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0 14:53: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實踐哲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近代科學的發展使教育學帶有濃重的實證主義傾向,將教育過程作為訓練和控制的過程,〔3〕這種體系兼具教育科學和教育哲學的特色。無論在哪個時代,始終沒有正式的承認教育是一門科學。因此,首先需要明確教育的定義,依據教育的概念和要求準確區分教育學的基本理論。然后明確各個基本理論的范疇和作用,在各種理論之間建立聯系使之既相對獨立同時也互相包容,最后還要確立“教育學”中的科學依據以及相應的規范、價值等要素。教育的發展以將實踐教育學作為最原始的教育體系為起點,經歷了教育哲學價值觀的爭論、教育科學的批判、近代科學發展帶來的實證主義的影響。而今,教育學最通用的概念是“教育是有意識的以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為直接目標的社會活動〔4〕”。這個概念將教育定性為“長期教導和訓練的目的”,是遵循了近代在自然科學研究中興起的經驗實證主義原則,這種主義把處理哲學與科學的關系作為其理論的中心問題,并力圖將哲學溶解于科學之中。研究教育概念,人們通常有一個緘默的假設:教育事實的客觀存在是不言自明的,“教育”是用來標志教育事實的,教育概念要抽象和概括教育事實的客觀的、本質的特征。〔5〕從這個假設我們可以發現,教育需要用三種理論來加以描述:抽象的教育概念需要哲學的思想去描述,教育的事實需要實踐教育學的論證,但其本質特征卻需要教育科學來定義。
(二)教育學三大基本理論
杜威對教育哲學下的定義是“就當代社會生活的種種困難,明確地表述培養正確的理智的習慣和道德的習慣的問題,哲學就是教育的最一般方面的理論。〔6〕”這個定義在當時“實用主義”潮流中風靡一時,且不論其正確與否,但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看出教育哲學在教育中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教育哲學要求在實踐已經形成的教育內容與形式、原則與方法中依據教育環境、教育對象、教育內容、教育歷史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7〕,這就解決了教育領域的多樣化和特殊性問題。教育哲學的修養是必不可少的,它在應對多樣化、特殊性以及錯誤觀點時可以起到一個風向標的作用,它代表著教育學的價值觀。大多數學者對實踐教育學的觀點都圍繞著“規范”這一詞,其中德國學者維爾曼的定義較為符合理論體系的描述:“實踐教育學是一個行為規范或戒律體系,它是規范性的、要求性的、規則性的教育學,其特征是強制性的。”〔8〕如果要更加深入的分析實踐教育學,必須明確三個問題:一、它對什么做出規范?二、它為什么要對其做出規范?三、它設定了什么樣的規范?第一個問題針對的是教育科學,更加準確的說是教育科學的體系和實踐過程中的行為。第二個問題是自教育科學的提出以來學者爭論不休的話題,因為實踐教育學它不是一門科學而是一門理論和行為指導。因此在找出教育中的科學后,我們有必要對教育科學引發出來的種種行為進行一個約束,這里的行為主要是基于教育科學的實踐,它代表著各種教育活動實施的向導。第三個問題可以用一句話回答:“實踐教育學的內容取決于社會、文化狀況及其成員的意識形態,它包括道德規范、技術規范和事實闡釋,諸要素在實踐中有機地聯系起來,服務于一定的目的。實踐教育學必須為教育者提供一些轉換措施,它充當著科學和教育者在特定情景中的實踐取向的中介。”〔9〕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實踐教育學是對教育學的規范,體現在道德、技術、事實闡釋等方面,是科學與實踐的連接性質的理論。教育科學是迄今為止爭論最激烈的科學理論,支持實踐教育學的學者始終認定實踐教育學才是科學。這個現象用一句話描述再合適不過:“人們對教育的科學性的懷疑日益強烈,‘幾乎沒有一門其它科學像教育學那樣,其非科學性的空話,熱衷于偏見和教條式的議論比比皆是’〔10〕”。這個現象的產生是近代實證主義遺留下來的問題,過分追求哲學思維刻意將一般的科學事實描述成難以理解的概念,已經偏離了最初教育科學提出時的設想。布雷岑卡認為教育科學是一種與教育哲學相包容、對教育不做規定的僅出于把握文化現象的這個目的來勾畫教育的一類理論。這個概念體現了教育科學的特點:一、它與哲學相包容而不是被哲學所左右;二、它對教育不做規定有別于實踐教育學,它不是規范性的理論;三、它的目的是把握文化現象,而不是依附于文化亦或是企圖改變文化。〔9〕
(三)三大基本理論共存的必要性
關鍵詞:感性直觀;唯心史觀;原子論;偶然性
中圖分類號:A8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CN61-1487-(2016)10-0005-05
“新唯物主義”是《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馬克思指稱自己所主張的與舊唯物主義相區別的唯物主義。正因如此,人們往往把1845年的《提綱》與時間上相差不遠的《德意志意識形態》視為馬克思新唯物主義建立的標志,認為馬克思是在吸收、借鑒和轉化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基礎上構建起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這種主流敘事甚至最早可以追溯到恩格斯。然而從馬克思的《博士論文》中就已經可以看到其新唯物主義思想的端倪,因此武斷地把馬克思的唯物主義僅僅看作是對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移植是不夠嚴謹的。
《博士論文》是馬克思為數不多的以古希臘自然哲學史為主題的研究作品。馬克思的興趣顯然既不在哲學史實的考察,也不在自然哲學的論證,而是力圖通過對古希臘兩位原子論者唯物主義觀點的對比,發掘出足以沖破黑格爾觀念論藩籬的思想資源。這在唯心主義哲學大行其道的后黑格爾時代,無疑具有理論上的革命意義。
在馬克思的《博士論文》的研究上,人們往往把重點放在其第二部分(德謨克利特和伊壁鳩魯物理學上的差異),特別是伊壁鳩魯原子偏斜的討論上。實際上正如馬克思在論文的題目中表明的那樣,他探討的是古希臘兩位哲學家自然哲學的差異,而原子論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如果僅關注對原子論的討論,就會把《博士論文》矮化為自然哲學或哲學史方面的研究,實際上,馬克思在論文的序言中早已闡明,他的研究不是細節的研究,而是“為了喚起對于這些體系的歷史重要性的記憶。”[1]14換句話說,馬克思力圖通過對特殊問題的考察,探尋希臘哲學走向暗淡命運的普遍性原因,并借此達到挽救德國古典哲學的現實性目的。不以這一宏觀的眼光來審視《博士論文》,就很難明白這一作品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意義,無法理解馬克思唯物史觀的整個發展歷程。
實際上在后黑格爾時代,批判和超越黑格爾的觀念論幾乎是一切有野心的哲學家所努力的方向,而馬克思《博士論文》所展現的批判也只是其中的一種。但是與其他人不同,《博士論文》對黑格爾的批判更多體現對一種尚未完善的唯物史觀方法的潛在運用。那么馬克思這種唯物史觀的武器來源于何處呢?長久以來,人們有這樣一種印象,即馬克思是借助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基本內核才得以打破黑格爾觀念論的桎梏的,這實際上是受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書的影響。可是必須指出,雖然恩格斯晚年的這部著作力圖闡明馬恩兩人對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的吸收和繼承,但是恩格斯更多地是回應兩人唯物史觀成熟時期的理論來源,其關注點并不在《博士論文》時期的馬克思。在序言部分,恩格斯明確提到,“在這篇稿子送去付印以前,我又把1845-1846年的舊稿找出來看了一遍。其中關于費爾巴哈的一章沒有寫完。已寫好的部分是闡述唯物主義歷史觀的;這種闡述只是表明我們在經濟史方面的知識還多么不夠。”[2]4就此來說,《博士論文》時的青年馬克思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費爾巴哈的影響恩格斯并未言明,故而是值得商榷的。
況且費爾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質》直到1841年才出版,此時馬克思《博士論文》已經完成。從其對唯心史觀所采取的批判方法來看,馬克思運用了歷史分析法,即回到歷代哲人對伊壁鳩魯討論的語境和細節展開分析,并以此來駁斥黑格爾以精神發展邏輯所推演的哲學史框架,這跟直接否定精神造神運動的費爾巴哈大異其趣,因此簡單地將其視為受費爾巴哈的影響是很難成立的。
那么青年馬克思這種的唯物史觀的萌芽會不會來源于時間上稍早一點的法國唯物主義者們呢?應該說,就唯物主義的某些自然觀念方面,馬克思可能受益于法國的唯物主義者,但是就唯物史觀的構造方面,法國的機械唯物主義則受自身局限性而難當重任。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說,“十八世紀上半葉的自然科學在知識上,甚至在材料的整理上是這樣地高于希臘古代,它在觀念地掌握這些材料方面,在一般的自然觀上卻是這樣地低于希臘古代。”[3]9這倒不是說古希臘的唯物主義成就一定比近代的唯物主義要高,而是說在具有奠基性意義的元哲學的工作上,古希臘自然哲學規定了后來唯物主義者的看待世界的思維導向,在這一點上法國的唯物主義者并沒有實質上的超越。
因而馬克思的這種唯物史觀來源,很可能就是其主題所表達的,來源于古希臘的唯物主義。這里古希臘唯物主義既是他研究的內容,也為他的研究方法提供了啟示。馬克思沒有借助近代的費爾巴哈或法國唯物主義者的方法來反對黑格爾,反倒是求助于古希臘的唯物主義的源頭,從活生生的歷史語境中和感性直觀來反思黑格爾唯心史觀所預定的“必然”邏輯。因而,其主題選擇比較伊壁鳩魯對德謨克利特的超越就有了非同一般的方法論意義了。
伊壁鳩魯追求快樂主義的惡名及其與德謨克利特類似的原子論,往往令許多哲學家們武斷地認為其思想無非是對德謨克利特的抄襲;然而馬克思卻發現了伊壁鳩魯的獨到之處,并堅信如果能夠將伊壁鳩魯自然哲學的精華予以析取,進而將其優點引入唯物主義,就有可能克服當時觀念論哲學的困境并發展出真正的可以影響世界的的實踐哲學。而要進行這項工作,就要完成這樣幾個任務:首先就必須闡明伊壁鳩魯在哲學史中被誤解的原因,并通過這一過程揭示出唯心史觀固有的內在矛盾性;其次必須指出伊壁鳩魯不同于亞里士多德之前的古希臘唯物主義的理論優勢;最后,借助伊壁鳩魯的唯物主義來重構被唯心史觀一再歪曲的哲學發展史。遺憾的是《博士論文》最后一部分亡佚了,結果如何不得而知。但是前兩個部分卻被完好地保存了下來,而從這一部分及相關的七個筆記中可以看到,馬克思此一哲學工作的步驟與我們所設想的邏輯基本符合。
一、馬克思對黑格爾以唯心史觀解讀伊壁鳩魯的批判
馬克思首先對歷代先哲們關于伊壁鳩魯的種種誤解進行了批判。這一批判工作實際上包含了兩個任務,一是從肯定方面看,要重新顯示出伊壁鳩魯哲學的價值;二是從否定方面看,要批判之前的哲學史中的錯誤看法。而在進行哲學史批判的過程中,馬克思實際上批判了三個對象:1.哲學史中對伊壁鳩魯產生誤解的哲學家們的具體觀點;2.哲學史中誤解伊壁鳩魯的一般性的唯心主義思想傾向;3.黑格爾所繼承并系統化的唯心史觀。
為什么要區分這三者呢,這是因為歸根到底馬克思的任務是指向對黑格爾唯心史觀的批判,但是為了論證的需要,這些不同層次的批判又必須被綜合起來。如果不能準確地區分,就有可能迷失于細節而忘記了馬克思的任務。
實際上,“哲學史”概念本身就是黑格爾的發明,正因為有了“哲學史”的視域,歷史上的哲學爭論才不致淪為偶然隨意和無目的的詭辯,而成為可以被系統化綜合看待的演進歷程。馬克思接受這一概念的積極因素,但是卻不認可其所謂絕對精神的神秘必然性。馬克思在論文中說,“希臘哲學看起來似乎遇到了一個好的悲劇不應遇到的結局,即暗淡的結局……說發生、繁榮和衰亡是每一個人事方面的事物所注定了必定要走一通的鐵環,這確是一個老生常談的真理……不過英雄的死亡與太陽的西落相似,而不像青蛙鼓脹了肚皮因而破裂致死那樣。”[1]13
正是在唯心史觀的邏輯推演下,伊壁鳩魯的命運就被黑格爾裹挾到其絕對精神的運動系統中。在馬克思看來,這恰恰暗示了伊壁鳩魯不同于唯心史觀的真正價值,因為只有具備唯物主義價值的東西才會被黑格爾刻意整合并忽略。
同時,黑格爾對伊壁鳩魯的偏見也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歷史中唯心主義傳統的模仿和必然結果。即,正因為歷史上各個時代的哲學家都對伊壁鳩魯懷有偏見,認為其思想是亞里士多德之后的唯物主義的別子,才會有黑格爾對其的輕視。因此,馬克思要想駁倒黑格爾,就要先揭示出歷史上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們對伊壁鳩魯的理解為什么是錯誤的。
(一)從形而上學的角度看
如果以亞里士多德(約公元前384―前322)作為古希臘哲學的最高峰,那么德謨克利特(約公元前460―前370年)和伊壁鳩魯(約公元前341―前270年)兩人恰恰處在分水嶺的兩邊。人們自然就會根據歷史順序,認為后者剽竊了前者,普魯塔克甚至把兩者的不一致解釋為伊壁鳩魯只吸收了錯誤的東西。
然而僅憑時間上的先后和學說上的相似這兩點就得出后者剽竊前者的結論就未免過于武斷了,因為不同之處也可能恰好是后者對前者的改進。馬克思發現,歷史上的確也曾經有人看到過這一點,但遺憾的是由于羅馬帝國和基督教意識形態的偏見,這種理解在歷史上被湮沒了。馬克思說,“當西塞羅說伊壁鳩魯把德謨克利特的學說弄壞了的時候,他至少還承認伊壁鳩魯有改進德謨克利特學問的意向,還想張開眼睛去看它的缺點;而當普魯塔克說它的思想不一貫,并說他對于壞的東西有一種天生的偏愛時,因而也就懷疑他的意向,那么萊布尼茨則甚至于連他善于摘錄德謨克利特的能力也都否定了。”[1]18這其實揭示出哲學史邏輯之外的問題,即歷史的和文化的現實環境對哲學思想的篩選。就此而言,并不存在真正超越歷史與階級之上的所謂價值中立的評價,某種思想能不能被尊重和接受,必然要受某時某地意識形態的影響,而這現象本身就是時代經濟生活的反映。
在歐洲主流的神學和哲學影響下,唯物主義的哲學非但不會被重視,而且無法逃脫被邊緣化的命運。且不說普通人不會關注其細節,即使飽學之士也往往會忽視不同的唯物主義哲學家之間的內在差異,而把他們進行粗略的歸類。正是在這些原因的作用之下,伊壁鳩魯被當做對德謨克利特的粗略模仿才成為唯心主義哲學史上的共識。
(二)從知識論的角度看
伊壁鳩魯的哲學強調感性直觀能力,這對于以沉思為主要特征的西方哲學傳統來說必然屬于異端。對此黑格爾是心知肚明的,“伊壁鳩魯并不把存在看作一般的存在,而看作感覺到的東西,把以個體的形式出現的意識看作本質的東西……這樣也就很明顯,既然把感覺到的存在認作真實的東西,那么概念的必要性也就根本被取消了,一切便分崩離析而失去了思辨的意義,而是肯定了對于事物的一般流俗的觀點;這樣,事實上它并未超出一般普通人的常識,或者毋寧說是把一切降低到一般普通人的常識觀點”。[4]48黑格爾的諷刺,實際上代表了整個西方哲學傳統對伊壁鳩魯的否定,這并不難理解,特別是在康德之后,德國唯心論的發展已經越來越遠離感性直觀。然而,馬克思卻看到這種對伊壁鳩魯哲學狂妄自大的否定恰恰說明了西方哲學已經病入膏肓,哲學必須再一次從理性的天上走入感性的人間。
(三)從倫理學的角度看
伊壁鳩魯的哲學最容易被誤解為享樂主義,因為伊壁鳩魯把感性直觀作為一項原則,所以如果不仔細分析就難免就會演繹出這樣一種理論結果,即伊壁鳩魯承認肉體的歡愉就是幸福,所以在中世紀伊壁鳩魯的作品會被列為禁書。另一方面,歷史上的哲學家們雖然能夠比較公允地對待伊壁鳩魯的倫理學,黑格爾甚至說道德學是伊壁鳩魯哲學中最好的部分,但是卻總是力圖把這種倫理學變為自己唯心主義道德系統中的教條。馬克思諷刺天主教的伽桑狄時說他總是力圖“使他的良心和他的異教的知識相協調,使他的伊壁鳩魯和教會相適合,這當然是白費氣力的。這正如一個人想要在希臘名妓雷伊斯的皎潔美好的身體上披上一件基督教尼姑的道衣。”[1]9由此可見,歷史上對伊壁鳩魯倫理學的兩種極端態度,實際上都不可救藥地誤解了伊壁鳩魯。
對馬克思來說,這些誤解在另一個側面反倒證明了伊壁鳩魯的特殊價值。在形而上學上堅持原子論的唯物主義態度,必然會反對空洞的純粹思辨;在認識論上堅持感性直觀的原則,必然要求倫理學上對幸福目標的踐行。這就給予正在尋找突破黑格爾唯心主義困局的馬克思最為有力的武器,然而這一武器究竟能不能被運用,還需要被進一步檢驗和闡明。也就是說,馬克思必須證明伊壁鳩魯的哲學具有超越其他唯物主義的優勢,即他的原子論不能僅僅是某種突發奇想的先驗設定,而必須是能夠獲得合理證明的認識條件,這實際上就是馬克思《博士論文》第一部分的主要工作。
二、兩種唯物主義自然哲學的差別
一提到兩位古希臘哲學家的差別,就難免讓人想到原子論;在繼續討論之前,這里有必要稍微對古希臘的原子概念進行一點澄清。在古希臘哲學中所運用的“原子”概念不同于近代物理學中的“原子”概念。近代物理學把原子假定為組成事物的最小顆粒,這就意味著借助一定的手段和工具,原子是可以被經驗到的。而古希臘的原子說到底是一種形而上學概念,它絕不在經驗之內,而毋寧說是保證經驗得以成立的某種理念。亞里士多德在談論德謨克利特時,也沒有把原子作為其哲學的核心概念來看待。他說,“留基伯與他的同門德謨克利特以“空”與“實”為元素,他們舉“實”為“是”,舉“空”為“無是”:他們并謂是即不離于無是,故當空不逾實,實不逾空。”[5]14亞里士多德的意思很清楚,即德謨克利特哲學的根本原則是“實”與“空”這一對相互對立統一之范疇,即使把此處的“實”定義為原子,這個“實”也不是經驗意義上的“實物”,而是先驗意義上的“是”。因此要理解馬克思對伊壁鳩魯自然哲學的評價,就必須清楚這一論證的關鍵并不在經驗領域,而是在形而上學領域。
《博士論文》第一部分第三節對兩者自然哲學的區分是一般性的區分,這不同于論文第二部分對兩種原子論具體細節的區分。這里就存在一個問題,既然一般性的區分是兩者的主要區別,那么為何篇幅只占用了一節,而原子論只是形而上學中的一個部分,為什么還要把它單獨拿出來并用一章的篇幅來討論呢?
馬克思的這一設計大概出于以下考慮,即原子論雖然只是形而上學的一個部分,但卻是最為關鍵的一個部分,因為它直接決定某種唯物主義的基礎是否牢固。如果絲毫沒有論證,只是憑空把原子和虛空作為自然哲學的基本原則,那么這種自然哲學即使是唯物主義的,也仍然是一種獨斷的迷信。在馬克思看來,伊壁鳩魯的唯物主義之所以能夠超越德謨克利特,最為核心的原因實際上就是他對原子的規定和說明,因此必須給予最大的篇幅。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一般性的區分不重要,恰恰相反,一般性的差異暗示了馬克思以伊壁鳩魯哲學為武器批判黑格爾唯心史觀的目的。
綜合考慮《博士論文》對兩種自然哲學的一般和具體的雙重論證,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來考察伊壁鳩魯對古希臘唯物主義的創新與超越。
(一)在真理問題上的分歧:兩者對現象與本體關系認識的差異
馬克思發現,兩位古希臘唯物主義哲學家的共同點在于兩者都承認“原子和虛空”的形而上學原則,但是德謨克利特在對這一原則的運用中卻出現了巨大的矛盾。
這個矛盾最先表現為“真”的問題。真理問題表面上看是屬于知識論問題,實際上涉及形而上學問題,因為知識論問題只關注認知的條件及過程,而真理問題卻關注認知的對象和前提,涉及對世界的設定。德謨克利特在這些問題的表述上的確粗糙,一方面由于他堅持現象與本質的差異,認為除了本體(或者說原子、實有)為真以外,其他一切現象都是主觀的因而是不可信的,這樣他就把真理存在的基礎給否定掉了。而另一方面他又發現現象顯然是被靈魂所把握的,而靈魂則是實有的本體,既然如此,那么被靈魂所把握的現象顯然也應該具有真理性,這樣他又把真理性的標準從認識論上樹立了起來。馬克思將這一情況稱為德謨克利特的“二律背反”。其實說到底,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德謨克利特在追求本體的同時不愿意承認感性所獲得的現象的真實性,這就等于在本體論上堅持唯物主義的同時,在認識論上卻堅持唯心主義,如此一來怎能不產生矛盾呢。
而伊壁鳩魯卻克服了這一矛盾,他堅持感性確定性的第一原則,認為“一切感官都是真理的報道者”,而概念必須以感性所獲得的現象為標準進行校正。這樣來看,伊壁鳩魯的原子理念就不是一種先驗設定的東西,而是借助經驗所推演出來的東西,當然由于并不具有更多文獻上的支持,馬克思也沒有就此繼續展開。
這卻給人們留下一個問題,一個如此重視感性確定性的人,為何沒有將這一經驗論原則貫徹到底,反倒還篤信原子論的形而上學,休謨不就是太強調經驗而最終成為了懷疑論者嗎?馬克思后文中的解釋一定程度上回答了這一疑問,實際上伊壁鳩魯區分了“始基的原子”與“元素的原子”,前者是質料性的,類似于近代物理學中的原子概念,而后者則是構成性的,具有形而上學原則的意味。因此不要小看伊壁鳩魯強調感性確定性的認識方式,這一認識方式本身其實就是他的原子論原理。馬克思說,“正如原子是他的原理一樣,同樣他的認識方式本身也是原子論。發展的每一環節,對于他,立即就轉變成一個固定的、仿佛通過空虛的空間從它們的聯系中分離開了的現實;一切規定性都采取了孤立的個體性的形態。”[1]45因此雖然表面上看,伊壁鳩魯可能有堅持感性確定性原則而放棄原子論的傾向,但是實際上他以另外一種動態的方式理解并承認了原子論。也就是說,他堅持的感性確定性本身實際上是“元素的原子”的實踐過程,而他借助這一行動所否定的原子,則是質料意義上的“始基的原子”。而這種放棄也不是徹底的放棄,最終它必然通過元素原子的運動重新被構建出來。
(二)尋求知識與追求幸福:兩種哲學目標的差異
由于德謨克利特在形而上學問題上堅決區分本體和現象,因此處于本體領域內的原則就不可能對現象界產生影響。但是同時由于他在認識論問題上,又堅決認為只能通過經驗才能達到本體的認識,所以他又必然廣泛地涉獵一切實證知識。“古代的軼事就算是一個傳聞吧,但也不失為一個真實的傳聞,因為它描述了德謨克利特的本質的矛盾。據說德謨克利特曾經自己弄瞎他的眼睛,以使感性的目光不致蒙蔽他理智的敏銳。正如西塞羅所說,這個自己弄瞎眼睛的人也就是那走遍了半個世界的同一個人。但是他沒有獲得他所尋求的東西。”[1]21
而伊壁鳩魯恰恰相反,盡管他一再強調感性直觀的重要性,但是他卻并不因此就毫無節制地汲取一切經驗。這是因為,伊壁鳩魯唯物主義的哲學目標不是為了獲取純粹的知識,不是那種把握本體,而是最終指向幸福的生活。因此伊壁鳩魯始終把他的哲學看做活生生的實踐哲學,具有倫理學意義上的現實關懷。“伊壁鳩魯在哲學里面感到幸福和滿足。他說,‘你必須為哲學服務,如是你才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一個人傾心降志以從事于哲學,他用不著等待;他立刻就會得到解放。因為服務于哲學本身就是自由’。”[1]22通過伊壁鳩魯,人們最終發現哲學最根本的任務不是“真”,而是“善”,這也是人們尋求知識的目的和真諦。如果知識無助于人們獲得生活的幸福,那么此類知識的價值何在。
通過這一比較,馬克思發現德謨克利特雖然是唯物主義,但是他在本體論和認識論上的內在矛盾性卻決定了他的唯物主義最終不但會走向懷疑論和不可知論,而且無論擁有多少知識,也只能在空洞的理念世界中徘徊。反觀伊壁鳩魯的哲學,則始終把感性直觀的現實作為判斷的基礎,把生活幸福的現實關懷作為實踐的原則,因而伊壁鳩魯的哲學是健康的實踐哲學,這才是馬克思努力尋找的打破唯心主義哲學的鑰匙。
(三)必然與偶然:現實的可能性是自由的條件
如果說實踐的原因是要把握本體,實踐的結果是要獲得幸福,那么德謨克利特哲學的內在矛盾就注定了他這種唯物主義的悲劇,即一方面無法追溯到實踐的原因,另一方面無法獲得實踐的結果。哲學家實踐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對世界和思想之間建立一般性關系的過程。而這一悲劇就造成了德謨克利特把必然性作為現實世界的反思形式。換句話說,德謨克利特對必然性的強烈要求實際出于他對待實踐問題上的絕望。
伊壁鳩魯不但避免了這一困難,而且更重要的是他進一步對必然性和偶然性進行了重新規范。在他看來,必然性是根本不存在的,他的意思是指必然性由于超出了人類經驗認知的范圍,因此必然性不是可以被直觀把握的概念,而是被推論出來的概念。也就是說,偶然性和主觀任性都是可以通過直觀被把握的,人們只有在觀察到偶然性和主觀隨意性之后,在掌握了經驗資料后才有可能推論出事物發展順序的規定和聯結,即必然性。因此,馬克思指出伊壁鳩魯的必然性是一種有條件的必然性,即“在有限的自然里,必然性表現為相對的必然性,表現為決定論。而相對的必然性只能從真實的可能性推演出來,這就是說,有一系列的條件、原因、根據等等,那種必然性是通過這些東西的中介的。真實的可能性就是必然性的顯現。”[1]24而偶然性對他來說則只是一種具有可能性價值的現實性,而抽象的可能性則正是真實的可能性的反面。所以偶然性要么是被感性直觀直接捕捉到,要么則是通過理性自身的想象所獲得。以這樣一種視角來看待世界,當然不免有其消極意義,但是伊壁鳩魯的本意并不是否認一切聯系和原理,而是認為物理學中的定理恰恰不是第一重要的,說到底定理所規定的必然性的出現也是建立在人類構造的偶然性基礎上。因此,自由才第一次在真正意義上向人類敞開,人們通過實踐去追尋自由并獲得幸福,才是可能的和可以被期待的。對自由的規定才成為馬克思進一步來論述原子偏斜的目的。
三、結語
麥克萊倫在評論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動機和旨趣時寫道,“馬克思選擇這一題目是想通過考察希臘歷史上相似的時期來闡明當代的后黑格爾哲學境況……黑格爾哲學正是由于它的完整性和普遍性,從而具有非現實性,并且反對著這個繼續被分裂的世界……馬克思認為在這樣的時期會出現兩個可供選擇的替代:要么無力地模仿以前的東西;要么進行真正的徹底的變革。”[6]27的確,當唯心史觀成為新的宗教,絕對精神化身新上帝的時候,如何能夠打破這一悲劇的命運,重新發現一條自由之路,就成為后黑格爾時代哲學家的必然使命。
馬克思在為唯物史觀尋找出路的過程中,再次發現了古希臘唯物主義的豐富資源。與德謨克利特的內在矛盾相比,伊壁鳩魯對感性直觀的重視、對幸福生活的追求以及對偶然性與自由辯證關系等問題的闡釋無不令人印象深刻,正是在此基礎上,馬克思看到了哲學中另一條隱蔽的林中小路。雖然青年馬克思此時還沒有投身于“改變世界”的革命實踐,但是他對伊壁鳩魯的哲學史意義上的辯護和他對伊壁鳩魯感性直觀的褒揚,已經迸發出了哲學革命的火種,就此而言《博士論文》在某種程度上應該算作唯物史觀的理論萌芽。正是在馬克思的重新詮釋下,由伊壁鳩魯開啟的具有樸素辯證意味的唯物主義實踐哲學最終為馬克思在20世紀重寫哲學史提供了銳利武器。
參考文獻:
[1]馬克思.馬克思博士論文[M].賀麟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古典哲學的終結[M].中央編譯局譯.人民出版社,1997.
[3]恩格斯.自然辯證法[M].于光遠譯.人民出版社,1984.
[4]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3卷)[M].賀麟,王太慶譯.商務印書館,1983.
[5]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M].吳壽彭譯.商務印書館,1995.
關鍵詞:康德;“責任”范疇;倫理學;述評
道德責任是倫理學中具有特殊意義的范疇。在西方倫理思想發展史上,古希臘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伊壁鳩魯等人,雖從不同的方面提出了一些道德范疇,但他們都是把道德范疇從屬于哲學范疇體系的。直到近代,康德才第一次從倫理學意義上對道德范疇作了比較嚴格的規定和選擇,他除了使用善惡、幸福和德性等傳統范疇外,還特別強調“責任”范疇,并以“責任”范疇為線索,把理性主義原則、善良意志、道德規律、定言命令、意志自律、意志自由等有機聯系和統一起來,構建了康德道德范疇體系。它不僅成為后來資產階級倫理學所公認的道德范疇體系,而且影響著中國和前蘇聯倫理學界對道德范疇體系的建立和闡釋。因此康德“責任”范疇的研究既是打開康德倫理學思想的鑰匙,也是理解近現代倫理學思想的關鍵。
國內康德倫理學的學術史,包括原著翻譯、配套研究資料與學術論著三大類。翻譯應該準確、可靠,讓人充分信得過;配套研究資料除了對原著章節闡釋之權威論著之外,最有實用價值者是“逐字逐句”的注釋串解,這是康德自己的要求,亦是康德研究者之共識。學術論著則是學者們對康德倫理學的解讀,有質疑有辯護。
首先就原著翻譯而言, 藍公武、苗力田、關文運、等人可說是先驅。近些年來,鄧曉芒、李秋零把對康德著作的翻譯推向新的階段。苗力田先生譯作的《道德形而上學原理》對責任的必要性、約束性及其相關的責任原理作了較為全面的介紹。鄧曉芒、楊祖陶譯的《實踐理性批判》以及李秋零主譯的《康德全集》均直接譯自德文,臺灣的著名學者牟宗三先生的三大批判譯自英文。這些譯著各具優勢、互相補充,是研究康德道德范疇的重要文獻資料。
其次康德倫理學的配套研究資料也是始于翻譯:有韋卓民譯的《康德哲學原著選讀》、《康德哲學講解》,李秋零譯注《實踐理性批判(注釋本)》等。隨著國內學者對康德倫理學研究的日漸深入,也出版了一些配套論著。例如鄧曉芒《康德的句讀》(上、下)(2012年出版),從頭到尾逐字逐句對康德原著進行通讀,對一些康德倫理學中基礎性、前提性的范疇做了詳細的解釋和闡述,可稱康德“責任”范疇研究的關鍵入門資料。
再看學術論著方面,包括出版的著作與學術期刊論文兩部分。
第一部分:對康德倫理學的研究,李蜀人出版了《道德王國的重建》,張志偉寫了《康德的道德世界觀》,鄧曉芒寫了《康德哲學諸問題》、《康德哲學講演錄》等等,這些著作均以康德倫理學的整體性為研究點,康德責任范疇的論述就只能是散見其中,難成體系。
第二部分:關于康德責任范疇的研究成果更多的是見于期刊論文,整體上呈現的特點是在責任論的體系背景下展開對“責任”與道德善關系的質疑與辯護。
“只有出于責任的行為才具有道德價值。”①康德提出的道德第一個命題,被定義為唯動機論者。有兩種不同程度的質疑:一種是極端的觀點,完全排斥康德的“責任”。例如王海明先生就以功利主義的現實性來對抗責任論的抽象性,代表文章有《功利主義與義務論辯難》,認為“義務論的道德標準,是給予每個人的害與利的比值最大的道德。……而功利主義是給予每個人害與利比值最小的道德。”②在《論道德終極標準》中直接提出道德評判的終極標準是“功利”而非“責任”。王先生用心良苦,將“功利”改造成了既能滿足個人自由又能促進社會全體利益的道德范疇。針對此類質疑,辯護聲音要提的是張傳友《關于康德義務論倫理學的幾點思考》認為康德的義務并不拒斥目的,康德義務是以義務自身為目的。任丑《目的論還是義務論——倫理學的困境與出路》深刻解讀了康德義務層次以及義務和自由的關系,得出“貌似對立的目的論和義務論都是通向自由的必要環節,它們內在的邏輯聯系彰顯了倫理學的內在邏輯進程:善—正當—自由,這就確證了倫理學是自由之學。”③此類辯護毋寧說是以自由為橋梁,試圖調和康德責任的價值目標和功利目的。
還有一種質疑源于對康德出于責任行為是形而上的擔憂。有學者以康的階級立場為靶,“將其責任論的唯心性歸結于階級軟弱性和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④任丑《康德的義務論辨正——兼論倫理學的自由本質》、《略談康德倫理學的幾個問題——兼與寧新昌、許平二位先生商榷》兩文中就明確指出對康德責任的形式性質疑是源于對康德倫理學的曲解,康德“責任”范疇內含的規律是意志自由,責任論的本質是自由,這與倫理學是一致,無謂階級之爭。
另有文章《康德道德哲學的核心一一責任概念》、《康德的責任概念及其責任倫理觀》等,則認為因康德的責任范疇是純粹的,完全排除了經驗的干擾,故質疑其出于純粹責任的道德行為不具有入世的現實意義,而且現實中德福不一致正說明了康德該理論的抽象性。同時,辯護的文章《道德學的凈化——從康德學說論道德學的義務論本質》、《康德道德律對人性的拷問》等,依次從倫理學的本質以及人性的角度提出康德責任的形而上是有必要的。陳思坤《出于責任的行為具有道德價值——康德責任倫理觀的邏輯基點》一文中更是直接論述了出于責任行為的可能性和公民責任行為的實踐價值。這些文章顯然可作為研究康德“責任”實踐性的參考。
當然還有一些相對平和的解讀性研究:《論康德道德哲學的理性—善良意志與義務》、《康德道德哲學中的職責(Pflicht)概念》、《義務—自律與至善—康德倫理思想中的幾個重要范疇分析》、《康德關于責任的普遍命令》、《康德倫理學中的責任概念》、《康德道德哲學范疇比較》等,這些文章運用邏輯演繹的方法解讀康德倫理學體系,提出了善良意志、責任、絕對命令、普遍規律、自律、目的國王、自由等核心范疇。尤其是鄧曉芒先生的《對康德第 I 章中三條原理的分析》對責任范疇的三個命題之間的正、反、合關系進行了深入的剖析,獲益匪淺。
近年來,學界出版了一些專門研究康德倫理學的學位論文,包括《康德的道德世界觀》、《道德王國的重建》、《道德的信仰一康德的自由、自然和上帝理念批判》、《論康德道德哲學中的意志概念》、《對康德哲學道德準則和法則的解讀》、《康德倫理學的確立及責任、自由范疇探析》、《康德責任論探析》、《康德道德哲學中“義務”思想》等,這些學位論文都涉及到康德倫理學諸范疇之間的關系,可以說是國內研究康德“責任”范疇的主要成果。但學位論文畢竟只是作者求學期間的階段性成果,或有偏頗。
總之,國內學者研究現狀表明,對于康德“責任”范疇的研究雖有不少成果,但都只是散見各處,缺乏系統梳理。而且學者們多以責任論為切入點來研究責任范疇,思路難免局限。個人認為,若先將康德倫理學的責任論特點進行懸設,以考察責任范疇,或許會有不同發現。(作者單位:新疆師范大學法經學院)
參考文獻
[1]康德. 道德形而上學原理[M]. 苗力田 譯. 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12
[2]王海明.功利主義與義務論辯證.社會科學.2003第12期
問:石老師,您好!很高興您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采訪,您出生在20世紀60年代,現在已經成為國內教育理論研究界最有影響力的教育學者之一。豐碩成果的取得必定有一個長期積累和探索的過程。您是什么時候開始關注教育問題并決定堅決走教育研究這條道路的?
答:謝謝你的褒獎,其實我對自己的評價沒有你的評價高。談到我對于教育問題的關注時間,大概是在1985年春天。在那個春天,作為師范生,我和我的同學們進入安徽省壽縣城北小學實習,每天有許多的工作,從聽課、備課、上課到組織學生活動、輔導學生學習、召開主題班會等。就是在這樣豐富而忙亂的實習活動中,我漸漸地對教育產生了興趣,發現一些有意思的問題,如有的學生學得快,有的學生學得慢;有的課學生喜歡,有的課學生則不喜歡。這些最初的也是最真實的教育問題引發了我濃厚的興趣,并促使我作為一個教育或學習的旁觀者開始最初的教育觀察與思考。也是這一年秋天,中國迎來第一個教師節,而我成為一名小學教師,走上講臺體味教書育人的艱辛與快樂、枯燥與精彩。實習階段碰到的那些困擾每時每刻都能碰到,并且作為一種緊迫的任務呈現在我的面前。我不得不思考,不得不解決,盡管很多時候思考得不深,解決起來也不那么容易。不知道你是如何看待“教育研究”這個概念的,如果把“教育研究”簡單地看作是一種對于教育實踐中出現問題的自覺思考或理性反思的話,那么,我的教育研究生涯應該從1985年那個時候開始,至今已有近30年的歷史了吧!
不過,那個時候我在觀念上還不知道何謂“教育研究”,更談不上形成“堅決走教育研究這條道路”的志向。真正從內心里把從事教育研究作為自己畢生后的職業理想應該要從1990年開始算起。當時,我在安徽師范大學教育系讀本科三年級。這一年的春節期間,我讀了《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卷本,對我影響很大,可以說我的內心深受震動。陶先生對現代中國教育和中國社會現代化的一片癡情深深地、重重地觸動了我,沐浴著他高尚的人格光輝,當時我思想上的苦悶、浮躁、迷茫、自卑等不良現象一散而光。那個時候,我比較清晰地形成了一個觀念:教育在中國社會的經濟發展、政治民主化、文化建設以及科學發展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無可替代的。也是從那個時候起,我開始真正有了從事教育研究的志向,決心把自己有限的一生奉獻給教育學事業,以一名教育學人的身份服務于國家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問:有人認為您的成名不在于對某個熱點問題進行研究,而在于引領甚至制造了很多學術熱點問題,從教育學文化屬性的分析到知識轉型背景下教育改革的反思,從中國教育學研究中本質主義的審視到中小學校價值教育的大力提倡,從對教育實踐邏輯的重新闡釋到對“狼來了”道德故事型價值邏輯的深度批判等,引發了許多的討論甚至爭論。您如何敏感地抓住這些問題并決定對它們進行研究的?
答:我很熱衷于研究熱點的教育問題嗎?不是,我不是那樣的人。我是能夠引領甚至制造學術熱點問題的人嗎?恐怕也很難說是,我甚至對“制造”學術熱點問題有些反感(當然,我對“制造”這個詞的理解可能與你的理解不一樣)。至于說我的一些研究引發一些同行的興趣、討論乃至爭論,這倒部分是事實。你提到的那幾項研究,其核心觀點幾乎都有人引用、討論、爭論,至今未絕。可能由于這些原因,它們被你或其他人稱為“熱點問題”。其實,在我研究這些問題的時候,它們根本算不上什么熱點問題,一點兒也不熱,甚至冷清得很。
要說清楚我是如何“抓住”這些問題的,還真不容易。可細細想來,卻又不復雜。其實,我就是在平常的閱讀、思考、觀察、學習以及與朋友們的交流過程中遇到它們、抓住它們或被它們抓住的。比如,有關教育學文化性格的研究,是在我閱讀了很多教育學教材和論文之后才想到的。通過這些教材和論文的閱讀,我一方面知道了歷代教育學者在為教育學的“科學化”而努力,另一方面教育學又總是逃脫不了學科內外“不科學”的責難。基于這樣的閱讀,我在想:自赫爾巴特時代以來的教育學科學化運動是否是走錯了路?也許教育學的研究從其性質上說根本就不會是一種純粹經驗的或理性的科學?正是帶著這些閱讀時產生的困惑,我逐漸地將自己的博士學位論文題目定為《教育學的學科性質研究》,“教育學的文化性格”是對于這個研究結果的一個表述。再舉一個例子,知識轉型與教育改革關系的研究,竟然是肇始于1998年中國教育學會中青年教育理論工作者專業委員會(如今改稱為分會)一次會議期間與友人的交流。這個故事已經記錄在《知識轉型與教育改革》一書的后記中,詳細的情況你們可以去看。教育實踐領域中,教育問題很多,至于選擇哪些問題做研究,完全視研究者的個人興趣而定,沒有什么一般的規則。如果說有什么條件的話,那么我看就是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責任和擔當。具備了這樣的條件,一個人就能隨時隨地發現有價值的教育問題。
問:我們知道您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之一的《教育學的文化性格》是在您的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該論文獲得了首屆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該書時隔十幾年后讀起來還是讓我們感到其中思考的深度,這一研究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什么?
答:是有一些讀者和我這么說過,我也認為這本書值得教育學領域的同學們一讀。這并不是因為它獲得了什么全國百優論文獎,而是因為它所研究的問題以及所進行的系統思考值得關注。它所要分析的主要問題就是上面所說的教育學的學科性質。教育學作為人類一個獨立的知識領域,既具有人們一般性知識的特點,也具有教育知識自身的特點。那么這種屬于教育學自身的特點究竟是什么呢?論文對此進行了多方面的分析。今天看來,這些分析有些粗糙了,但是在十多年前,其材料的豐富性、分析的系統性、結構的嚴謹性以及觀點的新穎性都是很強的。我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比較獨特的學術觀點:教育學是一類文化科學或價值科學,因而具有文化性或價值性;教育學具有民族性,不同民族的文化傳統孕育了不同的教育學傳統;教育理論是一種文化理論,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關系是內在的而非外在的;21世紀教育學的文化轉向,等等。這些觀點的提出,有助于解釋教育學界很早以前就有的“教育學不科學”“教育學不嚴謹”以及“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脫離”等問題,并意在提出新型的教育學文化和教育學者生活方式。十多年過去了,這個研究所針對的問題依然存在,它所提出的理論主張盡管已經引起不少的討論和批評,但是我覺得它并未得到教育學術界足夠認真的對待。無論別人如何看,老實說,它是奠定我自己教育學觀和教育學信念的一項工作。
問:長期以來,您對教育學的學科獨立性或教育學的學科立場有獨到的思考,想請您談談對這一問題的看法?
答:是的,博士畢業以來,我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原因何在?你看,學界常說,沒有人隨便說自己懂數學,懂哲學,懂天文學,但是隨便一個人都可以說自己懂教育,都可以對教育事業評頭論足,發表高論。他們的這些意見甚至可以左右教育政策和實踐,比較起來,教育學者的聲音倒是變得無足輕重了。這真是中國教育學和中國教育的悲哀。發出這樣的感慨,不是主張教育學者壟斷教育的意見或知識,而是對整個社會輕視教育學研究的不滿。但是,反躬自問,相較于別的學科的人或大眾對于教育的意見來說,教育學者或教育學研究又能夠為教育實踐和決策提供什么樣獨到的、基于研究的見解呢?一個經年累月在某一領域開展教育研究的專家對某一問題的看法與一個社會學者、經濟學者對該問題的看法究竟有何不同呢?這就提出了教育學的學科獨立性或學科立場問題。比如,對于目前比較突出的大中小學并校、擴招、辦分校等問題,如果從政治學角度來說,可能擴大優質教育的資源,讓更多的人享受優質教育的機會,應該是個好事情;如果從經濟學角度來說,有利于提高規模效益,也不錯。但是,若從教育學角度來說,伴隨著學校規模的擴大、多校區辦學的出現、管理層級的增加,必然減少教師與學生之間、校長與教師之間、學校與社區之間交流和交往的機會,不利于建立良好的教育關系,對教育質量的保障和提升、對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以及對豐富的教育內在價值的實現都是不利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教育學科的立場就是教育的立場,教育學科的獨特性就是由教育活動的獨特性所賦予的。我目前正在寫作有關的論文,期望能夠早日完成,請大家批評。
問:當下中國社會問題,尤其是人們普遍的道德感的缺失和價值失序是您近年來一直深入思考的問題,并從教育學立場做出了很多具有見地的思考,其中之一就是價值教育。價值教育在國內是一個新鮮事物,在國外也是教育研究的前沿領域,想聽聽您對價值教育的理解、主張。
答:是的,當前中國社會存在著不容忽視的道德滑坡與價值混亂問題,波及各個社會領域,也侵入到個人的生活當中。這個問題應該引發學界高度的重視,并加以系統研究。作為一個教育學者,四五年前我就將自己的研究目光投向價值教育領域,力圖從理論上清理和解釋價值概念的內涵,分析價值與行為的關系,并探討價值的來源、價值秩序、價值理性、共同價值建設以及與此相關的價值教育問題。我的思考得到了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資助項目的支持,已經開展了近5年的時間。四五年來,盡管我有非常繁重的教學、管理和人才培養的任務,但是我依然拿出了許多的時間閱讀文獻、深入學校、觀察社會,在價值教育研究方面積累了一些素材、思考和經驗。我發起成立了一個中國價值教育聯盟學校,是由一些對價值教育感興趣的中小學校自愿組成的,類似于價值教育的共同體,開展校長價值領導力提升、教師價值品質建設以及中小學生價值教育等工作。這個項目每年召開一次工作總結會,交流經驗,探討問題,分享收獲,還是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這兩年,又有一些對價值教育感興趣的觀察校進來,大家懷著共同的使命和責任開展工作,我從中也很受鼓舞。有關價值教育的理論成果和實踐成果今后幾年會陸續出來,到時候也請大家批評指正,希望能對我國基礎教育的變革產生一些積極的影響,并成為一個國際中小學價值教育的窗口。
問:您的專著《教育哲學》(原為《教育哲學導論》)被認為是近年來對這一學科所做出的不同尋常的努力,從理論架構到觀點都體現出這種努力,想聽聽您對國內教育哲學研究現狀的看法,對未來教育哲學研究的愿景。
答:我的專業方向是教育哲學,畢業工作后一直在這個領域從事教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教育哲學導論》出版于2002年,2007年再版,增加“公正與教育”一章,改名為《教育哲學》。在我的寫作計劃中,該書還有幾章沒有完成,如“價值與教育”“幸福與教育”等,我希望剩下的工作能夠在最近兩三年內完成。這本書的體系和觀點確實比較新,更多地借鑒了國際上教育哲學的體例,當然在結構安排、主題闡述、學術觀點、分析材料等方面,也都有我基于中國社會和教育實踐的觀察與思考,希望能夠為讀者提供一個可讀性強的教育哲學入門讀物。
探討國內教育哲學研究的現狀,我總的評價還是不錯的。在老一輩教育哲學家如黃濟先生、陸有銓先生的指導下,中國教育哲學在改革開放30多年后,取得了比較豐富的成果,對于教育學術的繁榮和教育變革起到了應有的作用。教育哲學思考的領域非常寬廣,教育哲學的出版或發表也日益增多,國際教育哲學交流比較活躍,不斷深入,一些中青年教育哲學人才的成長也彌補了改革開放初期教育哲學隊伍規模偏小的問題。當然,教育哲學研究也存在許多問題,如哲學性和實踐性兩個方面都還亟須加強,國際化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教育哲學人才隊伍素質還不能很好地勝任研究的要求等。這些都是需要中國教育哲學界進一步努力的。我對未來中國教育哲學的前景充滿信心,我覺得基于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偉大實踐,沐浴在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當中,借鑒國際上教育哲學豐富的思想資源,中國的教育哲學研究一定會越來越好,一定會與其他的教育學科一起,為教育科學的繁榮和教育實踐改革提供豐富的理論資源和思想啟迪。未來在于年輕人,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能夠不斷地加入到教育哲學的研究隊伍中來,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為中國和世界的教育哲學作出新的貢獻。
問:您治學非常嚴謹,思維的邏輯性和縝密性在學界是很有特色的,您能否談一下這種特色與所受的學術訓練有什么樣的關系?您知道,青年學生一般在為一個觀點作辯護或者回應一個觀點時,這一方面做得非常欠缺。
答:呵呵,我確實比較嚴謹,這導致我對學生特別是我自己的學生要求比較嚴格,可能給同學們帶來一些心理壓力,請大家理解或諒解。我比較重視思維的嚴謹性和表達的清晰性,我甚至說過,清晰的表達是學者的美德。這種思維品質和文字表述方式是如何形成的,我也不是很能說得清楚。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與我的恩師黃濟先生的影響有直接關系。黃先生的文章和著作不知道你們讀過沒有,非常清晰、樸素、通暢,沒有或很少用一些生僻的概念,更沒有拗口的句子,不夸張,不矯情,不危言聳聽。黃先生著作的這個特點,我在本科階段學習他的《教育哲學》時,就有深刻的印象。我說不上什么刻意地追求什么文風,但是確實喜歡那種清晰、簡單、樸素但又深刻雋永的思想和文字。現代年輕人在為一個觀點辯護時,會出現不夠清晰的問題,有的還喜歡用一些生僻的名詞或概念,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文字功底不好,有的是沒有想明白,有的則可能是想顯示自己的博學,不一而足。當然,每個人的思想和文字都有自己的特點,不能強求一律。說到學術訓練,我覺得多讀經典、多提問題、多寫論文、多參加會議(向高人學習)、多反思自己的學術立場等,可能都是學術訓練的不同形式。
問:您作為學者所具有的魅力,一方面來自學術,另一方面來自做人。無論做什么,您對自己都嚴格要求,對工作認真負責。從學生的視角看,您作為教師的魅力還來自于課堂教學,每堂課都那么有啟發性,那么有吸引力,這一點是如何做到的?
答:評價有點高了,因為教育學部比我上課上得好的老師大有人在。如果說我的課還能夠被同學們接納的話,我想有幾點原因:第一,我在自己所教授的主題上都有些研究,因而可能有點深度;第二,我認真備課,每次上課前一天都要備課,不然上課心里沒有底;第三,我還比較注重與學生的交流,愿意傾聽學生對于教學的意見和建議;第四,在教學中努力將理論主題的學習與現實教育問題的分析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對現實問題進行理性的思考,可能他們會覺得有啟發。教學是教師的基本工作,我從做小學教師時起,就不敢懈怠。博士畢業留校工作后,導師又教導我要好好教學、鉆研教學,把講臺站穩。
問:聽說近幾年中國教育學界很多同行表示,您擔任行政職務對教育學研究來說是一種損失,您怎么看待“學術”和“為官”之間的關系?作為新任的教育學部部長,想請您談談您的“學術”和“為官”理想?
答:呵呵,有朋友當面表達過這種擔憂和惋惜。怎么說呢,一般地說,大學教師確實應該以教學為本、以學術為基,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教學和研究中去。但是,大學里總得有人去做教學和學術管理,為老師們、同學們服務,否則大學就不成其為大學。這種教學和學術管理工作不是什么行政工作,因此從事這種教學和學術管理的人也很難說是“為官”。大學里的管理職位從性質上說都是這樣的,具有很強的教育性、專業性或學術性。我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社會上或大學內部將這種管理工作的性質看成是行政性的,并且將從事這種管理工作的老師稱為“官”。這真是混淆了大學管理與行政管理的性質!我不知道大學里的教學和學術管理者有誰將自己看作是“官”,反正我不這么看待自己,從來沒有,將來也不會。管理崗位對我提出的要求是:我不僅要自己教學,還要研究如何整體地提高教育學部的教學質量;我不僅自己要搞研究,更要思考如何創造一種更加良好的科研環境,提高教育學科研究的水平和質量。這恐怕就是我與其他教師不同的地方吧!我在教育學系系主任的位置上工作了3年,在教育學院副院長的位置上工作了3年,在研究生院副院長的位置上工作上了5年,現在又回到學部工作,觀察了大學管理的不同層級,更深刻地理解了大學是如何運轉的。我的《論教育實踐的邏輯》一文就是對我所觀察到的教育實踐邏輯的理論表達。談到學術和管理的理想,學術理想就是希望自己的思考能夠啟迪更多人的思考,管理的理想就是按照大學精神來建設教育學部,使得北師大教育學科能夠不斷地進步,為中國教育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問:謝謝石老師在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采訪,對我們提出的問題耐心地作了回答。相信這些回答有助于年輕學子更進一步地了解您的學術思想、治學精神和管理理念,并激發他們奮勇向前,成為卓越的教育科學人才!
答:這正是我所希望的!也謝謝你的提問,給了我在忙碌之中反思自己的學術道路、管理實踐和人生道路的機會。希望我的回答不至于太讓讀者感到乏味,能夠引發大家的興趣和思考。
關鍵詞:美術教育;論文;實證研究
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
美術學論文歷來多重視定性研究,較少采用實證研究。直接后果就是學生的大量抄襲,失去了畢業論文的根本作用。同時對實證研究的不重視亦導致教學研究的惰性和停滯不前,畢業論文選題毫無方向等等諸多問題。近三年來美術學專業對畢業論文進行了相應的改革,其中就包括研究方法的實證性研究。
一、實證研究方法
在教育研究中,實證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觀察法、談話法、測驗法、個案法、實驗法。
(1)觀察法:研究者直接觀察被調研對象的行為,并把觀察結果按時間順序系統地記錄下來,這種研究方法叫觀察法。
(2)談話法:是研究者通過與調研對象直接面對面的交談,獲取第一手信息的方法。
(3)測驗法:是指通過各種標準化的測量量表對被試者進行測驗,以評定和了解被試者想法的方法,包括問卷測試。
(4)個案法:對所研究事物在較長時間里連續進行調查、了解,收集全面的資料,從而研究其發展變化的全過程,這種方法稱為個案法(個案研究)。
(5)實驗法:研究者在嚴密控制的環境條件下有目的地給被研究事務對象一定的刺激以引發其某種反應,并加以研究的方法稱為實驗法。
實證性研究作為一種研究范式,產生于培根的經驗哲學和牛頓、伽利略的自然科學研究。法國哲學家孔多塞(1743-1794)、圣西門(1760-1825)、孔德(1798-1857)倡導將自然科學實證的精神貫徹于社會現象研究之中,他們主張從經驗入手,采用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分析的手段,使社會現象的研究達到精細化和準確化的水平。孔德1830到1842年《實證哲學教程》六卷本的出版,揭開了實證主義運動的序幕,在西方哲學史上形成實證主義思潮。實證主義所推崇的基本原則是科學結論的客觀性和普遍性,強調知識必須建立在觀察和實驗的經驗事實上,通過經驗觀察的數據和實驗研究的手段來揭示一般結論,并且要求這種結論在同一條件下具有可證性。根據以上原則,實證性研究方法可以概括為通過對研究對象大量的觀察、實驗和調查,獲取客觀第一手材料,從個別到一般,歸納出事物的本質屬性和發展規律的一種研究方法。按照美國國家研究理事會(NatinalReserarchCountil)關于“科學研究”定義,只有實證研究才屬于“科學研究”。實證研究是主流的、科學的、重要的研究方法。而非實證研究最多只能稱為“研究”,至于其結論是否科學則還有待于實踐檢驗。
查找80年代――90年代研究論文、著作,可以發現國內高校研究采用最多、最廣泛的方法就是定性研究,這大概是怕實證研究的麻煩和急于求成的追求功利的虛榮、浮躁心態,造成的后果是文章抄來抄去,引文出處缺乏規范。這是過去、現在和將來制約學生創新的一個最重要因素。
二、歷年美術教育畢業論文研究方法統計(浙江外國語學院為例)見圖1示
三、美術教育畢業論文中的實證研究
在歷屆最初交上來的開題報告中,我們發現學生犯的幾大錯誤:
(一)選題過大、寬泛。如“淺析中學美術教育”
(二)沒有創新如“課堂教學中對學生興趣培養”
(三)沒有觀點如“中小學美術教育”“對中學美術教育的思考”等等。
(四)缺乏對實際問題研究
(五)缺乏方法論研究知識
針對以上問題,通過交談改變綜述性的選題,要求并指導學生就實習時所感受到的美術教育的實際問題進行選題研究,研究方法要求采用調查問卷、直接訪談的方式進行。定量分析的數據必須采用一手數據,即學生進行實地調查研究、實驗研究得來的數據;研究中的二手數據,如引用各類統計年鑒、公報、報表以及他人論著中的數據時,必須要求被引用者的權威性和可靠性,依據這樣的數據得出的研究結論才有可信度。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四年制大學畢業論文除了考察畢業論文本身的學術水平和質量之外,還要考查學生的認識能力,考查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1]而畢業論文的質量,一方面反映了學生在校學習的質量,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一個學校師資的水平,也反映了學校教學管理的水平。美術教育專業的畢業論文考察的是學生對美術教育的認識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如果綜述性題目比例偏大,這樣的畢業論文的選題就會相對缺乏實際應用價值。
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選題為了達到研究的目的要盡可能采取實證研究的方法。在我校歷屆美術學專業畢業論文研究中,可以看到實證研究方法在近三年采用的愈來愈普遍。尤其在2005級、2006級畢業論文中,論文研究方法一律要求采用問卷、談話調研方法,并要求進行數據統計分析。通過采用實證研究方法,有效避免了學生論文抄襲現象,同時由于調研的可信性,論文研究結果也相應具有了一定的實際應用價值,同時提高了學生的研究能力。
四、結束語
確立好的選題是做好論文的前提,它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引導畢業生工作以后的研究,所以需要指導老師和學生重視起來。因為畢業論文同時也是對教與學四年結果的雙向考察,它在一定程度上檢驗了學生對美術教育專業的認識程度,理解的范圍,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而對于教師來說,則是檢驗指導教師本身對美術教育的研究與理論水平以及學術敏感。采用實證研究指導畢業論文有利于形成一套相對科學、系統、規范化的畢業論文指導方法,形成相對穩定的與社會實際密切結合的畢業論文選題方向。另外通過嚴謹、科學的論文指導,學生將學會發現問題、研究問題的方法,以及嚴謹、正確的寫作方法,對其將來步入工作崗位具有實際意義。
參考文獻:
關鍵詞:水文化;研究態勢;分析
1988年10月25日,在淮河流域四省治淮宣傳工作會議上,李宗新先生首次提出應大力開展水文化研究。①歷經近30年的發展,在水文化理論、水文化建設、水文化教育、水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本文運用計量分析和統計學知識,對檢索到的水文化論文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一、水文化研究的學科分類與發展軌跡
我國高等學校教育專業設置按“學科門類”“學科大類(一級學科)”“專業”(二級學科)三個層次來設置。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頒布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中,設有13個學科門類,110個學科大類。水文化歸屬哪一個學科?經檢索發現,文學、工學、經濟學等學科門類文獻比較集中,教育學、理學、法學、歷史學居中分布,管理學、藝術學、哲學分布的較少,農學、醫學、軍事學沒有相關文獻,文化及水電工程是關注最多學科。在上述學科門類中,排本學科門類首位的是:文學是中國文學33篇,工學是水利水電工程239篇,經濟學是工業經濟119篇,教育學是高等教育19篇,理學是環境科學與資源利用25篇,法學是民族學13篇,歷史學是考古10篇,管理學是行政學及國家行政管理10篇,藝術學是美術書法雕塑與攝影8篇,哲學是中國哲學6篇。除上述研究領域文獻較多外,還鮮見于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林學、中藥學、醫學技術、軍事思想及軍事歷史、戰略學、戰役學、戰術學等學科。由此可知,水文化研究內容廣泛,不僅有文史哲人文學科內容,而且還有理工類自然學科,同時還有經管法等社會學科的內容,屬于新興的文理交叉學科。我國水文化研究歷經開展宣傳研究(1989—2003年)、服務水利實踐(2004—2006年)、政府倡導推動(2007—2010年)和規劃專項建設(2011—2014年)階段,基本上與年度發表文章數量趨勢相吻合(見表1)。特別是2011年水利部《水文化建設規劃綱要(2011—2020年)》以來,《基于人水和諧理念的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體系研究》和《中國水文化發展前沿問題研究》兩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點)課題相繼立項,國內學者的水文化研究主要聚集在水文化理論、水文化遺產、水文化資源、水工程文化、地域水文化、水文化教育傳播等方面。從表1可知,1989—2001年,水文化研究的論文較少,年均不足6篇,低于年均篇數的年度為1989年、1992年、1998年、1999年、2000年,尤其是1993年和2001年分別為0篇,這說明水文化研究處于萌芽階段。2002—2006年,論文數量呈平穩緩慢增長態勢,平均每年約20篇,這說明我國水文化研究正處于穩步發展階段。進入2007年后,論文數量呈快速增長趨勢,到2008年、2010年達高峰期,隨后呈現下降趨勢,這說明我國水文化研究正趨向穩定和成熟。從2011年開始,論文數量呈現直線上升趨勢,年均為86篇。2011—2016年篇數占所有論文的53.4%,說明此階段是我國水文化研究領域的探索和快速發展階段。與此同時,1989—2003年,沒有研究生以水文化選題作為學位論文。2004—2016年,學位論文共39篇(博士學位論文2篇,碩士學位論文37篇),學位論文數占所有論文的4.06%,說明我國水文化研究在基礎理論方面相對比較薄弱。在學位論文中,最早的博士學位論文是2004年艾菊紅的《傣族水文化研究》②,最早的碩士學位論文是2005年劉虹弦的《水脈相連氣韻橫生———水文化在現代城市形象中浸潤和延續》。在水文化文獻中,主要來自《治淮》《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水利發展研究》《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中國水利》《江蘇水利》《水利天地》《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學報》《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等涉水行業主管部門、高校、科研院所主辦的期刊。在水文化研究中,涉水行業高等院校期刊如《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學報》《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南昌工程學院學報》等成為主要學術交流陣地。尤其是《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自1985年創刊就設有“水文化研究”專欄,成為全國期刊界歷史最長、影響最大、聲譽最高的特色欄目。此外,《北京水務》《中國三峽建設》《山西水利》和《城鄉建設》這四種期刊數量也位居前列,說明水文化研究與水利建設也緊密相連。
二、水文化研究的熱點、焦點與團隊分布
文獻分析表明,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期刊中還沒有刊發與水文化相關的哲學、社會學、政治、法律、文化、教育、歷史類文章,中文核心期刊刊發水文化研究文章更少。在水文化研究論文中,被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收錄期刊論文較少,《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和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轉載或收錄論文屈指可數。這說明,水文化研究期刊層次和期刊學術影響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通過對關鍵詞出現的頻率進行分析,可以很好地體現一門學科的研究領域和研究熱點、焦點。水文化研究出現頻率極高且排在前列的關鍵詞有“水文化”“水”“文化”“水文化遺產”“人水和諧”和“水文化建設”。這說明,以上述詞語為關鍵詞的文獻相對比較集中,是水文化研究關注的重點和焦點之一。同時,頻率在4次以上的關鍵詞主要有“建設”“水利風景區”“保護”“內涵”“水文化教育”“水景觀/開發/保護利用”“教育/水資源/水利院校/城市發展/發展”“水利/可持續發展/研究”“傳承/生態文明/水文化傳播/和諧/水利工程/水環境”和“水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由此可見,水文化研究的范圍和領域更加廣泛,如水生態文明、水文化傳承創新、水教育傳播、人水和諧等成為水文化研究新態勢。通過分析研究機構,可以了解我國水文化研究團隊和研究基地分布格局。水文化研究發文排在前3位的全部來自高等院校,分別是河海大學、南昌工程學院和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其中,河海大學38篇,發表文獻最多,占總數的3.94%;南昌工程學院和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發文章分別占總數的2.07%、1.87%,這與河海大學水文化研究所、南昌工程學院水文化研究中心和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水文化研究中心都是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密不可分。上述研究基地已經成為水文化研究、水文化教育和人才培養的高地。
三、水文化研究的成績、不足與未來展望
這一著作的中文標題是《艾麗絲•默多克小說研究》,但在此中文標題下寫有其英文標題:ArtandMorals:IrisMurdoch’sFictionalWorld。直譯成中文就是《藝術與道德:艾麗絲•默多克的小說世界》。只要閱讀了《艾麗絲•默多克小說研究》,讀者就知道這英文標題實際更貼切該著的內容。文學必然涉及倫理,只是在20世紀,有相當長的時間,奉行文學自治論(autonomism)的批評家,太專注于文學作品的“文學性”、“文本性”、“互文性”等文學本體論問題,將文學中的倫理問題拋之腦后,因此明確主張文學與倫理關系密切的作家就受到了冷落,默多克也不例外。“雖然常有人說,她當屬討論文學對倫理之影響的第一人,但很少有人詳細評論她這方面的觀點,而總體評論她對倫理學和美學的相互關系所持的觀點的,就更少了”(Ruokonen15)。不過,在我們進入21世紀之際,情況發生了變化,出現了“倫理轉向”(EthicalTurn)(Araújo1)。這“倫理轉向”的出現給默多克研究帶來勃勃生機,一如英國的艾麗絲•默多克研究中心注意到的,“過去的10年見證了全球范圍默多克研究的復興,這主要是因為文學批評理論中出現了‘倫理轉向’。”“如今,她被引用為倫理轉向的主要思想家和實踐者之一”(3)。好像是與西方的“倫理轉向”相呼應,中國的外國文學研究界也開始注重文學中的倫理問題。這當中的領軍人物便是聶珍釗教授。他是中國的文學倫理學批評的創立者、闡發者和實踐者。2004年,針對國內的“理論情結”,他發表了“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批評方法新探索”,評判了那種偽批評的傾向,即“假借新的批評方法的外衣,把對文學的具體的批評變成了美學的、哲學的抽象分析,甚至變成了對理論自身的研究,文學批評的論文性質出現了變異,即變成了哲學論文、美學論文”,他提出要“開始思考另一種批評的可能性,即作為方法論的文學倫理學批評”(聶珍釗17,18)。此后,他連發數文,闡釋并實踐這種批評,給中國的外國文學批評界帶來了新鮮空氣,催發了許多優秀的研究成果。《艾麗絲•默多克小說研究》正是在這樣的形勢下做成的。雖然《艾麗絲•默多克小說研究》未有明言,但我們還是可以視它為“全球范圍默多克研究的復興”之作,是文學倫理學批評的一大實踐,啟迪我們重新思考這個古老的、但卻在上個世紀被遺忘了的文學倫理問題。
二、不入先理論后解讀的俗套
不知從何時開始,如今的一些著述或博士論文,都落入一種近似八股的俗套:先理論后解讀。大凡研究某個作家的小說、詩歌或戲劇,先找出一種理論大談一番,然后用來解讀作家、作品。這種做法雖無可厚非,然天下文章一般造,豈非近似八股?再說,一個作家的作品又豈能用一種理論解讀得了,且這種研究方法恐怕實際就是先給作家、作品定位,然后再找相對應的文學批評理論,用來解讀作品。這種做法,說到底,豈不就是先給結論再找證據?但文學評論沒有這么輕易的事,尤其是遇上那些難以定位的作家,比如默多克。默多克既多產又多樣,即是小說家又是哲學家,該用何種理論來解讀她呢?只因為她著書討論了薩特就用存在主義的哲學思想?可她卻否認自己是存在主義者。只因為她承認“我當然是個女權主義者”(Dooley430)就用女權主義批評理論?可這樣讀下來的,充其量不過是從一種角度切入而得的心得,也就是說只涉及該作家的一個方面,絕非“全面、系統”得了;就算在這一方面做到了“全面、系統”,那也只是一個方面的“全面、系統”而已。相比之下,較為有趣的做法,竊以為是文本分析(即解讀)先行,細讀中滲透著理性的辨析。《艾麗絲•默多克小說研究》一書正是這樣研究默多克小說的。它不求所謂的“系統化理論框架”;它根本就沒有“理論框架”章節。之所以如此,原因可能有二:一是作者明白,無論用哪一種理論,都可能難以企及默多克小說的全部精髓;二是作者在評論默多克的小說時還遵循默多克的教導——“遠離理論和概念就是駛向真理”(8),因為她認為“避開給默多克這樣復雜而又艱深的作家下定義或者找到對之進行論述的系統化理論框架,也許是明智之舉”(9)。結果,我們看到的,是作者只管分析默多克的作品,其中以小說為重,哲學和文論著述為輔,著眼于默多克小說最核心的問題。這就是《艾麗絲•默多克小說研究》的第三大特征了。
三、濃墨重彩默多克的“朝圣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