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2 21:49:5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制作專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實驗室是學生學習和實踐鍛煉的主要場所。完善實驗室管理主要從實驗室場地的安排、設備的更新、人員素質的提高和實驗室的安全管理等方面著手進行。工業設計專業課程大多是在實驗室進行的,為了便于老師與學生的“教與學”的互動,實驗室場地的寬松、通風、明亮尤為重要。我們建有木質制模實驗室、精細制模實驗室、產品造型實驗室、油泥模型實驗室、金屬制模實驗室等。學校在設備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購置激光雕刻機、3D成型機、機械雕刻機以及其他電動工具等加工設備,為教學與實踐的開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保證。實驗技術人員是實驗室的主體,實驗室人員的素質高低直接關系到整個實驗室能否正常運行、教學計劃能否順利完成,實驗室人員的職業素質對發揮實驗效能、提高實驗課程質量有關鍵性的作用。工業設計專業材料品種多,產品結構形式變化繁多,要求實驗室技術人員知識面廣,專業性強,所以實驗室專職人員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
2模型設計流程
“產品模型制作”課是工業設計專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在本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涉及素描基礎、立體構成、色彩構成、工程制圖、產品結構、材料力學等課程內容。由此可以看出,“產品設計與制作”課是一門承前啟后、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課程。我們采用的教學模式是“自主、研討、合作”的學習方式。
2.1產品設計初期
同學自由組合,4人為一小組。學生是設計的主體,小組內部初次討論時要求大家勇于思考,大膽想象,暢所欲言,相互尊重彼此之間的觀點,友好和諧地對設計方案進行討論。老師在這個階段,要參與同學的討論,提出一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在討論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拿出方案,畫出草圖。
2.2產品設計方案的確定
小組成員對方案確認后,再次討論,對產品設計從人機關系、視覺效果、產品結構以及連接方式進行研究、分析。這個過程,要求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以及將各個學科的知識融會貫通。要求學生利用網絡信息技術作為探索學習的認知工具,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主要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實際困難,最后用三維軟件繪出效果圖。
2.3產品制作前的準備
決定模型制作比例,選用合適的材料,確定產品的裝配方案。畫出零件工程圖,結合實驗室的設備情況,因地制宜,在老師的指導之下,制定產品的加工工藝,最后加工出成品。
3模型的制作
學習制作模型,首先要加強學生基本功的訓練,先從簡單的做起,模仿是提高模型制作能力的一個好方法。在基本功訓練的過程中,老師的講解、示范是最關鍵的,講解的重點就是工具、刀具的規范使用和安全使用方法以及模型制作的工藝路線。其次,制作產品模型,模型根據在不同階段的作用,可分為研討性模型、功能性模型、展示性模型等,模型不同的用途,選用的材料、制作工藝也會有所區別。研討性模型與功能性模型是設計初期階段對產品形態進行的初步分析,以論證設計可行性。這一類模型,選用材料價格低廉,有一定的強度,成形容易,不易變形,可以做一些簡單的涂色處理。模型增強了人們的視覺感染力,設計者通過對模型的觀摩、分析,發現產品的不足,完善設計方案,進而求得更佳設計效果。展示性模型是體現產品最終真實形態、色彩、表面材質、材質機理為主要特征,具有良好的可觸性、合理的人機關系、和諧的外形等,是展示性模型追求的最終目的。展示性模型的制作,是教會學生綜合應用各種材料進行模型效果表現,其目的是制作出精美的模型。
4模型制作與計算機三維設計軟件的銜接
5總結分享
1)分組:通常將一個班級分成7~8小組,每個小組設計一個方案,大家分工合作,一起研討;
2)針對設計,確定模型材質和制造方案:每個小組所設計的產品不同,設計思路也不一樣,模型的制作方法、選用的材料、工藝路線也各不相同。
3)充分利用現代加工手段和方法,提高學生的模型制造能力:在模型制作過程中,指導學生學習和使用激光雕刻機、3D成型機、機械雕刻機、木工加工設備及其他電動工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顯著提高。
設計專業畢業論文致謝詞范文一
人生有很多東西無法留住,我們希望能永遠陪伴,然而時光荏苒,歲月不會為我們而停留,但我們應該為愛的人停下腳步,比起那些回不去的日子,更值得珍視的是能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光。三年的碩士研宄生時光即將結束,我會倍加珍惜每次在一起的機會,銘記這段旅程中伴隨我成長那些人,感謝給了我指引和幫助的老師、朋友。
首先,我要衷心感謝導師孫德林教授。他為人謙和熱情,治學嚴謹細心,論文的順利完成與孫老師悉心指導和他的嚴格要求是分不開的。從論文的選題方向、論文框架等大的環節到論文的語法、措辭等細節始終都認真負責地給予我深刻而細致的指導,幫我拓寬思路,完善細節。在三年學習過程中,孫老師不僅傳授了我大量關于研宄方法、學術思維等專業方面的知識,更是在平日言行中教會了許多為人的道理。這一切都都使我獲益匪淺,并會終生受益。
其次,還要感謝郝景新老師、郝曉峰以及陳新義等老師在我論文完成過程給予專業方面的指導和幫助。感謝學院造型實驗室呂老師,給予我試件制作方面的指導。感謝實驗室楊萬全師傅、葉太強師傅對我試件制作的幫助。
同時,我還要感謝王薇、曾蔚霞、譚任、金燕紅、劉科、杜洪泰等同學在我學習和工作中的幫助與支持,感謝張瑤、郝睿敏等同學為我熬粥、做菜、洗衣服,給與了我生活上莫大的幫助與關心;另外,還要感謝陳勇、蔣成、王佩琳、劉明輝等師弟師妹在我研究生期間的陪伴,這份情誼我將永遠銘記設計專業畢業論文致謝詞范文設計專業畢業論文致謝詞范文。
最后,我要感謝我的父母對我讀研期間的關懷,有你們的支持與鼓勵我將更有信心來面對未來。
三年時光轉眼即逝,有了各位師長同學的陪伴才使我此期間收獲喜悅、得到成長,讓我此時覺得遠處的路不再遙不可及,高處的山不再高不可攀。
與戴向東老師精心指導下完成的。從論文的選題、研宄路線的確定,到論文的撰寫和修改無不傾注著導師們的心血。三年中在學習上和生活中兩位導師給予我無微不至的關懷。他們勇于開拓創新的膽識和能力,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廣博的學識和嚴謹的治學態度也令我終身受益,永難忘懷,成為我今后學習和工作的楷模。在此謹向我的袁老師與戴老師表示深深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謝。
設計專業畢業論文致謝詞范文二
本篇報告是我自己在實踐和對室內設計的理解的心得,也是對這幾個月實習成果的展示,本次畢業論文已經接近尾聲,作為一個專科生的畢業設計,由于經驗的匱乏,難免有許多考慮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沒有老師的督促指導,以及一起工作的同學們的支持,想要完成這個設計是難以想象的。
在這里,首先我要感謝我的導師。×老師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做畢業論文的每個階段,從外出實習到查閱資料,設計草案的確定和修改,中期檢查,后期詳細設計,裝配草圖等整個過程中都給予了我悉心的指導。我的設計較為復雜煩瑣,但是×老師仍然細心地糾正圖紙中的錯誤。除了敬佩老師的專業水平外,他的治學嚴謹和科學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遠學習的榜樣,并將積極影響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祝他在未來的日子生活美滿,事業興旺。
其次,我要感謝××××職業技術學院-----我的母校大學三年來對我的大力栽培,祝母校明天更輝煌。感謝我身邊的同學們,因為有你們,我的大學很精彩。祝你們的未來多姿多彩。
設計專業畢業論文致謝詞范文三
本論文的順利完成,也離不開其他各位老師、同學和朋友的關心和幫助。劉文金老師、唐立華老師、孫德林老師、張響三老師、夏嵐老師、李賜生老師、李克忠老師、李敏秀老師、劉文海老師、郝景新老師、肖德榮老師、黃亞楠老師等等老師都對論文的修改都給予了許多寶貴的建議,在日常生活各個方面給予無私的關心與幫助,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謝。
感謝益陽小郁研究所、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的老師以及領導的親切關懷,特別感謝益陽小郁竹藝法定傳承人危祿綿先生與工藝美術大師劉宗凡老先生對論文提供的指導意見以及研宄場所與實驗器材,同時感謝熊志明先生在我學習制作小郁竹家具時的諄諄教導,感謝黃耀輝老師提供的攝影幫助設計專業畢業論文致謝詞范文論文。
感謝同窗好友金燕紅、姚文亮、劉科、陶振平、杜洪泰、彭娟、譚任等同學的幫助和支持
感謝同室好友郝睿敏、王薇在生活中的關心和幫助。
感謝胡斌在論文著述期間給予的極大精神鼓勵,感謝你生活中的照顧與關心,感謝你一路的陪伴。
1.1教育研究意識現狀
師范生的科研意識主要指的是他們在主觀上有沒有開展教育研究的愿望,包括對教育教學中問題的發現與探究,其主要體現在學生論文的選題上,教育研究類論文的數量,往往體現出該院(系)整體師范生的教育科研意識。但近幾年來,畢業論文質量逐年下滑的同時,在選題上,一邊倒的全是學科專業研究類課題,嚴重缺乏學科教育研究類課題。師范生的教育研究能力、素質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嚴重偏離培養“教育研究型”師范人才的目標。以韓山師范學院生物學系為例,本文對近三屆(2010屆-2012屆)師范類學生畢業論文撰寫的情況作了簡單統計:近三屆的師范類畢業生總共有340人,在論文選題上選取教育研究類的共有25人,占三屆師范生比例的7.35%。因此,從整體而言,其學生的教育研究意識還是相當薄弱,對教育教學中的問題不善于發現與探究,缺乏對教育研究的興趣與愿望。
1.2教育研究素質現狀
良好的教育研究素質不但要有淵博的專業知識,具有及時發現、科學分析教育教學問題的能力,而且還必須具有收集資料和信息處理的能力、較好的文字表達能力、創新精神等等[5]。但目前很多師范生,缺乏作為一名未來教師所必應具備的教育研究素質。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寫作基本功不夠扎實。表現在有的論文中心論題不突出,論文結構不合理,缺乏基本的邏輯層次,思路不清;遣字造句的能力差;二是,收集和整理各種文獻資料以及信息處理能力不強。具體表現在缺少深入實際的調查研究,造成缺乏第一手資料,沒有寬闊的資料收集來源,且引用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三是,科學地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對薄弱。
2提高師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加強教育研究類論文指導
盡管不少高師院校十分強調要提高師范畢業生的教育研究能力,鼓勵并加強師范畢業生對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的撰寫,但是并沒有落實到實處,以致在選題上,一邊倒的全是學科專業研究類課題,嚴重缺乏學科教育研究類課題。其主要原因有:1)學院政策上偏差,每年每位畢業生的畢業論文研究經費只有區區幾十元(有的院系甚至沒有),要對師范生進行科研能力的全方位訓練,的確有點困難;2)傳統的高等師范院校在專業的課程設置與教學上存在著重基礎知識教學、輕教育研究能力培養的現象;3)在校師范生缺少教學實踐經驗,盲目地進行教學研究,容易出現脫離實際,流于資料堆砌的現象,而進行學科專業類畢業論文,他們都有模可仿,有的甚至做做實驗,收集實驗數據,再將同類例文的數據修改并將其注釋略作改動,即可成為自己的畢業論文;4)在高師院校中,老師缺少面對中學的專業教育研究類課題,大多數的教學改革課題都是針對高校課程,學生參與度不高;5)許多老師帶學生做畢業論文,所給的課題基本都是該教師的專業研究方向,甚至是其所持有研究項目中的子課題,學生所做的研究有利于他們的課題研究,故而大多數老師不愿帶學生做教育研究類的畢業論文。顯然,傳統的師范生培養模式及培養目標已無法滿足基礎教育對“教育研究型”師范人才的需求,高等師范學院應以培養“教育研究型”教師為目標,及時地調整培養模式,特別是在畢業論文上,應加入、加強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的指導,倡導學生積極參與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努力培養學生教育研究的能力及素養,為其從教后的教育教學科研打下良好基礎,更好地為基礎教育服務。
3師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培養的實現途徑
針對畢業論文是對師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集中體現,是師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一個重要培養途徑。接下來本文探討如何對畢業論文進行改革,以達到提高師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目的。以生物學系生物科學(師范)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為研究對象,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改革:
3.1畢業論文方向內容改革
擴大師范生畢業論文研究方向,加強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在鼓勵學生做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的同時,予以一定的要求。對有能力帶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的老師做出硬性規定,規定其至少帶4位學生做教育研究類課題,而對每屆師范畢業生硬規定至少要有50%的學生做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有的學生要考研,因此其畢業論文方向可選學科專業類的)。鼓勵師范生積極參與面對中學的教育研究類課題,自主發現問題并作出選題方向,盡可能滿足自身作為一名未來教師的需要。
3.2畢業論文方式方法改革
以往的畢業論文絕大多數是學科專業類論文,因此其論文形式比較單一。但在新的教育理念下,這種單一的畢業論文形式已無法滿足師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培養的要求,因此應拓展畢業論文方式方法。師范生在撰寫畢業期間,應積極地走出實驗室,到教學一線去開展畢業論文,學校為此應該多與中小學合作,建立長久的見習實習聯系,讓學生能在做畢業論文時,有學校可去、有對象可研究,學生也可以回到自己的母校開展研究。鼓勵學生在教育見習和實習中開展畢業論文,實習中或見習的學生就是師范生完成教育研究最好的研究對象(在我們從業之前)。在見習、實習等教學實踐環節中,將課堂所學的教育理論聯系實際,積極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以此作為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成果形式也應該多樣化,除了撰寫論文之外,還可以將制作的優秀課件、優秀教案、優秀教具作為畢業論文的成果,但必需附上一定字數的說明。優秀的課件、教案或教具,不僅展示出作品本身的內涵,更是學生對課程深入了解與剖析的體現,只有具有較好較強教育研究素質,才能更好地發揮想象,展開思維,制作出新課標改革下適用于面向新時代學生中學課程教學的課件、教案、教具。因此,應鼓勵學生針對中學課程教學,進一步探究新的教學方法,制作相關優秀課件、教案、教具作為畢業論文提交的成果。對畢業論文成果是課件、教案形式的,應以一定章節的課程量制作。而教具應是以某一知識框架內的所有相關可行可用教具或模型。在質的要求下,對量進行一定要求,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教育研究,而不是給學生逃避進行其他繁難畢業論文提供便利或途徑。
3.3畢業論文考核方式改革
針對畢業論文方式方法的多樣化,畢業論文考核方式也應該進行相應的改革。學生完成初步的畢業論文初稿后,經指導老師審查,再進行相應的修改。而以非論文形式作為成果的畢業論文,也由指導老師審查,以及有經驗的教師或相關人員給予意見后,做出完善和修改。對于學科專業的畢業論文應由學科的資深教授組織團隊進行審核,再給予評價;而教育研究類的論文應由從事教育研究的專業教師進行審核并給予評價。從而確定優秀畢業論文的選取與確立。除此之外,在答辯方面,對每種形式畢業論文的答辯,應由相應資深教授主持并當任答辯審核員,這樣才能更有針對性的對學生畢業論出審核考察并給予建議和補充,尤其是教育研究類的畢業論文,更應如此,學生可通過老師們所提的問題和所給的建議作進一步的探究,不至于因為畢業論文的完成而停止了對教育研究的進行。
3.4畢業論文管理制度改革
改進傳統的畢業論文管理制度,從院到系再到導師,再由導師到學生,建立“院-系-導師-學生”四者于一體的管理模式,相鄰兩者相互監督,導師應定期對學生畢業論文進行指導和指正,學生應多向導師請教與探討。每篇畢業論文,導師應不低于10次指導次數,做畢業論文期間師生見面不低于10次。學院(系)應對參與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的學生給予經費,提供更廣闊的空間給予發揮,為學生聯系中學以便開展研究。對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在政策上也應有所傾斜,放寬學生教育研究的方向,提供更多的優秀畢業論文名額和獎勵,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教育研究,選擇教育研究類課題作為畢業論文,為其成為一名優秀教師作鋪墊。
在教學之余,我也思考著教學與科研,嘗試撰寫教學論文。由本人撰寫的論文《怎樣說好一節物理課》榮獲溧陽市職教論文二等獎。經過仔細修改后,論文《怎樣說好一節物理課》又榮獲20xx年常州市職教論文一等獎,之后本人陸續撰寫了師德交流論文《紅專并進、為人師表》和《淺談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創新模式》等校級交流論文。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向有經驗的老班主任學習,研究班主任工作方法,陸續擔任0201班見習班主任和0116班見習班主任,兩個班級都被評為校文明班級。在20xx年度本人被學校評為優秀見習班主任。從20xx年9月至今,本人擔任0419電子商務專業綜職班班主任,在20xx學年上半學期,班級被評為“保護財產先進集體”“值周工作先進班級”在首屆校運會上,班級榮獲“精神文明風尚獎”
通過學習本人基本上已經掌握了先進的教學手段和多媒體制作技術,能夠靈活的運用Flash、PPT和Authorware制作教學課件以及網頁制作技術。由本人制作的課件《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榮獲校課件評比三等獎。由本人設計的網站《走進電子商務》在20xx年溧陽市專題頁評比中榮獲三等獎。在20xx年3月開通個人主頁《教學與課件資源交流》(校主頁七色彩虹教師空間曲長利個人主頁)作為一個與教師和學生交流的平臺。
本人積極參加各種繼續教育培訓,在20xx年9月本人參加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培訓,被選為溧陽市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骨干培訓教師。
在畢業班教學中,所帶畢業班0116班和0201班一次性通過了高中物理實驗會考和理科綜合考試。所帶0217班一次性通過省單招技能考核。
關鍵詞:廣電技術 科技情報
隨著我國改革步伐的加快,電視采、編、播技術領域進行了現代化的數字化革命,數字技術給電視行業帶來了新的技術和設備,由于計算機技術在廣電行業的應用,專業電視制作設備的更新換代周期將縮短,電視節目制作的手段、模式、工作流程將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廣電技術人員必須主動掌握新技術、新設備,捕捉最新的電視制作技術的發展動態,比較各種電視設備的性能優劣、價格高低,深入了解新技術的原理與應用情況,為持續發展掌握第一手資料。
一、科技情報工作的步署與實施
電視技術科技情報工作是一項提高業務能力、把握專業領域的最新技術,是開拓視野的有效途徑,它將隨時跟蹤新技術、新設備的發展動態,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和技術依據。科技情報工作包括:收集、管理和情報的分析、研究與提供三方面。
(一)收集
范圍:以現代電視技術為中心、相關視聽技術為周邊,以數字主模擬為輔的現代電視采編制作的技術文獻、視聽產品等。主要類型包括:技術說明、產品說明、產品操作手冊、技術標準、產品宣傳品、相關科技工具書、技術期刊、技術會議文獻、技術論文以及光盤錄像資料等。主要內容包括:音頻、視頻、計算機技術。收集方法:
1.隨機資料。這部分資料是隨著買進的設備一起附送的,既各種已引進設備的說明書、操作手冊及附本等。
2.訂購。每年通過郵局期刊預訂或匯款郵購,收集電視技術專業期刊、會議論文文獻及各種標準等。
3.索要。通過與廠家聯系,直接索要某一產品的詳細資料。
4.網絡下載。定期上網搜索,訪問各個電視技術網站,下載、收集電視技術領域最新的科技發展動態。
5.現場收集。通過參加各種產品展示會、技術交流會,集中收集某一技術領域最新、具有發展性、趨勢性的技術資料及介紹。
(二)管理
收集工作在專業范圍內開展,分五個部分:
1.驗收蓋章。每份收集來的資料都必須驗收蓋章,作為單位財產的標志。
2.登錄。每份資料都必須在入藏前登錄,包括時間、來源、類型、價格、出版單位等。統計按入藏時間為序,統計所得的報表結果是技術資料財產清單,可作為轉手、交接的憑據。
3.分類。將所有資料分音頻、視頻和計算機三個領域,每領域分不同種類:設備說明書及副本、技術性期刊、圖書、工具書、系統圖、技術論文、行業標準、產品宣傳材料和音像資料。
4.建立查詢系統。根據分類,將每一份資料都制作一份檢索卡,建立簡易方便的查詢方式。
5.保管。科技情報工作應由專人負責管理技術資料的整理、分類、清點工作。
(三)情報的分析、研究與提供
這項工作為定期總結、專題服務、資料提供。定期總結報告:以一年或半年為一個終結周期,用報表概括整個電視技術的發展最新動態和預計發展趨勢。專題服務 根據需要,針對某個特定的專題或領域進行一定時期、一定范圍內的歸納、分析與終結。為技術人員提供完善的資料查詢系統。
二、科技情報工作的實施
科技情報工作是根據技術工作的實際需要,經監委會審批之后,由技術部專人管理,收集各種技術資料、期刊、工具書等。根據電視技術的發展趨勢與特點,收集技術資料,其中包括設備技術說明書、技術期刊,專業論文、系統圖和業務交流錄像帶等,內容涉及視音頻工程、計算機視頻技術、網絡技術、電子維修和藝術燈光等。
在科技情報的收集方面,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考慮:主管部門頒布的技術規范標準、廠家提供的技術支持和用戶方進行的技術交流。在管理上,采取現代化微機管理、查詢系統,每冊書刊在頻道的內部辦公網絡上都具有唯一的登記號,并保存有著者、出版社、價格、出版年月、摘要和備份檢索信息,以提高工作效率,方便技術人員查詢。
1.驗收蓋章。每份資料應加蓋“科技情報”負責專用章,將技術資料與其他節目資料區分開。
2.登錄。每份資料都以唯一的9位數字登錄號登錄在辦公網絡上,左4位數為收集年份,右3位數為序列號。并在微機中錄入收集時間、來源、類型、技術領域、摘要、價格、出版單位等。
3.分類。資料分為音頻、視頻和計算機三大領域,每一領域分9個種類:設備說明書及副本、技術性期刊、圖書、工具書、系統圖、技術論文、行業標準、產品宣傳材料、音像資料。
4.建立查詢系統。利用現有辦公網絡的檢索功能及與每一份資料都對應電子檢索表,只要輸入關于所需查詢資料的任何一個信息,可以快捷地查詢每份資料的內容摘要、備份情況和借閱情況。
5.保管。科技情報站的管理與保管工作由專業技術人員負責。科技情報工作要求管理人員具有專業知識,以對資料進行合理的分類與管理。
科技情報工作為員工創造了一個自覺學習業務、集體交流和提高的業務學習環境。科技情報為員工日常技術保障、技術人員的培訓和提高、系統設備的升級,以及技術交流論文的寫作等各方面的工作開展提供了大量的專業資料和信息。以前設備說明書由個人保管,時間長了資料一多難免有丟失現象。開展科技情報工作對所有的技術設備說明書和操作手冊進行集中的閉架管理,中英文分開保管,注意保留適當的備份資料,有利的保障了設備維護、新來技術人員對設備熟悉的資料要求。每月在節目制作之余,涉及視頻、音頻、計算機等專業技術方面的技術期刊,為技術人員的業務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信息跟蹤服務和資料選擇,并為技術人員撰寫論文提供了大部分的資料查詢。
三、應注意的問題
1.設備技術資料與普通的技術分開管理
普通的技術是滿足技術人員的自我業務提高和論文寫作的需要;設備技術資料是一個設備一份資料的獨立本,丟失后無法補訂。
2.互聯網搜索
內部辦公網的科技情報,專門有一留言板模式的簡訊板塊,是專為下載互聯網上的信息而設。科技情報有一個板塊是設置為全體技術人員都有寫權的,其他板塊只有管理人員才有寫權。全體設置寫權是考慮互聯網上的信息量臺大,不是個人能完全承擔網上業內信息的搜索與發展動態的跟蹤工作。全體技術人員都有寫權,無論誰在上網時“網”到了有價值的業內信息,把它放到科技情報的簡訊上可以共享。
3.管理人員的時間統籌安排
技術制作人員專人兼職,不可能在此項工作上花費大量時間,采取每月月初集中管理的方式。每月月初首先將上月還入的資料整理歸架,然后將上月新來的資料登記、入架,最后整理、清潔書架。平日里只需及時在借出資料的電子檢索表上標注出借閱人員或去向即可。
影視教育論文2200字(一):影視教育在小學階段開展的問題與對策研究論文
摘要:當前,影視教育作為國家義務教育課程綜合性、實踐性的重要補充,已得到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但影視教育融入義務教育體系在中小學的實際落地效果并不理想。本文結合筆者所在學校——深圳市光明區光明小學關于影視教學開展的形式和內容,簡要分析當前小學開展影視教育遇到的問題,并提出相關的建議,旨在拋磚引玉,與各位同行共勉。
關鍵詞:影視教育問題對策
一、小學影視教育的問題分析
筆者以“影視教育”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CNKI)平臺進行搜索,近三年與小學影視教育有關的論文共9篇,雖然文章數量不多,但結合我校影視教育開展的實際情況,還是能從中發現和總結出現階段小學影視教育存在的問題。而對這些問題的分析,對于我們理解和思考影視教育在小學階段開展的問題與建議有著指導性價值。
1.影視教育多以“第二課堂”為主,缺乏完整的課程體系
筆者以所在學校為例,每周社團時間為每周二、四下午四點十分至五點半,有時還會因為其他一些不確定因素導致無法上課,這就會導致學生無法進行持續性學習,學習的深度也僅僅停留在知識的表面。同時,在與部分指導教師的交流過程發現,“教材”的缺乏也是阻礙影視教育能夠順利開展的重要問題之一,目前,對于小學階段的影視教育而言,現有的優質影視教材乏善可陳,更不必說完整的課程體系。
2.教師對影視教育缺乏正確的認知
筆者在前期的課題研究中曾經對學校部分教師,包括影視社團教師做過一次訪談,通過訪談可以得知教師對影視教育的認知存在很大的片面性,總結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類。第一,教師認為影視教育只能作為正常學校教育的輔助手段,例如,語文課上根據課本知識改編的舞臺劇,英語課上的情景劇等。第二,有的老師認為影視教育就是向學生播放電影,動畫片,紀錄片、學習視頻等一些簡單且膚淺的教育過程。第三,一些專業社團的老師在平時訓練學生的時候存在重“技能”輕“理論”的現象,他們認為影視教育應該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影視制作能力,而對學生的藝術欣賞、藝術評價等方面的能力有所忽視,甚至是完全放棄,這也是很多學校專業社團教師在影視認知上存在的一個誤區。
3.影視教育師資力量薄弱
目前大多數從事影視教育的一線教師都沒有受過系統的影視知識學習,存在大量的其他學科教師“客串”影視社團教師的情況。例如,語文老師擔任“校園課本劇”社團、“小主持人”社團、“誦演社”等社團輔導教師,音樂老師擔任“形體表演”“影視配音”等社團輔導教師,科學老師
擔任“道具制作”社團等輔導教師,還有一些教師開設的社團純屬個人的興趣愛好,專業性不強。
二、小學影視教育的對策
1.加強“第一課堂”學習,構建實效影視教育課程體系
所謂實效,即開設的影視課程要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例如,可以將小學階段分成初級、中級、高級三個階段,對于初級的一、二年級學生可以開設“形體訓練”和“影視配音”課程,通過“形體訓練”達到訓練學生的形體儀態和簡單表演的效果,而“影視配音”則可以讓學生對影片中各種聲音進行簡單的了解和模擬訓練。對于三、四年級的學生可以開設“影視欣賞”和“人物形象設計”等相關課程,三、四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具體運算思維期,也是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通過以上兩門課的開設可以提升學生發現美、欣賞美的鑒賞能力和藝術素養,通過對美好事物的內涵的挖掘和欣賞,對處于這一時期的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人物形象設計”則可以訓練學生在色彩和造型方面的審美感知能力,通過具體的實物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增強學生對色彩搭配的認知和理解。而對于五、六年級的學生可以開設“攝影基礎”和“后期制作”等方面的課程,此年齡段學生認知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較之前都有很大的提升,“攝影基礎”和“后期制作”相輔相成,可以讓學生了解影視作品拍攝的過程、技巧以及如何通過后期制作軟件對拍攝的素材進行拼接和加工,直到完整作品的形成,從而加深學生對影視作品的理解。
2.拓寬師生交流渠道,夯實影視教育師資力量
目前大多數學校對于教師培訓多采用“走出去”的方式,而且還是選擇性的“走出去”,尤其對于一些收費的活動會慎之又慎。面對這樣的困境,筆者認為,如果條件允許,教育主管部門可以多組織一些影視教育的交流和相關的培訓活動,這樣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師的能力,特別是對影視教育的認知,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各學校領導的重視,這對學校影視教育的開展有非常大的幫助。
除了“走出去”,筆者認為還需要適當的“請進來”,可以請一些影視教育開展的較好學校的教師來校進行經驗分享,加強校級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揚長避短。此外可以邀請一些影視專家、學者、有條件還可以邀請一些名演員、名導演等來校進行專題講座或進行師生培訓,這是能夠提升學生影視素養最便捷的方法之一,提升學生對影視的認識,增強他們對學習影視的興趣。如果能對口幫扶學校的加入,效果自然會更好。
最后筆者認為,伴隨“互聯網+教育”模式的興起,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提升師生的影視素養。
總結
就目前階段而言,中小學開展影視教育遇到的問題還有很多,也正是這些問題的存在,更顯得更有研究的價值。本文所提到的問題與對策也只是筆者的一些膚淺的認識,希望通過本文能夠引起同行們更多的思考。
影視教育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綜合大學與藝術院校影視教育模式比較三題論文
近年來,我國高等院校的影視教育蓬勃發展,開辦影視相關專業的院校迅速增加。除了老牌的影視專業院校如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等外,不少其他的藝術院校如南京藝術學院、湖北美術學院也紛至沓來,許多綜合性大學更是蜂擁而至。由于各個院校的基礎、傳統、優勢及定位的差異,許多院校的影視教育也相應地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如綜合性大學的影視教育模式同專業藝術院校如專業美術院校的就不盡相同。
湖北大學是湖北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歷史悠久,學科齊全,師資雄厚,擁有博士學科授權點,是一所典型的綜合性大學,在全國具有一定的影響。湖北美術學院也是一所湖北省屬院校,全國專業美院之一,辦學歷史悠久,學術傳統深厚,擁有碩士學科授權點,是一所典型的專業美術院校,在美術界具有較高的地位。湖北大學的影視教育主要集中在影視攝影與制作、藝術學院的數字媒體藝術和動畫專業,湖北美術學院的影視教育主要集中于影視攝影與制作、動畫、數字媒體藝術和戲劇影視美術設計等專業。本文試圖從三個方面宏觀比較它們本科影視教學模式的特點。
一、學理性與藝術性
眾所周知,中國近現代大學的理念與體制受西歐或蘇俄近現代大學的影響。近現代以來,大學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使命,一般都可以概括為探求新知、培養人才和服務社會。而支撐大學使命的兩大基石是鉆研學術和崇尚理性。在西學東漸的過程中,這些思想和觀念也深深影響了中國的高等教育發展。顯然,創建于1931年的湖北大學和1919年的湖北美術學院也是如此,都或多或少受其浸潤。
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學理化。所謂學理化,即學術化和理性化。學術化指的是知識的探究、獲取、積累、傳授和運用。在探索學術的過程中,概念、理論和思想及其相互關系不斷地發展、豐富和完善,從而形成某一學科某一層次的學術體系。這一層次的學術體系既可以往上發展構建更高層次的學科學術體系,也可以往下細分衍生為學科學術體系。理性是一種歸納或演繹的邏輯思維形式或思維活動,其根本是一種科學精神。理性化就是科學化。理性具有自覺性、被引發性、可預期性和穩定性等特征。[1]學理化一直是大學象牙塔恪守的重要原則。
湖北大學在尚未創辦影視相關專業之前,就已經在藝術、中文和教育等學科專業開設有關影視的課程。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影視學科的發展,湖北大學在其藝術學院下相繼開設了影視攝影與制作、動畫、數字媒體藝術和視覺傳達設計等影視相關專業。其實一直以來湖北大學的影視專業希望同該校的其他學科專業保持一定的距離,以彰顯自身的學科特色,追求藝術,推崇感性。同時由于湖北大學強大的學術氣場、統一的管理體制以及學科自身的發展,該校的影視方向專業也逐漸為傳統的學科體系所同化,逐漸成為人文社科體系的一部分,同時根據該校的自身情況以及硬件條件,最后不得不采用所謂的“文化課”學科專業確立的培養目標、教育方法、管理模式和評價尺度,變得愈來愈學術化理論化。
在這種大背景下,湖北大學的影視專業相當重視理論基礎的教學與研究,注重學生影視理論的素養和學術規范的養成。“理論乃根本,乃原則。根本定,原則立,自能左右逢源,自由肆應。方法則隨事而變,難以隅反也。”[2]該校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的本科人才培養方案明確提出:“本專業致力于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全面的藝術素養和復合型知識,具備寬厚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系統掌握影視學科的理論、知識、技能,具有強烈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能適應當代社會影視發展需要,并具備一定研究能力,能繼續攻讀相關領域的碩士、博士學位的優秀影視藝術人才。”[3]在課程設置上,該專業專門開設了多學時的電影理論、中外影史、影視劇作和影視鑒賞等理論課程,著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反省思辨、創造創新和學術寫作能力。在課堂教學上,多以理論講授、影視觀摩和小組討論等方式為主。在知識考核上,多以閉卷考試和論文寫作為主。在招生上,既招錄文史類、理工類考生,也招收美術類學生,對高考文化課成績要求相對較高。畢業之際,學生不僅要求展出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而且必須提交一份學術論文或報告。最為重要的是,正如對其他院系的老師一樣,湖北大學對其影視專業的老師也制定了嚴格而細致的科研考核標準。在這種指揮棒下,湖北大學的影視專業強調學術研究、注重理論教學也就不足為奇。當然,我們對理論的理解也不能過于狹隘。正如錢學森所認為的那樣,一個成熟的學科一般要由基礎理論、技術理論和應用理論三部分構成,影視學的理論也是多種多樣的。
湖北美術學院的影視教育發軔于1997年籌辦的動畫專業。影像媒體藝術、數字媒體藝術、影視攝影與制作以及戲劇影視美術設計等影視相關相繼成立,它們主要分布在動畫學院和設計系。由于學科特點,湖北美術學院一直以來致力于專業美術教學與創作,追尋的是一種藝術至臻,不拘一格。即使在學科發展和評價體制日趨完善的今天,在不少湖北美術學院師生觀念里面,所謂的學術就是畫畫,就是藝術創作。他們無感于理論,崇尚感性,甚至主張“正像信仰的時代要受到理性的審判一樣,現在,理性的時代要接受感情的審判”[4]。這種辦學理念和學術風氣也浸潤到了其影視教育。當然這并不是說湖美不重視學理研究,而是說他們更偏重于感性藝術性。
湖北美術學院的影視攝影與制作、影像媒體藝術和數字媒體藝術等專業的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中赫然地寫著——要造就“具有創造性的(影視)藝術家”[5]。在課程設置上,雖然也有影視理論課程,如影視攝影與制作的《中外影史》和《電影理論》等,但相對而言這些理論課程數量少,課時量低,且多為專業選修;而專業藝術課程數量多,課時量大,皆為必修,旨在重點培養學生的影視藝術創作能力。在具體教學上,湖美的影視專業傾向于工作室導師制,讓教師牽頭組建教學創作團隊,以影視創作案例教學、項目教學為主,輔之以理論講授、影視觀摩和小組討論。在知識考核上,甚少閉卷考試和論文寫作多以提交創作的影視藝術作品為主,并鼓勵那種實驗性藝術性的作品。在招生上,該校的影視專業學生都是美術類考生,經過了藝考的激烈選拔,對專業課成績要求較高,而文化類成績較低。畢業時,影視專業學生的畢業影視作品才是重中之重,而論文或報告要求相對較低。更為難能可貴的是,為了鼓勵廣大教師藝術創作的積極性,湖北美術學院對教師的科研考核相對寬松,老師參展的影視藝術作品或展覽,皆可換算為科研工作量,甚至予以重獎。在這種氛圍下,影視專業廣大師生看重藝術創作也就順理成章了。
美國教育學家布魯姆、哈羅和克拉斯沃爾曾提出著名的教育目標分類理論。他們認為,教育目標可以分為三大領域,即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6]按照他們的知識分類理論,顯然湖北大學的影視教育越來越側重于認知領域的知識理論教學,而忽視了對后兩個領域的觀照;湖北美術學院的影視教育則強調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中的感性、藝術和技能學習,疏于理論知識的傳授。這都是有所偏頗的。美國著名教育學家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也有助于觀照湖北大學和湖美的影視教育異同。他認為人有七種智能,即邏輯-數理智能、言語-語言智能、視覺-空間智能、音樂-節奏智能、身體-動覺智能、交往-交流智能和自然觀察智能。[7]一個人的這些智能只有和諧平衡發展,他才能全面健康地成長。但當今理性化的技術社會往往偏向于前兩種智能,而忽視其他智能,這給個人及社會全面發展帶來了災難性后果。當然,忽視前兩種智能的教育也是失之偏頗的,甚至是愚蠢的。
二、綜合性與專業性
在影視高等教育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各校影視專業因校制宜,依托各自的辦學基礎和優勢進行合理定位彰顯特色,方是明智之舉。顯然,湖北大學和湖北美術學院在這方面也有所作為,可圈可點。事實上,影視學科是一個交叉性學科,表現出典型的綜合性特征;而另一方面,影視學科的專業性也相當強,需要接受系統專門的學習和訓練,體現了綜合性和專業性的統一。從許多角度來看,影視都是一種特殊的綜合體。從媒介性質角度看,影視是一種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全面裝配起來的集藝術、娛樂和教化功能于一體的媒介手段。從作品的接受方式看,影視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綜合藝術。從作品的存在方式看,影視是三維時空藝術,語言藝術和音樂藝術都是一維時間藝術,繪畫是二維空間藝術。從作品完成過程看,影視是由劇作、導演、表演、攝影、錄音、美術、剪輯、照明等各藝術或技術的專業共同參與的綜合藝術。而另一方面,編劇、導演、表演、攝影、錄音、美術、剪輯和照明等都非常專業,需要專門的學習訓練。這種特殊性決定了影視藝術對人才培養也提出了較高要求,既在廣度上即綜合性上有要求,也在深度上即專業性上有標準。
湖北大學是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學科專業涵蓋12個學科門類,教學設施先進,師資力量雄厚,學術研究斐然,人才培養突出。在影視教育中,湖北大學充分發揮了其綜合性大學的優勢。譬如該校的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明確規定:“本專業旨在培養博學而篤志、求新而篤行,掌握影視學的基本理論,具備扎實的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核心知識,具有綜合運用創新思維、創作方法、電腦能力,具有較強的獨立思考、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強烈的學科交叉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能夠在涉及影視的文化創意、新媒體文化和互聯網科技等領域,從事與之相關的策劃、創意、設計、制作、編輯、管理和傳播工作的高素質創意復合型人才。”要求學生“掌握藝術、人文、電腦知識,具備跨人文、藝術、科學領域的復合知識結構;了解專業相關的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了解本專業的發展歷史、發展前沿、研究動態及創新方向;掌握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基本理論、核心知識,以及展開專業創作、制作所需要的相關知識;了解影視項目管理、市場營銷、著作權保護及相關方面的一般常識”;“具備較強的專業學習能力,掌握基本的專業創作及研究方法,具備在藝術、人文與科學交叉領域開展創新性的工作;能獨立或合作完成影視作品的創作、策劃、開發、運營中的至少一個環節;具備一定的外語應用、資料檢索與分析、專業寫作等方面的能力;具備一定的組織管理、交流溝通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在實踐中具備較強的獨立思考、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8]。顯而易見,湖北大學的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知識結構提出了較為全面的要求,其動畫和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亦是如此。湖北大學充分利用綜合性大學的優勢,專門成立了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通識教育學院。該校影視專業的學生除了專業課外,還可以根據需要和興趣選修文學、法律、管理及計算機等方面的課程,努力成為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和強能力的復合型影視人才。
作為一所專業美術院校,湖北美術學院的學科比較單一,主要集中在美術、設計和藝術管理等與藝術相關的學科上,其美術設計方面的實力不容小覷,其影視專業正是建立在其雄厚的美術設計學科實力之上。影視攝影與制作同攝影、影像媒體藝術、數字媒體藝術和視覺傳達設計等專業關系密切,作為一種特殊電影形式的動畫其基礎是美術設計,戲劇影視美術設計的基礎也在美術設計。可以說,美術學科同影視學科具有先天的親緣關系,具有較強的互通性,同時也有很強的專業性和技能性。事實上,不少電影導演和攝影都是學美術出身的,更不必說美術設計、服裝設計等工作了。同樣是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湖北美術學院最新的人才培養目標是這樣的:“本專業將結合國際上先進的影視攝影與制作教育理念及數字化視覺設計的發展趨勢,探索‘專業基礎教學+工作室課題教學’的培養模式,在人才培養中貫徹‘既突出專業藝術性的也強調專業實用性’的教育理念,在學生掌握了美術和攝影的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啟發、引導學生深入探索以攝影為媒介的視覺設計語言表現,通過遞進式的‘理論-技術-實踐’的教學方式,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的創意應用型影視藝術專業人才。”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的學生必須“掌握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的相關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相關的設計方法和有關技術”“重點掌握數字三維制作的技術、VR互動技術”“熟練使用影視攝影與制作的各種器材與軟件,如攝影器材、燈光器材、剪輯器材等,特別是要掌握三維制作軟件與VR虛擬現實的實際應用”。[9]湖美的人才培養目標緊跟國際潮流,立足學科前沿,對學生的專業指向更為明確、具體和深入,一目了然。為了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湖美專門投巨資建設了攝影棚、影視后期制作實驗室和VR技術實驗室等專業實驗室,供該校影視專業學生學習和創作。該校影視專業學生的創新思維、專業素養、藝術審美和動手能力普遍較為彪悍。
不難看出,綜合性大學影視教育的優勢在于其綜合性,由于它囊括眾多的專業學科,擁有各種各樣的資源,可以進行跨學科教學,學生綜合素質相對全面,知識結構比較完整,發展后勁較為充足。當然具體到影視教育,其缺陷也非常明顯,正如綜合性大學影視專業學生和社會用人單位普遍反映的那樣,眼界開闊,知識面廣,適應性強,但大多是蜻蜓點水,泛泛而談,似乎什么東西都懂一點,但什么東西都不精深。而專業性藝術院校的優勢恰恰彌補了綜合性大學的不足,其影視教育的專業性、藝術性、技術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悍,畢業生可以馬上上手工作,不少都成為業界的行家里手,其工作是非專業人士難以替代的。此外,藝術專業院校教育傳統厚重,藝術氛圍濃郁,師生比例較高,教學管理也是圍繞藝術教學展開,十分有利于集中優勢進行影視教學。例如,按照湖北美術學院的教學模式,全體大一新生必須接受一年的專業視覺基礎教育,然后展開各自具體的專業教育;每天課程安排上,大一大二學生每半天學公共課文化課,每半天學專業課程;大三大四后全天學習專業課,而且每天只學一門課程等等。這種集中“大量連續時間”的教學模式,顯然比綜合性大學影視教育的那種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方式要科學合理有效。
美國教育學家布魯姆、哈羅和克拉斯沃爾曾提出著名的教育目標分類理論。他們認為,教育目標可以分為三大領域,即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6]按照他們的知識分類理論,顯然湖北大學的影視教育越來越側重于認知領域的知識理論教學,而忽視了對后兩個領域的觀照;湖北美術學院的影視教育則強調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中的感性、藝術和技能學習,疏于理論知識的傳授。這都是有所偏頗的。美國著名教育學家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也有助于觀照湖北大學和湖美的影視教育異同。他認為人有七種智能,即邏輯-數理智能、言語-語言智能、視覺-空間智能、音樂-節奏智能、身體-動覺智能、交往-交流智能和自然觀察智能。[7]一個人的這些智能只有和諧平衡發展,他才能全面健康地成長。但當今理性化的技術社會往往偏向于前兩種智能,而忽視其他智能,這給個人及社會全面發展帶來了災難性后果。當然,忽視前兩種智能的教育也是失之偏頗的,甚至是愚蠢的。
二、綜合性與專業性
在影視高等教育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各校影視專業因校制宜,依托各自的辦學基礎和優勢進行合理定位彰顯特色,方是明智之舉。顯然,湖北大學和湖北美術學院在這方面也有所作為,可圈可點。事實上,影視學科是一個交叉性學科,表現出典型的綜合性特征;而另一方面,影視學科的專業性也相當強,需要接受系統專門的學習和訓練,體現了綜合性和專業性的統一。從許多角度來看,影視都是一種特殊的綜合體。從媒介性質角度看,影視是一種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全面裝配起來的集藝術、娛樂和教化功能于一體的媒介手段。從作品的接受方式看,影視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綜合藝術。從作品的存在方式看,影視是三維時空藝術,語言藝術和音樂藝術都是一維時間藝術,繪畫是二維空間藝術。從作品完成過程看,影視是由劇作、導演、表演、攝影、錄音、美術、剪輯、照明等各藝術或技術的專業共同參與的綜合藝術。而另一方面,編劇、導演、表演、攝影、錄音、美術、剪輯和照明等都非常專業,需要專門的學習訓練。這種特殊性決定了影視藝術對人才培養也提出了較高要求,既在廣度上即綜合性上有要求,也在深度上即專業性上有標準。
湖北大學是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學科專業涵蓋12個學科門類,教學設施先進,師資力量雄厚,學術研究斐然,人才培養突出。在影視教育中,湖北大學充分發揮了其綜合性大學的優勢。譬如該校的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明確規定:“本專業旨在培養博學而篤志、求新而篤行,掌握影視學的基本理論,具備扎實的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核心知識,具有綜合運用創新思維、創作方法、電腦能力,具有較強的獨立思考、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強烈的學科交叉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能夠在涉及影視的文化創意、新媒體文化和互聯網科技等領域,從事與之相關的策劃、創意、設計、制作、編輯、管理和傳播工作的高素質創意復合型人才。”要求學生“掌握藝術、人文、電腦知識,具備跨人文、藝術、科學領域的復合知識結構;了解專業相關的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了解本專業的發展歷史、發展前沿、研究動態及創新方向;掌握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基本理論、核心知識,以及展開專業創作、制作所需要的相關知識;了解影視項目管理、市場營銷、著作權保護及相關方面的一般常識”;“具備較強的專業學習能力,掌握基本的專業創作及研究方法,具備在藝術、人文與科學交叉領域開展創新性的工作;能獨立或合作完成影視作品的創作、策劃、開發、運營中的至少一個環節;具備一定的外語應用、資料檢索與分析、專業寫作等方面的能力;具備一定的組織管理、交流溝通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在實踐中具備較強的獨立思考、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8]。顯而易見,湖北大學的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知識結構提出了較為全面的要求,其動畫和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亦是如此。湖北大學充分利用綜合性大學的優勢,專門成立了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通識教育學院。該校影視專業的學生除了專業課外,還可以根據需要和興趣選修文學、法律、管理及計算機等方面的課程,努力成為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和強能力的復合型影視人才。
〔關鍵詞〕學位論文;社會化編目;聯合編目;外包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2.06.009
〔中圖分類號〕G2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12)06-0036-03
1 問題的提出
500年前,哥倫布通過航海旅行證明了“地球是圓的”,促進了世界市場的形成,增加了國家與地區之間的聯系與往來。進入21世紀,美國學者托馬斯·弗里德曼有一個驚人的發現:世界已經變平了!個人電腦、光纜和工作流程軟件使個人和團體能夠在全球范圍內親密無間地進行合作,地球上的各個知識中心都統一、整合到了一個單一的全球網絡中。“人類歷史上從來未有這樣的時刻:越來越多的人會發現他們能夠找到越來越多的合作對象和競爭對手,人們將和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人互相競爭和合作,人們將會在越來越多的工作崗位上互相競爭和合作,人們的機會會越來越平等。[1]”這是一個偉大的發現,它表明“軸心時代”的文化演進模式已經發生徹底的變化:一個民族或國家的發展越來越依賴于其他民族或國家的發展,人們在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上彼此聯系在了一起。而且,在世界變平的過程中,發展中國家或欠發達地區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在使世界變平的諸因素中,上傳、外包、內包、離岸經營、工作流軟件、供應鏈等發揮著重要作用。沒有人能夠回避“平坦的世界”,如果我們不是主動地適應這種改變,我們就會被這種改變所淘汰。
“平坦的世界”給我們的啟示之一就是:越來越多的工作要通過合作才能完成,無論是單位內部的合作還是單位之間的合作,無論是團體的合作還是個人的合作。本文擬就學位論文的社會化編目談一點粗淺的看法。
學位論文作為一種特殊的文獻資源,已成為圖書情報機構特別是高校圖書館館藏文獻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隨著我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事業的迅猛發展,學位論文的數量與日俱增[2]。如何在有限的人力條件下更好地發揮這批寶貴文獻資源的情報價值,借鑒普通圖書等編目社會化的成功經驗,對其進行社會化編目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2 編目社會化的緣起和形式
筆者以為,在管理層面編目社會化起源于公共服務社會化。公共服務社會化源于20世紀70年代末,英美等國政府開始推行的“新公共管理”運動。西方各國戰后采用凱恩斯主義對經濟全面干預,導致政府機構臃腫、效率低下、政策失效,與此同時,經濟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給各國政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壓力。在這種背景下,西方許多管理學者看到私營部門的管理精神、創新意識是卓有成效的,并將之引入到公共部門的管理中來,以提高服務的質量和效率,節省成本[3]。
圖書館作為公共服務領域和現代信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處在社會化浪潮的前沿,圖書館業務外包應運而生。業務外包是源于企業的一種經營管理方法,指企業整合利用其外部最優勢的專業化資源,以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發揮自身核心競爭力和增強企業對環境的迅速應變能力的目的[4]。20世紀90年代后半期業務外包被引入我國圖書館界,一開始主要在高校圖書館應用,其中編目外包是目前應用最廣泛、成效較顯著的一種。編目外包就是圖書館參照企業外包模式,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通過簽約的方式,將編目業務部分或全部委托給專業化的編目機構或服務公司代為處理,以克服人員不足、降低運營成本、強化核心業務。
而編目社會化的另一主要形式則是聯合編目的出現。在卡片目錄時代,圖書館通過集中編目或者合作編目實現批量的數據制作。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大部分文獻信息機構在技術上已由手工編目成功過渡到計算機編目。同時網絡的發展又使得數據的制作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分散式個體編目轉變為集中式聯合編目,各種書目數據中心蓬勃發展,書目數據制作社會化已成為明顯之勢,這種趨勢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系統內的重復勞動,使系統內書目數據能充分共享[5]。
3 學位論文編目的現狀
為充分了解學位論文授予機構的編目現狀,筆者相繼對34家高校進行了調研。從結果來看,高校基本上是從1981-1985年開始系統收藏學位論文的。2000年以前,由于學位論文數量不多,只有像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等少數高校對學位論文進行了系統編目,大多數高校未正式開展學位論文編目,只是按年代簡單分學科上架排列,提供本校讀者使用。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2000年后,這些高校陸續開始了對電子版學位論文的收藏,并相繼推出學位論文提交系統,進而建立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才開始采用計算機對學位論文進行編目。
在調研的34家高校中,使用MARC格式進行編目的有15家,其余都是通過學位論文提交系統自動生成DC數據提供檢索服務。使用MARC編目的高校雖然采用的是CNMARC格式,但是編目標準、詳細格式、繁簡程度存在明顯差異,特別是分類、主題標引大多由學生個人完成,由關鍵詞替代主題標引,標準化、專指性、一致性尚需進一步完善。但因學位論文較普通圖書在著錄信息源的選取和著錄信息的識別上有著較高的統一性和明確性,學位授予機構普遍規定了學位論文的撰寫格式,對諸如題名、作者、導師、學院、專業、學位、研究方向、摘要等的文本皆有統一規定,編目員在著錄時不會像面對五花八門的普通圖書信息源那樣出現因主觀判斷而導致的著錄差異,故學位論文編目要實現標準化和規范化,較圖書資源容易,只要制定統一的編目細則即可。
總的來看,學位論文提交系統的廣泛應用為學位論文編目提供了便利,DC數據與MARC數據的互轉換可以方便實現學位論文部分數據的自動生成,從而為學位論文的編目社會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