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7 15:05:1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舞蹈演出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舞蹈學;畢業設計;論文改革;學科特色;專業建設
中圖分類號:J7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0)02-0088-01
在大多數高等教育的舞蹈學專業人才培養計劃中,畢業論文是以論文形式出現,要求學生從理論上闡述學術觀點及想法。由于大多數舞蹈學專業學生自幼學習舞蹈,有的甚是科班對文化知識的全方位掌握有一定欠缺,在論文撰寫上常常感到力不從心,但在專業領域中,學生能夠較全面的發揮優勢及特長,只有深入探索和研究適合本專業學科特色發展創新的畢業設計改革方案,找到正確的方針路線,才能真正的體現學以致用、科學合理、符合學科特點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
一、研究內容
第一,對藝術專業領域的畢業論文改革與創新性研究。在四年制本科教學計劃中,畢業論文的完成時間一般規定為8周,通常以論文形式為主。但有部分高校已將藝術類畢業論文改為從“單一學術性論文”到“多樣化畢業設計”,高校藝術類專業的畢業論文環節將面臨著改革和創新,也將突破傳統模式進行新一輪的有效性研究。
第二,結合舞蹈學學科特色探索合理科學的畢業設計改革方案。在培養舞蹈人才過程中,不能夠片面、單一,更不應急于求成。所制定的畢業設計要求既能夠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又能對適應步入社會的第一階段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和實戰經驗。
第三,制定體現應用型人才培養計劃的舞蹈學畢業設計方案。基于畢業設計質量是衡量高校教學水平的重要標志,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的重要實踐環節,結合舞蹈學專業的特殊性、科學性和合理性,可將畢業設計分為編創作品、匯報演出兩種方式。編創作品即創作舞蹈作品,匯報演出即匯報表演舞蹈,均屬于實踐性質。兩者目的都是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加深對所學的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和專業知識的掌握,使之系統化、綜合化。使學生獲得從事工作的初步訓練,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綜合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尤其注重培養學生獨立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二、研究目標及特色
舞蹈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是具體的手把手的教與學,是真正意義上的“言傳身教”,必須通過科學、系統、嚴格的訓練,將理論與實踐并重,才能成為一名“文武雙全”、名符其實的舞蹈教育人。因此在畢業設計中的教師指導環節,要注重實踐性和創新性,鼓勵學生的想法,用正確的觀點來引導他們。只授予學生高超的技藝,不重視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理論知識的培養,就不可能造就出優秀的舞蹈教育人才。此項研究符合舞蹈學專業學科發展建設的特殊性、科學性和合理性,真正將應用型人才培養計劃與人才知識結構需求、高等教育目標、學生綜合素質相結合,使學科建設得到有效的實行、發展和提高。
三、舞蹈學畢業設計改革研究與項目制定
舞蹈是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因此在制定畢業設計改革方案的首要任務是對此項目的定義,其次是對指導教師的職責要求。最后是對畢業設計內容和評分標準的制定。工作程序主要包括:1、畢業設計選題采取師生雙向選擇的辦法進行,選題來源不限,由系(院)領導小組負責協調落實。選題原則必須符合專業培養目標和教學基本要求,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能充分發揮不同水平學生的創造潛能。2、作品要求以反映培養目標為原則,內容應與選題緊密相關。學生應盡可能利用各種渠道搜集和檢索信息資料,進行分析、歸納、整理及研究,選出適合自己的題目進行表演。創作作品的學生要結合課堂知識和實踐經驗進行創編,在指導教師幫助下搜集題材,風格體裁不限,充分展開想象力,體現創新能力和專業水平。3、評定方法可采用優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級制評定成績。評分細則應從設計的目的及意義、知識及技巧掌握程度、質量與水平評價(作品難度、完整性、表現力等)、學生組織紀律、存在的主要問題與不足等幾項內容著手。總成績由指導教師和評閱組構成,比例為60%和40%。進行成績評定時要求做到實事求是,不要從印象出發,更不要以指導教師的聲望作為評定該學生成績的依據。對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科學態度和工作作風應予以充分的注意。
舞蹈學是舞蹈藝術門類中的一個重要學科,是用人體動作來表達思想感情和真善美的一種藝術形式。因此,舞蹈學所涉及的研究面是很寬的。在此,筆者對舞蹈學專業畢業論文(設計)改革探索及研究還不夠深遠,所做出的改革方案還微不足道,希望借此引發更多同仁的支持和研討,讓今后高校舞蹈學科的發展和建設之路越走越遠。
參考文獻:
體育舞蹈的市場營銷在我國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但市場規模已接近千億,以深圳港龍舞蹈文化機構為首的眾多地域性的體育舞蹈培訓中心已步入規模化的發展道路,越來越多的體育舞蹈賽事及體育舞蹈經營項目營運開來。通過對深圳港龍舞蹈文化機構營銷模式的分析,未來體育舞蹈的營銷趨勢是多元的。在制定其營銷方案時,應更多地關注3P(人員Personnel、服務流程process和服務有形化Physical evidence)。只要把握好3P,就能實現體育舞蹈在市場營銷中的戰略意義,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讓體育舞蹈產業在市場中不斷發展、壯大。
1 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1.1.1 深圳港龍舞蹈文化機構的經營項目及營銷方式
港龍舞蹈文化機構創建于1998年,位于深圳市羅湖區南湖路慶安大廈負一層,是中國乃至亞洲國標舞界最知名最具影響力的舞蹈文化品牌之一。港龍舞蹈主席王永剛先生是唯一一位擔任世界三大國標舞賽事其中兩項評審的中國人。港龍舞蹈文化機構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推廣中國國際標準舞的發展,通過舉辦國際國內大賽、舞蹈用品開發、舞蹈培訓中心及國際標準舞俱樂部、舞蹈健身會館的經營等,成功地打造了中國國標舞第一品牌。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在中國期刊網上查閱與本課題有關的論文,并廣泛閱讀有關藝術文化產業經營、體育產業方面和市場營銷等方面的書籍,為本論文提供理論支持。
1.2.2 專家訪談法
通過對以往研究成果的分析,結合體育舞蹈產業的實際情況,設計出市場營銷訪談內容。電話采訪直接回答。
1.2.3 數理統計法
對調查所得到的結果進行數理統計并進行必要的圖表繪制。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營銷機構的基本情況
2.1.1 體育舞蹈營銷機構的經營項目
作為中國體育舞蹈營銷機構的龍頭企業,深圳港龍舞蹈文化機構的經營項目主要由五大分支機構來運營。這五大分支結構分別是:拉丁舞健身會館、體育舞蹈俱樂部、舞蹈培訓中心、舞蹈用品商城和賽事演藝事業部。在2005年至2009年各部門的盈利調查中,不難發現,在體育舞蹈營銷中,體育舞蹈俱樂部的盈利金額占總盈利金額的40%,其次是拉丁舞健身會館和舞蹈培訓中心,分別占總盈利金額的17%和20%,值得一提的是,舞蹈用品商城和賽事演藝事業部的盈利金額存較大差異,只占到總盈利金額的15%和8%。深圳港龍舞蹈文化機構的各部門盈利情況存在較大差異也是普遍現象,很具代表性。一般來說,健身、娛樂與培訓機構是針對于廣大群眾的,只要完善廣大群 眾的認可度就可實現此機構的長期、穩定運營,擁有相對固定的客戶群。然而舞蹈用品 方面的銷售存在一次性購買持續時間較長的弊端,若進一步推進舞蹈用品的廣告力度相信會有不錯的效果,而演藝事業部的發展與壯大也會推動舞蹈用品的銷售。。演藝事業部 的盈利金額占到總盈利金額的8%,究其原因,其作品創作過程中投入的成本及進入市 場等其他活動投放的成本較高,這就造成了其自身價值的貶值;第二點原因仍是關注力度不夠,賽事和商業性表演數量較少。。
2.1.2 體育舞蹈市場營銷的業務比重及目標對象
據調查顯示,深圳港龍舞蹈文化機構的拉丁健身會館的業務量占到總業務量的25%,其主要內容是以健身為主要目的并具有娛樂性質的健身活動,目標對象以25歲至50歲的有穩定工作的都市人群居多;體育舞蹈培訓中心的業務量占總業務量的15%,其主要目的是培養有潛力的參賽選手或教師隊伍,著重培養青少年人群,同時會組織一些專業的集中訓練以此促進體育舞蹈的學術與文化交流;體育舞蹈俱樂部,這是以娛樂和豐富大眾生活為主要內容的業余培訓,面向各個年齡段、企業和個人,可根據企業或個人的不同需要幫助策劃表演以及比賽等,具有靈活性強,服務性專,覆蓋面廣等特點,占總業務量的35%;演藝事業部門占總業務量的5%,其主要職能在于可以策劃、組辦各種賽事、演出,調動專業選手和具有專業水平的舞蹈演員參與其中,以及配合各種類型的商業演出活動;舞蹈用品商鋪占總業務量的20%,這是專以舞蹈用品為經營產品的銷售部門,包括舞鞋、舞蹈服裝、舞蹈飾品、舞蹈教材以及舞蹈服裝訂制等經營項目,目標對象針對于體育舞蹈人群。
2.1.3 體育舞蹈的營銷特征
第一,根據經營項目不同,交易行為對象也有所不同,演藝事業部的營銷對象是藝術作品,它以一定的形式表現出來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對人們生活的作用和改善往往是間接的。第二,體育舞蹈的作品本身具有創作和文化價值,它和市場需求之間有時會有一定的差距,而這種差距會造成演出收入無法抵消演出支出,甚至嚴重虧損。第三,一般認為,營銷是消費者導向,故表演節目應迎合觀眾的欣賞口味和娛樂需求;而體育舞蹈是產品導向,追求的是自身的品味和創作價值,故體育舞蹈本身不能因附和市場而降低品質,從而使體育舞蹈與營銷之間出現脫節的現象。
2.1.4 體育舞蹈營銷的合作范圍
深圳港龍舞蹈文化機構合作范圍包括:時尚舞會、客戶派對、公司年會、樓盤開張、節目策劃、演員特派、活動承辦等。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3.1.1 體育舞蹈前景發展
據有關部門估計,至2009年全國有3000萬體育舞蹈愛好者,而這個數字在未來的三年中會增加一倍,這使得體育舞蹈市場前景一片光明,這是實現體育舞蹈產業化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才可以建立體育舞蹈的市場營銷模式。
3.1.2 體育舞蹈潛力所在
必須在現實操作上,有意識地填平大眾文化與精英文化間的鴻溝。通過商業化操作和大眾文化式消費,體育舞蹈市場營銷具有很大的市場價值和潛在力量。
3.2 建議
3.2.1 借鑒國外經驗,走自己的路
在充分重視我國體育舞蹈市場營銷的同時,還要密切關注國際市場,才能確保我國的演藝市場與國際市場接軌,也才能真正終結橫亙在中國體育舞蹈與營銷間的鴻溝。。
年從漢川幼師畢業,進入大悟師范擔任音樂舞蹈教師以來,一直工作在音樂舞蹈教學工作的第一線,為大悟培養了大批從事音樂舞蹈工作的教學人員,目前,全縣各中、小學擔任音樂教學工作的教師中,絕大多數都來自我的學生,在大悟師范工作期間,創編的舞蹈《放風箏》、《夢江南》在孝感市舉辦的第一屆幼師匯報演出比賽和市藝術節中分別獲一等獎和二等獎,創編的其它舞蹈節目在全縣各種演出活動中均獲一等獎。年考入武漢音樂學院,在校期間,被選拔參加第四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的閉幕式演出。畢業以后,不僅一直擔任著日常教學工作,還負責起培訓全縣音樂教師和全縣以及各系統的各種文藝晚會的編排,主持和評委等工作,年被評為學校先進工作者,年作為湖北省第四屆黃鶴美育節孝感市音樂優質課的評委。
200年調入大悟一中擔任音樂教學工作,在200年市督導評估重點中學工作和200年復評工作中,音樂欣賞公開課得到市督評領導的高度評價和贊揚。200年大悟一中整體搬遷后,在中考生中,招收了大悟有史以來的第批一音樂藝術生,在今年的高考中,音樂生以100%的升學率升入大學學習音樂,為了推動高中音樂課的深入開展,200年參加了縣第一屆黃鶴美育節公開課的參評,獲全縣第一名,論文《重點高中音樂欣賞課的教學是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獲湖北省第六屆黃鶴美育節孝感賽區二等獎,并參加縣美育節文藝節目的輔導選拔以及編排和評委等工作。
由于大悟是一個落后的山區縣,美育人才相對缺乏,我深深地感覺到作為一個國家培養多年的美育工作者,社會所賦予我的一份責任。所以,平時多利用業余時間,對中小學生的鋼琴、電子琴及其它音樂活動需求無償地進行輔導。并長久的為我縣群眾文化活動作輔導,為文藝演出擔任評委工作。年,在孝感市“英才杯”少兒電子琴大賽中,被授予電子琴優秀教師稱號。
十八年來,由于自己辛勤努力的工作和做人的品質,一直得到社會的公認和好評,年作為市人大代表的候選人,并被當選縣第六屆、第七屆政協委員。今后,我會為大悟美育事業的發展不懈的努力工作著。
論文摘要:幼兒教師專業化的獨特職業要求和職業條件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專業技能,專業技能是幼兒師范院校對學生進行培養訓練的一個重要內容。幼兒教師的專業技能概括起來主要有語言、藝術和教學三大類。學生要想習得這三大類技能,學校必須通過課程,日常管理.教育活動等培養對策來實現。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和教育事業的日益發展,教師隊伍的質量要求不斷提高,教師專業化已提到議事日程,并有了廣泛的研究。我國幼兒教師隊伍隨著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專業化也在悄然進行中。教師專業化是指教師職業具有自己獨特的職業要求和職業條件,有專門的培養制度和管理制度。幼師生也無一例外地要高質量地習得幼兒教師的專業態度、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其中,幼兒教師專業技能有其專業特殊性且形成需要長時間的學習、訓練,因此,尋找科學、合理的幼兒教師專業技能培養的對策是每位幼兒教師教育工作者重要任務之一,必須加以深入研究。
1 對幼兒教師專業技能的闡釋
教師的專業能力是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活動中,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所表現出來的個性心理特征。概括起來不外乎一般能力和專業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包括諸如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想象力等。另外,教師還須具備從事專業活動所必須的特殊能力,即了解學生及同學生交往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教育科學研究能力。
幼兒教師的專業技能是指幼兒教師在幼兒教育工作中因教育目標、教育對象的年齡特征的特殊性而要求具備的特有的從教能力。這里強調:幼兒教師專業技能與其它教師的專業能力有顯著的不同,幼兒教師既要有教師的一股的專業能力,還要具備其它教師無需具備而其必備的特殊技能。例如,兒童化的語言表達技能、兒歌彈唱與鑒賞能力、舞蹈表演與創編能力、等等。
2 幼兒教師專業技能的內容
1996年6月1日原國家教委頒布的《幼兒園工作規程》對幼兒園保育和教育目標的規定,蘊含著對幼兒教師專業技能的要求。主要從三方面來指出了幼兒教師應具備語言、藝術、幼兒教學等方面的特殊技能。
2.1語言類技能
語言類技能是指幼兒教帥能夠規范化、兒童化地運用語言、文字與幼兒進行交流及引導幼兒正確運用語言進行表達、交流的能力。主要包括書寫、普通話、講故事、英語口語等能力。
書寫能力是指幼兒教師應該具備諸如工作日記、工作計劃、總結、教育研究論文等基本的應用文的寫作能力,以及規范地用鋼筆和粉筆書寫漢字的能力。
普通話水平要達到二級甲等以上的水平。講故事技能要求幼兒教師能運用兒童化的語言和肢體語言,充分突出故事中不同人物性格特點為幼兒演講故事的能力。
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是要求幼兒教師具備準確、生動、流利的英語會話與交流能力。這是雙語幼兒園中對幼兒教師的基本要求。
2.2藝術類技能
藝術類技能是指幼兒教師具備的藝術表現及審美方面的基本技能。其主要內容有彈唱及兒歌欣賞,舞蹈表演與創編、繪畫與美術鑒賞等。
彈唱及兒歌欣賞能力是指幼兒教師借助鋼(風)琴,運用聲樂技巧自彈自唱兒童歌曲及對兒童歌曲藝術性、思想性的理解能力。
舞蹈表演與創編能力是指幼兒教師要掌握多種形式的民族舞蹈基本表演技巧和根據不同的兒童樂曲編制兒童舞蹈的能力。
繪畫與美術鑒賞能力指幼兒教師要掌握基本的繪畫手法和兒童美術作品的基本鑒賞能力。
2.3教學類技能
教學類技能指幼兒教師為順利實現幼兒教育目標所具備的適合幼兒特點的基本的設計、組織、制作、創編等能力。主要包括游戲組織與創編、幼兒活動設計、玩教具制作等技能。
游戲組織與創編能力是幼兒教師根據達成教育目標需要自行編制并組織幼兒進行游戲的能力。幼兒園中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各方而教育目標都要寓教于游戲之中。
幼兒活動設計能力是教師根據教育目標、要求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教育內容的實際,預先設計教育活動方案的能力。幼兒活動設計是實現幼兒教育目標的前提和基本保證,是幼兒教師最基本的教學技能之一.
玩教具的制作能力是幼兒教師根據活動、游戲的需要自己動手制作玩具和教具的能力。
3 幼師生專業技能職前培養策略
(1)課程策略:幼兒師范院校通過開設必修課、選修課、實踐課程、開發校本課程等手段,對幼師生進行專業技能培養與訓練。在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計劃中將幼兒園活動設計與指導、學前兒童游戲、鋼琴彈奏、美術與手工等7門課程作為必修課開設,做到有足夠的教學和訓練課時、有考核、有驗收;將寫字、普通話等開設為必選課;通過實踐課程和校本課程提高技能訓練水平,保證對技能訓練的指導與拓展。
(2)管理策略: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學校通過有效的指導、訓練、檢查、驗收考核等方式對幼師生在校期間的基本技能的訓練進行有效管理的策略。制定《幼師生專業技能訓練、驗收實施方案》,使學生明確技能訓練的內容、要求與驗收標準,安排不同內容的訓練時間、指導教師及督促檢查辦法,實施分年級考核驗收,驗收不合格不予畢業。
(3)競爭策略: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評比、競賽等活動,激勵學生技能訓練的積極性、自覺性,并把優者優先推薦就業的機制引入技能培養之中,進而形成競爭機制的培養策略。幼師院校圍繞專業技能內容開展諸如講故事比賽、舞蹈大賽、卡拉OK大獎賽、書畫展、搖籃杯幼教技能大賽等形式多樣的競賽評比活動,激發學生技能訓練的熱情。畢業生供需見面會上優先推薦技能優勝者就業。
關鍵詞:教學評估 高校院(系)管理體制 績效管理水平 策略研究
基金項目:四川省教育廳“地方高校教學系管理水平績效策略研究”(09SA178)課題階段性研究成果
教學評估是推動地方高校轉變管理職能,突出教學管理,調動高校院(系)教學管理人員遵循高等教育辦學規律和教學規律,對整個教學活動、學習實踐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協調和激勵的過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雖然完成了專科向本科、單一型向多科型的轉變,為我國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面對現實,我們應清醒看到: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在內部管理、績效水平、思想解放、教育觀念和主動適應地方經濟建設和地方發展之所需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問題。如何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教學生產力,面對社會的快速發展而及時調整專業結構,整合教學資源,強化辦學特色,提高本科教學質量是目前地方新建高校面臨的主要任務,而加強其內部教學管理績效水平是重要的解決途徑之一。
1 以院(系)為中心,促進教研室、教師教學管理運行機制的形成
地方高校辦學的核心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是教師,教師的質量體現在教師教學水平,提升教師整體教學水平在教學實踐,教學實踐運行管理在教研室一級基層管理機構。以四川文理學院音樂系為例,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各項指標的具體要求下,音樂系充分發揮教研室的作用,營造出志存高遠、追求卓越、競爭向上的教學氛圍,提高了教師隊伍和教育教學水平,促進了本科教學質量全面提升。
各教研室以活動為載體,開展“內樹信心,外樹形象”活動,增強教師自信心和責任感,樹立良好師德師風,認真履行教師職責。建立科學規范的管理機制,明確《教研室主任崗位職責》,規范了《教研室工作手冊》,包含了教研室工作計劃、活動開展、教師備課、教學進度、教學質量控制和工作總結等,使教學環節常態化。
教研室以團隊建設為中介,開展“向課堂要質量”活動,提高教師整體教學水平。各教研室定期開展“老教師上示范課,中年教師上公開課,青年教師創優質課”活動,公開評課,教師間相互探討,在研討與交流中融匯;在法與內容上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切實提升教學水平,確保教育教學質量。
教研室以團隊作用為促進,加強教師教改、教研和科研工作,著力提高教師隊伍的科研能力,音樂系涌現出了鋼琴教研室、聲樂教研室、舞蹈教研室、青年教師創新教學團隊、青年教師科研團隊等優秀團隊,聲樂教研室被學校授予“優秀教學團隊”稱號。
2 以專業建設為驅動,促進內涵式發展水平的整體提升
學校應把專業建設作為院系績效考核的重點項目之一,根據對院(系)專業建設水平進行考核和評價,加大對新專業建設經費投入力度,同時,還要對新專業給予指導,并給新專業適當的優惠政策,切實達到加強新專業建設的目的。以四川文理學院音樂系為例,從2007年來,以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為依托,為適應地方經濟文化建設的需要,緊緊圍繞“強專業、育通才、廣就業”辦學特色。在師范教育中融入非師范教育,在師范性素質教育基礎上體現社會舞蹈表演專業的個性教育,注重川東巴渠民間音樂的開發和應用研究,貫穿在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始終。伴隨著專業建設的加強,新專業實驗室建設逐步完善,師資隊伍數量和結構趨于合理,作為支撐的課程體系已經形成,人才培養方案大膽創新,帶動辦學內涵的整體提升。為此,我們重點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探討:
2.1 緊密聯系專業實際,展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體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討論,形成科學規范的課程體系
地方高校音樂本科專業辦學歷史較短、資金缺乏、師資隊伍素質發展不均衡等客觀原因,普遍存在著生源素質差,課程體系建設基礎薄弱等現象。其教學現狀與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針對這種情況,首先,我們切合自身實際制訂了《音樂學專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并展開對本科教學合格評估的核心內容“四個促進,三個基本,兩個突出,一個引導”的學習討論,反復對專業的培養目標、學生的學習定位、教材的選購、教學實踐基地建立以及課程設置的科目、開設的時間、時數、學分安排與分配等內容是否對人才培養方案起到了真正的評價標準和激勵作用進行論證,從而形成既穩定又富地域特色的課程體系,實現人才培養新格局。將教學計劃中的課程創新為“平臺+模塊”的人才培養模式,分為專業學科課程、專業選修課程、地方特色課程、學生自主課程、藝術實踐課程等;以專業基礎課程為基礎平臺,以專業學科課程為專業平臺,以專業選修課程為專業發展模塊,以地方特色課程為專業特色模塊,以學生自主課程、藝術實踐課程等為實踐教學模塊。實現強化實踐育人,主動服務地方經濟文化建設,為城鄉綜合一體化建設基層、社區培養“定崗式”應用型音樂藝術人才。
2.2 重視教材選用評估,自編教材初顯成效
學院制訂了教材選用與評估制度,嚴格教材選用程序,重點選用符合教學大綱要求的教育部推薦、面向21世紀音樂專業教材、自編教材、實用性強和得到師生廣泛認可的教材。在所使用的教材中,師生評價優良的教材達94%。教材編寫有了較大的突破,至2012年教師主編教材3部,主編教學參考書3本。
2.3 注重隊伍培訓提高,管理水平得到不斷提升
加大對教學管理人員培訓力度,增加教學管理人員培訓、進修、交流、學習的機會,使教學管理人員不斷開闊視野,更新觀念,促進新建應用型高校教學保障體系的研究,學習和借鑒國內外質量保障體系先進理念,并將“教育即服務”的理念貫穿于內部質量保障的各環節,充分體現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的成才和發展為本,以教師發展為本,改變單一依靠監督檢查進行質量監控的狀況。自覺地把高等教育教學管理理論運用于工作,提高理論水平、業務能力和工作執行力之中。
2.4 構建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確保教學質量提高
為確保教學的中心地位,建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主要分為校、院系兩級。校級監控體系:領導聽課、教學指導委員會、教務處質量科;院系級監控體系為:聽課評課、教學督導小組和教研室。各主要教學環節質量標準明確具體,教學質量監控和評價體系健全,建立教學質量評估制度、專業教師評議制度、學生意見反饋制度、教學督導制度等,不斷完善教學評價體系,激發教師投身教學工作的熱情。同時,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的相關要求,完善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和教師分類管理、分類評價辦法,以學生評價、教師互評、領導評價和社會評價相結合,在評價方法的運用上做到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動態評價與靜態評價相結合。
3 以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為目標,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逐漸提高
地方高校本科人才培養定位其應用型,改革人才培養方案,培養為地方和社會所需的各類應用型人才,追求現代大學“構建主動適應地方和社會對職業能力需要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內涵,便成了首當其沖的重要工作。制訂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以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為目標,從實踐教學入手,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應用型人才,給學生創造掌握科學方法和提高實踐動手能力的重要平臺。通過各種藝術表演形式的實訓排練,國際交流、校內外交流表演、畢業專業匯報、藝術創作表演等舞臺實踐,使學生熟練掌握各種專業技能,建立牢固的文藝建設體系和服務意識,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目的。結合我系實際,重點進行了以下探索:
3.1 以評促改,把課堂教學作為實踐教學的第一步
在課堂教學上,教師的示范教學,要求學生唱(奏)教師首先要進行示范,學生再進行現場唱(奏),體現了實踐性教學能力的提高首先來自于實踐性課堂教學。為鍛煉和提高師生的教學與實踐能力,設立了學生“個人音樂會”專項基金,新建可容納400余人音樂廳,為音樂學專業的辦學質量提供了有力保證。
3.2 改善實訓場地條件,保證實訓實習時間
為進一步體現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學校制訂并實施《關于進一步加強實踐育人工作的實施意見》,依托地緣和專業優勢,積極加強與藝術團體合作,引進社會力量,共建共享教育資源,積極探索合作辦學、合作育人模式。通過教學評估,配備了琴房、多媒體教室、舞蹈教室、數碼鋼琴教室、MIDI教室、排練廳、實訓室、音樂廣場等教學設施,從而滿足音樂學專業學生學習實踐的需要,確保實訓實習的時間。建立穩定的教學實習實踐基地15個,其中,人文藝術合作育人創新基地1個,國際文藝交流中心1個。與四川省交響樂團合作簽訂了“人文藝術合作育人創新基地”協議,在云南麗江合作打造了一臺具有典型云南民族特色的節目,形成合作培養音樂與舞蹈藝術人才;與地方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合作,加強新課改合作研究和培訓,服務地方基礎教育改革。與此同時,積極向海外拓展合作辦學空間和國際交流,與俄羅斯皇家芭蕾舞、韓國草堂大學等開展海外合作交流。
3.3 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將社會實踐納入音樂本科教學計劃,設置2個學分。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主要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辦法,學生參加各種層面的社會實踐活動,均按照學校的有關規定折算成學分,納入課程考核。學校重在引導和鼓勵學生深入農村、企事業、社區、中小學校等,感受社會的發展變化,增強適應社會能力。每年暑假或集中組織學生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分赴基層,開展文化、藝術活動和幫扶活動;或利用周末深入社區、留守兒童之家、義務演出、關愛留守兒童等活動。院(系)還組織學生參加地方大型文藝演出,發揮在當地的文化引領作用,使學生在演出中得到舞臺鍛煉,音樂系參加歷屆大學生藝術節得取得優異的成績。
3.4 規范畢業論文(設計)管理,強化專業綜合訓練
音樂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主要有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音樂會相結合方式。各階段要求明確,流程清晰,管理規范,對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從開題、撰寫、指導和答辯等環節均有具體要求,每年舉行優秀畢業論文(設計)答辯觀摩和優秀畢業論文(設計)評選。按規定確定指導教師,明確指導教師工作職責,大部分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選題結合社會實際,來自藝術實踐、實習、和社會調查中的畢業論文(設計)比例不斷增多。2011屆本科專業畢業生畢業論文(設計)來自實踐環節的比例平均達到了53%。近三屆畢業生有72篇被評選為校級優秀畢業論文(設計)。通過畢業論文(設計)環節的訓練,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職業技能得到了全面鍛煉,達到了培養要求。
4 緊密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促進辦學定位的逐步明晰
“服務地方,與地方互動”是績效考核對院(系)辦學定位的基本要求,也是地方本科院校的職責和突破點,近年來,各院(系)積極“找路子”,緊密圍繞地方經濟文化建設,深入開展合作共建活動。四川文理學院音樂系緊緊圍繞學校“立足川東,服務全川,輻射周邊省市”的辦學思路,突出專業特色,培養適應地方經濟建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提出“立足地方,面向基層,服務城鄉經濟文化建設”的辦學定位,狠抓學生職業技能訓練,積極引導學生學用結合、學以致用,提高專業實踐技能,繁榮了地方文化市場,提高了達州市民的文化藝術修養。近年來,獨立承辦的各種類型的演出已有數百場,在達州市及周邊縣市形成了良好的社會效應。比如,2008年參加四川省第十屆運動會開幕式“火之歌”;2009年達州市第十屆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現場會文藝演出;2010年參加達州市元九登高節“大巴山民歌會”;2011年獨立承辦“巴國情韻”——紀念李依若100周年誕辰文藝晚會等。先后還多次為“留守兒童基金”舉行募捐公益演出,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過依托地方與服務地方相結合,避免了辦學定位的“大而空”,已初步形成了自身的辦學特色。
參考文獻:
[1]顧南寧,劉茄.基于績效管理的高校二級單位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現代教育管理,2010(9)
論文摘要: 文章分析了中專舞蹈教育中人文精神培養的重要性。就其現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益探索,并提出人文素質教育與舞蹈專業教育是相輔相成的。
所謂“人文”是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1]“人文”與“天文”相對。人文是指區別于自然現象及其規律的人與社會的事物,人文精神說到底就是以人為本的精神。對人自身完善的關注和追求,尊重人的理想和信念,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價值理想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為終極目標。
人文主義教育重視身心和人格的和諧發展,強調應該使學生的各個方面都得到和諧發展;注意美育,以發展受教育者的審美能力;注意培養學生各方面的才能;還要注意德育,以使學生具備應有的道德品質素養。
1 中專舞蹈教育中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文化部在1988年1月公布的《藝術院校的建設與改革方案》指出:“藝術教育建設與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為發展我國社會主義的文藝事業培養更多、更好的德才兼備的專門人才。”舞蹈藝術作為人類特有的并為人所存在的精神現象,以借助動態形象為手段,表達人文情感為目的。自古就有“言之不足,象能顯之”以及“歌以詠言,舞以盡意”等說法,都把舞蹈作為達情的最高層次,因為舞蹈語言與人類情感模式具有同構性質,用舞蹈來展現人類的情感生活,可以獲得最為理想的效果。[2]回顧歷史,就不難看出舞蹈的發展已不僅是形式上的轉變更是文化上的傳承。這就必然要求它的參與者具備人文情懷的表達以及傳承這種人文精神的能力。
我國的中專舞蹈教育正是培養專業舞蹈藝術人才的根基,在注重專業訓練的同時,更應加強學生人文知識的熏陶。舞蹈是一門表演性較強的藝術,不同于體育,或是雜技。它同時具有“人體文化”和“情感符號”的共性。只有內在情感與外在肢體統一了,才能真正發揮其感染人、鼓舞人、啟發人和教育人的作用。我國舞蹈教育的目的,就是從這一點出發提高受教育者的藝術鑒賞力和參與力。如今在鑒賞舞蹈作品時,人們更加關注的是舞者精湛的技術技巧下所詮釋的人文內涵。例如舞蹈《孔乙己》該舞蹈的表演者是一名舞蹈學院附中的學生,他能夠在短短幾分鐘的表演中找準特定風格化語言與特定人物性格的契合點,將魯迅筆下的人物形象與舞蹈藝術完美的結合起來。并將編導的意向恰如其分地傳遞于肢體傳達給觀眾,對于一個舞蹈參與者來說僅僅能夠用身體機械地去表述舞蹈動作,而不注重平時對人文知識的捕捉、積累是永遠展現不出作品內在的精髓。在素質教育大力推行的今天,我們的中專舞蹈教育作為專業舞蹈教育的基礎陣地,擔負著為國家輸送優秀藝術苗子的重任。在培養目標上應特別強調人文素質和藝術能力的全面發展。
2 我國中專舞蹈教育的現狀
2.1 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不適應。長期以來,中專舞蹈教育作為舞蹈人才培養的基礎,存在滯后性。隨著社會對人才需求的不斷變化,我國的中專舞蹈教育從為演出團體培養演員的單一目標擴大到為高校輸送合格生源,從以往的滿足文化系統內部對人才的需要,調整為整個社會對藝術人才的需要。目前,在我國的舞蹈專門人才中,除了演員還包括編導、教師、史論研究、科學研究、藝術管理等人員。[3]然而,就目前的中專舞蹈教育而言,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依然沿著技術教育的道路發展,重視專業知識的學習與技術技巧的訓練,忽視了文化內涵的培養和人文精神的陶冶。我們的舞蹈中專學生給外人的印象總是思想品德差,文化修養少,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這種現狀的產生規結為:首先,從生源來看,不少學生是因為文化成績差才選擇讀藝校。其次,舞蹈界(也包括文藝團體)一貫以專業能力來衡量一個舞蹈人才。第三,整個社會的態度趨于同情,從每年的高等學校招生來看,藝術類分數線往往低于文科或理工科類,而舞蹈專業的錄取分數線又是藝術類中最低的。
2.2 生理發展與心理發展不平衡。我們的舞蹈學生總是有重才不重德的傾向,重情不重理的特點和重體不重腦的問題,從而形成身心發展的不平衡。這種現狀的產生規結為:首先,藝校學生自身的特點。藝術類學生往往與普通中學學生不同,他們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尤其是形象思維能力)喜歡引起他人注意,比較講究個性,隨意性強。再加上由于專業訓練的要求,往往入校年齡較小,一般在11、12歲左右。童年期的心理特點尚未消失,逐步進入青春期,學生生理發育較快,心理發展也是矛盾重重,各項品質觀念尚未定型,是教育的困難時期。其次,從課程設置的特點來看。專業課程與文化課程的交織,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的轉變,使學生從接受程度上有了心理選擇,更容易被動態事物所吸引,無興趣聽文化課程,對科學技術以及政治理論知識厭倦,排斥。從而使得我們的學生總給人一種散漫,肆無忌憚的印象。第三,藝校的整體學習氛圍,只顧強化身體能力訓練,對學生綜合能力開發較少。
3 中專舞蹈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的辨證統一
3.1 由單一的學科知識技能教學到人文知識和學科知識雙重教學。在中專舞蹈教育中,必須保證學生藝術能力和人文素質兩方面協調發展。藝術的各種社會功能只有在審美價值的基礎上才能真正發揮作用。而正確的審美價值取向,必須建立在豐富的人文素養之上。[4]那么,擺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如何將專業技能與文化知識相互滲透的進行教學。例如,在英語課堂中插入舞蹈專業英語術語,并在每節課中抽出5至10分鐘進行現場情景模擬,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式給學生創設情景,充分滿足他們的表現欲望,非常適合活潑好動、表現欲強的舞蹈專業學生。
還有如果在語文課堂里老師在教授《孔乙己》這篇課文時給學生們放一遍這個舞蹈,那孔乙己這個人物,《孔乙己》這篇文章會不會更容易被學生們接受,更能增加學生的興趣呢?再如我們在上民間舞課時,教師在講授藏族舞蹈的基本風格,松垮、弓腰、上身微向前傾。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風格,就可以通過歷史和地理方面的知識去分析,也可以布置成作業讓學生主動去查找有關資料。從而不但能將專業和文化相互滲透,而且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2 由教師的灌輸式教學到教師用人文的方式引導學生掌握人文知識精髓。教師在言傳身授過程中引導正確審美和人生價值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學生為主體。教師在傳遞知識之外其言行舉止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中專學生年齡較小,思想較為單純,易受教師行為語言上的感染。因此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重視和學生的交流和溝通,尊重學生人格、思想、情感等。要善于給學生創造展現自我的機會。正處于青春期的舞蹈中專學生,思想變化大,學習生活中會有很多困惑和迷茫,作為教師,要善于建立和學生之間的信任感,和他們成為良師益友,既要嚴格要求,又要寬容和鼓勵他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3.3 由學校單一強調專業為本到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和人文情懷的陶冶。承載人文精神的不僅局限于課堂,還應重視建設校園文化生活。開展內容豐富的課外活動,如英語演講比賽、書法比賽等;有計劃的組織學生去敬老院、孤兒院的慰問演出;邀請校內外舞蹈家舉辦專題講座,有計劃的開展舞蹈鑒賞活動,豐富人文知識,提高鑒賞能力。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人生、關注藝術、關注成功,并為自己的未來做好心理及思想準備。
4 結語
時代在進步,經濟在發展,科技在創新,社會對舞蹈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漸轉變。我們可以暫且將中專舞蹈教育定位于通向高等舞蹈教育橋梁的位置,舞蹈是一技之長,若是沒有人文上的理解和關懷,僅僅是一位的學習動作,這樣會使中專舞蹈教育走向一個極端。所以加強人文關懷,將舞蹈真正的變成一門學問,中專教育在其中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中專教育必須達到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來帶動學生對舞蹈意識的理解和感悟能力的良性循環。中專舞蹈教育只有把人文精神注入學生的素質發展,才能為社會培養21世紀所需要的有用的舞蹈人才!
參考文獻
1 現代漢語辭海委員會.現代漢語辭海[z].光明日報出版社,2002
2 袁禾.中國舞蹈意象概論[m].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
關鍵詞:舞蹈學本科培養目標人才規格
隨著中國經濟、文化飛速發展,舞蹈藝術出現了欣欣向榮的發展景象。從北京舞蹈學院、中央民族大學到各省市藝術院校、綜合院校都開設不同規模的舞蹈學本科。而且辦學方式逐漸走向市場化運作,招生人數有增無減。在此過程中,明確人才培養目標、人才規格凸顯出重要意義,關系到教學怎樣達標、人才能否合格的問題。
一、高師舞蹈學本科人才培養目標與人才規格的總體內涵
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具有為國家富強、民族昌盛而奮斗的志向和責任感,立志做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艱苦奮斗、團結協作、遵紀守法、敬業樂道、勇于開拓創新。
2、具備人文精神、科學精神、現代教育觀和藝術觀,掌握完整的舞蹈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對學科前沿和發展動態有所了解,有較寬的知識面,在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上達到“一專多能”。
3、基本掌握一門外國語和計算機應用技能,達規定的等級要求。
4、接受必要的國防教育和軍事訓練,掌握健體強身的科學方法,具有一定的體育和軍事基本知識。
二、課程設置和評價機制是人才培養目標與人才規格的重要內容
1、課程設置
對于本科教學而言,學士學位課程是第一位的,它在人才培養目標與人才規格方面起到瓶頸的作用。通過系統的學位課程學習,學生應掌握舞蹈學的基本原理、舞蹈教育理論,獲得從事學校舞蹈教育所必備的演示能力以及初步的舞蹈研究能力。以下粗列幾門學士學位課程。
芭蕾基本功訓練課主要進行地面練習、扶把練習、中間練習、跳躍練習、旋轉練習、技術技巧練習,主要為學生學好民間、身韻、排練等專業課服務,適合全程開設。學生將從中獲得扎實的舞蹈基本功,具備從事舞蹈教學和舞蹈演出的基本能力。
中國民族民間舞課以藏族舞、傣族舞、蒙族、彝族舞、朝鮮族舞、維族舞、秧歌、花鼓燈、云南花燈等代表性的民族民間舞為主要授課內容。旨在掌握各類民族民間舞的表演風格和特點,毫不混淆地表演出各類民間舞的律動,獲得較強的辨析能力、示范能力和舞蹈表現力。這門課程也應該全程開設。
中國古典舞身韻課以元素訓練(提、沉、沖、靠、擰、傾、曲、圓)、步伐訓練、技巧訓練、短句訓練、表演性組合訓練為主。目的是掌握中國古典舞特有的手、眼、身、法、步、形、神、動、靜、剛、柔、氣息協調一致的運動審美規律,了解中國古典舞蹈的神韻所在,增強身體進一步的開放和表現能力。二年級開設這門課程,既可以服務于其它專業課程,也為學生以后從事教學工作培養下完整的示范和表演能力。
劇目排練課選取單、雙、三人舞、群舞等優秀舞蹈劇目為教學內容,于二、三年級全年開設。要求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具有一定難度和不同角色的舞蹈藝術形象,增強舞蹈表現意識,提高藝術修養和舞蹈語匯的表達能力。
舞蹈編導課主要是理論與實踐交叉,于三年級全年開設。要求學生系統掌握編導理論知識,能大膽的進行創新,使其具有一定的編創能力,能勝任中、小學等舞蹈教學演出和一些群眾輔導和編排工作。
中外舞蹈史綱以中外古代舞蹈史、近現代舞蹈史為基本內容。在二年級全年開設,加強對中外各少數民族舞和文化的介紹,簡介外國舞蹈的文化歷史脈絡,使學生了解中外舞蹈史,深刻理解舞蹈藝術的真諦,樹立起正確的舞蹈歷史觀,并能學以致用。
藝術概論是一門概要地、系統地闡述藝術理論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的課程。學習這門課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藝術實踐和理論積累,適宜在三年級開設。其宗旨是全面掌握舞蹈的基礎理論,能夠從一個較高的層次上,學會從文化的角度去認識舞蹈和感受舞蹈、研究舞蹈;了解舞蹈藝術的基本特征,各種不同風格的舞種、流派及舞蹈的基本創作原理;學以致用,分析和解決舞蹈藝術實踐中出現的一些現象和問題,使學生藝術欣賞能力、表演創作能力進人更高的層次。
基礎樂理與視唱練耳課是一門系統發展音樂聽覺的課程。懂得基礎樂理,才便于深入學習音樂。視唱訓練學生的讀譜能力,培養學生的節奏感、音準和音樂感。練耳發展音樂聽覺及記憶力,使學生能辨別音的高低、長短、音色、節拍、節奏和調式、調性。學完本課程后,學生應達到一個中等學校音樂教師所必備的視譜、聽音能力。
除此之外,還應該開設中國民族舞蹈文化、舞蹈解剖學、舞臺化妝藝術、自娛性舞蹈、地方特色代表性舞蹈組合等課程。各校專業課程設置過程中既要體現辦學特色,又要與教育部頒發的有關文件精神保持一致。至于師范性問題,在當代有著更深刻的內涵,可以不斷探討。但是,至少要在第六個學期安排兩周左右的教育見習,第七學期安排六周左右的教育實習,并且與藝術實踐(采風或者舞臺表演)相互交叉進行。
2、專業素質評價機制
從微觀上,每一門必修、選修、限修等課程,無論期中、學期末考核,都必須制定完善科學的評價標準。比如
科目評分標準(總分:100分)備注
芭蕾基本功訓練
一、基本完成動作元素,30分。
二、準確把握節奏、規范地完成動作元素,30分。三、在標準一、二的基礎上,肢體具有較強的表現力,40分。技能
編導常識與舞蹈賞析一、能夠自己自編結構完整的教學訓練組合或者簡單劇目,30分。二、能夠基本把握教師的意圖以及舞蹈音樂的情緒以及結構,動作元素發展具有一定主題性并有較合理的舞臺調度,30分。三、在標準一、二的基礎上,所編導劇目較有創意以及較高的思想性以及表現力,40分理論與技能
其他專業課程均有如上所示類似的評分標準。
從宏觀上,畢業生要獲得學士學位必須有具體的要求。比如1、本專業學制為四年,最低畢業學分145學分。2、學生凡按照教學計劃要求,完成本專業教學計劃規定的必修課和選修課,總學分150學分(包含公共必修課學分51學分、專業必修課學分80學分、專業限選課學分10學分、專業任選課學分最低4學分),并完成生產勞動、軍事訓練、專業教育實習、專業綜合實習、畢業論文等教學環節,且外語、德、智、體合格,準予畢業。經學校學位委員會審核確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規定者,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三、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具體措施
1、完善課程建設。進一步夯實專業基礎課和專業主干課,突出專業基礎課的能力特點。增設專業選修課,按照舞蹈學教學計劃的要求開出必修課程和專業選修課程。
2、改革教學內容。教學內容不求知識體系的完整性,而要從學習者的角度按照學習規律進行調整,重點是能力的形成,明確每一門課程應該達到的具體能力,各課程群應該形成的能力單元,注重學習能力、學習策略、自我發展能力的形成。
3、改革教學方法。大力推進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改變過去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開展以任務為中心的教學活動,在加強基礎訓練的同時,采用啟發式、討論式、發現式和研究式的教學方法。
4、努力創建學習型的教師隊伍。促使全體教師把教書與學習相結合,樹立全員學習、全程學習、團隊學習和終身學習的理念,創造多渠道交流探討的機會,建立學習制度及學習共享系統。
5、教書與科研相結合,大力推進校本教師行動研究。鼓勵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反思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能力,解決教學工作中的真實問題。多搞科研,盡量把教學問題列為科研課題。
6、建立導師制度。給學生配備導師,對學生的學習、品德和生活等方面進行個別指導和培養,努力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
7、加強形成性評價,實施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監控。教師對學生的課堂表現、課外活動參與、作業完成情況、平時測驗成績記錄在案。
8、完善終結性評價,實現考核手段多樣化。考試采用表演式技能考試、筆試、讀書報告、課程論文等多種形式,把能力培養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9、開展特色活動,發展學生能力。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創造藝術實踐的機會,鍛煉學生的工作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合作能力、組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