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40:5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海外經營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關鍵詞:中小企業海外經營問題與對策
目前,全國工商注冊登記的中小企業超過1000萬戶,約占企業總數的99%,工業產值、實現利潤和出口總額為60%、40%和60%,提供了.75%的城鎮就業機會。1978年至1996年間.從農村轉移出的2.3億勞動力絕大多數在中小企業就業.1998年中小企業吸納國企下崗職工約460萬人。非國有中小企業已成為吸納勞動力就業的主力,尤其是在接納安置國有企業下崗分流人員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滿足社會多樣化的需求等方面的作用也日益明顯。值得注意的是一批中小企業在國內發揮重要作用的同時,又進軍國際市場進行海外經營,有的中小企業開始在境外設廠布點,更直接參與國際競爭.使自己在國外有了很好的發展。
一、中小企業海外經營現狀
我國中小企業海外經營主要體現于民營企業的商品出口、海外經營上。自1978年以來,中小企業中民營企業開始有少量直接出口,90年代隨著三資企業自營出口的增長,到1998年民營企業的直接出口比重已上升到47.3%.成為我國出口增長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全國大約有150家上規模的民營企業被賦予自營進出口權,而且涉及的行業也相當廣泛,且有一批民營企業開始走出國門,在境外設廠辦點.如江蘇三星繡品集團,先后派出個體和私營業主120多人次.在lO多個國家創辦了3O多家境外私營企業;北京時代集團公司在歐洲收購了一家老牌的外國儀器公司,使自己的產品占領了很大一部分歐美市場。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或通過外貿出口或通過出口商品生產等形式,參與國際竟爭。綜觀我國中小企業海外經營狀況有如下特點:
(一)規模偏小。海外市場狹窄,市場過分集中.占領的市場大多是亞洲市場我國中小企業海外市場多半集中在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地區、歐美的則很少,其產品覆蓋面也十分狹窄。盡管有外向型經濟活動,但普遍沒有形成規模。我國浙江一帶中小企業走出國門的多些,但內地邊遠地區走出去的企業則較少;走出去的企業中。注冊資本在500萬元以上的中小企業則更少.
(二)中小企業產品檔次不離,外向型發展仍處于相對幼稚水平中小企業產品檔次不高,質量普遍低下。形式單一、老化,出口產品也沒有自己的品牌、附加值、科技含量低。從商品結構看.出口的產品中多是服裝、紡織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高新技術產品或機電、成套設備出口極少。
(三)中小企業人才缺乏.特別是懂得海外經營的人才更少,使其管理水平低下目前中小企業海外經營中人才缺乏,且人員素質低下,國內從業人員多半是城鎮新增勞動力、下崗職工、民工、文化水平低的人。加上中小企業主對海外經營培訓不重視,使得海外經營人才更加缺乏。根據對四川省200個私營企業的調查表明,受過大專以上教育的私營企業主占總數比例僅為14%中小企業用人制度上采用“任人唯親”的家族管理方式,與國際上通行的現代化管理制度大相徑庭.這勢必影響中小企業的海外拓展。
(四)中小企業海外經營中.利用國外的生產要素少如:先進技術、設備的企業少.即在國外建立的合資企業較少,弱化了中小企業海外競爭的能力和進行研究開發的勢頭,國際營銷網絡面狹.不成體系。
(五)中小企業海外進行直接投資的行業多半為勞動密集行業盡管有其優勢,但隨著高科技的發展,這些行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處于劣勢地位。
二、我國中小企業海外經營發展面臨的問題
我國中小企業面臨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體制不順.多頭管理.致使中小企業海外經營機會減少、成本增加目前.我國中小企業依然按照所有制部門及區域,分由經貿委、科委、鄉鎮局、工商局和工商聯等部門管理。由于政出多門、職能交叉、多頭管理。致使口徑不一,管理分散,地方企業無所適從在項目審批、產品鑒定等方面職權不清,多方插手、重復收費,“三亂”現象極為突出。加之社會中介服務體系尚不健全,造成中小企業特別是個私企業在產品開發、市場定位、資金投向等方面存在較大的盲目性。辦理商務出國的費用高、環節多、效率低,往往使中小企業坐失商機。
(二)融資困難,告貸無門.致使中小企業海外經營后勁不足資本經營是中小企業海外經營乃至生存的最關鍵一環,然而由于我國大銀行對中小企業惜貸,政府對民間金融機掏采取抑制發展政策,致使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出現:1.資金供應不足。目前我國尚無專門為中小企業貸款的金融機構,加之商業銀行體制改革后權利上收,而以中小企業為放貸對象的基層銀行則是有責無權,有心無力;實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后,逐級下達“存貸比例”,使本米就少的貸款數量就更為可憐,貸款供應嚴重不足。2.中小企業尋保難。因為中小企業多為租賃經營,無不動產作抵押.因而為中小企業擔保的機構就少.擔保的品種也就單一。此外,中小企業借貸成本高,放貸的責任大,直接融資無渠道等,也影響了其融資能力如:福建省中小企業約52%無力從銀行獲得貸款,致使21.6%的中小企業開工率低于50%;73%的小型企業開工率低于80%。3.扶持不足。8O年代國家對以中小企業為主的鄉鎮企業發展給予了許多優惠政策隨著改革的推進,這些政策逐步取消了。在新形勢下,中小企業不但很少得到優惠,反而由于各級政府熱衷于大企業、大集團的建設而遭冷落和不公。
(三)政策不公。市場無序。增加了中小企業經營成本長期以來在人們的頭腦中形成了,這樣一種觀念,只有大企業才代表工業發展的未來,才能為國家工業化作出貢獻。雖然改革開放以來中小企業的發展極大繁榮了我國經濟.但一種很有影響的觀點卻認為.它們與大企業爭資源、爭市場,大量生產偽劣產品,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許多人有意無意地將加強大企業同發展中小企業對立起米。這種觀念也影響政府部門所制定的政策,使我國出臺的對中小企業的政策呈現出一是短期性,二是不公平性,致使中小企業海外經營成本高,利潤低。近年來出臺的政策多是按照企業規模和所有制設計操作的,對大企業優待多,對中小企業考慮少;對公有制企業優待多,對私有制企業考慮少政策適用上也存在著不公平性。具體表現在:
1在稅收政策上,國有企業可先繳后提,非國有企業無此待遇;中小企業特別是個私企業往往是小額納稅人,增值稅發票難以抵扣,實際稅負增加;個私企業存在雙重納稅的現象等。2在土地政策上,我國中小企業不能享受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增稅減免等政策。3.在銀行呆壞賬準備金核銷上,大企業可列入國家計劃及時優化資產負憤結構,中小企業無此厚遇4.在行業準入上,中小企業尤其是個私企業還受到諸多限制。此外+市場交易規則缺乏,市場秩序混亂。加之一些部門執法不力,使中小企業正常經營困難重重。
(四)加入WTO后。中小企業海外市場拓展競爭將更加劇烈加入WTO后。一方面給中小企業海外經營提供了難得機遇+使其進行海外經營面臨著許多有利條件,但不乏挑戰因素的存在。我國中小企業海外擴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有:1.加入WTO后我國中小企業將面臨國外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企業的嚴重打擊;國外高精尖產品一方面沖擊我國內市場,另一方面也占據了許多海外市場,使我國中小企業海外經營有較大難處;2.加入WTO以后+我國中小企業將受到已加入WTO的發展中國家同類企業的競爭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密集產品如印度等國的產品也在國際市場上與我國中小企業分爭海外市場。這兩方面將會影響到我國中小企業海外市場所占的份額大小。
(五)自身因素制約其發展,致使其海外經營步履放慢除上述企業的外部問題外,就中小企業自身而言,主要有企業體制和組織制度不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企業管理水平和人員素質有差別、企業技術含量不高、開發能力不強、盲目投資及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等問題使企業產品檔次低、中小企業的海外拓展的步伐要比其所預想的緩慢。
三、中小企業海外經營發展的優勢
盡管中小企業存在著一些問題.但是不能就此否定中小企業有走出家門跨人海外市場的能力,中小企業海外經營發展仍然存在著優勢.既存在著外部環境提供的機遇,也有自身積累的勃發力。
(一)WTO與經濟全球化給中小企業海外發展的影響提供了難得機遇我國中小企業實現二次創業,走出國門,融人世界,這是中小企業經濟發展的一種趨勢。隨著我國加入WTO步伐的加快,將使中國市場與國際市場緊密相連,小企業也將獲得一個多邊、穩定可預見的公平競爭環境,使我國中小企業進行跨國經營有著良好的機遇:1.WTO要求實現多邊、無條件、穩定的國民待遇原則,將使中小企業在產業準入等方面,與國有大型企業和外資企業享有同等權利.有利于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2.WTO要求放開資本市場,允許外資銀行進入,將使中小企業更多的渠道和方式獲得間接融資與直接融資機會;3.WTO將加快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使地域不再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一個因素,它將具備與大企業競爭的能力;4.WTO將推動全球產業結構調整,使更多的中小企業將成為跨國公司必不可少的合作伙伴,更加便利海外擴展。
(二)中小企業經過20年的發展.已具備海外擴張的能力中小企業已積累了一定的資本,擁有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加之有一部分中小企業已走向國際市場,積累了一些海外經營的經驗。這為海外擴張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我國的中小企業大多為鄉鎮企業,其產品鄉韻氣味濃厚,可以彌補海外行空穴,擴張我國中小企業生存空間,加之中小企業靈活性,應變市場能力強+能夠適應海外市場的風險,較容易利用跟進原理占據海外經營市場。
四、中小企業海外經營發展的對策
自9O年代來+中小企業規模化、集團化的發展趨勢席卷全球,中小企業走向世界進行海外經營不僅是中小企業一種明智選擇,而且已經成為一種潮流。中小企業走出去,實現第二次創新+對我國經濟發展特別是對當前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深化國企改革,具有重大意義。目前,我國已有13萬多家鄉鎮企業的產品走到國際市場,有6300多家的鄉鎮企業辦了跨國公司。為了進一步發展中小企業,迅速提高中小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趕上和超過發達國家的中小企業,使之成為拉動整個企業發展、地方經濟、國民經濟的火車頭。政府應為中小企業海外經營創造良好的環境,減少中小企業海外經營的成本,解除其經營的后顧之憂。具體對策如下:
(一)政府應在理念上扶持.為中小企業海外經營提供良好的環境中小企業雖然是民營企業,但在理念上、觀念上必須從計劃經濟的體系中解脫出來,建立起與國有經濟一視同仁,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經濟理念.不應該考慮企業的姓公與姓私而采取不同的政策標準來對待。要按照“三個有利于”、“發展是硬道理”的客觀標準做好中小企業的扶持工作,“加長”政府“有形的手”為各類中小企業發展提供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這樣才能使中小企業輕裝上陣,為其海外經營減壓減負。
(二)開辟更多的融資渠道.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保證中小企業有能力參與國際競爭中小企業要進行跨國經營,必須有足夠的資金企業的運動過程實際上也是資金的運動過程,如果中小企業的發展資金需求得不到保證,企業就很難順利地開展自己的業務。為此要做到:1.變間接融資為直接融資。應盡快開通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有選擇地開展“創業板”試點,改變中小企業過分依賴間接融資單一渠道狀況;2.扶持建立和重點發展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中央、地方性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擔保,并對中小企業進行分類排隊,按照“優先支援企業”、“有條件支援企業”、“其它企業”的順序,在數量上保證供應,同時,采用多種形式.如我國經濟學家董輔{n所提倡的大力發展民間擔保公司,利用民間資金建立中小企業信用和監管制度,搞好中小企業資信檔案,銀企聯手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保證我國中小企業在參與國際經濟大競爭中有足夠的資金支持
(三)進一步理順中小企業管理體制,改革外貿體制.建立公平的市場環境。為中小企業海外經營掃清障礙.鋪路架橋中小企業管理應按照國家經貿委《關于鼓勵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的要求,結合當地機構改革的實際,進一步理順中小企業管理體制,盡快明確中小企業管理機構以形成全國縱橫貫通、上下聯動的中小企業工作網絡我國中小企業參與國際經營,工商登記手續十分繁雜,曾存在著多頭審批的現象使中小企業進行跨國經營面臨著許多不便今后,要進一步改革外貿體制,由原來的審批制改為登記制,簡化審批手續,節省審批時間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創造一個公平合理的市場環境,為中小企業跨國經營提供發展空間。
{四)強化政府在中小企業走出去的服務功能政府在中小企業提供全程服務工作,主要有:1主動與相關國家簽定雙邊協定,為中小企業提供雙邊的法律保障。2提供信息咨詢服務,有針對性地搜集中小企業所需要的市場信息、技術信息、政策信息和人才信息等經過必要的分析和加工后,為中小企業提供信息咨詢服務,以保證中小企業作出準確的判斷、決策;3提供中介服務,為企業與科研機構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開展經濟協作以及企業的產品出口等牽線搭橋;4.加強培訓服務,政府應舉辦各種跨國經營跨國管理培訓班,使中小企業經營者經過培訓獲得相應學歷,并鼓勵他們出國考察,掌握新知識.幫助中小企業經營者提高素質、改善經營管理,為他們開拓國際市場創造條件;5.為中小企業提供企業診斷和經營指導服務并借鑒國際上幫助中小企業發展的經驗,按照產業政策的要求,重點扶持一批優秀中小企業。6為中小企業提供海外投資保險,中小企業到海外辦廠遇到的風險比國內大,除中小企業自身采取一些防范措施外,我國應借鑒其他發達國家的經驗成立全國性的海外投資保險機構,專門負責為中國海外投資企業提供政治、經濟類保險。
(五)搞好技術創新.促進特色經營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和源泉,世界上產品的競爭,實質是科技的競爭。中小企業在市場中拼搏如果不及時更新設備,開發新產品,使之潮流化、個性化.則很難保持原有市場,開拓新市場,我國中小企業普遍生產水平低、設備陳舊落后,企業和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較弱。因此必須加快我國中小企業的技術改造步伐,圍繞現有企業母體加大投人,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實現產品的升級和技術創新,從而把中小企業從依靠簡單量的擴張、生產一些檔次不高、重復建設的產品,轉變為依靠科技,搞深加工,生產適應市場需求、競爭能力強的產品。并積極走專業化生產和特色經營的發展路子,重新調整產品的市場定位,找準切A點,在產品、工藝等方面積極為大企業提供配套服務,努力建立長期穩定的協作關系,實現市場的聯結。同時,還要加強中小企業之間的協作關系,共同加強新產品、新技術、新市場的開發。處于產業上、下游的企業要加強配套,形成合作群體。
(六)中小企業要重視培育高素質人才提高管理水平.增強海外經營的能力企業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歸根到底取決于人才素質,特別是高級管理人員的決策力、組織力、觀察力、協調力等綜合素質,我國中小企業高級經管管理人員,一部分是受計劃經濟教育過來的,另一部分是新起的私營企業家,他們對科學、嚴格、系統、規范、動態的現代經濟管理認識不足,有的甚至沒有入門。人才競爭是一切競爭的基礎,中小企業要走向國際市場和開展海外投資活動,就必須有一批熟悉國際貿易規劃與慣例和企業經營管理的外經貿、金融、營銷、企管、財務、技術等方面的專業人才。為此中小企業應采取各種措施,調動高校力量,開辦各種培訓班.建立有效機制,培養海外經營人才使其具有跨國經營、管理知識,提高其馳騁市場的理性能力。
(七)依托大廠求生存.達到借船出海的目的企業是市場競爭的主體,無論是打進國外市場,或是保存國內市場,都要靠競爭力強的強勢企業作為先鋒和骨干隊伍。中小企業要抓住國內大型企業資產重組和經營戰略調整的有利時機,以不圖所有,但圖所在的眼光,主動與太企業建立穩定的協作關系,通過對太企業上下游產品的加工制造,帶動中小企業發展。同時創造機會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和投資者采用聯合、兼并、合資、合作等形式,達到中小企業供梯上樓、借船出海的目的。
關鍵詞:國際企業;跨國經營:外來者劣勢
中圖分類號:F27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0544(2012)02-0185-04
西方跨國公司理論的一個基本假設是跨國公司到海外投資會面臨比當地企業多一些額外成本,這就是外來者劣勢(Liability of Foreignness),跨國公司在海外經營成功的一個前提是能夠克服這種外來者劣勢。但是關于跨國經營的外來者劣勢的研究還處于胚胎期(Miller andParkhe 2002)。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對中國企業跨國經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同時也引發同仁對這個問題的進一步研究。
一、概念的提出與定義
Hymer(1976)是首個將企業在海外經營面臨的成本上升到理論的學者,提出海外經營成本。外國企業需要花費成本來獲得東道國信息;東道國政府、購買者和供應商對外國企業有“老外印記”,會歧視對待;母國政府對進人海外的企業也有不利舉措,國外分支機構面臨外匯風險。本國企業是不會發生這種情況的。他認為在海外經營的成本可以通過企業在本國市場上擁有的優勢來解決這個問題。
自從Hymer的博士論文出來后,研究者集中在研究企業需要什么優勢來抵消這些成本,海外經營成本沒有受到更多的重視。然而,最近學者開始打開這些海外經營的成本黑箱。認為跨國公司在東道國面臨外來者劣勢(zaheer,1995;Zaheer & Mosakowski,1997;Kostova
&Zaheer,1999)。Zaheer(1995)給外來者劣勢下的定義是“在海外經營的成本,導致跨國公司的分支機構面臨競爭劣勢……寬泛的定義是企業在海外市場所遭受的額外成本而本地企業不會存在的成本。”外來者劣勢是一個相對概念,描述的是外國公司在東道國處在“陌生的人在陌生的土地上”(Eden and Miller 2001)的一種劣勢所付出的代價。
很多實證研究證實存在外來者劣勢。Elango(2009)利用3861個在美國的外國企業作為樣本進行研究,發現外國企業與美國企業相比平均業績差。De Young andNolle(1996)發現在美國經營的外國銀行比美國本土銀行贏利能力差。Miller and Parkhe(2002)研究了全球13個國家的銀行發現外國銀行比本地銀行的平均效率水平低。Zaheer(1995)and Zaheer and Mosakowski(1997)驗證了在外匯交易行中,外國的外匯交易行比當地交易行的贏利能力低。Mezias(2002)發現在美國的外國公司面臨的勞動爭議案比本地企業高出很多。潘鎮等(2008)以2000余家在我國的外資企業為樣本。發現投資國和我國的制度距離越大,其外資企業遭受失敗的可能性越大。
二、外來者劣勢的組成與持續
后來的研究者從各自的角度對外來者劣勢進行研究,比較知名的是Zaheer對外來者劣勢的分類。ZaIleer(1995)將外來者劣勢分為以下主要成本:(1)直接與空距離相關的成本,如旅行、運輸、在更大距離和時區進行協調控制的成本;(2)在當地環境下由于缺乏根基和經驗帶來的成本,如評估風險,更高的學習成本;(3)在東道國缺乏可感知的合法性(erceived legitlmacy)。聲譽建立的高成本;(4)國內限制成本,例如限制本國的高科技產品在一定國家銷售(法律限制)。
關于外來者劣勢存在的時性,一些研究者注意到了外來者劣勢動態性的一面。Hymer(1976)認為海外經營的成本主要是跨國公司進入海外市場時的時成本,他認為這些成本有些會持續。外來者劣勢在企業最初進入海外市場后并不是維持不變。Zaheer and Mosakowski(1997)認為外來者劣勢在東道國經營的頭兩年會下降,持續不過16年。Lu and Beamish(2001)研究表明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活動與其績效之開始是負相關關系,隨著外來者劣勢降低,績效會提高,因此外來者劣勢是隨著海外企業對當地環境的熟悉和信息的獲取而下降的。一方面,外國企業需要學習和適應東道國的環境;另一方面,它們在東道國被感知的合法性也會被增加。Zaheer andMosakowski(1997)估計在外匯交易行業外國企業要花15年以上的時來克服這種外來劣勢。
還有學者認為外來者劣勢至少有三個方面關于時維度。第一個維度是外來者劣勢的成本是固定的,只是剛進入海外市場時存在,以后不會發生。第二個維度的成本是變動的。會再發生,但是會隨著企業在海外市場市的時越久越低。外來者劣勢的第三個維度成本是持久的,不會隨著時的變化而消失,例如,當地政府、消費者或供應商對外國企業的歧視。空距離成本和文化因素帶來的成本。因此,到海外去經營更像是一場馬拉松,需要時和當地企業競爭。
三、外來者劣勢的來源
1 東道國與母國的空距離。Zaheer(1995)認為母公司和子公司之巨大的空距離阻礙對外投資。空距離包括在海外經營的旅途勞頓和長途通信、運輸成本,溝通協調母公司與子公司的成本。外國的企業面臨更高的管理成本。
2 東道國環境不熟悉成本。(1)東道國對外國企業不熟悉的成本,外來者劣勢還有很大部分是由東道國針對國外跨國公司的歧視帶來的成本。Eden and Miller(2001)用“陌生人在陌生的土地上”的比喻來形容這種外來者劣勢的情況,他們指出這個陌生人是當地人不熟悉的,導致歧視風險。Kosiova and Zaheer(1999)的研究中得出外來者劣勢是一種歧視成本,既可以用在外國的產品也可以用在外國的組織上。他們認為東道國的制度缺乏對外國跨國公司的信息,對海外公司和產品有成見,采用不同的標準對待。如果用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反映國家差異的程度,東道國與跨國公司本國文化差異越大,不熟悉的程度越大,導致不熟悉的成本越大。因此對外國的產品和企業的成見越大。Nachum(2003)認為,這些成見會阻止跨國公司將企業特有的優勢應用到海外機構的能力。也會降低海外公司利用東道國資源的能力。而且對一個國家的文化習性越不熟悉,越會導致購買者對這個國家有成見。來自更加發達工業化國家的購買者會對與本國相似的產品有更好的看法。對與本國不相似國家的產品有不良的看法。本國與東道國之的差異越大,外國公司與本土企業相比有更大的劣勢(Miller and Parkhe,2002;
Naehum,2003)。(2)外國企業對東道國不熟悉。Buekleyand Casson(1976)認為外來者劣勢是因為對東道國的政治、法律、社會、文化、經濟/競爭和政府環境不熟悉導致的經營障礙。本國公司和外國企業相比具有優勢,因為它們在本國市場上累積了在經濟、社會、法律和文化方面的隱性知識。相反。外國企業在理解東道國棘手的不成文的法律、文化和社會制度和它們的影響需要時間并且很困難。本地人獲得相關的知識不需要什么成本,因為這是他們受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可以很容易地獲得相關的信息,例如他們知道到哪里去尋找這些信息,這些能力是深深根植在不斷的實踐、反饋、相互交往和共同的經歷中。外國企業缺乏這種嵌入性。它們不能夠全面地與東道國當地顧客和企業信息流整合起來。東道國的相關信息源要被確定、并與它們現有的信息整合起來對付它們面臨的障礙。
3 母國環境。和外國企業從事交易或者到海外投資,母國環境可以增加企業的外來者劣勢,通過限制本國企業與海外的一些交易和向海外轉移技術。在美國,先進計算機技術和軍事設備受到嚴格限制,因此在這些領域的美國企業是不允許在某些國家投資和轉移技術的。
四、來自不同國家/地區的企業面臨外來者劣勢程度不同
由于地理位置近、文化的相似度高等原因,來自有些國家的企業比來自其他國家的企業更加熟悉東道國的經營環境。Chen等(2006)認為不是所有的外國企業都面臨同樣程度的外來者劣勢。從空間距離看。Zaheer(1995)認為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間的空間距離大對國外投資者產生劣勢。而地理位置相近可以轉化成為區域優勢。其次,缺乏與東道國環境的淵源常常導致兩國間巨大的社會文化差異。英語系國家和非英語系國家之間所存在的差異就不一樣。不同國家在制度環境上的差異形成了制度距離,制度距離引致了跨國投資的風險。增加了跨國經營的成本。潘鎮等(2008)研究發現,投資國和我國的制度距離越大,其外資企業遭受失敗的可能性越大。在各種制度因素中。企業管理制度距離和法律制度距離的影響最為顯著。企業運行制度距離和文化距離居中,而經濟制度距離的影響較為微弱。
五、對外來者劣勢的克服
1 具有企業獨特的優勢。關于克服外來者劣勢,與本土企業相競爭,跨國企業在距離遠的國家進行投資只有在建立起足夠的能力后才能夠成功。這可以保證子公司的核心能力足夠強大可以克服外來者劣勢。但是,即便如此。在距離遠的市場經營仍然具有很高的失敗風險,因此,如何利用核心優勢降低外來者劣勢非常重要。Hymer的壟斷優勢理論提出了企業必須具備獨特的優勢才能在海外成功。Chang(1995)通過研究在美國的日本企業。發現為了降低失敗風險,它們常常進入它們有很強的競爭力的核心業務。
2 按心理距離逐步建立海外市場。企業不熟悉海外市場環境,采取漸進的方法首先從心理距離近的國家開始投資,獲得一定的經驗后再逐步地向心理距離遠的國家進行投資;投資的方式也采取先易后難,如先出口后FDI,烏普薩拉模型就是這個思想。按照文化相似性來選擇進入的國家,因為文化的相似性降低購買者對外國的不熟悉程度。
3 戰略與學習意愿。外國企業采取不同戰略面對外來者劣勢不一樣,學習可以用來提高外國企業的能力與知識,增加本土適應性,降低外來者劣勢。當企業追求全球戰略時,它采取標準化的產品進行全球銷售:當企業追求多國戰略時它會在不同的市場調整產品。而產品的特性和消費者口味的多樣性影響跨國公司的戰略選擇。那么對于追求這兩種戰略的跨國公司而言它們的外來者劣勢顯然是不同的。Pedersen和Petersen(2002)認為管理者的決斷,比如愿意進行本土適應性調整,國際企業熟悉海外市場的速度是不一樣的,愿意學習和適應當地環境提高企業克服外來者劣勢的能力。
4 海外公司的人員配備安排。海外子公司的人員配備戰略影響子公司降低外來者劣勢的能力。特別是采用外派人員。有人認為海外子公司使用外派人員越多,面臨越大的外來者劣勢。有人認為海外子公司的高層管理者的來源比底層管理者對外來者劣勢影響更大。Mezias(2002)發現,海外子公司采用當地的高管面臨的勞務糾紛更少些;其它管理層職位對子公司面臨的外來者劣勢也有影響,特別是外來者劣勢是來自某個職能區域,例如,生產經理的國籍與生產上的障礙關系重大。外派的生產經理在理解技術上具有優勢,而利用當地生產經理在處理當地原材料、與當地供應商打交道更有優勢。所以說。理解外來者劣勢的性質和外派人員的職位,合理安排外派人員對減化外來者劣勢很重要。
5 海外子公司的管理自治程度。管理實踐和管理方法是與社會、政治和文化相關的,所有子公司都面臨適應當地環境和維持公司一致性的矛盾和壓力。當地適應性的程度影響外來者劣勢的程度。東道國適應性有賴于母公司給子公司的自治程度,幫助理解外來者劣勢和子公司如何減化外來者劣勢。
6 國際化經驗與國際化程度。國際化的程度由它在全球經營的國家數量表示。Mezias(2002)認為國際化經營程度越高國際經驗越豐富,跨國公司累積的國際經驗有助于子公司進入新東道國時避免一般錯誤發生。跨國公司在某個東道國的經歷也可能影響外來者劣勢。跨國公司在東道國擁有的關聯企業數量越多,越可能成功。這是由于創新在關聯企業之間擴散或者是間接體驗學習幫助管理者確定、理解和成功執行決策降低外來者劣勢。另外,數量多的關聯企業有更高的形象,從制度的角度講,更高的可見性導致與社會和文化標準更高的依從性,更高的東道國社會文化標準的依從性降低外來者劣勢。這說明跨國公司在東道國的卷入程度是決定外來者劣勢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7 進入模式。Eden and Miller(2001)認為進入模式的選擇降低外來者劣勢的影響,利用臺灣企業在歐洲經營的進入戰略作為案例分析,Chen(2006)的研究支持這個觀點。Chen等(2006)用2085個中外合資企業的樣本研究了外來者劣勢對跨國公司市場進人戰略的影響,發現面臨低外來者劣勢的跨國公司采取資源尋求戰略和將自身的競爭戰略用在勞動力密集的產業上。而面臨高的外來者劣勢的跨國公司采用的是市場尋求和控制導向的戰略。
8 進入與本國政治關系友好或歡迎外國投資的國家。與普遍認為外國企業在東道國遇到外來者劣勢不同,有些學者認為外來的企業在有些情況下不僅不存在外來者劣勢,反而存在外來資產,存在外來者好處。Kostovaand zalleeI(1999)認為在有些情況下。外來者容易獲得合法性,和現代與進步聯系在一起。在欠發達國家,這種情況比較普遍。在欠發達國家,企業和產品來源國與欠發達國家之間的國家差異程度越大,來源國被優待的程度越大,來源國國家形象越好。
一、我國礦產企業的特點及發展現狀
(一)我國礦產企業的特點
1.礦產資源不可再生,企業是按照開采、開發、枯竭、報廢的運營過程發展的。
2.產品無差別,由供求關系影響價格,企業無法定價,影響利潤的實現。
3.投資風險高,資源分布不集中,品質、產量地區差異大,所以企業開發之前勘探研究投入會很大。
4.勘探結果不確定,前期投入不保證能帶來資金回報或因開采成本和難度太高而放棄。
5.工作環境艱苦,安全隱患復雜,很難吸引高級人才。
(二)我國礦產企業發展現狀
1.礦業企業發展規模小,數量多。大型企業少、中小礦企多,行業集中度低。較多的民營或者個體礦產企業資金少、技術弱、裝備簡陋,無法保證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礦產資源浪費嚴重。
2.礦業企業技術落后,國際競爭力不強。加入WTO后,企業對原有生產技術雖進行更新改造。但在機械化、自動化以及管理手段等方面與發達國家有較大的差距,在國際市場上處于劣勢。
3.礦產企業資源浪費現象頻繁,可持續發展前途堪憂。由于生產中無法滿足環保要求,同時開采方法和選礦工藝落后,造成資源破壞與浪費,成本增加,不利于企業長久發展。
二、全球礦產行業發展形勢簡析
(一)礦產行業國際競爭形勢的分析
1.國際礦產業結構性問題突出。從礦產資源儲量看,經濟高速發展、經濟波動、次貸危機、歐債危機和礦產投機活動的影響,全球礦產市場上的礦產品價格上下波動劇烈,經常發生供不應求或供過于求局面。從市場集中度看,發達國家跨國礦業公司利用特有的經濟優勢在全球范圍開展礦產勘探活動,能夠對全球礦產資源掌控。從市場主動權看,全球經濟高速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提高,礦產資源生產者有更多的控制權,礦產市場由買方市場逐漸向賣方市場轉變。
2.國際礦產市場競爭重心轉移。從對礦產資源的實際控制轉變為對礦產市場規范制定的掌控、提高企業的融資能力以及政府參與對其他國家礦業公司進駐市場設置障礙。跨國礦業公司憑借資本市場、金融制度、金融手段,操控資本流向,決定全球礦產市場資源分配,價格制定,從而主導全球礦產資源市場。
3.全球礦業政策不斷調整。國際金融危機、礦產資源的稀缺,使各國政府重視礦產行業法律法規,以適應新形勢。發達國家制定環保能源和低碳經濟政策,引導礦產企業發展清潔能源。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注重制定礦業政策,實施本國礦業企業資源儲備戰略。經濟發展較落后的非洲國家有豐富的儲量,制定開放優惠的礦業政策,吸引外資推動本國產業快速發展。
4.我國礦業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缺少主動權。大型跨國礦業企業在礦產資源儲備、礦產品生產以及礦產市場交易份額上居于壟斷地位,操控全球礦產交易市場、主導全球礦業市場,制定交易規則,使我國礦業公司進入國際市場需面臨許多貿易壁壘,在礦產品價格和數量的協商過程中我國礦企缺少話語權,處于市場劣勢和戰略被動地位,承受巨大的風險和損失。
(二)國際礦業行業現狀分析
1.礦業融資總額大幅下降。據2013 年加拿大勘探開發者協會年會的礦產行業相關資料,2011 年全球礦業公司融資總額為1080 億美元,2012 年比2011年融資總額下降17%為896 億美元,2013 年經濟低迷,全球礦業融資的最佳場所加拿大多倫多股票市場受經濟影響嚴重。
2.礦業股票市場普跌。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不斷沖擊著各國的礦業股票市場,例如歐洲礦業股票板塊普遍疲軟。
3.礦產并購交易持續下滑。全球礦業企業并購重組在2011 年達到黃金時期,從2012 年開始全球礦業企業的兼并的收購金額不斷下降,企業兼并重組的數量也不斷減少,并購交易額是自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受此影響2013 年年初開始,全球礦業企業并購交易持續下滑。
4.礦產品價格下跌導致礦企資本大幅縮水。全球大宗礦產品價格自2011 年以來持續走低,但是礦業企業不能避免的需要面對產能增加和庫存壓力的激增局面,礦產品廉價出售使得礦業企業利潤降低,投資者紛紛拋售礦業股,使得礦產企業資本不斷縮水。
三、影響我國礦產企業發展的因素分析
(一)我國礦產企業發展中需考慮的風險因素
1.決策風險。由于美國經濟復蘇緩慢,歐債危機尚未解除,國際經濟環境復雜多變使得我國礦業企業進行項目決策的難度加大。
2.資源獲取風險。礦產資源的稀缺導致全球礦業競爭激烈,跨國礦業公司在全球頻繁并購,礦產行業新進入企業不斷增加,使得當前我國礦產上市公司資源獲取成本的不斷提高,國內外獲取資源難度不斷加大,資源獲取風險不斷提高。
3.海外經營風險。受西方“中國”輿論影響,不利的政治環境導致我國礦產企業海外經營風險較高,同時海外經營項目時間長、資金多,“國際化”經營風險大。
4.市場風險。產品價格受市場供求、資本投機以及經濟周期波動的影響。同時原輔材料若被某些企業壟斷,則無法議價簽合同,材料成本會居高不下,企業將承擔市場風險。
(二)當前我國礦產企業發展的環境分析
1.我國礦業企業高成本時代的來臨。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2013 年8 月比2008 年8 月增長了240.7%,導致礦業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包括職工薪酬、用房用地、融資費用、原輔材料等成本的上升。
2.礦業企業利潤空間不斷縮小。我國礦產企業面臨產能化、庫存化和金融化的多重壓力,另外還有履行社會責任和環保要求的環境保護修復成本,改革開放以來的礦產企業高利潤時期已逐步消失。
3.國內礦產勘察市場大幅度下滑。全球性經濟危機的持續蔓延,我國中小型礦產企業出現資金鏈短缺、融資困難,無法進行礦產勘查,而大型礦業公司出于謹慎,不能將大量資本投入到勘探中,使優質礦山開采項目擱置。
(三)我國礦產企業當前經濟形勢下的發展機遇
1.創新企業管理水平的機遇。嚴峻的經濟形勢往往是促進企業加強企業管理的動力、調整企業發展模式、投資者能夠支持企業管理者對企業進行改革和創新,為我國礦企上市公司改革轉型提供動力。
2.提高產業集中度并購機遇。金融危機引發的不利經濟環境,加劇了上下游產業鏈矛盾和礦產企業的優勝劣汰,但也能促進礦企兼并重組,參與國際產業重新布局的機會,運用資本運營,在國際礦產市場上占有更多的份額。
3.我國城鎮化進程帶來的機遇。我國正處于城鎮化高速發展時期,隨著人均收入的提高,我國國內消費者對住房、汽車、電子產品等高檔消費品的需求會不斷上升,能夠有效的為我國礦業企業提品消費市場。
四、我國礦產企業的經營發展戰略
(一)組成礦產資源企業集團企業集團是生產和資本集中的一種基本形式,由于礦業公司投資項目資金量大、建設周期長,利用集團內部資金等各種資源進入礦產市場、各子公司分層次進入市場,并通過跨國投資獲得海外礦產資源項目,更多的參與國際礦產市場。
(二)制定恰當的融資戰略
一般的公司主要重視股票上市、銀行貸款、風險投資等融資方式,但對礦業企業還可以積極利用能帶來財務杠桿利益的債券融資,同時債券的融資成本低于股票的融資成本,且能保障股東對公司的控制權。此外可以設立集團財務公司,可以發行證券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來募集社會資本,充實本企業的資金鏈,便于進行礦產資源的戰略儲備。
(三)通過合作開發擴展海外礦業
在資源國當地成立礦產公司,共同出資、按當地規范共同開發資源,以便分擔資金壓力,風險共擔、利潤共享,提高各參與方的積極性,同時便于提高產品附加值,延伸了雙方的產業鏈。
(四)實行有效的降低生產成本的戰略
1.加強成本計劃和管理。我國礦企經營內容不僅有初級礦產的開采和提煉,還有相關礦產品的加工生產,所以應結合工藝流程和技術,加強全過程的生產成本的計劃和管理工作。
2.對成本指標層層分解進行控制。我國礦企應運用成本倒算方法,在企業內部明確成本指標,通過目標利潤反向計算全年目標成本,之后根據各部門實際情況分解為各成本項目指標,然后分層傳遞,明確責任,嚴格考核,并與工資獎金掛鉤,提高控制成本的積極性,加強事前、事中、事后分析,及時反饋、發現異常并及時解決。
3.加強供應鏈簡化經營模式。礦企通過供應鏈管理分擔成本、工藝運籌實現核心業務協同,職能部門的流程優化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從而更好地管理庫存、生產和流動資金。此外我國礦企可以尋求與行業內企業合作,通過共享雙方的基礎設施和產業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從而達到降低生產成本的目標,實現產業上下游生產成本的協同效應。
基金項目:
本論文是長春市市社科項目《自然資源價格和成本核算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王思德. 現階段礦業投資形勢分析[J].中國礦業網,2014(03).
[2]德勤事務所.2013年全球礦產行業發展趨勢報告[R],2013(12).
【論文摘要】在全球金融日趨開放的大背景下,跨國銀行不斷擴張自己的陣地。跨國銀行進入東道國主要是其具有的內部化優勢、區位優勢和所有權優勢三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此外,外資銀行進入中國的動因,還包括客戶服務的需要、全球布局搶占市場的需要和分散經營風險的需要。
跨國銀行理論中分析了很多跨國銀行進入東道國的動因,但是對于中國的具體情況還需要加以具體分析。本文在對跨國銀行進入東道國動因的一般分析基礎上,將針對性的分析外資銀行進入我國的動因。
一、跨國銀行進入東道國動因的一般分析
對跨國銀行進入一般動因的研究很早就在理論界展開。最主要的成果就是鄧寧的“折衷理論”(ILO理論)。這一理論最早產生并應用于國際直接投資領域,后來有關學者將這一理論延伸到跨國公司領域和跨國銀行領域。根據這種理論可以認為,跨國銀行的進入是內部化優勢、區位優勢和所有權優勢三者共同作用的結果。
內部化優勢(Internalizationadvantages)。在企業利潤最大化和外部市場不完全兩個假設前提下,內部化優勢是指擁有無形資產所有權優勢的企業,通過擴大自己的組織和經營活動,將這些優勢的使用實行內部化的能力。因為內部化使用,可以比非股權式的轉讓帶給無形資產所有者以更多的潛在利益。對于跨國銀行來講,內化優勢可以細分為五個方面:資金在跨國銀行之間轉移的可能性與成本、客戶合同的有效性、轉移定價的控制、信息收集網絡和盈利波動的潛在減少。由于信息不對稱、中間產品難于定價、商業機密難于保護,存在著不完全的外部市場。為了克服外部市場缺陷,跨國銀行必須通過其信息和客戶資源優勢的跨國界延伸,組織內部市場來保存其特有優勢。商業銀行跨國經營與整個國家經濟的對外戰略有著緊密的關系,銀行業作為一種虛擬程度較高的經濟形式,無論如何對實體經濟都存在著依附關系,實體經濟對外投資的增長必然會帶動商業銀行跨國經營的發展。
所有權優勢(Ownershipadvantages)。這主要表現為企業所擁有的某些無形資產,特別是專利、專有技術和其他知識產權,由于國際專利制度或技術本身的復雜性,使得該企業在某個時期在這些資產的擁有上具有排他性的權利。跨國銀行的所有權優勢體現在:熟練員工與管理才能的獲得性、有利的金融資源、廣泛而高效的銀行網絡、跨國經營知識與經驗、服務特殊客戶群的技能、信用狀況、銀行產品的差別化、影響力等等。所有權優勢是跨國銀行海外經營的優勢中最重要的一項,因為擁有這一優勢意味著跨國銀行能夠克服東道國銀行的在位優勢,從而擁有與這些國內銀行進行平等競爭的能力。
區位優勢(Locationadvantages)。這是指特定國家或地區存在的阻礙出口而不得不選擇直接投資,或者使直接投資比出口更有利的各種因素。前者如關稅和非關稅貿易壁壘,后者如勞動成本相對便宜、優惠的吸引外資政策等。區位優勢是造成對外直接投資的充分條件。跨國銀行的區位優勢可以細分為:管制框架、有效的利率差異、不同的經濟狀況、銀行的國別性、社會經濟差異。在銀行的跨國經營中,區位優勢只是作為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發揮作用。其無法單獨解釋跨國銀行為什么能與國內在位銀行展開有效競爭。
在以上這三種優勢的基礎上,學者們又不斷提出了各種理論來解釋跨國銀行海外投資的動力,如“追隨客戶(Clientfollowing)”理論等等。這些理論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跨國銀行進入的基本動因。
二、外資銀行進入我國的動因
用以解釋跨國銀行海外投資動因的理論有很多,但是并不完全適合中國的現實情況。鑒于我國對外經濟開放的國情和現階段經濟發展的狀況,筆者試圖對外資銀行進入中國的驅動力進行簡單的定性分析。
客戶服務的需要。中國市場的發展潛力吸引更多的外資進入,外資銀行必然更快地進入中國市場。正如前面的內部化優勢里講到的,銀行業作為一種虛擬程度較高的經濟形式,無論如何對實體經濟都存在著依附關系,實體經濟對外投資的增長必然會帶動商業銀行跨國經營的發展。銀行業是一個信息敏感性行業,在銀行業市場開放初期,外資銀行往往出于為其所在國客戶服務的需要,跟隨客戶進入中國市場,為其客戶提供比中資銀行更加完善的服務,以維護其長期所形成的客戶關系。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的速度,取決于其在中國潛在市場的大小,潛在的市場份額主要來自于其所在國企業在中國投資的企業數量和規模。中國實體經濟的發展及全球產業經濟的調整,使得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日益增強。我國對外市場開放的步伐逐步加快,對外國資本進入的地域、數量和股權的限制逐步取消,以跨國公司為代表的國際資本大規模進入中國,成為國際銀行搶灘中國最為直接的動因。如美國摩根大通銀行與美國摩托羅拉公司、德國德累斯登銀行與德國西門子公司、日本東京三菱銀行與日本豐田公司等。
全球布局,搶占市場。如果東道國金融市場開放程度較高,而且社會平均資本收益、預期經濟增長率和股票市場資本化程度較高,但銀行業稅率、東道國國內銀行的平均效率較低,跨國銀行就可以充分發揮其自身的比較競爭優勢,利用高效率的經營在東道國取得高額利潤。因此,外資銀行正是在看好中國市場良好的發展潛力和投資環境的情況下,利用發展中國家金融市場發育不完善,銀行業經營效率低且不良資產率高,難以與外資銀行形成有力競爭的機會,搶占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市場,作為其全球資產配置中具有增長潛力的業務單元,以延續其盈利的增長期。
廣泛的經濟聯系和文化聯系。母國和東道國之間地理位置、人文環境、雙邊貿易量等均對國際銀行決定是否進入存在影響。在中國外資銀行市場上一直非常搶眼的匯豐銀行,與其總行起源自香港不無關系;同樣,作為東亞經濟圈內重要的經濟主體,亞洲的跨國銀行尤其是韓國和日本的跨國銀行構成了我國外資銀行體系中重要的一部分。
分散經營風險。按照馬科維茨的資產組合理論,隨著跨國銀行在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投資范圍的擴大,原先在一國經營時的某些系統風險在國際范圍內可以通過國際投資組合變為風險系數有效降低的非系統風險。考慮到銀行本質上經營風險的特征,降低風險水平顯然有利可圖。中國持續了二十余年的穩定發展造就的經濟和政治的穩定態勢,尤其是中國經濟在亞洲的金融風暴中的優異表現,無疑提升了中國在國際投資者心目中的地位,這種信息的提升對于跨國銀行選擇中國作為全球風險戰略的重要環節無疑非常具有影響力。
外資銀行在技術、管理、服務網絡、資產質量、資金能力方面的優勢以及足夠的動力和能力使得其在華市場上的份額必將逐步擴大。外資銀行可能不會耗費最大的成本來建立龐大的機構網點,而是更多的通過外資并購的形式入股中資銀行,這樣一方面可以繞過政府的政策限制,規避對外資銀行網點和業務領域的限制,更快的搶灘中國市場;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中資銀行積累的客戶資源,通過入股、從地域、業務范圍和客戶群三個方面更廣泛地深入中國市場,既快速擴張自己的網絡,又消滅了競爭對手。
參考文獻
影響國際貿易增長的因素有許多,從理論上講,僅就國際貿易與國際直接投資的關系而言,直接投資究竟是構成對貿易的替代,還是產生了對貿易的創造,這主要取決于國際直接投資的類型。
按照小島清對外直接投資的理論,從一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動機分析,國際直接投資可分為三種類型:(注:[日]小島清:《對外貿易論》第423頁,南開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1)自然資源導向型投資。在東道國尋求某種自然資源既是為了滿足母國本國的需要,也可以向其他國家出口。因此,資源導向型的投資不僅擴大了母國自然資源的生產規模,而且也促進了母國與東道國之間的國際貿易發展,甚至還擴大了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國際貿易發展。(2)市場導向型投資。如細分起來還可以分為突破貿易壁壘型投資和占領市場型投資。因此,在這種類型中,國際直接投資與國際貿易之間的關系比較復雜。如:跨國公司在東道國投資后的初始階段,因各種需求的存在,貿易是創造性的;當投資和生產形成一定規模時,“就地生產,就地銷售”的結果勢必會減少貿易的往來,因而具有貿易替代效應。但如果是突破貿易壁壘型投資,也許這種投資對貿易的間接促進會使貿易的規模進一步擴大。但全面地分析,即使是前面所述的替代貿易時,在東道國進行市場導向型投資也可能會帶來服務貿易方面新的需求。(3)生產要素導向型投資。這主要是指在東道國尋求低成本勞動力的投資。這種類型的投資,因國家之間比較優勢而形成的國際分工,在初始乃至相當長的一個階段中無疑是加大了貿易的發展,如發達國家在發展中國家投資而進行的加工貿易。但因比較優勢是動態而非靜態的,這種投資與貿易的關系也要視具體情況而進行具體分析。
在理論上闡述對外直接投資對母國貿易的替代關系的還有佛農(Vernon.R),他在其著名的產品周期理論中,通過對新產品、新技術的創新、模仿和擴散的動態分析,闡述了母國的出口與對外直接投資的關系。在新產品的第一階段,產品在技術創新國國內的生產、銷售主要以滿足國內需要為主(也存在向收入水平和消費結構比較接近的其他國家出口的可能性);但是,隨著技術的成熟化,同時又面對其他國家企業的競爭,降低產品成本成為技術創新企業維持其海外市場占有率的必然要求,這時便出現了技術創新企業的對外直接投資。佛農認為,一般地這種對外直接投資不會產生對母國出口的替代效應。但是,如果這種投資發生得過早,就有可能替代母國的出口。在技術進步日益加快的情況下,隨著跨國公司國際化程度的提高,新產品的生命周期不斷縮短,對外直接投資對母國出口貿易的替代影響將越來越明顯。(注:Vemon.R:"InternationalInvestmentandInternationalProductionintheProductCycle",
pp255-267,Vol.41,No.4,OxfordBulletinofEconomicsandStatistics(November,1966).)
總之,對外直接投資與國際貿易的關系即存在互補性,也具有相互替代性,這要根據母國(或跨國公司)投資的動機、類型和發展階段而定。
二、國際直接投資與貿易的實證檢驗
當我們從實證分析的角度再來看對外直接投資與貿易的關系時,會發現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這方面存在一些異同。因此,在下面的分析中,我們將對這兩類國家分別進行研究。
(一)發達國家對外直接投資與貿易的關系
國外一些學者將對外直接投資與某些產業的實際出口聯系起來進行了實證研究。如,伯格斯坦(Bergsten.C.F.)認為,在美國不同的對外直接投資產業中,那些對外直接投資程度較低的產業,其出口水平也較低;隨著對外直接投資水平的提高,出口規模也相應上升;但是當對外直接投資超過一定規模后,追加的對外直接投資對出口的促進效應就逐漸消失了。因此,對外直接投資與出口貿易之間既是互補關系也是競爭關系。隨著跨國公司國際化程度的提高,其對外直接投資與出口的競爭(替代)也將不斷加劇,因而海外子公司的生產將逐漸替代美國的出口。(注:Bergsten.C.F.,ThomasHorst&Theodore.H.M.:"AmericanMultinationalsandAmerican
Interests",WashingtonD.C.BrookingsInstitute(1978).)同時,學者們也有相反的發現,利普賽(Lipsey.R.E.)和威斯(Weiss.M.Y.)的研究表明:無論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的市場上,美國的出口與美國海外子公司銷售額都是高度正相關的,而且美國海外子公司的生產銷售都部分替代了美國出口競爭伙伴中的發達國家企業的出口(注:Lipsey.R.E.&Weiss.M.Y.:"ForeignProductionandExportsinManufacturingIndustries",
pp488-494,Vol.63.No.141,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November,1981).)。
(二)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與貿易的關系
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除去個別的現象,較大規模的起步應從20世紀60年代算起,拉丁美洲的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和委內瑞拉,亞洲的印度、韓國、新加坡、菲律賓和中國臺灣地區都是從那時起陸續向國外或境外進行直接投資的。20世紀70年代后期,中東石油輸出國組織一些成員的投資方式也從貸款轉向間接投資,再由間接投資轉向直接投資。(注:宋亞非:《中國企業跨國直接投資研究》,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雖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較快,而且由原來主要投資于鄰近的國家和地區,逐步轉向向發達國家進行直接投資。
伴隨著經濟實力的提高,發展中國家企業進入世界級大企業的數量也在逐漸增加。1997年,發展中國家企業進入“全球500強”的僅有22家,平均營業收益率為3.6%;而2000年入圍企業增加到33家,平均營業收益率提高到5.2%,且高于“全球500強”4.7%的平均收益率(注:張金杰:《國際直接投資形勢與跨國公司的戰略調整》,王洛林、余永定主編《2001-2002年: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
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的健康發展對貿易的促進也有其特點。首先,小規模和特殊商品是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的優勢。由于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大多數屬勞動密集型的小規模生產,資本勞動比率比發達國家跨國公司低許多,發展中國家東道國更愿意接受勞動密集型高的項目投資。即使是進行規模較大的生產性投資項目,與發達國家相比,作為母國的發展中國家也占據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同時,這種生產性投資也將給母國帶來原料、設備的出口增加,因而具有很強的投資與貿易互補性。其次,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一般側重于擴大出口的市場銷售戰略。無論是為保護原有的出口市場,或是開辟新的市場,還是避開貿易壁壘,發展中國家多采取各種方式保障出口,在達到一定實力和經驗積累后,逐步再向全球經營戰略發展。
考察韓國的經濟,其迅速發展得益于通過出口把國內產業與國際市場緊密連接的結果,從而使國際市場容量的不斷增大,并對國內經濟的增長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1991年韓國全國經濟學家聯合會的一份《韓國制造業的國外投資經營成果調查表》(注:參見杜玲博士論文:《發展中國家/地區對外直接投資:理論、經驗與趨勢》,2002年5月。)中,我們看到韓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動機總的來講與貿易聯系較多,所占比重也較大。如開拓市場與回避進口限制兩項都與貿易緊密相連,其之和所占比重在韓國整個對外直接投資動機中達到35.7%。當然,從表中還可以看出,韓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動機因區域不同而有所差異。在北美洲和歐洲地區,開拓市場的動機比重最高,占到29.3%,比其他動機的比重平均高出10個百分點,這是為適應當地區域化經濟和確保新產品市場的結果;在拉丁美洲、大洋州地區,最高比重的動機為回避進口限制,占27.3%,也比其他動機高出10.4個百分點,這說明韓國對外直接投資在此兩個地區對貿易壁壘的突破動機占據很重要的地位。
但具體到韓國對外直接投資的行業,還有更進一步的動因分析。如李宏格(音譯)(Lee,Honggue)對韓國電器行業的研究。(注:參見Lee,Honggue:"Globalization,ForeignDirectInvestmentandCompetitiveStrategiesof
KoreanElectronicsCompanies",inNomuraResearchInstitute&InstituteofSoutheast
AsianStudies(ed.),TheNewWaveofForeignDirectInvestmentinAsia,InstituteofSoutheastAsian
Studies(1995).)電器是韓國最重要的制造業部門,在20世紀90年代初韓國就已成為世界第五大電器生產國。李宏格指出,韓國電器行業在1989年的對外直接投資額比1979年增長了85%,顯示出韓國在該行業的對外直接投資于20世紀80年代末達到了頂峰——盡管與韓國電器產品的出口相比其投資的規模是非常有限的:1976-1992年間電器行業對外直接投資為5億美元,而1992年電器產品的出口額卻高達161億美元。李宏格分析,韓國電器行業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動因主要表現為維持和擴大出口的需要,即通過對外直接投資提高出口產品的競爭力。那么,這種對外直接投資的壓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韓國本身國內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所造成的壓力,迫使電器行業利用對外直接投資,在國外尋求廉價勞動力以降低生產成本(主要是在亞洲地區);另一方面,則是來自歐美國家貿易保護主義的壓力,在韓國擴大對歐美出口的同時,其電器產品也已成為反傾銷的對象——這一點對我國在加入WTO之后,重新審視海外投資與貿易的關系時,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綜上所述,盡管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的動因有所不同,但總的趨勢是積極的,對外直接投資有利于一國的對外貿易乃至國際貿易;由于對外直接投資與貿易的互補關系和替代關系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表現不一,所以對外直接投資對母國出口的影響具有動態效應;在經濟全球化的今日世界,對外直接投資已不僅僅是發達國家的“專利”,它對發展中國家來講同樣是必不可少的經濟運作方式。
三、中國海外投資發展與貿易的關系
為了論述的方便與國土概念上的準確,我們把以下涉及的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稱為“海外投資”。
(一)中國海外投資的發展與現狀
中國海外投資的發展,比較準確的提法應該從1949年算起。但因那個時期的海外分支機構都是一些貿易企業,規模又非常小,一般不在我們的討論之內。從1978年的改革開放至今,中國海外投資的步伐越來越大。截至2001年年底,經外經貿部批準的企業就達6610家,中方海外投資總額已達83.5731億美元,遍布全球153個國家和地區(注:此海外投資的區域數字以《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年鑒》(2001年)為準。)。
1.中國海外投資的區域分布。中國海外投資在全球的區域分布正逐步由集中化向多元化方向發展。但目前從投資的額度來看,集中化的表現還依然存在。截至2001年底,中國海外投資企業數量在全球主要63個國家和地區的分布見表1。從基本格局看,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占28.99%,發達國家(歐洲、大洋州和北美)占27.99%,加上中國港澳地區33.46%的分布,大致呈現出各占1/3的態勢,可以說是一個多元化的分布。具體的投資額度和比重見表1。
表1中國海外投資區域分布表(截至2001年底)
附圖
資料來源:根據外經貿部《對外經濟貿易簡要統計》(2001)整理。
通過以國家和地區分布的形式進一步對投資額排序,我們就可以看到中國海外投資分布的集中化:即地緣優勢和人緣優勢使相鄰國家(地區)和海外華僑聚集的國家(地區)成為中國海外投資的集中區域。至于在拉美地區和非洲投資額分布得較高,一般為投資行業的原因所致,這將在下面進一步闡述。
2.中國海外投資的行業分布。中國海外投資是從貿易型企業起步的。這些貿易型企業開始在海外做的商業性工作是為對外貿易企業提供信息、進行市場調查和客戶聯系服務的。20世紀90年代以后,在中國政府有關政策的引導下,生產加工型企業有所增加。但總的來看,服務貿易型的投資行業特點仍十分突出。根據對外經貿部的統計,截至1999年,中國海外投資中服務貿易型企業,無論從企業數量上還是在投資額度上仍占絕大多數;生產加工型企業雖然在企業數量上增加較快,但在投資額度上還處于較小規模;而資源開發型企業在投資額度上比生產加工型企業還要大些。詳見表2。
表2中國海外投資的行業與投資額分布(截至1999年底)
附圖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提供的數據整理。參見:外經貿部發展司:《中國的境外投資狀況》,《國際貿易論壇》2000年第5期。
一般地,中國海外投資在發達國家的多為服務貿易型和研究開發型,即非生產性項目。服務貿易型企業的運作主要是為了服務于國內企業的出口,以促進中國產品的出口;在海外投資于研究開發型企業則是為了更有利地接近發達國家或地區的先進技術,以提高我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而中國在發展中國家的投資則大多為資源開發型和生產加工型,即非貿易性項目。資源開發型的投資,主要是為了獲取國外開采條件較好或儲量、品位較高的石油、礦產、林業、漁業等資源,以滿足國內經濟發展的需要;生產加工型投資,主要為轉移國內長線產品的生產能力或發揮中國在技術、管理上的比較優勢以占領當地的市場,同時帶動相關材料、設備、零配件的出口。因此,這也是生產加工型的投資大多集中在亞洲、拉美和東南亞地區的主要原因。
(二)中國海外投資與貿易的互動
1.中國進行海外投資的動因。從外部條件上看,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經濟進入生產、銷售、采購的全球體系成為必然。中國既然已經實行了“引進來”的改革開放,也必然要實施“走出去”的對外開放,以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實現資本、技術和人力等生產要素的雙向流動,提升國內的產業結構,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
從中國國內經濟發展的需求上看,“走出去”到海外投資不僅是政府的政策號召,更主要的是國內企業自身發展的利益驅動和內在要求。如前所述,一國的對外直接投資有許多動因,具體而言,中國海外投資的動因主要有如下五點:(1)尋求資源開發。中國雖地大物博,但人均資源占有率很低。在進入21世紀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資源短缺對中國經濟將是一個嚴重的制約。其中,開發的重點放在對我國經濟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對外能源投資,即對石油、天然氣的開采;此外,還有一般性資源(如:黑色和有色金屬礦產資源、樹林資源等)的開發。在海外投資開發資源,主要是為了保障我國資源長期、有效和穩定的供應。(2)擴大出口貿易。無論是從中國政府政策的角度,還是從企業投資的角度,利用對外直接投資帶動材料、機器設備、零部件的出口,甚至帶動服務業的出口,都是目前進行對外投資最多的動機。在政府制定的有關海外投資政策中,著眼點基本上都是擴大出口,是與對外直接投資有關的貿易措施;綜合對中國海外投資企業的動機調查,擴大出口也占了相當大的比重。(注:參見段云程:《中國企業跨國經營與戰略》,中國發展出版社1995年版;謝康:《跨國公司與當代中國》,立信會計出版社1997年版;魯桐:《中國企業海外經營:對英國中資企業的實證研究》,載世界經濟學會編《世界經濟與中國:2000-2001年》,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3)開拓國外市場。在中國國內需求不足以及同類企業競爭激烈的情況下,積極開拓新的國外市場是企業利益驅動的內在動力所致,也是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動機之一。這與理論上闡述的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的動機之一——尋求市場型是相同的。(4)規避貿易壁壘。從對外直接投資的理論上講,規避貿易壁壘或突破貿易壁壘都是尋求市場型的一種動機。由于我國現已加入WTO,關稅逐步下調后,規避各種貿易壁壘已成為擴大出口和占領國外市場的一個重要手段。特別是近年來,出口配額限制、對中國出口產品的反傾銷等情況越來越嚴重,因此利用海外投資建廠生產可謂是突破貿易壁壘的一個有效方式,也是對特殊貿易限制的一個反應。(5)獲取高新技術。在海外投資是中國企業獲取高新技術的一條重要途徑。中國的一些航天、航空、電子、生物化學和機械業的大型企業已經開始通過對外直接投資的渠道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少數中國企業還在國外投資建立了研究和開發機構,用最近的距離、最快的時間學習、研發最新、最前沿的技術。當然,這種類型的投資需要雄厚的資金支持,但它將是最具潛力的海外投資。
2.中國海外投資對貿易的影響。如前所述,無論是從理論研究還是實證分析上,對外直接投資與貿易即存在互補關系也不乏替代關系,即存在貿易創造效應也有貿易替代效應。具體到中國的實際,由于投資行業的特點和投資區域的不同,海外投資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要視具體的投資行業和投資區域而定。首先,服務貿易型企業的投資,動機與目標非常明確,肯定是為擴大出口服務的,因此這類企業的海外投資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無疑是積極的;其次,資源開發型企業的海外投資,進口的資源都是我國相對成本低或戰略的需要,同時還能帶動設備、制成品(如鋼材)、技術和勞務的出口,雖然會帶來一定的進口貿易增長,但從整體上看對我國出口貿易還是起到了促進作用;最后,生產加工型企業的海外投資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情況較為復雜。我們將對生產加工型企業的海外投資做一個具體分析。(1)機械行業。機械行業中如汽車、摩托車零配件組裝,家用電器中的CKD、SCD(注:CKD:CompleteKnock-Down,即全分解裝配:將產品全部拆散成零件后提供給買方組裝成整機;SKD:SemiKnock-Down,即半分解裝配:將產品拆散成部件或部分部件、部分零件后提供給買方組裝成整機。)等,由于絕大部分甚至全部都要使用國內的零部件,在初期設備投資之后,后續的零部件就成為組裝生產的必備條件。因此,從總體上看,機械行業在海外投資對我國出口的帶動作用是持續且長期的。特別是大型家用電器,這是典型的加工組裝型產品,根據外經貿部的有關統計,家電行業投資帶動出口的系數比其他產品高達20-30倍。金城集團的案例也顯示,摩托車產品在海外投資建廠生產后,大幅度地帶動了該集團的出口:1997年海外銷售收入250萬美元,帶動出口近150萬美元;1998年海外銷售收入近600萬美元,帶動出口達400萬美元(注:李鋼主編:《“走出去”開放戰略與案例研究》,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2000年版。)。實證分析表明,機械行業由于技術與原材料、散件的高度結合,海外投資就可帶來明顯的貿易創造效應。(2)輕工行業。嚴格地講,輕工行業中也有屬于機械行業的產品,區分出來的主要是體積較小的機械產品如自行車以及其他輕工產品。這類產品的特點是,體積較小,出口運費沒有體積較大的機械產品高,與海外加工的生產成本比,在國內的生產成本更低,因此這類產品的海外投資與出口很可能出現替代關系。也就是說,在國內生產此類產品后出口更經濟,就很少會有企業再到海外投資生產;即使在海外投資并形成規模生產,對國家的出口帶動作用也不大。(3)紡織服裝行業。紡織服裝業的投資主要是規避貿易壁壘,由于根據多種纖維協議,在投資國的出口配額已經用盡時,如果東道國尚有未使用的配額,投資國便可以使用。中國在紡織品領域受歐美出口配額的限制非常嚴重,因此不少的紡織服裝企業到海外投資主要動機都是為了突破配額的壁壘,在海外尋求更廣闊的市場。這種類型的企業在海外的投資也要視情況而定:一次性投資建廠可以帶動國內紡織機械的出口,但對出口貿易沒有持續的帶動作用;使用國內材料多的,可以促進國內原材料、面料的出口,但有原產地規定比例的國家對此也有一定的限制;在有的國家(地區)可以享有免配額、免關稅的優惠,則可以大大提高我國產品出口或向第三國出口。因此,紡織服裝行業在海外的投資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是擴大還是替代,兼而有之,目前尚未找到實證數據。
四、結論
1.綜合國際直接投資與貿易關系的理論,回顧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對外直接投資與貿易關系中的發展,以及中國海外投資與貿易的現狀與特點,論述了中國海外投資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我們進一步證實了對外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既存在互補又存在替代關系、中國的海外投資既有貿易創造效應又有貿易替代效應的理論。有意義的是這些互補和替代關系,或稱貿易創造和貿易替代效應,在不同的投資領域、投資行業、不同的投資區域以及不同的發展階段中是有所差異的。
論文關鍵詞:中日,企業,國際化,成長,案例
中國企業的海外發展始于改革開放之初,至今為止已經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轉折型起步期,在1979~1995年,首鋼集團是最典型的代表;
第二個階段是常規型發展期,在1996~2003年,海爾集團是最典型的代表;
第三個階段是加速發展期,2004年至今,這個階段的典型代表是聯想集團。
改革開放后的中國企業,在成長和國際化發展中積極學習外國先進企業。由于日本與中國同是非西方語言文化國家、同屬儒家文化圈、相比歐美發達國家同是后來者,所以日本企業成為中國企業最重要的學習對象。
對應中國企業海外發展三個階段的三個代表企業,我們從日本企業中尋找了三個有比較高的可比性的企業:川崎制鐵、松下、索尼,然后分別對首鋼與川崎制鐵、海爾與松下、聯想與索尼三對企業的海外發展進行分析和比較。
一、中國首鋼集團與日本川崎制鐵公司
(一)首鋼的國際化發展
首鋼的前身是1919年建立的“龍煙鐵礦公司石景山煉鐵廠”,至1949年只生產了28.6萬噸生鐵,無煉鋼能力。20世紀50年代末靠本國的能力發展成為一個從采礦、煉鐵到煉鋼、軋制的鋼鐵聯合企業。1993年粗鋼產量達702萬噸,在中國同業的排名第2位,該年利潤為42.6億元。本文主要研究首鋼1949-1995年間的發展。
首鋼的國際化發展,至今為止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78~1987年。主要是引進外國先進技術設備、提高競爭力,在國內辦中外合資企業、獲得國際合作經驗,產品出口、了解國際市場。1985年首鋼辦了第一個合資企業;1980年第一次產品出口,當年創匯120萬美元;到1987年出口額達670萬美元,主要是鋼鐵產品。
第二階段,1988~1991年。出口擴大,海外投資起步。1991年首鋼綜合出口創匯達2.1億美元。1990年,首鋼派出的專家成功地完成了美鋼聯(USX)7座大型轉爐自動化改造的軟件設計項目。1988年7月,首鋼投資340萬美元收購了美國麥斯塔(MASTA)工程公司70%的股份。麥斯塔公司是國際著名的老牌冶金工程設計公司。
第三階段,1992年以后。海外經營迅速擴大。1992年10月,首鋼斥資2000余萬美元與香港首富李嘉誠的長江實業有限公司等聯合收購上市的香港東榮鋼鐵股份公司,首鋼擁有51%股份。1993年2月又收購了寶佳公司,4月收購了三泰電子公司,5月收購了開達投資公司,8月收購了海成公司。1992年11月,首鋼競標獲勝,以1.2億美元收購秘魯鐵礦公司(HierroPeruCo.)全部股權。首鋼在香港收購上市公司后,抓住機會實行供股集資。1993年首鋼出口創匯和海外經營額達到6.3億美元。
(二)川崎制鐵的國際化發展
川鐵的前身是1918年川崎造船所建立的鋼鐵廠,1950年獨立出來成立“川崎制鐵株式會社”,1974年鋼產量達到1600萬噸。2002年9月,川崎制鐵與日本鋼管公司合并為“JFE控股公司”。本文研究的是1950-1990年間川崎制鐵的發展。在這一期間,川崎制鐵的海外發展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50~1966年,產品出口、原料進口、引進技術。由于日本大型鋼鐵企業的焦煤和鐵礦主要靠進口,所以他們必須積極出口鋼材換取外匯。川崎制鐵從50年代初就出口鋼材,60年代已經大批量出口,與此相適應的就是建立國際銷售網絡。1961年在美國建立貿易辦事處,1964年在西德建立歐洲辦事處,然后是一些發展中國家的辦事處。在這個階段里,川崎制鐵從歐美引進了8項重要技術,包括純氧煉鋼、連鑄、計算機管理等等。從1962年與巴西鐵礦公司簽訂長期供應合同起,陸續與外商簽訂多項鐵礦和焦煤的長期供應合同。另外,1964年川崎制鐵向菲律賓鐵礦公司提供選礦和燒結技術援助。
第二階段,1967~1974年,原料跨國化。從1967年起,川崎制鐵開始在原料領域進行海外直接投資,該年在菲律賓建立合資公司PCP生產球團礦。1971年起,川崎制鐵陸續在巴西、利比里亞、加拿大、澳大利亞參股幾家鐵礦煤礦的建設。1974年末,在菲律賓設立獨資的燒結礦企業PSC公司。
第三階段,1975~1990年,生產跨國化。1975年,川崎制鐵的股票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上市。早在1974年3月,川崎制鐵已經與巴西政府、意大利依爾瓦公司三方在巴西合資設立圖巴朗鋼鐵公司(CST,設計年產量300萬噸鋼),川崎制鐵占24.5%的股份;但真正建設是70年代后期,1983年11月高爐點火開始生產。1984年在美國合資建立加州鋼鐵工業公司(CSI),川崎制鐵占20%股份。1985年在巴西合資建立鐵合金生產企業,川崎制鐵占20%股份。1989年在美國合資建立ArmcoSteelCo.,設計年產量450萬噸薄板,川崎制鐵占50%股份。
(三)首鋼與川崎制鐵的比較
相同的方面有:(l)都屬于后發展的企業。川崎制鐵和首鋼的真正發展都是在50年代以后,它們在誕生和發展,尤其是國際化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是一大批同行業中的先行者的激烈競爭環境。(2)核心技術是“外來的”。這是伴隨著上一項特征在技術方面的必然現象。
差異的方面有:(l)基本路線的差異。川崎制鐵屬于較早國際化的路線。首鋼則不同,其先期,主要指1949年到l978年期間,是屬于關起門來、以自力發展為主,在企業規模已經壯大到一定水平,即在進入80年代國門打開,首鋼才開始其國際化進程。所以,首鋼屬于自力發展到相當大的程度,再搞國際化的“轉折型”路線。(2)活動方式的差異。相比較而言,川崎制鐵的國際化顯示循序漸進方式,例如:先出口鋼材和進口鐵礦焦煤,然后在各國設辦事處;相隔8年左右才開始對外國礦業直接投資,而且是少數股權;又隔了七八年,才開始在外國合資搞生產企業,直到1989年的合資項目中所持股份才提高到50%。相比之下,首鋼的國際化則顯示突發和躍進性,例如,在美國剛設了第一個機構才幾個月就收購了一個工程技術公司,這作為其初次海外直接投資已經帶有某種“躍進性”;在南美洲大陸上幾乎沒有什么經貿活動的情況下,一下子投資1.2億美元全資收購了秘魯鐵礦,更是兼具突發性和躍進性的活動。(3)股權策略的差異。在海外直接投資中,川崎制鐵堅持以少數股權為主,首鋼則以多數股權為主。總而言之,川崎制鐵走的是低風險路線,首鋼則是高風險路線。我們將上述差異歸納如下(參見表1)。
表1首鋼與川崎制鐵國際化歷程的主要差異
基本路線
股權策略
進展方式
川鐵
較早國際化。
少數股權為主
循序漸進為主。
北美例:先出口、再設貿易機構、
再合資礦業、再辦合資生產廠。
首鋼
先關門自力發展到
較大規模后,才開
放搞國際化
多數股權為主
突發和躍進較多。
南美例:沒有任何經貿活動的前
提下,投1.2億美元獨資辦礦。
二、中國海爾與日本松下
(一)海爾集團
1984年,海爾集團的前身----虧損147萬元的青島電冰箱總廠引進德國利勃海爾公司的生產設備和技術,從事電冰箱的生產和銷售。到2009年,海爾在全球建立了29個制造基地,8個綜合研發中心,19個海外貿易公司,據市場研究機構歐洲透視(Euromonitor)的數據,海爾在全球白色家電品牌中排名第一,全球市場占有率5.1%,已經成長為世界級的跨國公司。海爾集團海外發展有以下特點:
(1)海爾是中國常規型海外發展的典型企業。
(2)海爾是中國企業投資新建方式跨國化的代表者。海爾的海外投資采取了以綠地新建為主的進入方式,請見表2。
時間
地點
進入方式
功能
股權
1996年8月
印尼
新建
生產銷售冰箱
合資
1997年6月
菲律賓
新建
生產銷售冰箱等
合資
1997年8月
馬來西亞
新建
生產銷售洗衣機
合資
1997年11月
南斯拉夫
新建
生產銷售空調
合資
1999年4月
美國
新建
銷售家電
合資
1999年4月
美國
新建
生產冰箱
獨資
1999年9月
伊朗
新建
生產銷售洗衣機
合資
2000年
尼日利亞
新建
生產銷售家電
合資
2000年
越南
新建
生產銷售冰箱
合資
2000年
孟加拉
新建
生產銷售家電
合資
2000年11月
烏克蘭
新建
生產銷售空調
合資
2001年3月
巴基斯坦
新建
生產銷售洗衣機
合資
2001年
突尼斯
新建
生產銷售冰箱等
合資
2001年6月
意大利
并購
生產冰箱
獨資
2003年
約旦
新建
生產銷售洗衣機
合資
2007年
泰國
并購
生產冰箱
獨資
表2海爾集團的海外投資
資料來源:作者根據《海爾人》近年各期數據整理。
(3)海爾是中國企業漸進方式跨國化的代表者。無論放在中國的范圍、還是放在全球的范圍,海爾都是一個漸進主義的典型。海爾在海外投資過程中還有以下特點:1)地域的角度:由進到遠。先是香港(設貿易公司),然后是東南亞,再后是美國歐洲,等等。2)經濟文化的角度:從相似到差異。先是在發展中國家里選擇了華人經濟文化影響較大的印度尼西亞,然后在發展中國家里選擇了英語和天主教文化的菲律賓,再后是西方文化的美國歐洲,等等。3)產品/業務的角度:從單一到多樣。先是選擇與當地公司相比最具競爭優勢的一個產品/業務進入,然后再逐漸增加產品/業務。
(4)高度重視合資合作。海爾作為國際家電行業的一個后來者,在至今為止的十幾項海外投資中,只有美國工廠、意大利工廠和泰國工廠是獨資的,但他們只承擔生產職能,營銷公司仍然是合資的。在產品設計環節上,海爾同樣采取了合資合作的方式。
(二)松下
日本松下電器公司是日本工業企業戰后首批海外直接投資者,并且長期保持著日本企業海外子公司數目最多的第一位置。
二戰后日本松下電器公司的國際化經歷了以下幾個發展階段:
1)產品出口階段,1951~1960年。1951年松下公司開始向東南亞、南美出口干電池、收音機等產品;1953年出口擴大到美國,先在紐約設立了辦事處,1954年出口美國收音機,1959年在美國設立了貿易公司。在這個階段里的1952年,松下公司與荷蘭飛利浦公司在日本建立了一個合資公司,引進了飛利浦的先進技術。
2)發展中國家建廠,1961~1967年。1961年松下公司在泰國進行了初次海外投資,與當地公司合資建立生產干電池的工廠,揭開在發展中國家投資建工廠的序幕。到1967年底,松下公司已經在發展中國家建立了8家工廠。
3)發達國家建廠,1968~1978年。1968年松下公司分別在澳大利亞和法國投資建廠,進入在發達國家建工廠的階段。1973年松下公司進行了首次海外并購,在西班牙收購了一家小型吸塵器工廠。
4)發達國家建大型工廠,1979~1989年。1979年松下公司在美國投資建設大型彩色電視機制造廠,進入在發達國家進行大項目投資新建的階段。
5)大型海外收購,1990年起。1990年松下公司耗資71億美元收購美國音樂公司(MCA),開始大型海外收購。對MCA的收購最后以失敗告終。
表3松下電器的海外發展
年份
投資地
股份
產品
1961年12月
泰國
48.6%
電池等
1962年10月
中國臺灣
60%
收音機等
1965年 9月
馬來西亞
43%
家電
1996年 3月
哥斯達黎加
100%
電池等
1996年 3月
秘魯
100%
電池
1966年11月
坦桑尼亞
100%
電池等
1967年 9月
菲律賓
80%
家電
1967年12月
巴西
100%
電池、收音機
1968年 2月
澳大利亞
100%
音響等
1968年 3月
法國
100%
收音機等
1970年 7月
印尼
55%
家電
1970年 9月
比利時
50%
電池
1972年 5月
印度
40%
電池
1972年 5月
加拿大
100%
音響等
1973年 9月
西班牙(收購)
99%
吸塵器
1974年 6月
英國
100%
音響等
1979年 4月
美國
100%
彩電
來源:《海外進出企業總覽’96》東洋經濟新報社1997年。
(三)松下與海爾的比較
(1)先談相同之處,松下與海爾同為各自國家企業海外漸進式發展的典型代表,也是綠地新建進入方式的典型代表,還是合資合作的典型代表。日本松下公司一直是海爾學習的榜樣,張瑞敏曾指出:“松下就是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經過四五十年的奮斗成為世界知名的大品牌。人們都說通過松下來了解日本,那么能不能通過海爾的努力也形成一個大品牌,依靠這個品牌來了解中國。”我們認為,海爾學松下公司學得非常好,在有些方面還超過了松下公司。
(2)松下公司在日本電子行業企業海外發展中,實際上是一個戰略跟隨者,他跟隨的是真正的先行者索尼公司。例如:索尼公司率先在海外設立工廠——1960年5月在愛爾蘭建立的收音機工廠投產,松下公司跟隨著于1961年底在泰國建立工廠;1961年索尼公司成為第一家在美國發行ADR(預托證券)的日本企業,后來在1970年其股票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而松下公司則在1971年也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索尼公司1989年耗資34億美元收購美國哥倫比亞影視公司,松下1990年耗資71億美元收購美國音樂公司。
海爾與松下不同,他在中國家用電器行業海外發展中一直處于領頭羊的地位,例如在出口發達國家市場、自主品牌、海外建廠、收購歐洲企業等等。
(3)海爾在海外發展的速度/節奏上明顯快于松下。請見表4,我們可以看出,在海外發展的每個階段,海爾都比松下明顯的快,幾乎都要快一倍。
表4海爾與松下跨國化比較
松下 海爾
1.從出口到海外建廠: 1951-1961=10年 1990-1996=6年
2.建廠:發展中到發達 1961-1968=7年 1996-1999=3年
3.從建廠到收購: 1961-1973=12年 1996-2001=5年
4.從建廠到境外上市: 1961-1971=10年 1996-2003=7年
5.從小購到大購: 1973-1990=17年 2001- =?
6.從建廠到建R&D: 1961-1976=15年
到1997年14個,300人 已建D&D 9個
7.CEO當地化 : ? 1999年美國公司
資料來源:邦光史郎:《松下電器門產業》東京講談社1990年。《海爾人》各期。
(4)在干部當地化方面超過松下公司。日本公司在跨國化上最差的項目就是干部當地化,尤其是CEO當地化,松下公司也不例外。從表4的第7項可以看出,海爾在CEO當地化上超過了松下公司。張瑞敏曾談到:“有時候我想美國公司為什么往往會比較成功地進行國際化,日本公司為什么有時候不太成功,因為日本公司很難接受外來人。例如在中國,一個人到日本公司去干,升到比較高的位置不太可能;而美國人在中國開公司,有時候甚至美國人都可以不來,全用你中國人,反而比他們自己在這兒做要好得多。”
三、中國聯想與日本索尼
這一對企業在可比性上不如前兩對企業,我們選擇他倆主要是想分析國內市場作用的差異,因此采用簡練的表述方式。
聯想公司1984年誕生于中國北京的中關村,雖然也有一些國有背景,但一直被視為民營企業。初期,由于行政管制不許可聯想生產電腦,只好在1988年闖到香港去開發經營電腦主板,面向國際市場銷售,獲得成功。1994年聯想出口主板500萬套,占全球市場10%,進入全球前五名之列。
電腦主板業務的成功,聯想被中國政府批準生產電腦。從1990年起聯想在國內建立起個人電腦的生產和銷售網絡,一路披荊斬棘終于在1996年打敗IBM、康柏等成為中國PC市場第一,并保持至今。隨著在國內PC業務的上升,聯想逐漸放棄了主板的生產和(國際)銷售。2001年,一方面中國加入WPO,另一方面PC行業平均利潤下降,聯想采取多元化戰略,仍然面向國內市場;三年后宣告多元化戰略失敗,裁員收縮戰線。此時IBM找上門,希望把PC部門賣給聯想。聯想決定一搏,2004年底以17億美元收購IBM-PC。
日本索尼公司1946年成立,由于國內電器市場規模有限而且競爭激烈,“戰后才產生的索尼在國內難以取勝”。所以從1953年起決定把經營重點轉到國內市場,第一個目標是外銷內銷各占50%;1959年基本實現該目標后,開始海外建生產廠和銷售公司。進入70年代,索尼在美歐多地大興土木建工廠,逐漸形成全球生產體系。在索尼總銷售額中海外市場的比重,70年代末已達到65%,1990年則達到75%。
索尼與聯想在各自國家同期的企業中,都是擁有優秀企業家和較多技術能力的佼佼者,但主要由于日本與中國國內市場規模的差異,使兩者走上不同的成長道路。索尼很早就把重點轉向國際市場,并越走越堅決;聯想在初期由于行政管制被迫去開發國際市場,一旦行政批準就一頭扎入國內市場,并完全放棄國際市場,即使遇到困難后仍以國內市場為目標實施多元化戰略,最后是臨危一搏抓住IBM送來的機會開始跨國化發展。不過聯想的這種跨國化方式也創了一個記錄:大型企業以大型跨國并購方式直接“走出去”,在日本企業中尚無先例。為此我征詢了多位日本學者,也得以證實。
四、小結
日本企業一直是中國企業在成長和國際化方面的學習對象。從以上三對企業的比較中可以看出,中國企業超強的學習能力以及由此帶來的實際成果。
在中國企業海外發展的初期,首鋼作為“第一個吃螃蟹者”,與日本川崎制鐵相比,可以明顯看出中國企業沒有經驗、由于體制的原因膽子又大,所以,往往事倍功半,成績不理想。
但是到了第二個階段(1996-2003年),通過海爾與日本松下公司的比較,我們可以看到海爾的學習非常優秀,在發展速度和任用國際人才方面,已經開始超過老師。
在第三個階段(2004年至今),聯想公司等中國企業正在嘗試超越老師的模式。聯想的國際化道路在中日企業成長的歷史中創了兩個記錄:一個第一是大型企業以大型跨國并購方式直接“走出去”——這在日本企業中尚無先例;另一個第一是在制造業以“蛇吞象”方式跨國并購——2004年聯想年營業額30億美元,IBM-PC年營業額90億美元——這在日本企業中也無先例。當然,這種通過跨國并購一步就實現全球化的“聯想道路”,是企業國際化諸種道路中風險最大的極端形式。
2004年以來,中國企業在制造業領域頻頻出現大中型并購發達國家企業的事項——2010年中國吉利公司并購瑞典Volvo轎車又是“蛇吞象”——其比重和頻度超過了日本企業。
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伴隨著經濟全球化,跨國并購上升為世界各國對外直接投資中的主導方式。根據《世界投資報告》上的數據推算,在全球向外國直接投資總量中跨國并購的比例,20世紀50年代大約是30%,60年代大約是40%,70-80年代在50%上下,90年生重要變化,請見表5。由于對外直接投資與跨國并購的統計口徑并不一致,所以表中括號中的比例數只是近似數。從表中可以看出,全球對外直接投資總量中跨國并購的比例在90年代中期以后已經達到80%上下,2007年高達89.3%。
表5全球跨國并購總額
1990年
1506億美元
(62.7%)
1995年
2290億美元
(65.4%)
1997年
6500億美元
(69.9%)
1999年
8650億美元
(83.2%)
2000年
12660億美元
(89.7%)
2005年
7160億美元
(75.5%)
2006年
9740億美元
(74.5%)
2007年
16370億美元
(89.3%)
關鍵詞:本土化;外資銀行;匯豐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3-0108-04
引言
在經濟和金融的全球化以及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背景下,本土化經營已成為金融國際化發展的必然。從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并簽訂一系列相關協議開始,中國逐步取消了對外資銀行辦理外匯業務的地域和客戶限制,外資銀行可以對中資企業和中國居民開辦外匯業務。2006年12月11日,中國開始對外開放銀行業市場,取消所有現存的對外資銀行所有權、經營和設立形式的限制,允許外資銀行對所有中國客戶提供服務,允許外資銀行設立同城營業網點,審批條件與中資銀行相同。
在中國巨大市場的吸引下以及長久以來的居高不下的國民儲蓄率和連續多年的高GDP增長率,外資銀行紛紛把中國作為其跨國發展戰略的最佳區域。然而截至2010年,根據普華永道發表的調查報告,外資銀行的市場占有額度已經連續三年下降,現今外資銀行在中國金融市場的占有率僅為1.7%。外資銀行有效的本土化策略是決定市場占有率的重要因素。匯豐銀行作為本土化發展戰略實施的成功典型,可以為當代外資銀行提高自身競爭力、更好地適應中國宏觀經濟背景并較好的完成在中國的本土化發展提供寶貴的經驗,對其本土化戰略提供重要的理論支持和可行的策略指導。
一、匯豐銀行SWOT分析
SWOT分析方法是一種企業內部分析方法,即根據企業自身的內在條件進行分析,找出企業的優勢、劣勢以及核心競爭力。其中,S代表strength(優勢),W代表weakness(劣勢),O代表opportunity(機會),T代表threat(威脅)。SWOT分析,將公司的內部分析與產業競爭環境的外部分析結合起來,形成了自己結構化的平衡系統分析體系。與其他的分析方法相比較,SWOT分析從一開始就具有顯著的結構化和系統性的特征。SWOT方法自形成以來,廣泛應用于企業戰略研究與競爭分析,成為戰略管理和競爭情報的重要分析工具。匯豐銀行在中國進行了較為成功的本土化實踐,其競爭力到底如何?該采取何種本土化戰略?通過SWOT分析法,我們可以得到匯豐的競爭力分析結果,基于該結果,為下文分析外資銀行的本土化戰略提供依據。
(一)匯豐銀行的優勢
1.匯豐銀行與其他外資銀行相比的優勢
(1)資金雄厚。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于1865年在香港和上海成立,是匯豐集團的創始成員和集團在亞太區的旗艦,匯豐集團是世界規模最大的銀行及金融服務機構之一,在世界83個國家和地區設有約10 000個分支機構,在2008年的《銀行家》排列世界銀行第三位,具有雄厚的資金實力。
(2)網點廣布。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于2007年4月2日正式開業,總行設于上海,是第一批在中國本地注冊的外資法人銀行。匯豐在中國內地的投資步伐和所取得的成就在外資銀行中名列前茅,是在內地投資網點最多的外資銀行。
(3)品牌度高。匯豐集團從成立開始就是一家海外銀行,因此有著豐富的海外業務發展經驗,又富有進取精神和國際化經營頭腦,并善于適應當地環境,快速融入當地社會。匯豐銀行成立之初正是依靠在中國的本土化戰略才走上了快速擴張的道路,具有強烈的本土化意識和優良的本土化傳統。
2.匯豐銀行與中資銀行相比的優勢
(1)公司治理機制合理。匯豐銀行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機制,健康的董事會和監事會,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從而確保其決策行為的科學性。大部分中資銀行改革滯后,銀行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組織體系運作效率不高。
(2)經營理念和管理方式先進。匯豐銀行長期以來積累了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方式。其經營理念是以客戶為中心,以利潤最大化為最終目標。基本不承擔“政策性”服務功能,受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和行政干預的影響較小,故其能夠采用市場化的、以利潤為導向的管理方式,能夠自主將資產投向有效益、有還貸能力的企業,并建立健全的財務指標體系和風險管理體系。而中資銀行因體制原因,長期以來受行政干預較多,擔負著多種社會功能,發展不健康,機制較為僵化,其目標往往具有強烈的政策導向性,或只是完成既定的存貸款任務。
(3)精通國際市場和慣例。匯豐銀行的經營管理手段更符合國際規則,尤其是跨國銀行集團,其觸角更是遍及世界各地,對國際市場了如指掌,在參與國際競爭中得心應手。其國際市場籌資成本低,籌資能力較強。
(4)服務手段先進。匯豐銀行在服務手段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不僅擁有先進的管理信息系統,能以計算機網絡為基礎建立共享的客戶檔案庫,對客戶進行個性化服務,而且擁有遍及世界的機構網絡體系,能實現國內外聯行資金的自由劃撥,可憑借快捷的資訊渠道為客戶提供全球24小時金融市場的跟蹤服務。這種技術優勢、服務手段的現代化及其派生的服務優勢對中資銀行構成強有力的挑戰。
(5)業務范圍綜合性強。與中資銀行相比,匯豐銀行實行混業經營,集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等功能于一身,其中間業務已經十分成熟。投資顧問、資產管理、個人理財等新興業務正逐步成為其收入來源的主要部分,可以為不同層次的客戶群體提供各種個性化服務,最終達到風險的分散和利潤的平衡增長,這些優勢是中資銀行目前難以抗衡的。中資銀行業務定位過于狹窄,現行體制下無法涉足信托業務、投行業務、基金業務、保險業務,盈利渠道單一,不良資產高;成本意識淡薄,市場競爭缺乏理性;創新能力弱;缺乏整體的長遠發展規劃,業務管理與市場營銷缺乏有效手段和措施。
(二)匯豐銀行的劣勢
外資銀行盡管有眾多優勢,但并非無懈可擊,也存在一些競爭“短板”,比如業務過度擴張、機構龐大、規模報酬遞減、勞動力成本趨高、風險控制復雜、文化沖突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競爭力。作為一家外資銀行,匯豐銀行的劣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國內金融市場環境的限制。中國金融市場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會限制外資銀行優勢的發揮。外資銀行一般具有良好運行規范和規則,這在一個法律健全、制度完善的市場上是一種優勢,但是在中國這個不完全成熟的市場上,外資銀行卻可能會因為品牌和自身規則限制其市場份額的擴張。
(2)產品與技術的本土化障礙。由于金融產品是一種社會產品,并非簡單的技術產品,它的生存必須依賴于一定的社會土壤,必須適應于這種土壤本身特有的文化、法律、資本市場等環境。
(3)營業網點的局限。營業網點的局限性可稱得上是匯豐銀行在華開展業務的軟肋。相對于中資銀行遍布全國各地的相當規模的營業場所和服務網絡,豐富的社會資源和對人民幣強大的吸存能力,在吸收存款方面,匯豐銀行無法與多數中資銀行展開競爭。
(4)國情與文化溝壑。中資銀行其對國情、文化的理解,幾十年積累的人文關系都是匯豐銀行難以逾越的。匯豐銀行與中國企業及居民之間還需要建立文化上的相互認同關系。
(5)國際經濟政治因素的制約。此外,由于國際經濟政治等因素的影響,外資要比中資銀行承擔更多的風險,這些都約束了外資銀行在國內的擴張速度。
(三)匯豐銀行的機遇與威脅
1.機遇
國際間直接投資的快速增長、跨國公司海外經營的迅速發展、新業務領域的不斷開辟、金融創新的不斷發展等都為匯豐銀行帶來新的機遇。另外,在競爭日趨激烈、替代品成長迅速的形勢下,匯豐銀行開始享受國民待遇,在地域、客戶、業務等方面的限制全部被取消,中資銀行傳統優勢受到了強烈沖擊,匯豐銀行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優勢進一步擴展在中國的金融市場份額。
2.威脅
隨著中國金融市場不斷完善和對外開放,眾多外資銀行以及非銀行金融機構發展迅速,銀行間競爭更加激烈。中國進一步的改革開放,國民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為中資銀行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優良的環境。隨著中資銀行不斷吸取外資銀行的經驗,改進機制,提高效率,對金融創新的不斷學習和自身金融創新的不斷發展使得外資銀行的產品優勢變弱。
二、匯豐銀行本土化戰略的啟示
隨著市場的拓展和業務范圍的不斷擴大,外資銀行今后必將加快推進自身的本土化進程,這個進程將主要通過與當地的金融機構開展合作,根據本地實際情況進行業務拓展、客戶定位、人才招攬和金融創新。在具體實踐中,就是要積極開展合作本土化、業務本土化、客戶本土化、人才本土化和金融創新本土化,以實現本土化策略的預期目標。
(一)本土化戰略目標的制定
外資銀行在制定本土化戰略和在具體的東道國實施本土化戰略前,要對公司的生產能力、市場營銷、管理水平、資源供給、研發能力和財務狀況等做出整體評價的基礎上,分析自身的優劣勢,從而判斷是否能實現確定的戰略目標。外資銀行可結合網點拓展目標、業務目標及盈利目標來設立具體本土化戰略目標。
(二)本土化戰略任務的實施
1.合作本土化
(1)政府層面。外資銀行要注重加強與政府高層及相關職能部門的本土化合作。目前,政府仍然主導著經濟,掌握著重要資源的分配權。地方政府對于外資銀行的本土化發展所帶動經濟增長抱有很大期待。相互間的合作與溝通,將有利于外資銀行及時了解政府的所想所為,政府也可以依據外資銀行的業務特點和風險偏好,推薦優質項目。
(2)同業層面。外資銀行要加強與同業的本土化合作。中資金融機構在長期經營中積累形成的相對廣泛的分支機構網絡、雄厚的客戶基礎和對于本地市場的了解,使得中資金融機構相對于外資銀行來說有獨特的優勢,與中資金融機構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成為外資銀行本土化經營的重要基礎。
2.業務本土化
外資銀行的主要業務基本分為兩大塊:個人業務和企業金融機構服務。個人業務主要為個人客戶提供存款、貸款和投資理財服務等。企業銀行業務包括項目融資、短期貸款、財務風險管理以及貿易服務等。外資銀行開展業務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以實現本土化。具體提出三點建議:第一,根據當地產業政策和產業布局,抓住地方的優勢行業和重點企業,大力拓展公司業務;第二,對處于成長中后期的中小企業提供特色服務;第三,對政府利用國外貸款的風險敞口進行風險管理。
3.客戶本土化
(1)客戶定位。中國加入WTO之后,銀行業面臨的首要挑戰就是對優質客戶的爭奪。國內銀行,特別是五大國有商業銀行,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建立起了較為健全的銀行服務網絡,擁有了一大批中高端客戶群。由于營業網點遠不及中資銀行,外資銀行必須結合自己的優勢,制定適應自己的個人業務開發模式,獲得比較競爭優勢。外資銀行剛進入中國時,都沒有任何客戶基礎,一切都得從零起步,客戶本土化策略尤為重要。
外資銀行應明確自己的客戶定位,個人業務服務對象定位于什么樣的客戶群將決定了整個服務方式及流程。此外外資銀行應該通過市場細分,把目標客戶進行分類。外資銀行想建立、培植自己的客戶群,必須研究當地的本土客戶結構,在市場細分的基礎上進行客戶定位,鎖定目標客戶。
(2)客戶分類。第一類客戶可以是具有專業的金融知識、收入較高而且穩定的外企或專業金融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以及在高等學府、研究機構中頗有成就的經濟學領域的年輕學者。他們對宏觀經濟問題及利率、外匯市場變動都有自己獨立、果斷的判斷,不會輕易受到別人的影響。因為事業相當成功,他們用作投資的資金相當充裕,不輕易地滿足于一般的定期存款或保本投資的收益率,希望通過運用自己專業金融知識對市場做出預判而獲得較高的風險溢價,屬于風險偏好型投資者。
第二類客戶包括企業家及高級經理人員、文藝界人士、商人等。他們是外資銀行個人業務的客戶主體,此類投資者的人數及存款金額約占總的儲戶人數及存款金額的80%。其資金實力比較雄厚,資金來源比較穩定,但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專業的投資知識和對外匯市場的獨立判斷,投資行為容易受到輿論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影響,投資行為特征具有趨同性。這類客戶大多屬于風險穩健型投資者,既在乎本金的安全性,又在此基礎上追求投資收益以獲得財富最大化。如何吸引這類客戶是外資銀行私人銀行業務發展的關鍵。外資銀行應為他們制定詳細的投資規劃并適時地推出適合他們的投資產品,配備客戶經理為其負責,提供專業的理財咨詢服務。
第三類客戶一般可以是年紀比較大,資金主要是來自自身長期儲蓄積累,或者是家庭子女所給的贍養費。投資者對這部分資金的使用需求較小,大多情況下存放在銀行,并不用作其他投資。投資者的心理底線是投資產品必須保證本金的完整,比較看重投資收益率,并不十分看重資余的流動性,屬于風險厭惡型投資者。針對這部分顧客的特點,外資銀行可以定期推出適合這些投資者的保本型投資產品,以保證在資金安全的基礎上獲得正收益,滿足此類投資者的投資需求。
(3)專業服務。銀行要配備專門的客戶主任為卓越理財客人提供理財規劃及建議。客人每次到銀行處理賬戶事項,都由這位固定的客戶主任為其辦理。雖然中資銀行也在大力培養客戶經理為客戶提供專業服務,相對外資而言,其客戶經理的素質和業務水平還有不小的差距,特別是在國際金融市場方面更是不能相提并論。因此外資銀行可以定位于高端市場,通過其專業的理財隊伍為高端客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這是外資銀行開展本土化個人業務的立足點。
4.人才本土化
人才本土化通常被定義為在跨國公司中由東道國人才替代外方人員的職位的過程。從這個定義出發,人才本土化程度可以用以下三個指標來衡量。第一,由當地人才替代的外方人員的數量和所需的時間。第二,接替外方人員的那些當地人才的業績表現。第三,接替外方人員的那些當地人才對公司的忠誠度和離職率。如果當地人才在接受公司的培養后“跳槽”,公司的人才本土化努力應該說是無效或者失敗的。
結語
外資銀行為了分享中國經濟高速成長的機會而加大對華投資力度,既是中國對外開放的表現,同時也促進了中國的對外開放和開放經濟體制的建設。在經濟和金融的全球化以及中國己經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背景下,外資銀行本土化經營己成為金融國際化發展的必然。
外資銀行應針對中國的宏觀經濟環境、金融行業環境、產業發展趨勢以及跨國公司狀況,從合作、業務、客戶、人力資源和金融創新這五個方面的本土化策略入手,制定目標并做出總體戰略構思。對于東道國,外資銀行的進入,有利于促進本地金融體系的完善以及信貸市場、外匯市場和證券市場的發展;有利于促使本地銀行的經營管理層轉變經營觀念和管理方式,提高經濟效益;有利于促進當地經濟增長,帶動收入的增加;有利于拓寬融資渠道,拓展貸款方式。
作為一家利潤主導型的商業銀行,匯豐銀行根據不同時期和地區不同的經營環境,及時調整自己的業務重點,以適應形勢的變化。它積極采取本土化戰略,將競爭性經營與防守性經營結合起來,努力開拓各種對華業務,以各種方式進入中國的金融市場,快速擴大在華市場份額。同時,又要在與其他在華外資銀行和華資金融機構的競爭中,穩固已經取得的利益和業務,并在此基礎上謀求進一步的發展。匯豐銀行作為本土化發展戰略實施的成功典型,可以為當代銀行提高自身競爭力提供良好的借鑒,對其發展過程中實施的本土化經營戰略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意義與實踐價值。
參考文獻:
[1] 巫云仙.略論匯豐銀行在近代中國的幾個發展階段及其啟示[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4):63-68.
[2] 王耀良.從匯豐入股交行看國有銀行改革[D].上海:復旦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13-15.
[3] 張越.試論匯豐銀行在近代中國的本土化經營戰略及其啟示[D].昆明:云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51-52.
[4] 王健.跨國公司本土化淺析[J].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國際商務版),2002,(3):18-21.
[5] 黃衛平.跨國公司本土化的再思考[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4,(11):50-55.
[6] 俞可平.中國學者關于全球化的論爭[J].理論參考,2002,(3):29-30.
[7] 王緝慈.企業集群與區域發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6.
[8] 吳先明.論駐華跨國公司當地化的動因、特征與影響[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2,(12):13-19.
[9] 吳成頌.外資銀行的中國戰略探析[J].經濟師,2004,(7):221-222.
[10] 賀燦飛,梁進社.中國外商直接投資的區域分異及其變化[J].地理學報,1999,(2):97-105.
[11] 魯明亂.制度因素與國際直接投資區位分布[J].經濟研究,1999,(7):57-66.
[12] 汪敬虞.19世紀80年代世界銀行的下跌和匯豐銀行在中國的優勢地位[J].中國經濟史研究,2000,(1):3-20.
[13] 汪叔夜,黃金老.當前在華外資銀行的業務發展競爭戰略分析[J].國際金融研究,2005,(2):42-44.
[14] Homer S.H.,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Cambridge:HIT Press,1976,54-55.
[15] Vernon R.,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The MIT Press,1966,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