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教師學校語文研修總結
時間:2022-04-24 22:55: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教師學校語文研修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筆者帶領本縣教師培訓團隊,在總結骨干研修和主題課例式全員培訓經驗的基礎上,協同教育行政和教研科研部門,緊緊圍繞縣教體局“以閱讀為基,創建書香校園;以自主為基,構建高效課堂”這一整體思路,以引領教師專業發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為中心,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全體中小學校長和教師進行分類、分層、分崗培訓,以點促面,深化培訓模式改革,助推全縣中小學課程改革深化。
一、分類組織 面向全員
課改初始階段,主要開展通識培訓轉變校長和教師觀念。而在課改深化、理念落地課堂的今天,只有分類分層、分學科、分年級、分課型的精細化培訓,才能保證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基于此,我們把教育干部培訓和教師培訓兩大類,細分為名校長工作室引領、骨干校長高級研修、校長任職資格培訓、班主任培訓、骨干教師高級研修和學科教師全員培訓六大類32 個項目,其中初中語文、數學教師培訓項目,已細化到年級、單元直至課型。
(一)教育干部培訓
一是對新任的164名小學校長進行以履行崗位職責必備知識和技能為主要內容的校長任職資格培訓。培訓分為集中培訓提升理念、實地考察互助診斷、跟蹤問效考核評價三個環節。二是組織79名具有豐富管理經驗、有較高理論修養和較強研究能力、辦學取得一定成效的中小學校長(名校長、骨干校長),分3批去重慶市南岸區進行為期一周的校長跟崗“影子”培訓,旨在培養教育教學管理專家。三是建立10個名校長工作室,充分發揮名校長工作室在校長隊伍建設中的輻射、引領和示范作用。四是堅持每學期一期的中小學校長論壇制度,樾3そ渙骶驗和啟迪智慧搭建平臺。
(二)教師培訓
按照“集中縣培初中保全員,重在引領校本研修;小學培養種子教師,鄉鎮開展全員培訓”的教師培訓整體思路,分學科、分層次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活動。如初中語文、數學教師主要開展全員培訓,把全縣的初中語文、數學教師分成若干個班級,每班50人,在進修學校進行短期集中培訓,通過專題講座、自主研修、互動研討、課例觀摩等形式進行全員培訓。小學數學以主題式磨課研課的形式,培訓教研組長,然后教研組長再輻射到其他教師。小學語文教師重在對學校的學科負責人進行培訓,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問題展開研討,進行教學設計與課例觀摩。中小學英語教師培訓依托香港天鄰基金會開展“英語口語坊”專題培訓,中小學美術教師開展以筆會為主要形式的展示交流和研討活動。
二、課題引領 嘗試實驗
我們以縣立項課題“探尋課改理念落地農村課堂的路徑研究”為抓手,探索兩條路徑:一個是縣級教師培訓機構業務引領和組織服務的策略和措施路徑,一個是學校學科課堂改進的研課磨課校本路徑,試圖為我省縣域教研培訓深度融合,服務農村教師專業發展和課堂教學改革探索出一條新路子,為我省進一步深化農村縣域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一個行動案例。
實驗行動的思路是:確定47所課改實驗基地學校,緊緊圍繞“課堂教學改革”這一中心,基地校校長―課改項目負責人―學科負責人―學科教師分層組班研修,研修成果及時運用于課堂教學改革,課改實踐檢驗修正研修成果。
行動的第一步是, 47所課改核心校校長齊聚進修學校,用三天時間,圍繞“高效課堂的特征”“如何有效利用評價機制,提高教師參與課改積極性”“高效課堂創建中如何體現育人功能”等六個問題,分組展開深入研討,并在反復的匯報展示與補充完善中達成共識,在校長這個層面,統一認識,生成愿景,為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奠定思想基礎。
行動的第二步是,舉辦高效課堂核心校項目負責人培訓班,圍繞高效課堂,進行問題研討與創建高效課堂行動實施方案的制訂,通過自主研修、互動交流與診斷、專家講座與點評等形式,使課改項目負責人對高效課堂創建中的核心問題達成共識,同時通過制訂、完善與研討,對自己本校的高效課堂行動實施方案有一個明晰的認識。
行動的第三步是,舉辦學科負責人高級研修班,組建學科研修共同體。學科培訓分為四個階段:首先在培訓前組織教師進行了互動研討,任務分工,針對所領任務分組進行思考交流,并擬訂初步的小組培訓研修計劃;其次在培訓期間,通過每天的課前互動,課上聽講交流,課后分組研討,對培訓內容充分消化吸收,并逐步完善小組研修計劃;再次在培訓后,參訓教師按照研修計劃,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滑縣學科教學實際,開發培訓課程專題,形成對學科教學的深入認識,建立學科培訓初步的課程資源庫;最后選出基地學校,分鄉鎮連片開展培訓研修活動,以專題講座、研課磨課、經驗交流等形式展開,把培訓學習成果嵌入課堂實踐,促進高效課堂的創建。
三、落地校本 進入常態
教師培訓的價值取向定位于教師專業發展,最終成效落地在常態課堂質量提高和學生的發展上。教師外出培訓的時間有限,教師專業水平和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主要途徑是以校為本的自主研修。基于以上認識,我們把引領中小學校校本研課磨課,作為課改理念落地常態課堂的主要抓手,主要做法總結如下:
一是通過進修學校舉辦磨課研修班和外出送培,為中小學培養種子教師,在校本研修中起到引領輻射作用。
二是通過舉辦校長、主任、學科負責人培訓班,研討校本研修的方案制訂、組織方法以及操作流程等。
三是充分發揮課改核心校的基地作用,組織不同學科的研課磨課研討活動。
四是抓好典型,以點帶面。城關鎮中心校組織全鄉教師,將磨課研修活動融入日常教研教學中去,總結出“三周磨一課” 的經驗:教研組圍繞某一教研主題,確定研課磨課課題,組織全體組員歷時三周打磨,歷經學課、說課、研課、講課、議課和結課六個打磨環節,最終形成精品課,形成精品教案。棗村鄉、八里營鄉組織全鄉教師,主動到進修學校開展磨課研修,回去后結合實際,嘗試校本磨課研課實踐,白道口鎮、四間房鄉也充分發揮種子教師的引領作用,自主開展校本磨課活動。這些鄉鎮在探索以校為本的研課磨課研修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對全縣立足校本的研修活動起到了引領作用。
——某縣教師繼續教育匯報材料
近年來,我縣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在綿陽市教育和體育局師培科的指導下,在縣教育和體育局的領導下,既創新培訓形式,提高培訓質量,又真正把培訓工作做細做實,成效顯著。
一、基本情況
梓潼面積1443.92平方公里,總人口38萬,轄16個鄉(鎮)、1個經濟開發區,全縣有公辦中小學、幼兒園45所,其中縣城學校7所,鄉村學校38所。共有中小學教師1600余人,縣城教師440人,鄉村教師1200人。
二、領導高度重視,指導督促到位
縣教體局范曉彬局長、張仁寶副書記、政工股趙國邦股長特別重視教師培訓提升工作,對教師培訓作出了重要指示和決定,多次主動參加師培會議,給予指示;積極參與培訓活動,給予督促和指導;多次親自策劃縣級專項培訓。縣教體局成立了教師培訓領導小組,由范曉彬局長親自擔任組長,張仁寶副書記擔任副組長,相關股室和縣教師進修學校領導為成員,負責全縣各級培訓的組織領導,同時將培訓工作納入學校師培工作目標年度考核內容。近年來,縣教體局大幅度增加師培經費,確保各項培訓活動順利開展;師培設備設施投入持續發力,極大地改善了培訓條件。市教體局師培科劉成福科長關心我縣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多次蒞臨我縣指導師培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好的培訓建議;多次帶領我縣教師和領導參加國家和省級短期集中培訓;多次組織我縣教師參加市級培訓。
三、近年來我縣師培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認真開展“國培計劃”(2018)——中西部項目1.工作措施。
2018年10月我縣申報“國培計劃”(2018)——中西部項目成功。為圓滿完成國培計劃,縣教體局主要領導親自主持,多次召開“國培計劃”專題研究會議,統籌規劃、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充分整合、利用縣局機關股室、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室、電教站、學區、學校等多方培訓資源,制定了《梓潼縣國培計劃(2018)——中西部項目總體實施方案》(梓教體局〔2018〕271號),成立了梓潼縣國培領導小組(梓教體局〔2018〕272號)。同時制定了各類管理辦法,認真按上級要求組織開展各項國培活動,切實做好“五到位五落實”。
(1)宣傳到位,職責落實。通過會議、新聞報道、簡報、活動開班動員等多種形式加大國培工作的宣傳力度,使校長、教師充分認識到國培工作是國家扶持教育事業、關心教師成長的重大戰略舉措,是國家教育意志的體現,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機會和平臺,是推動學校健康持續發展的重大機遇和動力。校長、教師提高了認識,就能明白自己在國培工作中的責任和義務,才能妥善處理好當前工作與長遠發展的關系,校長的管理督導職責才能落實,教師參加學習才有主動性和積極性。為緩解工學矛盾、確保學員安心學習,縣國培辦、各學校實施了本校同學科教師頂崗、以空間換時間、分解化小培訓時段等辦法。
(2)重視到位,人員落實。為確保國培工作有序、有效地順利開展,縣教體局領導高度重視,統籌規劃、精心安排,建立健全了國培工作的良好運行機制。
一是成立了縣“國培計劃”領導小組、國培工作辦公室、國培工作督導小組,明確分工,落實職責。
二是建立健全各項工作的職責及管理考核制度,權責清析,分工明確、責任到頭。制定并實施的主要方案、辦法、制度等如下:梓潼縣“國培計劃”(2018)中西部項目總體實施方案;梓潼縣“國培計劃”(2018)中西部項目送教下鄉、教師工作坊研修實施方案;梓潼縣“國培計劃”(2018)團隊研修成員考核辦法;梓潼縣“國培計劃”(2018)送教下鄉學員考核方案;梓潼縣“國培計劃”(2018)工作坊坊主、輔導老師、學員考評辦法 ;梓潼縣國培計劃(2018)中小學教師線下集中研修活動方案和考評辦法;梓潼縣“國培計劃”(2018)經費管理使用制度。
(3)管理到位,活動落實。建立健全縣、校管理網絡體系,管理工作細化到每個項目、每次研修活動。建立健全國培工作管理制度;完各項考核評估細則,確保國培工作管理到位、研修活動開展實施落實到位、考評獎懲到位;堅持并完善對外出研修活動的訓前培訓、訓中跟蹤、訓后考評的管理機制,使培訓成果不斷鞏固、延伸和擴大。一是對學員外出集中培訓學習、生活、安全等方面進行管理;二是積極配合四川師范大學集中培訓。如組織學員教育教學研討、診斷示范、研課磨課、成果展示、總結提升等;三是返校后,將學員出勤、記錄、心得等情況交進修校進行考評;四是學員回校后,要在學校內進行二級培訓或匯報交流后,學校憑考核等級報銷差旅費。
(4)督導到位,獎懲落實。加強并完善縣、校督導網絡體系,層層落實督導責任,傳導壓力、傳遞動力,強力推進督導工作。嚴格考勤考核,做到資料記錄詳實、情況通報及時、逗硬獎懲落實,保證國培工作制度有力、推進有序、措施有效。如教師工作坊網絡培訓階段,除了電話、短信、QQ群、微信群督導外,縣管理員、輔導員每周至少兩次情況通報,重點加強對學習進度、線下實踐研修活動的督促和指導;根據考評細則和督導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與教師的績效考核直接掛鉤。
(5)服務到位,保障落實。為保證培訓順利推進,縣、學校均努力為教師學習提供熱情周到的后勤服務,落實好學習條件保障。一是保證教師的學習時間;二是保障通暢的網絡條件;三是建立返崗實踐研修、總結反思的學習舞臺;四是搭建成果展示的交流平臺;五是營造良好的研討互動的學習環境;六是解決好教師學習的困難和經費補助,讓學員能安心學習、積極學習、認真學習,提升學習效益。
2.國培實施方式
(1)團隊研修培訓
教師團隊研修小學的語文和數學各20人,初中的語文、數學和英語各10人,分別由張先樹,何清萍,楊秀蓉,羅曉蓉,敬紀作為學科牽頭教師。
教師團隊研修成員每年由四川師范大學組織到院校集中研修20天,到教師發展中心和中小學校“影子教師”跟崗實踐研修10天,返崗和自主研修30天,同時參加網絡研修80學時的培訓,從師德修養、教學、教研和培訓四個維度提升參訓教師的教育教學、科研和培訓能力,并在返崗實踐中至少完成送教下鄉和教師工作坊兩類項目中的其中一項主持任務。期間縣教師進修校與培訓機構共同管理考核,多方搭建展示平臺,推動骨干教師迅速成長。
(2)送教下鄉培訓。
根據我縣實際情況,結合對鄉村教師需求的調研分析、在四川師范大學首席專家的指導下,以我縣教師團隊為主體,按照《梓潼縣“國培計劃”(2018)送教下鄉實施方案》及“問題診斷、研課磨課、成果展示、總結提升”四個環節認真開展送教下鄉活動,每年4次,每次2天,共計8天/年。有力緩解了我縣教師工學矛盾突出的實際問題,為鄉村教師專業成長、自我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兩年來,各學科送教團隊已共計開展40班次國培送教下鄉活動, 3500余人次農村中小學教師參培。
(3)教師工作坊研修
按照《梓潼縣“國培計劃”(2018)教師工作坊實施方案》面向鄉村教師遴選參坊學員,組建6個學科10個教師工作坊,每坊50人,完成每年不少于80學時的網絡研修;并在參加教師培訓團隊研修的學員中遴選工作坊主持人和“三人行”團隊,主持工作坊開展線上線下研修活動。一是根據培訓計劃,各工作坊每年集中培訓兩次,由四川師范大學學科首席專家根據學員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發現和收集的典型問題進行現場答疑,對工作坊研修活動存在的典型問題進行解決策略的指導;二是在專家、輔導教師和坊主的指導下,各研修組長主持日常研修活動,開展以教學中的問題為主的學科專題研究,并督促學員完成網絡研修任務;三是督導各研修小組教師切實開展好線下實踐應用研修活動,積極推廣研修成果,優化教師的日常教研行為,為我縣培養了一支優秀的教學輔導與研修管理團隊,并極大地推動了區域內教師的研修活動。兩年來,各坊已共計開展42班次國培線下研修,3500余人次農村中小學教師參培。
3.國培取得的成效。
到目前為止,近七千人次參與了培訓,培養出了70人的本地教學專家隊伍,我縣圓滿實現了預期的培訓目標,促進了全縣中小學教師專業水平的全面提升,增強了國培研修成果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積極應用,推動了我縣教育事業提質升位。
(1)促進了一大批中青年教師迅速成長。通過兩年的國培,我縣教師整體素質明顯提高,一大批中青年教師堅守教育、奉獻教育、引領示范、為人師表,專業快速發展,很多教師迅速成長為教學骨干。
(2)打造了一支“用得上、干得好”的本土培訓專家團隊。我縣和四川師范大學、中國教師教育網的密切配合,通過集中培訓、跟崗研修、返崗實踐研修、教師工作坊研修和送教下鄉等系列研培活動,使70名培訓團隊教師在教學能力、科研能力、培訓能力上得到大幅提升。2018、2019兩年,我縣開展的縣級培訓和送教下鄉培訓活動中,教師培訓團隊有96人次通過上示范課、專題講座等形式,培訓教師3000余人次,收到了“名優示范、全員提高”的良好效果。教師培訓團隊現已逐步成長為一支組織者依賴、受訓者歡迎、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用得上、干得好”的一線本土培訓專家團隊,是我縣教師培訓工作的重要力量。
(3)形成了特色鮮明、實用有效的研修成果。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為將我縣國培資源利用最大化、最優化,宣傳最大化,2020年春季學期,根據縣國培辦安排,我縣國培項目負責人和小學語文、數學、科學;初中語文、數學、英語六位學科老師精心整理了兩年國培活動資料,精選學科優秀教學設計、教學PPT、典型例練卷、優秀教學反思、特色活動、優秀小論文、研修感悟等編撰成學科研修書籍26本(其中項目縣6本,小學語文3本,數學4本、科學3本,初中語文3本,數學3本,英語4本);設計制作了29張項目縣及學科展板;編輯宣傳視頻6個;錄制了50節示范課;規范建設好了6個教師工作坊。
(二)認真參加市級及以上培訓
近兩年,我縣精心組織參加了市幼兒園骨干教師培訓暨藝術領域教育教學成果展評活動,我縣文昌二幼郭桂華老師執教的《糖樂樂糖畫》、何金梅老師的論文《淺談梓潼折席在幼兒園美工活動中的運用》雙雙榮獲市級一等獎,東風幼兒園園長白莉萍在全市作交流發言。認真參與綿陽市“文軒教育杯”小學語文和數學骨干教師培訓暨優質課展評活動。積極參加市教體局組織的幼兒園和特教學校教師提高培訓、中小學校長和培訓者培訓、中小學骨干班主任及緊缺學科骨干教師培訓、學科骨干教師培訓、疫情期間網絡研修、網上全員師德培訓等。凡有市教體局師培科安排給我縣的省級、國家級培訓,縣教體局和進修校及時安排參訓人員,認真督促,確保完成參訓任務。
(三)縣級培訓持續發力,努力提高全縣教師的師德水平和業務能力。
1.以生本互動專題研修為載體,打造高效優質課堂。
采取同課異構、集眾智慧,同課異上、互助提升,骨干示范、專家引領,同課競賽、打造名師等方式,創新課堂模式,提升教學技藝,打造高效優質課堂。活動組織嚴實,計劃落實,過程扎實。全體參研教師共同感受到:研修長真知,評導識灼見。
2.積極推進教師工作坊工作。根據梓教體局〔2016〕175號《梓潼縣教師工作坊實施與管理辦法》精神,全縣 21個教師工作坊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如上示范課、上研討課、舉辦專題講座、開展網絡交流研討、指導青年教師、送教到薄弱學校等,教師工作坊真正成為了青年教師成長的搖籃、中老年教師的加油站。
3.督促各校規范開展校本研修工作。根據梓教體局〔2016〕194號《縣、校區域整合常態培研項目規劃》精神,縣教師進修校認真督促各校開展校本研修培訓工作,要求活動要有方案、有記錄、有總結,既要有集體資料,又要有個人資料。校本研修的開展,極大地促進了教研活動的開展,讓學校充滿了學術研討的風氣。
4.積極組織新教師培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增強新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規范他們的崗位行為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我縣堅持每學年開展一次新教師培訓,培訓形式分專題講座與跟崗培訓。參培教師專心聽講,受益匪淺,整個活動氛圍莊重而熱烈,有聲有色,如沐春風。
5.持續開展專項培訓。根據工作需要,不定時地開展教師繼續教育管理培訓、副校長培訓、教務主任培訓、語言文字工作管理培訓等,及時提高管理者水平,為我縣教育教學水平上檔升位提供管理人才支持。
四、我縣教師繼續教育今后努力的方向
1.進一步借助國培,加強新入職教師的培訓和培養,促使他們很快成長為教育教學的中堅力量。
2.充分發揮教學名師的作用,進一步建好教師工作坊,以老帶新,以新促老,為中青年教師的成長提供一個平臺和展示的空間。
一學期來,我們根據既定的研訓計劃,有條不紊地開展了系列主題研訓活動,現將本學期的研訓活動做一小結回顧:
1、精心確立研修主題
為制定比較科學有意義的研修主題,學期初,我們教研中心組成員多次協商討論,群策群力出幾個認為比較可行的研訓主題,在教研大組內與老師們交流,在此基礎上最終確立了本學期的研訓主題。但考慮到“學生課堂學習常規”所涉面很廣,點很細,我們對照語文課程標準又在各小組內積極討論,最后通過中心組成員的整合,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年齡特點有重點地選擇常規加以落實。為此,我們確定:一、二年級側重關注學生“聽、讀”的學習常規;三、四年級側重關注學生“說、寫”的學習常規;五、六年級側重關注學生“思、寫”的學習常規。
2、有序開展研修活動
本學期的主題研修活動分三個階段(學習思辨——實踐研討(一)——實踐研討(二)),每次活動,我們努力做到主題明確、注重過程、人人參與,強化研討、反思、總結,使研修活動力求達到高效。
學習思辨階段:
在確定了研訓主題之后,我們馬上組織全體語文老師人手一份集中學習寧波市的《語文學科教學常規》,并由楊雨老師組織,對這份材料做了比較詳盡地講解與說明。接著小組分散重溫《語文課程標準》,組內交流“課堂學習常規細則”,學習搜集的相關材料,撰寫學習心得,在此基礎上交流課堂學習常規細則,由年級備課組長匯總,整理出本年段的“課堂學習常規細則”初稿,教研大組長綜合完成《市實驗小學學生語文課堂學習常規細則》(討論稿),并設計出了相應的課堂教學觀察表。通過這一階段的討論、交流、學習活動,教師們明白了“聽、說、讀、寫、思”這些常規所包涵的細則,了解了培養這些良好學習常規的一些策略、途徑,在理論層面上有了較充分的認識,為后續的教學實踐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
實踐研討(一):
本學期主題研訓的實踐研討(一)這一環節,我們整合了學校開展的常規課堂檢查和在我校舉行的“奉化市領雁工程帶徒活動”,充分運用課堂觀察表,通過跟帖、集中評課等方式扎實地開展實踐研討(一)活動。
我們語文組的老師根據自己所在年段有選擇地聆聽了以上這些老師的常規課堂,關注了這些教師對學生學習常規的指導情況,并就本年段的研訓主題以網上跟貼的形式進行了評課,3月30日,我們全體語文大組的老師又與骨干班的學員一起,就這些家常課堂的有效性以及課堂學習常規這一主題進行了熱烈地探討與交流,代表年段做了主題式評課。
在學校開展的常規課堂檢查活動中,楊老師與俞老師率先代表高低段進行了常規課堂教學展示,老師們把關注的焦點聚集到了課堂上學生們的學習常規是否良好,教師在課堂上是否對此進行了有效地指導、點撥。接下來,又有鄔敏敏等6位老師進行了常規課堂教學展示,老師們也積極地在網上進行了跟貼評課,探討良好的“聽、說、讀、寫、思”習慣應包涵哪些常規細則,以及如何培養以上常規的策略與途徑等等,從操作策略層面上對本次研訓主題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實踐研討(二):
關鍵詞:校本研修;校本性;實效性
教育要發展,教師為根本。建立一支高素質教師隊伍,是一項關系到學校發展的戰略性任務,而校本研修則是深化課程改革、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助推學校發展的重要途徑。在校本研修中,農村學校如何有效融合教育科研、教師成長、學校發展呢?筆者以為,必須洗盡鉛華,摒棄跟風,在“貼近”二字上下工夫,讓校本研修“接地氣”。
一、潛心“反思化”,凸顯“校本性”
1.貼近教師,張揚個性是核心
教師專業成長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沒有教師專業的成長,就沒有優質的教育。學校要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就必須以校本研修為支持。但是,校本研修絕不是“大一統”“一刀切”“千人一面”,而應立足教師的不同起點、不同個性、不同特長,分層遞進、因人制宜開展。特別是對不同年齡、不同層次、不同崗位的教師,校本研修更需“校本”特色,才能引領教師向專家型、學者型過渡。例如,對新任教師開展“適應性”研修,通過青藍工程、外派學習等方式,幫其快速適應課堂,縮短過渡期;合格教師開展“發展性”研修,通過課例研究、教學反思等途徑,促其形成教學風格、提升教學水平;骨干教師“主題性”研修,通過課題的開發、立項、研究、總結,提升其研修內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2.貼近教師,建設團隊是關鍵
顧明遠教授說過,教師的專業化成長離不開專家引領、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構建研修團體,建設“特色”教研組,解決教育教學問題是開展校本研修的必由之路。目前,在農村,不少學校由于規模小,師資力量薄弱,居住分散等問題,研修舉步維艱,效果不佳,甚至出現“蘿卜炒蘿卜”的低效研修。為此,學校應認真選拔、精心指導,建立一支業務精湛、理念超前、適應新課改的教研組長隊伍,在課堂教學改革、課題研究等研修方面,積極發揮他們組織者、引導者、實施者、合作者的作用,使他們成為開展、推動校本研修的中間力量。同時要推倒圍墻,挪走屏障,外引內聯,樹立大教研意識,建設“校際”研修組,加強專業引領,確保“校校”有骨干、“級級”有指導、“科科”有引領。
3.貼近學校,打造品牌是靈魂
校本研修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因為它“根”在校,“本”在師,為與不為應源于學校實際需要。有的學校師資強,平行班多,可發揮資源優勢,側重開展集體備課、“請進走出”“同課異構”、課題研究等研修活動。有的學校師資弱,包班多,那就需要在研修的內容、深度、方式等方面另作考量。研修時,無論采取何種方式,絕不可舍本逐末,生搬硬套,一根標尺量到底,而要尋找適合“本校”風格、特色、品牌的研修形式。所以,學校如何開展校本研修?是通過課題研究,還是研修培訓呢?是應該仔細琢磨的。
二、銳意“多元化”,體現“豐富性”
落實校本研修,必須堅持活動引領,評價助推,必須搭建展示、交流等研修平臺,必須走多元化、全方位發展之路,才能不斷提高研修質量。在研修時,開展業務技能競賽活動,組織課堂觀摩,引領不同層次教師認識自己、了解同伴。開展結對促教活動,發揮示范、引領、輻射作用,帶動教師整體提高。組織閱讀教育理論書籍,開展課題研究,撰寫教學案例分析報告或教育敘事,讓更多的教師更新教學理念,改變教學行為,提高研修能力。
三、立足“體系化”,增強“實效性”
校本研修是學校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是自發的、無序的、個人的隨意行為,而是體系完善、評價科學的長效機制。在研修中,必須狠抓保障,努力做好制度保障,形成良好的制約機制;做好活動保障,提供各種研修的平臺;做好評價保障,促進研修工作的健康有序發展。強化指導落實,通過自我反思,讓教師養成學習習慣,提升反思能力和研究意識;通過同伴互助,樹立合作意識,建立協作關系,形成團隊學習氛圍;通過專業引領,帶動教師發展,形成學科梯隊,培養省市級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重視考核評價,把過程性考核與教師評優樹模結合,把成果性考核與教師績效掛鉤,科學衡量研修的度和量,有效評價研修的效果。
總之,學校是培育學生的地方,也是培養教師的地方。校本研修只有更新觀念,以“師本”為出發點,走“草根化”之路,以“校本”為落腳點,貼近“地氣”,不斷“注射”專業的“興奮劑”,才能點燃教師內在的學習之火,研究之火,創新之火,才能推動學校辦學效益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我自XX年9月調入曹東莊小學任教導主任,轉眼五個年頭過去,回顧幾年來的工作,我用我的知識、智慧、情感和精力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學工作,在態度上積極主動,率先務實,勤政敬業,敢于創新。能正確定位,校長負責學校的全面工作,工作即多又雜,許多工作需要主任直接去抓,擺正自己的位置做好校長的助手是主任應盡的職責。團結產生力量,凝聚誕生希望。一個團結的班子,一個和諧的團隊,是提高學校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證。主任是連接校長與老師的紐帶,作為教導主任,我深深的感到橋梁作用非常重要,所以我盡最大努力把工作做得盡善盡美。我分管我校的教學工作,主抓學校的校本研修工作,現在我以校本研修工作為例談一談我校的教學工作:
一、教學方面的常規工作
我主抓學校的教學工作,每次開學初制定好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和校本研修計劃,計劃切實可行,計劃落實到周,并監督實施。開學初校長和我組織領導聽推門課,并及時給予指導交換意見,特別是我校的新教師較多,新教師的課需要把關培養,如我們第一次聽了賈爽老師的課《認識物體的形狀》、李輝老師的課《水與生命》,聽后認為他們的課在教學方法上還需要改進,于是對他們進行了跟蹤聽課、跟蹤指導。每節課后及時給予指導交換意見,現在使我校的新教師的授課水平提高很快,能夠勝任教學工作。本學期教師之間互聽課活動開展的很好,我校教師現在均完成了20節左右。我校堅持月考制度、期中學區統考制度,每次月考我精心設計月考試題,并堅持教學質量分析制度,在這方面得到了督導評估領導的肯定。如:本次期中考試,我校召開教學質量分析會,教師對這次考試每位教師逐一對所教學科進行全面教學質量分析,并及時總結、研討,寫出自己的改進措施。我對全校的教學質量進行分析,并對共性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改進措施。
二、在教研方面,依靠教師,落實以研促教、以學促教的思想
社會的發展對教師的工作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我們不能用昨天的知識教今天的學生,傳統的教研流于形式實效性差。改變這種現狀,從XX年開始我校的教研工作已經步入正軌,積極主動地組織教師開展各種形式的教研活動,每學期開學初制定好我學區切實可行的校本研修計劃,做到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教師學習課改理論、踐行實踐活動,每學期校長及領導班子成員都能給教師進行專題講座,如本學期薛建江校長講《如何說課》、我講的《如何進行閱讀教學》等專題講座,促使教師在觀念、角色、教法上有一個大的轉變。抓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的中心環節,因為提高教學質量的唯一途徑是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如何提高教師的授課水平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我學區充分利用我校和小黃山小學距離近、均有同軌班的優勢,經常開展一課多上、同上一節課、跟進上課等活動。教研活動雙周學區集中研討,單周學校教研,不少教師骨干在課例研討中成長起來,可以說“磨刀不誤砍柴功”,每周教研活動,我都會配合教研組長精心組織,特別在課例研討中每一次老師都能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由于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業務優勢,通過真摯的交流,更讓大家獲益匪淺。一個蘋果換另一個蘋果,還是一個蘋果;一種思想與另一種思想的交流則會收獲兩種思想,有時還會產生新的思考。我已經感受到老師們的教育教學水平在不斷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有望提到一個新高度。使教師在課堂上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培養合作探究能力。我校的李丹講的優質課課《可愛的草塘》和《天氣與生活》獲市級獎勵,王荷美老師的《分數的初步認識》課獲縣級獎勵,李丹老師的閱讀指導課《皮皮魯與魯西西》獲市級獎勵,這都是教研活動中結出的碩果。我校與小黃山小學經常搞跟進上課和同上一節課活動,如:李立新老師在教研活動中上了一節五年級的數學課《分數的初步認識》,先是在小黃山小學五年級上的這節課,通過課例研討,我們認為他有必要重上這節課,于是他用我校五年級學生重上了這節課,結果教學效果很好很成功,但生成了新的問題,鞏固練習時有一道數學題“一個物體長度的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米比較哪個長?”這道題一直到下課學生也沒有搞清答案(因為答案分三種情況討論),研討后我給大家留了思考問題,“誰能有解決這道題的好辦法”,課后我和茹彩臣老師繼續探究這個問題,我和茹彩臣老師根據這道題的題意做了演示教具“米的1/3和1/3米的比較演示器”,李英云老師首先在課堂上試用效果很好,有推廣價值,此教具還在縣自制教具評選中獲縣級二等獎,我校的許多教具的制作不是為制教具而制教具,教具都在課堂教學中產生,又服務于教學。教研活動真正解決了教師教學中的困惑,我校的教研活動真正收到了實效。活動走在了其他校的前列,被評為校本研修先進校。
本期在校本教研活動方面,開學初根據教師的疑難困惑確定了研修主題,使校本研修向從深發展,注重實效,不斷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使新課程理念和目標有效的落實,推進課改實驗全面、健康、深入地開展。如我校低、高年級語文教學的主題研究,高年級的研修主題“高年級講讀課文模式的探究”、“低年級閱讀課文模式的探究”。
高年級語文教學課例《百合花開》,通過集體備課,單云萍老師主講了這節課,通過反復研討,縣教研室袁亞玲主任聽課后給予很高評價,認為這節課指導后可以推廣。低年級教研組也同樣進行了主題課例,由劉英華老師主講的課例《特殊的葬禮》,在深入鉆研文本的基礎上,以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匠心獨具的巧妙設計贏得了大家的一致稱贊,驪城教育網《基層信息》欄目對我校語文校本教研進行了報道。總之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也得到了督導評估小組的肯定,我將繼續努力抓好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
“國培計劃”全稱是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包括“中小學教師示范性培訓項目”、“中西部農村中小學骨干教師培訓項目”和“中西部農村學前教育骨干教師培訓項目”,是教育部、財政部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高教師隊伍建設的重大舉措。承接和實施“國培計劃”項目,對__省基礎教育的發展、對__師范大學教師教育改革的深入意義重大。
__年,在省教育廳的領導下、在__省各項目縣的積極支持和配合下,__師范大學順利完成了__省中小學緊缺薄弱學科教師培訓和農村中小學教師置換脫產研修兩項目。項目的實施為__省農村中小學緊缺薄弱學科培養了1936名“種子”教師,我校954名2007級師范生置換出560名農村中小學骨干教師參加置換研修。這些教師將在我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中發揮示范和輻射作用。__年元月,在學校“國培計劃”項目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國培項目組織單位對__年“國培計劃”項目實施中經驗與不足進行及時總結。
__年上半年,學校與海南師范大學、江西師范大學等學校交流“國培計劃”項目組織、管理及實施中的有益經驗。
__師范大學之所以能夠順利完成__年“國培計劃”兩個子項目的主要原因在于學校領導對該項目給予高度重視;在于成立了一支強有力的領導小組;在于確立了分工明確、各司其職的組織原則;在于各部門之間通力協作、共同努力;還在于__師范大學七十年辦學歷史的積淀。
農村中小學骨干教師置換脫產研修項目是通過遴選優秀大學生頂崗實習支教,以2:1的比例置換農村骨干教師到高師院校和優質中小學進行為期三個月的脫產研修。通過置換脫產研修為我省農村培養一批在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中發揮示范和輻射作用的鄉(鎮)中小學學科帶頭人。緊缺薄弱學科骨干教師培訓項目是針對我省緊缺薄弱的英語、音樂、體育、美術四個學科教師進行的為期十天的短期集中培訓。通過短期集中培訓為我省農村中小學緊缺薄弱學科培訓一批骨干和“種子”教師。要確保承載著重要使命的“國培計劃”項目達到實效,__師范大學必須解決好兩個問題,一是保證中小學緊缺薄弱學科和置換脫產研修的培訓教師享受到優質的培訓資源,通過培訓使其真正成為農村中小學緊缺薄弱學科的骨干和“種子”教師,成為在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實施素質教育中發揮示范和輻射作用的鄉(鎮)中小學學科帶頭人。二是要保證頂崗支教實習的師范生能夠頂住崗,保證置換學校的教學質量。基于以上問題,在承接__年“國培計劃”項目前__師范大學對該項項目進行了充分準備和認真策劃。
在總結__年“頂崗實習”工作經驗的基礎上,項目的承擔部門教務處和相關學院作了充分的準備工作,確保師范生頂得住支教實習崗位。__年3月至6月,從學院選拔到校級競賽,組織了歷時3個多月的第二屆學生教學技能競賽,提高了2008級師范生教學技能;7月份,各學院有計劃地培養師范生的班級管理工作技能;本學期,要求學生提前一周返校進行頂崗實習前的大練兵;從各方面夯實師范生頂崗基礎。在此基礎上制訂了《__師范大學“國培計劃—__省農村中小學教師置換脫產研修項目(__)”頂崗實習實施方案》,對頂崗實習的組織領導、學院及學科、實習地點、時間與內容安排、管理方式、準備工作、實施要求及政策等方面作了系統策劃。
承擔培訓任務的學院,在總結__年“教師培訓”經驗的基礎上,一方面提前到中小學教學一線摸底,把國家的要求、__省基礎教育實際和基層教師的需求有機結合、以問題為中心優化培訓方案,突出需求導向,在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上下功夫,優化培訓方案。另一方面嚴把師資關,聘請在本學科領域有較高聲譽的名師作為施培教師。在此基礎上制訂了《“國培計劃(__)――置換脫產研修培訓項目” __師范大學班培訓實施方案》,對培訓的目標、任務、時間、內容、研修方式、專家團隊等作了科學的規劃。
本項目共涉及九個縣168所中小學,1073名2008級頂崗實習學生,650名置換離崗研修教師,為期105天,三個地州約70余所的跟崗學校,涉及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綜合實踐活動九
個學科,學校的9個學院參與該項目。針對這一龐大的系統工程,__師范大學“國培計劃”項目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各部門通力協作,在承接到這一項目后的短短十五天時間內,分解任務,各負其責、統籌協調,確保項目順利實施。首先,校領導的高度重視__年“國培計劃”項目,召開__年“國培計劃”項目受培需求調研會、從需求的角度搞清需求,從基層受訓教師的需求出發,努力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其次,及時調整領導小組成員,頒發《__師范大學關于調整國培計劃——__省農村骨干教師培訓項目領導小組的通知》,明確各部門的分工、任務、職責,對項目的實施進行了統籌規劃。教務處負責頂崗實習方案的實施工作、教育科學學院承擔__省農村中小學教師置換脫產研修教師的培訓工作。第三,召開__師范大學校內各部門協調會,教務處、校長辦公室、計財處、學工部、后勤集團、校團委、各頂崗實習學院參加會議,對__師范大學學生赴各頂崗實習學校的組織、交通等工作做了部署。第四,各頂崗實習學院負責人到本學院負責的項目學校實地考察,解決學生到實習學校后的學習和生活等相關問題,在學生赴實習學校前召開培訓會,落實頂崗實習的相關事宜。
根據“國培計劃”項目領導小組的安排布署,學校將于__年9月17日,召開了__師范大學__年“國培計劃”頂崗實習動員會,邀請__省教育廳領導、校黨委書記蒲芝權、校長伍__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9月18日,各負責學院領導分別將1073名頂崗實習學生送到項目學校、頂崗實習。我校承擔的這場規模大、覆蓋面廣、機制新的“國培計劃”項目進入到全面實施階段。
作為學校課改第一責任人的校長,可在尊重教師自身條件和主觀愿望的基礎上,構建多樣化的校本教研方式,努力讓教師將內化的理念外顯成行為,助推教師漸入課改佳境。下面,以筆者所在學校工作實踐為例,淺述扎實推進課改,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幾種有效途徑。
一、 專題攻堅:充分發揚民主,讓理論與實踐落地課堂
寫真鏡頭:星期一下午,至德小學五六年級組十四位語文教師正聚集在一個小會議室里,針對當日上午五年級汪萍和檀英兩位老師分別執教的《愛如茉莉》、《月光啟蒙》這兩節研修課進行研討。他們著重圍繞兩位教師教學中“讀的指導方式和策略”展開深入細致的交流。除了幫助點出少許教學缺憾之外,同事們基本認可兩位教師的課堂表現,認為她們成功汲取和傳遞了“正能量”,在課堂上很好地體現了近期專題學習中獲得的經驗,比如,能指導學生讀有層次,讀有坡度,讀有指向,讀中隨機激勵評價,等等。“讀的指導方式和策略”就是他們這次課例研修的專題。
自開展專題研修活動以來,至德小學的教師們開始嘗到校本教研的甜頭,尤其是圍繞專題,將教師“家常課”的課例與理論學習相印證,使枯燥的研究活動變得生動起來,教師們都樂于參與其中。
每學期開學前,學校向全體教師征集課改中亟待解決的難點議題,并組織人員篩選提煉出最有代表性、最有價值的系列探究話題,我們將其簡稱為研修專題。例如,曾經提煉出的全校性研修專題有:如何幫助學習共同體的小組長當好小主持人,如何在教學中科學使用“積分”獎勵措施,如何應對展示課教學中的冷場等;語文學科研修專題有“教學目標的確定與教學內容的安排”、“如何解讀文本”、“讀的指導方式和策略”、“隨文練筆技巧”等;數學學科研修專題有“巧用身邊資源替換教材中例題”、“數學課的提問技巧”、“如何指導學生在結課前匯報學習收獲”、“借助多媒體輔助數學教學的有效方式”等。由于這些研修專題“小”而“實”,便于研究和攻堅,又因源于教師的民主推薦,所以比較接“地氣”。
專題確立后,各學科組召開會議,按難易程度和緩急性質商定好有序的研修“路線圖”,并將全校性研修專題納入其中。接著,按“規模適度、學段同修”的原則,組織同學段教師圍繞階段專題目標開展集體學習活動,學習內容由本學段教師或組長推薦選擇,包括前沿理論、專家文章、名家教學實錄等。
理論學習只有緊密結合工作實踐才能激發活力,理念只有“落地”課堂才能充滿張力。各學段組緊扣專題學習落腳點,讓每人拿出一節常態課,作為原生態課例供組內研討。無論是組內磨課、上課,還是評課,每位教師都認真對待,坦誠交流,最終在集體努力下攻堅克難,獲取經驗與成果。
學校還引導教師勤于積累,及時將學習和研究收獲整理成文,以隨筆或論文形式發表于校園網站博客、校刊及有關雜志,供大家分享和借鑒。這些舉措極大地提升了教師的理論、實踐與反思水平。
二、 觀診課堂:借力外援,針對教師課情開出“良方”
寫真鏡頭:3月中旬,至德小學邀請了縣市有關學科教研員、兄弟學校特級教師和省級教壇新星組成的18人專家指導組,分成六個小組深入語文、數學、綜合學科課堂聽課,然后召開座談會,與授課教師對接、溝通……通過交流,小張老師認識到今后可繼續發揮自己教學語言簡潔、風趣等優勢,但在對學生閱讀體驗與語言訓練方面還要引起足夠重視;小林老師意識到自己的課堂教學流程規范,層次清晰,但需在數學生活化與情境化上下功夫,并在專家指導下學到了幾個管用的招術;小占老師說,自己以前上課時課時目標不明晰,有些隨意,現在被專家點中要害,自己明白該怎么進行目標定位和落實了……
要想持續推進課改,必須全面了解教師的真實課堂教學狀況,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為了“把脈”全體教師的課堂教學,查找問題,并開出“良方”,對癥“調理”,學校借力外援,特意邀請了專家組來校進行觀課診斷。專家組先認真聽取各學科教師的常態課,然后及時面對面與其交換看法,提出建議,并幫助他們答疑解惑;上課教師則虛心聽取專家和同伴意見,厘清模糊認識,尋求突破自身局限的良策。
學校通過診斷課活動,剖析教師存在的共性和個性問題,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拿出集體和個人的改進意見,幫助教師反思進步,彌補不足。與此同時,活動中梳理發現各學科組、各學段組集體和個人的教學長處,通過學校大會領導層的贊賞激勵以及校刊專版的宣傳推介,使每位教師都因自身優勢的被發掘和被賞識大大增強改變和優化自己教學行為的信心與決心。
三、 同課異構:比武練兵,校內外常態開展激情碰撞
寫真鏡頭:5月10日上午,至德小學一行16人來到池州市石臺縣實驗小學開展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兩校四位語、數教師分別執教了三年級語文下冊《海底世界》與二年級數學下冊《統計》。兩校均安排了各自教研部門負責人、部分學科組長及年輕教師代表參與聽課。做課教師通過備課、上課、聽課、說課等活動,經歷了理解教材、獨立設計、課堂實踐、對比創新、總結提升的過程,體現了自己的教學風格與特質,展示了自身的專業素質,同時也勇于暴露自身的不足和缺憾;聽課教師則對比分析,暢所欲言,有的賞識激勵,有的委婉批評,也有的率真直言,生發出濃濃的學術爭鳴氛圍。
同課異構,以內容相同、教法相異的教學形態,為課堂教學提供鮮活的研究案例。同學科教師能從比較鑒別中獲得認識與啟迪,幫助自己長善救失,取長補短。同課異構活動已成為至德小學常態化的校本教研平臺,學校、學科組定期或不定期地拿出指定課題,讓校內中青年教師相互開課PK,以吸引眾多教師熱情參與觀課議課。
不僅如此,至德小學每年還組織一次人人參加的同課異構考評課活動,由同學科同年級組集體自主申報時間和課題,學校組織力量考評,并將成績納入績效工資考核、職務和崗位聘任方案之中,意在引領教師扎扎實實在課堂教學改革上下功夫,不能有一絲的馬虎和懈怠。
從校內勇敢走到校外,與他校教師同臺競技,則更能促使教師內練素質,外樹形象,練就過硬的真功夫。最近兩年來,學校開展了語文、數學、英語、美術、音樂、體育等學科同課異構活動共計60余節次。每次“打擂比武”后都圍繞學科階段研修計劃和主題,分組舉行現場辯課會,參與做課、聽課的教師基于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與認同,各抒己見,進行亮點捕捉、理論思辨和操作反思。
校內外同課異構活動的經常性開展,引發了教師一次又一次的智慧碰撞。在教學疑難的探討中,在教學技藝的切磋中,在成功經驗的分享中,促進了教師學科素質和教學能力的大幅度提高。
四、 開放課堂:“晾曬”家底,在挑戰中實現自我超越
寫真鏡頭:4月26日上午,至德小學吳孝芳、胡吉全等四位教師在學校多功能廳上語文、數學展示課。來校聽課的有縣教研室所有教研員、全縣基礎教育階段中小學校長、縣內外兄弟學校教師代表,共計兩百余人。評課專家與代表在熱議交流中充分肯定了四位教師的教學基本功,認為他們的課堂注重學生知識、能力和情感的體驗過程,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亮點多,氣氛活,效果好;同時也有人對四節課指出了值得商榷的地方。做課教師與本校聽課教師或真誠傾聽,或認真記錄,或微笑贊許,或點頭認同……
這是學校舉辦第五屆教學開放周活動的一幕場景。學校每年定期舉行一次教學開放周活動。開放周主要是向兄弟學校開放課堂教學,以此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進步。在大規模的開放課堂上登臺亮相,“晾曬家底”,既可以展示自我,又可以磨練膽識。與此同時,上課教師還要勇于接受大家的“品頭論足”,甚至批評指責,在挑戰中超越自我,最終實現華麗“蛻變”。
另外,在每屆開放周活動中,我們還邀請本地市的名教師來校做課,做報告,現場互動,分享智慧成果,引領和指導青年教師快速成長。