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5 15:41:5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態旅游規劃的概念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然而,我們必須看到,我國在發展生態旅游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定的問題。首先,一些地區對于生態旅游概念還不是很清楚,盲目進行發展旅游業,在進行項目規劃的時候,缺少創新意識,形式雷同,盲目地抄襲國內外的典范,并未針對該地區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環境來進行有針對性的開發。其次,一些地區在進行生態旅游開發的時候主要針對經濟發展進行,比較輕視環境保護問題,使得所謂的生態旅游規劃名存實亡。最后,還有的地區雖然制定了完善的規劃,但是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并沒有嚴格按照規劃的內容來進行,管理并不規范,依然采用粗放型開發方式,對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
上述種種現象都表明我國生態旅游事業雖然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依然存在一定問題,必須要強化生態旅游的相關概念,找到規劃過程中必須注意的重點,使得規劃更具有可操作性。要更好地發展我國的生態旅游事業,就必須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對生態旅游項目進行更好地規劃,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找好生態旅游、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發展這三者之間的平衡點,讓生態旅游能夠穩步發展。
生態旅游與可持續發展之聯系
生態旅游的概念原本來源于西方國家,美國生態旅游協會曾經對其有過專門的定義,在我國早在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就已經有人提出過生態旅游這個概念。①一般來說人們認為生態旅游并非簡單的旅游產品,它也不是簡單的旅游方式,生態旅游要強調的是人和自然之間的和諧相處,要尋求的是和生態保護的共同促進。生態旅游不應該破壞環境,而應該起到保護自然資源的作用,要保持各種資源能夠被可持續利用,同時也要幫助當地的經濟以及環境等方面能夠更好地維持可持續的發展。
生態旅游具有和一般旅游不同的特征。它必須保持自然性,是一種原始的旅游方式,在遠離城市的自然風光中,人類能夠更好地領略大自然原本的風貌,探索大自然的秘密。生態旅游還必須具有保護性,不應以破壞自然環境為代價,在開發旅游資源的時候要注意重復利用原則,尋求經濟和環境保護之間的協調性,要通過合理的謀劃來保持長久的經濟利益。生態旅游還必須具備科學技術性,對于生態旅游的規劃和開發必須建立在對自然環境進行全面調查,對環境容量進行檢測,對旅游產品進行科學研發的基礎上,開發者要能夠充分體現環保意識。
由于生態旅游具有和一般旅游不同的獨特特性,這也使得它具有了一般旅游所不具備的特殊功能,要更好地規劃生態旅游,就必須對它的功能有所了解。②生態旅游具有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功能,由于生態旅游全面協調自然、經濟、科學技術之間的關系,所以能夠可持續地為某地區提供經濟收入,并給當地人提供充足的就業機會。
我國對于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探索
生態旅游在我國的研究。在我國,20世紀70年代初的時候就有旅游界的人士開始關注并引進了生態旅游這個概念,但是它真正以文件的形式得到確認則要晚得多。1993年,我國在北京召開了“第一屆東亞地區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會議”,文件《東亞保護區行動計劃概要》,正式確認了“生態旅游”這個概念。
自此,國內學者便開始關注生態旅游這個概念。首先,有學者對生態旅游在中國的實踐和規劃進行了研究與分析,例如,張秋菊、海鷹撰寫的“我國生態旅游研究進展綜述”一文,就依據近年來國內生態旅游的研究情況,指出了未來發展的方向。其次,也有學者通過設立專項項目,進行了生態旅游方面的研究,例如,趙磊發表的“中國濕地生態旅游研究進展”一文,就以濕地作為研究重點,論述了濕地生態旅游方面的進展。最后,還有學者從科學技術的角度出發,對生態旅游的環境承載力等課題進行研究,例如,王會娟的論文“關于國內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的研究進展”就研究了環境承載力和旅游之間的關系。
隨著大量的學術研究和論文資料的收集,國內對于生態旅游概念的界定也越來越清晰了,2006年,國家旅游局聯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對生態旅游進行討論,會議對生態旅游的重要性進行了肯定,達成了進一步共識:生態旅游不光是旅游產品和旅游方式,更是強調和諧的旅游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式。
生態旅游在我國的實踐。我國不僅對生態旅游的課題進行了學術方面的研究,更致力于具體實踐。早在1982年我國便建立了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嘗試將旅游和環境保護結合在一起,同步開發。此后我國的生態旅游便如火如荼地展開了,截至到2005年底,全國各種級別的自然保護區有2349處之多,已經形成了頗具規模的網絡覆蓋式結構,證明了我國生態旅游事業正在不斷向前發展。
我國嘗試在不同地區開發生態旅游,有以華山等為代表的山岳生態景區,也有以天池等為代表的湖泊型生態景區,此外以神農架為代表的森林生態景區和以內蒙古為代表的草原生態景區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另外還不乏以冰雪、海洋等為代表的生態景區。③在開發旅游產品方面,我國也進行了各種不同的嘗試,除了一般的野外觀光旅游以外,還有一些比較有特色的旅游項目,如開發了以鄱陽湖為代表的觀鳥生態景區,以香格里拉為代表的探秘旅游等。
生態旅游作為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一種實踐形式,被認為是實現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首要的,我們必須真正理解生態旅游,看清當前生態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沿著生態旅游正確的道路前行,才能使旅游業真正走向良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一、生態旅游的概念
生態旅游是適應人們旅游新需求、反思傳統旅游活動弊端而產生的可替代性旅游。多數人認為生態旅游的概念最早是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IUCN )特別顧問謝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提出,并在1986年墨西哥召開的一次國際環境會議上得到公認。進入21世紀,生態旅游已成為新的旅游主題。生態旅游活動獲得世界性的蓬勃發展,并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目前,生態旅游一詞雖已得到廣泛應用,但是對其概念的定義仍存在很大爭議。有的定義仍延續綠色旅游和自然旅游的概念,將其定義為一種旅游產品。而新的觀點則認為生態旅游是在自然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方面達到可持續旅游目標的有效手段和途徑。
二、開展生態旅游的必要性
旅游業是一個資源產業,生態環境與人文環境是旅游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現代旅游發展過程中,旅游發展觀長期受到旅游業是高產出低投入產業錯誤觀念的影響,導致“掠奪式、粗放式”的開發實踐,造成環境的污染和資源的破壞。而要改變這一現狀,關鍵在于人們觀念的改變以及相關制度、措施的有力實施。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同時還強調了要使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是以可持續發展為依據,以保護生態環境為目的,為未來各代人創造一個良好的、持續發展的生存環境的新型文化形態。生態旅游一方面關注自然保護及環境生態,另一方面又自覺地接受知識和文化的洗禮,使生態旅游成為環境友好型旅游。
三、湖州發展生態旅游的優勢
湖州市地處“長三角”中心,東鄰上海,北瀕太湖,西接安徽,南連杭州,是太湖南岸的一座美麗的山水園林城市。它是中國環太湖地區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是江、浙、皖、滬三省一市毗鄰地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水陸運輸要沖,素有“絲綢之府、魚米之鄉、文物之邦”之稱。自戰國時期(公元前333年)楚春申君筑菰城至今,湖州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市內名勝眾多,古跡遍布。湖州是世界絲綢文化發祥地之一。在市郊錢山漾遺址出土的蠶絲織物,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悠久的蠶絲織物之一,有4700多年歷史。湖州絲綢不僅早已“冠絕海內”,而且經絲綢之路獲“湖絲衣天下”的美譽。歷代被列為“文房四寶”之首的湖筆也產于湖州。湖州山水清麗、景色秀美,正在向經濟更繁榮、社會更文明、功能更齊全、環境更優美的現代化中等城市的目標邁進。湖州作為作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陸羽的誕生地,有許多文化資源堪稱國內外精品,如世界最早的絲綢文物遺址——錢山漾遺址、名出天下的湖筆、大書畫家趙孟
與吳昌碩故居、千年古鎮南潯及南潯的嘉業堂藏書樓等人文資源,納涼勝地莫干山、黃浦江之源安吉龍王山自然保護區、城內河網密布、北靠碧波三千頃的太湖、名茶—安吉白片、安吉竹博園、江南小巧別致的城郭勻稱錯落的格局,為湖州打造出一道道美麗風景區內旅游資源豐富,已形成以“山、水、湖、竹”等為特色的自然景觀和以“古鎮、園林、絲綢、湖筆”等為特色的人文景觀。
四、目前湖州生態旅游存在的主要問題
1.生態旅游意識淡薄
生態旅游剛走進人們的視野,很多旅游者對生態旅游還知之甚少,甚至在旅游管理組織者的意識中生態旅游也還沒有占據中心位置。當我們跟著一些旅游團去游玩的時候,很難聽到對生態旅游環境保護相關知識的宣傳。導游團隊過于商業化,生態保護意識薄弱,有的旅游者片面地認為旅游是一種完全無污染的活動,而忽視了生態資源保護的重要性。旅游者的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還有待提高。
2.缺乏統一規劃,盲目開發
受傳統經濟學發展觀影響,許多開發商將生態旅游當成是一種時髦的旅游產品,不顧生態旅游的質量及其基本原則而盲目開發。在開生態旅游的開發過程中,由于開發商的急功近利,以及生態旅游地人民渴望通過發展生態旅游而改善生活而盲目開發,普遍缺乏科學的規劃與管理,沒有考慮長遠利益,為了最大限度地接待游客,追求收入利潤最大化而強化開發力度、對生態旅游地環境資源進行掠奪式的開發,因此造成了生態旅游的負外部性。造成生態旅游資源的極大浪費,最終影響了生態旅游的整體發展進程。有的雖然實施了規劃開發,但在規劃中缺乏科學有效的論證,一些地區的規劃由投資者自己制定,他們往往從本部門或本企業的利益出發,以能獲取批準權為出發點,沒有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結合起來通盤規劃,這些開發是以環境的損壞和景區發展后勁的喪失為代價的,如景區的城市化傾向,將使自然區和區中居民的觀賞價值大大降低,最終失去對游客的吸引力。
3.生態旅游尚處于起步階段,管理體制還不健全
在政策和體制管理上沒有形成系統、成型的體系。在安吉縣下的一個鎮新開發一個叫仙人洞的景區,便打著“生態旅游”的旗號,在根本不了解什么是生態旅游,怎樣去開發和管理的情況下,盲目地進行探索式、粗放式開發,這樣的結果導致最后該景點無法開發下去,卻造成許多珍貴的動植物資源被損害和浪費。因此,全面理解和正確認識“生態旅游”十分重要。
的理論體系。本文對生態旅游景區的概念、規劃原則與內容三方面進行了歸納.并以廬山石門澗景區為例,在總結規劃的現狀和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解決景區規劃問題的
措施。
【關鍵詞】生態旅游;景區規劃;廬山石門澗景區
生態旅游的研究源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它強調保護生態環境與謀富當地社區,被認是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最佳模式之~。生態旅游獲得成功的關鍵是對生態旅游景區進行科學的規劃。本文以廬山石門澗景區為例,進行生態旅游景區規劃理論和實踐的研究,將研究對象置于生態旅游景區規劃的理論框架內,分析其在旅游規劃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實施的策略,以便為其逐漸走上良性循環的發展軌道提供依據。
生態旅游一詞最早是南墨西哥的Ceba一110s—Lascurain于1983年提出的,后來進一步給出了生態旅游的定義,即人們到相對原始的自然區域,以探求和欣賞自然風光、野生動植物及當地文化特色為目的的旅游活動
生態旅游景區概念生態旅游景的概念是在生態旅游以及旅游景區概念的基礎上提出的。目前,旅游學術界對它的界定至今尚未達成一致意見。筆者在綜合了學者觀點的基礎上,作了如下定義:生態旅游景區是指由一系列生態旅游景點組合而成的,具有吸引生態旅游者前往游覽的吸引力因素及明確地域界限,并能提供各種必要的旅游附屬設施、服務及環境保育措施,追求社會、經濟、環境三大效益綜合平衡的旅游經營管理系統。生態旅游景區在中國通常指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等。…
生態旅游景區規劃的原則生態旅游必須以生態旅游景區內資源為主,貫徹“保護、利用、保護”的方針,堅持以自然為主,景觀協調,工程設施具有特殊性、新奇感,又有天然性、藝術性、科學性、實用性和效益性,以促進景區自然保護與利用的協調發展。具體來說應遵循如下原則:
(一)保護優先原則
任何生態旅游的開發都必須以保護作為首要的出發點,這是生態旅游景區別于大眾旅游旅游景區的核心所在。
(二)整體優化原則
生態旅游的場所不僅有生物和環境條件因素,還包括人類活動的社會、政治、經濟條件,是多因子、多層次組成的集食、住、行、游、購、娛等于一體的綜合產業,因此應該從整體}}{發、綜合衡量、全面考慮,實現整體最優化利用。
(三)開發與保護相結合原則
生態旅游景區開發是以當地自然資和人文資源為依托,要使旅游資源得到可持續利用就必須加強對其保護。開發應服從保護,在保護前提下進行開發,這是生態旅游景區規劃的首要原則。
(四)特色原則
生態旅游景區區別于一股的旅游景區的特色就是它的原始性和自然性,在規劃中一定要體現這一點。以便在以后的開發中能保持當地獨特的自然資源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風土人情。同時也要堅持以自然景觀、人文歷史遺跡等資源的開發為主,充分體現本地特色,挖掘自然景觀的美學、文化及藝術價值,以滿足不同層次游人的游覽要求。
(五)鼓勵當地居民參與原則
促進當地社區經濟發展,提高當地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是開展生態旅游的重要功能。讓當地居民積極參與生態旅游景區的規劃,才能使規劃切合實際,才能被當地居民接受。
三、生態旅游景區的規劃內容
(一)確立地方風格
確立地方風格是制定旅游開發方案的第一步。任何旅游地的開發都要根據區域自然與人文環境的背景和旅游資源特征,尋求國際、國內或區域的比較優勢。根據不同區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歷史文化背景和區域經濟環境的條件,確定旅游開
發的層次和風格。
(二)功能分區。
最早的分區模式是美國景觀建筑師Richard.Forster(1973)提出的同心圓模式。141后來,Nieuwkamp(1996)提出將生態旅游地分為四大區域:野生保護區、野生游憩區、密集游憩區和自然環境區。這些分區模式都在保護景區生態系統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生態旅游地擔負著保護自然資源和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任務,同時為旅游者提供高質量的旅游體驗。因此,生態旅游地的開發必須根據目的地區域生態系統的層次與特點規劃出合理的功能區。
(三)旅游接待設施規劃
作為一個旅游景區,必須要為游客提供相配套的基礎設施。但盲目地興建各種旅游服務設施,會明顯改變原有自然或人文景觀,導致景區嚴重的城市化。特別是一些人工景點和服務設施建筑,與景區景觀相融性很差,由此會給生態旅游景區經營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在設計上要結合景區的實際情況,通盤考慮動植物群落分布及地理因素,充分體現生態原理。
(四)生態旅游產品規劃
生態旅游產品規劃是生態旅游景區規劃的核心內容。產品規劃一般包括旅游線路的設計組織,各種游樂活動規劃以及專項旅游規劃。并不是所有的旅游活動項目都適宜在生態旅游景區開展,而是必須在功能分區的基礎上進行恰當的生態旅游產品規劃。
(五)生態旅游商品開發規劃
生態旅游商品是指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健康安全的旅游商品,它除具有普通旅游商品的地方性、民族性之外,還具有環保性和生態性。因此,生態旅游商品的設計與開發,應綜合考慮可能給景區帶來的經濟、生態、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影響,除注重地方性和民族性外,應突出其生態性、環保性和可持續性。
(六)解說教育系統規劃
生態旅游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使游客接受環境教育,因此在生態旅游景區的規劃中也要充分體現這一點。解說是指通過人員講解或物品展示等形式向公眾介紹有關生態旅游景區知識的宣傳過程,以使游客更好地了解和認識有關景區生態環境知識及其價值,提高游客的生態環境意識,悉知并遵守旅游行為準則,積極配合與支持旅游管理工作。
(七)人才聘用、培訓規劃
生態旅游景區開發的成功與否關鍵要看是否有一批具有專業生態保護知識的管理人員、服務人員等。因此,人才培訓是生態旅游景區規劃的重要內容。在錄用時要經過考察、考試,把好聘任第一關。人員錄用后,要分層次抓好旅游生態環境保護的職業培訓,實施生態旅游培訓上崗制度,普及有關科普知識,掌握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努力提高他們的生態保
護素質。
廬山石門澗景區的規劃與管理
(一)廬山石門澗景區資源
廬山石門澗景區位于廬山西麓,距九江市區12公里,距京九鐵路廬山站7公里,為廬山的西大門,因有海拔近千米的天池、鐵船二峰對峙如門,內有瀑布高懸垂落形成壯麗多姿、長達3000余米溪澗大峽谷而得名。景區最高點海拔950米,景區最大落差160米,景區面積600公頃、景觀百余處。景區內有高等植物3900余種,昆蟲2500余種,鳥類200余種,珍惜瀕危野生動植物320余種,為國家4A級景區。是一座地質變化、生物進化、自然造化、歷史文化的綜合大觀園。
(二)廬山石門澗景區規劃的現狀
1.旅游接待設施規劃
目前廬山石門澗景區有食宿點各一個,餐飲點為“石門山莊”,主要供應地方特色小菜,其中以苗家風格的“竹筒燒飯”最為著名。住宿點為“風情竹吊樓”,可提供床位50張,旅社的建筑采用竹制材料,與景區的天然風格相互呼應。景區內共有公共劂所6處,全部采用免沖式建設,采用化糞池的方式處理產生的垃圾。景區內建有電站大壩,由于廬山地勢東高西低,因此廬山的三大水庫蘆林湖、如琴湖和蓮花臺的水全部流入電站。無洪期電站大壩主要提供周邊居民飲用水以及供廬山發電廠發電:雨量超過100毫米時,則進行泄洪。
2.解說教育系統規劃
迄今為止,廬山石門澗景區已經通過報刊、雜志、廣播、電視等多種宣傳手段對景區進行了宣傳。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的《夕陽紅》欄目以及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的《快樂中國學漢語》欄目中都有廬山石門澗景區的身影出現。除了對景區本身的宣傳之外,景區內還制定了許多相關規章管理制度對生態旅游的常識進行了宣傳,包括《日常安全管理制度》、《防火管理制度》、《導游管理制度》、《應急預案》等;同時,景區內還設置了多處提醒游客注意環境衛生的指示牌及與環境協調的廢物收集系統。
3.人才聘用、培訓規劃
廬山石門澗景區內共有統一管理的導游人員6名,均經過專業培訓持證上崗。戶外運動部共有經過特殊訓練的專職教練7名,專門負責景區內滑鎖及其他野外生存訓練項目的培訓、心理疏導以及救援工作。
【關鍵詞】 低碳旅游 鄉村生態旅游 可持續發展 路徑探索
一、引言
隨著傳統鄉村旅游蓬勃發展和全球生態環境保護熱潮的興起,基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鄉村生態旅游這一新型旅游活動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鄉村生態旅游是依托其保存較好的近乎原始而秀美的自然環境、傳統的農耕文化、淳厚完美的民族習俗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旅游類型。然而,基于一些旅游經營者在鄉村生態旅游的本質和價值、鄉村生態旅游的實現手段與措施等問題上還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困惑,目前我國鄉村生態旅游發展還不盡如人意。近來,隨著一些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特征的鄉村低碳旅游示范點的涌現,鄉村生態旅游的內容得到了豐富,并且為探索如何解答上述困惑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徑。因此,在低碳旅游背景下深入理解鄉村生態旅游內涵及鄉村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實現路徑這一課題,對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全面建設、城鄉統籌發展的實現、和諧社會的構建等都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但是,盡管低碳旅游在鄉村生態旅游實踐中的重要性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但從已有的我國鄉村生態旅游相關文獻來看,研究主要集中在對鄉村生態旅游的概念、開發意義、規劃設計、開發成效等方面,而有關如何實現低碳旅游與鄉村生態旅游發展相結合方面的研究還鮮有涉及,也就無法有效地探尋低碳旅游與鄉村生態旅游發展的結合途徑和行動建議。鑒于此,本文試圖從低碳旅游角度入手,通過分析現階段鄉村生態旅游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提出低碳旅游與鄉村生態旅游發展有效結合的對策建議。
二、低碳旅游與鄉村生態旅游:內在契合性分析
1、低碳旅游。“低碳旅游”源于國際社會對于旅游業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關注,并在此過程中得到提煉和界定。在低碳旅游的概念研究方面,國外對低碳旅游相關概念研究尚不系統,主要成果集中在旅游業碳排放量的定量化研究結論、旅游業碳減排的應對策略等。國內對低碳旅游相關概念的研究,則主要基于“低碳經濟”對“低碳旅游”的影響,一般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界定“低碳旅游”的概念。從宏觀角度出發,蔡萌、汪宇明提出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發展過程中,通過運用低碳技術、推行碳匯機制和倡導低碳旅游消費方式,以獲得更高的旅游體驗質量和更大的旅游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的一種可持續旅游發展方式。此外,劉嘯和江麗芳、王曉云等也都提出了基于不同宏觀層面的低碳旅游概念。從微觀角度出發,王輝、宋麗、郭玲玲認為低碳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動過程中,樹立“低碳”意識,將各種旅游消費行為的碳排放量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并盡量減少碳排放量的一種新型旅游方式。鄭琦提出低碳旅游是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行動指南的綠色旅行消費活動等。盡管這些概念分別從不同研究需要出發,對低碳旅游的內涵進行定義,由此導致定義的側重點各有不同,但在實現低碳旅游的手段措施、期望目標等方面還是取得了一定共識,普遍認為通過運用低碳技術、推行碳匯機制和倡導低碳旅游消費方式,以更少的旅游發展碳排放量來實現更大的旅游經濟、社會、環境效益。它強調的是作為旅游對于低碳經濟的回應,低碳旅游的實現主要是通過低碳技術的運用、碳匯機制的推行和低碳旅游消費方式的倡導,以低碳經濟模式與低碳生活方式相結合來實現旅游的生態化和可持續發展。
2、鄉村生態旅游。我國現代鄉村生態旅游始于20世紀90年代。目前對鄉村生態旅游還沒有一個明確和普遍接受的定義,多數學者基于自身研究的需要,對鄉村生態旅游的內涵進行闡述,導致實踐中不可避免出現對鄉村生態旅游概念的濫用、誤用以及泛化。但在鄉村生態旅游性質、目標方面還是取得了一定的共識,即從鄉村旅游自身發展歷程來看,鄉村生態旅游是鄉村旅游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環境破壞、文化扭曲等不良后果后進行的自我調整、升級,是一種改變了以往單純追求經濟效益為目的,轉而以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結合為目的的新型鄉村旅游形式。鄉村生態旅游對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強調,體現了當前國際社會為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可持續發展而采取節能減排和碳總量雙約束指標控制的時代精神。鄉村生態旅游的實質是在傳統鄉村旅游中融入了生態文明理念,其核心理念是保證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完美結合。因此,低碳旅游倡導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特性與鄉村生態旅游追求生態文明的核心理念在內涵上是共通一致的。正是由于鄉村生態旅游與低碳旅游存在著這種內在的契合性,鄉村生態旅游作為生態旅游在鄉村發展的形式、應對氣候變化、節能減排方面有著明顯的先天優勢。在發展鄉村生態旅游過程中,低碳旅游概念的引入將不僅促進鄉村的可持續發展、“三農”問題的解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而且對于推動低碳教育、傳播低碳理念和展示我國在低碳行動方面的努力有著極強的示范效應和窗口效應。
三、低碳旅游:鄉村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內涵拓展
低碳旅游這一概念的提出,作為一種可量化、具有很強操作性的旅游形式,為鄉村生態發展的轉型升級注入了新的活力,幫助鄉村生態旅游進一步廓清了其對象、方式和發展方向。
1、拓展了鄉村生態旅游的對象。鄉村生態旅游的對象,在已有的定義中,一般局限于一些保存較好的近乎原始而秀美的自然環境、傳統的農耕文化、淳厚完美的民族習俗。而低碳旅游是以能耗少、污染小為標準來衡量旅游對象,換言之,凡是具備能耗少、污染小特征的旅游對象都可以作為低碳旅游對象。
2、明確了鄉村生態旅游的方式。鄉村生態旅游強調具體的鄉村生態旅游實現方式,就旅游“六要素”而言,就要求有相應的鄉村旅游食、住、行、游、購、娛的生態方式,但什么樣的具體方式才是生態方式,迄今為止尚未明確。而低碳旅游強調通過運用低碳技術、推行碳匯機制和倡導低碳旅游消費方式來促進人類生態文明建設,要求旅游企業推進節能環保,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采用旅游業生態和節能新材料應用,將太陽能、生物能等清潔新能源應用到旅游業中,實施旅游生態補償和生態保育建設以增長碳匯,發展旅游資源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等,以切實提高旅游業科學發展、生態發展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這些帶有很強行動指向性的具體措施與對策,就明確為鄉村生態旅游的實現方式指明了一個具體的發展方向。
3、指明了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方向。鄉村生態旅游追求的目標是在發展旅游的同時,注重保護當地鄉村生態環境,但是如何衡量鄉村生態好壞,在實踐中往往缺乏可操作性的標準。而低碳旅游把衡量生態好壞的標準確定在碳排量這一技術指標上,通過低碳這一量化目標將旅游業所擔負的生態社會責任分解到旅游全過程中,通過每一個旅游要素來體現節能減排,以具體指標來詮釋和諧社會、節約社會和生態社會的內涵。這就為衡量鄉村生態好壞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標準,進一步廓清了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方向。
四、低碳旅游:鄉村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思路創新
在低碳技術的廣泛滲透、碳匯機制的普遍推進及低碳生活方式的廣泛倡導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將低碳旅游概念引入到鄉村生態旅游,將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需要政府部門、旅游企業和旅游者等利益相關者的共同努力。從發展趨勢上看,應建立起在碳交易制度基礎上鄉村生態旅游向低碳發展的利益引導、保證、約束機制,將發展低碳鄉村生態旅游所增加的內部成本外部化,將由鄉村生態旅游企業承擔的個別成本轉為由全社會來分擔。以保證鄉村生態旅游的低碳發展方向。
1、引導機制。一個有效的導向制度將起到明確的行動引導、示范效應。在發展低碳鄉村生態旅游之初,對于鄉村旅游企業,要運用財政、稅收、經濟補償等方式區別對待,對于高效能、高排放、高污染的旅游企業實行關停;對利用低碳或零排放的企業,采用可再生能源的旅游企業,如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應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稅收減免或生態補償。
2、保證機制。保證機制主要是從制度標準層面對鄉村生態旅游向低碳方向發展確定一個可供操作性的指標體系。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盡快出臺低碳旅游產品、服務、管理的相關質量標準,使旅游業開發、經營、消費、管理達到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同時協調旅游、環保、能源、交通、財政、稅收等相關職能部門的管理與服務職能,共同推進鄉村生態旅游低碳化、循環化。
3、約束機制。事后的碳排放量審計核算機制,是保證鄉村生態旅游發展中政府公共部門、旅游企業行為符合低碳發展要求、落實節能減排責任的有效約束。一方面,從政府宏觀管理層面來看,要在探索建立科學的低碳鄉村生態旅游統計核算體系基礎上,通過設計一個合理的指標框架對鄉村生態旅游的碳排放量進行準確計算,對鄉村生態旅游業生態目標和階段性減排任務進行科學評估,借此強化監督政府及其公共職能部門在旅游環境規劃科學性、旅游管理程序的合法性等方面的有效性,促使政府及其公共職能部門發展地方旅游業的行為舉措更加理性科學、更加環保低碳。另一方面,從企業微觀管理層面來看,要建立鄉村生態旅游企業綠色審計體系,對旅游企業實行以碳排放量為核心指標的資源、環境價值核算,將因鄉村生態旅游對環境產生的負外部性通過行政或經濟途徑納入到旅游企業運營成本之中,將旅游企業具體經營活動低碳化納入到可控性、可調性的范疇。
五、結束語
低碳旅游逐漸成為當前國際旅游的新時尚與新熱點。低碳旅游概念的提出,不僅大大豐富和拓寬了鄉村生態旅游的內涵和對象,為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而且對于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全面建設、城鄉統籌發展的實現、和諧社會的構建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是,低碳旅游還是一個新生事物,如何有效地將低碳旅游概念應用于鄉村生態旅游將是一個艱苦的探索過程。但總體而言,倡導鄉村生態旅游低碳發展方式,選擇一些條件適宜地區構建低碳鄉村生態旅游發展示范區,不啻為實現鄉村生態旅游向低碳旅游發展方式轉型的一種有益探索。
【參考文獻】
[1] 王嘉學、謝洪忠:云南鄉村生態旅游發展模式初步探討[J].昆明大學學報(綜合版),2005(2A).
[2] 楊桂花:民族生態旅游接待村多維價值的研究[J].旅游學刊,2003(4).
[3] 江曉云:少數民族村寨生態旅游開發研究――以臨桂東宅江瑤寨為例[J].經濟地理,2004(4).
[4] 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種新的旅游發展方式[J].旅游學刊,2010(1).
[5] 鄭琦:低碳旅游:低碳城市轉型的模式創新[J].學習與探索,2010(4).
關鍵詞:生態旅游;研究開發;問題;建議
1993年9月第一屆東亞地區國家公園與保護會議(北京)通過了“東亞保護區行動計劃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態旅游”的定義;1994年成立了中國生態旅游協會(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雙版納發表了《發展我國生態旅游的倡議》,標志著我國學術界對生態旅游研究開發的關注;1996年6月召開武漢國際生態旅游學術研討會,同年10月推出的《中國21世紀議程優先項目計劃》。1997年12月,與生態旅游密切相關的“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研討會”在北京舉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開“亞太議員環發大會”第六屆年會主題為“旅游與環境保護”;國家旅游局將1999年定為“生態環境旅游年”,首次承辦了主題為“人與自然”的“中國昆明‘99世界園藝博覽會”將我國生態旅游研究開發推向,1999年前后是我國學術界發表有份量的生態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國土資源部建立11個首批國家地質公園,2005年首批國家礦山公園掛牌,意味著我國生態旅游資源研究開發向理性發展。我國生態旅游業迅猛發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時由于不規范的過度開發和落后的管理體制所造成生態旅游區資源環境的破壞也是觸目驚心的;旅游廢物的處理并不比處理傳統工業三廢容易,旅游環境承載力的超負荷運行必將導致景觀的消亡和旅游景區的毀滅的警告不是危言聳聽的。
綜上所述,我國生態旅游研究開發歷史短,發展快,存在問題多。
一、我國生態旅游理論研究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學者對生態旅游內涵界定方面存在誤區:
1.生態旅游內涵界定生搬硬套國外學者研究成果多,創新少。許多研究者頻頻引用某某外國專家對生態旅游的定義以示正統或經典,缺乏創新,實際上外國學者對生態旅游的界定到“目前還是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
2.我國學者對生態旅游概念界定爭議很多,溝通少。有代表性的有盧云亭(1996)從旅游開發和經營的角度強調生態旅游是一種可持續發展模式,金鑒明(2002),楊富泉(1995),郭錦超(1997)持類似的觀點;張廣瑞(1998)從旅游需求的角度,強調生態旅游是一種“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種“有目的的旅游活動”,李緒萌(1995),張延毅(1997),劉健生(1997),王興國(1998),王爾康(1998),陳立軍(1998),劉家明(1999)的觀點與這相近似。李東和等(1999)認為從供給者(開發者,經營者)的角度看,生態旅游是一種將生態學思想貫穿于整個旅游系統并指導其有序發展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從需求者(旅游者)來看,生態旅游是一種旅游活動形式或旅游產品。筆者認為雖然存在上述爭議,但是絕大多數研究者對生態旅游概念內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與環境的協調,生態旅游是可持續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嚴重的生態旅游概念泛化傾向。生態旅游概念泛化是將生態旅游內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體泛延,其具體所指模糊化的現象。例如有人認為生態旅游既是生態工程又是旅游活動,將與生態環境有關的旅游均稱為生態旅游,認為中國生態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馮天駟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組織(WTO,1997)在“關于旅游業的21世紀議程”中指出生態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場中僅占3%~7%,中國生態旅游真得那么旺嗎?生態旅游概念泛化的結果是引起認知混亂,最終導致消費者對生態旅游失去興趣引發生態旅游市場的崩潰。
(二)生態旅游理論基礎研究系統性不足
我國生態旅游研究歷史短,理論基礎研究系統性不夠,目前尚未到形成一個大家普遍認可的理論體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為特征的定性研究為主,定量研究較少,只在旅游容量(環境承載力)等個別領域開展研究工作,如崔鳳軍[7]等(1999)在泰山名勝風景區案例研究基礎上提出一套由生態承載量、資源空間承載量、心理承載量、經濟承載量四部份組成的適用于山岳風景區不同功能類型區的量測模型。
我國生態旅游理論基礎研究比較零散,公認的基礎是有關資源環境經濟協調發展的“可持續發展理論”,其次是文明社會中人類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態哲學意義的“生態美理論”和建立在人與自然協調論和生態人文論基礎上的“人與自然關系理論”。顯然,我們在以生態旅游市場主體(生態旅游業從業人員和消費者)為研究對象的理論(如消費行為理論)研究不足;針對生態旅游市場客體(有形的,無形的生態旅游資源)的基礎研究,如資源規劃與管理、旅游地學等方面不夠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態旅游資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幾乎空白;生態旅游企業營銷環境研究,尤其是社會人文生態旅游環境的研究更少。
二、對策
(一)擱置生態旅游內涵的爭議,積極參與生態旅游的開發,在實踐中實現創新
“生態旅游”是一個正處于發展的概念,它的內涵和本質特征有待于人們深入研究,但是理論源于實踐,目前,我們的研究者應該采取擱置生態旅游內涵的爭議,到實踐中去領會生態旅游的真諦的態度,從案例研究和實證研究及生態旅游開發過程中總結歸納符合中國國情的生態旅游內涵。
(二)中國傳統文化應融入生態旅游理論中促進理論本土化
生態旅游理論源于歐美發達國家,盡管其概念界還無法統一,但是其概念內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與環境的協調,這與我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謀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際,合而為一”指天道與人道,自然與人為相通,相類和統一。歷代諸子百家都力圖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協調,和諧與統一。西漢董仲舒繼承和發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無為為之之謂天”(《莊子·天道》)等諸子觀點,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思想體系,首次明確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強調人類與大自然要和諧共處,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絕不能盲目地破壞自然規律,使自然生態失衡,一旦失衡必將自食其果。麗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與東巴文化強調人與自然協調的傳統不無關系。
綜上所述,我們的傳統文化與生態旅游理論有許多相似的理念,我們應該將它融入到生態旅游理論研究中,這將有利于挖掘和弘揚傳統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態旅游理論的本土化,將對研究中國人文生態旅游資源的開發保護發揮重要作用。
(三)拓寬生態旅游理論基礎,提高生態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對生態旅游理論研究比較零散的現實,拓寬理論基礎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學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學是運用地學的理論方法為旅游資源調查,規劃開發及保護工作服務,從而促進旅游業發展的一門邊緣學科。生態旅游資源中的地質旅游資源、地貌旅游資源、水文旅游資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學問題。可見,旅游地學與生態旅游資源研究開發密切相關。目前已建立的國家地質公園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礦山公園無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態旅游熱點。生態旅游和地質旅游的對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險游,沙漠景觀探險旅游,焦作市云臺山世界地質公園旅游開發及廣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險游和全國性的漂流旅游熱等等。
(四)加強自然生態旅游資源和社會人文生態旅游資源整合研究
我們發現自然生態旅游資源和社會人文生態旅游資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規律的。一般情況下,自然生態旅游資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對封閉的地方(以滇西、湘西為代表的西部地區),也常常保存有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狀態,具有豐富的社會人文生態旅游資源。加強兩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產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護和繼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資源。例如,東巴文化與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資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認識“香格里拉的魅力”,體會東巴文化“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協調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識結構,引導生態旅游企業貫徹“社會市場營銷”理念
傳統旅游管理類人才培養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識結構方面存在自然科學知識面不夠寬的缺陷,生態旅游知識更是不足,從而造成我國生態旅游產品設計、開發和資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現狀。在生態旅游開發過程中開展消費者教育,并將之滲透到企業營銷的各個環節,讓消費者在享受生態旅游樂趣的過程中進一步認識生態旅游的內涵提高生態環保意識。讓政府管理層和旅游業從主人員在實施生態旅游開發的過程中更加深刻體會生態旅游環境效益外部化和內部化的內涵,更加清楚地認識到環境保護對企業乃至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促使他們轉變觀念,主動地考慮社會長期利益即生態旅游環境保護,正確處理好消費者利益、企業利益及社會長遠利益三者的關系,真正實現以社會市場營銷理念為生態旅游企業經營理念,確保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自然保護區與生態旅游[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2]盧云亭.生態旅游與可持續旅游發展[J].經濟地理.,1996,16(1).
[3]張廣瑞..生態旅游的理論與實踐[J].財貿經濟,1998,(8).
[4]曉,彭建.生態旅游內涵辨析[J].桂林旅游專科學校學報,2001,12(1).
[5]李東和,張結魁.論生態旅游的興起及其概念實質[J]..地理學與國土研究,1999,(2).
[6]崔鳳軍,楊永慎.泰山旅游環境承載力時空分異特征及其利用強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7]白光潤.生態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生態旅游,環境,教育,可持續發展
一、生態旅游及其發展現狀
(一)生態旅游的定義
“生態旅游”這一術語,最早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國際生態旅游協會把其定義為: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旅游活動。生態旅游的內涵更強調的是對自然景觀的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旅游。
現代意義上的生態旅游最早出現于上世紀80年代左右,并且一經出現就收到全世界政府與旅游者的喜愛,在短短三十年的時間里,發展勢頭非常迅猛,滿足生態旅游需要符合以下標準:(1)以相對不受干擾的自然區域為基礎。(2)不破壞、不降低環境質量,并能夠在生態保護的基礎上實現可持續發展。(3)對被利用的自然區域作出直接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的貢獻,并服從予相對較完善的管理體系。因此,生態旅游較比傳統旅游方式更符合現代社會的要求。
(二)生態旅游發展現狀
1.發達地區的生態旅游現狀
生態旅游從出現開始就以迅猛的速度在世界各國和地區廣泛的傳播。特別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日本,西班牙,法國,瑞士等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的旅游發達國家,這種以生態旅游為特征的觀光、探險、等形式更為流行。
在歐洲或是北美等經濟比較發達,旅游資源十分豐富的地區,人們休閑度假時間非常多,各國境內建立了超過3000座自然保護區或者森林公園,大多數國家的生態旅游的收入已經占到國內旅游收入的60%甚至更多,并且對景區實行了嚴格的管理措施,防止生態被破壞。
2.欠發達地區的生態旅游現狀
從世界范圍看,生態旅游的客源地主要集中于歐美以及亞太地區的經濟發達國家,而生態旅游的接待地區則大多屬于經濟相對比較落后的發展中國家,集中于非洲,南美洲以及亞洲部分地區。這些地區仍然保留了較為原始的自然風貌,并且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但是有些地區政府出于經濟考慮,沒能好好保持原始風貌,甚至為了迎合消費市場以破壞為代價來提高經濟發展,從整體來說,生態旅游也在這些國家普及開來,政府為了保持原生態的自然風貌也加大了監管力度。
二、生態旅游的環境教育問題
生態旅游所倡導的就是旅游者通過對生態環境的認識與了解,提高對環境保護和生態旅游的知識,使之成為一種良好的素質,并通過自身了解更加廣泛的宣傳。生態旅游要求旅游者擁有良好的素養,這需要社會對旅游者教育的提高來達到,所以對旅游者的環境教育就顯得迫在眉睫。
(一)生態旅游的環境問題
1.盲目開發生態旅游資源
開發商與政府在開發之前缺少對生態環境進行正確評估、論證與規劃,不經仔細考慮就盲目對景區進行開發。為了短期之內見到顯著的經濟效益,而不顧景區長遠發展需要,肆意破壞生態資源,導致很多不可再生的旅游資源被浪費,甚至有的景區打出“野生大餐”的招牌來吸引游客,獵殺野生動物,更是造成生物多樣性的失衡的原因之一。
2.肆意破壞風景區生態平衡
伴隨著景區的開發以及大量旅游者的涌入,交通、食宿等等都成為了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為此許多開發商開始修建大型停車場、星級酒店等等,有些開發商只考慮自己的經濟利益,而忽視景區的生態平衡,從而導致景區規劃出現問題,生態平衡遭到破壞。據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對保護區旅游現狀調查顯示:已有22%的自然保護區由于開發旅游而造成被保護對象的嚴重破壞,11%出現旅游資源退化。
3.污染風景區的環境
以四川九寨溝為例,2013年10月2日,由于大量游客涌入景區而造成的交通擁堵,數千名游客滯留景區,造成了“上不去,下不來”的壯觀場景,現場場面十分混亂。這么多的游客,衣食住行全部都要在景區內完成,而相對來說我國國民環保意識較差,每年在景區中所丟棄的垃圾遠遠超過了景區的負荷,可謂是旅游到哪里,生態破壞就到哪里。
(二)生態旅游的教育問題
1.生態旅游的教育與發展不協調
生態旅游無論是在出行的人數,還是旅游者的消費水平,都以較快的速度在增長,而且生態旅游各個景區提供的生態旅游形式、種類也日益豐富多樣。據估算,世界生態旅游年平均增長率為20%一25%,是所有旅游產品中增長最快的。
盡管生態旅游要求旅游者有較高的素質和一定的經濟能力,但有時旅游者并不能真正做到二者兼備,這就需要社會對旅游者的行為規范化,一如上文中所述,由于旅游者的不文明行為導致的資源退化現象比比皆是,可見旅游教育與發展之間存在著極大的差距。
2.加強生態旅游的教育
學術界理論上應統一認識、明確生態旅游概念。生態旅游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旅游,或者說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旅游產品,但一些旅游和生態專家在制定旅游規劃中強調了可持續旅游發展的概念,強調了生態平衡,將生態旅游看作是一種規劃方法,甚至作為旅游業經營管理的一種方法,而無視它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旅游產品。這實際上混淆了生態旅游與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把生態旅游置于一個不很適當的位置,模糊了生態旅游本身的基本概念。
三、開展生態旅游教育的措施
(一)將生態教育普及到基礎教育
將生態教育普及到我國基礎教育當中,是當下急需完成的任務。生態旅游秉承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既滿足當代人的旅游需求同時又不損害滿足下代人旅游的需求,所以我們要加強對每代人的生態環境教育,強化到如同我們日常行為一樣,成為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一種優秀的道德品質,只有擁有這種良好的素質才能從根本上規范我們的旅游行為,減少旅行中不文明行為,提高旅游者的審美品位。
(二)樹立環境道德理念
人們要倡導全社會負起保護環境的道德責任;要對生物和自然界存有公正的言行;要在代際之間公平分配資源和環境;代內要公平分擔環境的權利和義務;要敬畏生命,反對無故傷害生命;要保護地球的生命力和生物的多樣性;要保護、拯救瀕危野生動植物;取利除害要適度;要尊重自然的限度,反對掠奪性開發資
源;要節儉使用自然資源;要倡導適度消費,反對無節制的高消費,崇尚簡約生活,反對奢侈浪費;要參與綠色消費,抵制有害生態環境產品;倡導對環境友好的精神消費。
(三)通過媒體等手段進行廣泛宣傳
通過報紙、旅游雜志、專刊、以及網絡、電視等大眾傳媒有效地向群眾傳達相關旅游知識,提高公眾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并且各省市在每年度導游培訓中要加入相關信息的培訓,讓我們的導游人員在帶領團隊游覽時候通過講解對我們旅游者進行教育,直接的說教和直觀的視覺體驗,往往比傳統的廣告宣傳更有力度,同時導游人員也要擔當起責任,對游覽中游客不文明行為加以制止,并給予適當的勸說,宣傳保護生態環境應從每個公民做起的理念。督促旅游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并從中體驗生態旅游的真正意義。
(四)旅游行政部門加強立法與行政指導
新的旅游法頒布標志我國對旅游行業的進一步管理,其主要方面在于管理旅游者,旅游從業單位,和相關管理部門,對于生態環境方面較少涉及,對于針對環境保護等方面相關配套的法律法規還不是特別完善,對于破壞環境的代價沒有嚴厲的懲罰措施。在國內已經開展旅游活動的自然保護區中,僅有16%定期進行環境監測工作,有的保護區內甚至連一臺必需的監測儀器也沒有。針對景區內監管不力的現象,需要旅游執法部門加派人手和資源力量進行整頓。針對旅游業對環境影響的潛在性、持續性和累積性等特點,制定出一些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補充性規定,如明確規定出哪些區域嚴禁開發,哪些區域可適度開發,以及開放季節,對破壞景區環境的行為如何懲罰等。
(五)使生態教育與市場開發相結合
一味的保護教育不利于生態旅游的開發,但是一味的開發也要注重保護,所以教育的目的在于保護與開發相結合起來,將教育市場化,進而指導開發商的開發規劃在有效地合理范圍之內,開展生態旅游要實現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統一,因為這是生態旅游本身性質所決定的,這也決定了生態旅游教育必須有市場化的傾向。
四、總結
一、生態旅游及生態旅游管理概述
生態旅游的概念最初是IUCN在上世紀80年代初提出的,到1993年才對生態旅游的定義意義確認,生態旅游通常就是指能夠對自然環境予以保護,對當地人民的生活負責的各項旅游活動。具體來說,它就是指能夠為城市居民有效的解決環境惡化帶來的不利影響,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在郊外優良的環境中去保健養生、合家休閑,從而更好的走進自然和了解自然的各種旅游活動,這種旅游活動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對自然環境予以有效的保護。它實際上比較重視的是對于自然景觀的保護,此外它也是可持續發展在旅游行業的一種十分重要的表現。生態旅游管理通常就是指在旅游管理工作中將生態學作為指導科學,對生態旅游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管理。這樣一來就可以在為旅游者提供更加優質的生態旅游產品的同時,也能夠在較長的時間內對生態旅游地區的生物多樣性予以保證,使其可以體現出較強的生態整體性,在審美上也可以充分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生態旅游管理的主要對象就是受到旅游行業發展影響的所有生態系統。在管理的過程中,其最為主要的任務就是要以生態建設為起點,充分合理的去執行國家旅游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同時還要不斷的去協調和平衡生態環境建設和經濟發展當中的沖突,根據實際的發展情況制定適應當前生態旅游行業發展的政策和法規。
二、生態旅游管理的發展現狀及問題
如果站在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律層面去看,生態旅游在工業文明發展后期就已經出現,它也是人們在首次面對資源環境和生態方面的多重危機時所出現的一種新型的旅游形式,在我國生態旅游發展的過程中一般主要是依靠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或者是一些著名的景區、名勝古跡等來支撐和發展。當前我國的生態旅游形式也越來越豐富,呈現出了明顯的多樣化發展趨勢,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在我國的生態旅游管理中依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我們需要對其加以分析和解決。
(一)生態旅游管理意識薄弱,發展思路混亂
我國生態旅游行業發展的過程中,很多地區的相關部門對生態旅游的特點以及屬性等重要的內容都沒有相對科學和準確的認知,存在著非常明顯的片面性,所以當前的發展還處于低水平發展的階段,很多地方政府對自身所具備的資源優勢都不是十分的清楚,對和生態旅游相關的理論知識掌握也不是十分的熟練,在實踐的過程中對很多內容的了解也不夠充分,所以對生態旅游經營的認識也存在著較為明顯的欠缺,從而也就無法保證我國生態旅游健康有序的發展。
(二)旅游資源開發利用方式不科學,規劃不合理
最近幾年,我國的生態旅游成為了旅游行業發展的一個熱點,所以在發展的過程中也給當地帶來了不少的經濟效益。部分地區的政府為了在短期內就能夠實現較高的經濟效益,在生態旅游發展的過程中采取粗放式的開發模式,對當地旅游資源的利用方式也不是十分合理,對資源沒有進行周密科學的規劃,所以也就使得旅游景區整體的布局存在著十分明顯的不合理性,很多資源的功能同,對資源的市場定位較為模糊,甚至完全沒有市場定位,開發的深度不足,提供的產品質量也不是很高,所以也就沒有對資源進行合理充分的利用,這樣也就使得生態旅游作用的發揮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三)專業人才數量欠缺,經營理念滯后
在我國,生態旅游主要有兩大經營主體,一個是國有事業單位,一個是鄉村居民,國有事業單位因為在發展的過程中受計劃經濟的影響比較深,所以其在實際的工作中提供的服務質量不是很好,自身也沒有較強的服務意識。鄉村居民因為自身的素質有限,此外也沒有接受過比較專業的培訓,所以在經營中一直都不能應用比較先進的理念,此外相關部門在人才儲備上也存在著較為明顯的不足,所以在這樣的情況系,旅游產品在設計開發和經營管理等方面一直都得不到改善。
(四)政府監督不力,經營管理規范度較低
我國的旅游市場呈現出了持續走高的狀態,一些地區政府為了能夠更好的保證當前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水平,在對生態旅游開發的過程中沒有進行合理的規劃,政府對這樣的現象也沒有采取有效的監督手段。經營主體自身的競爭意識較差,經營中有很多環節規范性不足。
(五)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薄弱
由于在我國的一些生態旅游景區發展中沒有一個比較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所以在景區建設的過程中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還不是十分的完善,此外在某些景區,生態旅游產品并沒有形成一個較為緊密的產業鏈,有關產業之間的協調溝通出現了問題,這樣也就使得生態旅游的綜合效益無法充分的實現。
三、生態旅游管理發展策略分析
(一)強化生態旅游管理概念的認識,理清發展思路
政府和相關部分一定要在實際的工作中不斷的加強生態旅游相關概念的普及,這樣才能讓經營主體和消費主體對生態旅游的實質予以充分的了解,從而也就可以十分有效的改變傳統生態旅游行業發展過程中的不足,從而也能夠對生態旅游管理理念及其發展的基本規律予以更加科學的認識,在發展的過程中還要對基本的發展思路有較為清晰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有效的促進我國生態旅游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合理開發旅游資源
對生態旅游的開發與管理應從系統、整體的觀點和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出發,合理預測生態系統的負載極限、利用可能性以及持久性等等,從而制定科學、合理、統一的發展規劃。同時緊密結合區域所在的重點依托城市發展目標、發展規劃、相關行業的配套發展,減少在實施中的局限性、盲目性及不必要的損失,因地制宜、協調發展,,實現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大力引進和培養創新型管理人才
在生態旅游開發和管理的過程中,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是不可或缺的資源,如果沒有充足的人才支持,生態旅游很難持續發展下去,所以在這一過程中一定要加大高素質創新型管理人才的培養力度,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提升生態旅游管理的質量和水平。
(四)采用多種方式強化管理,充分發揮政府的監督作用
通過對進入生態旅游區的游客量進行嚴格的控制,并不斷監測人類行為對自然生態的影響,利用專業技術對廢棄物做最小化處理,對水資源節約利用等多種技術手段以達到加強生態旅游區管理的目的。并且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實行自上而下的垂直式管理,通過加強宣傳和教育的力度,提高旅游相關實體對當地生態環境的認識、了解和重視程度,營造濃厚的保護和發展當地生態旅游的氛圍。
(五)強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
政府和相關部門在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根據景區的實際情況以及游客的要求不斷的完善景區內和景區周邊的基礎設施,只有這樣,才能給游客創造更好的環境氛圍,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游客也可以在旅游的過程中真正的感受到生態旅游給自己身心帶來的愉悅,對景區日后的發展也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六)加強立法建設,提升環保意識
我國的生態旅游雖然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好多相關的法律、法規仍然是地方性的規定沒有上升到國家法律的高度,不具備強有力的約束力和強制性,國家相關部分和機構應該加快立法進度,盡快促進生態旅游和生態保護立法進入可操作層面,從而增強環保意識,強化法制觀念,進一步規范生態旅游的發展。
(七)保護當地居民的利益,調動生態旅游發展的積極性
開展生態旅游要以生態學為準則,綜合分析各因素、全面考慮,尤其是在當前我國生態環境問題突出、經濟發展較快的條件下,更應該重視當地群眾對資源的經營權,充分考慮當地社區和居民的利益,增強其當地居民對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認識,從長遠的觀點和戰略的角度來審視自身的生態資源和文化,增強自覺性和自信心,從而更好地調動其發展生態旅游的積極性。
四、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