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4 02:20: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態經濟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生態經濟學 課程特點 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
生態經濟學是研究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相互作用的新興交叉學科。生態經濟學概念最初由美國經濟學家鮑爾丁于1966年提出,但其快速發展卻是在1989年之后(該年國際生態經濟學會成立并出版《Ecological Economics》雜志)。生態經濟學的核心是研究人如何在經濟行為下保持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其宗旨是探索人類如何實現資源、人口、生態、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協調發展,以及為政府和決策者提供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理論和方法。它作為一門課程進入我國大學課堂只有20余年的時間。生態經濟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一個國家全民生態保護素質最好的途徑。本文首先介紹了生態經濟學課程特點,接下來分析了該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改進改課程教學的幾點建議,以期有益于該課程教學效果的優化。
一、“生態經濟學”課程特點
(一)知識點多,涉及內容廣。
目前國內生態經濟學教材版本眾多,其教學內容歸納起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生態經濟系統與功能理論;(2)生態經濟產業理論;(3)生態經濟市場與消費理論;(4)生態經濟價值及其核算理論;(5)生態經濟制度與政策理論。由此可見,生態經濟學知識點豐富,涉及內容廣泛,要求學生必須具備較廣泛和扎實的相關專業的基礎知識。同時教師既要能辨分主次,根據教學大綱要求講清重點,又不能遺漏相關知識的傳授。
(二)學科交叉性與理論性強,實踐難度高。
生態經濟學課程涉及的各種原理與方法涵蓋了生態學、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統計學和系統工程學等學科的知識,具有多學科交叉且理論性強的特點。而且,該課程的教學實踐環節難度高。課程中的一些原理和方法無法在課堂上進行實驗和演示,而由于缺乏教學實踐環節,學生對部分內容沒有感性認識,增加了學習難度,往往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
(三)與現實環境問題聯系緊密,時代性強。
生態經濟學是為解決經濟發展中的生態問題而出現的。由于生態環境問題的時代性很強,因此生態經濟學的主要研究領域與方向體現出時代特征。當前國際上生態經濟學的研究前沿主要體現在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評價、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人類福利的評價、生態補償等方面。教師可以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這些前沿知識,掌握生態經濟學領域的先進理念和研究方法,通過聯系實際及社會環境熱點,加深學生對理論及方法如何應用于實際的理解。
二、“生態經濟學”課程教學的主要問題
(一)偏重理論教學。
一部分教師在該課程的教學中,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即以講授為主。以理論闡述為主的講授方法使得學生感覺課程內容太抽象,有些學生自身經濟理論功底不足,而有的老師缺乏有關生態破壞與環境污染事件的親身經歷,上課時照本宣科,往往導致這樣的問題:教學初期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隨后學生因處于被動學習狀態,慢慢失去學習興趣,教學效果越來越差。
(二)教材適用性差,教學內容設置不盡合理。
國內許多高校使用的生態經濟學教材偏重于理論,教材中羅列大量的名詞概念和經濟模型等,并且所引用的案例比較陳舊且國外案例居多,缺乏國內治理生態環境問題的合適案例,教材更新速度慢。更嚴重的是,目前國內生態經濟學教材在邏輯起點問題上大多立場不明,在邏輯框架的選擇上也不夠講究,從而造成許多教材取材混亂、內容殘缺。如很多生態經濟學教材沒有或很少涉及人口、消費等問題。可想而知,使用這些教材培養出來的學生的知識結構難以跟上時展的要求。
(三)考核方法單一。
目前,大多數教師在對學生的考核和評價過程中,仍然沿用傳統的方式,即通過期末考試和平時出勤情況評定學生學習的優劣,考試的主要內容仍然是以記憶為主的概念和理論。這種考核方式與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及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要求背道而馳,不能全面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
三、改進“生態經濟學”課程教學的主要措施
(一)創新教學內容體系。
合適的教材是改進課程教學的前提與基礎。針對當前生態經濟學教材的主要問題,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創新教學內容體系。
1.確立生態經濟學的邏輯起點。
邏輯起點是一門科學或學科理論體系中思維的起點。要創新生態經濟學的教學內容體系,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生態經濟學邏輯起點的推溯和界定問題。生態經濟學以生態經濟系統為研究視閾,以可持續發展為學科宗旨。它致力于解決生態經濟系統中自然生態過程與社會經濟過程之間的矛盾,而這一矛盾集中表現為“日益擴張的經濟規模(經濟規模并非是指GDP這樣的價值意義上的規模,而是指經濟系統物質吞吐量的規模)與有限的生態承載力”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是當前一切生態危機的實質,也是困擾生態經濟系統健康發展的“原始的基本關系”,生態經濟學研究的所有方面,都是緊緊圍繞這一矛盾展開的。因此,生態經濟學教學內容體系的構建必須以“經濟規模與生態承載力”這一基本矛盾關系作為邏輯起點。
2.建構生態經濟學的邏輯框架。
邏輯起點只是理論分析和體系建構的開端,有關概念范疇和具體理論還有待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入演繹。為此,還需要為隨后的邏輯展開尋找一個合適的線索或框架。以IPAT方程作為建構生態經濟學教學內容體系的邏輯框架非常合適。所謂IPAT方程,是由美國斯坦福大學人口學家Paul R.Ehrlich于1971年提出的用來表示環境沖擊與影響因子關系的一個恒等式,其基本形式是:
I=P×A×T(1)
式中,I代表環境壓力或環境影響,可以是某種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可以是某種資源的消耗量;P代表人口規模;A代表富裕度,通常可用人均GDP表示;T代表技術因素,常用單位GDP所形成的環境指標表示。
使用該方程作為構建生態經濟學教學內容體系的邏輯框架,首要的理由是該框架能對前面述及的邏輯起點進行很好的承接:既然將協調“經濟規模與生態承載力”的矛盾關系作為生態經濟研究的邏輯起點,既然可持續發展的首要的要求是經濟的擴張不能突破生態承載力的限制,那么自然就需要對造成生態壓力或生態影響的社會經濟活動進行因素分析,以期找到生態壓力的社會經濟源頭,并對這些源頭進行管理和控制。IPAT方程無疑是進行這種因素分析的最好框架。
(二)改革教學方法。
恰當的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根本。針對生態經濟學課程特點及當前該課程教學方法的缺陷,筆者建議教師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開展案例教學。
好的教學案例能實現經濟理論與生態知識的充分融合。通過案例教學,可以使不同專業知識背景的學生對抽象的生態經濟理論的理解不相互脫節,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又能以比較輕松的方式讓學生迅速掌握相關知識。因此,如何選擇案例及如何組織學生進行案例學習顯得非常重要。總的來說,要遵循3個原則:(1)生態知識與經濟理論相結合原則。典型案例都包含許多相關的生態知識與經濟知識,使得學生更容易接受。(2)案例本土化原則。國外案例所敘述的生態經濟問題常常與我國的實際情況不符合,因此容易使學生的案例學習與現實問題發生脫節,從而導致案例教學的效果不顯著。因此,應當多采用國內典型案例,無論是成功或失敗的案例都可以用來分析,比如西南地區石漠化問題、西北地區水土流失問題。(3)取近舍遠原則,也就是盡量選用近期案例。在案例組織方法上,教師應利用案例來引出問題,然后引導學生探討,并利用案例進行驗證,而不僅僅是簡單地講故事和進行案例灌輸。
2.分組討論。
教師根據授課內容,結合當前生態經濟學前沿動態,列出多個專題(比如生態經濟核算專題包括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理論與方法、生態足跡核算理論與方法、能值核算理論與方法等)。由學生分組選題后,每個小組通過小組成員協作進行資料收集、分析和案例制作,并通過PPT在課堂上進行案例介紹分析,結合當前我國的生態環境問題進行相應討論,并由其他組的學生進行提問。在討論過程中教師適當進行引導以保證討論不偏離主題,同時可采用適當的嘉獎方式鼓勵提問。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演講和討論,培養了學生查閱文獻、分析問題、協同工作及語言表達等能力,對學生起到了很好的鍛煉作用。
3.圍繞區域特色生態經濟資源開展教學。
由于教學材料直接來自自身區域,因此能更好地體現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更好地實現理性認識和感性認識的融合,自然教學效果更佳。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結合當地最突出的生態問題――嚴重的石漠化,從石漠化出現的原因、石漠化的后果、石漠化的治理等方面進行講授,效果很好。
4.室內模擬教學。
由于計算機科學的發展,許多生態經濟學方法都出現了軟件。利用相關軟件,對生態經濟學的物流分析方法、能值分析方法、生態足跡方法、系統動力學方法、生命周期評價方法、生態經濟核算等進行模擬運用,使學生深入理解生態經濟方法,并運用某些方法評價生態經濟系統。
5.充分利用網絡資源。
國內外有許多生態經濟研究機構網站,如中國生態經濟科學學會、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中國環境生態網等等。通過這些網站的瀏覽可以獲取很多的生態經濟信息、研究動態、研究前沿。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小論文題目,如“全球氣候變暖,是危機還是騙局”、“我國沙漠化現狀及治理”、“三峽工程的生態效應”等,學生在小論文寫作過程中自覺和不自覺地上網查找資料,在有意無意間獲得了許多科學知識。
(三)革新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應從考核內容變革、平時出勤與課堂表現、專題討論表現等方面進行革新。例如,可將試卷內容設定為理論聯系實際的開放性試題,而不是死記硬背的概念和解釋題,注重考核學生平時在案例互動、實驗式互動及分組討論中所表現的學習和思考能力,而不僅僅是根據出勤次數來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定。采用以上的綜合考核方法,能更全面地考查學生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羅明燦,劉惠民.建立生態經濟學學科體系的理論初探[J].中國林業教育,2010(2):21-23.
[2]沈滿洪.生態經濟學[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8.
[3]徐中民,程國棟.生態經濟學的研究進展――理論篇[M].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12.
[4]成美.生態經濟學教學內容體系的創新[J].教學研究,2012(2):49-52.
[關鍵詞]生態經濟學;產業集群;綜合績效;評價體系
當前,我國產業集群發展迅猛,特別是在東部沿海地區的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渤海灣地區,集群已經成為東部經濟增長和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隨著產業集群的日益興起和廣泛實踐,集群帶來的負外部性也日益突出。浙江永康五金、紹興輕紡、海寧皮革等產業集群發展“塊狀經濟”帶來的環境問題,山東省的造紙業集群在促進造紙工業規模化、現代化過程中出現資源緊缺和同類污染加倍問題,環太湖流域化工企業聚集引起的水污染問題,都是典型的集群污染。這種集群內資源的集中消耗和污染物的集中排放,往往是集群所在地難以承受的,更是制約產業集群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出現這些環境問題的深層次原因是地區發展目標的不科學,管理體制的不健全。因此,引入生態經濟學理論,構建產業集群績效的科學評價方法與體系,引導集群的經濟行為與生態環境保持和諧是促進產業集群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生態經濟學理念
1.生態經濟學的內涵。傳統經濟學將經濟系統假定為一個孤立、封閉的系統,與周圍的環境沒有物資與能量的交換。因而,經濟系統的理想目標是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傳統經濟增長模式是物資財富的線性增加過程,該模式的特點是“資源——產品——廢棄物”的單向物資流動,從自然生態系統中提取物資與能量,還給自然生態系統污染和廢物,通過把資源持續不斷地變成垃圾來實現經濟的數量型增長。這種經濟擴張模式在經濟系統相對于生態系統較小時,即世界是一個“空的世界”時尚能實現。然而,隨著人類生產能力的擴張。經濟系統快速膨脹,世界逐漸從“空的世界”變成“滿的世界”,環境與資源日益稀缺,支撐人類經濟社會的生態系統承載能力極度脆弱,傳統經濟學的理論缺陷隨之顯現。長此以往,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必然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正是在這一歷史背景下,為促使社會經濟在生態平衡的基礎上實現持續穩定增長,20世紀60年代,生態經濟學正式創建。
生態經濟學是一門跨經濟學和生態學的新興邊緣學科,是關于人類經濟活動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相互關系的科學,以生態經濟系統的矛盾運動及其規律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生態系統與經濟系統之間的聯系不是簡單地相加,而是通過中間環節——由各種技術手段組成的技術系統,二者不斷地進行著能量、物質、信息和價值的流動和轉化運動。因此,概括地講,生態經濟學是研究生態系統、技術系統和經濟系統所構成的復合系統的結構、功能、行為及其規律性的學科。
2.生態經濟系統。所謂生態經濟系統是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通過中介技術相互耦合而成的復合大系統。生態子系統和經濟子系統在各自獨立存在,發揮彼此功能的同時,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耦合。經濟系統生產和生活所需的低熵物質和能量依賴于自然生態環境的供給,同時剩余的高熵物質和能量又還給自然界,在自然循環中通過各種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影響著自然生態環境的變化,二者不斷地進行著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流與轉化。
鑒于經濟系統和生態系統的相互關系,要實現社會經濟系統的持續穩定增長,就必須統籌處理整體利益和局部利益、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的關系,將以經濟增長為核心的發展觀轉變為以人與自然協調、和諧發展為核心的發展觀,在追求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動態平衡中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最大化。下表系統總結了傳統經濟學與生態經濟學的差異:
二、產業集群綜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1.產業集群的績效研究分析。產業集群實際上就是一種網絡組織,是區域內互相關聯的企業和機構所組成的集合體,是以企業之間、企業與環境之間的依存互動為基礎的有機系統。
放眼全球,產業集群的發展已經成為全球化和知識經濟背景下的世界性經濟現象,世界上產業集群的成功發展創造的巨大經濟和社會效益為世人矚目。目前,探討產業集群的績效也主要是從兩個角度來考察:一是從企業和產業角度分析產業集群的影響。馬歇爾就從集群所帶來的外部經濟進行分析;韋伯從集聚因素帶來的經濟性——“一般經濟開支成本”的降低來研究;邁克爾·波特則從組織變革、價值鏈、經濟效率和柔性方面分析了產業集群所具有的競爭優勢。二是分析產業集群對于所在區域發展的影響。集群的社會區域發展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有利于形成地區核心競爭力。產業集群所具有的競爭優勢有利于形成地區產業優勢,從而進一步形成區域的核心競爭力。(2)對經濟貢獻具有乘數效應。產業集群具有的競爭優勢能夠吸引更多企業加入,為區域帶來更多的資金、技術、人才,促進集群的良性發展,不僅可以把某些產業做大,而且這些產業的興旺帶動其上游產業的發展,又促進其下游銷售、運輸業的發達。同時,從橫向上帶動相關產業以及文化、教育、金融、信息、服務等行業的發展,由此使地區經濟成倍增長。所以,一個地區可以通過對產業集群的培育實現地區經濟的騰飛。
綜上所述,現有文獻對產業集群的績效研究多局限在傳統經濟學范疇之內,以集群經濟績效為研究考察對象。可是,一方面產業集群極大地推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看到集群迅猛發展所帶來的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等問題,這些嚴重地影響著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例如,有著“中國皮都”之稱的溫州平陽水頭鎮是全國最大的成品皮出口供應基地、亞洲最大的豬皮革生產基地,2002年,近1200家制革企業的年產值達40多億元,但是水頭制革污染在2003年被國家列為“全國十大重點污染源”之一。寧波市象山縣爵溪街號稱“中國針織名城”,在2平方公里多的區域上擁有針織企業430余家,2003年全街道的工業總產值為65億元,可是由于針織企業高度集聚,缺水、缺電問題十分嚴重。因此,在集群系統中,要實現產業集群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充分認識資源環境的稀缺性,保持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的協調與平衡,建立多角度的指標體系綜合評價集群發展對區域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影響。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產業集群綜合績效測評的指標體系進行了研究,構建出產業集群績效科學的評價方法與體系,從而為測度和比較不同產業集群對地方區域的影響提供科學的分析方法和理論依據。
2.集群綜合績效評價指標的設計原則。本文認為集群綜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應遵循科學性、完備性和實用性原則。
(1)科學性原則。本研究所確定的指標要使評價目標和評價指標有機聯系起來,組成一個層次分明的整體。同時,要求指標涵義明確,界定清晰,能夠量化,計算方法規范,評價結果具有科學性。
(2)完備性原則。產業集群的綜合績效具有豐富的內涵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因此,評價指標體系應具備足夠的涵蓋面,能夠概括地反映集群綜合績效的基本內涵和各方面的影響因素。
(3)實用性原則。指標設計不僅應具有理論研究價值,而且應具有實踐應用價值。實用性原則包括以下含義:指標不宜過多,力求以最少的指標來反映產業集群的綜合績效,同時盡可能地減少各指標之間的相關程度,避免重復和交叉,保證指標之間的相互獨立;指標的設計應有利于資料的獲取,指標內容應簡單明了,容易理解,而且在目前的技術水平下能夠予以計算研究和分析,具有可操作性。
3.集群綜合績效評價指標的開發。基于以上分析,遵循科學性、完備性和實用性等原則,本文從產業集群中環境、經濟和社會等各要素共生共榮、協調統一的視角,構建集群綜合績效的評價指標體系:
第一層為目標層,即產業集群綜合績效評價。如上所述,將產業集群看作是生態經濟大系統中的一個開放子系統,認為產業集群的績效應該涵蓋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三方面,此謂之綜合績效。第二層為準則層,包括集群經濟效益、集群社會效益和集群生態效益三個方面。第三層為指標層,為準則層的進一步深化,由8個具體指標構成,各指標層次遞階結構如圖所示,各指標具體內容如下:
(1)經濟效益。經濟效益,即以盡量少的勞動耗費取得盡量多的經營成果,以實現利潤最大化。經濟效益可以從集群生產規模、生產效率和資金利潤率三個方面進行測量。
①集群總產值。它是反映集群生產規模的指標,指標數值越高,說明生產規模越大。計算方法是:
集群總產值=一定時期集群內企業產品產量×產品銷售單價
②全員勞動生產率。它是反映生產效率的指標,指標數值越大,說明勞動效率越高。計算方法是:
全員勞動生產率=[一定時期的總產值(或總產量)/同時期生產工人的平均人數]×100%
③單位資金利潤率。它是反映生產經營效果的指標。指標數值越高,說明經營效果越好。計算方法是:
單位資金利潤率=(一定時期利潤總額/同一時期資金平均投入)×100%
(2)社會效益。社會效益是集群發展對社會科技、政治、文化等方面所作出的貢獻。社會效益可以從安全生產、員工受教育程度、企業創新能力三個方面進行衡量。
①安全生產率。保障員工的生命安全是企業應承擔的基本社會責任。指標計算方法是:
安全生產率=(一定時期安全生產天數/同時期總生產天數)×100%
②高等教育水平人員比率。能夠綜合反映集群內員工接受教育的狀況,關系到社會、經濟長期、健康、穩定的發展。計算方法是:
高等教育水平人員比率=(一定時期受過高等教育員工的人數/同時期全部員工的平均人數)×100%
③新產品率。能夠體現集群生產新產品、開創新市場的能力,指標數值越大,說明創新能力越強,因而對社會的科技進步貢獻越大。計算方法是:
新產品率=(一定時期的新產品數量/同時期銷售的商品總數)×100%
(3)生態效益。生態效益是從生態平衡的角度來衡量績效,它關系到人類生存發展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如果生態效益受到損害,人類整體的、長遠的經濟也難以得到保障。生態效益可以從能源的節約和環境污染治理二個方面進行測度。
①單位產值能耗。能源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對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起著十分重要的促進和保障作用。能源短缺已經成為全國突出性的問題,制約著經濟發展。因此,應將單位產值能耗作為生態效益的主要指標。單位產值能耗越低,說明資源和能源的消耗量越少,生態效益越好。計算方法是:
單位產值能耗=(一定時期總投入能量)/(同時期總產值)
②污染物排放達標率。如果將大量未達標的污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直接排放到環境中,會對環境造成損害,這種做法無論從經濟、社會還是從環境方面將是不可持續的。因此,污染物排放達標率應該是生態效益中的重要內容,指標數值越高,就說明環境治理的效果越好。具體計算方法是:
污染物排放達標率=[某地區企業排放污染物達到國家(地方)標準的項目數(個)/同一地區考核的全部項目數(個)]×100%
參考文獻:
[1]顧強.提高產業集群生態效率促進循環經濟發展[J].中國經貿導刊,2006,(10).
[2]HermanEDaly.BeyondGrowth:TheEconomicsofSustainableDevelopment[M].BostonBeaconPress,1997.
[3]周立華.生態經濟與生態經濟學[J].自然雜志,2004,(4).
[4]李煜華,胡運權.產業集群規模與集群效應的關聯性分析[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6,(6).
一、中國特色生態經濟學及其智慧
如何處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顯然決定了人類社會是科學地、可持續地永續發展,還是在未來的某一時點戛然中斷。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已具有中國特色生態經濟智慧,關于這一點的印證可以在老子的《道德經》中找到。在《道德經》中,“道法自然”一語道出了生態經濟學的終極真諦與終極智慧。與道家不謀而合的是,在我國的儒家思想中,也將仁愛之心“推己及人,推人而及萬物”,將自然納于仁愛的范疇之中。儒家主張“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倡導對自然生態“用而有護、取之有度”。在我國傳統的生態思想中,將整個自然生態當作人文關懷的廣義對象,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關系。汲取傳統文化中的生態智慧,對于推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與我國傳統的中國特色生態經濟學智慧相比,當下的生態經濟現狀令人堪憂,不僅存在著生態與經濟的嚴重失衡,而且還存在著經濟的盲目發展以及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嚴重矛盾。同時,導致了生態經濟效益與經濟效益倒掛的顯著反比趨勢。從具體的表現來看,生態環境嚴重惡化,黃河母親河的斷流與污染已經嚴重到令人發指的程度,甚至就連東海海區亦呈現出亞健康狀態,經長江及其支流的各入海口所排放的懸浮物每年以數十萬噸計。從生態經濟學的視角來看,生態的舒緩能力并非是無限的,在達到一定的極限之后,生態反過來對于經濟的負面影響遠比想象的還要嚴重得多,人類對自然生態的扭曲行為,最終反過來必然是要自食其果。從生態經濟中不斷汲取智慧,改善正在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已經成為新時期生態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的驅動下,關乎可持續發展現狀與未來的人文道德淪落的現狀令人擔憂,更有甚者,這種現狀持續劣化。為了扭轉這種局面,從客觀上而言,是需要政府具備大力發展中國特色生態經濟的卓識與遠見。科學發展觀早已具足生態智慧,并提出了可持續發展與科學發展的宏偉目標。“經濟”一詞在其誕生地希臘的原始本意是以最小化的人財物力獲取最大化的有益物質,生態經濟則強調在付出同等經濟條件下最大化的生態效益優先,而中國特色生態經濟則更加符合“順乎天道,道法自然”的原則。中國不僅是一個人口大國,更是資源消耗與資源人均較為匱乏的大國,嚴峻的可持續發展壓力與冷酷的生態經濟現實已經擺在面前。中國特色生態經濟提倡將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緊密聯系起來,使之與經濟發展舉措同步,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時刻不忘生態效益優先,以生態效益衡量經濟發展的功過得失。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生態經濟建設,對于整個世界的生態經濟的現狀改善與未來期許意義重大。中國特色生態經濟要求每一位中國人不僅要做基于生物人的經濟人,更要做符合生態經濟學的理性人與人文視角下的道德人。
二、制約平衡:指向片面經濟發展和生態危機
(一)中國特色生態經濟學中的生態法則制衡
生態經濟學中的生態揭示了人類以何種方式對待自然生態,自然生態就會以何種方式反過來影響人類的相生相依、相輔相成的緊密共生關系。生態經濟學認為,經濟改造生態的同時,生態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經濟發展的后勢與后勁。從我國改革開放的數十年歷程來看,過度砍伐、開采森林樹木,就必然會引發泥石流、旱澇災害等次生自然災害;過度挖掘、過度鉆探、過度破壞巖層的基本架構就必然會引發嚴重的地質次生災害,肆意地破壞生態環境,就必然會造成氣候的不正常變化。中國特色的生態經濟學更加關注自然生態,使得經濟運轉在符合自然法則與人文規范的可控范圍之內。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園林藝術是中華文明的瑰寶。西方發達國家的歐式園林雖然以其宏大氣勢與整體布局贏得了世界的贊譽,但是,當那些世界首屈一指的園林大師們來到中國,并觀賞了中式園林之后,他們無不紛紛為中國點贊。究其原因就是,中國特色的生態經濟與西方發達國家的生態經濟有著本質的區別。西方發達國家的生態經濟過度強調人對生態的改造,而以中式園林為代表的中國特色的生態經濟則更傾向于自然元素的依托、代入、活用、融合。深究生態經濟的本質,我們看到西方發達國家的生態經濟過度關注與糾結于物質,而中國特色的生態經濟在其本質上更加注重的是師法自然,更加注重人類的精神元素。孰優孰劣,在其本質上存在著非常顯著的差別。中國特色的生態經濟中的生態法則,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制衡關系,無疑更具智慧。
(二)中國特色生態經濟學中的人文法則制衡
生態法則制衡充分體現了中國式精神元素的重要價值。此外,針對生態經濟,還可以采取人文法則制衡人與自然之間的生態經濟關系。后工業化時代對于自然的索取幾乎已經達到了自然生態所能容忍的極限,自然生態的消納轉化能力也已經逼近底線。如果人類繼續保持目前無視自然生態的行為方式,那么,生態危機將成為人類所要面臨的最大難題。面對生態危機的挑戰,應以生態經濟為出發點,汲取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生態智慧,為生態經濟賦予中國特色的人文特質。將“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自然和諧思想融入生態經濟學應用之中,從而增強全民族的生態經濟意識。人文法則制衡下的普世價值對于中國特色的生態經濟學而言愈加重要,普世的生態價值觀與中國式的人文生態觀都揭示了一種更加符合人類長遠發展的生態邏輯。從西方的生態觀來看,單純滿足視覺的宏大的幾何構圖偏重的是針對人類感官的刺激,由此必然會對自然生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變與改造,對自然生態造成的負面影響較大。人們應當遵循的生態規律是“先順天,后宜人”,這是一個萬古不變的師法自然的人文法則。在中國特色的生態經濟學所體現的人文法則制衡下,應當跳出“肆意違反生態經濟—自然懲罰—大力治理生態環境”的怪圈。
(三)中國特色生態經濟學中的效益法則制衡
中國特色的生態效益的生態與經濟有償加協調的方式,與經濟效益的資本加勞動力的方式大相徑庭。其中最主要的差別就在于,生態效益的達成不僅需要資本加勞動力,還必須具有智慧與遠見。我國的新一代執政者早已認識到,單純依靠過度發展的房地產經濟的大興土木,無論如何都是無法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因為鋼筋、水泥等現代建材不僅無法與周邊生態系統形成內部循環與外部循環,反而會對周邊生態系統造成生態鏈與經濟鏈的阻斷,同時還會產生其他較為嚴重的負面影響。與經濟發展事與愿違的是,房地產經濟越發達,房地產業周邊的生態效益就越差,投入的越大所獲得的實際生態效益反而越小,這也是西方發達國家在普通城市中較少興建高樓大廈的根本考量。中國特色生態經濟有創見地將資源、科技、產業、文化、消費、制度等一體化囊括到生態經濟效益的綜合制衡中來。中國特色生態經濟與傳統式生態經濟的最大差異就在于,中國特色的生態經濟更加關注生態經濟的整個生態鏈、經濟鏈與產業鏈,同時深入研究各鏈條之間的影響與共生關系,從中剔除掉有違生態經濟法則的因素,堅決抵制有違生態經濟的暴力式發展部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制衡還反映在生態文化建設的強有力支撐上,全局式的生態經濟效益考核將對生態經濟起制衡和保障作用。
三、未來發展:由E2到E3的生態經濟學轉型
1循環經濟學的內涵
目前普遍認為循環經濟本質上就是生態經濟,因此,并沒有把循環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來研宄。例如,諸大建認為,在傳統經濟模式下,人們忽略了生態環境系統中能量和物質的平衡,過分強調擴大生產來創造更多的福利;而循環經濟則強調經濟系統與生態環境系統之間的和諧,著眼點在于如何通過對有限資源和能量的高效利用,如何通過減少廢棄物來獲得更多的人類福利,循環經濟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奈民夫。那順、梁繼業和邢恩德認為“所謂循環經濟,就是把清潔生產和廢棄物(排泄物)的綜合利用融為一體的經濟。其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它要求運用生態學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這門學科稱為“循環經濟學。徐大偉和王子彥通過梳理環境經濟學、生態經濟學和可持續發展經濟學對循環經濟的理論貢獻,指出循環經濟的經濟學基礎“循環經濟的經濟學基礎應該是兼具微觀、宏觀和宇觀思想的、以‘生態一經濟一社會’三維復合系統的矛盾及其運動和發展規律為研宄對象的可持續發展經濟學”,其文章認為“循環經濟學”這一名詞是由吳季松提出的。而吳季松認為“系統論與生態學是循環經濟學的兩大支撐”,“循環經濟的核心在于要像生態系統中一樣,建立起經濟系統中的循環組分;與生態經濟學同一理念,但研宄及措施更為具體”。
從已有的有關循環經濟的文獻可以看出,循環經濟學的研宄對象就是循環經濟。而對于循環經濟的定義也存在不同的見解,目前國內外對循環經濟的探討可以歸納為三類觀點:第一類是從人與自然的關系角度定義循環經濟,主張人類的經濟活動要遵從自然生態規律,維持生態平衡;第二類是從生產的技術范式角度定義循環經濟,主張清潔生產和環境保護,使生產過程的技術范式從“資源消費—產品—廢物排放”開放(或稱為單程)型物質流動模式轉向“資源消費—產品—再生資源”閉環型物質流動模式;第三類觀點認為“循環經濟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但是,不管從何種角度來定義循環經濟,都承認“3R”原則是循環經濟的三項基本原則,也是循環經濟論點的最為顯著的內容。循環經濟區別于傳統經濟的根本在于“循環”:傳統經濟是一種“資源—產品—污染排放”單向流轉的線性經濟系統,而循環經濟則是“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一個閉路循環系統。因此,不妨將循環經濟學定義為以“自然—人類社會一空間”三維系統為支撐,研宄在既定資源存量、環境容量、生態閾值綜合約束下,以緩解資源、環境、生態問題為目標,運用經濟學方法研宄物質流、能源流的運行機理、方式、技術、效率、機制的一門應用經濟學科。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1.1循環經濟學是以“自然一人類社會一空間”三維視角為研宄的切入點
當前的經濟學研宄對象業已從經濟系統本身的一元思維拓展到“自然一人類社會”二元思維,但是,“21世紀的主要矛盾由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單位勞動力帶來的經濟增長)變為需要大幅提高自然資源生產率(單位自然資本帶來的經濟發展)”。而這一過程的實現,更需要通過在區域系統運行的不同產業之間、同一行業之間進行有效的物質與能源交換。因此,循環經濟學中的空間概念,將跨越生態系統、資源系統、環境系統以及各個產業內部系統和產業系統之間,以及社會一經濟系統,而在更為廣泛的空間內尋求物質流、能源流配置效用的最大化。
1.2循環經濟學是深層生態學的應用與發展
1973年挪威哲學家阿倫。奈斯發表了《淺層生態運動和深層、長遠的生態運動:一個概要》,認為兩者是性質截然不同的生態思想,這種本質上有別的觀念反映在當代生態運動的具體行動中便有了完全不同的現實主張。例如,在解決污染問題上,淺層生態學通常的做法是,用技術凈化空氣和水,緩和污染程度;或用法律把污染限制在許可范圍內;或干脆把污染工業完全輸出到發展中國家。與此截然相反,深層生態學從生物圈的角度來評價污染,關注的是每個物種和生態系統的生存條件,而不是把注意力完全集中于它對人類健康的作用方面R。由此可見,循環經濟學不是一個解決局部或部分資源、環境、生態問題的經濟科學,而且從更深層次的問題揭示、更大范圍的系統設計、更為有效和長久的解決措施方面,來提升“自然一人類社會一空間”三維系統的運行效率。
1.3循環經濟學的研宄目標是著重借鑒經濟機制與杠桿,合理組織資源利用、污染控制和生態恢復與保護
其中也要考慮這一過程中的經濟成本。例如,僅僅從資源循環利用來看,循環利用的次數越多越好。但是,如果考慮到每一次循環,都需要添加額外的能源與物質,比如附加的機器、運輸的基礎設施等,則就需要合理確定不同生產流程、工藝或資源、環境、生態條件下這一循環利用的程度。
1.4循環經濟學的學科性質是具有交叉學科性質的應用經濟學
從技術經濟學角度看,循環經濟實際上是一種技術范式的革命。目前一些分析十分注重將技術經濟的分析應用到循環經濟研宄的具體領域。當然,循環經濟學的研宄并不限于技術層面、自然系統層面,而要尋求有利于形成循環型經濟模式的社會經濟制度。
2循環經濟學與生態經濟學、資源經濟學、環境經濟學的異同
循環經濟學的研宄是以“自然一人類社會一空間”三維系統為支撐的,而自然系統又是由自然資源、自然環境、自然災害及自然生態系統所構成的,這四者之間不僅是相互聯系的,而且還是同一自然界的不同表象,從而又是相互區別的。自然資源對于人類社會發展的約束性主要表現在資源的可再生性和資源稟賦,由于資源貿易的發展,使得自然資源的區域約束性相對減弱;自然環境對于人類社會發展的約束主要在于環境容量;自然災害對于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災害發生的風險程度;自然生態對于人類社會發展的約束主要表現在生態閾值。由此可見,自然資源、自然環境、自然災害和自然生態系統對于人類社會發展的約束性和影響途徑是不一樣的。
依據自然界及其組成系統對于人類社會發展的各自影響,形成了不同類型的學科體系。自然資源經濟學是以資源持續利用為基礎,研宄人類社會系統與自然資源系統的相互作用關系及由此而引起的人與人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環境經濟學則是以環境容量為基礎,研宄人類社會系統與環境系統的相互作用關系,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人與人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生態經濟學則是以生態閾值為基礎,研宄人類社會系統與生態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人與人相互關系的學科。
當然,如果從大資源、大環境、大生態的概念出發,則資源經濟學、環境經濟學、生態經濟學又是重疊和交叉的。例如從大資源的角度出發,則不僅研宄自然資源,還研宄社會資源,當前一些資源經濟學的研宄內容就是這樣的。除此以外,還可以將自然環境理解為環境資源,將自然生態理解為生態資源,從而擴大了資源經濟學研宄的范疇。還有即是從大環境的角度,將資源、生態納入環境系統,并將其作為環境經濟學的研宄內容;也有的將資源、環境納入生態系統范疇,并從大生態的角度來研宄生態經濟學。這都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資源經濟學、環境經濟學、生態經濟學之間所存在的本質區別。
對于資源經濟學、環境經濟學、生態經濟學研究對象的劃分可以看出,任何一項經濟活動,都可以涉及到資源經濟學、環境經濟學及生態經濟學的相互內容,因此,需要綜合資源經濟學、環境經濟學和生態經濟學三門學科的內容來加以分析與研究,這就需要產生一門新的學科。這門新的學科就是循環經濟學,其從資源集約利用、環境污染最小化以及生態循環利用三個角度來實現經濟運行過程中資源效率、環境效率和生態效率的統一。
綜上所述,循環經濟學是一門有別于資源經濟學、環境經濟學、生態經濟學新興的獨立的應用經濟學科。其研究對象是人類系統與自然系統的相互關系及其所引起的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因此,它是從經濟學角度來全面、系統地描述人與自然關系及其演變過程與規律的,一旦形成為成熟的學科體系,其將高于資源經濟學、環境經濟學和生態經濟學,反過來還可以引導這三門學科的發展。
3循環經濟學研宄視角的比較與發展趨向從當前我國對于循環經濟的研究來看,其研究視角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3.1技術流程分析
這主要是從事技術科學的學者,將循環經濟的理念與思路引入到生產流程,并通過對生產流程過程中資源投入、循環利用及污染排放的分析,提出減量化、再使用、再循環的工程流程或技術建議。例如,有學者以產品生命周期為依據,按照物質守恒定律,針對產品中所含的某一元素或某一穩定混合物,研究其基本規律。圖2表示產品產量變化情況下,資源效率與循環率之間的關系,該圖表明,提高循環率是提高資源效率的有效途徑,尤其是在產品產量保持基本穩定或產量下降的情況下,資源效率有可能達到很高的水平。但是在產量持續增長的情況下,循環率對于資源效率的增長要小得多[10。從這一研究可以看出,資源效率與循環率之間的關系Fig.2Therelationbetweenresourceefficiencyandrecyclingrate資源利用效率與循環利用效率之間的關系,不是完整的或真正經濟學上的效率;對于產量持續增長情況下循環利用效率對于資源利用效率的影響要小,這也是一個假設,有可能在資源環境價格不斷提升的情況下,即便擴大產量,其生產者也是注重資源集約利用,從而改進生產流程,促進循環利用效率和資源利用效率的不斷提高。而且,從經濟學角度來看,這里還需要考慮不斷增長方式的成本與效益,如引入新的生產流程與工藝以提高循環利用效率所需要的投入及預期產出。對于企業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來看,要對比分析采取循環技術和新能源的長期成本和短期成本,從而確定循環技術的可行性。
3.2深層生態分析
這主要表現在區域循環系統(如循環農業、循環工業等)的構建方面。例如,在生態工業園中有些企業生產的產品是可以進人大循環的,因此還應建立把使用后的產品進行回收、加工和處理的企業。這樣,在生態工業園中,既有中、小循環,又有大循環,如圖3所示,在a、b、c、d、e、f階段,企業A',B',C'分別承擔企業A,BC的產品使用報廢后的回收、加工和處理。然而,按照深生態學建立生態工業體系實現收益分享、共同發展的同時,還可能存在資源鏈斷裂而帶來的市場風險問題,因此,還有必要從經濟學角度建立收益分享機制的同時,構筑風險分擔機制,從而建立更為可靠、穩固的循環經濟共同體。
3.3模式分析
目前,很多研究都是在從企業、區域、社會層面分析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并且結合各地實踐提出具有更為具體的模式內容。例如,有研究結合江蘇省發展實踐提出了七種模式:工業生態整合模式、清潔生產模式、產業間多級生態鏈聯結模式、生態農業園模式、家庭型循環經濟模式、可再生資源利用為核心的區域循環經濟模式、商業化回收模式[11。同時,各地還在積極探索模式推廣,以不斷推進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當時,總體看來,對于模式的分析還不夠深入,尤其是從經濟學角度的分析還有待増強,尤其是實行循環經濟的時期相對較短,還難以分析模式推行與發展的不同階段,循環經濟實施效果。
此外,還有研究從戰略、立法、規劃、政策建議等方面對循環經濟發展進行了實踐分析與總結。就總體而言,運用經濟學分析方法,對循環經濟運行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尚不多見,由此可見,循環經濟還處于定性探討與實踐探索階段,可以說,循環經濟發展的實踐業己走在了循環經濟學理論探索的前面。
關鍵詞:生態經濟 可持續發展 城市環境
我國國民經濟近些年發展迅猛。從世界的角度來看,也是少有的幾個保持高速增長的國家。但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生態環境問題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變得更加重要。城市作為人們生活的載體,如何解決它的可持續發展就成為了我們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同時,大量的勞動力不斷涌入城市,也給城市。特別是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超級大城市帶來了方方面面的挑戰。另外,那些正在興起的中小城市。更需要借鑒大城市發展過程中的經驗和總結來提高自身的發展水平。
基于以上的思想,本文從分析城市發展中帶來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人手,以生態經濟學為基礎。討論分析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一、城市發展的生態環境現狀與原因
目前我國城市發展還更多地依賴粗放型的經濟增長,這就意味著要大量的消耗能源和資源。同時。由于城市的不斷擴大,也吸引更多的人口進入城市,這也進一步加大能源與資源的消耗量。資源需求的增加和過度開采,直接導致能源危機、資源破壞和生態環境退化,并進一步制約了經濟的發展。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的發展,經濟的啟動離不開各種方式的投入。怎樣的投入、多大的投入才是最經濟的投入,這就需要生態經濟學的理論來證明。
城市中的生態環境問題還包括大氣、水、土壤的污染問題,地下水資源問題,固體廢棄物污染問題,人口問題以及由此引起的社會生態問題等。這些問題不僅會影響目前城市的發展,也會成為將來城市發展的一個瓶頸。引起城市環境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能源過度利用
這是中國城市發展的最大問題,經濟增長的很大部分靠的就是能源的耗費。中國單位產值的能源消耗已經嚴重超出世界平均水平。特別是一些擁有相對豐富資源的城市,這一狀況尤為嚴重。眾所周知,能源與資源的消耗不僅僅是單純的能源問題,它涉及更多的是生態環境問題。大量的能源與資源的開采是不是會超出環境的承載范圍。開采過程中會不會引起生態環境的破壞。能源與資源在使用后會帶來什么樣的環境污染與破壞,這些都是不得不思考的問題。超出生態環境的承載范圍來污染、破壞。又會制約城市的發展。
(二)人口不斷膨脹
城市吸引了眾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人口的激增引發了諸如就業、居住、城市交通問題以及其他由于貧富差距過大產生的社會問題。同時也加劇了地下水位下降、溫室氣體增加、城市污染等生態環境的惡化。
(三)政府的環境政策體系不健全
首先,政府對城市發展可能會出現的問題的預見性不強。即對重大問題的政策調控和干預能力不強。處罰和監管力度不夠。其次。在對大眾的環保意識培養上,沒有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及相應的引導。人們過于追逐物質利益。環保意識卻相當淡薄。
二、生態經濟與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生態經濟的出現為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帶來了新的思路,從而使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雙贏”局面的出現成為可能。并進一步為解決城市發展、建立和諧社會帶來解決的途徑和希望。
(一)生態經濟的內涵與意義
生態經濟學是生態學和經濟學相結合形成的一門新興交叉學科。其中較權威的定義是著名生態經濟學家Robert Costanza給出的:生態經濟學是從最廣泛的意義上闡述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之間的關系,這些關系也是當前我們所面臨的許多最緊迫的問題(包括可持續發展、酸雨、全球變暖、物種滅絕、財富分布)。生態經濟學的目的就是要拓展這些交叉領域,將現代經典環境經濟學和受生態學影響的學科都納入其子學科之列,同時也鼓勵用新方法來考慮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之間的聯系。
生態經濟融合了發展經濟與保護生態環境的矛盾,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種具體形式。包括我國正在大力推進的循環經濟。其實質和核心就是生態經濟。王松霈曾提出。生態與經濟協調理論是生態經濟學的核心理論,并為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基礎。他提出了生態經濟學的三個基本理論范疇:生態經濟系統、生態經濟平衡和生態經濟效益。其中生態經濟系統是載體。生態經濟平衡是動力,生態經濟效益是目的。
(二)與生態經濟相結合的城市可持續發展戰略
1、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減少或取締城市中不利于可持續發展的部門或行業。加大第三產業的發展力度,減小第一產業比重,穩步發展第二產業。將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轉變為集約型。力爭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促使經濟增長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2、建立健全的政策環境體系。首先要建立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和及時的應對機制,規范整個經濟發展環境并加大監管力度。在法律上規定生態環境保護的內容、范圍與強度。給定城市發展需要遵守的生態與經濟的政策體系。不應只看重經濟的發展而忽略生態環境的保護。也不應因噎廢食放棄經濟的發展。而應該達到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局面,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同時。也應加大宣傳并全面普及,樹立正確的城市發展觀。
3、加強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加大創新研究,更高效地利用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以代替不可再生的短缺能源。能源問題是城市發展的大問題,解決好能源問題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經濟發展。另外。選擇合適的清潔能源對緩解城市發展中出現的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4、城市周圍促進生態農業,城市市區推廣生態社區。在城市周邊,建立綠色農業示范區,不僅可以帶來可觀的收益,同時可以把剩余勞動力進行轉移,促進小城鎮建設,緩解大城市各方面的壓力。與生態旅游結合,建設生態景點、度假旅游、農產品加工整個產業鏈,帶動城市周邊地區的迅速發展。建成農業旅游“衛星城”。社區的環境就將直接影響到整個城市的環境,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最優化社區,使處在這個環境中的人們有意識地去改變自己,自覺維護這個環境。這樣的社區逐步擴大就會帶動整個城市生態環境的進步。
[關鍵詞] 生態旅游 開發 生態學理論
生態旅游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初,由于其尊重自然與文化的異質性,強調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造福當地社區居民,倡導人們認識自然、享受自然、保護自然,受到國際旅游界的廣泛推崇,成為近年來旅游市場中增長最快的一個分支。當前生態旅游開發缺乏相應的生態學理論指導,導致眾多開發性的破壞,“生態旅游破壞生態”成為各生態旅游區普遍的現象。
目前被認為對生態旅游開發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的是可持續發展理論、人與自然關系理論、生態美理論。這三大理論對生態旅游的開發都是從宏觀的帶有哲學層面的指導,對生態旅游開發的具體實踐指導較薄弱。筆者認為,能切實指導生態旅游開發的生態學理論應包括生態學的幾門分支學科-恢復生態學、景觀生態學、生態經濟學和生態系統管理學。詳見下圖:
恢復生態學是研究生態系統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的技術和方法,以及生態學過程與機理的科學。在生態旅游開發過程中,必然會涉及對原有森林植被進行景觀改造,要遵循恢復生態學理論與原則,認清原有生態系統的結構及相互作用機理,對不同植物群落區別對待,哪些植被是應加以嚴格保護,哪些植物是可以加以人工改造,使之既符合植物群落演化規律,又美化旅游環境。
景觀生態學是研究景觀單元的類型組成、空間格局及其與生態學過程相互作用的綜合性學科。在生態旅游開發中,旅游活動的開展和旅游設施的建設會影響原有生態因子的相互作用,景觀生態學中有關景觀結構與功能研究、人類活動對生態過程的影響研究以及景觀生態規劃建設研究對生態旅游開發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生態經濟學是以生態經濟這個復合系統為研究對象,從中探索人類經濟活動和自然生態之間的相互關系。具體而言,在生態旅游開發中,生態經濟學原理的應用體現為清潔生產、循環經濟和生態農業,通過對由旅游而產生的產業行為進行優化,強調在保證資源可更新能力的范圍內進行合理有效利用,構建人地和諧的生態經濟系統。
生態系統管理是具有明確的、可持續目標驅動的管理活動,由政策、協議和實踐活動保證實施,并在對維持生態系統組成、結構和功能等必要的生態相互作用和生態過程最佳認識的基礎上從事研究和監測,以不斷改進管理的適合性(美國生態學會,1995)。生態旅游開發涉及諸多利益相關方面,如果沒有從生態系統這一整體的角度去管理,會出現眾多關聯性的問題,對區域的生態環境造成損害。運用生態系統管理理論,從整體上綜合分析旅游流對旅游地生態環境的影響,研究具有關鍵性影響的生態要素和生態過程,制訂相應的管理制度,并進行定時監測,對制訂的各種管理制度進行反饋,使之適應旅游地生態系統的實際,確保旅游客流、當地民眾和自然生態環境之間的和諧。
參考文獻:
[1]鐘林生 肖篤寧:生態旅游及其規劃與管理研究綜述. 生態學報.2000,20(5):841-848
[2]鐘國平 周 濤:生態旅游若干問題探討.地理學與國土研究.2002,18(4):64-67
[3]楊桂華 鐘林生 明慶忠:生態旅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余作岳 彭少麟主編.1997.熱帶亞熱帶退化生態系統植被恢復生態學研究,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
[5]鄔建國:景觀生態學――概念與理論.生態學雜志,2000,19(1):42―52
生態學的一個分支便是環境生態學,同時環境生態學也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學科。其主要研究的是在人為干擾下生態系統內部機制變化規律,以及其對于人類的影響,同時探索出恢復受損的生態系統對策,怎樣才能對生態系統進行重建和保護。總而言之,其是一門解決目前環境問題的重要學科。
2在高職經濟學科教學中環境生態學思想應用缺少的原因
2.1在教學環節中缺少環境生態學思想
在教學環節中包括很多內容,例如:人才培養方案、教材建設、師資隊伍的建設以及實踐教學等。對于人才培養方案,教育部沒有特定的要求,但是其必須要以培養專業經濟學人才為目標;目前在我國經濟學科教材建設中,缺少環境生態學思想,經濟學與生態學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矛盾,而對于這些矛盾沒有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和研究,這就導致教材缺少一定的復習和鞏固知識的環節;在教師隊伍建設的過程中,由于教師的專業技能有所不同,這就導致在經濟教學中不能有效的融入生態學思想,同時生態學教師又沒有很好的經濟學知識;在實踐教學中,教育部門對其并不重視,從而使經濟生態學的實踐活動較少。盡管部分高校會組織一些環境保護社團,但是其并不受到學校的重視,所以起不到實質性的作用。
2.2“經濟人倫理”對教育的影響
目前,“經濟人倫理”對教育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其在經濟學教學中有著特別突出的表現。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GDP增長速度非常快,與此同時人們的物質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從而使經濟學科的教育變得特別重要,而對培養經濟學人才探索卻比較少。教學會受到“經濟人倫理”影響的主要因素是由于高校的教材以及教學體系都是借鑒來的,因此對教學體系以及教學效果影響很大。
3高職經濟學科教學中環境生態學思想的應用
3.1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機制的改革
對于目前經濟學教學來說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培養相關人才,這個問題對于我國經濟學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機制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因此,無論是教育機構還是教育工作者或者學生都必須要明確這個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素質,促進社會的發展。目前各高校必須重新定位教育作用,同時要以培養全面人才為教育目標,逐漸完善考核和評審制度,明確教育發展的方向。
3.2在教學環節中應用環境生態學思想
首先,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過程中,借鑒一些國外生態學教學的經驗,并且要加強專業建設,在建設的過程中要加入生態經濟學的思想。其次,是教材建設。如何有效的在高職經濟學教學中加入環境生態學的思想這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這需要相關人員具有較深的經濟學知識,同時也要具備很深的環境生態學思想,這樣才能使教材做到綠色化。無論是在教材的觀點上,還是與環境生態協調方面等,都需要將環境生態學思想融入到其中,從而提高教學效果。然后,在師資隊伍建設的過程中,高校要培養教師環境生態學相關的知識,使教師真正的領悟環境生態學的思想。部分高校還可以設置生態經濟學教育專業,從而有效地擴大師資來源,提高師資整體素質。在建設的過程中,要鼓勵教師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并且要促進他們積極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例如:圖片、視頻以及聲音等,這對于環境生態學思想的融入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最后,就是實踐教學。高校要積極的組織和調動學生參加實踐活動,使社團功能發揮出真正的價值,從而營造一個綠色的氛圍,讓學生感受到環境生態學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優勢,這對于培養全面的經濟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4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