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農業溯源技術

農業溯源技術精品(七篇)

時間:2023-09-26 09:50:0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業溯源技術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農業溯源技術

篇(1)

>> 一種針對彩色二維碼圖像的二值化方法 一種基于二維碼的信息隱藏方法 一種隱形二維碼在兒童讀物中的應用 酒包裝二維碼溯源防偽設計 上海擬推進口葡萄酒“二維碼”溯源系統等 一種基于二維碼的低成本分布式火災報警與疏散引導系統設計 農藥二維碼有了首個統一標準 利用Excel生成二維碼 基于二維碼的校園一“碼”通的系統框架設計 一種直擴系統中偽碼的二維捕獲方法 二維碼 負責連接一切 二維碼:事前,掃一掃 上海將通過“二維碼”對進口葡萄 酒進行溯源 二維碼在農產品溯源中的應用 二維碼正流行 二維碼應用探討 人人都愛二維碼 二維碼營銷風暴 二維碼時代來了! 認識二維碼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fr=aladdin[EB/OL].

[2]百度百科,http:///item/%E4%BA%8C%E7%BB%B4%E7%A0%81#ref_[1]_132241[EB/OL].

[3]陳蕾蕾,祝清俊,王未名,等.中國農產品安全問題的現狀與對策[J].農產品加工,2010(3):58-59,64.

[4]邢文英.美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J].世界農業,2006(4):39-41.

[5]戚亞梅,李祥洲,郭林宇.國外農產品安全管理信息體系建設及運用研究[J].世界農業,2009(5):10-13.

[6]楊信廷,錢建平,孫傳恒,等.蔬菜安全生產管理及質量追溯系統設計與實現[J].農業工程學報,2008,24(3):162-166.

[7]楊信廷,孫傳恒,錢建平,等.基于流程編碼的水產養殖產品質量追溯系統的構建與實現[J].農業工程學報,2008, 24(2):159-164.

[8]維基百科,https:///wiki/QR%E7%A2%BC [EB/OL].

[9]黃海龍,蔣平安,張霞,等.基于Web的農產品追溯系統的設計與開發[J].新疆農業科學,2010,47(9):1832-1836.

[10]張亞科.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設計與實現[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

[11]王宇.基于QR碼的食品溯源系統設計與實現[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

[12]劉曉敏.基于二維碼和RFID個體標識技術的農產品溯源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

[13]冉彥中,曹婧華,張智剛,等.二維條碼在商品豬溯源系統中的應用設計[J].物流技術,2013,32(23):402-404.

[14]白紅武,孫愛東,陳軍,等.基于物聯網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系統[J].江蘇農業學報,2013,29(2):415-420.

[15]施連敏,郭翠珍,蓋之華,等.基于二維碼的綠色食品溯源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制造業自動化,2013(16):144-146.

[16]趙國.基于物聯網信息共享技術的酶生物傳感器農藥殘留快速檢測系統研究[D].山東理工大學,2015.

篇(2)

推動出臺《蔬菜及特色作物用藥登記特別規定》

破解蔬菜及特色作物少藥、無藥可用難題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農業部藥檢所藥政處處長單煒力介紹說,“今年將推動出臺《蔬菜及特色作物用藥登記特別規定》,完成30種以上特色作物病蟲害防治用藥登記。”具體措施包括擬定小作物農藥登記的激勵機制,鼓勵企業擴大產品登記范圍;扶持和引導特色作物農藥登記試驗項目,鼓勵和引導地方政府、行業協會和企業組織開展優勢明顯、經濟價值高的特色作物聯合試驗。

高毒農藥實行可溯源管理

高毒農藥監管今年也有新亮點。“今年藥檢所要負責建立高毒農藥可溯源管理平臺,公布主要模式;建立農藥產品與可溯源信息碼對應關系,提供接口,做好與地方農業部門、企業對接。提供公眾查詢窗口,設計可掃描記錄多種信息碼的軟件,免費下載使用。”農業部藥檢所監督處處長劉紹仁介紹說,生產企業可自行設計可溯源管理軟件,配置相應的溯源設備;經營者配置掃描槍等設備,掃碼記錄農藥進銷貨臺賬。地方農業部門可以建立可溯源平臺,從農業部下載農藥與信息碼對應關系數據,與農業部可溯源平臺對接。

農藥市場實行差異化監管

由于農業經營主體數量龐大、分散,生產環節多、鏈條長,對農藥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顯得不夠。為此,藥檢所改變以往的被動監管模式,對農藥市場實行差異化管理,具體實行方式如下:

篇(3)

[關鍵詞] 農村;電商;農業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1. 084

[中圖分類號] C912.8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01- 0150- 02

0 引 言

總書記考察農村時提出要實現2020年的如期脫貧,農村是實現脫貧的主戰場,通過精準扶貧,項目扶貧,資金扶貧等方式的有效手段。農產品是農村農民主要的收入來源,也是是農村脫貧致富的主要商品。在農業現代、信息化的背景下,農村電商是社會主義制度下,實現農民脫貧致富的可用途徑。本文將從農民思想觀念的引導,社會動員,IT系統開發、物流、保鮮技術研發、金融保障和溯源系統等發面探討農村電商的發展路徑。

1 改變農民的思想觀念

改革開放以后很長一段時間,由于我國農業基礎薄弱,農業生產力低,使得農業的發展緩慢,這一階段,我國的農業都是追求農產品數量的增長,這一時期消除饑餓,保證人民的溫飽是主要發展目標。這一時期農業產出很低,農民收入也很低,農業基本處在“靠天收”的階段。進入21世紀,我國農業生產力逐步提高,同時,由于國家工業助力農業的發展,使得我國農業產值逐步升高,這是由于著農藥和化肥的使用的結果,導致農產品質量和安全受到危害。特別是近年來,國人已經基本解決溫飽問題,健康觀念發生轉變,對食品的要求也更高了,因此生產安全、優質的農產品更會受到市場的歡迎。基于時代和市場的轉變,我們需要引導農民從傳統農業的追求數量向追求產品的質量以及產品的差異化轉變,農村電商是在這一背景下發展起來的,追求產品的質量以及產品的差異化是農村電商發展的根本。

2 社會動員

社會動員需要政府的主動參與、引導,利用社會力量發展農村電商。社會動員的力量是巨大的,這樣有利于統一農民思想,從而協調電商的行動,進而整合資源、推進農村的發展。譬如農民的農閑時間有5個月之久,以往,在農閑時節,農民要么背井離鄉的出去打工,要么就呆在家里曬太陽、看電視、打麻將、嘮家常。因此政府需要及時動員農民參與到農村電商的建設中來。在經濟轉型,社會發展的新階段,通過社會動員能夠有效的使得各階層參與的農村的建設中來,比如說引入風險投資、科研人員、技術人員、營銷人員。這些人員也是發展農村電商的有效力量。

3 IT系統

互聯網技術是在計算機技術上發展起來的一種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IT),在此基礎上“互聯網+”的概念也逐漸興起,農村發展電商是“互聯網+農產品”,使農產品進入到互聯網領域,讓農產品信息借助互聯網的力量傳播到國內消費者,甚至是國外消費者領域。因此,農村電商是互聯網技術在農村的有力展現。其中,要積極發展新生代農民,新生代農民受到過系統化的素質教育,其文化知識、基礎知識都比較扎實,在面對IT系統時能夠更快的接受和掌握,因此在推廣農村電商的時候,要注意利用新生代農民的力量,培訓新生代農民的IT系統知識,這樣方便農村電商系統的維護。通過將農村電商引入到新生代農民團體,可以使雙方都在發展中受益。

4 技術研發

農村電商在虛擬空間中實現了買賣雙方的零距離,但是商品的傳遞卻難以實現物理上的零距離。因為農產品是鮮活產品,在農產品由農田向餐桌的傳運過程中,農產品保鮮技術和物流體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

農產品保鮮技術和物流體系是一個整體,不能區別對待,農產品的保鮮主要包括物理保鮮、化學保鮮,化學保鮮是通過化學試劑、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等延長農產品的鮮活期和貨架期,其缺點是容易使農產品質量安全受到影響,物理保鮮是指通過改變農產品所處環境的溫度、濕度和氣體條件達到保險的目的。這兩種保鮮技術是融入到物流體系中的,因此,為保證鮮活農產品的品質和質量還需要進行在物流體系、物理保鮮、化學保鮮上進行進一步的研究。研究出適合不同農產品的物流和保鮮技術體系。

5 金融保障

“農業靠天收”講的是從事農業勞動的風險,雖然大量的農業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產中,保證了農業產量和農產品質量的穩定性。但是,農產品市場還是有一定風險存在的,如何降低這種風險,是農村電商發展過程中的又一課題,筆者認為在農產品的生產種植、加工、運輸過程中引入保險業務,降低農民從事電商活動的風險是保障農村電商發展的重要支撐。種植業和養殖業都是農業,金融在養殖業的發展相對快速一些,別入對于生豬養殖的農業保險已經發展很快,而對于種植業的發展也需要相應的農業保險快速介入,分擔其中風險,這需要在農業產業化的基礎上進行。

6 溯源體系

農產品質量安全話題永遠也不會過時,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一個有效手段是建立農產品的溯源體系,實現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的可追溯性。通過溯源消費者可以及時掌握農產品的相關信息,在農村電商日益發展擴大的今天,如何在你發展農村電商我也發展農村電商的商場、戰場中實現突圍,溯源體系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洪荒之力”。

篇(4)

一、農學專業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重理論輕實踐

許多高校長期以來視實驗教學為整個教學活動的從屬部分,在農業院校也存在這種教學傾向,過于看重理論教學,輕視實驗教學,教師在理論教學和績效考核等重重壓力下疲于應付實驗教學,學生上實驗課僅僅是為了完成學習任務,影響了學生將所學理論應用于實踐的能力,不利于培養復合型人才和創新性人才。

2.實驗課程分散,缺少思考和創造空間

大多數農業高校設置的實驗課依附于理論課,實驗項目圍繞具體教學內容量身設計,與實驗相關聯的是分散的、缺乏聯系的知識點或知識單元,實驗課程結構缺乏連貫性和系統性。驗證性的實驗多,綜合性、設計性、研究性的實驗少。[1]學生面對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驗證一個個知識點或知識單元的過程,缺少思考、缺乏創造。

3.師資力量不夠

一方面是實驗指導教師的數量不夠,實驗教學中大量的操作技巧需要詳細的講解和演示,全方位的觀察體會尤為重要,以班級教學制為教學組織形式的普通農業高校難以實現,更不能要求指導教師在逐步進行的實驗環節中實時掌握每個學生的情況。另一方面是實驗儀器設備的缺乏,有些農業類專業的實驗要進行長期不斷的觀察和研究,儀器設備使用更為頻繁。實驗室大型儀器、部分精密儀器套數較少,往往要很多學生合用一臺儀器做實驗,在有限的時間內,部分學生根本上不了手操作。[2]

4.教學方法缺乏靈活性

許多實驗教學由指導教師主導開展,整個實驗過程按部就班進行,在實驗之間的準備環節,指導教師包辦了實驗儀器的調試。實驗開始首先講解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驟,再做完整的操作演示,學生按照羅列出來的實驗步驟逐步逐項地操作,如此進行的實驗過程可以保證順利完成知識的傳授,但缺少了嘗試和試驗的意義,學生實驗前缺少主動探究,實驗中缺乏獨立的見解,更不會嘗試其它的實驗步驟、探索更好的實驗方法,整個實驗是簡單的模仿行為。這種實驗做得越多,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就會越差,思維長久地處于被抑制的狀態,更加不愿意查閱資料解決問題,形成惡性循環。

二、物聯網虛擬仿真平臺與農學類教學實驗的契合點

當前,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計算等新技術逐步廣泛應用,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 積極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創新資源平臺、管理平臺的建設、應用模式……深化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發展。”[3]結合多年教學改革的實踐經驗,我們認為:應充分依托信息技術構建網絡教學平臺,以解決現行教學體制下學生人數多、教師數量少、學時受限、動手操作不夠等實驗教學問題。近年來異軍突起的物聯網虛擬仿真技術,是應用信息技術解決農業高校實驗教學存在問題的可行途徑。

虛擬仿真技術包括虛擬現實技術和仿真技術,是用一個虛擬系統模仿一個真實系統的技術,是融合了多媒體技術、仿真技術、虛擬現實技術與網絡通信技術的綜合性信息技術。是利用計算機創建一個可視化實驗操作環境,通過操作虛擬實驗儀器或設備進行各種實驗,達到與真實實驗相一致的教學目的和要求。[4]

物聯網是伴隨著互聯網、傳感器等信息技術發展而逐漸成熟的科技產物。其工作原理是通過各種信息傳感設備,按照約定的通信協議,將物與物、人與物之間連接起來,接入各種網絡或者互聯網進行信息交換,從而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監控和管理的一種信息網絡。作為感知、傳輸和應用信息的技術,在農業類專業的實驗課程中有充分的施展空間。物聯網虛擬仿真平臺,是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虛擬仿真系統,是在農業生產、運輸、銷售過程中實現物物相連,按照物聯網通信協議交換信息,在整個產供鏈中實現信息的采集、傳輸和應用,利用仿真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創建虛擬的實驗儀器和實驗環境,學生通過人機交互的界面操作虛擬的儀器設備,充當真實的實驗工具,而實驗能關聯真實的農業場景,用以幫助學生獲得身臨其境的體驗,從而達到與真實實驗相一致的目標。

物聯網虛擬仿真教學與傳統的實驗教學相比,具有鮮明的技術優勢。主要包括多媒體技術、人機交互技術、可視化技術、仿真技術、虛擬仿真技術。多媒體技術采用形象、直觀、生動的操作界面,對圖形、圖像、文字、音頻、視頻等媒體對象進行處理,可以通過動畫剖析難以說明的原理,有助于原理演示和輔助操作訓練。人機交互技術提供?O置場景、操作儀器設備的接口,幫助教師和學生完成操作過程。可視化技術可將大量的數據或者場景以圖形、圖表或者動畫的方式展示出來,比如揭示農田場景中各環境變量間的關系。仿真技術采用了虛擬的外殼和虛擬的環境,易于在多個計算機終端上進行教學。[5]物聯網技術彌補了虛擬仿真技術的不足,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總結等實驗過程中感受真實存在的農業場景,獲得親身經歷的經驗,避免理想實驗條件下所導致的實驗結果差異,又能支持實驗的在線批改、智能指導,實現線上學習。

三、農業院校開展物聯網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的實踐案例分析

1.智能農業實驗教學

該實驗主要結合農田場景、溫室大棚場景、倉庫場景,借助于智能傳感器,對各種場景進行相關數據的采集、傳輸、查詢和控制。傳感器所采集的信息主要有四類。農業傳感信息,如溫度、濕度、壓力、氣體濃度、生命體特征等;農業物品屬性信息,如物品名稱、型號、價格等;農業工作狀態信息,如儀器、設備的工作參數等;農業地理位置信息,如作物、物品所處的地理位置等。學生在該仿真系統需要設置三維場景,主要根據系統提供的接口,通過上位機程序的編制來控制智能農業的各個設備,調節場景中的環境參數,為農作物的生長發育調整最優化的環境。學生通過對智能農業的認識和對作物成長規律的熟悉,結合現實中對智能農業產供鏈的理解,能更好地掌握系統的核心原理,也培養了學生的實際應用和創新能力。當操作結束離開實驗室,可以通過發送手機短信到相應場景的服務器,請求返回相應監控場景的信息,也可以通過瀏覽器訪問服務器,從而遠程實時查看各個監控點的相關信息。

2.智能花園實驗教學

該實驗是物聯網技術、傳感器技術、無線傳感器技術、嵌入式系統設計等相關課程的綜合實驗,仿真平臺的智能傳感器采集到的數據通過ZigBee技術組建的局域網傳輸到服務器端,設計出智能花園實時監測系統。該實驗與溫室大棚花卉養種植場景相結合,采用互聯網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由實時監測單元、智能管理單元和信息網絡單元構成,學生在試驗中可以完成對花園的實時監測和智能控制,監測傳感器采集的溫度、濕度、光照強度、土壤水分和PH值等信息,當學生離開實驗室環境后,還可以遠程登錄服務器網站查看花園的實時監測數據,并能進行遠程控制。

3.食品溯源實驗教學

近些年食品安全問題受到了廣泛的社會關注,食品溯源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食品生產過程環節眾多,各個環節的實踐地點相距很遠,難以組織學生全程參與到企業及相關研究機構的食品溯源中。食品安全溯源實驗針對這種情形而設計,實驗模擬農產品在生產、運輸、銷售過程中的信息采集、傳送、讀取和查詢,綜合應用了傳感器技術、嵌入式開發技術、智能終端技術、二維碼技術、射頻識別技術、數據庫技術等。仿真平臺模擬了兩條企業網――生豬溯源模擬系統和蔬菜溯源模擬系統。生豬溯源模擬以豬耳標作為生豬的身份標識,模擬仿真生豬從生產、養殖、運輸到銷售的整個過程,學生實驗后能掌握生豬溯源過程和信息采集讀取的關鍵技術。蔬菜溯源系統模擬企業生產管理和蔬菜種植加工的流程,該仿真平臺系統分為企業服務器信息模擬、蔬菜種植過程信息采集、蔬菜運輸過程信息采集和蔬菜分裝銷售過程信息采集四個模塊。實驗將農產品身份編碼與生產信息關聯起來,在整個產供鏈中實現各環節的可視化表達,學生即可從農產品養種植加工、運輸到零售終端信息進行正向跟蹤,也可實現從食品零售終端到食品養種植相關信息的逆向溯源。實驗中學生只有動手操作才能模擬食品信息采集與查詢,直觀掌握食品安全溯源系統的整個流程與工作原理。

四、基于物聯網的虛擬仿真在實驗教學中的作用分析

1.豐富實驗資源

傳統的實驗教學耗費資源與設備,存在實驗經費的制約。虛擬仿真技術的運用,使實驗儀器和設備投入使用后不產生實際的實驗損耗,邊際成本趨近于零,是降低實驗室建設和管理成本的重要途徑。虛擬仿真平臺是現代信息化技術與教學內容深度融合的產物,[6]物聯網虛擬仿真平臺介入模擬儀器設備的功能和作用,豐富了實驗教學資源,實驗中學生能夠感受實際工作,有相當多的動手操作機會。另一方面,傳統的實驗教學要控制實驗變量和儀器參數的復雜程度,以保證整體實驗項目能夠開展,而仿真系統則允許學生以較為自由的尺度改變系統參數,再通過交互式和可視化的顯示,評估這些改變對系統的影響,有助于反思自己的實驗過程,形成元認知。

2.節約時間投入

農業類課程的實驗與教學實踐基地密不可分,實踐教學基地一般為涉農業企業,大多情況下分布在離城市較遠的地區,學校、教師和學生常常要面對安全、經費、時間等一系列問題。一些實驗需要長期不斷地觀察監測作物的生長和發育,奔波在學校和實踐基地之間的師生疲憊不堪而效果甚微。物聯網虛擬仿真平臺的介入,使相關實驗的實施變得更加可行,以智能農業虛擬實驗為例,教師引導學生完成實驗環境的創設,采取實地布置和操控傳感器節點、設置實驗數據回送的方式,之后采集數據、觀察監測就不需要前往田間地頭測量記錄,而是從系統獲取實時的檢測結果。由此來看,物聯網虛擬仿真平臺一方面節省了實驗經費,長期觀測的實驗數據更全面,研究更充分;另一方面節省教師和學生野外采集數據的時間,降低活動的危險性,也有助于解決校外研究性學習和校內課堂教學的矛盾。

3.促進學習方式轉變

仿真實驗能打破時間和地域的限制,無論在校內還是校外,實驗支持學生通過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全面開放的虛擬實驗室,充分利用有限的教?W資源,適應了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碎片化”的移動學習。移動學習更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行為以及學習地點的可移動性,因此自主學習和移動學習狀態在該類學習中體現得更為突出一些。[7]通過移動學習進行探索和研究,學生鍛煉了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了創新能力,個性得到發展。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理解相關理論知識后,先在虛擬實驗教學中認識元器件,練習仿真儀器設備的使用和操作,再進入真實的實驗室環境,實驗操作就更加明白自如,花費的時間更少。用虛擬的實驗儀器,學生不必謹小慎微地擔心實驗安全和設備損耗等問題,可以大膽嘗試自擬、自選實驗題目,自行組織實驗,系統支持自動批改,智能指導、實驗報告的在線批改等,也可方便地進行實驗的過程管理和實驗統計,將教師的灌輸轉變為自主學習與課堂學習相結合的混合式學習。

篇(5)

關鍵詞:物聯網技術;智能農業;應用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信息化產業在繼計算機、互聯網以及移動通信后出現了第三次改革的浪潮----物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從字面意思理解為兩個物體相互連接的互聯網,就是將任意的兩個物體通過物聯網技術連接在一起,以達到傳遞信息的目的。智能農業的物聯網技術就是指在現代農業中,通過物聯網技術中的各種傳感器構成傳感器網絡系統,通過這個系統對農作物科學監測、科學種植、科學管理,農戶足不出戶的就可以對農田進行管理,這樣既可以解放勞動力,又利于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推動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一、物聯網技術在智能農業中發展現狀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深入發展,一些發達國家已經在農業的生產、流通領域和養殖業方面逐步推廣這項技術。智能農業的物聯網技術主要包括信息感知、信息傳輸、信息應用三個結構層面。信息感知技術就是通過把各種傳感器的節點相互連接來獲取農田的基本數據,及時掌握農田的信息變化。信息傳輸技術就是通過各種方式利用傳感器接收信息,或者通過通信協議信息,使接收信息的范圍進一步擴大。信息應用技術就是把獲取的數據進行整理匯總,歸納出科學管理方法,用于指導農田管理。

二、物聯網技術在智能農業中的應用

隨著中國經濟近30年來的快速發展,農業生產資源緊缺和農業對資源消耗過大的問題對農業發展的制約愈發明顯。農業物聯網將先進的傳感、通信和數據處理等物聯網技術應用于農業領域,構建智能農業系統,是解決農業發展滯后問題的有效方法。

1.在農業資源利用方面的應用。近年來,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我國充分利用GPS定位技術對土壤含水量、土壤溫度、光照進行采集,對農作物施肥、病蟲害的防治、農田管理以及農業環境污染狀態進行監測以獲取更準確的信息。通過這些信息的分析,可以歸納總結出解決方法,用于指導農業生產管理。

2.在農業生態環境方面的應用。我國在重視農業發展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對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我國在建立了農業環境網絡監測系統,對各地的農業生態環境進行全天候的監測,并建立了對大氣和水環境的監測系統,實時監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和水溫、水質等參數。

3.在農業生產管理方面的應用。我國把農業管理經驗與高新技術緊密相結合,以實現農業生產精細化管理。我國在水產養殖方面已經建立了智能環境監測系統,能實時動態的監測水產品生長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快速找到解決方法。同時我國設施農業方面也取得進展,研制出了合理分配農機資源的調度系統,尤其在秋收時期,能合理調度各地區的農機具,使農機具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4.在農產品安全溯源方面的應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提高,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為了保證人們能吃上放心的食品,國家建立了農產品安全溯源系統。這個系統主要是通過條碼、IC卡等技術,對農產品從源頭開始直到到消費者手中都進行全程監測,消費者可以隨時隨地的查看農產品每個流程的基本情況。

三、物聯網技術在智能農業中的發展趨勢

現在物聯網技術只是應用在農作物的育秧方面,即通過電腦對田間設備實行遠程控制,及時了解田間的溫度、濕度、光照等數據,當出現警戒值時,自動調控設備進行智能調節。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還可以通過更精密的傳感器和更嚴密的控制系統,對各個階段獲得的數據進行科學分析,以期得到更好的結果。未來幾年,在農作物的灌溉階段,我們可以利用物聯網技術,并結合水庫的水位、天氣和農田干旱情況,進行合理灌溉。在農作物的收割階段,可以利用農機資源的調度系統,及時掌握農機具的工作情況和具置,對農機具進行合理調度和實時監控,以實現農機具工作效率最大化。在農作物運輸階段,利用車輛的定位系統,及時了解車輛的行進路線和運行狀態,通過實時畫面和傳回的數據了解車廂內的情況,及時調整車廂的溫度,并安裝防盜系統。在農作物的存儲階段,通過全球眼或電腦進行遠程控制,及時了解糧庫內溫濕度的變化情況,并通過自動調節系統以達到室內溫濕度的平衡,為把糧食安全送到消費者手中保駕護航。在農產品加工階段,繼續加大對食品溯源系統的開發力度,使其廣泛應用到對綠色食品的加工檢測上,用于乳制品生產的追溯源頭上,用于出口農產品的生產及貿易上。當然,未來物聯網技術在智能農業發展中的應用還很多,還會朝著更加智能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

四、結語

物聯網技術屬于一種新型的技術,屬于智能技術的核心,也是新型網絡技術的典型使用,但是,就現階段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物聯網技術還未形成系統的技術體系。本文從實用性角度出發,針對物聯網技術在我國農業中的應用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結果顯示,物聯網技術在農業中有著巨大的應用前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物聯網技術定可以成為輔助我國農業技術水平發展的核心技術。

參考文獻:

[1]耿軍濤,周小佳,張冰潔.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大氣環境監測系統設計[J].西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04)

[2]周志德,劉全勝,陳玉平,蔡建軍.為無錫新興產業——物聯網培養高技能人才并提供技術服務[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4)

[3]田義海.物聯網技術在鐵路運輸中的運用研究[J].科協論壇(下半月).2013(02)

篇(6)

關鍵詞:食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發展現狀

中圖分類號:F407.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432(2012)-02-0200-1

食品安全事件的屢屢發生,使得人們越來越重視食品的來源、加工和運輸的信息。當前,越來越多的發達國家要求進口食品必須具備可追溯性,中國日益重視食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的實施和完善。

1 食品質量安全溯源制度相關概念

食品安全溯源系統是運用現代網絡技術、數據庫管理技術和條碼技術,對食品鏈從生產、加工、包裝、運輸到存儲銷售所有環節的信息,進行采集、記錄、整理、分析和錄入,最終可以通過電子終端設備查詢的質量保障系統。建立溯源制度的最終目的是當食品安全出現問題時,能夠快速有效的追溯到出現問題的環節,查出經營者和問題原料,同時可以將問題食品召回,將質量問題引起的后果降至最低,并對出問題環節的組織進行整改和懲罰,以確保食品的質量安全。

食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具有三個主要作用:當食品出現安全問題時,可以快速追溯至發生問題的環節;可以迅速地收回未出售或未消費的食品;可以長期對危害人類健康、動物或環境的無意識的影響進行監測和識別。

2 中國食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發展歷程

中國關于食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的研究始于2001年。2001年7月,上海市市政府頒發了《上海市食用農產品安全監管暫行辦法》,該條例提出應當在流通環節建市場檔案的可追溯體制。2002年北京市制訂了食品安全信息可追蹤制度,要求食品經營者對購進和銷售的食品記錄詳細的明細賬,對購進食品按產地、購進日期、供應商和批次建立檔案。同時,要求供應企業建立銷售檔案,對銷售商品按銷售對象、數量、批次、時間建立檔案,以便發現食品安全問題后及時召回。

此后,各個省市和地區陸續開始食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的構建。2004年上海市建立了“上海食用農夫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平臺”,該平臺對農夫產品的生產過程采取監控、網絡查詢和條碼識別的管理制度。30多家蔬菜園藝場和300多家規模化養豬場建立了電子檔案。中國物品編碼中心頒布了《中國牛肉制品跟蹤與追溯指南》。

2005年歐盟實施水產品貿易溯源制度。為了應對國際形勢,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出臺了《出境水產品溯源規程》,同時規定出口水產品及原料必須按照該規定進行標識。同年,北京順義區啟動蔬菜分級包裝盒質量可溯源制,天津實行了無公害蔬菜可溯源制并推出網上訂購無公害蔬菜,福建啟用了肉品質量查詢系統,山東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事故可追溯制度、食品市場準入制度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

2007年2月,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全面啟動了《農產品質量快速溯源系統設計與運行規范研究及技術實現》課題,為我國農產品溯源信息平臺的建設和農產品溯源標準的制定提供依據和參考。其中,“重慶市農產品質量快速溯源系統的綜合應用研究”的工作由重慶市標準化研究院負總責,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通用系統進行研究和開發。

2007年,國家編碼中心關于EAN?UCC編碼體系在蔬菜安全溯源系統中的應用和研究項目由山東省標準化研究所承擔,該院構建的智能食品安全溯源體系已經在山東省試點投入使用,同時制定了《飼料和食品鏈的可追溯性體系設計與實施指南》。

2007年北京為了確保奧運期間的食品安全,啟動了首都奧運食品安全溯源系統,對北京食品從生產到消費整個供應鏈進行全程跟蹤。奧運會結束后,該系統轉變成首都食品安全的日常監控措施。同年,山東高青82家供貨商,對506戶食品經營戶提供食品時,實現了“一卡一牌一單”的追溯制度。

2008年成都采用了新興的物聯網技術,形成了生豬肉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信息系統。2009年,北京市經營可追溯生鮮食品超市已經超過200家,150家農產品企業使用了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在豬肉批發市場建立了豬肉質量可追溯系統。2010年“中藥溯源系統研究與應用”成果鑒定會在成都召開。2011年4月,在科技廳等省級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四川省開發了全國首個中藥溯源系統。

3 總結

從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實施以來,全國各重點省市帶頭建立相應的追溯制度,涉及的食品從最早的豬肉到其他家禽產品、蝦鱉等其他生鮮食品,從蔬菜水果到食用油、乳制品等食品,例如,山東蔬菜可追溯信息系統、山東深加工食品安全監管追溯系統、新疆吐魯番哈密瓜追溯信息系統、江西臍橙產品溯源信息系統、北京和陜西牛肉產品追溯試點、福建遠山河田雞供應鏈追溯與跟蹤系統。盡管食品追溯體系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仍處于試點推廣階段。當前,中國只在較少領域制定了相關的政策和標準。中國現有的溯源信息系統沒有在全國食品的整個層面上統一協同起來,不同領域采用的技術或者系統不同,使得溯源信息有簡有繁,不能信息共享,不能同國際接軌。此外,食品安全追溯由多個部門參與管理,責任與職責不明確,管理十分混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多元化和溯源終端的缺乏,使得中國食品質量安全溯源系統難以普及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唐云華.食品安全管理機構和職能的整合[J].中國工商管理研究,2004,(5):15-19.

[2] 畢西麗.中國食品安全監管模式研究[D].復旦大學,2009.

篇(7)

農產品電子商務是農業現代化IT應用的典型案例。阿里巴巴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2年經營農產品的網店數量約為26.06萬家,2013年有望突破100萬家;依附于阿里集團各平臺的農產品銷售額有望在2013年、2014年分別達到500億元和1000億元。物聯網技術在智能物流、食品安全溯源等領域的推廣,大數據在訂單農業、綠色農產品認證中的應用,以及SNS營銷、O2O模式的普及,都將進一步推動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

但是,由于農產品具備分散性、期貨性等特點,農產品電商市場無疑是“一地碎銀子”,企業健康成長還需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一是完善信息基礎設施。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是農業現代化資源充分整合、科學技術合理利用的基礎。農產品電商的健康發展,依賴于智能物流體系、農產品溯源追蹤系統、農村農業信息服務平臺、精準灌溉自動控制系統、農情遙感監測系統以及智能物流系統等IT基礎設施的完善。

二是經營品牌。農產品生產集約化程度低,具有明顯的期貨特征,分散經營模式很難形成品牌。經濟是一種基于信任的游戲,農產品電子商務也不例外。農產品電子商務品牌的建立更需要口口相傳,更注重基于社交媒體的參與式營銷。只有這樣,才能形成相應的共享、信任的“小世界”,才能打造農產品電子商務品牌。利用APP開展品牌營銷是一種有效策略。這種方法有利于增強生產、流通等環節的透明度,提升品牌的社會信任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办公室扒开奶罩揉吮奶头av| 亚洲乱人伦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美女视频黄是免费| 午夜亚洲www湿好大| 亚洲av永久无码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后入内射日本在线观看 | 国产帅男男gay网站视频| 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看视频| 婷婷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 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欧美黑人又粗又大久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 西西人体自慰扒开下部93|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蜜芽|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导航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 亚洲欧美牲交| 性无码专区无码| 国产日韩成人内射视频| 亚洲老熟女@tubeumtv| 国产人成视频在线视频| 一边摸一边吃奶一边做爽| 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丰满少妇呻吟高潮经历|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孕妇| 人妻丰满熟av无码区hd|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看| 边啃奶头边躁狠狠躁|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