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7 15:06: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傳媒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文化研究之于傳媒的意義
首先,必須指出,本文中所提到的"文化研究"是從西方文化學術界引進的一種文化學理論,若將它用于轉型時期的中國文化現象分析就必須對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和把握。文化研究出自戰后的英國文學理論界和文化批評界,開始時僅僅局限于狹窄的經典文學研究領域,后來逐步發展演變,廣納百川匯集成流,目前已成為當今北美文化學術界自后現代主義和后殖民主義理論討論之后的又一個熱門話題。這樣導致的一個后果正如英國學者特里·伊格爾頓所指出的,"當今為什么所有的人都在談論文化?因為就此有重要的論題可談。一切都變得與文化有關……它也像經濟主義、生物主義、實在主義或任何別的什么’主義’那樣,本身就有還原性,于是針對這些主義,便出現了一種頗為令人驚慌失措的過度反應。"①但是與傳統的文化研究不同的是,本文所討論的"文化研究"(CulturalStudies)指的是當代非精英文化,其定位并非傳統意義上的經典文化,而是大眾文化、甚至包括以影視和廣告業等消費文化為主體的大眾傳播媒介。因此,從這一視角人手來分析電視這一極為普及的媒體,我認為是再合適不過的了。;因而"文化研究"在這里便用來專指對當代文化和大眾文化的研浚渲邪ǘ源降難芯浚庋煥矗魑幕臀難Тブ澆櫚牡縭穎惚話ń墻改昀叢諼鞣窖趵礪勱韁鴆椒縲釁鵠吹囊恢摯繆Э啤⒖縹幕涂繅帳趺爬嗟難芯苛煊蠔脫躉壩錚畛跤?0年代出現在英國的文學研究界,其主要的代表人物為新批評理論家F.R.利維斯。由于早先的文化研究一開始便致力于文學的文化批評,因而范圍依然比較狹窄,而且帶有強烈的精英意識,早先的文化研究者試圖通過對他們所開列的經典文學作品的弘揚來達到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之同的,其現代主義的啟蒙意識是十分明顯的。后來由于幾位出身工人階級家庭的理論象,例如雷豪德·威廉斯(RaymondWilliams)、理套德·霍加特(RichardHoggart)和斯圖亞特·霍爾(StuartHall)等的努力,同時在一些邊緣話語力量的沖擊下,文化研究者內部也發生了多元價值取向,其中的一支逐步走出早先的經典文學研究領地,引人了對社區文化生活的研究內容,甚至逐漸把對大眾傳播媒介、當代社區文化和消費文化的研究也包括了進來,進而逐步匯入對當代文化的研究大潮中。在當今的西方文化學術語境下,文化研究的對象一般包括這樣?罄啵閡栽獨脛行?quot;非主流"(subaltern)文化為對象的區域研究(areastudy),以多元文化社會中的"移民社群"(Diaspora)為對象的種族研究(ethnicstudy),和以長期處于邊緣地位、其聲音十分微弱的女性為對象的性別研究(genderstudy)。但是既然文化研究所涉及的對象主要是當代社會出現的各種文化現象,而且更確切地說是非精英文化現象,也即文化研究更關注通俗文化和一切大眾傳播媒介,那么它就不應當把影視研究排斥在外,尤其是電視,因為作為當今后工業社會輻射面極廣的一種媒體,電視的作用和影響確實是無法估量的。就其基本的定義和研究對象而言,文化研究在當今的全球化語境下,還涉及下列理論課題:(1)后工業社會和后現代文化的消費問題;(2)后殖民語境下的第三世界寫作和批評話語;(3)女性寫作話語和女性研究;(4)文化相對主義和文化的價值判斷問題;(5)多元文化主義和文化身份;(6)影視制作和大眾傳媒研究。②由此可見,在文化研究的大語境下來考察現代傳媒在當今中國文化界和知識生活中的作用和影響,完全可以拓寬我們的思路,開闊我們的視野,使我們得以站在一個文化研究和文化批判的制高點上來考察一些具體的文化現象,同時通過對這些現象的分析而豐富我們的文化理論建設。下面就嘗試著對一個具體的現象進行剖析。
"田歌現象"及其《熒屏連著我和你》
最近,在中國當代影視傳媒領域,人們談論較多的莫過于這樣一些現象:"王朔現象"③,"張藝謀現象"④和"倪萍現象"⑤。毫無疑問,由于這些現象本身所處于的人們注意的中心之地位(當然王朔是一個例外)以及其之于當代中國人文化生活的客觀影響,從文化研究的視角對其進行理論分析自然是必要的。而我則認為,研究者們往往忽視了另一個雖不居于"中心"但卻對"中心"有著有力的沖擊和消解作用的現象,即以北京電視臺導演兼主持人田歌為代表的一個現象,或?quot;田歌現象"。因為田歌的工作單位并不在居于中心地位的中央電視臺;而且面對中心的巨大陰影,一些居于邊緣處的閃光之星倒有可能被遮住,這就是不少地方臺(包括北京臺)導、演和主持人們經常感到困惑的一個原因所在。而田歌則從一個來自部隊基層單位的話劇和電影演員而一步步地向中心邁進,并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不僅進入了中國文化的中心,而且還在向著國際文化的中心歐美前進。我們完全可以從下列事實見出這種征兆:1996年9月,她和她的劇組應挪威外交部邀請前往奧斯陸采訪國際易卜生戲劇節,配合易卜生的《人民公敵》在中國的上演而掀起了一?quot;易卜生熱";1997年5月應弗羅倫薩歌劇院邀請前往意大利采訪由祖賓·梅達和張藝謀共同執導的歌劇《圖蘭朵》;1997年6月應邀再度赴意大利采訪第八屆國際易卜生研討會;1997年7-8月應美國新聞文化署邀請赴美考察電視藝術,等等。這一系列本應當由居于"中心"地位的人所獨有的機會幾乎全被來自邊緣的田歌擁有了,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猜測、羨慕或關注。但是單單從這些表面現象來看并不能說明問題的實質,我們還應該透過現象究其本質,也即從分析她主持編導的精品欄目《熒屏連著我和你》入手。當然,在這個欄目周圍聚集了一批與田歌有著大致共同的志向和興趣并能精誠合作的年輕人,因此它并不是一個孤立的現象,而作為一個集體,"田歌現象"則體現了以田歌為代表的一批人所共有的特征。我以為這正是中國當代傳媒領域內一個可以從文化研究的視角切人分析的現象。
1.文化研究的一個首要任務就是要通過參與普通讀者或觀眾的社區生活來實現對他們啟蒙(或后啟蒙)的理想。也就是說,在當今這個具有后工業和后現代特征的社會,大眾傳播媒介的異軍突起,強有力地沖擊著高雅的文學藝術創作甚至電影制作,因而使得一些傳統觀念較強的人認縭喲渴粲諂脹ù籩詰目觳臀幕刖⑽幕兇盤烊壞畝粵ⅲ虼爍咎覆簧嫌惺裁匆帳跫壑擔巖隕鲆帳蹙貳C娑哉庵秩宋斐傻牧街治幕畝粵ⅲ幕芯恐鋁τ詼災猓傭偈垢哐諾奈幕帳蹙吠ü煉靡宰呦蚱脹ù籩冢鈧帳迪執籩諼幕途⑽幕南嗷ス低ê投曰啊T謖夥矯媯隊亮盼液湍恪芬宰約旱囊幌盜芯方諛炕卮鵒蘇飧鑫侍狻H綞越幌燉種富蛹搖⒚褡迤骼盅葑嗾咭約熬┚綾硌菀帳跫業姆錳福導噬暇投緣縭庸壑誒斫庹廡┮帳跗鸕攪巳魏偽鸕拿教逅巖云鸕降鈉占白饔謾V富蛹葉圓簧侔靡衾值那嗄昀此擔且恢之分神圣的職業,然而,欄目的編導者卻別出心裁地通過這些藝術大師"知心時刻"闡述"個人看法"之手段,使得著名藝術家與普通觀眾的距離一下子縮小甚至消解了,通過這種直接的交流和對話,不僅去掉了套在經典藝術家頭上的神圣"?饣?quot;,同時也使普通大眾與藝術更接近了。又比如,在民族音樂和京劇不甚景氣的今天,欄目的編導者并沒有冷落它們,反而調動傳媒的力量來實現普及和振興民族音樂和京劇之目的,這樣所得到的對電觀觀眾和文藝愛好者的"后啟蒙"之效果是其他媒體很難達到的。
2.文化研究反對人為的等級制度,尤其對某種話語霸權極為反感,主張各種人在一個多元價值取向的社會找到自己活動的公共空間,每一種話語力量都有自己的特色,任何話語力量都無法主宰他種話語,只有各種力量的共存和共處才是造成文化藝術繁榮的惟一途徑。在這方面,北京電視臺處在北京,顯然有著得天獨厚的人才優勢,它可以集中北京地區和周邊地區的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向廣大電視觀眾展示一些平凡但卻了不起的人的風采。但另一方面,它又面臨著中央電視臺這樣一個碩大的陰影和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因此如果拿不出自己的絕招來不僅無法面向全國的觀眾,更無法走向世界了,甚至都有可能失去北京地區的電視觀眾。因此,編導者們面臨的挑戰是嚴峻的,他們必須走自己的道路,即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甚至做別人沒有做或者暫時無法做到的事。在這方面,欄目的編導者和主持人下了很大的功夫。可以說,他們以獨特的構思、豐富的想象力再加上忘我的勞動,才達到今天這個地步的。比如說,電影導演訪談,國際易卜生戲劇節采訪,大學校長訪談以及最近即將和廣大觀眾見面的意大利歐劇《圖蘭朵》的排練和上演等節目,就耗費了他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通過這一系列的溝通和?曰埃壑誆喚齠允粲詿椒凍氳牡纈芭納愫橢譜饕帳跫骯ひ沼辛爍行緣牧私猓幣捕緣佳菝塹男燎誒投辛爍畹睦斫狻R撞飛馕輝縭龐詒臼蘭統醯木湮難Т笫Γ殘碓誆簧偃絲蠢匆丫保捎諞拙綾舊硭毯畝嘀匚幕肴詞蠱淙鑰紗蚨笙執緇岬墓壑凇J苤舴ⅲ改康謀嗟頰卟幌ё櫓α浚渡嬙蚶鋦儼煞茫喚齟锏攪似占熬湟帳踔康模幣蒼謔導噬掀鸕攪舜俳泄團餐奈幕帳踅渙髂酥亮焦嗣竦拿竇浣渙髦饔謾W罱唇魷衷謨遼系墓賾諞獯罄杈紜鍛祭級洹返難莩鍪悼霰ǖ酪慘歡芷鸕秸庋淖饔茫喚魷蛑泄墓憒蟮縭庸壑謖故居兇排ê竦?quot;東方主義"色彩的西方人眼中的東方形象,同時也將披露隱藏在舞臺背后的一些故事。因此不加分析就一味把電視藝術置于與經典藝術相對立的位置實在是缺乏遠見的。3.文化研究者所主張的是一種"后啟蒙",即文化研究者首先將自己置身于普通人民大眾之中,通過與他們的同呼吸共命運來達到向他們傳授知識的目的。欄目的編導者和大部分請來的嘉賓們應該說都是有著相當品味的文化人,但是如果擺出一副居高臨下教訓人的桑子則顯然是行不通的。因此在有限的50分鐘節目內,如何盡其所能向廣大電視觀眾傳授知識,做到寓教于樂,使大家在輕松的氣氛中接受書本上和課堂上得不到的知識,在這方面,編導者認為,正如賀拉斯所言,要想讓自己寫出的作品感動讀者(觀眾),首先自己也應被打動。他們事前事后都做了大量的采訪工作和知識裝備工作,有些書"請人代讀"(培根語),而對被采訪人的身世和專業則了解得越清楚越好,這樣我們在電視上所看到的簡單的問答實際上體現了編導者的集體思想和智慧。應該說,該欄目在知識方面出現的破綻遠比另一些欄目少得多。比如說,指揮家、體育評論員的仍談等節目就是這樣一些成功的例子,在這些以談話為主要形式的訪談中,嘉賓同時扮演著兩種角色:既是本行業的專家,有著本專業的豐富知識和實踐經驗,同時也是人民大眾的一分子,因此他們的訓誡和啟蒙就絲毫未與大眾拉開距離,倒是通過首先置身于大眾之中進行直接的溝通來達到啟蒙的效果。當然,這種以談話為主體的節目既要達到寓教于樂,同時又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品味,因此把握適當的"度"是至關重要的,如把握不當則會使人產生聆聽教誨之感而對之反感。我們也可以從這個欄目的少數幾次不成?Φ慕諛考齠四擼庸憒蠊壑諛殼岸哉飧隼溉盞姆從純矗嫻男вο勻淮蟠笊跤詬好嫘вΑU餼托枰頤俏幕芯空嘰誘庖幌窒籩諧橄蟪銎渲械拇釁氈楣媛尚緣畝韃⒓右岳礪芻鈧沾锏椒岣晃幕礪郟òù嚼礪郟康摹:廖摶晌剩雜諞桓鱸詰胤教ǎū本ǎ岢至似吣耆圓槐?quot;大樹"遮蓋或被時間淘汰的文藝生活類節目確實是難得的,這正是我們可據以從理論視角對之進行文化分析的價值所在。在這方面,"田歌現象"也許會給我們的地方電視臺文化生活欄目的編導者和主持人某種有益的啟示吧。
走向世紀末的中國電視:悲觀與樂觀
通過上述個案分析,我們大概可以對走向世紀末的中國電視之前途作出初略的預測了。毫無疑問,文化研究的觸角已經伸向了當今出現的文化"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大趨勢,按照美國的理論家詹姆遜的看法,造成文化全球化的因素主要有這樣三個:跨國資本的運作,世界的資本化以及電腦時代的來臨。⑥我認為還應再加上大眾傳媒的作用,因為從近10多年來中國電視的普及來看,確實令世人驚訝,因而難怪日本和西歐的大跨國公司都不約而同地把中國當成一個巨大的傳媒市場。因此中國的電視制作業首先面臨著信息時代的各種挑戰。其次,電視的普及和無所不在也給文學藝術構成了挑戰,特別是三維動畫和多媒體的制作作用更是使得傳統的精心雕琢的高雅藝術成了不合時宜之物,因此久而入之,我們的后工業信息時代就會成為一個缺乏審美的時代:一切都被淹沒在消遣娛樂電視節目之中,一切又只能在熒屏上成為轉瞬即逝的東西。那么人們不禁要問,從長遠的觀點來看,我們的國家和民族還要不要發展文化藝術?回答自然是肯定的。因此面對這種情形,我們不得不同時既感到樂觀又難免不帶有幾絲悲觀和危機之感,但悲觀顯然是無濟于事的。在此我謹以一個普通電?庸壑諍腿宋目蒲е斗腫擁納矸荻躍佑謚行暮捅咴抵厥獾匚壞謀本┑縭猶ㄌ嵋壞憬ㄒ椋涸詰苯竦縭詠諛慷噯緡C彝饔誶潮『橢馗吹那榭魷攏ψ咦約旱牡纜罰斜本┑厙畔⒖旌投唷⑷瞬琶薌⒋ナ侄蝸冉⒍醞飩渙鞅憷扔攀疲瞥鱟約旱牡縭詠諛烤罰竊誚隙痰氖奔淠諂晟砉蝕筇ê兔ㄖ辛械囊桓霰厝煌揪丁T謖夥矯?quot;田歇現象"不僅給同行的電視編導者和主持人以某種啟示,同時也更使人們對電視業面臨的自身的挑戰保持一種清醒但卻樂觀的態度。此外,為了及時總結經驗,從理論上來發展我國的傳播學,使之盡早地與國際傳播學接軌,我們仍有著更長的路要走。注釋:
(1)見特里·伊格爾頓,《后現代主義的矛盾性》,中譯文載《國外文學》1995年第2期第3頁。
(2)關于這六個方面的詳細闡述,參見拙作,《文化研究:西方與中國》,載《國外文學》,1996年第2期第33~35頁。
(3)關于"王朔現象"的文化分析,參見拙作《后現代性和中國當代大眾文化的挑戰》,載《中國文化研究》1997年第3期,第36~38頁。
(4)對"張藝謀現象"的批判性分析,尤其可見王干、張頤武、王一川等批評家發表在近幾年的《文匯報》、《鐘山》和《文藝爭鳴》上的文章。
1、現代傳媒沖擊、消解了傳統民族文化原有的傳播邏輯
(1)現代傳播方式對傳統信息傳播方式的沖擊。現代傳媒以其跨時空、信息高度密集、傳播面廣、輻射力強、社會功能顯著等優勢逐漸得到廣大少數民族的接受和認可,成為民族地區少數民族信息溝通的主要方式,已有千百年歷史的口耳相傳的人際傳播或群體傳播等方式已降至次要地位。②以喜花鼓《黃四姐》為例,在傳統的傳播方式中,只能通過現場演唱這種一次性的文化消費,影響范圍相當有限。而如今,電視現場直播、微博微信的現場分享、網絡視頻分享及鏈接,可以讓不同地方的不同愛好者隨時欣賞到這一特色文化,并把這種民族文化傳播出去。
(2)外來文化與傳統文化的碰撞。文化傳播具有優勢擴散的特點,因此,優勢文化具有較強的傳播力。現代傳媒傳播的是大眾文化,這種優勢、主流文化對于少數民族地區完全是單向的信息傳輸和文化植入。當現代傳媒所傳播的文化并非當地的本民族文化時,也就在悄然解構著該民族的傳統文化。如今,對于現代傳媒的接受和習慣慢慢改變了當地人們對本民族文化的堅守,越來越多的人對本民族的傳統已經麻木甚至丟棄遺忘,傳統民居、服飾和節慶等文化就在這看似喧囂的現代浪潮沖擊下逐步瓦解,甚至消失。
(3)現代傳媒可以將民間記憶轉化為媒體記憶,完成“文化修補”。民間記憶與媒體記憶,是指兩種不同的文化傳播方式。相對于前者,媒體記憶可以利用媒體挖掘并完整的將某地區的民族文化保留下來,從而實現更大范圍的傳播,增強傳播效果。在這個過程中,媒體也并不是把所有的文化活動都記錄下來,而是會經過文化篩選,逐步修補甚至還原民族文化。以建始縣的絲弦鑼鼓為例,當地分為南鄉、北鄉絲弦鑼鼓,由于地域保守思想,他們在傳承上具有不完整性。而媒體記憶就很好的彌補了這一點,通過對南鄉和北鄉兩種不同的表演方式進行分別深入挖掘,并通過媒體展現在世人面前,這就間接彌補了民間傳統傳承方式的保守性的弊端。
2、現代傳媒在民族文化生態嬗變中的角色——現代化的推動器與加速器
現代傳媒正在以一種非強制性的方式改變著湖北武陵山區少數民族的價值觀、生活和娛樂方式,不知不覺中為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的嬗變構建著話語優勢。在這種情況下,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原有的文化形態、生活方式、價值認同等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地方性,變得更加開放,并慢慢與整個社會文化的動向達成一致和協調。對于這種文化轉換,日本學者主內郁郎把它稱為“原有文化的消逝”③。所以,湖北武陵山片區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正在受到以電視和網絡為首的現代傳媒的解構,其民族文化正經歷著一個嬗變的過程。
(1)部分特有的民風民俗逐漸消失,現代傳媒推進了民族文化的商業化。據我們了解,在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民俗文化活動和節日眾多。例如每年農歷七月七號舉行的女兒會等等。然而隨著現代傳媒的興起和滲入,《非誠勿擾》、《百里挑一》等相親類節目大火,深受廣大年輕人的喜愛與推崇,與此同時帶來的卻是土家族傳統女兒節的“變味”。換句話說,隨著現代傳媒的滲透,湖北武陵山片區少數民族所特有的民族文化正加速著商業化的發展道路。
(2)網購興起,少數民族服飾已非主流服飾,現代傳媒推進了民族文化的社會化。這點在購物習慣和服飾上尤為明顯。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的居民們最早都是通過自給自足來滿足生活需要的,后來逐漸通過市場購買。而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網購,并逐漸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甚至很多中老年人也都學會網購了;在服飾方面,幾乎全面漢化,少數民族服裝已非主流服飾。美麗的婚紗、帥氣的西裝、舒適的休閑服等等,每時每刻都充斥在各種熒屏上,電視和網絡無時無刻不在宣揚著現代服飾的時尚和方便。相反,輾轉各個街區,專門賣民族服飾的店鋪幾乎沒有。
(3)傳統吊腳樓消失,代之以整齊的樓房,現代傳媒加速了民族地區的城市化。在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土家吊腳樓一直以來以清爽、簡潔和不懼山區地形的優點為我們所知。如今,隨著現代媒體傳遞并勾勒著一幅幅現代都市化的生活畫面,人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希望過上這種城市化的生活了。所以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武陵山區,保留完整的土家吊腳樓已經很難見到,即使有也是非殘即破。現如今的湖北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無論是市鎮還是鄉村,已然是在朝著現代化的道路前進,民族文化的現代化步伐已不可阻擋,而現代傳媒正是這次現代化建構的推動者。
3、結語
1現代傳媒的內涵現代傳媒是隨著現代科學技術不斷演進而產生的一種新型傳播方式,在信息從傳播者向接受者傳遞的過程中,基于互聯網和現代化技術手段對文字、音頻、圖片以及視頻進行傳播,兼具報紙、廣播、電視、圖書、期刊等多種媒介在內的傳媒優勢的總稱。隨著電子科學技術的普及,現代網絡數字化技術被廣泛應用,傳媒業呈現出數字化的發展態勢:即兼具傳播技術和現代化數字技術,形成全新的數字化傳播技術,推動了傳統媒體業的快速轉變與發展,這種現代化傳媒屬于數字化媒體形態。
2現代傳媒的特點存在模式更具開放性。現代傳媒以信息技術為基礎,其存在模式并非封閉,而是開放的,較之傳統媒體具有傳播范圍更廣、傳播速度更快的特性。利用新技術進行傳播是現代傳媒的主要方式,不僅能使受眾突破時空限制,更能極大提高獲取信息的自由度。此外,現代傳媒傳播模式呈網狀結構,極大地減少信息傳播的限制,增加了受眾獲取信息的寬度與深度,而且受眾成為信息的傳播者。由此可見,現代傳媒突破時空限制與傳播的主體限制,更具開放性。傳播載體更具兼容性。現代傳媒的傳播載體兼容了數據、文本、圖形、動畫、音頻以及視頻等多媒體呈現模式。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現代傳媒的包容性要求也隨之提高,新媒體不斷向外拓展生存發展的空間,開拓傳輸范圍,打破地區之間、國家之間的隔閡與壁壘;此外,媒介技術與媒介話語具有包容性和擬真性的特點,使得媒介信息對受眾認知行為產生影響,塑造著受眾的世界觀,多樣化媒體的相互融合愈加明顯。傳播速度更具時效性。較之傳統媒體的傳播速度,現代傳媒更多的是借助于網絡體系、數字技術,具有更快的制作與傳播速度,讓受眾獲取的信息更具時效性。而基于網絡傳播的多媒體格式,能夠將圖像、文字、音頻以及視頻等一系列的信息融匯起來反復傳播,使信息更為具體、形象、生動,受眾在短時間內能夠獲取更多、更有效的信息。影響力范疇更具廣泛性。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現代傳媒憑借技術上的優勢和穩定的存儲系統,突破時空地域、文化水平以及經濟條件的限制,其影響范圍不斷延伸。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國內抑或國外,都已成為現代傳媒影響的范疇;受眾范疇也囊括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文化程度的群體;與此同時,受眾的教育、生活、工作無不廣泛地受到現代傳媒的影響。
二、現代傳媒與音樂藝術的關系
在現代傳媒尚未產生之時,音樂是借助于口傳心授和手抄記譜來完成傳承的,但是這種傳承方式有其局限性,在傳播過程中易造成音樂的失去本真乃至被遺失。隨著網絡數字化的普及,現代傳媒技術被廣泛應用,音樂藝術的發展與現代傳媒息息相關。音樂的傳播需要借助現代傳媒,而傳媒也因音樂的參與而內容愈加豐富,現代傳媒與音樂藝術之間彼此依存、相互促進。一方面,隨著現代傳播技術的日益發展,基于互聯網的數字廣播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傳媒,實現了跨地域無限傳播的可能性,作為廣播傳播的主要內容的音樂,能夠讓不同地域的受眾同時接收。另一方面,數字電視技術在我國的大范圍應用和普及為數字信號走進千家萬戶提供了可能性,脫離了距離因素的限制后,電視事業獲得了長足的進步,音樂電視也迎來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對音樂藝術而言,電視媒體在引導其潮流發展,推進其藝術創新方面功不可沒;對媒介載體而言,音樂已成為十分重要的內容構成。基于現代傳媒,音樂藝術呈現出許多新的特性。現代網絡數字化技術的廣泛應用,對音樂藝術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為音樂藝術注入新鮮血液、賦予了新的生命,使音樂藝術表現出許多新的特性。第一個特性是傳播的全球化。現代傳媒是在全球范疇內進行傳播,網絡傳播不受任何限制,所以現代傳媒視域下的音樂同樣具備全球化這一特性。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可以通過網絡的傳播,獲取相應的音樂產品。第二個特性是創作個性化。現代傳媒數字化的優勢為音樂藝術家提供了一個展示才華的平臺,音樂創作藝術家們通過數字化手段,創作出極富個性的音樂藝術品。第三個特性是涵義的表層化。隨著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視覺媒體逐步介入到傳媒制作之中,音樂通過視覺這種屏幕化的輔助手段被呈現出來,其深層次的涵義被簡單直白地傳遞,造成音樂接受者無暇或是沒有機會對音樂藝術的意蘊進行深層次的挖掘,這就造成音樂藝術涵義的表層化特性。
三、現代傳媒背景下的音樂藝術發展
現代傳媒對音樂藝術影響深遠,為音樂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的空間,主要影響了音樂的創作理念、制作模式、審美觀念以及教育方式。現代傳媒發展了音樂的創作理念,使音樂創作更具個性化和自由化特點。現代傳媒為人們構建出一個多元化的虛擬世界和豐富的資源信息庫,不僅為音樂創作者提供數字化傳媒的平臺,同時促使音樂家的創作理念不斷革新,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現代傳媒對音樂藝術創作者的創作視野產生影響,使其具有更為廣博和前瞻性的創作藝術視野,通過對當下各種風格類型音樂作品的品鑒,即時收到聽眾對音樂作品的反饋意見。其二,現代傳媒對音樂藝術創作者的思想觀念產生影響,使他們的思想逐步向大眾化、娛樂化貼近。大眾傳媒縮短了聽眾和音樂家的距離,聽眾可以隨時隨地享受音樂帶來的娛樂性,音樂創作者的創作思想也向自由化、個性化發展,產生了一大批獨具特色的原創音樂作品。現代傳媒轉變了音樂的制作模式,讓音樂在創作過程中加入了數字化和自動化創作手段。現代傳媒出現之前,音樂作品誕生的次序是:曲作家譜曲、詞作家填詞,再通過現場錄制,由演奏者和演唱者將樂曲表演出來,這種傳統的音樂創作對參與人員、現場錄音設備要求極為嚴格。隨著現代傳媒技術的發展,現代化的電子合成器等軟硬件應運而生,音樂制作模式也逐漸開始轉變,開啟了數字創作的新時期。音樂創作者通過使用不同的音樂軟件,可以制作出囊括各種流行、民族等不同樂器音色的音樂作品。現代傳媒改變了音樂的審美觀念,讓音樂在欣賞過程中更為輕松和愉悅。現代傳媒技術的不斷發展對人們的音樂審美觀念產生了影響。其一,現代傳媒在音樂的傳播中加入了畫面、影像等更為豐富的素材,使聽眾在直觀欣賞音樂以及表演者舞蹈畫面的同時,對音樂藝術有了更為具體感性的認知。其二,現代傳媒也為音樂欣賞提供了多種選擇,表現在音樂播放器以及音樂作品的選擇上,播放器有電腦、手機或是專業數字音響設備,受眾可以選擇在線試聽,或者下載保存后隨時欣賞。現代傳媒影響了音樂教育的方式,使音樂在教育的過程中更為人性化,更具開放性。現代傳媒技術影響了音樂教育的方式,轉變了傳統的教育模式。一方面,在網絡這個開放、公平、自由的大傳媒平臺之上,可以實現音樂資源的共享,為音樂教育者所使用。另一方面,借助于網絡音樂資源數據庫,教育者可以為學生量身制定符合其性格特點的個性化音樂教學課程。最為重要的是,現代傳媒提升了教學環境和條件,音樂教育者可以利用現代傳媒產品、音樂多媒體教室進行教學,使學生的體驗更為深刻,使課堂更具人性化。
[論文摘要]傳播媒介管理體制的產生與發展,以下四個因素起著關鍵作用,即關于新聞出版的理念淵源;社會經濟的作用;政治方面;法律道德。
作為傳播媒介實體,要在競爭中處于有利的地位,它不僅要有先進的硬件和科技設備,也需要具有良好業務素質的從業人員,值得提出的是應有符合自身發展管理機制。管理機制直接關系著媒體的生存和發展,其管理機制亦受到客觀環境的制約。除去社會制度的影響外,主要的決定因素在于社會經濟發展的程度,以及傳播機構的內在權力劃分,利益分配模式,經營方式等,這些都是影響傳播媒介選擇管理體制的因素,西方新聞出版事業領先我國百年,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們借鑒。
一、關于新聞出版的理念淵源
探析西方傳媒的管理體制,不能不提彌爾頓。傳播媒介管理體制的建立,在理論淵源上同彌爾頓的《論出版自由》分不開。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形容彌爾頓對傳播媒介的影響時曾說:“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代,有一聲炸響的霹靂穿過至今,仍隆隆回蕩……這就是彌爾頓的《論出版自由》”。
《論出版自由》的核心是(Givemeliberytoknowtoutterandtoarguefreelyaccordingtoconsience)“讓我們憑著良知自由的認識,自由的發言,自由的討論。”在這篇名作中,彌爾頓深刻揭示了對言論出版自由限制的弊端,他認為只有通過自我對事件的討論才能不斷的獲取真知。彌爾頓大聲疾呼任何權力機構不應該阻止、妨礙,公眾運用合理的手段獲得真知。
《論出版自由》雖然在思想界、傳播界掀起軒然大波,但畢竟仍未具有法律效應。《人權宣言》的發表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也為媒體建構自身的管理機制提供了法律保障。《人權宣言》明確指出,自由傳達思想和意見是人類最為珍貴的權利之一,因此各個公民都有言論、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規定的情況下,應對濫用此項自由擔負責任。
它言簡意賅的表明:第一,人有言論出版自由的權利。人和利益集團、政府機構都不得以自身的利益為借口,干涉、限制公民獲取及傳播信息的權利。第二,要為自己傳播的信息擔負責任。美國的一位大法官霍姆斯在審理一件案件時曾說:“憲法中的言論出版自由不是絕對的,它絕不能保護諸如在劇場中大喊‘著火了’一般。”西方傳播媒介管理機制,在建立時就對假新聞及新聞造假做了法律上的規定,如果在法律及憲法規定的規則范圍內活動,政府會樂意看到這一切,但如果踏出這一范圍,那么傳媒機構必須要為它所造成的后果承擔責任。
二、影響西方傳播媒介體制管理的經濟因素
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雇傭勞動制度,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二戰中,由于適應戰爭與外交的需要,國際廣播迅速發展,從1939年到1945年的二戰期間,擁有國際廣播電臺的國家從27個猛增到55個,翻了一翻。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雖然形成了幾家大型的壟斷機構,但媒介從根本上說是與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是分不開的,是與社會化大生產密不可分的。例如,美國是高度私有制和高度競爭的國家,它的傳播媒介管理體制必然要適應美國的經濟發展,即市場經濟。
英國的BBC公司,是西方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下的另一種傳播管理體制形式。表象上BBC是公營類似于我國的傳播機構,其實不然,BBC由于技術方面及其他方面的原因,與其它西方媒體的體制管理表現出特殊,是由于英國與他國國情的不同決定的,其主要因素是英國的經濟體制。其次,是新型科學技術裝備的應用,影響著傳播媒介管理體制的建構,正是由于高新科技設備的應用,西方媒介管理體制才日益完善。
三、政治體制是媒介管理體制變革的重要原因
政治體制是媒介管理體制建立的一大因素,在不同種的社會制度當中,媒介的管理體制的性質是不同的。我國的媒介管理體制是姓“社”的,所以媒介管理體制的建立就必須首先為廣大人民群眾而服務,對廣大人民群眾負責上面。而西方則情況就不同了,西方是資本主義社會,所以媒介管理體制就必然姓“資”,所以它是建構于經濟利益之上的,它為自己的政治經濟利益集團服務。媒介管理體制的構建以經濟利益為目的,所以西方媒體存在付費的成人頻道。四、新聞道德和新聞法律理論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后,隨著社會責任論的誕生,西方的資本主義國家加快了新聞道德建設的步伐,相關的職業道德規范陸續出臺,舊有的規范被完善和修葺,媒介機構紛紛將這些道德目錄拉入自身的管理體制當中,媒介管理機構在內部建立了嚴格的內部紀律,來約束自己的行為。但我們需要明白這樣一種現實,那就是自律本身只是在新聞機構內部依照自愿的原則上建立,其原則的應用只能依靠自覺來進行。盡管這一規則在相當程度上有利于新聞職業道德的建設,但因其缺乏無力的制裁措施沒有很強的約束力。
新聞自由是必須的,但必須要有一種力量來約束,防止其“過于自由”。保護自由和預防新聞自由的泛濫,體現了調控傳播媒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社會團體、政府的調控是極其必要的。
美國的著名法學家福樂(Fuller)在其《法律的道性》(《Themoralitylow》)一書中提到了法律與道德的關系,并進行了深入的探究。福樂把道德區分為兩種。第一是“愿望的道德”。第二是“義務的道德”。福樂認為第一種是對善的追求,追求的愿望是道德的進步,受到輿論的好評。而“義務的道德”是對人類秩序生活的基本要求,遵循義務道德不會受到人們的表揚,但是違背了它就要受到譴責及相應的懲罰。“愿望道德”是一種理念,證明“愿望道德”不是一種現實可行的行為準則,而“義務道德”則是人們所必須踐行的。
近代以來,西方的新聞實踐也貫徹新聞道德的法律化,但是任何關于道德方面的手段及行為方式都不具有強制性,它只是建構媒介管理體制的肉身,所以新聞道德化不僅要把道德法規與法律有機的結合起來,而且必須將社會普遍道德納入到法律結構中來,這也是建構媒介管理體制的要求。
在新聞媒介管理體制當中,新聞道德法律規范化,作為新聞媒介管理的重要性日益顯現,新聞道德的規章化和制度化使新聞媒介有了嚴謹的行政手段。約束其以利益為目的而不顧新聞真實性的惡劣行為。新聞從業人員必須遵循它,更好的維護新聞的真實性。當然新聞傳播媒介管理體制的道德的規章化、制度化,很可能造成兩種情況,一種是“道德的過泛化”。二種是“規章過泛化”。“道德的過泛化”會使新聞道德顯得過分脆弱,沒有強制力的道德將很難約束新聞行政、運營行為;“規章過泛化”極易會發生新聞機構運營新聞呆滯化,沒有任何創新的行政運營手段,只會讓新聞機構走向衰敗。如果新聞規范過于苛責的話,那么新聞從業人員將會對新聞采訪、編寫、播報畏首畏尾。
探析西方新聞媒介管理體制的產生和發展,對搞好我們現在的新聞改革具有重要意義,我們應堅持用歷史的辯證的觀點看待媒體管理體制變革,搞好我們的新聞體制改革,使我們的新聞管理體制更有利于我們的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為我們的改革開放事業服務。
參考文獻:
[1]周鴻鐸.應用傳播學.中國傳媒大學.
[2]黃旦.從新聞職業化看西方新聞自由思想的歷史演變.浙江大學學報,2004,(1).
在現實的營銷工作中,營銷人員不僅需要與周圍的同事溝通,還需要與更大范圍的其他人溝通合作,這就決定了傳統營銷團隊溝通合作的時效、空間有限。而虛擬團隊則能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平臺來滿足人們跨時區、跨區域共享知識與信息的需求。由于虛擬團隊在營銷工作中具有傳統組織形式無法比擬的優點,使之逐漸為傳媒企業所認識并加以利用。
1.虛擬營銷團隊的特點
與傳統營銷團隊相比,虛擬營銷團隊的組織邊界變得更加模糊,其成員可以來自組織內,也可以來自組織外部,甚至組織的顧客、供應商等合作伙伴都可以成為虛擬營銷團隊的成員。在全球化的營銷環境下,以分散性的虛擬團隊為主要營銷單位可以令組織在不斷變化的商業環境中獲得競爭優勢。許多組織正轉向虛擬團隊,以滿足新的商業環境的要求。此外,虛擬營銷團隊的工作方式還能有效地應對和處理危機事件。當發生突發事件或危機事件時,這時人與人的現實溝通渠道將受到種種限制,而虛擬營銷團隊繞過現實的阻礙,凸顯其獨特的優越性。虛擬營銷團隊通過使用電子商務,在互聯網上進行商務交易,利用電視、電話會議及互聯網的即時聯系方式信息和達成商業談判。2.傳媒虛擬營銷團隊的應用
虛擬營銷團隊由于具備傳統營銷團隊無法比擬的優點,得到許多傳媒公司的重視。虛擬傳媒營銷團隊使團隊成員跨時空、跨區域合作成為現實。分散在不同時區和空間的營銷團隊成員,通過運用計算機和網絡等技術來實現信息交流、協同合作,完成共同的目標和任務。
與此同時,虛擬營銷團隊的組建,對傳媒企業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團隊由傳統的基于作業的過程管理轉向基于成果的項目管理。由于虛擬營銷團隊的成員無法像傳統營銷團隊那樣參與整個營銷工作流程,給傳媒營銷管理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因素。因此,傳媒公司對虛擬營銷團隊的管理不僅要研究保證虛擬團隊績效,還要降低虛擬團隊的管理風險。另外,傳媒虛擬營銷團隊的工作方式對團隊成員的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團隊成員必須掌握各種信息工具的運用能力、跨文化溝通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和任務執行能力等。傳媒虛擬營銷團隊的工作方式在許多情況下還要求團隊成員具備快速反應能力,以提高工作效率。
二、虛擬團隊特殊的運作模式
虛擬團隊作為一種新型的組織形式,與傳統團隊相比,在許多地方都有著革命性的突破。在運作模式上。虛擬團隊具有以下特殊性:
1.虛擬團隊突破了組織的傳統邊界,具有動態性和高度的靈活性
傳統的組織邊界主要表現為辦公場所的固定、人員的固定以及管理機制的固定性。而虛擬團隊卻突破了這些傳統的禁錮,在運作模式上具有動態性和高度靈活性的特征。動態性最突出的表現是人員辦公地點的不固定性,同時能保障信息在團隊內部的流通。靈活性則不僅表現在成員合作方式方面,還表現在對市場信息的反饋和應對方面,具有高度靈敏度和快速的反應速度。
2.虛擬團隊的運作主要依賴隱性的關系契約
虛擬團隊的組織結構屬于松散型結構,其運行機制主要依賴于隱性的關系契約,而非可強制履行的顯性契約。隱性契約與顯性契約最大的區別在于有無一套有效的機制能夠強制合作關系的履行,以信任與合作的關系來推動整個團隊的有效運作。
3.CSCW系統為虛擬團隊的內部溝通提供平臺
CSCW(computersupportedcooperativework)系統,即計算機支持下的協同工作系統提供的是基本的通信基礎和一些基本工具,如電子郵件系統、會議系統、協作寫作及討論系統、工作流系統等。CSCW系統在虛擬團隊運作的過程中起到實現組織內部溝通的技術平臺作用。
4.知識與信息共享是虛擬團隊有效運作的主要內容
虛擬團隊將不同時間、不同空間的人群組織成一個合作體,主要目的是為了實現成員間跨時區、跨空間的知識與信息的共享。因此,為促進虛擬團隊的有效運作,關鍵在于激勵每一個團隊成員與合作伙伴共同分享知識,共享信息。
三、傳媒虛擬營銷團隊運作時應注意的問題
作為一種新型的組織形式,傳媒虛擬營銷團隊具有的獨特優勢,得到業界和學術界的肯定,并在實踐中取得成效。然而傳媒虛擬營銷團隊在運作時也有其內在的弊端,只有充分了解并采取針對性的控制措施,才能促進其高效率地運作。
1.溝通問題
溝通對于虛擬團隊工作的展開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由于傳媒虛擬營銷團隊的成員通常來自不同的地區,地域分割使得傳媒虛擬營銷團隊成員之間實現面對面交流的機會較少,團隊成員之間存在信息處于不對稱的狀況,加之各自生活的環境與文化的差異,極容易產生的溝通障礙和理解分歧。不良的溝通會嚴重影響傳媒虛擬營銷團隊的績效,因此傳媒虛擬營銷團隊必須積極尋求保持良好溝通的途徑。例如運用多種電子溝通工具以克服跨地域、跨時區的溝通障礙,或者在不同的環境及任務條件下選擇適當的溝通媒體技術,以實現提高傳媒虛擬營銷團隊的溝通績效。同時,應制定具體的規章制度和工作章程以規定溝通的方式,保障成員間溝通的時間和頻次,采用統一收發信息的方式,形成對外一致的聲音。此外,通過視頻會議或現實的面對面的接觸也不失為解決傳媒虛擬營銷團隊溝通問題的一個有效方法。
2.信任問題
信任的建立和維系是傳媒虛擬營銷團隊管理工作的核心,信任是團隊運作的基礎。傳媒虛擬營銷團隊的高效運作,恰恰需要有比傳統團隊更高的信任水平,以促進成員們的協同合作。如何在團隊中建立起有效的信任維度,最大限度地發揮團隊的協同工作效應,是傳媒虛擬營銷團隊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的管理問題。傳媒虛擬營銷團隊可以通過以下途徑構筑成員間的信任鏈條。例如可通過構建一個信息平臺,將每個成員將自己的履歷、個性、愛好甚至家庭生活狀況等信息公布在公司建立的信息平臺上,方便成員間相互瀏覽對方的資料以對對方的性格以及工作習慣形成一個初步的感性的認識。將來虛擬營銷團隊運作過程中,還可采取更進一步的措施來加深成員間的信任關系。例如通過舉辦公司派對、集體旅游及慶功酒會等方式將傳媒虛擬營銷團隊的成員聚集起來,加深彼此間的了解和友誼。總而言之,要在傳媒虛擬營銷團隊中建立信任關系,就意味著要重視個體,即充分尊重和接受團隊個體的知識、習慣、行為、文化和信仰等,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能有效維系成員間的信任關系。
3.激勵與約束機制問題
正如前所述,傳媒虛擬營銷團隊是一種松散的組織形式,因此決定了遠程管理是保障其有效運作的主要管理方式,這就帶來一個成員可能利用自己的信息優勢規避義務或責任的問題。要有效地規避這個問題,必須建立起科學的激勵與約束機制,既要鼓勵團隊成員積極進取,又要避免出現成員的道德風險。其中激勵和利益分配機制作為成員利益最基本的保障,在虛擬團隊的管理中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傳媒虛擬營銷團隊的管理者可通過在把握團隊成員特點的基礎上,根據各個個體不同的需求,構建有效的激勵措施,如高薪激勵、個性化管理、人本關懷、個體發展機遇等。而約束機制主要體現在在承接項目之初,傳媒虛擬營銷團隊的每一位成員應與團隊簽訂相關契約,落實相應的權利與責任關系,以達到規避可能存在成員道德風險問題。
結束語
傳媒企業在考慮采用何種組織形式來組建營銷團隊時,主要著眼點在于哪種形式更利于最大化地利用企業內外的資源。傳統的組織形式是按照任務和職能來設置的,結果容易造成不同時空和區域的營銷成員間的隔離,無法共享知識和信息資源。而虛擬團隊組織形式的引入,恰好可以彌補傳統組織形式的缺陷,受到現代大型傳媒企業的青睞。當然,任何一個傳媒企業,在組建營銷團隊時,應充分考慮本企業的規模、資源特點及營銷環境,在此基礎上選擇最適合于本企業的營銷組織形式,不應一味追求新潮而脫離實際。
[摘要]在現今的傳媒市場中,商業競爭越趨激烈,消費者的需求也更為多樣化和個性化。如何以消費者為中心、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是傳媒企業市場營銷工作的重點。虛擬團隊的出現,為傳媒企業的營銷方式帶來了一場革命性的改變。虛擬團隊運用CSCW系統進行營銷,為傳媒企業最大化地整合資源、及時把握市場信息提供了一種新的途徑。本文重點論述傳媒企業如何在營銷中應用虛擬團隊,并促進虛擬團隊的有效運作。
[關鍵詞]虛擬團隊傳媒營銷CSCW系統
參考文獻:
[1]張秀玲:虛擬團隊:一種新型組織形式.合作經濟與科技[J].2007(318).60-61
傳媒系學生繪畫、表演方面有專長,那么,如何把國學教育融入到她(他)們的專業學習和特長展示當中,讓學生們在自己的藝術創作中融進國學元素,既促進了專業技能的學習與提高,又加深了對傳統文化的了解。由此,在傳媒系教師的專業指導下,一幅幅學生的傳統國學Photoshop作品,標志著校園文明、進步的攝影作品隨之誕生。學生在其中得到了學習的樂趣,收獲了教育的意義。
二、日常管理中出現頻繁的不良現象,通過學生自己創作作品開展自我教育
傳媒系開展“國學處處在”主題繪畫、攝影作品展。其中,以學生宿舍“違規電器”為主要描繪對象的繪畫作品,比如血淋淋的電熱棒等,深深震撼了在場觀眾。同時,學生從中接受了最生動的“禁止使用違規電器”的教育。避免了有些頑皮、不聽話學生不顧勸阻、我行我素的行為。
三、強化網絡教育手段的運用
當今信息大爆炸,大學生幾乎每人一部手機,有電腦的也很普遍。上網非常便捷,因而傳媒系鼓勵輔導員通過QQ群、日志、微博、博客和學生網絡交流,掌握學生思想狀態。一方面將學院通知、就業信息及時通過日志傳遞給學生。另一方面,每一個班級都至少建立一個班級群,包括學工辦主任和任課教師都加入在內,有事情,輔導員和學工辦及時提醒,達到了很好的工作和交流效果。傳媒系更加注重加強對網絡信息的管理,通過網絡使得敏感話題、學生質疑的問題及時能夠解決,也讓學生充分理解教師的工作意圖。例如輔導員教師的“青春向上”、“你輔導員是誰”的日志,得到學生的積極響應,也拉近了師生的關系。我發表了騰訊日志“想我閨女了!”寫出后,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老師作為一位母親,像他們母親曾在他們小的時候,在對待自己孩子和工作兩者之間盡量平衡與無私付出。后來,我又發現在有些學生中間錯誤流傳著趕在12月21日世界末日之前,要抓緊時間談場戀愛的說法,世界末日的謠言不攻自破,但快速戀愛的風悄然刮起,時間又接近了期末,召開辯論會已經來不及了。怎么辦呢?最后,我利用晚上休息時間,上網搜索關于愛情的名人警句。最終,經過一個多小時的仔細挑選和運用,我寫了篇“寫給想愛的孩子們”的日志。隨即,就有大一的男學生和女學生了解了教師的良苦用心,開始謹慎地思考自己萌發的感情是否正確,經得起考驗。后來,通過群里學生的聊天,就發現學生,特別是女生,充分注意了自己這方面的想法。
四、讓工作在細微中折射出力量,在學生內心產生持久教育意義
學生管理中,有大量要成文的任務要完成。如果只為了完成任務而工作,我想,從表面上看,工作做得一定是不錯的。但是,學生是否已經形成了大學生活中乃至一生都受用的自覺的良好學習與生活習慣,是否從內心接受了學院領導和教師在管理上的良苦用心,是否真正促進了自身素質的提升。這些,都是需要管理人員花大量的、細致的、表現在文件工作以外的功夫才能實現的。例如,如果學工辦遞交了一位學生的經濟困難生申報,那么,從對該生日常行為的觀察、到和他具體的談話、到同學們對他的評判,最終,輔導員要做出一個全面、綜合而準確的判斷,這是一個科學而真實的評定工作。我們不能讓一位困難生因得不到幫助而影響學業,但也不能讓學生為此做出欺騙的事情。可以說,為學生提供幫助的過程是一個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的過程,毫厘之間,謬以千里。那么,一位貧困女大學生如果在校內得到了適當的幫助,她就適當減少了在不太成熟的年齡,過早地在社會上為了經濟而打各種零工,從而過早接觸到比較復雜的社會環境,又由于不知如何應對而陷進泥沼當中去。有的女孩子穿戴得不錯,卻往往是自己拼命去打工掙錢,不惜耽誤學業,甚至不惜交結一些閑雜社會人員。所以說,經濟困難生的評定工作在一個方面是為了營造安定、良好的校園環境在做貢獻。另外,經濟困難生的評定只是這項工作中的一個階段,接下來,對她們正確認識和接受自身條件,從而以健康、良好的心態面對他人,面對生活,取得學業和事業的成功,這是更長期的工作。因為,經濟困難生成功榜樣的樹立對其他家庭經濟條件好的學生又具有很好的教育意義。所以說,圖省事、圖清閑、圖快捷,片面追求表面速度的工作方式和態度是不負責任的做法,不能稱其為優秀管理工作者。經統計,半年的時間,學工辦做的有據可查的行文工作共有近五十項,就按每項工作平均需要兩到三天能夠完成,我們就需要150天完成。即五個月的時間。那么,如果沒有高度負責的精神,管理者就沒有了和學生談話、關心她們、為她們提供個性幫助與更深層次教育的時間了。
五、結語
當今世界的年輕人與地球村連接的管道可謂豐富多樣,年輕人用在與傳媒互動上的時間也越來越多。英國的一項調查顯示青少年每日與傳媒接觸的時間達5小時左右(Livingstone&Bovill,1999);美國的研究者也有類似的發現(McBrien,1999)。Livingstone和Bovill在2001年的一項針對十二個國家的研究中發現這些國家年輕人日常生活的意義和實踐都受到傳媒的深刻影響。加拿大教師聯盟的一項名為“孩子們看傳媒”的研究對近六千名3至10年級的兒童和青少年進行了調查,發現75%的年輕人一項主要的娛樂活動是看電視,60%的3至8年級的男孩幾乎每天都玩電子游戲,33%的三年級女孩每日都玩互動游戲,49%的七至十年級學生使用線上通訊軟體(Filion,2003)。據一期聚焦于技術對下一代影響的《新聞周刊》報導,一項世界范圍內的調查顯示年輕人大部分的休閑時間都用在與媒體的接觸之中。
在香港,青年事務委員會1998年的一項調查發現大多數受訪者認為電視是一個綜合性的媒體,具有娛樂性,資訊性,教育性,可信性,并深受年輕人的喜愛(Leung,1999,p.7)。年輕人平均每個平日有3.9個小時的休閑時間,大多數都用在看電視上。近來,互聯網的吸引力也逐漸顯現,年輕人越來越多地利用網路進行交流,娛樂,和資訊獲取。
由于大眾傳媒在青少年的生活中占據如此重要的地位,它對學生們思考世界的方式也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傳媒教育這門新課程開始受到了推崇。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都已成功實施了傳媒教育(Bazalgetteetal.,1990),有些國家將其劃入普及教育的范圍,開設單獨的傳媒教育課或將其實施于整個課程中。在亞洲,傳媒教育的接受度已有所提高,尤其在香港已有越來越多的學校以校園廣播站和電視臺的形式來開展傳媒教育的課外活動。
教育改革中的傳媒教育
在過去十年間,教育改革成為了世界范圍內的大趨勢。這些改革和資訊和媒體技術在學校中的廣泛應用一道,大力推動了香港傳媒教育的發展。
教育改革在香港
從教育委員會的報告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教改的動機是要幫助香港應對當今世界所經歷的史無前例的變化(EducationCommission,1999)。除了對倫理,智識,社交技能,美學鑒賞等素質的傳統強調,人們還希望香港的學校能培養出新一代的具有自學,獨立思考和探索新領域能力的學生,使他們能夠學會作自由民主的社會中的合格公民。筆者認為,傳媒教育在這些目標的實現中能起到以下重要的作用:
傳媒意識
在1999年出版的名為《21世紀教育藍圖》的諮詢文件中,諸如“以學生為中心”,“自學”,“學習動機”等詞頻繁地出現。該檔還質疑傳媒是否意識到它們對年輕人價值觀的形成和語言的學習有著深遠的影響,以及傳媒是否應向公眾宣傳資訊以幫助年輕人樹立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區分對錯并拓寬視野(EducationCommission,1999,p.28)。檔為傳媒教育設立了基調,使其致力于幫助學生通過對日常媒體訊息進行批判性的分析從而提高邏輯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傳媒教育的本質即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對喜歡的內容自然更有興趣去學。此外,學生還能在日后通過校園報紙,廣播和電視等管道參與到媒體產品的制作過程中去。
關鍵學習領域與新高中課程
香港教育改革之后出版了《香港學校課程的整體檢視:改革建議》(CurriculumDevelopmentCouncil,1999)(下文中簡稱“《檢視》”)。《檢視》一文強調對課程進行有力的改革以幫助學生應對“21世紀變化和互相依賴的世界”。
隨著最近教育改革的展開,課程空間也經歷了顯著的變化。改革引進了新的關鍵學習領域以代替傳統的固定科目,其中一個關鍵學習領域是“個人,社會和人文教育”。傳媒教育作為一個較新穎的,以前從未在教育局官方指引中涉及的概念,在此處被描述為跨學科課程中的一個關鍵要素。這表明決策者對傳媒教育的關注有了顯著的提升:傳媒教育終于提上官方議程了。
在對高中教育學術結構的檢視完成之后(EducationandManpowerBranch,2005),學生將能目睹到新的科目重組,其中通識教育將于2009年正式成為一門核心科目,而“香港大眾傳媒”也將成為選修課。傳媒教育者應可以采用傳媒教育的方法來進行這門選修課及其他相關課程的教學。
從理論到實踐--改造傳媒教育
為了更好地理解香港傳媒教育的實施情況,學界進行了多項研究,結果發現多年來傳媒教育有著顯著的進步。例如,Chau(1998)在一項針對教師對傳媒教育的理解的調查中發現多數受訪者不清楚“傳媒教育”的含義,很多人還將其誤解為利用大眾傳媒輔助教學。1999年Lee的一項研究也顯示,盡管很多學校都強調傳媒教育的必要性,很少學校能著實將傳媒教育作為一項課內或課外活動來實施。如今的情況大不相同了。2001年的一項調查發現不少學校都稱已通過某種方式開展了傳媒教育(HongKongAssociationofMediaEducation,2001)。近期Cheung(2004)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進行了一項研究,致力于讓人們更好地了解傳媒教育在香港學校中的實施方式和作為課程改革關鍵實施者的教師們的感受。研究結果十分樂觀:很多學校都稱已在課程中實施了傳媒教育,主要的實施途徑包括開設傳媒課程和開展媒體制作活動兩種方式。
傳媒教育:免疫或啟力
當傳媒取代學校成為學生的第一課堂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應對呢?越來越多的教育家認為傳媒教育企圖通過鼓勵學生批判地審視大眾媒體從而使學校能夠重獲影響力(Lee,1997)。不過傳媒教育的方法并不止一種,且每種背后都有著不同的邏輯。許多評論家指責現在的學校無法與大千世界的多樣性,感性和戲劇性相競爭。與不斷變化的傳媒相比,學校確實更具“本質同一性(Henryetal.,1988,p.60)”。學校通常認為現實社會的價值觀與正統的學習理念格格不入。很多時候,傳媒教育被用作免疫工具,預防學生被傳媒訊息過度影響,幫助他們對媒體說不。
在香港,研究者于1998年9月至1999年7月間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發現受訪的教師和校長們普遍認為傳媒與教育是競爭的關系,并認為自己有義務抵御大眾傳媒的負面影響。在討論傳媒教育時出現了兩種觀點,一類受訪者認為傳媒教育是通過傳媒的教育,并認為應該制作更多的媒體節目來實現“好”的教育目的;另一類受訪者則將傳媒教育視作關于傳媒的教育,他們認為這樣的教育應該給與學生分辨對錯的能力。這些研究結果表明受訪者對“傳媒教育”概念的理解還只是處于一個相對模糊的階段。
筆者經常受到不同國家的學校邀請進行教師培訓,與工作坊的學生交流,以傳媒教育的名義告訴他們媒體的種種邪惡。這些學校往往對傳媒教育有著(如果不存偏見,至少也)很局限的理解。通過筆者的講解,學校們認識到傳媒教育在課程改革中的作用,尤其是在幫助學生獲取改革所建議的通用技能中的促進作用。事實上,傳媒教育是啟力學生的很好的途徑。在資訊爆炸的今天,學校有責任幫助學生應對公眾空間內的大量資訊。傳媒教育課程幫助學生建造知識,培養全球視角以應對21世紀不斷變化和互相依賴的世界,獲得當下教育理念所指定的終身學習技能(享受學習,提升交流能力和創造力,培養具邏輯,批判和分析能力的頭腦)。在香港,傳媒教育已成為項目式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幫助學生獲得通用技能并更深刻地理解媒體訊息。此外,媒體制作的過程也促進了學生的創造力(下文將討論到這一點)。
學生媒體制作
在21世紀的知識獲取過程中,通過實踐學習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學校必須鼓勵學生在一個深入,有意義的層面上對學習進行探索。媒體制作為學生在探索中學習提供了一個的有利的平臺。Frechette(2002)指出媒體制作的重要性:
就像學生必須不光會讀還要會寫一樣,教師必須讓學生不僅僅能解構媒介文本,更能從自己的角度和觀點出發“制作”媒介文本(當然也要意識到這些觀點的部分主觀性)(p.114)。
其他傳媒教育者認為媒體制作是一種值得向往的傳媒教育形式(Buckinghametal.,1995;Eiermann,1997;Hobbs,2004).
媒體制作是與《聯合國傳媒教育宣言》的精神完全一致的(OCR,2005,p.8):
學校與家庭共同肩負著幫助年輕人學會在充滿圖像,文字和聲音的世界中生存的責任。兒童和成年人必須擁有在所有這三種符號系統中讀寫的能力。[我們需要]培養學生的知識,技能和觀念,從而鼓勵學生的批判意識[...]還應包括分析傳媒產品,使用傳媒進行創造性的表達,和對現有的媒介管道的有效使用和參與。
在澳大利亞,Quin(2003)指出媒體制作自70年代媒介研究起步以來就一直是一個關鍵的元素。英國的資格評估與認證聯合會(AQA)以及牛津,劍橋以及皇家藝術學會的考試大綱也都包含了對媒體制作的考察:
制作的目的是讓應試者在媒體制作過程中展示自己對技術的知識和理解,從而將理論付諸實踐;以及使應試者參與到具創造性,培養想象力和美學鑒賞的活動中去。
香港的很多教育者都清楚媒體制作在幫助學生理解媒體文本的建構性中起到的關鍵作用。在過去,由于設備昂貴,技術復雜,學生很難參與到媒體制作活動中。今天的情形已經大不相同了:隨著當代大眾傳播和資訊技術的發展,設備的功能愈加復雜,但越來越容易操作,造價也降低到了學校能夠接受的水準。在幫助學生既享受媒介,又同時認識到媒體文本的建造方式和目標受眾的過程中,媒體制作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
在香港,除了將傳媒教育作為課程的一部分進行教授,一些學校還在傳媒教育課中開展了媒體制作活動。這其中的原因有多種:1997年底的亞洲金融危機以及技術的進步使香港人越發意識到了創造力的重要性。媒體制作能夠給學生帶來作品完成時的喜悅和滿足感。除此以外,近期的課程改革強調了專案式學習的重要性,新的評判標準部分涉及到對學生創造力的評估,而媒體制作的用處就在此顯現出來了。此外,傳統的教師灌輸知識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復存在,如今的手持數碼相機,坐在控制室操縱面板的學生感覺自己能主宰所學的內容。此外,擺脫了教學大綱的局限,學生們可以自行探索學習的機會。突破機構的“傳媒與資訊素養教育專案(MILE)”的結果證實了這一點(LeeandMok,2003)。
有些學校在需要更新公眾宣布系統(曾經用于校長辦公室向各個教室宣布公告)時,選擇申請“品質教育基金”而不是用自己的資金。當這些學校獲得資助時,媒體制作也就很順利自然地進入到教學過程中。此外,有些教師將媒體制作視為一種能讓學生更直接地接觸了解傳媒的方式。
傳媒教育中的合作關系
傳媒教育還吸引了許多教育界之外的團體的興趣,如本地的青年和社區專案。事實上,其他國家的經驗表明傳媒教育的發展和實施離不開一個強有力的合作關系。例如,美國的修女托曼創立的“傳媒教育中心()”一直在領導著美國的傳媒教育運動。在歐洲,Mediamanual.atzu組織每年舉辦競賽,將獎項頒發給歐洲的學校中最好,最具創新性的傳媒教育課程。
少數熱心人的推動也許能促進傳媒教育初始階段的發展,但進一步的發展必須依賴他方的支持。因此,傳媒教育在兩方面的合作關系都是十分值得關注的。
香港傳媒教育的歷史相對較短,它并非始于自上而下頒發的課程指引和教材套,而是一直在受到來自不同背景的,關心年輕人教育和成長的人士的推動。下面即是幾個例子: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HKAME)成立于2000年,致力于推動和發展香港的傳媒教育,提升年輕人傳媒素養水準。協會經常受中小學的邀請在教師培訓課程上發言或擔任傳媒教育專案的顧問。2001年,課程發展處委托香港大學的在職教師教育課程和HKAME一起為中學教師主辦了一系列的培訓課程。
香港教育城(EDCity)是由“品質教育基金”2000年資助設立的一項大型教育基礎設施。在當前教育改革對項目式學習進行強調的背景下,香港教育城發現傳媒教育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開展專案式學習的場所。該組織致力于推動資訊與傳媒素養,即體驗,解讀/分析,和制作媒體作品的能力。通過使用數位技術,學生可以增強自身的語言,寫作,交流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另外,教師還可利用數字媒體和互聯網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為了實現這一目標,2003年教育城專門設立了傳媒校園頻道,通過網頁,論壇等途徑教授學生關于傳媒的知識。此外,教育城還設立了一個傳媒教育資源中心,為教師提供高品質的教學資源。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是一個為香港社區提供社會服務的組織。當90年代末期傳媒環境惡化的時候,該組織感到擔憂,聘請了一名傳媒教育總監來處理傳媒教育的事務。該組織2000年獲得資助用于開展一個傳媒教育的專案,該專案由兩部分組成:
1.在35所小學設立了“起立,展示,談話”項目,用于介紹傳媒意識的概念
2.在8所學校開設了“傳媒教育工作坊”,給學生提供在實踐中學習的機會。通過參與校際戲劇演出活動,學生們學會了分享各自在傳媒及其影響問題上的看法。
2003年,該組織繼續在多所小學開展了傳媒教育工作坊的活動,并出版了《把傳媒帶入課室——傳媒教育教案及經驗分享》一書。
明光社成立于1997年,致力于通過符合基督教信念的研究,教育,傳媒觀察和服務活動以關愛社會,服務社區。該組織的傳媒教育活動非常顯著,包括為學校和教堂提供講座,制作教材套,出版書籍和相關材料,組織傳媒教育營,以及為青年工作者提供培訓課程等等。該組織設立的傳媒教育資源中心也向公眾開放。2001年,該組織指派了一名傳媒教育總監,負責處理組織在傳媒教育方面的事務。該組織成功獲得了多方面的資金贊助其傳媒教育活動。將來該組織將針對目標家長進行更多的努力。
突破機構也是一個基督教組織,已有三十余年服務香港年輕人的歷史。傳媒教育一直受到這個組織的關注。2000年,突破機構得到資金,開設了針對教師,學生和家長的傳媒與資訊素養教育課程(MILE)專案。突破機構在傳媒教育方面的努力有目共睹,該組織將繼續通過開設討論組,制作教材套,出版書籍和相關材料,組織傳媒教育營,以及為青年工作者提供培訓課程等方式推動傳媒教育的發展。
香港電臺(RTHK)是香港的政府電臺,致力于通過多媒體節目為公眾提供資訊,教育和娛樂內容。該電臺曾獲得教育局的資助,分別在2000年和2002年制作了兩期傳媒教育的電視節目。
傳媒教育政策進展
當少數熱心者當初開始試圖推廣傳媒教育的時候,他們得到了很多中小學的積極回應。不久之后,許多學校都稱自己聽說過傳媒教育,甚至有的學校已通過某些方式開展了傳媒教育——有的只是在早晨集會的演講中,有的在課外活動中(通常是以學生媒體制作的形式),有的則是將傳媒教育作為課程的一部分進行實施。但是,只要傳媒教育還沒有正式成為課程的一部分,徹底實施傳媒教育的前景還是非常黯淡。
學校的課程表已經十分擁擠,許多學科爭搶課程空間。除了傳媒教育以外,個人與社會教育,環境教育,公民教育等都對有限的課程空間有著迫切的需求(Cheung,1999)。在這種情形下,應該有一項政策來明確每個學科在課程中的位置。傳媒教育的繼續發展不能再只靠少數熱心人的推動了。草根運動應上升成為官方議程的一部分,有關部門應通過仔細的審視來決定是否應承認傳媒教育在課程中的地位。
教師培訓
有些學校希望能夠在課程中實施傳媒教育,但在尋找合適的教師時遇到了困難。早在80年代,教師培訓就被認作是傳媒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關鍵因素。Hart與Hicks(2002)最近的研究發現經過合格的傳媒教育培訓的教師能夠為教學方法帶來改善,并普遍對自己的工作更具自信。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定期開設傳媒教育教師培訓的課程。但18小時的培訓課程所能做的僅僅是給參與者一個泛泛的介紹,讓他們接觸一些不同的媒體形式,并給他們一些在學校中開展傳媒教育的工具而已。2001年香港傳媒協會組織開設了另一期教師培訓課程。所有這些對于課程革新來說還遠遠不夠。在英國,教師能有機會參與多種傳媒教育培訓課程,包括傳媒教育的職業發展課程(一年的全職班和兩年的兼職班)以及媒介研究的夏季會議等。在這樣的背景下,香港傳媒教育的教師培訓環節還有許多改善的空間。
傳媒教育資源
雖然香港的教師對傳媒教育的擁護程度很高,他們經常缺乏必要的教學資源,無法有效地開展教學工作。由于傳媒教育還不是一門正式意義上的科目,教學資源十分匱乏。前文提到了一些青年組織和受資助的組織制作的教材套,以及香港電臺制作的兩期傳媒教育節目。有些教師能自己制作教學材料,但多數人沒有時間。更糟的是,傳媒教育的特性決定了它的教學內容總是在經歷日新月異的變化。如果你要教授傳媒教育這門課,你必須每年修改你在教學中所使用的例子,即使你所教授的主題沒有變化。今年流行的內容明年往往就會過時。這就像一場沒有盡頭的競賽:資源是有限的,教師們雖然盡職盡責,但很難找到合適的教學材料。
結論
關于傳媒教育的討論近年在國際和香港本地都有上升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在課程中實施傳媒教育,各種針對傳媒教育不同方面的研究活動也正在展開。
本文概述了香港傳媒教育發展歷程中的眾多主題和議題。課程改革為傳媒教育的進入提供了有利的平臺;傳媒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則得益于多方的合作。雖然如此,如果傳媒教育要成為一個更普遍的運動,更多的協作是必須的。傳媒教育的繼續推廣取決于多個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教師的支援,教師培訓,資源的提供,及一個最重要的因素:一個能夠確立傳媒教育在課程中的地位的綜合教育政策。
[參考文獻]
Bazalgette,C.,Bevort,E.,&Savino,J.(1990).Newdirections:mediaeducationworldwide.London,BFI.
Breakthrough(2003).(inChinese)CrisisoftheInternetonyouth.HongKong:BreakthroughPress.
Buckingham,D.,Grahame,J.&Sefton-Green,J.(1995).Makingmedia:practicalproductioninmediaeducation.U.K.,EnglishandMediaCentre.
ChauW.N.(1998).TheinvestigationofthereasonsandlimitationsinimplementingmediaeducationatjuniorsecondarylevelinHongKong.UnpublishedB.ED.dissertation.HongKong:UniversityofHongKong.
Cheung,C.K.(1999).TheintroductionofpersonalandsocialeducationinsecondaryschoolsinHongKong.PastoralCareinEducation,17(2),23-26.
Cheung,C.K.(2004).MediaeducationinHongKongschools:possibilitiesandchallenges.EducationalStudies,30(1),33-52.
Cheung,C.K.(2005).TheRelevanceofMediaEducationinPrimarySchoolsinHongKongintheAgeofNewMedia–acasestudy,EducationalStudies,31(4),pp.361-374.
Chu,S.C.D.(2003).Discipliningmedia:Theencountersbetweentheculturesofmediaandschool.Doctoralthesis.FacultyofEducation,UniversityofHongKong.
CurriculumDevelopmentCouncil.(1999).AholisticreviewofHongKongschoolcurriculum:proposedreforms.HongKong:GovernmentPrinter.
Duncan,Barry.(1988,1986).MassMediaandPopularCulture.HarcourtBraceJancovich.Toronto.
EducationandManpowerBranch(2005).Thenewacademicstructureforseniorsecondaryeducationandhighereducation–actionplanforinvestinginthefutureofHongKong.HongKong:GovernmentPrinter.
EducationCommission(1999).Educationblueprintforthe21stcentury:reviewofacademicsystem.HongKong:Governmentprinter.
Eiermann,P.N.(1997).Ateacher’spostmodernguidetoethicsinthevideoproductionlaboratory.JournalofResearchonComputinginEducation,29(3),215-225.
Filion,F(2003).Kidstakeonmedia.Horizons,Fall,17-21.
Frechette,D.(2002).Developingmedialiteracyincyberspace:pedagogyandcriticallearningforthetwenty-first-centuryclassroom.Westport,Conn:Praeger.
Guterl,F.(2003)Toomuchinformation?Newsweek1stSeptember2003.
Hart,A.&Hicks,A.(2002).TeachingmediaintheEnglishcurriculum.U.K.:TrenthamBooksLimited.
Henry,M.,Knight,J.,Lingard,R.&Taylor,S.(1988).Understandingschooling:anintroductorysociologyofAustralianeducation.London:Routledge.
Hobbs,R.(2004).Areviewofschool-basedinitiativesinmedialiteracyeducation.AmericanBehavioralScientist,48(1),42-59.
HongKongAssociationofMediaEducation(2001).(inChinese)AsurveyonmediaeducationinHongKongschools.Unpublishedreport.HongKong:HKAME.
Lee,A.Y.L.(1997).Legitimatingmediaeducation:Fromsocialmovementtotheformationofanewsocialcurriculum.Doctoralthesis.DepartmentofEducationalStudies:UniversityofBritishColumbia.
Lee,A.Y.L.andMok,E.(2003)Cultivatingcriticalyoungmindsinpost-colonialHongKong:CasestudiesofmediaeducationPaperpresentedatthe53rdannualconferenceofthe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Association,SanDiego,USA,May26.
Lee,W.O.(1999).Controversiesofciviceducationinpoliticaltransition:HongKong,inJ.Torney-Purta,J.Schwille&J.A.Amadeo(Eds.).Civiceducationacrosscountries:twenty-fournationalcasestudiesfromtheIEAciviceducationproject.Amsterdam,TheNetherlands: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EvaluationofEducationalAchievement,313-340.
Leung,G.L.K.(1999).Studyontheinfluenceofmediaonyouth.HongKong:CommissiononYouth.
Livingstone,S.&Bovill,M.(1999).Youngpeople,newmedia:finalreportoftheproject‘Children,youngpeopleandthechangingmediaenvironment’.London:LondonSchoolofEconomicsandPoliticalScience.
Livingstone,S.&Bovill,M.(2001).Childrenandtheirchangingmediaenvironment–aEuropeancomparativestudy.LEACommunicationSeries.USA:NewJersey.p>Masterman,L.(1992).Adistinctivemodeofenquiry:towardscriticalautonomy,inM.Alvardo&O.Boyd-Barrett(Eds.).Mediaeducation:anintroduction.London:BFI,102-103.
McBrien,J.L.(1999).Newtexts,newtools:anargumentformedialiteracy,EducationalLeadership,57(2),76-79.
OCR.(2005).Oxford,CambridgeandRSAexaminationsinmediastudies.RetrievedMay15,2006from.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