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1:5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漢語語法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趙元任;結構主義語言學;語法
文章編號:978—7—80712—971—4(2012)01—057—02
一、趙元任之前的漢語語法研究
漢語的語法,自漢語產生以來就古已有之。然而真正意義上的漢語語法學,目前公認是1898年由馬建忠所著的《馬氏文通》所開創。在《馬氏文通》之后,許多關于漢語的語法著作紛紛出版,漢語語法研究可以說是方興未艾。然而自馬建忠以降,大多數中國的語法學著作的模仿痕跡相當嚴重。這些語法著作的特點就是花了很大的篇幅來討論漢語的詞類的劃分,甚少涉及句型、句子結構等其它語法層面的問題,也很少花費工夫去討論語法學理論
竊以為這種尷尬局面的產生,是和語言學理論的缺失不可分的。王力先生認為“中國語言學各部門如果有了一點一滴的成就,那都是普通語言學的恩賜”。①然而當時漢語語法學的開創者們卻沒有受過語言學的訓練,才產生了這樣的結果。
二、結構主義語言學傳入之環境
趙元任將結構主義的語法觀帶到中國語言學界,并非偶然,在這背后,有著更加深厚的國際的、國內的語言學發展的背景和趨勢。
從國內的語言學研究來說,基于詞類劃分的語法研究已經完成了其使命——構建漢語基本的語法框架。如果繼續在劃分詞類上進行研究,就會導致詞類越分越多,越畫越細。陷入只知有詞類,而不知有語法結構的窘境。何九盈評論道:“《高等國文法》以細分詞類為能事。如副詞分十類已屬繁瑣,而其中的第三類‘表時副詞’內部又分為十八類,真是不厭其煩。”
在當時的國內語言學界,已經開始了對模仿西洋語法來構建漢語語法這種進行了批評。如王力先生一樣的學者,能比較熟練地運用語言學理論來剖析、研究漢語。他們超越了馬建忠式的語法研究,開創了直接引進普通語言學理論,結合漢語實際來研究的新的研究路子。語法學史一般就將王力先生的《中國文法學初探》的發表作為漢語語法研究史的分界線。②但限于學術水平和學術背景,許多批判模仿的學者自己也未能擺脫模仿的痕跡。
另外,在國外,語言學理論早已超越了傳統語言學的領域而突飛猛進地發展,特別是美國結構主義學派提出的對語言分析的理論和方法最早是為了調查研究陌生語言——印第安人的語言的,有一套科學而精密的描寫、分析的方法。而對于漢語這種本無什么語法研究的基礎的語言來說,其理論方法都可以為我所用。而作為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的漢語,與當時世界上最流行的語言學研究方法之間,必然會產生碰撞、擦出火花的。
三、趙元任之學術背景
趙元任先生出身于江蘇常熟的詩書望族之家,有著較為深厚的國學底子,后留學美國,專攻數學、物理以及哲學。趙元任從小就顯示出了其非凡的語言天賦。趙元任一生會講33種漢語方言,會說英、法、德、日、西班牙語等多種外語。 “在應用文方面,英文、德文、法文沒有問題。至于一般用法,則日本、古希臘、拉丁、俄羅斯等文字都不成問題”。他具有“錄音機的耳朵”和學說語言的能力。
趙元任在美國康奈爾大學選修了戴維森教授(Prof. Hermann Devidsen)的語音學(Phonetics)③,在哈佛大學選修了葛然簡(Charles H. Grandgent)教授的《言語學入門》”④。1922年赴法國莎娜學校專門研究語言學一年。1924年,趙元任又在歐洲游學,結識了英國語言學家丹尼爾·瓊斯和斯蒂芬·瓊斯、法國語言學家安托萬·梅耶和約瑟夫?房德里耶斯,以及歐洲漢學家高本漢、柏希和、馬伯樂等。并在此前后,開始了漢語的研究,寫出了大量的語言學論文。
四、趙元任漢語語法研究之特點和價值
1947年,趙元任先生將在美國教授粵語的講義整理出版為《粵語入門》,成為《國語入門》出版的前奏曲。1948年,《國語入門》正式出版。1968年,《中國話的文法》正式出版。《國語入門》和《中國話的文法》,是兩部完全運用結構主義方法來分析漢語的重要著作,是漢語語法研究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有學者將趙元任開創的運用結構主義的原理來研究漢語的方法稱為趙元任傳統,與語文學時期的小學傳統,語法探索階段的馬建忠傳統并列為漢語語法研究史上的三大傳統。⑤“在理論、方法和體方面都奠定了從5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國內居于主流地位的結構主義漢語語法的基礎”。⑥
趙元任先生在語法研究中的突破之處有:
(一)正式將口語作為研究材料,認識了語言的本質,區別了語言和文字
【關鍵詞】漢語 介詞框架 考察 概述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646(2008)08(b)-0211-02
隨著社會的發展,漢語詞匯也不斷變化。作為漢語詞匯成員之一的介詞也在不斷地消長更迭,由其構成的介詞短語也在不斷地發展變化。
漢語介詞及介詞短語歷來成為語言學界研究的對象,成果豐碩,而對于漢語“介詞框架”的研究卻不多。漢語“介詞框架”的提法和命名及較早研究見之于陳昌來(2002a)一書。該書中對漢語介詞框架的構成要素進行了界定和分類,并運用三個平面理論對其做了宏觀的概括和分析。
而現代漢語介詞框架的形成和成熟具有前因性和過程性,現代漢語介詞框架研究具有系統性、適用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運用三個平面理論、語法化等理論和方法,對漢語介詞框架進行一個概略性考察,以期能夠補充或推進漢語介詞框架的進一步研究。
1 20世紀漢語介詞和介詞短語研究概述
漢語介詞的存在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文,但到《馬氏文通》(1898)時才有馬建忠從語法學角度確立的“介字”一類。《馬氏文通》(1898)奠定了漢語介詞的基本格局,也影響了后人對介詞的認識,但此后較長一段時間沒有能夠對介詞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專題研究。直到《新著國語文法》(黎錦熙1924)的出版,才真正標志了漢語介詞研究的開始。此后,《中國現代語法》、《中國文法要略》、《漢語語法論》、《現代漢語語法講話》等研究論著相繼出版,介詞被分別稱為“副動詞”、“準動詞”、“受導詞”、“次動詞”,但“介詞”這一名稱卻沒有被確定下來。
到了20世紀中期,張志公(1953)提出設立介詞的主張,影響頗大。《暫擬漢語教學語法系統》以后,介詞的身份討論和紛爭得到了統一,以后的語法書和教科書以及研究論述中基本上都肯定了介詞的存在。此后漢語介詞及介詞短語的研究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期,金昌吉(1996)就是其中的代表,該書第一次對漢語介詞和介詞短語從全新的角度進行了概述,對后世的漢語介詞及介詞短語研究提供了依據和可參考的資料。隨后,漢語介詞及介詞短語的研究論文和論著逐年增多。諸如:《近代漢語介詞》(馬貝加1999)是一部全面系統地研究漢語介詞的特點、形成過程及原因的專著;劉丹青(2002)基于語言類型學的理論框架,根據漢語的共時和歷時材料,考察了漢語中的框式介詞,即在名詞短語前后由前置詞和后置詞一起構成的介詞結構;目前通行的《現代漢語》教材,也對介詞和介詞短語進行了一定說明。他們研究的焦點主要集中在介詞的來源、性質、分類、內部差異、句法功能、語義功能、與介詞有關的句式(如“被”字句、“把”字句、“在”字句、“從”字句等)等方面上。
2 漢語介詞框架在漢語介詞短語研究中的初步討論
“在……上/中/下、在……的時候、在……以前/后、除(了)……以外、對(于)……來說、從……到……等等”,這些介詞性結構都是由介詞同一些方位詞、連詞、助詞、準助詞等詞語前后搭配使用而形成的固定格式。在20世紀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雖然漢語介詞及介詞短語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漢語學界沒有系統地考察過這類結構,也沒有給它們一個特定的稱謂。
而前人的研究并不是完全忽略了這類結構,語法學者在研究介詞及介詞短語的過程中也曾注意到了這些結構并對它們做出過一些說明。《馬氏文通》(1898)注意到了“自……至……”、“自……以下/以上/以南/以來/以往”一類的結構。黎錦熙(1924)認為時地介詞與其所介引的詞有時連著其他詞而構成一種“副詞語”,來表示一定范圍的充實性(如“在……以內/以后”)、表示“所從”而“所經”的連續性(如“從……以/而……”)、表示“所從”至“所到”的起訖關系(如“從……到……”)等。高名凱(1948)認為“在……上、于……之上”等是由受導詞加名詞功能的詞組成的,并對結構層次進行了分析。張壽康(1978)在《說“結構”》一文中,也已經注意到這樣的結構了,他將其命名為“復合的介詞結構”。崔希亮(1996)把不屬于介詞性結構的“在……呢”叫做“框架”。詹衛東(1998)在研究“N的V”結構時,把“在……下/上/中”稱為“介詞槽”。可見學者們已經注意到語言中的一些前后搭配結構,且其中的一些人已經有了類似于框架的概念,只是缺乏對它們的專題研究。
21世紀以來,漢語介詞框架引起了部分學者的關注。《新編現代漢語》(張斌主編2002)中提到“在??????上/中/下”是一種固定格式,只是沒有明確說明其為漢語介詞框架。
吳福祥(2003)在《漢語伴隨介詞語法化的類型學研究――糴論SVO型語言中伴隨介詞的兩種演化模式》中提及“用……來”是一個可以填入有限詞語構成邏輯關系的框架。葛婷(2004)認為:“X上”和“X里”框架格式相通交叉甚多。通過深入考察各種文本,發現了兩者不僅在單純的空間方位上有相通之處,而且在隱喻的概念范疇中,也有相通之處。該文作者嘗試從隱喻角度說明和解釋了這種框架現象。劉兵(2005)在探討研究漢語中介詞的隱現及介詞省略時的功能替換手段問題時發現:框式介詞的前項一般可以省略;標識處所、源點、終點、時間、原因、目的等論元的框式介詞中的前項省略后,框式介詞的標識功能就全部轉移到了后項上。曾傳祿(2005)談到:漢語方位詞“里、中、內、外”組成的框式詞組在時間、范圍、數量、狀態和地位關系五個目標域中具有鮮明的表現形式和隱喻意義,其背后反映了人們的認知習慣和模式。呂兆格(2005)指出:介詞與“里”、“外”組成的框式介詞短語是漢語中常見的兩個固定格式,它們的用法靈活多樣并表現出不對稱性。楊麗姣(2006)分析了介詞激活其附著言語成分主題性的四種情況,其中包括框式介詞的主題標志功能。討論了介詞主題標志功能的語用、語義以及句法動因。黃芳(2007)認為:漢語方位標“里”、“內”、“中”的用法功能是逐漸豐富發展起來的,方位標“里”、“內”、“中”使用的糾結現象在不同的時期表現出不同的歷時演變特征,造成了“×里”、“×內”、“×中”介詞結構在使用上糾結的原因。
以上列舉,都只是在漢語介詞或介詞短語研究中涉及到介詞框架研究,沒有能夠深入下去。但他們對當時漢語介詞框架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問題,也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鑒的研究成果,對漢語介詞框架的進一步研究起到了推進作用。
3 漢語介詞框架的研究概況
21世紀初期,有部分學者從不同角度對漢語介詞框架進行了開創性研究。
劉丹青(2002)提及與介詞框架類似的內容:“基于語言類型學的理論框架,根據漢語的共時和歷時材料,考察漢語中的框式介詞,即在名詞短語前后由前置詞和后置詞一起構成的介詞結構。”該文通過比較其它語言的框式介詞等類似現象,從共時角度分析了框式介詞中前置詞和后置詞各自的句法范域(domain),指出了范域大小與語義抽象度的關系,并指出框式介詞本質上是一種句法組合現象,而不是一種詞匯現象。所以,其專著《語序類型學與介詞理論》(劉丹青2003)將其定義為框式介詞,認為這是一種句法概念,而不是詞類概念,通常由前置詞和后置詞臨時搭配而成,多半不屬于固定詞項。框式介詞可根據句法特點分成下面幾類:(1)雙重賦元框式介詞,如:“在……上;為……起見”等。(2)詞匯性框式介詞,如“對……來說”等。(3)強化式框式介詞,如“比……來得、為……所”等。(4)連接式框式介詞,如“因……而、通過……去”等。
直接提出“介詞框架”這一說法的是陳昌來。陳昌來(2002a)認為:“介詞框架”是介詞在前,其他詞語在后,介詞所介引的對象被夾在中間,形成一個框架的固定格式。這個提法的影響頗大。姚莉在《〈現代漢語虛詞研究〉叢書評介》中認為:“《介詞與介引功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重點考察了介詞的功能。該書立足于三個平面理論,區分介詞的三種功能:句法功能、語義功能、語用功能,這構成了對介詞語法功能的全面認知。尤其對介詞在語義結構中所起的語義功能以及介詞的語用價值和篇章功能給予了較為全面的考察;對介詞的語法特點,介詞的范圍和類別,介詞跟動詞和連詞的區分,介詞短語的構成和句法功能,介詞的分布,介詞的內部差異等傳統課題也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為顯示現代漢語介詞的源流和特點,該書還把現代漢語介詞跟古代漢語介詞、近代漢語介詞、現代漢語方言介詞進行了比較,涉及到介詞的發展和語法化問題。該書的貢獻在于:a.全面區分了介詞的三種語法功能;b.從漢語句子語義結構的系統性角度對漢語介詞做了全新分類;c.具體討論了每一個介詞在句法結構中的分布位置,進而指出現代漢語的介詞短語只能充當狀語和定語,從而認定介詞短語是典型的加詞性短語;d.首次對由介詞構成的“介詞框架”給予了詳細描寫和分析;e.考察了漢語介詞的源流和發展,討論了介詞語法化問題語用功能。”
陳昌來(2002a)在對現代漢語“介詞框架”的描寫中認為:漢語的介詞框架是漢語介詞發展過程中的產物,古代漢語中,尤其是上古漢語中沒有介詞框架;到了中古漢語、近代漢語中,才開始出現介詞框架;現代漢語中介詞框架得以大量使用。構成現代漢語介詞框架是有條件的,不是所有的詞語都可以進入介詞框架。根據現代漢語介詞框架后部詞語的情況可以分為四個類型:(1)后部是方位詞的。單音節方位詞和雙音節方位詞都可以跟介詞構成介詞框架。如:“從……起/以后/以來、在……之前/之后/同時”等。(2)后部是名詞性詞語的。“時、時候/的時候、期間、方面”等可以跟介詞構成介詞框架。如“當……的時候、在……的時候、待/等/到……的時候”等。(3)后部是連詞、動詞、介詞的。連詞“而”、動詞和介詞“到、往、向”可以跟部分介詞構成介詞框架。如“從……到/往/向、打/打從……到”等。(4)后部是準助詞的。“按、據、依著、對于、就、拿”等介詞在介引事理、情理、話題范圍、施事或主體、目的等對象時,往往采用介詞框架,后部用“說、來說、說來、看、看來、來講、想來、起見”等與之搭配。
陳昌來(2002a)最后還認為:漢語中存在兩類不同類型、不同結構層次的介詞框架,其表現復雜,形式多樣,意義靈活,很值得進行系統性的研究。
此后,關于介詞框架的研究逐漸多了起來。如:陳昌來(2003b)、付琨(2004)、王萌(2006)、朱峰(2006)、陳全靜(2006)、段佳佳(2007)等。
目前,漢語介詞框架的研究尤其是現代漢語介詞框架的研究正蓬勃發展,態勢良好,我們希望更多的學者加入到漢語介詞框架的研究中來,共同推進其研究。
參考文獻
[1] 崔希亮,1996.“在”字結構解析――從動詞的語義、配價及論元之關系考察,世界漢語教學,第3期.
[2] 陳昌來,2002a.介詞與介引功能.安徽教育出版社.
[3] 陳昌來2003b.現代漢語“介詞框架”的考察.中國語言學報(11).北京商務印書館.
[4] 陳全靜,2006.漢語介詞框架“PP上”研究.上海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5] 段佳佳,2007.“在N的V”介詞框架考察.上海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6]付琨.2004.介詞框架“PpAu(來說)”研究.上海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7] 高名凱,1948.漢語語法論.上海開明書店.
[8]葛婷,2004.“×上”和“×里”的認知分析.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第1期.
[9]黃芳,2007.方位標“里”、“內”、“中”的歷時考察.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第1期.
[10]金昌吉.1996,漢語介詞和介詞短語.南開大學出版社.
[11]黎錦熙,2001版.新著國語文法.商務印書館.
[12]劉兵.2005.漢語介詞的隱現與論元標識功能的轉換.云南師范大學學報.第4期.
[13]劉丹青.2002.漢語中的框式介詞.當代語言學.第4期.
[14]劉丹青.2003.語序類型學與介詞理論.商務印書館.
[15]呂兆格.2005.方位詞“里”“外”的語義認知分析.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4期.
[16]馬貝加.1999.近代漢語介詞.中華書局.
[17]馬建忠.1983版.馬氏文通.商務印書館.
[18]王萌.2006.“里”類介詞框架的句法、語義及隱現規律研究.上海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19]吳福祥,洪波主編.2003.語法化與語法研究.商務印書館.
[20]楊麗姣.2006.漢語介詞的主題標志功能研究.云南師范大學學報.第4期.
[21]曾傳祿.2005.“里、中、內、外”方位隱喻的認知分析.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第1期.
[22]詹衛東.1998.“NP+的+VP”偏正結構在組句謀篇中的特點.語文研究.第1期.
[23]張壽康.1978.說“結構”.中國知網.
[關鍵詞] 孔穎達;詞類說;實詞;虛詞
詞類屬于語法范疇,中國第一部系統的語法著作《馬氏文通》明確提出“凡字有事理可解者,曰實字。無解而惟以助實字之情態者,曰虛字。”事實上,中國的語法思想在一些訓詁注疏中已有所體現,兩漢時期,訓詁學者已把漢語詞匯分析為‘詞’‘事’‘名’三類,‘詞’是虛詞,‘事’是狀物的詞,包括動詞、形容詞等;‘名’即名詞、人稱名詞等。唐代訓詁集大成者孔穎達,對于詞類的劃分有了更明確的闡述,孔穎達在《周南·關雎正義》中提到“然字所用,或全取以制義,關關雎鳩之類也;或假辭以為助,者、乎、而、只且之類也……古人之韻不協耳,之、兮、類、也之類,本取以為辭,雖在句中不以為義。”這是最早的按“為義”“不為義”將詞劃分開,他根據詞義,結合詞在句子中的作用,將詞分為“義類”和“語助類”兩大類,大致相當于今天的實詞和虛詞,是漢語語法學史上實詞和虛詞的最早劃分。孔穎達《毛詩正義》通過不同的訓釋方式揭示了不同的詞類,蘊含著典型的詞類思想。下面我們具體分析孔穎達在《毛詩正義》中對詞類的揭示。
一、對實詞的揭示
孔穎達的“義類”指的就是實詞,他在進行訓釋時,一般是直接指稱,很少標明“義類”。往往用“…之稱”、“…之名”、“…稱”、“…名”的訓釋方式來指稱。現分別考察。
1、揭示名詞。具體來說就是指人、物、處所等。如:
【1】《邶風·擊鼓》:“從孫子仲,平陳與宋。”傳:“孫子仲,謂公孫文仲也。”箋:“子仲,字也。”
正義曰:“箋云子仲,字。仲,長幼之稱,故知是字,則文是謚也。”
【2】《周南·漢廣》:“翹翹錯薪,言刈其楚。”箋云:“楚,雜薪之中尤翹翹者。”
正義曰:“薪,木稱。楚亦木名,故《學記》注以楚為荊。”
按:以上例中,“仲”是用來稱呼長、幼的稱呼。“薪”是柴火,“楚”為木名,又名牡荊。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枝干堅勁,可做杖。均揭示的是名詞。
2、揭示動詞。即動作行為的名稱。如:
【3】《衛風·淇奧》:“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傳: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
正義曰:“此謂治器加功而成之名也。”
【4】《唐風·山有樞》:“弗灑弗埽。”傳:“灑,灑也。”
正義曰:“灑謂以水濕地而埽之,故轉為灑。”
【5】《小雅·蔻柳》:“上帝甚蹈,無自暱焉。”傳:“蹈,動。”
正義曰:“蹈者,踐履之名,可以蹈善,亦可以蹈惡,故為動,言王心無恒,數變動也。”
3、揭示形容詞。正義中除了用“名”、“稱”揭示形容詞外,還常用“…貌”、“…狀”、“…然”等形式來揭示事物的性質狀態,表示“……的樣子”如:
【6】《邶風·簡兮》:“碩人俁俁,公庭萬舞。”傳:“碩人,大德也。”
正義曰:“碩者,美大之稱,故諸言碩人者,傳皆以為大德。”
【7】《邶風·綠衣》:“絺兮綌兮,凄其以風。”傳:“凄,寒風也。”
正義曰:“《四月》云‘秋日凄凄’,凄,寒涼之名也。”
【8】《邶風·旄丘》:“瑣兮尾兮 流離之子。”傳:“瑣尾,少好之貌。”
正義曰:“瑣者,小貌。尾者,好貌。故并言小好之貌。
【9】《王風·大車》:“大車檻檻,毳衣如菼。”傳:“檻檻,車行聲也。”
正義曰:“檻檻,聲之狀,故為車行聲。”
4、數量詞
【10】《大雅·文王》:“商之子孫,其麗不億。”傳:“麗,數也。”
正義曰:“以億是數名,故知麗為數也。”
【11】《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絲五紽。”傳:“紽,數也。”
正義曰:“此言‘紽數’,下言‘緫數’,謂紽、緫之數有五,非訓紽、緫為數也。”
又:“羔羊之縫,素絲五緫。”傳:“緫,數也。”
按:數名就是數的名稱,孔穎達說億為數名,進而推論“麗”也為“數”。
正義中釋“紽”、“緫”謂紽、緫之數有五,可看出“紽”、“緫”為數量詞。
5、代詞
【12】《風雨》:“既見君子,云胡不夷?”傳:“胡,何。”箋云:“思而見之,云何而心不悅?”
正義曰:“胡之為何,《書傳》通訓。”
按:這里“胡”為疑問代詞。
二、對虛詞的揭示
孔穎達的語助類,即“不為義”類,其包括的范圍很廣,稱為“辭”、“語詞”、“語助”、“助語”等,揭示的虛詞主要涉及如下幾類。
1、副詞。表程度、范圍、語氣、時間等意義,如:
【13】《小雅·黍苗》:“我行既集,蓋云歸哉。”箋云:“蓋猶皆也。”
正義曰:“蓋者,疑詞,亦為發端。”
【14】《大雅·文王》:“凡周之土,不顯亦世。”
正義曰:“凡為總辭。”
【15】《小雅·大田》:“既備乃事。”
正義曰:云乃者,緩辭也。”
按:“蓋”為語氣副詞,用在句首,表不肯定的語氣。“凡”為“總辭”,指范圍,是范圍副詞。“乃”為時間副詞,說明“乃”為延緩語氣的作用。
2、嘆詞。表感嘆語氣,如:
【16】《周頌·賚》:“時周之命,於繹思。”
正義曰:“於亦嘆辭也。”
【17】《小雅·節南山》:“憯莫懲嗟。”箋云:“曾無以恩德止之者。嗟呼!奈何?”
正義曰:“嗟呼者,嘆辭。”
【18】《周頌·清廟》:“於穆清廟,肅雍顯相。”傳:“於,嘆辭也。”箋云:於乎美哉,周公之祭清廟也!
正義曰:“‘於乎’‘於戲’皆古之‘嗚呼’之字,故為嘆辭。”
按:以上例中,孔氏明確的指出“於”、“嗟呼”、“於乎”均為嘆辭。
3、連詞。連詞起連接作用,連接詞、詞組、句子等,表示轉折、因果、遞進、并列等關系。如:
【19】《大雅·公劉》:“執豕于牢,酌之用匏。”傳:“酌之用匏,儉且質也。”
正義曰:“…故云儉且質也。定本云儉以質也。”
【20】《詩經·大序》:“是以一國之事,系一人之本,謂之風。”
正義曰:“是以者,承上生下之辭”
按:例【19】中二本異文可以說明“且”和“以”作用相同。“且”和“以”是連接兩個并列關系的詞。例【20】中“承上生下”指明了上下兩句為因果關系。
4、介詞
【21】《大雅·菘高》:“于邑于謝,南國是式。”箋云:“于,往。于,於。”
正義曰:“以文勢宜為往邑於謝,故上‘于’為‘往’,下‘于’為‘於’。”
按:在該例中,孔氏對兩個“于”詳加解釋,一個訓為“往”,屬于實詞類的動作行為類動詞,一訓為“於”,屬介詞,表現出較強烈的區分詞類的思想。
5、助詞
【22】《魏風·園有桃》:“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正義曰:“曰、其并為辭。”
【23】《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傳:“薄,辭也。”箋云:“薄言,我薄也。”
正義曰:“毛傳言‘薄,辭’,故申之言‘我薄’也。‘我’訓經‘言’也,‘薄’還存其字,是為‘辭’也。言‘我薄’者,我薄欲如此,于義無取,故為語辭。”
【24】《大雅·文王》:“厥猶翼翼,思皇多士。”
正義曰:“思,語辭,不為義。”
【25】《邶風·柏舟》:“日居月諸,胡迭而微。”
正義曰:“居、諸者,語助也,故《日月》傳曰:‘日乎月乎’,不言居、諸也。”
按:以上“辭”、“語辭”、“語助”、“助句詞”都是助詞,在句子中主要起襯音、足句、表示語氣等作用。正義中揭示了助詞在句子中的三種位置—句首、句中、句末。
三、結語
孔穎達在《毛詩正義》中對詞的類別和特點的分析,既有繼承前人成果,又有明顯的發展。研究其中的詞類說,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僅從這些方面就可看出孔穎達的語言分析能力及其高度,也能反映古代語法學的一些面貌。《毛詩正義》是一部集大成的訓詁著作,其“融貫群言,包羅古義,終唐之世,人無異詞”,蘊含著豐富的語言學材料,有待于學者們進一步深入挖掘,使中國古代語法學史更為系統、縝密。
參考文獻:
[1]李學勤主編.毛詩正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2]孫良明.中國古代語法學探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3]劉世儒.孔穎達的詞類說和實詞說[J].見《訓詁研究》第1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1.
論文摘要:學術界一般認為鑲嵌是一種辭格,具有美化作用,屬于修辭學的范疇。筆者認為,從修辭學角度看,鑲嵌是一種辭格,具有美化作用;從語法學角度來看,鑲嵌是一種語法手段,具有構語的作用,屬于語法學的范疇。
《現代漢語詞典》對“鑲嵌”一詞下的定義是:“把一物體嵌入另一物體內。”一般認為,鑲嵌是一種辭格,屬于修辭學的范疇。大多數對鑲嵌的論述與分析,往往都是在修辭學的著作中。筆者認為,鑲嵌不僅僅是一種辭格,屬于修辭學的范疇,它還是一種語法手段,屬于語法學的范疇。
一、修辭學中的鑲嵌
鑲嵌是漢語中極富民族特色的一種修辭方式和藝術手法,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由陳望道先生提出,是指把詞語拆開鑲進別的詞語,或把特定的詞語有規則地暗嵌在別的語句中,或把詞語拆開交錯搭配。一般分為鑲字、嵌字和拼字三類。
(一)鑲字,指在詞語中別的詞以延長音節或強調語意,以鑲加虛字和數字最為常見。
鑲加虛字既能延長語音形式,起到增添音節的作用,又有增添某種情調的功效。如:“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他相信波拿伯只是一位平者常也的法國人。”把“翱翔”鑲上兩個“將”字,“平常”鑲上“者”“也”兩字,這些鑲加的字,雖無實義,卻有延長語音的作用,使語氣疏緩,語意加重,引起讀者聽者注意。又如:“郭三麻子害了怕,也托病到鎮上療養。”“了”鑲嵌在動詞的中間,強調說話的時態和語氣。鑲加數字的如:“女工針指,百伶百俐,不教自能。”“鳳姐含淚道:‘……叫我幫著料理家務,被我鬧得七顛八倒,我還有什么臉見老太太、太太呢?’”加入數字后,能起到強調原有雙音節詞的意義作用,如去掉數字,一般能在前邊加上“很”“非常”等程度副詞。
(二)嵌字,指將一句話或一組相關的詞語分散插入不同的語句之中,使語言隱晦曲折,精巧風趣,發人深思。
如:“愿把春情寄落花,隨風冉冉到天涯;君能識破風兮句,去婦當歸賣酒家。”“當爐卓女艷如花,不記琴心未有涯;負卻今宵花底句,卿須憐我尚無家。”這是戲曲《望江亭》里譚記兒和白士中邂逅相識,互吐衷情時的吟詩。前一首是譚的,鑲在每句句首的一個字是其真意,合起來是“愿隨君去”;后一首是白的,其真情也鑲在每一句的頭一個字,合起來是“當不負卿”。又如《西游記》中:“十里長亭無客走,九重天上現星辰,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縣盡關門,六官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罷釣綸,兩座樓頭鐘鼓響,一輪明月滿乾坤。”將數詞十至一依次嵌入詩句中,很有新意,向我們展現了一幅優美的月明靜夜圖。
(三)拼字是指將聯合詞組中的兩個詞或合成詞中的兩個語素分開來間錯使用。
這些常用詞語,經過間錯使用,能創造出嶄新的意境,并且音節對稱,讀起來順口,聽起來悅耳,能極大地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如:“鄭夫人左思右量,兩個難舍。”“左右”與“思量”組成“左思右量”,形成仄平仄平對稱的音節,語意上突出了“鄭夫人”的猶豫難舍之情。又如:“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將“章句”“尋摘”交錯組合成“尋章摘句”,敘事中又有言情,意在描述艱苦的書齋生活,飽含著無限辛酸,隱隱流露出懷才不遇的哀怨之情。
總地說來,鑲嵌作為一種辭格,能起到增添音節,加強語意,使句子含蓄美妙的作用,能夠多角度地傳遞美感信息,是表達效果的增強劑。
二、語法中的鑲嵌
鑲嵌除了能在修辭學中占有一席之地,它在語法學中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位置。具體地說,鑲嵌可作為一種構成漢語短語,尤其是構成成語的語法手段。在這里,鑲嵌是指用兩個雙音節合成詞或一個雙音節合成詞和兩個單音節詞或一個短語與多個字穿插起來,從而構成一個短語的語法手段,起到構語的作用。其實,這就是前面所提到的作為辭格的鑲字和拼字。
鑲嵌作為漢語特有的組合短語的語法手段,反映了漢語的特殊性。漢民族在使用語言時,特別是成語,有一種四音節傾向,不足四音節的,往往要補足四音節。漢民族對這種平衡對稱的四音節結構情有獨鐘。四音節能夠很好地傳達思想,并能加強語義。另外,四字格的內部結構穩定而又富于聲韻上的變化,2+2的音節結構兩兩對稱,音韻和諧,極易產生抑揚頓挫的音節效果,讀起來順口,聽起來悅耳。如《新兒女英雄傳》中:“她拉著小梅告訴:‘那天碰上敵人,包袱在洼里丟了,跑了兩天兩夜,不知道怎么糊里糊涂地又轉回去了,包袱還撂在哪兒呢。’”“糊里糊涂”本是“糊涂”,但為了延長語音,構成人民群眾所喜愛的四字格,習慣上嵌入并不表實在意義的“糊里”。又如《詩·小雅》中:“優哉游哉,亦是庚矣。”“優游”原是一個詞,意思是悠閑自得,鑲入兩個“哉”字,變成四個音節,念起來更顯其悠閑自得之狀。另有成語“堂而皇之”“堂哉皇哉”“誠心誠意”“有根有據”“無窮無盡”“一干二凈”“不尷不尬”等等。
這些四字短語從形成到最終成為定型的成語,因有其特定的含義,不能望文生義,所以就很少再使用它原來的形式。如:我們常說“堂而皇之”“堂哉皇哉”,很少說“堂皇”了;多說“有根有據”,很少說“有根據”了;常說“無窮無盡”,很少說“無窮盡”了;常說“山重水復”,幾乎不說“山水重復”了等等。
本來運用兩個雙音節合成詞就能直接組成短語,為什么要互相穿插,形成另一種結構的短語呢?筆者認為,這歸因于漢民族喜好對稱均衡的心理模式。從早期的氏族到原始社會漫長的時期里,人們無不處于均衡的制度下,吃、穿、住都是一樣的,共同勞作,共同收獲。因此,人們總覺得這樣一種均衡是很好的。自然而然,語言的使用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這種思想的影響。儒家中的中庸思想與漢民族喜好均衡的心理不謀而合。兩者共同促使了四字格,尤其是聯合式結構的廣泛使用。因為聯合結構的前后兩部分結構相同,沒有誰主誰次之分,處于一種均衡的關系之中,。如:奇珍異寶、真憑實據、生離死別、訪貧問苦、千變萬化、龍爭虎斗、風平浪靜、開天辟地、明搶暗奪、輕描淡寫等等。這些聯合結構前后結構相同,平仄相對,音節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語義更加突顯。其實,不足四音節的短語,嵌上某些字,形成的四字短語中,很大一部分也是聯合結構。
同樣,有些并非四字格的詞語或短語,在運用鑲嵌夠成新的短語時,也遵循了漢民族均衡對稱的心理。如:“凡是看過張老師、大師兄演拳的,都想重新看看;單有耳聞而無目睹的,巴不得親眼看一次。”“單有耳聞而無目睹”原型是“耳聞目睹”,聯合結構加上“單有”“而無”之后,還是聯合結構。雖然結構未變,但說法更富新意。又如:“說是王木犢曾任一個小單位的負責人,但官不大,僚不小。”“官僚”上加上了“不大”“不小”,前后字數一樣,結構相同,讀起來音節十分和諧,更能突出“王木犢”的“官僚”作風。
我們還應看到,有些短語現在雖未成為成語,但可以預測,只要它們能夠繼續被廣泛使用,最終也會定型為成語。因為語言有著強大的類推作用,語法有整齊劃一的趨勢。如:同為“千—萬—”結構的“千形萬象”與“千形萬狀”“千變萬化”“前—后—”結構的“前言后語”與“前瞻后顧”“前遮后擁”“前仰后合”“離—別—”結構的“離妻別母”與“離鄉別井”“離鄉別土”“離鸞別鳳”“破—爛—”結構的“破東爛西”與“破銅爛鐵”“破頭爛額”等,前者還未定型為成語,但后者已為成語,因其結構相同,除非有特殊情況,這些語言凝練、有著特定含義的短語最終都應步入成語之列。
總之,作為語法手段的鑲嵌,具有構詞作用,能構成大量的四字短語和一些非四字短語。它們往往有著相似的結構,并多為聯合短語,這歸因于漢民族對均衡的追求;并且,這些短語有著向成語發展的趨勢。
綜上所述,對于鑲嵌,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既要看到其修辭上的美化作用,還要看到其語法上的構語作用。
參考文獻
[1]現代漢語詞典[Z].北京: 商務印書館,2002.
[2]陳望道.修辭學發凡[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76.
[3]鄭頤壽.比較修辭[M].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4]倪寶元.大學修辭[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5]譚永祥.漢語修辭美學[M].北京: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2.
[6]王希杰.修辭學通論[M].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
[7]李勝梅.鑲嵌新論[J].南昌大學學報,2000,(4).
[8]倪寶元.鑲嵌新說[J].畢節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9,(1).
關鍵詞: 述賓短語 述語 賓語 研究綜述
引言
現代漢語述賓短語的研究自《馬氏文通》以來逐步發展,本文力圖勾勒出述賓短語研究的發展軌跡,以及研究中已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通過對相關論文的收集,《馬氏文通》至建國前的論文約有5篇,建國后至約40篇,大部分論文都出現在后至今的幾十年來約有千余篇。由此可見,述賓短語的研究逐漸被研究者所重視,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一、《馬氏文通》至建國前的研究
這一時期的述賓短語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述語和賓語的名稱及其在句中的地位
《馬氏文通》指出了句子的基本結構模式:“起詞――語詞――止詞”。其中“語詞”大多由“動字”充當,動字又可分為“內動字”和“外動字”,“外動字”相當于述語,外動字之后是止詞,止詞近似于現代漢語的賓語。《國文法之研究》里把述語稱為“外動詞(Transitive verb)”,把賓語稱為“客詞(object)”,這兩項都包含在“表詞”中,并認為“客詞”“必在特種動詞之下而后有”,所以不是“表詞”的主體,只是一種附屬品。《新著國語文法》最早使用“述語”,“述語”是句子的主要成分,“賓語”是“述語”的連帶成分,是外動詞后面一定要帶的一種實體詞,呂叔湘認為“賓語”這個名稱是通過《新著國語文法》得到廣泛流傳的。《中國文法要略》圍繞動詞把動作的止點稱為“止詞”,這與《馬氏文通》止詞的含義是不同的。《中國現代文法》認為及物動詞可以帶目的位者,即把述語認為是及物動詞,賓語為“目的位”。
述語和賓語的名稱和含義在這一時期是不統一的,與我們現代的名稱也是有區別的。如《馬氏文通》和《中國文法要略》都把賓語稱為“止詞”,但前者認為“止詞”是“外動字”所及者,后者認為“止詞”是動作的止點;述語都認為主要由“外動詞”即及物動詞充當,但各家的稱謂又有所不同。對于述語和賓語的地位,大都認為述語是句子的主要成分,然而賓語的地位各家看法不一:有的認為是獨立的,如馬建忠;有的認為是附屬于述語的,如金兆梓、黎錦熙。
(二)述賓短語的語義關系
《馬氏文通》中認為止詞位于外動字之后并又說“凡受其行之所施者,曰止詞”。這就從語義關系和語序關系兩個方面對止詞下了定義:首先止詞的位置應該在動詞之后,其次止詞是動作的受事。《中國現代語法》稱短語為“仂語”,述賓短語被歸在主從仂語里,王力認為主從仂語是一種修飾關系,修飾是對于意義范圍的限制。《漢語語法論》中把述賓關系描述為“引導關系”,“當兩個有關系的詞語放在一起時,如果其中的一個表示一個事物,而這事物是歷程所歸止的方向”,分為“引導者”和“受導者”,“引導者必得是一個具有名詞功能的詞語,相當于一般語法學家所謂的賓語”。
由此看出,對于述賓短語的語義關系也是各持一詞,從不同的角度對述賓短語的語義關系進行了分類:馬建忠認為述賓短語的語義關系為施受關系,王力把它歸在修飾關系里,而高明凱將它放到引導關系中,賓語是引導者。
(三)主語賓語判定標準
呂叔湘(1946)《從主語賓語的分別談國語句子的分析》就對主語和賓語的辨別標準進行了研究。文章指出,和印歐語相比,漢語判別主語和賓語的標準只有位置和施受關系這兩項,但這兩項標準分析出的結果卻不總是一致的。通過十幾種句式的分析,討論了各種分析方法后,作者沒有下最后的結論,在文章最后提出確定主賓語的最好標準是“簡明、具體、容易依據。還要有些彈性,能辨別句子的多種類型”[1]。
二、建國至時期的研究
建國初期,國內語法研究深受美國結構主義的影響,建立了新的語法體系,述賓短語的研究也隨著潮流建立了新的體系。
(一)《現代漢語語法講話》的研究
1952年至1953年連載于《中國語文》的《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受美國結構主義的影響,把述賓短語稱為動賓結構,認為動賓結構屬于句法結構的一部分,認為“動詞后頭可以有賓語”“動詞、次動詞加賓語”是動賓結構,“拿位置作標準定主語和賓語”就可以解決問題。書中分析動詞可以分為帶賓語和不帶賓語的,帶賓語的動詞也不總是帶賓語,而次動詞總是帶賓語的。有時候動詞還可以帶雙賓語。充當賓語的成分大多是名詞和代詞,另外還指出形容詞、動詞、動賓結構和主謂結構都可以作賓語。對于動詞和賓語之間各種語義關系分出了很多種類[2]。
(二)主賓大討論中的賓語研究
1955年7月到1956年4月,由《語文學習》編輯部發起了主賓大討論,參加討論的有幾十人,在關于如何確定賓語的問題上主要有三種觀點:
第一種,偏重于意義,認為確定賓語應以意義為主。傅子東(1956)《主詞和賓詞》、王宗炎(1956)《怎樣分辨主語和賓語》、顏景常(1956)《從意義與形式的關系上看漢語動句的主語和賓語》等人持這種觀點,認為意義是最重要的。岑麒祥(1955)《討論主語賓語問題的幾個原則》中也認為完全用位置來確定主語和賓語,就否定了漢語的倒裝句,取消了修辭學,把漢語豐富多彩的表達方式簡單地列成了幾條死板的規律。
第二種,偏重于形式,認為確定賓語應以形式為主。如徐仲華(1955)《分析句子應該從語法標志出發》中認為分析句子以語法標志為主要標準在一般情況下,不管施事受事,在動詞前面就是主語,在動詞后面就是賓語。另外還有陳庭珍(1955)《分析主語賓語應該根據結構》、唐啟運(1955)《語法結構決定主語和賓語》等人傾向于這一觀點。
第三種,意義和形式并重,胡附、文煉(1955)《談賓語》、張志公《關于漢語句法的幾點意見》、周祖謨(1955)《關于主語和賓語的問題》、曹伯韓(1956)《主語賓語問題隨感》、高名凱(1956)《從語法與邏輯的關系說到主語和賓語》等認為不能絕對化看問題,結構和意義是統一的。胡附和文煉《談賓語》還結合意義和形式分析了賓語,認為確定漢語中賓語的范圍最好是先把動詞的后置成分通過分析分成若干類,然后再確定其中哪些類是賓語。
主賓大討論最后在確定賓語的標準上取得了一致,即兼取意義和形式,但偏重于形式,這使賓語的研究更進了一步。
三、后至今的研究
如果說前的述賓短語研究提出了整體的框架和體系,那么后的研究就是在其基礎上的充實和發展。
(一)視野不斷擴大的述賓短語研究
視野的不斷擴大在這一時期體現主要為兩方面:
一方面新的理論被不斷引進,為述賓短語的研究開拓了視野,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比如,配價理論的引進。動詞作為述賓結構中述語的主要成分,配價理論從新的視角,運用新的方法研究了動詞和名詞之間的關系,包括和名詞賓語之間的關系,解釋了漢語語法事實。如周紅(2003)《動賓式動詞配價分析》運用配價理論對動賓式動詞的語義和句法功能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并探索了動賓式句法功能變化的內在原因。還有很多相關論文如張志英(2003)《從配價角度看不及物動詞帶賓語現象》、陳新義(2007)《二價動詞組成的動賓結構》、張國憲和周國光(1997)《索取動詞的配價研究》等。
還有從認知語言學角度分析,如沈家煊(1995)《“有界”與“無界”》一文由探究數量詞對語法結構起制約作用原因入手,從認知角度分析了“有界”與“無界”對動賓結構的影響。黃潔(2009)《動賓非常規搭配的轉喻和隱喻透視》、張建理(2008)《單賓語句的認知構式語法研究》、吳為善(2007)《述賓兩字組的整合度高低及其層級分布》等,這些論文運用認知語言學的理論揭示了述賓短語組合背后更深層的認知支配機制。
“空語類”理論是喬姆斯基生成語法的課題,“空語類”在漢語中主要表現為“空主語”和“空賓語”,有許多專著和論文進行了空賓語的研究,如沈陽(1994)《現代漢語空語類研究》,徐烈炯的(1994)《與空語類有關的一些語法現象》,韓景泉(1997)《空語類理論與漢語空位賓語》。對空賓語出現的條件、形式、位置以及與英語中的空賓語的區別等進行了討論,目前空賓語的研究還不是很成熟。
另一方面,開始同其他語言的比較研究。如姚繼中(1997)《日漢動賓結構比較研究》、田文琪(1992)《動賓關系的俄漢對比》、李永燧(1984)《試論哈尼語漢語動賓詞序的異同》、袁焱(2008)《漢越述賓結構對比研究》等。從比較語言學的角度對漢語和不同語言的述賓短語的形式和內涵進行的深入研究,不僅弄清了它們之間的異同及相互關系,還為高層次的教學提供了資料,更主要的是拓寬了我們的視野,開辟了新的研究領域。
綜觀這一時期,述賓短語的研究受外國理論的影響很大,我國學者將新的理論與漢語實際結合起來,與建國前的研究比較起來,這一時期的學者在借鑒的國外經驗的同時,更加理智和成熟,緊密結合漢語實際,促進了漢語的健康發展。不僅重視漢語本體的研究,更放眼世界,比較語言學的述賓短語研究也被人們所重視。
(二)不斷加深的述賓短語研究
述賓短語研究不斷加深,主要體現在:
一方面,對述賓短語的句法、語義、語用的全方位考察,主要體現在專著對述賓短語進行的細致分析。如熙的《語法講義》把述賓短語分為“粘合式和組合式述賓結構兩種”,根據帶賓語的情況對動詞進行了仔細的分類,并詳盡地討論了八類賓語[3]。徐樞的《賓語和補語》對述賓短語進行了論述,包括:什么是賓語、賓語的構成、從述賓的語義關系對賓語的分類、動詞帶賓語的情況、雙賓語;在確定賓語時的一些問題、賓語的使用[4]。馬慶株《動詞和動詞性結構》討論了述賓短語的歧義,名詞性賓語的類別,現代漢語雙賓語構造等[5]。
另一方面,述賓短語中的小類研究不斷深入。如“動賓式動詞+賓語”是八十年代流行開來的,但對它的研究卻相當充分,主要集中在它的結構特點,所帶賓語的類型,動賓式動詞的特點及帶賓語的條件,流行的原因及規范化問題等。還有形容詞帶賓語的問題,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主要有四種觀點:帶賓語的形容詞就是動詞,如呂叔湘(1966)《單音形容詞用法研究》、王啟龍(1995)《帶賓形容詞的統計分析》等;形容詞帶賓語是活用,如呂冀平(1984)《現代漢語的意動句式》、邢福義(1988)《關于形容詞短語》等;形容詞帶賓語后仍是形容詞,范曉(1983)《關于形容詞帶賓語問題》、沈錫倫(1984)《關于形容詞的賓語》等;一些形容詞帶賓語是漢語的特點,一些形容詞帶賓語是動形兼類:許德楠和董浩(1980)《談形容詞帶賓語的幾個問題》等。
述賓研究取得了不斐的成績,不少問題達成了共識。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其中有不少問題尚待解決。對于述賓的名稱及界定目前并未達成一致意見,如述語的內涵,述語的名稱,賓語的位置。對于述賓的關系的類別仍處于開放狀態,目前還很難將其遍舉,語義關系千差萬別,難以進行窮盡式描寫。注重述賓共時的描寫,忽視了歷時和比較的研究。重視語法語義研究,忽視語用研究。述賓研究還有待于向更深更廣的層次發展。
參考文獻:
[1]呂叔湘.20世紀現代漢語語法家――呂叔湘選集[M].吉林: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2:535,第1版.
[2]丁聲樹等.現代漢語語法講話[M].上海:商務印書館,1961.12:12-39,第1版.
[3]熙.語法講義[M].上海:商務印書館,1982.9:110-124,第1版.
關鍵詞:古代漢語;第三人稱代詞;“之”和“其”
代詞在漢語的詞類系統中成員不多,但確是爭議最大、問題最多的一個詞類。在句法功能上,有的代詞與名詞、形容詞、副詞、動詞和數詞的劃分不明顯。人稱代詞在古漢語的語法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成為許多語法學者研究的重點。許多語法論著和研究論文對這個問題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討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相比于第一人稱代詞和第二人稱代詞,對第三人稱代詞的研究不夠全面,在學術界甚至對于古漢語中有沒有第三人稱代詞都沒有統一的認識。
1.古代漢語第三人稱代詞概述
1.1 古代漢語第三人稱代詞存在的爭議
第三人稱代詞是古漢語語法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許多語法學著作和古漢語教材都對此進行了詳細的論述,也成為許多古漢語研究學者的重點研究內容。但是,大家對于古漢語中的第三人稱代詞仍然沒有統一的認識,總體來講,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分歧:
(1)古漢語中有第三人稱代詞的觀點。持這種觀點的學者主要有馬建忠、王力和楊樹達等。馬建忠在著作《馬氏文通》中將代詞“之”和“其”歸類為“指前文者”,認為“彼”和“夫”表示第三人稱代詞[1]。楊樹達在其《高等國文法》中將“其”和“之”納入到指示代詞中。同樣,王力在《漢語史稿》中認為,“其”、“之”、“厥”是古漢語中的第三人稱代詞,在古漢語中用名詞表示上文中的“他”或“他們”。
(2)古漢語中沒有第三人稱代詞的觀點。持這種觀點的學者主要有高名凱、郭錫良和呂叔湘等。高名凱在著作《漢語語法論》中認為,在我國古漢語中是不用第三人稱代詞的,用“彼”、“其”和“之”指代上文中的名詞主語,其實他的觀點是矛盾的,他在肯定“其”、“之”等代詞可以用作第三人稱代詞的同時,又否認了它們第三人稱代詞的身份。
(3)另一種觀點認為,古代沒有第三人稱代詞,但是存在有些詞用作第三人稱。支持這種的觀點的學者是姚振武,他在其著作《上古漢語第三身范疇的表達及相關問題》中給予了明確的闡述。
1.2 古代漢語第三人稱代詞的評判標準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國人對古代漢語中的第三人稱代詞存在很大的爭議,像“其”、“之”這種具有多重指代性的代詞更是爭議的焦點。存在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沒有統一的評判標準,語用頻率統計標準是對語言進行定量的分析,可以較為公正地解決這類問題。“之”、“其”在古漢語中既有代詞的功能,又有指示代詞的功能,存在的爭議也比較大,語用頻率的統計可以兼具這類詞本身的多種功能,根據它們的語法功能進行統計評判[2]。
2.古代漢語中第三人稱代詞“之”的句法功能及語義解釋
2.1 人稱代詞“之”的句法功能
從句法成分方面講,古漢語中的人稱代詞“之”通常用于賓位,與用于領位的“其”字相輔相成。下面我們將從“之”用作動詞賓位、介詞賓位和定語(同“其”)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1)“之”用作動詞賓語。“之”字用于動詞賓語時,一般出現在句子中謂語的部分,主要有[動?之]、[動?之?補]和[動?之?名]三種結構。例如: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論語?述而》)
知伯怒,投之以機,出于其間。(《左傳?襄公十年》)
宋左師請賞,……公與之邑六十。(《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2)“之”用作介詞賓語。“之”字用于介詞賓語時,一般出現在動詞或者動詞結構之前,主要的句子結構是[介?之?動]。例如:
子家子曰:“君其許之!政自之出久矣。”(《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為之中者歸之。(《轂梁傳?桓公九年》)
(3)“之”用作定語。其用法與領語“其”相同。例如:
原思為之宰。(《論語?雍也》)
非奪之情也,所以安其情也。(《春秋繁露?天道施篇》)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論語?子路》)
2.2 人稱代詞“之”的語義解釋
在古代漢語中,“之”用做代詞時一般稱代第三人稱,但在有的情況下偶爾也會稱代第一、第二人稱。例如: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論語?雍也》)。這里的“之”就是指代孔子自己。“之”用做第三人稱代詞時沒有單復數之分,既可以指代單數,也可以指代復數。比如: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日“寤生”,遂惡之。(《左傳?隱公元年》)這里的“之”表示單數[3]。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孟子?梁惠王上》)這里的“之”表示復數。
3.古代漢語中第三人稱代詞“其”的句法功能及語義解釋
3.1 人稱代詞“其”的句法功能
代詞“其”在句子的結構中通常處于領位,也可以在句子中用做主語。“其”不僅可以用做主語,也可以作為主謂結構中的小主語和單復句中的分句主語。下面將從這兩個方面進行論述:
(1)代詞“其”用作定語。在這種情況下,“其”通常作為句子的主語或者賓語,組成[其?名]、[動?其?名]和[介?其?名]三中結構,例如:
晉公子廣而儉,文而有禮,其從者肅而寬,忠而能力。(《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君子愛其君而知其罪,不憚征繕以待秦命。(《左傳?僖公十四年》)
公出,自其廄射而殺之。(《左傳?宣公十年》)
(2)代詞“其”用作主語。用作主語時,通常與后面的動詞或者動詞短語組成[其?謂]格式,主謂結構既可以擔任句子的主語,也可以用做動詞賓語和介詞賓語。例如:
其為人也好善。(《孟子?告子下》)
惡莠恐其亂苗也。(《孟子?盡心下》)
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論語?泰伯》)
3.2 人稱代詞“其”的語義解釋
人稱代詞“其”在稱代對象方面與“之”相似,在大多數情況下稱代第三人稱,但有時也用來稱代第一、第二人稱。稱代第三人稱時,主要指代上文中出現的人或者物,例如:宮之奇以其族行。(《左傳?僖公五年》)這里的“其”表示動作的實施。“其”用作第一人稱往往表示說話者的自稱。例如:臣不才,不勝其任,以為俘馘。(《左傳?成公三年》)
4.從修辭角度看“其”、“之”的特殊用法
在一般情況下,“其”、“之”在古漢語中用作第三人稱代詞時分別作為定語和賓語,但在有的情況下可以靈活地用作第一人稱代詞和第二人稱代詞。在這種情況下,“其”、“之”在修辭表達上更加委婉,因此也就使其具有了修辭的功能。
4.1“其”活用為第一、第二人稱代詞
“其”用作第一人稱時,可以翻譯為“我的”等,例如:足下哀其愚蒙.賜書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楊惲《報孫會宗書》)在這里“其”代指“我”,以避免穩重重復出現“我”字,使表達的語氣更加委婉。“其”用作第二人稱時,可以翻譯為“你的”等,例如: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后。(《戰國策?越策四》)這里的“其”表示第二人稱,代指趙太后,這種表達減輕了責備的語氣。
4.2“之”活用為第一、第二人稱代詞
“之”用作第一人稱時,可以翻譯為“我”等,例如:會請先。不入,則子繼之。(《左傳?宣公二年》)這里的“之”相當于“我”。“之”在一定的情況下可以活用為第二人稱代詞,例如: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左傳?宣公二年》)這里的“之”是用作第二人稱,“莫之繼”可以翻譯為“沒有誰能代替您去進諫了”。
5.總結
總而言之,像“之”、“其”這類第三人稱代詞在古漢語中一直存在比較大的爭議,相比于“他”這種代詞,“之”、“其”還不具備獨立、自如承擔第三人稱代詞的全部功能。但是,在古漢語的語言體系中我們發現,它們是分工合作、各司其職的,能夠較為綜合地表達第三人稱的范疇,在古漢語的代詞系統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作者單位:西南民族大學)
參考文獻:
[1]孫素娟.中國古漢語第三人稱代詞淺論[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1,24(10):96-97.
關鍵詞:個性,英語語法教學
我在英語教學中,時不時會有許多的新點子,有時,在課堂講課過程中,說不定因為什么因素都會激發我的靈機一動。論文格式,個性。在這一點上,我真的而很感謝到我的最最親愛的學生們,很多都是來源于他們。這讓我真正體會到了教學相長的那句話。現在,將他們一并整理在一起,就叫做語法講解秘籍吧!
秘籍一 語法學習簡單化
一 顧名思義理論
在從事英語教學時,有時候確老是給學生們拽很多漢語的成語。論文格式,個性。“顧名思義”這本是個貶義詞,說根據詞的名字來思考這個詞的意思。有時候,是指那些看問題不深入的人。在理解這個概念上,舉例來說明:先來說說詞,英語很多詞吧,有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連詞、數詞、冠詞、感嘆詞、等等吧!那什么是名詞啊?表示名稱的詞就是名詞唄。那什么是動詞啊?是個動作的詞就是動詞唄。論文格式,個性。什么是形容詞?形容修飾詞的就是形容詞唄。那什么是副詞啊?附到詞的詞就是副詞唄!這個時候我就問?什么是連詞啊?同學們就會說:連接的詞就是連詞唄!我說對啊!那我在接著問?那什么事數詞啊?表示數的詞就是數次唄!那什么事感嘆詞?感嘆的詞就是感嘆詞唄!
同樣,我在隨意的問幾個大家認為很不好理解的語法定義,讓大家覺得。哦,英語原來是不難。然后我再掏出第二個秘籍
二 做題翻譯抗干擾理論
在很多次教學過程中,我都試圖讓學生多做些翻譯題。雖然,這在英語教學界甚至英語學習者當中,都不認為漢譯英英譯漢是一種很好的方法,說會限制我們習得者的思路,和影響形成英語式思維。但是,作為中學老師的我,認為,翻譯,無外乎會讓我們心不在焉的學生有效地來讀,有效地來寫,有效地來做題,甚至有效地得分。
所以,我就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讓他們滲透翻譯理論。我就給他們做個試驗。讓他們讀一句英語,說一句漢語,因為畢竟他們是中國人嗎?所以,在他們說漢語的過程中,他們無形中便加深了對這個文章的具體的理解。甚至,跑神的幾率也會很大程度的減少!
語法關公第二秘籍 個性口訣
一 時髦用語用一用
比如:在我教情態動詞時,我利用很多學生喜歡玩電子游戲的特點,引出話題。論文格式,個性。我說咱們班同學誰喜歡玩地下城?同學們一副好奇的眼神,而且眼神中會透漏一絲興奮。老師怎么也和我一樣,喜歡玩嗎?這樣無形他們就不會怎么排斥我了,尤其是那些程度非常差的學生!
我接著問:有沒有漂亮妹妹也喜歡玩的啊?
他們就更加不理解了!怎么回事啊?
這個時候,我接著說:我知道有個妹妹很喜歡玩CS,你們想知道是誰嗎?
她而且情感態度還很豐富呢!這個時候,我刻意的把情感態度說的很重。論文格式,個性。
今天我就給你講講她。論文格式,個性。她就叫做:情態動詞!
哎呀!學生就會這樣!我說什么呢?
你不想聽聽我這個秘籍嗎?如果知道了,你就不用煩人的記有哪些情態動詞了!
看看啊!看好了啊!
我就在黑板上寫出來這個大寫字母:
M M X H W C S OH NO
并且說著(妹妹喜歡玩CS )然后,加上一個夸張的語氣:Oh, No!!!
這個時候他們會看到你的夸張的表情,會很有激情聽你繼續解釋下去!
很顯然,這個時候,估計他們會永遠記得這個另類的語法講解課!
二 相同東西串一串,編個網絡更系統
比如有的時候,我會用順口溜的形式,編一些有意思的東西。
有時候,英語課上最頭疼的是講解單詞的用法,學生聽著煩,老師講著累,所以,沒辦法,就絞盡腦汁想些有意思的東西來串一串!
比如有一次,有個單元有這么幾個單詞,當時,我靈機一動,串在了一起,發現效果還蠻不錯。
這幾個詞是:Urgent急迫的 intelligent聰明的 absent缺席的 innocent天真的punishment懲罰
我用下赤壁之戰:我說:赤壁之戰urgent孔明用兵是intelligent
帳下沒有敢absent 唯有鄭二哥innocent 捉放曹甘受punishment
還有,比如在講一些單詞時,如果比較長,學生很不容易記的時候,我會把這個單詞給他拆開,也是應用的第一個秘籍中的復雜問題簡單化理論。
比如:mysterious神秘的:
我的(my)兒子(er)拿著一塊神秘的石頭(st)在我們(us)家進進出出(io)
elementary 基本的:
餓(e)了(le)的人(men),他(ta)很容易(ry)滿足基本的要求
有時候相同的幾個詞,詞根一致,也可以串一串。比如:
depart離開 start出發part(v.)分開 apart分開地
出國前夜見男友,我已決定depart明天就要start
今晚和你part 從此遠隔重洋apart
等等很多單詞都可以這樣拆著來記,有的時候根據諧音來記。但是,我還是一直主張讓學生根據音標來記,實在是沒什么意思的時候,也可以拿兩個拆著玩玩.
2 把一些系統的東西扎成網絡,打捆給學生,這樣讓他們覺得這更加具體,更加系統。更加有種成就感!
比如:在講一些具體單詞的時候,相關的一些詞匯和用法,一捆一捆的出現,這樣讓他們更有系統性。比如說:way 的用法。我先舉個例子
On my way to school, my bike was broken.以這個句子引出way 的基本含義表路,路途的時候,后經常跟to 另外,說一下其他的用法,并作出相關高考題型的練習:
總之,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我們要比學生細心,面面俱到,但是要學的比學生懶,讓他們面面動手,在講解的時候,要做到面面俱到,重點收網,全面、精細但不羅嗦,且不乏趣味性。只有這樣,你才能不斷有魅力吸引他們的眼球,勾起對知識的好奇心,以及對于知識的渴望。
就像英語的那句口訣一樣,Only in this way can we teach English well.(只有以這種方式,我們才能教好英語),運用一下way的用法,讓學生能更很好的利用“學以致用”的理念,我們也以身作則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