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6:00: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實踐美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摘 要: 應用型中文專業承擔著培養符合社會發展的實踐性、創新性人才的任務。美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與改革需要適應應用型中文專業的辦學特點,將課堂內的理論知識學習和課堂外的審美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借助現代化教學手段致力于建設包括網絡教學在內的多類型教學平臺。使學生既能夠系統地掌握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又能夠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具有現實針對性的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最終培養出技能與素養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來。
隨著越來越多的應用型本科高校開設相關中文專業課程,如何發揮學校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和特色,其課程的建設和改革都成為教育工作者越來越關注的問題。
美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改革也要適應應用型本科高校中文專業的辦學特點,培養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應用型與創新性人才。這就要求學生在接受專業教育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主動地觀察和獲取知識及獨立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教師來說,在教學過程中要訓練和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動手能力,突出“應用性”。這些都要求美學課程在實踐性上做出調整與改革,從而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一、美學課程實踐性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對生產、生活條件、環境生態及精神文化產品都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其審美活動及審美趣味也日益呈現出開放化、多元化的趨勢。對于美學課程而言,其實踐教學的提出與現實生活及美學學科發展的趨勢相符合。美學研究由傳統的哲學美學向實用美學和與多學科交叉的多元化轉變,為美學的實踐教學研究奠定了學科基礎,如旅游美學、科技美學、生態美學等交叉學科都具有較強的實踐應用性。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緊密結合相關實踐應用知識,方能體現美學學科發展的新走向。
美學課的教學方法與過程也同樣具有鮮明的實踐性特征。張玉能教授的“反思—實踐式教學模式”要求對美學的主要理論問題能夠結合審美對象包括藝術作品的實踐過程進行內在的體驗和深入的思考。從而在“問題—反思—運用—解決問題—理解原理”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實踐應用的能力和水平。[1]而英國波蘭尼的默會知識(tacit knowledge)概念為美學課程實踐性教學提供了認識論的基礎。 他認為,明確知識(explicit knowledge)是指那些通常意義上可以運用語言、圖表或數學公式來表達的知識;而默會知識則是指那些平時我們沒有明確地意識到,但又影響我們的心理和行為的知識。默會知識需要各個人在自己參與的相關實踐活動過程中獲取。[2]在美學課的教學過程中,對于許多“意會而不可言傳”的審美體驗只有通過親身參與才能獲得。
二、美學課程實踐性教學改革的具體辦法
美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體現在課前預習,課堂教學,以及課外實踐等主要的教學階段中,目的是培養學生在教學和研究過程中的主動參與性,從而提高他們的實踐應用能力,最終改善教學效果。
1.預習階段
在每次上課前,教師可先布置一定的預習內容來體現實踐性教學。如要求學生閱讀欣賞與講授內容有關的文學、藝術作品,使他們在閱讀實踐中發現美、體驗美、欣賞美。重視學生通過文學藝術作品的閱讀和欣賞獲得的原初感受。在上課時,可以讓他們來談自己的感受和體驗,教師可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和評價,這些都可以鍛煉學生獨立分析作品的能力。
另外關于一些理論問題,例如關于美的本質問題,也可以要求學生在上課前搜集、查閱關于“美是什么”的專家觀點,并適當地做出自己的評價。這些做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在文獻搜集和研讀方面的初步科研能力,而且能夠讓學生針對某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和思考,分析評價它們的合理性和片面性。
上課之前還可以適當布置一定的寫作任務,讓他們針對某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課堂上再進行交流討論。比如關于形式美的主要規律問題,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審美體驗和閱讀經驗做好整理總結,課上相互之間討論、比較,看看自己有哪些獨到的看法,又有哪些地方忽略了。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審美感受體驗與別人的及教學大綱上知識點進行比較、印證,拓寬了思路,也鍛煉了動手的能力。實踐性教學改革的目的正是為了培養學生在做中學的良好學習習慣。
2.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由于考慮到美學課程和現實生活緊密結合的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結合生活現象和實際問題來進行分析和思考,不空談理論。譬如在學習“現實美”這一章節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日常生活審美化”的話題爭論,并聯系當下社會中人們對衣食住行等方面普遍地提高質量和審美的要求來展開討論,使學生能夠較快地把課堂學習和自己的平常生活結合起來。課堂內容中也補充了大量新鮮、生動的現實材料,不僅使學生有了較高的學習熱情,實踐應用的能力也得到了培養,還可引導學生的審美趣味,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再如在講授藝術門類的美學特征時,可讓學生觀看欣賞相關藝術作品的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并總結自己的感受和體會,課上可以組織討論,從而鍛煉學生的欣賞能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
課堂教學中還需要考慮到美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性特點,美學中關于審美趣味、審美風尚、民俗風情這些問題的研究就離不開社會學、民俗學、文化史、風俗史的研究成果。教學過程中要把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理論吸收、應用到美學的教學和研究過程中來。比如經驗描述和心理分析的方法、人類學和社會學的方法、語言學和文化學的方法等,與此同時,還可將美學理論、知識,研究分析的方法等應用到其他學科中,以“美學的思維”來審視、思考其他學科的建設。如近幾年新興的一些應用美學學科,如生態美學、身體美學、技術美學等分支學科,都是美學實踐性特點的具體體現。在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設計上,學校針對不同的專業開設美學交叉課程,例如,針對廣告專業可以開設廣告美學或媒介美學,針對秘書專業開設秘書美學等交叉課程,這些都可以使美學課程的教學和專業人才的培養較好地結合起來。
美學課程的教學還通過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來改善教學效果。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直觀、生動的圖片與聲音信息和各種視頻片段,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的氣氛,能夠讓學生在一個比較鮮活的情境氛圍中領會掌握相關的教學內容。另外教師還在學校的相關網站上開設了基于網絡進行教學的平臺。教學網站上建立了內容豐富的教學資源庫,包括教學的大綱、翔實的授課教案和課件,以及本課程的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的參考選題,等等。教學當中涉及的各種參考資料,如各類別的藝術作品、相關學科的研究論著,網站上都提供了完整的資料或者鏈接的網址,學生可以通過這些網絡資源查找資料。還提供了網絡平臺給學生自由討論、發表意見,完成作業,幫助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過程中來,實踐應用的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
3.課后階段
美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改革在課后階段也需要進行一定的調整和深化,開展一定的課外審美實踐活動尤為必要。可以安排學生走出課堂,進行戶外審美教育活動,如欣賞一些自然風景或人文景觀,或對公共環境藝術、建筑雕塑或廣告設計等進行分析和評價;引導學生關注大眾文化和流行文化,對電影、電視、報刊、雜志等媒體當中涉及的一些重要的文化現象進行考察和討論;還可以指導組織各種學生社團活動,如美學名著讀書會、影視鑒賞沙龍、書畫藝術協會、音樂協會、旅游美學協會、科技美學協會等;組織學生參觀藝術展、博物館,指導美學科研活動,邀請美學專家前來講學等。這些可以增強學生的感性知識,開闊學生的學術視野,對諸如后現代主義、日常生活審美化、生態美學等一些學術研究前沿問題的理解也變得容易,美學課程的實踐性特點也愈加顯著。
關于美學課程考查方式,教師也可以靈活多變,比如讀書筆記、藝術評論、調研報告及課程論文或畢業論文等采用多種形式來訓練學生的觀察研究能力和寫作表達能力。這些做法也是服務于應用型中文專業學生培養目標的特色和優勢。
由此可見,美學課程中實踐性教學的改革與落實體現于整個美學教學過程的過程當中。把預習、課堂、課后三者配合起來;把課堂內的審美實踐活動和課堂外的審美實踐活動結合起來;把課程教學資源、實踐活動資源乃至自然和社會資源整合起來,方能建構具有特色的美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系統,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美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改革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
美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改革適應了應用型高校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需要,但也不能忽視美學課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在人格塑造和培養方面的積極意義。美學課程在提高學生的諸項能力的同時,還引導學生去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一個全面發展的人,不僅僅是知識豐富的人,更應是道德高尚的人,富有審美情趣和創新能力的人。當代解釋學大師伽達默爾也曾說:“精神科學是隨著教化一起產生的。”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方式更加多樣化,價值觀念更加多元化,如何在紛繁的社會現象中,堅守真善美的理想追求,就更加離不開審美的教育,形成一種積極健康的審美觀。
所以,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不僅注重對受教者進行能力的訓練,而且注重人文素養的熏陶,尤其是素養提升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就需要將這兩者緊密地結合起來。
美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是當前高校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也與高校培養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的方向相一致。其改革的方向是形成學科的理論知識與具體的實踐活動內容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學習和工作的主動性與參與性,使其應用能力和人文素養都能夠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論文內容摘要:在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等重要。創新精神的培養,離不開對知識的廣泛接納和吸收,離不開創造性思維的訓練。藝術設計理論教育是培養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在當今大多重技能、輕理論的情況下,加強對藝術設計理論教育的投入,是一項艱巨而又意義深遠的工程。
我國1998年8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五條明確規定:“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因而,當前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任務就是培養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設計人才。“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其中“道”是無形的、本源的物質本身所遵照的運動規律;“器”是有形的、現象的技能、技法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關系猶如“道”和“器”,創新精神是實踐能力的根本、源泉。創新精神從何而來?它來自于藝術設計理論教育的培養。
一、藝術設計理論教育的任務
1.藝術設計理論概述
藝術設計理論是一門對藝術設計的基礎知識、基本問題和基本原理做專門綜合探討的知識體系,主要包含藝術設計史的研究、藝術設計基礎理論的研究、設計批評、藝術設計實踐理論的研究等內容。藝術設計史的研究包括:通史通論——中外設計史、中外美術史等,專史專論——中外廣告史、中外服裝史、中外陶瓷史、平面設計史、工業設計史等。藝術設計基礎理論的研究包括:設計概論、藝術概論、設計心理學、設計方法學、設計文化學、設計美學、藝術美學、藝術心理學、設計藝術原理等。設計批評是對與設計相關的對象的評價和判斷。藝術設計實踐理論是針對每一門具體設計專業的專業理論,這種理論不是簡單的對技法和工藝的概述,而是對技法和工藝一般規律的總結,是對技法和工藝本質及外延的研究。藝術設計理論是一個綜合性的、交叉邊緣學科,其知識體系涵蓋了哲學、美學、藝術學、心理學、社會學、市場營銷學、管理學、生態學、仿生學、人體工學、自然科學等諸多領域;因而,藝術設計理論課程的開設,是拓寬學生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指導學生設計實踐的重要途徑。
2.藝術設計理論教育的任務
①藝術設計理論教育是培養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徑
李硯祖先生認為藝術設計是“人類為生存而進行的造物活動,是人為實現實用功能價值和審美價值的物化勞動形態。這種造物具有一定的審美屬性和精神價值,因而是一種藝術質的造物”。①諸葛凱先生也認為藝術設計的本質是“按照美的規律為人造物的藝術”。②從以上的觀點中可以分析出藝術設計的兩大要素:“造物”體現的科學精神,造物之“美”蘊含的人文精神。科學精神是人們在長期的科學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共同信念、價值標準和行為規范的總稱,是體現在科學知識中的思想或理念;藝術設計實用功能性決定了它必須要遵循一定的科學原理進行造物,因而科學精神是藝術設計的內涵之一。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的價值的維護、追求,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珍視。藝術設計具有審美屬性和精神價值,體現了其對人文精神的追求和重視。若使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很好地融入到藝術設計中、滲透到設計人員的設計理念中,需要合理解決科技發展與文化心理之間的矛盾,需要學習生態學、仿生學、人體工學、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需要研究歷史、哲學、美學、藝術學、社會學、心理學、民族民俗學等相關內容。藝術設計理論知識體系涵蓋了自然科學知識和人文知識的方方面面,因而,藝術設計理論教育是樹立、培養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徑,是使藝術設計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的重要渠道。
②藝術設計理論教育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基礎
當今時代,一方面人們對藝術設計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越來越多樣,另一方面,藝術設計已呈多元化發展趨勢,多種風格與流派并存。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若想設計出既符合大眾需要又與眾不同的藝術作品,需要的是創新精神。創新需要以豐富的知識為基礎,藝術設計理論包含藝術設計史知識、藝術設計基礎理論知識、設計批評、藝術設計實踐理論知識等內容——知識體系龐大而豐富,所以藝術設計理論教育是擴大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理論修養的根本途徑。
藝術設計教育不是培養技術工人,而是培養具有理論修養,具備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全面發展的人才。所以藝術設計教育不應只傳授技法、技能,同時也應傳授“道”(即技法之外的藝術設計創新的本質、內涵),重在授之以“漁”而非“魚”。 藝術設計理論揭示藝術設計的客觀運行規律、總結藝術設計現象背后的本質,因而,藝術設計理論教育是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指導設計實踐的基礎。
二、藝術設計理論教育的現狀
1.對待藝術設計理論不夠重視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甚至是一部分老師,都沒有充分認識到藝術設計理論知識的重要性,認為理論可有可無。這與有些人的浮躁、急功近利思想分不開。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活動中,學生更偏愛能夠迅速帶來設計成果的設計實踐課,而藝術設計理論課相對枯燥乏味,不能立即物化出設計成果,較少受到學生的喜歡、重視。事實上,沒有藝術理論知識做支撐的藝術設計作品,不過是沒有靈魂的視覺元素的簡單組合。藝術設計教育,不是僅僅教會學生能創作成果,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掌握創作成果的方式、方法、規律和內涵等本質性的東西。藝術設計實踐課程是教學的顯性課程,教給學生的是“形而下”的“器”;藝術設計理論課程培養的是設計師的氣質、創造意識和設計的綜合素質,教給學生的是“形而上”的“道”,所以應加強學生的理論意識。同時,教師的藝術設計理論意識也有待提高。教師在進行藝術設計實踐課程的教學時,可用相關理論知識來指導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充實教學內容,授技的同時,也要傳“道”,通過言傳身教,培養學生對藝術設計理論知識的重視。
2.藝術設計理論課程設置不大科學
目前高校的藝術設計理論課程體系不夠完善,理論課程開設參差不齊,有的高校只開設了設計史、設計概論和中國工藝美術史。科學的藝術設計理論課程體系應該包括:基礎理論課,如設計概論、設計心理學、設計美學、設計方法學等;藝術設計史論課,包括通史通論(如中外設計史)和專史專論(如工業設計史、平面設計史);相關的設計批評課程和藝術設計實踐理論課程等。
3.授課方法單調
傳統的藝術設計理論課一般都是教師講解,學生聽,教學效果較差。現在多媒體引入教學,但是教學方式依然是灌輸式的,多媒體成了第二黑板。這一方面是因為教師沒有充分利用多媒體的聲、光、色的優勢,另一方面也因為理論課往往是以合班形式的大班上課,聽課人數眾多,限制了互動式、靈活式教學手段的實施。另外,多媒體教學依然局限于狹小的教室空間,學生缺乏消化理論知識的身臨其境的客觀環境條件。
三、藝術設計理論教育的改革措施
1.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
藝術設計理論是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內容,因此藝術設計理論教育對教師綜合素養的要求就相當高。不僅僅是藝術設計理論課教師要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而且藝術設計實踐課老師也同樣要具備。由于藝術設計理論教育必須緊密聯系設計實踐,所以對教師的要求就是雙重的:既要懂設計理論知識,又要會從事設計實踐活動。專職的藝術設計理論課教師,在專心研究、教授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要了解相關的藝術設計實踐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深入到藝術設計理論研究的本質問題,避免紙上談兵的尷尬。專職的藝術設計實踐課老師,在掌握和教授設計技能、技法的同時,也要掌握大量的理論知識,不僅僅包括設計實踐課的專業理論,也包括基礎理論、藝術設計史論及設計批評等。教師隊伍是培養人才的核心,只有教師的全面發展,才可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人才,所以提高教師素質、建設教師隊伍是教育的大計。
2.教學方法和內容的改革
藝術設計理論課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都帶有較強的主觀性,所以理論課教學在形式上要更為開放與自由,使學生由以前被動的聽課變為主動的參與課堂。教學不應只局限于教室范圍,可以在適當的時間安排學生到博物館參觀學習,針對現成作品進行理論講解和分析;也可以針對某一藝術設計理論觀點,進行課堂辯論或討論。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要為理論而理論,藝術設計理論知識要和藝術設計實踐緊密結合,要提煉出設計觀、美學思想及其對現代設計實踐的影響與實用價值,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體會到理論課程的實用性和指導性。
3.考核方式的改革
藝術設計理論課程最終的考核方式一般是寫論文或閉卷筆試。寫論文并不能檢驗學生真正的學習效果,因為歷年來的學生論文抄襲現象較嚴重,很多學生的論文都沒有實質性內容;試卷考核方式考查的只是學生的死記硬背能力。所以藝術設計理論課的考核方式需要改革,可以以論文加設計作品或試題加設計作品的方式來考核。論文加設計作品,是在寫論文的同時,要學生根據所寫論文的論點,設計出能反映論點思想或與論點思想相關的作品,并把作品附在論文后面;試題加設計作品,就是把傳統的題型變化一下,把純文字型的試題,改為根據已知理論來設計相應作品的畫圖題或者是分析圖片作品的分析題。這樣,才能真正考核出學生理解、分析、應用理論知識的能力,使學生在運用理論知識的過程中真正體會到藝術設計理論知識的價值。
結語
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關鍵在于綜合素質的培養,而綜合素質中很大一塊是藝術設計理論修養。設計師不可能都是設計理論家,但只要是在專業設計上有一定成就的設計師,就一定是具備相當理論素養的人。藝術設計理論教育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全面發展的高級專門人才的關鍵因素,所以我們應拋棄重技能、輕理論的思想,應加強對藝術設計理論教育的重視和投入。
注釋:
①李硯祖.工藝美術概論[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9:13.
②諸葛鎧.圖案設計原理[M].江蘇美術出版社,1998:65.
參考文獻:
[1]曾小紅.高等學校藝術設計理論教育初探[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
[2]朱和平,王美艷.談藝術設計專業理論課程體系的構建[J].當代教育論壇,2007(2).
(新鄉醫學院外國語言學系,河南 新鄉 453003)
【摘 要】學術界一致認為,科技文體的主要功能是傳遞信息,科技翻譯以準確傳遞原文信息、再現原文信息功能為最終目標。然而,很多學者認為科技文體及科技翻譯毫無美感可言,專門從事科技翻譯的譯者亦較少關注如何挖掘原文的美并在譯文中再現這種美。醫學英語及醫學翻譯情況亦是如此。鑒于此,本文首先探討醫學英語在句法層面的美,即簡潔美、邏輯美和修辭美,然后,結合翻譯美學理論,通過實例分析在醫學英語翻譯實踐中譯者應如何再現原文的這些美。
關鍵詞 醫學英語;簡潔美;邏輯美;修辭美;翻譯美學
基金項目:此文為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基于歷時英漢平行語料庫的醫學文獻翻譯研究”(14YJC740084);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醫學漢英平行語料庫的研制及其在翻譯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2014-gh-717);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醫學文獻英漢平行語料庫的創建與應用研究”(2013-QN-517)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張志全(1983—),男,河南南樂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為翻譯學、醫學英語。
王連柱(1981—),男,山東鄆城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語料庫語言學,英語詞匯學。
0 引言
當今世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國際間科技交流日益頻繁,科技翻譯已成為科技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文體主要包括科學專著、科學論文、科技文獻及科普讀物等,涉及自然科學各個專業的題材。學術界一致認為,科技文體的主要功能是傳遞信息,科技翻譯以準確傳遞原文信息、再現原文信息功能為最終目標,而文學文體的主要功能是美感功能和表情功能。因此,許多學者認為科技文體及科技翻譯無美感可言,美感功能是文學文體的專屬。很多專門從事科技翻譯的譯者亦較少關注如何挖掘原文的美并在譯文中再現這種美。作為科技翻譯的一種,醫學翻譯情況亦是如此。部分研究已開始關注醫學論文摘要翻譯中的美[1],對醫學英語的美及在譯文中如何再現這種美的研究遠遠不夠。
1 翻譯美學理論
作為譯學的邊緣學科,翻譯美學是運用美學和語言學、文化學的基本原理來探討翻譯中的語際轉換的美學問題[2]。翻譯美學認為,翻譯是審美主體通過審美中介將審美客體轉換為另一審美客體的一種審美活動,其中審美主體是譯者,審美中介是譯者的審美意識,審美客體是原文和譯文。翻譯正是譯者對原文的美感體驗產生一種美感凝結,然后用另一種語言再現出來的美學思維活動。翻譯美學指導下的醫學英語翻譯實質是使譯文與原文達到同等的美學效果,其過程實為美學取向的過程。從事醫學翻譯實踐時,譯者須具備敏銳的審美意識,在準確理解原文、分析原文美學特征的基礎上,在譯文中既要忠實再現原文信息,也要再現原文的美學特征,同時還要使譯文在審美價值、審美體驗等方面符合譯入語的規范。
2 醫學英語的美及其翻譯
科技英語語言簡練,邏輯嚴密,行文規范,文體正式,醫學英語屬于科技英語之范疇,其美學特征在句法上主要表現為:簡潔美、邏輯美和修辭美,其中簡潔美主要體現在大量使用名詞化結構上。下面將分別探討醫學英語的這些美,并分析譯者應如何再現原文的美,所有實例均出自筆者所授醫學英語課程教材《醫學英語新教程》[3],譯文均為筆者提供。
2.1 簡潔美
大量使用名詞化結構是醫學英語的一大特點,因為醫學文體要求“行文簡潔、表達客觀、內容確切、信息量大、強調存在的事實,而非某一行為”[4]。醫學英語中,名詞化結構可使表達客觀、句型簡潔。翻譯時,一般要按照漢語表達習慣譯成動詞結構,以符合譯入語的語言審美規范。
(1)Clearly, greater activity results in greater energy expenditure.
譯文:很顯然,活動量越大,消耗能量越多。
例句中“greater activity”和“greater energy expenditure”是由動詞“act”和“expend”形成的名詞化結構。若不將之譯為對應的動詞結構,譯文不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和審美規范。
(2)The effectiveness of corticosteroids as treatment for many inflammatory diseases has been approved.
譯文:已證實,皮質類固醇可有效治療多種炎癥性疾病。
例句中“The effectiveness of…”是由形容詞“effective”所形成的名詞化結構。若按字面意思翻譯,譯文看似忠實原文,實則拗口,不如將之與后面的動詞構成動詞結構,這樣才符合漢語的語言審美規范。
2.2 邏輯美
科技英語最具特色的美就是邏輯美[5]。科技英語在表述科技事實和概念時,常用邏輯嚴密、結構嚴謹的句式闡釋因果、條件等邏輯關系。譯者應仔細分析原文的句式結構,理清其中的邏輯關系,用符合漢語表達習慣的句式準確傳達原文的推理關系,再現原文的邏輯美。
(1)Physiological stress represents a wide range of physical responses that occur as a direct effect of a stressor causing an upset in the homeostasis of the body.
譯文:生理性應激是指一系列由某種可導致機體內環境穩態紊亂的應激原直接誘發的身體反應。
例句中“that”引導的定語從句、介詞短語“as a direct effect of”和非謂語動詞“causing”共同構成原文嚴密的邏輯關系,其中“causing”邏輯主語是“a stressor”。翻譯時,應理清這些邏輯關系,以漢語“的”字結構再現原文的邏輯美。
(2)The success of physiology in explaining how organisms perform their daily tasks is based on the notion that they are intricate and exquisite machines whose operation is governed by the laws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譯文:生理學可成功解釋生物體是如何進行日常活動的,這是由于生物體就好比是結構復雜且靈巧的機器,其操作過程受物理和化學規律的調控。
例句是個復合句,主語中包含一個how引導的賓語從句,謂語中包含一個that引導的同位語從句,其中還包含一個whose引導的定語從句。翻譯時,應首先分析原文中復雜的句式,理清三個從句與上下文的邏輯關系,原文中代詞“they”在漢語中需明示出所指,并用“其”翻譯原文中引導詞“whose”,以再現原文的邏輯美。
2.3 修辭美
修辭手法并非文學文體的專利,在科技英語中的應用日益增多。優秀的英語科技文章及其譯文也是富有美感的[5]。科技英語中常用的修辭手法包括排比、暗喻、借代等。翻譯時,應竭力保留原文的修辭色彩,再現原文的修辭美。
(1)Our heart beat increases to the point of pounding, blood pressure rises, respiration quickens, and perspiration increases.
譯文:我們的心臟砰砰直跳,血壓升高,呼吸加速,出汗增加。
例句有兩種修飾手法,一是由“pounding”構成的擬聲法,一是由三個分句構成的排比或平行結構,句式相同,以加強語氣。翻譯時,應再現原文的修辭色彩。
(2)In fact, the seeds of disease often lie within the adaptive mechanisms of the body itself, mechanisms that constitute a potential two-edged sword.
譯文:事實上,疾病的種子往往存在于機體自身的適應機制中,而這種機制本身可能就是一把雙刃劍。
例句有兩處暗喻的修辭手法,一處是“the seeds of disease”,將疾病比喻成植物,一處是“mechanisms that constitute a potential two-edged sword”,將機體的適應機制比喻成一把雙刃劍。翻譯時,應保留原文的比喻色彩,再現原文藝術化的語言和修辭美。
3 結語
作為科技英語的一個分支,醫學英語在句法上具有簡潔美、邏輯美和修辭美等美學特征。醫學翻譯和文學翻譯一樣,不僅要求譯者忠實再現原文的內容,語言表達通順流暢,而且要求譯者具備敏銳的審美意識,能清楚認識漢英兩種語言審美的異同,竭力再現原文的美學價值,即所謂“雅”,給譯文讀者以美的享受,也有利于譯文整體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亮,范武邱.醫學論文摘要英譯的美學視角[J].中國科技翻譯,2014(2):12-15.
[2]劉宓慶.當代翻譯理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9.
[3]王蘭英,王玉安.醫學英語新教程(上冊)[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4]李清華.醫學英語實用翻譯教程[M].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2:35.
2011年的國內美學研究除了在第四條路徑上更頻繁地落實著“走出去”和“引進來”的國際交流外,其學術研究主要圍繞著前三條路徑得以開展。2011年的國內美學研究在這三條路徑上各有側重、彼此交織、相互生發,從而形成了美學研究的三重主要向度。第一重向度體現為對國外前沿美學熱點問題的跟進,呈現了美學研究積極開放的國際性視野,構成了學界西方美學的主要研究方向;第二重向度體現為在跨文化語境中對傳統美學理論的自覺審視,呈現了美學研究返本開新的本土化重建,構成了學界中國美學的主要研究方向;第三重向度體現為對中外美學理論的綜合與創造,呈現了國內美學研究自主創新的全球化理論訴求,構成了學界美學理論或美學原理的主要研究方向。三重向度對應于美學學科最主要的三大研究方向,構成了當前國內美學研究的基本面貌。可以說,2011年的美學研究在這三重向度上都取得了一定的理論成就,但也帶來了一些值得反思的問題。
對國外美學理論特別是當代美學理論的譯介和研究工作一直是近幾年來國內美學研究工作的最主要方面。從“新世紀美學譯叢”、“美學與藝術叢書”、“美學·設計·藝術教育叢書”、“環境美學譯叢”、“藝術理論與批評譯叢”等叢書系列就可以看出美學著作翻譯的盛況。這些譯介叢書面向的幾乎都是當代西方美學學者的重要著作,其取材也往往是當今國際美學研究的前沿熱點問題,有力地提升國內美學研究者的國際視野,拉近了國內外美學研究的距離。與如火如荼的美學翻譯一致,美學界除少數人還在甘于古典西方美學的耕耘外,更多人把目光都轉向了當代西方美學理論的研究。
2011年,隨著身體美學學科倡議人理查德·舒斯特曼在中國人民大學開設“身體美學”暑期課程以及其最新著作《身體意識與身體美學》(程相占譯)的推出,國內關于身體美學的研究進一步升溫。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分別舉行了以“身體美學”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對身體美學的內涵、最新發展狀況以及東西方傳統等議題進行了討論。除此之外,2011年的身體美學研究還呈現以身體為問題域的理論輻射狀態。一方面,圍繞著凸顯身體主題,尼采、杜威、梅洛-龐蒂、德勒茲、拉康、齊澤克、福柯等哲學家的美學思想日益受到人的關注,出現了一些新的譯著和大量研究論文。吳瓊的《雅克·拉康:閱讀你的癥狀》、馬元龍的《精神分析——從文學到政治》、馮學勤的《從審美形而上學到美學譜系學——論尼采晚期美學思想中的反形而上學維度》、王秋海的《反對闡釋:桑塔格美學思想研究》都可看作國內美學研究者對西方文化身體轉向的學術認同。另一方面,身體維度也被一些學者用以來解決當代美學研究中的理論困境。如劉成紀主張引入身體美學的討論來解決生態美學定位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論困境,王曉華在《身體—主體的缺席與實踐美學和后實踐美學的共同欠缺》中則提出用“身體—主體”來化解實踐美學與后實踐美學各自的理論偏執。雖然國內關于身體和身體美學的研究取得了較大進展,但依然處于起步階段。由于身體問題在西方文化有著知覺經驗、精神分析、權力規訓等不同的研究路徑,在中國文化中也有著儒家和道禪等完全不同的身體觀念,要真正深入理解身體美學所涉及的復雜的知識背景,特別是艱澀的法國哲學家們的身體哲學,國內美學研究者還需要走很長的路。
與身體美學緊密關聯,視覺文化研究日漸成為新的理論焦點。2011年,美國當代杰出的藝術史家和藝術批評家列奧·施坦伯格的圖像學批評文集《另類準則》和簡·羅伯森等的《當代藝術的主題:1980年以后的視覺文化》都被譯為中文。隨著藝術學正式升級為學科門類,藝術學理論也相應升級為一級學科,其研究的重要性必將導致越來越多的學術關注。這樣,與藝術學理論存在學科交叉的藝術哲學(分析美學)與視覺性研究將會在美學研究中占據一定的位置。正如前幾年分析美學關于藝術定義方式的爭論曾一度成為美學焦點一樣,相信視覺文化研究同樣會吸引愛好追逐熱點的國內美學學人。吳瓊對視覺文化、視覺批評研究的系列論文,肖偉勝的《視覺文化與圖像意識研究》等表明了國內視覺文化領域研究從一開始就具有了較好的理論水準。
2011年,西方美學研究迎來了一次“小陽春”。《美學研究》輯刊作為國內美學研究的專業期刊,其2011年卷延續的依然是對文化研究的關注。這一現象實際昭示著中國美學研究正在進行著理論研究的轉型。不過,傅其林的《宏大敘事批判與多元美學建構:布達佩斯學派重構美學思想研究》、丁國旗的《馬爾庫塞美學思想研究》、陳波的《真理與批判——阿多諾〈美學理論〉研究》都表明了西方美學研究依然是當前美學研究的重要方面。同時,作為當代西方藝術批評家彼得·比格爾的先鋒派理論也日漸受到了人的關注。
在全球化語境中,如何運用新方法、新視角重新詮釋中國古典美學資源以及如何深入經典文本去展開美學理論研究成為了從事中國美學方向研究的美學學者的基本共識。這種研究思路構成了2011年國內學界美學研究的第二重向度。新方法、新視角的介入,使得中國古典美學煥發出古為今用的當代意義,這也是中國美學學科自成立起就面對的問題。中國古代思想只有在“跨文化語境”之中才能得到新的編碼、配置和重新解釋。成中英的《美的深處:本體美學》運用邏輯分析與本體詮釋的方法闡發了中國美學的全球性意義;李雄燕的《從生命美走向生態美——〈南華真經〉四家注中的美學思想研究》把生命與生態的視角運用到了道教美學思想 研究中;趙建軍的《魏晉南北朝美學范疇史》從文化視野的整體觀照出發,對美學范疇進行了梳理;朱存明的《漢畫像之美:漢畫像與中國傳統審美觀念研究》運用圖像學理論拓展了漢畫像研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張錫坤等人的《周易經傳美學通論》一書。該書通過借鑒接受美學方法,貫通《經》、《傳》,詳細地對《周易》整體美學思想進行了鉤沉,堪稱力作。論文方面,皮朝綱關于成立“中國美學文獻學”學科的提議、張法的從“多元一體的天下觀”出發來改變目前中國美學史僅片面寫作漢民族美學史現狀的提議以及鄧佑玲關于建立“中國少數民族美學”學科的提議值得重視。另外,朱良志發表了一系列對道禪美學思想的研究文章,很準確到位地把握了中國道禪美學精神與西方美學精神的不同之處。如何把這種中國美學特色在跨文化交流中彰顯出其基本的普遍認同性應成為后續的理論問題。當然,在中國古典美學研究上,如何改變過去簡單性的美學概念或命題羅列式研究方法而從整體哲學上去尋求美學的思想定位、如何回歸文獻進一步深化對文獻的整體理解與合理詮釋、如何提升藝術美學的哲學高度等都是有待努力的地方。
2011年美學研究的第三重向度主要體現在體系性的美學原理或美學理論相關觀點的進一步完善。該研究向度是在吸收近年來第一、第二重向度研究理論成果基礎上,面對當下的現實問題和全球化語境而進行的理論綜合與創新。《美學導論》(彭鋒著)、《美學原理》(彭富春著)兩部教材都自覺地把中西美學資源和當前一些美學前沿問題納入自身的美學體系思考之中,體現了新世紀教材的特色。不過,相比前些年美學體系建構熱潮以及各大美學體系之間的熱戰,2011年的美學理論建設更多地是處于一種深化和完善狀態之中。其中,我們看到了陳望衡、薛富興對“環境美學”的跟進、張玉能對“新實踐美學”的拓展研究、朱立元對“實踐存在論美學”的發展、楊春時對“主體間性”理論的研究、劉悅笛對“生活美學”視角下的儒家思想研究等等。另外,杭州師范大學主辦的《美育學刊》從2010年11月正式創刊,也進一步推動了中國的美育研究。當然,如果要說到第三向度的一個美學熱點,那依然是生態美學莫屬了。
生態美學是基于全球生態環境惡化現狀而興起的。它立足于現實基礎,響應全球問題,參照本土理論資源優勢,故在近年來的美學研究中一直都保持著強勁的勢頭。例如,2011年中華美學學會年會就是以“生態文明的美學思考”為會議主題,以學術共同體的形式進一步推進了美學對當前生態文明建設的關注。在理論建設上,國內生態美學研究實際上在全球化語境中美學研究的三重向度上齊頭并進,不但有對西方生態美學的譯介和研究,而且有對中國古典美學生態資源的發掘,同時有在占有中西理論資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
繼2010年《國外生態美學讀本》(李慶本主編)、《生態美學導論》(曾繁仁著)等著作,2011年國內又推出了《生態批評與生態美學》(黨圣元主編)、《生態美學讀本》(劉彥順主編)等著作。前者選擇的是新世紀中國生態批評與生態美學研究中產生了重要影響的論作,而后者的范圍則涵蓋了古今與中外的重要理論資源。從中不難看出,中國生態美學的理論建設意圖擺脫過多援用國外理論資源的體系建構現狀,顯示了一種凸顯本土創造性的難能可貴的學術勇氣。與生態美學對自然美的關注相勾連,學界還發表了多篇對自然美概念展開史論研究的論文。由于生態美學、環境美學、實踐美學、中西古典美學對自然美有著不同的視角,目前要想取得一個有關自然美的學術共識還很難。自然美問題的分歧實際昭示的也正是國內美學研究者對生態美學的分歧。如果一門學科在國內都無法達成一種基本的共識,要參與國際對話也就更為困難。而且,中國生態美學是一種具有更多本土理論特色的美學體系,它與西方的生態學有著不同的發展路徑。西方生態學對自然生態的審美考察是一種自然科學背景下的科學認知,而中國的生態美學一開始就是出于一種本體論或存在論層面的哲學定位。所以,要想讓中國生態美學的理論建設富有成效并在跨文化交流中凸顯自身的位置,還有很多工作有待完成。
1.欄目設置:臨床應用與研究(包括整形、齒科、皮膚、眼耳鼻、頜面等)、醫學美學理論、應用美學研究、基礎研究、美容中醫藥學,有一定指導意義的文獻綜述、講座、述評、案例報告、手術技巧、國外美容信息、護理美學、美容醫學教育等美容技術交流。
2.來稿內容務求科學性強,并有理論和實踐指導意義,有創新性,觀點明確,數據可靠,并附30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包括英文文題、作者單位和作者名)及5~8個關鍵詞。中英文摘要請用“結構式”文摘,關鍵詞盡可能選用中國醫科院情報所出版《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MeSHAAL)中的詞語。
3.稿件中表、圖的設計應科學、簡潔、自明。圖表分別按其正文出現的先后次序連續編碼,排于相應正文段落之后,并冠以圖(表)題,說明性的資料應置于圖(表)下方注釋中。表格均采用三線表,表內數據同一指標有效位數應一致,均數及標準差小數點后保留位數一致。示意圖應線條明晰、層次分明、表述意思清楚,彩色圖片要求高清(每幅300萬象素以上,大小在300kb以上),若為幾組圖片,每一組可在同一序號下按A/B/c予以區分;病理圖片應注明染色方法及放大倍數,圖片均以JPG或TIF格式保存發送。
4.參考文獻請選用親自閱讀的近三年主要文獻,按引用的先后順序排列于文末,并于文內引用處依次以角碼加方括號標注于右上角。內部刊物及會議資料等請勿引用。
5.作者和通信作者:①參與論文選題和設計,或參與資料分析與解釋;②起草或修改論文中關鍵性理論或其他主要內容;③能按編輯部的修改意見進行核修,對學術問題進行解答,并最終同意;④除了負責本人的研究貢獻外,同意對研究工作各方面的誠信問題負責。作者排序應在投稿前由全體作者共同討論確定,在投稿后不應再作改動,確需改動時必須出示單位證明以及所有作者親筆簽名的署名無異議書面證明。
6.致謝:對完成稿件有實質性貢獻者致謝時,必須征得被致謝者同意并附書面簽名,其內容排于正文末,參考文獻之前。
7.投稿郵箱:,勿一稿多投,編輯部對來稿的最終處理情況將以郵件形式告知作者,凡在接到我刊回執后2個月內未收到稿件刊登通知者,請與編輯部聯系。作者如欲改投他刊,請務必告知本刊編輯部。
8.投稿時請寄稿件審理費100元并在稿件前附第一作者詳細聯系方式。來稿采用后,本刊將通知作者付編審費。編審費一般應由作者單位從課題基金、科研費或其他費用中支付。根據《著作權法》并結合本刊具體情況,作者文責自負,本刊可以對來稿作文字修改、刪節,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提請作者考慮。來稿經刊載后,酌致稿酬,作者著作權的使用費將在本刊稿酬中一次性給付并贈當期雜志兩冊(多作者請自行預購)。
一、引言
漢藏科技翻譯一般平鋪直敘、較少使用修辭手段,因而讀起來給人一種表面的印象是莊重乃至壓抑,這是科技文章本身的文體特點所決定的。但倘若在科技文章的撰寫與翻譯過程中,能對語言進行恰如其分的潤飾,講究詞法、句法及篇章的粘連,則定會增加其可續性。這里涉及到美學取向的問題。
美學,是一門古老而又年輕的學科。18 世紀德國啟蒙思想家和美學家鮑姆加登的《美學》出版,標志著美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正式問世,而使美學成為博大精深體系的則是康德、黑格爾創立的德國古典美學。美學得到了較大發展并很快被引入哲學、倫理學、心理學、文藝理論等學科,最近又成為研究語言和翻譯的學者所關注的焦點,為語言學和翻譯學開辟了新的研究領域。一般認為文學翻譯運用的是形象思維方式,語言要求豐富生動、形象具體,因而在遣詞造句方面倍加斟酌,以期下筆如神,達到“煽情”的目的,而科技文章則要求客觀準確地反映事物,因而要求使用的語言明白而簡練,要盡量避免使用修辭語或辭格。這也是基本得到認可的文學翻譯與科技翻譯在遣詞造句方面的分野。然而,這種對科技文章語言運用問題的理解不能不說是片面的。Alastair Fonler在他的《文學的種類》一書中指出,如果科學論文僅以傳遞信息為目的,那么當科學內容被認為過時的時候,該論文也就走向了墳墓。因此他提倡科技工作者在撰寫論文時不僅要考慮其科學價值,同時也要考慮非科學的因素,即科技論文不但要有科學價值,而且要有文學欣賞價值。事實上,科技文章也并非就是語言刻板、表述正經,無文采可言。科技文章讀多了,我們就會發現。邏輯掩飾不了形象,縝密也不會扼殺生動。
二、漢藏科技翻譯的美學體現
翻譯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美化的過程,譯者猶如美的使者,把一種美詮釋為另一種美。美感就是譯者的直覺,是譯者藝術氣息的揮灑。美感之與他們,猶如靈魂之與肉體,依附于它,卻又漂浮不定,漢藏科技翻譯工作者的翻譯若能達此境界,實在是難能可貴。人們一般認為語言表達精確為美,以整齊為美,以和諧為美,一得體為美,原文或譯文概莫能外,這是人們在長期的語言實踐中達成的審美共識,容不得半點懷疑。相對漢藏科技翻譯而言,其美感主要體現在:
(一)精確性
科技文章在用詞方面要求準確,盡量避免混淆不清和一詞多義。詞匯多以一般包括概念多義和關聯多以兩個部分。概念意義是詞義的核心,它直接明確地表示指稱對象。科技術語是記載科技概念的特殊詞語,除概念意義外,一般無其他附加意義。術語的恰當使用既可增加內容的精確性,又可提高形式上的簡潔度,以簡潔為語言形式表達精確內容,由此烘托出書卷的權威奇峰。許多科技詞匯的翻譯本身就具有精確且形象生動的特點,如激光、雷達翻譯為“skul vod”、“reg brd”很明顯,這些術語的翻譯體現了漢藏科技翻譯中的精確性。
(二)整齊性
科技文章的客觀性、準確性和嚴密性要求采用合理的句子結構。一般來說,當一句話里包含兩個以上的不同概念,而他們又不是同等重要時,須采用主從結構。反之,當一個句子有兩個意義對等、起相同語法功能的并列成分時,采用并列結構。如:直線運動‘“drng thik vkul skyod”、大氣壓譯“rlung khhs chen mo”。
(三)簡約性
科技文章中有一個重要的句法現象,那就是名詞化結構的廣泛運用。名詞化使句子變為名詞短語,這種轉換在原文中主要有兩大作用:一是可以較少使用人稱主語,從而體現科技概念的客觀性,二是可以避免結構臃腫。
(四)有序性
一般來說,科技文章修辭的規律性較之于文學作品要強。但不同的科技文體,其修辭技巧和手段又存在著一些顯性或隱性的差異。原文中的修辭功能主要包括陳述功能、描述功能、指令功能、定義功能和分類功能。不管科技文體如何繁多,其修辭功能大多可以納入以上五大范疇。相對于任何一特定的語篇來說,其信息分布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呈現出一種有序美。
(五)整體性
科技文章論理準確、邏輯嚴密,語段的語法粘著手段得到全面應用充分說明了這一點。語段大致可定義為“句子組合”。語法粘著手段一般分為三大類:即邏輯紐帶、照應關系以及詞匯紐帶。在翻譯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有意識地運用這些手段,一方面有助于我們對原文形式正確的理解,另方面也可以使譯文邏輯清楚、條理分明、渾然一體。科技文章有一個很重要的語義層次,那就是概念段,這比在其他文體中的體現得更為明顯。概念段可以是一個自然段,也可以是幾個自然段;概念段必須有一個主題,主題可以由有個句子表示,也可以由一個短語或一個從句表示,有時還要從幾個句子的某些部分中提煉出來。因此,首先應確立它的主題,然后考慮主題應分布在什么位置。確定要寫的主題和內容之后,就要運用鏈接標志,使行文稱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整體美對于漢藏兩種語言的要求各不一樣。
三、結論
漢藏科技翻譯中的美不是奔涌的文思、華麗的詞藻、跌巖起伏的情節、幽默詼諧的語言、多變的修辭手段,而是準確地使用科技術語,熟練地應用科技句法,縝密合理地鏈接篇章,使科技文體在漢藏翻譯中得以充分體現。科學僅僅有理性精神還不夠,有了想象力的襯托它才能飛得更高、更遠、更具創新力。“雅”在科技翻譯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要把握漢藏科技翻譯的藝術欣賞價值,這就要求翻譯人員培養自己的審美能力。除了堅實的科技專業知識以外,翻譯人員一定要注重自身漢語和文學修養的培養和提高,充分發揮文學之培養創新思維能力這一潛移默化的特殊功能,將漢藏科技翻譯的研究視野和質量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1985年1月在陜西省作家協會和中國小說學會的主辦下,《小說評論》在西安創刊,它是全國唯一的專事小說研究的雜志。隨著刊物的順利發行,《小說評論》周圍很快薈萃了一大批致力于小說批評及文學研究的省內外學者:胡采、閻綱、張韌、繆俊杰、蒙萬夫、吳亮、白燁、肖云儒、陳孝英、曾鎮南、何鎮邦、費秉勛、劉再復、樂黛云、肖云儒、劉建軍、王愚、雷達、何西來、季紅真、蔡葵、刑小利、賀紹俊、周政保、吳秀明、暢廣元、李健民、邰尚賢、李星、徐岱、孫豹隱、管衛中、李運摶、趙俊賢、王仲生、李國平、朱寨、秦兆陽、宋遂良、南帆、李昺、李潔非、周海波、丁帆、仵埂、郜元寶、韓魯華、孟繁華、魯樞元、溫儒敏、王彬彬、孫紹振等等,他們及時評述當代小說創作、發表小說理論研究成果,很快《小說評論》雜志成為陜西小說批評研究的重要陣地。90年代,陜西文學的批評隊伍由兩部分人員構成,一是活躍在80年代文壇上的筆耕文學組成員,二是來自學院的一批中青年學者,他們以飽滿的熱情與良好的知識結構為文壇注入新鮮的血液,這批老中青三代批評者依托《小說評論》、《延河》文學月刊,從批評的理論基點、方法、風格等多方面展開多維的探索。陜西文學批評格局性的變動在90年代。長篇小說《白鹿原》、《廢都》的面世,在當代陜西文學史上是界碑性的事件。實、賈平凹等作家對傳統經典現實主義文學創作手法的超越,引發了文學批評界對傳統批評模式的深層反思與話語策反。90年代文學批評陣地《小說評論》的成長以及陜西文學批評隊伍的壯大,表明文學批評多元化發展條件已經具備。
在90年代以來的文學批評結構中,除了傳統的社會歷史學批評外,還有深受社會歷史批評學影響又獨具理論視角和批評方法的其他批評模式,如印象主義批評、心理分析批評、歷史美學批評、地域文學批評、神話原型批評、文化詩學批評等,形成了陜西文學批評多種模式并存、風格紛呈的局面。這種多元化的文學批評模式,根本改變了陜西文學批評單調的文學地圖,文學批評逐漸走向多維發展的空間。印象主義批評模式最初來自法國,批評者重視對批評對象的主觀感受以及由此生發的對作品意旨的理解和發揮。筆耕文學研究組不少人駕輕就熟印象主義批評模式,他們的文章標題就以“有感”、“印象”、“漫談”命名,行文不斷出現“感到”、“似乎”、“恐怕”、“使你”等字眼,如肖云儒的《賀抒玉小說印象》、王愚的《賈平凹創作漫談》。文本中批評者的閱讀感受與印象隨處可見,王愚這樣評價賈平凹:“讀賈平凹的作品,會使你情不自禁地去這叢山環繞、流水淙淙的山區,熱愛山區生活中正在成長中的新一代,而這種熱愛常常會激發你對我們整個生活、整個人民的深摯而又親切的感情,這也就是賈平凹的貢獻。”[4]王愚將個人的感受和情感澆注于批評對象,其批評散發出生命的激情和才情。筆耕文學研究組成員經歷了當代革命史上的曲折動蕩,對歷史與革命、文藝與人生有著獨特的體悟,這使得他們的見解富有深度、直抵事物本源。
心理分析批評隨著現代心理學的發展而形成的文學批評模式,它在當代中國文學批評中能被廣泛運用,在于東方文化重直覺、重體驗、重靈性的精神活動與西方心理分析因素的契合。1993年暢廣元等著的《神秘黑箱的窺視》是心理分析批評模式的重要成果,該書以賈平凹、路遙、實、鄒志安、李天芳五作家為研究對象探微創作的神秘黑箱,論文有:吳進的《賈平凹創作心態探析》、費秉勛的《生命審美化———對賈平凹人格氣質的分析》、李繼凱的《矛盾交叉:路遙文化心理的復雜構成》、肖云儒的《路遙的意識世界》、李凌澤的《鄉土之愛與現實憂患的變奏———實小說創作論》、孫豹隱的《謀理性與感性的統一》、陳瑞琳的《野火?荒原———對鄒志安創造的“愛情世界”的思考》、陳孝英的《鄒志安,一個又不安分的靈魂———與鄒志安陳瑞琳對話》、屈雅君的《回首向來蕭瑟處———李天芳論》、李星的《道德、理性、文化和人》。另外,趙學勇的《鄉下人的文化意識和審美追求———沈從文與賈平凹創作心理比較》、韓魯華的《賈平凹、路遙創作心態比較》、暢廣元的《〈白鹿原〉與社會審美心理》、李繼凱、李春燕的《新時期30年西安小說作家創作心態管窺》等論文也是心理分析的收獲;專著有費斌勛的《賈平凹論》、李繼凱的《新文學的心理分析》和閻慶生的《魯迅創作心理論》;屈雅君、李繼凱編的理論研究專著《新時期文學批評模式研究》是90年代陜西文學批評重要的理論收獲,此書系統分析了影響新時期文學的八類批評模式,開篇首章對心理批評進行研究,對陜西及全國的文學批評理論與實踐具有一定的意義。
美學歷史批評②作為文學批評方法,要求將美學方法和歷史方法結合起來,在藝術與歷史分析的相互滲透中剖析文學作品。“美學和歷史的觀點”是文藝理論的文學價值標準和批評原則。當代陜西文學批評基本上是在美學歷史批評的方法體系中進行,50、60年代強調文學與社會、時代環境的關系,80年代兼及文學與美學的關系,90年代美學歷史批評將社會學、文化學、心理學、哲學、人類學諸多學科的新成果融入其批評體系中,實現美學與歷史的雙向滲透,使研究水平達到新高度。這方面王仲生的實研究成果喜人:《從與農民共反思走向與民族共反思———評實80年代后期創作》、《白鹿原:民族秘史的叩詢和構筑》、《白嘉軒:文學史空缺的成功填補》、《人與歷史歷史與人———再評實的〈白鹿原〉》。王仲生“歷史的觀點”突破對歷史的靜態認識,關注到歷史糾結處的關聯性,把人與社會、環境、文化焊接一體,置于社會結構演變的流程中。他這樣評述實的歷史觀:“人,人的命運,始終居于白鹿原的中心位置,他們不再是歷史事件中的工具性存在,歷史結論的形象性注釋,他們是活生生的歷史存在和血肉生命。這反映了實歷史意識的現代性。”王仲生在研讀文藝理論的基礎上,有機汲取了新歷史主義理論的成果,承認歷史與人的平等關系和對話原則:“真正的歷史對象,并不是一個純粹的客體,也不是任主觀意識擺布的玩偶,它是自身和他者的統一,是一種關系,一種對話。在這種關系中,同時存在著歷史的真實和歷史理解的真實。”[5]
此外,李星的《在歷史與現實之交———讀實中篇小說〈四妹子〉》、《走向〈白鹿原〉》、李震的《20世紀中國鄉村小說的基本傳統》、周燕芬的《賈平凹與30年中國文學的構成》等文,也是美學歷史批評結出的碩果。神話原型批評是新時期文學批評中出現較晚的批評形式,早在1962年就有一組原型批評文章載于《現代英美資產階級文藝理論文選》,1982年榮格的《心理學與文學》也有譯介,但當時并未引起重視。直到1987年葉舒憲選編的《神話一原型批評》一書由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神話原型批評才激發起人們自覺運用的熱情。其實,葉舒憲1986年在《民間文學論壇》第1期發表《英雄與太陽:〈吉爾伽美什〉史詩的原型結構與象征思維》,引起了學術界的注意。此后推出了運用原型批評的系列成果,專著有《探索非理性的世界》、《英雄與太陽?中國上古史詩的原型重構》、《太陽女神的沉浮———日本文學中的女性原型》(與李繼凱合著)、《詩經的文化闡釋》、《高唐神女與維納斯》等。葉舒憲的研究成果填補了神話原型批評的學術空白,季紅真給以充分肯定,認為原型批評對于人類精神之謎的解密極有意義:葉舒憲把原始思維即非理性的象征思維納入原型批評的理論框架中,揭示集體無意識層面上文學原型的置換變形,拿到一把打開現代人和前人心靈溝通的鑰匙。[6]葉舒憲的批評研究集中在古代文學與外國文學范疇,對陜西文學尚未涉獵,但對整體慢半拍的陜西文學研究而言,陜西神話原型批評由于葉舒憲等陜西師范大學學人③的踐行,在全國文學批評中一時獨領。
文化詩學批評段建軍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將陜西文化詩學批評研究水平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專著《白鹿原的文化闡釋》是這方面的力作。段建軍多年從事文藝美學研究,對西方哲學美學爛熟于心,薩特、尼采、海德格爾、杜夫海納、福柯、巴赫金的思想影響著其學術的建構。在中國傳統美學思想與西方文論的交匯中,他提煉出“肉身化存在”的文化命題:“長期受封建主義和理性主義壓抑貶損的人類肉身是一種非常高貴的存在。它通過自己獨特的肉身化思維,把整個世界人化。于是,世界具有了人的形體結構、情感愿望、生命追求。這個人化的世界實際是人肉身的詩意創造物。”[7]段建軍在文本研讀的基礎上,將“肉身化存在”文化命題貫穿于陜西小說鄉土經驗的文化闡釋中,并生成一套話語體系和審美理想。段建軍文評的風格質樸、自然,沒有西方文論的艱澀生硬,字里行間流淌著詩意、散發著智性,充滿文學批評的創造性。王剛曾這樣評述段建軍的文學批評:“既遵循和重構了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審美趣味和倫理價值,又融匯應用了西方文論的方法論工具,生成了自身親和、樸拙、兼具形象性和學理性的批評話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