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11 17:19:4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舞蹈畢業生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教學評估 高校院(系)管理體制 績效管理水平 策略研究
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是提高新建本科院校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是地方高校自身發展的需要,是促進學校改善辦學條件,規范教學管理,增強本科教學實力主動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發展和培養合格的應用型人才的需要。四川文理學院是一所典型的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為提高績效管理水平,將管理重心下移,推行二級績效管理,理順學校與院(系)的管理權責,提升辦學內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使學校管理從靜到動,由細到精地規范高效內部運行機制。
一、以院(系)為中心,促進教研室、教師教學管理運行機制的形成。
院(系)承擔著教學、科研、學科建設等方面的職能,在地方高校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辦學的核心是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提高質量的關鍵是教師,教師的素質體現在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升教師整體教學水平在教學實踐,實踐運行管理在教研室一級基層管理機構。以四川文理學院音樂系為例,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各項指標的具體要求下,音樂系充分發揮教研室的作用,營造出志存高遠、追求卓越、競爭向上的教學氛圍,提高了教師隊伍素質,促進了本科教學質量全面提高。
教研室以活動為載體,開展“內樹信心,外樹形象”活動,增強教師的自信心和責任感,樹立良好師德師風,認真履行教師職責。建立科學規范的管理機制,明確教研室主任崗位職責,規范了《教研室工作手冊》,涵蓋了教研室工作計劃、活動開展、教師備課,教學進度,質量控制和工作總結等檢查,使教學環節常態化。
教研室以團隊建設為中介,開展“向課堂要質量”活動,提高教師整體教學水平。教研室定期開展“老教師上示范課,中年教師上公開課,青年教師創優質課”活動,公開評課,相互探討,在研討與交流中融匯,在法與內容上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切實提升教學水平,確保教育教學質量。
教研室發揮團隊作用,加強教師教改、教研和科研工作,著力提高教師隊伍的科研能力,形成了鋼琴教研室、聲樂教研室、舞蹈教研室、青年教師創新教學團隊、青年教師科研團隊等優秀團隊。聲樂教研室被學校授予“優秀教學團隊”稱號。
二、以專業建設為驅動,促進內涵式發展水平的整體提升。
專業建設是院系績效考核的重點項目之一,根據對院(系)專業建設水平進行考核和評價,加大對新專業建設經費投入力度,同時,還對新專業給予指導,并給新專業適當的優惠政策,切實達到加強新專業建設的目的。以四川文理學院音樂系為例,從2007年來,以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為依托,為適應地方經濟文化建設的需要,緊緊圍繞“強專業、育通才、廣就業”的辦學特色,在師范教育中融入非師范教育,在師范性素質教育基礎上體現社會舞蹈表演專業的個性教育,注重川東巴渠民間音樂的開發和應用研究,貫穿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始終。隨著專業建設的加強,新專業實驗室建設逐步完善,師資隊伍數量和結構趨于合理,支撐課程體系形成,人才培養方案大膽創新,帶動辦學內涵的整體提升。我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探討:
1.緊密聯系專業實際,展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討論,形成科學規范的課程體系。地方高校音樂本科專業由于辦學歷史較短、資金缺乏、師資隊伍素質發展不均衡等客觀原因,普遍存在生源素質較差,課程體系建設基礎薄弱等現象。其教學現狀與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之間存在明顯差異。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切合自身實際制訂了《音樂學專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并展開對本科教學合格評估的核心內容“四個促進”①、“三個基本”②、“兩個突出”③、“一個引導”④的學習討論,反復就專業的培養目標、學生的學習定位、教材的選購、實踐基地的建立以及課程設置的科目、開設的時間、學分安排等內容是否對人才培養方案起到了真正的評價標準和激勵作用進行論證,從而形成既穩定又富地域特色的課程體系,開創人才培養新格局。并將教學計劃中的課程創新為“平臺+模塊”的人才培養模式,分為專業學科課程、專業選修課程、地方特色課程、學生自主課程、藝術實踐課程等。以專業基礎課程為基礎平臺,以專業學科課程為專業平臺,以專業選修課程為專業發展模塊,以地方特色課程為專業特色模塊,以學生自主課程、藝術實踐課程等為實踐教學模塊,實現強化實踐育人,主動服務地方經濟文化建設,為城鄉綜合一體化建設基層、服務社區培養“定崗式”應用型音樂藝術人才。
2.重視教材選用評估,自編教材初顯成效。制定教材選用與評估制度,嚴格教材選用程序,重點選用符合教學大綱要求的教育部推薦、面向21世紀音樂專業教材、自編教材、實用性強和得到師生廣泛認可的教材。在所使用的教材中,師生評價優良的教材達94%。教材編寫也有了較大突破,至2012年教師主編教材3部,主編教學參考書3本。
3.注重隊伍培訓提高,管理水平得到不斷提升。加大對教學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增加教學管理人員培訓、進修、交流、學習的機會,使教學管理人員不斷開闊視野,更新觀念,促進新建應用型高校教學保障體系的研究,學習和借鑒國內外質量保障體系先進理念,并將“教育即服務”的理念貫穿于內部質量保障的各環節,充分體現以育人為本,以學生成才和發展為本,以教師發展為本,改變單一依靠監督檢查進行質量監控的狀況。自覺地把高等教育教學管理理論運用于工作,提高理論水平、業務能力和工作執行力之中。制定了《教學管理文件匯編》、《學生手冊》、《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手冊》等教學方面的規章制度。這些規章制度保證了教學過程的正常運行,效果良好。
4.構建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確保教學質量提高。為確保教學的中心地位,建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主要分為校、院系兩級。校級監控體系包括領導聽課、教學指導委員會、教務處質量科;院系級監控體系為:聽課評課、教學督導小組和教研室。各主要教學環節質量標準明確具體,教學質量監控和評價體系健全,建立教學質量評估制度、專業教師評議制度、學生意見反饋制度、教學督導制度等,不斷完善教學評價體系。同時,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的相關要求,完善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和教師分類管理、分類評價辦法,學生評價、教師互評、領導評價和社會評價相結合,在評價方法的運用上做到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動態評價與靜態評價相結合。對教學評價的結果及時運用于教師職稱評聘、項目申報、評先選優和績效工資分配,激發教師全身心投入教學的工作熱情。
5.學習風氣漸濃,建設效果明顯。通過近年來持續有效的工作,校園學習風氣日漸濃厚,越來越多的學生走進圖書館、實訓室,圖書借閱量增長,自覺到實訓室做練習的學生日益增多,學生遵守校紀校規,學習主動性增強。2007年以來,共有8名學生被評為省優秀大學畢業生,66人被評為校級優秀大學畢業生,168人被評為校級三好學生,6人次獲得國家獎學金,105人次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1055人次獲得國家助學金,350人次獲得學校獎、助學金。應屆本科畢業生報考碩士研究生的報考率和錄取率也呈逐年上升趨勢。
三、以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為目標,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逐步提高。
地方高校本科人才培養定位于應用型人才。改革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地方和社會所需的各類應用型人才,追求現代大學“構建主動適應地方和社會對職業能力需要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內涵,便成了首要工作。制訂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以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為目標,從實踐教學入手,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應用型人才,為學生搭建掌握科學方法和提高實踐動手能力的重要平臺。通過各種藝術表演形式的實訓排練,國際交流、校內外交流表演、畢業專業匯報、藝術創作表演等舞臺實踐,學生熟練掌握了各種專業技能,建立了牢固的文藝建設體系,形成了服務意識,從而達到了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目的。
1.改善實訓場地條件,保證實訓實習時間。為進一步體現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學校制定并實施《關于進一步加強實踐育人工作的實施意見》,依托地域和專業優勢,積極加強與藝術團體合作,引進社會力量,共建共享教育資源,積極探索合作辦學、合作育人模式。通過教學評估,配置了琴房、多媒體教室、舞蹈教室、數碼鋼琴教室、MIDI教室、排練廳、實訓室、音樂廣場等教學場所,從而滿足了音樂學專業學生學習實踐的需要,確保實訓實習的時間。建立穩定的教學實習實踐基地15個,其中,人文藝術合作育人創新基地1個,國際文藝交流中心1個。與四川省交響樂團合作簽訂了“人文藝術合作育人創新基地”協議,在麗江合作打造了一臺具有典型云南民族特色的節目,形成合作培養音樂與舞蹈藝術人才的模式。與地方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合作,加強新課改合作研究和培訓,服務地方基礎教育改革。與此同時,積極向海外拓展合作辦學空間,與俄羅斯皇家芭蕾舞、韓國草堂大學等開展國際合作交流。
2.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將社會實踐納入音樂本科教學計劃,設置2個學分。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主要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辦法,學生參加各種層面的社會實踐活動,均按照學校的有關規定折算成學分,納入課程考核。學校重在引導和鼓勵學生深入農村、企事業、社區、中小學校等,感受社會的發展變化,增強適應社會的能力。每年暑假或集中組織學生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分赴基層,開展文化、藝術活動和幫扶活動;或分散要求學生回家就近開展社會調查,每學年提交社會調查報告;或利用周末深入社區、留守兒童之家、義務演出、關愛留守兒童等活動。院(系)還組織學生參加地方大型文藝演出,發揮當地的文化引領作用,使學生在演出中得到舞臺鍛煉,音樂系參加歷屆大學生藝術節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如舞蹈《大巴山抬工漢》獲全國一等獎;舞蹈《紅色記憶》獲四川省一等獎;舞蹈《麻麻辣俏幺妹》獲四川省二等獎;合唱《紅色歌謠不變調》、《火龍舞之歌》獲四川省二等獎;表演唱《打雙麻窩子送》、《巴山妹子》獲四川省三等獎。
3.規范畢業論文(設計)管理,強化專業綜合訓練。音樂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主要采用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音樂會相結合的方式。各階段要求明確,流程清晰,管理規范,對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的開題、撰寫、指導和答辯等環節均有具體要求,每年舉行優秀畢業論文(設計)答辯觀摩和優秀畢業論文(設計)評選。按規定確定指導教師,明確指導教師工作職責,大部分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選題結合社會實際,來自藝術實踐、實習和社會調查的畢業論文(設計)比例不斷增加。2011屆本科專業畢業生畢業論文(設計)來自實踐環節的比例平均達到了53%。近三屆畢業生有72篇被評選為校級優秀畢業論文(設計)。通過畢業論文(設計)環節的訓練,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職業技能得到了全面鍛煉,達到了培養要求。
四、緊密地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促進辦學定位的逐步明晰。
“服務地方,與地方互動”是對院(系)辦學定位績效考核的基本要求,也是地方本科院校的職責和突破點。近年來,各院(系)積極“找路子”,緊密圍繞地方經濟文化建設,深入開展合作共建活動。四川文理學院音樂系緊緊圍繞學校“立足川東,服務全川,輻射周邊省市”的辦學思路,突出專業特色,培養適應地方經濟建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提出“立足地方,面向基層,服務城鄉經濟文化建設”的辦學定位,狠抓學生職業技能訓練,積極引導學生學用結合、學以致用,提高專業實踐技能,繁榮了地方文化市場,提高了達州市民的文化藝術修養。近年來,獨立承辦的各種類型的演出已有數百場,在達州及周邊縣市形成了良好的社會效應。比如,2008年參加四川省第十屆運動會開幕式“火之歌”;2009年達州市第十屆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現場會文藝演出;2010年參加達州市元九登高節“大巴山民歌會”;2011年獨立承辦“巴國情韻”——紀念李依若誕辰100周年文藝晚會等。多次為“留守兒童基金”舉行募捐公益演出,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過依托地方與服務地方相結合,避免了辦學定位的“大而空”,初步形成了自身的辦學特色。
總之,實施績效管理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院(系)教學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該校實行績效考核以來,取得了一些成效,積累了一定經驗。我們應當把績效管理及考核作為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管理實踐中不斷改進調整,使考核指標更加科學合理、成效考核更加明顯,努力實現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提高。
注釋:
①“四個促進”是指促進教學建設,促進經費投入,促進管理規范,促進質量提高。
②“三個基本”是指教學條件基本達標,教學管理基本規范,教學質量基本保證。
③“兩個突出”是指突出服務地方(行業)經濟和社會發展,突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辦學定位。
④“一個引導”是指引導參評學校構建并逐步完善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形成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的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1]顧南寧,劉茄.基于績效管理的高校二級單位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現代教育管理,2010,(9):67.
[2]王峰,涂寶軍.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院系教學工作目標管理[J].黑龍江教育,2009(10):51.
[3]李寶元.績效管理[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論文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展開,對當前高校舞蹈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國高校舞蹈教育起步較晚,目前在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因此,進一步優化課程結構,加強理論課程建設,成為高校舞蹈教育的一項戰略性任務。
目前,高校舞蹈教育應以怎樣的模式來適應當前的社會需求和學科發展?現代學科與社會需要怎樣的專業人才?為培養這些人才我們應以怎樣的教學方式方法去適應它?諸如此類的問題擺在我們的面前,需要我們去探索和思考。
一、高校舞蹈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高校舞蹈教育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與發達國家相比要晚20多年。在國際上,高校藝術教育通常是包含在綜合性高等院校中,水平越高其藝術教育機制就越健全。由于我國舞蹈教育的歷史原因,造成目前舞蹈教育普遍未完全擺脫中專舞蹈教學模式,它的整體教育體制是中專舞蹈專業學校的演變和延續。教學重點主要放在對學生技能的要求和培養上,追求技能的完善和精湛。事實上,這種教學模式確實也為我國培養出許多優秀的舞蹈人才。如:黃豆豆的跳、轉、翻、騰所展現的令人眩目的難度;劉震的閃、轉、騰、挪所表現的令人驚嘆的輕盈,正是由于他們精湛的舞蹈動作成為了新世紀舞蹈表演技術的典范。但同時也應該看到其中存在的問題:一是多數高校舞蹈教育與中專舞蹈教育之間沒有明顯區別,甚至是中專課程的重復,沒有體現出舞蹈教育的層次性和連續性;二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大多已具備相當的技術能力,進入大學后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專業技能的提高,而更多的是對自身素質的開拓與培養;三是舞蹈教育應擺脫過去遺留下來的師傅帶徒弟的科班教育的模式。隨著對共性素質的日益關注,舞蹈教學應在課程的設置上、教學的理念上、訓練價值的認識等方面根據社會的發展需求進行創新。
優美的舞蹈,矯健的肢體給人以美的享受。但同時,舞蹈訓練周期長,舞臺壽命短,還要面臨肢體易老化的問題。培養一名舞蹈表演人才,從十多歲就要開始學習和訓練基本功,有的年齡甚至更小,年復一年不能間斷。舞蹈是用肢體來表現的藝術,如何能保持專業的持久性,則成為我們在教學中應該注意的重要問題。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學內容結構不應僅限于專業技能,還要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加強對學生創造能力和思維方式的培養。我國當代著名舞蹈家吳曉邦指出:在舞蹈教學中,舞蹈表演教學與舞蹈創作實習幾乎從一開始就是同步進行的。在他看來,表演教學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創造性的人才,而創作實習又必須先“耐心地學習人體動作的基數和簡單的比擬性的組合。”要突破傳統的模仿和口傳身授為主導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二、優化舞蹈課程結構,加強理論課程建設
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難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專業結構脫離社會需求的問題。從表面上看似乎是擴招帶來了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實際上畢業生就業難說明我國高等教育專業結構不符合市場經濟的需要。因此,對于高校舞蹈教育來說,進一步優化專業結構將是一項戰略性的任務。課程的設置是為教學服務的,在舞蹈教育中要開拓專業領域,同時加強理論課程的比重,以便更好地培養具有全面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專業人才。
(一)廣泛開拓專業領域
綜合類大學作為舞蹈教育的一塊陣地擁有得天獨厚的多元化求知環境,這使得舞蹈專業學生能夠在這個大環境中吸收廣闊的、豐富的知識。如何利用好這種氛圍和知識環境,則是當前高校舞蹈教學的一個首要任務。
高校舞蹈專業,擁有一個與舞蹈教育聯系緊密的多重文化氛圍。我們可以充分運用這樣的內部環境,在專業課之外,可以開設美學、文學、哲學、音樂、表演藝術等課程,從而使學生的藝術修養更加全面,專業知識得以從舞蹈領域向其他藝術領域橫向發展。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被廣泛應用,各門專業都離不開高科技與信息產業的支持,舞蹈專業也如此。在課堂中,可以加入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提倡基于互聯網和校園網的多媒體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創造性、主動性的學習環境。例如:多媒體教學課件、錄像機、影碟機、投影儀、幻燈機等設備的使用,使學生學習的途徑更加廣闊和多樣化。俗話說“音樂是舞蹈的靈魂”,好的音樂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可以使學生進入積極的創作欲望中去。開設電腦音樂制作課程,學習音樂創作知識,學生在舞蹈音樂方面可以擁有更加獨立自主的創作空間。
(二)加強理論課程比重
附件2
GDOU-B-11-110
廣東海洋大學
學
生
實
習
日
志
學生姓名
王子心
學號
201712431137
實習課程名稱
舞臺實踐Ⅱ
選課課號
(2018-2019-2)-j2430001x2-243761-1
任課教師姓名
楊秋佳
班級
國標1172
專業
舞蹈編導
學院
中歌藝術學院
起止時間
2019年
03月
04日至
2019年
06
月
21
日
廣
東
海
洋
大
學
教
務
處
制
日期
2019年
5月
04日
第
61
天
共
113天
實習地點
教學大綱中規定的實習教學內容
完成實習任務,完成實習單位布置的各項工作,達到要求。
實習
目的及
要求
通過畢業實習,鍛煉畢業生的舞蹈教學能力。培養行政意識和素養。
任務
完成
情況、
主要
收獲
與
體會
完成任務:完成了兩年的芭蕾課課程學習內容。
收獲與體會:兩年學習芭蕾的經歷,雖然將要結束,但是這將會是人生中很難忘的回憶。芭蕾舞不僅能滿足心靈的需求它更是人生道路中的指南針,指引著駛向人生的更高境界-芭蕾舞不僅讓我看到了一種人生,一種不屑追求夢想奮斗的歷程,我覺得我對理想的追求也應該是這樣的執著,堅持不懈,努力,相信自己的夢想總有實現。
教師
指導
(輔導)
內容
線上線下指導,思想動員、技術指導。
指導方式
線上、線下
指導時長(分鐘)
90分鐘
其它
需說
明的
情況
[關鍵詞]全日制藝術碩士;培養方案;優化改革;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7)10-0022-03
培養方案是指在一定的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思想指導下,按照特定的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以相對穩定的教學內容、課程體系、管理制度和評估方式,實施人才教育過程的綜合。[1]研究生培養方案作為制定研究生培養計劃和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對于保障和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起著基礎性作用。
一、新時期全日制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優化改革的必要性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作為研究生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的主要途徑。為了促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2013年出臺的《教育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深入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的意見》明確要求: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要深入推進培養模式改革,加快完善體制機制,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單位應依據特定職業領域專門人才的知識能力結構和職業素養要求,以及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學習方式,科學制訂培養方案并定期修訂。培養方案應合理設置課程體系和培養環節,加大實踐性課程的比重。鼓勵培養單位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特點和自身優勢,制訂各具特色的培養方案。[2]
為了保證和提高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在國家下發的在職藝術碩士和全日制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的文件基礎上,結合《藝術碩士專業學位基本要求》和目前我國藝術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發展情況,全國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全國藝教指委)組織各專業分委員會委員及院校專家多次討論、征詢意見,完成了指導性培養方案的修訂工作,并于2015年4月下發了《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2015年修訂版)》,要求各培養院校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修訂完善本校的培養方案及實施細則。
作為首批在職藝術碩士培養試點院校之一,南京藝術學院(以下也稱我校)于2009年開始招收并培養全日制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截至目前,我校在音樂、美術、藝術設計、電影、廣播電視、舞蹈6個藝術碩士專業領域招收并培養全日制藝術碩士研究生,在校研究生數近800名。在國家高度重視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新時期,作為具有百年辦學歷史和擁有30多年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實踐經驗的綜合性高等藝術學府,南京藝術學院亟待進一步優化和改革適應新時期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形勢并充分體現學校特色的全日制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二、我校全日制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設置和運行現狀及存在問題
2010年以來,南京藝術學院面向全國招收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包含學術型研究生和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兩類。從專業方向類型上來看,學術型研究生的專業方向又分為理論類和實踐類兩種不同類型。在培養環節的各個方面,學術型研究生中的實踐類專業方向尚未做到與理論類專業方向有明顯的區別,并且其與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中的大部分專業方向重復,這種結構亟待調整。為此,我校早在2013年下半年即開始對招生環節進行了調整:將學術型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下的實踐類研究方向全部調整至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內,同時增加全日制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的招生專業領域。隨著招生環節的結構調整,我校于2014年初也及時啟動了研究生培養方案的全面修訂工作。
(一)設置和運行現狀
1.各專業領域下按照研究方向分別制訂培養方案實施細則。藝術碩士的招生和培養領域分為音樂、美術、藝術設計、電影、廣播電視、舞蹈、戲劇和戲曲8個專業領域,南京藝術學院目前在美術、音樂、電影、廣播電視、藝術設計、舞蹈6個專業領域招收和培養全日制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由于藝術領域的特殊性,無論學術型研究生還是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其招生和培養環節均在專業領域下細分若干研究方向。因此,修訂后的全日制藝術碩士培養方案也遵循了以往的慣例,在各專業領域下分別細分了若干研究方向,并結合各研究方向的培養目標分別制定了培養計劃和課程設置,從而保障了就讀該方向的研究生得到應有的專業和實踐訓練。例如,音樂專業領域下細分了聲樂表演、中國樂器演奏、西方管弦樂器演奏、作曲等研究方向,美術專業領域下細分了油畫、版畫、壁畫、雕塑、中國畫等研究方向,藝術設計專業領域下細分了平面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服裝設計等研究方向。
2.建立了區分度較高的課程體系。修訂后的全日制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設置分為三大類:公共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和選修課(選修課分為專業選修課和公共選修課)。公共基礎課(設置8個學分)包括文藝理論、藝術原理、藝術創作方法研究、外國語;專業必修課(設置20個學分)部分,除了該研究方向的專業主課(專題)之外,還包括4-5門貼合該方向的理論及實踐課程以及1門開放課程,旨在強化藝術碩士生的專業知識學習和專業技能培養;選修課(設置6個學分)分為專業選修課和公共課,專業選修課為該研究方向所屬二級學院內部開始的與該研究方向有關聯的選修課程,公共選修課為跨學院、跨專業領域的選修課程,旨在提高研究生的綜合素質。
3.調整了實踐環節。我校修訂后的全日制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的實踐環節由學年實踐、社會實踐、學術活動和教學實習4個部分組成。特別是針對學年實踐部分,為了突出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實踐性特點,修訂后的培養方案要求在讀期間需進行1-2次藝術實踐展演。并且要求展示作品具有一定的完整性、系統性,能夠充分體現本專業研究方向較高的藝術水準。學年實踐展示均需要進行等級評定,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3]
4.規定了畢業考核環節的具體要求。修訂后的全日制藝術碩士培養方案明確了畢業考核環節包括畢業展演和學位論文2個部分的要求。畢業展演方面,設置了6個學分,對各專業方向的畢業展演作品的形式、內容等作了細化規定,畢業展演合格后,方能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學位論文方面,要求研究生緊密結合自己的專業藝術實踐和藝術創作,根據所學理論知識,結合專業特點,針對自己在專業實踐和創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闡釋,并且允許多樣化的論文形式。此外,培養方案還對各專業方向學位論文的字數作了明確而有區別的規定。[3]
(二)存在的問題
相較于修訂前的培養方案,我校于2014年初啟動并修訂完成的全日制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在課程體系、實踐環節、畢業環節等方面都進行了較大的改革,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1.課程體系和設置有待改進。全國藝教指委下發的《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2015年修訂版)》要求專業必修課應著重提高研究生的專業技能水平、綜合藝術修養,增強研究生理解作品的能力,并且要求學位課程與專業實踐環節占到總學分的60%以上。目前我校在課程體系和設置方面,專業必修課的課程設置上尚不能完全達到指導性培養方案規定的要求,所設置的實踐性課程還不夠多,而其中的1門開放性課程雖然定性為實踐性課程,但是在實際課程教學中落實情況不理想。另外,我校在廣播電視和舞蹈領域下設的各研究方向培養方案中的選修課模塊的學分為6個學分,與指導性培養方案要求不一致。
2.實踐環節有待調整。目前我校規定的實踐環節包括學年實踐、社會實踐、學術活動和教學實習。一方面,“社會實踐”規定的要求較為模糊,且和專業必修課中的“開放性課程”要求雷同;另一方面,對于各專業領域下設的所有研究方向是否都有必要設置“教學實習”這一環節有待商榷。
3.畢業考核環節有待優化。一是我校的培養方案在畢業展演部分設置了6個學分,此做法與全國藝教指委下發的《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2015年修訂版)》要求不一致,亟待改進。二是對畢業展演的具體要求上需進一步規范和細化。三是雖然規定允許多樣化的學位論文形式,但是未對各學位論文的各形式作詳細的規定和撰寫指導,從而會導致實際落實效果大打折扣。
4.藝術實踐的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還很薄弱。2015年下發的指導性培養方案明確規定培養過程應突出專業特點,以實踐為主兼顧理論及內在素質的培養,要積極創造藝術實踐的條件,建立多種形式的實踐基地。但是目前我校的培養方案中未能明確規定和體現藝術實踐條件的提升,校外實踐基地基本沒有。
三、全日制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優化路徑
針對我校全日制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的現狀及存在問題,根據教育部關于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有關文件精神,以全國藝教指委下發的《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2015年修訂版)》為基本依據,同時結合多年來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經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培養方案進行優化改革。
(一)優化課程體系和學分設置
根據全國藝教指委下發的《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2015年修訂版)》要求,藝術碩士學位課程設置分為公共課、專業必修課和選修課。公共課著重提高研究生的總體素質;專業必修課著重提高研究生的專業技能水平;選修課分為專業選修課和一般選修課,著眼于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綜合素質。[4]此外,在選修課的學分設置上,廣播電視和舞蹈領域要求不少于10個學分,其他專業領域要求不少于6個學分。
因此,全日制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課程設置應包括公共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和選修課3個模塊,具體課程名稱和學分設置如下表所示。此外,為保證專業必修課模塊里設置的“開放課程”的教學真正落實到實處,應特別規定其內容主要是與行業相聯合的項目性課程,授課方式可以課堂外為主,具體內容可根據各專業方向特點自行安排。
(二)調整實踐環節
藝術碩士的培養過程要求突出專業特點,以實踐為主,采用課堂講授、技能技巧的個別課與集體訓練及藝術實踐等相結合的培養方式。[4]為強化全日制藝術碩士的實踐訓練,可將目前培養方案實踐環節中原先設置的4個部分調整為學年實踐、藝術實踐和學術活動3個部分。調整后,一方面,“藝術實踐”取代了“社會實踐”,更加符合藝術類專業的特點和要求;另一方面,去掉了“教學實習”部分,避免了和學術型碩士實踐環節設置雷同,也更加符合藝術碩士培養的規律和要求。
(三)改進畢業考核環節
首先,去除“畢業展演”的6個學分設置,與指導性培養方案要求保持一致。其次,進一步細化畢業能力展示要求。畢業能力展示主要體現學位申請人的專業技能水平,具體可采用畢業展演的方式。目前培養方案中部分研究方向的畢業展演要求還較為模糊,可操作性不強,有必要進一步細化標準和要求。再次,針對培養方案允許多樣化的學位論文形式,學校有關部門和二級學院應對允許撰寫的學位論文形式作進一步細化的規定,從而保證藝術碩士畢業生的學位論文水平達到應有的學術水準。
(四)加強實踐基地建設
專業學位碩士的培養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的培養重點是藝術實踐能力。穩定、健康的培養基地有利于切實提高研究生的實踐能力,培養研究生的創新意識;有利于建立起高校與行業、企業的長效合作關系,實現資源的有機整合;有利于深入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5]
針對藝術實踐基地建設落后的局面,我校應積極與校外相關行(企)業聯系,如演藝集團、電視臺、演藝公司、舞蹈團等,為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建立穩定的實踐基地。另外,還可以聘請上述行(企)業中具有豐富藝術實踐經驗的藝術家實際參與到學校全日制藝術碩士的藝術實踐指導工作中來。
四、結語
2010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議通過的《碩士、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總體方案》中提出:到2020年實現中國研究生教育從以培養學術型人才為主轉變為學術型人才和應用型人才培養并重,建立健全碩士、博士專業學位教育宏觀管理與質量保障體系。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蓬勃發展的新時期,南京藝術學院作為具有百年辦學歷史的綜合性高等藝術學府,積極改革和優化全日制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的實施細則,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參 考 文 獻 ]
[1] 肖念,關少化.碩士生培養方案修訂的幾個關鍵點——以北京工業大學教育學碩士生培養方案為例[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2(9):27-30.
[2] 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深入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的意見[EB/OL].(2013-11-04)[2017-02-26].http://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鄄
關鍵詞:應用型院校;音樂專業;培養模式;比較研究
2015年教育部、發展改革委印發的《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中指出:“我國高等教育‘重技重能’時代即將來臨”①。音樂學應用型本科教育是培養適應未來社會文化產業發展所需的專門型應用型人才,制定該專業的教學培養方案,既需要強調音樂學理論基礎,也必須培養其音樂實踐技能,形成理論-實踐結合的教學課程體系。倫敦城市大學是英國一所歷史悠久的高水平應用型公立高校,它始建于1894年,原名北安普頓學院,1966年改為正規大學,在該校逾百年的歷史里,始終在倫敦市中心為莘莘學子提供優質的高等教育。學校下設商科與行政管理、計算機與數學科學、藝術與社會學科、人文學科、社會學及傳媒通訊、旅游管理等學院,其中藝術與社會學科(SchoolofActandSocialSciences)開設了音樂本科專業。學校辦學以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為導向,在培養學生的學術研究能力的同時,注重實踐,積極搭建創業平臺。倫敦城市大學與杰出的專業機構、商業界及工業界都建立了密切的聯系,該校畢業生的就業率也一直排在全英的前列。文章以云南昆明學院和英國倫敦城市大學(CityUniversityofLondon)為例,分別從培養模式、教學方案、專業方向與學制及課程設置等方面進行了比較,并提出了吸取英國應用型高校音樂專業的教育教學模式中優秀合理之處的建議。
一、兩校音樂專業的培養方向及專業、課程設置情況比較
昆明學院音樂專業在本科階段的專業設置上主要依托于音樂教育專業基礎,培養的方向傾向于專業音樂教師和文化企事業單位的相關管理工作,目前下設兩個培養方向,分別為音樂學、舞蹈學,音樂學以音樂教育為主,教學模塊設置分為通識課程模塊、專業課程模塊、實踐實習模塊。學院設置了部分通用選修課程,但大部分教學模塊為必修課程。音樂專業學制為期四年,學生一共要修夠195個學分,且通過畢業展演評審以及畢業設計論文合格后才能授予學士學位。通識課程模塊主要包括政治、英語、計算機、以及體育、思想等公共課程。公共課程模塊會在第一、第二學年內完成,學生應修學分38.5個;音樂專業基礎課程模塊有視唱練耳、多聲部音樂分析、以及藝術概論、外國民族音樂等專業基礎課,一般貫穿在四年完成,部分課程第二至第三學年完成,該模塊學生應修學分為41個;專業課程模塊包括聲樂、舞蹈、鍵盤三個部分,一般貫穿在第一學年到第四學年的完成,此必修環節的學分為32個;集中實踐模塊主要包括畢業展演,畢業實習以及畢業設計等環節。其中,畢業展演安排在第四學年第一學期,畢業設計安排在第四學年第二學期,該模塊應修學分為37個。倫敦城市大學在專業設置上相對寬泛些,培養的方向有專業音樂演員、專業音樂教師、作曲家,音樂管理人才等,下設的培養方向,分別為音樂表演、音樂研究、音樂學、音樂管理、音樂編排等。音樂專業學制通常為三年,培養方案設置較為獨特,每一學年分為二個學期,每門課程的學分分數較大,會有15學分或30學分。第一學年的第一學期課程主要有藝術概論、音樂的構成、音樂鑒賞與評論等;第二學期設置有個人職業規劃、音樂專業課程、排演等。第一學年的學分至少要達到170個。第二學年第一學期的課程主要有音樂作品與分析、音樂表演等;第二學期學生可從專業拓展出的很多個小模塊中選出幾個模塊學習,包括發聲技巧、錄音技術、教育原理等,第二學年的學分至少要達到140個。第三學年為實習實踐學年,學生會被要求去企業或者周邊學校進行實習,實習為學生提供了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的機會,增加工作經驗。實習的公司通常會向優秀學生提供贊助,以資助其完成學校剩余時間的學習。同時關于畢業評估的標準,學生可以自主選擇畢業論文或實踐項目。導師將根據教學模塊的區別,使用不同的評估方式。但都要求學生認真閱讀參考文獻,并有獨立的主題和觀點以及邏輯性的思維。
二、專業培養方式比較
昆明學院音樂學院本科階段學習年限為4年,在學生培養方向上,昆明學院在轉型應用型高校后遵循“寬口徑,厚基礎”的培養原則。專業培養主要面向高校及中小學音樂教師、文化產業相關領域企事業單位工作的復合型高素質音樂人才。特別注重培養學生從事聲樂及舞蹈教學、企事業單位藝術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專業技能,充分滿足本地區精神文明建設對文化領域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學生在大一大二學習階段所學習的課程以通識課程為主,而后兩年是以專業主干課程為主。主干課程有聲樂、舞蹈、合唱與指揮、鍵盤、作品分析、藝術概論、樂理與視唱練耳、中國音樂史與名作賞析、外國民族音樂。倫敦城市大學的音樂本科專業積極培養學生的音樂理論基礎和音樂表演等實踐能力,以保障其畢業后能勝任在學校、劇團或企業單位的工作。該專業提供了專業發展方向的多樣性選擇,學生能夠探索更加廣闊的領域,并得以提高全面的實踐技能。學生在經歷三年的學習后,將能夠獲得與多個音樂相關的行業求職所需要的技能和經驗。第一學年的專業培養目標:開設與專業相關的基礎課,注重音樂理論知識的傳授和學術能力的培養,同時通過排演與實踐,學生的專業技能得到提高。倫敦城市大學分學期課程設置情況第二學年的專業培養目標:開設專業課程,課程逐漸趨向于“專”和“深”,通過學習專業必修課與選修課,重點發展學生的專業能力。第三學年的專業培養目標:除了音樂表演是必修的模塊,學生將被監督完成論文、作曲、音樂表演任選至少一項的必修模塊,以及選修模塊中的課程。在第二學年到第三學年,學生們會參加為期數周的工作實習,增強工作體驗和現實經驗。學校與杰出的專業機構、BBC電視臺、歌劇院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學生將獲得更多實際經驗,也可申請去國外學習,探索全新的文化和藝術形式。整個本科學習中都貫穿了個人職業規劃課程,可見該校對學生就業與職業規劃的高度重視,通過規劃引導學生正確定位,以提高學生就業所需的競爭力和適應性,促進學生實現充分就業。
三、比較小結
英國高校音樂人才培養較我國要少一年,年限更短。然而,英國高校本科階段對音樂人才注重理論修養培養的同時更加注重實踐化操作技能的培養。當然,英國發達的商業藝術文化,也給了學生更多參與校外專業實踐的機會。從音樂人才就業的領域看,中英兩個國家差別不大,但學生所處的培養環境以及培養模式不同,對其綜合素質與能力的發展起了決定性的左右。
四、結論與建議
1、倫敦城市大學總體來說學制短,制度較靈活,課程比較偏重實際應用。也比較注重對學生音樂專業理論知識的教育,從第一學年開始就學習專業基礎課,學生專業學習起步早,所修學分也基本是本專業的主干課程;此外師生比例合理,能夠保證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充分溝通;音樂專業還有一些相近或相似的專業可供學生兼修,比如聲音與環境、音樂管理、錄音技術等,通過專業組合多元化,讓學生的專業能力橫向得以擴展,能力更為復合。建議我國高校根據專業領域特點進行課程設置,基礎公共課或者公共選修課,可以與專業課適度結合,根據專業特點進行課程設計,同時擴大專業組合,提供更寬的知識選擇面。2、昆明學院按照中國標準的四年制本科培養方案,其基礎課程科目設置較多,學分小且分散,課程設置模式與中國其它同類型院校較為類似。其公共課程分布在第一和第二學年,學生需要從第二學年開始學習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則要到第三學年才大量接觸。課程劃分過細和學分設置分散,并不利于學生對專業課程的理解和學習,建議適當壓縮公共課程學分,將部分課程集中進行教學,并增加實踐教學環節的學分。3、英國大學的音樂等藝術類教育既注重學生理論修養的培養,也注重啟發式教學,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團隊協作精神,以及善于分析及實際研究和解決問題的技能,為其參加工作奠定良好基礎。總體來看,應用型高校的音樂專業畢業生應該要能滿足學校、企事業等用人單位的需求,既要懂理論、又要有很強的實踐操作或者表演能力。我國當前應用型高校音樂人才的實踐能力、實際操作技能還有些薄弱。學校應更多的培養學生實踐技能,與地方文化企事業單位建立緊密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同時,高校可以提供培訓課程,引導學生主動進行實踐,讓學生更好地明確實踐的目的性,并通過實踐來快速提高應用技能,與工作接軌。
[參考文獻]
[1]潘懋元.什么是應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
[2]陳小虎.“應用型本科教育”:內涵解析及其人才培養體系構建[J].江蘇高教,2008.
[3]張金泰.英國高等教育歷史現狀.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5.
關鍵詞:舞蹈學本科培養目標人才規格
隨著中國經濟、文化飛速發展,舞蹈藝術出現了欣欣向榮的發展景象。從北京舞蹈學院、中央民族大學到各省市藝術院校、綜合院校都開設不同規模的舞蹈學本科。而且辦學方式逐漸走向市場化運作,招生人數有增無減。在此過程中,明確人才培養目標、人才規格凸顯出重要意義,關系到教學怎樣達標、人才能否合格的問題。
一、高師舞蹈學本科人才培養目標與人才規格的總體內涵
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具有為國家富強、民族昌盛而奮斗的志向和責任感,立志做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艱苦奮斗、團結協作、遵紀守法、敬業樂道、勇于開拓創新。
2、具備人文精神、科學精神、現代教育觀和藝術觀,掌握完整的舞蹈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對學科前沿和發展動態有所了解,有較寬的知識面,在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上達到“一專多能”。
3、基本掌握一門外國語和計算機應用技能,達規定的等級要求。
4、接受必要的國防教育和軍事訓練,掌握健體強身的科學方法,具有一定的體育和軍事基本知識。
二、課程設置和評價機制是人才培養目標與人才規格的重要內容
1、課程設置
對于本科教學而言,學士學位課程是第一位的,它在人才培養目標與人才規格方面起到瓶頸的作用。通過系統的學位課程學習,學生應掌握舞蹈學的基本原理、舞蹈教育理論,獲得從事學校舞蹈教育所必備的演示能力以及初步的舞蹈研究能力。以下粗列幾門學士學位課程。
芭蕾基本功訓練課主要進行地面練習、扶把練習、中間練習、跳躍練習、旋轉練習、技術技巧練習,主要為學生學好民間、身韻、排練等專業課服務,適合全程開設。學生將從中獲得扎實的舞蹈基本功,具備從事舞蹈教學和舞蹈演出的基本能力。
中國民族民間舞課以藏族舞、傣族舞、蒙族、彝族舞、朝鮮族舞、維族舞、秧歌、花鼓燈、云南花燈等代表性的民族民間舞為主要授課內容。旨在掌握各類民族民間舞的表演風格和特點,毫不混淆地表演出各類民間舞的律動,獲得較強的辨析能力、示范能力和舞蹈表現力。這門課程也應該全程開設。
中國古典舞身韻課以元素訓練(提、沉、沖、靠、擰、傾、曲、圓)、步伐訓練、技巧訓練、短句訓練、表演性組合訓練為主。目的是掌握中國古典舞特有的手、眼、身、法、步、形、神、動、靜、剛、柔、氣息協調一致的運動審美規律,了解中國古典舞蹈的神韻所在,增強身體進一步的開放和表現能力。二年級開設這門課程,既可以服務于其它專業課程,也為學生以后從事教學工作培養下完整的示范和表演能力。
劇目排練課選取單、雙、三人舞、群舞等優秀舞蹈劇目為教學內容,于二、三年級全年開設。要求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具有一定難度和不同角色的舞蹈藝術形象,增強舞蹈表現意識,提高藝術修養和舞蹈語匯的表達能力。
舞蹈編導課主要是理論與實踐交叉,于三年級全年開設。要求學生系統掌握編導理論知識,能大膽的進行創新,使其具有一定的編創能力,能勝任中、小學等舞蹈教學演出和一些群眾輔導和編排工作。
中外舞蹈史綱以中外古代舞蹈史、近現代舞蹈史為基本內容。在二年級全年開設,加強對中外各少數民族舞和文化的介紹,簡介外國舞蹈的文化歷史脈絡,使學生了解中外舞蹈史,深刻理解舞蹈藝術的真諦,樹立起正確的舞蹈歷史觀,并能學以致用。
藝術概論是一門概要地、系統地闡述藝術理論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的課程。學習這門課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藝術實踐和理論積累,適宜在三年級開設。其宗旨是全面掌握舞蹈的基礎理論,能夠從一個較高的層次上,學會從文化的角度去認識舞蹈和感受舞蹈、研究舞蹈;了解舞蹈藝術的基本特征,各種不同風格的舞種、流派及舞蹈的基本創作原理;學以致用,分析和解決舞蹈藝術實踐中出現的一些現象和問題,使學生藝術欣賞能力、表演創作能力進人更高的層次。
基礎樂理與視唱練耳課是一門系統發展音樂聽覺的課程。懂得基礎樂理,才便于深入學習音樂。視唱訓練學生的讀譜能力,培養學生的節奏感、音準和音樂感。練耳發展音樂聽覺及記憶力,使學生能辨別音的高低、長短、音色、節拍、節奏和調式、調性。學完本課程后,學生應達到一個中等學校音樂教師所必備的視譜、聽音能力。
除此之外,還應該開設中國民族舞蹈文化、舞蹈解剖學、舞臺化妝藝術、自娛性舞蹈、地方特色代表性舞蹈組合等課程。各校專業課程設置過程中既要體現辦學特色,又要與教育部頒發的有關文件精神保持一致。至于師范性問題,在當代有著更深刻的內涵,可以不斷探討。但是,至少要在第六個學期安排兩周左右的教育見習,第七學期安排六周左右的教育實習,并且與藝術實踐(采風或者舞臺表演)相互交叉進行。
2、專業素質評價機制
從微觀上,每一門必修、選修、限修等課程,無論期中、學期末考核,都必須制定完善科學的評價標準。比如
科目評分標準(總分:100分)備注
芭蕾基本功訓練
一、基本完成動作元素,30分。
二、準確把握節奏、規范地完成動作元素,30分。三、在標準一、二的基礎上,肢體具有較強的表現力,40分。技能
編導常識與舞蹈賞析一、能夠自己自編結構完整的教學訓練組合或者簡單劇目,30分。二、能夠基本把握教師的意圖以及舞蹈音樂的情緒以及結構,動作元素發展具有一定主題性并有較合理的舞臺調度,30分。三、在標準一、二的基礎上,所編導劇目較有創意以及較高的思想性以及表現力,40分理論與技能
其他專業課程均有如上所示類似的評分標準。
從宏觀上,畢業生要獲得學士學位必須有具體的要求。比如1、本專業學制為四年,最低畢業學分145學分。2、學生凡按照教學計劃要求,完成本專業教學計劃規定的必修課和選修課,總學分150學分(包含公共必修課學分51學分、專業必修課學分80學分、專業限選課學分10學分、專業任選課學分最低4學分),并完成生產勞動、軍事訓練、專業教育實習、專業綜合實習、畢業論文等教學環節,且外語、德、智、體合格,準予畢業。經學校學位委員會審核確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規定者,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三、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具體措施
1、完善課程建設。進一步夯實專業基礎課和專業主干課,突出專業基礎課的能力特點。增設專業選修課,按照舞蹈學教學計劃的要求開出必修課程和專業選修課程。
2、改革教學內容。教學內容不求知識體系的完整性,而要從學習者的角度按照學習規律進行調整,重點是能力的形成,明確每一門課程應該達到的具體能力,各課程群應該形成的能力單元,注重學習能力、學習策略、自我發展能力的形成。
3、改革教學方法。大力推進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改變過去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開展以任務為中心的教學活動,在加強基礎訓練的同時,采用啟發式、討論式、發現式和研究式的教學方法。
4、努力創建學習型的教師隊伍。促使全體教師把教書與學習相結合,樹立全員學習、全程學習、團隊學習和終身學習的理念,創造多渠道交流探討的機會,建立學習制度及學習共享系統。
5、教書與科研相結合,大力推進校本教師行動研究。鼓勵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反思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能力,解決教學工作中的真實問題。多搞科研,盡量把教學問題列為科研課題。
6、建立導師制度。給學生配備導師,對學生的學習、品德和生活等方面進行個別指導和培養,努力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
7、加強形成性評價,實施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監控。教師對學生的課堂表現、課外活動參與、作業完成情況、平時測驗成績記錄在案。
8、完善終結性評價,實現考核手段多樣化。考試采用表演式技能考試、筆試、讀書報告、課程論文等多種形式,把能力培養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9、開展特色活動,發展學生能力。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創造藝術實踐的機會,鍛煉學生的工作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合作能力、組織能力。
目前,音樂撰寫的畢業論文,問題很多,離“學術規范”很遠。其中,抄襲、剽竊現象是最為突出問題。主要表現是:或抄襲音樂老師的文章;或抄襲音樂名家權威的文章;或抄襲外國音樂家的文章;或抄襲一般音樂作者的文章。其抄襲的方式多樣,有的是東拼西湊,有的干脆從網上下載,改名換姓。
音樂本科畢業論文抄襲、剽竊現象為何如此嚴重?許多專家教授都曾論述,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先天文化基礎不牢”。音樂專業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不高,他們被錄取時,文化分數低于其它專業很多。而“論文寫作是一種綜合的腦力勞動”,撰寫論文“實際上是作者思想、觀念、知識、修養和語言文字能力的全面體現”。
[1]“他們最應該補習的東西是文化。” 〔2〕
音樂專業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有些“先天”不足。他們從小用大量的時間接受音樂技能訓練,文化知識的學習以及文字表達能力的培養自然要受到一定影響。[1]因此,撰寫畢業論文困難較大。“論文是人類用語言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的最方便、最好的一種載體。”〔3〕“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首先應該能清晰明白寫作,表達自己的思想。他們現在還不習慣人應該有自己的思想,不知道學術思想從哪里來。” 〔2〕
(二)“后期訓練不夠”。開設相關的課程很少,音樂專業開設此課程更少。他們在撰寫畢業生論文之前沒有受此教育,沒有進行寫作音樂論文規范化的系統訓練。鄭州大學教授郭英劍說:“不客氣地講,我們的大學生,甚至研究生,沒有能夠受到良好的學術規范教育”。[3]因而,直接導致音樂專業寫作訓練的不足、學術規范意識的缺乏。中央音樂學院鐘子林教授認為:“對音樂系來說,應該把論文寫作規范作為一項教學的重要內容”[3] 例如,音樂專業學生不通曉論文寫作的技術規范。有位學生的論文題目是《源遠流長的古箏史》,其內容摘要:“憑著自己對古箏的興趣和愛好,以及大學四年所學到相關音樂知識,使我對古箏的學習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寫成此文。”顯然,這位音樂專業學生不會寫“內容摘要”。
音樂專業本科畢業生,是未來音樂學科研究隊伍的后備力量。然而,我們目前卻沒有加強對他們的科學道德教育、沒有制定防止學術失范的根本措施;沒有教育音樂大學生,充分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是從事學術研究者所應具有的最起碼的道德;也沒有組織他們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樹立法制觀念。
(三)“部分專業教師對此缺乏足夠的重視。”教師是學生的榜樣,其一言一行、思維方式、指導思想都會對學生的價值判斷產生影響。而專業教師中重技術、輕學術的思想也會對使學生不重視畢業論文寫作的重要原因之一。音樂專業的特殊性質要求對其所學專業投入大量精力和時間;而對其教學及工作的評價也由其技術水平的高低來決定 ,至使教師產生技術至上的思想。“作為大學教師,要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和人格力量感染學生,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學術道德。”“如果一個教師在學術道德上不能為人師表,那他怎么可能傳道授業解惑呢?所以,教師決不能在學術人格、道德操守上把自己降為普通人”。[3]
一句話,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最終導致音樂專業學生不知該怎樣入手撰寫畢業論文,不知做學問的方法。
二、
“音樂學是一門專業技能,要從事這門職業,必須掌握學科術語以及寫作技
巧,對音樂學提出看法。這種看法必須就學科規定的內容用學科接受的寫作方式表達出來。”〔2〕
音樂畢業論文寫作的目的,要在畢業之前受到科學研究工作各環節的初步訓
練。在教師指導下,運用所學知識和基本理論,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科研實踐訓練。怎樣達到這一目的?
筆者認為:綜述訓練方法是有效訓練音樂大學生撰寫畢業論文的方法,能夠
達到這一目的。
其實,西方國家的大學音樂教育,早已注意這一問題。“在西方國家學習音
樂,首先要學習的課程是文獻書目與研究方法。這門課程的教師會告訴學生各種有關書籍文獻、圖書館分類和查找方法等等必要的資料收集手段。”“在學期末課程結束時,教師一般要求學生做研究狀況綜述,就某一個題目總結有關數據,明白前人做了什么,自己可以做什么。”〔2〕
何謂“綜述訓練方法”?是指根據論文寫作規律,在專業教師指導下,通過
學生根據已掌握的專業理論知識,每年圍繞音樂某一選題,一開始就學習將大量分散的有關本選題的音樂文獻,通過各種檢索方法收集整理;一開始就學習廣泛綜合、歸納前人音樂文獻數據中有實用價值、有見解的新材料的方法;一開始就學習具體分析有關本選題音樂文獻的異同點,并學會述評、闡明自己的觀點。“綜”即收集百家之言,綜合分析整理;“述”即結合學生在專業學習過程中形成的觀點和藝術實踐經驗對文獻的觀點、結論進行敘述和評論。每篇以綜述文體撰寫的學年論文,字數要求在3000字以上。經過2至3篇的“綜述訓練”,再撰寫畢業論文。當然,優秀的綜述文章也可以作為畢業論文。這種訓練要求具備以下特征:
(一)連續性。從大學一年級開始綜述訓練,連續不斷,直到大學四年級完
成撰寫畢業論文。這樣,將音樂本科畢業論文由一次性寫作變為“四年性”論文寫作過程。從“綜述訓練”到論文寫作,是一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練筆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完成論文寫作的所有環節,最后撰寫出高質量的畢業論文通過答辯。
(二)同步性。音樂專業學生撰寫綜述與專業理論課的學習、公共課的學習
同步進行,有機結合,其知識結構同步擴大,學問同步積累,到撰寫畢業論文時必能很快進入研究狀態。因為在這期間,他們學習《哲學》《法律》《教育學》《心理學》和專業理論等課程,通過綜述訓練的不斷思索,已經積累相關知識,感悟必出。
“綜述訓練”為本科畢業學位論文的寫作選題打下基礎。學生選擇畢業論
文課題,總要做到兩個結合:一是與專業理論課結合,二是與已撰寫過的綜述訓練內容結合。河南大學音樂教育2000級于捷在大三時曾撰寫學年論文《音樂治療學綜述》,她的畢業論文《現代音樂治療學管窺》就是在綜述基礎上完成的。此論文被評為優秀論文,收入《河南大學學術論文集》(2004)印刷出版。
(三)實踐性。堅持多寫綜述,實踐再實踐,是掌握撰寫論文和做學問的基
本途徑。在實踐中學習撰寫綜述,在實踐中提高撰寫綜述的水平。
(四)全員性。要求所有音樂專業本科學生參加“綜述訓練”、所有專業教
師參加指導,教學管理人員進行宏觀管理。
“綜述訓練”離不開專業教師指導。有誰來組織實施“綜述訓練”?筆者
認為:由的二級學院組織,以音樂專業理論教師為主、音樂專業技能課教師為輔,并有教學管理人員參加的隊伍,具體指導學生進行綜述訓練。在教學計劃“畢業
論文寫作”中,應有所體現這一方案。其指導形式,或專業理論任課教師通過課堂組織;或專業技能課教師單獨指導。
三、
綜述訓練方法的步驟:
(一)選題:一是專業教師結合本課程的教學規定題目。例如,河南大學
藝術學院班一講師在講授《中國傳統音樂概論》中,為學生學年論文規定的選題范圍限定在《中國傳統音樂綜述》。這樣,學生可選其中一章題目綜述,也可選所有章綜述。學生結合所學課程的內容撰寫綜述,有可能做到綜中有述,述中有綜;既不是純碎的音樂文獻堆砌,也不是專業教材的簡單重復,而是專業知識的升化與掌握。二是學生結合自己主修課程選題。一般要選較小的題目,文獻資料的來源有保證。如果選題太大,不易掌握。例如有的學生選題是《小提琴的發展史研究綜述》、《世界舞蹈藝術的發展歷程研究綜述》,這類選題偏大,難以承載,不能完成。如果沒有圍繞已掌握的專業知識選題,學生則對要綜述的內容不能形成自己的論斷。“綜述的題目越具體、明確,搜集音樂文獻越容易,寫作范圍越清楚,因而也越容易把綜述的“焦點”寫深寫透。”〔4〕提倡“小題大作”,而不提倡“大題小作”。
(二)收集音樂文獻。
“綜述訓練方法”的基礎是檢索音樂文獻。歐美許多國家,“大學里導師們
對學生的論文寫作指導,一開始便是如何使用圖書館數據。”〔5〕音樂專業學生沒有掌握音樂文獻及其檢索知識,也就沒有檢索音樂文獻的能力,在撰寫論文之前,對有關課題前人的研究成果不了解,也是抄襲、剽竊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當他們具備了檢索音樂文獻的能力,不但有利于在有限的時間內,確立重點需要閱讀與研究的論文論著;有利于確立資料收集的范圍與相關研究的意向,避免研究課題重復;而且也能從根源上杜絕抄襲、剽竊現象的發生。
首先,音樂專業學生要認識音樂文獻的特性。音樂文獻既有理論論著、樂譜,更有載體形式不同的有聲音樂作品(單聲道唱片、立體聲唱片、激光唱片、激光視盤、錄音慈帶、錄像磁帶等等);音樂文獻具有語言文字和非語言文字特征。〔6〕
其次,音樂專業學生要熟悉音樂工具書,掌握傳統的檢索方法,到學校圖書
館、院(系)資料室查找音樂文獻。在西方進行音樂研究,其快捷方式是辭典和百科全書。“在這些工具書里,我們可以找到基本事實,某一個術語的準確解釋,以及該詞條所涉及內容的簡要概括。”〔2〕音樂工具書是在已有的大量音樂圖書數據基礎上,廣泛搜集音樂范圍的知識材料,按照一定方式加以編排,為人們提供音樂基本知識和數據線索的一種特殊類型的圖書。常見的主要有音樂文獻目錄、百科全書、音樂年鑒、圖錄等。還可利用音樂期刊查找,效果不錯。它分理論和樂譜兩類。理論有《人民音樂》《中國音樂學》《音樂研究》等,以評論音樂為主;《中央音樂學院學報》《音樂藝術》《星海音樂學院學報》《黃鍾》《樂府新聲》《交響》《音樂探索》等,以音樂理論研究為主,以其學術性見長。曲譜有《音樂創作》、《音樂生活》、《音樂天地》、《歌曲》、《通俗歌曲》、《祁連歌聲》、《廣播歌選》等,以刊載不同體裁的音樂新作為主。〔7〕音樂專業學生可查館藏音樂期刊目錄或館藏音樂期刊篇目索引,就可獲得有關資料。
再次,面對浩如煙海的網絡信息,音樂專業學生要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檢索
方法,熟悉主要網站及網址,上網查找。(1)雅虎(http:.cn)。其按主題分為14類,音樂專業學生點擊“娛樂”類目下的“音樂”,即能獲得各類
音樂相關信息;若點擊“參考數據”類目下的“圖書館”,又可以查到聯網的音樂圖書館的文獻信息。(2)中國期刊網(.cn)等.。
(三)做讀書筆記和卡片。這是很關鍵的一步,目的是獲得本選題有用的音
樂文獻。首先“確定摘錄項目:包括參考文獻著錄項的作者、論文題目或書名、刊物名稱或出版社名稱、年、卷、期”〔4〕等。其次確定摘錄內容:重點在于寫好摘要,適當摘錄正文內容等。再次將卡片“分類、歸入提綱、標號:根據摘錄卡片的內容進行初步分類”,〔4〕將相關的、類似的觀點內容分別歸類;對結論不一致的音樂文獻,要學會對比分析,按已掌握的專業知識做出是非的判斷。另外,在這一過程中,應將自己的心得、感受、思想火花記錄在卡片上 備用。
(四)草擬提綱:在積累大量讀書筆記和卡片的基礎上,寫出本課題綜述提
綱。通過提綱,將已掌握的音樂文獻組織起來,并串連到本課題研究的問題上。一般可采用“分類綜述”,例如余琛《近年來唐代樂器研究綜述(載《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0年2期)就是分類綜述:“一、打擊樂;二、吹奏樂器;三、弦樂器。”
(五)評判:在概述音樂文獻的基礎上,本課題的研究現狀就浮出水面。這
時,就要評判前人的成果是否有價值、取得哪些成績,尤其要注意分析兩個以上音樂學者不同的學術思想、觀點的異同。在此基礎上,適當闡述自己的意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這樣,“文獻綜述”不是純粹從文獻到文獻的碓砌。
(六)回顧研究與建議:這是最后的步驟。在評判的基礎上,要提出進一步
研究的設想和內容,力爭發前人未發之言,并分析新的研究思路的可行性等。
為便于說明問題,再詳細分析上例:
1、綜述題目:近年來唐代樂器研究綜述(作者:余琛,載《交響——西安
音樂學院學報)
2、前言部分:本文對20世紀50年代以來有關唐代樂器的研究作分類綜述。
3、正文部分(分級分類標題):
(1)打擊樂(再細分各種樂器);(2)吹奏樂器(再細分各種樂器);(3)弦樂器(再細分各種樂器).
4、初步印象:總結全文,提出研究不足。
這篇論文作者至少做卡片85張之上,因為本文引用論文85篇。
音樂專業學生可選其中一類樂器進行綜述研究,例如“弦樂器綜述研究”;
也可先其中一種樂器進行綜述研究,例如“古箏研究綜述”。另外,根據讀書筆記和卡片,可把年限定為“近年來弦樂器綜述研究”、“近年來古箏研究綜述”。
四、
“所謂學術,它包含著這樣兩層意思:一是做學問的方法,二是指應用一
定的方法去認識事物所得到的成果。”〔8〕著名學者王力先生特別強調學會撰寫論文方法的重要性,他說:“研究生的任務不單純是接受知識,而且要進行科研工作。因此,研究生有個重要任務就是寫論文。”“我們現在要求研究生寫論文,就是要他學會科學研究的方法,學會寫論文的方法。”〔9〕顯而易見,綜述訓練方案,對培養學生做學問的方法、養成良好的學術習慣、走向“學術規范”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綜述訓練”為音樂專業畢業學位論文的寫作提供了命題。“在西方,指導
教授和學界人士一看論文的導言就可以判斷論文是否有學術價值,因為導言部分通常會對前人在某一個問題上所做的研究做出回顧和評價,然后以此 作為基礎,提出自己的中心論點,即命題。”〔3〕而我們目前,音樂專業本科學生的畢業論文百分之九十以上沒有這一部分。
(一)“綜述訓練”使學生對前人的學術成果一目了然,熟悉本課題的研究
現狀、進展和困境,避免“重復研究”和“常識研究”。“按照德國學術規范,在大學學習期間,學生們就受到文獻分析訓練:要研究某個問題,先必閱讀歸納有關這個問題的全部文獻,然后再考慮自己能做什么。”〔2〕
(二)“綜述訓練”使學生正確使用引文、注釋等。曲阜師范大學教授楊昌
勇認為:“學術論著注釋和索引的規范化是學術規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7]“西方的學術論文注釋很長,實際上就是一種學術積累和保證學術發展的重要措施。如果不重視這種積累,就為剽竊抄襲制造條件。”〔3〕
(三)“綜述訓練”能夠訓練學生科學的邏輯思維方法,鍛練學生覆蓋專業
知識的能力。分析與綜合是科學的邏輯思維方法,而撰寫綜述文章離不開分析與綜合。只有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才能形成科學規范的寫作思路。
(四)“綜述訓練”能夠鍛練學生查找和積累文獻資料的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學會各種檢索音樂文獻手段和方法;學生做筆記、做分類卡片,為畢業論文積累學問。厚積累,多看書、多搜集、多動手,根深方顯凝重,厚積方能薄發。“抄一本書是剽竊,抄十本書是研究,抄一百本書是學問,抄一千本書是大家。” 〔2〕
五、
在音樂專業畢業論文工作中進行“綜述訓練”,既是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
的培養學生撰寫畢業論文和掌握做學問的方法。但要全面解決培養學生走向學術規范的問題,還應開設相應的課程,“學術規范”教育應成為大學生的一門必修課。其內容包括:音樂文獻、音樂文獻檢索、著作權法、學術論文寫作等。這門課程可稱為《音樂信息文獻綜合檢索與論文寫作》。
在音樂專業開設這門課程,有必要與信息素養教育結合起來。當今,在“美
國,信息素養教育成了討論熱點。”﹝10﹞我國在圖書館界也進行了這方面的研究。圖書館員要在信息素養教育中發揮作用,責無旁貸。
從這門課程內容看,涉及音樂學、法學、圖書館學、情報學、寫作學及計算機應用。要完成這門課程的教學,提倡圖書館員、音樂教師、法學教師、寫作教師、計算機教師等多方合作開課,音樂教師講授音樂文獻部分、法學教師講授著作權法部分、寫作教師講授論文寫作部分、圖書館員講授計算機檢索和手工檢索部分;輔導實習以圖書館員為主,專業教師亦積極參與,與圖書館員密切合作,這樣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在美國,專業教師與圖書館員的合作,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它意味著圖書館員積極走進學科教學的課堂,全面地深層地參與課程;另一方面,它要求教師把信息素質內容納入自己的課程要求,接納并主動尋求圖書館員的幫助與合作,雙方協同進行課程作業活動等的設計師實施乃至評價。這是信息素質教育最基本的合作形式。只有通過它,信息素質教育才能直接惠及全體教育對象。”﹝10﹞美國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參考文獻:
〔1〕蔡際洲.音樂論文的寫作基礎〔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4(1).
〔2〕陳銘道.音樂學——歷史、文獻與寫作〔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
〔3〕程千帆,鞏本棟.貴在創新〔C〕.學術規范讀本.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324.〔〕郭英劍.〔〕楊玉圣.學術腐敗、學術規范與學術倫理——關于學術道德建設的若干問題〔C〕.697.〔〕張國春.近期學術界關于學風問題討論綜述〔C〕.*128.〔〕劉南平.法學博士論文的命題和注釋——簡評我國法學研究的流弊〔C〕.497.〔〕王笛.學術規范與學術批評——談中國問題與西方經驗〔C〕.194頁.
〔4〕黃栩兵.文獻綜述的寫作〔J〕.人民軍醫,2004(4).
〔5〕楊沐.我國音樂學學術論文寫作中的幾個問題〔J〕.音樂研究,1988(4).
〔6〕郭旗.音樂文獻的特性〔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1997(3).
〔7〕童小燕.談音樂期刊文獻的開發利用〔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1995(3)(4).
〔8〕王振鐸主編.編輯學通論〔Z〕.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94頁.
〔9〕葛發智,陳崇銓.學位論文的要求、準備與撰寫能力的自我培育〔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1996(3).
﹝10﹞王樸.為信息素質而合作——來自美國的啟示.大學圖書館學報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