采取合理的資產配置手段,將閑置資產進行合理配置,提高現有設備與設施的使用率,防止不合理采購和資源的浪費。其次,縣級醫院對于固定資產的保管,應該做到全程管理,即在資產的購置環節進行驗收,各個科室設備的領用要進行如實登記,對賬實相符進行嚴格把關。同時,通過建立健全的固定資產核算制度,完善固定資產總賬、一級與二級明細分類賬以及資產管理卡片等會計資料的管理制度,做到帳帳一致、帳卡一致。財務管理部門與各科室設置固定資產登記卡,一式兩份,分別放在財務管理部門與使用資產的科室,之后,科室每進一項設備,登記卡增加一張,調出或報廢一項設備,登記卡減少一張。院方也可以通過定期的全面清查和不定期的部分抽查等方式,對院內固定資產的盤盈與盤虧現狀進行檢查,進而有利于進行相應的財務處理。資產的管理要做到權利與責任相對等,倘若資產有所損失,能夠及時找到相應的負責人,進而對其追究相應責任。尤其是對資產的違法挪用、侵占、竊取等行為,進行嚴格處理。再次,關于院內固定資產的核銷進行嚴格監管,通過建立完善的報批與審批流程,對資產進行核銷處理和繳納存留,嚴禁出現該部分資金的不合理使用及其它違法亂紀現象。
五、實現縣級醫院固定資產的管理信息化
在互聯網普及的時代,縣級醫院在進行資產管理的過程中用將管理流程與信息化技術相結合,充分利用信息的共享功能。具體來講,首先,縣級醫院對于固定資產的購入、入庫、使用、配置、調用、報廢等處理信息進行精準記錄,保證信息載入的及時性和詳盡性,并將該資產處理信息進行有效保存,進而實現院內有關固定資產信息的共享,有效防止設備及相關設施出現閑置等資源浪費現象,提升設備的使用頻率與效率。其次,院方可以通過互聯網渠道,實現固定資產信息的及時更新與同步,協助財務管理部門與固定資產管理部門財務信息核對,進而為醫院快速高效地對固定資產進行動態化地全程監督與管理提供了便利。同時,院方可以進行電子信息化監督,嚴格研究科室對固定資產使用權限的獲取,需通過掃描條形碼或者二維碼來確認。由此可以看出一套完善的固定資產信息管理系統,能夠實現資產管理的信息化、共享化,同時能夠協助院方對設備進行有效地監督與控制。
作者:熊丁 單位:安岳縣人民醫院
參考文獻:
[1]周明志.我國縣級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現狀及對策分析[J].財會學習,2016,01:229-230.
[2]王若.淺析縣級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J].河北企業,2014,01:37.
[關鍵詞]固定資產管理 節約型 消防部隊
消防部隊資產是國有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部隊職能使命的物質基礎。隨著消防部隊職能的不斷擴展,建設需求不斷增長,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優化資產配置,努力走出一條投入較少、效益較高的保障之路,是貫徹科學發展觀,創建節約型警營、全面建設現代后勤所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
一、目前消防部隊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近年來,對固定資產的大量投入改善了各級單位的辦公條件,加強了各類裝備,提高了辦公自動化程度。固定資產在各級單位做到有賬可查,對逐年增多的固定資產,各級單位和部門也投入了不少的人力、時間進行管理。但必須承認,多年來,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一直是消防部隊管理的一個薄弱環節。
(一)固定資產管理觀念淡薄
長期以來,沒有嚴格的財產管理制度,個別人占用了公家的設備物資;人員工作崗位變動對原來使用的資產沒有移交,久而久之,設備物品無法查找,造成了固定資產的流失。
(二)固定資產的賬實不符
主要表現在無法真實反映和有效控制固定資產實物狀況。例如:新購置的固定資產不驗收、不登記入賬;報廢、報損的固定資產沒有沖減等。勤儉節約更無從談起。
(三)沒有充分利用預算、集中采購等手段對固定資產進行有效的事前、事中監控
財務部門在做年度預算的時候,對本單位現有固定資產的情況缺乏整體概念,對固定資產購置的預算編制隨意性較大,沒有從節約、整合資源的角度合理安排固定資產購置預算、從必要性、合理性的角度多作考慮,往往出現重復購置,部門資源獨享。
(四)固定資產的入賬單位不夠統一
固定資產不僅包括房屋建筑物、車輛等價值大、一般單件購進的資產,還包括批量購進的資產,比如辦公家具、辦公設備等等。在簽訂此類物品的購銷合同時往往商家對其總價進行控制,并不是針對某一個桌子或者椅子進行定價,因此在入賬時存在對同一批次采購的固定資產打捆入賬的現象。就辦公家具來說,其核算單位先后采用批、張、套等,因此,多年下來難以對固定資產的實物具體數量難以進行核查,也就無法有效的對固定資產實行監管。
二、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創建節約型消防部隊
(一)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一是加強部門預算的執行力度,搞好資產配置。單位固定資產的購置要列入當年部門預算,增強計劃性,防止無計劃購置和重復購置。要充分考慮資產使用的綜合效益,對可以共享使用的優先購置,盡量避免重復建設,防止資產閑置,使資產發揮出最大效能。二是建章立制,有針對性的建立健全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將資產管理落實到人,以進一步鞏固資產清查成果,完善資產管理基礎工作。三是要嚴格各項購置核算,建立完善的固定資產登記管理制度,設專人負責固定資產的驗收、領用工作,負責辦理資產的調撥、轉讓、報損、報廢、變賣等資產處置行為的報批手續。
(二)加強財務管理,強化對固定資產的控制
一是在單位清產核資的基礎上,建立健全所有固定資產檔案。財務部門根據此檔案及時對賬,對有產權無價值的,請有關部門評估后作賬務處理;對在賬務上有價值,已報廢或未做賬務處理的及時入賬處理,做到賬實相符。單位固定資產管理部門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對清查的固定資產進行分門別類登記,按照資產的種類、名稱、使用部門、數量、金額等內容建立固定資產總賬,由專職固定資產管理員管理,各處室建立固定資產分賬,由處室兼職固定資產管理員管理,這樣,財務部門、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具體使用部門之間相互制約、相互協調配合共同把資產管理好。二是對新增固定資產嚴格登記手續。按會計制度要求,對新增資產進行會計核算,并交資產管理部門嚴格登記,對資產管理部門未登記的不予報銷,切實把新增資產管理好。
(三)充分發揮資源效能,實現資源共享
一是認真編報計劃。部門購置資產時,應事先編報計劃,說明購置理由,提出規格型號和技術要求。主管部門要在充分調查論證的基礎上,既要考慮財力情況,又要考慮資產購置的必要性和共享性。對單位內已有同類資產并且可以統籌使用的不予審批;對急需又可共享共用的資產優先購置;對應予購置但因資金緊張不能馬上購置的,要建立資產購置項目庫,充分發揮資金分配的導向作用,引導資產合理配置。二是組織專家進行論證。確定購置設備后,應邀請各方面的專家組成工作班子,通過市場考察、技術預測,就設備的性能、應用效果進行分析論證,要增強購置資產的前瞻性,要充分考慮設備的性能和升級換代的可能,最大限度的避免購置換代產品和淘汰設備,做到好中選優,優中選精。三是實行集中采購。單位資產的購置要由專門部門負責,大額資產購置全部實行集中采購,各部門不得自行購置。這樣既能保證質優價廉,又能杜絕資產購置中的不正之風,有利于消防隊伍的廉政建設。
固定資產是國有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展高等教育的物質基礎,也是衡量高校辦學規模的重要指標之一。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是高等學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影響著教學、科研的發展速度,以及辦學的經濟效益。
為進一步摸清醫學部后勤系統固定資產資源配置,摸清家底,筆者于2005年12月6日至12月23日對北京大學醫學部后勤與基建管理處(以下簡稱“后勤處”)截止2005年12月9日的固定資產進行清查。本次固定資產清查的范圍包括后勤處管理使用的所有固定資產。本次固定資產清查以設備處和后勤處提供的固定資產明細單為基礎,對實際使用的實物資產進行現場盤點,將盤點結果與資產明細單核對,對盤點減少的盤虧的資產在資產明細單中進行標注,并在清查報告中說明,對資產明細單中沒有的盤盈資產列出明細清單,說明在報告中披露其盤盈的原因。
第一部分:清查中發現的問題及建議
通過對固定資產清查發現,固定資產增加、減少的手續不健全、不及時;固定資產未進行定期盤點;固定資產管理部門設備處與固定資產使用部門之間未進行定期核對;使用部門對自有經費購置的固定資產和捐贈取得的固定資產未進行登記。因此造成設備處和固定資產使用部門提供的固定資產資產清單與實際清查結果出入較大。其主要差異原因說明和建議如下。
一、資產清單中有但實物已不存在的主要原因
(一)報廢資產未及時清理:經對固定資產的清查發現,有部分固定資產已經報廢或更新,未及時辦理清理報廢登記手續,在固定資產管理部門設備處提供的資產清單中有列示。
(二)部分資產已調撥到其他部門,但未辦理相關調撥手續,未進行變更登記。
(三)其他原因產生的盤虧。
二、資產清單以外盤盈資產的主要原因
(一)實體自有經費購入的固定資產,未到固定資產管理部門登記。
(二)學校撥入資產,未及時辦理調入登記手續。
(三)捐贈資產未登記入賬。
(四)其他原因產生的盤盈。
三、其他
固定資產使用部門提供的 “固定資產明細單”中,無資產編號,數量填寫不全,無資產的規格型號,部分資產金額和數量與財務購入的金額及數量不符,造成資產的盤虧或盤盈。
四、對固定資產清查后續工作的建議
本次后勤基建處固定資產清查是在醫學部設備處和后勤基建處提供固定資產清單的基礎上,對后勤基建處機關及所屬實體使用管理的固定資產進行清查,但清查結果與所提供的固定資產明細表列示的結果差距較大,對本次清查的后續工作建議如下:
(一)建議后勤基建處在本次清查的基礎上,后勤基建處機關和使用部門及實體分別指定專人負責對實有固定資產進行登記、核對,完善固定資產卡片(或固定資產明細記錄)的登記工作。
(二)完善固定資產增加、調入、調撥的登記手續。
(三)各部門實體自有經費購入的固定資產應按照醫學部固定資產的登記辦法補辦固定資產登記手續。
(四)捐贈取得的固定資產,應按規定記入相關部門的財務賬面,同時按照醫學部固定資產的登記辦法補辦固定資產登記手續。
(五)對本次清查中發現已損失的固定資產、盤虧固定資產應查明原因,按照醫學部固定資產的登記辦法辦理相關固定資產報廢、損失、盤虧的登記手續,同時進行相關的賬務處理。
(六)在本次清查登記的基礎上,建立固定資產的預算管理制度,根據后勤基建處的需要,統一安排固定資產的資金來源和投資;規范固定資產的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的各項管理制度;完善各類資產的增加、減少的登記手續;實施固定資產的定期核對和盤點制度。
第二部分:結論
隨著國家“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高校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日益顯現,從而促進了各個高校的快速發展,使其自身所擁有的固定資產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有了明顯增長和提高。至此,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者只有認識和分析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才能談得上考慮如何管好、用好固定資產;才能談得上更好地發揮作用,確保固定資產保值增效。
一、賬實不符、家底不清
長期以來,許多高校對固定資產不清查。實物管理部門與財務部門沒有堅持開展經常對賬,會計賬面余額與臺賬余額―直不符,造成賬卡之間、賬賬之間、賬實之間的不符。更為突出的是,在固定資產進入、使用和退出的各個環節沒有置于有效的財務監督之下,有的先交付使用,辦理入賬手續滯后;有的已報廢,未及時銷賬。上述種種不規范的做法,直接造成了固定資產存量不明,家底不清。
二、缺乏固定資產的經營理念,資產使用效益不高
非經營性資產轉為經營性資產缺乏有效的管理,則導致在轉化過程中國有資產的嚴重流失。具體表現為:
(一)在產權關系上,既未對投入經營的資產進行資產評估,沒有核準高校投入經營使用的價值量,也未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審批及有關資產轉移手續,造成高校對轉入經營的資產產權歸屬不清,缺乏有效的監督和約束。
(二)在國有資產保值上,缺乏有效的監督,國有資產流失嚴重,有些高校盲目投資,資產使用單位各自為政,缺乏對轉為經營性資產的統籌安排,投資方向分散,資產配置不合理,并無償占有高校國有資產進行創收和經營活動,資產保值目標無形中被置于次要地位,監督約束機制也就明顯缺位,使被投資單位一開始資產效益觀念就淡薄,對其使用缺乏統籌安排,造成轉為經營的資產經營效益差,甚至發生嚴重虧損,無法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的目標。
(三)在管理體制上,對轉為經營的資產沒有建立完善的經營管理體制,其經營管理尚未從高校管理體制中分離出來。造成投入資產該提折舊的不提折舊,該交納資產占用費的不交納,該收繳的收益未及時收繳,使得該部分資產長期被占用,甚至變成企業的凈資產,導致國有資產流失。
(四)在資產收益分配上,對轉入經營的資本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收益分配不合理,在確定收益分配辦法時簡單確定一個固定指標,缺乏嚴肅的科學論證,與現代企業分配制度相背離,將利用學校資產創收所得過多地向個人分配傾斜,使得投入的資產無法得到應有的補償。
三、高校成本核算還沒有嘗試,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益被忽視
過去高校資產靠政府投入,學校只管用,不管效益,使用權和所有權相分離,債權劃分不明確,使用部門只管用,人員更換調離時,其名下的物品也就隨時間而不知去向。反應到財務上的資產也不及時、全面,有的資產購置多年卻未到財務部門和設備管理部門入賬,有的早已報廢卻仍掛在資產賬上。
四、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存在問題的成因
資產管理觀念淡薄,措施不力。高校對資產的管理更多的是講究社會效益,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更應注重經濟效益,以便為發展高等教育事業開辟籌資渠道,充分、合理利用資源彌補教育事業經費之不足和改善辦學條件。或非經營性資產存在被無償占用,不提折舊,不計盈虧的現象;缺少成型的資產增值增效管理措施,經營管理者與管理承包人及職工個人利益掛鉤;有的資產閑置不用,導致資產低效,沒有發揮出資產應有的效能,造成資源設施的浪費,固定資產無償使用。
五、加強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對策和建議
(一)建章建制,實現固定資產的制度化管理
高校的資產實行制度化管理,就是要根據高校自身的實際,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完善資產采購、登記、保管、賠償、核算、報告制度,要通過建立資產賬目,對有實物形態的資產登記建檔,更要弄清來源,理順關系,合理分類,有償占用。
(二)統一思想認識,增強固定資產管理觀念,提高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資產管理機構,提高管理隊伍和人員的素質,確保管理工作的規范、有效。管理機構配置具有高素質的管理人員,明確管理人員的責任分工,建立崗位責任制,還要建立嚴格的獎懲制度,對管理業績突出和管理混亂造成損失的人員分別予以獎勵和處罰。
(三)加強固定資產清查工作
資產清查就是根據資產管理的需要,有目的地定期開展清查盤點工作,做到賬賬相符、賬實相符、賬卡相符。
(四)加強對經營性資產管理
高校在保證學校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積極促進學校閑置或不需要的非經營性資產向經營資產轉化,優化高校的資產配置,提高國有資產使用效益。同時,加強高校非經營性資產轉為經營性資產的管理,規范高校非經營性資產轉經營性資產的行為,維護高校資產的合法權益,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提高資產使用效益,使之健康發展。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嚴格執行審批制度。將學校的、非經營性資產轉為經營性資產,必須按照《事業單位非經營性資產管理實施辦法》規定進行,凡是國家規定不準作為經營使用的資產,一律不準投入經營使用。同時還應嚴格投資方向的審查,對投資方案進行可行性論證,以保證轉為經營性資產的經營效益和高校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2.按規定進行資產評估。高校的非經營性資產轉為經營性資產,要按《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規定對其進行價值評估,經評估核定的資產價值量,作為投入經營單位的資本金,并以此作為占有使用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考核的基礎。
3.建立專項管理制度。高校對轉為經營性資產的應按照非經營性資產和經營性資產分類核算的原則,建立專項管理制度。
關鍵詞:人民銀行 房屋置換 風險防范
近年來,面對辦公條件相對較差或面臨舊城改造,基層人民銀行在無法安排專項資金進行改造或新建辦公樓的情況下,開始嘗試采取置換方式處置和更新房屋建筑物,對盤活存量固定資產,優化固定資產質量、改善營業辦公條件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房屋類固定資產置換模式
房屋類固定資產置換是不同房屋間差價交換或等價交換的一種特殊形式的房屋交易形式。與房地產買賣不同的是,房屋置換不僅是一種貨幣和實物的交換方式,而且在房屋置換中包含有實物與實物間的交換,即房屋置換是“貨幣與實物”和“實物與實物”兩方面內容的交換方式,但一般只涉及少量或不涉及貨幣性資產。一次置換成功,相當于兩種交易概念,即賣掉了原有房屋,再買進了需求的房屋。這樣房屋置換方既可大大減輕付款的資金壓力,又能有效提高單位改善辦公條件的能力。
近年來,房屋置換受到基層行特別是縣支行的青睞。通過對分支機構開展調查,轄內有房產類固定資產置換意向的置換行占全省機構總數的27%。從已完成置換機構情況來看,置換后建筑面積比置換前增加了8.8%;置換后資產市值比置換前評估價值增加了17.8%。目前基層行房產類資產置換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一)政府主導方式
此方式一般為政府對城市建設重新規劃或因市政道路改拓建而要求人民銀行搬遷,人民銀行被動置換。據統計,目前采取政府主導方式的置換占21%。
(二)“政府+市場”主導方式
此方式一般為人民銀行辦公樓在政府城市建設重新規劃或因市政道路改拓建范圍內,當地政府或有一定的政策、資金傾斜但不出面具體協調與執行,而由人民銀行或企業相互尋求置換單位,以達到利益最佳平衡點。目前采取此類方式的置換占62%。
(三)市場主導方式
此方式一般為企業或人民銀行從自身利益最大化角度出發,積極主動尋求置換交易時發生。置換房屋多處于閑置或符合勉強使用要求狀態。據統計,目前采取市場主導方式的置換占17%。
這三種房屋置換方式各有特點,各具優勢,對改善置換行辦公條件,優化資源配置,解決資金瓶頸問題,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增加地方政府稅收和財政收入,拉動當地經濟發展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房屋置換潛在風險分析
由于房屋類固定資產置換周期長、價值大、程序多,涉及關系復雜,如操作和管理不當,極易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和資金損失。因此,房屋置換業務的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一)制度風險
2012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出臺了《關于加強固定資產置換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對固定資產置換原則、報批前的準備、項目的審核與審批、過程管理、賬務處理、監督管理等進行了規定;我們省里在2013年也出臺了《全省人民銀行系統固定資產置換管理暫行辦法》,對轄內置換行固定資產置換工作的組織管理、置換程序、賬務處理、監督檢查等做出明確規定,但對監督部門介入的時間點、上級行在置換前、中、后如何進行全過程指導和監督均未明確,也未出臺《固定資產置換操作實施細則》。無論從時間上還是從內容上,都存在制度的明顯滯后。由于現有固定資產置換制度不健全和監督配套機制不完善,還容易引發道德風險。
(二)信用風險
房屋置換項目從計劃到實施一般需跨越2-3年,過程環節較多,受外界影響因素較大,一旦某個環節發生變數,都可能導致置換行權義受到影響。如某支行與當地政府有關部門簽訂了整體置換協議,通過補償一定金額,以支行舊址土地置換縣城文體廣場土地,用于支行新址建設。但之后由于政府換屆,城市規劃變更,支行無奈只好進駐目前的金融廣場。又如某支行置換項目,原定是在置換地上新建辦公樓后,將支行現有辦公地(屬于國有劃撥地)通過當地土地儲備中心網上掛牌招標拍賣,后因政府規劃調整為高檔住宅綜合開發,最后進行拆遷補償。在此期間,新辦公樓修建及裝修是否按照協議進行、土地網上掛牌招標拍賣是否能被置換對象中標、房地產開發商能否盈利、資金流是否充足、拆遷補償資金能否到位等各個環節都可能存在變數,可能導致置換對象只能履行部分義務或不能履行全部義務。
(三)法律風險
據了解,由于大部分置換行在招投標前就已經選擇好了開發商,故在招標中難免不出現為某一特定投標者量身定做招標文件,或事先向投標人泄露標底,排斥其他投標者現象,難逃“串標”嫌疑。
(四)資金風險
房地產開發周期一般需3-5年,有的置換項目從項目新址建設、拆遷補償、舊址開發前后預計投入近億元,且時間跨度長,需要經濟實力相當雄厚的企業支撐,從這方面看,給置換項目最終結果帶來很大不確定性。
(五)評估風險
資產評估方法包括收益現值法、重置成本法、現行市價法和清算價格法四種,對同一標的選擇不同的評估方法,評估價差別甚大。即使選擇同一方法,因選擇不同參照物或選擇同一參照物不同時點評估價也相差甚遠。因此在對置換房屋進行價值評估時容易出現價值評估的隨意性。一是標準選擇不一。如某支行置換項目,當地一家評估機構參照以前年度的土地價格對其進行評估作價,該支行認為此評估價格嚴重失實,請求上級行找另一家公正客觀的評估機構采用重置成本法對其重估,最終評估價為原評估價的1倍多。二是評價有失公允。如某支行資產置換項目,當地政府單方指定的評估機構對該行舊址資產進行了評估,支行對該評估結果持有異議,并決定選擇一家雙方共同認可的評估機構進行重新評估,資產重估總值為原評估價的1.3倍。
(六)管理風險
一是組織管理不到位。已完成置換的行,100%未成立由會計、財產、紀檢監察、內審等部門組成的置換項目領導小組,僅由領導班子對置換項目進行集體研究;90%未建立相關管理制度,操作流程上也未嚴格按照上級行有關制度要求執行;不同程度存在“重審批輕管理、重速度輕質量”現象。二是監督檢查流于形式。100%的本行監督部門未對置換工作及流程進行監督;67%認為其管轄行只停留于書面審查或口頭指導。三是合同管理欠規范。60%在和置換對象簽訂置換協議或合同時,對置換后的房屋建筑物裝修標準未明確裝修標準,給開發商留下較大的彈性空間。四是基建專業人才缺乏。80%認為轄內目前熟悉固定資產相關政策、招投標程序、應急管理處置的專業人員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置換工作的開展。
三、房屋置換的風險防范應對措施
(一)健全規章制度,實現依法置換
一是完善規章,編制流程。盡快出臺《固定資產置換操作實施細則》,編制固定資產置換風險控制流程圖,有效防范權力濫用和違規操作行為。二是建立目標管理責任制度。進一步健全項目置換管理責任制度,實行建設單位主要負責人負責制,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對項目工程實行終身問責。三是出臺評價制度。明確當地政府影響度、開發商整體實力考核度、評估機構公證客觀度、置換單位內控管理完善度、置換工作合規合法度,國有資產增值保值度等評價體系指標,對置換工作的事前、事中和事后進行評價。四是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對置換工作有較大功勞、重大貢獻、促使國有資產明顯增值的相關人員給予物質或精神獎勵;對不作為、失職、瀆職行為,或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給人民銀行造成負面影響的,實行責任追究;觸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機關。
(二)嚴格項目管理,防范置換風險
一是選擇最優置換方案。置換行在進行調查論證的基礎上制定多套資產置換方案,明確項目的必要性、可行性、操作流程、風險可控和保值增值等重要內容,提交上級行相關部門進行審查,慎重篩選,明確最優置換方案。二是擇優選擇置換對象。按照“公開、公正、公平和民主擇優”原則,綜合考慮置換對象的資質、誠信度、實體狀況、資金實力和背景關系等,公開對外招標。三是謹慎選擇評估機構。建議總行建立資產評估機構庫,省會中支采取推舉式、抽簽式和自選式來確定本省資產置換評估機構。四是加強置換資金管理。通過簽訂合同或協議等方式來明確拆遷補償安置資金到賬時間,為拆遷補償安置資金提供法律保障;簽署資金三方監管協議,由置換雙方認可的第三方作為資金監督方,該筆資金只對專戶劃撥轉賬,不能提現且按工程進度劃撥資金,資金托管賬戶預留印鑒和支票密碼可由置換雙方分別保管一半,形成資金風險可控。五是加強合同管理。制訂統一規范的置換合同藍本,便于基層行操作執行,對置換過程中有關法律文書,建議由上級行法律事務部門審核把關,防范法律風險。六是加強基建管理人才培訓,提高項目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最大限度規避置換風險。
(三)加強檢查監督,規范資產置換
一是建議各級行參照基建項目,建立房屋置換項目聯審工作機制,成立行領導、會計、財產、紀檢監察、內部審計等部門組成的置換項目領導小組,對資產置換項目實施聯合審查監督。二是實行全過程監督。檢查是否存在多個備選置換方案,是否按操作流程辦事,是否建立目標管理責任制度、評估制度和激勵約束機制。同時是否外聘會計事務所對項目竣工決算進行審計。三是資產評估監督。對評估機構的資質、信譽度、評估費用、評估方法和評估結果進行監督檢查,檢查該評估機構是否從總行資產評估機構庫中選取,是否存在不良記錄,對評估機構是否認同。四是檢查置換行是否及時采取適當的方式向本行干部職工公開置換情況及相關資料,是否落實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和表決權,是否維護干部職工切身利益。五是管轄行加強對項目的指導和監督,分階段對項目實施檢查輔導,定期開展項目跟蹤監督檢查,從源頭上對項目進行把關守卡,切實提高房屋置換項目的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