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7 15:07:0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藝術發展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理論著作如雨后春筍般成書于世,他們不僅對當世的音樂有著深刻的理解和見解,并且這些理念對后世的音樂發展同樣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詩經》,中國文學與藝術完美結合的典范。它是我國最早的詩歌集,由孔子撰寫于春秋、戰國時期,被稱為儒家經典,后于史記中稱為《詩經》。《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類,共存有305首。《詩經》應該算是中國最早有記載以來,將文學與音樂密切結合的最好的典范,雖然我們現在已經無法找到存譜,但從《墨子•公孟篇》中所說的“儒者誦詩三百,弦詩三百,歌詩三百,舞詩三百”中不難發現《詩經》是融誦、奏、歌、舞于一身的文學,它與音樂、舞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但在歷史發展中,曲調逐漸消失,我們現在只能看到單純的詩歌形式,而非原本的樂舞形式。但從不同的歷史記載中,我們不難發現《詩經》抒發了人性最純真的情感和生命的體驗,它將詩詞與音樂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對后世的文學及音樂藝術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二)楚辭,是一種形成于戰國時期的歌曲體裁形式,是利用楚國的民歌曲調的音樂體裁填寫專業創作的詩詞。這種體裁形式最早由屈原的離騷體開始,在歷史上也被稱為“楚聲”或“南音”等。它具有鮮明的音樂風格,采用地方方言進行創作,是中國早期藝術歌曲。在“楚辭”中我們還可以看到戰國時期的歌唱技巧有著很大的區別,難易程度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從《宋玉對楚王問》中就可以看出:“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從這段話中,我們不難發現戰國時期的楚國的音樂表演藝術已經到了一個非常高的專業水平,并且對各種不同歌唱程度也有著很明確的認定,突出了當時的藝術歌曲有很高的藝術性,這也意味著中國古代藝術歌曲達到了一個里程碑的高度。
二、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藝術歌曲的發展情況
秦朝的建立結束了多年的諸侯割據的局面,雖然只有短短的15年歷史,但它卻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封建制國家,在之后又經歷了漢朝、魏、晉及南北朝時期,我國漢族文化發展經歷了一個燦爛的時代。
(一)建立首個國家音樂機構——“樂府”。“樂府”是第一個以國家制度參與音樂發展的機構,它主要的作用是收集民間音樂,創作和改編音樂曲調,組織各種場合的樂舞蹈表演等等一系列的國家性音樂文化,大大促進了音樂體裁和形式的多樣化及豐富性。在《漢書•藝文志》中就曾記載:“以李延年為協律都尉、司馬相如等數十人造詩賦,略論律呂,以合八音之調,作為《十九章之歌》。”在這一時期中,漢代經驗的繁榮與政治對樂舞的重視,促進了音樂的發展,這也使這一時期的音樂發展在中國古代音樂發展史上占有很重的份量。
(二)相和歌與相和大曲。“相和歌”是一種對漢代北方流行的民間歌曲的總稱,這包括了原始的民間歌曲以及后來在此基礎上加工和改編的藝術歌曲。“相和歌”的演出形式包括了無伴奏的歌唱形式,也被稱為“徒歌”,后來慢慢又發展了一種有伴唱但無伴奏的演唱形式,被稱為“但歌”,最后又發展了一種有伴唱以及各種伴奏樂器進行演唱的形式,被稱為“相和歌”,我們從這種發展中也可以看出“相和歌”的發展過程,以及漢代北方藝術歌曲的發展過程。“‘相和歌’主要在官宦巨賈及宮廷宴飲、朝會、娛樂等場合演唱,加上本身歌曲的藝術性,所以說‘相和歌’不再是一般的民歌,而是指已由民歌提高為藝術性較高的藝術歌曲。”“相和歌”發展到最高形式就形成了“相和大曲”,它是由當時的專業文學家與音樂家根據收集到的民歌進行加工和改編形成的一種新的音樂形式。“相和大曲”包括三大部分,分別為“艷”、“趨”、“亂”,它是由聲樂、器樂以及舞蹈等藝術形式來表達感情的一種綜合性藝術結合體。
三、隋、唐時期我國藝術歌曲的發展情況
隋、唐時期建立了繼秦、漢之后又一個音樂機構——“教坊”機構,它的成立推動了文化融合的進程,也促進了音樂的發展,為中國古代藝術歌曲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以及文化基礎,使這一時期的藝術歌曲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在隋、唐時期,一些具有較高水平的民歌經過樂師的加工和改編,再配以新的詞曲,就形成了一種新的音樂形式,這就是“曲子”。這種形式,已經是具有很高水平的藝術歌曲的形式了,它由前代的“相和大曲”、“清商樂”等音樂形式繼承、變化而成。它的形式、內容以及體裁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具有節奏活潑、內容豐富、形式自由等音樂特點,這也為后來的“曲牌”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另外,在隋、唐時期國家最高的音樂機構是“太常寺”,它主要的作用是掌管雅樂以及包括散樂和百戲之類的俗樂等,到了唐代,這一部門大大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成立了“大樂署”和“鼓吹署”兩個單獨的音樂部門,這對于俗樂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四、宋、元、明、清時期我國藝術歌曲的發展情況
宋、元、明、清時期是我國藝術歌曲空前發展的時期,也是我國政治上最動蕩的時期,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的增長,民族融合也大大地加強,藝術歌曲的形式、題材、曲調更是得到了豐富,歌唱的技巧也有了顯著的提高。
(一)詞調,是宋代最主要的詩歌形式,也是在宋詞的新形式下形成的新的藝術歌曲。它主要表現了平民階層的藝術表演與交流,節奏多樣,近似于口語化的藝術,詞句多為根據聲調創作的歌詞,可以說“詞調”是文人墨客最自由的藝術表現形式,也是最能展現他們情感的藝術形式。
(二)散曲,形成于元代,由元代的文人根據曲調填寫的曲子所形成。它與宋代的“詞調”的區別就在于它有著更為新穎的音樂風格和語言特點,這也是由于政權和民族更改所形成的音樂形式。“散曲”的表演形式一般為清唱,但也有時會用一些樂器來作伴奏,使“散曲”的形式更為多樣,曲調生動。
(三)小曲,又稱為“俗曲”,是明、清時期主要的藝術歌曲表演形式。它是在民間音樂曲調基礎上經過了加工和改編而形成的歌曲形式。雖然“小曲”為小,但它的曲式結構卻是多樣的,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的曲式結構:1.一曲變體。2.一曲前后分開運用。3.一曲重疊運用。4.多曲成套運用。5.說白的運用。雖然小曲經過了很長時間的發展和變化,但由于中國在明、清時期的政治、經濟逐漸落后,音樂的發展也漸漸變得緩慢起來,音樂的內容也變得復雜起來。
關鍵詞設計藝術工業設計社會文化
中圖分類號FB47文獻標識碼A
“設計不是一種職業,它是一種態度和觀念,一種規劃(計劃)的態度觀點。”——莫合力納吉(LaszloMoholy-Nagy)。“設計是包含規劃的行動,為了控制它的結果,它是很難的智力工作并要求謹慎的關鍵的決策。它不重視把外形擺在最優先地位,而是把與之有關的各方面后果結合起來考慮,包括考慮經濟、社會、文化效果。”——利特(德國烏爾姆造型學院)。設計從根本意義上講是社會和文化思想的反映,因此設計藝術從某種角度上說,是一種對社會的理想。討論設計藝術的發展趨勢,先要看看人們對社會的理想模式,或要求、或幻象、或期望、或責任等。
隨著時代的變遷,設計的觀念也在不斷變化。21世紀的科學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得設計的觀念不斷地發展,探索未知,為后工業社會尋找新的造型語言和藝術理念,就是說設計已經不再只是用自己的方法去研究世界,更重要的是設計研究科學的雙重性的調和,即科技給人和人生存方式的影響及科技給社會帶來的污染和危急。設計的觀念決定了設計藝術發展方向,本文即從以下角度探討了設計藝術在未來的發展態勢。
1設計藝術的發展必須適應科技的變革
人類的價值和思維方法的改變都是漫長的,但是一個國家的社會經濟狀況的發展思路與政策必然會極大地影響其發展。控制人口的增長和保護生態環境已成為我國必須堅持的基本國策。丹麥的設計師福林特(NielsPeterFlint)的設計觀念能給予我們許多啟示,他懷疑西方的物質享樂和消費注意價值觀,主張從工業文明的物質享樂轉變為非物質的過程,強調服務和無處不在的信息交換,他甚至向往東方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現在他正專心于“衍續”(sustainable)產品和建筑的觀念設計研究,并開設了一家以自己的名字(flint)命名的商店,專門出售“衍續”產品。
可以看出,工業設計的關鍵問題之一就是處理好設計觀念與社會經濟的關系,因此,設計與社會經濟形成互動的關系是設計藝術發展的大趨勢。
從社會經濟的角度講,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實質。英國的工業化開始發生于18世紀,西歐、北美的工業化都始于19世紀,到本世紀中葉進入成熟的高度工業化階段;而其他一些地區,工業化的進程大都始于20世紀;對于廣大發展中的國家來說,則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因此工業化是一個世界化的進程,而且至今這個進程還遠沒有達到終點。工業化帶來的是工業文化和工業文明,其本質是追求物質化。西方在達到高度工業化的過程中,一方面生活達到了一個新水平,另一方面也目睹了工業化帶來的一切負作用。西方的許多學者提出,從工業化的物質文明向非物質文明轉變的關鍵因素是信息技術。21世紀的設計觀念是,從有形的設計向無形的設計轉變;從物質的設計向非物質的設計轉變;從產品的設計向服務的設計轉變;從實物產品的設計向虛擬產品的設計轉變。
人類社會發展是呈現螺旋式的上升,后現代主義提出的科技與藝術的融合這一問題將在信息時代的設計中得以解答。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與信息產業在經濟生活中占的比重日益增大,從事具體的工業生產的人數在逐步減少,而從事信息業和服務業的人數在迅速增加。人們的需求重點從物質領域向精神領域轉移。我們的社會從過去的“硬件社會”向今天的“軟件社會”轉化,人類已步入了知識經濟的時代。
新的技術又一次徹底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和思維方式,工業時代生產規模的龐大、集中、標準化向后工業時代的小型、靈活、多樣化發展。產品的個性化和文化特色成為生產的重點設計的含義發生了質的變化,兩種文化之間的對立走向融合,使得傳統的功能主義的設計思想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在產品設計中,產品的形式與功能已沒有必然的聯系。
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單純的科技主義文化已不能滿足人類的精神文化需求。設計已變成了一種融合科技與藝術的綜合學科。新的設計形態已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設計的產品也成了一種時時變化著的東西,通過這種產品設計師與顧客進行互動式的交流。例如多媒體設計、虛擬空間的設計和網頁設計,它們的傳統形式已不復存在,紙張、油墨、裝訂線已變成了各種電子線路,更為重要的是它們已不像一份報紙、一本書那樣擺在我們面前紋絲不動,而是在屏幕上閃爍著各種光芒,變換著各種造型,每當你按下一個按鈕,將會出現一幅新的場景與新的文字,它們將按照你的要求,提供給你不同的功能:查尋資料、瀏覽網站、了解產品、發送文件。在這里,任何一成不變的思維方式和衡量標準都顯得毫無意義,設計師同時也是藝術家,它將充滿感性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為人類創造一個更加合理的生存空間,在更高層次上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2設計藝術的發展必須符合社會文化背景
設計離不開龐大的哲學思想,離不開悠遠的民族傳統,因為那是孕育它的土壤。儒、釋、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要素。每一個中國人所受的教育均以這三種為基礎。倘若對這些基本思想缺乏深入了解,但卻試圖透過設計來傳遞這種思想概念,結果就會如同水中撈月一般。
在人與自然的關系這一概念上,東西方的哲學體系有基本的差異。在西方而言,特別是自文藝復興時期起,人類已被視為大自然的主宰,甚至可以控制大自然,因而導致后來興起的工業革命,以及各種卓越的科技發明。可是,在東方來說,人類往往視為大自然的一部分,并且不斷努力尋求與大自然的協調。我們這個以西方為主導,競爭激烈的消費社會,往往欠缺安穩;而東方哲學體系所灌輸的和平安靜思想正好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例如在中國的傳統藝術中,空間構成的意識、生命力的節奏與韻律、線面的有機結合,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這種種充滿活力的造型,體現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想境界,而它們恰恰是承載東方文明的載體。這些造型不是單純的再現已知事物,也不是純粹的主觀的幻想,而是以科學思維所不能替代的直觀感受在未知的人類的精神世界和外部世界中的探險。它記載了我們的祖先在漫長的歲月里為了生存的勇敢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深刻的審美觀和哲學觀,因而這些造型是富有生命力的、是永恒的,是整個人類的精神財富。
先進世界資訊發達,社會及文化發展漸成一體化。當代設計藝術的發展趨勢必然立足于本土文化和思想基礎,將精髓融匯于現代思潮中,豐富我們的生活,成為一個多極化的現代國際文化體系。
伴隨著西方工業文明的思維方式和審美體制的逐步瓦解,經濟發展的中心從西方向東方轉移,已有學者預言21世紀將是亞洲的世紀,以儒家文化為基礎的東方文化價值觀重新煥發了新的生機,把握住歷史的契機,站在新的高度對中國傳統哲學觀、美學觀的再認識是中國設計走向世界的道路。
設計是文化的設計,而不僅僅是流行的色彩與塊面的羅列與拼湊。對西方現代設計思想的借鑒是在傳統審美基礎之上進行的。在設計實踐中對中國傳統繪畫中的構圖原理和平面化特征以及畫面中各元素之間力的平衡的研究是發展中國設計重要內容之一。在傳統繪畫的構成中講究“經營位置”,也就是說在平面化的效果中注重各部分的和諧與完整,各種元素之間力的關系力求達到平衡,即各種元素的力度包容在整幅畫面中,“內容即使繁雜,也統一于意境”。同時,對傳統構圖中的“立與破”的辯證關系和傳統筆墨效果的吸收與借鑒也是重要的課題。
3設計在未來的挑戰之一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
從長遠角度看,最好的生態產品將會成功并控制市場。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多的問題困擾著我們。自然資源迅速減少,環境污染公害增加,這些不穩定因素導致西方工業經濟衰退。保存資源、保護環境和生態要求成為迫切要解決的問題,例如探索新方法解決垃圾處理,以減少污染,節約原料;改善產品結構,使其可修理;使用無廢料的太陽能;節約用水設計等。
格魯斯(JochenGros)于1975年提出“有意義的功能”理論,設法跳出自然科學思想的目的理性,傾向于人文科學思想方法,尤其是知覺心理學,它在德國首先提出再生循環處理設計思想,這種設計思想即生態設計。
在工業文明的發展過程中,人類中心主義的過度擴張造成了嚴重的環境問題,這促使人們重新思考人類社會的發展模式。在探索的過程中人們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思想,認為當代的發展不應該損害后代的發展權利和機會。目前,追求人類文明的可持續發展已經在全球獲得廣泛的共識,許多國家都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制定了體現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發展計劃,《中國二十一世紀議程》就是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思想的集中體現。與農業和工業經濟相比,知識經濟是以科技和信息作為經濟發展的原材料,是建立在人類智力或智能充分發掘與利用基礎之上的,不會對自然資源采取掠奪式的開采和應用,進而產生對人類生存環境的破壞,相反,它要利用科技手段去保護和改造自然環境以維護生態平衡,追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使自然環境更有利于增進人類的健康發展,從而使現代人類社會進入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變革是持續不斷的,設計也是在不斷變化的。我們要探討設計藝術的發展趨勢,必須明白設計是一個邊緣學科這一本質,在人類科學與文化都在進步與革新的時代,對于作為藝術與科學、物質與精神、人與環境和諧之紐帶的設計藝術,變是永遠不變的原則。
參考文獻
1V.C奧爾德里奇.藝術哲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關鍵詞:現代社會藝術設計慰藉功能
就藝術設計這一創造性的活動而非名稱來說,它是伴隨著人類物質生產活動和器物文化的出現而出現的。它實際上就是“人類為生存而進行的造物活動,是人為實現實用功能價值和審美價值的物化勞動形態。這種造物具有一定的審美屬性和精神價值,因而是一種藝術質的造物。”⑴所以,雖然藝術設計在20世紀以前沒有能成為一門系統的學科,沒能作為一種特殊的職業出現,但是其上述的一些特點卻能在歷史發展的各個階段被體現和發揮得淋漓盡致。按照以往的社會發展來看,人們擁有關于衣、食、住、行、樂的各種造物所包含的形式及功能基本能達到相互統一。然而,隨著社會化大生產地到來,隨著科技進步引發的又一次工業革命地出現,藝術設計所應囊括的各種價值及功能或多或少地產生了某些偏差和遺漏。至少就現階段而言,藝術設計所要體現的慰藉功能沒有完全得以實現。這是始料未及的。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到現在,人類社會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新階段,物質領域和精神領域的各類產品都得到極大地豐富,而作為弱小個體的“人”由于被分布在一個節奏飛快、人造物充斥周圍的環境中,其心理及生理則難免會出現種種不適。這時,屬于上層建筑文化領域的藝術設計應該分擔起緩減這一壓力的重責。而本文試圖將現代社會發展的影響與藝術設計相聯系,談點有關藝術設計的慰藉功能。
一
丹納很早就在《藝術哲學》一書中闡述過藝術作品須臾不可與環境分離這一觀點。同樣的道理,在談及藝術設計的慰藉功能之前,我們應該先分析藝術設計正處在一個怎樣的環境中以及這種環境對藝術設計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畢竟,藝術設計是屬于上層建筑范疇的,它應該對社會生活作出反映,同時還要反作用于社會。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人類社會步入了一個科學技術跳躍發展的時期。所謂“跳躍發展”是因為當今人類進步呈現出連鎖式的階段性飛躍。由于人們在有限的生命中不可能始終獲取直接經驗,只能借助于紛繁復雜的各類知識、信息及技術等間接經驗,才能進行再加工再創造。所以,當一件新的造物出現以后,以該造物為基礎的其他產品會應運而生,從而使這個世界以比以往快幾十甚至幾百倍的速度迅猛發展。人們最熟悉的例子便是建立在大科學和大科技基礎之上的計算機的發明及應用。它標志了又一輪科技革命地到來,并始終以其獨特地生產方式不斷地為現代社會注入發展的活力。而設計的本質是“為人造物的藝術”⑵,它在這種“跳躍發展”中更能體現自己的優越性,不僅可以借助科技成果豐富自己的素材及制作手段,而且還反作用于科技,為其提供具有藝術特征的產品。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科學和技術對生產方式的改變在推動社會進步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日益與藝術設計相聯系,與其共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同時,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的研制開發及應用為藝術在形式及內容的多樣性上提供了可能因素。“僅以現代家具為例,就有單元系統家具、塑膠吹氣家具、紙板家具、聚脂家具和超高堆積家具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⑶此外,科學技術對思維方式的改變產生了新的設計理念及思維,使藝術設計呈現多元趨勢。特別是后工業時代的波普藝術、歐普藝術、幻覺藝術、偶發藝術等等都對現代生活觀念及設計觀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正因為如此,藝術設計在這個時代更能體現風格化創作傾向,同時其系統化和專業化的程度也伴隨著科技進步而更為加深。
二
但是,科學技術一直被譽為一把“雙刃劍”,它既造福了人類,變革了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開辟了廣闊的前景,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全球性問題、社會問題、心理問題……布熱津斯基說過:“世界正在形成一個‘技術電子’的社會:一個在文化、心理、社會和經濟多方面都按照技術和電子學,特別是計算機和通訊來塑造的社會。”⑷所以,如果科技的負面影響波及到整個社會的時候,其產生的破壞力是相當驚人的。一直困擾人類的能源短缺、資源枯竭、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人口膨脹、糧食匱乏等問題就是最好的證明。
藝術設計在這種環境中所受到的影響也是有目共睹的。就現狀而言,很多藝術設計作品給人的印象多是局促、不安、焦躁、機器味過重、多種類設計間缺乏必要的聯系和溝通。尤其是電腦藝術興起以來,人們更加依賴計算機這種工具,想方設法擺脫傳統思維方式和傳統手工工藝的設計,制作。盡管在一定時期內計算機與網絡藝術創造出了巨大的價值,開拓了多種新的設計領域,但是機器痕跡過于明顯的問題一直是電腦與網絡藝術揮之不去的陰影。
與藝術設計領域一樣,其他藝術創造領域也在不同程度上被這個尖銳的問題困擾著。就拿音樂創作來說,計算機技術賦予其自身主題和風格以過分的焦灼和狂亂。使人與人之間好像產生了機器零件相互摩擦碰撞的特殊感受。例如,西方社會在80~90年代的時候,出現了一種電子舞曲--Techno,它的誕生使一種動作狂亂、奔放不羈的新舞蹈“銳舞”(Rave)變成人們發泄焦慮不安的渠道。“Techno音樂、晝夜狂舞的Rave舞蹈以及舞場上廣泛使用的,給人帶來的,是被一些英國作家稱為‘集體腦休克’和‘借助化學手段對黑夜無感知’。”⑸但是,無論在哪種形式下的藝術創造領域,這種發泄終歸不是一種健康的方式,它那種特有的畸形的性格可能會最終沒落社會文化藝術。人類自身已在這個社會下承受了太多的壓力,社會進步的步伐邁得越大,走得越快,人們內心的局促、不安、恐慌及壓抑的感覺就越強烈。如果再對其精神世界給予缺乏人情味的沖擊和刺激的話,人類心理和生理狀態必然會相應地產生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變化。
雖然,20世紀人類社會的經濟基礎在科技的影響下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變革,但是文化上層建筑的反作用卻表現為時不時地利用可能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甚至落后的意識形態阻礙著經濟基礎的長遠發展。因此,縮小到藝術設計領域中看,人們正需要一種全新的觀念來尋求一種解放自己心靈使身心壓力得以緩減的有效手段,只有這樣,才能將健康的思維方式投入到正常的物質生產實踐中去。這時,設計藝術慰藉功能就應該被立即提上議事日程。
三
就字面理解,慰藉有撫慰,安慰的含義。功能則是指事物應發揮的作用。但是,要想在較深層面上去了解其含義,先從藝術設計的目的性方面著手分析則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
藝術設計發展到今天,大概不會有很多人否認其明確的目的性。“不過,這種目的有雙重本質:既是具體功利的,又是社會的”。⑹根據設計的本質可以推導出藝術設計是一種按照美的規律為人造物的活動,是一種具有藝術質的造物行為。因此,它所具有的社會目的性是通過作為“人類與世界調解的工具”⑺這一面貌展現的,它具有多種的復合價值。既然是調解工具,藝術設計在滿足功利目的的同時應更多地關注如何實現社會價值。換句話說,藝術設計不僅是通過造物和實現物品的實用性來服務于人類群體,還必須給人以審美的享受,在某種程度上表達一類人的情感,并非只就是設計者實現自我價值的唯一途徑。藝術設計的慰藉功能則是體現社會價值的一種載體,肩負起就設計領域來說應該具有的撫慰、安慰作用。一方面,人們在享受藝術設計成果時凈化解放了心靈;減輕了身心壓力;撫慰了焦躁的情緒;舒緩了疲憊的感、知覺。另一方面,藝術設計為達到這一目的(內容)而采用了適應人類心理及生理的功能外在手段(形式)。因此,慰藉功能實際上是內容與形式在為達到統一過程中而努力具備的一種合目的性的理性因素,它的任務是在快節奏的社會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各環節中調節人際關系,引導豎立較為正確的生活消費觀念,舒展和升華人類靈魂,使人們在體驗物質生產發展成果的同時更加重視精神文化領域的同步發展,逐漸達到人類全面發展,從而既體現人的自我價值,又服務于社會,改善社會發展所具備的綜合素質。
藝術設計的目的性決定著其功能性,但這些目的歸根結底還源于人類的需求。人的需求是多層次的,既有物質的又有精神的,所以功能的概念也應該是多層次的。設計者的職責便是將人們朦朧的需求轉化為具體的產品功能目標。在當今時展中,人類物質需求雖然復雜并且繁多,但對這種要求的功能性滿足相對容易實現,且較直觀,甚至具有可視性,易于衡量。然而那種在局促焦躁環境中不斷增長的精神需求卻不是很直觀的,可具體操作的。滿足這種需求就要以一種包含在設計作品中的氣質或魅力為載體的慰藉功能來實現。誠如李澤厚先生曾經說過:“……吃、穿、用等物質需要都有一定限度,比較起來容易滿足。但精神的追求卻不是這樣,它常常是無限的,不好解決,難以滿足。”⑻所以,藝術設計才必須在造物的同時考慮到其產品的精神含量。當藝術設計所體現的精神氣質或魅力在目標市場的精神追求中尋求到共鳴時,藝術設計的慰藉功能就得到了實現。這其實遵循了格式塔心理學派所提出的“異質同構”原則。也就是說,當藝術設計作品在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各環節中所定位的目標群體的心理感受能在該或該類藝術設計作品中得到肯定的釋放的時候,或者說,藝術設計作品使目標群體在心理和情感上獲得一種最簡單,最規范和最對稱結構的時候,藝術設計才慰藉了目標市場,從而使其在精神上感到滿足。說到底,這是一種心理平衡。人類由于前述的各種原因,在現代社會發展中或多或少失去了一種內心的平衡機制,而藝術設計則可借助多種手段來平衡人們的內心機制,使其在精神上感到舒適。如果從這個角度上講,藝術設計慰藉功能還是從屬于功能實用性的,是其實用功能在精神方面的體現,即因為它可以滿足人類精神需求,所以應該是有用的。
不過,藝術設計的這種慰藉功能最終還必須通過物質手段表現出來。這里就涉及到表現方式的多元化。正如李澤厚先生認為的那樣:“真理是一個由許多方面構成的整體。因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徑、不同的問題、不同的要求去接近它……”⑼從這層意義上說,慰藉功能的形式可以是多樣的,這也進一步豐滿了藝術設計作品,從多種角度改善其質量提高數量,滿足人們精神和物質的需求。此外,馬斯洛曾經把人的基本需求分為五種:生理的,安全的,愛的,尊重的和自我實現的需求。設計的慰藉功能則可通過各種物質手段,根據這五種需求由淺入深地逐一實現,體現不同階段功能目標。而在這層意義上,慰藉的對象不同,被要求的內容不同,最終導致其表現方式的不同,這也從某種意義上規定了慰藉功能的多樣形式。
然而,強調多樣性不等于孤立統一性。在保證表達方式由多種語匯構成的同時,還應該將設計作品的品格統一到對目標人群進行心靈安慰及教化這一主旨上來。任何設計都不能以犧牲這一原則為代價來獲得諂媚于多樣性的途徑。如果舍本逐末,脫離其慰藉功能宗旨抽象地談論多樣性,那么結果只能使設計作品得不到共鳴,實現不了其社會價值,而僅僅成為設計者孤芳自賞的個性表現品。
綜上所述,藝術設計在現代社會中應該找到合理解決科技發展與文化心理之間矛盾的方法,實現自己多種價值結構,服務社會。然而,目前藝術設計的慰藉功能還未能得以充分體現,這不能不說是藝術設計要發展所面臨的困境之一。因為,為了實現慰藉功能就必須先了解社會問題,研究造型心理、色彩心理、人體工學等等各類復雜學科。只有從這些方面入手才有可能在一般意義上體現藝術設計對目標市場的撫慰效用。如果要更深地把握慰藉功能的實質的話,還應該研究歷史、哲學、民族民俗學等等。這些學科從某種意義上更能讓人們在作品中得到共鳴,但這不是一蹴而就的簡單性研究活動,而是幾代人共同努力,不斷摸索的長期過程。所以,藝術設計的慰藉功能所牽涉的問題是很廣泛的,它不是單靠一兩句話就能完全解釋清楚的。但是有一條原則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藝術設計的慰藉功能應該注重“以人為本”,而此處說的“人”并非指單個的人,而是整個人類群體。只有堅持這一理念,藝術設計在現代社會發展中就能起到調解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作用,在社會實踐中創造更大的價值,從真正意義上體現“天人合一”的思想。
-----------------------------
參考文獻:
⑴李硯祖.工藝美術概論[M],13頁.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9.
⑵諸葛鎧.圖案設計原理[M],65頁.江蘇美術出版社,1998.
⑶張夫也.外國工藝美術史[M],535頁.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
⑷金元浦,王軍,邢建昌.美學與藝術鑒賞[M],505頁.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⑸金元浦,王軍,邢建昌.美學與藝術鑒賞[M],520頁.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⑹凌繼堯,徐恒醇.藝術設計學[M],35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⑺〔美〕約翰•拉塞爾.現代藝術的意義[M],400頁.江蘇美術出版社,1996.
⑻李澤厚.美學四講[M],46頁.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
⑼李澤厚.美學四講[M],20頁.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
TheDevelopmentoftheModernSocietyandtheSolacefulFunctioninDesignArt
HANChao
(ArtDept.,SuzhouUniv.,Suzhou232001,China)
關鍵詞:當代鋼琴藝術印象主義表現主義
在西方鋼琴音樂史上,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代表了巴洛克音樂的精神實質和發展巔峰;即使在巴赫的宗教音樂創作中,依然閃爍著人文主義的理想;貝多芬、舒伯特等人的鋼琴奏鳴曲,昭示出古典主義的美學理想與創作風格,肖邦、舒曼、李斯特等人的鋼琴作品與演奏技術折射出浪漫主義的音樂觀念和燦爛光輝。而現代鋼琴藝術無疑真實地紀錄反映了20世紀為豐富變化的音樂思潮、審美價值取向及其音樂語言特征,而且經常成為某些在當代音樂史冊上占據特殊地位的重要流派宣示其創作主張和技法的先聲。
下面,我們對印象主義、表現主義等各流派中的代表性作曲家及其主要作品作一概覽,以追溯研究現代鋼琴藝術在20世紀音樂中的發展脈絡和主要特點。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印象主義鋼琴藝術的主要內涵和特點。
20世紀初,印象主義大師德彪西以各種手段——包括全音階、半音階和五聲音階的運用,新的和弦結構與和聲音響,由精巧微妙的觸鍵和頻繁變換對比的力度所導致的不同尋常的音色、踏板、音區的精心調節安排,等等,創造出前無古人的全新的鋼琴音樂(音響)。這在他的《版畫集》(1930)、《意象集》I、II(分別作于1905、1907)、《前奏曲集》I、II(作于1910—1913)等作品中得到集中和深刻的體現。如在被認為是最具印象主義特征、最為簡潔精致的兩集24首前奏曲中,借鑒印象主義畫家在藝術創作中為表現物體在短暫瞬間給予人們的感官印象而訴諸于對變幻閃爍的光和色彩的視覺感受方式。德彪西以音色的豐富變化對應光線投射物體時的色彩變幻,以音響力度的強弱表現自然界光線的明暗,以降低音量和減少色度的途徑獲得朦朧的意象和效果,從而用最精煉的形式昭示了最為明確的印象主義音樂美學理想。美國鋼琴家P·佛勞斯·哈芒德在她的《鋼琴藝術三百年》一書中指出,德彪西具有“某種改變音質以創造出恰當的音色氣氛的能力”,他所“涉及的技巧也就是控制力度強弱的技巧”;該書還提出:德彪西所代表的印象主義的最大意義在于對新音響的探索、認識和接受。這實際上已經為我們精辟地概括總結了德彪西為現代鋼琴藝術所做出的杰出貢獻:1.為后繼的作曲家確立了現代音樂的一些基本的新音響原則;2.對力度(實際上也就是對音色)進行嚴密有序的控制調節。對第一點,人們有比較普遍的共同認識,本文不再復述;對后者,則需要進一步加深研究和理解,我們只要瀏覽一下24首前奏曲樂譜上那密密麻麻、井然有序、頻繁變換的力度符號,就會對這個問題有深刻印象——它開啟對音樂表現所有要素進行富于邏輯性的控制的大門,是20世紀一些重要音樂流派(如整體序列主義)創作理念與手法的預示和先聲,其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在以后威伯恩、梅西安、布列茲、施托克豪森等人的創作中得到真實的反映和驗證。
作為鋼琴音樂作曲家可以與德彪西相媲美的拉威爾,創作了許多堪稱印象主義鋼琴作品的典范如《水波嬉戲》(1901)、《鏡子》(1905,它包括:夜間飛蛾、憂郁島、海上孤島、小丑的晨曲、鐘之谷等5首樂曲)、《夜神》(包括:小精、絞刑架、斯卡波等3首樂曲)等。其中《水波嬉戲》被認為是印象主義作曲家所寫的一系列描寫水的作品中的第一首,在音色處理、和聲運用、音區安排等方面走在了德彪西之前。但更值得關注的是,拉威爾在其創作中后期將目光投向巴洛克時期與古典主義前期的一些音樂體裁和形式,音樂語言日趨嚴謹簡潔樸素。在此期間創作的幾部鋼琴作品,如《高貴而感傷的圓舞曲》(1911)、《庫泊蘭的墳墓》(1917)等,均表現出這種傾向。特別是后者,采用了17、18世紀常用的舞曲體裁(共包括前奏曲、賦格曲、弗爾蘭舞曲、利戈頓舞曲、小步舞曲、托卡塔等6首樂曲),具有優美典雅的巴洛克風格氣質,被《西方音樂史》《牛津音樂史》等權威音樂史論著評論為新古典主義——20世紀又一重要音樂流派的發軔之作!其次,我們分析表現主義鋼琴藝術的主要特色。
以勛伯格為代表的表現主義——新維也納樂派所創立的十二音作曲技法是20世紀產生的最為重要、嚴密而完備的創作理論體系之一,它在西方現代音樂創作中發揮的影響與作用幾乎是無與倫比的。而這一理論體系開始恰恰正是通過鋼琴作為媒介得以形成和確立。1923年,勛伯格在《鋼琴作品五首》(0P.23)中,第一次將他花費十余年、經過許多失敗嘗試而最終獲得成功的十二音作曲方法用于創作實踐,寫了第一首十二音作品(它是這部作品的第五首樂曲)。盡管這只是一首小的作品,但是它所代表的意義卻是極其巨大的,正像彼得·斯·漢森在《二十世紀音樂概論》中所言,“它是在悠久的音樂史中向前邁出的最引起人們爭議和震驚的一步”,并將其與人類對外層空間的探索相提并論。此外,勛伯格創作后期的代表作——《鋼琴協奏曲》(0P.42.1942)也由于在織體、結構、節奏以及音色、音區等方面獨具匠心的安排處理,而被列入20世紀鋼琴音樂經典文獻。
一生經歷頗具傳奇色彩的法國當代作曲家奧利維爾·梅西安以極富個性色彩的獨特音樂語言所創作的許多鋼琴作品,是20世紀鋼琴藝術園地的奇葩異蕾,為現代音樂增添了絢麗繽紛的色彩。他基于勛伯格的弟子威伯恩的某些創作思維而作于1949年的鋼琴曲《時值與力度的模式》(它是《四首節奏練習曲》中的第一首),被公認為是對音樂構成的所有因素進行全面控制的第一部作品。它由36個音符組合的三個十二音音高序列、一個24種時值的節奏序列、一個7個等級的力度序列和一個7種出音方式的音色列寫作而成。這首鋼琴曲由作曲家本人在西方現代音樂圣地——德國的達姆施塔特成功演奏之后,立即轟動西方樂壇,吸引了大批的追隨者,開創了20世紀五六十年代具有極其廣泛影響的整體序列主義音樂的先河,影響了整整一代人。梅西安創作后期所寫的一些鋼琴作品,也為現代音樂注入了許多新的氣息。如大型鋼琴套曲《百鳥錄》(1956—1958,《鋼琴藝術三百年》將其推薦為20世紀經典鋼琴作品);為鋼琴與樂隊而作的《鳥的蘇醒》(1953)、《異國的鳥》(1955—1956)等。在這些作品中,梅西安將各種鳥鳴聲作為素材,借鑒心理學中視覺、聽覺相聯系的“通感”原理而把音、色融為一體,并吸收了古希臘、印度節奏,運用獨特的對位手法創造出具有一系列新的鍵盤音色和新的節奏組合節奏擴充的鋼琴音樂。《牛津簡明音樂辭典》稱頌梅西安的音樂是“本世紀最有影響、最有個性的音樂”,確實恰如其分。而他的兩位最出色的學生,德國作曲家施托克豪森與法國作曲家布列茲更將這種竭力追求個性音樂語言的精神發揮到極致。他們創作的一些鋼琴作品——如施托克豪森的《鋼琴曲I、XI》(1952—1956)、雙鋼琴曲《波蘭人》(1969)、為三架鋼琴作的《博覽會》(1969—1970);布列茲的《第二鋼琴奏鳴曲》(1948)、《第三鋼琴奏鳴曲》(1955—1957)、雙鋼琴曲《結構I》(1951—1952)、《結構II》(1956—1961)等均已由于高度的獨創性、探索性與演奏技巧而名垂20世紀現代音樂史冊!
再次,我們來論述爵士音樂、新古典主義鋼琴音樂和其他鋼琴音樂藝術的特點。
《二十世紀音樂概論》曾評論說:“美國對20世紀音樂做出的最大貢獻是在爵士樂和流行音樂方面”。可以說,在鋼琴藝術領域同樣如此。在鋼琴家、作曲家喬治·格什溫無疑在這方面享有獨一無二的特殊地位,他將爵士音樂語言和節奏融合貫通,并使之與自己的旋律天賦有機結合,運用到鋼琴和交響樂的創作中。他的此類作品主要包括:為鋼琴與樂隊作的《藍色狂想曲》(1924)、《4F大調鋼琴協奏曲》(1925)、《第二狂想曲》(1931)、《變奏曲》(1934)等,以及1926年寫的《鋼琴前奏曲三首》。正是由于格什溫和其他美國作曲家此類作品的不斷問世,一種把黑人音樂的原始氣質和現代音樂風格融于一體的、具有美國特色的鋼琴音樂逐步形成并走向世界,極大地豐富了20世紀現代音樂。
以地域文化、自然資源為依托的文化旅游業。當前,在文化軟實力競爭機制下的河北省的文化旅游產業力圖轉變以往的娛樂游玩方式,凸顯本土文化,以不同地域的獨特文化開展旅游項目。河北省文化旅游產業體系基本形成,既有西柏坡、一二九師為代表的紅色文化;又有大境門、避暑山莊、雞鳴驛等為代表的歷史文化;還有以木蘭圍場、中都草原為代表的草原文化;南戴河、北戴河為代表的海洋文化等等傳統文化資源開發項目又有文化旅游新業態,如動漫體驗城、影視創意園、武強音樂小鎮,豐富和完善了文化旅游產業結構。同時在發展的過程中注重“文化”和“創意”相結合,積極借鑒國內外旅游勝地的寶貴經驗,學為我用,實現由單純的娛樂經濟向休閑娛樂、學習體驗、文化感知初步形成了旅游觀光、文化體驗、休閑度假相結合的復合型產品結構,市場日趨完善,效益持續攀升。例如,白石山景區借鑒張家界天門山、丹東鳳凰山成功經驗修建玻璃棧道,在2014年10月國慶期間投入使用期間,據統計,僅僅七天長假白石山一個景區就接待游客15萬人,一個不足百米的驚心動魄體驗就使景區收入達2000多萬元,創社會效益一億多元,這兩項數據都創下了淶源旅游的新高,一個黃金周頂上了過去一年的收入。
一個創意嘗試吸引了大眾的眼球,以此驚心動魄的體驗極大拓展了白石山文化旅游,僅今年農家游新開150家。2014年9月29日,白石山景區所屬地保定淶源縣委、縣政府、河北德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院線電影《白石山下一家人》,以張勝利義務贍養和救助170多位老人的事跡為素材弘揚人間真善美,為白石山文化旅游增添濃墨重彩,提升了白石山文化品牌內涵。
總體來看,雖然目前河北省內還有很多縣域文化藝術產業尚且待字閨中,文化產業發展初具“一縣一業”的雛形,由于市場、資金、管理、人才、政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在政府職能轉換、產業管理、融資渠道、品牌發展、人才培育、市場拓展、相關政策跟進、文化產業法律制度建設等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因這些方面在其他文章中多有論述,在此我們就文化產業發展模式上提出幾點建議:
第一,充分發揮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宏觀調控作用,積極探索縣域間協作的產業發展模式。在對待縣域文化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既要放權,盤活文化產業發展機制,又不要扔權,做好引領和調控工作,避免由于縣域文化企業盲目一擁而上造成資源、人力的浪費甚至是對一些非物質遺產文化產品過度開發導致的不良后果。綜上所述,河北省縣域文化產業有不均衡的現象,一是不同縣域間文化產業發展不均衡。如蔚縣剪紙、曲陽石雕發展、吳橋雜技較為成熟,其他尚在組建成型中。一是同類產業發展地域不均衡,如同是皮影,河間皮影、冀南皮影和唐山皮影發展不同;同是陶瓷工藝,磁州窯和邢窯狀態不一樣。面對這種不均衡現象,河北省相關管理部門一方面做好統籌,積極調動文化產業優勢企業的影響力和滲透力,充分發揮群雁效應,在進一步完善自身產業培育的同時調動相鄰地域的文化經濟意識,改善產業結構。另一方面,充分發揮縣域上級職能部門的統籌能力,對域內資源合理分析,積極探索區域間協作的產業發展模式,做到集中有限的經濟文化資源創造最大的物質、精神財富,避免發生文化項目低級復制、重復建設,加劇資源內耗和域內文化產業的競爭和消解。
第二,立足本土文化資源優勢,學習借鑒和創新思維相結合積極探索自身發展模式。縣域文化產業屬于我國未來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陣地,以文化為核心的產業特點為廣大的農村實現致富夢提供了契機。但是另一方面縣域文化產業發展相對著城市文化產業來說面臨著更嚴重的意識落后、資金短缺、人才匱乏、市場狹小、技藝失傳等問題。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文化物質資源走出文化致富之路值得深思。但是有一點,對于縣域文化產業尤為重要就是立足于本土。所謂的立足本土一方面是立足本土文化優勢,鄉土性、民族性、地方性是縣域文化產品走出本土走向世界的精神魅力和價值憑借,充分把握住自身文化產品的獨特性,發揮本土優勢才能日趨劇烈的文化競爭中脫穎而出。另一方面,立足于本土是立足于本土的經濟文化實際情況,我們在學習借鑒先進文化產業經驗、管理模式的同時要立足本土文化產業發展環境實際情況,做到學習借鑒和創新思維相結合,以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勇于進取的創新精神、科學務實的實戰態度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的發展模式開發獨具特色的文化產品,實現
論文關鍵詞:陶瓷藝術,學院派,創新精神,否定傳統
一、學院派陶瓷藝術的概述
學院派陶瓷藝術的產生始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建國瓷”的燒制。以中央美術學院陶瓷藝術家祝大年,高莊等為代表,設計制作了一批即繼承傳統裝飾紋樣,又融入西方雕塑造型觀念的實用型器物。此后形成了一批專業藝術院校,藝術院校陶瓷專業以及陶瓷藝術研究所等,并影響了一批五六十年代的學生,如景德鎮陶瓷學院的周國楨教授以及中央美術學院的韓美林教授等。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期,學院派的發展經歷了與民藝派風格的融合,受西方現代藝術與陶藝的影響,強調創作者的個人感受,不受傳統,地域及創作形式的影響,塑造出了一批具有強烈個人色彩的陶藝作品。
二、當代學院派陶瓷藝術現狀及個例分析
當今的陶瓷藝術,藝術價值相對較高,有代表性的就是景德鎮瓷器,既有繼承傳統的民間工藝大師的作品,又有一批新生代的景德鎮陶瓷學院的學院派青年作品。學院派的代表例如景德鎮陶瓷學院的何炳欽教授,他的早期作品運用了傳統的裝飾元素,將中國吉祥的花卉圖案經過設計組合,通過淺浮雕工藝進行制作,使用素雅柔和的色釉進行裝飾,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又融入了自我的藝術感覺進行創作,個人風格非常明顯;后期作品用色泥鑲嵌創作花卉素材的現代陶藝,將色泥組合成花卉,鑲嵌在泥片造型作品中,保留了創作中泥土的運動狀態,將陶瓷材料美感營造到了極至;近期的創作又加入了青花花卉元素,不僅如此,為了作品的穩定性還花消大量時間研究穩定的釉里紅,使用到個人創作中。何炳欽教授將繼承來的傳統當中的精華元素與自己的藝術感受融合在一起,從花卉樣式到器皿造型再到親自動手鑲嵌現代類創作,始終都在探索和研究,甚至利用高科技成型手段進行創作,在中國陶瓷藝術史上都是無前例的。立足本土的傳統圖案花卉素材在他的思維牽引下走出了傳統與現代的,繼承與創新的“差異化”。湯正庚的青花山水更是獨具一格,由于他長期從事國畫山水的教學與創作研,有著雄厚的國畫功底,其陶瓷作品以中國水墨繪畫為雛形,在繼承傳統國畫中對于筆墨神韻意境追求的同時,加入了自己對于山水畫表現力的理解,從形式上打破傳統。他的早期作品致力于青花瓷表現的探索,畫面敦厚華滋,水色交融,在典雅精致的瓷韻中蘊含著高潔意境,皴法獨具一格,具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在現代多元藝術語境中有一定的獨特性。
在景德鎮這片具有極強包容性的陶瓷藝術孕育地上,同時也存在著一批以繼承傳統為主的民間陶瓷藝術家,他們將優秀的陶瓷制作工藝傳承到了極致,例如陶瓷藝術大師彭竟強,他的花鳥可謂將傳統的粉彩工藝延續到了極致,他對于中國傳統陶瓷藝術有著全新的理解與認識,認為只有先繼承好了優秀的傳統工藝才能既而加入自己的認知進行個性化創作。經過數十年的探索研究,他真正做到了與創造經典作品的古人進行交流與對話,從古代作品中學習精髓和技術。他為了看傅抱石的用筆專門跑到南京去看原作,感受原作與畫冊的區別,從繪畫大家那里吸取養分,再站在他們的肩膀上重新面對古彩工藝。他將西方現代藝術以及時代給予他的影響運用形式表現出來,對于空間的表現強烈的反映出他的個人藝術修養。
三、當代學院派陶瓷藝術的思考
這兩種不同藝術風格的存在,就不免會引起一些矛盾和爭議的產生,學院派認為,大師們再怎么做都做不過古代官窯,而能代表當代中國人審美思維特征的現代陶瓷還是需要學院派陶瓷創作者們去創造。他們站在不同層面上,代表著現代陶瓷藝術發展的趨向,他們的創新精神也會引領將來陶瓷藝術的發展。現如今,他們的這種“創新精神”引起了我們的關注,到底是怎么樣一種思想在引領這種“創新精神”呢?不難看出,由于對傳統陶瓷藝術的這種排斥,導致現今許多年輕的學院派陶瓷創作者所謂的創新走向了盲目跟風的現狀,這股風主要來自日韓和歐美,而完全對我們的傳統工藝視而不見,甚至把繼承傳統看做是可恥的。
藝術需要創新精神,但是創新的理念來源于我們個人的藝術感知力,個人的精神感受,而非流于外在的表現形式。“傳統”有兩種不完全相同的含義,一種是指已經成為歷史的事物,,而另外更深一層的含義是指一種貫穿古今的內在聯系,甚至還包孕在未來。藝術創新中的“反傳統”,對于“傳統”的第一層意義上的否定還是言之有理的,但是換個角度來講,如果將創新與傳統徹底的隔開,徹底地否定傳統,是不可能成立的,除非我們回到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而藝術活動也將返回到原始藝術。這種對于傳統文化的曲解與排斥也是有歷史性原因的,邏輯也很簡單,傳統的藝術既然產生于過往的封建社會,那理所當然帶有落后,封建的影子,因此現在必須否定與棄之。因此由于這種傳統藝術的階級性,使得它的民族性與傳承性也受到了否定。尤其是在西方現代藝術的傳入以后,加上中國藝術市場的大環境追求所謂的標新立異,許多藝術家們迷失了方向,忽視了藝術創作本身的意義,出現了迎合市場,崇洋媚外的現象,陶瓷藝術界亦是如此。
四、當代學院派陶瓷藝術的發展對策
好的陶瓷藝術的創作應該是個人化的,不論表現形式是融合了傳統元素還是現代的表現手法,只要出發點是對于個人精神世界的表達或是對于藝術的一種探究的態度,那都是值得肯定的,不論表現形式是沿襲傳統還是借鑒西方的現代藝術。藝術本就是無界線的,更何況工藝性較強的陶瓷藝術。藝術家之所以偉大,往往就是因為他們的不拘一格,因為他們懂得“取其善者而用之”。對于我們年輕的學院派創作者來說,“善者”即是優秀的傳統工藝。
每一種藝術形式的存在都有它的必然性,縱觀歷史上的藝術潮流變革,學院派陶瓷藝術才算剛剛起步,像初生的太陽,既然有了優秀的領路人,只要重視自己的藝術生命,相信我們的路會走的更遠。
參考文獻
1 朱良志 中國藝術的生命精神.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在社會經濟發展時期,也有藝術文化的繁榮。如英國,是因為在工業革命時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迅速發展而成為現代設計的發祥地。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環境藝術設計的水映了一個時代和市場經濟時代的需要。在我國。改革開放前,由于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是相對落后,缺乏材料、缺乏產品,人們當時對商品的需求僅限于實用功能。但經過改革開放到外面的世界,人們的思想解放和社會經濟有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尤其是近幾年來,人們都不再滿意,可以在食品和服裝的需求,已經從生活,家庭開始尋求一個更高的水平,開始改善的環境藝術設計,在改革開放之初,抑制很久以后快速發展的經濟。由于環境藝術設計的社會需求的增加和環境設計和其他專業人才短缺造成的,許多藝術學院和大學改變了藝術和工藝設計部門。我們可以看到,社會經濟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其質量,極大地影響著環境藝術的發展和設計。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需求的增加,以及人類文明和審美情趣的相應增加,這是藝術設計的更高要求,并提供了強大的物質基礎。同時,經濟發展、科技進步也為藝術提供了更多的更新手段,表現了和拓展了環境藝術的表現空間。
二、環境藝術設計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環境藝術設計發展的源泉在于對實踐美的不斷追求,人類的追求是與生俱來的。而追求美好事物,則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最大動力。俗話說“科學技術是生產力”,正是因為科學技術水平能最有效地促進社會經濟的進步。縱觀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藝術,經濟發展,我們不難發現,技術水平總是在各種形式和藝術形式和現實生活。水平的科學和技術促進實用藝術的進步,應用藝術的進步把直接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不僅可以滿足社會物質生活質量將繼續需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以滿足人們在精神和審美水平和要求。隨著環境藝術的發展和相應的設計將促進科學技術的進步,也使得經濟發展。因此,環境藝術設計技能組合后可以提供不僅是人類社會在環境藝術方面需要獲得審美,還有些程度促進進步人們的生活方式。
三、環境藝術設計必須融于社會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