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4 16:41:2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教師高級研修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第一.對“你真聰明”這句鼓勵話的另一看法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況:課堂上,一個孩子回答出了別人不會回答的問題,老師會說“你真聰明”。以前我們都覺得這個老師很好,很會鼓勵學生。但是,在聽了梁教授的講解后,我覺得梁教授的看法很值得我們深思。
教授說:鼓勵應該從主觀性上說,不要從客觀找原因,這樣孩子才能不斷進步。比如,我們表揚孩子你真聰明,就是從客觀上說的,對孩子沒有什么作用,只會讓孩子翹尾巴,覺得自己天生聰明。但是,這對其他孩子是一種毀滅性的打擊,覺得自己很笨,如果我們說“你今天聽課真認真”或者“你真愛動腦筋”,就是從主觀找原因,沒答對的孩子呢,會認真聽課,答對的孩子也不會翹尾巴了。
第二.十九層地獄的思考
一個殺人犯被槍斃后來到陰間,被閻王爺關進了18層地獄。在地獄中受盡折磨,他想自己真得太不幸了,沒有比他更不幸的了。
一天,他在放風的時候驚奇的發現,陰間居然還有第十九層地獄。他很幸災樂禍的問:“你們是什么人呢?你們犯了什么事情呀?”
十九層中的人答道:“我們是老師呀”
那人很奇怪。
十九層中的人繼續說:“你呀,殺的是一個人。我們如果不認真呀,害的是一群人呀”
這個黑色幽默的啟示:這就是教師工作的意義,也就是我們必須認真對待工作的原因所在。
第三.傻大姐的故事
一個傻大姐,嫁人后生了一個胖兒子,很是得意,想回娘家去炫耀一下。
由于娘家較遠,天快黑了還沒有到家,傻大姐就急急忙忙趕路。走到西瓜地旁邊的時候不小心摔倒了,把兒子摔到地上。
傻大姐急急忙忙抱了一個圓滾滾的東西就往娘家趕,回到家才發現抱了一個大西瓜。
這個故事給我們一個啟示:我們急急忙忙做的事情,是否也像傻大姐一樣呢?有沒有抓住事物的本質呢?
2011年3月4日―6日,溫州市中小學體育“三壇”骨干教師高級研修班第四次集訓暨結業活動在享有“中國第一座農民城”榮譽的龍港鎮舉辦,活動由溫州市教師教育院主辦,龍港鎮第十二中學和龍港第二高級中學承辦。研修班由30名溫州市中小學體育“三壇”(“三壇”是溫州市第二層次骨干教師,教壇新秀、教壇中堅和教壇宿將的總稱)骨干教師組成。在近兩年的研修周期中,共進行四次集中培訓,基本輻射了全市各縣市區,使農村薄弱學校的1500多人次教師受益。
本次活動的內容有四個方面,一是理論學習,專題是《尋找我們行動背后的理論支撐》和《體育教師怎樣走上教育科研幸福路》,意圖通過專題講座和互動對話形式,共同尋求拓寬理論結合實踐通道,建立更多“接地氣”的支撐點。二是實踐觀摩,觀摩課的內容是《原地單手肩上投籃》《原地跳起單手肩上投籃》和《急停跳投》,設計了同課異構和內容遞進的教學實踐方式,意在聚焦教材分析,深入研究教材之間內在關系,科學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與難點。三是主題研討,采用小組討論、任務驅動方式,分學段、分區域、分版塊,對《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進行研討,主要圍繞對課程標準修訂版主要精神的理解和把握、我市體育教學現狀和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分析、根據區域性特點分類(分層)指導和逐步推進的課程實施策略等三個問題展開。四是結業典禮,有學員代表的成果展示、學習感悟,全體學員訓后問卷調查,班主任的班級培訓總結、布置二次成長后續質量追蹤的要求和任務。
整個研修班活動的策劃旨在通過集中學習和自主研修相結合、理論學習和實踐觀摩相結合、理論內容和實踐內容相融合、專家引領和小組合作相組合、任務驅動和后續追蹤相促合等研修方式,幫助溫州市中小學體育骨干教師以課程改革和體育教學為主線,以聚焦課堂、更新知識、提高質量為核心,以專業技能、實踐拓展、教學研究為主體,進一步達到拓寬視野、創新教學、拓展技能的目的。在研修周期間,學員們自己得到快速成長同時,還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輻射和引領作用。“一人引領一校,一校輻射一片,一片影響一區域”,使每位骨干教師作用“由線狀向網狀發展”,從而使研修班輻射功能向全市覆蓋,達到“共享共進”“共同富裕”的目的,為提高體育教育質量而不斷進取,實現體育人共同的愿景。
關鍵詞:網絡 遠程 研修 方式
【中圖分類號】G423 【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
網絡遠程研修是在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以虛擬班級為單位,按學科統一編班,每100人編為一個班級,每個班級配備1名班主任、2名指導教師。在專家團隊和班主任、指導教師指導下,通過視頻授課、文本學習、在線研討交流、提交作業、互動評論等方式,集專家引領、同伴互助、自主學習為一體,以解決自己面臨的真實教學問題為目的的教師專業發展方式。
一、研修環境 建立校園網并能實現寬帶上網。45歲以下的教師最好能達到信息技術中級水平,35歲以下的教師最好能達到信息技術高級水平。現代信息技術設備和良好的網絡環境,為開展遠程研修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健全制度 為加強對遠程研修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遠程研修的實效性,需制定《遠程研修平臺使用手冊》、《班主任手冊》、《指導教師手冊》、《學員手冊》、《班級制度建設》等,對指導教師、班主任和參訓學員提出了明確要求。
三、研修方式 學員在收看視頻的基礎上,在網上閱讀相關文章,完成相關專題要求的作業,提交自己的學習心得和反思總結,作業由指導教師進行批閱,學員在網上與指導教師及其學員之間進行論壇交流。集中研修階段,安排專家與學員互動,邀請課程專家,在線集中解答學員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并與學員進行網絡在線互動交流。
四、研修管理 在研修過程中,班主任把常規班級建設和管理的經驗用于遠程研修學員班級的建設和管理,通過對班級學員的調研,根據每位學員的專業興趣,將學員分成若干學習研討小組。在研修活動中,班主任和指導教師重點抓了視頻學習、文本學習、提交作業、在線研討交流、參與評論等五大環節的管理,通過遠程研修解決學員教學中的現實問題。
在集中研修階段,每個班級每周提交一期學習簡報,在崗實踐研修階段,每3周提交一期學習簡報,由市專家組進行篩選、編輯,對優秀簡報在網上進行交流。
在研修過程中及時提供和反饋各區縣、鄉鎮遠程研修的基本情況,每學習一個模塊總結一次。培訓結束后,對遠程研修的情況進行評比表彰,對在培訓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區縣、鄉鎮、指導教師、班主任、管理人員和優秀學員,進行表彰獎勵,對遠程研修工作效果較差的區縣、鄉鎮在全市進行通報。
五、研修考核 為確保遠程研修取得實效,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機制,促使教師積極主動的研修學習,對學員在研修階段的考核分為五個部分,滿分100分。其中網上觀看視頻20分,作業考核20分,網上與專家互動、交流、發貼評論20分,教學實踐活動(教育敘事研究、論文、教學設計、教學案例提交)20分,個人工作室建設20分。
六、校本研修 參訓學員網上集中研修結束后,由任職學校安排10個月的在崗實踐研修,其主要任務由四項:第一,讀一本有價值的教育理論專著。參訓者選擇一本適合自己教育教學實際的、有價值的教育理論書籍,制定讀書計劃,系統地學習閱讀專著,并做好讀書筆記,寫出讀書心得體會;第二,完成一項教育調研。參訓者就自己教育教學中的某一個問題做一項有價值的調研,對調研材料進行研究、分析、比較和探討,做出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形成調研報告;第三,出示一節示范課。參訓者將現代教育思想、現代教學理念和實踐研修的成果應用于教學中,在任職學校出示一節示范課,由學校負責人組織點評和研討交流,在同行的評價過程中,使參訓者再反思、再提高,通過示范課展示起到相互促進的目的;第四,做好課題結題工作。參訓者根據在集中研修期間申報的課題,結合理論學習和實踐研修成果,以課題研究報告或論文的形式展示出來,通過開展課題研究,達到提高自身科研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網絡;研修;教師;發展
幾年來,我們依托國家教育行政院的中國教育干部培訓網,開展干部、教師各層次網絡研修活動,建設網絡雙向視頻系統,開展網絡視頻集體備課,建立名師工作室和QQ群等,開展網絡研討活動,極大地促進了干部、教師隊伍的專業化發展。
一、以干部“職級管理”為手段,依托網絡研修,促進干部隊伍專業化發展
為了探索促進校長專業發展的有效載體,提升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水平,從2008年開始,我們開展了中小學領導干部“職級管理”工作。2011年8月,又啟動了第二輪干部“職級管理”工作。所謂“職級管理”就是以學校領導干部現有職務應承擔的工作職責為基礎,以領導干部培訓、學校督導評估和班子考核情況為主要依據,對學校領導干部的基本素質、能力作風、工作績效等進行等級評價,并根據評價結果實施職務任免等管理機制。我們以干部“職級管理”為手段,依托遠程培訓,開展網絡研修,不斷促進干部隊伍專業化發展。
1.引進優質教育培訓資源,開展遠程培訓,促進學校領導干部專業發展
從2009年起,我們與中國教育干部網絡學院聯合辦學,一是利用其優質、高端的網絡培訓資源,結合本市實際,精選培訓內容,以網上視頻必修課、選修課為主體,進行在線專題研討、作業考核、成果提交為研修內容,開展學校領導干部全員網上自主研修。二是根據教育教學需要,針對具體問題,采取專題輔導、校長論壇、經驗交流、現場會等延伸和拓展網絡研修形式,強化崗位實踐,為領導干部搭建展示的平臺,使其在對比中認識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促使網絡研修成果的轉化,不斷提高學校領導干部專業水平。三是在網絡研修的基礎上,根據工作需要組織優秀的學校領導走出去到國內名校進行實踐考察、掛職鍛煉,學習外地的先進經驗等。
2.分層管理,優化培訓模式,促進領導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在網絡研修過程中,一是為加強遠程培訓和網絡研修的針對性和內容的實用性,我們把全體領導干部劃分為責任校長班、教學校長班、后勤校長班、村小校長班等,以國家教育行政學院托管為主,地方培訓中心自主管理為輔,建立“主題培訓―實踐歷練―深化反思―總結提升―行為跟進”的模式,開展專題培訓,突出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二是結合教育教學實踐,強化領導干部的校本研修,建立“發現問題―提煉問題―專題研究―總結反思―解決問題―成果幅射”的模式,督促和引領每位領導干部樹立主動研修意識,自主確定具體的研修內容,及時總結研修成果,突出校本研修的實效性。三是結合教育教學中的問題,積極開展專題研究及課題研究,不斷提高領導干部教育教學研究能力和教學領導力。
3.建立和完善領導干部網絡研修考核機制,努力培養學習型、專家型校長
為了便于評價領導干部的研修效果,我們以網絡學習、專題培訓、校本研修和成果考查為評價指標,制定了《舒蘭市學校領導干部培訓工作考核評價細則》,加強培訓的過程性管理和學習效果的考核,并將考核結果納入“職級管理”督導評估指標之中。在研修過程中定期登記個人成績,每月發一期簡報,通報干部學習情況,平時抽查各校領導的校本研修手冊,學年末統一收繳,進行量化賦分。通過網上學習、市級培訓和校本研修,促進領導干部的專業發展,培養學習型、專家型校長。
二、以教師“兩修三課”活動為載體,加強網絡研修,促進教師隊伍專業化發展
為了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促進教師隊伍專業化發展,2008年開始,我們開展了舒蘭市中小學教師“兩修三課”活動,目前已經進行了一個半周期。“兩修”是指教師為了增強教育教學能力,更好地履行職責,努力適應新課改需要而進行的提高教師專業素質的研修活動。研修內容包括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專業情意三個方面,“兩修”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研修等級,以此來引導教師不斷地提高專業素質,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和各級名師。“三課”是指達標課、優質課和示范課三個課型,是建立在“兩修”三個等級之上的,也是判斷教師實際課堂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的三個梯度。“兩修”和“三課”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依托、相互促進,有著內在聯系,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有機整體。“修”是前提、是基礎,“課”是效果、是目的,“兩修”是教師專業素質培養的核心內容,“三課”是教師專業素質的具體體現。也就是說,修專業知識、修專業技能都是為了更好地設計、組織、實施和完成課堂教學任務,不斷增強課堂教學能力,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利用網絡資源,開展教師自主研修,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
一是按照“兩修三課”活動要求,教師制訂學期研修計劃,確定個人發展目標,利用統一下載的“資源包”及學校指定的研修內容,通過“自學―實踐―反思―再實踐”的成長模式認真學習,并結合教學實踐,分析、反思、解決自己在教學中的問題。二是加強教師基本功訓練,邊工作邊訓練,堅持不懈,練“絕活兒”。我們以“三字一畫”和信息技術應用技能為重點開展教師練功活動。每學期組織一次全員性教師教學基本功訓練成果展示活動,并召開一次“問題研究”成果匯報會、經驗交流會等。教學“問題研究”基本功要同“共實踐、深探究、展成果”活動結合起來,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長。三是加強了教師自主研修的組織與管理,各學校建立了教師自主研修的考核機制,建立教師研修手冊,考核結果納入教師的業績評價中。
2.利用網絡平臺,參與各級各類遠程培訓,強化教師網絡研修
幾年來,我們利用“兩修三課”活動載體開展教師自主研修和校本研修,同時,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遠程培訓,進行網絡研修等。一是組織班主任教師參加“國培計劃(2011)小學班主任”培訓;二是組織中小學專任教師分期、分批參加“國培計劃(2012)”――示范性遠程培訓項目培訓;三是參加國培計劃(2011)――縣級培訓機構培訓者遠程培訓;四是組織教師參加新課標(2011版)遠程培訓研修。通過網絡培訓、研修,極大地提高了教師專業素質和水平,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
三、加強網絡平臺建設,發揮網絡研培優勢,拓展教師專業化發展途徑
近幾年,我們加強了網絡平臺建設,先后建設了省網絡視頻系統、吉林市城域網和舒蘭市視頻雙向系統,為開展多渠道網絡研修提供了設施保障。
1.充分利用雙向視頻系統,開展網絡集體備課和研討活動,提高教研員、教師素質
一是開展遠程備課活動,我們利用雙向視頻系統,面向全體學科教師進行分學科遠程備課、集體備課等。每學期根據不同學科的需要,安排視頻集體備課,全市中小學學科教師全員參加遠程視頻備課,提高了資源利用率,發揮了網絡的優勢。二是開展網絡區域教研組研討活動。我市在基地校“共同體”活動中,把發揮“共同體”名優教師作用,打造區域教研團隊作為一項工作內容,各“共同體”將學科骨干教師調動起來,成立“區域教研組”,由共同體建立網絡視頻會議或QQ群,聯合開展了網絡學科集體備課、專題研討等活動,同時,各共同體利用網絡視頻會議進行了交流經驗成果。由于相互間的交流與合作日益增多,各校間合作發展的意識越來越強,教師的專業素養有了明顯的提高。
2.利用網絡平臺,建設名師工作室,開展網絡研修活動,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我們以“舒蘭市中小學教師教育網”為平臺,以我市“兩修三課”活動評選的11名舒蘭名師為主持人,建設了11個舒蘭名師工作室,吸納各學科省、市骨干教師為成員在工作室中進行網絡研修活動,上傳教學資源等,從而為跨時空的交流搭建一個更加堅實的平臺,使我市名優骨干教師素質、水平進一步提升,進而發揮名優骨干教師的帶頭作用,帶動和促進其他教師專業化發展。
關鍵詞:校本研修;資源整合;機制;內容;模式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07)01-0118-02
收稿日期:2006-04-07
作者簡介:張淑偉(1971-),女,河南新密人,中學一級教師,碩士研究生 ,從事教師教育研究。
轉型期的縣級教師培訓機構要想更好地發揮在校本研修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須立足實際 ,突出實效,在探索和實踐中做好以下工作。
一、整合資源,創新機制,構建現代教師學習與資源中心
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的主要職責是指導中小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學習和研究,推動中小學教師 開展教改實驗,為本地區中小學開展校本研修提供指導和服務。然而在具體實踐中,培訓機 構 會遇到一個實際問題,即培訓機構的職能與教研室、教科所(室)、電教站等發生重疊,如果 這個問題不予解決,就會引起各部門之間的矛盾和沖突。況且,從組織設置來看,在同一縣 域范圍之內,完全沒有必要設置如此眾多功能相近的事業單位。根據《教育部關于加強縣級 教師培訓機構建設的指導意見(教師[2002]3號)》,很有必要將教師進修學校、教研 室、教科所(室)、電教站按照“小實體、多功能、大服務”的原則合并為一個機構,成立一 個“四位”一體的新組織,具有教研、科研、培訓、信息化等綜合功能,統一管理、服務于 教師教育工作。這樣既可以避免沖突,又可以減少資源浪費,實現優勢互補。
2005年4月,教育部下發了《教育部關于開展示范性縣級教師培訓機構評估認定工作的通知 》(教師函[2005]4號),并明確規定了“示范性縣級教師培訓機構評估標準”(試行) 。《通知》在功能定位指標中明確提出:進行教師教育相關資源整合,優化資源配置,有 效實現本 區域教師進修、教研、電教等相關部門和機構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形成上掛高等院校、下 聯中小學校的現代教師學習與資源中心,形成有效促進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良性運行機制 。筆者認為,資源整合的關鍵問題在于合并不是捆綁型的,不是形式上“幾合一”而是真正 的功能、機構和管理的整合為一。如果同在一屋檐下,一個牌子幾套人馬,各吹各的號,各 唱各的調,不僅不會出現1+1+1+1>4的結果,反而會大大影響整體功能的發揮。當然,如果 整合后的新機構領導層能以大局為重,真正以服務基礎教育為己任,不計較個人得失,不過 分看重自己的權力和位置,領導各部門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形成合力,那么就會縮短磨合 期,盡快建成集教師綜合素質培訓、教育教學研究、教育信息資源開發、教育技術推廣服務 、校本研修引領等為一體的教師學習與資源中心。
二、健全組織網絡,完善管理制度,指導學校建設有效運行機制
在具體實施中,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必須對轄區內實驗校的研修活動進行監管和服務,明確中 小學校長在校本研修中的責任和作用,指導各類學校制定研修目標、健全組織機構、完善管 理制度,使校本研修工作有序高效運行。
(一)因校制宜,因人而異,建立目標導向機制
不同學校的實際情況決定了校本研修必須因校制宜。教師培訓機構應根據學校的實際把實驗 校大致分成幾個發展層次,指導學校制定出校本研修工作的長遠規劃、中期目標、短期計劃 和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
實驗學校根據在職教師專業發展的不同時期劃分為入職期、適應期、發展期、創造期等不同 類型,也可以按任職資格等級分為初級教師、中級教師、高級教師等不同層次。不同層次 有不同的發展目標,同一層次也有不同的發展階段,因此教師培訓機構要指導實驗學校建立 教師專業發展目標動態管理系統,明確各個層次的發展方向及各個層次不同發展階段的發展 目標。每位教師根據自己的基本素質、能力、職稱、身份(不同級別的骨干),申報不同的級 別,學校根據申報情況進行評審,最終進行級別定位。
(二)健全機構,強化組織管理,做到事有人管,人有事做
1.建立學校校本研修組織
建立“校長―校本研修領導小組―校本研修活動組―教師”四級管理體系。校長是學校校本 研修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負責校本研修總體目標的確立、整體方案的設計和培訓資金的保障 。由校長、教師代表、教師培訓機構指導教師組成的“校本研修領導小組”負責學校中、長 期研修方案的制訂、實施、評價與調控。“校本研修活動組”負責學校學期研修計劃的制定 ,并組織教師具體開展校本研修活動。
2.建立校本研修協作組織
校本研修的自主性不等于自我封閉,校本研修也需要開放。目前,廣大農村中小學布局結構 不合理,多數學校規模較小,教師人數少,師資水平相對薄弱,培訓資源短缺。要防止校本 研修工作的低水平運作,有必要建立校本研修協作組織。協作小組成員由結成協作伙伴的若 干學校領 導小組成員和教師培訓機構的包點教師及中心校的有關負責人組成,其主要職責是協商和組 織協 作組內教師校本研修活動,幫助不同的學校發揮各自的優勢,促進學校之間的交流和資源共 享。
3.建立“教師校本研修導師團”
導師團成員主要包括:高等院校的教育專家學者、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的研究人員、本地區各 級名師、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等。在校本研修活動啟動之初,教師培訓機構要組織在校本 研修研究方面的專家,對各實驗校的負責人和教學骨干進行理論講座,使大家統一思想,澄 清認識。在校本研修實施過程中,導師團成員要經常深入分包學校對教師們進行指 導和系統性的專業引領,使教師們的認識得到深層的升華。
(三)建立健全校本研修管理制度,使校本研修工作有章可循
教師校本研修活動由學校組織實施,往往容易出現隨意化傾向,從而影響校本研修的均衡發 展和質量提高。要保障和推進校本研修工作可持續發展,建立健全校本研修管理制度是非常 必要的。
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按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原則出臺全面推進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導意見,各 地 市也要制定出配套的實施細則。這些制度要多“彈性”,少“硬性”,內容要具有普遍性, 對所屬各級各類學校都具有指導意義。各縣(區)、學校還必須根據自己實際的制定出適合縣 (區)情、校情,內容具體、可操作的具有最佳約束和激勵效果的管理制度,如《檢查管理辦 法》、《考核評價方案》、《表彰獎勵辦法》等。
在各項管理中,最不容忽視的是評價管理,因為它是激活教師發展的動力,具有鑒定、導向 、改進和調控功能。對教師參加研修情況的評價工作可統一在教師培訓機構的指導下,以中 小學校和鄉(鎮)為單位進行,由縣(區)、鄉(鎮)、校指導組和中小學校長對參訓教師進行評 價。
為了實施動態評價,縣級教師培訓機構要倡導并指導實驗學校建立教師成長記錄袋校本研修 機制。研修機制的基本活動方式是為每一位教師都建立教師成長記錄袋,記錄袋包括以下內 容:(1)教師 基本情況(其中包括所處發展階段);(2)發展目標,包括學期計劃、中期目標和長遠規劃;( 3) 文集匯總,包括校本研修自培計劃、學習筆記、反思日記、案例評析、教學隨筆和自修總結 等;(4)成果展示,包括開放課教案、優秀案例、自制優秀多媒體課件、論文和個人獲獎證 書等四大塊。學校制定《教師專業發展目標動態管理系統》,明確各個層次(入職期、適應 期、發展期、創造期)中各個級別(優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個等級)的發展目標。學期 初,全校教師都根據自己實際進行申報,學校根據申報評審,最終進行級別定位。每學期末 ,教師根據自己達成目標情況自評,學年組或學科組進行互評,最后學校進行階段性總評, 根據總評結果確定教師能否晉級。
建立教師成長記錄袋校本研修機制,明確了研修目標,引入了競爭機制,為評價管理提供了 抓手,使校本研修活動充滿了活力。
三、精心選擇研修內容,為校本研修提供載體
校本研修內容大致可分為通識性內容和特色性內容兩部分。
1.通識性內容
根據實效性、系統性和發展性的原則,那些符合國家改革要求,有利于教師專業素養和職業 道德素養提升的通識性內容應當被列入各學校教師校本研修的基本內容。現階段的教師專業 發 展主題應該是以新課程、新理念、新技術為研修主題,以師德教育和新理念培訓、教育教學 理論和新課程通識培訓、新課程學科培訓、教學技能培訓、新技術專項培訓為主要內容。
2.特色性內容
不同的學校具有不同的特色,同一學校不同發展層次的教師有不同的發展需求。以校為本、 以師為本的校本研修還應當結合學校和教職工的實際審慎地選擇研修的特色性內容。如:為 幫助入職期的教師盡快實現角色轉換,站穩三尺講臺,可選擇一些教師職業道德法規、班主 任工作論壇、教學基本功訓練等作為研修內容。
四、構建有效研修方式,最終實現研修目標
實踐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是校本研修的主要實現形式。在實踐中,根據各中小學的實 際,可采用以下幾種校本研修方式:
1.“自修反思”式
要求教師對照自選發展目標,有目的地研讀師德教育、新課程、新理念的專刊。在自學過程 中,要求教師有意識地實現理論觀點與實踐問題的碰撞磨合,聯系發生于本地、本校及身邊 的教育、教學現象,回放自己的教學實踐,在自省自查中形成新的認識。通過撰寫反思日記 、教育隨筆、典型案例,定期召開教師“教學反思”座談會,促使教師素質與理論的提高, 激發教師終身發展的欲望。
2.“接受借鑒”式
主要是通過經驗分享和理論知識的更新,讓教師自主重構自己的知識結構。具體的 做法有:(1)組織必要的教師培訓會,聘請專家講學;(2)舉辦名師論壇,讓名師講述經驗和 體會,發揮其輻射功能;(3)導師團組織校內或校際集中研討,解決帶普遍性的問題;(4)開 展教學觀摩、師徒結對等。
3.“課題帶動”式
主要是利用學校承擔的各項科研課題研究資源,運用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結合課題 研究過程,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教師行動研究,不斷地改進教育教學行為,在提高教育質 量的同時,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4.網絡環境下的研修方式
網絡學習共同體模式,即培訓人員、教研人員、中小學教師借助網絡環境而形成學 習 型組織,通過共建共享教育教學資源和開展名師骨干幫帶、案例評析、成果交流等活動,使 共同體成員得到提升和發展。
利用網絡還有咨詢診斷模式,即培訓人員、教研人員針對中小學教學場所中的實際問題或視 頻教學案例,采 用提問、咨詢和討論等策略,通過網絡進行雙向視頻交流,與中小學教師共同尋求切實可行 的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1]畢天增,等.走進校本學習與培訓[M].北京:開明出版社,2003.
[2]朱小蔓,等.新世紀教師專業化走向[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 3.
[3]徐學俊,等.教師校本研修及其區域協作機制探索[J].教育研究,2004(12 ).
在江蘇職業教育發展歷程中,有不少領先、率先乃至獨樹一幟的政策創舉,為事業發展注入了活力和動力。在職業教育隊伍建設中打造“領軍人才”,就是其中值得關注的一例。
“領軍”一屆:理想主義的“黃金”一代
2006年9月下旬,正是一年之中最宜人的時節,一群帶著蘇南蘇北不同口音高談闊論同時又行色匆匆的男女行走在北大校園里。他們的年紀明顯區別于身旁的學子,那種奮發的意氣卻并不亞于這座全國最高學府中的“天之驕子”們;他們來自江蘇大地最基層的職業學校,是一線的教師、校長,卻是經過了層層選拔、要肩負起引領、推動江蘇職教事業發展的大任——他們就是江蘇第一屆職業教育“領軍人才”高級研修班的學員們。
“當年我省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召開和省政府《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頒布后,全省職業教育正面臨著一種迅速發展的勢頭,一方面存在著許多教育教學領域的空白點需要去填補、去突破;另一方面,我們的事業發展也非常需要思想創新、體制機制創新。一句話,需要一批既有想法又有做法的人來上接政策、甚至直接設計政策,下推實踐、且能引領示范實踐。這樣的人不會自動出現,也不能靠常規的‘國培’‘省培’手段來培養。在這種背景下,我們借鑒經濟等社會領域培養高級別人才的做法,打造‘領軍人才’的念頭就產生了。”江蘇省教育廳職教處馬萬全先生介紹。
在當年關于“領軍人才”培養的文件和報道中這樣寫道,“選拔和培養一批適應江蘇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復合型領軍人才”;“打造一批掌握國內國際職業教育理論、具有較強教育教學、管理和科研能力的職業教育領軍人才,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成長為職業教育實踐的思考者、思考的實踐者,教育的創新者、創新的教育者”。畢竟,首批70名培養對象是從當時全省3000多名校長和40000多名教師中遴選而出,市縣推薦加個人研究成果和工作實績的評定,百千人里挑出一個,應該說,這樣的期許是有現實基礎的。再看第一次集中學習的課程設計:由北京大學、中國社科院等知名專家學者所做“創新思維與領導決策藝術”“中國宏觀經濟及長三角產業走勢分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分析與形成”“多元智能理論與素質教育”“社會轉型與轉型時期的社會問題”“品牌建設與經營”“中西文化之比較”“企業執行力”等講座,產業、企業的因素較多,還未脫經濟界的底子,當然也有舉辦者“跳出學校看職校、跳出教育看職教”的用意在。同時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習效益,每次集中學習還要求省內各地市教育局的分管局長、職業教育處處長、職教教研機構負責同志都能參加,省廳職教處則是全員參與。徐萍女士回憶,“當時住的地方離上課的教室單程要走半個小時,可大家一路上有說有笑,也沒覺得怎么遠”。
現在回顧首屆“領軍人才”的培養,最突出的應是其“首創”精神。比如確定了學習形式:定期集中學習,有國內知名高校的在校學習加參觀考察、境外研修和實踐鍛煉等途徑;確定了班額和管理者:校長班30人,由南京大學負責日常學習管理,教師班40人,由東南大學負責日常學習管理;比如人員遴選方式:地方推薦加組織者評選,等等。而最根本的,是在職教隊伍建設中確立了“領軍人才”這種形式,以培代評,為我省職教事業發展準備了一支生力軍。正如2010年10月,基于本屆“領軍人才”培養成效調查的《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的江蘇省職業教育領軍人才成長研究》一書面世時,華東師范大學石偉平教授在其序言中所言,這一培養制度所“產生和積累的人力資本、社會資本,乃至產生的社會影響力,必將為江蘇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持久的動力”。
“領軍”二屆:在游泳中學游泳
2011年8月20日,第二屆江蘇職業教育領軍人才高級研修班在清華大學開班。在開班儀式上,江蘇省教育廳楊湘寧副廳長對“領軍人才”二屆學員表達了要求和期望:“目前我省職業教育體制改革、創新發展的任務十分繁重,創建改革發展示范學校,打造高水平示范性實訓基地,建設與產業結構高度吻合的品牌特色專業、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等,既需要高超前瞻的視野,更需要腳踏實地的作風;既需要苦心孤詣的鉆研,更需要熱忱忘我的創業。要跳出教育看教育,走出江蘇看江蘇,下大功夫刻苦鉆研政治、經濟、科學、管理等領域的理論和業務知識,切實提高理論修養、研究水平、實踐能力,用新的眼光分析形勢,新的思維研究問題,新的思路化解矛盾,新的辦法謀求超越,為全省乃至全國職業教育的新發展積累經驗,發揮榜樣示范和引領作用。”正是由于在“十一五”建設期間“領軍”一屆的出色表現,使得在“十二五”的開局之年,職業教育的人才儲備工作首先被主政者提上議事日程,“領軍人才”培養工程自此成為固定舉措并有序延續。
“領軍”二屆的培養工作在前一屆的基礎上更為完備:每屆學制固定為兩年,每年集中培訓6周。加強了過程管理,研修全程都有不同形式的考核并將結果填寫進《學員手冊》中,《手冊》包括“研修期間課程記錄”“研修期間省集中考察、實踐、作業記錄”“研修期間個人參加全國、省、市重大活動記錄”“研修期間教科研記錄”“研修期間獲獎記錄”“研修期間學習考勤記錄”“研修總結”等項,結合各類證明材料形成學員檔案,并作為結業憑據。另一重大進展是將“領軍”學員作為一支整體專業力量參與到省級層面上的改革發展進程中來,突破了只能“領”一地、一校、一專業之“軍”的局限。
二屆學員參與了省高水平示范性實訓基地視導、品牌特色專業視導和三項管理規范檢查,這些活動,出發之前有輔導、要求,回來之后有反饋、匯報,“既全面了解視導、檢查情況,也考察學員的綜合能力和學習收獲”。二屆教師班學員許曙青說,平時自己只能在學校里轉轉,最多也就是到市里,眼界只有這么點寬。在視導、檢查這些活動中,就能從一個較高的層面來把握問題,對平時接觸不到的領域進行思考,還能吸取其他學校建設中的經驗和教訓,獲益匪淺。
就是常規的考察交流活動,在二屆培養中也增加了目的性。在參觀了湖南民政學院、廣東胡錦超職業技術學校數字校園建設情況后,二屆學員被要求在“江蘇職教網”中率先開設個人空間,這是一項作業,也是一種示范。
集中學習與個人自修互補,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結合,目標導向,過程控制,這是“領軍”二屆的特色,也是“領軍人才”培養制度的進一步細化與完善。
“領軍”三屆:實干就是未來
2013年8月19日,又一屆“領軍人才”高級研修班在南京大學開班。
“領軍”三屆似乎從一開始就顯示了其務實和嚴謹的作風。首先,這一屆的開班沒有追求北大、清華的光環,而是立足本土,腳踏實地。其次,這一次的集中學習,特別邀請了揚州商務高職校校長周俊、常州劉國鈞高職校校長王亮偉作為主講成員,向學員傳遞現代學校管理和校園文化建設的先進理念與成功做法——這也是職業學校一直以來辦學的熱點和難點;還有關于“后金融危機”“大數據時代”“中國夢”等一些現實感和時效性較強的主題講座,立足當下。再次,這屆學員從一開班就領了任務,起草省“名師工作室”建設標準。以前這類省級標準的設計往往是有限的專家在有限的時間里閉門造車,局限性較大;而現在引入“領軍”學員的集體智慧,一方面使他們的“引領”作用從操作層面上升到理念層面,另一方面,這種標準從現實中來,將來再到現實中去,更為實用、有效。這是立足實踐。
針對前一屆“領軍”人才遴選中的問題,本屆在學員人選的確定上也頗費了一番腦筋:在推薦環節,就要求學校推薦要經校內公開、民主評議,市教育局推薦要進行公開選拔,省教育廳經面試和考察后再確定人選,校、市、省三級人選要分別進行不少于5天的公示,有幾位候選者就因為程序不規范而被刷下來。在面試環節,采取8人無領導小組討論的面試形式,由資深職校校長、人事部門專家、職能處室領導組成評委團,校長班談“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教師班談“提升職業教育教學質量”,從思辨能力、業務能力、影響力、表達能力、領悟能力、個性魅力6個方面綜合打分,按分數從高到低確定入圍人選,校長班淘汰35%,教師班淘汰42%。根據面試成績,結合本人實績,兼顧區域發展,最終有32位校長和40位教師被選,組成了“領軍”三屆的陣容。
感謝各位同事支持我、幫助我,各級領導扶助我、指導我,讓我繼續在教研管理工作的崗位上摸爬滾打,給了我錘煉、提升自己的舞臺;也慶幸我自己有著教書育人的不倦的激情、有著持續讀書學習的不竭的動力。
本人奉守“德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從業準則,嚴于律己,光明磊落,溫良恭謹,與人為善。以校為家,恪盡職守,勇挑重擔,超工作量滿負荷運行,常常為工作而廢寢忘食。熱愛學生,堅持“德育為首,育人為本”的原則,不僅在課堂上堅持德育滲透,而且注重從思想上、生活上、學習上全面關心學生,在學生評教中深受學生的敬重與歡迎,年終被評為“師德優秀個人”、“先進工作者”。
信守“以學習者身份從業,以思想者姿態施教”的工作準則,在勤于學習、耕讀不輟的過程中苦練內功,在教學上不斷超越自我。訂閱專業雜志5種,全年購買業務書籍40余冊,潛心研讀;精心選購優秀的高三語文教輔資料15種,兼收并蓄,取精用宏。被評為瀏陽市“百名讀書積極分子”。正是在這樣的讀書背景下,本人立足于踐行課程改革新理念、追蹤把握高考改革的新動向,在教學設計上博觀約取,追求“用教參而不囿于教參”的個性化處理,總是在廣泛占有資料的前提下精心選材備課,形成了“縱橫拓展,淺入深出,知能并重,激思啟智”的語文課堂教學特色,所教語文課深受學生喜愛,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有可見、可感的良好發展,教學效果好。積極投身教研教改,多次面向校內外同行上教研公開課和示范課,所授公開課得到醴陵二中、瀏陽一中等同仁的好評。被市教育督導室、市教科所選調,陪同教研員赴六中、一中等校參與高三教學調研并評課,并在全市高三語文教學研討會上對公開課作點評。
立足“大語文大閱讀”教學觀,創造性開發語文校本教材。團結并指導本校5位青年語文骨干教師,主編并正式印刷出版了語文校本課程《悅讀 怡情拓智(第二冊)》。該書針對農村高中學生的學業基礎、情感特質和文化底蘊,精心選文,由我確定全書的編排體例、章節設置、篇目選定,五位老師分別承擔某些章節的導讀設計和具體篇目的賞讀分析,歷經一年半的反復刪改、修訂,終于在2012年底完成了這本涵蓋了十個專題章節、選文超過150篇、內容總計28萬余字的高中語文校本課程的編寫。該書在青年同學中大受歡迎,并得到縣、市語文屆知名同行、特級教師、專家的一致好評。
榮任“核按鈕”和“熱點重點難點”兩種知名教輔品牌的語文編審,參與編寫兩本高三語文復習用書《高考語文核按鈕·2012版》、《高考語文二輪復習用書·熱點重點難點專題透析》。論文《在課程資源自主開發過程中踐行中學語文有效教學》獲長沙市市級骨干教師培訓優秀論文一等獎。課件《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獲長沙市it節課件專項評比二等獎。
11月,被推選赴清華大學參加“長沙市中學語文骨干教師高級研修班”首期培訓,獲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結業證書。12月,“長沙市語文骨干教師高級研修·清華班”的優秀代表,被推舉在“昆明市—長沙市教育交流合作研討會”上,在雅禮中學主會場多功能廳,面向兩市教育屆領導、專家及骨干教師,上展示課《汪曾祺小說〈侯銀匠〉文本細讀》,教改理念鮮明,個性特色突出,得到好評。而本人也在同伴互助中開始了教學的整合反思,從教學設計的優化、教學用語的錘煉、課堂局部精彩向整體厚重提升幾大方面尋求新的自我突破。本人被長沙教育學院評為“長沙市骨干教師高級研修班優秀學員”。
在搞好自身教學的同時,積極承擔青年教師培養任務,對張曉玲、周輝等青年教師的教學經常給予評點,幫助他們更快更好地成長為優秀的高中語文教師(兩位分別已擔任備課組長、教研員,并有多項論文在省市縣各級發表或獲獎)。
擔任學校教研處主任,以師資隊伍建設為主線,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全力推進“科研興校”。工作認真、務實,講求科學,積極創新,負責了常規教研工作、課題研究、師訓工作、電教管理、校本課程管理等各項工作。實現了教學、管理工作雙豐收。一年來,本人累計聽課77節,在聽評課過程中加強教研督導,與授課教師一起真誠探討課堂教學的改進策略,受到老師們的歡迎。在教研管理思路上,由“統”到“分”,由“管”到“導”,注重粗線條地布置全校各學科組的教研工作,分工明確,突破方向的指點到位,有利于各學科特色的自由釋放。地理教研組被評為長沙市先進教研組。老師們你追我趕的教研氛圍更深厚了,論文正式發表和參編正式出版物的教師達52人次。
課題研究方面,本人現擔任《高中語文、化學學科信息化資源庫建設與應用》、《中學衛星遠程教學雙向互動交流研究》、《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研究·中小學教師良好氣質修養研究》三項“十一·五”省級課題的課題組長。各課題有序開展,進行了階段性督查,相關論文成果不斷提交。本人所撰課題中期報告《〈中學衛星遠程教育教學雙向互動交流的研究〉階段性工作總結報告》獲省級“十一·五”重點課題《中學衛星遠程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研究》總課題組論文評優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