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金融學碩士論文

金融學碩士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20 16:16:2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金融學碩士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金融學碩士論文

篇(1)

1.1P(計劃)——明確培養目標定位,制訂培養方案

中國人民大學的經濟學、金融學、法學、商學等學科居全國領先地位,與這些優勢學科相結合,促進學科交叉與融合,是學校工程碩士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定位。我們設立了5個研究方向,其中金融信息工程方向是軟件工程學科與金融學科的結合,企業信息化與電子政務是軟件工程學科與工商管理學科的結合,計算機取整與司法鑒定是軟件工程學科與法學的結合,大數據與云計算方向、基礎軟件方向都是我校計算機學科的重點研究方向。這5個研究方向與學校的優勢學科緊密結合,充分彰顯了中國人民大學全日制工程碩士的培養目標和定位。學生可根據興趣自行選擇研究方向,根據研究方向選修相應的課程。中國人民大學在工程碩士的招生、培養模式方案設置、學生實踐落實、質量體系控制的過程中都與人文社科學科緊密結合,目標明確,過程嚴謹。

1.2D(執行)——實施培養方案,嚴格培養過程,完善質量保障

工程碩士培養要經過3個重要環節:課程學習、企業實習和學位論文。在每一個環節中又有若干環節,為保證培養質量,我們嚴格規范每個環節[2]。圖2是一套完整的工程碩士培養質量保障體系。

1.2.1課程環節

在課程環節,除嚴格執行培養方案外,每門課程都有教學大綱。授課期間要進行教學評估,學生給每位授課老師在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效果等方面進行打分,也可給出具體的意見和建議。評估結果和學生給出的意見將會反饋給老師,讓老師在教學中不斷改進提高。每個年級的碩士班設立一名班主任,協調課程安排,了解學生動態,組織課余活動。

1.2.2實習環節

面向行業進行專業實踐是培養模式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重要環節。落實實習基地和實習制度是保障實習環節有效完成的關鍵。我們選取與軟件工程學科相關的高新技術型企業、金融信息化企業等作為學生的實習基地,在實習基地聘請企業導師,具體指導學生的實踐環節。在實習過程中,制訂實習管理辦法,明確實習的時間、形式、要求,通過《企業實習手冊》對實習環節進行過程控制。

1.2.3論文環節

工程碩士學位論文是工程碩士研究生掌握理論知識、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全面體現,也是衡量培養質量和授予學位的重要標志。工程碩士的學位論文與工學碩士的學位論文側重點不同,它更加重視解決工程實踐的問題,因此論文的形式和評價標準也有不同的要求。我們將工程碩士論文劃分為系統研制報告、IT管理類論文、工程設計類論文以及學術研究類論文4種類型,每一種類型都對論文提出了相應的要求。為保證論文的最終質量,我們在論文階段設置了開題報告、、預答辯、論文評閱、論文答辯5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有相應的要求規范及實施辦法,任何一個環節不通過,都不能進入下一個環節,這就保證了能夠進入答辯的論文基本質量。具體實施如下:(1)開題報告環節。學院組織不少于3人的開題報告評審組,對學生的學位論文開題報告進行評審。基于工程碩士的培養目標,我們制訂了開題報告評價標準。相關文件包括《開題報告模版》《工程碩士學位論文開題評價標準》。(2)環節。為了有效懲戒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保證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加強研究生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建設,我們針對研究生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進行專門審查,采取軟件檢測的方法,務求論文重復率不超過10%。相關文件包括《信息學院開展研究生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審查工作辦法》。(3)預答辯環節。工程碩士學位論文預答辯是保證學位論文質量的重要環節,是對進入答辯環節論文的又一輪篩選。相關文件包括《信息學院工程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預答辯工作實施辦法》《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工程碩士學位論文預答辯評價標準》。(4)論文評閱環節。由兩名專家對論文進行評閱,其中至少一名校外企業評閱專家針對論文的應用性給予評審和評價。(5)論文答辯環節。嚴格執行學校關于學位論文答辯環節的規定,保證通過的論文質量。

1.3C(檢查)——培養質量檢驗

培養質量的高低可以從論文質量、教師學生的反饋、就業情況3個方面來檢驗。

1.3.1論文質量

論文寫作過程5個環節的把關保證了通過答辯的論文已經過至少3次專家評判、1次。在某個環節被淘汰的論文,需要重新修改后才可以再次進入答辯。

1.3.2學生和教師的反饋

我們定期舉行授課教師、學術導師、企業導師座談會和學生座談會,通過座談會的形式,收集學生和老師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實習安排、論文等環節的意見和建議,聽取學生和老師的評價意見,聽取導師反映的培養和指導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為下一步改進方案作準備。

1.3.3就業情況

工程碩士的培養目標面向企業、面向實踐,因此學生的就業情況最能反映我們的培養質量。企業在選拔人才時有它所關注的指標,企業的人才需求是否與我們的培養目標一致,從就業率及就業情況就能反映出來。2012年人民大學第一屆全日制工程碩士畢業生和2013年第二屆畢業生的就業率均為100%,畢業去向為金融機構、國家機關、大型國有企業(非金融類)、外資企業和國內其他知名企業,有的學生甚至同時拿到幾家單位的錄用通知。以2010級為例,50名學生的畢業去向數據分布情況如圖3所示。從圖3可以看出,近一半的學生被金融機構錄用,這與我們最初設定的培養目標不謀而合。我們秉承與人文社科優勢學科相結合的理念,將金融與軟件工程結合起來,學生在課程學習、企業實習等環節都接受了相應的培養和訓練,這樣的畢業生一定是用人單位所歡迎的。

1.4A(處置)——總結、反思及改進

PDCA理論的最后一個步驟,是對于既往的總結與反思,提出改進措施。通過檢驗和反思,我們對培養方案進行更精細化的調整,對開題、評閱、答辯的各個環節以及管理流程進行改進,使之更適應工程碩士的培養。

2結語

篇(2)

【關鍵詞】財務管理專業市場定位課程體系

財務管理專業自1998年被教育部列為管理學下的二級學科以來,許多高校尤其是財經類大學,陸續開始招生,目前已經有幾屆財務管理專業畢業的學生走向人才市場。經過幾年的發展,財務管理專業雖然在學科建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各高校在財務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建設等方面仍然存在較大差異。究其原因,主要是對財務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不清晰,進而導致教學計劃、課程體系設置沒有充分體現出財務管理的專業特色。因此,有必要進行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改革,以便更好地滿足社會對財務管理專業的人才需求。

一、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市場定位

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歸根到底取決于人才市場的需求。如果培養出來的學生無法被人才市場接受,那么這個專業的生存與發展就存在問題了。寫作碩士論文那么,財務管理專業應該培養什么樣的財務管理人才呢?在2000年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關于財務管理專業的指導性教學方案中提出,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基礎扎實、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具備財務管理及相關的管理、經濟、法律、會計與金融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夠從事財務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高級專門人才。

筆者認為,上述培養目標不夠明確,過于抽象。結合目前人才市場對財經類大學生的需求,財務管理專業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可以定位為成為未來的工商企業的財務總監(CFO)、證券公司的財務分析師(CFA)以及金融部門的財務策劃師(CFP),其中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CFO為主要目標。

財務總監、財務分析師與財務策劃師需要什么樣的知識結構呢?雖然這三種職業服務于不同的單位和行業,但是都要求掌握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會計以及資本市場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悉國際財務管理慣例。也就是說,雖然這三種職業的實務工作有很大不同,但是知識結構卻是基本相同的。以CFO的知識體系與業務技能來說,一位合格的CFO要有四個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資本運作(投融資)、內部控制、納稅籌劃與財務分析。這些知識和技能也是CFA與CFP所必備的。這四個方面的知識要分別與相關的課程一一對應,而技能則主要通過案例教學與開展財務管理競賽等手段來培養。有了清晰的人才市場定位,在制定或修改財務管理專業教學計劃、選用教材等具體教學工作中,就可以有的放矢。財務管理專業教學計劃要根據財務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人才市場定位來安排專業課程體系,具體來說,應當根據CFO、CFA和CFP需要的知識結構和專業技能來制定教學計劃和安排專業課程體系。

二、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現狀與課程體系建設

自從1999年高校開設財務管理專業以來,對于財務管理專業建設,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做法。財經類大學往往將財務管理專業設置在會計學院下面,這樣財務管理專業就被打上會計學的烙印,課程設置以會計學系列課程為主,再加上高級財務管理等課程。綜合類大學和理工類大學往往將財務管理專業設置在管理學院(或商學院)下面,與會計學專業并列,比如復旦大學設置財務金融系,招收財務管理專業學生。

培養模式和思路的不同具體體現在專業基礎課與專業主干課的設置上。筆者通過對上海財經大學和復旦大學的對比來研究財務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上海財經大學的專業必修課包括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公司財務(上、下)、審計學、電算化會計和高級財務會計。復旦大學財務金融系的專業必修課包括管理學導論、財務管理、營銷管理、管理信息系統、運營管理、財務分析、財務會計、金融市場、金融計量分析、投資學、國際財務管理、創業投資。從這兩所高校的專業課程設置來看,上海財經大學是在會計學的基礎上培養財務管理人才,而復旦大學是在企業管理的基礎上培養財務管理人才。筆者吸收這兩所大學設置財務管理專業課程的經驗,結合財務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人才市場定位,提出財經類大學財務管理專業課程的設置建議(詳見下頁表)。

在表中,筆者將必修課分為專業基礎課和專業主干課兩類:專業基礎課是所有一級管理類學科專業的學生都必修的,課程安排在大一和大二學年;專業主干課安排在大三和大四學年的上半年。寫作醫學論文將選修課也分為兩類:一類是類別選修課,是專業主干課的延伸或補充,為達到限選的目的,給出不多的可選項供學生選修;另一類是專業選修課,有較多的可選項,供不同興趣的學生選修。

三、財務管理專業教學改革中的幾個關鍵問題

對于財務管理專業如何進行教學改革,不同的院校甚至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思路,存在較大爭議。主要爭議有:如何在教學計劃中明確區分財務管理專業與會計學專業、金融學專業的區別,體現財務管理專業的特色;財務管理課程與高級財務管理課程內容的劃分以及如何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國際視野;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是否應該專門開設職業道德教育課程。

1.如何體現財務管理專業的特色。財務包括公司理財或者財務管理、投資學、金融市場學三個部分。財務管理專業側重于公司理財,金融專業側重于投資學和金融市場學。對于財經類大學來說,由于財務管理專業往往設置在會計學院下面,因此要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CFO為人才培養的市場定位。在市場定位明確之后,還要設置比較靈活的教學計劃,為不同興趣的學生提供一份可選菜單。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主要圍繞培養未來的CFO而設置,但是考慮到財務管理專業與會計學專業、金融學專業相近,可在財務管理專業教學計劃中設置會計學專業、金融學專業的部分主干課程,比如中級和高級財務會計、投資學等課程,為一部分喜歡會計學或金融學專業的學生提供一份可選菜單。總之,財務管理專業的特色一方面體現在人才培養的市場定位上,另一方面體現在教學計劃和專業課程設置上。

2.財務管理課程與高級財務管理課程內容的劃分。不少院校借鑒會計學專業的主干課程設置經驗,開設財務管理原理、中級財務管理和高級財務管理課程,目的是使學生的學習能夠循序漸進。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難是,財務管理原理課程與中級財務管理課程內容的劃分很難涇渭分明,存在很多重復的部分。因此,筆者建議將財務管理原理和中級財務管理合并在一起,開設財務管理課程。另外,還要對財務管理課程與高級財務管理課程的內容進行劃分。對這一問題的處理,可以將教學內容和教材使用結合起來考慮,首先制定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大綱,可以考慮以注冊會計師考試用書財務成本管理課程中的財務管理內容為基礎作為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內容。

關于財務管理課程的教材使用,建議采用國際經典財務管理教材的譯本。這樣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又克服了學生的語言障礙,便于學生更多、更有效率地學習財務管理知識。國內翻譯比較好的國際經典財務管理教材主要有兩本:一本是吳世農、沈藝峰等人翻譯的《公司理財》(StephenA.Ross等著);另一本是方曙紅、范龍振等人翻譯的《公司財務原理》(RichardA.Brealey等著)。由于這兩本教材內容充實,足夠一學年使用,所以可將其中與國內財務管理教材內容大致相同的部分,作為財務管理課程內容講授,剩下的內容作為高級財務管理課程內容講授。在這兩門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一方面,鼓勵英語基礎好的同學對照英文原版教材學習(機械工業出版社同時出版了這兩本書的英文版本),培養學生直接閱讀英文文獻的能力,提高專業英文水平;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可有意識地結合我國上市公司的一些財務案例進行分析,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3.如何培養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都很重要。但是由于財務管理專業建設時間比較短,缺少歷史經驗積累,教學實踐環節比較薄弱,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有點力不從心。寫作留學生論文再者,不同的財務主體,其財務活動有很大不同,強調在學校里培養出較強的實踐能力也不太現實。因此,在教學中還是著重利用案例教學以及財務管理知識競賽等手段,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案例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結構性思維習慣。

4.是否需要單獨開設職業道德教育課程。針對現代大學教育中存在的“重術輕道”問題,財務管理專業教育毫無疑問應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為減少社會貪污舞弊、提高社會誠信做出自己的貢獻,因此有教師建議開設財務人員職業道德教育這門課程。

筆者認為,職業道德教育應當貫穿大學教育的全過程,教師的言傳身教至關重要。首先,任課教師兢兢業業的教學態度,讓學生耳目一新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都可對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水準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其次,在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這門課程中,可以對一些財務舞弊案例進行分析,加強學生的法制觀念和職業道德觀念。基于以上考慮和安排,筆者認為沒有必要專設職業道德教育課程。

主要參考文獻

①劉淑蓮.關于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構建與實施的幾個問題,會計研究,2005;12

②向德偉.關于財務管理專業學科體系和課程設置問題的探討,會計研究,2003;3

篇(3)

考察國外研究生的培養模式狀況并與我國進行一定的比較,從而得出可為我國所用的有益經驗和思路是非常必要的。美國研究生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出具有獨立思考能力、有原創性的人才。這一理念也融入到了財政學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美國研究生培養機制是建立研究生管理委員會、研究生院、系研究生教學委員會、研究生教師委員會或稱教學小組等層級機構,這些機構與導師一起,共同承擔對研究生的培養工作。美國研究生的培養特色主要體現在兩方面:①財政學的課程不太追求體系上的平衡只求引導學生在一個專業方向的前沿上有所突破。②美國高校在對財政學研究生教育中十分注重基礎課程教育,基礎教育授課占據50%,專業學科占20%~30%。日本研究生教育強調實用性,注重培養應用型的專業人才。其目標傾向于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在日本財政學碩士課程學習2年,最短一年,課程結束后授予碩士學位。德國是典型的學徒式培養模式,受理性主義傳統的影響,其培養目標也隨時代的變化而有所變動:19世紀初期主要是培養從事純粹學術研究的科學家,19世紀后期主要是培養高級的工程或技術研究者或專門人才,而今日,其培養目標包括兩方面:理論研究人員和實踐技術人員,兼顧學術教育與職業準備教育雙重職能。財政學碩士學位的取得需要通過2~3個月的有實踐定向任務的碩士論文。其培養特色在于,在研究生入學上,碩士階段的學習相當于和本科一起進行的,畢業時只要通過碩士考試及碩士學位論文就獲得了碩士學位。在培養方式上,沒有專門的研究生課程,堅持采用教學和科研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培養人才。在形式上,不設專職管理機構,有關事宜均由系級兼職委員會按有關法律和規則辦理。

二、國內財政學專業研究生培養模式的發展趨勢

自我國招收財政學研究生以來,其培養規模不斷擴大,特別是在提出中國由政府主導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換后,對財政學專業人才的需求,也使得其招生和培養規模在穩定增加,總體而言,可概括為以下四點變化。

1.財政學專業研究生培養目標的轉變。

改革開放以來,財政學專業研究生一直強調“學術型”的培養目標,這一目標已逐漸與財政學研究生的實際就業方向和世界研究生的發展狀況不符,經過總結反思,財政學專業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已發生了重大轉折“,應用型人才為主”將是我國未來財政學研究生的主要培養目標。

2.財政學專業研究生培養機制的創新。

在研究生入學培養機制上,除了像網上報名、電子注冊這樣技術性的改革外,在考試弱化初試的權重,強化復試地位,全面改革收費制度,取消“公費”、“自費”區別上也有了創新;在研究生培養上,我國財政學研究生培養機制一般都是以修學分和寫論文為主要內容。

3.財政學專業研究生學科屬性的交叉。

縱觀財政學研究生培養的發展史,我們不難發現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其他學科向財政學領域的滲透,其他學科的科學原理和方法用于研究和解釋財政現象愈來愈普遍,這也為財政學研究生培養模式的發展奠定了堅實而寬廣的學科理論基礎,使財政學演變成了一門融經濟學、政治學、管理學、法學及社會學于一體的交叉學科。

4.財政學專業研究生培養方式的多元化。

與培養目標相適應,財政學研究生的培養方式也在逐漸向多元化發展,純粹的“學院式”的導師教育逐漸減少,實行導師學生的“雙向選擇”甚至是“多導師”指導,強調社會實踐。

三、基于系統論視角的財政學專業研究生培養模式探索

1.確立財政學專業研究生培養的三大目標———學習力、研究力、創新力的目標。

學習力即以培養終身學習能力為目標,培養具有獨立獲取知識、信息能力,掌握終身學習的方法的財政學研究生。研究力即以培養理論研究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專業素養能力為目標,培養研究生系統掌握財政學基本理論和知識的同時運用財稅知識研究財政經濟現象的能力。創新力即以促進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為目標,充分發揮他們在科研創新中的生力軍作用,為科教興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創新型社會發揮最大的聰明才智。

2.構建財政學專業研究生培養模式的四大系統———目標系統、管理系統、培養系統和支撐系統。

目標系統是財政學專業研究生培養系統中最核心的系統,應包括兩個層面:①預期。對財政碩士而言,培養預期即“高層次、應用型的財政專門人才”;②標準。科學設計財政碩士在相關素質方面需達到的具體標準,是財政碩士專業學位培養模式首當其沖的要點。管理系統是指在財政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對所涉及的資源進行整合與調配的過程,即在一定的目標下對人財物及信息的調配,包括四個相互聯系的部分:管理主體———研究生院或相關學院;管理客體———包括人(主管人員、輔導人員、生源)、財(教育經費)、物(教學場地、教學用具)、信息(培養過程中動態情報,相關信息等)、論文工作管理、授位管理等;管理行為———財政學碩士學位創建計劃(包括招生計劃、培養計劃、管理計劃等)、財政學碩士學位創建組織(包括組織機構和組織行為)、財政學碩士學位建設領導(領導藝術和領導行為)、財政學碩士學位建設控制(包括過程控制和結果控制);管理制度———政治層面制度、操作層面制度。財政學研究生的培養系統涉及師資、課程與教學三個部分。師資方面———財政學碩士培養要對教師的質量、數量、結構和發展都提出針對性的要求;課程方面———因課程體系是財政學碩士汲取知識和鍛煉能力的載體,科學合理的課程設置是財政學碩士培養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其課程設置要充分反映財政學各領域對專門人才的知識與素質的要求,注重分析能力和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教學方面———教學是財政學碩士學位建設和發展過程的介質,靈活機動、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是高質量教學水平的保證,各授權單位要加強實踐環節的力度,高校可以依托財政學教學資源與相關社會機構的天然學科聯系,為財政學碩士搭建寬廣的實訓平臺。支撐系統是總體系統健康良性運行的重要保證。財政學研究生的培養模式的支撐系統首先來自于以經費形式出現的經濟資源,其次包括教學所需的場地、設備、圖書等硬件資源,最后是政策支持、價值觀念、社會文化等軟件資源。

3.搭建財政學專業研究生有效學習的三大平臺———課堂教學平臺、實踐教學平臺、科學研究平臺。

課堂教學平臺是主體。建立課堂教學平臺,要做到所教的課程都是通過精心比對后確定下來的,加強文理滲透,增設跨學科課程。對于一些現實性很強的教學內容,聘請實際部門工作人員主講,并實現現場教學。實踐教學平臺是輔助。如可能,可與地方的財政局、稅務局及企業簽訂校財、校稅或校企合作協定,建立實踐教學平臺。科學研究平臺是補充。改變目前高校、科研院所各自單獨培養研究生的現狀,將各自的資源優勢進行有效組合,構建一種由大學、科研院所緊密結合的研究生培養平臺。

4.實現財政學專業研究生五大能力的提升———理論思維能力、學習發展能力、專業技術能力、適應社會能力、拒腐防變能力。

篇(4)

關鍵詞:雙語教學;民辦高校;問題;上海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迅猛發展,以及網絡科技的空前發達,社會發展逐漸呈現出知識經濟化和信息全球化的新模式。在這個新模式里,如何更好地接納和領略來自各種文化的信息,如何提高交流和溝通的效率,漸漸成為了適者生存的必修課。而近年來涌現的雙語與多語現象,充分體現了當今模式下人們對知識一體化的新適應和新展望。

雙語教學在近年來逐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滲透到我國從幼兒園、小學、中學、高中到大學各個層次的教育,成為教育界和社會關注的熱點。其中,關于雙語教學在高校教育中的運用和普及,是最易受到關注的。而對于民辦高校對雙語教學的開展,涉及到民辦高校的辦學特色和教學過程中的問題,更值得研究和探討。

一、有關民辦高校雙語教學方面的研究綜述

通過在中華知網全文數據庫中對期刊的檢索發現,搜索篇名包含“雙語教學”,期刊出現最早是1983年,當時只有2篇。之后二十年,有關這方面的研究層出不窮,且在數量上每年呈遞增趨勢,成倍增長。尤其以2007年至2012年六年間最為突出,平均每年高達一千篇左右的期刊量,總計6397條記錄。另外,在這些結果中包含“高校”字樣的有1253條記錄。而再在其中檢索包含“民辦高校”字樣的只有8條記錄。

同樣地,在中華知網檢索2007年至2012年六年間博碩士論文題名中包含“雙語教學”字樣的文獻,總計136個記錄。其中25篇研究的是以漢語與少數民族語言為對象的雙語教學。再在111個記錄中檢索帶有“高校”字樣的題名,一共只有30條記錄。再在30篇已得記錄中進一步檢索“民辦”,顯示0記錄。也就是說,針對民辦高校雙語教學方面的研究至今尚未有成文的博碩士論文誕生。

綜上所述,雖然涉及高校雙語教學的文獻已然層出不窮,也誕生已久,但有關高校雙語教學這一主題的學術性論文不多,近幾年內,發展的也較慢。而針對民辦高校雙語教學問題的研究更為鮮有,在為數不多的幾篇期刊之余,幾乎尚未有這方面的博碩士論文,因此,對我國民辦高校雙語教學發展的研究仍屬于一個比較新的領域。

二、民辦高校發展概況

(一)民辦高校的內涵

民辦高校,即民辦高等院校的簡稱。本文引用河南省教育學院徐玉斌教授在《關于民辦學校概念的界定》一文中的論述:“民辦高等院校,系指除國家機關和國有企事業組織以外的各種社會組織及公民個人自籌資金依照本規定設立的實施高等教育的教育機構。”作為最貼切我們對民辦高校內涵的理解,以解釋這一概念。

(二)民辦高校在我國的發展

早在1980年國務院就在《關于普及學校教育若干問題的決定》的文件中提出“以國家辦學為主,充分調動集體、廠礦企業等方面辦學的積極性。還要鼓勵群眾自籌經費辦學”為鼓勵民辦教育在國內的蓬勃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之后,民辦高校猶如雨后春筍一般迅速蔓延全國各地,到1999年,已有近百所。經歷了20多年歷史至今,民辦高校在校學生數量已經超過280萬人,截至2012年4月24日,全國普通高校(不含獨立學院)共計2138所,其中獨立設置民辦普通高校403所。同時,民辦高校早已不再是多年前的無資金、無師資、無校舍的“三無”院校,而是逐漸發成為注重學生興趣需求、不斷提高育人質量、注重辦學特色和校園文化建設的新型院校。

三、上海地區民辦高校的雙語教學

王斌華在談到上海地區雙語教育時提到“國際大都市初級階段的基本標準”的概念:“每兩天有一個國際性會議召開:40%的居民能用英語與外國人交流;半數市民有機會接受大學教育:每天有13萬旅客從天而降:每年入境游客占本地人口數的40%:平均每位居民一天賺12美元。能否確保40%的居民能用英語與外國人交流,直接關系到上海能否達到國際大都市初級階段的基本標準。”

上海作為沿海發達城市的典范,充分呈現出國際交流頻繁和對新事物接受程度較高的特征。該地區幾所重點高校如復旦、交大、同濟在雙語教學方面的杰出成果和先驅作用,正是體現了他們對雙語教學這種新型教育模式的勇于嘗試。另外,如上海對外貿易學院、上海金融學院,以及華東師范大學,這些院校在雙語教學方面的推廣情況,在全國高校范圍內也是具有模范性和代表性的。這些院校在雙語教學方面所做的實踐努力和研究成果,為上海地區民辦高校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也為他們成為我國民辦高校雙語教學的典范奠定了基礎。

(一)主要成就

1.上海建橋學院

近幾年來建橋學院一直推行國際化辦學。雙語教學自然成為其國際化辦學進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加強中外合作辦學的基礎上,學校喊出“每年增加2門以上雙語課程,逐步增加全英語課程”的口號,積極開發雙語教學。目前已開設的較成熟的雙語課程包括:國際物流風險與保險、國際貿易實務、供應鏈管理、客戶關系管理、國際經濟學、商務洽談等,以及1門全英文授課的外貿函電與進出口單證。

2.上海杉達學院

作為1992年創辦的上海市屬第一所民辦高校,上海杉達學院在開展雙語教學方面,扮演了先驅角色。學校的雙語教學活動主要集中在勝祥商學院,最早開始于中外合作項目。杉達學院在其與美國瑞德大學長期合作的國際經濟貿易專業大量開展雙語乃至全英文教學。該本科專業學生前兩年半在國內的學習中,除語言類、思政類和體育課外,幾乎80%以上的課程均運用了英文進行授課,授課教師既包括國內教師也包括海外教師。其中,美國瑞德大學委派的外籍教師采用全英文授課,國內教師采用全英或雙語授課。而除了該中外合作專業外,雙語教學在商學院其他本科專業(如財務管理、會計學、市場營銷專業)也如火如荼地開展。另外,管理學院旅游管理系自2008年也開始逐步推進雙語教學項目,組織年輕教師提高雙語教學技能。

為不斷提高雙語教學課程數量和質量外。上海杉達學院的勝祥商學院還專門成立了雙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從2007年至2012年,已成功主辦了四次雙語教學研討會。研討會除邀請校內領導外,還邀請上海地區其他本科院校具有豐富雙語教學經驗的教師交流經濟管理類課程雙語教學的經驗。勝祥商學院在推動杉達學院雙語教學工作的發展、促進雙語課程的教學創新、提高學校整體教學水平上有著不容小覷的貢獻。

(二)存在問題

1.教學目標不明確

我國推行中英雙語教學的目的,雖然同國外為緩解社會矛盾的政治目的不同,但依應符合加拿大學者麥凱和西格恩詮釋的雙語教學的三個目標,即語言目標、學術目標和社會目標。但一些學校在實施時。只重視了語言目標。即只注重讓學生通過學習該學科的英文專用名詞和術語,運用英語進行思維,提高英文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而忽視了學術目標對于掌握學科知識的基本要求。事實上,雙語教育不等同于外語教學,絕不能誤將雙語教學認定為傳授第二語言的外語教學,只重視了它的英語能力傳授過程,而忽視了它專業課程授課的本職工作。這個問題實際上不只是出現在民辦院校,也是一些公辦院校在實施雙語教學時的普遍問題。

2.教材選擇難統一

為了保證學生既能原汁原味地習得專業知識。又能學習英語專業術語,提高英語思維能力,一些教師認為,應盡量選擇全英文原版教材,這樣符合雙語教學的語言和學術目標,一舉兩得。而一些教師從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考慮,提出在選擇教材的難易程度方面要求較高,如果所選的教材難度高于學生的接受程度,不但會影響教學進程,更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降低聽課質量。另外,全英文教材存在成本普遍偏高的問題。于是有一些教師建議選擇經國內翻譯過的中文教材,或國內重新編排的雙語教材,但這個建議又遭到質疑,認為其違背了開展雙語教學的初衷。

3.師資配備不完善

民辦高校的師資配備素來存在先天不足的問題,就拿上海杉達學院來說,初建校時。杉達學院的授課教師多來自于公辦院校返聘的退休教師,之后不斷調整,通過聘請大量應屆研究生畢業生組建了穩定的專職教師隊伍。目前,杉達學院基本形成了以年輕教師為主力,退休返聘兼職教師為輔的教師團隊。而在開展雙語教學方面,年齡較大的兼職教師雖然教學經驗十分豐富,但幾乎很少可以勝任英語口語能力要求很高的雙語課。于是雙語學科的開展多是具有海外留學經歷的年輕教師在做,他們都有在全英文的語言環境中生活學習過較長時間的背景,學校看中的正是他們教好的英語語言基礎。然而,這些教師大多又是應屆畢業生,都存在著社會實踐經歷不夠,教學經驗不足的特點。他們在傳授專業知識方面能否做到結合具體實踐,以及在面對接受程度良莠不齊的學生的時候,能否做到應對自如,都在經歷著嚴峻的考驗。同時,因為教師本身經驗的不足,能夠開設的雙語科目也十分有限,使得學校在雙語課程數量的拓展方面,也存在困難。

4.學生水平不高

教學原本就是一個雙向的過程。教學質量取決于教學活動的雙方,既有教師,也有學生,因此學生問題也成為制約民辦高校雙語教學的一個重要原因。由我國高考錄取體制所決定,目前我們民辦高校的學生大多存在文化基礎較弱,學習積極性較差的問題。上海杉達學院在認識到學生語言能力的先天不足和英語職業發展中的重要性之后,以英語教學作為特色辦學,猛抓學生四六級通過率。然而,傳統的應試教育,使得學生即便通過等級考試,掌握了一定的詞匯量,但仍缺乏英語的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在真正接受雙語教學時還是遇到了困難。且近幾年大量的民辦高校擴招活動,導致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拉大了語言基礎差距。

5.教學方法單一

在采訪了幾個在民辦高校實施雙語教學的教師后發現,大多數教師都采用單純講授的模式,互動較少。有教師反映,他們原本也會以提問的方式,努力調動學生進行互動。但效果并不好。學生反而由于害怕用英文表達不好,而恐懼發言,久而久之,提問下去,無人做答,教師只好減少提問次數。實際上,雙語教學若采用全英文教材,需要學生在聽課前先對教材有一定的熟悉,即預習,對學生的自學要求極高。而在講課過程中,為了令學生更容易接受和學習專業知識,大多數教師會采用中英文夾雜的形式進行講課:先用英文全程講解,最后再用中文總結。這種方法就可能導致學生久而久之因為偷懶,只重視聽最后的中文講解,忽視前面的全部的英文授課過程,令授課教師事倍功半,使雙語教學失去意義。

篇(5)

關鍵詞:大病保險 三方合作 實施現狀

本文系2016年度河北金融學院大學生“三下鄉”暑期調研課題“調研保定市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現狀”的成果。

實踐團隊成員:何雨、宋東杰、孫路錦、裴慧杰、宋宇歌、秦策

指導教師:劉歡

一、保定市建立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的背景介紹

《保定市經濟統計年鑒2015》數據顯示,保定市人口眾多,是河北省人口最多的設區市,共1034.9萬人(2015年),其中市區人口280.6萬人,城鎮人口為482.8萬人。社會經濟方面生產總值,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6182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63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58元。在基本醫療制度建設方面,2016年保定市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919.9萬人,其中城鎮職工為105.0萬人,參保城鎮居民為86.4萬人,參保新農合為728.5萬人。

2015年4月保定市在全省率先開始實行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為進一步完善農村居民醫療保障制度,健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有效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 切實減輕農村居民大病醫療高額費用負擔。2016年1月1日起,保定市調整城鎮基本醫療保險政策,城鎮居民大病保險年度起付標準降至14000元,參保人員市外轉診醫院擴大為三級公立醫院、省人社部門確定的京津冀區域及其它省份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醫院,切實提高全市參保人員的保障水平。

二、保定市城鄉大病保險實施現狀

我團隊調研的明靜園小區位于保定市新市區,泰和福地水岸位于保定市南市區,大西良村位于保定市北市區,三地行政區劃不同兼顧城鎮農村,居民收入分為三個層次存在差距,對此地進行調研更能較為全面的展現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的落實情況和市民對其的了解情況,調研結果更具有代表性。人民廣場,裕華東路,小北門為保定市人員相對密集,人流量相對較大,人員構成相對復雜的三地,三地人員密集搜集數據,進行實踐調研相對方便,這三地主要為公共廣場,年齡構成復雜,對該地進行問卷調研可以獲得不同年齡層次對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的了解和認知,獲得更加豐富的資料。同時人員流動性強,人口隨機性較強,搜集的數據可信度和代表性較強。

(一)受訪對大病保險了解程度不高

因為推行時間不長,調查結果表明,37%的被調查者不了解城鄉大病保險,36%的被調查者只是聽說過大病保險。該結果說明,國家、地方政府制定的城鄉大病保險政策方針并未被廣大群眾熟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城鄉大病保險的有效實施。

(二)年齡與了解程度的關系研究

了解的人中20歲以下所占比例為3%,20歲以上所占的比例共占了97%。不了解的人中60歲以下所占比例位97%,60歲以上所占比例3%。該數據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受教育程度提高,得病的概率在上升),人們對大病保險的了解程度在不斷的加深。當前保定市20歲以上人群對于大病保險了解的程度相對偏高。

(三)家庭年人均月收入水平與了解程度的關系研究

了解的人群中家庭年人均月收入水平2000元以下的只占3%,而不了解的人中家庭年人均月收入水平6000元以上的無,由數據可得結論:隨著家庭年人均月收入的提高,人們對大病保險的了解程度加深。當前保定市2000元以上人群對大病保險的了解程度相對的偏高。

(四)在重大疾病上的花銷與了解程度的關系研究

家庭中無重大疾病患者和花銷為1―5萬的人群中了解的人比重低于只是聽說的人,而在5―20萬元的人群中了解的人比重高于只是聽說的人。而20萬元及以上只是聽說的所占比重更多,由于調查人群等原因可能會出現不準確。由這些數據可知:隨著在疾病花銷上遞增,對于大病保險的了解程度越深。當前保定市在重大疾病花銷為5萬元以上對于大病保險的了解程度相對更高。

三、完善保定市城鄉居民大病保險開展的對策建議

(一)商業保險公司無法有效對定點醫療機構進行監管

人保財險保定分公司社會保險服務中心專門設立巡查部門,對定點醫療機構進行監管。但實際巡查中,商業保險公司并沒有醫療服務定價權,也沒有行政處罰權對醫院違規行為處罰,這就說明應該給予商業保險公司承辦機構更多的監管權。

(二)醫保結余基金和異地報銷成為制約大病保險制度實施的掣肘

在當代中國,每一行業之間、同一行業的不同地區之間的連接脫節是民眾異地處理大事小情時感到最頭疼的問題。然而隨著互聯網產業的飛速發展和群眾上網率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的異地結算流程亦在不斷地簡化和便捷。國家要以異地結算的政策為導向,保險公司應以技術為力量支撐,增設報銷的醫院網點,為簡化報銷流程和異地結算流程開辟新道路。

(三)加強商業保險公司服務質量,密切“政企醫”三方合作

作為一項國家的惠民性政策,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具有鮮明的實用性和政策性。頻發的醫療事故和保險理賠糾紛可以給予我們在大病保險實行過程中更多借鑒和啟示,溝通不足和服務質量的良莠不齊導致了群眾的不配合、不理解,政策得不到人民認可并不是政策本身的問題,作為實施主體的承辦機構商業保險公司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提高服務質量,定點醫療機構應該扮演好媒介的角色協調群眾和承辦機構的關系為商業保險公司開展工作爭得更多的理解和認同。政府要在宏觀角度,統籌管理細化管理規定,完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運行模式。

經實踐團隊在保定市的實地調研,提出以政策完善,統籌得當,“政企醫”三方密切合作的實施模式,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將在服務質量顯著提高,便民利民逐步彰顯,因病返貧、因病致貧等現象顯著緩解的良好態勢中迎來更多群眾的支持和理解。政府、醫療機構以及商業保險公司的密切合作最終推動保定市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為人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保障人民生活水平。

參考文獻:

[1]孫瑞玲.政府購買社會醫療保險服務的可持續發展研究[J].中國衛生法制,2013(11):4-6

[2]孟彥辰.商業保險公司經辦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業務現狀分析2015(2).35頁―39頁

[3]《保定市經濟統計年鑒2015》

篇(6)

【關鍵詞】基金 羊群效應 成因

金融市場中的“羊群行為”是一種特殊的非理,它是指投資者在信息環境不確定的情況下,行為受到其他投資者的影響,模仿他人決策,或者過度依賴于輿論,而不考慮自己的信息的行為由于羊群行為是涉及多個投資主體的相關,對于市場的穩定性效率有很大的影響,也和金融危機有密切的關系。因此,羊群行為引起了學術界、投資界和金融監管部門的廣泛關注。

一、影響羊群效應產生的因素

(一)理論原因

盡管不能排除在某些時刻一些基金存在盲目跟從其它投資者的不完全理性羊群效應,但整體而言擁有國內較為完善的分析與投資管理體系以及人員配備的基金業仍然是目前市場上較為理性的機構投資者,因此國內基金業存在的顯著羊群效應成因主要仍然是來自理性羊群效應。

基于理性羊群行為的研究主要分為信息串聯羊群行為模型、基于委托——關系的羊群行為模型和收益外部性羊群行為模型。Wermers (1999)對這些理論模型進行了歸納,并得出了四種情形:一是經理人忽視他們自己的私人信息,跟隨大多數的投資行為,而不想冒失去名聲的風險;二是不同經理人的一致的投資行為,可能是因為都得到相同或相關的私人信息,或者都采用同樣的指標來進行分析等;三是不同的投資經理可能從前一期具有更多信息的經理人的投資行為獲得同樣的私人信息,從而導致趨于一致的投資行為;四是不同機構投資者可能具有相同的風險偏好從而導致一致的投資行為。

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產生羊群效應的原因,一方面具有上述理論中的經典情形,更主要的是在作為新興市場的中國所表現出來的特有原因。

(二)中國新興市場的特有原因

新興市場指的是發展中國家的股票市場。在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導致投資基金產生“羊群效應”的原因除了基金本身的專業素質,更主要的是我國股市的制度結構缺陷、基金管理法律法規的不完善以及由這樣的投資環境所導致的投資者心理。

第一,中國股市作為新興的投資市場,其“藍籌短缺”問題以及高投機性是導致投資基金“羊群效應”的重要原因。從我國上市公司情況看,由于改制不徹底和市場約束機制軟化,相當部分上市公司產生了“國有企業復歸”現象,以致上市越早的企業平均盈利水平越低。而且企業大量的資產重組使得企業經營狀況處于不穩定狀態。這些都致使我國的股市在整體上缺乏投資價值。這種情況下,少數的藍籌股成為“稀有資源”,自然是基金公司青睞的對象。

第二,我國股市中的信息披露等制度和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完善。我國股票市場和投資者對于政策的反應極為敏感,曾一度被稱為“政策市”,近幾年稍有好轉但政策導向性仍然較強。2002年的“6.24”行情就是一個典型案例。當時宣布暫停通過證券市場進行國有股減持試點,市場竟然出現了在6個交易日內累計15%的漲幅。而基金則大面積出現了增倉的狀況,最后的結果是市場在短期爆發性上漲后繼續下跌,而基金普遍遭受了損失。在這樣的市場中,多數基金選擇追逐政策熱點以期保障較高的收益率。

第三,做空機制的缺乏是導致基金“羊群效應”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由于我國股市中期權、期貨等金融衍生產品的空白,無法為基金投資提供大量的盈利機會和防范風險、對沖風險的便利條件和有效手段,大大限制了投資基金的操作空間,導致投資基金在證券市場上的操作手法趨同,助長了投資基金的“羊群效應 ”。

第四,廣大基金投資者缺乏長期投資的理念也是不容忽視的原因。很多基金投資者投資于基金,是希望通過基金在短期內獲得較高的收益,而不是把基金作為長期投資的工具。基金一旦投資失利,抱有短期投機心理的投資者就會責備、質詢投資基金。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基金被迫改變投資風格,趨于從眾跟風。引起羊群效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信息不完全、對名聲以及報酬結構的考慮。

二、羊群效應的存在性

羊群行為是金融市場上的一個令人困惑的現象,表現為一段時間以內,投資者不約而同地買賣相似的股票或進行相同方向的買賣,理智、信念、常識都失去了約束力,人善變為一種瘋狂的動物。我國的基金業經過快速的發展,基金規模不斷壯大,形成了對優質上市公司股票的巨大需求。本文通過對2008年四個季度基金持有的前20名重倉股的研究,發現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在投資中存在著明顯的羊群行為,基金投資存在集中持股現象。2008年一季度,持有萬科A的基金共133家,但二季度和三季度遭到基金集體性拋售,持有基金分別為73家和47家,四季度被基金增持,持有基金為85家;持有大秦鐵路的基金在二、三季度分別為58家和81家,而在一季度和四季度大秦鐵路沒有進入基金重倉股前20位,說明在二季度大秦鐵路被基金集體性增持,而在四季度遭到基金的集體性拋售;招商銀行在四個季度中均為基金第一重倉股,四個季度中分別被195家、195家、198家和156家基金持有。通過一系列的數據比較分析,發現由于證券市場上優質股票的稀缺性,導致股票方向的基金在選擇投資對象時表現出很強的趨同性。

根據Bikhchandani(2000)的定義,“羊群行為”是指投資者在交易過程中存在學習與模仿現象,從而導致他們在某段時期內買賣相同的股票。近年來,國內已有不少學者對中國證券投資基金羊群行為的存在性和表現進行了不同角度的實證檢驗和分析,并得出較為一致的結論,即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存在顯著的羊群行為。

施東暉(2001)應用“從眾度”作為衡量羊群行為的指標檢驗了從1999年1季度到2000年3季度中國股票市場上的投資基金,他認為,平均而言,投資基金對于單個股票的買賣存在顯著的羊群行為。袁克、陳浩(2004)采用IJSV方法檢驗了1999年1季度到2003年2季度上證和深證所有證券投資基金的季度投資組合樣本。結果表明,基金對所有規模的股票均表現出較顯著的羊群行為,而且羊群行為程度指標總體呈上升趨勢。孫杰(2004)對我國的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分別進行檢驗。認為我國封閉式基金羊群行為較開放式基金更為顯著,并且一定程度上賣出股票的羊群行為要強于買入股票的羊群行為。基金對于高增長型、高風險和新興產業股票的羊群行為更加明顯。吳福龍等(2004)采用Wernlers的檢驗方法,對模型進行了擴展把機構投資者在某個時期內的交易行為分為只買不賣、只賣不買、既買又賣以及不交易。實證檢驗發現,中國投資基金在只買不賣方面的羊群效應高于美國互助基金相應的羊群效應,在既買又賣和只賣不買方面并不高于美國互助基金的羊群效應。

參考文獻

[1]蔣學雷,陳敏,吳國富.中國股市的羊群效應的ARCH 檢驗模型與實證分析[J].數學的實踐與認知,2003,(3):34-36.

[2]梅國平,聶高輝.我國股市羊群效應存在性的實證分析[J].金融與經濟,2009,(9):45-47.

[3]段麗媛.開放式基金羊群效應的理論研究及其實證分析[D].復旦大學優秀碩士論文,2009.

[4]Bennerjee A.V:A Simple Model of Herd Behavior[M].QuarterlyJournal of Eeonomies,2002.

篇(7)

關鍵詞:商業銀行;中小企業;發展現狀

中圖分類號:F56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31(2010)11-0060-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0.11.15

一、引言

中小企業是與所處行業的大企業相比人員規模、資產規模與經營規模都比較小的經濟單位。不同國家、不同經濟發展的階段、不同行業對其界定的標準不盡相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動態變化。各國一般從質和量兩個方面對中小企業進行定義,質的指標主要包括企業的組織形式、融資方式及所處行業地位等;量的指標則主要包括雇員人數、實收資本、資產總值等。我國中小企業的劃分標準見表1。

中小企業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對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目前,中小企業戶數占整個市場企業戶數的99%以上;在GDP中中小企業的貢獻約占60%,在稅收收入中占近50%;在進出口總額中占約50%;對就業的貢獻度約為75%。與此相比,商業銀行中小企業貸款量僅占全部公司客戶貸款總額的40%左右,與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發展相比明顯滯后,發展空間巨大①。

二、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現狀

(一)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存在明顯不足

根據《中小企業發展問題研究》課題組調查統計,認為融資環境較以前有明顯好轉的中小企業不足7%,稍有好轉的也僅為13.93%,而將近80%的企業認為企業的融資環境沒有變化或趨于惡化,其中認為融資環境與前幾年相比沒有變化的企業為59.02%,同時認為融資環境惡化的企業竟超過了20%,這一比例與認為融資環境好轉的企業的比例基本相當。在對現有融資方式滿意程度這一問題上,感到較不滿意和很不滿意的企業分別為19.84%和15.87%,而較滿意的為19.84%,非常滿意的為3.17%②。另外根據2005年7月的《中國民營企業發展報告》藍皮書披露了我國民營企業的融資狀況:自我融資比例90%;銀行貸款僅為4%;非金融機構為3%;其他渠道為2.9%。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中小企業主要以自我融資為主,銀行等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的融資比例相當低,加之中小企業資本金較少,規模較小,其內源融資規模相當有限,迫切需要債務等外源融資,因此,商業銀行的信貸支持力度直接影響著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

(二)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融資中存在較高的門檻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對國民經濟GDP的貢獻率已超過60%,對工業增加值的貢獻率超過70%,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全部銀行信貸資產中,中小企業所占的比率不足10%。我國現行的商業銀行貸款準入條件、貸款流程、貸款政策并沒有給予中小企業特殊的優惠政策。企業的規模越小,其貸款要求被拒絕的比率往往越高。據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統計資料顯示調查,60.5%的中小企業沒有1―3年的中長期貸款,即使能夠獲得,僅16%滿足需要,52.7%部分滿足需要,31.3%不能滿足需要,貸款難的程度“可見一斑”。而根據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的調查,在我國,中型、小型企業貸款申請失敗概率分別為22.13%和23%,而大企業失敗概率僅為12%①。

2005年以來,隨著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被重視,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投放己在穩步增長。從絕對數量來說,2009年全年,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中長期貸款累計新增7.1萬億元;年末余額同比增長43.5%,比2008年末加快23.4個百分點。主要金融機構及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城市信用社和外資銀行中小企業人民幣貸款(含票據貼現)累計新增3.4萬億元;年末余額同比增長30.1%,比年初高16.6個百分點。其中,小企業貸款同比增長41.4%,比年初高34.2個百分點。全年累計新增企業貸款5.7萬億元,其中大、中、小企業新增貸款占比分別是40.9%、34.3%和24.8%。國家發改委對中小企業發展較好、信用擔保機構較多的省份的調查發現,中小企業因無法落實擔保而被拒貸的比例為23.8%,再加上32.3%因不能落實抵押而被拒貸的,拒貸率仍然很高,達到了56.1%②。當前中小企業大部分依賴間接融資,尤其是利用銀行信貸進行融資居于主導地位的情況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還未能得到有效解決,成為目標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

(三)中小企業融資成本較高

企業的融資成本包括利息支出和相關籌資費用。與大中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在借款方面不僅與優惠利率無緣,而且還要支付比大中型企業借款更多的浮動利息。同時,由于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多采取抵押或擔保方式,不僅手續繁雜,而且為尋求擔保或抵押等,中小企業還要付出諸如擔保費、抵押資產評估等相關費用。正規融資渠道的狹窄和阻塞使許多中小企業為求發展不得不從民間高利借貸,所有這些都使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

三、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信貸支持不足的因素分析

(一)中小企業信用等級低,融資意識淡薄

中小企業自身信用等級低,這是其普遍存在的現象。中小企業自身規模有限、資金缺乏、信用水平低、沒有完整的企業規劃、倒閉率高、貸款償還違約率高。中小企業一般是由具有血緣關系的人共同創立,大多實行家族式管理,產權結構不明晰,企業經營效率不高,開拓新的市場難,不能有效地避免市場風險,影響了中小企業的償債能力,造成了其履約能力的下降。銀行的首要目標是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然而中小企業的高倒閉率和高違約率使得銀行難以遵守安全性和收益性原則,導致銀行不愿放貸。中小企業對金融系統市場化程度的提高嗅覺不靈敏,主動出擊意識不強,而且缺乏高素質的金融人才,對金融市場和融資工具生疏和不懂得樹立和宣傳自身金融形象,從而束縛自身開拓融資渠道的可能性[1]。

(二)中小企業授信業務的單位成本較高

從銀行業務的角度來講,對大企業的貸款相當于批發業務,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只相當于零售業務。目前我國銀行業在貸款批發業務和零售業務的工作方法和程序上還沒有分開,對大額和小額貸款審查程序基本一樣。于是對任何一筆貸款,不管金額多少,銀行都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用于貸款調查、審查、審批、放款和監控等完整的授信流程,由于中小企業貸款金額少、筆數多、手續復雜,這就使得中小企業授信業務的單位成本遠高于大型企業。過高的成本自然使得銀行不愿意開展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業務。

(三)商業銀行和中小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問題嚴重

相對于大企業,中小企業公開披露的財務信息有限,商業銀行和中小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程度更為嚴重,對于貸款項目的潛在收益和風險,作為貸款者的銀行通常比作為借款者的企業了解的要少。現代貨幣金融學的研究結果表明,由信息不對稱所引起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不僅會導致金融市場難以有效運作,形成資金配置的低效率,而且會增加銀行的貸款風險。從國際經驗來看,相對于大企業,中小企業總體管理水平低,財務會計制度不健全,使得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經營業務、經濟效益、投資風險、還款能力的了解比較困難,加大了信貸過程中的信息搜尋成本乃至整個融資成本,提高了銀行系統面臨風險的概率。就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銀企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還有一個特殊的成因。即相對于大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企業),中小企業多是“新生代”,或是商業銀行的新客戶,二者之間業務往來數量少、時間短。

(四)商業銀行自我風險約束加強,堅持審慎的低風險信貸政策

銀行在進行信貸業務時,在風險管理上是“在政策規定的利差范圍內,開展適度風險的信貸業務,并且要求擔保”,而中小企業客觀上具有分布面廣、管理分散,不利于銀行對其行業、領域及交叉風險進行有效預警,風險管理成本較高;又由于中小企業缺乏足夠的抵押品和可靠的擔保,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存在“畏懼”心理。中小企業的天然弱點和銀行追求“低風險,高效益”的經營目標之間的矛盾制約了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業務的開展[2]。

四、商業銀行支持中小企業信貸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商業銀行總分行之間的聯系,建立服務中中小企業的機制

統籌商業銀行總分行之間關系,采取分工協作,共同推動的模式。要加強總分行聯系,總行要充分發揮行際間的傳遞作用,牽頭組織管理全國的小型企業業務人才培訓,在全國推廣已經成形的模式經驗和產品,以推動全行小企業業務的快速發展。分支機構要確立“寧缺毋濫”的原則,主要營銷那些產權清晰、管理已具一定層次、自身經營積累相對較好、成長性好、銷售資金回籠正常、業主商譽度高、無不良記錄、有培育潛力的中小企業。

(二)加快信用體系建設,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有效信用信息

一是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加強企業和個人信息基礎數據庫建設,在做好對企業和個人信息采集的基礎上,還要配合工商、稅務、公安、電信、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等部門做好信用信息整合,建立一個分級開放的信用信息數據庫,形成一個政府部門、金融機構、評級機構和企業多方協作、相互監督的信息共享平臺。二是改進商業銀行內部信用評級制度,完善中小企業信用評級管理辦法。商業銀行應改變目前按大中企業的標準評估中小企業資信的做法,進一步改進現有的內部資金評級制度,應盡快建立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評級制度,盡快制定中小企業信用評級標準,客觀評定中小企業等級,合理確定對中小企業信用授信額度。三是建立健全社會信用監督體系,進一步完善信用信息公開制度。要統一行業標準,規范信息渠道、分析計算、信用評價等各個環節和操作流程,促進信用評級健康發展。

(三)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和信貸風險補償機制,分散信貸風險

中小企業貸款難,主要是中小企業缺乏有效的資產質押和擔保,因此,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可有效分散銀行信貸風險,促進中小企業貸款難和擔保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一是加快市縣兩級信用擔保公司的組建。對已組建的市縣兩級信用擔保公司增加注資,落實財政擔保基金對中小企業擔保補償機制,提高其擔保實力;未組建擔保公司的縣(市)要認真落實國家有關政策,加快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的組建。二是鼓勵和支持發展社會商業性擔保機構。鼓勵有能力的大企業和行業協會與中小企業聯合組建商業性擔保公司,通過收取適當費用,為中小企業貸款提供擔保。三是鼓勵支持成立中小企業互助的會員制擔保機構。借助行業協會或商會等組織牽頭行業內中小企業成立擔保公司,通過聯保、互保或收費等形式,為中小企業貸款擔保提供服務。四是落實國家有關政策規定,探索建立中小企業風險補償機制。調動銀行業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信貸支持的積極性,發揮公共財政的政策導向激勵作用[3]。

(四)商業銀行應構建相對獨立的中小企業核算機制

重點推行開展中小企業業務單獨核算的試點,逐步建立相對獨立的財務核算體系,對小企業貸款業務進行獨立的成本和利潤核算,以評價小企業客戶的優劣和利潤貢獻度的高低,考察小企業貸款業務的經營管理業績。在銀行內部要做到分賬,加強能夠衡量賬戶業績和盈利能力和利潤報告系統、財務分析系統等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同時,還要加強和完善內部資金轉移定價系統建設,以便能夠正確衡量不同機構、不同部門、不同個人(產品經理、關系經理)對發展小企業客戶的利潤貢獻。建立經營人員目標責任制考核機制,落實崗位,分解任務,將客戶經理、風險崗位人員的負責度、經營業績與個人收入直接掛鉤,對客戶經理在貸款定價中的超額定價能力和存款、中間業務等方面的組織營銷能力要給予特別獎勵。要完善不良貸款責任追究辦法,明確經營人員盡職內容和環節,既要防范個人道德風險,又較好地改變基層行對發展中小企業業務積極性不高、缺乏動力、怕承擔責任的情況,鼓勵客戶經理營銷,提高中小企業客戶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姜蘭.商業銀行發展中小企業金融業務研究[D].天津大學碩士論文.20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国性少妇内射xxxx狠干| 爆乳一丝丝不挂裸体大胸美女写真| 五十路亲子中出在线观看| 中文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ⅴ| 性人久久久久| 韩国的无码av看免费大片在线| 99久久人人爽亚洲精品美女| 300部国产真实乱|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色综合| 涂了春药被一群人伦爽99势|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本码视频| 中国人妻与老外黑人| 性色av免费观看| 午夜亚洲www湿好大| 国模无码视频一区|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免费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丰满饥渴老女人hd|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日韩制服国产精品一区|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 无码h黄动漫在线播放网站| 色欲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国产稚嫩高中生呻吟激情在线视频| 粉色午夜视频| 韩国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少妇人妻av一区二区| 色欲av永久无码精品无码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v| 综合网日日天干夜夜久久| 亚洲av一二三区成人影片| 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看| 亚洲 自拍 另类小说综合图区| 被几个男人用按摩器折磨|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