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中醫解剖學的基本知識
時間:2023-07-06 16:12:1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醫解剖學的基本知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分析中職護理專業人體解剖學教學方法改革的背景及基本思路,對實驗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法進行探索,讓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煥發活力,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以取得良好教學效果。
關鍵詞:
中職;護理專業;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
生物技術的不斷發展,給人體解剖學帶來了發展機遇。人體解剖學教學如何更好地利用現有技術手段提高教學效果成為研究熱點。我校借鑒國內醫學院校人體解剖學教學改革經驗,結合實際情況,對實驗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探索,以便收到良好教學效果。
1改革背景及基本思路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職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培養懂技術、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是現代職業教育的目標。中職護理專業培養目標是使學生具有良好職業素質,熟練掌握護理操作技能,具有職業生涯發展基礎的技能型、服務型高素質勞動者。由于中職生知識基礎薄弱,三維空間感較差,而解剖學名詞繁多,初學者難以較快理解和掌握,這就需要教師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加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利用最新科技成果輔助教學。
2改革措施
2.1改革實驗教學內容,編寫配套實驗指導
2.1.1改革實驗教學內容
為了向學生提供其所需的知識,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掌握臨床相關內容,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將枯燥的人體解剖學知識與具體的護理操作進行有機整合,對與臨床關系密切的解剖結構重點講解[1]。如引入護理學的導尿術,告訴學生與導尿相關的解剖學結構,使其明白解剖知識的臨床應用。結合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內容開展教學,為弄清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中與人體解剖學聯系密切的內容,我們做了大量調查,找出重要知識點,如胸骨角、髂前上棘、食管的3處狹窄等,在實驗課中對這些知識點加以強調,重視學生操作技能培養,突出其在護理方面的應用。
2.1.2編寫配套實驗指導
教材是學校教學改革的重要載體。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我校編寫實驗指導、解剖習題集等措施是有效的。2012年全體解剖教師與實驗教師一起編寫的護理專業《解剖學基礎實訓大綱》《解剖學基礎實驗指導》《解剖學基礎習題集》,在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加強了學生基本知識,強化了技能訓練,而且還拓寬了學生視野,為其今后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2.2改進實驗教學方法
我校同樣重視對教學方法的改革,改變傳統灌輸式教學方式,注重對學生的啟發教育,重視實踐環節,培養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能力。(1)充分利用電子信息技術,積極開發多媒體課件,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國內外相關網站、課件、專著收集圖片、動畫、文本、音頻以及視頻素材,也可以用數碼相機和攝像機拍攝相關照片、錄像,將大量的圖、文資料帶進課堂,增加教學信息量,豐富和完善教學內容,這也是傳統教學手段無法達到的效果[2]。(2)充分利用學校生命科學館進行現場教學。人體解剖學課程最大的特點就是實驗課多,要求學生掌握正常人體的形態、結構。而近距離觀察醫學標本有利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對其理解記憶、提高學習效果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3]。(3)中職生初次接觸醫學,普遍感到人體解剖學名詞繁雜難記。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我們利用動物器官標本進行直觀教學,加深學生直觀認知。教學中,根據實際需要,利用動物器官進行教學,如用豬肝、豬心、豬肺、豬眼等,為學生創造直觀、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3實驗室開放與解剖技能訓練
為加強人體解剖學教學改革,我校每學年第一學期都會開放解剖實驗室、生命科學館,每學年的第二學期在學校技能文化活動月期間開展為期一個月的解剖技能培訓。培訓主要從理論和實驗操作兩方面入手,理論設置6課時,解剖學教師利用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結合人體解剖學的最近進展開設講座,提高學生對人體解剖學的學習興趣;實驗操作培訓24學時,學生分組訓練,力求讓每位學生都有動手機會,通過操作訓煉,提高學生識別標本結構的能力。
2.4實驗考核方法改革
人體解剖學實驗考核主要是辨認標本結構,傳統考核方法是讓學生在標本上指認出相應結構。2009年,我們利用數碼相機拍攝標本,然后設計成考試題目,讓2009級護理專業學生在計算機上進行實驗考核,并與2008級護理專業學生實驗考核成績進行對比,發現2009級護生成績明顯優于2008級。3人體解剖學課程教學改革效果近年來,通過實施教學改革,學生取得了較好成績。為進一步了解人體解剖學教學改革效果,我們連續對3屆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現超過90%的學生認為我校進行的人體解剖學教學改革是非常有意義的,尤其是把臨床護理操作有機結合到人體解剖學教學中,極大地提高了人體解剖學知識的實用性,使原本枯燥乏味的人體解剖學課堂教學變得生動起來,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欲[4]。我們認為人體解剖學教學改革對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等都有積極作用,能夠為學生深入學習臨床護理知識打下堅實基礎。通過改革人體解剖學實踐教學,不論是從早期的學習階段還是內在機制上都能夠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順應了時展要求,為學生提供了更多實踐機會,有利于學生能力和個性得到提高與發揮。
綜上所述,我校在借鑒其他醫學院校改革經驗的基礎上對護理專業人體解剖學教學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較好效果,得到學生普遍認可。因數據收集與問卷調查統計可能受主觀因素影響,具體改革效果還有待進一步跟蹤觀察。
作者:杜新光 廖順順 單位:廣東省東莞衛生學校
參考文獻:
[1]陸瑩,張作濤,唐中生,等.中醫院校護理專業人體解剖學教學內容改革與實踐[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3(1):108-109.
[2]張復初.淺談計算機多媒體課件在醫學院校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信息,2012(7):188.
中圖分類號:R246.2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3-307-02
中醫骨傷科作為臨床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是臨床教學的一個重點。同時由于骨科疾病種類繁多,治療方法復雜,疾病的診斷、發展演變涉及許多相關學科;而且目前本學科發展迅速,專業高度分化,新技術和新方法不斷更新,學生對新知識的需求僅靠教材難以滿足。這就對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也是一個教學的難點[1-4]。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合格的醫學人才,結合骨科的實際情況,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從以下幾個環節入手,進行了教學的改革和探討。
1 充分利用專科網站和專業書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我國現行的中醫藥高等院校培養模式基本上還是沿用課堂教學的被動學習模式,臨床醫師的培養模式還在探討中。教學過程仍然是從課本到課本, 中醫骨傷科教學培養的目標, 主要是提高其臨床思維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如骨折和脫位的復位手法等[5-9]。而現在的中醫骨傷科學教材無論在知識結構還是在內容上,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的要求和對新知識的渴望。學習的知識、技術不規范,不完整,很難使學生提高學習興趣。
因此在開始授課之前,結合臨床工作經驗,我們選定了與本課程有關的中西醫骨傷科書籍,建議學生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的強大功能,借閱或購買專業書籍,如《骨與關節損傷》、《實用骨科學》、《臨床解剖學》、《骨科常見疾病影像診斷學》、《傷科匯纂》、《醫宗金鑒》等,并對如何結合課堂教學獨立學習進行了講述。同時指導學生充分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推薦優秀網站,搜索相關知識,進行輔助學習,使學生打開了學習思路,拓展了知識面,提高自學能力和自我完善知識結構技能,使臨床教學進入一個良性互動階段,達到了中醫骨傷科的臨床教學目的。
2 建立素材庫,提高臨床帶教質量
中醫骨傷科教學和臨床解剖學、影像學是密不可分的,我們在臨床工作中隨時注意收集典型病例影像學資料,如X線片、計算機斷層掃描( CT)、磁共振(MRI)等,并分門別類整理,建立素材庫;同時建立解剖知識圖片素材庫,在制作多媒體課程時加以充分利用[10-12]。
在臨床帶教中,我們提取素材庫中的相關影像資料,對其相關特點,進行講解示范,如X線片能發現骨密度、骨形態的改變,從而可以顯示骨折或脫位的形狀、骨質破壞的部位及程度;CT有較高的骨組織及軟組織分辨力,可以鑒別疾病的性質,當其應用于骨組織尤其是脊柱的顯示時,可以準確的顯示骨與軟組織的關系;三維重建CT則使圖像立體感強,有利于病灶的定位及顯示病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特別是在顯示關節附近的病變、破壞時,可以準確的顯示病變的部位及程度,有著其他影像學手段無法比擬的優點。MRI則有更高的軟組織分辨力,可以顯示神經組織結構,有多個成像參數,能提供豐富的診斷信息[13-16]。
中醫骨傷科學重點強調的是“骨傷”,其中又以四肢損傷最為常見, 軀干、顱外次之, 所以, 根據專業的特點使學生學習四肢損傷區域骨的形態結構、肌肉配布、神經支配、血液供應等情況,則可以使學生更好地了解不同部位的解剖毗鄰關系,使學生對疾病認識和治療方法如復位、理傷手法等內容有直觀形象認識,加深對疾病知識的理解,提高了學生對骨傷科常見病的感性認識[17-18]。例如:學習尺橈骨骨折內容時,通過素材庫X線圖片和局部解剖的講解,可以讓學生不僅復習以前學過相關內容,同時對骨骼與肌肉韌帶的解剖關系、骨折復位時的具體手法要求與肌肉附著和骨折位置的關系等這些平時難以理解的難點問題迎刃而解,增加了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從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說,正是影像學、解剖學等相關學科的進步,推動了骨傷科學的進一步發展,也正是由于骨傷科學的發展的要求,推動了它們的進步。在教學中充分利用跨學科知識講授骨傷科知識,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
3 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優勢,提高學生興趣和主動性
中醫骨傷科是一門臨床學科, 其特點是感性認識和臨床查體、操作性較強, 而學生長期在課堂接受理論教育, 對于骨傷科知識相對陌生, 教學中存在一定的困難, 加強感性認識和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 并且將感性思維與抽象思維結合起來, 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骨科基本知識是教學的難點。而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正好可以彌補這些不足。隨著計算機技術迅猛發展,多媒體課件功能日益強大,在豐富內容、活躍氣氛、誘導思維、使內容直觀生動等方面對現代醫學教學起到巨大作用[19-22]。
多媒體技術可以達到人機互動的效果,使學生有直觀形象的感覺,可以將那些不易表述的知識生動直觀地表現出來, 利于學生準確、全面、深刻地接收知識。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教學效果有了顯著的提高。多媒體教學課件所包含的信息量大, 能及時、充分地反映骨科學的最新成果, 把多學科的知識交叉、滲透反映到教學內容中來, 將大量的信息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呈現給學生[23-24]。學生通過課后拷貝課件復習所學內容。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和精力, 還可以獲得很好的效果。例如, 骨性關節炎是骨科常見的疾病之一,對于一名學生來說,缺乏直觀認識和系統了解,單純憑文字教學,難以達到應有的學習效果,因此多媒體教學方法尤為重要。講解該疾病時, 可先將其分為概況、流行病學、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和預后,中醫藥認識及對策等內容進行講述。首先利用圖表和圖片讓學生明白該病的概況和流行學特點,特別是講述世界衛生組織開展的“骨與關節十年”活動的意義,以及人口老齡化與該病的關系,以及中醫藥在治療中優勢。使學生能夠站在更高的角度來認識疾病。同時利用解剖圖片讓學生了解關節的解剖結構,關節和周圍軟組織解剖的關系,在講述治療方法時利用相關影音材料特別是手術治療等內容。直觀和形象地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簡明扼要的圖文概括了知識要點,以生動豐富的圖像替代了枯燥乏味的文字描述,使教學內容表現得豐富多彩、形象生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通過以上教學方法的改革,我們認為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和提高教學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相信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和學的共同發展,相互推動,對摸索出一套既能適應于當代醫學教育的發展,又具鮮明的時代特征的全新的中醫骨傷教育模式將產生深遠影響。
參考文獻
[1]劉獻祥,林燕萍《中醫骨傷科學基礎》課程教學調查研究[J].中醫正骨,2004,15(10):25-26
[2]夏建龍.中醫骨傷臨床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探討[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10(11):206-207
[3]陳波,鄒華.中醫骨傷專業教學改革探討[J].中醫藥導報,2005,11(9):89
[4]盧建華,王維佳,陳華,朱勝良,楊米雄.《中醫骨傷科學》教學改革與實踐[J]. 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33(3):433-434
[5]蔡樺,李釗.提高《中醫骨傷科學》教學效果的體會[J].中醫藥導報,2008,14(11):97-98
[6]李桂文,韋貴康,葉軍. 改革中醫骨傷科教學,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J].高等中醫教育研究,1989,(2):42-44
[7]楊小欣.《中醫骨傷科學》教學模式新構想[J].中醫正骨,1994,6(4):41
[8]羅小鵬,李沛.《中醫骨傷學》三步教學法探討[J].河南中醫藥學刊,1998,(4): 32-33
[9]趙波,李晟.關于改進中醫骨傷專業教學的一些思考[J].實用醫技雜志, 2007,13(4):56-57
[10]宗少暉.多學科相聯系提高骨科教學水平[J ] .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7 ,24 (9) :71.
[11]趙晨光.中醫骨傷專業中實施電化教學探析[J].遼寧中醫學院學報,1999,1(1):67
[12]王秀華.《中醫骨傷基礎》教學方法研究[J].遼寧中醫學院學報,2003,5(4):395
[13]羅小鵬,李沛.《中醫骨傷學》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規律探討[J].中醫正骨,1999,11(4):56
[14]王平,趙雪圓.探究式教學法在中醫骨傷科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6(3):154-155
[15]陶源,徐祖健.中醫骨傷科學臨床實習教學實踐探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0,26(2):314-315
[16]江勛源.《骨傷科影像診斷學》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西北醫學教育,2005,13(2):204-205
[17]宋波,梁玲,武煜明,楊恩彬,陳普.局部解剖學課程在中醫骨傷教學中的作用[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07,30(6):54-55
[18]許本柯,舒先濤.中醫專業人體解剖學教學嘗試[J].湖北省衛生職工醫學院學報,1996,6(2):45-46
[19]曹慧.計算機動畫技術在中醫骨傷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聊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0(2):85-86
[20]谷福順,王愛國.中醫骨傷臨床教學法初探[J].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27(1):39-40
[21]彭義香,鄭軍,付燕,等.加強醫學生臨床實踐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醫學教育,2003 ,2(2):42-43
[22]俸志斌,廖小波.多媒體在中醫骨傷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05,8(2):141-142
[關鍵詞] 開放教育;案例庫;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 G642.4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04-0084-02
本科醫學教育中解剖學課程的主要目標是豐富學生基礎理論知識和作為其它學科的橋梁紐帶, 并在此基礎上使學生能夠培養臨床思維能力。開放式教育是近些年新出現的一種教學模式,其根本特征為開放、多元和外向,它主要是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高中生進入大學學習后,應盡快轉變學習方式,從以教師教為主轉變為以自主學習為主。但學生剛開始接觸解剖學知識時,由于專業詞匯繁多、知識點難以理解,對醫學生的學習和接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盡快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這一問題顯得十分重要。案例教學是指將典型案例作為教學的一種補充形式, 讓學生通過分析閱讀、查閱文獻、深入思考、互動討論的一種教學過程。案例教學的基礎是一個完整的案例庫。計算機網絡教學資源在當前環境下的運用已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受到眾多學校的重視。筆者結合多年的經驗,通過在解剖學教學中使用案例庫,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現介紹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 教學對象的選擇
選用2013級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實驗班及全科醫生班學生,共130人;其中男生62人,女生68人,隨機分成兩組,每組各65人,一組為實驗組、另一組為對照組,兩組學生在年齡、性別、高考入學成績等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開放案例庫的運用 以理論為先導,調查、收集、歸納資料,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知識,開展案例討論研究,形成與教學大綱相適應的、聯系臨床的、多種媒體形式的開放式解剖案例庫。通過理論教學把相關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時提出一些思考題,讓學生自己思考并予以解答,這就使學生有了明確的目標,能夠主動利用案例庫資源與網絡課堂等教學資源進行學習。本資源庫包含有正常庫和案例庫兩部分內容,正常庫可分為文字講解、正常圖片、視頻解釋、模擬練習、英文單詞五部分內容;案例庫可分為操作技術、圖片案例、錄像案例、美學欣賞、鏈接網站五部分內容。由于時間和人員的限制,案例庫初步先建立上述內容,以后將逐步補充和完善。學生通過使用案例庫,既可以復習理論知識,查缺補漏;又可以通過習題練習鞏固和加深印象;還可以學習到聯系相關章節的臨床病例及實踐操作。既可用作學習提高之用,也可作為豐富課外知識、開拓視野、放松心情的有益補充。學生還可以利用學校的網絡課堂及教師博客等手段及時與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增加師生互動,通過調查問卷和理論考試進行檢驗。
1.2.2 傳統教學法的運用 傳統教學法強調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講授為中心。強調教師的主體地位,學生處于從屬地位。實行以教師“教”為中心的模式,學生被動的“填鴨式”的學作為輔助,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同樣通過調查問卷和理論考試進行檢驗。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分析,其中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采用案例庫教學的班級與采用傳統教學法的班級理論成績對比,卷面為百分制,二者分別為(88.67±2.35)和(72.49±1.9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5.5426,P
3 討論
開放式教育是近些年新出現的一種教學模式,其根本特征為開放、多元和外向,主要是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強調教師教學的輔、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也是針對現行的普通高等教育教學模式提出來的, 是對我國高等教育的豐富和補充。它主要采用課堂教學與多種媒體網絡教學手段相結合的教學形式, 適合在讀學生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及能力自主安排學習時間、學習計劃和學習進度。因此,關于開放式教育優越性以及應該怎樣更好地發揮開放教育優越性的研究越來越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關注。
案例教學是指將典型案例作為教學的一種補充形式, 讓學生通過分析閱讀、查閱文獻、深入思考、互動討論的一種教學過程;是指在學生掌握了有關基本知識和分析技術的基礎上,在教師的精心策劃和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要求, 運用典型案例,將學生帶入特定事件的現場進行案例分析,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或集體協作, 進一步提高其識別、分析和解決某一具體問題的能力, 同時培養正確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風、溝通能力和協作精神的一種教學方法[1-3]。案例庫的構建首先能夠保證案例資源的完善與共享,其次能促進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高校的教育方法仍然以講授法為主,教學方法過于單一。案例教學法是眾多國內外院校采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學效果良好,受到廣大師生普遍歡迎[4-6]。實施好案例教學,案例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各學科的案例庫普遍存在資源不足的問題。我們在實施過程中通過學校干預以及附屬醫院的配合,激勵教師搜集臨床案例,不斷豐富教學案例資源庫,以保證該教學手段的順利實施。通過在解剖學課程中加入案例庫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從學習的客體變為主體,課堂上使用多媒體網絡和包含案例的電子課件進行TBL、PBL等方式為主的教學過程,教師主要起啟發引導的作用,可以在每次課程結束前留下一到兩個典型案例,這些案例的選擇要與下次課的教學內容緊密聯系; 由于有了案例庫的存在,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進學生相互協作、相互配合、相互討論,遇到問題無法解決時,還可以通過網絡互動平臺與教師及時溝通,以便及時獲得指導; 將傳統的閉卷考試改為分階段、開卷考試為主,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通過比較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成績,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
總之,在解剖學課程中進行開放式案例教學的實踐和探索,同時合理利用案例資源庫,必將為后續醫學各基礎及橋梁學科和臨床專業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并促進學生盡早置身于行醫問藥的真實場景中,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始終維持緊張的最接近臨床實際的狀態,能夠實現教學相長。教學中,教師是整個教學的引導者,掌握著教學進程,引導學生思考、組織討論研究,進行總結、歸納。同時通過共同研討,可以從學生那里得到大量感性材料。通過互動參與,使學習變得生動具體,學生親身體驗、記憶深刻而長久。由于教學內容是具體的實例,并在幾近真實的情景下討論演練,有身臨其境之感,易于學習和理解。教師在課堂上不是主講,擺脫了原來的主體地位,而是和學生一起討論思考,學生在課堂上也不是忙于聽講,而是共同探討問題,因此調動了全體的智慧和力量,容易開闊思路,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我們的研究結果與有關研究報道的結論相同[7-10]。
綜上所述,開放式案例庫的應用明顯提高了醫學生信息獲取、綜合分析和實際應用的能力, 提高了學生的理論水平和相關醫學知識的臨床實踐能力, 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值得深入研究并推廣。
[參考文獻]
[1] 竇學瑩. 淺談案例教學法在臨床課教學中的應用[J]. 衛生職業教育,2005,23 (17) : 66 -67.
[2] 張詠梅,劉瑩,賈夢醒,等. 麻醉生理學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及探索[J]. 基礎醫學教育,2012,14 (11):810-811.
[3] 王垣芳,王巧云,李祖成,等. 開放式案例教學法在臨床藥物治療學教學中的嘗試[J]. 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10, 19(1):53-55.
[4] 陳靜,儲文功,顧文華. 建立《藥事管理學》案例庫的幾點思考[J]. 藥學實踐雜志,2006,24(4):242-243.
[5] 喬慶軍,侯玉林. 對醫學院校建設醫學影像學資源庫的幾點思考[J]. 衛生職業教育,2012,30(21):41-42.
[6] 馮冬蘭. 中西醫結合婦科案例教學法案例庫建設體會[J].國醫論壇,2012,27(2):41-42.
[7] 張立紅,王麗君. 《內科護理學案例庫》的開發與制作[J].臨床護理雜志,2011,10(5):68-69.
[8] 李賽美,朱章志,劉敏. 基于案例庫建設的傷寒論教學改革[J]. 中華中醫藥學刊,2010,28(5):921-923.
[9] 張書信,荊濤,高靜. 臨床實習案例庫在肛腸外科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醫藥指南,2010,8(27):173-174.
【關鍵詞】PBL教學法;醫藥院校;醫學基礎課程;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13-0605-02
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學首次引入醫學教育領域[1],已經成為國際上較為流行的一種教學模式。目前世界上歐美及澳洲等國家80%以上的醫學院都不同程度的采用這種教學模式進行教學[2]。它是國際上公認的、最受歡迎的三大教學法之一[3]。該法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開始被引入我國,目前許多醫學院校的多門醫學基礎課程如解剖學、組織學、生理學、化學、微生物免疫學、和病理學和病理生理學、醫學統計學等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都采用此法,并已取得不少進步,為此,就其應用現狀進行概述。
1 PBL教學方法的優缺點
1.1 優點
①學生由以往被動接受知識轉變成主動去探索學習,培養了他們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習的主動能動性和自覺性,有利于綜合素質的提高;②小組討論可使學生不明白的問題及時暴露并得到解決,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增強學生間的團結協作和人際溝通能力;③培養了學生文獻檢索、歸納總結、口頭表達等多方面的能力;④PBL教學法問題提出和解決是逐層深入的,這有利于創新型人才科研思維的培養。
1.2 缺點
①學生學習要花大量時間進行資料收集和文獻檢索;②學生所學知識不夠完善和系統;③學生學習沒有現成的教材可供參考;④病例編寫沒有現成的體例,只能依據各位老師自身的理解,差異較大;⑤由于PBL教學每組僅6-10人,大班化教學如開展,教師工作量會成倍增加;⑥評價體系尚未有確切的標準等。
2 PBL教學法在醫學基礎課程中的應用
2.1 人體解剖學和組織學
人體解剖學是一門研究正常人體形態和構造的科學。組織學是研究機體細微結構和功能的科學。目前解剖學和組織學都存在知識點多而散、不便記憶,學生只能死記硬背。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學生感覺枯燥無味,失去學習興趣。另外,在課堂上缺少主動思考的時間,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但解剖學和組織學各個章節看似零散,實則相互關聯,表面上是介紹形態學,實質上是為理解相關的功能打基礎。在采用PBL教學法后,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以形態學特點為中心,以其生理功能甚至臨床表現幫助學生加深理解,使學生在查閱資料及課堂討論時把零散的知識系統化,既強調了具體的器官、組織結構特點,又不過度關注臨床疾病。
李聯祥等[4]探討了解剖學教學方法,在臨床專業五年制學生中嘗試PBL教學和傳統教學,采用考試成績和問卷調查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教學效果評價,結果表明PBL教學法在脈管解剖學教學中可獲得良好教學效果。潘學兵等[5]在神經系統教學中引入PBL教學法,該法就學生單純機械記憶方面和傳統教學法相比,沒有本質的區別,而在思考推理、分析問題、人際溝通、團隊合作、創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2.2 生理學
生理學是研究正常人體及其器官、組織等的生命現象或生理功能的發生機制、條件及其活動規律的科學,是一門很重要的醫學基礎課程,是學習專業課的必要基礎。但其內容抽象、邏輯性強、難以理解,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傳統教學法,效果并不理想,并與提高教學質量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教學目的相左。為此,潘麗等[6]在生理學教學實施PBL教學,并認為該法可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利于學生個人綜合能力的培養,可有效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同時,也能促進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李建華等[7]應用行動研究方法開展基于網絡環境下的生理學PBL教學模式的試驗研究。結果表明,這種教學模式可體現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核心思想。
2.3 化學
生物化學是一門用化學的理論和方法來研究生命現象,并在分子水平闡明生命現象的化學本質的科學。李志紅等[8]認為傳統生物化學實驗教材注重對學生進行系統性和規范化的實驗操作訓練,但引導學生思考不足,而采用基于 PBL 模式的生物化學實驗教材,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受到學生們的普遍歡迎。余文靜等[9]認為PBL教學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將臨床實踐與基礎知識結合起來,達到培養基本功更扎實,學習技能更強的醫學人才的目的。
無機化學是藥學類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學生對無機化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將直接影響后續化學課程及專業課程的學習效果。無機化學課程“雜、亂、多”的教學內容及課時有限的現實使師生們深感煩惱。采用PBL教學法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氣氛中達到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的目的;同時,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引導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綜合素養[10]。李琴[11]認為醫學化學教學中可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了學生與人合作的能力,擴展了學生的知識層次;但由于師資力量的限制,不能大范圍的實行PBL教學法。
2.4 微生物和免疫學
微生物和免疫學教學內容繁多,缺乏整體性,知識點零散,容易混淆,對臨床實際問題缺乏綜合分析,造成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能力不足,很難適應現代化醫學素質教育的需要。PBL教學以問題為基礎的討論式教學和啟發式教學,它強調以生主動學習,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張濤等[12]在微生物學采用PBL教學法后,發現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刻苦鉆研和奮發進取,拓展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研討能力,培養其團隊協作精神。張潔等[13]對醫學免疫學理論教學采用PBL教學,發現該法可是培養創新型醫學人才的一個可行的教學手段。楊繼文等[14]在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教學中心經過4年多的探索與改進,以病例討論的形式將PBL教學法應用于病原生物與免疫實驗學的教學中,發現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及創新能力,更有利于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值得進一步探索。
2.5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病理學是一門聯系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橋梁學科。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難以適應本科教學的要求。齊妍等[15]將PBL和雙語教學法結合,并探討其在病理教學中的應用,將病理學基礎與其它學科知識進行重新整合,打破了學科界限,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將各方面的知識融會貫通,提高了其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病理生理學是基礎醫學中一門重要的理論性及實驗性學科。其實驗教學主要通過復制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使學生逐步理解掌握疾病發生發展的原因、機制、功能代謝變化以及有效防治原則和措施,為今后順利進入臨床課程的學習和實習奠定基礎。然而,傳統的教學觀念僅僅將實驗教學定位為驗證和鞏固課堂理論教學的附屬或輔助工具。這種定位的實驗教學存在諸多弊端如驗證已有知識有余而探索未知領域不足,學生主動獲取不足,舊實驗新技術引進不足,限制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主動學習能力的發展,明顯違背當今社會對創新型、復合型人才的需求[16]。
2.6 醫學統計學
醫學統計學是應用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醫學領域中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門學科,強調理論基礎,更注重醫學應用。其概念抽象難懂,實際應用復雜多樣,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學習中過分依賴教師,缺乏主動性和創新能力,加上當前課程改革中基礎課時受到不同程度壓縮,其教學的時效矛盾較為突出。采用PBL教學法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學習目的,使學生在問題中思考,在理解中記憶,從而減少死記硬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運用統計學的能力[17]。胡冬梅等[18]認為PBL是克服傳統醫學教育弊端、促進學生積極、自主、前瞻性參與學習的一種有效教學方法而值得提倡。
結語
綜上所述,PBL教學法因其自身優勢,已逐漸被應用于解剖學、組織學、生理學、化學等多門學科的教學中,并已取得一定進展。相信,隨著對該教學方法研究的不斷深入,PBL教學法及其理念將在醫學基礎課程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RHEM J.Problem-based learning:an Introduction[J].The National Teaching Learning forum,1998,8(1):1.
[2] 李曉丹,韋莉萍,李偉峰.PBL教學模式改革對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的現實意義[J].現代醫院,2005,5(11):4-6.
[3] 史俊巖,王斯,王美蓮,等.PBL在病原生物學理論教學中的開展與體會[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08,3 (11):873-875.
[4] 李聯祥,董振齡,韋立順,等.PBL教學法在脈管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J]. 醫學研究與教育2011,28(1):93-95,105.
[5] 潘學兵 涂臘根 林小珊,等.PBL教學法在神經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J].2010,5(18):88,50.
[6] 潘麗,涂臘根,陽小雅,等. PBL教學模式在神經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 西北醫學教育 2010, 18(5):996-999
[7] 李建華,劉國輝,涂永,等.基于網絡環境下的生理學PBL教學模式的試驗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2):119-120,142.
[8] 李志紅,肖方祥,肖 莉,等.基于 PBL 模式的生物化學實驗教材編寫的探索與實踐[J].西北醫學教育2011,19(5):994-995,1009.
[9] 余文靜,肖斌,邵軍,等.PBL教學法在生物化學課程教學中的探討[J]. 現代醫藥衛生2011 ,27 (15):2391-2392.
[10] 劉艷菊,楊懷霞,王霞.PBL教學法在無機化學配位化合物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索[J]. 中國西部科技 2011,10(15): 79,58.
[11] 李琴.PBL 教學法在醫學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 2010,(19 ):560
[12] 張濤,陳藝林,徐萍萍.PBL 教學法在臨床微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 基礎醫學教育,2012 ,14 (1): 3-6.
[13] 張潔,汪曉鶯.PBL教學模式在醫學免疫學教學中的實踐[J]. 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 2010,12(8):770-771.
[14] 楊繼文,趙勇,楊宗琪.PBL教學法在病原生物與免疫試驗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12,(9):141-142.
[15] 齊妍,趙瑾,曹玉文,等. PBL-雙語教學法在本科病理學中的應用[J]. 西北醫學教育2012,20(2):366-367,406.
[16] 王爽,高捷,蘇興利,等. PBL法在病理生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醫學信息2011,24(4):1880
[17] 邢海燕,王建華,談榮梅,等.PBL教學法在醫學統計學教學中的SWOT分析[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010,(7)124,135.
[18] 胡冬梅,馬英,馬月丹,等. PBL 教學法在《醫學統計學》中應用探討[J].中國科技創新導刊2010:46,48.
作者簡介:
宋瑩瑩,女,碩士,教學研究實習員
劉品見,男,中西臨11級6班
臨床醫學(本碩連讀)(重慶醫科大學招生,與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西南大學聯合培養)
臨床醫學(本碩連讀)第一學年在華中科技大學學習,臨床醫學(本碩連讀)兒科學方向第一年在西南大學/武漢大學學習,臨床醫學(本碩連讀)物理醫學方向和醫學檢驗方向第一年在西南大學學習。在綜合性大學只是針對公共課的學習,主要是感受不同的校園氛圍和學習氛圍,專業課一般是在重慶醫科大學進行。臨床醫學本碩連讀專業以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為主干學科。公共基礎課開設化學、物理、生物等課程,基礎醫學課程及臨床專業課開設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藥理學、病原生物學、醫學免疫學、分子生物學、醫學遺傳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等必修課。
生命科學與技術基地班(沈陽藥科大學招生,與吉林大學聯合培養)
沈陽藥科大學和吉林大學聯合培養的生命科學與技術基地班,培養掌握深厚而堅實的生物學、藥學和現代生物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較強的創新與創業能力,能夠在生物醫藥高新技術產業及相關領域的研制、開發與生產單位、高等醫藥院校等從事生物藥物的研發、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創新與管理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生物技術制藥專門人才。
前兩年半在吉林大學學習基礎課程,奠定學生堅實的化學、生物學基礎。后三年半在沈陽藥科大學學習專業課程,接受系統扎實的科學研究和實踐能力訓練。實行本一碩連讀分流制。本科、碩士課程融通設計,中期分流。優秀者免試攻讀碩士學位,學制六年。未被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者學制四年(工學士)。
主要課程包括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物藥物學、生物藥物分析、藥理學、藥劑學、生物技術制藥、生物制藥工藝學、生物技術應用研究專論、化工原理、制藥過程自動化控制、生物制藥設備、企業管理等。
也許您對身邊的公共資源已經習已為常,并未感覺到它們與您生活、工作的緊密聯系,但實際上,公共資源卻是十分地重要。公共設施如路燈、交通標志使我們的生活井然有序;公共信息資源的獲得,讓我們感受生活的便捷;和諧的勞動關系,讓我們獲得生活的物質條件同時心情愉悅……而這一切,正是公共管理類專業人才施展才能的廣闊天地。公共管理類專業就是培養維護公共利益的這么一類專業。您是否想將自己的未來交付于公共管理中,您是否對公管類專業充滿了興趣?接下來,我們就從公管類幾個專業過來人的述說中,去昕聽他們對專業的心聲吧!公關關系:為公關的
上海外國語大學
楊詩露
公關——從誤解到了然于心
“招聘:XX夜總會招聘男女公關20人,底薪XX元,包吃住。要求:會喝酒,會歌舞,形象好。”走在車紅酒綠的大街上,時而會看到貼在柱子上的此種廣告,身為一名公關人,著實感到比竇娥還冤。對于很多不了解公關的人提到公關就會想到公關小姐,認為做公關就是“拉關系”“走后門”,是用花言巧語和動人姿色來達到某種目的,這些都是很多年來對于“公關”一詞錯用及濫用下人們所形成的對公關的錯誤固有印象。那什么是公關呢?
公關是公共關系的簡稱。現代公共關系起源于美國,美國是世界上公共關系發展得最好的國家,要想了解公共關系的含義得先從其英文名入手:PublicRelations——公眾的關系,特別要注意的是這里的“relations”中的“s”是萬萬不能省掉的,它體現的是公共關系的特有的面對多方公眾關系的特征。孟子曾提出君子得道得天下需“天時、地利、人和”,其中“人和”對于國家組織發展最重要,公共關系在一個組織中的角色本質上就是為了“人和”服務。
擁有了兩年公關學習體驗的我,深刻地感受到公共關系的學習及應用更多是一種意識和態度的培養,就算今后的人生不做公共關系相關工作,懂得公共關系也能從生活和學習中幫助自己。比如一名青年要追求伴侶,可以有許多辦法,大獻殷勤就是一種,這不算公共關系,而是推銷;努力修飾自己的外貌和風度,講求談吐舉止,也是一種吸引人的辦法,不過這也不是公共關系,而是廣告;如果這位青年經過周密的研究思考,制定個計劃出來,而且埋頭苦干,以成績來獲得他人的稱贊,然后通過他人之口將自己的優良評價傳遞出去,這就是公共關系。
公關——真誠相待的朋友
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公共關系專業隸屬于國際工商管理學院,而很多學校的公共關系專業都劃分為新聞傳播學院,學校將同一個專業劃分到不同的學院更多是對于專業角色認知的差別。
關鍵詞:運動人體科學 專業 課程設置 教學
一.調查對象與研究方法
1.調查對象
選取全國39所開設有體育教育專業的院校作為調查對象。其中師范類院校17所,體育院校4所,綜合性院校18所。
2.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
二.結果與分析
1.運動人體科學專業課程設置現狀
目前,各類普通高校的體育教育專業都開設了運動人體科學中的相關課程。學科基礎必修課有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體育保健學等課程。專業基礎必修課有運動生物化學、運動生物力學、健康教育學等。專業選修課程有體育康復學、保健推拿、遺傳學基礎、運動營養學、運動處方理論與應用、運動損傷與預防方法、常用生理生化指標測量與應用等一系列課程。
在進行調查的39所高校中,各類課程的設置和學時分配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專業主干課程偏少(占15.6%)。選修課比例偏低(占31.6%),有的學校甚至只開設一門與運動人體科學相關的選修課程。實踐環節僅占9.7%。專業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比例的偏低,不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完善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運動人體科學部分課程設置與醫學院校相近或者相同,但又不完全等同于醫學院校的課程。這就要求體育專業設置的相關課程內容堅持自己的體育特色。在調查中顯示,相關院校的課程教學內容過于簡單。運動人體科學相關課程畢竟帶有一定的醫學色彩,在教學內容上可以有選擇性的學習一些醫學知識,有利于培養學生運用體育技術指導傷病后康復和健身能力。
2.教材的選擇
各高校所安排的課程數量相差較大,所選擇的教材也不盡相同。多數院校選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體育出版社的教材,有的版本當中醫學理論知識太多,與體育運動相結合的內容較少。也有的是借用醫學院校的教材。由于體育專業學生在醫學知識方面的要求與醫學院校有所不同,教材在借用過程中,難免造成課程的不連貫,課程內容與體育運動結合較少,從而影響教學質量。比如,在運動解剖學教材的“知識與應用”模塊中,有些例子是關于病理性的分析,不能很好的說明體育運動與相關系統之間的關系,影響了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培養。
三.對策與建議
1.優化課程結構
課程結構需要由一定數量的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組成。必修課程要求學生對專業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選修課程為學生知識能力的組合提供更多的學習條件。因此,在保證必修課數量的同時,也應該加大選修課的比例。選修課比例不斷增大是高等院校課程設置的必然發展趨勢。
有的院校設置有多個專業,比如:體育教育專業、運動訓練專業、社會體育專業、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等等。不同專業對人才培養的要求不一樣,在課程結構上應根據專業的特點進行定制。例如運動訓練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多數是從事與競技體育相關的職業,課程內容主要學習與競技體育相關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以及基本技能,掌握從事競技體育相關社會活動的基本能力。運動人體科學課程不是單純的基礎理論課程,實驗也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理論課時和實驗課時的分配要合理。
2.完善教材的定制與內容
教材是教師執行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具體文件和依據。大多數普通高校體育專業使用的教材屬于全國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審定的體育院校專業主干課系列教材,有的使用醫學院校教材。選修課程教材的定制很不嚴謹,有些院校甚至沒有訂購相應的教材。教材是教學的具體反映,影響著教師的教學質量。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或者編寫適應本校學生的教材,更有利于調到教師與學生的積極性。
3.改進教學方式
多數院校在教學中采用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由于體育專業學生所學的各個專項不同,其文化基礎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在教學過程中,要因專業而施教。教學時,要注重運動實踐的運用。特別是實驗課,可以打破常規,在適當的時候把學生帶出教室外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實踐中消化所學知識。保健課程可以考慮校內外想結合的教學模式,安排學生到康體中心見習或者實踐,更能激發學生對課程的興趣,提高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關鍵詞】中醫現代化,中醫現代化人才培養,中西醫結合的探索
【中圖分類號】R2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2-0493-01
中醫藥學是我國醫學科學的特色,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傳統科學中沿用至今的,具有民族特色,系統的理論,獨特的診療方法和顯著的臨床療效等特征,是我國醫療衛生保健體系中獨具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現代化,應是以發掘,完善中醫學理論,全面引入現代病因病理學說,在保持和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有效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的方法和手段,豐富和發展中醫理論,建立現代中醫科學技術創新體系,使中醫的學術理論體系和診療水平更加科學化,促進中醫藥產業的發展。
1 中醫現代化的現狀
1.1現代中醫教育對人才的培養:20世紀50年代以前,師承教育是中醫人才培養的主要形式,僅有很少數的私立中醫學校, 經過50多年的發展,目前我國有高等本專科中醫院校40余所,全國有120多所高等醫學院校和綜合性院校設置了中醫藥學院,系或專業,大批名中醫在高等中醫藥院校任教,建設了一批中醫藥精品課程,教育模式向多元化,規模化高等教育模式轉變,從單一教育層次向多種教育層次轉變,從單純的醫療人才培養向中醫藥與理,工,文,管多學科復合人才培養轉變。
1.2中醫藥逐步被世界接受:目前,我國與超過60個國家簽訂了有關中醫藥領域的合作協議。隨著西方國家對中醫,針灸的興起,西方教育界對中醫高級格專業人才的培養也重視起來,許多國家開始和國內高等中醫院校合作辦學, 自1992年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與南京中醫藥大學合作開創了西方正規大學第一個中醫專業本科教育,澳大利亞又先后有4所公立大學開設了中醫學教育。
1996年英國的Middesex University與北京中醫藥大學合作開設了全英,乃至全歐洲第一個中醫學士課程,現在英國已經有11所正規大學在其衛生學院開設了中醫,針灸本科或碩士課程,占全英開設衛生學院大學的22%。
1.3中醫技術在中醫現代化發展中的作用:中醫的望,聞,問,切四診是中醫的主要診斷技術,代表傳統中醫診斷技術水平,歷經數千年的積累與發展,中醫學臨床診療技術日益成熟并形成了自成一體的理法方藥辨證體系。近60年來,在政府主管部門領導下,中醫行業和相關領域的科學技術人員開展了中醫技術研究與開發工作,中醫藥事業“十五”計劃進一步重視了中醫藥診療疾病的新技術探索,在廣大中醫中藥科研人員的努力下,我國已自主開發出了一批具有知識產權,領先于世界先進水平的中醫藥技術成果,中醫在防治艾滋病、肝炎、風濕性疾病、糖尿病等現代難治性疾病、亞健康狀態調節等方面已經顯示出巨大發展前景。
2 目前存在的問題
2.1缺少優秀的中醫人才:當前我國中醫缺少的是具有扎實的臨床基礎的優秀中醫理論人才,也缺少具有良好的中醫理論素養的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從醫學教育來看,專業思想不穩固的現象普遍地存在于中醫院校,同時中醫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其脈象、病證都只有在臨床中去體會,其治療也只有在病人病情及變化中去進行,離開了臨床、離開了病人很難體會中醫的精髓。
2.2不相信中醫,盲目崇拜西醫:不相信中醫獨立的學術地位,盲目崇拜西醫學方法,對中醫自身傳統的冷漠,導致中醫學術界目前的現狀,中醫的發展本身是在一個非常成熟的、完善的、符合客觀規律的理論框架之內的,這種發展可以是無限的,如果任意想突破這個框架,必然導致違背客觀規律。
3 中醫現代化今后的發展
3.1提高中醫教育水平,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中醫現代化要求中醫專業的學生不但要有淵博的中醫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更要有較好的現代醫學基本功。還要對藥學、心理學、人文科學、現代技術等都要有所了解。要提高中醫教育水平,關鍵在于中醫的精髓部分要講深、講透,西醫的人體解剖學和生理病理學也要講透,即西醫重基礎,中醫重臨床。遇到疾病既知道其病理變化,又知道辨證的核心,從而掌握要領,藥到病除。
加快中醫藥基層人才和技術骨干的培養。制訂中醫藥學科帶頭人和技術骨干培養計劃,造就新一代中醫藥領軍人才和一大批中青年名中醫。完善中醫藥人才考核評價制度。建立政府表彰和社會褒獎相結合的中醫藥人才激勵機制。完善中醫藥師承和繼續教育制度。落實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培養與專業學位授予相銜接的政策。
3.2中西醫結合的發展及多學科研究中醫藥:中西醫結合是促進中醫藥現代化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其必須在遵循中醫學本身發展規律的前提下,在深刻理解中醫中藥的基礎上,吸納現代先進技術,完善中醫理論,走出單純用西醫模式的理論研究方法或標準來解釋中醫的誤區。
加強中西醫結合人才的培養,加強中西醫結合理論與方法學的創新研究和學術發展研究等,促進中西醫結合學科建設與發展。把握和利用好中西醫相互融合、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優勢互補這一世界性發展趨勢。
同時近年來多學科,跨學科研究中醫學也成為中醫現代化進程中不忽視的力量。中醫診療技術的現代化發展,要從其診療原理出發,保持和發揚其優勢和特色,滿足現代人類社會醫療衛生保健的需求。要達到這個需求,就要賦予傳統技術的現代性,必須融合現代多學科技術,如:信息技術,傳感技術,圖像識別技術,生物技術等,因此,融合現代多學科技術將是中醫現代化技術的發展方向[4]。
4 結束語
中醫現代化是一個漫長的發展漸進過程,需要中醫界花很大的精力和相當長的時間對祖國醫學進行系統挖掘和完整的繼承,在保持和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優勢的同時,有效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不斷開拓創新支撐中醫藥現代化的發展,不斷提高中醫藥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率,鞏固和加強中國在傳統醫藥領域的優勢地位,吸取中西醫認識生命活動規律及防治疾病之長,優勢互補,相互融合,重點突破中醫藥傳承和醫學及生命科學創新發展的關鍵問題,應用全球科技資源推進中醫藥國際化進程,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為人類衛生保健事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張立平,從國際化發展趨勢探討中醫現代化2007.3
[2]韓亞男,澳大利亞和中國中醫藥教育比較,中國中醫藥,2005,1(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