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29 16:40: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教師語文考試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為了使我校本期工作有條理、有目標、有進步,也為了使我校語文教師有壓力、有動力,故制定以下計劃:
一、目標
1、認真學習教學理論,樹立現代教育理念。
2、規范常規教育,保證素質教育全面實施。
3、確保我校三級段縣調研考試語文成績不低于全縣前五名。
4、爭當我校教研活動的排頭兵、領頭雁。
二、實施計劃
9月份
1、開學季
2、召開學科組長會、全體語文教師會。
3、討論并制定出本學期教研計劃。
4、組織本組“名師在我身邊”聽課、評課活動
5、組織本組教師參加縣優質課聽課活動
6、輔助學校“青蘭工程”實施活動
7、催促各學科組制定出本學期工作計劃及調研目標
10月份
1、國慶假期周
2、組織本組教師聽、評新特崗教師的匯報課
3、學科組長召開碰頭會,分析語文月考成績
4、組織教師學習語文新課標
5、組織本組的教案、作業檢查及匯報工作
6、迎接七八年級期中考試及九年級縣調研考試
11月份
1、迎接縣教研室視導
2、期中考試語文學科質量分析
3、組織本組1-3人聽課活動
4、研討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工作中的作用
5、推選語文教師參評校優質課或公開課活動
6、督促各段展開“一課一議”教研活動
7、優秀作業展評活動
12月份
1、教案、作業大檢查并組內匯報
2、督促各段展開“一課一議”教研活動
3、組織好每一次周清考試語文試卷的供題工作
4、研討“語文的復習課、講評課如何高效”的問題
5、期末復習備考
6、摸底考試及考后的總結工作
7、語文學科最后的培優補差工作
8、期末調研考試
9、總結本學期語文教學工作
在目前的學校教育中,考試仍然是語文課程評價的主要手段。不同類型的考試又分別實現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兩種功能。如果說升學考試是一種終結性評價的話,那么初中三年內出現的調研測試、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等就應屬于形成性評價。在“減負”背景和“五嚴”規定下,這些形成性評價更應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對教師而言,這些評價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獲得教學效果的反饋信息,據此分析自己教學的優劣,查漏補缺,更好地提高教學水平;對學生而言,可以及時得到學習效果的反饋信息,明確自己學習中的長處與不足,從而揚長補短,不斷進步。作為考試的最后一個環節,同時也是語文教學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試卷評講課如何上得實效、高效、長效,筆者結合平時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粗淺的思考。
一、課前——充分準備,成竹在胸
(一)自己做題,備好資料
目前,有兩種現象在教師中普遍存在:一是帶著空白試卷和答案上評講課;二是評講前抄好答案,自己不親自做題。筆者認為要上好一堂試卷評講課,自己做題是非常必要的,切不可偷懶。因為只有自己認真做完整張試卷,再仔細對照答案,才能更好地知曉試卷的結構、考查的知識點、試題的變化、難點的分布、試卷的難易程度等等,其實這也很有利于自身專業水平的提高。語文試卷上有些題目要想評講透徹,僅靠答案還不夠,例如詩歌鑒賞中的寫作背景介紹、文言文閱讀中的典故釋義等,教師可以在做完題之后,將查閱到的相關輔助資料補充在試卷上。
(二)及時閱卷,做好統計
試卷做完后,學生心理上會產生一種急于知道結果的主觀愿望,此時他們的注意力會高度集中,他們的記憶中還清晰地留存著試題以及自己當時思維的痕跡。所以,考試結束后,教師一定要及時閱卷、及時評講,同時做好統計工作。統計本張試卷上知識點的分布、分值的配比、考試結果(均分、及格率、優秀率、最高分、最低分、個體的進步或退步情況)以及學生出錯率較高的題目等等。經過這樣詳細的統計,教師就對本次考試的整體情況、學生取得的成績和出現的問題了如指掌,對學生出錯的原因也能有個初步判斷和分析,進而增強評講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設計思路,謀劃策略
做好以上的準備工作,教師就可以設計和構思接下來的評講課了。本次評講安排幾課時?哪些內容講,哪些內容不講?哪些內容簡單講,哪些內容重點講?簡單講怎么講,重點講怎么講?采用哪種評講方式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是教師在上評講課之前必須明確的,同時也是上好一堂試卷評講課的重要保證。
二、課中——形式多樣,切實高效
學生們普遍反映試卷評講課比較枯燥和無趣,因為評講課上既沒有課文里生動的故事和人物形象,也沒有視頻、音頻的播放和欣賞,有的只是老師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的講解和自己手頭紅筆“小雞啄米”般地不停揮動。考得好的同學在課上收獲甚微,因為絕大部分的題目他們都做對了;考得不好的同學則要遭受身心的雙重折磨,因為老師還會冷不丁地點名批評。這樣的試卷評講課真是難熬!
要改變這樣的課堂面貌,就要求教師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試卷評講過程中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身心愉悅地參與到試卷評講中來,讓課堂變得靈動而高效。以下幾種評講方式,筆者平時實踐下來,感覺頗有成效。
1.學生自主訂正。考試中,學生出錯的原因總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為審題不清,有的是因為答題過程中過于緊張或粗心大意等等。面對這樣的錯誤,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會心生自責,教師就不必再進行大面積的批評了。這些題目學生本是可以得分的,一般不存在知識漏洞和思維誤區,所以訂正工作完全可以交給學生自己完成。這樣的安排也有利于培養學生自覺查找自身問題和及時改正的好習慣。
2.學生互評訂正。根據出錯的題型、題目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學習基礎將全班學生分成幾組,分配給他們不同的任務,要求他們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并派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或講解。各小組根據承擔的任務,通過查閱資料、集中討論、求助老師等方式,得出正確答案,查找自己犯錯的原因,明確考查的知識點,探索某類題型答題的注意點、規律或訣竅。教師在各小組間巡視,對學生的活動給予充分的鼓勵、及時的表揚。這樣的活動安排徹底打破了評講課的沉悶氣氛,調動了絕大多數同學的積極性,讓課堂真正地動了起來。學生在互動討論中既能提高自己的交流溝通能力,又能體會合作、探究帶來的樂趣。
3.師生交流共評。對于試卷中首次出現的經典題型、改頭換面的舊題型、部分出錯率極高的題目等,采用師生交流共評的方式比較好。在師生交流共評中,教師要與學生真誠、平等地對話,關注他們答題時的心理狀態和思維方式,重視點撥、提升和總結、歸納,完成“授人以漁”的重要工作。教師的評講貴在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開展積極的思維活動,以達到訓練和培養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的目的。學生思考時,要善于把他們引入“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狀態,此時教師加以點撥,效果最佳。教師評講的最終目的是推廣優質高效的學習方法,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教師要把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貫穿評講的全過程。例如,在閱讀理解題的評講中,要重點培養學生的整體感知能力、信息篩選和概括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鑒賞評價能力,并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學生由于經驗和閱歷的缺乏,有些知識點一講就懂,一做就錯,原因很簡單,他們不會總結和歸納。評講時,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手把手地指導學生總結和歸納,讓他們深入地理解某些題型的命題規律和解題技巧。例如,標點符號、病句常見的病例,說明文、議論文、記敘文的常見題型和解題方法等均可進行歸納整理。這樣,平時點滴積累起來的看似紛繁蕪雜的知識信息就會更加系統有序,學生今后再碰到類似的題目就會駕輕就熟、得心應手,成就感和自信心都會大大增強。總結和歸納促使學生的思維完成了一個質的飛躍,即由感性向理性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探究能力在此過程中也能得到顯著提高。
三、課后——反思內化,實現長效
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評講課上完之后并不意味著評講的結束,以下幾個環節切不可忽視。
(一)深刻反思,總結得失
學生在考試中都是有得有失的。大部分的教師都很擅長讓學生分析自己失誤的原因,學生每次的考試小結都寫得好像個人批判書。總結不足固然重要,可是及時總結自己探索嘗試后取得成功的經驗同樣重要。這些珍貴的經驗不僅可以指導他們走向成功,還可以作為經驗推廣,供其他同學借鑒和運用,有時甚至能給教師帶來啟發。一場考試結束,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卷面反觀自己平時教學的優劣;評講課上完后,教師也有必要像隨堂課一樣寫好教學后記。所以,課后師生共同進行深刻地反思,總結成敗得失顯得尤為重要。
(二)整理歸納,內化提升
錯題集的使用在學生的理科學習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筆者認為語文學習同樣需要使用錯題集。評講課后,教師要指導學生按一定的樣式將本次考試的錯題整理到一起,不能僅僅滿足于修正好答案,更要注明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或能力目標,將師生共同總結的命題規律和解題技巧醒目地標注在旁邊顯得更為必要。長期進行這種有效的整理,學生就能把評講課上學到的知識和習得的技能內化為自身的基本素養,我們的評講課才能真正地實現長足有效。
(三)消化理解,鞏固強化
試卷評講后,教師一定要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行消化,及時弄懂尚未掌握的知識、習得尚未具備的技能,鼓勵他們在消化理解的過程中提出新的問題。教師也可以搜集和命制一些與本次考試出錯率較高題目類似的題目,或有利于訓練學生正確思維的題目再讓學生練習,及時讓學生鞏固和強化。
(四)關注后進,個別指導
課堂教學面對的是全體學生,盡管通過學生自主訂正、互評訂正以及師生交流共評,卷面上反映的問題已經暴露得很具體,解決得很徹底,但可能有一些后進生對某一問題仍然弄不明白。這時就需要教師對給予個別的指導,幫助他們及時跟上大部分同學的步伐,從而保證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試卷評講課應當在教師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深化和加強,它的根本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習得技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應試能力。雖然像上文所述上一堂試卷評講課是十分辛苦的,但是只有這樣備課、上課、總結才能將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和習得的技能落實到實處,大幅度提高課堂效率,實現真正實效、高效、長效的課堂教學,從而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謝東健.初中語文教學中試卷講評的技巧[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2,(05).
[3]馬接男.初中語文試卷評講現狀與思考[J].讀與寫雜志,2007,(01).
[4]譚照華.初中語文試卷講評課程序初探[J].語文在線,2011,(06).
[論文摘要]: 在緊張的高三復習中,考試可謂是復習教學中極為重要的一環。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小測、月考、段考、聯考,考試頻率之高。試卷評講效果的好壞,不僅關系到學生基礎知識的鞏固與否,而且直接影響到他們今后考試的成敗。
在緊張的高三復習中,考試可謂是復習教學中極為重要的一環。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小測、月考、段考、聯考,考試頻率之高。試卷評講效果的好壞,不僅關系到學生基礎知識的鞏固與否,而且直接影響到他們今后考試的成敗。
尤其是對于薄弱學校高三學生基礎相對薄弱,語文理解分析能力欠缺,獨立思考能力不夠。所以,在高三平時模擬考試之后,課堂中試卷的講評由為重要。
一次大型考試,從組織到試卷終評,語文考試時間長達150分鐘,將近需要四節課堂時間,加上傳統的試卷講評方式,嚴重擠占了學科的復習時間,影響了復習備考的進度和質量。怎樣縮短考評周期,充分發揮學生潛能,應是高三語文老師思考的問題。高三的考試評價要想提高信度,關鍵在于考后試卷的講評過程。科學高效地講評試卷是提高學生應試能力的重要一環,試卷講評課的效率決定著復習備考的整體效果。
教師評講試卷,是讓學生“知其所以然”,是讓學生明白“考我什么”,是將學生被動地埋頭做題變為主動地審視答題,因此讓學生每做一份試卷,每聽一次評講,都能鞏固知識,領悟道理,開拓視野,掌握技巧,提高應考能力,這才是評講的收獲。
語文試卷講評課要力求達到以下四個目的:1糾正錯誤——糾正學生答題中的各種錯誤,掌握正確解法。2分析得失——通過試卷講評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考試。3找出差距——讓學生認識到自身與他人的差距,認識自身學習實際與學習能力的差距。4提煉概括——對知識、方法作進一步的歸納,站到語文思想的高度認識所學內容。
語文試卷講評課是根據學生測試情況,以使學生牢固掌握知識、實現有效遷移為主要任務的一種課型。課型特征表現為針對性強,重視反饋。因此,課堂結構可大致這樣確定: 1呈現答案——2討論或自省——3針對性講解——4優劣比較——5相同或變式訓練——6教師總結、學生整理筆記。
目前薄弱學校大部分高三老師在試卷講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在傳統的試卷講評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滿堂灌式的講評。老師對一份試卷不分主次,依照題目照本宣科地講解,唯恐學生求取知識不全面。這樣講評試卷,學生得到的只是一個死的答案,學生沒有動手,沒有動腦,沒有參與教與學的活動。學生就缺乏主動意識去學習,去思考,還有少數自覺性差的學生根本就沒有修改試卷,試卷講評根本就沒有達到教學效果。如語文試卷第一卷的前四個小題主要考查字音、字形、詞義,第二卷中關于課本上的名篇名句的默寫題,學生自己不動手去查工具書、資料和筆記,老師一味包辦,試卷中出現的錯誤在下一次考試或練習中還會出現。同時這種滿堂灌式的講評耗時長,學生被動接受,學生聽課會覺得很疲倦。從接受原理來看,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剝奪學生反饋、反思的空間和權利,學生的欲望和興趣就會處于抑制狀態,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是成反比例的。
二、盲目講評,缺乏理論深化。由于考試時間緊促,老師在閱完試卷后,沒有對試卷作整體分析評價,沒有對本班學生答題情況進行分析評價,就盲目地講試卷,結果只能是就題論題,就事論事。沒有知識歸納,沒有規律總結,更沒有對試卷中的創新題目進行思維方法的整合。因此,學生對一些技巧性的題目沒有形成思維方法,沒有掌握答題技巧,會在以后的考試中出現類似的錯誤。如湖南省高考考綱從2005年起設置了一個文章賞析的開放性試題,2008年湖南高考文言文考題忽從諸子散文文章變成了紀傳體例。如果在模擬試卷時只講一個答案,沒有對知識加以拓展和深化,沒有總結規律方法。學生再做這種題目時只能是霧里看花,水中望月。
三、重基礎,輕作文講評。由于在前面基礎題上講得過多,而在作文講評時就壓縮時間,匆匆收場。或在講評中對作文缺乏深層理解,泛泛而談,念幾篇范文了事。沒有對作文題目進行審題、立意、構思等方面的闡發和指導,也沒有去揣摩命題者的意圖,對學生的寫作沒有指導性和針對性。重基礎、輕作文的講評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寫作,也會影響學生最終的成績。像湖南師大附中2009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試題中的作文題目選的是《給自己一個理由》,要求學生聯系自己實際來寫一則作文。在考試中,有一部分學生審題不準,理解不透,造成寫作中偏題。因此,在講評時我們要引導學生去理解作文本意,然后再展開想象領悟其中包含的言外之意。要幫助學生完成字面意思向言外之意的拓展。
四、講評缺乏理論分析和技法指導。講評試卷的根本目的不是給學生一個標準答案,而是要讓學生從這次考試中總結前一階段學習成功或不足的地方,更好地為以后的復習作指導和借鑒。講評時,不分析試卷命題的優劣、難度,不分析學生答題的情況,不分析試卷的創新之處,這樣處理試卷跟平時講解練習沒有差別。學生既不能形成知識體系,也不能總結規律,就不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同時,學生沒有老師的指導,自己對試卷的分析也很膚淺、盲目,甚至找不到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缺陷,也不能明確命題中的一些新信息。
總之,傳統的試卷講評方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忽視了考試評價對復習備考的指導作用,學生的潛力沒有發揮出來。
而在高三教學中,語文教師職責的根本是指導學生進行自主的、有效的學習和復習,把學生由“學習”變為“求知”,以此實現語文成績的顯現。在這樣的任務定位的條件下,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出擊者,教師則是學生的導游員、服務員和質監員。因而試卷的講評也必須圍繞這個基本的原則展開。
反思我們教學的現狀,試卷的講評應做為一個高三課堂教學中一個重點環節來抓。讓學生真正學會如何而“漁”。
轉貼于
因而語文試卷講評課教學應遵循的幾個基本原則
1、激勵性原則。學生的學習心理動機常常表現為希望得到好的分數,不甘心落后于同學,取得成績后希望得到教師的贊揚。進行語文試卷講評時應保持和強化學生這些心理動機。考試取得好成績的學生往往情緒高漲,產生喜悅感、自豪感。對于這種學生,教師應激勵他們向更高目標攀登。而考試成績較差的學生,往往情緒低落,產生恥辱感、自卑感。對于這種學生,教師不宜過多指責、批評,應讓他們明白,考試不是目的,而是檢查知識掌握情況的手段,這次考試考得不好,不等于下次還考不好,應幫助他們樹立學好語文的信心。
2、自主性原則。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試卷講評課要變教師的“一言堂”為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的群言堂,要多給學生提供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機會。要允許學生對試題“評價”做出“反評價”,允許學生對高分作文提出批評意見。考試試卷雖然相同,但學生分數參差不齊,解題思路各有差異,知識缺陷和錯誤情況也不盡相同,只有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才能使試卷講評課取得最佳效果。
3、系統性原則。試卷講評,從一定角度上講是一個重新整理知識的過程,語文試卷講評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理清系統知識結構,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個經緯交織、融會貫通的知識網絡。應將分散于各題中的知識點和語文思想方法適當歸類。對典型試題,要突出思路的探索過程;對病例作文,要講明出錯的原因。力爭講一題,學生會一串,懂一片,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4、典型性原則。課堂上講評、分析的題目(特別是供講評用的作文),必須有所選擇。要選擇新穎獨到的題,學生出錯較多的題,有代表性的作文。實際上,一份試卷批改下來,通過統計分析,總有一些錯誤是具有共性的,這類錯誤題才是講評的重點。應仔細剖析,找出出錯根源。
語文試卷講評課的教學目的和課堂結構。
為了讓學生盡早適應高考要求,我認為薄弱學校高中語文教師講評試卷應尤為注重“四要”。
1、課前準備。要認真及時地評閱試卷,做好考試統計工作。 包括考點分布的統計,考查類型的統計,考試結果的統計(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每題的得分率等),錯誤類型的統計。統計是一項艱苦復雜而又必不可不少的工作,它為試卷的分析和講評提供了重要的依據,有些教師不太重視統計,只憑主觀估計來確定講評的重點和難點,事實證明是不合理的。此外,還應做好試卷分析工作。一方面要分析試卷的內容、結構和答案,這樣在講評時,哪些內容該多講,哪些內容該少講,哪些內容該重點講,就能做到心中有數,同時也避免了因試題設計或答案的不合理而導致講評的連續性受到破壞;另一方面要分析犯錯誤原因,并從中了解、分析學生知識和能力的缺陷及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采取措施,在講評時有的放矢地解決這些缺陷和問題。還可以對學生試卷中的好的解法進行整理,推薦或打印優秀作文、病例作文。
2、概述成績。講評課開始,可用幾分鐘時間簡述本次考試班級的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低分率、達標率,表揚達到目標分、超出目標分、獲得最高分的同學,尤其要表揚達到目標分、超出目標分的中下生。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不宜公布他們的成績,更不要責難、譏笑他們。
3、講評試題。講評課不能面面俱到,應有所選擇、有所側重。(1)重點講評若干問題。講評切忌平鋪直敘或簡單地對答案、說答案,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加強思路分析,講究對癥下藥”。(2)多讓學生發言。請學生發言主要是為了暴露思維過程,包括典型錯誤的思考,巧妙的思考等,以對其他學生起到警戒、示范作用。(3)借題發揮。為拓寬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講評時對重要題目特別是作文要進行變化延伸,這樣,學生對相關問題能有更深刻的認識,也提高了試卷的功效。借題發揮要注重知識的聯系和加深,一套覆蓋面再廣的試卷也肯定有某些知點的遺漏,所以在講評時應有意識地把遺漏的知識點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完整而又牢固的知識網絡,以便在下一次考試中學生能迅速判斷和提取有關信息。借題發揮可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教師講評時要注重滲透試題變形、重組、分解和組合的出題思想。(4)追根尋源。講評課上要引導學生弄清自己出錯的原因,要找準病根對癥下藥,以求收到實效。要注意答題規范。每次考試,總有些學生因非智力因素失分,如看錯題目失分,寫字潦草、卷面差失分,不按要求答題失分等。
4、課堂小結。常見許多教師因講評試卷題較多,常感時間不夠,總是匆匆忙忙下課,忽視課堂小結,這是課堂一忌。要善于回顧小結,概括講評的主要內容,歸納解題方法,強調要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方向;思路;設計;關系
一、加強對《考試說明》和考題的研究,準確把握復習方向,提高復習效率
1.認真研究《考試說明》,準確把握復習方向
江蘇高考《考試說明》是我們備戰高考的信息向導,它規定了高考的能力要求、內容形式、試卷結構、考試角度等,是高考命題的直接依據,也是備考復習的行動指南。所以,研究《考試說明》是保證備考復習目標明、方向準、效率高的第一要著。在推進復習的過程中,要隨時隨地認真研究,尤其要注意不間斷地對照《考試說明》所列的考項,修正自己的教學方向,規范自己的教學行為,思考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突破階段復習的重難點的策略、路徑。只有通過認真細致地研究,才能避免復習的盲目性,減少復習的隨意性,增強復習的實效性。
2.精心研究高考試題,總結規律方法,提高復習實效
高考命題的基本特點是:穩中求變,變中出新。高考試題,最直接地體現了《考試說明》的要求,較之其他命題具有更大的信度、更強的典型性和更高的訓練價值。通過對高考題的研究,開展全真訓練,使師生都能明確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答”“哪些已經考過”“哪些還未涉及”“未來可能會怎樣考”等。
二、明確復習思路,確立階段重點,制定科學高效的復習計劃
高三語文的復習工作,要在宏觀思考的前提下做好微觀調控,要在時間劃分和內容安排上全面思考、統籌兼顧,要以綱(《考試說明》)定教、依本(教材)導教、依案(學案)施教,做到梳理課本全面細化、整合學案靈活優化、緊扣高考強化訓練、預測走向適度拓展。
三、優化環節設計,強化合作意識,打造高效課堂
強調集體備課,不等于不要個人備課,在做好集體備課前,首先要加大個人備課的力度:個人備課的過程是使自己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流程進行一次熟悉、吸收和消化的過程,別人的東西永遠是別人的,只有通過消化整理才能成為自己的。我們常常有這樣的感受,當拿別人的教案講課時,即使上課之前已經讀得很熟,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你總覺得有一種無形的東西在掣肘,使自己不時地要去翻閱教案,講課的連貫性也大打折扣,至于教者的情感和價值觀就更難揮灑自如、傳達到位了,教學的效果自然與我們的預期相去甚遠。這就警示我們每一位身在高三的語文教師,都要認真備課,只有自己先認真研究教材,設計教案,再學習、借鑒、消化、吸收集體備課的成果,我們的課堂教學才能前后貫通,輕松自如,才能在集思廣益中彰顯自己教學的個性和魅力。
四、要正確處理高三語文教學中的幾個關系
1.以閱讀和寫作訓練為重點——讓語文能力得到全面、扎實的訓練
調查發現,相當一部分高三教師存在這樣的想法:基礎知識看得見摸得著,學生掌握直接,閱讀和寫作不著邊際,學生感覺渺茫,所以,有的教師對閱讀和寫作的復習就不夠重視。殊不知,這是一種對學生、對事業極端不負責任的行為,必須堅決糾正。閱讀題失分較多、作文題得分較低一直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正因為如此,我們更要重視閱讀和寫作訓練。在閱讀方面,必須加大訓練力度,指導學生在探索中反思、在反思中總結、在總結中提升,進而熟練掌握一些解題的思路、方法或規律。寫作訓練要有計劃性、針對性,要將階段訓練重點與整體訓練布局有機結合,既要針對審題、立意、結構、語言等不同方面開展專項訓練,又要區分不同類型命題進行綜合訓練。在引導學生寫作時,我們應注重思維方法的指導和應試策略的優化。
雖然作為高考復習指導文件的《考試說明》年年都有變化,但《考試說明》的變化對語文的影響相對比較小。因為不管語文考試怎么變化,語文基本功的訓練都要扎扎實實進行,這是我們以不變應萬變的法寶。
2.重視練習講評的促進作用——讓學生學會在反思中提高
進入課堂講評這一環節,教師的講解或點撥主要應在以下幾個方面用力:一是讀題讀文心態的調適、意識的強化、行為的規范、方法的指導,二是題干指令的分解與綜合、命題意圖的揣摩與理解,三是解題角度的判斷與解題思路的擴散,四是答題的規范要求與操作要領。
論文摘要:進入高三階段,語文基本上就是總復習了,一般的復習模式就是考試——閱卷——講評,幾乎整整一年就在這樣的循環中迎接高考。作者經多年的教學實踐發現,這樣的教學模式師生都非常辛勞,且效果并不好。要提高語文復習課的效率是個值得研究的課題,本文就如何從研究學生入手提高語文復習的效率進行了探討。
一般語文復習的模式就是考試——閱卷——講評,學生要做大量的綜合試卷。每次做試卷時,學生搖頭、嘆氣、面無表情;考試結束以后,都會聽到長長的吁氣聲;接著,教師閱卷、講評,然后開始一次新的循環。可以說,在整個高三階段,學生是“做卷機器”,教師是“閱卷機器”,語文學習繁重而枯燥。學生很辛苦,教師也很辛苦,付出了許多辛勞,但沒有得到應有的收獲,這樣的復習方式顯然不能稱為高效。
在以往的復習工作中,筆者研究了課程標準、考試大綱、歷年高考試題、模擬試題,但一直忽略了研究學生。2007年,面對第三屆高三,筆者開始思考如何切實關注學生,改進復習方法,提高復習效益。
一、預先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知識基礎、能力層次和內在潛能
每一個學生都有不同于他人的先天素質、社會環境、家庭背景和生活經歷,有自己的愛好、長處和不足,這使得每個學生的發展目標、速度和軌跡都呈現出一定的獨特性,這種獨特性意味著人的差異性。
高三階段,學生在經過系統全面的專題訓練后,雖然逐步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知識和能力體系,具備一定的語文素養,但每個學生的語文學習基礎、方法、悟性、能力等方面有較大差異。因此雖然目標相同卻可以選擇不同的復習內容,運用不同的復習方法。
筆者利用暑假期間,收集下一屆學生在高二下學期所有綜合考試試卷,分析、比較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總結出每一個學生的優勢區域和薄弱區域,尋找學生的最易提高區域和“最近發展區”,為“尊重差異,分層要求”的個性化復習做到心中有數。
二、增強內驅力,培養積極情感,引導學生主動發展
布盧姆在《教育評價》中說:“一個帶著積極情感學習課程的學生,應該比那些缺乏熱情、樂趣或興趣的同學,或者比那些對學習材料感到焦慮和恐懼的學生,學習得更加輕松,更加迅速。”在面對日益臨近的高考時,學生一方面有些緊張,另一方面期待有所收獲。一開學,筆者就抓緊時間逐一找學生談心,力求每一位學生客觀評價自己的現狀,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合理確定自己的目標,既抱有信心又避免浮躁。應恰當把握并利用學生在非常時期的特殊心理,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引導學生主動發展。
三、尊重差異,分析、交流、討論,共同制定個性化復習方案
做好了上述兩種準備以后,筆者就和學生共同制定符合其實際的個性化復習方案。首先和每個學生分析他們各自的優勢區域、薄弱環節,然后根據其基礎、悟性、能力等,和學生交流、討論,選擇“最近發展區”,重點突破。
例如:甲同學,抽象思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較強,悟性也好。文言文閱讀、現代文閱讀和語言運用部分,不管試題難易,得分率都較高,但古詩詞鑒賞題失分率較高;作文主旨把握準確,思路清晰,但材料陳舊,語言平淡,作文在40—42分(滿分60分)之間徘徊。共同制定的個性化復習方案是:強化古詩詞鑒賞訓練,注意小結答題規律、技巧等;加強精美短文的閱讀,積累寫作素材。
四、多鼓勵,常督促,勤總結,重反思,及時調整,適應發展
原本的訓練模式是:在教師的監督下,在規定的時間內,所有的學生按照統一要求做相同的試卷。個性化的復習方法是:每個學生按照自己的復習方案自主選擇相關試題,重點突破,理清思路,摸索經驗,教師釋疑解惑,其他題目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可以選做也可以不做。
由于每個學生的個性化復習方案都是師生共同制定的,在制定的過程中學生很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薄弱環節和“最近發展區”,所以學生具有了明確、切實的學習目標,有的放矢地學習,易于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自主選擇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明顯提高,積極主動的學習取代了消極被動的學習,真正發揮了主觀能動性。
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語文知識和素養需要長期積累和培養,短時間的強化訓練雖然不一定有明顯效果,但也很重要。因此對缺乏耐心、恒心的學生來說,此時教師的鼓勵就顯得非常重要,看準時機鼓勵學生的點滴進步,鼓勵學生堅持下去。教師還要常督促,學生的自制力畢竟是有限的,持續一段時間后,自制力較差的學生就會出現倦怠心理、放松心理、偷懶心理,教師此時必須加強督促和檢查。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訓練后,師生要對照原有的個性化復習方案,共同總結、反思,并根據學生近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方案,適應發展。
有些基礎較扎實、語文學習能力較強、悟性較高的學生,成功地突破了失分點,薄弱環節不再薄弱,這時就需要師生共同尋找確定新的突破點,提高得分率。例如:甲同學,古詩詞鑒賞題得分率明顯上升,作文有起色,幾次綜合考試分數都很穩定,共同調整的個性化復習方案是:繼續加強精美短文的閱讀,積累寫作素材;適當背誦古代詩文、名言警句,增強文采;閱讀高考滿分作文,有選擇性地學習其亮點。
在實施個性化復習的同時,統一復習依舊是必須的,也是重要的。教師按照統一的復習計劃,有條不紊地精選試卷,精練精講,總結規律、方法、技巧,提升學生整體語文學習能力。
在制定、實施個性化復習方案的整個過程中,師生的交流互動、學生的主動學習、教師的指導點撥,三者缺一不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在愉悅的情緒中,在積極的狀態下,師生一起努力,共同成長,和諧發展。每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取得了滿意的高考成績。學生有了人生超越,教師在學生的學業進步過程中也有了成功的喜悅感和職業的成就感、幸福感。
參考文獻:
[1]黃金勇.如何提高語文復習效率.語文教學與研究,2008,(1).
[2]劉瑩姿.關于利用網絡媒體提高語文復習效率的思考.現代語文,2006,(5).
[3]謝瑛.合理安排二輪復習提高英語復習效率.跨世紀,2008,(6).
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充分研究教學對象,針對語文教學目標要求和高中生實際能力狀況設計周密科學的教學方案,為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教師首先要正確看待學生的語文學習差異性,進入高中階段以后,學生兩級分化現象日益明顯,教師既然無法在短期內迅速扭轉這一狀況,就應該在教學中區別對待,對學生設置不同的目標要求,從而為學生提供量體裁衣的教學活動。
二、立足實際扎實有效組織開展高中語文教學工作
在階梯性要求背景下,教師要緊扣五個方面扎實有效開展語文教學。
1、目標設定體現階梯性。教學目標是整個教學的方向引領,設置正確的目標可以讓語文教學少走彎路、直達目的。目標設定要體現階梯性,根據學生語文學習實際狀況,可以細化為三到四個階梯,分別對應不同基礎能力的學生。設置階梯性目標可以讓班級每一個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都能夠尋找到對應的目標,這對于緩解學生語文學習消極情感具有重要意義,當學生看到學習目標和自己的能力較為接近時,可以提高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情感。
2、教學組織體現階梯性。在高中語文教學工作中,不同教學流程、環節都要體現階梯性教學要求。例如在教學提問環節,教師不能僅僅提問班級的優秀生,也要提問中等生和學困生。針對不同對象所涉及的提問內容和提問難度要體現差異,尤其是為了照顧到班級語文學困生的情緒,要適當設計一些難度較低的內容對他們進行提問,通過兼顧全體的方式讓更多學生融入到語文學習互動中來,這是增強語文學習有效性的重要抓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結合小組分析研究對學生進行有效組織,設置的探究題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學習,每一個小組既要有優秀生也要有學困生,使整個語文課堂更加和諧,設計的思考題中也有一些難度較低的內容,便于學困生在小組中也有參與的機會。
3、能力要求體現階梯性。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著眼于知識點傳授,還要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包括閱讀能力、分析能力、構思能力、表達能力乃至書寫能力等等,大部分能力要求與學生的差異性要形成對應關系。例如在背誦方面,中等以上學生要對照背誦內容不折不扣地完成,而學困生則可以刪減一些內容,或是擇其精華要求學生背誦,減少背誦的量。在背誦準確率方面也可以適當降低,使能力要求和學生的實際狀況保持吻合,通過這種階梯性的能力要求,提高教學工作與學生實際的吻合程度,這對于促進學生最大化發展具有明顯幫助。
4、檢測考試體現階梯性。高中階段檢測的頻率較高,如果完全按照一種標準進行檢測考試,學習活動就會演變為優秀生的天堂、學困生的地獄,一次次的低分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熱情,久而久之甚至產生消極情感。因此,教師在檢測考試環節要體現出階梯性,重點針對班級一定層面以下的學生單獨設置檢測內容,側重于基礎性知識,降低能力要求,在計分標準上也要單獨設置,這樣班級的學生所接受的檢測與自身能力基礎相一致,可以較好地體現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發和自尊心的保護,這也是語文教學中提高教學成效的有力抓手。
5、評價總結體現階梯性。定期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評價,和學生進行談心交流,這也是做好語文教學工作有效輔助手段。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總結時要體現階梯性原則,對優秀生要多表揚其成績,對中等以下學生要多肯定其進步或情感態度方面的轉變,要立足于不同的角度對學生進行表揚激勵,讓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都能夠展示在大家面前。通過教師的總結評定,學生之間要形成正確的認識,避免以分數論英雄這樣的片面思維,進一步提高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積極程度。
三、高中語文階梯性教學實施注意點
應用文寫作是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單招語文考試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對于單招學生來說,它既是必須掌握得一項技能,也是考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得分點。因此,如何搞好應用文教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應是單招語文教師研究的重點。
【關鍵詞】
單招語文 應用文寫作 寫作訓練
蘇教版中職語文教材共五冊,涉及的應用文包括便條、單據、啟事、通知)、計劃、總結、調查報告、說明書、廣告詞、創業策劃書、求職信、應聘信、海報、簡報、會議記錄、電話記錄和新聞等;種類繁多。從近五年對口單招語文試題來看,應用文題目每年必考。從評分標準來看,對字數和格式均有要求。因此,應用文寫作不僅是我們單招語文寫作訓練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直接影響著學生的高考成績。
為了適應江蘇省單招生考試對應用文能力考查的要求,必須加強對應用文寫作的訓練。可是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面臨的現狀是應用文本身缺乏文學性、語言直觀、程式化,教學上以單純傳授知識為主,學生學習上靠死記硬背;因此,教學內容枯燥、抽象,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教學效率低下。筆者本人多年從事單招語文的教學,結合個人教學實際經驗,對單招語文應用文寫作的教學策略談幾點自己感想和體會。
一、因“材”制宜,合理剪輯
受傳統中學語文課本編排體例的影響,中職語文教材中的應用文寫作部分在編排上流于形式,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往往厚此薄彼,重閱讀、輕寫作;所選例文大多內容陳舊,格式不規范,專業針對性不強,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提高自身對應用文寫作重要性的認識:它不僅與學生日后的職業選擇有關,還與每個人日常生活有關,更是中職生基本能力和綜合職業素質的重要體現。其次,在例文的選擇上,要拋開書本上不適當的范文,重新選擇具有鮮明性、規范性并與學生生活實際相關的例文,便于學生理解接受。再次,在教學順序的安排上要先易后難,比如學習專業書信的寫作前可以讓學生回顧一般書信的寫法要求。以《給XX的一封信》為題,讓學生給自己最親近的人寫一封書信,談談自己的學習生活,分享一下自己的快樂,傾訴一下內心的煩惱。在此基礎上,學習專業書信與一般書信的格式異同,并比較它們語言使用的不一樣。這樣的教學有層次,有梯度,便于學生感性認識,理性接受。最后,對所學應用文進行歸類教學。我們的應用文寫作分布在五冊書的教學中,比較零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學了后面忘了前面”,甚至“前后打架”。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帶著學生進行“雷同”應用文的整理歸納,進行專項的比較訓練,在實際操練中掌握彼此的不同。
二、因生而異,差別教學
近幾年由于招生政策和生源數的影響,許多職校在單招的招生上沒有任何的分數限制,這樣就導致生源質量下降,學生的知識水平參差不齊,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而應用文的寫作要求明確簡潔、格式規范,沒有絲毫讓步的空間,這就讓很多學生望而卻步。作為一名教師,僅僅靠課堂的一己之力是沒有辦法完全實現自己的教學目標的。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制訂多元化的教學策略,來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提高學生學習的實際效果。第一,對優秀學生的作品進行班級張貼,在全班同學面前指出其值得學習的地方,為他們后面進一步的寫作提高信心;其次,優秀作品的示范也為其他同學提供了學習的范本,有了臨摹的對象。第二,對中等生的應用文批閱要更加全面到位。對很多中等生來說聽懂、會寫不是問題,但恰恰因為這一點又會導致他們在寫作過程中不夠認真、不夠規范,所以教師一定要及時指出問題所在,避免養成不良習慣。第三,對一些根本就聽不懂、無從下手甚至不愿意寫作的同學,可以采用“一對一”的形式交給優秀生,讓他們對優秀生的作品進行臨摹。當然,在這過程中優秀生需要付出一定的辛勞,而不是簡單的甩給他們抄抄。教師可以不定期地對“結對師徒”進行整體考核,以此促進他們的有效幫扶。第四,在全班進行應用文寫作競賽,對優秀者進行表彰,對進步者進行肯定,對不足者提出委婉批評,以此促進全體同學對應用文寫作的興趣和信心。
三、結合專業,貼近生活
單招學生未來的方向不是就業而是進入高校進行進一步的深造,所以相對而言,應用文的寫作更多的是為了考試,而非就業后的實際運用。學習中遇到的一些試題也遠離我們的生活,缺乏恰當的情境。很多學生都感覺應用文的學習流于形式,和專業關系不大,與生活相距太遠,無從下手。這一點是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正視的一個問題。我認為,我們在進行相關的應用文寫作訓練時內容上應該確保和學生的專業與生活密切關聯。學生的專業各不相同,同樣的應用文寫作訓練應該顧及學生的所學專業;比如我們常寫的《計劃》《總結》,可以讓學生寫自己所學專業的學習計劃、學結。學校相關的專業活動前后,教師要抓住機遇及時進行相應的應用文寫作訓練。比如學校的技能節開展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寫作迎接競賽的計劃、參與后的總結;學生的技能訓練期間,可以進行《消息》的寫作訓練。中職院校的活動非常多,比如運動會、元旦文藝匯演、技能節、藝術節等;學生的參與面非常廣,對活動的方方面面了解的也比較多。我們可以根據學生在活動中的實際身份和擬身份,進行區別寫作。比如組織者可以寫《海報》《通知》《工作計劃》《工作總結》等,參與者以班級名義寫《簡報》《會議記錄》等,也可以以個人名義寫作相關的《計劃》《總結》。這些寫作訓練跟學生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學生感受真切,有話可說,寫起來不至于過于抵觸,容易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應用文寫作是一門技能,關系到學生的考試和工作后的實際運用。作為一名中職學校的語文老師我的探索目前僅限于單招高考這一塊,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還需要進一步的探索讓學生更好地、全面地掌握應用文的寫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