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6:27: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幼兒教育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幼兒教育學教學困境形成的原因是復雜的。筆者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課程教學目標認識不清,要求不合理
長期以來,人們對幼兒教育學課程教學目標的理解和認識是很不一致的。有人認為,幼師生缺乏教育教學技能,是因為幼兒教育學忽視了學生教育教學技能的培養。因此,主張在幼兒教育學中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和訓練。有人則認為,幼兒教育學的教學目標是使幼師生既掌握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又具備一定的教育教學技能,既能勝任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又具有改革創新能力。還有人認為,幼兒教育學理論抽象,學生缺乏感性經驗,不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學目標就是讓她們了解學科的性質和一般要求。這些片面的理解和模糊認識,背離了幼兒教育學教學大綱的要求,顯然不利于指導教師的課程教學實踐,甚至容易導致教師的教學步人誤區。
(二)學生學科態度消極,學習缺乏原動力
幼兒教育學學科態度的形成取決于學生對該學科價值的認識。當學生感覺到該學科的內容能滿足自己的需要時,就會產生積極的學科態度;相反,則會產生消極的學科態度。不能否認在其所包含的內容中確實存在著理論闡述偏重,操作性知識分量偏少;部分理論滯后快發展的幼兒教育改革與實踐等問題。幼師生對幼兒教育學的消極學科態度,跟客觀社會環境和輿論的消極影響,以及教師的教學活動也有密切的關系。因為在客觀現實中存在著許多違背教育規律的現象,而這些現象和問題又是教育理論所無法解釋和解決的。這樣,就容易給學生形成一種教育理論“無用論”的概念,從而影響其對學科的學習興趣和價值取向。
(三)教材陳舊,缺乏時代性
現行全國統編《幼兒教育學》教材,是1987年編撰出版的。整個教材體系經教學實踐檢驗雖還具有一定的可參考性,但其內容已遠遠滯后于幼教改革與發展的要求。第一,不能及時地反映近十幾年來幼教科研的最新成果和幼兒教師在實踐中創造的寶貴經驗;第二,國家在新時期制定的方針政策和用以指導全國幼教工作的兩個重要法規在教材中沒有得到反映,中國式的現代幼教工作特點和規律體現不出來;第三,對幼兒園教育的培養目標、課程教學、幼兒園管理和幼兒園教師等問題的闡述已不符合時代要求。
二、擺脫幼兒教育學教學困境的策略
(一)明確目標
幼兒教育學是幼師課程體系中的一門基礎性理論學科,其教學目標直接受幼師人才培養總目標和為實現這個總目標而設立的課程目標的制約。幼兒教育學是研究3--6歲幼兒教育現象和規律的一門科學,它有自己的一套科學范疇和理論體系,是為解決具體的教育問題提供一般規律性的知識或科學原理的。它跟實踐之間有一定距離。它對教育實踐的指導和調節作用是通過教學法及其中間環節來實現的,所以不能像要求學科教學法那樣來要求幼兒教育學,期望通過幼兒教育學的教學來提高學生具體的教育教學技能。
(二)轉變學生的學科態度
轉變學生對幼兒教育學的學科態度,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付出艱苦的努力。首先,要讓學生感覺到幼兒教育學確是一門精深的學問,內中有許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東西,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真正起到無可替代的作用時,才會產生一種學習需要,從而確認學科的價值。而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在教學中要盡可能更新和豐富教材內容,將當代許多從現實教育中總結出來的有價值的經驗、理論引進課堂,拓寬學習者的視野,從而滿足教育實踐中多方面的需要。其次,要通過組織學生參與教育實踐活動,培養學科情、意。情、意是學科態度中最活躍的兩個因素。倘若學生對學科產生積極的情、意傾向,就會產生積極的學科態度。教育實踐活動能夠使學生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從理論學習中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發現教育學科的真正價值,教育實踐活動還能使學生感受到付出的勞動換來豐收成果的喜悅,其熱愛學科的感情也因之油然而生。再次,要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藝術。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教學效果是最具感染力和說服力的事實材料,也是贏得學生對幼兒教育學理論的興趣和信心的最有力的精神武器。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素養,不斷充實和豐富自己的知識,像金蠶吐絲般地把知識精華賦予學生。
(三)增加教學投入
1、實踐教學模式的定義以及在幼兒教育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
一般情況下,對實踐教學模式的科學定義為,即在學習相關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去理解所學的理論知識,或者是直接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去主動學習和分析,進行深層次的掌握和理解。這對學習者來說,可以更好地促進他的發展,在實踐教學活動學習的同時還可以更好地鍛煉自己的實際操作和動手能力。當前,在幼兒教育學中,主要運用到的教學方法,還是比較偏理論性的,而且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教學理念也比較落后,所以把實踐教學模式應用到幼兒教育學中,不僅能夠更深層次拓展教學內容、方法以及手段,同時還可以活躍課堂學習氣氛,對學生的整體發展也是極其有利的。所以實踐教學模式在幼兒教育學中的應用空間還是很廣泛的,前景還是比較可觀的。
2、實踐教學模式的分類應用
2.1活動開放式實踐教學模式
通俗的表述就是相關的指導教師引導學生在一個具體的時間段里,按照所要求的目標進行學習,完成事先要求完成的學習任務,而在此過程中,對這個階段的學習方法是開放的,不局限于某種形式和要求,在具體開放的實踐環境中進行學習和思考。具體可以用一個事例進行說明:在預先進行學習如何體會母愛的偉大的一課的時候,要求學生去如何正真體會到母愛的偉大,對幼兒來說是一個十分抽象飄渺的問題。因此如何真正讓學生領悟到母愛的偉大,除了在課堂上進行理論的說明以外,需要的是對學生進行開放式的實踐教學,也就是讓孩子回家,通過某個具體的小的事情,這個事情必須是可以體會到當媽媽的不容易的事情,例如可以洗碗、燒飯等等(相對應幼兒學生而言)。這對學生來說,通過這樣一個開放式的實踐教學活動,不僅僅讓學生理解了課本上的知識,更讓學生從身體和認知上懂得了母愛的偉大,這對促進學生的身心素質的發展是及其重要的。這也讓我們充分地看到實踐教學模式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和創新點。
2.2主題式實踐教學模式
所謂的主題式實踐教學模式,即是事先確定一個主題,然后圍繞這個主題進行活動展開和實施,進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其主題式實踐教學模式,其實就是對開放式教學模式的升華,它是在開放式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和發展的。例如通過具體的主題實踐教學活動:“小鳥學飛翔”這個活動主題,這個活動的實踐主題充分抓住了處于幼兒時期的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也極大地觸動了孩子的好奇心,這個活動主題的主要目的就是更好地去啟發學生去學習知識技能以及實現情感的發展。在活動中,首先需要向孩子們講解小鳥是如何勤奮地學習飛翔的本領的,然后告訴學生,我們也應該主動地去學習、鍛煉,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做一個合格的學生。因此可以具體進行比如學生學習疊襪子、洗衣服等等小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基本的生活小能力,進而充分完善自己、鍛煉自己。這樣就通過了一個具體的活動主題的展開,進而以各種形式的活動去鍛煉學生、啟發學生。最終讓孩子成長,為其以后的全面發展打下基礎,當然,在這個主題式實踐活動中,有一個大的閃光點,那就是整個的活動可以豐富多彩,同時,整個學習氛圍也比較輕松,這樣符合了社會發展教育提倡的要求,即在輕松中學習。
2.3自主式實踐教學模式
這個實踐教學模式的主要優勢在于,其實踐活動范圍的擴大與團隊合作能力的加強。簡單地表述為,在教師進行相關的教學目標以后,讓學生成立一個個學習小組,讓學生通過這個學習小組,共同學習、合作,讓學生在整個的實踐活動中充分掌握主動權,不僅僅使學生很好地培養了自己與其他同學的溝通與交流的能力,同時也為自己主動表述、講解、分析問題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提升和發展,這一點對整個學生的發展是十分關鍵的。這個過程中,平時比較死板、形式單一的課堂就變成了學生自己活動的大舞臺,這個舞臺上,真正的主角就是學生自己,進而充分鍛煉自己、增長自己的才干。所以,自主實踐教學模式可以很好培養學生的實踐研究和合作能力。
3、實踐教學模式取得的成效分析
3.1學生學習成績的整體提高
通過以上的具體分析和探究,以及在具體的實踐過程當中,通過學生的成績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通過實踐教學模式的在幼兒教育學的應用,學生的平均成績得到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分析問題以及自主探究題上,得分都比較高,這充分可以看出,實踐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3.2學生能力的提高
通過實踐教育模式的培養,學生能力的提高是毋庸置疑的,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自己的潛力被充分挖掘,而且動手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分析問題能力等等都得以很好的提升,另一方面,學生在與老師和同學的溝通和交流方面也取得很大的發展。使學生不僅僅會清楚地表述問題,而且能很好地處理人際關系,這對學生的發展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可以說,實踐教學模式的應用,是讓學生學會了如何學習,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提高。
3.3畢業生就業率的提高
就業是所有畢業生關心的一個問題,實踐教學模式的展開,不僅僅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也使教師的授課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和段落。這就為老師更好地推銷自己拿到了一塊很好的敲門磚,使得教師的就業率得到很大的提高,這不僅對教師自己,對整個社會的發展來說,也是極其重要的。
關鍵詞:幼兒教育學;教學過程;學生;實踐能力;探討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11-031-02
幼兒教育學是學前教育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課程中所涉及到的不少內容都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根據教學內容和課程特點,采取相關措施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是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當然也對加強和改進教學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戰。
一、幼兒教育學基礎教學的特點
1、缺乏實踐性
《幼兒教育學基礎》一書是幼教專業的基礎課程,內容涉及較為廣泛,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幼兒教育概論和基礎知識、幼兒園教育中的各種要素和幼兒園教育的相關實施路徑,通過遞進的方式把這三個方面巧妙的結合在一起,構成了幼兒教育學的主要內容。從這三個方面的內容來看,主要以理論知識介紹、教育教學方法為主,而較少的涉及到實踐性的內容,因此,在幼兒教育學教學中,該門課程教學呈現出缺乏實踐性的特點。
2、教師容易把握教育對象的規律
《幼兒教育學基礎》一書的教育對象是中職生,該書根據中職生的特點,對幼兒、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等都進行了一定規律的概括。因此,在幼兒教學基礎這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教材總結出來的規律合理的開展教學活動,降低了教學中的難度。因此,呈現出了容易把握教育對象規律這一特點。
二、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方法
1、把教材與學生培養目標相統一
《幼兒教育學》是一門缺乏實踐性的課程,教師把教材與學生的培養目標巧妙地統一起來,可以使學生意識到實踐在提高教學能力中的作用,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該門課程的積極性和實踐性。中職生的培養目標涉及到人際關系的培養、崗位勝任的能力等。因此,在幼兒教育學的教學中,可以把教材中的知識充分結合學生的培養目標來開展教學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比如在講授“幼兒德育”這一內容時,教師不但要講授到幼兒德育的培養方法,如多參加勞動,增進與勞動人們的感情,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等。教師還可以把這些方法正確地應用到對中職生的德育培養中去,讓學生在接受幼兒德育教育方法的同時也提高自己的道德認識。這種教學方法就達到了教材授課與學生培養目標相一致的目標,最終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起到重大的推動作用。
2、開展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就是把學生身邊的人和事系統整編出來,用生動的案例模擬教學過程,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性調動起來的教學模式。在案例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自主去嘗試扮演各個角色,因此,案例教學法對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在開展《幼兒教育學》這門課的教學過程中,案例教學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驟有條理地進行:
一是系統整編教學案例。在幼兒教育學教學中所涉及到的案例都需要教師進行系統的整編,比如可以把《幼兒教育學》中出現的案例進行收集,還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案例進行整理等。
二是對案例進行分析。教師根據收集到的案例,給予學生講解,在講解《幼兒教育學》中出現的案例時,可以先讓學生通過教材了解案例,引導學生正確思維,分析解決,學生在解決案例的過程中,要正確的運用教材中所學到的基礎知識。教師要起到主導作用,讓學生充分闡述自己的觀點。
三是對案例進行總結和回顧。總結和回顧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主要內容。教師不但要總結案例,而且還要及時進行分析,找出問題的差異性。在總結和回顧的過程中,教師要以鼓勵的態度對學生的答案進行總結,不要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通過對案例的總結和回顧,不但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加深基礎理論知識,而且能夠有效地指導知識的深化,對于提高學生的實踐性有重要的作用。
3、建設校內外實訓基地
校內外實訓是開展學生實踐能力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理論教學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而實訓教學卻充滿生機活力。對此,學校和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這一需求,建設好校內外實訓基地。
一是建立校內實訓基地。可以把校園內的空教室改幼兒園仿真實訓室,以學生自身為對象,一般情況下,可以采取輪流模擬教師,其他學生模擬幼兒的方式進行。比如,在開展“幼兒游戲”這一環節的教學時,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模擬成幼兒去開展各種活動的游戲,也可以讓模仿能力較強的學生去充分想象幼兒的特點去模仿他們在游戲過程中的各種表現、表情等。通過這種模仿幼兒的游戲教學,學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幼兒的情感,體會到理論知識轉化成實踐內容的重要性,而更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是建立校外實訓基地。校外實訓基地的建立,一般是以本校附近的幼兒園或者是與本校關系較為密切的幼兒園為主,這類幼兒園可以為學生提高實踐能力提供實戰性場所。對此,學校和教師要廣泛聯系建立學生的實訓基地,另一方面教師也要指導學生在幼兒園實際教學過程中切實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比如,在開展“幼兒園課程”內容的教學時,先讓學生了解幼兒的實際情況,然后再根據幼兒的整體情況、個體差異等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最終確定選定幼兒教育的相關內容。
4、課后布置具有實踐性的作業
課后作業也是教學的重要環節,在每一小節的課程教學完成之后,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布置一些具有實踐性的作業,以便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一是要布置探究性的作業。探究性的作業有助于學生自主去探究問題,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收集各方面的資料,對問題進行積極思考。比如,在講授幼兒園與家庭、社區合作一部分內容時,可以布置一些學生家訪的課后作業,讓學生在獲取調查信息后進行探索總結。通過這種形式的鍛煉,學生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利用所學知識去提高探究意識、開動腦筋去思考問題,用所學理論知識去分析現實問題,因此,這樣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二是要布置實踐性的作業。比如,在對幼兒園教學環境這一部分講授完畢后,先讓學生去調查當前幼兒園環境中的問題及不足等現狀,再讓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教師再給予必要的指導,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力就會得到有效的提升。再如,可以布置學生一些合作型的作業,把全班分成若干個小組,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其中去,針對教學中教師留下的問題采取集體討論的方式予以總結、探索,這種方式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實踐性。
三、結論
總之,在幼兒教育學這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和學生雙方面都切實努力。教師方面要善于嘗試新的教學方法,開展多種實踐性的教學模式;學生也要高度重視自己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教師的指導下,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不斷發展自己,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努力促使自己成為合格的、優秀的幼兒教師。
參考文獻:
[1] 姚妹女.基于幼兒教育學的幼兒園戶內兒童游樂設施的設計研究[D]. 湖北工業大學.2011.
關鍵詞:幼兒教育;活動教學;設計;運用
活動教學,簡而言之就是利用活動的形式對幼兒進行教育,這種教育模式的突出優勢就是能夠尊重幼兒的成長天性,而且在教學活動中,幼兒的適應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都會得到提升。但是這種模式也有弊端,那就是設計和應用不合理會導致某些幼兒被孤立,對其成長造成不利影響。由于活動教學的隨意性較強,所以,規范性差的話會導致安全問題的產生,所以,在進行活動教學的時候,必須要做好事先的設計和分析。
一、“活動教學”的設計分析
1.教學目標設計
利用“活動教學”的形式進行幼兒教學,必須要明確教學目標。只有明確教學目標,設計才會有層次感和秩序性。教學目標的設計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首先要明確教學氛圍。在教學活動中,教學氛圍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對教學氛圍要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包括運用什么方法營造教學氛圍都要一一細化。其次要對教學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設計。教學過程就是解惑的過程,所以,必須明確教學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進行針對性的解決,這些問題的設計是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最后是進行幼兒能力培養的設計,也就是說,活動教學要培養幼兒怎樣的能力,需要在設計中明確,能力培養明確會使教學動力更充分。
2.教學主題設計
教學主題的設計也是“活動教學”設計的重點。因為幼兒教育面對的主體是幼兒。所以在主題的設計時,一定要考慮幼兒的接受程度。所以教學主題的設計主要需要考慮三個方面:首先,主題元素的設計。主題元素的設計的主要目的是吸引學生的參與熱情,通過元素的融入使得活動感覺更加突出。其次,要考慮幼兒的接受程度。因為幼兒接受能力有限,所以在主題設計的時候必須要實事求是,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最后,教學方法的考慮。不同的主題需要使用不同的方式展現,效果才會突出,所以要設計合適的方法來體現教學主題。
二、“活動教學”的運用分析
1.利用活躍的氣氛提升幼兒的參與熱情
“活動教學”的運用首先就是要營造良好的活動與學習氛圍,只有營造良好的氛圍,幼兒參與的積極性才會提升。所以在提升氣氛方面,需要做好兩項工作:首先是活動感要足。幼兒天性好動,所以在活動感比較足的情況下,好動的天性才能被調動,參與的積極性才會高漲。其次是學習的氛圍要濃。活動教學的最終目的還是要實現教學,所以學習的氛圍必須要濃厚,這樣才能將學習蘊含在活動中,達到教學目的。
2.利用益智性的游戲活動提升幼兒能力
在“活動教學”這種教學模式中,益智類的游戲必不可少。益智類的游戲有兩個突出作用:首先,游戲性比較突出。幼兒參與游戲的熱情發揮出來后,整個活動氛圍濃烈,教學氣氛會更加的濃厚。其次,由于是益智類游戲,所以在游戲的同時可以起到啟發幼兒智力的作用。另外,益智類游戲的難度相對較大,所以,幼兒在參與的同時,無論是思考力、行動力,還是智力和合作性能力,都會得到顯著的鍛煉和提高。
3.強化教學活動中的學習性
“活動教學”這種幼兒教學模式根本目的還是要進行教學,所以在活動中必須強化活動的學習性。強化學習性主要從兩方面來突顯:首先,整個活動設計的時候就要明確學習目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向著教學目的努力,將所有的活動向教學目的過渡。其次,在活動教學中要強調規范性。因為規范性弱會導致活動感太強而忽略學習,所以要規范活動教學的行為,使教學意味能夠顯現出來。
幼兒教學作為基礎教學的準備階段,地位不可替代。在幼兒教學中,積極地進行幼兒智力的開發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對幼兒以后的學習生活而言幫助巨大。“活動教學”正是將綜合元素考慮在內的一種教學方式,對于幼兒能力的培養具有綜合性。所以積極地利用這種方式,優化設計、強化應用,效果必然會更好。
參考文獻:
[1]徐飛.基于幼兒教師教育活動與科普活動相關問題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4(15):199-200.
關鍵詞:有效教學 幸福課堂 幼兒教育學
構建幸福課堂離不開有效教學。有效教學是指教師在達成教學目標和滿足學生發展需要方面都獲得成功或表現俱佳的教學行為。[1]實施有效教學是學校發展、教師發展和學生發展的需要,是構建幸福課堂的根本途徑。幸福課堂是以人為本、和諧共生的課堂,是快樂而開放的課堂,是求實創新的課堂。幸福課堂是教師教學的理想境界。它擁有“爐邊談話”般的溫馨和真誠,能煥發出蓬蓬勃勃、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2]如何通過實施有效教學構建幸福課堂呢?現結合中職《幼兒教育學》學科教學,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樹立“幸福課堂幸福人生”的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指導教師教學行為的思想內核。教師有什么樣的教學理念,就有什么樣的教學行為。作為一名中職教師,我深深地體會到中職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中職教師的教學目標不是追求高升學率,而是對學生的職業發展、幸福人生負責。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既要站在“為莘莘學子終生發展奠基”的高度,又要立足當前的現實狀況去實施教學;既要讓學生愉快地學習《幼兒教育學》,又要讓自己幸福地工作,在努力創建幸福課堂的同時享受幸福人生。
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是實施有效教學的第一步。
幼兒教育學是中職幼教專業的必修主干課程,對培養適應新世紀需要的高素質幼兒師資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可是,在剛接觸教材之初,大部分學生都沒有把它當專業課看待。為了點燃學生渴望知識的火種,我不僅讓學生了解城市幼兒教育、農村幼兒教育的現狀與差距,還把永川區舉辦第五屆、第六屆幼兒教師基本功大賽的文件精神傳達給學生。學生通過比較,發現第六屆大賽增加了我的教育觀、教育案例、教育理論知識答辯項目,認識到幼兒教師的基本功不僅僅是會唱、會跳、會彈、會畫,還要具有比較扎實的教育理論知識,不管是設計教學活動方案,還是我的教育觀,都與幼兒教育學理論息息相關。此外,我還引導學生對自己參加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敗得失作細致的剖析,深化學生對幼兒教育學的學習和認識。許多學生感悟道:“學習幼兒教育學能使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幼兒,對課堂教學有很大的幫助,學好幼兒教育學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
三、采取有效教學策略,是實施有效教學的保障。
凡是課堂教學,無論成效如何,教師都會自覺不自覺地采取一定的教學策略。但是,只有有效的教學策略,才能全面達成教學目標。
1、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
課堂氣氛所產生的場效應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諧的課堂氣氛是實施有效教學的基本條件。為了使課堂氣氛和諧,我十分注意自己說話時的語氣、語調、面部表情和溝通的方式,盡力維護學生的尊嚴,不去觸動學生敏感的神經,以免激起她們的逆反心理;而且努力做到情緒飽滿、信心十足,不失師者風范,不用尖酸刻薄的話語挖苦、諷刺、羞辱學生,不用輕蔑的眼光打量學生,即使學生違反了課堂紀律,也能心平氣和、理智地對待學生,讓學生產生信任感、愉悅感。
2、讓課堂教學煥發生機
(1)活用教材。用好教材是提高教學效益的前提。教師通過研讀教材,熟悉教材的編排體系,吃透教材的知識點后,可采用增加、刪減、整合、分解等方法,充分挖掘教材的價值,合理地對知識進行拓展和重組。如,現行《幼兒教育學》增加了“嬰兒教育”這一章,編排在“我國幼兒園教育的目標、任務和原則”之后。假使按教材編排順序教學,就存在著“幼兒教育-嬰兒教育-幼兒教育”的斷裂現象,不利于學生形成知識體系。我在教學時,就把嬰兒教育提前到第一章進行教學。又如,“保教結合”、“一日生活活動”在幼兒園教育和嬰兒教育中均有所涉及。我將之整合,,學生通過比較分析不僅掌握了這個知識點,區分嬰兒教育和幼兒教育的不同之處,還加深了對教育與人的發展相互制約這一規律的理解。
(2)活用教法。幼教專業全是女生,她們喜歡鮮活的課堂教學。我就充分發揮她們愛唱愛跳愛表演的特長,將游戲、討論、表演、案例、多媒體輔助教學等能深入淺出、活化知識的方法,有效地運用到教學中去。如,在教學“教師與幼兒溝通”時,我采用了表演法,讓學生自由選擇搭檔,一個扮演幼兒,一個扮演老師,進行反復的模擬演練后,再做匯報表演和現場點評,學生受益匪淺。在講授“一日生活活動”時,我指導學生把教材對幼兒的一日活動要求,用朗朗上口的兒歌呈現出來,學生易學易懂。在講授幼兒園教學活動、環境創設等學生難以理解、難以產生想象的內容時,我就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文字、圖象、動畫、聲音融為一體,大大地提高了學習效果。
(3)講透概念。概念是知識的基本單元,概念教學是知識教學的基礎。[3]講透概念的目的是讓學生理解概念,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應用這個概念,解決教育中的一些問題。幼兒教育學是一門集教育基礎理論和幼兒教育應用理論為一體的綜合理論課程。只有老師講透了教育的基本概念,學生才能弄懂幼兒教育涉及到的二級概念。如,在講解“廣義教育”的概念時,我先問學生受了多少年教育,以前受過哪些教育,正在接受什么教育?在學生充分交流后,我引導學生對身邊各行各業的活動進行分析,讓學生感受到教育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緊接著讓學生給教育下定義。再講中國古代對“教”和“育”的分析以及西方教育詞源的分析,學生初步了解到教育是一種活動。隨后,我又問:“動物也有教育嗎?”學生通過比較分析動物的代際經驗傳遞活動與人類經驗傳遞活動的異同,明白了教育是一種有意識的社會性活動。此時我又進一步追問:“教育活動與農民種莊稼有何不同?”然后結合案例,分析教育的目的、內容、方式,進而得出廣義教育的概念。學生理解了廣義教育的概念后,再學習狹義教育、幼兒教育和嬰兒教育的概念,就是順藤摸瓜,輕而易舉的事了。
3、有效利用課外教學資源
幼兒園體育、科學、美術、語言等學科教材教法都是中職幼教專業開設的專業課程。在教學中,我不但利用教材教法中的資源,幫助學生把幼兒教育理論知識具體化,而且與這些課程的執教老師合作,共同指導學生將幼兒教育理論應用到教學活動方案設計和試講中去,提高教學技能,為將來更好地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奠定基礎。學生實習期間,我通過蹲點、電話咨詢、Q聊等方式加強學生教育實踐指導,培養學生開展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初步能力;同時鼓勵學生抓住機會,多向幼兒園的實習指導教師請教,實現理論學習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另外,我還激勵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利用網絡、圖書了解當前幼兒教育取得的新成果,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幼兒教育理論、用幼兒教育理論的意識,從多方面提高學生的教育理論素養。
四、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讓課堂成為幸福的載體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種內心體驗,是正向心理狀態的持續。只有心理健康的學生才能夠更多地體會到幸福。然而,失敗的學習經歷,缺位的家庭教育以及片面的人才價值觀,讓中職生更多地體驗到痛苦、焦慮、憂郁、自卑等負性情緒,有的甚至形成了難以抹滅的心理陰影,他們對自己的社會定位近乎灰色。幼教專業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同樣如此,有時還伴有無名的情緒低落感。這讓學生的幸福感大打折扣。
為提升學生的幸福指數,我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之中。如,教授“幼兒教師”這一內容時,我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剖析自我,認識自我,形成正確的自我概念和自尊態度。在講授積極性原則時,我針對學生當前的情緒狀態,開展了“情緒管理”心理輔導活動,幫助學生破解情緒密碼,掌握調節情緒的法寶,提高情緒管理能力,為幸福人生添磚加瓦。
總之,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追求有效教學無止境,構建幸福課堂暖人心。
參考文獻:
1、張大均主編.《教學心理學》,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P131。
包括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彈、唱、跳、畫、講故事五項專業技能理論知識基礎的是:幼兒教育學 、幼兒心理學、幼兒衛生學學前教育語言、科學、藝術、社會、健康、學前兒童文學、幼兒園環境布置、幼兒園班級管理、教師職業道德等等。
幼兒教育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說,凡是能夠影響幼兒身體成長和認知、情感、性格等方面發展的有目的的活動,如幼兒在成人的指導下看電視、做家務、參加社會活動,等等,都可說是幼兒教育。而狹義的幼兒教育則特指幼兒園和其他專門開設的幼兒教育機構的教育。
(來源:文章屋網 )
一、課程的設計理念和思路
(一)課程設計理念
如何能有效的提高我系學生的就業質量和職業技能,全系的教師都做了大量的調查和調研工作,每年的畢業生的到幼兒園實習期間,我們課程組的教師都會去學生實習單位調研,在與幼兒園園長的交談中了解到,我們的畢業生藝術素養普遍得到幼兒園領導的認可,但是在畢業生實際工作缺乏備課、上課、師生溝通的實踐能力,所以我們課程組的教師針對畢業生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幼兒園教育學課程改革,把學生的典型工作流程:備課-班級備品和教學教育器材準備-教學活動--幼兒離園-教室整理-環境布置、活動籌備等作為學習任務,這樣學生變成學習的主體、每次課都是工作任務,學習過程即是工作過程學生的職業技能得以有效提高。
(二)設計思路
本課程采用了“學習的情境化、學習的任務化、知識技能一體化”的項目化教學模式,將知識和能力訓練以工作任務為依據進行了有效整合,在完成任務過程當中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真正的實現了“教、學、做合一”。
二、課程目標
(一)能力目標1.能夠根據國家幼兒教育的目標、任務、原則,能夠準確的把握幼兒教育的方向性。2.能夠運用幼兒教育學的規律和方法進行各領域的教學,做到教學效果科學、準確、有趣、有效。3.能夠運用幼兒的教育特點和規律有效的設計教學目標、環節、并調控課堂。
(二)知識目標
1.理解幼兒教育的特點、國家幼兒教育的目標、任務。2.掌握幼兒園課程五大領域的目標和要求。3.掌握各個年齡段幼兒的心理發展特點和規律。4.知道幼兒園上課的基本方法。5.明確幼兒園教育的原則。6.明確幼兒教師的工作特點和基本的工作流程。7.知道幼兒園五大領域課程的目標要求。8.理解幼兒園環境創設的五大原則。
(三)素質目標
1.喜歡幼兒、熱愛幼兒教育事業。2.體會幼兒教育的基本規律和原則,養成科學的幼兒教育觀念。3.通過教師和幼兒的有效互動,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4.通過幼兒教師基本功和基本素養的訓練,使學生能夠確立職業的自信心和工作熱情。5.具有耐心、愛心、細心的職業素養。
三、教學內容設計
根據學生能力本位的原則,在教學內容選擇方面也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革,把原教材大量的理論模塊進行了刪改,加進了很多和學生就業工作任務相關的訓練內容,極大的拓展了教材,是教材成了實用的理論實踐一體的“活”課本。
四、教學方法項目化
課程改革后,教師每次課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學生在任務中學習,例如:在項目一:幼兒園目標任務原則板塊中,教師給學生布置的學習任務為:現在有三個幼兒園(貴族幼兒園、藝術幼兒園、全能幼兒園)正在火爆招生,學生分組活動,分別扮演幼兒園園長、幼兒園工作人員、幼兒的家長和幼兒,幾組的幼兒園家長和幼兒代表分別到各個幼兒園接待處咨詢,了解各個幼兒園的人才培養目標、開設的課程、師資情況、安全衛生情況,在活動中學生們學會自主的設計自己幼兒園的人才培養目標、幼兒園的特色、幼兒園的安全衛生介紹,扮演幼兒家長和幼兒的同學也在活動中知道了作為家長該如何詢問和評價幼兒園的辦學質量。
五、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