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30 11:30:2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傳統加工工藝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表面變質層;概述;研究;總結
隨著數控機床的廣泛應用,數控機床加工技術得到不斷完善,雖然齒輪加工技術已經取得了不錯的進步,但是面對齒輪加工精度越來越高的要求。傳統的齒輪切削加工工藝,卻在利用硬度較大或者切削難度較高的材料進行齒輪加工時,表現得捉襟見肘。這就給數控機床齒輪加工提出了一個新的完善方向。
一、概述DK7732機床加工的齒輪工藝
(一)傳統機床齒輪加工工藝的缺陷
傳統齒輪加工工藝,將材料進行逐層處理,實現齒輪加工滿足精度要求的目的。廣泛應用于硬度不大、切削難度不高材料齒輪的加工。主要以滾齒和插齒等為代表。傳統齒輪加工工藝雖然基本上可以滿足大多數精度化齒輪制造的要求,但是針對切削難度較大、硬度較高的材料進行齒輪加工時區表現的捉襟見肘。
(二)DK7732機床加工的齒輪研究的背景
傳統齒輪加工工藝,在進行一些特殊齒輪的加工時,為了達到精度要求,往往要將采取粗加工完成的齒輪,進行淬火處理。但是經過淬火處理的齒輪,雖然達到了精度要求,但是在使用想能方面卻遠遠達不到人們的使用要求。面對傳統齒輪加工工藝所處的尷尬境地,人們于是開始將目光瞄向了對DK7732機床加工的齒輪研究上。
(三)概述DK7732機床加工的齒輪
1.DK7732機床優勢
企業要實現生存發展的目的,就要對企業的生產過程進行有效地財務控制。而財務控制中,對生產過程進行成本控制,是實現企業獲得較高經濟利益的捷徑之一。齒輪加工工藝的改革,之所以會選擇DK7732機床,主要是因為DK7732機床本身不但具有制造成本較低的優勢,而且還兼具加工過程中產生的余量較小的優勢,使其成為完善齒輪加工藝的主要研究對象。
2.概述DK7732機床工作原理
DK7732機床,也被成為火花線切割機床,其歸屬為檔次較低的機床類。我們根據DK7732機床的工作原理特點,還可將其稱作高速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之所以這么稱它主要是根據它的工作原理決定的。電火花線切割加工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連續移動的細金屬絲(稱為電極絲)作電極,對工件進行脈沖火花放電蝕除金屬。DK7732機床的電極絲往返運動的周期短,頻率達表現為速度高。DK7732機床電極絲走絲速度,往往在八到十米每秒之間。DK7732機床在加工各種窄縫和微細孔槽方便,表現出加工余量控制良好、加工周期短、加工成本低等優點。雖然DK7732機床在進行齒輪加工時,表現出來很多優勢,但是我們不得不看見的是,走絲度過高,常常導致反向時提供和電極絲抖動的情況發生,這就是DK7732機床加工質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二、基于DK7732機床加工的齒輪表面變質層研究
(一)基于DK7732機床加工的齒輪表面變質層研究背景
雖然DK7732機床,可以根據廠方給出的線切割機床的加工參數,完成多數齒輪產品的加工工作。但是卻不能實現一些對齒輪產品表面有較高要求的加工目的。表面變質層和表面粗糙,是考察點火線切割工件表面質量的主要依據。在進行表面質量考察研究的時候,直觀的表面粗糙測量,因為操作復雜程度不高,所以成為主要研究對象。而針對表面變質層的研究的力度卻不高。
(二)DK7732機床加工的齒輪產生表面變質層的機理
DK7732機床在進行齒輪加工的時候,一些鋼鐵類的工件由于受到高溫作用,而出表面現熔化現象。表面處于熔化階段的鋼鐵類工件,一部分會結晶成高溫鑄造組織,而另一部分則會被工作液排走。結晶成高溫鑄造組織在劇冷的低溫工作液條件下,由于受淬火應力成為淬火組織。表層的高溫也影響了內部金屬,在一定范圍內形成溫度梯度,由外至內分別是:基體金屬、熱影響層、有熔化層,其中熱影響層、有熔化層就是本文討論的表面變質層。
(三)影響DK7732機床加工的齒輪產生表面變質層的因素
1.加工器件本身的因素對DK7732機床加工的齒輪產生表面變質層的影響
經過大量的實驗驗證,還有理論分析我們發現,影響DK7732機床加工的齒輪產生表面變質層的主要因素是,構成加工工件原料的化學成分、加工器件原材料的物理性質等有關,其中加工器件的物理性質主要以散熱性質和傳熱性質為主。
2.加工器件的加工工藝對DK7732機床加工的齒輪產生表面變質層的影響
大量的事實證明,寬度較大的脈沖寬度、較長的放電時間、較大的到哪個脈沖能量、穩定的加工過程的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加工效率。但是表面粗糙的情況和表面變質層的情況均不能達到預期標準。而我們將上面提到的DK7732機床加工參數進行反向處理的時候,器件加工得到的效果截然相反。
(四)表面變質層對DK7732機床加工齒輪質量的影響
1.表面變質層會造成DK7732機床在加工的齒輪的過程中,出現過燒和脫碳情況的產生造成齒輪在加工過程中的缺陷。
2.表面變質層會造成齒輪加工成型后后的性能,出現變化。
3.表面變質層會造成表面缺陷出現在齒輪的使用過程中。
總結
經過對有效提高齒輪加工質量的研究中我們發現:提供充足的冷卻工作液,并提高冷卻的速度是我們提高齒輪加工質量的一個有利方向。同時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電參數以及冷卻介質,也是實現提高齒輪加工質量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張成茂.納米復相陶瓷電火花線切割加工特性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07
[2]劉麗娟.核電機組鑄鋼銑削表面完整性試驗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
中圖分類號: TD40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論文摘要:本文以《機械制造工藝基礎》課程教程的現狀和面臨問題,從提高機械類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出發,根據實際探討了教師在講授過程中從如何改進教學方法與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發展趨勢以及改革措施等方面突破《機械制造工藝基礎》的難點教學。 《機械制造工藝基礎》課程是機械類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涉及面廣,概念性強。與生產實踐關系密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感覺不易掌握,缺乏興趣。為激發學生學習該課程的積極性、主動性,針對該課程目前存在的問題在教學中進行一定的改革嘗試,很好地解決該課程的重點、難點。下面談談自己的教學。
一、分析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和教學體系陳舊。該課程的內容多且相互獨立,學時少,同時有些內容隨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已日顯陳舊;課程內容和課程體系的變化與原有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難以保證在較少學時內完成教學大綱的要求,更別說培養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和創新思維的能力。
2、教學方式陳舊在教學方法上仍采取灌輸式教學,導致學生失去興趣,獲取的信息量較少。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顯然很難培養出具有創新性的高素質的人才。
二、教學應在以下的幾個方面得到突破
1、合理安排課程體系,更新教學內容在設計課程體系時對于一些內容較陳舊的或在其他課程里講過的內容可進行刪減。增加計算機輔助制造內容,使學生接觸到現在化工業生產的新方法、新問題,而成新思路。并且根據電腦在學生中普及率較高的特點,鼓勵、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學習研究。此外在保證掌握有關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前提下,針對各專業的特點,突出重點、提示一般。
2、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重視“緒論”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講好緒論課猶如優秀作者對戲劇的“序幕”和小說的“開頭”。教師“亮相”的好,在學生心中樹立一個先入為主的良好形象,對今后的教學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給學生介紹課程體系,包括毛坯制造工藝、零件切削加工工藝和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制定等三部分內容。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以使學生獲得機械制造的常用工藝方法和零件加工工藝過程及裝配的基礎知識,對機械制造工藝過程形成一個完整的認識,從而增強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的適應性,為達到一專多能打好必要的理論基礎。同時采用啟發式教學以引導、幫助和促進學生對知識的領悟,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意識。如在學習有關鍛壓的內容后,給出一個工程應用中因某一質量不合格的鍛件而造成故障的實例讓學生進行討論,幫助、引導學生從材料的選擇、鍛件的結構以及鍛造工藝等各個方面進行考慮、分析,找出原因,提出解決的方法。這樣,通過啟發式教學,不僅可以鞏固所學過的知識,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學會從多方位,多角度去思考,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變灌輸式教學為方法論教學。將傳統教學中的教學模式,變為師生共同活動的教學方式。在教學的過程中,多開展師生互動,采用“教師引在前、講在后,學生想在前、聽在后”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己思考解決問題;讓學生多開展討論,使學生積極思維,打開思路,同時教師參加討論,對重點、難點處做講解,最后進行總結;也可以安排學生動手實踐,這樣就更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因材施教,教師傳授知識的同時,應注重能力培養。課堂上著重講清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分析重點和難點。簡單的讓學生自學,使學生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得到一定的鍛煉。在自己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后,學生會感覺到成就感,進而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對于學習興趣更濃、能力較強的學生,每個章節均應推薦學習參考書及相應的制造工藝手冊。并介紹手冊的使用方法,這對他們以后從事工程技術應用工作非常有益。
4、重視實踐教學,加強能力培養。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環節,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是專業知識向實踐能力轉化的重要手段。培養既懂專業又會操作的“雙師型“教師是開展實踐教學的前提。這樣的教師才能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為一體,得心應手的將各方面知識融會貫通,最終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在本課程的學習中一般安排兩周左右的實踐教學,實踐教學包括參觀、實習。根據授課內容,將學生帶到實習工場,組織學生參觀,參觀前應布置預習,使學生做到心中有數,參觀時教師引導學生注意觀察機床主體結構、主要部件及作用、傳統系統、刀具、夾具等,并邊操作邊講解,提高感性認識,解決學生的問題。參觀后進行總結。實習的內容有車、銑、刨、磨、鉆等工種,著力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要求學生根據零件圖,讀懂圖樣、制定加工工藝規程、加工零件。訓練學生運用已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產中,讓他們真正感覺到學有所用,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理論課的自覺性,使學生獲得一個完整的機加工過程概念,這樣不僅可以鞏固已學的知識,強化學生的專業思想,也能夠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5、演示法直觀教學。直觀教學是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的有效途徑。在講授過程中,經常適時的演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實物、模型或實物圖片。在教學中靈活運用各種直觀形式,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助于他們對所學知識的領會、理解和鞏固。
6、多媒體形象化教學。利用計算機軟件將教學過程中需要的文本、圖形、圖像、動畫、錄像等多種媒體有機會地組織在一起,替代傳統的粉筆、掛圖、幻燈片和錄像片等。形象生動、直觀易懂、方便快捷。能夠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形象的揭示了復雜的機械制造過程,有效地解決了許多教學中難以講解而又必須理解的問題,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教學效率的提高是傳統教學方式無法比擬的。
三、結束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學內容也在發生變化,這就要求教師自身不斷學習,改革教學內容,與時俱進,大膽創新。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要不斷的用新知識、新技術豐富教學內容,培養出能夠滿足生產一線需求的高素質的職業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石油加工工藝學課程是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重要專業課程之一。該課程的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工程概念,建立工程意識,提高綜合運用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完善與優化石油加工工藝學課程體系與內容,進一步提高課程教學質量與人才培養水平,是各石油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任務與研究課題,需要同行進行長期不懈的探索和努力。我校在原有教學大綱基礎上,增加工程實踐內容,提高學生的工程意識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方式多種化,板書與多媒體結合,引入相關的聲像資料、圖片資料,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授課內容;成績評定中增加文獻撰寫部分及討論部分成績,提高學生查閱、加工文獻及表述能力。
2教材的選定
以林世雄主編的石油煉制工程(第四版)為主,參考侯祥麟主編的中國煉油技術,沈本賢主編的石油煉制工藝學,陳紹洲主編的石油加工工藝學等優秀教材,適當增加石油資源高效利用、清潔燃料生產和石油煉制工業關鍵技術的新發展等新內容,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課程內容,與時俱進,擴大知識范圍,為學生提供更大的學習空間。
3每章增加課后習題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及自我總結能力,每章增加不同類型的課后習題與思考題。包括石油產品有哪些分類及各自用途等基礎性習題;冬天柴油車掛蠟如何處理等與實際生活相關的習題;如何根據油品的特性實現油品的安全管理等與實際生產相關的習題。學生即掌握了基礎知識,又可以運用所學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另外每章結束后要求學生對本章重要知識點進行總結,再相互交流,把握主線,整體思路清晰。
4教學方法改革
4.1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多媒體教學課件以它圖文并茂、動靜結合的表現形式,達到增強了學生對抽象概念、圖形性質和學科定理的理解與感受,從而極大地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石油加工工藝學課程具有專業性強,需要良好的專業知識鋪墊;知識綜合性強,涉及內容廣泛,內容復雜,新工藝技術、新標準繁多;應用性強,理論與實際密切結合等特點,決定了該課程的授課形式必須多樣化,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授課中把新工藝、新標準等以多媒體的形式講授,既直觀、形象、又便于學生了解掌握,節省教師畫圖、畫表的時間,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實現了大容量、高效率的教學。運用視頻將理論與專業實驗、仿真素材等緊密聯系起來,如對實沸點蒸餾先進行理論介紹,再播放視頻,一動一靜,將枯燥的理論以實際過程表現出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課外學習平臺也不斷完善,包括授課視頻、實驗視頻、課件、配套習題、實際問題解決方法等,用現代技術及豐富生動的內容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4.2啟發式與對比式教學相結合為了改變大學生在中學階段養成的被動式、機械式的學習方式,變被動為主動,增加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對知識的渴望與興趣,本課程的講授過程中大量采用啟發式教學。如在講授清潔燃料生產時,先通過圖片了解現在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并給出具體數據,再討論導致的原因。汽車尾氣的排放就是源頭之一,為了改善全球氣候,減少汽車尾氣排放的污染物是當務之急,這就要求提高燃料的質量,即生產清潔的汽油和柴油。應用啟發式教學,從我們切實能體會到的事情出發,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既可以把問題簡單化,又增加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除了啟發式教學外,還并用對比式教學方式,兩者相互補充。如把汽油和柴油進行對比講解,找出異同點,便于學生的理解與掌握。先指出汽油機與柴油機的雖然都是活塞式發動機,工作過程都是由進氣、壓縮、膨脹做功、排氣4個過程構成,但兩者的壓縮比、進入氣缸的氣體、著火方式等不同,所以對燃料的要求不同。汽油和柴油在發動機中燃燒不正常時都會發生爆震,且爆震現象相同,但是產生爆震的原因及時期卻完全不同,兩者用不同的指標來表示其抗爆性,由此得出各自的理想組分。通過對比歸納,內容清晰,層次分明,相似的知識點不易混淆,便于理解與掌握,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4.3小組討論形式進入課堂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會不定期的提出一些與石油相關的問題,鼓勵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期刊、報刊、互聯網、電視等)收集資料進行了解,之后在課堂上進行分組討論,把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結合到我們的生活中,學生積極性較高,課堂氣氛高漲。比如緒論講完之后提出問題:石油與你有多大關系,你一天消耗掉多少石油?在下次課中用部分時間進行分組討論,在激烈的討論中,同學們各抒己見,真正了解到了我們的衣食住行確實離不開石油,但石油又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加工成我們想要的產品呢?有了疑問和好奇心,增強對本課程的興趣。
4.4培養獨立查閱并加工文獻的能力在授課過程中提出幾個比較熱門的課題,如原油價格對國民經濟的影響?煉化企業如何實現清潔燃料的生產?現代煉油工業發展趨勢?中國的能源安全及戰略問題等。學生根據個人興趣,選取某一個課題,獨立查閱文獻并經過整理完成一份報告,提高學生查閱加工文獻的能力,為以后畢業論文奠定良好的基礎,又加深對某一方面的深刻理解。
4.5加強工程意識與理論的聯系石油加工工藝學是一門專業課,除講授理論內容,還引入大量工業生產和科學研究案例,提升學生工程意識與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真正做到理論與工業生產緊密相連。如以遼陽石化加工原油-俄羅斯原油為例,根據原油性質、實沸點蒸餾數據及直餾產品性質,確定加工方案;以遼陽石化550萬t/a常減壓裝置為例,講授常減壓裝置工藝流程、主要設備、直餾產品性質等,運用實測數據進行產品實沸點切割計算,分離精確度計算等;增加解決實際問題的環節,如當某一側線產品出現頭重尾輕的時候應如何調節操作?本專業定期聘請工廠有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到學校進行講課,介紹工廠相關裝置概況、原料及產品、市場需求、主要設備及生產工藝流程、從事化工行業要注意的安全事項等事項,使學生不但有了安全意識,也對實際生產過程有所了解,有利于理論知識的理解,引起學生對自己未來工作的興趣,提高學習動力。專業實驗最能反映專業特色,是與本專業學科發展關系最密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因此我們不斷對專業實驗教學環節進行改善,除了開設傳統的驗證性實驗外,又增加了設計型、研究型實驗;建設煉油化工與自動化仿真培訓中心,強化學生的工程實踐與運行能力;鼓勵學生參加“中國石化-三井化學杯”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聘請設計院人員與教師共同指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工程技能,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增強學生的工程設計與實踐能力,實現“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5教師實踐能力的提高
作為石油加工工藝學課程的老師,本人除了具有豐富的理論教學經驗,也具有實際生產經歷,曾在中石化滄州煉油廠催化裂化裝置工作兩年,每年參加知道學生下廠生產實習實踐教學環節,并于2012年在遼陽石化煉油廠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實踐培訓,因此對煉油加工工藝過程及主要生產設備的操作及工作原理頗為了解。在理論教學過程中,能夠將實際生產與理論知識結合在一起,并對生產中遇到的問題作為實例進行分析、講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理論聯系實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事石油加工工藝學課程的教師除了擔任理論教學外,還擔任專業實驗、畢業設計論文、生產實習及實踐教學環節的指導工作。在學校、學院的推薦下,每年都有青年教師到中石油遼陽石化公司的生產一線進行實習,并派專業教師參加相應的技能培訓,定期聘請工廠專業技術人員到學校進行講座,以提高青年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
6結束語
關鍵詞:數控銑;加工質量
中圖分類號:G71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380-02
1.數控銑削在現代加工中的重要性
數控銑床具有生產效率和加工自動化程度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和產品的質量穩定性好,能完成許多普通機床難以加工或根本無法加工的復雜型面加工,幾乎不要專用的工裝卡具,在減少次品,提高經濟效益和大大減輕操作工人的勞動強度等方面具有一系列優點。隨著制造業的迅速發展,大力發展以數控機床為先導的裝備制造業已成為我國政府的一項產業政策,將對數僅能增加企業的效益,而且還有助于提高我國制造業的整體素質和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的進程。
2.數控銑目前要解決的問題
2.1換刀次數及位置不合理。利用數控銑床進行批量生產、特別是大批量生產時,在保證加工質量的前提下,提高加工效率、確保加工過程的穩定性是獲得良好經濟效益的基礎。數控銑削批量加工時,選擇簡便的換刀方式,是減少換刀輔助時間、減少機床磨損、降低加工成本的有效途徑。改進換刀點設置是為達此目的進行的有效嘗試之一。為此,在夾具選擇、走刀路線安排、刀具排列位置和使用順序等方面都要精細分析、優化設計,改進換刀點設置,減少運行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2.2編程技巧不強。程序的效率直接影響著機床的工作效率,所以優化編程質量是提高數控機床工作效率的一個重要方法。首先,熟悉機床的指令,充分開發機床的內部功能,尋找高效的編程和加工方法。其次,大力推廣計算機編程,加強計算機切削模擬,提高程序的可靠性,從而減少或取消在數控銑床上調試程序的時間。再次,合理編程,盡量減少機床走空刀的情況。
2.3產品結構的因素。
(1)各類零件規格尺寸和結構相差懸殊,機床工具等工藝裝備通用性不高。
(2)很多公司所面臨的通常都是多品種、小批量、短生產周期的生產任務,因此要求工藝系統有較高的響應速度。
(3)產品零件結構復雜,加工難度大。
(4)薄壁、易產生加工變形。存在大量的薄壁、深腔結構,為典型的弱剛性結構。
(5)刀具及切削參數選用困難。由于刀具工業的發展趕不上新材料的開發和應用步伐,又缺少加工切削數據庫的支持,如何合理選擇刀具和科學選用加工參數成為工藝技術的一個難點。
3.提高數控銑床加工效率的措施
3.1合理選擇切削用量。在切削加工中,切削用量的選擇是否合理,直接影響著加工質量,加工成本和生產率。如果切削用量選擇得當,便能充分發揮機床和刀具的功能,以取得生產的最大效益,倘若選擇不當,會造成很大的浪費或導致生產事故,所以必須合理選取。
當實踐證明,當切削速度提高10倍,進給速度提高20倍,遠遠超越傳統切削""后,切削機理發生了根本變化。其結果是:單位功率金屬切除率提高了30%~40%,切削力降低了30%,刀具切削壽命提高了70%,大幅度降低了留工件上切削熱,切削振動幾乎消失;切削加工發生了本質性飛躍。目前機床情況來看,要充分發揮先進刀具高速加工能力,需采用高速加工,增大單位時間材料被切除體積(材料切除率Q)。
選擇合理切削用量同時,盡量選擇密齒刀(刀具每英寸直徑上刀齒數≥3),增加每齒進給量,提高生產率及刀具壽命。有關試驗研究表明:當線速度為165m/min,每齒進給為0.04mm時,進給速度為341m/min,刀具壽命為30件。將切削速度提高到350m/min,每齒進給為0.18mm,進給速度則達到2785m/min,是原來加工效率817%,而刀具壽命增加到了117件。
3.2合理選擇加工方式。加工方式可分為順銑與逆銑兩種。而加工中心機械傳動系統和結構本身就有較高精度和剛度,相對運動面摩擦系數小,傳動部件間隙小,運動慣量小,并有適當阻尼比,可以采用順銑方式加工,以提高加工效率。此外,加工經驗,順銑比逆銑時刀具壽命要提高1倍多,采用不對稱立銑方法,刀具壽命可提高2~3倍。
3.3選擇合理加工路線。數控機床特別是軸以上加工中心,一般是一次裝夾、多方位加工,都有刀庫,可自動更換刀具,一次加工成形。確定正確簡潔加工路線,是保證加工質量和提高效率基礎。編程時確定加工路線原則主要有:應能保證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應盡量縮短加工路線,減少刀具空程移動時間;應使數值計算簡單,程序段數量少,以減少編程工作量。如位置精度和尺寸公差要求高孔加工來說,孔直徑小于~加工工藝路線為:鉆中心孔、鉆孔、擴孔、鉸孔,而孔直徑大于~加工工藝路線則為鉆孔、擴孔、粗鏜、孔精、鏜孔。
此外,對加工工藝綜合應用,減少工件安裝次數,可有效縮短搬運和裝夾時間。例如將五面五軸加工中心與立車復合構成萬能加工中心,可實現一次裝卡完成零件大部分(或全部)加工。
3.4合理選擇裝夾方式。鑒于數控加工時工序集中,對零件進行定位、夾緊設計以及夾具選用和設計等問題上要全面考慮。首先,應盡量采用組合夾具,通用夾具柔性差、定位精度相對較低,當產品批量比較大、加工精度要求高時可以設計專用夾具。其次,選擇工裝時應有利于刀具交換和測量,避免發生碰撞干涉。
4.數控銑削展望
隨著數控銑床在制造業中廣泛應用,數控銑床在現代加工中將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數控銑削加工的理論研究已比較成熟,但在銑削加工過程、高速銑削、精密銑削機床等方面我們國家仍然存在不足,和美、日、德等發達國家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由于數控銑床是一種相對高費用的加工手段,為了同時滿足加工質量,提高加工效率,降低生產成本,還必須對數控銑床工藝參數進行優化。
控機床的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在制造業中用好數控銑床提高數控銑床的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它不
參考文獻:
[1]《數控加工技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關鍵詞:高職教育;措施;課程建設
1精品課程建設目的
精品課程的建設目是:推動專業課程整體建設、促進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改革,進一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注重實踐、勇于創新的積極性,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的基本素質和職業能力,為其他課程起到示范性、指導性的作用,最終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在這一目標下,我們首先在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核心課程中進行精品課程建設。
2課程建設目標的確定
自2012年該課程被學院列為重點課程建設以來,我們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廣泛的社會調研,組織了專業建設研討會,確定了該課程的關鍵培養能力是:制定較復雜零件的數控加工工藝、編制數控加工程序、熟練操作數控機床。
課程建設目標:一是專業培養目標立足于淮海經濟開發區,適應機械工業發展要求,確定教學體系及教學基本內容;二是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各個教學環節,提高師資隊伍的教學質量、科研能力、結合實際生產修訂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并參與教材建設,完善實驗實訓教學環節等資料。三是努力建設與課程配套的、工學結合的、初步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實踐教學基地,以充分體現高職專業課程的教學特色。
3課程建設具體措施
3.1修訂課程教學大綱
由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企業高訪導師和教學經驗豐富的任課教師共同完成《數控加工工藝與編程》教學大綱的修訂。①把原來傳統的教學模式(章節式)改為“項目教學”模式。②簡化原理闡述,刪除無實用價值的陳舊內容和繁冗計算。③及時將新技術、新工藝引進課堂。④突出了專業技能的訓練。新修訂的教學大綱對課程的性質與教學任務,每個項目的教學目的,所占用的學時,學生能力培養的目標均做了具體規定。經過兩年的教學驗證,修訂后的教學大綱能夠滿足課程建設的目標。
3.2科學組織課程教學內容
結合高職教育的特點,按照“由簡單到復雜”教學規律,理論知識穿插于每個項目的準備知識中,確保教學中編程理論先行,動手操作緊隨其后的項目化教學要求,使講、學、做完全融合為一體;理論知識既圍繞實踐知識環節中對理論的要求,又結合生產實際進行案例講解,實踐內容緊緊圍繞勞動部數控職業資格鑒定的要求開展教學,滿足雙證制的要求。
3.3完善實訓環節建設
本課程顯著特點之一是實踐性強,必須建設好與理論教學體系互相聯系,互相滲透的實踐教學體系。為此,我們圍繞這一條主線設計了七個實訓單元,25個教學項目。實訓課程由原來的3周增加為現在是4周,目的是增加一些為今后技能考證打基礎的、有著廣泛應用的,又是學生能夠接受的新項目。各學習項目內容按照從單一到綜合的原則進行排列。在教學課堂安排上,充分利用先進教學資源,對學生所編的程序,要求學生在模擬仿真實訓室利用宇航虛擬仿真軟件進行驗證。技能操作環節,教師通過“機床演示法”在機床上進行講解演示,學生再操作練習,這種先模擬后操作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危險性降低,參與的機會更多,操作的時間增加,實訓效果良好,得到同學們的認可。
3.4編寫了“講、學、做”一體化教材
編寫了以“任務實施推動教學”的《數控加工工藝與編程項目教程》1本、《數控加工實訓項目教程》1本。教材中每一項目首先確定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指出重點和難點。每一項目都包括:
任務導入:導入來自生產實際的項目,說明項目要完成的內容。
知識學習:該項目中相關知識的介紹與學習。
任務實施:完成項目相關知識的學習后,對該項目實施工藝分析、數控編程、數控加工。
項目拓展:主要提高學生工藝分析,編程和加工的能力。
思考與練習:主要對知識學習起到鞏固加深的作用。
3.5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高等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要適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需要。教師的能力直接制約著學生的能力。要培養技能型人才,教師首先就應該是高技能人才。學院也非常重視高質量學術論文的撰寫和科研課題的開發,近2年來,該課題組教師積極參加各項教學競賽和學術交流,還定期到生產一線進行掛職鍛煉。期間教師共18篇,學院教科研項目2項,指導大學生創新項目8項。
3.6不斷完善教學輔助資源
(1)在理論教學中,廣泛采用視頻、電子教案、CAI課件、模擬軟件等多種方式,使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形象,易于理解;在實踐教學中,采用仿真、多媒體軟件等手段,通過虛擬工廠等方式來強化實踐能力。總之,在授課過程中輔以被加工零部件的實物、圖片、三維動畫等素材表現形式集為一體,使理論教學形象化、實踐教學仿真化。
(2)已完成資源平臺建設,學生在宿舍、教室和電子閱覽室等場所可以登陸網站學習本課程或與教師進行在線交流。
3.7多元化考核方法設計
目前,采用較為普遍的“以理論考試為主”的教學評價手段,容易導致學生出現“平時不努力,考前抱佛腳,考場失憶癥”的現象,教學質量難以保證。為有效克服以上弊端,保證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和能力,我們將考試成績分為平時成績、考試成績和實踐成績。平時成績占10%,主要包括課堂提問、出勤、作業等。理論考試成績占60%。主要考核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和綜合分析能力。實踐成績占30%,主要考核點放在科學制定工藝路線,正確選擇刀具,合理選用切削用量、編制工藝卡片,完成零部件的加工。其中實踐成績由兩部分組成:現場操作技能考核(占30%),即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完成每一項任務的零部件加工,且操作過程正確。最終的實踐成績為各次操作項目成績的平均值。
4結束語
課程建設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根源。實踐證明工作任務導向課程模式遵循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對培養職業技能型人才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課程模式。工作任務導向課程模式可以極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找到學習的樂趣,切實提高了學生的職業能力。對于實踐性和操作性很強的《數控加工工藝與編程》課程教學而言,效果良好。
參考文獻:
[1]顧京.數控編程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北京:中國職業技術教育雜志社,2005.09
論文摘要:本文系統介紹了數控高速切削加工的基礎理論及發展過程,分析了高速加工的優點和應用領域,總結了發展數控高速切削加工需要的關鍵技術和研究方向。
數控高速切削技術(high speed machining,hsm,或high speed cutting,hsc),是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質量的先進制造技術之一,相關技術的研究已成為國內外先進制造技術領域重要的研究方向。我國是制造大國,在世界產業轉移中要盡量接受前端而不是后端的轉移,即要掌握先進制造核心技術,否則在新一輪國際產業結構調整中,我國制造業將進一步落后。研究先進技術的理論和應用迫在眉睫。
1、數控高速切削加工的含義
高速切削理論由德國物理學家carl.j.salomon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提出的。他通過大量的實驗研究得出結論:在正常的切削速度范圍內,切削速度如果提高,會導致切削溫度上升,從而加劇了切削刀具的磨損;然而,當切削速度提高到某一定值后,只要超過這個拐點,隨著切削速度提高,切削溫度就不會升高,反而會下降,因此只要切削速度足夠高,就可以很好的解決切削溫度過高而造成刀具磨損不利于切削的問題,獲得良好的加工效益。
隨著制造工業的發展,這一理論逐漸被重視,并吸引了眾多研究目光,在此理論基礎上逐漸形成了數控高速切削技術研究領域,數控高速切削加工技術在發達國家的研究相對較早,經歷了理論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以及應用研究和發展應用,目前已經在一些領域進入實質應用階段。
關于高速切削加工的范疇,一般有以下幾種劃分方法,一種是以切削速度來看,認為切削速度超過常規切削速度5-10倍即為高速切削。也有學者以主軸的轉速作為界定高速加工的標準,認為主軸轉速高于8000r/min即為高速加工。還有從機床主軸設計的角度,以主軸直徑和主軸轉速的乘積dn定義,如果dn值達到(5~2000)×105mm.r/min,則認為是高速加工。生產實踐中,加工方法不同、材料不同,高速切削速度也相應不同。一般認為車削速度達到(700~7000)m/min,銑削的速度達到(300~6000)m/min,即認為是高速切削。
另外,從生產實際考慮,高速切削加工概念不僅包含著切削過程的高速,還包含工藝過程的集成和優化,是一個可由此獲得良好經濟效益的高速度的切削加工,是技術和效益的統一。
高速切削技術是在機床結構及材料、機床設計、制造技術、高速主軸系統、快速進給系統、高性能cnc系統、高性能刀夾系統、高性能刀具材料及刀具設計制造技術、高效高精度測量測試技術、高速切削機理、高速切削工藝等諸多相關硬件和軟件技術均得到充分發展基礎之上綜合而成的。因此,高速切削技術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一個隨相關技術發展而不斷發展的概念。
2、數控高速切削加工的優越性
由于切削速度的大幅度提高,高速切削加工技術不僅提高了切削加工的生產率,和常規切削相比還具有一些明顯的優越性:第一、切削力小:在高速銑削加工中,采用小切削量、高切削速度的切削形式,使切削力比常規切削降低30%以上,尤其是主軸軸承、刀具、工件受到的徑向切削力大幅度減少。既減輕刀具磨損,又有效控制了加工系統的振動,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第二、材料切除率高:采用高速切削,切削速度和進給速度都大幅度提高,相同時間內的材料切除率也相應大大提高。從而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第三、工件熱變形小:在高速切削時,大部分的切削熱來不及傳給工件就被高速流出的切屑帶走,因此加工表面的受熱時間短,不會由于溫升導致熱變形,有利于提高表面精度,加工表面的物理力學性能也比普通加工方法要好。第四、加工精度高:高速切削通常進給量也比較小,使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大大降低,同時由于切削力小于常規切削,加工系統的振動降低,加工過程更平穩,因此能獲得良好的表明質量,可實現高精度、低粗糙度加工。第五、綠色環保:高速切削時,工件的加工時間縮短,能源和設備的利用率提高了,加工效率高,加工能耗低,同時由于高速切削可以實現干式切削,減少甚至不用切削液,減少污染和能耗。
3、數控高速切削技術的應用領域研究
鑒于以上所述高速切削加工的特點,使該技術在傳統加工薄弱的領域有著巨大應用潛力。首先,對于薄壁類零件和細長的工件,采用高速切削,切削力顯著降低,熱量被切屑帶走,可以很好的彌補采用傳統方法時由于切削力和切削熱的影響而造成其變形的問題,大大提高了加工質量。其次,由于切削抗力小,刀具磨損減緩,高錳鋼、淬硬鋼、奧氏體不銹鋼、復合材料、耐磨鑄鐵等用傳統方法難以加工的材料,可以研究采用數控高速切削技術來加工。另外,在汽車、模具、航天航空等制造領域, 一些整體構件需要比較大的材料切除率,由于數控高速切削的進給速度可隨切削速度的提高而相應提高, 使得單位時間內的材料切除率大大提高,因而在模具制造、汽車制造、航空航天制造中,數控高速切削技術的應用將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第四,由于高速切削時,加工過程平穩、振動小,與常規切削相比, 高速切削可顯著提高加工精度1~2級,完全可以取消后續的光整加工, 同時,采用數控高速切削技術, 能夠在一臺機床上實現對復雜整體結構件同時進行粗、精加工,減少了轉工序中可能的定位誤差, 因而也有利于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因此, 高速切削技術在精密制造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如某企業加工的鋁質模具,模具型腔長達1500mm,要求尺寸精度誤差±0.05mm,表面粗糙度ra0.8μm,原先的制造工藝為:粗刨—半精刨—精刨—手工鏟刮—手工拋光,制造周期要60小時。采用高速銑床加工后,經過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加工周期僅需6小時,不僅效率提高,而且模具質量也大大提高。
4、實現數控高速切削加工的關鍵技術研究
數控高速切削加工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切削機理、切削機床、刀具、切削過程監控及加工工藝等諸多相關的硬件與軟件技術,數控高速切削技術的實施和發展,依賴于此系統中的各個組成要素的,這些實現數控高速切削技術離不開的關鍵技術,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1)高速切削機理:有關各種材料在高速加工條件下,切屑的形成機理,切削力、切削熱的變化規律,刀具磨損規律及對加工表面質量的影響規律,對以上基礎理論的實驗和研究,將有利于促進高速切削工藝規范的確定和切削用量的選擇,為具體零件和材料的加工工藝制定提供理論基礎,屬于原理技術。目前,黑色金屬及難加工材料的高速切削工藝規范和切削用量的確定,是高速切削生產中的難點,也是高速切削加工領域研究的焦點。
2)高速切削機床技術模塊:高速切削機床需要高速主軸系統、快速進給系統和高速cnc控制系統。高速加工要求主軸單元能夠在很高的轉速下工作,一般主軸轉速10000 r/min以上,有的甚至高達60000-100000r/min,且保證良好動態和熱態性能。其中關鍵部件是主軸軸承,它決定著高速主軸的壽命和負載容量,也是高速切削機床的核心部件之一,主軸結構的改進和性能的提高是高速機床的一項重要單元技術。另一項重要的單元技術是高速進給系統。隨著機床主軸轉速的提高,為保證刀具每齒或每轉進給量不變,機床的進給速度和進給加速度也相應提高,同時空行程速度也要提高。因此,機床進給系統必須快速移動和快速準確定位,這顯然對機床導軌、伺服系統、工作臺結構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是制約高速機床技術的關鍵單元技術。
3)高速切削刀具技術模塊:由機床、刀具和工件組成的高速切削加工工藝系統中,刀具是最活躍的因素。切削刀具是保證高速切削加工順利進行的最關鍵技術之一。隨著切削速度的大幅度提高,對切削刀具材料、刀具幾何參數、刀體結構等都提出了不同于傳統速度切削時的要求,高速切削刀具材料和刀具制造技術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高速切削加工時,要保證高的生產率和加工精度,更要保證安全可靠。因此,高速切削加工的刀具系統必須滿足具有良好的幾何精度和高的裝夾重復定位精度,裝夾剛度,高速運轉時良好的平衡狀態和安全可靠。盡可能減輕刀體質量,以減輕高速旋轉時所受到的離心力,滿足高速切削的安全性要求,改進刀具的夾緊方式。刀具系統的技術研究和發展是數控高速切削加工的關鍵任務之一。
4)數控高速切削工藝:高速切削作為一種新的切削方式,要應用于實際生產,缺乏可供參考的應用實例,更沒有實用的切削用量和加工參數數據庫,高速加工的工藝參數優化是當前制約其應用的關鍵技術之一。另外,高速切削的零件nc程序要求必須保證在整個切削過程中載荷穩定,但是現在使用的多數cnc軟件中的自動編程功能都還不能滿足這一的要求,需要由人工編程加以補充和優化,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速切削的價值,必須研究采用一種全新的編程方式,使切削數據適合高速主軸的功率特性曲線,充分發揮數控高速切削的優勢。
高速切削加工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有賴于以上原理方面、機床、刀具、工藝等各項關鍵單元技術的發展和綜合。
5、高速切削技術應用方面研究狀況和發展趨勢
由于高速切削在提高生產效益方面具有巨大潛力,早己成為美、日、德等國競相研究的重要技術領域。美國日本等國早在60年代初,就開始了超高速切削機理的研究。上世紀70年代,美國已經研制出最高轉速達20000r/min 的高速銑床。如今,歐美等發達國家生產的不同規格的各種超高速機床已經商業化生產并進入市場,在飛機、汽車及模具制造行業實際應用。例如,在美國波音公司等飛機制造企業,已經采用數控高速切削加工技術超高速銑削鋁合金、鈦合金等整體薄壁結構件和波導管、撓性陀螺框架等普通方法難加工的零件。近年來,美、歐、日等國對新一代數控機床、高速加工中心、高速工具系統的研究和產業化進程進一步加快,高性能的電主軸技術及其產品的專業化生產步伐加大;高性能的刀具系統技術也進展迅速;直線電機技術應用于高速進給系統。
我國在研究和開發高速切削技術方面,許多高校和研究所作了努力和探索,包括切削機理、刀具材料、主軸軸承、等方面,也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 然而,與國外工業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基本上還處在實驗室的研究階段。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滿足航空航天、汽車、模具等各行業的制造需求,數控高速切削技術應用研究任重道遠。
目前,針對高速切削技術的研究已從實驗階段轉向應用階段。在應用方面的研究包括兩個層面:一是高速加工關鍵技術的基礎理論研究,包括高速主軸單元和高速進給單元等,實現高速機床國產化。另一方面,在現有實驗室實踐技術基礎上,進行工藝性能和工藝范圍的應用研究。其中,關于高速切削工藝的研究是當前最活躍的研究領域之一,主要目標是通過試驗或引進的先進設備直接進行工藝研究,努力解決關鍵零部件的加工工藝問題,開發和完善特種材料的高速切削工藝方法;研究開發適應高速加工的cad/cam軟件系統和后處理系統,建立在新型檢測技術基礎上的加工狀態安全監控系統。
參考文獻
[1] h .舒爾茨著,高速加工發展概況,王志剛譯,機械制造與自動化[j].2002(1).
[2] 孫文誠 高速切削加工模具的關鍵技術研究 [j].-機械制造與自動化2008(5).
[3] 艾興,高速切削加工技術[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3.
《營養制品工藝學》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課程。本文根據地方本科院校《營養制品工藝學》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考核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和探討。高校要通過改革課程內容,轉化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強化實踐教學,建立適合應用型本科定位的營養制品工藝學精品課程體系。
關鍵詞:
營養制品工藝學;教學;改革與探索
《營養制品工藝學》是筆者所在學校針對生物工程專業大三年級學生的開設一門專業主干課。在選修本門課程之前,學生已經系統學習《化工原理》《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等課程,后續學習課程包括《功能食品學》《食品及飼料添加劑學》《營養制品安全與質量控制》。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掌握營養制品工藝的基本概念和相關原理,獲得食品和飼料加工及其檢測等核心知識,熟悉食品和飼料加工生產、技術管理、質量與安全控制及檢驗技術,形成運用營養制品工藝技術進行產品和生產線設計的基本思維方式,從而培養學生綜合專業素養和產業實踐能力,為其在食品和飼料生產企業及相關行業部門就業打下基礎。當前,隨著我國現代食品和飼料工業技術的飛速發展,培養和造就具有創新性和競爭性的專業人才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針對當前《營養制品工藝學》課程教學的現狀和不足,擬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課程考核等方面進行探索,為提高教學質量和培養創新型人才提供參考。
一、明確教學目標,整合教學內容
為了構建面向學生和面向就業的精品課程體系,本課程將以培養學生專業素養和創新實踐能力作為教學目標。《營養制品工藝學》具體的教學內容包括食品工藝學和飼料工藝學兩個部分。其中,食品工藝學部分包括:食品工藝學相關概念;食品的脫水、食品的熱處理和殺菌、食品冷凍保藏、食品的腌漬發酵和煙熏處理、食品的化學保藏和食品的輻射保藏等食品保藏方法;各類食品(肉類制品、水產制品、乳制品、果蔬制品、軟飲料、糖果巧克力制品和谷物制品)的加工工藝。飼料工藝學涵蓋原料的接收與清理、飼料的粉碎、飼料的配料計量、飼料混合、制粒設備與工藝、飼料的擠壓膨化等一套完整的飼料加工工藝流程。這些教學內容的設置將是提升學生開發新產品、改進食品和飼料加工工藝等的重要手段。此外,該課程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更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方法
本課程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動手能力、團隊合作精神。針對營養制品工藝基礎知識,本課程采用以課堂講授為主,輔以自制的多媒體教學軟件,結合板書引導學生學習,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輔助平臺,提供豐富的課外學習資料、習題及練習,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本課程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采用案例式、討論式和啟發式等教學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增加和學生的互動性,提高學生的參與性。例如,講解發酵食品加工工藝的時候,我們選取最常見的甜酒加工作為案例。在課堂上,我們將甜酒制作的基本原理和實驗方法向學生做一個簡單的介紹,要求學生課后完成甜酒的制作。通過這樣一個過程,我們將枯抽象、燥的理論知識轉移到生動而又有趣的案例中來。不僅如此,我們還利用課堂討論的方式對學生制作的甜酒進行品嘗和評價,通過引導和調動學生的自主思維,總結影響甜酒釀造成功的關鍵因素。例如,糯米飯一定要熟透,要控制澆水量,糯米飯一定要均勻涼透后接種,否則將殺死酒曲中的微生物,酒曲接種一定要均勻,要嚴格控制發酵時間。實踐表明,通過各種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課堂教學效果有了顯著的提高,學生對本門課程有了更高的學習熱情和動力。《營養制品工藝學》是一門與生產實踐密切相關的課程。針對與相關產業生產聯系緊密的知識,我們除了采用課堂講授的方法之外,還增加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將通過校內綜合大實驗和校外實踐兩個方面來強化學生技能訓練,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和創新精神,達到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完美結合。本課程開設的綜合性大實驗采用“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模式,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實驗中要求每位學生自主設計實驗內容,合理制定實驗方案,認真記錄實驗數據和結果。教師根據實驗要求評估學生實驗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時在實驗過程中督促學生把握實驗進度和做好實驗記錄。實驗結束后,教師總結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對實驗結果展開分析與討論,從而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課程理論和技術的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校外實踐主要指通過讓學生走進企業,將實際生產與課堂學習有機結合,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鞏固課本知識,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以此培養實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例如,為了使學生對食品或飼料加工生產過程及生產設備有所了解,我們可以選擇在營養制品生產的車間進行現場教學,使學生對生產工藝和設備有更直觀、更切實的感受。
三、改革考核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營養制品工藝學》是生物工程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核心課程,學生應掌握營養制品工藝所涉及的生物化學、微生物學、食品科學、飼料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和生物技術產業化過程涉及的工程知識,具備營養制品工藝相關的研究方法與技能,對營養制品工藝研究領域的發展和前沿有一定的了解。此外,學生應掌握營養制品工藝的基本原理,具備一定的融會貫通、獨立思考的綜合分析能力,具有分析和解決生物技術產業化中關鍵問題的能力。以往的專業課考核中,期末考試成績在課程總評中所占的比例過大,導致學生不重視平時學習。因此,學校需要改革以往的考核方法。本門課程考核擬降低期末考試成績所占比例,增加平時成績比重。平時成績除了考查常見的課堂到課率和作業之外,還包括課堂提問、實驗技能和課程論文等。此外,本課程對期末考試試卷構成方面進行改革,主要采用綜合性大題,增加主觀題量,避免了學生僅依靠死記硬背獲得高分。這種考核辦法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
四、小結
為了提高《營養制品工藝學》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實現生物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本文針對營養制品工藝學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考核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討。學校必須以培養學生專業素養和產業實踐能力為導向,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改革現有的課程考核評價體系,建立適合應用型本科定位的課程體系。
參考文獻:
[1]胡盛安,單秀峰.《飼料加工工藝學》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改革[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11
[2]丁小玲.飼料加工工藝學課程教學改革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2
[3]劉麗莉,朱文學,康懷彬,等.淺談食品工藝學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J].農產品加工•學刊,2011.04
[4]劉進杰,馮志彬,宋建強,等.生物工程專業《食品工藝學》教學情況調查分析[J].輕工科技,2016.10
[5]張慧蕓,朱文學,康懷彬,等.食品工藝學教學改革探索[J].農產品加工•學刊,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