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農業可持續性發展的措施
時間:2023-07-10 16:02:4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業可持續性發展的措施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土地整治 可持續性 環境
[中圖分類號] F301.2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3)-10-189-2
在全球經濟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資源消耗過度,環境惡化嚴重,社會經濟現有的發展與自然環境的和諧背道而馳,土地整治對雙方的發展有著協調作用,它有效地解決了人與土地之間的矛盾,優化了土地資源配置,極大地開發了土地的發展潛力。目前,土地整治都是在保證耕地紅線不被侵占的前提下,實現耕地總量的動態平衡。土地整治可持續性的標準仍存在許多不足,為有效加強社會發展與生態效益的同步發展,十分有必要對土地整治前后進行對比研究,通過有效的數據信息為以后的土地整治項目提供建議和方法指導。
1土地整治可持續性的標準分析
土地整治是為促使現實的土地利用狀態達到合理利用狀態而采取的一種措施,而土地合理利用的狀態,是在環境與資源的利用代價最小的情況下能夠取得最大經濟效益的狀態。所以,土地整治可持續性的程度就表現為該項目區用地進行土地整治之后土地利用狀態達到合理利用狀態的程度,即土地整治是否解決了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大小問題,是否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是否增強了土地的生產能力,是否改善了土地資源的再生產能力。具體來說,土地整治可持續性的標準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土地整治應有效增加耕地利用面積并提高耕地生產能力
增加耕地有效利用面積是在我國國情要求下的重要目標之一。在土地整治過程中,將項目區用地中處于荒廢狀態的道路、溝渠、防護林等恢復成直接生產用地,可有效增加耕地面積;通過小田并大田,可減少耕地中田坎的占地面積而增加有效耕地面積。而耕地的生產能力是由其所處的光溫、降水、土壤、位置、基礎措施、經營管理等多個因素綜合反映的。土地整治可通過改變該項目區的灌排設施、道路設施、消除土地利用中的限制因素等,以影響農戶對耕地的投入和使用,從而切實提高耕地生產能力。
以新田縣大坪塘鄉、高山鄉土地整治項目為例,項目區距新田縣城15公里,X043從項目區經過,并與S215相接,已硬化的鄉村道路布滿每個村組,交通十分便利。近年來,其城鎮、工業、交通、水利等各項建設迅速發展,非農業建設用地大量侵占耕地,荒廢狀態的土地面積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對此,土地整治十分重要且必要。土地整治中,將大坪塘鄉、高山鄉廢棄的園地、其他草地進行開發整治,可新增耕地2.78ha有效地增加了耕地面積。
(2)土地整治應增強土地本身對自然災害的抵御能力
我國灌溉系統與排水系統有所缺乏,直接限制了土地對自然災害抵御能力的提高,使土地更容易受到干旱和洪澇災害的影響。一直以來,農田水利建設和旱澇保守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都被放在國家戰略高度上加以強調。在土地整治過程中,通過開展小型水源性工程建設,完善農田水利設施裝備,擴大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加強農田對干旱和洪澇災害的抵御能力。同時,建立農田防護林網,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農田的氣候,有效防御風害、霜凍等氣象災害。
(3)土地整治應改善生態環境
土地整治中,借助一系列生物工程措施對田地、水源、道路、林木進行綜合整治是無法避免的,而這些措施會對土地整治項目區及附近區域的環境和生態造成或多或少、有利或有害的影響,這些影響的結果被稱為正向影響和逆向影響。正向影響即土地整治過程中對項目區范圍內各生態環境要素產生積極的影響作用。相反的,逆向影響便是指在土地整治過程中,對項目區范圍內各生態環境要素產生消極的影響作用。土地整治的可持續性要求在土地整治過程中盡量增加正向影響,避免逆向影響或是將逆向影響嚴格控制在可接受的最小范圍與程度內。
(4)土地整治應增強社會經濟效益并具有社會可接受性
土地整治通常是以項目的方式開展,通過投入大量資金和大量的勞動力來改變整治項目區域中土地的利用狀態,從而對項目區域中的農戶產生極大的影響。完善的土地整治項目將在項目完成后實現田塊集中、農業基礎設施齊全、農業生產條件改善并提供規模經濟和機械化作業的條件,這些必然會影響農戶勞動成本的投入,改變農戶投入與產出的比例。另一方面來說,土地整治應提高農戶的收入,實現規模經營和機械化操作,減少分散田塊的數量,從而使得農戶愿意接受或者支持土地整治,并在很大程度上增強農村社會經濟效益。
2土地整治可持續性評估體系的構建與篩選
土地整治可持續性的評估體系是一個社會-經濟-生態的復合體系,也是一個多層次、多角度的指標體系,它既反映了可持續性的現狀,又反映了其發展的變化趨勢。然而不同地區的資源環境各有不同,發展水平也存在差異。因此,對土地整治可持續性的評估指標也并非唯一。為實現土地整治可持續性的最大程度,應建立一套完整的評估體系,科學的、系統的、可操作的評估體系。以下便是土地整治可持續性的具體構建及篩選方法。
(1)構建評估體系的理論基礎
土地整治具有鮮明的地域性,不同區域土地整治的內容及目標也是不同的。但是,評估體系的構建必須體現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和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以及定性定量相結合的原則。因此,要多角度對項目區域內的土地整治目標進行徹底分析與定位,將土地整治可持續性評估指標細化為資源系統、經濟效益、社會福利、生態安全四個方面,再進行逐個分析研究,制定策略,以此作為土地整治可持續性評估體系的構建基礎。
(2)構建評估體系的初步方案
評估體系的指標選擇是決定土地整治可持續性評估的基礎,選取評估體系的指標需遵循兩點:一是能夠基本反映研究目的;二是滿足數據資料獲取的可能性。通過兩者結合的方法選取評估指標,構建資源系統、經濟效益、社會福利、生態安全四個子系統組成,并包括新增耕地等在內的土地整治可持續性評估體系的初步方案。根據已構建的初步方案,再對指標進行篩選和確定。首先,對農戶意愿進行調查,在農戶意愿的基礎上再通過特爾菲法對指標進行測評,然后分析并確定最終評估體系所需要的指標。
(3)篩選符合農戶意愿的評估體系
以三峽庫區為例,該區域為生態脆弱區,又是國家認定的生態屏障建設核心區,經濟落后、地形復雜。三峽庫區的土地整治不是一項普通的工程,它更是一項注重民生的工程,其實施結果直接關系到項目區域內民眾的切身利益。堅持以民眾的意愿為先,體現以人為本,這更是可持續發展的內涵。筆者選取三峽庫區的開縣作為調查點,對所在地的農戶發放了100份調查問卷,收回有效問卷84份,通過農戶的意愿對土地整治可持續性評估的最初指標進行篩選淘汰掉頻率最低的6個指標,剩下的指標作為評估體系的初步方案。此番調查所最后決定的方案便是符合民眾意愿的評估體系。
(4)精選評估體系并確定方案
為增強指標選擇的科學性,我們采用特爾菲法對剩下的指標進行篩選和確定,結合滿足農戶意愿的初步方案,制定調查表,邀請涉及土地整治、生態安全、土地規劃、水利、農業等多個科學領域的專家對初步方案下的指標進行打分。采用各指標得分的平均值和期望值來定量判斷指標的重要程度,并根據其重要程度將指標的平均值和期望值進行聚類分析,采用數理統計的方法更深入地將專家意見量化,并最終確定指標的選擇,實現最佳指標的選取和結構優化,以構建完成土地整治可持續性的評估體系。
3結束語
土地整治的核心目的是提高土地利用率,作為一項工程措施,項目區用地應在整治后,在用地結構、生產效益及生態環境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善,才能實現土地整治的作用。土地整治可持續性涉及農業生產可持續性、生態環境可持續性、資源開發可持續性、經濟效益可持續性等多個方面。通過對土地整治可持續性的標準分析及建立一套完整的評估體系,對綜合判斷土地整治的可持續性有相當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孫鈺霞.重慶市土地整理可持續發展評價[D].西南大學:西南大學,2013.
[2]馮文斌.基于生態環境視角的土地整治規劃及其規劃環評研究[D].南京大學:南京大學,2013.
首先,農戶參與休閑農業開發直接與當地的旅游環境相關聯,整個區域都有一種特色旅游的休閑農業的需求,當地的具有開發休閑農業的交通、住宿,以及接近旅游景點等優勢條件,在農戶居住地和周邊存在已經開發的自然景觀或者人文旅游資源。其次,農戶參與休閑農業必須具有一定經濟基礎,也可以是有土地資源,或者是有地域特色的農業資源,有空閑的勞動力可以進行休閑農業,直接從事旅游活動,自己經營,這種模式我們稱為直接主體模式;有的農戶通過土地或者其他農業資源的出租,間接的參與到旅游經營當中的模式為間接主體模式。直接主體模式參與休閑農業開發,農戶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利潤,經濟效益顯著、直接,但是利潤是伴隨著風險存在的,農戶在自己經營的過程中,經濟基礎弱,投入少,開發規模受限,環境簡陋,承擔的風險較大,不穩定因素較多,直接影響其發展的可持續性。間接主體模式中,農戶間接的參與休閑農業開發,大大降低了經營風險,但是經濟效益顯現需要一個較長的時期,由具有經濟實力的主體進行旅游開發,帶動周邊經濟環境,出現整體產業聯動效應,相對直接主體模式可持續性發展更明顯。
2休閑農業中的農戶經濟效益
直接主體模式中,農戶經過經營和損益核算兩個過程,就可以實現農民的經濟增收,見效快,農戶參與積極性高;間接主體模式中,農戶除了需要經過經營和損益核算兩個過程,還要經過利潤分配和損益再核算兩個過程,才可以實現農民的經濟增收,見效時間較長,農戶參與積極性不高,需要采用恰當措施進行調動。農戶參與休閑農業開發對農民的經濟增收的影響明顯,在短期收益中直接主體模式影響明顯,尤其是在初期的時候,但是隨著經營時間的推移,影響逐漸變得模糊,不明顯。這與參與休閑農業開發的主體農戶的整體素質有著很大關系,缺乏專業的經營指導,沒有長遠規劃,追求短期經濟利潤,服務質量較差,不能持續發展。但是間接主體模式在長期收益中的影響較直接主體模式更明顯。
3結語
[關鍵詞] 生態農業 農業經濟 可持續發展 作用
[中圖分類號] F3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3-0019-01
引言
作為農業大國,在溫飽問題得以解決,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今天,實現農業的多元化發展是我國當前的主要任務。但由于過度重視短期的經濟利益,濫用農藥、化肥的產品,以提高農產品的產量為主要目的,忽視了農產品本身的質量和對環境的影響,導致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下降,我國的生態環境也日益惡化。在此形勢下,必須轉變傳統的農業模式,發展生態農業,在保證實現基本產量目標的同時追求高質量,致力于實現農業經濟的快速性、多樣性、可持續性發展[1]。
1 生態農業在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
1.1 有利于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模式
一直以來,農業生產都是國家重點支持的發展項目,我國古代更是有“重農輕商”的觀念,近幾年來,國家更是出臺了許多農業相關的支持政策,由此也推動了農業經濟的飛速發展。農業經濟的發展雖然提高了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但是也為生態環境帶來了極大的破壞。化肥、農藥、地膜的無節制使用造成了嚴重的土地污染和水源污染,其中S多難以降解的物質導致大面積的土地和水源在很長時間內無法繼續使用。而生態農業主張綠色生產,提倡資源的循環利用,有利于轉變農業經濟的發展模式,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保護環境。
1.2 有利于優化農業經濟結構
生態農業適應市場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合理組織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活動,調整農業產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并結合地區優勢和產業特點,確定農業發展主導產業,培育龍頭企業,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措施。同時,通過生物鏈加環和產業鏈延長,形成了良性轉化增值的“農戶+公司”的模式,建立了以市場為導向,以加工業為龍頭,產加銷貿一體化的格局[2]。
1.3 有利于促進農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生態農業模式將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結合到了一起,致力于在保護生態環境不受破壞的基礎上實現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在生態農業中可以減少有機肥料和有機農藥的使用,通過合理分配農作物的種類和種植數量增加農產品的產量和種類,提高農產品的質量,避免了對土地及水源的過度利用,為農業經濟的長期發展提供了保障,有利于增強農業發展的可持續性。
1.4 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的綜合效益
生態農業能夠實現農業生產的多元化,增加農產品的種類,提高農產品的質量,進而增加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同時,生態農業提倡綠色、無公害生產,使用的有機肥料、農藥等較少,不會對周邊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另外,生態農業提倡循環、科學種植,不僅能夠提高土壤的利用率,還會避免土壤因過度使用而營養成分大減,具有較高的生態效益。
2 促進我國生態農業發展的措施
2.1 創新生態農業發展觀念
為了促進生態農業的發展,首先要轉變傳統的觀念,以實現農業的綠色和可持續發展。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可以將產業化、工業化理念與傳統的農業生產理念相結合,并將先進的科學技術引進農業生產中,提高農業生產的產量,增加農產品的種類,進而提升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如在我國傳統的農業生產中,農產品的生產具有區域性,即某一地區的農民種植同一種農作物。現在為了促進生態農業的發展,可以采用大棚技術或地膜技術,增加農作物的種類,同時采用科學管理模式提高農產品產量,從而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
2.2 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制度建設
首先,國家要根據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政策措施,為生態農業在全國范圍的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其次,各級政府要完善生態農業發展方面的管理體系與監督機制;再次,政府要大力宣傳生態農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調動社會各界人士的投資積極性;最后,國家要出臺生態農業發展方面的法律法規,各級政府根據國家法規,結合當地生態農業的實際發展情況,調整執法措施。
2.3 調動農民參與積極性
生態農業發展的最主要的力量是基層的農民,所以在發展生態農業時,各級政府要注意制定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加大對開展生態農業的農民的資金支持和技術支持,保障農民的基本經濟利益,調動農民的參與積極性,發揮農民的力量,實現農業經濟的快速、可持續發展[3]。
2.4 建立生態農業技術保障體系
生態農業的目標是生產綠色無公害的高質量農產品,這就需要對原有的農作物進行改良,因此,為了促進生態農業的發展,當地政府必須組織建立專家隊伍,引進高素質的專業科研人才,為農業生產提供技術支持,解答在生態農業開展過程中出現的各類技術問題,并進行新品種的研發培育。同時,還要制定一系列的技術保障措施,對生態農業生產過程進行科學的管理,并對農產品進行指標檢驗,以促進生態農業更好的發展。
2.5 制定政策,強化服務
生態農業的快速發展需要有完善的服務體系作為支撐。為了促進生態農業的快速穩定發展,政府除了要制定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外,還要建立并完善相應的服務體系,為發展生態農業的相關技術人員、工作人員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增加人員福利,保障生態農業建設隊伍的穩定性,調動個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推動生態農業發展。
結語
總而言之,生態農業有利于農業經濟結構,提高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因此,我國各級政府要增加對生態農業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同時,加大對生態農業的宣傳力度,促進廣大農民轉變自身的觀念,積極主動的發展生態農業,從而促進農業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進而帶動我國國民經濟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一)循環經濟的定義
循環經濟(CircularEconomy)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種物質閉環形勢下的流動性經濟,在這里主要是指將人類、大自然和科技包括在內的一個大系統,在資源的投入、公司生產、商品的消費等所有的廢棄過程中,改變傳統的經濟增長形勢,也就是將以消耗資源、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線型經濟的增長方式,轉變成依靠生態資源具有可持續性循環經濟的新發展方式。循環經濟首先必須遵循一個指導思想就是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然后在干凈生產的方式下,對生產中用到的各種能源、資源及其廢棄物經過技術處理后能夠實現再利用的一種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工程。
(二)循環經濟的特點
能夠將經濟激活,也就是把經濟組成由“資源-產品-再生資源”這樣一個具有反饋式經濟活動流程,所以循環經濟更是具有低開采、低消耗、高利用、低污染的特點,因此,從本質上說,循環經濟也就是一種生態經濟,是指導人類現代社會經濟活動的主要引領者,而且該循環經濟在指導時必須運用生態學規律才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二、循環農業經濟的特征和意義
(一)循環農業經濟的特征
循環農業經濟跟傳統的農業經濟有著非常大的區別,首先循環農業經濟必須遵照生態學規律,然后在農業生產的基礎上,對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最后遵循物質、能量、養分這一科學循環轉換模式進行生產,這樣就能夠使農業經濟利益達到最大化;除此之外,農業循環經濟的另一個重要特征是,該循環經濟遵循的發展理念是把循環經濟得到充分運用,然后再結合各種科學技術方法和手段來提高農業循環經濟活動各個環節的效益,最終達到自我積累更多、充分發展、自我促進的良性經濟發展模式,這樣也就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資源的消耗量和廢棄物的排放量,對環境保護起到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在我國現代的農業實際生產中,有些地方已經實現了這種循環經濟的初步模式,比如,有些地方的“豬-沼-果”這“三位一體”新型循環經濟模式,就是循環農業經濟模式。
(二)發展循環農業經濟的意義
循環農業經濟在循環經濟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指導思想為科學發展觀,在農業經濟良性發展過程中充分結合循環農業經濟的理念,最后在結合最新的科學技術和手段,來提高農業循環經濟活動各個環節的效益,最終達到自我積累更多、充分發展、自我促進的良性經濟發展模式,這樣也就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資源的消耗量和廢棄物的排放量,對環境保護起到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制約循環農業經濟可持續性發展的現狀分析
(一)過量使用農藥
進入21世紀,我國順利的加入世貿組織,促進我國農產品的競爭日益國際化,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我國農產品在出口時會遭遇到各種各樣的技術性貿易措施的沖擊,再加上環保、健康食品的觀念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綠色食品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主流,但是我國在這方面的管理意識還是很單薄的,質量標準體系建設方面與西方發達國家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生產管理技術手段落后,產品技術處理不高,在加工、包裝等方面也存在著很大的不足,這就導致在出口時會遇到質量和食品安全等問題,這對農產品的出口造成很大的影響,而且,我國的農產品無論是使用肥料還是農藥基本上都是過量使用,這就直接導致農產品的安全指數非常低,農產品上經常殘留著各種農藥的成分,無論是對水資源還是自然資源都是有著非常大的危害,進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我國循環農業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
(二)亂占農村土地資源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土地承包的時間已經變成現在的三十年,期限是非常長的,好的一面是農民獲得了更多的支配和使用土地的權利,但是這在另一方面加速了亂占土地的現象發生概率,農民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隨便建筑,久而久之形成了惡性循環,政府在管理方面也存在著很大的漏洞,致使無法合理的管理,導致農村土地資源亂占現象非常嚴重,使土地造成了很大的浪費,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我國循環農業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
(三)種植模式單一
在我國農村由于受傳統思想影響比較嚴重,在農業種植方面不敢進行更多的嘗試,基本上都是一直不變的,比如在河北地區基本上都是小麥-玉米的形式,好一點的地方可能會有棉花,但是總體來說種植模式單一,無論是哪種制約因素,大體上是存在著很大聯系的,所以必須改變農民的這種思想,嘗試種植更多的品種,使種植模式豐富起來,這對我國循環農業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農業生產的綜合實力不高、效率很差
1.“龍頭”產業鏈條帶動能力低
在我國農村基本上都存在一個這樣的共同現象,就是農業的龍頭企業沒有很強的帶動能力,這就直接造成農民能夠依靠的增收支撐產業非常少,進而影響農村經濟的良性發展,并且經濟發展質量也不高,更沒有很好的效益,因此,必須提高農業龍頭企業帶動能力,使農業種植經營模式更加豐富,結構不再單一,這樣就能使農業經濟的效率得到極大提高,對我國循環農業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缺乏健全的農業市場指導體系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在農村也形成一些組織,比如農業產業化生產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等,但是由于缺乏健全的農業市場指導體系,致使這些組織在運作、經營中存在著很大的不足,而且更沒有完善的像農產品專業市場、中介服務組織等健全的農業市場指導體系,這就直接導致在循環農業經濟產業化方面不能給農民提供強有力的科學技術支持,更沒有正確的理論體系作保障,甚至對政府政策都不清楚,這就導致在千變萬化的市場中處于非常被動的局面,更不能及時的扭轉農業種植結構,不對農產品進行更好的加工,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低端的階段。因此,這些制約我國循環農業經濟的良性發展因素必須得到及時的整治,在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上進行優化配置和健全,只有這樣才能跟上循環農業經濟深入發展和大幅推進的步伐,對我國循環農業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三、結束語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發展生態農業,降低生態赤字對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意義著手,提出了寶雞市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路徑: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加速農業產業化進程,用科技武裝農業,提高農產品科技含量,加強培訓,提高農民素質。
【關鍵詞】生態赤字 農業 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209(2010)08-000-02
生態赤字是衡量一個地區生態可持續發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之一。一般來說,一個地區生態可持續發展水平由生態承載力和生態足跡二者共同決定。生態承載力反映一個地區生態系統資源的豐富程度,生態足跡反映人類活動的強度,二者的差值即為生態盈余(赤字),反映該地區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脆弱性)。如果一個地區生態承載力小于生態足跡,就出現生態赤字,表明該地區的人類負荷超過了其生態容量,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壞,發展模式處于相對不可持續狀態。
《中國21世紀議程》中指出,農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可持續發展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和領先領域,農業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使農業具有長期持續發展的能力。農業可持續發展關鍵在于保護農業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農業可持續發展就是要把農業發展、農業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資源環境保護結合起來,盡可能減少農業發展對農業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破壞和污染,采取措施降低生態赤字,使農業發展于良性循環之中。
1 降低生態赤字對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1.1 降低生態赤字是影響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約束條件
可持續發展要求發展的可持續性,農業發展必須維持在資源和環境的承受能力范圍內,只有這樣才能保障發展的可持續性。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可以用生態赤字來衡量,故降低生態赤字是可持續發展的約束條件。可持續發展除了需要保持經濟、資源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外還必須以降低生態赤字為基礎,可持續發展的整個理念,就是經濟系統的增長規模絕對不能超出生態系統可以永久持續或支撐的容納范圍。
農業想要持續發展下去,就必須有持續的資源供給,同時又必須有足夠的環境容量容納農業生產所產生的廢棄物。而資源是有限的,環境容量也是有限的,這就要求可持續發展不會進一步消耗世界自然資源的絕對量和涵容能力,對自然資源的利用不會因為過度的對地球承載能力和繁榮能力的開發而導致生態債務(朗克和哈尼,1992)。
可見影響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約束條件就是降低生態赤字,擴大生態承載力,保證農業生態系統自我維持、自我調節能力,資源的供給能力和環境的容納能力持續健康發展。
1.2 降低生態赤字是實現農業生態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條件是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一旦出現了生態赤字,就表明農業賴以發展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遭到了破壞,農業發展就會失掉后勁和依托。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于降低生態赤字,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對于農業來說,既不能引入,也不能借貸,只能靠自身系統內部的修復與養殖。所以我們應當像重視財政赤字一樣關注生態赤字,從保護環境入手,遵循自然生態規律,合理利用資源,保持生態平衡,促進農業生態系統內部能流物流通暢,保證高效運轉,實現農業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1.3 降低生態赤字是實現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前提
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了人類對自然資源的消耗成倍增長,產生了不惜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增長的非理性行為。農業是生物的自然再生產和人類的經濟再生產相結合的產業,農業的經濟增長,不僅取決于資本、勞力和技術的貢獻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資源的影響。如果不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保護生態環境,降低生態赤字,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土地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護和增殖自然資源,加速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是實現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只有在此前提下,農業生產才能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為社會創造數量多、質量好的農產品,滿足人們對農產品不斷增長的需求。
1.4 降低生態赤字是實現農業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手段
農業可持續發展不僅要提高農業產品的產出率、產品質量和農業經濟效益,而且要注重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把社會進步和資源環境保護放在首位,追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三者的統一。降低生態赤字,保護生態環境,能夠滿足人們對勞動環境、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質量的生態需求,可以不斷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逐步改善生活與生存質量,使人、社會與自然保持協調關系和良性循環,從而使社會發展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生態與經濟共同繁榮。
2 實現寶雞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路徑分析
資源環境是人類農業經濟活動的物質基礎,農業生產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條件,人類在農業開發的過程中必須遵從客觀規律,不能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然而寶雞市本身生態環境十分脆弱,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遏制,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1993—2004年寶雞市出現生態赤字且有上升趨勢,2004年人均生態赤字達1.426hm2表明寶雞市生態發展不可持續。那么,要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2.1 大力發展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是指用生態學原理和系統科學的方法,把現代科技成果與農業技術相結合,使之具有生態合理性功能并良心循環的一種現代化農業發展模式。它強調建立種植業、養殖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協調平衡的大生態農業結構;把糧食生產與經濟作物生產相結合,種植與農林牧漁相結合,農業與第二、三產業相結合,生物、工程和農業這三大措施相結合,實行綜合治理。生態農業是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力推廣生態農業是落實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措施。
第一,寶雞應當依托我國唯一農科城—楊凌農科城這樣得天獨厚的優勢,致力與孵化和傳播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為發展生態農業提供技術支撐。開發關鍵鏈接技術,發展生態無害化技術,努力實現廢棄物的回收利用;積極采用清潔生產技術,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支持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污染防治等重大關鍵技術的攻關;提高農業投入品利用效率;開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推廣機械化秸稈還田技術以及秸稈氣化、固化成型、發電、養畜技術。
關鍵詞:休閑農業;景觀空間功能布局;可持續發展
休閑農業也稱觀光農業、旅游農業,具體是將高科技引入農業,并與旅游業相結合,合理安排作物種植,精心布置花卉展覽、魚類及珍稀動物的觀賞、名貴蔬菜和水果的生產及相關配套娛樂設施等,[1]為非農村游客提供休閑、體驗、教育、娛樂等多種服務的復合型農業經營活動。在中國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的同時,伴隨“微度假”時代的到來,現代休閑農業掀起了發展熱潮。隨著社會資本的大量涌入和產業“膨脹式”發展,休閑農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尖銳問題:(1)盲目跟風,產業經營遍地開花;(2)檔次不高,規模較小,缺乏特色,項目規劃布局單一;(3)圈地運動,園區缺乏統一科學規劃,打破原有的景觀肌理和生態平衡,給生態和農業景觀帶來不可逆轉的“破壞性建設”等等。而今,在可持續發展戰略指引下,良好的功能空間布局對休閑農業可持續性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概括來說可持續休閑農業的注意點有:生態可持續發展、資源可持續利用、人文生態可持續發展。在這些要點中,科學規劃的空間功能布局是生態、資源、人文生態良性循環的重要催化劑,在可持續發展的循環中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因此,功能空間布局既是貫穿休閑產業園區經營的始終,也是休閑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本課題科研項目江蘇泰興虹橋濱江生態園(以下簡稱虹橋濱江生態園)結合實際土地資源進行了合理的功能空間布局,針對功能布局的重要性、設計原則、設計理念三方面進行論述分析休閑農業空間功能布局。
1休閑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景觀空間功能布局設計的重要性
空間顯示是研究景觀可持續性必不可少的方法。[2]簡要概括就是數年景觀生態學實驗對人類理解空間、認知關聯過程提供依據,并將其納入可持續性科學創建、評估的方法體系。而功能空間布局就是其空間顯示體系中的首要工作。空間功能布局簡單的解釋就是對規劃區域進行合理、滿足使用功能且具有一定美觀的空間布局。人為地對土地資源進行科學布局,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總體資源有效的鏈接分配,間接提高經濟、資源的有效利用水平,形成延續性產業鏈條帶。休閑農業中在生態農業的自然風光和自然的地理地貌保留外,還應加入一些人文景觀要素,并進行適當的景觀設計與舍取。景觀生態規劃的中心任務就是創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整體景觀生態系統,[3]其中景觀不僅要以現在的格局,而且要探索新的格局為各種生命形式提供持續的生態生活條件。以虹橋濱江生態園園區濱水功能空間布局為例,濱水區域景觀設計最重要的就是對水岸的綜合利用,以生態駁岸為基礎,將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相互結合起來。遵照當地地勢自然條件,采取有組織排水等工程技術措施,采用喬、灌、草等多層次植被營造生態型植物群落,形成一個完整的水土保持生態體系。[4]虹橋濱江生態園配合植物種植,維護保持原有自然景觀生態駁岸,以此達到穩定河岸的目的。從生態、觀賞角度看,起到了綜合利用自然資源作為經濟增長點的輔助作用。
2休閑農業可持續發展空間布局設計原則
2.1堅持循環、有效利用資源的原則
休閑農業生態景觀規劃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一定的景觀空間配置結構的多樣化,既要有景觀的生態功能,又要有美學功能,最終實現自然環境、經濟發展和旅游觀光活動的協調、平衡發展。[5]功能布局首先在整體規劃中搭建景觀結構框架,為后期的設計開辟良好發展空間。虹橋濱江生態園的森萱農莊(以下簡稱森萱農莊)在湖中三座島開發利用及功能安排上,充分開發水域生態系統資源,形成獨特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農業莊園,受到遠近游人的贊譽。并且依托獨特地理條件,生態資源轉換經濟資源,經濟資源又參與農莊生態發展,形成可持續能量循環體,促進良性可持續發展。
2.2堅持整體開發原則
合理的景觀規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生態效益。正如本科研參考項目虹橋濱江生態園,功能遵從自然資源,將水域特色最大化,全面整體看待濱江資源利用與開發,以科學的規劃思路分析景觀功能布局,加強農莊整體的協調關系與連接關系;在景觀功能布局及生態建設計劃中,保持生態整體性與持續穩定發展彈性空間。以當地自然資源為基點,為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提高環境承載力。
2.3堅持空間功能布局傳遞性原則
園區空間布局不同于一般建筑功能布局,是自然、人文、經濟交織的規劃布局。位于揚州南郊的西江生態園(以下簡稱西江生態園)成功地構建了一座個性化的特色旅游園區,通過農業觀光、現代農業技術的展示、農業科普以及農村生活體驗等功能設計,將農業與旅游有機結合,創造獨特的生態體驗園區。莊園各分區的有機組合、交流既有利于植物的生長和后期維護,還降低了資金、時間的成本,吸引當地富余(農民)勞動力,使莊園的不同功能布局發展融于當地人文環境中,依托當地群眾形成可持續發展效應,提高莊園經濟、生態效益。
3以科研項目虹橋濱江生態園為例闡述景觀功能空間布局思路
3.1主題性空間營造
站在區域全局視角下分析,并結合自身的本土文化及當地產業特色,提出適合園區的發展思路和功能定位。科學合理規劃,優化功能布局,突出獨特性。設計開發生產、展覽、貿易、服務等多種功能平臺,以打造特色莊園功能布局,樹立特色品牌,避免重復建設。虹橋濱江生態園中森萱農莊就突出了漁業文化主題,現有旅游觀光區、生態養殖區、休閑垂釣區、江鮮美食區、果園采摘區五大功能區域。是一個結合實際地理位置總體規劃垂釣、種植、養殖水產、觀光旅游為一體的生態度假莊園。通過定義主題,多產業結合發展,體現功能空間布局對莊園的經營的便捷性和可持續性。
3.2空間連續性景觀規劃
結合功能區內在聯系,規劃連接空間功能布局景觀軸線,功能區邊緣要有延續性(連續性),多條景觀帶串聯主要功能分區,形成整體規劃,以促進園區各布局協調發展,相互呼應。宏觀上做到全局把握,綜合發展,微觀上做到景觀傳遞、移步換景。虹橋濱江生態園總體規劃注重功能區相互延續性,例如:體驗區與觀光區形成游覽軸線,花卉種植區與水產養殖區形成綠色生態區。功能區軸線分區分級排布,對游人可以很清晰地展示區域景觀,同時不同軸線方便了內外部人員的交通,更好地提高區域使用效率,促進區域高效率利用開發。
3.3參與融合景觀情景
這也是人文生態延續性的重要體現。虹橋濱江生態園功能區內有相應的體驗功能,生態綠洲觀光區、生態度假觀光區、網箱養殖觀光區以及特色農莊體驗區等,在不完全改變功能區定義前提下,可以靈活運用使各個功能區相呼應,例如,觀光區可以不單單是展示形式,換為實際參與體驗,或結合道路設計,增加游覽旅途的趣味性等。娛樂區也可以加入展示的部分,寓教于樂,讓游人在玩樂的同時認識新的事物。而在位于生態度假區的森萱農莊莊園里,關于人文生態的景觀就明顯地表達了互動式功能布局這一特點,莊園景觀節點、農作物生產基地、水產養殖水域等功能分區均有相關體驗功能的設置,增加了功能分區的趣味性,豐富了功能空間的利用方式,拉近各個功能布局聯系的同時,促進人文生態延續性的良性發展。功能空間布局設計理念除以上三個方向,還可以有其他角度,例如:分期分步規劃布局建設,一個重點多個附加功能規劃布局、單個功能空間布局內含多個下屬功能布局等多種功能空間布局設計方法,在遵循布局原則的前提下,可以設想不同的規劃理念,不同的理念結合不同的實際項目規劃既能表達相應的獨特性,同時也是相對應不同土地資源的利用體現。本課題研究的案例虹橋濱江生態園致力于彰顯“漁業”文化特色,無論是生態園的空間布局、景觀節點的細節、園中的雕塑小品、還是餐飲文化,都充分體現了莊園主打的產業文化主題。形成獨特的度假漁村,展示自己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經營模式。因地制宜,對不同分區資源進行合理開發。鑒于實際自然資源及農業產業鏈條,實現旅游、生態和諧統一,進而發展和形成地方特色。綜上,功能布局設計在整個設計中地位非常重要。農業景觀功能布局設計必須順應可持續發展潮流,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環境。鑒于此,必須將“可持續景觀”“生態優先”“保護優先”等理念貫穿于布局規劃中,在不破壞原有自然資源結構的前提下進行精心的藝術加工設計,珍惜和保護自然資源的可持續景觀格局才會給世界和人們帶來好的自然生態景觀設計,這樣的景觀作品才能真正達到“為民服務”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云才.景觀生態規劃原理[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10.
[2]趙文武,房學寧.景觀可持續性與景觀可持續性科學[J].生態學報,2014.34(10):2453-2459.
[3]程星.淺析可持續發展下的可持續景觀設計[J].科技與創新,2016(7).
[4]范水生.休閑農業的景觀生態規劃設計與規劃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10(12).
[5]張興艷,張洪恩.略談人文景觀設計的可持續發展模式[J].四川建筑,2007.8.27(4).
關鍵詞:城市群;水資源;可持續性
1城市水資源利用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早已深入我國的發展指導思想中。不同的社會人士對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看法有所不同。呂雁琴等學者堅持符合開發和利用水資源的上限不超過水資源再生能力的思想。只有對水資源高效合理的分配,將水資源利用最大化,才能既保障當代人的用水需求,又不影響到下一代的用水需求。同時,馮耀龍等人堅持以維持水資源以及自然生態系統的協調完整,作為水資源可持續的發展的必要條件,且通過社會、經濟以及環境協調發展等措施,實現水資源的合理利用。現代化城鄉發展的重要趨勢是形成城市群,即在特定的區域內,由不同的類型、等級的城市組成的相對完善的城市群落。其主要特征是人口密度大,經濟高度集中,人類生產生活頻繁,因此受水資源供應的影響極大,同時,受社會特征的影響更為強烈。綜上所述,解決城市群落的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問題的難度極大,現況十分復雜。
2城市群水資源利用可持續性的實際含義
由于城市綜合水資源系統兼顧社會以及自然屬性,城市群落中用水的可持續性也因而具有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站在自然屬性的角度,作為自然環境的一部分,水資源系統是在自然環境中具有的重大作用,它不僅僅穩定保障了自然生態中水循環的進行,同時還負責向各種水體系統提供必要的水資源,并保證其水體健康。而在社會屬性方面,水資源系統對人類的生產生活具有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直接利用有,保障生產生活用水;間接作用包括各種水利能源,如潮汐能,水庫發電等。站在城市群的角度,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是指在三個方面滿足當前和未來城市積累的社會經濟以及自然環境協調發展的需要,即水資源存儲量,水環境,水生態。基于此,水資源存儲量、水環境、水生態三方面的可持續性,也必是城市群水資源利用可持續性的基本含義。只有城市群水資源供應關系具有可持續性,才能保證水資源存儲量的可持續性。由于城市建設,人類生產生活需要大量水資源,水資源系統的供給量應始終大于對水資源的需求量。因此,人類生產生活必須利用新型節水技術,減少水資源的使用量,避免浪費行為,從而使水資源實現可持續利用。要明確水環境的可持續性的重大意義,狀態惡化的水環境,對生物健康和人類生產活動,將造成嚴重威脅。人類不能沒有限度,沒有規章的開發利用水資源,導致水環境的自然稀釋功能變差,如何使得排放在環境中的污水得到合理的解決成了一個巨大的問題。我們在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必須保護環境,不能損害生態環境,要使得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水環境是水生生態系統健康的重要保障。過度的人類活動,搶占水資源,使得水環境的污染負荷加重,嚴重影響了自然生態的水循環,水生生態系統被破環,這是不可逆轉的。
3分析城市群落水源規劃策略
3.1強化規劃引導,重視試點示范
按照城市供水的基本原則“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并與城市改造和建設的實際情況科學融合,逐步完善城市供水的規劃。注重水資源的重復利用,將再生水、自然降水收集并二次利用,根據區域城市的自然地理概況、城市環境,人口基數以及經濟模式,制定利用再生水的相關計劃或海綿城市相關建設方面的技術準則,實現再生水源的有效利用。同時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計劃,水資源規劃和區域土地規劃等相關方面的工作。重視試點帶頭作用,依靠現有項目或已規劃實施的其他項目,指導非常規水源可再生利用的主要方向,充分發揮再生水源的社會價值。
3.2切實加強保護水資源
①園林局重視城市綠化作業速率,做好城市水資源的涵養工作。②合理興修水庫,防洪抗旱,同時滿足農業灌溉與水產養殖,涵養自然生態。③提高資源可再利用的效率。④結合自然因素,合理運用人工改造方法,實現水資源科學合理布局,解決城市供水不足問題。⑤切實做好水資源保護方面的教育工作,使人民群眾養成良好的習慣,可以有效的改善浪費現象。⑥創新改造供水系統,注重設備管理維修作業,及時跟換老舊設備,注重日常養護維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