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對未來職業生涯的思考

對未來職業生涯的思考精品(七篇)

時間:2023-06-08 15:40:2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對未來職業生涯的思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對未來職業生涯的思考

篇(1)

高中生 職業生涯規劃 問題 思考

職業生涯規劃,也稱職業生涯設計,是指一個人一生職業發展道路的設想和規劃,它包括如何在一個職業領域中得到發展,打算取得什么樣的成就等問題。普通高校和職業院校大都設了相關的課程,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指導,但由于高中課程設置、升學考試壓力等原因,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相對滯后,而高中生在高二年級面臨文理分科,高三畢業面臨填報志愿和進入大學,對職業生涯的指導對高中生而言,是有著迫切的需要。因此,如何做好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成了高中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我校職業生涯規劃存在的兩個問題

通過對我校2012屆新生的調查發現,學生普遍關心自己的未來,關心自己能否考入理想的大學,但是只有68.5%的同學對自己的職業進行了規劃。通過調查了解到,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有了可喜的進步,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本文就常州市田家炳高級中學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存在的兩個問題,即高中職業生涯規劃重視對自我認知的指導,缺乏對環境認知的指導;高中職業生涯規劃重視“職業指導”,缺乏“生涯指導”,談談自己的兩點思考

二、指導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兩點思考

(一)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兩個維度

對常州市田家炳高級中學職業生涯規劃的調查所發現的問題,我認為對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要重視學生自我認知和環境認知兩個維度的指導。

1.職業生涯規劃中的自我認知

職業生涯規劃中的自我認知,包括性格、興趣、能力和價值觀等四個基本方面,他們是成功職業生涯(升學就業指導)規劃的基石。

學生的性格特點會在今后的職業當中最明顯地體現出來。例如,支配性較高的學生,樂于在組織中充當領導者,樂于用言語說服他人、影響他人。有了對自己性格的透徹認識,才能清晰定位自己在什么樣的組織中適合擔任什么樣的角色,也可以努力改變自身性格,為未來目標職業做好準備。

能力決定學生在職業生涯中能做什么和做得怎樣。一定的能力是勝任某種職業崗位的必要條件,較強的能力是職業生涯成功的重要條件。學生要有意去培養自身的能力。

不同的學生由于價值觀不同,因而對具體職業和崗位的選擇也就不同。如有人喜歡同人打交道的職業,有人喜歡同物打交道的職業,有人喜歡充滿挑戰的職業,有人喜歡安全平穩的職業等等。不同的人喜歡不同的職業,正是職業價值觀的體現。因此,認真分析和了解個人的職業價值觀,對正確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有重要的意義。

2.職業生涯規劃中的環境認知

一是社會環境認知,主要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法律、人才等各方面的發展環境,屬于宏觀層面的職業環境探索,主要目的是引導高中學生認識到社會環境對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性,能夠順應環境,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

二是職業環境認知,在進行選擇職業的時候,必須考慮到該行業的發展狀況,行業的整體環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發展狀況,進而影響到每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因此,在高中生在學習期間必須分析自己所選擇的行業的發展現狀、優勢及問題,發展前景、重大事件對行業的影響等。

社會在進步,在變革,作為當代的高中學生,應該善于把握社會發展脈搏。這就需要做社會大環境的分析。當前社會、政治、經濟發展趨勢;社會熱點職業門類分布及需求狀況;自己所選擇職業在目前與未來社會中的地位情況等。對這些社會發展大趨勢問題的認識,有助于自我把握職業社會需求、使自己的職業選擇緊跟時代腳步。

(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幾個階段

職業生涯規劃是一項連續而又系統的工作,高中生的職業生涯應該貫穿于學生的整個高中三年甚至高中后,結合普通高中的特點,我認為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指導老師可以根據各個階段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

1.高一:職業認知期

經過調查發現,高一學生在職業認知方面不足,調查顯示,有37%的高一學生的職業目標是“考上理想大學”,而非具體職業。這直接導致高一學生普遍自我目標缺失,絕大多學生都認為,學習的唯一目的就是上大學、升官,學習是為了父母、為了老師,學生顧及不到自己的需要。

對高一學生應強化職業生涯規劃設計的重要性和意義,職業生涯活動將伴隨學生的大半生,求學的目的是為了求得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而擁有成功的職業生涯才能實現完美人生。引導學生對職業進行再認知,走進職業,加強對對職業的深入認知。可以開展“目標職業人物訪談”調查活動。活動內容可設計如下:結合自己的興趣、專業方向,列出未來可能從事的幾個職業,然后選擇出一個職業尋找3位以上的在職成功人士,作為目標職業人物進行訪談,從而了解職業需求、未來工作環境等,從而強化高一學生的職業認知。

高一學生對目標職業有了一定的認知后,老師可以指導學生有意識地根據自己所向往的目標職業去培養自己與目標職業相關的興趣,塑造性格,發展能力。

2.高二:職業導向期

調查表明,高二學生在學習科目偏愛方面出現了分化,其實質是學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興趣、個性、價值觀、能力。高二學生面臨著的一個重要抉擇,文理分科,何去何從不少高二學生困惑不已。文理分科的抉擇,是學生奠定未來職業的基本方向。

老師可以對高二學生強化一個意識:文理分科的目標要著眼于規劃職業生涯,在選擇文理的時候,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是在“文理”之間做選擇,還是在“學習和不想學習”之間做選擇。如果為了逃避文科或者理科中一些東西的學習,那么在以后的學習和職業生涯中可能還會出問題。老師要教育學生文理科選擇關系學生職業價值觀的選擇,慎重地選擇影響到學生今后的職業和人生。

3.高三:職業設計期

高考結束后,高三學生面臨著人生最重要的抉擇之一,學生、家長、老師都很重視,學生對自己和職業都具備了一定的認知,這為高考志愿的填報(職業設計)奠定了基礎。

篇(2)

關鍵詞 職業生涯規劃 課程現狀 高等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Status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Curriculum

ZHA Weida

(Applied Technology College of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325)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cognitive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ollege courses on career planning career program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focusing on four points of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courses.

Key words career planning; course status; higher education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引導高校學生合理安排大學時間,明確階段奮斗目標,抵達個人期許水平的有效方法,是大學生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專業所學和職業期待,確定最佳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對于高校而言,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更顯重要,如何引導本三層次的學生,克服學習基礎薄弱的困難,以積極向上的心態正視自己、發現自己、激勵自己,樹立目標,階段行進,不斷收獲,需要高校在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上做出更多的調研和實踐。

1 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現狀分析

目前,高校針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開設了相關課程,如運行網絡平臺教育課程模式,通過職業發展教育平臺中的職業測評、職業解讀、生涯規劃、名師課程等板塊引導學生自我發現與規劃思考,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網絡平臺教育模式普及面廣,能讓學生隨時登錄平臺學習,只要學生完成規定的內容,即可有一些針對性的指導意見,但其過程中學生缺乏老師的實踐與指導,缺乏生動性和吸引力,學生參與的學習質量也參差不齊;如開設能力訓練營課程,請企業成功人士、培訓師講座,這種課程通過拓展大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對職業規劃的思考,提升學生的素養能力,但此類課程針對的大學生群體不廣,受講座場地、時間等因素的限制,不能讓所有的學生參與其中;如開展職業規劃賽事課程,通過指導學生參加職業規劃比賽,提升學生對自我的認知,幫助學生思考未來的職業規劃和階段奮斗目標,但因為是比賽,有些學生會為了拿到好名次而虛構未來職業規劃,喪失職業規劃的初衷。

2 高校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認知分析

通過在高校發放517份調研問卷的數據顯示,認為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很重要的學生占31.12%,比較重要的占53.82%,不太重要或不重要的學生占15.06%;何時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53.3%的學生認為在大二開設比較合適,46.7%的學生認為大一開設比較合適;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開設形式,39.44%的學生期待課程教學應靈活生動,26.12%的學生認為應該突出學生個性,25.81%的學生認為應注重師生間的交流;對于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類別需求,32.16%的學傾向于職場適應與發展,24.57%的學生傾向于自我管理,19.64%的學生傾向于多元智能與學習策略。

調研結果顯示,對于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形式的期待,學生希望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應開設在大二,因為大一學生處于對未來職業概念的模糊階段,經歷過一年的大學學習和體驗,學生會逐漸對職業規劃有個短期或者長期的理解,在大二開設該課程可以幫助大學生理解職業規劃的意義與方向,也可以更好幫助他們樹立職業規劃的目標,向夢想前進;學生期待開設的職業規劃課程內容豐富,形式靈活,應擯棄應試傳統的授課模式,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開展具有特色的職業規劃課程,要注重師生間的交流,激發學生對自己職業規劃的興趣與憧憬;學生希望在職業規劃教學過程中,以培訓交流、職業體驗、論文形式為檢驗的手段,讓學生對于自己的職業規劃有更好的思考、規劃與理解,幫助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職業規劃的目標;學生期待應在開設職業規劃課程的時候選擇靈活性的、擴散思維的課程,開設與自我管理、多元智能、職場適應與發展相關的課程,開設提升聽說讀寫能力和學習能力的課程,讓學生更好地對職業規劃有所了解。對于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內容的期待,學生希望開設有效溝通技巧或公共表達課程,開設有關于時間管理、人際關系管理、情緒與壓力管理的內容,開設有關于積極心態的養成的課程,開設職場高效溝通與人際關系、職場人士的情商管理、辦公軟件應用等課程。

3 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開設要點

3.1 結合學生特點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要結合這個時代學生的特點進行,要清楚了解學生需要什么、渴求什么。據調查發現,90后大學生總體上個性張揚、樂于表現,目標明確,”但也存在著獨立意識、心理承受能力不強,自我意識強烈等現象,如何讓學生在年輕氣盛、青春浮躁的時期沉淀下來,思考自己的未來,并為實現理想而逐步前行,需要高校結合學生特點思考課程內容的設置、形式與開發。

3.2 迎合學生期待

調查顯示,學生希望在參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中,加強與老師的交流與互動,希望老師能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寬松的學習環境中知曉是非,明晰思路,發現自我;學生希望能通過參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提高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拓寬視野,積累信息,使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上課形式豐富化、多彩化,讓學生樂于參與,并真正獲得思考和提高;學生期待課程的形式與內容應從實際出發,結合社會現狀,直擊就業形勢,能有效指導學生及早規劃、有效規劃。

3.3 課程形式多樣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應博采眾長,創造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課程,吸引學生的關注,激發學生的熱情,可以請專業人士根據不同的專業開展職業生涯規劃類講座,讓學生對本專業的就業前景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認識,講座內容應結合實例介紹和分析,讓學生有更直觀的認識。

可以請已經畢業的優秀的學長學姐返校和學生交流,可以小眾交流的形式進行,有助于解答學生對職業的困惑,幫助學生走出職業規劃的迷茫;可進行職場情境體驗,參與實戰演練,加強學生對專業和職業的認識,從抽象到具體,積累經驗;可以借助網絡平臺,除常規的職業規劃步驟體驗之外,通過網絡平臺分享學生優秀的職業規劃書,并作階段跟進,階段分享,讓學生看到優秀案例遵循職業生涯規劃,一步步邁向成功的過程,用身邊的典型案例激勵學生。

3.4 課程體系建設

高校應重視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體系建設,這是一項從學生進入高校即開始的人才引導教育工程,是貫穿學生整個大學生涯的系統工程,而非現在高校非點即面的做法。高校應圍繞不同專業、不同年級、不同學生的職業期待開發課程,從頂層設計到課程模塊,從課堂講解到企業實踐,從理論接受到職業體驗,從引領入門到過程管理去思考課程的設計與安排;應注重先點后面的結合,要引領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概念與作用產生深刻認同和認知,只有吸引學生產生認同感,學生才會有興趣、有想法去務實地思考自己到底該執行怎樣的職業生涯規劃,思考自己該如何在大學里仰望星空、埋頭奮進;應成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導師團,圍繞學校的育人理念和育人特色,統籌開展具有本校特色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課程應突破傳統的模式,涵蓋課堂、校外、企業,從多層面多角度去設計課程內容,讓學生通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一路指引,清楚地確定未來目標,清晰地設定職業目標,勤奮地實現階段收獲。

參考文獻

[1] 姚遠,薛文剛.高校職業生涯規劃的課程設計探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2(1).

篇(3)

[關鍵詞]未來取向 中職生 職業生涯規劃

[作者簡介]邴倩(1976- ),女,山東冠縣人,聊城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青少年社會性發展與心理健康教育。(山東 聊城 252059)馮伊喬(1988- ),女,山東招遠人,山東師范大學心理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心理健康教育。(山東 濟南 250014)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3)24-0088-02

近幾年,我國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社會用人單位對求職者的學歷要求也逐漸提高,中職生的壓力越來越大,并且他們對自己沒有明確的定位,中職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引起了教育者的廣泛關注。未來取向(Future Orientation)指個體關于自己未來的思考和規劃,個體要在青少年期做出職業定向和選擇,因此青少年期是集中思考和規劃未來的重要發展時期。關于中職生未來取向的研究可以作為指導其職業生涯規劃及進行心理輔導的重要理論依據。

本文在對未來取向的過程模型進行介紹的基礎上,詳細描述了中職生未來取向的發展特點,并將未來取向在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應用作了科學的探究,以期能夠對中職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輔導提供一個實用的理論指導框架。

一、未來取向的過程模型

受有關自我同一性觀念的影響,芬蘭心理學家Jari-Erik Nurmi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未來取向是一個復雜的、多階段的心理過程,是人類意識所獨有的三大特征之一,并從認知―動機的角度提出未來取向的過程模型,他認為個體的未來取向包括動機、計劃和評價三個心理過程。

1.動機階段。本階段,人們將個人的價值取向、個性特征和興趣等與環境中所擁有的資源和機會進行比較,從而確定自己未來的目標。在憧憬未來的過程中,人們會擔憂自己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遇到挫折和困難,然而擔憂并不總是消極的,它會在人們實現未來目標的過程中起引導作用。

2.計劃階段。計劃階段主要包括探索和投入,探索是指個體通過考慮多個選擇方向,搜集各方面的信息,努力尋找適合自己的目標;投入是指人們選擇自己的未來目標并堅持不斷為之付出精力和時間,努力實現目標。在這一過程中,個體會經常比照現實的條件和資源,考慮自己最初確立的目標是否合適;如果目標不合適,個體會做出必要的調整。

3.評價階段。在確定和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個體會經常對自己能否實現目標或能否如期完成計劃進行評價。評價過程主要包括對影響目標實現的因素的歸因以及計劃未來的過程中伴隨的情感體檢是積極還是消極的。評價過程直接影響著個體對實現自己先前目標的堅持性。

4.三階段構成一個系統。未來取向的三個心理過程彼此相互聯系,構成一個系統。個體評價自己行為結果的前提是確立了未來發展的目標,如果實現目標,個體可能將成功歸因于內部因素,有助于積極自我概念的形成;計劃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會影響個體目標是否實現,進而影響個體對自己的評價;同時,個體如何評價自己的行為結果又會影響個體以后的志向和目標,如果個體對影響未來事件的因素做內部歸因,并在計劃過程中伴隨著積極的情感體驗,那么個體對該事件的興趣會增加并且更愿意制定有關該事件的高水平目標。

二、中職生未來取向發展的特點

1.中職生對未來的目標和擔憂。已有研究表明,在社會文化的影響下,中職生已經形成了個人未來發展的圖式,該圖式與社會文化模式是一致的。他們預期自己在二三十歲會依次經歷教育事件、有關工作的事件和有關婚姻家庭的事件等重要生活事件。大多數中職生都對自己的未來感興趣,同時也對自己未來發展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障礙和困難產生擔憂,而且他們要比普高生更關注職業發展,更早地對職業目標產生預期和擔憂。

2.中職生對未來的規劃和態度。研究發現,雖然中職生與普高生處于相同的年齡階段,但由于中等職業學校與普通高中的培養目標不同,中職生對未來職業的探索水平顯著高于普高生。另外,研究還發現,相比于高中生,中職生對未來教育和職業這兩個成就領域目標的實現持更消極更悲觀的態度。當今社會,個體受教育水平越高,就越有可能獲得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普高生的未來教育目標是接受高等教育,畢業后就可能會找到比中職生更好的工作,而中職生初中畢業就進入中等職業學校接受職業培訓,將來從事的是第一線的工作,在他們的眼中,這很難得到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

3.未來取向在中職生心理發展中的作用。作為一種指向未來的心理結構,未來取向使個體的行為服務于未來的目標,起到推動個體行為的動機作用。對于處于青少年期的中職生而言,關于未來的思考和規劃對他們的成長有著重要而特殊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中職生未來取向的發展有助于個體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進行內部歸因。未來取向的發展可以使他們對未來的計劃更加的具體,并對個人是否具有達到未來目標的能力做出更為現實和客觀的評價,具體目標的實現有助于他們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進行內部歸因,增加自己對未來的期待和向往。

第二,中職生的未來取向會對其以后的生活適應產生影響。中職生指向未來的決定,主要包括職業、生活方式、未來婚姻與家庭等方面的選擇會影響他們成年后的生活,特別是個體的主觀幸福感和未來的婚姻狀況等。中職生積極的態度,如樂觀、強調目標的重要性以及持有較強的成就信念等,可能會使其將來為實現自己的目標更加努力,獲得學業和工作成功的可能性更高,反之則可能造成成年后的抑郁或失敗。

第三,中職生未來取向的發展在其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形成自我同一性是個體人格發展成熟不可或缺的心理歷程,也是青少年期心理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而“我要到哪里去”的問題是形成自我同一性必須要解決的任務。中職生未來取向的積極發展可以使其明確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促進其順利解決“我要到哪里去”的問題。

第四,未來取向在中職生的發展過程中可以起到保護性作用。面對就業過程中的激烈競爭,許多中職生出現了各種心理困惑:有人擔心學歷低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有人缺乏主見,擇業時不能做出合理的選擇;有人擔心求職中存在著不公平競爭;有人孤芳自賞,不能面對現實。如果能夠對自己的未來進行積極規劃并不斷進行探索和投入,那么他們就能較好應對就業等重大事件的壓力。

三、未來取向的過程模型在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中的應用

中職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是指中職生基于個人和組織方面的需要,結合環境中的機會,分析影響個體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并綜合分析與權衡自己的能力特點、職業興趣和職業傾向等,確定最佳的職業目標,并為實現該目標做出切實有效的安排。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有助于中職生的順利就業和以后的職業發展。未來取向的過程模型有利于幫助中職生確定在職業選擇中必須經歷的幾個不同階段,能夠為其職業生涯規劃提供科學有效的理論基礎和指導框架。

1.動機階段。該階段,中職生要思考自身的職業興趣、個性特征、工作價值觀是怎樣的。職業興趣是個體對某類專業或職業所持有的積極態度;個性特征是一個人對事物的穩定性態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表現,例如有些人言談舉止盡顯豪邁之氣,有些人則多顯拘謹;有些人活潑開朗,而有些人則沉靜少語;工作價值觀則是指個人與從事的具體工作相關的價值觀,個體能否從職業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價值,感到工作是有意義的,當代中職生看重的工作價值觀包括收入、福利、社會地位、社會意義等。通過這些分析,中職生要明確自己想要從事的職業,分析自己在該職業領域的優勢和不足。只有找到自己能力和興趣與社會需要的最佳結合點,中職生才能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在充分了解自己所學專業培養目標、課程設置、畢業出路以及該專業對基礎能力要求的基礎上,根據社會需要來確定自己的職業理想和目標,進而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2.計劃階段。該階段,中職生要比較動機和實際的機會空間,了解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社會對各類人才的要求是什么,以便做出有意義的選擇。在頂崗實習階段和剛就業的幾年內,中職生要充分發掘和利用各種機會不斷探索,初步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工作崗位和工作環境,再根據自己的成就水平、受教育水平、工作經歷、對繼續教育的支付能力等,分析實現職業目標的可能性,從而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接下來,中職生應為自己制訂相應的計劃,然后投入精力和時間,努力實現計劃。有些中職生在意志、耐挫折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非常缺乏艱苦奮斗的精神,不講實干和奉獻,只追求工作輕松待遇高。因此,應培養中職生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教育他們遵守職業紀律、崗位規范等。在實現職業目標的過程中,必然伴隨著坎坷和障礙,但如果在坎坷和障礙發生之前,考慮到這些困難或障礙,會讓中職生受益更多。只有經歷了這樣的計劃階段,才能使中職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提高自己的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更容易實現職業目標。

3.評價階段。中職生要評價自己在動機階段和計劃階段中影響自己實現目標的因素有哪些,形成合理的歸因方式。在未來取向的評價階段,中職生應當進行積極的歸因,失敗時更多地歸因于主觀努力程度方面,相信自己以后經過努力就能獲得成功;成功時更多地歸因于內部的、穩定的因素如能力強、做了努力等,以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另外,中職生在評價階段要合理管理自己的情緒,做自己情緒的主人,使自己在職業生涯規劃過程中保持積極向上的情緒情感體驗,只有這樣才能逐步實現職業目標、提高職業素養、促進職業生涯發展。

當今社會,就業競爭日益激烈,社會職業流動不斷加快,開展中職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尤為重要。在未來取向的過程模型的科學指導下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不僅能夠引導學生具備正確的職業意識,確定合理的學習目標,努力提高專業技能,還能夠全面提升他們的職業能力,為以后的就業和職業生涯的長遠發展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關勇.簡論職業生涯設計的實施[J].中國成人教育,2005(4).

[2]于鳳杰,徐夫真,王姝瓊,等.城市普高生與中職生對未來的規劃和態度[J].心理發展與教育,2010(2).

[3]楊生斌.職業指導教程[M].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03.

[4]張玲玲,張文新,周秀琴,等.普高生與中職生的個人未來目標和擔憂[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8(4).

[5]張文新.青少年發展心理學[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2.

[6]趙英蘭.中職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研究[D/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1&CurRec=1&recid=&filename=2008118979.nh&db

name=CMFD9908&dbcode=CMFD&pr=&urlid=&yx=&uid=WEEvREcwSlJHSldTT

GJhYlRBbnlTaitDKy9JYXhERU1tTmM3YXBEOWhFbHhzZ2NQdHpSZ3hGSGtLWnFGYnY4WQ==&v=MDIzMjRSTG1mWU9kckZ5SGhWN3ZBVjEyN0ZySzVGdGpMcHBFYlBJ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dNMUZyQ1U=,2008-08-27.

篇(4)

【關鍵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策

一引言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難成了社會關注的熱點,而調查發現,大學生擇業盲從,缺乏職業生涯規劃的情況相當普遍,這無疑增加了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的盲目和挫折。在市場經濟和知識經濟到來的新形勢下,面對激烈的職業競爭,高校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更要培養大學生可持續發展的終身就業能力。為了培養新形式新時代下符合市場發展新要求的人才,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需求提上了日程。

1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現狀

最早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追朔到美國聯邦教育署署長馬倫(MarLand)博士在1971 年正式提出的“生涯教育”觀念,但到目前還沒有權威關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定義的界定,但學者們普遍認為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培養個體規劃自我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與技能,發展個體綜合職業能力,促進個體職業生涯規劃發展的活動,是以引導個體進行并落實職業生涯規劃為主線的綜合性教育活動[1]。

但是目前在我國高等教育還是以專業學科為體系,注重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的培養,尚未形成以市場為導向,以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個人發展為中心的教育體系,導致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嚴重缺位。通過調查發現,雖然現在的大學生雖然在入學對所學專業的職業方向有一個基本認識,但是對于如何實現,以及成為一名合格的專業工作者相當茫然。因此對大學生進行全程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構建科學合理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勢在必行。

2、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作用

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必須是在對自己進行正確的評估及對職業進行全面的了解之后進行的,是一個持續的、動態的過程。職業生涯規劃的合理性、準確性直接關系到職業能否成功。大學生個體的可持續發展是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根本,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2]。

(1)有利于學生認識自我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能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大學生的性格是可變的,有波動性,及早開始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有利于學生了解自身特點、興趣和愛好,并將自身特點與所學專業今后從事職業發展方向相貼合。在職業生涯規劃發展過程中, 大學生不斷對自身、對職業選擇進行合理的調整, 同時也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這必將提高大學生擇業和就業時針對性和有效性。

(2)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目標

大學生應在自我認識、認識企業和社會的基礎上, 從自身實際情況和所學專業、行業人才需求出發, 確定未來職業發展的方向。并根據自身特點、興趣和愛好決定是否適合所學專業,進而明確學習目標,激發學習潛能,了解所學專業和相關專業,擴大對所學專業的了解和對相關學科的認識,使其盡可能了解所學專業的職業選擇范圍、獲取職業途徑,制定適合自己特點的大學學習的總目標和階段的人生目標,學會獨立走向社會,適應職業生活,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3]。

(3)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

目前的用人企業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學生的專業知識、實際操作能力、人際溝通和交流、處理問題的靈活能力、學習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及承受能力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能幫助學生正確培養及積累職業發展的各種潛能,包括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實踐能力、適應能力、責任感、基本技能、推理和解決問題等能力,有選擇有目的地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提高自己能力,為畢業時的就業做好準備。

3、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存在的問題

(1)重視程度不夠

長期以來,我國忽視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從個人、家庭、學校到社會都很少關心應該如何選擇職業和發展職業。盡管2007年教育部辦公廳發出《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的通知,對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的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一些高校已逐步把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設為必修課。但是學生在應試教育、學歷教育的影響下,在職業發展的探索階段很少正面接觸職業世界的豐富信息,致使學生職業教育意識薄弱,對職業生涯規劃普遍不重視。

(2)專業性不強

在《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通知下發后,國內各大高校紛紛調整教學大綱,將《就業指導課》程貫穿到大學四年的教學當中。但是我國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正處于剛剛起步階段,而且帶著著很強的就業指導痕跡,形式比較單一,內容比較零散,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效果較差。致使在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缺乏對學生所學專業、相關行業及相關職業的研究和對學生自我認知的教育,缺乏培養專業的職業素養的基本要求,缺乏各種能力訓練教育,致使學生在走向社會轉換角色時極不適應。

(3)師資力量薄弱

目前我國高校普遍缺乏專職的職業生涯規劃輔導教師,職業輔導師資尤其匱乏。專職從事職業規劃教育人員不僅數量少,而且素質參差不齊,大多數數專職老師沒有專業工作背景或是沒有接受專門的工作訓練,缺乏系統的理論指導和科學的操作技巧。

(4)教學方式、方法簡單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一般采用傳統的“你講我聽”的單純課堂授課形式,或者安排一般的講座,或偶爾邀請一些專家和企業老總來作一場報告,形式簡單。隨著用人企業對學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簡單的教學方式不能全面的鍛煉學生的能力,不利于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滿足不了所學專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需求。

4、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發展對策

(1)重視教育引導,強化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意識

我國教育部已正式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相關要求下發到全國各大高校,政府和高校已經高度重視,但是還需加強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輿論宣傳,需要學校加強教育引導,有意識的引導和提高大學生、家庭、學校乃至全社會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視度。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所以學校要統一認識,在教學管理系部、授課老師、學工口工作老師方面統一認識,要從學生剛入校門開始,在與學生接觸時和授課時有意識的提到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性,潛移默化的引導學生從認識到接受到重視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2)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理念融入專業課程教學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一要以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為出發點, 融合專業教育與職業素養教育,注重培養綜合素質高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作為一種系統、有計劃的教育活動,貫穿了學生大學教育的全過程,應在大學四年的就業指導課程中,以及在不同的學期,不同的課程設置中有意識的融入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理念。大一側重于加強學生自我管理,樹立行業意識,并學會自我分析、自我認知、學會分析自我特點、個性類型、學會認知人際關系等相關技能;大二則側重與自我性格辨析、認識所學專業的行業需求,啟發學生思考未來的職業方向是否與所學專業匹配,形成就業的初步印象;大三側重綜合素質培養,樹立正確職業觀,要加強職業資格證的相關知識、服務、技能的學習,并加強實踐認知,在生產實習過程中感受所學專業的魅力;大四則需要繼續加強素質培養,樹立正確就業觀,繼續完善學生服務技能,提高綜合素質。

(3)培養一批高素質的職業生涯規劃教師

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教師培養非常關鍵。一個高素質的職業生涯規劃教師需具備較廣博的職業生涯規劃知識和較開闊的視野以及在相關專業對口企業工作的實戰經驗;良好的知識運用能力,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研究創新,對職業生涯規劃的發展提出可行的規劃方案;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充分的自信心、控制情緒的管理技巧、人際交往中的人格魅力以及應對壓力的能力等方面[3]。因此要委派有實際工作管理經驗的教師任教。

(4)強調社會實踐鍛煉,注意理論聯系實踐

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過程中,除了傳統的課題教學、講座、報告外,還需要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增加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鼓勵和調動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積極性,并主動、有意識的去認識社會和行業的熱情,而這就需要加強大學生的社會實踐鍛煉。社會實踐是大學生了解社會和深化自我認識的重要途徑,不僅對大學生的社會化和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對增強大學生的職業感性認識和職業適應能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因此在大學生實踐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好學校各方面的資源,如教學環節中的認識實習、寒暑假的社會實踐、參觀學習、生產實習等,讓學生深入所學行業,開展職業實踐活動,讓學生未出校門先到相關的工作崗位上鍛煉,提前體驗工作內容,積累經驗,縮短了走向社會的適應期。學生通過認識了自己,認識社會,了解自己的知識能力與社會的差距,及時調整和補充,合理規劃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為將來就業及職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結語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一項集理論性、應用性、實踐性、指導性為一體的綜合性很強的工作,需要多個部門、多種專業、多類工作人員共同參與、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為了保證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順利開展及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學校、社會、家庭、個人多方面配合完成。

參考文獻:

[1] 陳增壽,趙小平.國內外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比較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4(12)。

[2] 徐德明.加強我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思考[J].中國建設教育,2008(6):3―6

篇(5)

關鍵詞:職業生涯規劃;對策性思考;就業質量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學生在大學期間進行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的過程,包括大學期間的學習規劃、生活規劃和職業規劃。主要目的是為了未來的就業和職業發展作好準備。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對大學生而言,就是在認真分析個人性格特征、興趣、價值觀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專業特長和知識結構,對將來從事工作所做的方向性的方案。大學生在走向社會前,將現實環境和長遠規劃相結合,給自己的職業生涯一個清晰的定位,是求職就業當中的關鍵一環。

一、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分析

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在我國是一門新興學科,目前雖然有很多高校都開設了這門課程,但是對于這門課的課程設置、內容設計以及可操作性都還在摸索和探究中。隨著畢業生在找工作中顯現的各類問題,反映出當前生涯規劃課程沒有落到實處。

1、職業生涯規劃的主體思想困難

職業生涯規劃的主體應該是學生,但是我國很多學校就業指導部門或招生就業處以就業率為導向,而不是以職業生涯規劃成功為導向,這就導致規劃失去了原本的意義。職業規劃首先對自我認知的學習,自我認知不足,人生的目標定位不準確是高校學生的基本現狀。很多學生包括家長,在專業的選擇上都盲從隨大流,完全沒有考慮孩子自己的興趣所在,一味的追求流行的專業、吃香的專業、好就業的專業等,導致孩子沒有興趣,失去興趣必然沒有方向,沒有規劃。筆者的一名學生,大一進校就對所學專業知識沒有任何興趣,我與他聊天了解到學生對電子專業不喜歡,但是父母希望孩子學這個專業畢業以后進入鐵路局工作。這類學生就是沒有從小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導致現在的狀況,學生入校后自己學業失去了興趣,陷入對課程的主體思想困難。由此引發了我們第二個面臨的困難。

2、職業生涯規劃的課程實施困難

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是近幾年才納入高校的課程,但是并沒有定位是必須課還是選修課。由此每個學校的實施必然由院校領導的重視程度來調控,學校領導重視,那么這么課程就可以作為主體必修課程。反之,可能就是找些班導師、輔導員來簡單授課。沒有完善的教研組織,沒有系統的備課環節,沒有針對性的教學規劃等,這樣課程的實施走入了困難。

3、職業生涯規劃的施教人員專業性困難

通常各學校設計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書包括:自我認知、環境認知、職業目標路徑設計、規劃與實施計劃、評估與反饋等內容。粗看這些內容,不難發現,職業生涯規劃需要專業性的人才。職業規劃不是簡單的理論教學,還需要具備專業的技能知識,包括:職業發展、生涯規劃、心理咨詢、人才測評等的專業性板塊。職業指導師、生涯規劃師、職業測評師都處于新興的職業,目前還沒有相對完善的培養體系,指導教師的缺少專業認識勢必造成學科發展局限。所以,對于生涯規劃課程來說,施教人員的專業性處于困難。

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對策思考

1、推廣和普及職業生涯規劃

很多學校為了學生就業需要,在學生面臨畢業時才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更或者直接與就業指導課程一并開設。在美國,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作為基礎教育學科是孩子們從小就接觸學習的,讓孩子們從小就開始尋找自己的興趣目標,接受系統的指導。到了學生們真正面臨就業和擇業的時候,就不會盲目,而是會根據自我認知、家庭背景、學校生活、環境認知、職業分析和多年形成的職業規劃等信息,來進行自我的擇業選擇。

2、標準化與個性化的有機結合

教學中應該結合現今學生的個性化特點,將標準化和個性化有機結合,這樣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例如,我們在組織教學中,不能把每個學生都打造成一個模樣,要求學生按照既定的規范去制定職業生涯規劃。而是應該首先請學生分析自我的性格特質,然后對照學生的性格特質做針對性的指導。用標準化的流程,創造個性化的產品。

3、理論教學與社會實踐有機結合

目前我國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都還僅限于理論教學,課堂的教學演練不足以讓學生更加理解和體會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這樣不利于學生定位自己。如果可以和校外的企業、機構聯合施教,讓學生們在學校接受了理論教學后,送學生去企業、機構接受實踐環節。學生就可以結合課堂知識,找準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很多培訓機構都引進了職業測評體系,職業測評是心理測量技術在職業管理領域的應用。它以心理測量為基礎,對人的特質進行科學、客觀、標準的系統評價,從而為組織和個體兩個層面的職業管理提供參考依據。理論教學與社會實踐有機結合,讓職業測評幫助學生客觀認識自我,合理調整擇業觀念。

4、組建高素質的專業教師隊伍

職業生涯規劃應該從新生到畢業一直貫穿在課堂中,那就需要打造一支專業知識過硬的師資團隊。但是在各所高校中現狀確是,僅僅成立了一個教研機構,沒有專業化的師資隊伍,完全都是靠輔導員、班主任來授課,這樣勢必會造成學生一個誤區,認為這門課程不如專業課程重要。正如我前文所說,職業生涯規劃包含職業發展、生涯規劃、心理咨詢、人才測評等很多個專業性板塊。那么這樣的隊伍,肯定是需要嚴格篩選、系統培訓、精心打造的,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職業生涯規劃師資隊伍,才能滿足大學生日益增長的職業規劃咨詢需要。

綜上所述,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國內外就業形勢發展的需要,完善的課程體系和專業化的教學隊伍是確立和實施職業生涯規劃的保障。各類高等院校應高度重視,真正從學生的未來發展出發,把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作為當前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創新能力的核心內容進行落實,以此提升學院的就業質量。

(作者單位: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字: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職業傾向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6-0235-02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個人在生涯發展歷程中,對自身各種特質以及外界進行探索,以逐漸形成職業生涯決策,并建立職業生涯目標,擬定實現目標的工作、教育、培訓計劃和行動方案的過程”,在中國高校日益注重職業生涯規劃的今天,大學生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群體,是祖國建設與未來發展的主力軍,良好的職業生涯規劃是大學生積累知識和技能、思考職業選擇、實踐成長方法、順利入世就業的有力手段,其中,職業傾向能力的培養是大學生就職前能力儲備的重要保障。

一、大學生職業傾向能力的概念及意義

大學生職業傾向能力不能等同于大學生職業能力傾向,大學生職業能力傾向一般是指大學生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初期,進行自我能力的探索,通過各種測試方法呈現大學生在某種職業上存在著的一定的潛力,傾向于某個行業或職業。而大學生職業傾向能力是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為前提,是大學生經歷了職業生涯規劃7個步驟,即生涯覺醒、自我探索、外界探索、選擇決策、規劃制定、行動實施、評估調整后,確定了自己未來職業的奮斗目標,為實踐這個職業目標,努力培養的與該職業相關的能力。

作為確定職業奮斗目標的主體,大學生除了主觀上的意志和努力外,更需要科學規范的指引,能力儲備即是需要指引的重點,是有效實現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奮斗目標的重要條件。因此,學校應圍繞職業生涯規劃的總體思路,以學生為本實施更好的培養大學生職業傾向能力的方法。

二、大學生職業傾向能力的培養內容

1.指導大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確定清晰的職業目標。一般而言,大學生職業傾向能力的培養是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制定的職業目標為方向的,大學生確定職業目標是基于對個人興趣、能力、性格與價值觀的判斷,也基于大學生對自身職業能力傾向的分析,因此,大學生職業傾向能力的培養是大學生確定了職業目標之后能力培養的內容之一。

每一個職業都有不同的職業需求,每一個大學生都有著不同的職業目標。因此,大學生職業傾向能力的培養其先決條件是需要學生本人清晰的明確個人未來的職業發展目標,而職業發展目標的確定是需要學生結合專業學習、個人興趣、社會資源、性格特點及價值取向等方面綜合考慮的,所以,高校需要在大學生確定職業傾向能力之前,做好大學生進入大學初期的職業生涯規劃。待學生經過深思熟慮之后制定了職業生涯規劃后,職業目標即清晰呈現。

2.圍繞職業目標調研職業能力需求,重視職業傾向能力訓練。大學生通過制定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后,確定了職業發展目標,爾后,大學生應根據自己設定的職業目標,去了解勝任該職業所需的能力要求,該職業所需的所有能力要求即是職業傾向能力的要求,其中涵蓋了該職業所需的專業能力及通用能力的要求。

確定好職業目標后,學生應根據職業目標,通過職業現狀分析、職場人士交流、職業發展前景及職業實踐體驗等方式確定職業傾向能力的內容,并對職業傾向能力進行分層劃分,制定職業傾向能力層次訓練表,對職業傾向能力的培養內容進行時間、方式的確定,并嚴格按照職業傾向能力層次訓練表進行自我職業傾向能力的培養。

需要強調的是,職業傾向能力的培養是以與學生本專業學習相輔,且不沖突為原則的,因為目前高校中有些學生的職業目標與現學專業相關,而有些分學生的未來職業目標和專業并不對口,對于那些不以專業設定職業目標的同學,就更有必要進行職業傾向能力的培養了。

職業傾向能力的培養相當于學生第二課堂的一種學習模式,學生要根據自我職業發展的目標清晰的認識到職業傾向能力培養的內容,然后一步一步學習,不斷積累職業傾向能力,以勝任未來目標職業。

三、探索大學生職業傾向能力的培養方法

大學生職業傾向能力的培養不是獨立的,而是基于大學生在做好的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后的有目標、有階段、有方法的培養,他是圍繞一個人(即大學生)的一個全面而又系統的工作,其培養必須有一個頂層設計的全方位的模式,基于此,探索大學生職業傾向能力培養方法,即1+1+3模式,即1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1份職業傾向能力訓練表+3個能力訓練平臺。

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確定職業傾向能力培養內容的前提,因此,如何指導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尤為重要,因為其準確的制定將有效指導學生后期職業傾向能力的培養,否則,將干擾學生實現職業目標的前進道路。各高校可圍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體系、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活動體系、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輔助體系等體系,通過開展集中授課、指導學生自我認識方法,學會對未來職業發展進行思考,并根據學生對自我未來職業的定位,開展專業類職業生涯規劃活動和非專業類職業生涯規劃活動,對未來從事專業相關的職業的學生以相關企業各崗位的人才要求為導向,開展考證、講座、崗位體驗、專業賽事等活動,對未來不從事與專業相關的職業的學生,則要根據學生的未來職業定位進行梳理,對這些決定在未來不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學生進行指導,從而幫助學生確定未來的職業目標,制定好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

制定大學生職業傾向能力訓練表是指導學生對職業目標的實踐,大學生職業傾向能力訓練表規定了實現既定職業目標所需的所有能力內容、實踐時間段和積累能力方式,是學生通過職業生涯規劃的制定后,對未來職業目標綜合全面的理解之后確定的能力培養內容,學生應在與職業目標相關的專業老師、職場人士的指導下,慎重制定大學生職業傾向能力訓練表,訓練表要將實現未來職業目標的職業傾向能力(專業能力、通用能力)進行細致的劃分,學生嚴格按照訓練表進行能力的實踐、提升與積累。

建設大學生能力訓練平臺是幫助學生積累職業傾向能力,實現職業目標的有效方式,可重點建設專業能力訓練課程,指導學生圍繞職業目標確定專業類課程,通過旁聽課程、自學課程、導師輔導課程等有效手段促進學生專業能力的訓練;重點建設通用技術能力訓練平臺,圍繞職業所需的各類能力,如對人際交往能力、協作能力、演講能力、讀寫能力、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職業傾向性能力加強修煉,以提升實現職業目標的有效性;重點建設積極心理學訓練平臺,通過開設積極心理學課程,樹立學生正向積極的學習態度和進取心,是輔助學生鍛煉職業傾向能力的有力手段。

參考文獻:

[1]曹鳴岐.職業生涯規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06(01).

[2]黃新建,朱立新,趙明.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現狀分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11):80-81.

篇(7)

關鍵詞:職業生涯;中職生;規劃能力

引言:

中職教育是教育體系中的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中職教育的主體是中職學生,探索中職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對于中職生未來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職業生涯發展我們可以劃分為三階段,11歲前為第一階段是為幻想期;11到18歲為第二階段是嘗試期;18歲以后為第三階段,為實現期。中職學校的學生年齡主要集中在14到18周歲之間,基本處于嘗試期階段。這個階段也是十分重要的階段,是職業規劃的最初理性極端,對一個孩子未來的成長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1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中職學生的必要性

1.1 就業形勢的嚴峻

高等院校的擴招,使龐大的高校畢業生群體涌入就業市場,社會隨之對就業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使中職學生的就業受到了很大影響。現階段對于大學生就業都已經成為很大的難題,就不要說中職學生了,就業形勢的嚴峻性可想而知。所以就業前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是非常必要的。從學校的角度說,就必須有效地進行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1.2職業環境變化之快

在經濟、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資訊與知識推陳出新,信息量成倍增長。學生在學校中所學到的知識,幾年后可能已經用不上了,一生從事一種職業的社會慢慢會改變。在這種情況下,中職生應立足于整個人生來思考、規劃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將人生發展與社會變遷結合起來,把自己規劃成為具有發展潛力的核心競爭人物。要達到這個目標,迎接日新月異的新挑戰,“職業生涯規劃”是我們不可獲取的工具。

1.3 中職學校教育體制的缺陷

雖然中職學校的從教學到管理都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但弊端還是很多。首先,傳統教育只重視對知識的記憶與重復性的學習,往往忽視創新精神的培養。其次,中職教育還是以學科為綱領。忽視了知識的整體化,導致專業面太窄、學科劃分太細。這樣使得畢業生知識面狹窄、專業單一、適應性差、后勁不足。再次,我國的教育看重智力為核心。對于智力因素比較看重,而忽視情感與其他品質,比如動機、情感、興趣、性格和意志等。以為的注重智利的發展不能與其他品質相平衡,會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創造能力、生存能力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社會需要的是一個“人”,而并非是一臺“機器”。

1.4 提高綜合素質,滿足自身發展需要

職業生涯規劃是素質教育的補充。它使學生了職業生涯發展形態、幫助學生了解自身條件和發展方向,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涯道路,讓學生明確自己的生涯發展所需的各種素質和條件并及時有針對性地加強與彌補,它對一個人的發展至關重要。另外,進行職業生涯教育是促進個人核心競爭力構建的方向性因素。個人的核心競爭力提高了,綜合素質也就相應的提高了。

2 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影響因素

2.1 教學課程安排的合理性

大多數中職學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都是一個學期內完成,時段安排的不合理。有的學校在一年級新生中展開,有的學校在二年級中開設。對于一年級新生來說,學生根本沒有接觸過專業課,也沒有從事過職業實踐,對于職業發展根本不了解,短時間內不能明確自己今后的發展方向和目標,職業生涯規劃的進行不會有很好的效果。對于二年級班級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又缺乏對低年級學生開展職業理想和職業意識的培養。

2.2師資隊伍的建設不完善

我國政府一直長期關注職業規劃能力的問題,為此每年投入很多物力財力,對教師進行培訓,但效果卻不是很理想。因為職業規劃類課程,一直被置于“二類課”的層次,地位沒有得到重視,具有職業指導專業素B任課的教師更是鳳毛麟角。另一方面,教師的職業培訓也停留在形式上,沒有實在的意義,因為教師缺少,學校在學生三年級的時候才設置了職業生涯規劃課。為學生做好一個的適合其發展的職業規劃,對其一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這個制定學生個性規劃的過程中,教師成為學生制定職業規劃中的引領者、解惑者,所以建設專業職業指導教師隊伍必須積極推進。

從另一個角度說擔任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教師基本上都是學校的思想政治教師,由于每天都在完成教學任務上,所以很少到與專業相關的真實職業環境中去調研,或在學生中展開調研活動。如果說有些了解也只是停留在通過報紙、雜志、新聞等資料獲得,根本沒有深入全面的了解與研究,學生實際的迷惑與問題不能解決,導致授課內容缺乏吸引力和生動性,課程的內容只是對職業生涯規劃技巧介紹,偏重簡歷的寫作技巧,應試方法等,對就業觀、價值觀和職業觀等思想成長上指導甚少。

2.3 教學方法、形式單一

中職學校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最為常見的授課方式是通過課堂或召開“就業動員會”進行輔導,一些學生上課根本不會做記錄,聽完了事。一些職業生涯規劃課方式死板,講得多,練得少,學生被動執行,更缺乏對不同學生的個體特點進行專門咨詢和與有效指導。很多教師很少參與職業實踐,與學生的思想交流少,課程無聊,無法吸引學生。由于沒有對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深入的考慮和總體設計,教學思路狹窄,對中職生擇業觀、價值觀、團結協作意識、創新能力、參與競爭意識和表達能力等方面的培養欠缺,很難適應目前職業發展的要求。

2.4職業心理的偏差

最近幾年,市場機制慢慢完善,能夠在畢業生中起到作用。中職生在招聘的過程中,總會出現些職業心理偏差,比如自負、自卑及抑郁、焦慮等。有的畢業生往往高估自己的薪資,造成自負的心理特征,有的畢業生將自己的薪資預估過低,造成自卑的心理狀態,甚至有的畢業生因為不知自己應該獲得什么樣的薪資,而畏懼,產生焦慮情緒,不敢去應聘。由此可以看出,這些心理上的問題都需要進行適當教育,來糾正這種職業待遇預期心理偏差。

參考文獻:

[1]王燕梅.中職生就業指導狀況調查與分析[J]. 衛生職業教育,2009,1:9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加勒比|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出差被绝伦上司侵犯中文字幕| 新婚之夜玩弄人妻系列| 民工把奶头吸得又大又长|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久|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51安 | 色狠狠色噜噜av天堂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亚洲av伊人久久青青草原|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夜先锋av资源网站| 日日天干夜夜狠狠爱| 老司机在线精品视频网站|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高清|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极品少妇被猛得白浆直流草莓视频 |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麻豆tv入口在线看| 欧美亚洲色综久久精品国产|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奇米影视7777狠狠狠狠影视| 成人无码a级毛片免费| 熟女无套高潮内谢吼叫免费 | 18禁日本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日产乱码一二三区别免费麻豆| 俺去啦最新地址| 国产二级一片内射视频播放| 欧美性群另类交| 亚洲老熟女性亚洲|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成人在线免费电影| 夜夜爽77777妓女免费看| 无码丰满少妇2在线观看| 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免费视频播放| 丁香花视频免费播放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